一、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震级偏差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金花,闫新义,任林,曹昌军[1](2021)在《新疆地区近震震级与面波震级经验关系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2010~2018年MS≥3.5的500个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重新量取计算近震震级ML和面波震级MS,并对新疆地区分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区域近震震级与面波震级之间的关系,为定量研究地震震级奠定基础。同时,将新疆台网和中国地震台网都存在的震级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疆台网和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ML震级差值主要分布在-0.2~0.1,MS震级差值主要分布在-0.4~0.2。
冯亮亮,穆婷,杨波,关文强,石军[2](2019)在《宁夏地区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收集宁夏测震台网地震目录资料,采用MBS、EMR、震级—序号、MAXC、GFT等方法,对宁夏境内1970—2017年最小完整性震级Mc时序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采用EMR方法测定的Mc较为理想,并进一步分析该区Mc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宁夏测震台网测震模拟观测、数字化改造及"十五"数字化运行阶段,Mc分别为ML 2.2±0.1、ML 1.7±0.1、ML 1.6±0.1;"十五"数字化运行阶段以来,Mc空间分布不均匀,整体维持在ML 1.3左右。
南芳芳,张锋,龚固斌,赖爱京,黄帅堂,冯英[3](2019)在《新疆地区自动地震速报震级偏差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取2015—2017年全国自动地震速报综合触发系统在新疆境内触发的自动速报震级[基于"多路综合触发"策略产出的综合触发结果震级(AU)],与人工速报震级数据进行偏差分析,获取研究区震级平均偏差为0.435 4,标准误差为±0.542 9,分析认为:对于新疆不同震级档和不同区域的地震,自动速报震级精准度有所不同,反映了震级偏差存在地域性与层次性;研究区自动速报震级(AU)与人工速报震级偏差小于或等于±0.3的地震约占总数的40.8%,表明自动地震速报综合触发系统在新疆区域的精准度一般,且不可靠结果均表现为自动速报震级(AU)偏大,均大于人工速报震级。
李文倩,何金刚,刘平仁,魏斌,陶正如[4](2019)在《新疆地震观测台网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新疆地震观测台网发展过程,包括台站建设以及观测设备的更新和发展。观测设备在历经模拟和数字化阶段发展后更加智能化,能够实时、准实时进行数据传输,有效提高了地震监测台网和强震动台网的监测能力。地震监测台网和强震动台网的服务对象不同,地震观测设备和仪器参数、选址条件等也不同,但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地震观测设备不断完善更新,测震宽频带仪器包含强震仪器频带范围,2类台网记录互为补充成为可能。
张志斌,朱皓清,李艳永[5](2018)在《新疆数字地震台网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2009~2014年新疆测震台网数字地震记录资料,运用震级残差统计方法,选择16269个2.0≤ML≤5.4地震事件,共计获得了179561个单台记录;利用最大地动位移衰减特性方法,选用3.6≤ML≤4.5的746个地震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疆数字台网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进行了研究。将得出的量规函数值进行对比后认为,现阶段使用的量规函数值在0~200km的震中距范围内偏小,导致此范围内台站测定的震级偏小;在200~800km的范围内,测算的震级值较稳定,偏差范围在±0.1的范围内;在400~800km震中距范围内,由最大地动位移衰减特性方法得出的量规函数偏小。由于目前各地震台站使用的地震计仪器响应不准确,造成量规函数偏小的原因有待用计量更加准确的台站仪器响应参数进行验证,以便得到更加精确的新疆台网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
周连庆[6](2016)在《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文中研究表明与地震波衰减直接相关联的介质品质因子Q值描述了地球介质的非弹性和非均匀性,是了解地下裂隙的数量、孔隙密度与分布以及孔隙中存在的流体含量的重要参数。测定衰减的横向变化不仅能为了解地下热结构、粘性和流变特性提供额外约束,更重要的是对于解释三维速度结构有重要意义,是理解地震波速度和地球介质密度横向不均匀分布的重要参数。本论文基于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形数据,采用层析成像的方法进行了不同尺度介质衰减结构的研究。首先基于地方震数据在3个典型水库库区进行了小区域三维精细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通过衰减结构的分布评估了地下流体的渗透和扩散状态。其中在紫坪埔水库库区,本论文通过汶川Ms8.0地震前后的三维衰减结构推断了紫坪埔水库库水渗透和扩散在Ms8.0地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然后利用Lg波在新疆地区开展了区域尺度的衰减结构成像,得到了新疆地区高分辨率的Lg波衰减结构图像。