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计算程序与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章静[1](2011)在《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盈余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至今已经研究和发展了30多年,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盈余管理现象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而资产减值准备一直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近些年来,由于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17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主要目的是抑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过去已经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无法转回,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首先介绍了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阐述了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特征及依然存在的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08年—2010年沪深两市制造业钢铁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公司,选取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针对由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并分析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可见,如何完善我国资产减值准备理论,完善具体准则,有效遏制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成为会计理论和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蔺倩倩[2](2010)在《盈余管理视角下资产减值准则实施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质量,1992年财政部要求股份制试点企业开始计提坏账准备,1998年起又要求所有股份有限公司计提坏账准备,此外,还要求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2001年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再次扩大了计提减值的资产范围,除了原先的四大减值准备外,要求增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研究表明,这些资产减值政策在客观反映企业资产质量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资产减值政策的灵活性也使其成为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之-利用减值政策来调节会计利润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已较为普遍。为了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而增强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一次系统地规范了资产减值的相关问题,与之前的资产减值政策相比,资产减值准则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做出了禁止已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这一规定。由此可见,财政部抑制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盈余管理行为以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的决心之大。到目前为止,资产减值准则在上市公司已经实施了三年多,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有何影响,能否达到财政部的初衷呢?为此,本文进行了研究,力图揭示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效果。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资产减值相关问题进行文献综述并简要对其进行评述;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资产减值及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为后文的理论分析做铺垫;第三部分从理论上对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为本文的重点,运用经验研究方法分析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对第三部分的理论研究进行验证;第五部分论述了资产减值准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其有效实施的几点建议。经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往往倾向于借助流动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由于资产减值准则并没有对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进行限制,因此,本文认为资产减值准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毕竟,它只不过是规定如何计提和转回减值准备的规范而已,难以尽善尽美,要从根本上遏制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盈余管理行为关键还在于提高管理层和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刘小刚[3](2010)在《资产减值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该准则虽然在整体上力求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是其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却体现出了明显的“中国特色”。该项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定,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允许在有迹象表明以前年度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再存在或已减少的情况下,将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规定完全不同,这一实质性差异,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不少学者认为,在我国目前强调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情况下,不允许长期资产减值的转回是现实的选择,有利于防止公司滥用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调节利润。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执行至今已有三年多,具体的效果如何呢?因此,本文以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为题,展开对该问题的研究。全文内容主要包括6章。第1章为导论,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第2章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第3章对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理论进行分析,对于资产减值会计理论主要从会计目标理论、资产本质理论、会计计量理论、实物资本保全理论四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对于盈余管理理论主要从有效契约观、信息观以及机会主义行为观进行分析。