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战友邱少云》之疑——兼与张运群老师交流(论文文献综述)
金靖勋[1](2020)在《孙双金“情智语文”理论及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小学语文课程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还是对各个学科的教学起着重大作用。随着社会与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学科更加强调以核心素养为根本,从而推动语文科目更深层次的改革。孙双金倡导的“情智教育”在为数众多的教育改革观念中,是典型模范。他创立的教育教学理念所针对的儿童“情智语文”教育,与核心素养强调对学生的性格形成和终身发展相契合,完全对应了新课标中所提倡的注重核心素养教育这一理念,满足了小学语文领域的教学需求。本文首先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收集有关孙双金的文献资料,以及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成果,详细了解与其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对孙双金的教育理念、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深刻的探讨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再利用具体的案例分析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事实依据。本论文研究目的是以孙双金的“情智语文”作为切入点,全面论述孙双金“情智语文”的教育内涵,对“情智语文”的教育理念进行有序的梳理,从而探究孙双金“情智语文”的教学理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本文主要是从五个章节进行论述分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本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概念界定进行描述;第二章概述了孙双金其人与教学经历。主要阐述了孙双金是怎样从一名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为语文教育界的明星,又如何创立“情智语文”教育观震荡了小学语文界,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育名家与校园管理者,时至今日仍然在小学教育领域发光发热。笔者在本章还对孙双金的个人荣誉、教学风格、发表着述等进行了较为详细介绍;第三章是孙双金“情智语文”的内涵及模式研究。从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方面对孙双金观念中“情”“智”的内涵进行解释,并且简要分析了“情智语文”与语文新课标的联系,与时代精神的契合。还通过孙双金的真实课堂教学案例结合其课堂特征和教学模式,进一步论述了“情智语文”的教育观念;第四章是孙双金教学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笔者不仅对现今小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实质性问题进行整理与研究,还对小学语文“听说”、“阅读”等教学运用方法进行整合与分析,进而研究孙双金“情智语文”教育观对小学语文在“听说”“阅读”教学等方面的启示,使“情智语文”教育观成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参考。
王婷[2](2018)在《张云鹰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课改推行至今,阅读课堂要“开放”、要“民主”的呼声此起彼伏。深圳市坪洲小学校长张云鹰首创并践行的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逐渐进入大家视野,其理念核心旨在将阅读教学的路径通向社会生活,将阅读教学的话语权交还给学生,创建开放的阅读教学课堂。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着眼于阅读教学的空间层面,阅读的视野不应只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领悟,对文本的理解不应仅局限于参考书中的分析;从时间上来看,阅读不仅仅是针对有限的课堂学习,不应局限在一本书、一学期的教学。在多维时空中,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打通不同时间与空间结点,贯穿课堂内外、书本内外、学科之间,拓宽语文学习领域,发挥语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语文知识的灵活性决定了语文学习与教学方法的活学活用,也决定了知识的多元理解与感悟。开放式阅读教学立足开放表征,在理念指引下,使得阅读教学的设计也呈现出了开放的色彩。首先,开放式阅读教学必然是开放的,从目标设定到策略方法,再到最后的反思与评价,开放表征贯穿始终。阅读教学不单是封闭化的阅读指导,更是从时间和空间层面进行的文本阐发。开放式阅读教学注重语文知识的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要建构起与课外生活的联系。开放式阅读教学立足生活教育理论的强大根基,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具有生活气息的因素,使“面向生活”成为阅读教学的常态。其次,在开放式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学方式也悄然而变。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教书匠,而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作为学习者的学生充分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并尝试将新旧知识进行重新建构,实现知识的实用价值。再次,从思维层面来看,开放式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强调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对学习与实践的指导作用,鼓励学生的反思精神与质疑精神,而学生创新的源头离不开教师思维的引导,开放式阅读教学打破传统与常规,开创了阅读教学的新课型,以激发兴趣为主,在充斥着创新气息的环境下促进学生的主动创造。另外,开放式阅读教学不仅针对课堂内、教材中的阅读教学,同时对课外阅读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在阅读教学中,课堂的开放能够引发师生文本的无限生发,激起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因此,“教教材”显然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开放式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将课外引读指导纳入阅读教学体系之中,按照学生课外阅读、教师课内指导、师生阅读交流讨论的步骤,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正向引导,在对阅读体验的分享中,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如此,开放式阅读教学再次在实践中体现其价值,迎合新课改的理念,成为小语界重要的教学理念。