最后分别基于中短周期地震面波和背景噪声面波,开展了中国大陆大尺度的衰减结构层析成像,通过改进振幅提取技术,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效率。其中,利用背景噪声面波进行衰减结构成像的研究系首次基于完整的理论体系将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应用于衰减结构成像中,并系统形成了背景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的完整数据处理和计算程序,进而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大陆地区得到了研究区高分辨率的背景噪声面波衰减图像。地方震层析成像是研究小区域典型构造区介质结构的主要方法,广泛应用于断层带、俯冲带、火山区和水库库区。尤其在水库库区,地方震成像技术是研究地下流体分布和状态的重要方法,是推断地震活动与地壳结构的精细关系以及地震发生机理的重要依据。水库库区地壳介质中孔隙流体的渗透和扩散是水库诱发地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机理和进一步判定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参数。将速度(VP)、波速比(VP/Vs)和衰减(Q值)结构成像相结合是分辨由于结构不连续或流体渗透导致的地下结构变化的最重要方法。本论文利用地方震成像技术在龙滩、三峡、紫坪铺三座大型水库库区开展了三维速度、波速比与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三个库区高分辨率的三维速度、波速比与衰减图像均揭示了水库库区周围介质的复杂性以及流体渗透对介质结构存在的影响,其中流体在库区下方断裂带中的渗透和扩散可能是地震发生的重要起点。龙滩和三峡库区的介质结构显示,库区下方浅层存在明显的低VP,高VP/VS,低QP和低Qs分布特征,表明浅层介质发生了明显的流体渗透现象。龙滩水库库首区和主要河流下方的低VP,高VP/Vs,低QP和低Qs的异常深度达到了4-7km左右,表明龙滩水库的库水渗透深度可能达到了4-7km。三峡水库库区的仙女山断裂周围流体的渗透可能达到6km左右,其他主要河流下方的库水渗透可能只有2km左右。紫坪铺水库库区的三维Vp,Vp/Vs,Qp和Qs图像表明紫坪铺水库的库水渗透深度可能达到了10km以上,可能与水库周围存在深大断裂有关。我们推断紫坪铺水库的库水渗透有可能是汶川Ms8.0地震发生的触发因素,进一步的证据需要结合水库蓄水前的三维介质结构进行更深入研究。汶川地震后,紫坪埔水库下方的高衰减区进一步扩大,表明该地震使得震源区周围的介质发生了明显破裂,流体沿断层和裂隙进一步渗透和扩散,导致高衰减区的范围比震前更大,深度更深。Lg波是区域范围内地震波中能量最强、振幅最大、在地震图上表现最为突出的震相,因此Lg波Q值成像是了解区域构造特征并寻找介质异常区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基于Lg波,对新疆及邻近地区开展了区域尺度的衰减结构成像。Lg波衰减图像显示,QLg的分布形态与研究区地质构造紧密相关。帕米尔高原东北缘、青藏高原西北缘、南天山西段、北天山及其北缘的准噶尔盆地内部区域属于低Q0区,塔里木盆地西部、塔里木盆地东部、包括吐鲁番-哈密盆地的东天山、南天山东段以及北天山都属于高Q0区。根据研究区QLg值分布图像与地形的明显相关性,我们认为Lg波具有明显的通道波特征。并由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QLg分布图像的分区性推断这两个大型刚性盆地内部可能存在隐伏断裂。由于面波的优势周期比体波大,因此面波主要对较大尺度的构造特征有较好的采样。在地震图中超过一定的震中距范围,面波的能量往往很大,且在地球表面衰减较慢,对台站覆盖较差的区域也可能得到较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因此,面波层析成像是了解大尺度构造特征的重要数据,在少震区和台站密度相对较低的地区也同样适用。本论文基于中国大陆国家地震台网和区域台网的188个宽频带台站的10s和20s周期的地震瑞利面波,在相匹配滤波的基础上,提取了瑞利面波振幅比,并基于双台谱比的方法反演了中国大陆10s和20s面波的衰减结构图像。我们开发了自动测定地震振幅谱的方法,并与手动测定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实现了使用双台法基于大量地震数据反演得到了中国大陆高分辨率的二维衰减结构模型。在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模型的分辨率达到了3°左右,在西部和中国大陆边缘地区,模型的分辨率在5°左右。本论文的成像结果与已有的中国大陆衰减结构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似性,与地质构造特征也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近年来,噪声面波成像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摆脱了地震面波成像对地震定位和震源机制的影响,并不受地震发生无规律的限制。噪声面波成像已广泛应用于速度结构反演。由于背景噪声源的强度和分布随时间、位置和方向变化的复杂性,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振幅进而进行衰减结构的研究要远远落后于速度结构的研究。本论文首先基于数值模拟数据开展了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面波振幅并反演介质衰减系数的测试,表明可以从temporal flattening后的数据中正确提取瑞利波衰减。此后详细阐述了从背景噪声中提取瑞利波振幅的整个过程,并介绍了一种改进的temporal flattening方法。