在对盈余管理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第4章对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现行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行为有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还是存在盈余管理的空间;第5章在第4章的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了具体分析;第6章分别从会计准则层面,内部环境层面以及外部环境层面对完善资产减值准则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的贡献在于对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指出现行资产减值准则下还是存在盈余管理问题,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本文的不足在于由于收集资料困难,对于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没有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所有的盈余管理现象,另外,由于本人实证研究不熟悉,没有从大样本档案研究的角度进行分析,本人定将其作为以后的努力方向。
刘玉[4](2010)在《利用存货跌价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资产减值准则的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是舍弃了允许转回长期资产减值的做法,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一旦计提不得转回。新准则的规定无疑会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新的资产减值准则禁止转回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并且要求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将减值准备的转回当作重大事项来披露,这样资产减值的“调节器”的功能由双向变为单向,调节功能大大降低,从而使防止公司滥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的效果大大增强,能有效地遏制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来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但是此准则仅限制了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对于存货、应收账款和金融工具等减值准备仍可以继续计提并转回。因此,本文选取2005年至2008年采掘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以及制造业676家上市公司为对象,利用截面修正的琼斯模型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准则变化后,上市公司对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水平又与操纵性应计利润显着负相关,也就是说存货跌价准备是影响报告盈余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从2007年开始,存货跌价准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更加显着。由此可以看出,2006年出台的新准则中有关“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的规定,有力的限制了上市公司利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进行盈余管理,管理层更倾向于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进而,存货跌价准备在盈余管理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存货跌价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新准则变化后存货跌价准备在盈余管理中地位的转变提供经验证据,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出合理建议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存货跌价准备信息的重视程度提供依据,进而剔除存货跌价准备对会计信息的干扰,做出有利决策。
郑玮[5](2010)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的日趋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近年来,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企业的行为,极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是,由于会计政策存在的漏洞,加上资产减值会计本身的特殊性,在实务操作中赋予企业很大的随意性,使资产减值逐渐沦为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工具,这直接导致人们对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产生质疑,违背了国家制定减值政策的初衷。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提和转回都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规定长期资产减值“一经计提,以后年度不得转回”,目的就是为了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的行为。本文先对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分析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意义。通过对中美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发展进行回顾,学习借鉴美国在准则制定方面的宝贵经验,并对我国此次新企业会计准则在理论上给予了初步的评价。然后结合我国三个上市公司2005年2008年资产减值的具体案例,分析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实际应用情况。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以前确实存在利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的现象,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以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企业资产减值的计提起到进一步规范的作用。但是,由于政策仍给上市公司留有空间,没有完全遏制住他们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最后对新准则实施后我国资产减值会计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认为在资产减值的计提、转回、披露及外部监管方面都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研究,我认为首先应该在计提的范围和信息披露上加强规范,从根源上限制企业资产减值计提的随意性。对于流动资产减值,要明确转回的条件;对于长期资产,因为禁止长期资产减值的转回,既不能如实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也不能完全遏制企业滥用减值准备的行为,所以应在上述问题得到改善之后,逐步放开对长期资产减值的转回权。同时,还需要外部监管的正确引导,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来共同为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李文美[6](2009)在《有限理性与资产减值问题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但导致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出现缩水,而且存货价值和应收款项也面临减值计量问题。在对各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时,更多地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曾有学者指出资产减值对企业财务有巨大影响,有时达到销售收入的22%,长期资产总额的12%,利润的10倍左右,这也表明企业为什么对资产减值如此关注,监管层对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披露如此重视的原因。