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崔晓丹[1](202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承担着“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重要角色。当前,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协同的必要性在于:新形势下,国内外局势深刻变化、信息技术迭代更新、学生个体个性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等,都对协同育人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协同的可行性在于:主渠道与主阵地同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工作目标、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工作方法等方面是有机统一、密切联系的。近些年来,主渠道与主阵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两者协同倍受关注,且内容丰富、模式多样、结构复杂。各大高校在协同育人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丰富成果和宝贵经验。但是,稳步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仍然存在一些现实困境。比如,对协同育人还存在认识误区、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热情不高、工作中缺乏长期稳定的沟通合作、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配合程度不够等。破解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难题,首先,需要明晰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的总体思路。为此,既要确立基本原则,又要明确目标要求。在基本原则上,要遵循统一领导、整体优化、层次适中、动态调节的原则。在目标要求上,要明确分工,提高劳动效率;科学分权,推动组织合作;合理分利,促进公平公正。其次,在明晰协同育人的总体思路后,针对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的实施现状,需要从理念、关系、结构、保障等方面入手,把握协同育人推进的具体策略。一是注重理念强化。在宏观层面,全社会要坚持“立德树人”理念;中观层面,高校系统应强化“三全育人”理念;微观层面,教育个体需培养“大思政”理念。二是促进关系理顺。这其中,既要协调好权力关系,又要解决好利益关系,既要处理好信息关系,又要保持好人际关系。另外,还应把握好教书与育人、管理与服务、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等几组特殊关系。三是推动结构优化。要通过加强管理顶层设计、规范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抓住协同育人契机,整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体化运行。四是夯实基本保障。环境保障上,要优化协同育人的文化环境;物质保障上,要保证经费技术等资源供给;平台保障上,要形成互促互进的工作机制;人才保障上,要加强专业化育人队伍建设。
谭毅[2](2019)在《采矿工程专业研讨实践式教学应用与转化——以条带式Wongawilli采煤法的研究为例》文中提出文章针对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当前采矿工程现场问题多样等内容,提出了研讨实践式的教学模式,教学研究表明:研讨实践式教学增强了课程实践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能够有效指导采矿工程专业学习,从而进一步推进实践性工科的教育教学及科研发展进程。
刘海涛[3](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张茜[4](2019)在《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整体建构研究》文中认为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目的是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这为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大”育人体系的构建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之一,我们以此为基点远眺前行。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大思政”的内涵、特征及必要性。“大思政”是一种人本教育观,也是一种立体工作格局,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应然状态。整体优化性、全员参与性、平台开放性、内容针对性和过程渗透性是“大思政”的基本特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致力于构建“大思政”格局,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的应有之义、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战略举措。第二部分论述了“大思政”对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整体建构提出的应然要求。“大思政”提出的要求包括工作体系更加系统耦合、参与主体更加多元优质、供给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和运行机制更加健全有力。第三部分分析了现实境遇下高校“十大”育人体系建构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高校“十大”育人体系应然和实然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育人主体不融洽、育人资源不充分、育人机制不科学和育人体系不平衡,并从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利益激励机制、思想政治工作者、建构理论和育人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是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整体建构的路径优化,也是本文的重点。主要从四个方面构建了“十大”育人体系进一步优化的具体操作模式。首先,突出价值引领,是“十大”育人体系整体建构的“前导”。其次,统筹育人场域,是“十大”育人体系整体建构的“依托”。再次,坚持思维创新,是“十大”育人体系整体建构的“动力”。最后,打造“共同体”,是“十大”育人体系整体建构的“关键”。
