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芪蓝抗毒饮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剂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志军[1](2019)在《鬼针草抗伪狂犬病毒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i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被认为是对生猪养殖产业经济影响最大的猪病毒病之一。本文将中草药鬼针草提取物从体外和体内两个方面探究其抗伪狂犬病毒的效果,并将其运用于断奶仔猪初步观察其抗病毒的作用及对生产和免疫性能的影响。1、采用水煮醇沉的方法获得鬼针草的粗提物,利用细胞病变观察和CCK-8细胞活力测定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对PrV感染BHK-21细胞的影响。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原位荧光细胞凋亡检测法,初步探究其抗伪狂犬病毒的机制。结果表明,治疗模式和直接杀病毒模式中,鬼针草粗提物10 mg/mL、5 mg/mL、2.5 mg/mL均能明显改善PrV引起的BHK-21细胞病变和活力(p<0.001),预防模式没有明显效果(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IFA及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均表明鬼针草粗提物抗伪狂犬病毒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rV gB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减少病毒感染诱导造成的细胞凋亡等方式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2、构建PrV感染小鼠模型,设空白对照组、鬼针草单方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鬼针草复方(鬼针草:甘草:绞股蓝:红车轴草=2:1:1:1)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病毒组和阳性对照组。灌胃7 d后给予小鼠皮下注射10 LD50的病毒液,然后继续给予小鼠灌胃,观察攻毒后5 d内小鼠的死亡情况和临床症状。结果表明,鬼针草可降低死亡率,延迟小鼠的发病时间,改善小鼠发病时的临床症状,且复方效果优于单方。为进一步探讨发酵鬼针草复方对小鼠攻毒的保护效果,设空白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发酵鬼针草复方组、病毒组及阳性对照组,给予小鼠饲喂给药,7 d后,小鼠皮下注射10 LD50的病毒液,小鼠继续饲喂给药,观察攻毒后5 d内小鼠的死亡情况和临床症状。结果表明,发酵鬼针草复方组的小鼠发病时临床症状减轻,死亡时间延长,死亡率降低。3、将鬼针草微粉与其他中草药组方发酵,将发酵后的产物作为添加剂以0.5%、1%、2%三个梯度添加于基础日粮中给于断奶仔猪饲喂,观察给药28 d期间断奶仔猪的腹泻率、生长状态、记录采食量和增重量;28 d后空腹采血,分离血清检测总IgG、IFN-γ及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蓝耳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V)检出率。结果表明,鬼针草与其他中草药组方发酵的发酵产物能降低腹泻率(P<0.05),提高血清中总IgG的含量(P<0.001),但对提高断奶仔猪增重量及IFN-γ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同时可降低同群仔猪血清中PRRSV的检出率;由于伪狂犬病病毒血症期较短,未能检测出PrV病毒核酸。综上,鬼针草具有一定的体外和体内抗伪狂犬病毒活性作用,其配伍红车轴草、绞股蓝与甘草的复方发酵制剂可以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和提高其免疫力。
方磊涵,王留,郭全海,王中华[2](2018)在《中药复方多糖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中药复方多糖对鸡免疫法氏囊疫苗后的抗体水平和外周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将120羽10日龄蛋公鸡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在第14与28d免疫法氏囊疫苗,同时第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的中药复方多糖,第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的黄芪多糖,连续3d,第3组为疫苗对照组,第4组为空白对照组.在首次免疫后第7、14、21、28、35d各组随机抽取6只鸡翼静脉采血,用AGP测定法氏囊特异性抗体效价,第7、21、35d每组抽取5只鸡心脏采血,用MTT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多糖能显着提高雏鸡免疫法氏囊疫苗后的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增殖,效果优于黄芪多糖和疫苗对照组.表明中药复方多糖具有很好的免疫增强作用.
