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创新为灵魂 提高核心竞争力——科技部、火炬中心提出高新区“二次创业”九点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陈晨[1](2021)在《山东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科学技术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发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兴建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了一股涌动的潮流,成为推动高新技术及其实现产业化发展,提升国家及地区竞争力的一种战略选择。高新区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创新的孵化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新区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载体,必须加速构建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与发展模式,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山东省的国家级高新区自1988年陆续成立以来,在推动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提供创新就业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国内先进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对山东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影响其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并提供相关对策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山东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在探讨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对山东省13家国家级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根据高质量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依据,构建了适合评价山东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创新发展、开放活力、协调发展和共享共建四个维度组成,利用熵值法计算出13家国家级高新区2015年到2018年每年的高质量发展得分,通过得分结果对山东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角度包括三方面:依据总得分对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做整体评价,对创新发展、开放活力、协调发展和共享共建四个维度的高质量发展得分分别进行评价以及对13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从2015年-2018年的变化的评价。随后在得到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的基础上,以高质量发展得分为观察变量,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选取经济环境,科技投入和金融发展三方面作为影响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山东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做路径分析,分析这三方面因素对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结果表明济南和青岛高新区作为高质量发展较先进园区(得分>60),正向北京、上海等一流高新区迈进。济南利用自身的省会优势来促进发展,青岛作为沿海城市,利用便利的交通和对外开放程度高的优势,实现外资的引入和资源的运转。威海、潍坊、淄博、济宁高新区为高质量发展一般园区(60>得分>30),这些园区需要找到自己的发展优势与发展特色,突破发展瓶颈,向一流园区迈进。泰安、烟台、莱芜、临沂、枣庄、德州、黄河三角洲高新区为高质量发展较落后园区。这些地区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大力进行创新来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完善的资源利用和产品产出体制。发展较先进的高新区与较落后的高新区之间的差异一直很大,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很突出。科技投入和制度因素对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均有促进作用,金融发展对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作用不显着。其中科技投入的促进作用十分巨大,路径系数达到0.855,制度因素对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系数为0.129,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还相对不太明显。
冯喆[2](2020)在《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先行区”和“试验田”,不仅促进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也率先探索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如何通过国家高新区设立,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成为目前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陕西省发展潜力逐步被释放。但近年来,陕西省经济发展受到要素价格上升和环境恶化的制约,依靠资源投入和廉价劳动力带来的经济红利逐渐减少,而以知识和创新为代表的经济新动能尚未完全发挥作用,陕西省仍然处于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因此,促进陕西省依靠国家高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将成为陕西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探究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基于现有文献研究,本文首先分析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及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现状,其次从理论上明确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一般逻辑,最后根据1990年至2018年间陕西省十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国家高新区设立对陕西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发现:(1)1990年至2018年间,陕西省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高了7.3%,技术进步平均提高了7.7%,技术效率平均提高0.1%,说明陕西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技术效率贡献较小;同时陕西省各地级市和陕北、关中、陕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存在明显差异。(2)国家高新区可以显着促进陕西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和技术进步,对陕西省技术效率改善未产生显着影响,该研究结果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对陕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边际效应最大,关中地区次之,对陕北地区影响效应不明显。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国家高新区设立不仅能显着促进陕西省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还能缩小陕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基于此,本文的政策启示主要在于:深入推动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建设与发展、依托国家高新区促进陕西省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同步提升、推进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协调发展。
邹鑫[3](2019)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国家高新区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理论法学的研究方法,分六大部分展开研究。总体结构为:导论部分,结合国家高新区30年来的发展成绩和自己熟悉的高新区行政管理工作,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包括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学者在高新区立法研究、区域法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之不足,提出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即本文研究的理论问题,是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的基本范畴、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和对高新区立法、执法经验的理论反思;本文研究的实践问题,是如何实现高新区的立法和执法的法治化,力图在地方(区域)法治理论与高新区法治实践之间的目光逡巡中寻找法治中国建设的真知。第一章,围绕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和产生的学术争议,笔者区分了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和不同类型,提出了对区域法治进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以此为基础,论证了高新区是区域的表现形式,高新区法治是我国区域法治的组成部分,高新区法治研究应当借鉴区域法治理论等基本观点。在对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将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作为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用以指导论文研究。第二章,以地方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在评述地方法治竞争理论、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借助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地方法治服务于聚集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产物,聚集经济推动法治发展的观点。提出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的观点。第三章,围绕高新区的立法活动,研究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在规范高新区设立、管理活动中的政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的制定、修改过程,指出了我国高新区政策与立法的特点和不足;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高新区立法经验的总结,对完善我国目前高新区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第四章,围绕高新区的行政法治,通过裁判文书网的司法大数据,分析了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包括行政诉讼主体资格);从与行政体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我国现有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入手,将高新区行政体制类型化为“促进型行政体制”而非“管理型行政体制”,讨论了在“促进型行政体制”类型下高新区管委会在科技、人才、金融、投资、税收和培养中介机构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中的角色,提出了改革高新区行政执法体制的方向。第五章,从区域法治理论反思的角度,论证了我国高新区法的部门法属性,总结了我国高新区“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提出为避免国内高新区“立法雷同”而应当在跨域立法调研中应当采取的正确步骤。