赵欢[3](2017)在《王崧舟“诗意语文”理念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深受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并要求培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学生。不难看出,这实际上是要求我们改变以往机械死板的教育思维和教学方式。倡导教育课程改革,其意义不只是学习本身,它还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如何让学生积淀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滋养其精神生命,使其更好地于世俗生活中活出一份惬意?语文教育的精神熏陶必不可少。让学生在“诗意”的语文教育中获得精神的享受,为学生的精神生命涂抹一层温暖的底色正是诗意语文的旨归。本选题除开引言和文献综述外,共分四章进行论述,最后三张为本文研究重点。第一章是对小学语文教师王崧舟“诗意语文”相关概念的阐释,尤其是结合其个人专业成长的四个阶段对“诗意语文”理念的产生与发展加以探究。并对其课堂中彰显诗意的教学策略进行整合和分析。第二章旨在探讨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理念借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力求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本真回归提供新的可能。第三章主要是小语界“诗意语文”理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借鉴实践。在前两章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以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为依托,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教学实录等予以呈现,以便更好地展示初中阅读教学中是如何借鉴“诗意语文”理念的。第四章为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理念自身及其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运用中出现的种种迷失与出路的探讨,力求给本论题的后续实践探索出一条合理有效的发展之路。
孙榕璐[4](2016)在《90年代以来“红色经典热”现象研究》文中认为“红色经典热”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甫一出现便引起社会各领域的广泛讨论。这既是一场意识形态、商业运作和受众之间彼此对立,对话语权的争夺,也是一场三者相互融合之后对革命历史的重构与展演。论文通过对“红色经典热”现象的多维度探究,深入探源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诸多因素,总结此现象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以及现象背后反映出的当代文学经典建构过程中权力的角逐,并对“红色经典”在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论文主要从四个层面展开论述:一是对“红色经典”和“红色经典热”的概念进行梳理。论文在绪论部分对“红色经典”和“红色经典热”现象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一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厘定和辨析。首先明确“红色经典”的内涵和外延,对“红色经典”文本的特点进行分析。在题材的选择上,集中于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在创作方法上,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要指导方法,体现出具有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时代特点。其次,分析“红色经典热”在当代的构成。在经过一番沉寂后,“红色经典”在90年代末迎来一股新的接受热潮,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展现,这股“红色经典热”以“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为主,还囊括了系列图书、红诗和连环画等纸质读物的出版以及学界对“红色经典”更深入和多角度的研究,这些方面共同形成了世纪末的“红色经典热”,这股“红色经典热”也将新的社会风尚和时代精神带入其中,打造了更符合时代特点的“红色经典”。二是探究“红色经典热”现象出现的原因。论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从“红色经典”在世纪末的接受情况和传播状态述析“红色经典热”现象背后的复杂原因。“红色经典热”现象的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转型期文化语境的转变与“红色经典”文学价值的重新发现及其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首先,世纪末怀旧情绪和文化消费心理在这一时期表现得较为突出,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也对“红色经典”有了新的审美期待,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为“红色经典热”提供了空间。其次,小说本身英雄传奇式的故事、日常化的革命叙事等文本所具有的艺术价值都成为其再度走红的前提。最后,图像的介入,特别是影视改编的推动使“红色经典”得到广泛传播。此外,网络也成为了“红色经典”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利用网络平台,借助广播剧、电子书、网络游戏等形式扩大了受众的覆盖面。中小学教育也将“红色经典”引入课本,或者作为推荐书目,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其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三是对“红色经典热”现象的影响进行概括并进行反思。论文的第四章指出“红色经典热”的出现促进了当下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创作,在传统革命叙事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因素,实现了革命话语和市场指向的融合。同时,在市场的运作下,“红色经典”改编的影视戏剧层出不穷,但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学文本的经典性。从“红色经典热”现象也不难看出,在当代文学经典建构的过程中,一部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主流意识形态的选择、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以及图像的介入与冲击都构成了经典建构过程中权力的凝聚与分配。四是对论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结束语部分总结了“红色经典热”出现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红色经典”在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希望“红色经典”能够深入开发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获得良性发展。作为世纪末备受热议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红色经典热”以怀旧、解构、消费为表征,实则揭示了当代社会的精神困境和建构民族文化的必要,不仅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结构,也折射了当下人们的文化心态。
