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车主状告交通公安被驳回(论文文献综述)
李媛媛[1](2018)在《“影响性诉讼评选”的法治意义——基于2005~2015年评选的行政案件分析》文中指出引言中国的法治建设经历了相当曲折的历程,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礼治""人治",经过清末变法修律时的"礼法之争"和后来的"人治和法治孰优孰劣"之争后,最终确立了法治的地位,并于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作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一方面,法治国家的建设过程需要实践的探索,只有通过具体的法治实践才能体现出法治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法治实践又能为法治开辟未来的发展道路,推动法治进步。[1]作为重要法治实践的"影响性诉讼评
李媛媛[2](2017)在《“影响性诉讼评选”的法治意义 ——基于2005年—2015年评选的行政案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2005年开始,“影响性诉讼评选”活动以“个案推进法治,诉讼影响中国”为宗旨,以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和高涨的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为契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以2005——2015年间22个“影响性诉讼评选”行政案件为样本进行多角度分析,展示了既有“影响性诉讼评选”结果的年度分布、区域分布、舆论介入时案件所处阶段、结案时案件所处阶段、涉及的公共议题,且从舆论对案件结果的影响、对立法、司法、行政管理制度和公民法治观念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性诉讼评选”的影响性,发现“影响性诉讼评选”并未在制度层面发挥应有价值。这对已经进行十余载、重在推进国家法治进程的重要法治实践活动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结论。以社会动员理论为工具,对“影响性诉讼评选”的动员主体、动员客体和动员内容三个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搭建“影响性诉讼评选”的动员模型,“影响性诉讼评选”的动员主体主要是法学专家和网络媒体,动员客体是网络民众,动员内容即是“影响性诉讼评选”活动的宗旨:以个案推进法治进程。剖析发现,由于中国资源配置不均衡,作为主要公共领域的互联网的用户社会分层明显,“影响性诉讼评选”的客体和现实并未实现对接,导致评选出的“影响性诉讼评选”未充分表达民意;入选“十大影响性诉讼”的案例并未严格符合“影响性诉讼评选”的价值导向。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指出,“影响性诉讼评选”活动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和完善:一是互联网公共领域的规范,具体是平等分配网络资源,对网络舆论进行合理规范,保证司法和舆论的良性互动,由专家和网民共同决定“影响性诉讼评选”的结果,提升网民的整体素质和法治观念。二是充分发挥“影响性诉讼评选”动员的导向性作用,在动员过程中发挥能动作用,将期望价值逐步内化为一种社会心理,从而产生社会影响。三是对“影响性诉讼评选”进行虚实联动,致力于“现实空间——互联网虚拟空间——现实空间”路径间的联动与沟通,将“影响性诉讼评选”信息与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影响性诉讼评选”的法治价值照进现实。以此,使“影响性诉讼评选”超越个案法治价值,对立法、司法、执法和公民法治观念产生影响,发挥应有的法治价值,切实推进法治进程建设。
谢昕欣[3](2015)在《论自媒体时代下民意与司法的良性互动 ——基于90起影响性诉讼的司法统计分析》文中指出随着自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和推广,舆论传播呈现新的特点,对我国民意和司法的互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个时代下的民意与司法发生碰撞,往往会激起社会更加广泛的关注和议论。在这样的情形下,自媒体则既可以成为促进民意与司法认同的“助推器”,也可能成为社会的“隐患”。司法的回应显得尤为关键,不仅关系着司法的权威,也影响民众对于司法的信任和认同,乃至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本文试图以我国司法实践和2005年至2013年涌现出的90起影响性诉讼为依据,综合运用司法统计分析、文献案件分析、制度分析等方法,总结新时代背景下民意与司法的关系,并发现我国司法审判特别是在民意回应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司法体制建设提供合理化建议。