通过与实际地震面波中提取的衰减系数对比,我们认为从背景噪声中提取振幅计算一维衰减结构的方法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开展了二维衰减结构模型层析成像的研究。基于各向异性的噪声源分布和不均匀衰减结构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产生了100个台站长时间的背景噪声记录。采用180kmm和60km两种尺度的网格节点间距对研究区进行网格化,在两种尺度下进行了二维衰减结构层析成像。反演得到的衰减模型与设定的初始模型基本一致。检测板测试的结果也显示,本论文中提出的噪声面波振幅的提取方法和参数设置可以成功的反演二维衰减结构模型。最后,我们使用国家台网和区域台网146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真实的背景噪声数据,开展了中国大陆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的研究。首先利用窄带滤波和异步temporal flattening等方法对背景噪声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噪声互相关,得到了10s和20s周期的1万多条台站对间的瑞利波经验格林函数,利用相匹配滤波技术和双台成像方法反演了10s和20s周期的瑞利波衰减图像。其中新疆西南部、青藏高原西部、东部地区和研究区其他的边缘地区的图像分辨率在2.5°-5°之间,其他地区衰减图像的分辨率达到了2.5°左右。衰减图像与地质构造特征具有较好的对应性,与中国大陆已有的地震面波衰减结构图像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利用真实的地震背景噪声记录,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瑞利波振幅,并进行二维瑞利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是可行的,为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提供了另一条途径,摆脱了对地震发生的依赖且可以提高衰减图像的分辨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包翠玲,马宝柱[7](2013)在《新疆测震台网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震级对比分析》文中提出选用2010~2012年间新疆境内和边邻地区MS≥4.0地震41个,以中国地震台网给出的震级为标准震级,对新疆台网记录的数字记录波形使用不同仪器分析、仿真处理。用速度量记录直接计算,将速度量记录仿真为短周期WA位移记录、中长周期SK仪记录的勒夫波和长周期763仪记录的瑞利波位移记录计算震级,分别进行了震级偏差统计分析,初步得出震级偏差值的震级校正值,有利于提高新疆地震台网速报地震震级的准确性。
魏贵春,陈俊华,申学林,陈圆圆[8](2010)在《三峡地区震级偏差初步对比分析》文中认为选用三峡遥测地震台网和湖北省数字测震台网共同记录到的发生在三峡地区的231次地震事件(2007年6月—2009年12月,MSL≥2.0),对两个台网所确定的地震震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用三峡遥测地震台网资料得到的地震震级偏大:2.0≤MSL<2.5的地震,MSL比MLH大0.16级;2.5≤MSL<3.2地震,MSL比MLH大0.11级;MSL≥3.2地震,MSL与MHL基本相等。
李瑞芬,高伟[9](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指出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皇甫岗[10](2009)在《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提出云南(21-29°N,97-106°E)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碰撞带东缘,地震活动频度高、震级大、分布广,属于板缘、板内地震混合型地区。基于急剧的地震能量的积累与释放,明显的活动块体分级与协调运动,相对固定的动力边界及来源,地震预测预报的特别需求,云南地震活动性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地震活动规律性以及孕震环境为研究重点。研究者把介质、结构、动力作为揭示地震活动特别是区域强震活动的主要方面,大量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及已取得共识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等作为刻画区域地震活动性的背景,通过地震活动图像、区域地震活动关联度、地壳介质品质、地质构造演化、活动块体及主要断层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等分析方法,对云南地震活动水平、地震活动时空分布、地震类型分区、地震复发间隔、地震呼应关系等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7个方面的认识。云南主要动力源来源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的强烈挤压,具体表现为不同序次力源的联合作用。云南主要动力来源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的碰撞,但东、西部动力同源不同级。西部为印度板块直接作用,表现为侧向强烈的挤压;东部是多级转换的结果:印度板块在北东方向上正面碰撞青藏地区,青藏高原缩短、抬升过程中,伴随着羌塘地块向东挤出,在具强结晶基底的四川盆地中部受阻,川滇菱形块体受驱向南南东楔入。