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单荣芳,陈黎敏,徐晓芳[1](2022)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预防皮下出血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皮下出血是低分肝素钙皮下注射后的常见并发症。本文通过分析皮下注射出血的影响因素,总结有效护理干预,提倡低分子肝素钙标准化、规范化皮下注射方法,为预防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后皮下出血提供参考。
杨叶萍,陈春梅,吴萍[2](2021)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循证护理实践》文中认为目的将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促进护理质量改进。方法基于JBI循证护理中心证据应用模式,检索、总结并应用证据,选取40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设计的方法进行皮下注射,共计注射194次,评价应用证据期间观察组(不按压)与对照组(按压)的出血、瘀斑、血肿、疼痛的发生率及操作时间。结果两组的出血、瘀斑、血肿、疼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操作时间为(92.98±5.59)s,对照组为(119.38±4.53)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按压与否对出血、瘀斑、血肿、疼痛的发生无影响。将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可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流程,节省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
陈爱珠[3](2021)在《基于循证医学的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致皮下出血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的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致皮下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8月接受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的患者150例,其中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75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75例(观察组)接受PDCA循环护理模式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注射疼痛程度以及出血情况,并使用自制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肢重度疼痛率[视觉模拟(VAS)评分≥8分]为4.00%,显着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无皮下出血或出血点<1 cm的患者比例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医学的PDCA循环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时的疼痛程度,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
梅鹏飞[4](2020)在《身痛逐瘀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不同用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发挥祖国传统医学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作用,改善预后,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于2019年02月至2020年01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空港院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05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口服联合组、熏洗联合组、单纯肝素组三组,口服联合组术后予身痛逐瘀汤口服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熏洗联合组患者术后予身痛逐瘀汤外熏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单纯肝素组患者术后单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进行治疗,余治疗举措无差异,三组患者疗程均定为10天。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术后第11天的D-二聚体、FIB、VAS疼痛评分、健侧及患侧大腿周径之差,统计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等指标状况,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返院情况,然后将统计得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观察其疗效是否有差异。结果:1、凝血功能方面(D-二聚体、FIB):术后第1、5天、11天,组内比较,三组患者凝血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三组患者D二聚体及FI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与术后第11天,组间比较,口服联合组及熏洗联合组与单纯肝素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联合组与熏洗联合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熏洗联合组及口服联合组较单用低分子肝素钙对术后凝血功能(D二聚体、FIB)改善更佳。2、VAS疼痛评分:术后1、5、11天,组内比较三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三组患者组间比较,疼痛评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11天,组内比较,口服联合组及熏洗联合组与单纯肝素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口服联合组与熏洗联合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口服联合组及熏洗联合组相比较于单纯肝素组对术后患者疼痛改善更为明显。3、大腿周径差:术后第1、5、11天,组内比较三组患者双下肢大腿周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口服联合组、熏洗联合组、单纯肝素组三组患者大腿周径差组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11天,比较三组患者间大腿周径差,口服联合组及熏洗联合组与单纯肝素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联合组与熏洗联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熏洗联合组对大腿肿胀改善效果最佳,口服联合组次之,单纯肝素组最次。4、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术后第11天,三组患者均于我院彩超室行双下肢动静脉彩超检查,单纯肝素组检查发现4例(11.4%)深静脉血栓,其余两组中熏洗联合组2例(5.7%),口服联合组1例(2.8%),三组患者术后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表明三组治疗均有效防止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但三组间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差异不显着。5、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熏洗联合组术后有一例伤口感染发生,其余两组无伤口感染发生情况,三组术后均未发生其它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6、术后1个月返院率:三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均未再入住我院骨科。结论:(1)口服身痛逐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与外用身痛逐瘀汤熏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相比较于单用低分子肝素钙,都能够更为显着地改善术后患者D-二聚体、FIB等相关凝血指标,降低肢体肿胀程度,减轻疼痛,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栓发生。其中,口服身痛逐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与外用身痛逐瘀汤熏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于术后患者凝血指标的改善情况相似,对于术后患者疼痛的改善相似,均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钙的治疗效果。但三组中,身痛逐瘀汤熏洗联合组对于术后患者肢体肿胀的改善则最优,口服身痛逐瘀汤联合组次之,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则疗效最差。(2)三组受试者近期疗效均较好,术后1个月内无返院住院治疗情况发生。