自媒体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言论的传播者和制造者,这种传播方式更加强调多样化、平民化、个人主义,群体效应也十分突出。自媒体技术满足了人们言论自由的权利诉求,所以发展十分迅速,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让公众更加自由得参与社会议题讨论,具有即时性和公共性,然而又可以将民意的情绪性和宣泄性放大。近些年的一些案件显示民意与司法的冲突和矛盾不断,需要引起重视。通过选取2005年至2013年《南方周末》“十大影响性诉讼”评选出的90起影响性诉讼作为司法统计分析样本,进行数据考察,发现自媒体时代民意与司法呈现以下关系特征:一方面民意借助自媒体的监督更加深入,关注面广,监督及时、介入深,跟踪紧,有助于提高司法效率,特别在涉及公权力案件时民意的推动有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难免有局限性,在涉及行政权力的案件中,民意的推动力量是软弱的;另一方面民意审判问题更加突出,民意对司法审判的影响程度也随着时代的变化由以前的小范围影响扩大到全国,谣言和诋毁更加泛滥,降低了公众对于司法的理性评价。进一步反思我国司法系统在面对民意质疑时出现的主要问题:司法公信力不足,低于民众期望;司法公开水平不高,信息不对称引发民众的误解和怀疑;法官职业化程度不高以及对法官的保障制度不完善,使得法官在应对舆论压力和平衡“情理”的能力和底气不足。司法判决与民意的冲突之所以现阶段这般突出,内因来源于司法系统内部的不独立、行政化和地方化,也有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外因决定,即多元利益格局下多方利益诉求不能同时满足,自媒体的社交平台扩大了这种多元利益诉求的影响力,使得非理性的后现代主义在民意形成中显得格外突出。构建自媒体时代民意与司法的良性互动机制,必须标本兼治。首先需要通过程序形成民众和司法的认同,进一步扩大司法公开,;其次也要建立民意回应机制,提高法院紧急舆情案件处理能力,加强对互联网领域舆论的合理监管和引导;最后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和理性判断的能力,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更加强调公民社会责任的承担。
薛朝凤[4](2011)在《法制新闻话语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语言学、新闻学、法学等学科理论,主要从文体学和叙事学角度研究我国法制新闻话语的结构形式与社会功能、语体特征与叙事规律,探究法制新闻话语建构与解读的内在认知机制,探索话语理论。法制新闻话语,包括制度新闻话语和案件新闻话语,前者主要报道法律制度立废改等法制体系建设信息,后者主要报道权益纠纷之法律裁权等法治信息。法制新闻报道主要传播法制信息和法治精神,对于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学界少有对法制新闻话语进行研究,更少有结合文体学和叙事学研究方法研究法制新闻话语。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弥补这一空白。本研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1)本研究角度新颖。本文主要结合文体学、叙事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报刊媒体和网络媒体法制新闻话语的语体特征、话语结构、叙事策略、叙事模式进行研究,该研究有助于探索我国法制新闻话语的建构与解读规律。2)本研究语料新颖。本文作者自行搜集整理并且创建了语料库,精心选择了较有代表性的455篇法制新闻报道,语料的时间跨度为十年,即从2000年至2010年,语料来源于我国较有影响力的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有综合性媒体,也有法制新闻专业媒体,语料内容包括叙述法律制度体系建设信息的制度新闻报道,以及叙述法治实践活动信息的案件新闻报道。笔者对这些语料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分析。本研究所得结论,均建立在对此语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3)本研究观点新颖。本文提出了“隐含叙述者”这一概念,总结了我国法制新闻话语在纸质媒体中的“中心文本+卫星文本”等结构形式以及在网络媒体中的“超文本链接立体式报道”的结构形式,并且拟构了我国法制新闻话语的叙事模式。本研究各章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主要对本文研究对象进行界定,法制新闻话语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法律事件的报道,主要表现为制度新闻和案件新闻。接着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揭示了法制新闻话语是一个有待开垦的话语研究阵地。第二章研究了法制新闻话语的标题结构形式及其语言特色。