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层干部心中“十盼”(论文文献综述)
朱鸿亮[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孔冲[2](2021)在《中越战争题材小说研究(1979-1999)》文中指出战争是综合了文明与野蛮的人类社会产物,它对于中国这一片古老国度特殊的意义。自传说中的上古黄帝炎帝时期,到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几千年来兵戈炮火在中华大地上可谓是“生生不息”,中华文明的每一次发展与进步几乎都伴随着一次战争。正因如此,无论古代与现代,战争题材都是中国文学创作一个重要题材类型,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战争几乎必然形成一股相应的战争文学创作潮流或者有着相应题材的文学创作,例如抗日救亡时期的抗战文学,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文学等。而本论文关注的迄今为止时间上距离当今国人最近的一次战争,即1979年爆发的中越边境战争的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爆发于中国新旧时代过渡的窗口期,对于当时中国的国内外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伴随着这场战争国内文坛也形成了一股反映中越边境战争的文学创作热潮,其中小说这一文体在中越战争文学中创作持续时间最长,影响也最为广泛,取得成果较为丰硕,是研究中越战争题材文学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拟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综合运用历史哲学、文学史哲学、史料学、接受美学、伦理学等理论方法,重点使用接受美学、伦理学等方法,将小说文本与相关理论结合起来对该题材小说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主要从思想内涵的突破、艺术形式的创新、中外战争传统的借鉴等三个部分对中越战争题材小说进行研究,以求将中越战争题材小说的文学特色最大程度的呈现出来。第一章主要探讨中越战争题材小说在思想内涵方面相对于传统主流战争小说的继承与突破之处,本章主要从革命英雄主义的继承与重新诠释、战争伦理的初步探索、战争主题的拓展与深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中越战争题材小说的“内核”转化。第二章关注的是相对于十七年战争小说,作家们在中越战争战争小说的艺术上的创新与突破。运用形象学、叙事学、接受美学等相关理论,本章从人物形象的刻画、叙事艺术、审美格调三个方面入手对中越战争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研究。第三章研究新时期中越战争小说的文学史定位问题,主要从中外战争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共鸣、对于新时期军事题材小说的影响、创作的缺陷与不足三个方面入手,力求给予新时期中越战争题材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相对准确而清晰的定位。
于丽[3](202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兴。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欣欣向荣,中华儿女凝心聚力、奋发有为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实施群体,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语文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课文内容,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各个板块。因此,本研究以统编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力图从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入手探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教学策略并提出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能力的建议,以期在潜移默化中培植学生的爱国情怀。本研究首先从时代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写的角度指出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概念界定和内容说明,同时对以往小学语文教材中爱国精神内容和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进行梳理,找出不足。其次,以统编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根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划分类型,对教材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课文内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四个方面进行重点解读,进而有助于加深对爱国主义题材课文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把握。再者,通过分析、列举多位一线语文教学名师有关爱国主题课文的课堂教学实录,从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提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策略。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解读汉字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感受汉字魅力领略传统文化精髓,规范书写汉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阅读教学中要聚焦阅读文本诠释爱国主义精神,优化教学方法凸显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扩展阅读资源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写作教学中通过读写结合牢记民族屈辱,通过社会时事弘扬时代精神,通过作文点评解读理性爱国。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创设语境,传承中华书法艺术;角色扮演,体验民族友好团结;交际练习,抒发学生爱国情感。在综合性学习中通过确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主题,在实践活动中感悟革命精神,在汇报交流中领略英雄气概三种策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最后,从多渠道开发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教师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意识,教师要成为语文教学的研究者,引导学生将爱国之情付诸行动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能力的建议。
孙凯敏[4](2020)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政治生活中形成并反映出的思想理念和精神信仰,是党性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党独特的政治优势。党内政治文化是政党软实力的集中体现,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内政治文化在党的建设中发挥着灵魂和旗帜的作用,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其重要性都无可替代。进入新时代,回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并探索新的实践路径,对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梳理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属性和基本表现,界定研究边界和研究主线。第二部分以宏观视角聚焦党内政治文化产生、推进、发展的过程,通过对党内政治文化一般规律的发掘和总结,着力探讨党内政治文化的构建与发展,为推进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托和实践指向。第三部分通过对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审视,回答为什么要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和推动这一建设有何作用两个问题。在第四部分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立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内核,系统梳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成果,尝试回答在新时代如何建设、传播和践行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三个问题。
