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涡轮增压器漏油对发动机的危害(论文文献综述)
史册[1](2021)在《探究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文中研究指明如今的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汽车各方面性能的水平要求也逐渐提升。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能够显着提高汽车的动力,并为用户带来更为良好的驾驶和出行体验。但在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的实际使用中,一些常见故障就会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正常价是甚至于驾驶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在简单叙述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结构组成及其运行原理的前提下,就其常见故障处理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探讨。
张宪辉[2](2021)在《废气涡轮增压对电控汽油发动机系统结构的影响》文中指出废气涡轮增压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电控汽油发动机的进气效率和动力性能,但同时也迫使发动机的相关系统在结构组成和功能实现上做出必要的改变。文章采用对比形式,阐述了自然吸气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发动机在进气、排气、冷却、润滑、PCV、EGR、EVAP等相关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实现上的差异,从而为电控汽油发动机的维护和维修提供必要的指导。
栗晓东[3](2020)在《论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检修及保养》文中提出涡轮增压发动机目前已经在汽车产业当中十分普及。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检修保养方面,相对于自然吸气发动机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维修保养不当的话,那么就会给其正常使用带来一定困难,甚至会减少其使用寿命。所以,提高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检修及保养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专门论述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检修及保养相关要点。
王慧,张旭春[4](2020)在《涡轮增压器壳体制造问题分析与生产工艺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涡轮增压器壳体在制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加工中间孔与轴孔安装孔之间的槽时会造成零件结构的形变,导致加工的零件不能满足图纸的公差要求,因此需要对传统的车床加工工艺进行生产工艺优化,将中间孔与轴承安装孔间的槽加工放置在了粗加工工序的后面,同时是在精加工工序的前面,使得两孔之间槽的加工引起的变形会在精加工工序消除掉,确保了孔加工的形位公差以及形位公差能够正常的测量。
王博,郑喜旺,黄圣锦,陈明光,刘凯,郭宇辉,冯永超[5](2020)在《汽油发动机涡轮增压器漏油失效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国内乘用车涡轮增压发动机普遍被大众认可并得到青睐,涡轮增压器的普遍应用不仅大大改善了发动机高速工况的性能,提高功率30%以上,降低油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在高原地区还具有功率补偿作用。涡轮增压器最高转速可达20×104rpm以上,因此对零部件的要求很高。同时因为涡轮增压器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及高转速的环境下,其经常会出现异响、漏油等失效模式。主要介绍涡轮增压器漏油失效的机理及原因,重点介绍因增压器压力失衡导致漏油的失效模式,以及增压器内部压力测试方法和数据分析。