法制新闻标题的主题构成形式有五种,即,“地名+人名”式主题、“地名+类称词语”式主题、“身份/称谓+(人名/类指)”式主题、“地点+称谓+(人名)”式主题和“xx+案/事件/门”式主题。法制新闻双标题形式有三大类十小种,其中,三大类为,“句子+句子”式双标题、“一句话”式双标题、以及“短语+短语”式双标题。法制新闻双标题语义逻辑关系有六种,即,因果关系双标题、并列关系双标题、递进关系双标题、解释关系双标题、总分关系双标题、特殊关系双标题。第三章研究了法制新闻正文结构及其语言特色。法制新闻报道的文本结构形式主要有:纸媒法制报道的两种文本结构,即“标题+导语+正文”单文本结构以及“中心文本+卫星文本”多文本结构;网络法制报道的超链接立体式之文本结构。法言法语是法制新闻话语的主要语言特色。法制新闻话语,以报道语体为主,其中报道中引用的法庭辩论是口头书卷语体,法院判决书是事务语体,法律术语是科学语体用语。第四章研究了法制新闻话语的叙事策略与叙事模式。法制新闻话语叙事策略主要表现在声音、视角、时空等方面。法制新闻话语中存在“隐含叙述者”,即叙述者所代言的真正叙述者,是法制新闻报道的终端发话人。本文在Yakobson叙事模式、Labov叙事模式、Chatman叙事模式、Martin叙事模式等四大经典叙事模式基础上建构了我国法制新闻报道的叙事模式。这对于法制新闻话语的建构与解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五章研究了法制新闻话语的功能。法制新闻话语具有四大主要功能,即法制信息传播功能、社会舆论导向功能、法治建设推进功能、审美移情提升功能等。第六章研究了法制新闻话语建构与解读。法制新闻话语建构以标题和正文的写作为主。法制新闻话语交际双方构成复杂,主要有记者与读者、隐含叙述者与叙述读者等。对话性是法制新闻话语文本属性。意识形态是法制新闻话语潜藏文本信息。第七章回顾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之处,并且展望了后续研究。
二、七车主状告交通公安被驳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七车主状告交通公安被驳回(论文提纲范文)
(2)“影响性诉讼评选”的法治意义 ——基于2005年—2015年评选的行政案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影响性诉讼评选”概述 |
(一)“影响性诉讼评选”概念 |
(二)“影响性诉讼评选”的形成因素 |
(三)“影响性诉讼评选”应然层面的法治意义 |
二、“影响性诉讼评选”的实证分析 |
(一)年度和区域分布 |
(二)舆论介入时案件所处阶段 |
(三)结案时案件所处阶段 |
(四)涉及的法治问题 |
(五)“影响性诉讼评选”的影响性分析 |
三、社会动员理论 |
(一)社会动员理论的原则 |
(二)社会动员理论的发展 |
(三)社会动员的模式 |
(四)社会动员的价值 |
四、“影响性诉讼评选”的动员模型 |
(一)作为动员主体的法学专家和网络媒体 |
(二)作为动员客体的网络民众 |
(三)以个案推进法治进程为动员内容 |
五、“影响性诉讼评选”反思 |
(一)公共领域的规范 |
(二)充分发挥主体的价值导向作用 |
(三)网络动员的虚实联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论自媒体时代下民意与司法的良性互动 ——基于90起影响性诉讼的司法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自媒体时代的民意 |
(一)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
(二) 自媒体时代民意的特征 |
二、自媒体时代民意与司法的关系 |
(一) 数据来源 |
(二) 自媒体时代民意对司法审判的监督 |
1. 自媒体促进民意监督的深入 |
2. 自媒体民意监督的局限性 |
(四) 自媒体时代民意对司法审判的干扰 |
1. 民意审判影响司法权威 |
2. 利益集团“绑架”民意 |
3. 非理性言论降低民意公信力 |
三、自媒体时代中民意与司法矛盾的原因分析 |
(一) 司法现状与民意期待差距大 |
1. 司法公信力不足 |
2. 法官职业化程度不高 |
3. 司法公开水平有待提高 |
(二) 基层法院司法功能缺位 |
(三) 多元社会格局难以兼顾多方利益 |
(四) 自媒体后现代主义颠覆传统价值体系 |
(五) 司法舆情应对机制尚未普遍建立 |
四、自媒体时代民意与司法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 |
(一) 通过程序提高司法公信力 |
1. 培养程序权威理念 |
2. 增强司法审判的独立性 |
3. 加强对司法权的监督 |
(二) 构建自媒体时代舆情响应机制 |
1. 突发敏感事件的处理 |
2. 谣言和片面性言论的回应 |
3. 民众与法官沟通渠道的完善 |
(三) 完善互联网舆论监管和引导机制 |
1. 保持网络舆论在司法的合理限度 |
2. 规范网络舆论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法制新闻话语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创新之处 |
1.3 研究对象 |
1.3.1 新闻 |
1.3.2 法制新闻 |