郭珈冰[5](2020)在《妇联在家暴治理中的功能优化研究 ——以浙江Z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飞速运转,家庭人际关系、生活重心、价值观向复杂化、多元化倾斜,现代社会家庭中家庭暴力层出不穷,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对妇女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和人身安全隐患。婚姻家庭领域中家庭暴力问题呈持续高发态势,如果不能很好的跟进处理,非常容易引起恶性群体性事件,严重地甚至还会诱发刑事案件。当前,家庭暴力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国家层面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法律规范得到进一步完善。然而当前家暴的治理工作还存在诸多难点和挑战,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研究妇联在家暴治理中的功能优化问题,有利于新形势下挖掘妇联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前置功能”,探讨妇联推进男女性别平等、促进两性和谐乃至家庭和谐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进而总结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基于此,本文以“妇联在家暴治理中的功能优化研究--以浙江Z市为例”为研究主题,分五部分来探讨妇联家暴治理功能优化的具体路径。第一部分绪论,为写作背景和相关意义、国内国外有关家庭暴力的理论研究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同时为全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的提出奠定基础。第一章进行了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介绍,着重点明家庭暴力的概念、社会治理的概念及妇联的主要职责。理论基础也在此相应体现出来。第二章展开浙江Z市妇联参与家暴治理功能的实证分析,第一部分介绍了浙江Z市妇联组织的基本情况;接着,对浙江Z市妇联处理家暴纠纷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通过案例分析法列举了典型案件的调处实践;继而,介绍了浙江Z市妇联在家暴治理中的主要做法与成效。第三章主要在第二章节的基础上研究妇联在治理家暴中具体功能发挥的困境,重点从妇联工作机制不顺畅、法治保障不健全、多部门联动长效机制不畅通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应第三章内容,从加强妇联组织建设,提升家暴治理效果;完善反家暴工作链条,营造家暴干预文化环境;盘活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形成反家暴工作合力等三个角度提出妇联参与家暴治理功能优化的对策,阐述本文研究的意义。
倪宪涛[6](2020)在《福清市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层公务员承担国家行政权力最终实现以及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义务,是国家法律、法规最直接的执行者,与人民群众有着直接并且密切的关系,肩负着团结群众、服务群众、建设并稳定基层的重担。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高低关系到政府依法行政的总体水平,关系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成效。因此,我国法治国家建设要以提升基层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为核心。本文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和利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福清市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基本现状,找出福清市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存在着依法行政的法治认知力不全、协调力欠缺、执行力不到位、影响力不足、社会关系处理力欠佳等主要问题。经调查分析,福清市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官本位和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够健全、专业法治队伍不够成熟、依法行政环境较为复杂、家族主义带来负面影响五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最后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相关理论提出提高福清市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对策和建议,主要是从提高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认知力、协调力、执行力、影响力以及社会关系处理力五个方面着手。为福清市政府制定提升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提供决策参考,也为我国其他地区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提升提供借鉴。
陶秋月[7](2020)在《城市化视域下的乡村空间想象(2000-2019)》文中提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乡村社会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新型城乡关系下的乡村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城市化进程下的乡村空间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不断被压缩,乡村人口大量流失,城市文明逐渐渗透到乡村的方方面面,并由此带来乡村文化的裂变,城市化带给乡村无限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传统乡村社会有着剧烈的冲击。这些乡村的现代性经验对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创作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支撑起新的叙述文本。论文以城市化进程为重要背景,以新世纪2000年至2019年的长篇乡土小说为研究对象,关注城市化背景下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对乡村空间的想象,重新审视当下的乡村社会和城乡关系,探讨文本中城市化视域下乡村空间的新叙述。论文主要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从乡村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三方面由表及里分析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现代性思考,以及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在城市化下的多边互动。绪论主要阐明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思路等,认为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构成新世纪乡土小说创作转型和突围的重要背景,提出空间理论思考下的乡村叙事研究思路。第一章主要从整体上梳理分析新世纪乡土小说的转型,从城市化进程切入乡土小说新变,从乡村叙事模式、新型农民形象和乡村文化三大方面讨论新世纪的乡村社会转型和乡土文学转型。第二章关注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物质空间,结合作品从新乡土形象、“去乡村化”和乡村生态三个方面分析新世纪乡村景观中的变迁。第三章主要分析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乡村社会空间,从血缘和亲密关系下的家庭生活、日常人际交往的社会关系以及基层权力空间三个维度来解读城市化进程下乡村日常生活状态。第四章论述新世纪乡土小说中乡村文化空间的“村落隐喻”,从传统失落、现代乡愁和乌托邦想象三个方面分析乡村转型中人的精神状态,探析作家在新世纪乡村小说创作中所显示出来的情感特征和价值取向。论文立足于当下乡村现实讨论文学中的乡村空间想象,对于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路径和新时代的乡村书写具有重要意义。