高乐素[5](2013)在《王崧舟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有力的推进阶段。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新生代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教学特色的特级教师。他们的个人实践知识对广大青年教师具有指导性、启发性和借鉴性,其专业成长历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参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已成为一个重要且意义深远的课题。王崧舟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育界中独树一帜,成为当今中国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一个奇葩。吸引我们走进王崧舟的多半是他教学中鲜明的艺术特质,本文以王崧舟的语文阅读教学艺术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全文分为六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对特级教师和王崧舟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提炼和概括,对教学艺术的内涵、特色和分类进行了论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第一章,对王崧舟的专业成长历程进行梳理,且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论述。通过王崧舟个人成长的历史逻辑,展示其与语文教学的精神状态和内在联系。第二章,对王崧舟的阅读教学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在理论上对“诗意语文”的内涵进行了狭义与广义的区分,明确了诗意语文的核心和灵魂;从目标、过程和内容出发对王崧舟的“生本课堂”观作了进一步的阐释;结合实例从文本、教学、心灵方面对王崧舟“审美教育”观作了探究。第三章,是全文的重点和创新之处,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对王崧舟的阅读教学艺术作学理的阐释,分为古诗词教学内容研究、实用文教学内容研究和散文教学内容研究,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作深入地课例研讨。第四章,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观照王崧舟的阅读教学艺术,通过分析教学技巧层面的具体方式,以诵读、提问、创造情境为论述点概括其表现出来的教学特色。第五章,对王崧舟的教学语言艺术进行探究,从导入语、训:授语、评价反馈语和结束语等方而总结王崧舟的教学语言‘特色。
郑晔[6](2012)在《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1951-2000)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后,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急剧下降。进入新世纪,面对长期以来文化产品的输入与输出严重不平衡的现象,国家在针对发展经济而提的“走出去”战略下,急于寻求“文化走出去”的成功经验。其实,早在新中国建国初,国家就开始尝试通过《中国文学》杂志有计划地、系统地对外译介中国文化了。然而,作为惟一一本对外译介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的官方外文刊物,《中国文学》却于2001年停刊。本文拟借助译介学和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相关理论,分四个时间段全面考察《中国文学》50年来的生产过程及其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情况,总结中国文学在走出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策略参考。翻译研究文化学派侧重从文化层面审视翻译,对影响翻译产生和接受的规范和约束机制、翻译和其他类型文本生成之间的关系、翻译在特定文学以及不同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感兴趣,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兴趣所在。《中国文学》的生产及其传播和接受分别发生在源语国家和译语国家,其译介主体、译介内容和译语语言主要受源语环境的制约,其译介渠道、译介效果和译介功能主要受译语国家环境的制约。因此,本文主要使用改写理论、翻译规范、创造性叛逆几种理论工具来解释这些译介要素。《中国文学》的译介主体由赞助人和中英文编辑构成的专业人士共同组成。赞助人包括一级赞助人和二级赞助人,前者由国家最高外宣部门和文化部门构成,后者由承担党和国家书刊外宣的出版单位单位构成。这种复杂并更换频繁的管理体制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学》各个时期的行政和业务工作。中文编辑负责挑选作品,英文编辑即译者负责翻译,虽然他们是合作关系,但是中文编辑的改稿权始终大于译者。赞助人通过制定翻译政策来制约刊物对译介作品的挑选(译什么)及译者的翻译策略(怎么译),它与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关系时近时远,翻译策略从信达雅过渡到解释性翻译。集中型赞助通过意识形态、经济、地位来控制译者,促使他们遵守其制定的翻译政策,保证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能够通过刊物体现出来。译介主体在翻译政策的制约下为国外读者确立了一批代表中国文艺的经典作品和经典作家。由于国内形势、编辑方针、国际形势在四个不同的时间段内有不同的变化,因此《中国文学》译介的作品在题材、体裁以及作家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另外,受源语国家审美制约的刊物装帧设计和受主流意识形态制约的发行周期也表现出不同特征。于是,带有不同阶段特色的作品、装帧、美术插页和发行周期都直接影响着刊物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虽然刊物对译介对象有自己的定位,但是受译语环境意识形态和期待规范的制约,实际读者跟目标读者之间总是存在一些偏差。通过读者来信、报刊评论、专家学者的研究引用和高校的教学使用状况可以看出读者对刊物的接受情况;通过刊物的发行量、书刊的转载量以及各大图书馆的馆藏量可以看出刊物在国外的传播情况。刊物译介的文学作品、文论、美术插页等内容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尤其创刊初期和新时期译介的内容在国外得到一定的反响。但是,除了创刊初期杨氏夫妇和沙博理的翻译得到肯定之外,刊物的译语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符合专业读者的期待规范。刊物的译介渠道也一直处于有所发展但始终发行不畅的状态。因此,刊物在国外的译介效果并不理想。源语国家机构赞助下的对外译介行为受源语国家环境的影响多于译语国家,并且不可避免要受到国家在翻译政策上的制约,因此,译介内容和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偏向源语规范,而不是译语规范,很难被译语国家接受便理所当然。然而,作为专业人士的编译人员属于国家知识分子阶层,受国家赞助人的制约,可其在意识形态和诗学上跟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并不尽然一致,因此,他们在译介作品时,往往更多考虑译语国家的接受规范。刊物的译介便在国家赞助人和专业人士的权力的此消彼长中发生着变化。