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FasL系统对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Fas/FasL系统对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一、Fas/FasL系统对肿瘤细胞凋亡失效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胡晓君,雷磊,胡艳,邹红燕,付玉兰,王国庆,赵西侠[1](2020)在《B7-H4及Fas、FasL与宫颈癌免疫逃逸机制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检测免疫共刺激分子B7-H4及Fas、FasL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研究三者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免疫逃逸机制的关系。方法:选择陕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2014-2018年的石蜡包埋标本16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112例I期-IV期宫颈癌组织中B7-H4及Fas、FasL的表达水平。结果:B7-H4在正常宫颈组、CIN组、宫颈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20.0%、47.32%,两两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112例宫颈癌病例中FIGO临床分期I期至IV期各期别宫颈癌组织B7-H4的阳表达率分别为16.67%、43.18%、70.83%、85.71%,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Fas的阳性表达率是85.00%,CIN组43.33%,宫颈癌组41.96%,正常组与CIN、正常组与宫颈癌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与宫颈癌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FasL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组为20.00%,CIN组为50.00%,宫颈癌组为56.25%,正常组与CIN、宫颈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IN组与宫颈癌组比较无显着差异; B7-H4阳性宫颈癌组Fas阳性表达率28.30%明显较B7-H4阴性宫颈癌组Fas阳性表达率5 4.2 4%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B7-H4阳性宫颈癌组FasL阳性表达率79.25%明显高于B7-H4阴性宫颈癌组FasL阳性表达率35.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负性免疫共刺激分子B7-H4和Fas、FasL凋亡蛋白在宫颈癌的发生、进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协同作用可能为宫颈癌细胞逃逸机体免疫的机制之一。

娄晓莉[2](2020)在《外泌体介导miR-7e-5p在滤泡淋巴瘤转化过程中通过上调FasL促进巨噬细胞凋亡引起肿瘤免疫抑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携带miRNA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为FL的恶性转化的诊治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第一部分:1.应用qRT-PCR检测11例FL不同阶段的病例中文献中挖掘的六种 miRNA(miR-30a,miR-31,miR-20c,miR-501,miR-199a,miR-7e-5p)的表达量。2.扩大样本量,利用qRT-PCR在14例FL,16例转化型滤泡淋巴瘤(tFL),16例弥漫大B淋巴瘤(DLBCL)临床样本中对miR-7e-5p表达量进行了检测。3.选取5例由FL进展为tFL的配对样本,进一步验证了 miR-7e-5p的表达量改变。4.在人类不同淋巴瘤细胞株(FL细胞株WSU-NHL,DoHH2,DLBCL细胞株OC1-LY3,SUDLH-8,TMD-8,Farage,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eKol,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Daudi)中对miR-7e-5p表达量进行了检测。第二部分:1.利用siRNA技术,将si-c-MYC经脂质体瞬时转染入WSU-NHL细胞株中。24小时后,利用q-PCR检测细胞株其表达水平。2.检测了转染入si-c-MYC和未转染的WSU-NHL细胞株中miR-7e-5p的表达水平。3.通过Jaspar数据库,预测了 c-MYC与pri-miR-7e-5p启动子区域的结合位点。利用ChIP技术,对比非特异性结合位点,检测两者结合的DNA相对数量。4.取了 5例FL恶性转化的临床配对样本,对其进行了 c-MYC的免疫组化染色并对其打分,统计c-MYC阳性率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第三部分:1.将Cy-3标记的miR-7e-5p mimics通过脂质体瞬时转染入小鼠淋巴瘤A20细胞株中,然后通过0.4微米孔径的Transwell小室(将A20细胞与小鼠原代巨噬细胞共培养。24小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内的Cy-3强度。2.利用聚合物沉淀法A20细胞上清液中分离出外泌体,并通过透射电镜和NTA对提取出的外泌体进行了形态学和纯度的鉴定。3.将miR-7e-5p mimics和inhibitors分别转染入A20细胞中,提取外泌体,并加入小鼠原代巨噬细胞培养液中共培养,利用q-PCR技术,对巨噬细胞内的miR-7e-5p表达量进行分析。第四部分:1.利用miRTarbase,miRBD以及TargatScan三大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结合Panther数据库及GO分析,筛选miR-7e-5p的靶基因。2.我们将A20细胞经miR-7e-5p mimics和inhibitors处理后,与小鼠原代巨噬细胞共培养。利用WB,检测巨噬细胞内FasL以及Cleaved-PARP,PARP,Cleaved-Caspase8,Caspase8的表达量。3.A20细胞分别转染了不同浓度miR-7e-5p mimics和inhibitors,提取外泌体,加入小鼠原代巨噬细胞内共同培育利用q-PCR技术,检测了巨噬细胞内FasL的含量。4.将A20细胞做同上述实验相同处理,加入外泌体抑制剂-GW4869处理后,提取外泌体,加入小鼠原代巨噬细胞内共培养,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及Tunel染色,观察巨噬细胞的凋亡情况。5.将细胞经上述相同处理以后,利用WB,检测巨噬细胞内FasL,以及Cleaved-PARP,PARP,Cleaved-Caspase3,Caspase3 的表达量。[结果]第一部分:1.对比FL,这六种miRNA在DLBCL病例中表达量都有所下降,而miR-7e-5p在tFL和DLBCL病例中都有所下降。2.miR-7e-5p在FL及tFL中的表达量较DLBCL有所下降。3.miR-7e-5p的表达量随着疾病进展有了明显的下降。4.miR-7e-5p在FL细胞株中的表达量较DLBCL细胞株中有明显上升。第二部分: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了 si-c-MYC的细胞株,c-MYC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证明了 siRNA的有效性。2.转染了 si-c-MYC的细胞株中miR-7e-5p的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3.淋巴瘤细胞株中c-MYC能与pri-miR-7e-5p启动子直接结合,抑制其转录。4.当惰性滤泡淋巴瘤进展为转化型淋巴瘤时,c-MYC的阳性率明显上升。第三部分:1.miR-7e-5p可以通过非直接接触途径从A20细胞转入巨噬细胞内。2.通过聚合物沉淀法,提取的外泌体形态成茶杯托形状,其粒子直径约在100至150nm直径,其峰值约在130nm,浓度约2.4×10^8个/ml。其形态和直径浓度结果符合外泌体定义,证明此提取方法的有效性。3.miR-7e-5p能够通过外泌体从淋巴瘤细胞进入巨噬细胞中。第四部分:1.初步筛选出FasL为miR-7e-5p在淋巴瘤中的靶基因。2.巨噬细胞内的miR-7e-5p抑制了 FasL的表达,并抑制了巨噬细胞的凋亡。3.淋巴瘤细胞内miR-7e-5p表达量改变后,通过外泌体进入巨噬细胞,导致巨噬细胞内FasL表达量改变。4.miR-7e-5p能否通过外泌体对巨噬细胞内FasL产生影响从而抑制巨噬细胞凋亡。5.巨噬细胞内FasL改变,激活下游凋亡蛋白Caspase3和PARP,促进巨噬细胞凋亡。[结论]在滤泡淋巴瘤恶化转变过程中,c-MYC蛋白表达增加,抑制miR-7e-5p表达量,导致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内携带的miR-7e-5p减少,进入巨噬细胞后,引起FasL表达量增加,通过激活下游Caspase3,PARP蛋白,促进巨噬细胞凋亡。