解佳龙[4](2015)在《面向国家自主创新的高新区转型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新区作为我国承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在当下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为核心的改革攻坚期发挥着关键作用,既要成为促进科技与经济无缝对接的核心载体,还要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中先行示范。各地高新区尤其是国家高新区成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面旗帜,实现了产业超常规发展,有效提升了区域科技实力乃至国家自主创新能力。面对我国第三次大转型的新要求与新挑战,高新区品牌优势缺乏、业态低端徘徊、空间粗放经营等弊端日益凸显,由增量布局向提质增效转变已成为我国高新区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而国家自主创新导向下的转型发展是完成这一时代使命的最佳途径。本文依据高新区转型发展的相关理论,在我国第三次大转型和创新驱动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从高新区转型发展与国家自主创新的耦合关系出发,依据高新区阶段演化的理论与实践规律提出我国高新区演化的路径偏差,结合细分目标和转型发展基础的双维度评价结果,设计差异化的高新区转型发展路径和配套体系。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为一、二章,是本文的理论部分,在论述研究背景和意义、内容和方法、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自主创新和高新区转型发展的基本内涵,阐释了两者在目标、要素、过程、机制等方面的耦合关系,并从转型理论、演化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出发,寻找高新区转型发展的理论渊源。第二部分为三、四章,对高新区演化的阶段划分与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结合国内外园区的发展历程提出我国高新区现存的路径偏差,在此基础上运用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构建了企业-产业-环境嵌套式目标细分架构,分别从优势培育、两权优化、空间改造三个维度阐释细分领域下的执行目标,并将目标实现的界面障碍归结为路径依赖、体制惯性、环节锁定和边界束缚。第三部分为第五章的模型构建与评价,基于高新区转型发展基础的二象对偶表征,以灰色关联分析和链式关联DEA为主要方法,构建了由“状态”维的创新体系成熟度和“过程”维的创新效率组成的双维度评价体系,并对我国56个高新区进行实证测算与聚类分析。第四部分为六、七章,结合“箭靶模型”与聚类组合值特征,设计了我国高新区转型发展的四种路径:基于生态位拓展的优势协作路径、基于产业链延展的特色聚焦路径、基于资源再开发的集约提效路径、基于高精尖引领的辐射联动路径,并提出转型发展路径实现的四大内构保障体系和四大外建服务体系。第五部分为全文总结、创新点归纳和研究展望。
周晓[5](2012)在《高新区“二次创业”转型机制研究 ——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科技社会化、知识资本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新区不仅是实现新型工业化、推进和谐城市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高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一次创业”中由高技术生产要素的简单集聚到形成明确主导产业的阶段性任务。然而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商务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逐渐上升,传统以“政策洼地”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已经不能适应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发展要求。由引入外地高新产业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外向型发展道路向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化,高新区面临“二次创业”的历史任务。本文研究的主体内容包括“二次创业”的历史背景、“二次创业”的主要问题、“二次创业”的转型机制研究和武汉东湖示范区“二次创业”转型发展研究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简要概述了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历程以及“二次创业”的研究背景,提出把握国际创新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引领,全面提升创新体系功能是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关键着力点。第二个部分,分析研究了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发展困境及其形成原因,指出高新区“二次创业”中主要存在着创新产业本地化效应弱、创新空间粗放经营、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创新孵化机制落后等方面的问题。第三个部分,系统总结了高新区“二次创业”转型机制的内容架构和运行模式,提出高新区“二次创业”是由单纯的主导产业链驱动向以自主研发和创新制造为主的“创新链”驱动阶段转化。通过“以创新促进转型,以转型带动创新”的发展机制引领,实现高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发展目标。第四个部分,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运用前述研究成果,结合园区现状特点和基础优势,提出示范区“二次创业”的转型路径和具体措施。笔者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加快高新区“二次创业”进程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项耀汉,张耕夫,胡兰,黄丽[6](2011)在《回眸“十一五” 寄语“十二五”》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2011年向我们走来!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新的目标,新的征程!过去的五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国家高新区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化危为机,引领变局,科技创新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十一五"期间,我国一批科技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新区在创新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就和重大突破,其引领、辐射与带动作用明显加强,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十一五"期间,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实现了新跨越;……特别是2010年,国家高新区实现了历史上第二次大扩容,有27家省级高新区成功进入"国家队",目前国家级高新区总数达到83+1家;这一年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各高新区摩拳擦掌,积极备战,意欲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机……回首过去,我们激情澎湃;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国家高新区创建二十周年,站在这个新的节点上,我们希望以"寄语"的方式,以"祝辞"的名义,迎接这个特殊的年份。为此,本刊诚邀部分高新区"掌门人"与我们一道,总结"十一五"成功经验,前瞻"十二五"发展愿景,梳理和展望如何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刘昱含[7](2010)在《基于创新视角的我国科技园区发展状况评价》文中指出我国经济经过近30年的飞速发展,已进入到经济发展转折的重要时期,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下,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自主创新成为国家富强的根本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城市中的创新型科技园区,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因此国家在2008年正式启动了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建设工作。论文从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入手,从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内涵、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几个方面对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基本理论进行解析。然后进行定量评估,定量评估分两部分组成,首先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13个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试点园区进行效率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试点科技园区的综合效率偏低,其分解效率中规模效率是制约科技园区综合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接下来通过构建由自主创新指数、创新环境指数、创新绩效指数三个一级指标和26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创新型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17.0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创新型科技园区进行综合评估。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水平对我国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起关键作用,试点园区在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方面相比非示范园区具有比较优势,但在创新绩效上增速较慢。聚类结果表明,目前13个试点园区与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创新型科技园区发展阶段还具有明显差距,根据科技园区发展不同阶段的划分,试点园区基本上处于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驱动发展阶段。