国家机构译介的刊物在国外的接受更多受到国家外交关系、译语国家意识形态、国外发行渠道的制约,源语国家无法通过操控译介内容和译语语言来完全控制其在译语国家的传播和接受,接受者和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便在所难免。国家通过掌握文学期刊这一象征资本,五十年来赞助其连续不断的出版发行,使国家在世界文化场域中的权力得到一定的累积增殖,但是文学译介为国家带来的利益远远低于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刊物的投入,于是《中国文学》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不得不遭到停刊的厄运。可见,“中国文学走出去”并非只涉及语言翻译问题,它受源语国家和译语国家外交关系、意识形态、诗学及翻译规范的制约,并受赞助人、专业人士、翻译政策、读者期待、发行渠道的制约。这些因素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因此,“中国文学走出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国家只有在“谁来译介”、“译介什么”、“如何译介”几个方面尽快转变译介理念,才能有效解决中国文学对外译介的问题。
王弘[7](2011)在《“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解读》文中研究指明英雄模范是中国革命的先驱、中华民族的脊梁、子孙万代的楷模。他们所具有的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献身精神,使得他们成为引领时代前进,推动社会进步的先锋旗帜。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与效仿古之如此,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皆以此鼓舞士气、团结力量、共筑大业。时至“文革”,“英雄崇拜”更加泛滥。有学者说“文革”是一个“造神”的年代。伴随各类政治活动开展过程中,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榜样、标兵。他们与那些经受过“文革”洗礼幸存下来的老英雄、老模范,褶褶闪耀在时代的天空,而那些不幸被定性为“假劳模”的个体,不管之前他们的业绩有多辉煌,瞬间陨落。回归至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从六十年代开始,受国内外环境影响,中国社会政治气味愈加浓厚。国内反修防修运动的急速推进,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逐渐达到顶峰,他的振臂一挥,得到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响应,由此导致了“文革”中一系列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演变。红卫兵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三支两军”,无不带有这方面的因素。另外,国际上与苏联关系的恶化升级,直接导致我国政府外交战略转移思路的初步构成。在此大环境下,置身在其中的英模人物,因缘际会的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众多英模人物相涌而出的同时,他们几乎无一例外的经历了一番荣辱沉浮的岁月。文章正是以此为主线展开考察论述。英模文化的存在意义在于他是一种具有正面示范和激励功能的文化形态,由此典型的挖掘确立,除了要符合人民大众的传统尊崇观外,也须突出执政党的主流价值观。基于此,文章通过对英模人物的培育机制、宣传推广机制以及表彰机制的历史考察,比较客观的还原了这一文化机制当时的状况。在今天很多人眼中,英雄只不过是一瞬间的行为成就其英名。三国刘备文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马克思唯物辩证论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没有平时的点滴服务奉献精神的累积,又何谈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基于此,在对英模人物的家庭、职业等个体因素考察的同时,对其心态、品德进行了概括梳理,总结自身成就其英雄壮举道路的点点滴滴。另外,诸如党的领导、教育、传统文化的客观引导、个人的社会实践也是其重要因素。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人性中的某些消极成分在某些因素的引导下被无限扩大,甚至于被曲解走向极端。这种双向成分的存在暴露是时代性的深刻体现。英模文化作为执政党主流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当政的政治思想无疑会是文化机制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指导下,“文革”时期风云变幻的政局注定了这一文化机制的非正常走势。林彪担任国防部长以后在军队系统大肆推出“突出政治”,在这一标准被推广至各行各业以后,政治因素渐成评价忠诚与否、先进与否的硬性指标;“九一三事变”后,周恩来在部分领域进行了“左”倾思想的克服工作,重提实干精神。这一思想转轨为英模文化步入正轨提供了可能;“文革”后期,“四人帮”日益猖獗,出于打倒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目的,他们授意树立了一批“反潮流英雄”。思想政治领域难得的一点曙光再次遭到扼杀。文章通过对这一时期政治思想领域的历史考察,总结得出英模文化阶段性特征的呼唤因素。作为一种具有示范和激励功能的文化形态,英模文化从思想引导、实践榜样等方面实现其社会效应。受时代局限性影响,在取得某些正面效应的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诸多负面影响。在观其利弊基础上,进而对这一文化机制进行初步的总结评价。总之,考察这段时期的英模文化现象,便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具象地勾画时代特征。“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考察总结“文革”时期英模文化,不仅对我们实事求是地认识定位“文革”时的这一现象意义重大,对我们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亦颇有重大现实关照性和理论借鉴意义。
黄莉萍[8](2010)在《中学语文语感教学探索》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70年代后期,语文教学的效率低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反思。语感教学在诸多改革方案中脱颖而出。近30年来,在众多专家学者和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下,语感教学在理论认识上逐渐深入,实践中也得到了积极的反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总结归纳其研究成果并进一步分析探讨,另一方面,从实践上进行积极探索,以推进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指导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人关于语感及语感教学的研究在对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梳理了语感及语感教学的发展脉络。简单介绍了语感兴起的背景。在前人关于语感本质及语感教学的研究综述上,进一步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二章语感教学的理论基础借鉴王尚文先生的理论,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为语感教学寻找理论依据,以期指导语感教学实践。第三章语感教学的基本途径与方法语言知识的学习可以促进语感的发展。语感教学基本途径有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种途径有所交叉。语感实践是让学生接触具体的言语材料,通过听读抄背讲写,形成敏锐、准确、丰富的语感。语感实践强调体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可采取诵读法、感染法、比较法、体味法和想象法等方法。语感分析是对言语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做出分析判断,分析语言在这里是怎样使用的。语感分析的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语体等方面。具体操作方法有增减法、调序法、置换法、联系法、改错法等。第四章语感教学的三种课型在参考一些语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整理了三种课型的具体操作步骤,有教读品味课、欣赏陶冶课、自读涵泳课。