在云南,由西向东的动力与由北向南的动力通过相应的块体传递,在相汇区域联合作用,甚至会出现此强彼弱的动力格局,这是研究和认识云南地震活动规律及特征的重要基础。云南地震记录漏载十分严重。b值研究反映20世纪仍然存在较严重的5级以上地震漏载现象,漏载次数可能超过140次。滇西南地区在早期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文字记载能力弱、民居过于简陋等原因,成为地震漏载的重要地区。在云南开展地震活动性研究,应当采用仪器观测地震目录,并考虑各档次地震目录完全性。20世纪30年代初云南(滇西南地区选取50年代以来)5级以上地震事件以及1965年以来3级以上地震事件,能够较客观地反映云南地震活动性状。另外,应重新审视“历史有感地震”的研究成果,其可能成为被漏载大震的重要线索。云南孕震能力很强。印度板块每年向云南输入的能量约相当于一次6.7级地震的应变能释放。在云南的某些典型地区,研究发现7级地震约为50年、6级地震约为15年、5级地震约为10年的地震复发间隔,且由西向东有逐渐增长的趋势,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云南地震能量快速积累与释放的水平。需要注意,地震活动不总是以确定的震级等时间间隔地爆发,孕震环境可能因经历的地震活动在改变,不同的地震触发因素也可能产生影响。云南主体地区强震活动时空成丛特征显着。Ms6.7级以上大震活动可以划定为4个强震活跃期,分别为1913-1925年、1941-1955年、1970-1979年、1988-1996年;活跃期持续时间为8-14年,其间相对平静时间为9-16年。活跃期大震容量约为3-4次;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有东西部交替的特征,20世纪第Ⅰ、Ⅲ活跃期在东部,第Ⅱ、Ⅳ活跃期在西部,而且首发地震位于同一断裂系。云南东、西部孕震过程具有相对独立,西部相对于东部地区地震能量的积累速率快,平静期偏短,因此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可能出现一次东、西部同时爆发大震的时段。与此同时,本文还通过深化云南东部(川滇菱形块体)强震活动模型研究,建立块体滑动速率变化与成丛大震孕育、发生和调整过程的关系,同时发现一个地震活跃期大震连发后,出现块体滑动速率远大于平均速率,则活跃期业已结束;地震平静持续时间较长且块体滑动速率较低,属于首发强震的危险信号;一个大震发生后,块体滑动速率未快速增大,说明强震活跃水并未降低,仍要注意大震发生的可能。云南地震具有明显的地震类型分区特征。通过地震序列和强震震源机制的研究发现,云南总体上地震断层以走向滑动为主,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但在此背景下,考虑非走滑地震断层和非主-余型地震序列所占的比例,可以将云南划分为滇东和滇西南2个走滑-主余型区、滇西北倾滑-震群型区和滇西准走滑-双震型区。滇东区走滑特征明显,块体相对完整,震前变形不显,主震释放能量较为彻底;滇西北倾滑分量可能是北东向丽江—小金河断裂带附近川滇菱形块体向南“爬坡”派生的上冲力所致;滇西南在侧向强烈挤压下,先存北东向断裂带继承性活动与北北西向新生断裂正在形成,共轭地震发育。由于不同类型地震的前兆组合样式及演进过程不尽相同,地震类型分区可以为本地区多点孕震过程监控提供理论指导。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分别为划分川滇菱形块体地区和云南地区的重要边界断裂带。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反映地壳的上隆,块体“爬坡”派生的张力可能通过大震表现出来;红河断裂带历史上所具有的边界作用在逐渐减弱,但该带仍为云南地震活动区的一级分界,整体起到弱边界作用。近代川滇菱形块体向南运动过程中,附加顺时针旋动,动力及变形可能通过红河断裂带某些段落及层位影响到滇西南地区。云南地震活动与相关地区存在呼应关系,由远至近,分别为与滇缅弧-安达曼海构造带的关系、与珠峰以东地区的关系以及与川滇菱形块体北部的关系。云南地震活跃期的启动与滇缅弧-安达曼海构造带关系密切。对于上一世纪云南4个地震活跃期,有3次首发大震前安达曼-缅甸弧形带都发生了巨震。云南东部与四川西部的地震同为川滇菱形块体活动的结果,通过历史地震活动研究,通常是云南先于四川活动,这可能是南南东运移的川滇菱形块体通过前端地震才能为后缘提供让位空间之故。另一个值得注意现象是,川西北地区大震后云南弱呼应特征明显。这一认识有效地指导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后对云南地震形势的判断。在本文中,研究者运用了地震活动性以及孕震环境的研究成果,对云南中长期地震预测以及1975年孟连西7.3级地震、2000年姚安6.5级地震、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的预测基础和依据进行探讨和概括。本文还针对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如:1)加强地震孕育-发生-调整过程的主控因素研究;2)开展强震活动主体地区东西交替成因分析;3)强化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宏观判断;4)建立云南东部首发大震模式;5)启动慢地震观测与研究。研究者认为,慢地震可能成为影响地震活动性特别是建立地震活动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慢地震的地震目录是不完全的地震目录,也就不能真正建立强震活动规律。
二、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震级偏差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震级偏差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地区近震震级与面波震级经验关系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ML和MS震级的测定 |