首先,本文应用现代产权理论分析了法人产权和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但是由于人脑的有限信息处理能力和大脑模块分工会形成多重自我,因此规则的制定和实施都是有限理性的。在此基础上,从资产的本质研究入手,通过对资产减值内涵的分析,得出资产减值的实质既是资产未来变动确认观的体现,也是资产不同计量属性之间差异的结论。其次,本文研究了资产减值的规则性有限理性产生动因,并以2005~2007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不可转资产减值计提额及其余额在三年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规则性有限理性是由于规则制定主体理性的有限性和知识的相对性、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制度成本的限制而产生的。通过对2005~2007年资产减值的计提范围、计提程度和计提额的研究表明,计提范围排在前两位的始终是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可转资产减值的计提额和余额远远大于不可转资产的计提额和余额;2006年不可转资产减值的计提额和余额无论是从总体样本或者分行业样本分析与2005年和2007年都不存在显着差异。再次,本文研究了资产减值的技术性有限理性产生动因,通过对2004~2008年上市公司公布的更正公告分析,事实表明技术性有限理性主要是由于疏忽大意和过分自信造成的。本文明确提出了将会计职业判断过程中的技术性有限理性划分为过失性有限理性和非过失性有限理性,并且以《中国资讯行——上市公司数据库》中2004年至2008年的更正公告为例,剖析了企业发布更正公告的原因。最后,论文研究了资产减值的行为性有限理性的产生动因和影响因素。研究认为,行为性有限理性是由于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监管不严和惩罚不力而产生的。本文以2004~2008年违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发现约37.20%的公司反复违规,而且约有17.77%的公司一年后再次违规受处罚,同时发现第一次处罚较轻的公司再次受处罚比重达80.52%,因此本文提出加强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的建议。研究表明扭亏企业的资产减值计提额与微亏企业的计提额有显着差异,管理层变动只有个别年份对照组间存在显着差异,而增发并没有找到证据表明经营者会利用资产减值披露结果理性的信息。研究结果表明,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减值的计提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审计意见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但是方向不一定;与资产规模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政治成本假说不适用于我国情况;而资产负债率对资产减值的计提有显着的降低作用,但并不是每年都显着。但是分行业研究除了制造业与总体样本的结果较为接近外,其他行业的回归结果却存在很大差异。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具有改进价值的政策建议:强化充分博弈程序,以减少规则性有限理性;完善监管,以减少行为性有限理性;加强会计职业人员的培训,以减少技术性有限理性。
来华[7](2007)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选择的自由度 ——基于资产减值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采取多种手段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的行为。有关盈余管理的研究是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往的研究停留在“是什么”(概念),“为什么”(动机)和“怎么样”(方法)等问题上。结合目前国内外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本文将会计准则赋予企业自主判断的空间定义为会计准则选择的自由度,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会计准则选择自由度设定的盈余管理空间,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讨论盈余管理发生的程度及频率。会计准则选择的自由度是一个立体的概念。以资产减值政策为例:从纵向看,我国资产减值政策的改革历程带来了不同时间段政策选择的自由度差异;从横向看,同一时段的资产减值政策涉及多个减值项目,不同减值项目间也存在政策选择的自由度差异。这些差异形成了会计准则选择自由度等级,为不同自由度水平下研究盈余管理提供了良好背景。本文设计了资产减值利润影响值指标,分析资产减值政策及资产减值项目政策选择自由度差异带来盈余管理程度及频率变化的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管理当局可能利用会计准则选择自由度扩大或利用较大自由度的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本文对此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设计具体应计模型估算2003年度制造业避免亏损和巨额亏损的上市公司利用不同自由度等级的减值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并通过Friedman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不同自由度的资产减值项目用于盈余管理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各减值项目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存在差异,且减值项目政策选择自由度越大,企业管理当局利用该项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大。由此,得出结论: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内在联系是由会计准则选择自由度来调节的。当会计准则选择自由度较大时,盈余管理受到的约束小,企业利用会计准则选择自由度进行盈余管理的频率加快,程度加深。当会计准则选择自由度较小时,盈余管理受到的约束大,盈余管理的程度及频率受到限制。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建设提出了建议,希望对会计准则体系的完善有所贡献。
邱三平[8](2008)在《我国新会计制度下资产减值会计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2006年财政部新颁布的准则体系中,资产减值准则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主要围绕我国新企业会计制度中资产减值这一问题,对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新旧对比、现存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自2000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将提取的减值准备的范围由原来的四项扩大到八项以来,资产减值准备就成了某些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工具,扭曲了国家颁布此政策的初衷目的,给企业本身的经营发展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出台,将会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起到遏制作用,将会使上市公司更准确地反映财务信息。本文通过对应收账款、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在资产减值方面的新旧对比,指出我国新的资产减值会计所具有的特点;通过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指出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在与国际会计协同上仍存在一定的差异,还需要继续努力。