最后,结合现状与问题分析、效率评价和定量评估结果,提出了促进科技园区创新发展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王峰[8](2010)在《我国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与测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创新时代的来临,现代经济发展已经由依靠传统的资本、劳动力等基础生产要素投入向倚重于技术、知识、信息、技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投入的方面转变,国家级高新区面对国际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挑战,其自主创新战略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实施自主创新成为高新区实现国家快速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本研究是在系统科学和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的,充分运用系统分析和动态分析与演化理论观点,立足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和驱动模式,探索基于PIH创新能力培育的演化路径,围绕着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资源高效配置约束理论,联合构成大系统的自主创新模式,运用系统创新发展的路径模式,对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并从数理统计方法入手,借助主成分分析、DEA包络分析(C2R&BCC效率分析),聚类分析对高新区发展进行能力测度,通过发展能力排序,进行了规模和技术效率分析,发现高新区区位和地理布局特点,不同的高新区、企业等的创新主体在层次上,空间上,地理上、资源上存在着不同特征,也会存在着不同的创新策略和发展路径选择策略。林毅夫先生说过:“真正对理论的贡献是来自于对现象的观察,从现象当中抽取理论,这才是原创性的贡献”,为此,路径选择与测度的关键在于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应以现实经济系统动态化运行、实际化发展趋势为重,进行科学性、合理性的研究导向与分析决策。
张克俊[9](2010)在《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 ——基于C-I-H耦合互动框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创新的空间集聚与高新区创新比生产具有更高的空间集聚特征。创新空间聚集的特定区域就是创新型空间,区域空间上的创新聚集性一旦形成,就会在自我强化机制、知识报酬递增机制、知识溢出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强化,具有强大的凝固性,不易发生位移。高新区不仅是新的产业空间,而且是新的创新空间和新的科技文化社区,具有空间属性的三重性,并且三者之间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形成三重螺旋的空间构造,这种属性是由高新区的性质与特征所决定的。高新区是高新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的地域综合体,其任务是研究、开发、孵化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促进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其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来自于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竞争方式的转变而使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政府对高新区产生了迫切需求,而创意、创业、创新则是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研究、开发、孵化高新技术产品、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则是高新区最基本的功能。二、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背景和意义站在国家宏观战略层次审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而国家级高新区则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引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区域中枢。我国国家级高新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旨在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形成和发展的特定区域。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来,到2009年我国已经拥有56个国家级高新区。二十年来,国家高新区在政府宏观引导和政策支持下,已成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创新型企业、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跃的区域,是引导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出了积极贡献,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根据阶段发展理论,总体而言,我国高新区正处在由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转换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政策进行合理引导,完全有可能把国家高新区率先建设成为创新氛围更为浓厚、自主创新能力更为突出的创新型园区。毫无疑问,无论从国家战略需要来看,还是从高新区发展新阶段需要来看,新形势下国家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在于体现国家意志、承担国家使命、完成国家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把建设创新型园区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统揽。三、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性质、构成与创新型园区的内涵和标准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据我国国家战略需要而提出的概念,是针对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渡依赖于技术引进而缺乏原始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而提出来的,主要强调创新的自主性,强调技术上的主导权、控制权,形成自主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是指在高新区区域范围内,以增强高新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高新区内技术能力为基础,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科技中介服务、金融机构、政府等创新行为组织为主体,聚集和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将创新构想不断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并实现市场价值的综合能力系统。从本质上说,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一种系统网络创新能力,主要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两部分构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同时,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演化。创新型园区概念的核心是指在园区内实现了以创新为驱动的经济,是一种内生增长模式,具体地说,就是以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作为园区发展的基本战略取向,以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发展创新经济作为园区的主导经济形态,以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作为园区环境建设的核心理念,使园区具有高效收获创新价值的能力、支撑区域创新发展的能力和强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型园区的性质是区域创新的增长极,新兴产业和新业态的发源地,繁衍新兴企业的诞生地,培育领袖企业的成长地,新经济模式、新制度和新文化的创造地。创新型园区的内部结构可分为创新组织、创新集群和创新经济三个层次。判别创新型园区的标准主要看是否形成了创新集群,具体而言,主要用园区创新要素的富集程度、支撑创新的载体和组织的完善程度、企业群体的衍生与创新活力、发挥创新要素效能的网络发达程度、创新合作的机制和氛围等来衡量。四、C-I-H耦合互动框架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理论基础是内生增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以及增长极、空间扩散、三元参与、孵化器、网络组织等理论。基于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理论框架是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新区“三位一体”(C-I-H)耦合互动理论。该理论框架的基本内涵是:在不断完善产业集群机制、创新体系和高新区环境建设的基础上,产业集群、创新体系、高新区“三位一体”通过地理邻近性、行业邻近性、创新邻近性、社会邻近性不断进行集群主体之间的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从而内生出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能力,形成耦合互动创新系统,推动高新区的发展形态由低层次、低水平向高层次、高水平演化,构建创新集群竞争力和创新型园区的新型形态。C-I-H耦合互动的要素包括依赖要素、联系要素、激励要素、主体要素。依赖要素是指C-I-H耦合互动中所依赖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资源、非物质资源,知识、信息、技术、人才、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联系要素是指联结各种依赖要素的合约,包括显性合约(契约)、隐性合约(信任)等;激励要素是指驱动组织之间进行有效合作,促进知识、技术、信息、人才、资本等交流与沟通的动力因素;主体要素是指C-I-H耦合互动中的组织和个人,简称“官、产、学、研、中、资”。C-I-H、耦合互动的动力按动力来源可分为自响应和人为响应动力两种。自响应动力是指由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新区之间自然演化、自组织而内生出的耦合互动动力;人为响应动力是指依赖人为方式完成的结合与协调。如果从主体动力来看,C-I-H耦合互动主要是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创新系统中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高新区建设中的政府的动力需求。C-I-H耦合互动本身是不稳固和不紧密的,联结它们的纽带是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C-I-H耦合互动的纽带是主体价值交换的实现工具,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人才、劳动力、产品、信息、技术等各类市场,另一类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界面平台。从系统形态来看,C-I-H通过不断耦合互动就可形成一种新的系统形态,即高新区集群创新系统(HCIS)。