张丹[3](2017)在《安卡拉病亚单位疫苗的初步研究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样颗粒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安卡拉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禽病,主要感染3-6周龄肉鸡,死亡率为20-80%。病鸡突然死亡,解剖死亡鸡可见大量心包积液,肝脏肿大发黄、出血点,脾脏肾脏肿大充血,因此该病又被称为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安卡拉病毒属于禽腺病毒科Ⅰ亚群血清4型(FAdV-4),病毒粒子无囊膜仅由核酸和核衣壳组成。该病毒的核衣壳主要由240个Hexon、12个Penton和12根Fiber组成。Penton和Fiber2(Fiber的头节区)是其重要的免疫原性基因,它们均可与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结合,在病毒感染细胞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禽病。该病易发于3-6周龄鸡群,可直接导致感染鸡群较高的死亡率,间接导致感染鸡群出现长期、严重的免疫抑制。其主要特征是法氏囊肿胀、出血后迅速萎缩。病鸡的肾脏、脾脏、淋巴结、法氏囊等重要的免疫器官受到严重损害。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是双链RNA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IBDV颗粒是30-60nm的20面体立体对称结构。病毒粒子无囊膜,仅由核酸和核衣壳组成。病毒核衣壳的外壳几乎均由VP2蛋白组成,VP2蛋白是IBDV重要的的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同时,VP2基因也是IBDV的主要的免疫原性基因。安卡拉病与传染性法氏囊在易感鸡日龄、发病率、潜伏期、病死率以及对免疫力所造成的重大损害等方面都极其相似。安卡拉病的感染导致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而提高鸡群对传染性法氏囊的易感性。传染性法氏囊导致感染鸡群产生长期、严重的免疫抑制而易与安卡拉病毒混合感染。安卡拉病和传染性法氏囊不仅容易混合感染而且会提高鸡群对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贫血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毒性疾病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巴氏杆菌等细菌性疾病的易感性。然而目前市场上没有安卡拉病的商业化疫苗,为防治安卡拉病和传染性法氏囊,降低养禽业所遭受的重大损失和危害,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Ac-Penton,Ac-Fiber2,Ac-VP2三株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分别将Penton,Fiber2基因克隆到pFastBac HTb载体,将VP2基因克隆到pFastBac1载体。得到正确的重组质粒后转化DH1OBac,经四种抗性和蓝白斑筛选得到正确的重组杆粒Bacmid-Penton,Bacmid-Fiber2,Bacmid-VP2。分别将三种重组杆粒转染 Sf9细胞,3-5d可观察到明显病变,获得三株重组杆状病毒Ac-Penton,Ac-Fiber2,Ac-VP2。2.Penton,Fiber2,VP2三种蛋白的表达鉴定及优化和纯化将得到的三株重组毒分别接种健康Sf9细胞,3天后观察到病变,收集样品。利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对Penton,Fiber2,VP2三种蛋白的表达进行鉴定,并对蛋白表达条件进行优化摸索出最小接毒剂量。然后,对三种蛋白进行大量的表达和纯化。3.Penton,Fiber2相关亚单位疫苗的制备和初步研究将Penton,Fiber以及两者的等量混合物分别与佐剂ISA 71 VG按质量比3:7混匀制成疫苗,分别免疫SPF鸡。攻毒实验表明三种疫苗都能对安卡拉病达到100%的保护率。肝脏及心脏的病变观察和组织切片观察均可表明三种疫苗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并且三种疫苗都能刺激免疫鸡产生高效持久的抗体,其中以Penton蛋白为抗原的疫苗刺激鸡产生的抗体效价最高,保持阳性抗体时间最长。4.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样颗粒的纯化及电镜观察在Sf9细胞中大量表达VP2蛋白,浓缩细胞样品和培养基上清中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样颗粒,然后进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Western blot实验表明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样颗粒在蔗糖密度梯度为30%的条带中。取相应条带脱糖处理,负染后,可在电镜下观察到30-60nm,形态完整规则的病毒样颗粒。