高志龙[6](2020)在《基于状态智能预警驱动的柴油机IETM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柴油机作为一种关键动力设备,被广泛用于船舶航运、轨道交通、石油化工、能源电力、矿山机械、装备动力等相关行业,在国民经济乃至国防安全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部件众多、结构复杂、工况恶劣,极易发生故障。一旦出现恶性故障将会导致停工停产,严重时甚至引发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事故。然而,当前柴油机监测报警技术较为落后,故障发生后无法得到精准识别,导致检维修效率低下。通过研究柴油机故障发生机理与对应的特征信号,借助先进算法有效提取特征参数,以实现柴油机典型机械故障的预警与诊断。并将故障诊断与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技术相结合,实现监测、预警、诊断、维修、维护、管理等综合保障功能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柴油机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本文以大功率柴油机为对象,以提高其典型机械故障预警诊断水平和维修保障能力为目标,通过对典型机械故障机理的深入分析,研究适用于不同种类故障的预警和诊断方法。结合智能诊断算法实现柴油机运行工况的自动识别,提高预警和诊断准确率。最后探索基于故障预警驱动的IETM设计方法与架构。论文各章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综合归纳大功率柴油机典型机械故障类型,理清传统诊断方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智能诊断预警技术现状。研究国内外IETM技术发展历程、技术难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总结基于智能预警驱动的柴油机IETM系统关键技术点。其次,针对柴油机连杆衬套滑移,轴瓦磨损两类疑难故障,开展理论建模研究。通过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寻找故障典型特征。提出基于SAW(声表面波)无源无线测温技术的柴油机轴瓦磨损类故障预警诊断方法。研制柴油机连杆大小头瓦无线温度传感器,通过故障模拟试验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然后,针对曲轴弯曲微变形这类恶性故障,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拟、仿真、分析其对应的故障特征及敏感参数,探究该类故障预警诊断的有效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故障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证明该方法可行性;研究基于振动信号自适应的EMD降噪和聚类算法的柴油机运行功率自动识别算法,通过该算法实现对柴油机运行工况的自动识别。在无需增加传感器的前提下,引入柴油机输出功率作为预警诊断参考指标。此外,结合瞬时转速、温度、压力等参数,研究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复杂故障预警诊断方法,提高故障预警诊断的准确性。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柴油机典型故障诊断系统设计方法。并利用实验和工程实际案例数据对系统功能进行验证。最后,研究基于智能预警驱动的IETM设计方法与架构。梳理传统IETM研制流程和编制规范,提出智能预警诊断技术与IETM相结合的实现方案,并给出基于状态智能预警驱动的柴油机IETM总体实现方法和步骤。
张文明[7](2020)在《涡轮增压器降温装置设计与仿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通用航空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使用活塞发动机的小型飞机投入运营。涡轮增压器作为航空活塞发动机高空动力恢复的主要设备,被小型飞机发动机广泛使用。发动机高工况运转时,进入涡轮的排气温度过高,对涡轮增压器运转和工作寿命造成严重威胁。为了降低涡轮进气温度,涡轮增压器轴冷却技术、喷雾降温、管程对流强化传热、引射降温、EGR降温等降温方法已被研究,这些方法各有一定的不足和局限。作为涡轮进气降温方法的补充,提出将压气机空气部分引出,经引气管路直接流入涡轮进口以实现涡轮进气温度降温的方法。以使用较广的Rotax 914航空活塞发动机为对象,利用GT-Power发动机仿真建模软件,按照该发动机的参数搭建了发动机结构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该仿真模型,分析了空燃比、发动机转速、压气机增压压力和海拔高度对对涡轮进气温度的影响。理论分析了压气机引气占比和涡轮进气温度降温值的关系,引气占比越大,涡轮进气温度降低值越大。在原发动机仿真模型基础上,设计了引气管路和引气降温控制单元。从引气管气流流动方向,将引气降温的情况分为:压气机引气降温、涡轮引气降温、和双向引气降温。通过仿真建模计算,分析了海拔高度和引气管径对降温效果、燃油消耗率及涡轮增压器转速的影响。将引气降温方法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加浓油气和废气再循环冷却进行比较,引气降温对发动机性能的负面影响较小。搭建GT25涡轮增压器高温试验台,研究引气管径对压气机流量的影响;研究低工况下,引气降温方法的降温效果影响。对试验台进行仿真建模,研究试验中未达到的高工况下,引气降温方法的降温效果。