HCIS具有明显的复杂系统特征,有机整合、优化和集成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和高新区地理空间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使各方面的要素排列和组合处于较好状态,从而产生的创新产出效率比一般的产业聚集或一般的区域创新系统要高,适应了技术创新模式由线性创新向网络集成创新转变的要求。另一方面,从组织形态来看,C-I-H通过不断耦合互动必然是一种新型的集群组织形态,即创新集群。创新集群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创新为驱动力,由创新型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者其他创新合作关系,具有创新聚集优势和大量知识溢出、技术转移和学习特征的开放式互动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相比,创新集群中大学、创新服务产业和所谓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公司是其关键组成部分;创新集群具有强网络性和超流动性、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高端要素密集、大量的知识产出和知识溢出效应、科学与技术间联系更加紧密、社会资本更加丰富等特征。同时,创新集群的产出目标不再是生产出更好的产品(物美价廉)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其基本的产出是无形产品如知识产权和新技术,主要追求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及时商业化创新成果。五、基于C-I-H耦合互动理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实现路径(1)采取“三段式”方式促进微观企业主体成长路径,即: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创业活力,培育高成长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能力,培育高技术大公司的国际化竞争能力。(2)以推进“五大转变”的方式培育产业集群竞争力路径,即:推进产业集群由一般向特色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扎堆”向分工协作机制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低端向高端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个体和组织内部学习向集群学习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生产型驱动向创新型驱动转变。(3)以建设“一大主体+五大平台”的方式构建创新系统路径,即:以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一大主体,构建创新高端要素聚集平台、自主创新科技平台、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等五大平台。(4)以构建新型园区形态的方式推进高新区建设路径。国家高新区在发展新阶段必须构建新型园区形态,在这种新型园区形态中,创新型经济是主要特征和核心竞争力,但同时创新型经济又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它是一个具有舒适社区环境、强大社会包容性和社区联合治理机制共同支撑和协同发展的高科技综合社区。建设科技新城是高新区构建新型园区形态的重要形式,其重点是推进园区的“七化”,即:园区的知识化、数字化、商务化、国际化、生态化、宜居化、人文化。同时,推进科技新城的建设必须以现代城市理念搞好高新区的规划建设。六、经验分析:以成都高新为例基于C-I-H互动框架对成都高新区建设和创新发展的进展状况进行分析,基于I(产业集群)维度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主导产业聚集的基本态势,但是产业集群的分工与协作机制还没有脆弱,企业“扎堆”现象比较突出,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关联度比较低,产业集群的生产推动比较明显而创新驱动不足,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比较明显而高端环节进入不足,个体与企业内部的学习比较明显而集群学习不足。基于C维度(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投融资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公共技术平台服务等为平台的创新服务体系,但是,创新孵化体系还不健全,主体间的创新互动网络并未形成,创新环境还有待改善,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发育还比较滞后,中介服务还不发达。基于H(高新区建设)维度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的硬件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但软环境还有差距;基本建立了适合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但体制退化倾向比较明显;逐步采用了功能化分区、专业化园区的规划建设模式,但是项目落实在空间上仍比较紊乱;初步扭转了土地开发、招商引资、外延扩张的建设思路,但外延扩张的冲动仍然比较强烈。如果把C-I-H这三者联系起来看,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不协调性。七、政府在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中的作用面对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历史任务,同样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其理由是:创新知识的正外部性、自主创新的国家利益、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高新区发展路径的转换。然而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机制、手段必须发生重要转变。国家高新区在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园区中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是:国家战略导向的原则、弥补市场失灵原则、尊重创新主体的产权和创新活动选择原则、针对性原则、多方参与原则。政府发挥作用的功能定位应是创新发展的指导者、创新政策的制定者、创新资源的配置者、创新平台的建设者、创新投资的引导者、创新活动的服务者、创新过程的参与者。政府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制度创新主要应包括:改善宏观指导与管理制度、推进国家高新区立法、构建区域联合治理模式、创建官产学三重螺旋机制、建设虚拟高新区、建立创新驿站。政府在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政策选择包括:制定创新资源向国家高新区集聚的政策、制定创新集群培育的政策、制定鼓励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与创业的政策、制定促进高新区集约化发展的政策等。
杨斌[10](2010)在《创新经济体及其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以创新为特征”的经济载体——高新区的政策配置已成为科技管理领域亟需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论文通过分析和研究围绕创新的特定组织创新经济体及其政策问题,旨在说明中国国家高新区未来的发展定位和政策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在理论与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方面都有一些创新。在理论与方法方面,以创新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创新经济体的运行过程,并吸收科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政策学的概念分析相关问题,超越“学科优位”,以综合视角来研究高科技园区政策体系的构建问题;在研究视角方面,对于形成我国独特的科学与政府关系的政治基础、国家制度、政策体制等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和分析,着重于政府视角的政策输出;在研究内容方面,特别注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政策保障措施。通过构筑创新经济体的概念模型,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分别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阐明了创新经济体概念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通过回顾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历程,明确了技术、知识和创新在当代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并对技术、知识和创新的关系进行了说明。以此为基础,揭示了新时期创新在空间和组织层面上的一种实现方式,即创新经济体。创新经济体在本文中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围绕技术、知识创新和创新成果的经济价值实现活动所形成的经济社会综合体。第二,研究了创新经济体的运行机制。从系统构成角度,分析了创新经济体的组成要素,即知识创生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创新服务系统和公共事物部门。在经济运行方面,创新经济体内的R&D活动不仅内生于经济增长,而且自身形成了一定的闭路循环;产业由于分工的深化出现集群化的趋势,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扩大了经济效益;创意经济通过创新内涵的人文化创造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在创新机制方面,企业在不同的动力模式下从事技术知识商业化的过程;企业的创新行为通过越界渗透到更大的创新网络之中,形成系统的知识联结,这些联结以创新网络、创新社区和创新集群的方式被构建。在运行保障方面,政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三,分析了创新经济体的政策问题和创新情境。以创新活动中创新要素的异质性及其因此对政策的不同敏感度为关注点,基于科学共同体的当下转型分析了创新共同体及其内在规范结构,给出了创新共同体所带来的政策启示。根据创新经济体的运行机制及政策相关者的规范结构推断出四组政策问题的命题,即知识创生和孕育创新能力、产业集群和经济领导能力、全球化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创新服务和政府参与创新能力。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及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彼此依赖,创新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下发生的,因此分析了创新经济体嵌入并缠结其间的经济与非经济制度。第四,提出了创新经济体治理的具体思路。研究了创新的组织框架,尤其是分析了中国国家高新区实际运行中不同的管理组织模式。将创新经济体围绕创新相互联系的关系的治理作为重点,分别讨论了政府在培养创新方面的政治治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创新系统网络扩张中的网络治理和跨区域、跨组织的联合治理。结合创新经济体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提出创新经济体治理要把握不同时期园区发展的内涵,从产业化与创新支持体系两方面进行系统化创新;制定新形势下突出高端服务业的产业分类和规划体系;依靠产业需求打造产业技术极,进而“后向”带动经济增长极,“前向”驱动创新极;适时适度以经营化的方式来运作园区建设。第五,构建了创新经济体发展的政策体系。从创新经济体的政策制定体制、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工具几个方面分析了创新经济体的政策要素。分别探讨了新古典经济学、演化经济学、STS研究和政策科学四种不同学科维度和理论视角下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进路、政策工具偏好及其理论基础。认为创新经济体政策体系构建须以一种综合的框架,从科技、经济和政策三维角度来构建,特别要突出围绕创新主体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政策体系研究。最后,按照创新经济体的政策支持体系,以政策内容为主,从知识创生、产业创新和创新服务三个方面给出了创新经济体发展的具体政策策略。总的说来,创新经济体及其政策支持体系的研究是为了说明在新时期如何对国家高新区的发展进行定位,如何更好地促进国家高新区的发展。