1.3.3 法制新闻话语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语料来源 |
1.7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法制新闻标题结构及其语言特色 |
2.1 新闻标题的分类 |
2.2 法制新闻标题的主题构成及其语言特征 |
2.2.1 “地名+人名”式主题 |
2.2.2 “地名+类称词语”式主题 |
2.2.3 “身份/称谓+(人名/类指)”式主题 |
2.2.4 “地点+称谓+(人名)”式主题 |
2.2.5 “xx+案/事件/门”式主题 |
2.3 法制新闻标题的述题构成及其语言特征 |
2.3.1 案件新闻标题述题构成与语言特色 |
2.3.2 制度新闻标题述题构成与语言特色 |
2.4 法制新闻双标题结构语义特征 |
2.4.1 法制新闻双标题构成形式 |
2.4.1.1 “句子+句子”式双标题 |
2.4.1.2 “一句话”式双标题 |
2.4.1.3 “短语+短语”式双标题 |
2.4.2 法制新闻双标题语义逻辑关系 |
2.4.2.1 因果关系双标题 |
2.4.2.2 并列关系双标题 |
2.4.2.3 递进关系双标题 |
2.4.2.4 解释关系双标题 |
2.4.2.5 总分关系双标题 |
2.4.2.6 特殊关系双标题 |
2.5 法制新闻标题语用修辞 |
2.5.1 法制新闻标题词语省略 |
2.5.2 法制新闻标题常用标点符号及其作用 |
2.5.3 法制新闻标题名词化特征 |
2.5.4 法制新闻标题类推用语 |
2.6 小结 |
第三章 法制新闻正文结构及其语言特色 |
3.1 法制新闻话语结构 |
3.1.1 法制新闻话语构成要素 |
3.1.2 法制新闻话语结构形式 |
3.1.2.1 “标题+导语+正文”单文本之法制报道 |
3.1.2.2 “中心文本+卫星文本”多文本之法制报道 |
3.1.2.3 超链接立体式之法制报道 |
3.1.3 法制新闻话语结构规律 |
3.2 法制新闻话语与法律语言 |
3.2.1 法律语言的精确性与模糊性 |
3.2.2 法制新闻话语的法言法语 |
3.2.3 法制新闻话语常用的法律词句 |
3.2.4 法制新闻话语中法律语言的不当使用 |
3.3 法制新闻话语语用修辞 |
3.4 小结 |
第四章 法制新闻叙事策略与模式 |
4.1 新闻叙事理论综述 |
4.1.1 叙事学理论源起 |
4.1.2 国外叙事学研究范围 |
4.1.3 我国叙事学研究现状 |
4.1.4 新闻叙事学研究 |
4.2 法制新闻叙事策略 |
4.2.1 基于声音的叙事策略 |
4.2.1.1 不同人称叙事 |
4.2.1.2 作者、叙述者与隐含叙述者叙事 |
4.2.1.3 个人与集体叙事 |
4.2.2 基于视角的叙事策略 |
4.2.2.1 视角的类别 |
4.2.2.2 记者全知视角叙事 |
4.2.2.3 新闻人物有限视角叙事 |
4.2.2.4 混合视角叙事 |
4.2.3 基于时空的叙事策略 |
4.2.3.1 以多空间共时性为主的叙事 |
4.2.3.2 以多空间历时性为主的叙事 |
4.2.3.3 以同空间共时性为主的叙事 |
4.2.3.4 以同空间历时性为主的叙事 |
4.3 法制新闻叙事模式 |
4.3.1 Yakobson 叙事模式 |
4.3.2 Labov 叙事模式 |
4.3.3 Chatman 叙事模式 |
4.3.4 Martin 叙事模式 |
4.3.5 我国法制新闻话语叙事模式 |
4.3.5.1 雅氏模式与法制新闻话语 |
4.3.5.2 拉氏模式与法制新闻话语 |
4.3.5.3 查氏模式与法制新闻话语 |
4.3.5.4 本文建构的法制新闻叙事模式 |
4.4 小结 |
第五章 法制新闻话语功能 |
5.1 话语概述 |
5.2 法制报道话语功能 |
5.2.1 法制信息传播功能 |
5.2.2 社会舆论导向功能 |
5.2.3 法治建设推进功能 |
5.2.4 审美移情提升功能 |
5.3 小结 |
第六章 法制新闻话语建构与解读 |
6.1 法制新闻标题与正文建构 |
6.1.1 法制新闻标题建构 |
6.1.2 法制新闻正文建构 |
6.2 对法制新闻话语交际双方的解读 |
6.2.1 对法制新闻话语发话人的解读 |
6.2.2 对法制新闻话语受话人的解读 |
6.3 法制新闻话语对话属性解读 |
6.4 法制新闻话语意识形态解读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法制新闻语料目录(法制报道标题) |
附录二 法制新闻语料分类 |
附录三 双标题及多标题法制报道目录及冒号与引号的应用统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七车主状告交通公安被驳回(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响性诉讼评选”的法治意义——基于2005~2015年评选的行政案件分析[J]. 李媛媛. 社会中的法理, 2018(01)
- [2]“影响性诉讼评选”的法治意义 ——基于2005年—2015年评选的行政案件分析[D]. 李媛媛. 西南政法大学, 2017(10)
- [3]论自媒体时代下民意与司法的良性互动 ——基于90起影响性诉讼的司法统计分析[D]. 谢昕欣. 南京大学, 2015(12)
- [4]法制新闻话语叙事研究[D]. 薛朝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