王晓玲[5](2019)在《高等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现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课题。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既关乎宏观层面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又关乎微观层面高校专业的具体发展实践。本文基于高校专业复杂系统,运用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以下简称CAS)主体自主适应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构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深入研究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本质与原则。以此为基础,通过历史研究法、访谈法研究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历史演变,并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法深入分析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典型案例。基于此,重新构建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即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基于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一般模型,结合高校专业调整的历史和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策略。首先,根据CAS主体自主适应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构建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CAS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对于机制的研究,认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是指以高校作为专业调整主体,与专业内外部需求主体之间,通过信息传递执行过程、办学资源配置过程以及评估反馈与持续改进过程,形成的相互作用关系,推动、维系、保障高校实现专业动态调整。其次,对于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本质与原则的再认识。基于高校专业的概念,结合高校专业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深入剖析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本质与原则。认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本质是高深知识逻辑、学生成长逻辑、社会需求逻辑的耦合,三重逻辑的耦合构成了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目标、依据、动力和落脚点。且高校专业动态调整遵循适应与引领的辩证统一,遵循内在逻辑与外在需求的辩证统一,遵循自主与受控发展的辩证统一,遵循整体优化与局部持续改进的辩证统一。第三,分析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历史特征及其演化趋势。按照不同历史阶段,高校专业调整过程中的参与主体,以及各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执行、办学资源配置、适应性评估与改进互动特征,并结合类市场机制和准市场机制的划分原则,将建国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分化三个阶段:1949-1984年高校专业调整的计划机制时期;1985-2016年高校专业调整的类市场机制时期;2017年至今,高校专业调整的准市场机制探索期。并进一步围绕激励相容、信息成本、资源配置三个方面对三类机制进行评价。并得出结论:改进现有的专业调整机制,构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第四,深入分析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典型案例。依据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深入剖析案例高校在专业动态调整过程中的参与主体、要素及其信息传递执行、办学资源配置和适应性评估与改进过程的特征。作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构建提供经验和启示。第五,构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一般模型。根据建国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中持续存在的参与主体、要素,并结合专业动态调整的两个典型案例的经验和启示,提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构成主体,提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实现路径。并提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知识驱动机制、学生选择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并根据不同机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整合四大机制,构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一般模型。第六,提出我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策略。基于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一般模型,结合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策略。即构建以高校作为调整主体,以学生、市场作为内外部需求主体,以政府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新型主体关系;建立持续更新、积累的信息共享平台;构建高校自主的信息传递执行制度;建立专业办学资源动态配置制度;实施高校专业适应性评估、反馈与持续改进制度。
冯婧[6](2019)在《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实践是工程之魂,是创新之源。工程教育必须要面向工程实践,在工程实践中形成工程思维、积累工程经验。而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造成我国工程人才竞争力不足。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新工科”的概念应运而生,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一个全新视角和中国模式。可见,以新工科建设为视角,对我国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开展系统研究,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性工程人才,从而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新工科的建设思路和内涵要求为导向,以回归工程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要求、实践现状与建设路径。通过研究发现: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应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实现融合创新、引领未来发展。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尚存在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导致实践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工程人才培养偏离工程实践,与社会需求脱节。