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西藏聂拉木县(论文文献综述)
扎西拉毛[1](2021)在《西藏边境人口分析》文中认为
赵东亮[2](2021)在《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如何降低承灾体脆弱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可持续性科学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青藏高原作为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影响最深的地区,其对外部扰动有着极强的脆弱性,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利于自然灾害发育,灾害风险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持续增加。研究该地区承灾体脆弱性对于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统计数据与空间栅格数据建立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数据库,然后基于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模型框架,从数据库中遴选出人口密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密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密度、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价值系数、多年平均气候侵蚀力指数、不同植被类型恢复力系数等26项指标、15项因子,分别从暴露度、敏感性、应灾能力(恢复力)三个维度构建该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定量测度社会、生态脆弱性,在此基础上集成承灾体综合脆弱性。最后,运用变异系数法、变化斜率法等分析各县域2000~2017年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特点,预测其变化趋势;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Getis-Ord Gi*热点探测、趋势面分析等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区内承灾体脆弱性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机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减灾对策,希冀为区内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分布总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极度与高度综合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中部、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区腹地等地;极度与高度社会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等地。(2)LISA和热点探测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综合脆弱区呈“多核状”,出现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四个高脆弱性热点核心区,青南高原、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以及塔里木盆地周缘三个低脆弱性冷点核心区;社会脆弱区呈“单核状”,分布在河湟谷地;生态脆弱区呈“散点状”,分布在青南高原、羌塘高原等部分地区。(3)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模式方面:羌塘高原呈“高-高”模式、拉萨地区呈“高-中高”模式,其中,河湟谷地、共和县、贵南县、曲水县等为“社会脆弱导向型县域”;治多县、嘉黎县等为“生态脆弱导向型县域”。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部分县域为社会-生态脆弱性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脆弱区,而拉萨地区当雄县、尼木县、堆龙德庆县、林周县、浪卡子县、洛扎县是“高度暴露-中低度敏感-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为高原上最为脆弱的区域,是今后重点防范区。(4)脆弱性子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极度与高度综合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川西高原、拉萨地区、雅鲁藏布江中下游、青藏高原云南部分等地,其中云南泸水市、福贡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为高社会-生态暴露重叠区,成为高原极度暴露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川西高原东部边缘、拉萨地区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甘南高原、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云南部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极度与高度综合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昆仑山、羌塘高原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其中治多县、杂多县、曲麻莱县、玛多县是社会-生态敏感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敏感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柴达木盆地东部至祁连山一带、川西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微度和低度综合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至喜马拉雅山北坡大片区域,其中羌塘高原和青南高原玛多县是低应灾能力-恢复力重叠区,是高原上极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微度和低度应灾能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藏南谷地、横断山脉腹地、喜马拉雅山等地;微度和低度恢复力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西部等地。(5)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方面:2000~2017年,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整体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均值()由0.388降至0.289,呈利好发展态势;其间脆弱性空间差异度逐年缩小,但在2012年后有所增大;西宁市、拉萨市、昌都县周边县域脆弱性迅速降低。到2017年,高原上绝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低脆弱区。德格县、玉树市、那曲县、南木林县四县属于低暴露脆弱区,是最脆弱区。未来脆弱性将增大的地区位于羌塘高原西部、河湟谷地、青南高原、共和盆地,其中青南高原和羌塘高原西部将显着增加,是重点防范区。