陈武斌[8](2018)在《夯实党建基础,促进国企转型发展——以咸宁市交投集团为例》文中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通过党建强企、文化兴企、资本活企,强基固本,明职强责,降本增效,推进国企从严治党纵深化、公司治理现代化和良性发展持续化。
王亚南[9](2018)在《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及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高职院校经过近二十年的飞速扩张,传统的外延扩张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走上内涵发展道路已成为高职院校摆脱发展困境的当务之急,而专业建设则是高职院校内涵提升的主要抓手和依据。因此,作为在“专业”这一基层教学组织中具体肩负着专业建设职责的专业带头人正日益成为高职院校能否实现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然而,在实际的办学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高职院校没能充分认识到专业带头人在领导专业建设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更没有发挥好这支队伍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所应起到的引领带头作用。随着高职院校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挑战,处于组织结构中高层的管理者已经日益难以掌控所有的信息来保证专业建设决策的正确性和实施的及时性,向基层赋权成为其不得不做的选择,这意味着专业带头人在组织中的角色定位正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专业带头人已经不再是一名负责某门或多门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也不仅是一个基层的教学组织者,而是要通过愿景描绘、行动引领、资源整合等多种途径,带领本专业教师团队实现专业发展目标的领导者,作为专业建设领导者的专业带头人,其能力素质的要求、专业发展的路径必然有其独特之处。综上,基于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阶段特征的思考,以及专业带头人在组织中所肩负职责使命的转变,更是出于对当前专业带头人能力标准框架缺失的遗憾,本研究将视野聚焦于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这一研究主题上,力图在廓清专业带头人能力构成基础上,找寻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水平提升的路径。具体而言,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随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在组织角色定位的转变,专业带头人应具备何种能力才能够履行这一职责的要求?二是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是如何习得以上能力,即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有何规律,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着眼于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所处的时代境遇,充分考虑到当前专业带头人在高职院校这一组织中所肩负的独特角色,采取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倾听”专业带头人的声音,并借鉴国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扩展研究思路,将能力模型构建与能力发展两部分研究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进行深入探讨。针对各不相同的研究主题都采取了较为适切的研究方法,遵循从角色定位-能力构成-能力发展—制度环境的逻辑演进路线展开研究。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基于岗位职责观,专业带头人是指在高职院校“专业”这一基层教学组织中肩负着专业建设职责,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带领本专业教师团队实现专业建设目标的个体。而专业带头人能力是将知识、技能、态度和个人特质成功用于专业建设的能量,是与专业带头人这一角色联系在一起的,是胜任这一角色相关潜在特征与行为的整合。基于能力模型构建的整体研究范式,分别采取了关键事件访谈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三种方法进行模型的构建。经过如上开发步骤最终构建出了一个由五层结构(身份认同、成就动机、个性特质、专业建设知识与技能、专业建设领导行为)、七大功能领域(专业发展前瞻力、专业课程开发力、专业资源开发力、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力、专业科研与服务引领力、专业文化塑造与教学示范力、专业团队打造与战略执行力)构成的能力模型。在能力模型构建基础上,又进一步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探究。基于问卷调查,发现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余各个能力维度的得分也均在中等偏上,这表明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较为均衡,通过进一步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考察了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影响,发现职称、年龄和工作年限是影响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基于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内涵的认知进一步提出了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模型,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阐述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源自于内部影响因素(身份认同、成就动机、个性特质和专业建设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外部影响因素(制度环境、发展路径)通过内部影响因素为中介达成对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影响。以Z省3所高职院校为个案,通过采取质性研究的个案研究法,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更深入的阐述。从身份认同来看,由于专业带头人在身份建构过程中感受到两种角色期待的冲突而导致无法形成积极稳定的身份归属感,专业带头人身份建构可能出现以下四种异化情况:身份抗争、身份妥协/身份顺从、身份挣扎和身份游离;就专业带头人成就动机而言,在“责权背离”与“责利背离”境遇下,专业带头人实际上处于十分尴尬的位置——长期处于专业文化所代表的学术权力与科层文化所代表的行政权力“夹缝”之中,消极应对成为其不得不采取的理性抉择。