美国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经历了面向工程、偏离工程和回归工程三个阶段,形成了相对成熟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本文通过总结美国一流大学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的共性和规律,并对麻省理工学院个性化的项目制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个案分析,以期对我国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的放矢的建议。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致力于探索出扎根中国土壤的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路径。即,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要遵循整体优化、未来需求和能力导向的原则,以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要素为出发点和立脚点,明确工程实践教学目标,注重新工科人才能力培养;以工程项目为依托,开展多科综合的实践课程;创新工程实践教学方法,强调主动实践和科教协同;强化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切实的保障。同时,为保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良好运行,需要创新互动机制,明确政府、高校、企业的功能定位,分析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创新激励机制,将科学评价与有效激励有机结合;创新保障机制,全方位、多角度监控实践教学质量。
黄温钢,杜勋,王清亚,杨庆坤[7](2018)在《采矿工程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初探——以东华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建设为例》文中指出以创新创业教育和工程教育认证为指导思想,剖析了当前东华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专业特色和建设规划,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文化氛围等六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初步构建了以核资源开采为特色的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杨军伟,艾德春,陈才贤[8](2015)在《适应贵州特色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培养国家战略需求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采矿工程专业人才,从课程设置的层次性、专业课程设置的全面性、课程设置的先进性和适应性、课程设计的实践性四个方面进行了课程体系优化,使采矿专业学生能够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也能够学到适应贵州矿业特色的课程体系,而且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适应贵州矿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王青,顾晓薇,邱景平,孙晓刚[9](2014)在《《采矿学》本科专业教材建设改革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是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对课程内容体系的集中反映,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东北大学《采矿学》教材是在过去几十年不断地教学研究、实践和改革中形成的,对于采矿工程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采矿工程学科专业培养情况,就《采矿学》本科专业教材改革与实践做一些探讨。
张东升,刘洪林,管伟明,张志强[10](2013)在《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特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矿产资源丰富且品种齐全,随着新疆资源优势转换战略不断推进,对高级采矿人才的需求缺口进一步加大。基于新疆矿产资源禀赋特征和矿山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现状,在分析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诸多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为基础、"强化实践教学"为途径、"宽采矿专业人才"为特色的课改思路,重点介绍新疆特色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基本原则与具体要求,阐述课程体系构成与优化组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内容。通过探索具有新疆矿业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以期对新疆矿业跨越式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对《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合力论 |
1.3.2 整体德育论 |
1.3.3 系统论和协同学 |
1.4 概念界定 |
1.4.1 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
1.4.2 主阵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
1.4.3 协同育人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2 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2.1 协同的必要性 |
2.1.1 新形势带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2.1.2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需协同创新 |
2.1.3 协同育人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
2.2 协同的可行性 |
2.2.1 主渠道与主阵地同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
2.2.2 主渠道与主阵地在工作中联系密切 |
3 当前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的实施现状 |
3.1 两者协同倍受关注 |
3.1.1 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出台 |
3.1.2 学术交流研讨会多次召开 |
3.1.3 项目及基地建设陆续展开 |
3.2 两者协同内容丰富 |
3.2.1 理论教学与党建工作的协同 |
3.2.2 理论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 |