1.1 近震震级的测定 |
1.2 面波震级的测定 |
2 数据处理 |
2.1 新疆整体区域的ML和MS偏差计算 |
2.2 阿尔金附近区域 |
2.3 新疆南天山—西昆仑区域ML和MS偏差计算 |
3 新疆台网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比较 |
4 结 论 |
(2)宁夏地区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1.1 宁夏地区地质构造 |
1.2 宁夏测震台网 |
2 资料选取 |
3 研究方法 |
3.1 稳定b值法 |
3.2 EMR方法的检验分析 |
3.3 地震监测能力多方法时序变化 |
4 结果分析 |
4.1 Mc多方法时序结果分析 |
4.2 EMR给出的Mc值空间分布 |
5 结论 |
(3)新疆地区自动地震速报震级偏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数据来源 |
3 震级偏差分析方法 |
3.1 整体性分析 |
3.2 层次分析 |
3.3 地域分析 |
4 震级偏差分布 |
4.1 整体性分布 |
4.2 层次性分布 |
4.3 地域性分布 |
5 震级偏差原因 |
6结论 |
7 结束语 |
(4)新疆地震观测台网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震观测台网发展 |
1.1 地震监测台网 |
1.1.1 发展历程。 |
1.1.2 地震监测能力。 |
1.2 强震动台网 |
2 观测仪器发展 |
2.1 测震观测设备 |
2.2 强震观测设备 |
3 总结 |
(5)新疆数字地震台网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方法 |
1.1 震级残差统计方法 |
1.2 最大地动位移衰减特性方法 |
2 资料选取与处理结果 |
2.1 震级残差统计方法 |
2.2 最大地动位移衰减特性方法 |
3 讨论和结论 |
(6)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意义 |
1.1.1 介质速度与波速比结构的研究意义 |
1.1.2 介质衰减结构的研究意义 |
1.1.3 速度与衰减结构综合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动态 |
1.2.1 地方震体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2.2 Lg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2.3 地震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2.4 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3.1 基于地方震体波的速度与衰减成像研究 |
1.3.2 基于Lg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
1.3.3 基于地震面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
1.3.4 基于背景噪声面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
1.4 章节安排 第一部分 地方震体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二章 龙滩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
2.1 水库库区三维衰减结构的研究意义 |
2.2 构造背景 |
2.3 方法与原理 |
2.3.1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 |
2.3.2 三维Q_P和Q_S层析成像 |
2.3.3 分辨率分析 |
2.4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研究 |
2.4.1 数据 |
2.4.2 一维速度模型的建立 |
2.4.3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
2.4.4 棋盘测试 |
2.4.5 分辨率分析 |
2.4.6 三维V_P和V_P/V_S分布结果 |
2.4.7 研究区地震重新定位 |
2.5 三维Q_P和Q_P/Q_S层析成像研究 |
2.5.1 数据处理与t~*估计 |
2.5.2 检测板测试 |
2.5.3 分辨率分析 |
2.5.4 三维Q_P与Q_S分布结果 |
2.5.5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三峡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
3.1 研究意义 |
3.2 构造背景 |
3.3 数据处理 |
3.4 三维V_P,V_P/V_S,Q_P和Q_S层析成像 |
3.4.1 一维V_P结构反演 |
3.4.2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 |
3.4.3 t~*估计 |
3.4.4 Q_P和Q_S层析成像 |
3.4.5 分辨率分析 |
3.5 结果 |
3.5.1 V_P和V_P/V_S层析成像结果 |
3.5.2 Q_P和Q_S层析成像结果 |
3.6 讨论 |
3.7 结论 |
第四章 紫坪铺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
4.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4.1.1 汶川M_s8.0地震震源区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现状及动态 |
4.1.2 紫坪铺水库与汶川M_s8.0地震的关系研究现状及动态 |