吕凤霞,刘升,刘鹏,刘联盟,高修哥[4](2017)在《扶正解毒口服液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认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所引起的一种感染雏鸡和幼鸡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导致鸡免疫器官法氏囊坏死和萎缩,从而引起患病鸡对多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造成鸡群死亡率升高,生产性能下降,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预防主要以免疫为主,但由于鸡只免疫力下降、母源抗体干扰等因素导致免疫失败的情况时
王晓艺,许莉,杨丽,迟静[5](2015)在《黄芪多糖在预防畜禽疾病中的应用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芪多糖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具有促进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抗寄生虫等多种生物活性,对疾病预防和保健都具有明显的促进和增强作用,此文综述了黄芪多糖在动物疾病防治和保健作用中的应用情况。
张瑞婷[6](2015)在《绞股蓝微粉发酵液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将绞股蓝进行超微粉碎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对其发酵制成绞股蓝微粉发酵液。本论文研究了绞股蓝微粉发酵液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在绞股蓝微粉发酵液对雏鸡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中,选取450只1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5个试验组,每组各有90只。其中,ⅠⅢ组为高(1%)、中(0.5%)、低(0.25%)剂量绞股蓝微粉发酵液组;Ⅳ组为绞股蓝饮片煎液(0.5%)对照组,Ⅴ组为不用药对照组。ⅠⅢ组分别于1-7日龄和15-21日龄间在饲料中添加相应剂量的绞股蓝微粉发酵液,Ⅳ组则在同一时间段在饲料中添加0.5%的绞股蓝饮片煎液。分别从雏鸡21日龄起,每隔一周,到49日龄,各组随机选取10只鸡,对其进行剖杀,检测鸡的脾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另试验各组,分别从雏鸡28日龄起,每隔一周,到49日龄,各选取10只鸡,对其进行碳粒廓清试验,测定各组鸡不同时期外周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差异。在绞股蓝微粉发酵液对雏鸡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中,按照每组50只鸡的数量控制标准,将健康的25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5组。各组分组及给药情况同上述试验,并分别于7日龄对这批雏鸡进行新城疫(ND)IV系初免,14日龄免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BD)活疫苗,21日龄注射ND灭活油苗的同时用IV系饮水进行二免。分别从雏鸡21日龄起,每隔一周,到49日龄,各组随机选取10只鸡,对其采取心脏采血,在室温条件静置30 min,再用离心机分离出血清,对鸡血清中ND和IBD抗体水平的变化进行测定。在绞股蓝微粉发酵液对雏鸡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中,选250只1日龄健康雏鸡,饲养及分组情况同雏鸡体液免疫功能试验,分别于雏鸡21日龄起,每隔一周,到49日龄,各组随机选取10只鸡,依旧采取心脏采血的方式,采出的血加入了抗凝剂,用于测定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ANAE阳性率。试验结果表明,中、高剂量(0.5%、1%)绞股蓝微粉发酵液能明显促进雏鸡免疫器官指数(P<0.01或P<0.05),增强雏鸡外周血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P<0.01或P<0.05);显着提高新城疫和法氏囊抗体滴度(P<0.01或P<0.05),并延长抗体有效存活时间;显着提高外周中血ANAE阳性率(P<0.01或P<0.05);低剂量(0.25%)绞股蓝微粉发酵液作用效果与绞股蓝饮片煎液(0.5%)效果接近(P﹥0.05)。试验研究表明,绞股蓝微粉发酵液能有效增强雏鸡的免疫功能并能延长抗体在鸡体内的作用时间。临床推荐用法用量为0.5%拌料。
段晨磊,李文立[7](2014)在《黄芪多糖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论述了黄芪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和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情况。黄芪多糖能促进家禽机体生长,增强免疫功能,抗病毒,抗氧化,还能抑制细菌,在家禽生产中已经开始应用。