3.2.3 理论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 |
3.3 两者协同模式多样 |
3.3.1 教辅结合 |
3.3.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3.3.3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 |
3.3.4 基地育人建设 |
3.4 两者协同结构复杂 |
3.4.1 并行式结构 |
3.4.2 交叉式结构 |
3.4.3 分散式结构 |
4 当前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问题 |
4.1.1 对协同育人还存在认识误区 |
4.1.2 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热情不高 |
4.1.3 工作中缺乏长期稳定的沟通合作 |
4.1.4 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配合程度不够 |
4.2 原因分析 |
4.2.1 社会发展的负面因素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 |
4.2.2 高校协同管理的总体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
4.2.3 协同育人的相关机制和基本保障尚不成熟 |
5 推动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的总体思路 |
5.1 基本原则 |
5.1.1 统一领导原则 |
5.1.2 整体优化原则 |
5.1.3 层次适中原则 |
5.1.4 动态调节原则 |
5.2 目标要求 |
5.2.1 明确分工,提高劳动效率 |
5.2.2 科学分权,推动组织合作 |
5.2.3 合理分利,促进公平公正 |
6 实现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的具体策略 |
6.1 注重理念强化 |
6.1.1 宏观层面: 全社会要坚持“立德树人”理念 |
6.1.2 中观层面: 高校系统应强化“三全育人”理念 |
6.1.3 微观层面: 教育个体需培养“大思政”理念 |
6.2 促进关系理顺 |
6.2.1 协调好权力关系 |
6.2.2 解决好利益关系 |
6.2.3 处理好信息关系 |
6.2.4 保持好人际关系 |
6.2.5 把握好几组特殊关系 |
6.3 推动结构优化 |
6.3.1 加强管理顶层设计 |
6.3.2 规范考核评价制度 |
6.3.3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6.3.4 抓住协同育人契机 |
6.4 夯实基本保障 |
6.4.1 环境保障: 优化协同育人的文化环境 |
6.4.2 物质保障: 保证经费技术等资源供给 |
6.4.3 平台保障: 形成互促互进的工作机制 |
6.4.4 人才保障: 加强专业化育人队伍建设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采矿工程专业研讨实践式教学应用与转化——以条带式Wongawilli采煤法的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采矿工程专业教育现状 |
二、研讨实践式教学改革方法初探 |
1. 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
2. 注重研讨,发散思维模式。 |
3. 结合实践,形成知识体系。 |
三、研讨实践式教学应用实例 |
四、结语 |
(3)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整体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选题的背景 |
2、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国内研究情况 |
2、国外研究情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四) 创新之处和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大思政”的内涵、特征及必要性 |
(一) “大思政”的本质内涵 |
1、“大思政”是一种人本教育观 |
2、“大思政”是一种立体工作格局 |
3、“大思政”是一种应然状态 |
(二) “大思政”的基本特征 |
1、整体优化性 |
2、全员参与性 |
3、平台开放性 |
4、内容针对性 |
5、过程渗透性 |
(三) 构建“大思政”的必要性 |
1、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的应有之义 |
2、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
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战略举措 |
二、“大思政”对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整体建构提出的应然要求 |
(一) 工作体系更加系统耦合 |
1、一以贯之的整体育人理念 |
2、全方位覆盖的育人网络 |
3、各有侧重的学段育人定位 |
(二) 参与主体更加多元优质 |
1、育人队伍有信仰是前提 |
2、育人队伍有能力是保障 |
3、育人队伍讲和谐是关键 |
(三) 供给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
1、多样的供给内容 |
2、多态的供给方式 |
3、合理的资源配置 |
(四) 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完善 |
1、成熟的领导机制 |
2、健全的监督机制 |
3、完善的评价机制 |
三、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整体建构的实然状况及成因分析 |
(一) 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整体建构现状 |
1、育人主体不融洽 |
2、育人资源不充分 |
3、育人机制不科学 |
4、育人体系不平衡 |
(二) 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整体建构现状成因 |
1、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体制的影响 |
2、利益激励机制的缺失 |
3、育人意识与能力的滞后 |
4、整体建构理论研究不足 |
5、高校育人环境的复杂性 |
四、“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整体建构的路径优化 |
(一) 突出价值引领,是“十大”育人体系整体建构的“前导” |
1、以党的领导为核心,提升凝聚力 |
2、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升导向力 |
3、以育人规律为遵循,提升实效力 |
(二)统筹育人场域,是“十大”育人体系整体建构的“依托” |
1、发挥学校主场优势 |
2、融入社会育人平台 |
3、链接基础家庭教育 |
(三) 坚持思维创新,是“十大”育人体系整体建构的“动力” |
1、明确子系统关系定位 |
2、借助多学科理论和方法 |
3、巧用新媒体技术 |
(四) 打造“共同体”,是“十大”育人体系整体建构的“关键” |
1、构筑教师“学习共同体” |
2、构建部门“实践共同体” |
3、构造师生“网络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等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导向 |
1.1.2 问题导向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高校专业调整主体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相关研究 |