李艳玲,杜嫩,贠清玲,王芳,刘宁,李亚楠,陈改霞,蒋文婷[5](2020)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是否按压对皮下出血和硬结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式及局部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的关系,为临床选择有效的注射方法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10—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接受皮下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146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住院患者,采用自身对照,以脐为中心划一垂直线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腹部为观察组,右腹部为对照组,每例患者接受两种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对照组:注射10 s,按压3 min,按压深度0.5~2 cm;观察组:注射10 s,按压0 min。于注射后12 h观察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及硬结的情况,并测量皮下出血最大直径。观察两种方法所致皮下瘀斑和硬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按压与观察组不按压所致患者皮下出血率、出血点直径大小和硬结发生率及硬结直径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是否按压对皮下出血及皮下硬结的发生无明显影响,建议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采用推注10 s,不按压的方法。
夏梦君,王贺芳[6](2020)在《循证护理联合PDCA循环管理对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后皮下出血的防治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联合PDCA循环管理对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后皮下出血的防治效果研究。[方法]选取采用注射低分子肝素出现皮下出血的20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排列法将200例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病人给予循证护理联合PDCA循环管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皮下出血并发症、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循证护理联合PDCA循环管理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病人皮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联合PDCA循环管理护理干预可降低皮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缓解病人痛苦,降低疼痛程度,提升病人对医护人员满意度。
虞海燕,刘燕[7](2020)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分析与护理防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与护理防范。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80例接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显着低于对照组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体护理满意度为97.5%,显着高于观察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方法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显着,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刘敏瑜,张建华,王雪珍,秦方丹,苏林娟[8](2019)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那屈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那屈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2月在我科行那屈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的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42例及集束化护理观察组38例,对比两组患者腹部淤斑、硬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集束化护理观察组腹部注射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淤斑面积显着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那屈肝素钙皮下注射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可有效减少注射部位淤斑、硬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祁雯,柯有力[9](2019)在《注射用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栓塞易栓因素患者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注射用纤溶酶、低分子肝素钙联用对肺栓塞易栓因素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肺栓塞易栓因素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注射用纤溶酶,两组均连续用药7 d。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的相关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研究组的Fbg、 D-D、 HCT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 <0.05);用药后,研究组的tPA、 PAI-1水平较用药前显着下降(P <0.05),对照组用药前后上述指标无显着变化(P>0.05);用药后,研究组的PaO2水平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用药期间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肺栓塞易栓因素患者效果显着,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生命安全。
李燕,莫伟,葛静萍[10](2019)在《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文中研究指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抗凝治疗是临床上一致公认的VTE防治基础。本共识基于护理循证实践,从护理人员临床专业经验和患者感受及愿望出发,建立了规范的抗凝剂皮下注射操作流程,旨在使护理人员掌握正确的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从而降低注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证抗凝治疗临床效果,促进医疗安全。
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预防皮下出血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皮下注射出血的影响因素 |
1.1 操作者因素 |
1.1.1 注射前准备不充分 |
1.1.2 操作流程不规范 |
1.1.3 操作后处置不当 |
1.2 与患者相关的影响因素 |
1.2.1 自身因素 |
1.2.2 药物治疗 |
2 护理干预 |
2.1 充分评估患者 |
2.2 准确计算用量 |
2.3 改良排气方式 |
2.4 正确选择部位 |
2.5 规范注射方法 |
2.6 精确的注射时间 |
2.7 正确的拔针方式、按压时间及按压方法 |
2.8 加强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 |
3 小结 |
(2)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循证护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主题确定 |
1.2.2 证据检索及评析 |
1.2.3 证据总结 |
1.2.4 证据应用 |
1.2.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出血、瘀斑、血肿发生率及疼痛评分比较 |