王兰蕊[3](2021)在《长角斑芫菁谱系地理学研究(鞘翅目:芫菁科)》文中研究表明长角斑芫菁Mylabris(Pseudabris)hingstoni Blair,1927为青藏高原南部高海拔地区特有种,是研究青藏高原地质变迁和更新世气候变化对高海拔地区昆虫种群分化影响的理想材料。本文以该种为研究材料,采集地点涉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山南市及日喀则市共16个县40个地理种群,基于线粒体基因16S、COI和核基因ITS2序列片段为分子标记,采用单基因与多基因联合分析的方法,对长角斑芫菁进行种群动态演化分析,探讨其可能的演化路径,并比较不同分子标记的优劣性,为该物种系统发育提供分子方面的证据,也为青藏高原物种的形成与分化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本文所得结果如下:1)获得COI基因片段693 bp,16S基因片段401 bp以及ITS2基因片段295 bp,3个基因片段经串联共1389 bp;长角斑芫菁的3个单基因序列及联合基因序列均表现为A+T的含量高于G+C的含量,符合鞘翅目昆虫基因序列特征。在180条COI基因片段中检测到72个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性为0.915;在175条16S基因片段中检测到35个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性为0.566;在167条ITS2基因片段中检测到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127;在164条联合基因中共检测到100个单倍型,其多样性为0.967。可见分子进化速率越大,基因序列越长,检测到的单倍型多样就越高。本研究再次证明COI基因在探讨种群分化时较理想,是研究种及种下阶元的良好标记类型。16S和ITS2基因不适于探讨种级以下阶元的系统演化关系,而适用于探讨种级及以上阶元的系统演化关系。2)AMOVA分析表明,长角斑芫菁的16个居群的变异在居群内和居群间均有发生,可能与其地理距离有关。通过错配分布、中性检验、BSP分析、Max Ent模型预测和分子钟测年等一系列分析,结合地质历史事件和古气候变化,结果表明长角斑芫菁与长腹斑芫菁M.longiventris大约在1.954 Ma前发生分化,此时期正好为青藏运动的活跃期。而后,大约在0.321 Ma,前者分化成两个分支,推测主要可能是昆黄运动导致青藏高原的隆升及气候变化造成的,加之受自身的生境偏好性及迁移能力低的影响;其中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拉萨市和山南市,另一分支主要分布在日喀则市的西南部,而拉萨市、山南市和日喀则市接壤地段则表现为两个分支的混交带。在末次盛冰期(0.026–0.016 Ma),长角斑芫菁退缩到北纬29°,东经88°–90°的狭小范围内避难。在全新世中期(9000–5000年前)气候变暖的情景下,长角斑芫菁开始向日喀则西部地区回迁。另外,在现代(1960–1990年)气候模式下,长角斑芫菁大量西迁的结果也说明了全球气候正逐渐变暖的现况。
丁明强[4](2021)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地区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强烈碰撞挤压地带,地质灾害时常发生,分布广泛,种类、规模大小不一,带来的损失较大。近些年来,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正在逐渐深化,评价工作的成果不仅为灾害预警提供科学依据,也成为灾害防治的支撑基础。本文针对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地区的地质灾害建立起风险性评价模型,通过搜集到的资料,分析了评价因子、选取了评价方法,对该区域做出了评价。主要内容如下:通过总结整理自然环境条件和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资料,涵盖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人类工程活动、土地利用、降雨、人口密度等方面,获取近年来地震数据、地质灾害数据、GDP数据等,作为基础资料使用。根据以上资料,归纳总结研究区地质灾害发生类型、分布规律、形成机制以及诱发因素,最终确定评价因子包括坡度、高程、岩组类型、构造距、公路网等因素。随后确定以上因素为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法对以上因子进行危险性评价。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借助Arcgis软件形成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BP神经网络法进行训练,反演权重值,借助Arcgis软件再次形成危险性区划图,两种结果作比较。再次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易损性评价因子分析,得到权重值以及易损性区划图;最后,通过风险性=危险性*易损性这样一个定义,得到最终的研究区域风险性区划图。针对评价结果以及结合区内实际情况,提出必要的灾害防治措施。
张宸嘉[5](2020)在《柯西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与生计可持续性研究》文中认为可持续生计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和前沿性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来,国际社会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合作努力,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联合国已经制定了两次可持续发展目标议程(《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方式是人类经济社会未来的理想发展模式,但可持续发展方式的推进却是极端困难的,关键的障碍就是全球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有约20亿人口至今无法解决温饱,脱贫和可持续生计问题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障碍之一。不解决贫困人口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论文通过迄今最系统的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分析,揭示了国际、国内可持续生计研究的演变趋势、研究前沿、学科体系、竞争态势、学术影响力差距等。柯西河流域是开展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的典型代表性区域。柯西河流域(Koshi River basin,KRB)是位于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Hindu Kush Himalayas,HKH)地区一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跨越中国、尼泊尔和印度三个国家的跨境流域。而HKH地区是南亚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复杂区域,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反馈极为敏感。柯西河流域所在区域还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非常落后,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特别是地理资源综合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大多数人依赖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加之劳动力素质低,导致解决温饱和生计成为最基本的问题和发展挑战。这样的区域是尼泊尔本国及国际扶贫研究机构关注的焦点,是全球开展生计可持续性问题研究的典型区域。论文对此予以深入分析和阐述。