郑名典[9](2004)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之疑——兼与张运群老师交流》文中提出
潘世松[10](2003)在《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不同年龄段的语用主体与交际方式、语言及非语言材料等语体因素的关系着眼,对现代汉语语体进行共时态下的历时研究。文章认为,语体是语用主体语用能力的共体性特征的体现,是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语用主体由于生理状况、心理能力、认知水平、社会化程度等原因的制约,在运用交际方式、语言及非语言材料等语体因素时所形成的特点的综合,具体表现为由身体交际方式(相对应的身体语)、口头交际方式(相对应的口头语)、实物交际方式(相对应的实物语)、书面交际方式(相对应的书面语)等交际方式和由词语、句式、语音手段、辞式、章法、符号、图表等语言及非语言材料共同组成的特点的系列。语体随着语用主体从出生、上学、职业化直到晚年以后的人生发展不同年龄阶段而呈现出习得上的不同特征。语体具有习得性,这种习得性又具有渐进性、阶段性和终身性。语用主体对语体的终身性习得经历一个对原型语体的靠近和偏离的过程,靠近分为边缘性靠近和原型性靠近。原型语体即日常语体,是初民交际的历时传承,交际方式、语言及非语言材料等语体因素具有基本性、广泛性、历时性等特征。语用主体的终身性语体习得,以出生(0岁)、进入小学(6、7岁)和开始职业化(18岁左右)为分界点,分为四个阶段:语用主体脱离母体的一刹那(0岁)之前,是语体习得零(潜语体)阶段;从出生(0岁)到进入小学(6、7岁),是语体习得学龄前阶段;从进入小学(6、7岁)到开始职业化(18岁左右),是语体习得学龄阶段;从开始职业化(18岁左右)到晚年以后,是语体习得职业化阶段。我们主要考察语体习得学龄前、学龄、职业化三个阶段。语体习得零(潜语体)阶段,语用主体脱离母体一刹那之前,并不是一块“白板”,而是已经具备了独特的活动能力,为即将到来的交际准备了潜能。语体习得学龄前阶段,语用主体的语体习得由零语体向原型语体作边缘性靠近,交际方式由与本能性叫(哭)喊相伴随的身体方式发展到身体方式、口头方式,再到身体方式、口头方式、实物方式的交叉、综合运用;语言材料的选择可能性很小。语体习得学龄阶段,在学龄前阶段语体习得的基础上,语用主体的语体习得向原型语体作原型性靠近并准备偏离原型语体,交际方式在已有的基础上开始习得起质的“飞跃”的书面方式;逐渐在语用中习得语言及非语言材料的选择可能性,交际方式和语言及非语言材料等的可选择度逐步增大。语体习得职业化阶段,语用主体的语体习得在继续习得原型语体的同时,对原型语体进行偏离,交际方式、语言及非语言材料等语体因素的可选择度趋向终身性语体习得的最大值并具有典型的职业化特征。<WP=6>语用主体终身性语体习得的目标是形成“语体集合”、日益接近语体习得饱和度,但任何一个个别的语用主体都不可能习得全部的语体。职业化阶段以前,语体以习得为权重;职业化阶段,语体以运用为权重。
二、《我的战友邱少云》之疑——兼与张运群老师交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的战友邱少云》之疑——兼与张运群老师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1)孙双金“情智语文”理论及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范围及方法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孙双金及其“情智语文”的内涵与价值 |
2.1 孙双金简介 |
2.2 孙双金的着述 |
2.2.1 孙双金的专着及教材 |
2.2.2 孙双金的期刊论文 |
2.3 “情智语文”的内涵 |
2.4 “情智语文”的价值 |
2.4.1 “情智语文”符合新课标要求 |
2.4.2 “情智语文”体现时代精神 |
第三章 孙双金“情智语文”的特征及实施步骤 |
3.1 “情智语文”特征 |
3.1.1 “小脸通红”——激发欲望 |
3.1.2 “小眼发光”——启发智慧 |
3.1.3 “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激励参与 |
3.2 “情智语文”的实施步骤 |
3.2.1 启动情智:步入情境 |
3.2.2 生成情智:触动感悟 |
3.2.3 发展情智:多元交流 |
3.2.4 展现情智:表达能力 |
第四章 孙双金教学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
4.1 “情智语文”对“听、说”教学的启示 |
4.1.1 激发听说欲望 |
4.1.2 激励参与 |
4.1.3 多元交流 |
4.1.4 运用升华 |
4.2 “情智语文”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
4.2.1 初读,诱发“情智” |
4.2.2 细读,深化“情智” |
4.2.3 再读,升华“情智” |
4.2.4 重视课外阅读 |
4.2.5 加强重视阅读指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谢辞 |
(2)张云鹰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有关开放式阅读教学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有关开放式阅读教学的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课例分析法 |
第一章 张云鹰开放式阅读教学的理论阐述 |
一、张云鹰开放式阅读教学的概述 |
(一)张云鹰对开放式阅读教学的概念界定 |
(二)本文对开放式阅读教学的阐释 |
二、张云鹰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产生的现实基础 |
三、张云鹰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生活教育理论 |
(三)现代大教育理论 |
(四)全语言学习理论 |
第二章 张云鹰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 |
一、确立开放性的阅读教学目标 |
二、明确教学过程中的开放表征 |
三、积极倡导多元、深度、开放的教学方法 |
四、努力构建开放而多元的评价体系 |
第三章 张云鹰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
一、建构生成 |
(一)活化知识,融会贯通 |
(二)即学即用,语篇惊鸿 |
(三)巧搭支架,思维启源 |
二、生活拓展 |
(一)引入生活源头活水,唤醒学生语文感知 |
(二)积极探索课型创新,延展阅读教学空间 |
(三)启发学生思维创新,挖掘学生创造源泉 |
三、心理成像 |
(一)无中生有:让想象点亮留白 |
(二)无声教学:安静之中对话作者 |
(三)以声唤情,营造诗意的情境 |
第四章 张云鹰开放式阅读教学的课外引读指导 |
一、开放式课外引读的类型 |
(一)谈古:倾心经典 |
(二)论今:体认现实 |
(三)想象:丰裕精神 |