张翠[8](2013)在《黄芪和刺五加配伍组方增强鸡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芪和刺五加作为传统中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具有很好的免疫调节功能作用,常被用于解除动物免疫抑制。本研究将黄芪、刺五加、二药配伍组方并制成可溶性粉,并经前期药效和毒理学研究证实,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本研究对该可溶性粉进行系统的临床学研究,以确证该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1.临床用药安全性试验:将芪五加可溶性粉以每日每1kg体重1.2g、2g、4g的剂量,分上下午2次以温开水溶化后给健康海兰褐鸡内服,连续7天,受试动物未出现发病、死亡和其它毒性反应,证明芪五加可溶性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2.临床预备试验研究:为了确定芪五加可溶性粉有效剂量区间,选取健康海兰褐为试验对象,采用新城活疫苗和灭活油苗同时免疫,以0.05-1.6g/kg体重灌服芪五加可溶性粉,并观察受试鸡。结果显示,内服芪五加可溶性粉对鸡有较好的增强免疫功能作用,可提高鸡抗新城疫病毒抗体水平,促进雏鸡淋巴细胞增殖,增加红细胞C3bR酵母花环形成率,并促进雏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发育,临床试验用药推荐剂量以0.4g/kg体重·d为宜,把0.2g/kg~0.8g/kg确定为增强鸡新城疫苗免疫效果的有效剂量区间。3.实验临床试验:按2.方法对1350只健康受试鸡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内服芪五加可溶性粉可明显提高受试鸡免疫水平,并有一定的提高增重和降低料重比作用,可提高其血清抗体水平、红细胞C3bR酵母花环形成率、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增加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指数,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鸡血清中IFN-γ分泌量增加,IL-4分泌量降低,对地塞米松所致免疫抑制具有一定对抗作用。建议以0.4g/kg体重为临床用药推荐剂量,疫苗免疫前3天开始用药,连续给药5天。4.扩大临床试验:在某养鸡场选取15670只7日龄健康鸡以栋舍为单位进行实验,结果显示,芪五加可溶性粉选用0.4g/kg体重·d的推荐剂量,对鸡有较好的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配合新城疫疫苗使用可提高鸡抗新城疫病毒抗体水平,促进雏鸡淋巴细胞增殖,增加红细胞C3bR酵母花环形成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综上所述,内服高剂量的黄芪和刺五加配伍组方制剂芪五加可溶性粉对受试鸡无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能够增强鸡群的免疫功能。以0.4g/kg体重为实际临床用药推荐剂量,疫苗免疫前3天开始用药,连续给药5天,为该药在兽医实际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刘建伟,郭莉,刘佳[9](2012)在《芪芍增免散对鸡法氏囊病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将520只7日龄海兰灰蛋鸡雏随机分成4组,分别设为3个剂量组(0.5%组、1.0%组和1.5%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给药组分别于14日龄常规剂量滴鼻点眼免疫法必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28日龄2倍剂量饮水法必妥。通过测定法氏囊病抗体水平、脾指数、法氏囊指数、外周血液酸性-醋酸萘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值和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等指标,研究芪芍增免散对鸡法氏囊病疫苗免疫增强的影响。结果显示:芪芍增免散能够明显延长法氏囊病抗体持续时间,提高脾指数、法氏囊指数、外周血液酸性-醋酸萘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值和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推荐芪芍增免散1.0%组为临床推荐剂量。
徐玉凤,刘家国,黄鸿兵,王德云,赵彪,范云鹏,胡元亮[10](2010)在《“芪蓝饮”及不同提取成分对ND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增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评价新兽药"芪蓝饮"及其不同提取成分的体外抗病毒活性,本试验通过细胞病变抑制法和MTT比色法检测了各提取成分对新城疫病毒(N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种加药方式中"芪蓝饮"原药(QLY)直接杀灭NDV的作用最强,其抑制率最高为128.85%;原药总多糖(TPS)干扰NDV的增殖作用最强,其抑制率最高为130.23%;原药总萜类(TT)直接杀灭NDV的作用最强,其抑制率最高为146.15%;板蓝根总生物碱(RIA)及其水溶性部位(RIAw)和酸性部位(RIAa)对抗NDV的方式是多环节的。综上所述,"芪蓝饮"及其提取成分表现出较强的干扰NDV增殖和直接杀灭NDV的作用,而阻断作用稍弱。
二、芪蓝抗毒饮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剂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芪蓝抗毒饮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剂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鬼针草抗伪狂犬病毒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猪伪狂犬病的研究进展 |
1.1.1 病原学 |
1.1.2 PrV的主要蛋白 |