孙晓宇[8](2020)在《船用低速二冲程柴油机热经济学故障诊断研究》文中提出船舶柴油主机是船舶动力装置的关键设备,如发生故障将会影响船舶运营,并可能直接或间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关键设备损坏。传统的柴油机维修保障往往依靠提前设定的计划保养或者是严重故障发生后的事后维修,缺乏预先诊断能力。热经济学故障诊断是一种广义诊断,以?成本为基础量化各种异常所导致的成本影响,具有计算简便、反应灵敏、准确性高等优点,对柴油机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以6S50MC型船用低速二冲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柴油机工作过程的零维数学模型,采用AVL-BOOST软件搭建柴油机的仿真模型,将仿真得到的主要性能参数与实验台架数据进行对比,误差均在5%以内。在此基础上建立船用柴油机的物理结构图,将其划分为气缸、中冷器、压气机、涡轮与缸套水冷却器六个组元,通过?分析建立柴油机的生产结构图,确定每个组元的“燃料”和“产品”。通过热经济学理论对故障进行分析,确定组元的故障成本与内源不可逆损失为故障定位指标,建立热经济学故障诊断模型。利用仿真模型分别模拟四种柴油机的典型单一故障,再将每一个组元的单一故障进行叠加,进一步模拟四种柴油机的多故障,并利用模拟所得的故障数据验证故障诊断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热经济学故障诊断模型对柴油机的单一故障表现出很高的准确性,四种单一故障均能准确诊断。特别是中冷器发生轻微故障时,主机功率仅下降约66k W仍能准确定位并判断出故障,表明热经济学故障诊断模型对单一故障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双组元同时发生故障时诊断模型依旧能准确定位故障组元;三组元同时发生故障时,其中一组元的故障成本值有可能被其他两个组元所遮掩显得较小,如研究案例中的压气机故障成本仅为中冷器组元的1/16,但通过第二个指标——内源不可逆损失仍能够做出压气机故障的判断。因此采用两个故障定位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热经济学故障诊断是非常必要的。热经济学故障诊断在柴油机上的应用,可为柴油机故障准确定位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余仲霞[9](2018)在《涡轮增压器漏油对发动机的危害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取得显着的发展进步,研制成功的车辆、船舶等机械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类设备在起动和运转时,基本要通过发动机促使能源进行工作,为了使气缸的充气量增加,促使发动机功率可以有效提高,很多时候都应用了涡轮增压型发动机。但是该种发动机在实际使用时会出现漏油的问题,从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就对涡轮增压器的运行原理,及导致漏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原因探究了漏油的危害,并为其他机械设备应用涡轮增压器发动机提供问题预防的经验与教训。
杜家坤[10](2016)在《基于燃料特性与燃烧边界条件协同控制的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燃油耗法规和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能源高效利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针对传统柴油机混合气不均匀的问题,积极导入预混合化的燃烧模式,实现汽油机与柴油机的统一化,在保证燃油经济性的同时降低污染物排放是未来内燃机的发展趋势。同时,从优化燃料特性的角度改善内燃机工作过程、降低排放逐渐成为国际内燃机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针对内燃机实现高效清洁燃烧的需求,基于燃料化学动力学与燃烧边界条件协同控制的思想,采用煤基费托合成燃料、高辛烷值汽油及高品质柴油等作为基础燃料组分,从燃料设计及燃烧边界条件控制的角度出发,探究燃料特性对压燃式发动机预混合燃烧过程及排放污染物生成的影响规律。通过调整进气参数及喷油参数等控制燃烧边界条件,利用宽馏程燃料系统的研究了实现汽油机/柴油机统一化的预混压燃高效清洁燃烧模式的控制方法及与之相适应的燃料特性指标;确定了燃料理化特性及燃烧边界条件对混合气制备、燃烧及排放污染物生成的影响程度及范围;探索了压燃式发动机燃用宽馏程燃料稳态工况与瞬态工况燃烧及排放的差异,揭示了燃料化学及缸内活化热氛围对燃烧及排放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机制。研究中基于实时数据采集及存储系统,设计搭建了压燃式发动机预混合燃烧试验测控平台。