二、以创新为灵魂 提高核心竞争力——科技部、火炬中心提出高新区“二次创业”九点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创新为灵魂 提高核心竞争力——科技部、火炬中心提出高新区“二次创业”九点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思路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2.1.1 关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讨论 |
2.1.2 本节述评 |
2.2 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
2.2.1 高新区发展历程和指标演变 |
2.2.2 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
2.2.3 本节评述 |
2.3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选择 |
3.1 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内涵界定 |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3 指标体系构建设计 |
3.3.1 维度选择 |
3.3.2 体系构建 |
3.4 熵值法理论及步骤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东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
4.1 山东省高新区发展现状 |
4.2 指标权重 |
4.2.1 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检验 |
4.2.2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 评价结果 |
4.3.1 综合高质量发展能力评价结果 |
4.3.2 分项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4.3.3 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序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东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
5.1 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1.1 金融发展与制度因素 |
5.1.2 科技投入 |
5.2 结构方程模型 |
5.2.1 方法运用 |
5.2.2 建模步骤分析 |
5.3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
5.3.1 指标选取 |
5.3.2 模型构建 |
5.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与结果 |
5.4.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4.2 模型拟合度分析 |
5.4.3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国家高新区 |
2.1.2 全要素生产率 |
2.2 相关理论 |
2.2.1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创新扩散理论 |
2.3 国家高新区与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关于国家高新区的研究 |
2.3.2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2.3.3 关于国家高新区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及全要素生产率现状分析 |
3.1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发展概况 |
3.1.1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经济实力分析 |
3.1.2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分析 |
3.1.3 陕西省内各国家高新区发展情况 |
3.2 陕西省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析 |
3.2.1 模型构建 |
3.2.2 数据来源和变量处理 |
3.2.3 测算结果与分析 |
3.3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及全要素生产率现状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 |
4.1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一般逻辑 |
4.1.1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
4.1.2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
4.2 一般逻辑评述与研究假说 |
第五章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
5.1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性检验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变量说明 |
5.1.3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对地区全要生产率影响效应的基础检验 |
5.2 稳健性检验 |
5.2.1 单差法 |
5.2.2 反事实检验 |
5.3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异质性分析 |
5.3.1 基本思路 |
5.3.2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异质性检验 |
5.4 实证结论与分析 |
第六章 陕西省国家高新区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
6.1 深入推动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建设与发展 |
6.1.1 完善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 |
6.1.2 坚持政府的适当引导,促进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
6.2 依托国家高新区,促进陕西省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同步提升 |
6.2.1 提高陕西省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 |
6.2.2 提升陕西省国家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率 |
6.3 推进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协调发展 |
6.3.1 因地制宜推动陕北、陕南地区国家高新区建设 |
6.3.2 发挥关中地区国家高新区的带动作用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三、对国内外高新区法治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 |
一、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
二、论文创新 |
第一章 区域法治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与概念探析 |
一、“地方法治”或“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 |
二、“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探析 |
第二节 区域法治研究的基本框架 |
一、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 |
二、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 |
第二章 高新区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 |
第一节 区域法治动力及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
一、地方法治竞争理论及其局限性 |
二、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 |
三、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一、科技是高新区聚集经济的发展动力 |
二、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 |
第三章 高新区法治的立法建构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历史检视 |
一、国家高新区发展历程及政策、立法变迁 |
二、高新区立法的现实检讨 |
三、我国高新区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的域外经验 |
一、域外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方面的立法实践 |
二、域外立法实践对我国高新区立法的启示 |
第四章 高新区的行政法治 |
第一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综合执法 |
第三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促进型行政 |
第五章 高新区法治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部门法属性 |
一、区域立法的概念评判 |
二、高新区地方立法的部门法定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与“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 |
一、“先行先试”立法模式的界定 |
二、法治试验的功能及其完善 |
第三节 高新区立法的复制与推广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价值探寻:比较法学的视角 |
三、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基本功能:比较方法的转向 |
四、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步骤设计:功能比较的运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面向国家自主创新的高新区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高新区产业集群成长研究 |
1.2.2 高新区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
1.2.3 高新区“二次创业”研究 |
1.2.4 高新区转型发展研究 |
1.2.5 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国家自主创新与高新区转型发展理论溯源 |
2.1 国家自主创新与高新区转型发展的内涵 |
2.1.1 国家自主创新的概念及实现机制 |
2.1.2 高新区转型发展的概念及理论构成 |
2.1.3 高新区转型发展与国家自主创新的耦合关系 |
2.2 转型理论与高新区发展 |
2.2.1 转型理论的研究对象 |
2.2.2 转型理论范式及核心问题 |
2.2.3 高新区发展中的转型理论体现 |
2.3 演化理论与高新区发展 |
2.3.1 回归战略与高新区发展 |
2.3.2 国家阶段演化与高新区发展 |
2.3.3 区域演化与高新区发展 |
2.4 自组织理论与高新区发展 |
2.4.1 系统自组织的涵义与特征 |