从生计资本评价特别是关键生计资本识别和评价入手开展柯西河流域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是流域可持续生计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山地研究中心合作项目,论文以中国及尼泊尔境内柯西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在对该跨境流域的气候、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经济及生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生计可持续性评价、关键生计资本识别及生计政策设计研究,重点以生计资本评价为主要问题,以深入观察和识别制约柯西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本、影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论文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定量评价了可持续生计国际、国内研究进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生计可持续性、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及对各种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详细分类,从县域尺度、家庭尺度、性别尺度等3个尺度,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生计资本评价,一是整体生计资本的空间格局、结构、生计资本类型特点等,二是关键资本的定义、识别和评价,获得以下结论及认识:(1)流域内整体生计资本水平较差,上游、中下游地区5种生计资本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农户生计可持续状况较差;(2)不同家庭生计资本差异明显,尤其是尼泊尔境内柯西河流域,农户家庭受气候变化影响,生计资本脆弱性较强、生计可持续能力较差,生计可持续能力受其适应能力、气候变化、地域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3)流域内存在明显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不同性别群体的生计可持续性、生计资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4)基于以上三个尺度对五大生计资本的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的集成性评价,定义了“关键生计资本”的概念,并以DEMATEL方法进行关键生计资本识别与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识别出对特定区域、特定研究对象的当前生计资本状况影响力最大、最关键的资本类型。(5)生计资本评价、关键生计资本定义和识别,是生计政策与措施设计的关键科学依据。论文在生计资本评价、关键生计资本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上游、中下游流域所处国家的不同国情,适度分析了国情特点,针对不同生计问题对象尺度,提出了面向县域、家庭和性别的可持续生计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应用文献计量学与知识图谱方法,全面量化揭示可持续生计研究发展态势与特点。将可持续生计学科研究与文献计量学与知识图谱方法相结合,基于国内CNKI数据库和国际SCI-E、SSCI数据库,以迄今可持续生计领域研究所有文献为分析对象,通过系统定量分析和知识图谱展示,全面揭示了国际、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发展态势、前沿方向、合作网络、学术影响力等,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可持续生计的最前沿科学计量学研究成果。对开展该领域研究及把握国际前沿动态有指导意义。(2)构建了柯西河流域生计资本评价框架并进行了量化评价。开展了针对柯西河流域县域、家庭及性别等3个尺度的生计资本评价研究,三个尺度相互比较、相互印证,丰富和深化了跨境流域生计可持续发展理论。(3)拓展了生计资本的有关概念和内涵,提出了关键生计资本概念。论文创新性的定义了“关键生计资本”的概念,而且进行了关键生计资本的定量评价。综合3个维度的分析,进行了关键生计资本及其影响因素的集成性评价,得出了3个维度的生计资本及其影响因素的关键性、重要性排序。另外,文章还基于柯西河流域的传统农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特点,结合对生计资本的定量评价分析,提出了针对三个不同尺度(区域、家庭及性别)的高度具有针对性的生计策略建议。
熊思鸿[6](2020)在《青藏高原朋曲河流域农牧民家庭生计恢复力综合评估》文中认为气候变化及极端天气事件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面对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恢复力范式为研究增强农牧民生计、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恢复力的研究源于生态领域,现已被广泛运用于灾害管理、气候变化、社会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多个领域。生计恢复力研究主要关注气候变化对生计恢复力的影响、生计恢复力评估以及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策略如何提高生计恢复力等方面。我国的生计恢复力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其他地区如灾害频发区、生态脆弱区等的研究较少;且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定量评估生计恢复力的研究比较缺乏。因此,在典型脆弱区开展生计恢复力定量评估尤为重要,这有利于识别限制脆弱农牧民生计恢复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为政策制定者提出针对性政策,实现农牧户可持续生计提供科学依据。青藏高原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气候敏感区,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对当地农牧民的生计及其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大威胁。气候变暖导致的永久冻土退化、植被恶化,以及干旱、雪灾、洪涝、大风、冰雹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命安全。鉴于此,本文结合恢复力理论与生计可持续发展理论,基于生计恢复力框架和可持续生计框架,从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三个维度构建农牧民生计应对气候变化的恢复力评估框架,利用青藏高原朋曲河流域定结县、定日县和聂拉木县三个县的701份农牧民家庭实地访谈数据,按照不同生计类型和不同行政区两种方式进行农户分类。基于农牧民的不同划分类型,对各类别农牧民的生计恢复力进行定量评估以及对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差异化分析;同时利用障碍度模型,甄别农牧民生计恢复力的主要障碍因子,探索不同类型农牧民家庭生计恢复力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农牧民的生计来源主要包括种植作物、养殖牲畜、就近或外出务工、自营工商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等五大类,其中73.6%农牧户家庭的生计来源于某三种,如种植作物、养殖牲畜和务工。农牧业作为基础生计,满足了农牧民日常生活的需求。(2)将农牧民以生计多样化指数分成低多样化(I型)、中多样化(II型)和高多样化(III型)三类,按照生计恢复力指数高低,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高多样化>中多样化>低多样化。其中,缓冲能力方面从高到低的顺序是高多样化>中多样化>低多样化;自组织能力方面从高到低的顺序是高多样化>低多样化>中多样化;学习能力方面从高到低的顺序是高多样化>中多样化>低多样化。低多样化和中多样化家庭生计恢复力低的原因可能是家庭缺乏劳动能力,受教育水平不高,农业设备和交通工具较少,领导能力欠缺,社区组织参与度不高,较少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等。但是总的来说,三类家庭的生计恢复力水平均不高,表明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还有待提高。除此之外,影响低多样化和中多样化农牧户生计恢复力的主要障碍因子是一致的,主要有领导能力、技能培训比例、社会网络、现金收入、非农劳动力比例和牲畜数量,影响高多样化农牧户生计恢复力的主要因子包括社会网络、现金收入、技能培训比例、非农劳动力比例、牲畜数量和人均草场面积。(3)不同乡镇的家庭生计恢复力的范围是0.1900.302,整体水平较低。门布乡生计恢复力最高,其次依序是郭加乡、确布乡、扎西宗乡、琐作乡、协格尔镇、江嘎镇、加措乡,乃龙乡生计恢复力最低。在缓冲能力方面,九乡镇在家庭劳动能力、人均草场面积、现金收入、牲畜数量和农用设备数量等指标上差异较大。在自组织能力方面,九乡镇在二级指标上的差异不显着,但其中乃龙乡的领导能力、社区组织和社会网络指标值均最低。