高嘉悦[3](2020)在《硒酸壳聚糖对A549细胞凋亡小体的诱导及制备中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人肺癌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细胞滚瓶培养模型,优化了规模化培养A549细胞的工艺条件。在确定最佳工艺后,将A549细胞与硒酸壳聚糖(Chitosan Selenate,CS)进行共培养,探究了硒酸壳聚糖对A549细胞凋亡小体的诱导及制备中试研究。首先,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SeO42-导入到壳聚糖中,合成硒酸壳聚糖。红外光谱(IR)实验证实了硒酸壳聚糖在波长892 cm-1处出现了 Se=O的特征吸收峰,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测得硒酸壳聚糖的分子量约为41.879 kDa,表明硒与壳聚糖结合成功。其次,以转速、细胞接种量和培养时间为影响因子,以细胞产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筛选出适当的因素及水平。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的显着性和交互作用,确定出A549细胞滚瓶培养工艺:接种量4.06×107个/瓶,转速13.98 r/h,培养时间48.92 h,此条件下细胞产量预测8.15×107个/瓶,验证试验得到实际细胞量为7.93×107个/瓶,与理论预测值相比,其相对误差较小。再次,在确定了 A549细胞滚瓶培养条件之后,继续探究CS对A549细胞凋亡小体的诱导机制。MTT结果显示,CS对A549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当浓度为250 μg/mL作用24h后,A549的存活率仅为18.3%;Hoechst 33258和Hoechst 33342/PI染色均观察到CS能诱导A549细胞出现一些典型的凋亡特征,如细胞收缩、出现凋亡小体、染色质凝结、细胞膜起泡等;Annexin V-FITC/PI双染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浓度的CS作用24 h后A549细胞凋亡率从1.25%增加到80.36%,说明细胞逐渐从早期凋亡向晚期凋亡进行转变;细胞周期的检测结果表明CS破坏了细胞周期的连续性且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触发S和G2/M期阻滞。随后,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以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技术分析了 CS可通过由Fas/FasL介导的信号通路诱导A549细胞凋亡,如增加Bax/Bcl-2比率、激活A549细胞内的凋亡相关蛋白等。最后,通过差速离心法获得已经纯化的A549细胞凋亡小体。综上所述,CS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从而获得凋亡小体的的机制是通过Fas/FasL凋亡通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发生凋亡,这为利用细胞规模化培养生产抗肿瘤疫苗、抗体等生物制品奠定了基础。

郝迎涛[4](2019)在《姜黄素对恶性胸膜间皮瘤RN5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是一种源自胸膜间皮细胞的恶性侵袭性肿瘤,通常与石棉暴露有关,从石棉暴露到间皮瘤形成的潜伏期大约是40年。石棉由于价格低廉,曾被广泛用作防火、绝缘以及保温材料,长期石棉暴露所导致的恶性间皮瘤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受到了高度的重视,2005年起欧盟就已全面禁止一切石棉的使用,但间皮瘤的发病率一直在增加,据估计,直到2020年左右,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MPM死亡率每年将以5-10%的速度增长。中国是温石棉的生产和使用大国,石棉安全以及由其诱发的恶性胸膜间皮瘤问题亟待引起重视。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预后差,采用单一治疗方法疗效不理想,联合手术、放疗、化疗可改善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是铂类药物联合培美曲塞,但化疗疗程短,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肿瘤细胞抵抗细胞毒性药物引起的细胞凋亡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恶性胸膜间皮瘤中抗凋亡的相关通路和机制、寻找抑制抗凋亡通路的相关药物是提高化疗成功率的重要方向。从姜科植物根茎中提取的姜黄素,是一种天然植物源性多酚类化合物,能够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作用,研究表明其抗肿瘤机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多个靶点,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可以通过外源性途径以及内源性途径诱导发生,外源性凋亡途径由细胞外死亡信号与细胞表面的凋亡受体作用介导,主要激活细胞内Caspase级联反应;内源性凋亡途径是由细胞内信号引发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并多种凋亡因子释放,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的中心事件是Caspase的激活以及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凋亡相关因子与多种信号通路在细胞内形成异常复杂并且互相影响的网络,调控凋亡的发生。在过去的30年里,PI3K/Akt/mTOR作为受体酪氨酸激酶下游通路,在维持细胞蛋白质合成、存活、生长、转移、抵抗凋亡以及血管生成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已经成为肿瘤学中重要通路之一。PI3K/Akt/mTOR通路内的突变经常发生的位置包括抑制基因PTEN和TSC1/2,以及癌基因PIK3CA、PIK3R1和Akt。PI3K/Akt/mTOR通路由于致癌基因突变以及肿瘤抑制因子失活导致通路功能异常活化,通过药物阻断或抑制该通路功能,是众多临床试验的目标。既往有研究发现姜黄素能够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另有研究发现恶性胸膜间皮瘤标本中PI3K/Akt/mTOR通路处于活跃状态,有关姜黄素治疗MPM的研究报道较少,其作用机制、相关信号通路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一部分姜黄素对恶性胸膜间皮瘤RN5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姜黄素对恶性胸膜间皮瘤RN5细胞增殖以及凋亡的作用。实验方法:1.将RN5细胞与不同浓度姜黄素、顺铂溶液孵育72小时后,用SRB方法分析细胞存活率,计算半数效应浓度(EC50)。2.将RN5细胞接种在6孔板中,设置阴性对照DMSO组、不同浓度姜黄素组以及阳性对照顺铂组,药物孵育细胞24小时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3.建立RN5细胞荷瘤小鼠模型,移植瘤最大径达到6mm时,将小鼠随机分成4组:溶剂对照组,低剂量姜黄素组,高剂量姜黄素组以及顺铂组,每5天给予腹腔内注射药物,定期测量肿瘤大小并计算肿瘤体积,同时记录小鼠体重,待对照组肿瘤最大径达到15mm时处死小鼠,收集肿瘤标本并记录重量,评估姜黄素对小鼠体内移植瘤生长的作用。4.荷瘤小鼠肿瘤标本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CD31和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使用末端缺口原位标记(TUNEL)方法对肿瘤标本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通过半定量分析,评估姜黄素对移植瘤细胞增殖、凋亡以及血管生成的作用。结果:1.梯度浓度姜黄素以及顺铂作用RN5细胞后,细胞的增殖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并且药物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剂量依赖性。通过绘制细胞增殖曲线,求得姜黄素在72小时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值为19.1±1.3μM,而顺铂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值为7.09±1.14μlM。2.细胞周期实验结果表明,姜黄素以及顺铂作用RN5细胞24小时后,处于G2/M期的细胞比例增多,对比阴性对照DMSO存在统计学差异;凋亡实验结果表明,姜黄素以及顺铂作用之后,RN5细胞早期及晚期凋亡比例增多,对比阴性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3.小鼠接种RN5细胞之后成瘤良好,姜黄素和顺铂组注射药物5次之后,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其中顺铂组和高剂量姜黄素组肿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处死动物后剥取肿瘤并称重,顺铂和姜黄素组肿瘤重量低于对照组,其中顺铂和高剂量姜黄素组肿瘤重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结束时姜黄素组的小鼠体重较对照组差异不明显,而顺铂组小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4.肿瘤标本的Ki67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姜黄素组和顺铂组肿瘤Ki67表达阳性细胞比例减少,采取H评分法进行半定量评估,顺铂组和高剂量姜黄素组肿瘤标本Ki67染色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UNEL实验显示姜黄素组和顺铂组肿瘤阳性染色细胞比例增多,其中高剂量姜黄素组和顺铂组的TUNEL染色H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CD31结果显示姜黄素组和顺铂组阳性染色面积减少,其中高剂量姜黄素组CD31阳性染色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1.姜黄素能够抑制恶性胸膜间皮瘤RN5细胞的增殖。2.姜黄素在可以体外诱导RN5细胞G2/M期细胞阻滞,并能诱导细胞凋亡。3.姜黄素在小鼠体内可以抑制移植肿瘤的生长,且毒性作用不明显。4.姜黄素在动物体内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第二部分姜黄素诱导RN5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因子以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姜黄素诱导恶性胸膜间皮瘤RN5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实验方法:1.