基于CAN通讯技术开发了燃油喷射控制系统及电控EGR系统,实现了发动机进气、喷油及缸内燃烧边界条件的主动控制和柔性调节;基于TSI 3090微粒粒径分析仪及自行设计开发的发动机排气二级稀释系统,建立了柴油机瞬态工况微粒粒度分布测试系统,可满足瞬态工况微粒粒度分布测试的要求;基于索氏萃取法、色谱分析法建立了排气颗粒物排放特性分析平台,开发了排气单循环采样系统,能够对瞬变过程单一循环排气进行准确采样,为排气微粒排放成分的深入分析创造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燃料理化特性及燃烧边界条件是影响发动机燃烧过程及排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因素。对于预混合燃烧过程,适当增加喷油提前角,有助于提高燃烧定容度,改善热效率,但过早喷油反而对热效率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提高燃油喷射压力,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油气混合,减少局部过浓区的形成,降低积聚态微粒数量,同时核态微粒比例相应有所提高。通过控制喷油时刻选取适宜的CA50并配合适当的进气氧浓度条件有利于提高热效率、降低排放。燃料核心理化特性对燃烧及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降低燃料十六烷值及改善挥发性均可促进油气进一步混合,增大预混合燃烧量,降低排气烟度。同时,随燃料十六烷值升高,核态微粒总数明显降低,积聚态微粒总数有所升高;燃用挥发性较强燃料时,有助于强化油气混合过程,减少缸内局部过浓区,使积聚态微粒数量排放明显降低。2.在压燃式发动机上应用宽馏程燃料有利于实现预混合燃烧过程。宽馏程燃料组分对燃烧及排放有显着影响,随燃料中汽油组分含量增加,滞燃期延长,挥发性改善,有利于增大预混合燃烧量,降低排气烟度,并改善燃烧定容性。小负荷工况下,燃用过高汽油组分占比的宽馏程燃料会导致CO、HC排放物增加,燃烧效率降低,热效率下降;从保证热效率的角度讲,不宜采用过高汽油组分含量的宽馏程燃料。但在大负荷工况下,采用高汽油含量的宽馏程燃料能够进一步降低排气烟度,且不会导致NOx显着增加,能够在更高负荷工况范围内实现预混合燃烧过程,有助于拓展预混合燃烧过程负荷工况范围。综合考虑不同负荷工况下运行情况,汽油组分占比控制在40%50%左右较为适宜。3.燃用宽馏程燃料时排气颗粒物更趋于细化,其微粒几何平均粒径较柴油明显降低。大负荷工况下,燃用宽馏程燃料在降低积聚态微粒数量方面更具优势,燃用G50燃料时积聚态微粒数量浓度较柴油降低可达70%以上。从控制颗粒物生成的角度上讲,在低氧浓度氛围下,提高喷油压力对微粒排放的影响和燃用宽馏程燃料的影响可以相互替代,即燃用宽馏程燃料可以提高对更高比例EGR的耐受性,同时可降低对于高喷射压力的需求。在排气颗粒物成分方面,与柴油燃料相比,燃用宽馏程燃料时排气微粒中DS比例有所降低,SOF比例升高。4.燃用宽馏程燃料时能够在不引起NOx排放显着增加的情况下使排气烟度较传统压燃式柴油机有明显改善。同时从能量利用的角度讲,在压燃式发动机中燃用宽馏程燃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汽油组分的能量利用率,经济性虽然较燃用传统柴油燃料时有所降低,但仍优于传统点燃式汽油机,在提高燃料能量转化效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采用宽馏程燃料可作为实现汽油机与柴油机统一化燃烧过程的有效手段。5.针对燃料特性对燃油喷雾特性的影响,本文设计开发了可控压力及温度的定容喷雾试验系统,搭建了燃料喷雾特性研究平台,并基于AVL Fire软件建立了模拟仿真研究平台,利用高速成像法结合化学动力学模拟分析的手段针对宽馏程燃料对缸内雾化、蒸发、混合、燃烧及排放污染物生成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采用宽馏程燃料后,燃料贯穿距离缩短,喷雾锥角增大,油气的宏观混合效果明显改善。燃用宽馏程燃料并配合燃烧边界条件协同控制可优化燃烧路径,避开燃烧过程NOx与soot生成区,降低NOx及微粒排放。通过将柴油与汽油燃料相互混合,可在整体上改变燃料的反应活性,实际燃烧过程中反应活性较强的柴油组分会率先在温度及压力适宜的条件下发生高温放热反应,使缸内局部温度及压力升高,继而引燃反应活性较低的汽油组分。6.燃用宽馏程燃料有助于改善发动机瞬态过程。传统发动机瞬变过程中由于涡轮增压器进气迟滞导致增负荷过程中部分循环燃烧畸变,排气烟度急剧升高,燃用宽馏程燃料时能够降低对于涡轮增压器进气响应性的需求,可显着改善瞬变增负荷过程排气烟度,且在加载速率较大时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同时,随宽馏程燃料中汽油组分含量增大,积聚态微粒数量增加较为平缓,当汽油掺入比例达到50%时,在高瞬变率工况积聚态微粒数量相对于稳态工况无明显增加,说明宽馏程燃料在改善瞬变工况积聚态微粒数量排放方面表现出一定潜力。
二、涡轮增压器漏油对发动机的危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涡轮增压器漏油对发动机的危害(论文提纲范文)
(1)探究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概述 |
1.1 涡轮增压器结构组成 |
1.2 涡轮增压器运行原理 |