2.4.2 自组织系统与高新区发展 |
2.4.3 高新区发展的自组织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新区的阶段演化与路径偏差 |
3.1 高新区演化的阶段界定及特征 |
3.1.1 高新区相关因素的阶段性 |
3.1.2 高新区演化的逻辑斯谛曲线 |
3.1.3 高新区演化的阶段及内涵 |
3.1.4 基于突变论的高新区阶段转换 |
3.1.5 高新区阶段演化的典型特征 |
3.2 高新区阶段演化的动力机制 |
3.2.1 动力机制的概念与分类 |
3.2.2 高新区演化内源性动力 |
3.2.3 高新区演化外源性动力 |
3.3 世界典型园区的演化路径及启示 |
3.3.1 发达国家的高新区:硅谷 |
3.3.2 新型工业化国家的高新区:大德科技园 |
3.3.3 发展中国家的高新区:班加罗尔科技园 |
3.3.4 世界典型园区演化路径启示 |
3.4 我国高新区演化的路径偏差 |
3.4.1 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
3.4.2 整体发展定位异化 |
3.4.3 园区产业根植性弱 |
3.4.4 创新空间粗放经营 |
3.4.5 产业集聚两极分化 |
3.4.6 研发孵化功能弱化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新区转型发展目标细分与界面障碍 |
4.1 转型发展目标的确立原则与协调关系 |
4.1.1 转型发展目标确立原则 |
4.1.2 目标确立中的关系协调 |
4.2 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的转型发展目标架构 |
4.2.1 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概述 |
4.2.2 高新区转型发展目标细分架构 |
4.3 高新区转型发展目标的多级细分 |
4.3.1 基于优势培育的企业转型发展目标 |
4.3.2 基于两权优化的产业转型发展目标 |
4.3.3 基于空间改造的环境转型发展目标 |
4.4 转型发展目标实现的界面障碍 |
4.4.1 既有发展路径依赖 |
4.4.2 粗放管理体制惯性 |
4.4.3 价值链“低端锁定” |
4.4.4“边界阴影”束缚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新区转型发展基础的双维度评价 |
5.1 基于二象对偶的转型发展基础构成 |
5.1.1 二象对偶论的核心观点 |
5.1.2 转型发展基础的二象对偶表征 |
5.2 基础实象:创新体系成熟度评价体系 |
5.2.1 创新体系成熟度及其评价指标 |
5.2.2 创新体系成熟度评价模型构建思路 |
5.2.3 要素比较优势的灰色关联评价 |
5.2.4 体系成熟度的测算与合成 |
5.3 基础虚象:创新效率两阶段评价体系 |
5.3.1 创新效率及其评价指标 |
5.3.2 创新效率测度方法选取 |
5.3.3 链式关联DEA两阶段模型构建 |
5.4 转型发展基础实证测算与分析 |
5.4.1 转型发展基础测算对象选取 |
5.4.2 创新体系成熟度测算与分析 |
5.4.3 两阶段创新效率测算与分析 |
5.4.4 转型发展基础的聚类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新区转型发展的差异化路径设计 |
6.1 转型发展路径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
6.1.1 路径设计的“箭靶模型” |
6.1.2 路径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
6.1.3 路径设计的相关说明 |
6.2 基于生态位拓展的优势协作路径 |
6.2.1 生态位拓展下的优势协作路径内涵 |
6.2.2 优势协作路径推进的控制节点 |
6.2.3 实例分析:包头高新区的优势协作路径 |
6.3 基于产业链延展的特色聚焦路径 |
6.3.1 产业链延展下的特色聚焦路径内涵 |
6.3.2 产业特色聚焦路径的实现形式 |
6.3.3 实例分析:泰州高新区的特色聚焦路径 |
6.4 基于资源再开发的集约提效路径 |
6.4.1 资源再开发下的集约提效路径内涵 |
6.4.2 集约提效路径的实现形式 |
6.4.3 实例分析:东湖高新区的集约提效路径 |
6.5 基于高精尖引领的辐射联动路径 |
6.5.1 高精尖引领的辐射联动路径内涵 |
6.5.2 辐射联动路径推进的控制节点 |
6.5.3 实例分析:中关村的辐射联动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7章 转型发展路径实现的配套体系建设 |
7.1 路径实现的配套体系建设思路 |
7.2 路径实现的四大内构保障体系 |
7.2.1 转型意识推进体系 |
7.2.2 组织协调保障体系 |
7.2.3 科技孵化培育体系 |
7.2.4 成效考评管控体系 |
7.3 路径实现的四大外建服务体系 |
7.3.1 创新资金融通体系 |
7.3.2 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
7.3.3 技术交互协作体系 |
7.3.4 政策法律支持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与参研项目 |
附表 |
(5)高新区“二次创业”转型机制研究 ——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限定 |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基础理论研究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3 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经验借鉴 |
2.4 小结 |
3 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困境及成因 |
3.1 产业发展困境及成因 |
3.2 空间发展困境及成因 |
3.3 创新协作困境及成因 |
3.4 创新孵化困境及成因 |
3.5 小结 |
4 高新区“二次创业”转型机制研究 |
4.1 实施以“创新高地为导向,以本地产业为依托”的产业链推进机制 |
4.2 实施以“创新资源整合为导向”的空间优化机制 |
4.3 实施以“创新平台培育为导向”的产学研互动机制 |
4.4 实施以“创新孵化为核心”的政策激励机制和生产服务机制 |
4.5 小结 |
5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二次创业”转型发展研究 |
5.1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二次创业”转型背景 |
5.2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二次创业”发展目标 |
5.3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二次创业”发展困境 |
5.4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二次创业”转型发展研究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论文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资料来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回眸“十一五” 寄语“十二五”(论文提纲范文)
争当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排头兵 |
建设国家示范区 打造“世界光谷” |
区政合一:谱写跨越发展新篇章 |
加快建设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国际化创新型服务型科技新城 |
奋力实现转型发展更大跨越 |
构筑自主创新高地建设世界一流园区 |
打造海峡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航区 |
创新引领打造生态“麓谷” |
新起点 新愿景 |
立足新起点 再谱新篇章 |
创新引领发展 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 |
聚焦示范区 再绘新蓝图 |
推进“二次创业”实现“二次腾飞” |
着力实施“63513”工程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
培育千亿产业 建设千亿园区 |
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特色园区 |
站在新起点 再铸新辉煌 |
创新, 创新, 再创新! |
多年梦想成真 肩上责任更重 |
给力“十二五”再创新辉煌 |
孕育希望 憧憬未来 |
挺进“十二五”实现新跨越 |
加盟“国家队”再作新贡献 |
科技创新结硕果 科学发展谱新篇 |
“火炬”引领“中山”启航 |
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
遵循四个思路 做强做大高新区 |
风正潮平 自当扬帆破浪 任重道远 更需策马扬鞭 |
抢抓历史机遇 跃升新的台阶 |
扬“基地”优势 做大做强高新区 |
打造“三个高地”推动滨海生态科技新城崛起 |
一心、五城、三园:建设现代科技城 |
争当全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排头兵 |
晋级“肇”始 寄语“庆”贺 |
务实 崇文 开放 创新 |
谱写创新发展新篇章 |
面对新形势 打好新局面 |
扩张经济总量 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
建设国际化科技新城 打造创新型产业园区 |
率先跨越发展 打造“千亿高新区” |
努力建设环杭州湾创新发展示范引领区 |
踏上新征程 携手谱华章 |
培育生态经济 发展新兴产业 |
突出“六大”重点 落实“八大举措” |
迈向新起点 踏上新征程 |
牢记使命持续创新 转轨变型跨越发展 |
迈上一流国家高新区建设新征程 |
举“火炬”大旗 写“高新”文章 |
(7)基于创新视角的我国科技园区发展状况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2.2 相关实证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总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本文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基本理论分析 |
2.1 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2.1.1 概念界定 |
2.1.2 基本特征 |
2.2 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构成要素 |
2.2.1 创新资源 |
2.2.2 创新主体及其交互作用的创新网络 |
2.2.3 创新环境 |
2.2.4 创新机制 |
2.3 创新型科技园区、科技园区创新的相互关系 |
第3章 基于创新视角的我国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
3.1 科技园区自主创新能力现状 |
3.2 科技园区创新资源整合现状 |
3.3 科技园区创新环境现状 |
3.4 科技园区创新网络现状 |
3.5 科技园区自主创新动力机制 |
第4章 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定量评价 |
4.1 基于创新视角的科技园区的效率评价 |
4.1.1 研究方法及数据 |
4.1.2 实证结果分析 |
4.2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综合评价 |
4.2.1 创新型科技园区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定量评估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4.3 结论 |
第5章 促进我国科技园区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
5.1 基于创新视角的科技园区问题分析 |
5.1.1 科技园区自主创新能力低下 |
5.1.2 科技园区创新资源整合程度较低 |
5.1.3 科技园区创新环境有待优化 |
5.1.4 科技园区创新网络结构及功能欠缺 |
5.1.5 科技园区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
5.2 促进科技园区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
5.2.1 提高科技园区的自主创新能力 |
5.2.2 提高科技园区的创新资源整合程度 |
5.2.3 优化科技园区的创新环境 |
5.2.4 完善科技园区的创新网络 |
5.2.5 提高科技园区的创新绩效 |
结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课题目录 |
附录 B 实证分析所使用的数据 |