在学习能力方面,非农劳动力比例、技能培训比例和最高受教育程度指标值均处于较低水平,表明研究区整体上农牧民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最后利用障碍度模型探索了影响样本乡镇生计恢复力的限制因素,研究发现领导能力、社会网络、现金收入、技能培训比例、牲畜数量、非农劳动力比例和社区组织是样本乡镇农牧民家庭生计恢复力的共同主要障碍因子。论文最后从普及气候变化及灾害知识,完善预警和防治机制、优化农牧业结构,促进资本累积,形成农牧民缓冲壁垒、改善社会网络环境,强化农牧民自组织能力、加大教育扶持力度,促进农牧民生计多样化发展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王贝贝[7](2020)在《柯西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保持功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生态系统提供的重要调节服务之一,土壤保持在缓解人地关系、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合理规划区域土地资源利用和维持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分析了柯西河流域2000?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气象数据、土壤数据、NDVI数据以及DEM数据,运用InVEST模型对柯西河流域土壤侵蚀及土壤保持服务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估,着重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土壤侵蚀及土壤保持能力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7年柯西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显着,主要表现为草地和耕地大幅缩减,林地面积微弱减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扩张。17年间,草地多集中于海拔3500?5000m、坡度<15°的区域,面积减少趋势明显;耕地主要分布于海拔<2000m、坡度<5°的地区,其中海拔<500m地区面积显着增加;林地主要分布在海拔<5000m、坡度<5°、30?40°、>45°的区域,面积变化不显着;建设用地主要集中于海拔<500m和1000?1500m、坡度<10°的地区,其中海拔<500m的地区城镇扩张明显。从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来看,2010?2017年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快于2000?2010年。(2)2000?2017年柯西河流域土壤侵蚀总量由317.69×108t增至445.44×108t,土壤侵蚀高值区多集中于尼泊尔境内的Sindhupalchok、Dolakha、Solukhumbu、Sankhuwasabha和Taplejung北部以及中国西藏自治区的定日县东北部、定结县北部和萨迦县西南部,低值区多位于尼泊尔Terai平原的县域以及中国境内的聂拉木和岗巴县。17年间研究区土壤侵蚀量和土壤侵蚀模数随海拔升高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此外,随坡度不断增大,研究区土壤侵蚀量先减少后增加,但土壤侵蚀模数持续增大。从土壤侵蚀强度转移方向来看,2000?2010年和2010?2017年两个时段内几乎所有的土壤侵蚀强度类型均表现出向相邻侵蚀强度转移的趋势,转为低一级侵蚀强度面积比例较高。17年间柯西河流域微度和轻度侵蚀面积增长趋势明显,且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林地面积增加对于微度和轻度侵蚀面积增长的主导作用、草地面积减少是极强度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裸地面积快速增长对于剧烈侵蚀面积增加的促进作用。(3)2000?2017年柯西河流域土壤保持总量先由1029.04×108t增至1071.19×108t,后降至746.611×108t,其中土壤保持强度高值区集中于尼泊尔山区的Sindhupalchok、Dolakha、Solukhumbu、Sankhuwasabha、Taplejung、Okhaldhunga,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尼泊尔平原地区的Rautahat、Sarlahi、Mahottari、Dhanusa、Siraha、Saptari和Sunsari,中国西藏地区的岗巴县、聂拉木县、定日县西部及定结县东部地区。17年间研究区土壤保持量和土壤保持强度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少;随坡度不断增加,土壤保持量先减少后增加,土壤保持强度持续增加。17年间林地、草地和耕地土壤保持能力较强,但由于三者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因此土壤保持能力有所下降。可见,林地、草地和耕地面积减少对于土壤保持强度高值区面积减少占据主导作用,表明三者对于柯西河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张宝森[8](2019)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泥盆纪到三叠纪石英砂岩物源区研究及其古地理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最典型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印度和欧亚大陆碰撞形成的,然而目前对俯冲消减最严重、碰撞最前缘的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特提斯喜马拉雅俯冲碰撞前的物源、形态和演化史却知之甚少。石英砂岩——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序列最常见、最典型、最显着的岩石类型广泛发育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泥盆纪以来的地层中,但对多套石英砂岩的物源特征、相互关系、源到汇的搬运路径、在盆地的展布方式都缺乏认识。本文以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中晚泥盆世波曲组、石炭纪纳兴组、早二叠世基龙组—比聋组—仲巴组和晚三叠世德日荣组石英砂岩地层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相学、沉积学、地层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对代表性剖面进行详细研究,为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前裂谷期到后裂谷期的物源理解、盆地展布样式和演化史提供新证据。波曲组由石英砂岩、粉砂岩和泥页岩组成;纳兴组由石英砂岩和粉砂岩-泥页岩多次交替沉积组成;基龙组和比聋组相似,由石英砂岩—纯石英砂岩组成,发育不连续的冰水杂砾岩;德日荣组由长石石英砂岩—纯石英砂岩组成,顶部含生物碎屑鲕粒灰岩。石英砂岩地层均是受波浪和潮汐影响的滨海相沉积,砂岩碎屑颗粒和重矿物组成说明泥盆系到三叠系有稳定物源区——印度克拉通,具相似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均有泛非期520Ma和晚格林威尔期950Ma的年龄峰值。通过对印度及其周缘构造单元锆石年龄的统计,本文认为950Ma的锆石来源于印度东部Eastern Ghats Mobile Belt和南极洲东部Rayner Orogen,520Ma的锆石来源于围限印度板块的东非造山带和Pinjarra造山带。富含1770Ma锆石的冰水杂砾岩中的砾石源于印度西北部Purana盆地,说明受控于印度古地理面貌的冰川运移和流水搬运路径不同。仲巴微地体早二叠世仲巴组的碎屑颗粒、重矿物和碎屑锆石年龄学分析显示其与基龙组和比聋组具相同物源,前人碳酸盐岩微相、同位素和古生物研究也说明仲巴微地体与特提斯喜马拉雅具亲缘性,因此印度板块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包涵特提斯喜马拉雅到仲巴微地体间的全部区域。石炭系南北向以及二叠系和三叠系东西向的双向古水流说明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海岸线和海侵方向发生过改变,德日荣组从西到东砂岩厚度增加且变年轻的穿时性也支持晚三叠世海侵方向自西向东的认识。因此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展布方向不是始终与现今东西向展布的特提斯喜马拉雅一致。考虑到印度板块中生代55°的逆时针旋转,本文认为新特提斯洋打开之前印度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的走向是南北向,而随着新特提斯洋裂谷作用结束和新特提斯洋打开,走向变为东西向,并持续到三叠世末。