2 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机常见故障及其处理 |
2.1 机油渗漏故障 |
2.2 工作迟滞故障 |
2.3 工作噪声故障 |
3 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
3.1 发动机机油的正确选用 |
3.2 发动机运行前的预热 |
3.3 避免长时间怠速行驶 |
3.4 注意检查密封性 |
3.5 涡轮增压器的正确安装 |
3.6 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 |
4 总结 |
(2)废气涡轮增压对电控汽油发动机系统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对进气系统的影响 |
2 对排气系统的影响 |
3 对冷却系统的影响 |
4 对润滑系统的影响 |
5 对曲轴箱强制通风(PCV)系统的影响 |
6 对废气再循环(EGR)系统的影响 |
7 对蒸发排放(EVAP)控制系统的影响 |
8 对发动机真空源的影响 |
9 结束语 |
(3)论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检修及保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原理及特点 |
1.1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原理 |
1.2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特点 |
1.2.1 爆发力更足 |
1.2.2 后期保养成本较高 |
1.2.3 高速公路上油耗较低 |
1.2.4 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
2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常见故障、发生原因和检修要点 |
3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保养要点 |
3.1 加注高质量的汽油 |
3.2 不要长时间怠速行驶 |
3.3 尽可能在高速上行驶 |
3.4 使用燃油清洁清洗添加剂 |
3.5 当进行拆机清洗时一定要慎重 |
4 结束语 |
(4)涡轮增压器壳体制造问题分析与生产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制造问题分析 |
2 生产工艺优化 |
2.1 车床加工工艺改进 |
2.2 车床参数的调整 |
3 结语 |
(5)汽油发动机涡轮增压器漏油失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增压器结构及密封原理 |
1.1 增压器工作原理 |
1.2 增压器内部结构 |
1.3 增压器密封原理 |
1.4 机油泄露危害 |
2 漏油原因分析 |
2.1 进气负压过大 |
2.2 回油不畅 |
2.3 问题解决 |
3 密封试验验证 |
3.1 试验设备 |
3.2 样件制作方法 |
3.3 设备、工装连接 |
3.4 数据采集 |
3.5 数据分析 |
4常见密封问题及解决方法 |
5 增压器设计优化方案 |
5.1 增压器匹配 |
5.2 增压器密封结构优化 |
5.2.1 多密封环设计 |
5.2.2 挡油环 |
5.2.3 动态密封 |
5.2.4 背板下沉设计 |
5.2.5 涡轮端密封设计 |
6 结论 |
(6)基于状态智能预警驱动的柴油机IETM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柴油机故障传统监测诊断方法概况 |
1.2.2 柴油机故障智能监测诊断技术研究概况 |
1.2.3 IETM技术发展概况 |
1.3 前人的研究成果 |
1.3.1 柴油机监测诊断方面研究成果 |
1.3.2 智能诊断技术研究成果 |
1.3.3 IETM技术研究成果 |
1.4 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柴油机典型机械故障分类与预警诊断技术 |
2.1 柴油机典型机械故障分类及其特征信号 |
2.1.1 柴油机典型机械故障分类 |
2.1.2 柴油机典型机械故障特征信号类型 |
2.2 柴油机典型机械故障监测预警方法 |
2.2.1 基于统计特征参量分析的时域信号监测预警方法 |
2.2.2 基于振动信号角域分析的故障诊断预警方法 |
2.2.3 基于振动信号时频分析的故障监测预警方法 |
2.2.4 基于振动信号自适应的EMD智能预警方法 |
2.2.5 基于K近邻的柴油机故障识别预警方法 |
2.3 柴油机故障预警诊断技术难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柴油机连杆轴瓦故障监测预警方法研究 |
3.1 连杆小头衬套滑移故障 |
3.1.1 连杆小头衬套滑移故障机理 |
3.1.2 连杆小头衬套滑移故障特征与监测难点分析 |
3.2 连杆轴瓦磨损故障 |
3.2.1 连杆轴瓦磨损故障类型与传统监测方法 |
3.2.2 连杆轴瓦磨损故障特征 |
3.3 基于SAW无线测温技术的轴瓦磨损类故障预警与诊断方法研究 |
3.3.1 SAW无源无线测温原理 |