2.2 两组的护士皮下注射操作时间比较 |
3 讨论 |
3.1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循证实践结果评价 |
3.2 循证应用过程对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的效果评价 |
3.3 此次循证实践中的不足 |
4 小结 |
(3)基于循证医学的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致皮下出血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评价方法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两组注射疼痛情况比较 |
2.2 注射出血情况比较 |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
3 讨 论 |
(4)身痛逐瘀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术前准备 |
2.3 手术方案 |
2.4 术后处理 |
2.5 术后试验用药 |
2.6 观察及记录指标 |
2.7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研究完成状况 |
2 一般资料均衡性比较 |
2.1 三组患者性别、手术部位、疾病类型比较 |
2.2 三组患者的BMI、年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 |
3 三组患者术后D二聚体比较 |
4 三组患者术后纤维蛋白原(FIB)比较 |
5 三组患者术后双下肢周径差比较 |
6 三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比较 |
7 DVT等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
8 术后1个月返院情况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传统中医对DVT的认识及预防 |
1.1 DVT在传统医学中的概念 |
1.2 传统医学认为的DVT发生因素 |
1.3 传统医学预防DVT |
2 西医对DVT的认识及预防 |
2.1 DVT的概念 |
2.2 DVT的形成因素 |
2.3 髋关节置换术后DVT产生机理 |
2.4 DVT的诊断 |
2.5 DVT的预防 |
3 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见并发症 |
3.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
3.2 神经损伤 |
3.3 术后脱位 |
3.4 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 |
3.5 术后感染 |
3.6 术后疼痛 |
3.7 其它并发症 |
4 中医药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应用 |
4.1 中医外治 |
4.2 中药内服 |
4.3 中药静滴 |
4.4 中医复合疗法 |
5 身痛逐瘀汤现代研究 |
5.1 组方整体研究 |
5.2 单药研究 |
5.3 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身痛逐瘀汤在骨伤科的临床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是否按压对皮下出血和硬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干预方法 |
1.3 评价方法 |
1.4 注射后的健康教育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种方法注射后12 h皮下出血发生情况比较 |
2.2 两种方法注射后12 h皮下硬结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6)循证护理联合PDCA循环管理对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后皮下出血的防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成立EBM联合PDCA循环管理小组 |
1.3.2 循环管理小组 |
1.3.3 实施循证护理联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 |
1.3.3.1 提出循证问题(evidence triggered),制订护理计划(plan) |
1.3.3.2 寻求循证支持(evidence supported),执行实施(do) |
1.3.3.3 采取循证观察(evidence observed),进行检查(check) |
1.3.3.4 实施循证应用(evidence based),进行处理(action)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分析与护理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对照组 |
1.3.2 观察组 |
1.4 临床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
3 讨论 |
3.1 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
3.2循证护理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中的应用分析 |
(8)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那屈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注射后12h、24h皮下出血发生率比较 |
2.2 两组患者注射后12h淤斑面积比较 |
3 讨论 |
(9)注射用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栓塞易栓因素患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用药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实验室指标 |
2.2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10)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常用皮下注射抗凝剂 |
2 注射工具选择 |
3 适应证和禁忌证 |
3.1 适应证 |
3.2 禁忌证 |
4 知情同意 |
5 操作流程和步骤 |
5.1 注射部位 |
5.2 注射体位 |
5.3 注射部位轮换 |
5.4 注射前是否排气 |
5.5 注射角度 |
5.6 注射前是否抽回血 |
5.7 注射速度与拔针 |
5.8 注射后是否按压 |
5.9 注射后是否热敷、理疗 |
6 整合实践 |
6.1 身份识别 |
6.2 操作前评估 |
6.3 操作前准备 |
6.4 注射流程 |
6.5 健康宣教 |
6.6 注意事项 |
7 抗凝剂皮下注射相关并发症及处理对策 |
7.1 皮下出血 |
7.2 疼痛 |
7.3 渗(漏)液 |
7.4 过敏反应 |
7.5 弯针、断针 |
8 结语 |
四、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预防皮下出血的研究进展[J]. 单荣芳,陈黎敏,徐晓芳.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01)
- [2]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循证护理实践[J]. 杨叶萍,陈春梅,吴萍.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1(10)
- [3]基于循证医学的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致皮下出血中的应用[J]. 陈爱珠. 临床医药实践, 2021(09)
- [4]身痛逐瘀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D]. 梅鹏飞.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是否按压对皮下出血和硬结的影响[J]. 李艳玲,杜嫩,贠清玲,王芳,刘宁,李亚楠,陈改霞,蒋文婷. 河南医学研究, 2020(06)
- [6]循证护理联合PDCA循环管理对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后皮下出血的防治效果研究[J]. 夏梦君,王贺芳. 全科护理, 2020(04)
- [7]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分析与护理防范[J]. 虞海燕,刘燕.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01)
- [8]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那屈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J]. 刘敏瑜,张建华,王雪珍,秦方丹,苏林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23)
- [9]注射用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栓塞易栓因素患者的临床观察[J]. 祁雯,柯有力. 临床医学工程, 2019(10)
- [10]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J]. 李燕,莫伟,葛静萍.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