1.1.3 PrV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 |
1.1.4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方法 |
1.1.5 伪狂犬病的预防 |
1.2 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 |
1.2.1 抗病毒中药研究概况 |
1.2.2 抗病毒中药作用的机理 |
1.2.3 抗病毒中草药兽医临床体外研究 |
1.2.4 抗病毒中草药兽医临床运用研究 |
1.3 鬼针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3.1 鬼针草抑菌抗病毒作用 |
1.3.2 鬼针草抗炎镇痛作用 |
1.3.3 鬼针草保肝护肝作用 |
1.3.4 鬼针草降血压作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鬼针草提取物体外抗伪狂犬病毒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细胞与病毒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试剂及中药 |
2.1.4 试剂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鬼针草提取物制备 |
2.2.2 细胞复苏、培养与冻存 |
2.2.3 鬼针草提取物对BHK-21细胞活性的影响 |
2.2.4 PrV的TCID_(50)测定 |
2.2.5 鬼针草提取物抗PrV感染实验研究 |
2.2.6 鬼针草提取物对PrV感染诱导BHK-21细胞凋亡的影响 |
2.2.7 鬼针草提取物抑制PrV感染BHK-21细胞内PrV gB基因表达 |
2.2.8 鬼针草提取物抑制PrV感染BHK-21细胞内PrV gB蛋白表达 |
2.2.9 数据处理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2.3.1 鬼针草提取物对BHK-21细胞活性的影响 |
2.3.2 PrV的TCID_(50)测定结果 |
2.3.3 先加药后加病毒的抗病毒测定(预防模式)结果 |
2.3.4 先加病毒后加药的抗病毒测定(治疗模式)结果 |
2.3.5 药与病毒作用后加入的抗病毒测定(直接杀病毒模式)结果 |
2.3.6 鬼针草提取物对PrV感染诱导BHK-21细胞凋亡的影响 |
2.3.7 鬼针草提取物抑制PrV感染BHK-21细胞内PrV gB基因表达 |
2.3.8 鬼针草提取物抑制PrV感染BHK-21细胞内PrV gB蛋白表达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鬼针草提取物体内抗伪狂犬病毒的作用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动物与病毒 |
3.1.2 鬼针草提取物制备 |
3.1.3 鬼针草复方提取物制备 |
3.1.4 鬼针草复方发酵物制备 |
3.2 鬼针草提取物对PrV攻毒小鼠的保护效果 |
3.2.1 PrV对KM小鼠的LD_(50)测定 |
3.2.2 鬼针草及其复方提取物对小鼠感染PrV的保护作用 |
3.2.3 鬼针草复方发酵物对小鼠感染PrV的保护作用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PrV对KM小鼠的LD_(50)测定结果 |
3.3.2 鬼针草单方及其复方提取物对小鼠感染PrV的保护作用结果分析 |
3.3.3 鬼针草复方发酵物对小鼠感染PrV的保护作用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鬼针草对断奶仔猪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抗病毒效果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中药发酵 |
4.3 临床试验方法 |
4.3.1 生长性能指标 |
4.3.2 腹泻率统计 |
4.3.3 猪血清IgG定量ELISA测定 |
4.3.4 猪血清IFN-γ定量ELISA测定 |
4.3.5 PRRSV检测 |
4.3.6 CSFV检测 |
4.3.7 PrV检测 |
4.3.8 数据处理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增重量统计结果与分析 |
4.4.2 腹泻率统计结果与分析 |
4.4.3 猪血清IgG定量ELISA测定结果与分析 |
4.4.4 猪血清IFN-γ定量ELISA测定结果与分析 |
4.4.5 PRRSV阳性率结果与分析 |
4.4.6 CSFV阳性率结果与分析 |
4.4.7 PrV阳性率结果与分析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药复方多糖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药物 |
1.2 试验动物 |
1.3 检测指标 |
1.4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血清抗体效价的变化 |
2.2 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变化 |
3 讨论 |
3.1 中药复方多糖对雏鸡体内抗体水平的影响 |
3.2 中药复方多糖对雏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变化的影响 |
4 结论 |
(3)安卡拉病亚单位疫苗的初步研究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样颗粒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Abbreviation) |