4.2 构造背景 |
4.3 数据 |
4.4 汶川M_s8.0地震前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研究 |
4.4.1 一维速度模型的反演 |
4.4.2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
4.4.3 棋盘测试 |
4.4.4 分辨率分析 |
4.4.5 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结果 |
4.5 汶川M_s8.0地震前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Q_P和Q_S成像研究 |
4.5.1 t~*测定 |
4.5.2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
4.5.3 分辨率分析 |
4.5.4 三维Q_P和Q_S成像结果 |
4.6 汶川M_s8.0地震后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研究 |
4.7 汶川M_s8.0地震后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Q_P和Q_S成像研究 |
4.8 讨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第二部分 区域Lg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五章 新疆地区Lg波衰减成像 |
5.1 引言 |
5.2 区域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性 |
5.3 方法与原理 |
5.4 Q_(Lg)层析成像 |
5.4.1 数据处理 |
5.4.2 Q_(Lg)平均值反演 |
5.4.3 棋盘测试与分辨率测试 |
5.4.4 研究结果 |
5.5 讨论 |
5.6 结论 第三部分 大尺度地震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六章 中国大陆地震面波衰减成像 |
6.1 引言 |
6.2 方法原理 |
6.3 数据处理 |
6.4 结果 |
6.5 讨论 |
6.6 结论 第四部分 背景噪声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七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噪声面波衰减成像 |
7.1 引言 |
7.2 方法 |
7.3 从理论数据中提取一维面波振幅 |
7.4 从真实数据中提一维面波振幅 |
7.5 基于模拟数据的二维衰减结构成像 |
7.5.1 参数设置 |
7.5.2 模型反演 |
7.5.3 检测板测试 |
7.6 讨论和结论 |
第八章 中国大陆背景噪声强度时空分布图像 |
8.1 引言 |
8.2 数据处理 |
8.3 结果 |
8.4 讨论与结论 |
第九章 中国大陆噪声面波衰减成像 |
9.1 引言 |
9.2 方法与数据处理 |
9.3 结果 |
9.4 讨论与结论 |
第十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计划 |
10.1 结论 |
10.2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
(7)新疆测震台网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震级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的选取 |
2 使用方法 |
2.1 速度量记录震级计算 |
1) 近震震级计算 |
2) 远震震级测定 |
2.2 仿真中长周期SK仪震级计算 |
2.3 仿真长周期763仪震级计算 |
3 资料分析 |
3.1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与新疆台网测定的仿真震级对比 |
3.2 新疆台网测定的仿真震级与自动量振幅测定震级对比 |
3.3 台网测定的中长周期的面波震级对比 |
3.4 台网测定的长周期的面波震级对比 |
3.5 台网测定的中长周期面波震级与近震震级换算的面波震级对比 |
3.6 个别地区中国地震台网给出的震级与新疆台网测定的震级对比 |
4 结论 |
(8)三峡地区震级偏差初步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震级比较 |
2.1 资料选取和比较方法 |
2.2 震级比较 |
3 原因分析 |
3.1 观测仪器的类型 |
3.2 分析软件 |
3.3 台网 |
4 结论 |
(10)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前人的主要成果 |
1.2.1 地震活动性基础研究 |
1.2.2 云南地震活动性相关研究 |
1.3 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和研究方法 |
1.3.1 重要问题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云南强震孕震环境分析 |
2.1 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
2.1.1 主要构造运动 |
2.1.2 地球动力学背景 |
2.2 现代活动断裂格局 |
2.2.1 川滇菱形块体 |
2.2.2 重要的边界断裂带 |
2.2.3 其他活动断裂带 |
2.3 地壳介质特性 |
2.3.1 地壳结构特征 |
2.3.2 介质品质Q值 |
2.4 强震孕震环境的基本认识 |
第三章 云南地震记录与地震活动水平 |
3.1 地震活动记载 |
3.1.1 历史地震 |
3.1.2 仪器记录地震 |
3.2 地震记录可靠性评价及其应用 |
3.2.1 地震目录的信度分析 |
3.2.2 地震记录的应用 |
3.3 地震能的孕育与释放水平 |