(8)我国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与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本文中相关概念及定义解释 |
1.1.2 高新区的发展现状 |
1.2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本研究国内外文献与理论综述 |
1.3.1 国内外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自主创新能力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3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研究现状 |
1.3.4 高新区自主创新研究理论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框架 |
1.4.1 主要采用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研究框架内容 |
1.4.3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自主创新系统理论概述 |
2.1 创新系统理论 |
2.1.1 创新系统层次 |
2.1.2 创新系统分类 |
2.1.3 创新系统发展过程 |
2.2 国家宏观创新体系 |
2.2.1 国家创新体系概念 |
2.2.2 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流派 |
2.2.3 国家创新体系构成 |
2.2.4 国家创新体系基本运行原理 |
2.2.5 国家创新体系系统模型 |
2.2.6 国家创新系统核心功能 |
2.3 区域中观创新体系 |
2.3.1 区域创新体系的特征与内涵 |
2.3.2 区域创新体系分类构成 |
2.3.3 典型区域创新系统模型 |
2.3.4 区域创新系统功能 |
2.3.5 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 |
2.4 微观创新系统理论 |
2.4.1 微观创新管理概述 |
2.4.2 微观创新对象与资源 |
2.4.3 微观创新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要素与管理分析 |
3.1 自主创新系统要素构成分类 |
3.1.1 自主创新承担主体 |
3.1.2 建设管理主体 |
3.1.3 自主创新的其他建设要素 |
3.2 自主创新系统核心管理模式 |
3.3 自主创新要素平台管理职能分析 |
3.3.1 管理平台 |
3.3.2 交易市场平台 |
3.3.3 研发平台 |
3.3.4 中介服务平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动因机理 |
4.1 自主创新的能力积累与过程演化 |
4.1.1 增强自主创新主体的层次规模 |
4.1.2 培育示范性自主创新标杆过程 |
4.2 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分析 |
4.2.1 自主创新动力分类 |
4.2.2 自主创新的演化 |
4.3 自主创新与产业集群交互驱动分析 |
4.3.1 自主创新的产业集群优势与策略 |
4.3.2 高新区与产业集群发展互动关系 |
4.3.3 自主创新的产业集聚动力分析 |
4.3.4 自主创新的产业动力测度 |
4.3.5 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培育与支撑模式 |
5.1 自主创新内生式增长模式分析 |
5.1.1 内生增长理论发展 |
5.1.2 科技企业孵化内生增长的创新培育 |
5.1.3 内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
5.2 自主创新集群模式 |
5.2.1 高新区企业集群式创新的机理 |
5.2.2 企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 |
5.2.3 高新区企业集群生命周期识别 |
5.3 自主创新的联盟合作模式 |
5.3.1 企业网络联盟合作成因 |
5.3.2 高新区企业联盟合作创新动机 |
5.3.3 联盟合作的企业合作创新影响因素与模式 |
5.3.4 自主创新的联盟合作组织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PIH 路径培育 |
6.1 创新路径理论起源与发展 |
6.1.1 路径依赖形成的原因 |
6.1.2 自主创新能力PIH 路径理论 |
6.1.3 自主创新的路径设计选择原则 |
6.1.4 自主创新PIH 路径主体要素 |
6.2 自主创新PIH 路径的内外因分析 |
6.2.1 自主创新PIH 路径的内因分析 |
6.2.2 自主创新PIH 路径的外因分析 |
6.2.3 自主创新PIH 路径的计划引导特征 |
6.3 自主创新PIH 路径基础定位与选择 |
6.3.1 项目驱动的国际竞争化发展趋势 |
6.3.2 自主创新PIH 路径中的产业发展定位与布局 |
6.3.3 自主创新PIH 产业化路径条件 |
6.4 自主创新PIH 路径培育模式 |
6.4.1 自主创新PIH 路径进化模式 |
6.4.2 创新PIH 路径选择中的关键因素 |
6.4.3 自主创新PIH 路径测度与模型 |
6.5 基于大飞机项目的自主创新PIH 路径培育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测度与分析 |
7.1 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测度原则 |
7.2 自主创新能力构成 |
7.2.1 自主创新资源协同能力 |
7.2.2 自主创新环境整合能力 |
7.2.3 自主创新渠道建设能力 |
7.2.4 自主创新模块化能力 |
7.3 自主创新能力分类指标体系 |
7.4 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流程与算法模型 |
7.4.1 自主创能力排序与因素关联分析 |
7.4.2 聚类分析流程与算法 |
7.4.3 DMU 决策单元聚类分析 |
7.4.4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与效率的DEA 分析 |
7.5 自主创新能力排序测度分析 |
7.5.1 基于因子分析的自主创新能力测度过程 |
7.5.2 因素重构与联立方程 |
7.5.3 自主创新能力测算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研究创新之处 |
8.1.1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产业测度理论创新 |
8.1.2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创新 |
8.1.3 自主创新的PIH 路径培育理论创新 |
8.1.4 内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理论 |
8.2 问题与不足 |
8.3 发展与机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出版着作情况 |
二、科研课题与项目 |
三、企业横向项目 |
摘要 |
ABSTRACT |
附表一 |
(9)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 ——基于C-I-H耦合互动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ENGLISH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问题的缘起、重要性及研究目标 |
1.1.1 研究问题的缘起 |
1.1.2 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
1.1.3 研究问题的目标 |
1.1.4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 |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点 |
1.3.2 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文献回顾及高新区研究动态述评 |
2.1 内生增长理论 |
2.1.1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 |
2.1.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
2.1.3 启示 |
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1 新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
2.2.2 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聚集理论 |
2.2.3 新产业区与新的产业空间理论 |
2.2.4 新竞争经济学的簇群理论 |
2.2.5 启示 |
2.3 创新理论 |
2.3.1 创新理论的基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2.3.2 创新理论的分化:技术创新理论与制度创新理论 |
2.3.3 创新理论的综合发展: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3.4 国家创新理论的延伸: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2.3.5 启示 |
2.4 高新区建设和发展的相关理论 |
2.4.1 增长极理论 |
2.4.2 空间扩散理论 |
2.4.3 "三元参与"理论 |
2.4.4 孵化器理论 |
2.5 高新区创新与发展研究动态 |
2.5.1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动态 |
2.5.2 高新区创新体系研究动态 |
2.5.3 高新区产业集群研究动态 |
2.5.4 创新型园区建设研究动态 |
2.6 研究评论 |
3 实践总结:中国高新区发展历程及国际比较 |
3.1 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与国家高新区的设立 |
3.1.1 世界三次科技革命 |
3.1.2 中国高新区的设立 |
3.2 国家高新区的"一次创业" |
3.2.1 国家高新区"一次创业"过程和模式 |
3.2.2 国家高新区"一次创业"取得的成效 |
3.2.3 国家高新区"一次创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
3.3 国家高新区的"二次创业" |
3.3.1 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取得的新进展 |
3.3.2 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仍存在的突出问题 |
3.4 国际比较 |
3.4.1 目标和功能比较 |
3.4.2 体制和政府作用比较 |
3.4.3 发展模式比较 |
3.4.4 区位选择比较 |
3.4.5 规划建设比较 |
3.4.6 比较的结论 |
3.5 新阶段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再认识 |
3.5.1 国家高新区必须承担国家使命 |
3.5.2 国家高新区必须实现发展思路转型 |
3.5.3 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 |
3.5.4 把建设创新型园区作为统揽 |
4 理论透视:创新的空间聚集、高新区与创新型园区 |
4.1 创新空间聚集与创新型空间 |
4.1.1 创新的含义理解 |
4.1.2 创新的空间聚集 |
4.1.3 创新型空间 |
4.2 高新区的内涵、本质特征和功能 |
4.2.1 高新区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4.2.2 高新区形成的动因 |
4.2.3 高新区的本质特征 |
4.2.4 高新区功能的再认识 |
4.3 高新区空间属性的三重性 |
4.3.1 高新区是新的产业区 |
4.3.2 高新区是新的创新区 |
4.3.3 高新区是新的科技文化社区 |
4.3.4 三重螺旋空间结构 |
4.4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 |
4.4.1 创新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 |
4.4.2 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
4.4.3 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4.4.4 高新区集群自主创新能力 |
4.5 创新型园区的概念和标准 |
4.5.1 创新型园区的概念 |
4.5.2 创新型园区的标准 |
5 框架构建:"三位一体"(C-I-H)耦合互动理论 |
5.1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新区的关联性 |