1 文献综述 |
1.1 安卡拉病毒简介 |
1.1.1 安卡拉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基因组 |
1.1.2 安卡拉的流行病学及综合防治 |
1.1.3 Hexon, Penton, Fiber2 |
1.2 传染性法氏囊简介 |
1.2.1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基因组 |
1.2.2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病学及综合防治 |
1.2.3 VP2蛋白 |
1.3 安卡拉病和传染性法氏囊的混合感染 |
1.4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
1.4.1 杆状病毒昆虫表达系统的原理与特点 |
1.4.2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的应用 |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菌株,病毒株,细胞,质粒 |
3.1.2 抗体 |
3.1.3 主要试剂 |
3.1.4 培养基 |
3.1.5 抗生素 |
3.1.6 溶液配制 |
3.1.7 引物 |
3.1.8 重要仪器和设备 |
3.1.9 实验动物 |
3.2 方法 |
3.2.1 病毒基因组的提取 |
3.2.2 基因扩增 |
3.2.3 PCR产物回收 |
3.2.4 质粒的构建 |
3.2.5 重组质粒的提取鉴定筛选及测序 |
3.2.6 DH10Bac感受态的制备 |
3.2.7 Bacmid的获取 |
3.2.8 Bacmid的提取方法和鉴定 |
3.2.9 Sf9细胞的复苏,传代,冻存 |
3.2.10 转染步骤 |
3.2.11 杆状病毒基因组的抽提及目的基因的鉴定 |
3.2.12 杆状病毒滴度的测定 |
3.2.13 Western Blot |
3.2.14 间接免疫荧光 |
3.2.15 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 |
3.2.16 目的蛋白的大量表达和纯化 |
3.2.17 疫苗制备 |
3.2.18 安卡拉免疫和攻毒方案 |
3.2.19 安卡拉病毒ELISA抗体检测方法 |
3.2.20 组织切片的制备 |
3.2.21 原核表达VP2的纯化及多抗的制备 |
3.2.22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
3.2.23 电镜观察传染性法氏囊VLP |
4 结果与分析 |
安卡拉病部分 |
4.1 质粒pFastBac HTb-Penton和pFastBac HTb-Fiber2的构建 |
4.1.1 Penton和Fiber2基因的扩增 |
4.1.2 目的基因的鉴定 |
4.2 Bacmid-Penton和Bacmid-Fiber2的获得 |
4.2.1 重组杆粒目的基因的鉴定 |
4.2.2 杆状病毒野毒的鉴定 |
4.3 Ac-Penton和Ac-Fiber2的鉴定 |
4.3.1 转染成功Sf9细胞的病变 |
4.3.2 重组毒目的基因的鉴定 |
4.4 目的蛋白Penton和Fiber2的鉴定 |
4.4.1 Western Blot |
4.4.2 间接免疫荧光 |
4.5 表达条件MOI的优化 |
4.6 安卡拉免疫保护力及抗体消长规律的初步评估 |
4.6.1 Penton和Fiber2免疫SPF鸡保护力的初步评估 |
4.6.2 安卡拉抗体消长规律的初步评估 |
4.7 攻毒病变观察 |
4.8 组织切片观察 |
传染性法氏囊部分 |
4.9 原核表达VP2多抗的制备和检测 |
4.10 质粒pFastBac-VP2的构建 |
4.10.1 VP2基因的扩增 |
4.10.2 目的基因的鉴定 |
4.11 Bacmid-VP2的获得 |
4.11.1 重组杆粒目的基因的鉴定 |
4.11.2 杆状病毒野毒的鉴定 |
4.12 Ac-VP2的鉴定 |
4.12.1 转染成功细胞病变 |
4.12.2 重组毒目的基因的鉴定 |
4.13 目的蛋白VP2表达的鉴定 |
4.13.1 Western Blot |
4.13.2 间接免疫荧光 |
4.14 表达条件的优化 |
4.15 VP2病毒样颗粒的纯化镜检 |
4.15.1 VP2病毒样颗粒的纯化 |
4.15.2 VP2病毒样颗粒的镜检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安卡拉部分表达免疫原性蛋白的选择 |
5.1.2 信号肽对于外源蛋白分泌表达及产量的影响 |
5.1.3 对于蛋白纯化的思考 |
5.1.4 对本研究的分析和展望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扶正解毒口服液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药品与试纸 |
1.2 毒株 |
1.3 试验动物 |
2 方法 |
2.1 IBDV半数感染量(EID50)的测定 |
2.2 疾病模型的建立 |
2.3 临床试验动物的分组与处理 |
2.4 指标观察 |
2.4.1 发病率及治愈率 |
2.4.2 鸡的增重情况 |
2.4.3 血清抗体滴度的检测 |
2.4.4 鸡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
2.4.5 病理变化 |
2.5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疾病模型的建立 |
3.2 试验鸡临床症状观察及扶正解毒口服液对鸡IBD感染的影响情况 |
3.3 体重变化 |
3.4 IBDV抗体效价的测定 |
3.5 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
3.6 病变计分 |
4 讨论 |