3.3.1 地震活动水平估计 |
3.3.2 地震波能量释放水平估计 |
3.3.3 不同级别地震的复发间隔 |
第四章 云南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4.1 地震的空间分布与地震带(区) |
4.1.1 主要地震带(区) |
4.1.2 地震深度变化特征 |
4.2 地震的时间分布与地震活跃期 |
4.2.1 时间成丛特征 |
4.2.2 空间迁移特征 |
4.3 强震活跃期的b值特征 |
4.3.1 b值的差异 |
4.3.2 进入强震活跃期的可能判据 |
4.4 新一轮强震活动平静期的含义 |
4.4.1 中强地震的迁移 |
4.4.2 中强地震连发-平静-大震现象 |
4.5 云南东部强震活动过程模型 |
第五章 云南地震类型分区 |
5.1 地震序列类型 |
5.2 震源机制解 |
5.3 地震类型分区特征 |
5.4 地震类型与活动分区的关系 |
第六章 区域地震关联度分析 |
6.1 川滇地区地震的呼应关系 |
6.1.1 川滇菱形块体地震活动性分析 |
6.1.2 讨论和结论 |
6.2 与安达曼-滇缅弧形构造带的关系 |
6.2.1 2004年苏门答腊8.7级地震 |
6.2.2 安达曼-缅甸弧与云南地震活动呼应关系 |
6.2.3 苏门答腊巨震后云南地震形势 |
6.3 一些重要的呼应关系 |
6.3.1 与珠峰以东地区的呼应关系 |
6.3.2 与龙门山断裂带及其以北地区的呼应关系 |
第七章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预测实践 |
7.1 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 |
7.2 大震复发间隔与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预测 |
7.2.1 地震实况 |
7.2.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
7.3 地震类型判定与1995年孟连中缅边界地震预测 |
7.3.1 地震实况 |
7.3.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
7.4 中等地震密集活动与2000年姚安地震预测 |
7.4.1 地震实况 |
7.4.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
7.5 地震呼应关系与2007年宁洱地震预测 |
7.5.1 地震实况 |
7.5.2 地震预测过程 |
7.5.3 地震呼应关系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历史地震记录漏载严重 |
8.1.2 强震孕震能力强 |
8.1.3 强震活动时空成丛分布 |
8.1.4 地震类型分区特征明显 |
8.1.5 断裂带边界作用存在差异 |
8.1.6 同源不同序次动力联合 |
8.1.7 地震活动多层次呼应关系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 |
8.3.1 决定地震孕育-发生-调整过程的主控因素 |
8.3.2 强震活动主体地区东西交替的可能原因 |
8.3.3 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宏观判断 |
8.3.4 “中强地震连发—平静—首发大震”模式 |
8.3.5 慢地震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云南5.0级以上地震目录 |
附录 2: 云南5.0级以上地震目录(NEIC)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震级偏差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地区近震震级与面波震级经验关系初步研究[J]. 金花,闫新义,任林,曹昌军. 内陆地震, 2021(02)
- [2]宁夏地区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J]. 冯亮亮,穆婷,杨波,关文强,石军.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04)
- [3]新疆地区自动地震速报震级偏差分析[J]. 南芳芳,张锋,龚固斌,赖爱京,黄帅堂,冯英.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04)
- [4]新疆地震观测台网建设[J]. 李文倩,何金刚,刘平仁,魏斌,陶正如.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03)
- [5]新疆数字地震台网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的初步研究[J]. 张志斌,朱皓清,李艳永. 中国地震, 2018(04)
- [6]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D]. 周连庆.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6(11)
- [7]新疆测震台网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震级对比分析[J]. 包翠玲,马宝柱. 内陆地震, 2013(02)
- [8]三峡地区震级偏差初步对比分析[J]. 魏贵春,陈俊华,申学林,陈圆圆.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S1)
- [9]《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10]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D]. 皇甫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