二、开放式课外引读的指导方法 |
(一)灵活导入,兴趣引领 |
(二)关注体验,指向表达 |
(三)总结延伸,拓展思维 |
第五章 启示与思考 |
一、张云鹰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启示 |
(一)留心生活,品尝开放之鲜 |
(二)把控转化,善读而后吐新 |
(三)立足博览,广学方能知味 |
二、对张云鹰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理性思考 |
(一)水到渠成:合理把控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
(二)适度原则:如何把握阅读教学的“开放度”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王崧舟“诗意语文”理念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教师王崧舟“诗意语文”相关概念的阐释 |
第一节 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
一、王崧舟教学个性的凸显 |
二、王崧舟教学风格的形成 |
三、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流派的开创 |
四、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境界的展望 |
第二节 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理念的界定 |
第三节 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理念的彰显 |
一、多一点节奏层递感 |
二、多一点细致咀嚼感 |
三、多一点鲜活画面感 |
四、多一点生命关怀感 |
五、多一点文化底蕴感 |
第二章 王崧舟“诗意语文”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借用价值 |
第一节 指引理想方向 |
第二节 传承“诗教”文化 |
第三节 实现审美陶冶 |
第四节 培养“完整的人” |
第三章 王崧舟“诗意语文”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借用实践 |
第一节《山坡羊·潼关怀古》的“诗意”解读 |
一、教学实录 |
二、分析反思 |
第二节《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诗意”阐释 |
一、教学实录 |
二、分析反思 |
第三节《苏州园林》的“诗意”欣赏 |
一、教学实录 |
二、分析反思 |
第四章 王崧舟“诗意语文”在初中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
第一节 诗性和理性 |
第二节 预设和生成 |
第三节 虚伪煽情和以情激情 |
第四节 课内诗意的彰显和课外诗意的涵养 |
第五节 小学“诗意语文”和初中“诗意语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90年代以来“红色经典热”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研究现状 |
0.2 本文的结构与方法 |
0.3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1 “红色经典热”相关概念界定及其当代构成 |
1.1 “红色经典”及“红色经典热”界说 |
1.2 “红色经典热”的当代构成 |
1.2.1 “红色经典”文本再现 |
1.2.2 “红色经典”翻拍与红歌新唱 |
1.2.3 学界的重视与研究的深入 |
2 “红色经典热”现象探源 |
2.1 “红色经典”的文本价值 |
2.1.1 大众化的美学特征 |
2.1.2 潜在的重构资源 |
2.2 社会转型期的文化语境 |
2.2.1 价值认同的心理追求 |
2.2.2 信仰的焦虑和英雄的呼唤 |
2.2.3 民族文化建构的需求和精神建设的导向 |
2.3 接受主体审美取向的引导 |
2.3.1 文学消费心理的刺激 |
2.3.2 阅读主体的能动反映 |
3 “红色经典”的跨媒介传播 |
3.1 多元的传播途径 |
3.1.1 影视图像的大量介入 |
3.1.2 系列丛书的再版与网络传播 |
3.1.3 中小学教育体系的引入 |
3.2 “红色经典”的传播价值 |
3.2.1 历史与现实断裂的缝合 |
3.2.2 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双赢 |
4 “红色经典热”现象的反思 |
4.1 “红色经典”影响下的“后革命”历史小说创作 |
4.1.1 史诗品格与宏大叙事的延续 |
4.1.2 凡俗空间的深入挖掘 |
4.1.3 市场指向与革命话语的不断融合 |
4.2 影视改编对“红色经典”的消解 |
4.2.1 红色记忆的重释 |
4.2.2 革命历史的符号化表现 |
4.2.3 世俗化倾向的戏说 |
4.3 由“红色经典热”看当代经典建构中的权力角逐 |
4.3.1 主流意识形态的选择 |
4.3.2 大众视野的审美期待 |
4.3.3 文本艺术价值的淡化 |
4.3.4 图像的介入与冲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王崧舟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一) 关注特级教师研究体现了教育研究者的社会使命感 |
(二) 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参考 |
(三) 特级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未得到充分的认识与阐释 |
(四) 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引起广泛关注 |
二、研究综述 |
(一) 关于特级教师的研究 |
(二) 关于特级教师王崧舟的研究 |
三、教学艺术概述 |
(一) 教学艺术的内涵 |
(二) 教学艺术的特点 |
(三) 教学艺术的分类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王崧舟专业成长历程 |
第一节 崭露头角阶段 |
第二节 孤独沉潜阶段 |
第三节 一鸣惊人阶段 |
第四节 开创流派阶段 |
第二章 王崧舟阅读教学理论研究 |
第一节 王崧舟“诗意语文”观探究 |
一、诗意语文的内涵 |
二、诗意语文的核心和灵魂:情 |
三、对诗意语文的思考 |
第二节 王崧舟“生本课堂”观探究 |
一、目标:让学生充分体验 |
二、过程:重在倾听和理解 |
三、内容:基于学生实际 |
第三节 王崧舟“审美教育”观探究 |
一、探索文本之美 |
二、教出教学之美 |
三、审视心灵之美 |
第三章 王崧舟阅读教学内容研究 |
第一节 古诗词教学内容研讨——以《长相思》为例 |
一、关于教师“想教什么” |
二、关于课堂里“实际在教什么” |
三、关于学生“可能学了什么” |
第二节 实用文教学内容研讨——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 |
一、关于文体及其阅读方式 |
二、关于课堂教学的流程 |
三、关于教学内容的落点 |
第三节 散文教学内容研讨——以《慈母情深》为例 |
一、关于选文的定位 |
二、关于“语文意识” |
三、关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
第四章 王崧舟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
第一节 反复诵读 层层深入 |
一、以诵读“正其音” |
二、以诵读“揣其义” |
三、以诵读“演其形” |
第二节 巧妙提问 优化教学 |
一、问点的恰当选择 |
二、问法的精心设计 |
第三节 创设情境 复活感性 |
一、音乐渲染情境 |
二、表演体会情境 |
三、语言描绘情境 |
第五章 王崧舟的教学语言艺术探究 |
第一节 以旧带新的导入语 |
第二节 催化情感的讲授语 |
第三节 机智幽默的评价反馈语 |