将RN5细胞接种于培养皿,设置阴性对照DMSO组、不同浓度姜黄素组以及阳性对照顺铂组,不同药物孵育细胞24小时后,使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aspase-8/cleaved Caspase-8、Caspase-9/cleaved Caspase-9、Bax、Bcl-xL、cleaved PARP 的细胞内水平,评估内源性以及外源性凋亡途径在姜黄素诱导RN5细胞凋亡中的作用。2.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诱导因子AIF在细胞核内的蛋白水平,并利用免疫荧光观察AIF核转位情况,探讨AIF在姜黄素诱导RN5细胞凋亡中的作用。3.将RN5细胞接种于培养皿,设置阴性对照DMSO组以及不同浓度姜黄素组,药物孵育细胞24小时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 PI3K、Akt/p-Akt、mTOR/p-mTOR 以及 p70S6K/p-p70S6K 的细胞内水平,评估该通路在姜黄素诱导RN5细胞凋亡中的作用。4.将RN5细胞接种于培养皿,分别使用PI3K、Akt、mTOR抑制剂预处理2小时后,再给予姜黄素孵育24小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xL、cleaved PARP 以及 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 的细胞内水平,以期判断姜黄素作用PI3K/Akt/mTOR通路的可能靶点。结果:1.不同浓度姜黄素孵育RN5细胞之后,各组细胞内Caspase-3表达无明显变化,顺铂组作用之后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姜黄素组及阴性对照DMSO 组均未能检测到明显 cleaved Caspase-3;各组 Caspase-8、Caspase-9 表达大致相近,姜黄素组以及顺铂组均未能检测到明显的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 片段。姜黄素作用之后,RN5细胞内cleaved-PARP的水平升高,促凋亡蛋白Bax水平升高,而凋亡抑制蛋白Bcl-xL水平降低,对比阴性对照DMSO组,姜黄素各组cleaved-PARP、Bax、Bcl-xL蛋白水平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2.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之后RN5细胞核内AIF蛋白水平升高,对比阴性对照DMSO组,AIF水平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免疫荧光法检测AIF核转位情况,结果提示AIF在细胞核内的免疫荧光强度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阴性对照DMSO组AIF 阳性免疫荧光主要聚集在细胞质内。3.不同浓度姜黄素孵育RN5细胞之后,姜黄素组细胞内PI3K、p-Akt、p-mTOR和p-p70S6K蛋白水平下调,对比阴性对照DMSO组,相关蛋白水平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而Akt、mTOR、p70S6K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4.分别使用PI3K抑制剂LY294002,Akt抑制剂MK 2206,以及mTOR的抑制剂Rapamycin预处理RN5细胞之后再次使用姜黄素孵育,结果发现LY294002和Rapamycin作用于RN5细胞后,没有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产生显着影响;Akt抑制剂MK 2206作用于RN5细胞后,p-Akt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并干扰了姜黄素对Bax、cleaved-PARP、Bcl-xL的作用。结论:1.姜黄素在RN5细胞内能够通过不依赖于Caspase,由AIF核转位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细胞凋亡。2.姜黄素能够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诱导凋亡作用。3.姜黄素通路作用的靶点可能是Akt,通过抑制Akt磷酸化而抑制肿瘤增殖,诱导凋亡。

方丽娇,陈国忠,彭鸿,彭振西[5](2018)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裸鼠原位移植胃癌Fas、Fadd、Caspase-8、Caspase-3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裸鼠原位移植胃癌Fas、Fadd、Caspase-8、Caspase-3因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胃癌原位移植模型裸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5-FU组、中药组、5-FU+中药组各15只,剩余备用,分别进行干预,所有组于干预初始、干预1周、干预2周及干预结束时进行胃癌组织标本采集,运用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Fas、Fadd、Caspase-8、Caspase-3 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干预1周、干预2周后,5-FU组、5-FU+中药组、中药组胃癌组织中Fas、Fadd、Caspase-8、Caspase-3 mRNA蛋白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有所升高,且随着时间增长,各干预组原位移植的胃癌组织中Fas、Fadd、Caspase-8、Caspase-3 mRNA蛋白的表达总体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七方胃痛颗粒防治胃癌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Fas、Fadd、Caspase-8、Caspase-3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其对肿瘤细胞的防治作用。

赵浩然[6](2018)在《FasL对缺血性卒中后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讨》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免疫炎症反应贯穿了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是卒中进展、卒中后脑损伤及脑功能修复的重要调控因素。CD8+T细胞可通过细胞毒性作用杀伤靶细胞,在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缺血性卒中后,CD8+T细胞可越过破坏的血脑屏障浸润至脑实质内并加重脑损伤,但其作用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FasL表达于CD8+T细胞表面,在外周,CD8+T细胞可通过FasL使靶细胞发生凋亡,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FasL同样具有促炎效应,抑制FasL能够明显减轻缺血性卒中后T细胞相关免疫炎症反应的发生。在本论文中,我们探讨了 FasL是否能够调控脑缺血后CD8+T细胞的功能,并明确了 FasL介导的CD8+T细胞对神经元的杀伤作用,及对促炎型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效应。此外,我们还进一步探索了 FasL调控CD8+T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在体内实验部分,我们对野生型小鼠(WT小鼠)及FasL突变小鼠(gld小鼠)行一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于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评估小鼠脑梗死体积及神经行为学功能,同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缺血侧半球CD8+T细胞的浸润数量及功能;磁珠分选法提取WT小鼠与gld小鼠CD8+T细胞并分别回输至缺乏成熟T细胞的Rag1-/小鼠体内,行MCAO并于术后3天评估小鼠脑梗死体积与神经行为学功能,采用q-PCR检测梗死侧半球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评估梗死灶周围神经元存活及胶质细胞活化情况。体外实验部分,将WT小鼠及gld小鼠来源的CD8+T细胞与OGD后神经元体外共培养,MTT法及LDH释放法检测神经元死亡率;同时将不同基因型CD8+T细胞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q-PCR比较两组小胶质细胞极化水平的差异;在部分实验中,利用FasL中和抗体及Fas中和抗体分别处理CD8+T细胞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后利用q-PCR及流式细胞术评估CD8+T细胞功能及小胶质细胞极化情况。最后,体外直接刺激CD8+T细胞FasL,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AP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磷酸化情况;同时使用PD98059、SB203580及SP600125抑制MAPK信号通路活化,采用流式细胞术、q-PCR及CBA法评估CD8+T细胞功能。结果:1)与WT小鼠相比,MCAO后不同时间点gld小鼠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神经行为学功能明显改善。2)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MCAO后不同时间点gld小鼠梗死侧半球CD8+T细胞数量并无明显差异,但活化分子及毒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显着降低。3)与WT组相比,回输gld小鼠来源的CD8+T细胞后,Rag1-/-小鼠MCAO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缺血侧半球促炎因子表达及小胶质细胞活化程度均明显降低,而梗死灶周围神经元的存活率显着增高。4)与WT组相比,gld小鼠来源的CD8+T细胞对OGD后神经元的杀伤作用明显减轻。5)与WT组相比,gld小鼠来源的CD8+T细胞显着减轻了小胶质细胞的M1型极化程度。阻断CD8+T细胞FasL或阻断小胶质细胞Fas后,CD8+T细胞毒性显着降低。6)直接刺激CD8+T细胞FasL后,p-ERK1/2、p-JNK及p-p38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且CD8+T细胞毒性显着增强;抑制MAPK信号通路可阻断FasL介导的CD8+T细胞促炎效应。结论:1)FasL突变可减少缺血性卒中后脑梗死体积,并有效缓解小鼠神经功能缺损;FasL突变可明显减轻缺血侧半球CD8+T细胞的毒性;同时,FasL突变可减轻梗死灶周围CD8+T细胞诱导的神经元死亡及小胶质细胞活化,进一步抑制脑内免疫炎症反应。2)缺血性卒中后,CD8+T细胞通过FasL杀伤神经元,并与小胶质细胞Fas结合,促进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及自身毒性增强,两种细胞共同作用进一步加重神经元死亡。3)FasL可通过活化MAP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CD8+T细胞毒性增强。