从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两条路径来看,首先就培训路径而言,当前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无法提供满足专业带头人实际工作需求的培训服务,而从实践反思路径来看,专业带头人工作场学习环境呈现低水平特征,亟待系统优化。总而言之,本研究从理论和方法层面针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索。在理论层面上本研究全面系统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的构成要素以及各部分能力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并基于能力模型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统计验证和作用机理的阐释;从方法层面上而言本研究针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和能力发展两个研究主题都采取了适切的研究方法,而且不局限于某种单一方法,在方法论层面视域融合基础上更实现了具体方法路径的有机整合。最后,本研究基于研究的不足指出了应进一步关注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队伍专业化这一主题——应基于高职院校办学功能实现这一维度上审视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在组织中存在的价值意义并发挥其在领导专业建设上的应然地位与作用。
黄维[10](2017)在《区县教研员专业引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出台,要求教研机构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研员对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教研员的专业引领对于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界对该群体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如何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学者和教师的关注。现实中,教研员的专业引领现状与大家的期待并不完全一致,也不能较好的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求。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对教研员的角色和职能,以及如何当好教研员进行深入剖析,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湖南省区县科学教研员工作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对雨花区部分学科教师进行调查,了解该学科教研员专业引领状况进行调查,查找问题,分析对策。寻访优秀教研员,对他们进行访谈,了解其在专业引领中的先进经验,同时了解其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研究发现教研员在专业引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引领意识欠缺、引领智慧不足和引领效果欠佳三个方面。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部分教研员自身专业素质不高,敬业精神不强;外部原因是教研员相关制度欠缺、部分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不强、部分学校对校本教研的重视程度不够。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建立健全教研资格认证制度、完善教研员人事管理、为教研员减负和建立教研员培训新模式四方面努力。
二、基层干部心中“十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层干部心中“十盼”(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之处 |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文化的概念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
2.2.1 历史背景 |
2.2.2 经济社会背景 |
2.2.3 国际背景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
5.1 文艺论 |
5.1.1 文艺的特性 |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
5.2 宗教论 |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
5.3 网络文化论 |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
8.1.1 文化交往 |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
9.3.1 理论意义 |
9.3.2 实践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2)中越战争题材小说研究(1979-199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1979年至1999年中越战争题材小说创作概况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第一章 思想内涵的拓展与丰富 |
第一节 革命英雄主义的继承创新与重新诠释 |
(一)革命英雄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
(二)革命英雄主义的重新诠释 |
(三)中越战争小说中“革命英雄主义”变化的原因探索 |
第二节 战争伦理的初步探索 |
(一)正义之战下的敌我意识淡化 |
(二)和平理念与“非战思想”的提升 |
(三)战争与人道主义的深度思考 |
第三节 战争主题的拓展与深化 |
(一)现实批判色彩的增强——打破军队神圣化的“藩篱” |
(二)中越战争题材小说中的社会内涵拓展 |
(三)中越战争题材小说中的文化内涵拓展 |
第二章 战争小说艺术的全新尝试与突破 |
第一节 战争人物刻画的破冰与分化 |
(一)战争中军人形象的全新演绎 |
(二)“可亲可敬”的军属形象 |
第二节 战争小说叙事艺术的转化与更新 |
(一)战争叙事风格的转换——由“史诗化”转向“个体化” |
(二)战争叙事空间的拓展——心理叙事空间的开启 |
(三)中越战争题材小说中的生活化叙事 |
第三节 审美品格的转换:崇高美的淡化与悲剧美的尝试 |
(一)崇高美的淡化 |
(二)悲剧美的尝试 |
第三章 中越战争题材小说的文学史反思 |
第一节 对于中外战争文学传统的借鉴与继承 |
(一)苏联战争文学传统的继承:战争人物性格的立体化 |
(二)与欧美战争文学的同频共振:揭示战争本体带来的创伤 |
(三)对于中国现当代战争小说传统的继承 |
第二节 对于新时期军事题材小说的影响 |
(一)引发新时期第一轮军事文学创作热潮 |
(二)新一代军事小说作家的“孵化器” |
(三)对于九十年代军事小说创作的影响 |
第三节 中越战争题材小说创作缺失的反思 |
(一)人物形象:越军形象的艺术成就不足 |
(二)战争本体艺术反映的匮乏 |
(三)作品前后质量的不平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一)新时代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提出了新要求 |
(二)课程标准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 |
(三)语文教材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爱国主义 |
(二)爱国主义教育 |
(三)教学策略 |
四、文献综述 |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研究 |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的相关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理论依据 |
(一)习近平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 |
(二)认知同化理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分析 |