新资产减值准则在多个方面有了重大的改变,实现了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然而,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新资产减值准则在国内的推广和实施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在理论分析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加快适应新准则的步伐,加强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充分发挥审计作用,严格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制度,来尽量完善会计体系,使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雷红[9](2008)在《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从2001年开始正常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并允许转回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到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资产减值相关的规定已经使用了六年。在这期间,出现了不少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鉴于此,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新的资产减值准则,明确规定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那么,在这六年中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执行情况如何?这次修订的资产减值制度是否适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不允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规定的理由是什么,该规定对目前的盈余管理的现象是否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是否能总体上提高我国现有的会计信息质量?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本文首先从相关理论着手,介绍资产减值制度修订的背景、理论依据以及新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深入分析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和盈余管理的关系、剖析资产减值转回与否的原因,提出资产减值转回的影响因素。在实证研究部分,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转回情况进行统计;对执行与未执行减值转回的两类公司进行对比检验;计算比较不允许转回下各年损益的反转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对影响公司执行减值转回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实证结果,对资产减值制度特别是不允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条款进行评析。另外,由于2006年是允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最后一年,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2006年的资产减值转回情况作特别分析。最后本文认为,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市场主体还很不成熟的情况下,实施以稳健主义为基础的资产减值会计模式更为适当。结论支持了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修订“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的规定。
毕景超[10](2007)在《资产减值准备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研究 ——基于沪A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资产发生减值的情况已经出现,由此产生的资产减值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2001年,国家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和条件。那么,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应用状况如何呢?资产减值准备的应用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呢?哪些因素会影响资产减值准备的应用行为呢?首先,本文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在理论方面对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依据,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其次,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分布检验的方法,对沪A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应用作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比例并不大,在-1%~1%之间,但存在计提比例异常的公司;亏损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目的比较明显,一些减值前亏损的上市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达到避免亏损的目的,另一些减值前亏损的上市公司在减值转回扭亏无望的情况下,会以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大洗澡”,为下一年盈利做准备;上市公司对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倾向于计提减值准备,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计提了坏账准备,表明流动性较强的资产质量较差。最后,本文对上市公司不恰当应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行为的原因作出了深入分析,原因是: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政策不完善;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落后;政府职能双重性;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控制不完善;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差等。针对这些原因,我们提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应用的对策建议。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计算程序与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计算程序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理论分析 |
2.1 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 |
2.1.1 盈余管理的界定 |
2.1.2 盈余管理的度量 |
2.1.3 委托代理关系理论与盈余管理 |
2.1.4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盈余管理 |
2.2 资产减值的相关理论 |
2.2.1 资产和资产减值的内涵 |
2.2.2 决策有用论 |
2.2.3 未来经济利益观 |
2.2.4 实物资本保全观 |
2.2.5 会计信息谨慎性理论 |
2.3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相关分析 |
2.3.1 资产减值准备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现实可能 |
2.3.2 盈余管理推动并干预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发展和完善 |
第三章 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1 资产减值的现状分析 |
3.1.2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
3.2 资产减值准则变革的动因分析 |
3.3 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特征 |
3.4 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 |
3.4.1 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遏制作用 |
3.4.2 资产减值准则仍留有盈余管理的空间 |