旦木真多吉,加布,尼玛加拉[9](2019)在《西藏聂拉木县近30年气候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利用1989-2018年西藏聂拉木县气象局的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观测资料,对西藏聂拉木县近3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西藏聂拉木县的平均气温大致呈增温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348℃/10a。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藏聂拉木县主要属于偏冷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以来主要为偏暖期;聂拉木县近30年春季、秋季、冬季三季平均气温同年平均气温的年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1℃/10a、0.399℃/10a、0.785℃/10a,增温幅度最大的为冬季。近30年来西藏聂拉木县的降水量总体呈增加的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为135.47mm/10a。西藏聂拉木县30年来降水量平均值为482.8mm;西藏聂拉木县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变化特点。近30年西藏聂拉木县日照时数整体上呈现出不断减少的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为-21.928h/10a。近30年西藏聂拉木县的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81.5h,年日照时数最多值与最少值之间相差314.9h。
裴希琛[10](2019)在《基于GIS的冰川湖溃决灾害风险评估 ——以聂拉木县城为例》文中指出冰湖溃决灾害(GLODF),为一类在高海拔冰川发育地区特有的灾害形式,具有突发性强、洪峰高、流量大、破坏性强、持续时间短、波及范围大的特点,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典型地质灾害之一。冰湖往往分布于雪线以上,通过传统的地质调查手段几乎难以实现冰湖溃决危险性的调查。由此,以遥感技术为基础,多源数据相结合的灾害评估模式应运而生。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空间对地观测新技术,具有宏观性、综合性和直观性的优点。卫星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较高,因而可有效地应用于灾害体的识别和动态监测、孕灾环境特征(岩性、坡度、坡向和高程等)的分析以及灾害危险性制图等方面。本文是基于遥感技术,面向冰湖溃决灾害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研究,以期为防灾、减灾等提供信息保障和决策支持,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质灾害研究上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功能有助于实现大范围的灾害风险评估和难以到达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2)冰川湖溃决危险性大小由母冰川、湖体本身和终碛垄的特征所决定。母冰川陡坎数量多、裂隙发育,平均坡度在7°-10°,终碛垄厚度和宽度的比值小相应冰川湖的溃决危险性高。(3)分析和总结青藏高原地区已有溃决冰湖特征,完善了基于遥感手段可获取的冰川湖溃决危险性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确定性系数法,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建模完成了青藏高原聂拉木、洛扎和嘉黎冰川湖集中分布区域的灾害危险性区划与制图。(4)评估结果显示聂拉木县嘉龙错仍有较高的溃决危险性,运用遥感解译手段,结合实地考察资料对下游聂拉木县城的人员、承灾体结构和财产风险进行了预估,完成了可视化的聂拉木县城风险区划图。
二、中国·西藏聂拉木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西藏聂拉木县(论文提纲范文)
(2)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脆弱性相关概念界定 |
1.3.1.1 自然灾害 |
1.3.1.2 承灾体 |
1.3.1.3 脆弱性 |
1.3.1.4 社会脆弱性 |
1.3.1.5 生态脆弱性 |
1.3.1.6 多灾种 |
1.3.2 国外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2.1 萌芽阶段(20 世纪20 年代至70 年代末) |
1.3.2.2 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至20 世纪末) |
1.3.2.3 提升阶段(进入21 世纪至今) |
1.3.3 国内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3.1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尺度 |
1.3.3.2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方法 |
1.3.4 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4.1 脆弱性相关领域 |
1.3.4.2 单灾种风险评价领域 |
1.3.4.3 承灾体脆弱性领域 |
1.4 研究内容框架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貌 |
2.1.2 河流水文 |
2.1.3 气候 |
2.1.4 植被土壤 |
2.2 青藏高原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 |
2.2.2 社会经济 |
2.2.2.1 综合经济水平及结构 |
2.2.2.2 农牧业 |
2.2.2.3 工矿业 |
2.2.2.4 交通运输业 |
2.2.2.5 邮电通讯业 |
2.3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概况 |
2.3.1 地震 |
2.3.2 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
2.3.3 雪灾 |
2.3.4 旱灾 |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构建原则 |
3.2.1.1 可操作性原则 |
3.2.1.2 完整性原则 |
3.2.1.3 科学性原则 |
3.2.2 构建过程 |
3.2.3 评价指标的解释 |
3.2.3.1 暴露度指标 |
3.2.3.2 敏感性指标 |
3.2.3.3 应灾能力(恢复力)指标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社会经济数据 |
3.3.2 生态数据 |
3.4 数据归一化处理 |
3.5 确定指标权重 |
3.6 脆弱性评价模型 |
3.7 脆弱性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
3.7.1 变异系数法 |
3.7.2 变化斜率法 |
3.7.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3.7.3.1 Moran's I |
3.7.3.2 Getis-Ord Gi*热点探测 |
3.7.4 三维趋势分析 |
第四章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分析 |
4.1 社会脆弱性分析 |
4.1.1 各子系统社会脆弱性指数 |
4.1.1.1 暴露度分析 |
4.1.1.2 敏感性分析 |
4.1.1.3 应灾能力分析 |
4.1.2 社会脆弱性指数 |
4.1.3 年际空间差异分析 |
4.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及特征 |