1.3.3 关于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相关研究 |
1.3.4 关于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研究述评 |
1.4 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访谈研究法 |
1.5.2 案例研究法 |
1.5.3 历史研究法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高校专业 |
2.1.2 专业动态调整 |
2.1.3 动态调整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CAS理论 |
2.2.2 机制设计理论 |
2.2.3 理论评价 |
2.3 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理论研究框架 |
3 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本质与原则 |
3.1 专业动态调整的本质 |
3.1.1 专业动态调整遵循高深知识发展逻辑 |
3.1.2 专业动态调整遵循经济社会需求逻辑 |
3.1.3 专业动态调整遵循学生个体需求逻辑 |
3.1.4 专业动态调整的本质是三重逻辑的耦合 |
3.2 专业动态调整的原则 |
3.2.1 专业动态调整目标是适应与引领的辩证统一 |
3.2.2 专业动态调整依据内在逻辑与外在需求的辩证统一 |
3.2.3 专业动态调整动力源于自主与受控的辩证统一 |
3.2.4 专业动态调整着力于局部改进与整体优化的辩证统一 |
4 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历史演变 |
4.1 高校专业调整的计划机制时期(1949-1984) |
4.1.1 高校专业调整的历史呈现(1949-1984) |
4.1.2 高校专业计划调整机制特征 |
4.1.3 高校专业计划调整机制评价 |
4.2 高校专业调整的类市场机制时期(1985-2016) |
4.2.1 高校专业调整的历史呈现(1985-2016) |
4.2.2 高校专业调整的类市场机制特征 |
4.2.3 高校专业调整的类市场机制评价 |
4.3 高校专业调整的准市场机制探索期(2017年至今) |
4.3.1 高校专业调整的历史呈现(2017年至今) |
4.3.2 探索期高校专业调整的准市场机制特征 |
4.3.3 探索期高校专业调整的准市场机制评价 |
4.4 小结 |
5 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案例研究 |
5.1 上海大学案例 |
5.1.1 上海大学专业动态调整的缘起 |
5.1.2 上海大学专业动态调整的学生选择机制 |
5.1.3 上海大学专业动态调整的经验与启示 |
5.2 日本广岛大学案例研究 |
5.2.1 广岛大学专业动态调整的缘起 |
5.2.2 广岛大学专业动态调整的准市场机制 |
5.2.3 广岛大学专业动态调整的经验和启示 |
6 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一般模型 |
6.1 专业动态调整的主体 |
6.1.1 高校 |
6.1.2 学生 |
6.1.3 市场 |
6.1.4 政府 |
6.2 专业动态调整的逻辑起点 |
6.3 专业动态调整的实现路径 |
6.3.1 信息共享与持续积累 |
6.3.2 信息的传递执行过程 |
6.3.3 办学资源动态配置过程 |
6.3.4 适应性评估与持续改进过程 |
6.4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模型构建 |
6.4.1 知识驱动机制 |
6.4.2 学生选择机制 |
6.4.3 市场调节机制 |
6.4.4 政府调控机制 |
6.4.5 机制整合与模型构建 |
7 我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策略 |
7.1 构建专业动态调整的新型主体关系 |
7.1.1 高校作为自主的专业调整主体 |
7.1.2 市场作为独立的专业需求主体 |
7.1.3 学生作为自主的专业选择主体 |
7.1.4 政府作为必要的宏观监控主体 |
7.2 建立持续更新、积累的信息共享平台 |
7.2.1 专业调整需求信息模块 |
7.2.2 专业调整决策信息模块 |
7.2.3 专业调整评估信息模块 |
7.2.4 专业自身建设信息模块 |
7.3 构建高校自主的信息传递执行制度 |
7.3.1 构建数据探测与分析机构 |
7.3.2 推进专业调整决策科学化 |
7.3.3 加强学习和毕业标准监控 |
7.4 构建专业办学资源动态配置制度 |
7.4.1 制定招生计划动态调整制度 |
7.4.2 构建办学经费动态分配制度 |
7.4.3 构建就业需求动态调节制度 |
7.4.4 完善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制度 |
7.5 实施专业适应性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 |
7.5.1 实施专业适应性评估制度 |
7.5.2 构建专业自我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
1.2.2 关于新工科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新工科 |
1.3.2 工程与工程实践 |
1.3.3 实践教学体系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要义与要素分析 |
2.1 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外在要求 |
2.1.1 满足产业需求 |
2.1.2 引领未来发展 |
2.1.3 实现融合创新 |
2.2 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教育逻辑 |
2.2.1 实践教学体系是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 |
2.2.2 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 |
2.2.3 实践教学体系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 |
2.3 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要素分析 |
2.3.1 前提: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
2.3.2 核心: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
2.3.3 基础:实践教学资源体系 |
第3章 新工科视角下我国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现存问题及其原因 |
3.1 我国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实践教学目标模糊,人才培养偏离工程实践 |
3.1.2 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滞后社会需求 |
3.1.3 实践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
3.2 我国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3.2.1 理念层面:工程实践教学理念滞后 |
3.2.2 主体层面:政校企功能定位不明确 |
3.2.3 机制层面:体系建设缺乏顶层设计 |
第4章 美国一流大学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借鉴 |