3.5 资产减值准则实施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相关假设 |
4.1.3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4.1.4 变量选择和指标分析 |
4.2 模型构建 |
4.2.1 非操控性应计利润模型 |
4.2.2 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计算 |
4.2.3 回归模型 |
4.3 实证分析与结论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Pearson相关指数分析 |
4.3.3 回归结果 |
4.3.4 实证结论 |
第五章 完善资产减值准则抑制盈余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资产减值准则,关注准则的经济后果 |
5.2 健全企业的业绩考核体系、建立报酬和业绩相对称的激励机制 |
5.3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职业判断能力 |
5.4 加强独立审计的监督作用,强化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
5.5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力度 |
5.6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附录A 样本公司 |
附录B 财务指标原始数据 |
(2)盈余管理视角下资产减值准则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资产减值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资产减值的研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创新与局限性 |
1.4.1 创新点 |
1.4.2 局限性 |
2 资产减值及盈余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1 资产减值的相关理论 |
2.1.1 资产的定义及其减值的本质 |
2.1.2 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起点 |
2.1.3 资产减值会计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
2.2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
2.2.1 盈余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
2.2.2 盈余管理产生的前提——契约摩擦和沟通摩擦 |
2.3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
2.3.1 防亏动机 |
2.3.2 "大洗澡"动机 |
2.3.3 扭亏动机 |
2.3.4 利润平滑动机 |
2.3.5 配股动机 |
3 资产减值政策的沿革及减值准则实施效果的理论分析 |
3.1 资产减值政策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3.2 新旧资产减值政策的比较分析 |
3.2.1 资产减值准则具有明确的适用范围 |
3.2.2 增设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
3.2.3 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 |
3.2.4 明确了减值测试的前提 |
3.2.5 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
3.2.6 禁止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 |
3.3 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3.3.1 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 |
3.3.2 资产减值准则仍留有盈余管理的空间 |
4 资产减值准则实施效果的经验研究 |
4.1 经验研究设计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情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配对检验 |
4.4 实例分析 |
4.5 研究结论 |
5 问题与建议 |
5.1 资产减值准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1.1 资产减值准则自身存在不足之处 |
5.1.2 价格市场的不完善阻碍了公允价值的确定 |
5.1.3 有关证券监管法规阻碍了资产减值准则的有效执行 |
5.1.4 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力度不够 |
5.1.5 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及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
5.2 促进资产减值准则有效实施的建议 |
5.2.1 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准则 |
5.2.2 完善价格市场和改善资产评估技术 |
5.2.3 完善证券监管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
5.2.4 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监督作用 |
5.2.5 完善相关内控制度,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资产减值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本文研究对象 |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3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
2.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国外重要文献综述 |
2.2 国内重要文献综述 |
2.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3.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 |
3.1 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分析 |
3.1.1 会计目标理论 |
3.1.2 资产本质理论 |
3.1.3 会计计量理论 |
3.1.4 实物资本保全理论 |
3.1.5 小结 |
3.2 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 |
3.2.1 有效契约观 |
3.2.2 信息观 |
3.2.3 机会主义行为观 |
3.2.4 小结 |
3.3 盈余管理的评价 |
3.4 资产减值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3.4.1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
3.4.2 盈余管理促使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不断完善 |
3.4.3 小结 |
4. 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4.1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遏制 |
4.2 资产减值准则下盈余管理的空间分析 |
5. 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案例 |
5.1 天保基建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案例 |
5.1.1 天保基建公司基本情况 |
5.1.2 天保基建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
5.1.3 天保基建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分析 |
5.1.4 小结 |
5.2 东方通讯公司两次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扭转危机 |
5.2.1 东方通讯公司基本情况 |
5.2.2 东方通讯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分析 |
5.2.3 小节 |
6. 完善资产减值准则的建议 |
6.1 从会计准则层面提高资产减值会计的执行力和透明度 |
6.2 从内部环境层面改善资产减值会计实施效果 |
6.3 从外部环境层面改善资产减值会计实施效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4)利用存货跌价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比较法 |