李健[7](2014)在《石蒜碱通过死亡受体途径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蒜碱(Lycorine)大量存在于石蒜科植物中,其含有多种独特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以及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等药理作用。近几年,因为石蒜碱作为一种天然成分存在于自然界中,所以其抗肿瘤作用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关注,但研究成果还很片面,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还不是特别明确,所以本实验对石蒜碱通过死亡受体途径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进行研究,为石蒜碱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对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课题组运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3μmol/L、6μmol/L、12μmol/L的石蒜碱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48h后Fas蛋白和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石蒜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DR5、TRAIL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利用Caspase-3和Caspase-8试剂盒,采用酶标仪检测终浓度为3μmol/L、6μmol/L、12μmol/L的石蒜碱作用人肝癌HepG-2细胞48h后对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表明,给药组Fas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3.26%、108.45%、118.60%,FasL 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6.38%、132.32%、148.04%,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性(P<0.01),并且随着石蒜碱给药剂量的增加,Fas和FasL蛋白的灰度值在逐渐升高,表明其蛋白的表达量在逐步升高,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给药组DR5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64.60%、79.33%、91.83%,给药组TRAIL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75.47%、95.90%、96.77%,DR5和TRAIL蛋白的表达量升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性(P<0.01),实验结果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酶标仪检测结果显示,给药组Caspase-3蛋白的相对活性分别为:137.22%、163.38%、207.62%,给药组 Caspase-8 蛋白的相对活性分别为:153.45%、163.92%、243.6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并且随着给药剂量的升高,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的相对活性增加,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表明石蒜碱能够增强人肝癌HepG-2细胞中Caspase-3和Caspase-8的活性。综上所述,石蒜碱诱导人肝癌HepG-2凋亡的作用机制可能是:石蒜碱上调人肝癌HepG-2细胞中Fas/FasL、DR5/TRAIL蛋白的表达,促进Caspase-8蛋白活性的增强、进而激活Caspase-3,发生一系列级联反应,诱发细胞凋亡。由此表明,石蒜碱可以通过死亡受体途径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

方丽[8](2013)在《FasL反义寡核苷酸阻断舌鳞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机制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异常密切相关,通过Fas/FasL系统抵抗Fas介导的凋亡并诱导免疫细胞凋亡,在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包括口腔鳞癌在内的许多肿瘤内都有FasL的高表达且这种高表达与肿瘤的免疫逃逸有关。本研究通过设计合成特异性的FasL反义寡核苷酸(FasL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 FasL ASODN)转染舌鳞癌细胞,观察FasL ASODN对舌鳞癌细胞自身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对FasL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的影响。并通过舌鳞癌细胞表面的FasL的功能检测及SCC-9与Jurkat共培养实验,探讨FasL ASODN在舌鳞癌细胞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及对T细胞诱导凋亡的影响。方法1、根据FasL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的互补于mRNA起始密码区的FasL ASODN,并设同长度的与mRNA起始密码区序列相同的正义寡脱氧核苷酸(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 SODN)做对照,均经硫代磷酸化修饰,且5’端进行FAM绿色荧光标记。并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舌鳞癌细胞。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转染效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SODN/SODN在转染前后不同时间对Tca8113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FCM测定转染前后诱导Tca8113细胞的凋亡情况,包括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总凋亡率等指标。2、FCM检测Jurkat细胞(Jurkat细胞与活化的T细胞功能相似,且高表达Fas,可作为活化的T细胞广泛应用于实验研究)表面Fas的表达:将FasL中和抗体NOK-2处理前后人舌鳞癌细胞株SCC-9细胞与Jurkat细胞共培养,探究SCC-9细胞表面FasL诱导T细胞凋亡的情况。根据预实验结果,选择0.4μmol/L的ASODN/SODN为转染的终浓度,通过脂质体介导法转染SCC-9细胞,FCM检测ASDON/SODN转染前后细胞表面FasL表达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法检测细胞FasL mRNA的变化,用与Jurkat细胞共培养法检测口腔鳞癌细胞诱导T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1、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及FCM检测发现脂质体一定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ASODN的浓度越高,转染效率越高。MTT结果显示FasL ASODN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FCM对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显示反义链组与正义链组、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组相比,总凋亡率有明显差异(P<0.05)。反义链组与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组比较,除早期凋亡率外,其余各项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正义链组比较,只有反义链组的晚期凋亡率、总凋亡率、总死亡率三项有明显的差异(P<0.05)。2、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Jurkat细胞表面Fas的表达率为97.6±2.95%,SCC-9细胞与Jurkat细胞共培养后能诱导Jurkat细胞凋亡,其凋亡率为61.5±2.44%;用FasL中和抗体NOK-2封闭SCC-9细胞表面的FasL后,Jurkat细胞的凋亡率降为6.32±0.56%。