第四节 简洁精练的结束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1951-2000)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文献综述 |
一、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
二、 《中国文学》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问题 |
一、 理论框架:译介学与翻译研究文化学派 |
二、 研究问题:《中国文学》的译与介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方法:描述性的个案研究 |
二、 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一章 译介主体:《中国文学》的国家赞助人和编译人士 |
第一节 国家赞助人和中英文编辑 |
一、 作为赞助人的国家机构 |
二、 中文编辑和译者 |
第二节 赞助人对刊物的制约:翻译政策 |
一、 编辑方针:与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关系 |
二、 翻译方针:以翻译策略为主 |
第三节 赞助人对译者的制约:集中型 |
一、 意识形态:政治运动、入党入职 |
二、 经济:中央统一分级管理体制 |
三、 地位:以是否符合赞助人的意识形态而定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译介内容:赞助人确立的经典作品和经典作家 |
第一节 译介作品:题材、体裁、作家 |
一、 1951-1965:为工农兵服务 |
二、 1966-1976:以阶级斗争为纲 |
三、 1977-1989:否定“文革”、反思“当代” |
四、 1990-2000:“主旋律”被分化 |
第二节 刊物装帧设计:源语国家审美规范 |
一、 1951-1965:工农兵生活和斗争 |
二、 1966-1976:全国上下一片红 |
三、 1977-1989:社会主义建设和生活 |
四、 1990-2000:社会主义创作和生活 |
第三节 刊物发行周期:随主流意识形态而变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译介效果:《中国文学》的传播和接受 |
第一节 1951-1965:受到意识形态相同国家的欢迎 |
一、 以中间读者为主 |
二、 亚非拉称赞,欧美批评 |
三、 内容重于语言,外国专家的翻译受肯定 |
四、 以左派进步书店为主,派遣驻外机构 |
第二节 1966-1976: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分子读者增多 |
一、 否定中间读者,以左派读者为主 |
二、 读者反应:肯定鲁迅作品,漠视“文革”文学 |
三、 内容重于语言 |
四、 只靠少数左派书店,撤销驻外机构 |
第三节 1977-1989:欧美国家的专业读者增多 |
一、 不分左中右,以国外知识分子和汉学家为主 |
二、 对“新时期”文学的译介褒贬不一 |
三、 内容语言并重,专业读者不满非“学者型翻译” |
四、 不分左中右,与所有一般友好书店合作 |
第四节 1990-2000:国外读者群流失 |
一、 以双语读者和中文读者为主 |
二、 对内容和翻译都不满意 |
三、 内容语言并重,专业读者不满“非文学性翻译” |
四、 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
第五节 小结 |
结语 国家对外译介行为:经验教训与启示 |
第一节 《中国文学》:半世纪功过谁予评说? |
第二节 国家译介行为:反思与前瞻 |
一、 《中国文学》对外译介的经验教训 |
二、 研究不足和前景 |
参考文献 |
(7)“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论证 |
(一) 选题来源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理论意义 |
(四) 学术价值 |
(五) 现实关照性 |
二、学术史综述 |
(一) 研究成果及现状 |
(二) 有关英模文化研究的各种原始资料来源 |
三、学术要点 |
(一) 学术切入点 |
(二) 学术考量重点 |
(三) 学术探讨难点 |
(四) 学术创新点 |
四、相关界定 |
(一) 时间 |
(二) 空间界定 |
(三) 内容、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背景 |
一、英模文化形成的国内因素 |
1、极端的个人崇拜引发泛滥的英雄崇拜 |
2、建国十七年教育成果与“教育革命”的碰撞 |
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狂热再兴 |
4、人民解放军参与地方“革命”—“三支两军” |
5、当权者命运的沉浮 |
二、国际因素 |
1、中苏关系的恶化升级 |
2、中国外交策略的转移 |
第二章 “文革”英模文化之人物谱系 |
一、“文革”中认可的中共成立后到建国前的英模 |
二、“文革”中认可的建国后到“文革”前的英模 |
三、“文革”期间涌现的英模 |
1、军队英雄序列 |
2、群众劳动模范系列 |
3、知青系列模范 |
四、“文革”中被打倒的英模 |
五、“文革”期间举国尊崇的模范群体 |
1、“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 |
2、“老三篇” |
六、“文革”中受到推崇的“另类英模” |
1、“红卫兵闯将”、“反潮流英雄” |
2、“伪英模” |
第三章 “文革”时期英模的宣传 |
一、“文革”英模的培育机制 |
1、英模人物的发现 |
2、当权人物巩固权势的刻意所为 |
3、英模形象的树立 |
4、英模人物的安置 |
二、英模的宣传推广 |
1、媒体的宣传 |
2、报告、事迹展览会以及演讲 |
3、组织召开各类英模集会 |
4、创作各类宣传英模的文艺作品 |
5、出版英模日记、格言 |
6、将英模事迹编入教材中 |
7、设立具有象征意义的纪念物来纪念缅怀英模人物 |
三、英模人物的表彰形式 |
1、授予政治荣誉 |
2、领导人接见、评价或题词 |
3、建立纪念馆、纪念堂、陵园,或以英模名义发行邮票、连环画等 |
4、附属政治待遇 |
第四章 “文革”英模之家庭及职业审视 |
一、“文革”英模人物的家庭审视 |
1、英模人物的家庭出身 |
2、家庭观念 |
二、“文革”英模人物职业、地域出身审视 |
第五章 英模人物之心态探究 |
一、强烈的阶级斗争意识 |
二、坚定的政治信仰 |
1、对领袖的无限忠诚与敬畏 |
2、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
3、崇高的思想觉悟 |
4、坚强的党性 |
5、富于献身的心态 |
三、强烈的感恩意识 |
1、新旧社会的对比 |
2、运动前后的遭遇 |
四、积极向上的心理诉求 |
1、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
2、强烈的使命感 |
3、艰苦奋斗的心态 |
五、革命英雄主义情结 |
六、光环荣耀下的隐性心理 |
1、自我欲望的膨胀 |
2、极端的“英雄梦” |
第六章 英模人物之品德考察 |
一、品德展现 |
1、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
2、舍己为人、舍生忘死的高尚品德 |
3、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的高尚情操 |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
5、待人真诚、谦逊朴实的处事原则 |
6、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 |
二、“文革”时期英模品德的培育 |
1、党的领导教育、鼓励 |
2、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
3、个人主动的社会实践 |
第七章 英模文化与政治思想 |
一、林彪主政下大肆宣扬“突出政治”以及在与江青、康生相勾结过程中打造的“红卫兵闯将” |
二、周恩来主政下思想领域方面的部分革新以及维护、安置老英模 |
三、江青反革命集团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的兴风作浪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领域的再次混乱-“反潮流英雄”的横行 |