1.3.2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方法相结合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存货跌价准备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及现状 |
2.1 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 |
2.1.1 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
2.1.2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3 盈余管理的特点 |
2.1.4 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
2.1.5 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关系 |
2.2 存货跌价准备的相关规定及现状 |
2.2.1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对存货跌价准备的相关规定 |
2.2.2 我国的现状 |
2.3 存货跌价准备与盈余管理 |
2.3.1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2.3.2 利用存货跌价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的识别 |
2.3.3 存货跌价准备的规范发展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2.3.4 存货跌价准备与其他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对比 |
第3章 存货跌价准备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
3.1 盈余管理的测度方法 |
3.1.1 盈余管理的测度模型 |
3.1.2 盈余管理测度方法的选择 |
3.2 研究假设及检验方法 |
3.2.1 研究假设 |
3.2.2 检验方法 |
3.3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3.3.1 样本选择 |
3.3.2 数据来源 |
3.3.3 样本容量 |
3.4 实证研究分析 |
3.4.1 盈余管理测度结果及描述 |
3.4.2 配对样本t检验 |
3.4.3 相关性分析 |
3.4.4 回归分析 |
第4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4.1 研究结论 |
4.2 研究启示 |
4.2.1 利用存货跌价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必然性 |
4.2.2 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 |
4.2.3 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提示 |
4.3 研究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4.3.1 研究局限性 |
4.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 研究内容 |
(四) 文献综述 |
1. 资产减值准则 |
2.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 |
3. 资产减值转回 |
一、资产减值理论概述 |
(一) 资产减值相关概念 |
1. 资产 |
2. 资产减值 |
3. 资产减值会计 |
(二) 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 |
1. 决策有用观 |
2. 谨慎性原则 |
3. 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均衡 |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历史回顾与发展 |
(一) 美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与启示 |
1. 美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过程 |
2. 美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的启示 |
(二)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历史回顾 |
(三) 对我国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初步评价 |
1. 减值范围进一步扩大 |
2. 更具有可操作性 |
3. 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 |
4. 对减值损失不能转回的规定 |
三、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的案例分析 |
(一)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 资产减值计提情况的阐释 |
2. 资产减值转回情况的分析 |
3. 资产减值提取比例的比较 |
(二) 华意压缩公司 |
1. 资产减值计提情况的阐释 |
2. 资产减值转回情况的分析 |
3. 资产减值提取比例的比较 |
(三) 安彩集团 |
1. 资产减值计提情况的阐释 |
2. 资产减值转回情况的分析 |
3. 资产减值提取比例的比较 |
(四) 案例分析的启示 |
1. 资产减值与损益的关系 |
2. 关于资产减值的计提 |
3. 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
4. 资产减值计提的动机 |
四、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一)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
1. 计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 关于资产减值的转回 |
3. 信息披露不到位 |
4. 外部监管缺乏有效引导 |
(二) 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的对策 |
1. 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会计政策 |
2.完善价格信息网 |
3.完善外部监管机制 |
4.健全资产减值会计的内部控制 |
5.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6)有限理性与资产减值问题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表清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框架和重点 |
1.4 研究方法 |
2 资产减值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资产减值的产权理论分析 |
2.2 有限理性理论 |
2.3 资产减值基本概念界定 |
2.4 本章小结 |
3 资产减值政策变迁中的博弈安排和寻租行为研究 |
3.1 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3.2 资产减值政策变迁的博弈安排 |
3.3 资产减值政策变迁中的寻租行为 |
3.4 本章小结 |
4 规则性有限理性与资产减值研究 |
4.1 规则性有限理性的产生机理分析 |
4.2 资产减值的规则性有限理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技术性有限理性与资产减值研究 |
5.1 技术性有限理性产生机理分析 |
5.2 技术性有限理性与资产减值的会计职业判断 |
5.3 资产减值的技术性有限理性分类 |
5.4 本章小结 |
6 行为性有限理性与资产减值研究 |
6.1 行为性有限理性客观存在的理论分析 |
6.2 行为性有限理性的实质是经营者利益的结果理性 |
6.3 行为性有限理性案例分析 |
6.4 资产减值的行为性有限理性实证研究 |
6.5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相关政策建议 |
7.3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选择的自由度 ——基于资产减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 |
2 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基础研究 |
2.1 盈余管理及其相关理论 |
2.1.1 盈余管理的内涵 |
2.1.2 盈余管理的特征 |
2.1.3 盈余管理的前提条件 |
2.1.4 盈余管理的利弊分析 |
2.2 会计准则的属性 |
2.2.1 会计准则的理论研究 |