经FasL ASODN作用24h后SCC-9细胞FasL的表达率下降,FasL ASODN浓度为0.4μmol/L的处理组FasL的表达率为8.5±1.15%,与对照组27.7±2.54%相比均有显着差异(P<0.05);而相应浓度FasL SODN处理组FasL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SCC-9细胞经FasL ASODN作用后FasL mRNA水平下降,以β-actin基因作内参照,ASODN组FasL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19±0.01,而SODN组分别为0.98±0.22。SCC-9细胞经FasL ASODN作用后,与Jurkat细胞共培养,Jurkat细胞凋亡率减少至18.04±1.01%,与对照组Jurkat细胞凋亡率57.08±7.43%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而SODN组Jurkat细胞凋亡率为57.98±6.74%,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差异。结论1、FasL ASODN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促进其凋亡。2、SCC-9细胞表达有功能的FasL,能够诱导Jurkat细胞凋亡,从而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说明Fas/FasL途径是口腔鳞癌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可成为免疫治疗的新靶点。3、经FasL ASODN转染的SCC-9细胞,FasL mRNA及FasL蛋白表达下降;与Jukrat细胞共培养后,Jurkat细胞的凋亡率下降。表明FasL ASODN可有效地封闭口腔鳞癌细胞FasL表达,而使其诱导T细胞凋亡的能力减弱。因此,FasL ASODN对口腔鳞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抗肿瘤作用,有望逆转口腔鳞癌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为反义基因技术及细胞因子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李俊玫[9](2013)在《野黄芩苷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细胞周期及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舌鳞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口腔癌的39.95%,恶性程度较高,生长快,易发生早期淋巴结转移。目前临床多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均较高,因此寻求新的治疗途径及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中药野黄芩苷又名灯盏花乙素,是从黄芩茎叶及灯盏细辛等药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已有研究证实黄酮类化合物在抗炎、抗微生物、抗变态反应、抗肿瘤等多方面都有一定的药理作用[1]。本研究观察野黄芩苷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细胞周期及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旨在探讨野黄芩苷可能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为野黄芩苷药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目的:体外培养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检测野黄芩苷作用的人舌鳞癌细胞细胞周期改变及Fas、FasL蛋白的表达情况,观察野黄芩苷对人舌鳞癌细胞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野黄芩苷的抗肿瘤作用。方法:1、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购于南京凯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体外培养,用于实验。2、实验分组: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野黄芩苷药物组。对照组用含10%胎牛血清(FBS)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舌鳞癌细胞;野黄芩苷组根据预实验结果选择用浓度为80μg/ml、120μg/ml、160μg/ml的野黄芩苷培养液处理细胞。3、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野黄芩苷作用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48小时后细胞周期的变化。4、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野黄芩苷作用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48小时后Fas、FasL的表达情况。5、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技术检测野黄芩苷作用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48小时后Fas、FasL蛋白的表达情况。6、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对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加入野黄芩苷浓度的增加,舌鳞癌细胞G1%(DNA合成前期细胞所占百分比)升高,而S%(DNA合成期细胞所占百分比)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这种变化与药物浓度的变化有关,其中以160μg/ml浓度的野黄芩苷抑制作用最强。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80μg/ml、120μg/ml、160μg/ml野黄芩苷作用于Tca8113细胞48h后,Fas和FasL阳性细胞胞浆和胞膜呈棕黄色。对照组细胞胞浆着色很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胞浆棕黄色逐渐增强,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程度明显高于未经野黄芩苷作用的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60μg/ml浓度的野黄芩苷作用最强。3、Western-Blot检测结果:80μg/ml、120μg/ml、160μg/ml野黄芩苷作用于Tca8113细胞48h后,Western-Blot检测对照组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较低,不同浓度野黄芩苷药物组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Fas、FasL蛋白表达量有增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野黄芩苷可通过阻止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从G1期进入S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2、野黄芩苷可能通过提高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Fas蛋白的表达诱导凋亡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程义金[10](2012)在《食管癌组织Fas、FasL蛋白表达与Fas基因甲基化相关性分析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癌灶组织、癌旁正常组织、转移淋巴结及非转移淋巴结中Fas、FasL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Fas基因甲基化状态,研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它们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54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54例,转移淋巴结35例,非转移淋巴结19例,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技术测定以上组织Fas、FasL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ethylation-specificPCR,MSP)法检测以上组织中Fas基因甲基化状态。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Fas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5.6%(30/54)低于癌旁组织的85.2%(46/54)(P<0.05)。高分化食管鳞癌Fa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4.2%(16/19),中分化为44.4%(12/27),低分化为25.0%(2/8),高分化鳞癌Fas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中低分化者(P<0.05)。