(6)绞股蓝微粉发酵液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1 引言 |
1.1 免疫增强剂的免疫机制和研究进展 |
1.2 绞股蓝化学成分研究 |
1.3 绞股蓝相关药理作用 |
1.3.1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1.3.2 防癌和抗肿瘤作用 |
1.3.3 抗衰老作用 |
1.3.4 保肝作用 |
1.3.5 其他作用 |
1.4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研究概况 |
1.5 中药发酵技术的进展 |
1.5.1 中药发酵技术的历史 |
1.5.2 中药发酵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概况 |
1.6 新城疫 |
1.6.1 新城疫的病原与流行 |
1.6.2 新城疫的综合防控 |
1.7 传染性法氏囊病 |
1.7.1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与流行 |
1.7.2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综合防控 |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动物 |
2.1.2 试验试剂及药品 |
2.1.3 药物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绞股蓝微粉发酵液对鸡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影响研究 |
2.2.2 绞股蓝微粉发酵液对鸡体液免疫功能影响研究 |
2.2.3 绞股蓝微粉发酵液对鸡体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研究 |
2.3 数据统计处理 |
3 结果 |
3.1 绞股蓝微粉发酵液对鸡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 |
3.1.1 对脾指数的影响 |
3.1.2 对法氏囊指数的影响 |
3.1.3 对雏鸡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 |
3.2 绞股蓝微粉发酵液对鸡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
3.2.1 对ND抗体水平(log2)的影响 |
3.2.2 对IBD抗体水平(log2)的影响 |
3.3 绞股蓝微粉发酵液对鸡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绞股蓝微粉发酵液对雏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4.2 绞股蓝微粉发酵液对雏鸡体内巨噬细胞的影响 |
4.3 绞股蓝微粉发酵液对雏鸡体内抗体水平的影响 |
4.4 绞股蓝微粉发酵液对雏鸡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黄芪多糖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黄芪多糖的生物学功能 |
1.1 促进机体生长 |
1.2 增强免疫功能 |
1.2.1 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 |
1.2.2 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促进作用 |
1.3 抗病毒作用 |
1.3.1 抑制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IBDV) |
1.3.2 抑制马立克氏病毒 (MDV) |
1.3.3 抑制其他病毒 |
1.4 黄芪多糖的抑菌作用 |
1.5 抗氧化和衰老 |
2 黄芪多糖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
2.1 提高家禽的肉蛋品质 |
2.2 提高家禽机体的免疫力 |
2.3 提高家禽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
3 小结 |
(8)黄芪和刺五加配伍组方增强鸡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中药增强动物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
1.1 概述中药与免疫 |
1.2 中药增强鼠的免疫功能 |
1.3 中药增强鸡和猪的免疫功能 |
1.4 中药增强鱼和虾免疫功能 |
1.5 问题与展望 |
第2章 黄芪的中药药理学研究进展 |
2.1 黄芪简介 |
2.2 黄芪的药理作用 |
2.3 黄芪的应用前景和展望 |
第3章 刺五加的中药药理学研究进展 |
3.1 刺五加简介 |
3.2 刺五加的药理作用 |
3.3 刺五加的应用现状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黄芪和刺五加配伍组方对鸡临床用药安全性试验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黄芪和刺五加配伍组方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临床预备试验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黄芪刺五加配伍组方增强鸡免疫功能的试验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黄芪和刺五加配伍组方增强鸡免疫效果的扩大临床试验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芪芍增免散对鸡法氏囊病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点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药品 |