2.2.2 会计准则的技术性与约束性 |
2.2.3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与选择性 |
2.3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内在联系 |
2.3.1 会计数据的价值与盈余管理动机 |
2.3.2 会计准则选择性与盈余管理手段 |
2.3.3 会计准则选择自由度与盈余管理空间 |
2.3.4 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影响 |
2.4 小结 |
3 会计准则选择的自由度分析——以资产减值政策为例 |
3.1 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阶段回顾 |
3.1.1 会计准则重建阶段:1979 年—1992 年 |
3.1.2 会计准则模式转换阶段:1992 年—1997 年 |
3.1.3 会计准则统一标准阶段:1997 年—2001 年 |
3.1.4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阶段:2001 至今 |
3.2 资产减值概述 |
3.2.1 资产减值原理 |
3.2.2 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内容 |
3.2.3 资产减值政策演变 |
3.3 资产减值政策选择的自由度分析 |
3.3.1 坏账准备 |
3.3.2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
3.3.3 存货跌价准备 |
3.3.4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
3.3.5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
3.4 小结 |
4 资产减值政策选择自由度与盈余管理分析 |
4.1 基于资产减值政策选择自由度变化趋势的盈余管理分析 |
4.1.1 资产减值政策选择自由度变化趋势 |
4.1.2 资产减值政策选择自由度变化的反映 |
4.1.3 资产减值政策选择自由度变化趋势与盈余管理的研究 |
4.2 基于不同资产减值项目政策选择自由度的盈余管理分析 |
4.2.1 资产减值项目政策选择的自由度分析 |
4.2.2 不同资产减值项目政策选择自由度的反映 |
4.2.3 资产减值项目政策选择自由度与盈余管理的研究 |
4.3 小结 |
5 资产减值项目政策选择自由度与盈余管理的检验 |
5.1 研究假设 |
5.2 模型选取 |
5.2.1 盈余管理检测方法概述 |
5.2.2 模型及变量设计 |
5.2.3 模型参数估计 |
5.3 实证结果 |
5.3.1 研究样本描述 |
5.3.2 样本资产减值项目政策选择自由度排序 |
5.3.3 误差项分析 |
5.3.4 差异检验 |
5.4 小结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我国新会计制度下资产减值会计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主要理论基础 |
1.3.2 具体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主要技术路线 |
1.5 研究框架 |
2 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研究概述 |
2.1 基本概念 |
2.2 发达国家资产减值会计的研究应用状况 |
2.2.1 资产减值的迹象 |
2.2.2 资产减值确认时点 |
2.2.3 可收回金额的确认 |
2.2.4 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问题 |
2.2.5 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方面 |
3 我国新旧资产减值会计的比较分析 |
3.1 新的资产减值会计主要内容 |
3.1.1 资产组的认定 |
3.1.2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 |
3.1.3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及现值 |
3.1.4 新资产减值会计包括的其它内容 |
3.2 原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
3.2.1 原资产减值会计相关规定及对会计利润的影响 |
3.2.2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目前的状况 |
3.3 新旧资产减值会计的差异比较 |
3.3.1 应收帐款的减值 |
3.3.2 存货的减值 |
3.3.3 投资的减值 |
3.3.4 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值 |
3.3.5 无形资产减值 |
3.4 新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比较 |
3.4.1 资产减值能否冲回的规定 |
3.4.2 在其它方面 |
3.4.3 国际融合 |
4 我国新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
4.1 新资产减值会计的特点及影响 |
4.1.1 新资产减值会计的特点 |
4.1.2 对会计利润的影响 |
4.1.3 对审计的影响 |
4.2 执行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难点 |
4.2.1 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基础难以确定 |
4.2.2 关于资产减值转回的问题 |
4.2.3 计提标准多重 |
4.2.4 关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问题 |
4.2.5 较大的专业判断范围影响了信息的可靠性 |
5 我新资产减值会计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
5.1 进一步健全信息市场和资产价格市场 |
5.2 加大盈余管理的监督管理力度 |
5.3 完善市场机制和管理制度 |
5.3.1 对会计选择权进行限制 |
5.3.2 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5.4 发展资产评估业,建立全国性的资产专业评估体系 |
5.5 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 |
5.6 适时披露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思路和结构体系 |
1.1.3 研究的创新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章 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分析 |
2.1 资产减值的概述 |
2.1.1 资产减值的概念及分类 |
2.1.2 资产减值准则的发展历程 |
2.2 资产减值的理论依据 |
2.2.1 基于资产的定义 |
2.2.2 基于会计的目标 |
2.2.3 基于稳健性原则 |
2.2.4 基于相关性原则和可靠性原则 |
2.3 资产减值的计提动机 |
2.3.1 稳健性因素 |
2.3.2 盈余管理因素 |
2.4 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制约与缺失 |
2.4.1 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内因 |
2.4.2 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外因 |
2.4.3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和盈余管理的博弈关系 |
2.4.4 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常见手段 |
2.5 资产减值转回的理论分析 |
2.5.1 国际上对资产减值转回的规定及成因 |
2.5.2 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影响因素 |
第3章 新会计准则下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分析 |
3.1 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规定 |
3.1.1 新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上对原有会计制度的完善补充 |
3.1.2 新旧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规定的主要变化 |
3.1.3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制度的特点 |
3.2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制度对盈余管理约束的消长 |
3.3 我国不允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原因分析与评价 |