食管鳞癌各病理类型Fas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髓质型59.3%(16/27)、蕈伞型53.8%(7/13)、溃疡型50.0%(3/6)和缩窄型50.0%(4/8),各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浸润深度(T分期):T2期Fas的阳性表达率为59.3%(16/27)、T3期52.0%(13/25)、T4期50.0%(1/2)(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癌组织Fas蛋白表达率为38.1%(8/21),无淋巴结转移者为66.7%(22/33)(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Fa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IIa期61.9%(13/21)、IIb期50.0%(5/10)、III期52.2%(12/23)(P>0.05)。经统计学分析Fas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2.FasL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1.5%(44/54),高于癌旁组织的48.1%(26/54)(P<0.05)。不同分化程度食管鳞癌FasL蛋白阳性表达率为:高分化57.9%(11/19)、中分化92.6%(25/27)、低分化100%(8/8),FasL蛋白阳表达性率在高分化癌中明显低于中低分化者(P<0.05);FasL蛋白阳性表达在髓质型为81.5%(22/27)、蕈伞型84.6%(11/13)、溃疡型83.3%(5/6)、缩窄型75.0%(6/8),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T分期食管鳞癌Fas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T2期66.7%(18/27)、T3期96.0%(24/25)、T4期100%(2/2),T2期低于T3、T4期(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食管鳞癌患者FasL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00%(21/21),不伴淋巴结转移者为69.7%(23/33)(P<0.05);食管鳞癌各临床分期Fas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IIa期71.4%(15/21)、IIb期90.0%(9/10)、III期87.0%(20/23)(P>0.05)。FasL蛋白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3.食管癌组织Fas基因甲基化率为61.1%(33/54),高于癌旁组织22.2%(12/54)(P<0.05)。不同分化程度食管鳞癌Fas基因甲基化率为:高分化63.2%(12/19)、中分化59.3%(16/27)、低分化62.5%(5/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大体病理类型食管鳞癌髓质、蕈伞、溃疡和缩窄各型间Fas蛋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59.3%(16/27)、61.5%(8/13)、66.7%(4/6)和62.5%(5/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浸润深度(T分期)食管鳞癌Fas基因甲基化率为:T2期59.3%(16/27)、T3期60.0%(15/25)、T4期100%(2/2)(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食管鳞癌Fas基因甲基化率为:61.9%(13/21),无淋巴结转移者为:60.6%(20/33)(P>0.05);各临床分期食管鳞癌组织Fas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IIa期61.9%(13/21)、IIb期60.0%(6/10)、III期60.9%(14/23),无统计学差异(P>0.05)。Fas基因甲基化与年龄、性别无关。4.转移组淋巴结Fas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3.3%(7/21),低于非转移组淋巴结Fas蛋白阳性表达率66.7%(22/33)(P<0.05);转移组淋巴结FasL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1.4%(15/21),高于非转移组淋巴结FasL蛋白阳性表达率42.4%(14/33)(P<0.05);转移组淋巴结Fas基因甲基化率为57.1%(12/21),高于非转移组淋巴结Fas基因甲基化率24.2%(8/33)(P<0.05)。5.Fas与FasL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系数r=-0.33,P<0.05;Fas蛋白表达与Fas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系数r=-0.56,P<0.05两者具有显着相关性;FasL蛋白表达与Fas基因甲基化无相关性(r=-0.09,P>0.05)。肿瘤Fas蛋白表达下调可能主要由Fas基因甲基化所致。结论:1.食管鳞癌组织中Fas蛋白表达下调,FasL蛋白表达上调,Fas基因呈高甲基化表现,且Fas与FasL蛋白表达呈负相关,Fas表达与Fas基因高甲基化表现显着负相关。2、转移淋巴结中Fas蛋白表达下调,FasL蛋白表达上调, Fas基因呈高甲基化表现。3、食管鳞癌组织中Fas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高分化鳞癌的Fas蛋白表达高于中低分化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食管鳞癌Fas蛋白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Fas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无关。4、食管鳞癌组织中FasL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高分化鳞癌的FasL蛋白表达低于中低分化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食管鳞癌FasL蛋白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T2期低于T3、T4期(P<0.05)。FasL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5、Fas基因高甲基化表现与食管鳞癌的患者的性别、年龄、大体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

二、Fas/FasL系统对肿瘤细胞凋亡失效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as/FasL系统对肿瘤细胞凋亡失效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B7-H4及Fas、FasL与宫颈癌免疫逃逸机制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试剂和方法
        1.2.1 主要试剂
        1.2.2 方法
    1.3 结果判定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宫颈组织中B7-H4的表达
    2.2 不同临床期别宫颈癌组织中B7-H4的表达
    2.3 Fas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
    2.4 FasL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
    2.5 B7-H4与Fas、FasL表达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B7-H4 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3.2 不同宫颈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
    3.3 B7-H4与Fas、FasL表达的相关性

(2)外泌体介导miR-7e-5p在滤泡淋巴瘤转化过程中通过上调FasL促进巨噬细胞凋亡引起肿瘤免疫抑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miR-7e-5p在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向高级别转化过程中的筛选与验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1. 不同miRNA在FL,tFL,DLBCL临床样本中的差异性表达
        2. miR-7e-5p在46例FL, tFL,DLBCL临床样本中的表达量验证
        3. miR-7e-5p在5例FL-tFL临床配对样本中的表达量验证
        4. miR-7e-5p在不同淋巴瘤细胞株中的表达量验证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iR-7e-5p在FL恶性转化过程中受c-MYC直接调控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1. 降低c-MYC在细胞株内的表达水平
        2. c-MYC的低水平表达对细胞株中miR-7e-5p表达量的影响
        3. ChIP验证细胞株中c-MYC与pri-miR-7e-5p启动子区域的直接结合
        4. c-MYC蛋白在5组临床配对样本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进展情况的关系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滤泡淋巴瘤中miR-7e-5p通过肿瘤分泌外泌体进入肿瘤周围巨噬细胞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miR-7e-5p能够从A20细胞中通过细胞间非直接接触途径进入小鼠原代巨噬细胞
        2. 外泌体提取的透射电镜及NTA鉴定图
        3. A20细胞中的miR-7e-5p能够通过外泌体被小鼠巨噬细胞吸收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miR-7e-5p由淋巴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进入巨噬细胞,通过靶基因FasL抑制巨噬细胞凋亡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1. miR-7e-5p靶基因筛选