2.2 试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
2.3 检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
2.3.1 血清抗体水平的测定 |
2.3.2 脾指数和法氏囊指数的测定[5-7] |
2.3.3 外周血液酸性-醋酸萘酯酶 (ANAE) 阳性淋巴细胞值的测定[9, 11] |
2.3.3. 1 试剂的配制 |
2.3.3. 2 操作方法 |
2.3.3. 3 结果判断 |
2.3.4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测定[8, 10] |
2.3.4. 1 白细胞计数液的配制 |
2.3.4. 2 操作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法氏囊病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
3.2 芪芍增免散对法必妥疫苗免疫鸡脾脏指数的影响 |
3.3 芪芍增免散对法必妥疫苗免疫鸡法氏囊指数的影响 |
3.4 芪芍增免散对法必妥疫苗免疫鸡外周血液酸性-醋酸萘酯酶 (ANAE) 阳性淋巴细胞值的影响 |
3.5 芪芍增免散对鸡免疫法必妥疫苗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影响 |
4 结论 |
(10)“芪蓝饮”及不同提取成分对ND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增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毒株 |
1.2 药物 |
1.3 试剂及主要仪器 |
1.4 中药成分对CEF细胞毒性的测定 |
1.5 不同加药方式对 NDV抑制率的测定 |
1.5.1 药物与NDV混合感作后感染CEF |
1.5.2 CEF先用药物处理后感染NDV |
1.5.3 CEF先感染NDV后加入药物 |
1.6 同种药物不同加药方式间作用比较 |
1.7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中药成分对CEF的细胞毒性 |
2.2 不同药物同种加药方式之间的抗病毒效果 |
2.2.1 先加药物后接种病毒 |
2.2.2 先接种病毒后加药物 |
2.2.3 药物和病毒混合后同时加入 |
2.3 同种药物不同加药方式之间的抗病毒效果 |
2.3.1 QLY、TPS和TT对NDV的抑制效果 |
2.3.2 RIA、RIAw和RIAa对NDV的抑制效果 |
3 讨论 |
3.1 中药“芪蓝饮”的不同提取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毒作用 |
3.2 不同的中药成分抗病毒的方式不同 |
3.3 中药复方的抗病毒效果 |
四、芪蓝抗毒饮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剂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鬼针草抗伪狂犬病毒的作用研究[D]. 郭志军. 福建农林大学, 2019(12)
- [2]中药复方多糖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J]. 方磊涵,王留,郭全海,王中华.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6)
- [3]安卡拉病亚单位疫苗的初步研究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样颗粒的制备[D]. 张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2)
- [4]扶正解毒口服液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 吕凤霞,刘升,刘鹏,刘联盟,高修哥.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02)
- [5]黄芪多糖在预防畜禽疾病中的应用概况[J]. 王晓艺,许莉,杨丽,迟静. 家禽科学, 2015(08)
- [6]绞股蓝微粉发酵液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D]. 张瑞婷.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2)
- [7]黄芪多糖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J]. 段晨磊,李文立. 饲料广角, 2014(06)
- [8]黄芪和刺五加配伍组方增强鸡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D]. 张翠. 吉林大学, 2013(09)
- [9]芪芍增免散对鸡法氏囊病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J]. 刘建伟,郭莉,刘佳.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2(06)
- [10]“芪蓝饮”及不同提取成分对ND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增殖的影响[J]. 徐玉凤,刘家国,黄鸿兵,王德云,赵彪,范云鹏,胡元亮. 中国兽医学报,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