3.3.2 基于SAW的连杆轴瓦温度传感器的设计 |
3.3.3 信号处理装置的设计 |
3.3.4 软件系统的设计 |
3.4 实验验证 |
3.4.1 高速单缸机配机试验 |
3.4.2 轴瓦磨损故障模拟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柴油机曲轴弯曲微变形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4.1 曲柄连杆简化模型的理论分析计算 |
4.1.1 曲柄连杆力学模型分析 |
4.1.2 曲柄模型简化 |
4.1.3 横向力作用下曲轴受力分析 |
4.1.4 弯曲形变对于横向力作用下曲轴受力影响 |
4.2 基于多体动力学仿真的故障特征研究 |
4.2.1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
4.2.2 仿真过程 |
4.2.3 仿真结果分析 |
4.3 曲轴弯曲微变形故障监测预警方法 |
4.4 故障案例验证 |
4.4.1 传感器与测点布置 |
4.4.2 故障现象描述 |
4.4.3 数据分析与故障诊断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柴油机典型机械故障智能预警诊断系统设计 |
5.1 基于缸盖振动信号概率密度分布的柴油机输出功率识别算法 |
5.1.1 缸盖振动信号截止滤波预处理 |
5.1.2 基于自适应EMD分解的缸盖振动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
5.1.3 基于振动速度概率密度分布的功率识别方法 |
5.2 基于改进KNN的柴油机故障报警阈值动态自学习算法 |
5.2.1 训练集的构建 |
5.2.2 K值的确定 |
5.2.3 报警阈值动态学习方法 |
5.3 柴油机在线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
5.3.1 系统总体设计 |
5.3.2 硬件方案 |
5.3.3 软件方案 |
5.4 工程应用案例 |
5.4.1 故障情况 |
5.4.2 报警信息与监测数据分析 |
5.4.3 故障原因探究 |
5.4.4 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智能预警驱动的柴油机IETM架构设计 |
6.1 IETM平台的功能模块 |
6.1.1 多媒体制作工具 |
6.1.2 XML编辑器 |
6.1.3 公共源数据库 |
6.1.4 发布引擎 |
6.1.5 浏览器 |
6.2 标准IETM内容模块 |
6.3 IETM的开发流程 |
6.3.1 数据模块编码 |
6.3.2 数据模块需求列表(DMRL)编制 |
6.4 基于智能预警驱动的柴油机IETM架构设计 |
6.4.1 架构设计 |
6.4.2 具体实现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成果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7)涡轮增压器降温装置设计与仿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涡轮增压器 |
1.1.2 涡轮增压器废气旁通阀 |
1.1.3 涡轮增压器过热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涡轮增压器轴冷却技术研究 |
1.2.2 喷雾降温研究 |
1.2.3 管程对流强化传热研究 |
1.2.4 引射技术研究 |
1.2.5 EGR冷却器降温研究 |
1.2.6 其他降温研究 |
1.3 小结 |
第二章 发动机仿真建模 |
2.1 Rotax914航空发动机 |
2.2 仿真建模 |
2.2.1 GT-Power软件介绍 |
2.2.2 建立模型 |
2.2.3 模型验证 |
2.3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和发动机仿真 |
3.1 排气温度影响因素 |
3.1.1 空燃比影响 |
3.1.2 发动机转速影响 |
3.1.3 压气机增压压力影响 |
3.1.4 海拔高度的影响 |
3.2 引气管降温 |
3.2.1 引气降温装置设计 |
3.2.2 压气机引气 |
3.2.3 涡轮引气 |
3.2.4 双向引气 |
3.2.5 引气管径的影响 |
3.2.6 EGR冷却器降温 |
3.2.7 降温方法比较 |
3.3 小结 |
第四章 试验台试验和仿真 |
4.1 试验台结构设计方案 |
4.2 试验台系统组成 |
4.2.1 风源系统 |
4.2.2 燃烧系统 |
4.2.3 润滑系统 |
4.2.4 涡轮增压器 |
4.2.5 空气管路系统 |
4.3 试验台测控系统 |
4.3.1 液化气金属浮子质量流量计 |
4.3.2 空气涡街质量流量计 |
4.3.3 热电偶 |
4.3.4 温度变送模块 |
4.3.5 引气量计算 |
4.4 试验过程及结果 |
4.4.1 试验过程 |
4.4.2 引气管径影响 |
4.4.3 引气降温效果 |
4.5 试验台建模分析 |
4.5.1 未点火试验仿真模拟 |
4.5.2 降温试验仿真模拟 |
4.5.3 发动机工况仿真模拟 |
4.5.4 PID控制 |