一、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分析 |
(一)民俗风情 |
(二)名胜古迹 |
(三)中国汉字 |
二、教材中的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内容分析 |
(一)谨记民族屈辱 |
(二)重温革命岁月 |
(三)重获民族独立 |
三、教材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容分析 |
四、教材中的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内容分析 |
第二章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
一、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
(一)解读汉字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
(二)感受汉字魅力领略传统文化精髓 |
(三)规范书写汉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
(一)聚焦阅读文本诠释爱国主义精神 |
(二)优化教学方法凸显爱国主义教育主题 |
(三)扩展阅读资源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三、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
(一)通过读写结合牢记民族屈辱 |
(二)通过社会时事弘扬时代精神 |
(三)通过作文点评解读理性爱国 |
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
(一)创设语境,传承中华书法艺术 |
(二)角色扮演,体验民族友好团结 |
(三)交际练习,抒发学生爱国情感 |
五、在综合性学习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
(一)确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主题 |
(二)在实践活动中感悟革命精神 |
(三)在汇报交流中领略英雄气概 |
第三章 提高教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能力的建议 |
一、多渠道开发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
(一)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 |
(二)整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资源 |
二、教师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意识 |
(一)学习时事政治 |
(二)阅读爱国主义书籍 |
(三)观看爱国主义影视作品 |
三、教师要成为语文教学的研究者 |
(一)把握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二)突出语文本体的教学意识 |
四、引导学生将爱国之情付诸行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属性及表现 |
2.1 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 |
2.1.1 党内政治文化 |
2.1.2 党内政治文化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辨析 |
2.2 党内政治文化的本质属性 |
2.2.1 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2.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2.2.3 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2.3 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表现 |
2.3.1 党组织推崇的政治文化观念 |
2.3.2 党员行为体现的政治文化取向 |
2.3.3 党内活动所反映的政治文化倾向 |
3 党内政治文化的构建与发展 |
3.1 党内政治文化的构建 |
3.1.1 马克思主义是构建党内政治文化的理论基础 |
3.1.2 中国传统文化是孕育党内政治文化的深厚土壤 |
3.1.3 当代社会实践是滋养党内政治文化生长的不竭源泉 |
3.2 党内政治文化的培育 |
3.2.1 广范围党内政治文化理论传播 |
3.2.2 多层次党内政治文化理念认同 |
3.2.3 宽领域党内政治文化实践运用 |
3.3 党内政治文化在斗争中的发展 |
3.3.1 党内政治文化与外部意识环境的斗争 |
3.3.2 党内政治文化内部的斗争发展 |
3.3.3 党内政治文化发展的经验启示 |
4 新时代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审视 |
4.1 新时代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4.1.1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 |
4.1.2 党的建设在历史与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
4.1.3 国内外环境变化的迫切需要 |
4.2 新时代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4.2.1 个体层面规范党员行为 |
4.2.2 整体层面塑造组织形象 |
4.2.3 社会范围内强化价值引领 |
5 新时代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
5.1 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
5.1.1 厚植理论根基: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 |
5.1.2 扎根中国大地:充分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 |
5.1.3 不忘出发初心: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 |
5.1.4 把握时代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
5.2 夯实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载体 |
5.2.1 完善制度规定载体,发挥制度“大优势” |
5.2.2 改革行为作风载体,聚焦民心“晴雨表” |
5.2.3 创新党建活动载体,画好最大“同心圆” |
5.3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5.3.1 严明党的纪律规矩,加强共产党员先进性 |
5.3.2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凝聚党的组织向心力 |
5.3.3 推进反腐败斗争,提升党的干部战斗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妇联在家暴治理中的功能优化研究 ——以浙江Z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五、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家庭暴力的概念 |
二、社会治理的概念 |
三、妇联的主要职责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非政府组织理论 |
二、社会支持理论 |
三、合作治理理论 |
第二章 浙江Z市妇联参与家暴治理功能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浙江Z市妇联处理家暴纠纷的情况统计和个案调处实践 |
一、浙江Z市妇联处理家庭暴力纠纷情况统计分析 |
二、浙江Z市妇联处理家庭暴力的调处实践:基于典型案例分析 |
第二节 浙江Z市妇联家暴治理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
一、浙江Z市妇联家暴治理的主要做法 |
二、浙江Z市妇联家暴治理的成效 |
第三章 基于实证的妇联家暴治理功能困境分析 |
第一节 妇联职责定位不清晰 |
一、职能架构模糊 |
二、专业人才缺乏 |
三、资源依赖性强 |
第二节 法治保障不健全 |
一、妇联参与家暴治理的法制不健全 |
二、妇联家暴治理的实施保障机制不畅 |
第三节 多部门联动长效机制不畅通 |
一、诉调衔接机制还不够完善 |
二、联动联调机制还不够健全 |
三、调查取证及证据的固定困难 |