第八章 英模文化与社会效应 |
一、社会引导 |
二、社会激励 |
1、积极影响 |
2、消极影响 |
三、社会教化 |
1、树立社会参照 |
2、社会规范 |
四、社会凝聚 |
五、英模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1、经济建设的社会动力 |
2、对精神文明的影响 |
六、社会觉醒 |
1、对大寨经验的渐次抵制与反思 |
2、对“反潮流英雄”的抵制 |
七、英模文化对外交工作的影响 |
第九章 “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定位 |
一、强烈的时代印记 |
二、“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正面影响 |
1、对整个社会的积极影响 |
2、对英模个体的影响 |
三、英模文化的局限性 |
1、政治干预成分的激增 |
2、英模形象的绝对化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中学语文语感教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前人关于语感及语感教学的研究 |
1.1 “语感热”兴起的背景 |
1.2 关于语感本质的研究 |
1.3 关于语感教学的研究 |
1.3.1 语感教学的两种基本思想 |
1.3.2 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
2 语感教学的理论基础 |
2.1 语感教学的哲学基础 |
2.2 语感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
2.3 语感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
3 语感教学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
3.1 语言知识与语感养成 |
3.1.1 语感和语识 |
3.1.2 语感能力和语识能力 |
3.1.3 语感方法和语识方法 |
3.2 语感实践及其教学方法 |
3.2.1 语感实践 |
3.2.2 语感实践的教学方法 |
3.3 语感分析及其操作方法 |
3.3.1 语感分析 |
3.3.2 语感分析的内容 |
3.3.3 语感分析的具体操作 |
4 语感教学的三种课型 |
4.1 教读品味课 |
4.1.1 教学目标 |
4.1.2 操作程序 |
4.2 欣赏陶冶课 |
4.2.1 教学目标 |
4.2.2 操作程序 |
4.3 自读涵泳课 |
4.3.1 教学目标 |
4.3.2 操作程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语体研究的现状及“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理念的提出 |
第一节 语体研究的现状及特点 |
一、 语体研究状况概述 |
二、 以职业化阶段语用主体的语体为主要对象的语体研究 |
第二节 “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理念的涵义 |
第二章 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划分的学科基础 |
第一节 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概念及其分类 |
第二节 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的哲学基础 |
第三节 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的认知科学与心理科学基础 |
第四节 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的美学基础 |
第三章 “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的理论架构 |
第一节 交际方式四分论 |
一、 身体方式与对应的身体语 |
二、 实物方式与对应的实物语 |
第二节 年龄阶段四分论 |
一、 语用主体语体习得年龄阶段的划分 |
二、 语体习得年龄阶段语用主体生理、心理(认知)、社会化的发展 |
三、 语用主体语体习得年龄阶段的特征 |
第三节 语体原型与语用主体语体习得的偏离论 |
一、 原型理论 |
二、 语体范畴 |
三、 原型语体与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习得的偏离 |
第四章 学龄前阶段语用主体的语体习得及其语体特征 |
第一节 学龄前阶段语用主体语体因素习得的基本情况 |
一、 0——3岁语用主体语体因素习得的基本情况 |
二、 3——6、7岁语用主体语体因素习得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学龄前阶段语用主体语体习得特征的进一步考察 |
一、 无意识辞格的常用与偶用性 |
二、 语用原则的违反与语用策略的构建性 |
三、 主体认知与言语幽默性 |
四、 言语与象征性游戏合一性 |
第五章 学龄阶段语用主体的语体习得及其语体特征 |
第一节 小学阶段语用主体的语体习得及其语体特征 |
一、 身体方式(对应的身体语)的习得 |
二、 口头方式(对应的口头语)的习得 |
三、 实物方式(对应的实物语)的习得 |
四、 书面方式(对应的书面语)的习得 |
第二节 中学阶段语用主体的语体习得及其语体特征 |
一、 口头方式(对应的口头语)的习得 |
二、 书面方式(对应的书面语)的习得 |
第六章 职业化阶段语用主体的语体习得及其语体特征 |
第一节 准职业化阶段语用主体的语体习得及其特征 |
一、 口头语的习得及其特征 |
二、 书面语的习得及其特征 |
第二节 职业化阶段语用主体的语体特征及其习得情况 |
一、 语用主体职业化阶段的语体特征 |
二、 职业化阶段语用主体的语体习得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我的战友邱少云》之疑——兼与张运群老师交流(论文参考文献)
- [1]孙双金“情智语文”理论及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D]. 金靖勋. 延边大学, 2020(05)
- [2]张云鹰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研究[D]. 王婷.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3]王崧舟“诗意语文”理念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D]. 赵欢.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4]90年代以来“红色经典热”现象研究[D]. 孙榕璐. 辽宁大学, 2016(02)
- [5]王崧舟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研究[D]. 高乐素. 杭州师范大学, 2013(07)
- [6]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1951-2000)为个案[D]. 郑晔.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7]“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解读[D]. 王弘.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8]中学语文语感教学探索[D]. 黄莉萍. 江西师范大学, 2010(06)
- [9]《我的战友邱少云》之疑——兼与张运群老师交流[J]. 郑名典. 小学语文教学, 2004(12)
- [10]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 潘世松. 复旦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