4.5.5 PID控制废气旁通阀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船用低速二冲程柴油机热经济学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柴油机工作过程数学模型及热力性能仿真 |
2.1 柴油机缸内热力过程模型 |
2.1.1 柴油机缸内过程模型 |
2.1.2 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边界条件 |
2.2 涡轮增压器模型 |
2.2.1 压气机特性计算 |
2.2.2 涡轮特性计算 |
2.3 中冷器计算模型 |
2.4 仿真模型的建立 |
2.4.1 柴油机的基本数据及建模步骤 |
2.4.2 整机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设置 |
2.5 仿真模型的验证 |
2.5.1 全负荷仿真结果的验证 |
2.5.2 部分负荷仿真结果的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热经济学的柴油机故障诊断模型 |
3.1 热经济学结构理论 |
3.2 柴油机系统的物理结构图与生产结构图 |
3.2.1 柴油机系统的物理结构图 |
3.2.2 柴油机系统的生产结构图 |
3.3 热经济学故障分析 |
3.3.1 技术产品系数 |
3.3.2 热经济学成本 |
3.3.3 故障与障碍 |
3.4 故障组元的定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热经济学的柴油机系统单一故障诊断研究 |
4.1 无故障对照组数据的获得 |
4.2 基于热经济学的压气机故障诊断 |
4.3 基于热经济学的中冷器故障诊断 |
4.4 基于热经济学的气缸故障诊断 |
4.4.1 燃烧持续期延长故障诊断 |
4.4.2 排气定时故障诊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热经济学的柴油机系统多故障诊断研究 |
5.1 压气机与中冷器同时发生故障的热经济学诊断 |
5.2 中冷器与气缸同时故障的热经济学诊断 |
5.3 压气机与气缸同时故障的热经济学诊断 |
5.4 气缸、压气机与中冷器同时故障的热经济学诊断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涡轮增压器漏油对发动机的危害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涡轮增压器概述 |
2 不利影响分析 |
2.1 漏油原因 |
2.2 危害 |
3 结束语 |
(10)基于燃料特性与燃烧边界条件协同控制的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内燃机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思路 |
1.3 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模式 |
1.3.1 传统燃烧模式及热效率影响因素 |
1.3.2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生成机理及研究进展 |
1.3.3 内燃机新型燃烧模式的研究进展 |
1.4 基于燃料特性优化的高效清洁燃烧模式研究进展 |
1.5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工作内容 |
第2章 试验研究平台建立及测试分析方法 |
2.1 试验用发动机及测控系统 |
2.2 发动机燃烧边界条件调控系统 |
2.2.1 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系统 |
2.2.2 燃烧分析系统及分析方法 |
2.2.3 废气再循环流量及温度控制系统 |
2.3 发动机气态HC及颗粒物排放测量分析平台 |
2.3.1 排气颗粒物稀释采样系统 |
2.3.2 发动机排气二级稀释系统 |
2.3.3 排气单循环采样系统 |
2.3.4 排气颗粒物成分分析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燃烧边界条件及燃料特性对燃烧及排放影响的基础研究 |
3.1 燃油喷射条件对燃烧及排放的影响规律分析 |
3.1.1 燃油喷射时刻及喷射压力对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 |
3.1.2 不同燃油喷射参数下超细颗粒物排放特性 |
3.2 燃油喷射条件与再循环废气协同控制对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
3.2.1 燃烧相位协同EGR对发动机排放及经济性的影响 |
3.2.2 再循环废气温度对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
3.2.3 再循环废气量及温度对超细微粒排放特性的影响 |
3.3 燃料核心理化特性参数对燃烧及排放影响规律探讨 |
3.3.1 燃料着火性对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