第四章 妇联参与家暴治理的功能优化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妇联组织建设,提升家暴治理效果 |
一、理顺工作机制,明确妇联参与家暴治理工作新思路 |
二、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妇联参与家暴治理的基础力量 |
三、开源节流,充分发挥资源最大化利用 |
第二节 完善反家暴工作链条,营造家暴干预文化环境 |
一、强化法治宣传力度,畅通反家暴工作“最后一公里” |
二、打通司法介入渠道,建立完整的配套处置程序 |
第三节 盘活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形成反家暴工作合力 |
一、部门联动,构建反对家庭暴力工作新格局 |
二、借智借力,与社会组织合作建立社会服务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妇联工作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家庭暴力调查问卷表 |
附录三 :妇联参与家暴维权治理典型案例 |
致谢 |
(6)福清市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依法行政 |
2.1.2 依法行政能力 |
2.1.3 基层公务员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3 福清市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现状分析 |
3.1 福清市基本情况 |
3.2 问卷调查设计及调查情况 |
3.2.1 问卷调查设计 |
3.2.2 问卷发放及数据说明 |
3.3 福清市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调查数据分析 |
3.3.1 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认知力有待提高 |
3.3.2 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协调途径不够通畅 |
3.3.3 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执行力偏弱 |
3.3.4 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影响力不够 |
3.3.5 基层公务员社会关系处理力存在不公现象 |
3.4 福清市普通民众主要调查数据分析 |
4 福清市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福清市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依法行政的法治认知力不全 |
4.1.2 依法行政的协调力欠缺 |
4.1.3 依法行政的执行力不到位 |
4.1.4 依法行政的影响力不足 |
4.1.5 依法行政的社会关系处理力欠佳 |
4.2 福清市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受官本位和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 |
4.2.2 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够健全 |
4.2.3 专业法治队伍不够成熟 |
4.2.4 依法行政环境较为复杂 |
4.2.5 家族主义带来负面影响 |
5 提高福清市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对策建议 |
5.1 提高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认知力 |
5.1.1 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思想引领 |
5.1.2 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与学习 |
5.2 提高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的协调力 |
5.2.1 明确责任减少矛盾纠纷 |
5.2.2 把握有效的协调策略 |
5.2.3 加强联合执法 |
5.3 提高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执行力 |
5.3.1 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
5.3.2 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
5.3.3 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
5.4 提高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的影响力 |
5.4.1 充分发挥德治和法治的重要作用 |
5.4.2 加强全民普法的深度和广度 |
5.4.3 提高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
5.5 提高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的社会关系处理力 |
5.5.1 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良好环境 |
5.5.2 加强全方位的监督力度 |
5.5.3 促进公务员自强自律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福清市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B 福清市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状况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7)城市化视域下的乡村空间想象(2000-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城市化进程与新世纪乡土小说的转型 |
第一节 乡村叙事模式的新探索 |
第二节 新型农民形象的塑造 |
第三节 乡村文化的裂变 |
第二章 景观意象:乡村物质空间的变迁 |
第一节 新乡土形象的建构 |
一、乡村土地意象的双重呈现 |
二、乡村建筑意象的新旧更迭 |
三、乡村道路意象的景观更新 |
第二节 “去乡村化”的乡村现实 |
一、资本介入下的乡村图景 |
二、消费文化下的景观建构 |
第三节 乡村叙事中的生态隐忧 |
一、自然意象:乡土凋敝的预警 |
二、动物意象:生态失衡的反思 |
第三章 日常生活:乡村社会空间的转型 |
第一节 家庭关系的重构 |
一、亲情关系的新变 |
二、亲密关系的变革 |
第二节 社会关系的新趋向 |
一、流动的乡村 |
二、失序的伦理 |
第三节 基层权力的异化与崇拜 |
一、利益驱动下的权力异化 |
二、“官本位”思想下的权力崇拜 |
第四章 村落叙事:乡村文化空间的隐喻 |
第一节 传统消逝的挽歌 |
一、乡村传统的失落 |
二、清风街:为了忘却的回忆 |
第二节 现代乡愁的寄寓 |
一、乡土的眷恋与忧思 |
二、楚王庄:乡村蜕变中的精神困惑 |
第三节 乡村乌托邦的退守 |
一、乌托邦的求索 |
二、受活庄:乡村突围后的退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8)夯实党建基础,促进国企转型发展——以咸宁市交投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党建强企”为魂, 强基固本, 廉洁从业, 推动国企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全面化 |
二、以“文化兴企”为本, 成风化人, 明职强责, 推进公司治理制度建设现代化 |
三、以“资本活企”为目标, 筹资融资, 降本增效, 确保国企良性发展持续化 |
(9)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多学科视野下对能力本质内涵的解读 |
二、能力模型构建的多元途径及典型成果 |
三、能力发展的内涵意蕴及其多维度探究 |
四、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构成及发展策略 |
五、文献研究小结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的研究方案 |
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研究方案 |
三、本论文研究设计的整体框架及逻辑关系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内涵阐述及角色定位 |
第一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的概念缘起及界定 |