3.3.1 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辩证关系 |
3.3.2 从我国资产减值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分析 |
3.3.3 不允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评价 |
第4章 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实证分析 |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4.2 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描述分析 |
4.2.1 我国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基本情况 |
4.2.2 新资产减值制度下各年损益反转情况 |
4.3 资产减值转回的影响因素研究 |
4.3.1 研究假设 |
4.3.2 模型设计 |
4.3.3 回归结果 |
4.4 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情况 |
4.4.1 2006年初对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预期分析 |
4.4.2 2006年的实际转回情况 |
4.4.3 原因分析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完善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建议 |
5.3 研究的局限和后续开展的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资产减值准备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研究 ——基于沪A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发展阶段 |
1.3 文献回顾 |
1.3.1 国内文献回顾 |
1.3.2 国外文献回顾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贡献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的环境与理论研究 |
2.1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环境研究 |
2.1.1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与会计环境的关系 |
2.1.2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环境因素 |
2.2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的理论研究 |
2.2.1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的概念 |
2.2.2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的理论基础 |
2.2.3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的核算理论 |
第3章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政策的理论分析 |
3.1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政策中的有关规定 |
3.1.1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 |
3.1.2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的具体规定 |
3.2 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比较及其会计处理 |
3.3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政策的评析 |
3.3.1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政策中的减值确认标准 |
3.3.2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政策中的减值确认基础 |
3.3.3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政策中计提减值的方法 |
第4章 资产减值准备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的实证分析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对公司资产的影响分析 |
4.3 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分析 |
4.4 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对资产减值准备应用的倾向性分析 |
4.5 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分析 |
4.5.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5.2 研究方法 |
4.5.3 实证结果 |
4.6 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5章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不当的成因分析 |
5.1 外部成因分析 |
5.1.1 相关会计规定不完善,现有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
5.1.2 资产评估体系不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相对落后 |
5.1.3 政府对上市公司管理职能的双重性 |
5.2 内部成因分析 |
5.2.1 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 |
5.2.2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内部控制不完善 |
5.2.3 上市公司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仍待提高 |
第6章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不当的对策分析 |
6.1 不断完善我国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政策 |
6.2 提高资产评估师和注册会计师水平 |
6.3 加强政府角色定位 |
6.4 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6.5 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计算程序与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D]. 章静. 江苏大学, 2011(05)
- [2]盈余管理视角下资产减值准则实施效果研究[D]. 蔺倩倩.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2)
- [3]资产减值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D]. 刘小刚.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4]利用存货跌价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实证分析[D]. 刘玉. 天津财经大学, 2010(03)
- [5]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D]. 郑玮. 吉林财经大学, 2010(03)
- [6]有限理性与资产减值问题的实证研究[D]. 李文美. 中国矿业大学, 2009(03)
- [7]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选择的自由度 ——基于资产减值的研究[D]. 来华. 重庆大学, 2007(01)
- [8]我国新会计制度下资产减值会计分析与对策研究[D]. 邱三平. 西北大学, 2008(10)
- [9]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实证研究[D]. 雷红. 同济大学, 2008(07)
- [10]资产减值准备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研究 ——基于沪A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D]. 毕景超. 江苏大学,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