4.2.1 社会脆弱性子系统时空演变 |
4.2.1.1 暴露度分析 |
4.2.1.2 敏感性分析 |
4.2.1.3 应灾能力分析 |
4.2.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 |
4.3 社会脆弱性趋势预测及空间异质性分析 |
4.3.1 趋势预测 |
4.3.2 空间异质性 |
第五章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分析 |
5.1 脆弱性子系统分析 |
5.1.1 暴露度分析 |
5.1.2 敏感性分析 |
5.1.3 应灾能力(恢复力)分析 |
5.2 脆弱性分析 |
5.2.1 社会脆弱性分析 |
5.2.2 生态脆弱性分析 |
5.2.3 综合脆弱性分析 |
5.3 脆弱性空间异质性分析 |
5.4 脆弱性三维趋势特征分析 |
第六章 问题与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一:青藏高原各县域2000~2017 年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及子系统评价结果指数 |
(3)长角斑芫菁谱系地理学研究(鞘翅目:芫菁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长角斑芫菁研究概述 |
1.2 分子标记的应用 |
1.3 青藏高原概述 |
1.4 谱系地理学相关研究 |
1.4.1 谱系地理学概述 |
1.4.2 谱系地理学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总DNA提取 |
2.3.2 引物设计 |
2.3.3 PCR反应 |
2.3.4 电泳 |
2.3.5 测序及序列处理 |
2.4 数据处理 |
2.4.1 序列处理 |
2.4.2 系统发育信号分析 |
2.4.3 构建系统发育树 |
2.4.4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5 种群分化与遗传结构分析 |
2.4.6 种群动态分析 |
2.4.7 估算单倍型不同分支的分歧时间 |
2.4.8 潜在分布地预测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DNA提取及PCR扩增 |
3.2 基因序列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 |
3.3 基因序列分析 |
3.4 单倍型分布情况 |
3.4.1 基于COI基因序列的单倍型分布情况 |
3.4.2 基于16S基因序列的单倍型分布情况 |
3.4.3 基于ITS2 基因序列的单倍型分布情况 |
3.4.4 基于联合基因序列的单倍型分布情况 |
3.5 系统发育分析 |
3.5.1 基于COI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
3.5.2 基于16S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
3.5.3 基于ITS2 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
3.5.4 基于联合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
3.6 种群遗传多样性参数分析 |
3.6.1 基于COI基因种群多样性参数分析 |
3.6.2 基于16S基因种群多样性参数分析 |
3.6.3 基于ITS2 基因种群多样性参数分析 |
3.6.4 基于联合基因种群多样性参数分析 |
3.7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3.8 种群分歧时间估算 |
3.9 适生区预测 |
3.9.1 确定限制长角斑芫菁生存的环境因子 |
3.9.2 ROC曲线分析 |
3.9.3 适生区预测结果 |
3.9.4 适生区空间变化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
4.2 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4.3 种群遗传分化动态分析 |
4.4 系统发育分析 |
4.5 Max Ent模型预测分析 |
4.6 谱系演化原因及路径探讨 |
4.7 其他因素对长角斑芫菁分布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 |
(4)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地区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1.3.2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交通条件 |
2.1.2 经济条件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条件 |
2.1.5 土壤植被条件 |
2.2 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4 水文地质 |
2.3 人类工程活动 |
第三章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与形成机制 |
3.1 灾害类型 |
3.2 分布规律 |
3.2.1 区域规律 |
3.2.2 地层岩性规律 |
3.2.3 时间分布规律 |
3.3 形成机制 |
3.4 影响因素 |
3.5 小结 |
第四章 地质灾害评价体系及方法 |
4.1 体系概述 |
4.2 体系建立 |
4.3 评价因子的确定及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 |
5.1 危险性评价 |
5.1.1 层次分析法 |
5.1.2 BP神经网络法 |
5.1.3 结果分析 |
5.2 易损性评价 |
5.3 风险性评价 |
5.4 结果分析与防治建议 |
5.4.1 结果分析 |
5.4.2 防治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柯西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与生计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6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3章 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量化评价 |
3.1 可持续生计的内涵与发展演进 |
3.2 国际生计可持续研究进展及文献计量分析 |
3.2.1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数据源 |
3.2.2 数据检索与处理 |
3.2.3 文献特征分析 |
3.2.4 主要研究力量空间分布及其合作关系分析 |
3.2.5 主要研究机构分析 |
3.2.6 主要研究者及其社会网络结构分析 |
3.2.7 研究热点分析 |
3.3 国内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文献计量分析 |
3.3.1 国内研究进展及阶段分析 |
3.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3.3 发文整体情况分析 |
3.3.4 主要研究力量分析 |
3.3.5 学术影响力分析 |
3.3.6 主要研究主题与热点领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域柯西河流域概述 |
4.1 柯西河流域地理位置 |
4.2 柯西河流域自然地理 |
4.2.1 柯西河流域河流概况 |
4.2.2 柯西河流域地貌概况 |
4.2.3 柯西河流域气候及降水概况 |
4.3 柯西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
4.4 柯西河流域的能源状况 |
4.5 柯西河流域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 |
4.6 柯西河流域居民的主要生计方式及其研究意义 |
第5章 柯西河流域县域生计资本评价及其空间格局研究 |
5.1 县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方法 |
5.1.1 评价数据来源 |
5.1.2 评价指标选取 |
5.1.3 评价测度模型选择 |
5.1.4 县域生计资本空间差异测度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 |
5.1.5 县域生计资本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5.2 柯西河流域县域生计资本评价结果 |