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的概念缘起 |
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的概念界定 |
三、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的对象界定 |
第二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与相关概念的内涵辨析 |
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与学科带头人 |
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 |
三、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与“双师型”教师 |
四、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与教研室主任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在组织中的角色定位 |
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角色定位的基本依据 |
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角色定位分析的过程 |
三、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角色定位分析的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依据及路径 |
第一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一、哲学基础:指向客体对象的人的本质力量 |
二、心理学基础:根据活动性质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有机组合 |
三、组织行为学基础:基于角色任务的个体潜在特征与行为的整合 |
四、多学科视角下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本质内涵的认知 |
第二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的路径比较 |
一、能力模型构建范式的比较与分析 |
二、能力模型构建具体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的路径抉择 |
一、范式依据:整体研究范式 |
二、方法选择:关键事件访谈法+工作任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理论框架建构 |
第一节 基于关键事件访谈的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要素开发 |
一、关键事件访谈的设计 |
二、关键事件访谈的实施 |
三、基于扎根理论的关键事件访谈结果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要素开发 |
一、工作任务分析的内涵 |
二、工作任务分析的方法选择与实施过程 |
三、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能力要素开发结果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框架的整合与内涵阐释 |
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框架的整合 |
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框架的内涵解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评价量表开发及模型验证 |
第一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评价量表开发的依据 |
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评价量表开发的理论依据 |
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评价量表开发的模型依据 |
第二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评价量表题项确定 |
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评价量表初始题项的生成 |
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评价量表初始题项的修订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的实证检验 |
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验证的研究基本假设 |
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验证调研工具与样本 |
三、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验证的数据处理方法 |
四、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验证的统计分析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现状的调研设计 |
一、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现状调研目的 |
二、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现状调研工具 |
三、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现状调研对象 |
第二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能力发展整体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二、专业发展前瞻力发展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三、专业课程开发力发展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四、专业资源开发力发展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五、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力发展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六、专业科研与服务引领力发展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七、专业文化塑造与教学示范力发展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八、专业团队打造与战略执行力发展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现状的差异性统计分析 |
一、能力发展整体现状的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
二、专业发展前瞻力发展现状的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
三、专业课程开发力发展现状的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
四、专业资源开发力发展现状的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
五、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力发展现状的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
六、专业科研与服务引领力发展现状的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
七、专业文化塑造与教学示范力发展现状的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
八、专业团队打造与战略执行力发展现状的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设计 |
一、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的目的 |
二、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模型 |
三、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的假设 |