        2. 巨噬细胞与A20细胞通过Transwell小室共培养后,巨噬细胞内FasL,PARP,Caspase8的蛋白表达情况
        3. 巨噬细胞与A20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共培养后,q-PCR检测巨噬细胞内FasL含量变化
        4. 巨噬细胞与A20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共培养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和Tunel其凋亡情况
        5. 巨噬细胞与A20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共培养后,WB检测巨噬细胞内FasL,PARP,Caspase3的蛋白表达情况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外泌体携带miRNA在淋巴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硒酸壳聚糖对A549细胞凋亡小体的诱导及制备中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细胞规模化培养概述
        1.1.1 细胞规模化培养技术简介
        1.1.2 细胞规模化培养的影响因素
        1.1.3 动物细胞规模化培养技术的应用
    1.2 肺癌概述
        1.2.1 肺癌致病因素
        1.2.2 肺癌治疗现状
    1.3 壳聚糖概述
        1.3.1 壳聚糖简介
        1.3.2 壳聚糖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1.4 硒化合物抗癌作用概述
        1.4.1 硒及其化合物简介
        1.4.2 硒化合物的种类
    1.5 细胞凋亡概述
        1.5.1 细胞凋亡简介
        1.5.2 细胞凋亡特征
        1.5.3 细胞凋亡途径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实验用细胞株
    2.2 实验方法
        2.2.1 硒酸壳聚糖的制备
        2.2.2 硒酸壳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2.2.3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硒酸壳聚糖的分子量
        2.2.4 细胞的培养
        2.2.5 细胞滚瓶培养条件的探究
        2.2.6 MTT法检测细胞活性
        2.2.7 硒酸壳聚糖共培养的A549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2.2.8 Hoechst 33258单染观察A549细胞凋亡情况
        2.2.9 Hoechst 33342/PI双染观察A549细胞的凋亡情况
        2.2.10 Annexin V-FITC/PI双染测定A549细胞凋亡率
        2.2.11 流式细胞仪检测硒酸壳聚糖对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
        2.2.12 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A549细胞蛋白变化
        2.2.13 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相关凋亡蛋白变化
        2.2.14 凋亡小体的制备
        2.2.15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壳聚糖与硒酸壳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3.2 HPGPC测定硒酸壳聚糖的分子量
    3.3 A549细胞规模化培养条件的探究
        3.3.1 滚瓶转速范围
        3.3.2 细胞接种量
        3.3.3 培养时间
        3.3.4 响应面优化法结果分析
    3.4 MTT法检测硒酸壳聚糖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3.5 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学形态变化
    3.6 Hoechst 33258单染检测A549的凋亡作用
    3.7 Hoechst 33342/PI双染检测硒酸壳聚糖对A549细胞的凋亡作用
    3.8 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检测A549细胞的凋亡作用
    3.9 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周期变化与凋亡
    3.10 硒酸壳聚糖作用后A549细胞蛋白变化结果
    3.11 硒酸壳聚糖对A549细胞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学位期间的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4)姜黄素对恶性胸膜间皮瘤RN5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姜黄素对胸膜间皮瘤RN5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一、背景与目的
    二、材料与仪器
    三、实验方法
    四、结果
    五、讨论
    六、结论
第二部分: 姜黄素诱导RN5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一、背景与目的
    二、材料与仪器
    三、方法
    四、结果
    五、讨论
    六、结论
问题与展望
论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姜黄素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Paper in English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裸鼠原位移植胃癌Fas、Fadd、Caspase-8、Caspase-3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动物
    1.2 药物
    1.3 试剂和仪器
2 方法
    2.1 裸鼠原位移植胃癌模型的建立
    2.2 药物制备、给药方法及胃癌组织标本采集
    2.3 荧光定量PCR检测裸鼠原位移植胃癌组织内Fas/Fasl通路相关因子mRNA蛋白的表达
    2.4 Proteinsimple Western blot技术检测Fas/Fasl通路相关因子mRNA蛋白的表达
    2.5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PCR检测各组原位移植胃癌中相关因子mRNA蛋白的表达
    3.2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原位移植胃癌中相关因子mRNA蛋白的表达
4 讨论

(6)FasL对缺血性卒中后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缺血性脑卒中概论
    1.2 免疫炎症与缺血性脑卒中
        1.2.1 脑内免疫炎症反应
        1.2.2 外周免疫炎症反应
        1.2.3 靶向免疫炎症治疗缺血性卒中
    1.3 T细胞与缺血性脑卒中
        1.3.1 T细胞简介
        1.3.2 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与缺血性卒中
        1.3.3 调节性T细胞与缺血性卒中
        1.3.4 γδT细胞与缺血性卒中
    1.4 CD8~+T细胞
        1.4.1 杀伤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Tc)
        1.4.2 抑制性T细胞(suppressive T cell,Ts)
    1.5 FasL与缺血性脑卒中
        1.5.1 FasL简介
        1.5.2 FasL诱导的凋亡反应
        1.5.3 FasL与免疫炎症反应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 本论文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1.8 参考文献
第二章 FasL加重缺血性卒中后CD8~+T细胞毒性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
        2.2.3 磁珠分选法提取CD8~+T细胞
        2.2.4 神经功能行为学评价
        2.2.5 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
        2.2.6 流式细胞术
        2.2.7 脑组织RNA提取、cDNA合成及实时定量PCR
        2.2.8 小鼠脑片免疫荧光染色
        2.2.9 统计学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FasL突变显着减少MCAO后的梗死体积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2.3.2 FasL突变并不影响MCAO后脑内CD8~+T细胞的浸润数量
        2.3.3 FasL突变减轻MCAO后脑内CD8~+T细胞的毒性
        2.3.4 FasL突变抑制缺血性卒中后CD8~+T细胞介导的脑损伤作用
    2.4 讨论
    2.5 结论
    2.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CD8~+T细胞通过FasL促进神经元损伤及M1型小胶质细胞极化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