5.3 县域生计资本空间格局特征 |
5.4 农户生计资本聚集特征 |
5.5 柯西河流域县域生计资本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柯西河流域家庭生计资本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案例区选择:尼泊尔境内柯西河流域 |
6.1.2 数据收集及实地考察 |
6.1.3 指标构建:生计脆弱性指数与可持续生计指数 |
6.1.4 SLI指数及测度方法 |
6.1.5 基于IPCC框架的科学性验证 |
6.2 结论结果及分析 |
6.2.1 Kavre、Sindhuli及Saptari县生计脆弱性分析 |
6.2.2 县域LVI-IPCC得分 |
6.2.3 Kavre、Sindhuli和Saptari县可持续生计指数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柯西河流域不同性别群体生计资本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7.1 尼泊尔的性别不平等状况 |
7.2 性别不平等的测量指标与方法 |
7.2.1 指标体系构建 |
7.2.2 计算方法 |
7.3 性别维度生计资本空间分布特征 |
7.4 基于县域的两性生计资本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7.5 日喀则地区柯西河流域上游不同性别群体生计资本评价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关键生计资本评价研究 |
8.1 关键资本识别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DEMATEL方法 |
8.2 不同分析维度的主要资本及其影响因素判别 |
8.3 DEMATEL方法分析的实现步骤 |
8.4 柯西河流域关键资本及影响因素分析 |
8.4.1 影响因素及关键资本分析——区域视角 |
8.4.2 影响因素及关键资本分析——性别视角 |
8.4.3 影响因素及关键资本分析——家庭视角 |
8.4.4 基于评价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流域可持续生计策略的建议 |
9.1 流域县域尺度生计发展的障碍与问题及对策建议 |
9.1.1 可持续生计的障碍与问题分析 |
9.1.2 面向县域尺度的可持续生计战略 |
9.2 流域家庭尺度生计发展的障碍与问题及对策建议 |
9.2.1 可持续生计的障碍与问题分析 |
9.2.2 面向家庭尺度的可持续生计策略 |
9.3 流域性别群体尺度生计发展的障碍与问题 |
9.3.1 可持续生计的障碍与问题分析 |
9.3.2 面向性别尺度的可持续生计措施 |
9.4 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研究主要结论 |
10.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0.3 论文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农户家庭调查问卷 |
附录 2 基于Dematel方法的农户关键资本评价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青藏高原朋曲河流域农牧民家庭生计恢复力综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农户生计恢复力理论框架构建 |
2.1 理论基础 |
2.2 生计恢复力理论框架 |
第3章 研究区、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 |
3.2 数据来源 |
3.3 研究方法 |
第4章 不同生计类型家庭生计恢复力分析 |
4.1 农牧生计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不同类型农牧民的生计恢复力 |
4.3 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
4.4 不同生计类型家庭生计恢复力影响因素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不同乡镇家庭生计恢复力分析 |
5.1 不同乡镇家庭的生计恢复力 |
5.2 不同乡镇家庭生计恢复力差异性分析 |
5.3 不同乡镇家庭生计恢复力影响因素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2 可能的创新点 |
6.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发表论文 |
参与课题 |
(7)柯西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保持功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柯西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
1.2.2 InVEST模型应用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方法 |
3.1 基础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2.1 土地利用动态度 |
3.2.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3.3 土壤保持评估模型原理 |
3.4 SDR模块必要参数计算 |
3.4.1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 |
3.4.2 降水侵蚀力因子(R) |
3.4.3 土壤可蚀性因子(K) |
3.4.4 集水区提取 |
3.4.5 坡长坡度因子(LS) |
3.4.6 植被覆盖和管理因子(C) |
3.4.7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 |
3.4.8 泥沙持留率(SE) |
第四章 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 |
4.1 土地利用变化空间特征及变化幅度 |
4.1.1 土地利用变化空间特征 |
4.1.2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分析 |
4.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
4.2.1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
4.2.2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
4.3 不同海拔梯度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4.4 不同坡度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4.5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分析 |
4.6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柯西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演变分析 |
5.1 流域土壤侵蚀总体变化特征 |
5.1.1 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及侵蚀量变化特征 |
5.1.2 流域土壤侵蚀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 |
5.1.3 流域不同海拔梯度土壤侵蚀变化特征 |
5.1.4 流域不同坡度土壤侵蚀变化特征 |
5.1.5 流域不同土壤侵蚀强度转移特征 |
5.2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5.2.1 流域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侵蚀变化特征 |
5.2.2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柯西河流域土壤保持时空演变分析 |
6.1 流域土壤保持功能总体变化特征 |
6.1.1 流域土壤保持量变化特征 |
6.1.2 流域土壤保持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 |
6.1.3 流域不同海拔梯度土壤保持变化特征 |
6.1.4 流域不同坡度土壤保持变化特征 |
6.2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保持的影响 |