四、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的对象 |
五、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的工具 |
第二节 内部影响因素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预测 |
一、身份认同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预测 |
二、成就动机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预测 |
三、个性特质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预测 |
四、专业建设知识与技能掌握对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预测 |
五、内部各影响因素对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预测 |
第三节 外部影响因素对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内部影响因素的预测 |
一、学校制度环境对专业带头人身份认同、成就动机的预测 |
二、发展路径对专业带头人专业建设知识与技能掌握的预测 |
第四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的中介效应检验 |
一、身份认同在学校制度环境预测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
二、成就动机在学校制度环境预测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
三、专业建设知识与技能掌握在发展路径预测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身份异化:科层管理体制下专业带头人身份认同的困境 |
一、专业建设领导者:内涵发展背景下对专业带头人的角色期待 |
二、专业建设执行者:科层管理体制下对专业带头人的角色设定 |
三、身份建构四象限:角色冲突下专业带头人身份异化现实表征 |
第二节 位置尴尬:权责利相背离下专业带头人成就动机的弱化 |
一、责权背离:创新源泉下移与金字塔式权力分布的冲突使然 |
二、责利背离:职称评审取向与职务工作“两张皮”结果使然 |
三、动机弱化:责权利背离境遇下专业带头人面临“上下夹击” |
第三节 方向迷失:专业身份遮蔽下专业带头人发展路径的缺失 |
一、身份模糊:等级制抑制下专业身份难以获得有效彰显 |
二、空白待补:高职教育师资培训体系重要性一环的缺失 |
三、被动低效:工作场学习环境亟待系统设计与整体优化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对策建议及未来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明晰了专业带头人的概念内涵并确指其在组织中的角色定位 |
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由五个层面七大功能模块构成 |
三、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发展较均衡 |
四、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是主客互动、内外交互的过程 |
五、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以内因为主外因藉内因起作用 |
六、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受体制制约并缺乏成长的路径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身份彰显:确立专业带头人专业领导的角色定位 |
二、赋权增能:向基层教学单元逐步扩散组织领导力 |
三、导向纠偏:基于岗位职责重建教师激励评价体系 |
四、体系重构:基于教师生涯发展构建师资培养体系 |
五、校本为基:培育实践共同体共享专业建设技艺库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核心角色任务概括归纳分析表 |
附录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现调查问卷(初测卷) |
附录三: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现状调查问卷(终测卷) |
附录四: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访谈提纲 |
附录五: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录六:A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负责人管理办法(试行) |
附录七:C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及其考核办法(试行)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区县教研员专业引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界定 |
1.5.1 教研员 |
1.5.2 专业引领 |
1.5.3 领导力 |
第2章 教研员专业引领状况的调查 |
2.1 区县科学教研员专业引领现状的调查 |
2.1.1 问卷设计 |
2.1.2 问卷分析 |
2.2 雨花区音乐教研员专业引领作用的调查 |
2.2.1 问卷设计 |
2.2.2 问卷分析 |
第3章 教研员专业引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1 问题分析 |
3.1.1 引领意识欠缺 |
3.1.2 引领智慧不足 |
3.1.3 引领效果不佳 |
3.2 原因分析 |
3.2.1 教研员相关制度缺失 |
3.2.2 部分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不强 |
3.2.3 部分学校对校本教研的重视程度不够 |
3.2.4 部分教研员思想素质有待提升 |
3.2.5 部分教研员自身专业素质不高 |
第4章 提升教研员专业引领作用的对策 |
4.1 建立健全教研资格认证制度 |
4.2 完善教研员人事管理制度 |
4.3 为教研员减负 |
4.4 建立教研员培训新模式 |
第5章 结论 |
5.1 本文主要工作 |
5.2 本文研究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湖南省区县科学教研员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
附录B 雨花区音乐教研员专业引领作用的调查问卷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基层干部心中“十盼”(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中越战争题材小说研究(1979-1999)[D]. 孔冲. 山东师范大学, 2021(01)
- [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探究[D]. 于丽. 喀什大学, 2021(07)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 孙凯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5]妇联在家暴治理中的功能优化研究 ——以浙江Z市为例[D]. 郭珈冰.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6]福清市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研究[D]. 倪宪涛.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7]城市化视域下的乡村空间想象(2000-2019)[D]. 陶秋月. 三峡大学, 2020(02)
- [8]夯实党建基础,促进国企转型发展——以咸宁市交投集团为例[J]. 陈武斌.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8(04)
- [9]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及发展研究[D]. 王亚南.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10]区县教研员专业引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黄维. 湖南科技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