        3.2.3 CD8~+T细胞的分离培养
        3.2.4 原代皮层神经元培养
        3.2.5 原代小胶质细胞培养
        3.2.6 氧糖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
        3.2.7 CD8~+T细胞-小胶质细胞共培养体系建立
        3.2.8 细胞RNA提取、cDNA合成及实时定量PCR
        3.2.9 流式细胞术
        3.2.10 流式微球分析技术(cytometric beads array,CBA)
        3.2.11 神经元细胞活性检测
        3.2.12 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释放实验
        3.2.13 统计学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FasL突变减轻CD8~+T细胞对神经元的杀伤作用
        3.3.2 CD8~+T细胞通过Fas/FasL诱导小胶质细胞促炎效应的发生
        3.3.3 小胶质细胞通过Fas/FasL介导CD8~+T细胞毒性增强
        3.3.4 Fas/FasL介导的CD8~+T细胞与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加重神经元损伤
    3.4 讨论
    3.5 结论
    3.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FasL通过活化MAP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CD8~+T细胞毒性增强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磁珠分选法提取CD8~+T细胞
        4.2.3 CD8~+T细胞体外处理
        4.2.4 流式细胞术
        4.2.5 流式微球分析技术(cytometric beads array,CBA)
        4.2.6 细胞RNA提取、cDNA合成及实时定量PCR
        4.2.7 统计学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刺激FasL后CD8~+T细胞MAPK通路明显激活
        4.3.2 抑制MAPK信号通路可逆转FasL诱导的CD8~+T细胞毒性增强
    4.4 讨论
    4.5 结论
    4.6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7)石蒜碱通过死亡受体途径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肝癌
        1.1.1 肿瘤的概述
        1.1.2 肝癌的概述
        1.1.3 肝癌的治疗与预防
    1.2 石蒜碱的研究概况
        1.2.1 石蒜碱的来源
        1.2.2 石蒜碱的理化性质
    1.3 石蒜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3.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3.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3.3 抗菌、抗病毒作用
        1.3.4 抗肿瘤作用
        1.3.5 抗炎、抗过敏作用
        1.3.6 其他作用
    1.4 细胞凋亡途径的研究
        1.4.1 线粒体途径的研究
        1.4.2 内质网途径的研究
        1.4.3 死亡受体途径的研究
        1.4.4 三条细胞凋亡途径的相互联系
    1.5 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5.1 课题的来源
        1.5.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
        1.6.1 石蒜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
        1.6.2 石蒜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DR5和TRAIL蛋白表达的影响
        1.6.3 石蒜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Caspase-3、Caspase-8蛋白活性的影响
2 石蒜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Fas和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器材
        2.2.2 实验试剂
        2.2.3 肿瘤细胞系
        2.2.4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石蒜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Fas蛋白表达的影响
        2.3.2 石蒜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石蒜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DR5和TRAIL蛋白表达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器材
        3.2.2 实验试剂
        3.2.3 肿瘤细胞系
        3.2.4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石蒜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DR5蛋白表达的影响
        3.3.2 石蒜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TRAIL蛋白表达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石蒜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活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器材
        4.2.2 实验试剂
        4.2.3 肿瘤细胞系
        4.2.4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酶标仪检测石蒜碱对HepG-2细胞内Caspase-3蛋白活性的影响
        4.3.2 酶标仪检测石蒜碱对HepG-2细胞内Caspase-8蛋白活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FasL反义寡核苷酸阻断舌鳞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实验一 FasL反义寡核苷酸对舌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二 FasL及FasLASODN在舌鳞癌细胞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9)野黄芩苷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细胞周期及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食管癌组织Fas、FasL蛋白表达与Fas基因甲基化相关性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Fas/FasL系统对肿瘤细胞凋亡失效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B7-H4及Fas、FasL与宫颈癌免疫逃逸机制的关系[J]. 胡晓君,雷磊,胡艳,邹红燕,付玉兰,王国庆,赵西侠. 现代肿瘤医学, 2020(21)
  • [2]外泌体介导miR-7e-5p在滤泡淋巴瘤转化过程中通过上调FasL促进巨噬细胞凋亡引起肿瘤免疫抑制[D]. 娄晓莉. 苏州大学, 2020(02)
  • [3]硒酸壳聚糖对A549细胞凋亡小体的诱导及制备中试研究[D]. 高嘉悦.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4]姜黄素对恶性胸膜间皮瘤RN5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的机制研究[D]. 郝迎涛. 山东大学, 2019(02)
  • [5]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裸鼠原位移植胃癌Fas、Fadd、Caspase-8、Caspase-3因子的影响[J]. 方丽娇,陈国忠,彭鸿,彭振西. 山东中医杂志, 2018(11)
  • [6]FasL对缺血性卒中后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讨[D]. 赵浩然. 南京大学, 2018(01)
  • [7]石蒜碱通过死亡受体途径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D]. 李健.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4(05)
  • [8]FasL反义寡核苷酸阻断舌鳞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实验研究[D]. 方丽. 安徽医科大学, 2013(05)
  • [9]野黄芩苷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细胞周期及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D]. 李俊玫. 承德医学院, 2013(03)
  • [10]食管癌组织Fas、FasL蛋白表达与Fas基因甲基化相关性分析的研究[D]. 程义金. 苏州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Fas/FasL系统对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