4.1 回归工程:美国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逻辑 |
4.2 美国一流大学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
4.2.1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教育理念 |
4.2.2 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推崇科教结合 |
4.2.3 开展校企合作教育,深化产教融合 |
4.3 个案分析:麻省理工学院项目制实践教学体系 |
4.3.1 拆除学科壁垒,实施跨学科实践项目 |
4.3.2 依托校企合作,探索综合性实践训练 |
第5章 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 |
5.1 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原则 |
5.1.1 整体优化原则 |
5.1.2 未来需求原则 |
5.1.3 能力导向原则 |
5.2 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路径 |
5.2.1 明确工程实践教学目标 |
5.2.2 开展多科综合实践课程 |
5.2.3 创新工程实践教学方法 |
5.2.4 强化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
5.3 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机制创新 |
5.3.1 互动机制:政校企协同参与实践教学环节 |
5.3.2 激励机制:科学评价与有效激励有机结合 |
5.3.3 保障机制:全方位、多角度监控教学质量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课题 |
(7)采矿工程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初探——以东华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
2 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2.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
2.2 构建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
2.3 建设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
2.4 健全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
2.5 强化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
2.6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构建激励机制 |
3 结语 |
(8)适应贵州特色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课程体系优化 |
1.1 课程设置的层次性 |
1.2 专业课程设置的全面性 |
1.3 课程设置的先进性和适应性 |
1.4 课程设置的实践性 |
2 结论 |
(9)《采矿学》本科专业教材建设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二、教材改革与建设目标 |
三、教材建设主要研究范围与实践内容 |
1. 三维空间概念的建立。 |
2. 时序概念的建立。 |
3. 实践性强。 |
四、教材改革建设创新与特色 |
1. 教材改革建设创新。 |
2. 教材改革建设特色。 |
五、教材改革建设综合水平与成效 |
1. 教材综合水平。 |
2. 教材改革建设成效。 |
(10)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疆采矿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
1. 矿产资源品种齐全丰富与面向“宽采矿”人才培养的挑战 |
2. 人才培养质量与面向“规模扩大”的挑战 |
3. 先进开采技术西进与面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挑战 |
4. 教材建设与面向“采矿新技术发展”的挑战 |
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基本原则与具体要求 |
1. 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基本原则 |
2. 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具体要求 |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组成 |
1. 理论教学课程体系 |
2. 实践教学平台 |
3. 课程体系的优化 |
四、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 |
1. 构建出“宽采矿”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
2. 初步建立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
3. 拓宽了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途径 |
五、结语 |
四、对《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研究[D]. 崔晓丹.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2]采矿工程专业研讨实践式教学应用与转化——以条带式Wongawilli采煤法的研究为例[J]. 谭毅. 教育教学论坛, 2019(49)
- [3]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4]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整体建构研究[D]. 张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5]高等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D]. 王晓玲.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6]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D]. 冯婧.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7]采矿工程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初探——以东华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建设为例[J]. 黄温钢,杜勋,王清亚,杨庆坤.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8]适应贵州特色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J]. 杨军伟,艾德春,陈才贤. 价值工程, 2015(20)
- [9]《采矿学》本科专业教材建设改革与实践[J]. 王青,顾晓薇,邱景平,孙晓刚. 教育教学论坛, 2014(10)
- [10]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特色[J]. 张东升,刘洪林,管伟明,张志强. 煤炭高等教育,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