6.2.1 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保持变化特征 |
6.2.2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保持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特提斯喜马拉雅泥盆纪到三叠纪石英砂岩物源区研究及其古地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区域地质概况 |
1.3 研究历史和现状 |
1.3.1 石英砂岩 |
1.3.2 特提斯喜马拉雅 |
1.4 存在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5.1 沉积相分析 |
1.5.2 砂岩碎屑颗粒统计 |
1.5.3 重矿物分选和锆石制靶 |
1.5.4 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 |
1.6 工作量统计 |
2 特提斯喜马拉雅中晚泥盆世波曲组和早石炭世纳兴组的物源特征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测剖面和沉积相 |
2.2.1 波曲组 |
2.2.2 纳兴组 |
2.3 实验结果 |
2.3.1 砂岩碎屑颗粒组成 |
2.3.2 砂岩碎屑重矿物分析 |
2.3.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
2.4 物源区分析 |
2.5 小结 |
3 特提斯喜马拉雅早二叠世基龙组和比聋组与仲巴微地体早二叠世仲巴组的物源区分析和亲缘性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测剖面和沉积相 |
3.2.1 基龙组 |
3.2.2 比聋组 |
3.2.3 仲巴组 |
3.3 实验结果 |
3.3.1 砂岩碎屑颗粒组成 |
3.3.2 砂岩碎屑重矿物分析 |
3.3.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
3.4 讨论 |
3.4.1 物源区分析 |
3.4.2 仲巴微地体与特提斯喜马拉雅的亲缘性 |
3.5 小结 |
4 特提斯喜马拉雅晚三叠世德日荣组富石英砂岩的物源区和地层对比研究 |
4.1 地质背景 |
4.2 地层厘定 |
4.2.1 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性 |
4.2.2 上三叠统到下侏罗统岩石地层命名 |
4.2.3 德日荣组地层边界的厘定 |
4.3 相分析 |
4.3.1 一段(190-220 米厚) |
4.3.2 二段(180-200 米厚) |
4.3.3 三段(150-250 米厚) |
4.3.4 四段(100-150 米厚) |
4.4 实验结果 |
4.4.1 砂岩碎屑颗粒组成 |
4.4.2 砂岩碎屑重矿物分析 |
4.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
4.5 地层对比 |
4.5.1 聂拉木 |
4.5.2 吉隆 |
4.5.3 Manang |
4.5.4 Thakkhola |
4.5.5 Dolpo |
4.5.6 普兰 |
4.5.7 Kumaon |
4.5.8 Spiti |
4.5.9 Lahaul |
4.5.10 Zanskar |
4.6 物源区分析 |
4.7 小结 |
5 特提斯喜马拉雅泥盆纪到三叠纪古地理演化 |
5.1 泥盆纪到石炭纪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古地理格局的转变 |
5.2 早二叠世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古地理格局 |
5.3 晚三叠世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展布方向、古海岸线走向和新特提斯洋的海侵方向 |
5.4 小结 |
6 主要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表2-1 波曲组碎屑锆石U-Pb年龄 |
附表2-2 纳兴组碎屑锆石U-Pb年龄 |
附表2-3 特提斯喜马拉雅及其周缘构造单元的锆石U-Pb年龄 |
附件2-1 特提斯喜马拉雅及其周缘构造单元的锆石U-Pb年龄的来源 |
附表3-1 基龙组碎屑锆石U-Pb年龄 |
附表3-2 比聋组锆石U-Pb年龄 |
附表3-3 仲巴组碎屑锆石U-Pb年龄 |
附表4-1 德日荣组碎屑锆石U-Pb年龄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个人简历 |
(9)西藏聂拉木县近30年气候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
2.2 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
2.3 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
(10)基于GIS的冰川湖溃决灾害风险评估 ——以聂拉木县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
1.2.2 冰湖溃决危险性评价研究 |
1.2.3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理论与方法研究 |
2.1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理论基础 |
2.2 确定性系数方法 |
2.3 综合分析方法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聂拉木波曲上游概况 |
3.2 洛扎县研究区概况 |
3.3 嘉黎县研究区概况 |
4 指标因子获取 |
4.1 数据来源 |
4.2 冰川湖溃决影响因素分析 |
4.3 指标提取过程 |
4.3.1 冰湖面积和冰川坡度提取 |
4.3.2 冰川裂隙程度和陡坎数量提取 |
4.3.3 冰湖长宽比和终碛垄厚宽比提取 |
5 冰川湖溃决危险性分析 |
5.1 构建冰川湖溃决危险性指标体系 |
5.1.1 冰湖溃决危险性指标分级 |
5.1.2 冰湖溃决危险性指标的CF值 |
5.2 研究区冰川湖溃决危险性评估 |
5.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冰湖溃决危险性建模 |
5.2.2 冰川湖溃决危险性区划图 |
本章小结 |
6 聂拉木县城冰湖溃决风险评估 |
6.1 承灾体的脆弱性研究 |
6.2 冲堆普流域冰湖溃决危险性 |
6.3 聂拉木县城冰湖溃决风险评估 |
6.3.1 聂拉木县概况 |
6.3.2 聂拉木县城脆弱性评估 |
6.3.3 聂拉木县冰湖溃决风险评估结果 |
7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研究区冰川湖溃决危险性评估结果 |
四、中国·西藏聂拉木县(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边境人口分析[D]. 扎西拉毛.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D]. 赵东亮.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3]长角斑芫菁谱系地理学研究(鞘翅目:芫菁科)[D]. 王兰蕊. 河北大学, 2021(09)
- [4]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地区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研究[D]. 丁明强. 西藏大学, 2021(12)
- [5]柯西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与生计可持续性研究[D]. 张宸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6]青藏高原朋曲河流域农牧民家庭生计恢复力综合评估[D]. 熊思鸿. 西南大学, 2020
- [7]柯西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保持功能的影响研究[D]. 王贝贝. 江西师范大学, 2020
- [8]特提斯喜马拉雅泥盆纪到三叠纪石英砂岩物源区研究及其古地理意义[D]. 张宝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9]西藏聂拉木县近30年气候特征分析[J]. 旦木真多吉,加布,尼玛加拉. 农村实用技术, 2019(10)
- [10]基于GIS的冰川湖溃决灾害风险评估 ——以聂拉木县城为例[D]. 裴希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