5.1.1 产业集群与创新系统的关联性 |
5.1.2 高新区与产业集群和创新系统的关联性 |
5.2 "三位一体"(C-I-H)的四重邻近聚集性特征 |
5.2.1 C-I-H的地理邻近聚集性特征 |
5.2.2 C-I-H的产业邻近聚集性特征 |
5.2.3 C-I-H的创新邻近聚集性特征 |
5.2.4 C-I-H的社会邻近聚集性特征 |
5.2.5 C-I-H四重邻近聚集性特征的有机统一 |
5.3 C-I-H耦合互动机理 |
5.3.1 C-I-H耦合互动要素 |
5.3.2 C-I-H耦合互动程度 |
5.3.3 C-I-H耦合互动动力 |
5.3.4 C-I-H耦合互动纽带 |
5.3.5 C-I-H耦合互动条件 |
5.4 C-I-H耦合互动的系统形态 |
5.4.1 C-I-H耦合互动与HCIS的形成 |
5.4.2 HCIS的含义及特征 |
5.4.3 HCIS的构成要素及结构模型 |
5.4.4 HCIS的复杂性 |
5.4.5 HCIS的涌现性 |
5.4.6 HCIS的网络特征 |
5.5 C-I-H耦合互动的组织形态 |
5.5.1 创新集群理论的由来及概念 |
5.5.2 创新集群与产业集群的比较 |
5.5.3 创新集群与国家创新系统 |
5.5.4 创新集群的形成条件 |
5.6 C-I-H耦合互动与高新区的动态演化 |
5.6.1 高新区动态演化及阶段性分析 |
5.6.2 高新区动态演化的作用机制 |
5.6.3 高新区动态演化中的路径依赖 |
5.6.4 C-I-H耦合互动框架下的高新区演化 |
6 框架应用:基于C-I-H耦合互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实现路径 |
6.1 基于"三段式"的科技型企业成长路径 |
6.1.1 第一段: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创业活力 |
6.1.2 第二段:培育高成长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能力 |
6.1.3 第三段:培育高技术大公司的国际化竞争能力 |
6.2 基于"五大转变"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路径 |
6.2.1 第一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一般向特色转变 |
6.2.2 第二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扎堆"向分工协作机制转变 |
6.2.3 第三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低端向高端转变 |
6.2.4 第四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个体和组织内部学习向集群学习转变 |
6.2.5 第五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生产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
6.3 基于"一大主体+五大平台"构建的创新系统建设路径 |
6.3.1 一大主体:科技企业孵化器主体 |
6.3.2 平台之一:创新高端要素聚集平台 |
6.3.3 平台之二:自主创新科技平台 |
6.3.4 平台之三: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 |
6.3.5 平台之四: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
6.3.6 平台之五:产学研合作平台 |
6.4 基于"新型园区形态"打造的高新区建设路径 |
6.4.1 国家高新区发展新阶段必须构建新型园区形态 |
6.4.2 高新区构建新型园区形态的重要模式:科技新城 |
6.4.3 科技新城建设重点:推进园区的"七化" |
6.4.4 以现代城市理念搞好高新区的规划建设 |
7 经验分析:以成都高新区为例 |
7.1 基于C维度的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解析 |
7.1.1 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及总体情况 |
7.1.2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分析 |
7.1.3 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分析 |
7.1.4 成都高新区精密机械产业集群分析 |
7.2 基于I维度的成都高新区创新解析 |
7.2.1 成都高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分析 |
7.2.2 成都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分析 |
7.2.3 成都高新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分析 |
7.3 基于H维度的成都高新区建设解析 |
7.3.1 成都高新区的开发建设历程及现状 |
7.3.2 成都高新区开发建设模式演变 |
7.3.3 成都高新区新型园区形态建设 |
7.4 高新区创新与发展状况的表征——"高新指数"分析 |
7.4.1 "高新指数"的含义、作用及指标体系构建 |
7.4.2 "成都高新指数"分析 |
8 政府作用: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 |
8.1 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中发挥政府作用的理由 |
8.1.1 创新知识的正外部性 |
8.1.2 自主创新的国家利益 |
8.1.3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 |
8.1.4 高新区发展路径的转换 |
8.2 在高新区建设中政府发挥作用现状评估 |
8.2.1 我国高新区建设的"三级"政府管理体制 |
8.2.2 政府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 |
8.2.3 政府发挥作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8.3 在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园区中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与功能定位 |
8.3.1 政府发挥作用的原则 |
8.3.2 政府发挥作用的功能定位 |
8.4 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制度创新 |
8.4.1 改善宏观指导与管理制度 |
8.4.2 推进国家高新区立法 |
8.4.3 构建区域联合治理模式 |
8.4.4 创建官产学三重螺旋机制 |
8.4.5 建设虚拟高新区 |
8.4.6 建立创新驿站 |
8.5 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政策选择 |
8.5.1 制定创新资源向国家高新区集聚的政策 |
8.5.2 制定创新集群培育的政策 |
8.5.3 制定鼓励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与创业的政策 |
8.5.4 制定促进高新区集约化发展的政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创新经济体及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世界科技工业园区的兴起及其当代发展 |
二、中国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及其战略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四节 本文研究主题、问题与创新点 |
一、研究主题 |
二、研究问题 |
三、创新点 |
第五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分析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分析框架 |
第一章 创新经济体的概念模型 |
第一节 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一、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的解释 |
二、经济增长中技术、知识的含义 |
三、技术、知识与创新的关系 |
第二节 创新在空间和组织层面的一种实现方式 |
一、作为概念的创新经济体 |
二、创新经济体内涵的分析 |
第二章 理论推导——创新经济体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创新经济体的系统分析 |
一、系统构成 |
二、运行环境 |
三、发展特征 |
四、主要功能 |
五、战略目标 |
第二节 创新经济体的经济运行 |
一、知识创生系统的闭路循环 |
二、产业经济系统的集群发展 |
三、创意经济 |
四、多元创新经济成分的发展机理 |
第三节 创新经济体的创新机制 |
一、创新的微观机制 |
二、网络的扩张:创新主体间有效的联系与合作 |
第四节 创新经济体的运行保障 |
一、政府的角色 |
二、创新政策 |
三、创新政策的理论依据 |
第三章 政策问题与情境分析 |
第一节 政策相关者及其规范结构 |
一、政策和政策相关者 |
二、政策相关者的主要活动 |
三、创新共同体及其规范 |
第二节 创新共同体与政策问题 |
一、创新共同体的政策启示 |
二、政策问题及其性质 |
第三节 嵌入性——政策情境分析 |
一、政策与制度的一般问题 |
二、中国政治模式与政策议程 |
三、创新经济体的嵌入 |
第四章 创新经济体的治理 |
第一节 创新的组织框架 |
一、政府体制的复杂结构 |
二、科技园区的管理体制、职能及特点 |
三、世界科技园区的管理体制 |
四、我国园区的组织形式 |
第二节 创新经济体的关系治理 |
一、治理的涵义及其在创新经济体中的反映 |
二、政治治理 |
三、网络治理 |
四、联合治理 |
第三节 创新经济体治理的具体思路 |
一、把握新时期园区发展内涵 |
二、制定新形势下产业划分方式 |
三、依靠产业需求促生创新动力 |
四、适时适度经营园区建设 |
第五章 创新经济体政策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创新经济体的政策分析 |
一、政策要素分析 |
二、政策维度研究 |
三、政策体系构建 |
第二节 创新经济体的政策支持体系 |
一、创新经济体的政策支持 |
二、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分析 |
第三节 创新经济体发展的政策策略 |
一、知识创生政策措施 |
二、产业创新政策措施 |
三、创新服务政策措施 |
结语 |
第一节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启示与借鉴 |
第三节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以创新为灵魂 提高核心竞争力——科技部、火炬中心提出高新区“二次创业”九点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与路径研究[D]. 陈晨.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陕西省国家高新区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 冯喆. 西北大学, 2020(07)
- [3]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D]. 邹鑫. 武汉大学, 2019(06)
- [4]面向国家自主创新的高新区转型发展研究[D]. 解佳龙.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5]高新区“二次创业”转型机制研究 ——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D]. 周晓.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6]回眸“十一五” 寄语“十二五”[J]. 项耀汉,张耕夫,胡兰,黄丽. 中国高新区, 2011(02)
- [7]基于创新视角的我国科技园区发展状况评价[D]. 刘昱含. 湖南大学, 2010(07)
- [8]我国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与测度研究[D]. 王峰. 吉林大学, 2010(09)
- [9]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 ——基于C-I-H耦合互动框架[D]. 张克俊.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10]创新经济体及其政策研究[D]. 杨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