3.3.2 燃料挥发性对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利用宽馏程燃料实现压燃式发动机预混合燃烧模式探索研究 |
4.1 发动机燃用宽馏程燃料燃烧及排放特性分析 |
4.1.1 宽馏程燃料组分对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 |
4.1.2 不同CA50下燃用宽馏程燃料热效率评价 |
4.1.3 发动机燃用宽馏程燃料实现预混合燃烧的负荷范围 |
4.2 宽馏程燃料发动机排气气态HC成分及颗粒物排放特征分析 |
4.2.1 宽馏程燃料对排气气态HC成分的影响 |
4.2.2 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 |
4.2.3 排气颗粒物成分的影响分析 |
4.3 基于宽馏程燃料与燃烧边界条件协同控制的燃烧过程优化 |
4.3.1 EGR及喷油压力对宽馏程燃料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
4.3.2 两段喷射模式对燃烧及排放的改善潜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宽馏程燃料喷雾特性分析及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机理 |
5.1 定容喷雾试验系统设计 |
5.1.1 定容喷雾试验装置设计 |
5.1.2 电控高压共轨系统 |
5.1.3 高速成像系统 |
5.2 定容器中燃料喷雾特性研究 |
5.2.1 环境背压的影响 |
5.2.2 喷油器喷孔直径的影响 |
5.2.3 宽馏程燃料喷雾特性试验研究 |
5.3 燃料特性及燃烧边界条件对燃烧及排放物生成影响的模拟分析 |
5.3.1 燃烧过程数值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5.3.2 计算初始边界条件的设定及模型验证 |
5.3.3 燃料组分对缸内混合气形成及排放物生成的影响 |
5.3.4 宽馏程燃料燃烧过程主要组分的变化历程 |
5.3.5 宽馏程燃料与燃烧边界条件协同控制对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宽馏程燃料对瞬变过程燃烧及排放影响评价 |
6.1 试验研究方案 |
6.2 瞬变过程加载速率对瞬变过程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
6.2.1 加载速率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6.2.2 加载速率对排放特性的影响 |
6.3 EGR对瞬变过程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
6.4 宽馏程燃料预混合燃烧瞬变工况排放特性 |
6.4.1 排气烟度及NOx排放特性 |
6.4.2 超细微粒数量排放特性 |
6.5 宽馏程燃料瞬变工况HC排放特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及未来工作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涡轮增压器漏油对发动机的危害(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究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J]. 史册. 内燃机与配件, 2021(16)
- [2]废气涡轮增压对电控汽油发动机系统结构的影响[J]. 张宪辉. 汽车实用技术, 2021(15)
- [3]论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检修及保养[J]. 栗晓东. 内燃机与配件, 2020(20)
- [4]涡轮增压器壳体制造问题分析与生产工艺优化研究[J]. 王慧,张旭春. 内燃机与配件, 2020(15)
- [5]汽油发动机涡轮增压器漏油失效的研究[J]. 王博,郑喜旺,黄圣锦,陈明光,刘凯,郭宇辉,冯永超.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20(03)
- [6]基于状态智能预警驱动的柴油机IETM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高志龙.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7]涡轮增压器降温装置设计与仿真优化研究[D]. 张文明. 中国民航大学, 2020(01)
- [8]船用低速二冲程柴油机热经济学故障诊断研究[D]. 孙晓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9]涡轮增压器漏油对发动机的危害探讨[J]. 余仲霞.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8(03)
- [10]基于燃料特性与燃烧边界条件协同控制的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研究[D]. 杜家坤. 吉林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