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上议事日程(论文文献综述)
王伦[1](2021)在《乡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建设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校园空间、校园人员、校园活动共同构成的文化形态集合体。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品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研究乡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已有的文献研究和理论基础上,将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划分为“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四个维度;将学生品德发展划分为“热爱祖国,诚实守信”、“讲文明,懂礼貌”、“遵规守纪,勤奋学习”、“讲究卫生,锻炼身体”、“严于律己,遵守公德”五个维度。并且依据这个维度编制问卷并发放,利用SPSS25.0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回归性分析以及差异性分析,为本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意在证实乡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维度与学生品德发展的五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二者之间的影响及其产生影响的原因,从而提出乡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建议,希望对乡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这方面提供可靠的参考。
尚明瑞[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邓玥[3](2020)在《烟台市中职学校研学旅行服务人才培养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旅游+教育”的新业态模式—研学旅行,自2013年上升到国家层面以来,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随之市场上涌现出与之匹配的新需求—研学旅行服务人才。因此研学旅行服务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旅游职业教育关注的新方向。烟台市拥有发展研学旅行得天独厚的资源与机遇,要推动研学旅行的进一步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有与之相匹配的研学旅行服务人才作为支撑。但目前烟台市缺乏相应的研学旅行服务人才,这将成为研学旅行发展中的阻力。中职学校作为旅游一线从业人员的培养者,应该肩负使命,承担起培养研学旅行服务人才的重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目前烟台市研学旅行基地与企业、游客发放问卷,了解目前烟台研学旅行市场对研学旅行服务人才的需求现状。同时对烟台市内5所典型中职学校学生和教师发放问卷,了解中职学校师资现状、人才培养情况、学生认知现状等多方面内容。通过访谈法,对烟台市中职学校的知名教师进行深入访谈,进一步了解中职学校对于研学旅行服务人才的培养现状。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提炼出当下烟台市中职学校研学旅行服务人才培养的现状,最后为烟台市中职学校研学旅行服务人才的培养提出相应的策略。中职学校要高度重视研学旅行教育,把研学旅行服务人才的培养提上议事日程;制定研学旅行培养方案,培养研学旅行复合型人才;增设研学旅行相关课程,加快相关教材资料编纂;落实“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深化“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市场追踪调研,及时了解行业动态需求变化。希望本篇论文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烟台市中职学校研学旅行服务人才的培养,为日后烟台市研学旅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黄小龙[4](2020)在《我国校园霸凌治理政策的政策议程设置分析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框架》文中提出校园霸凌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但却一直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早期人们只将这一现象认为是孩子间的打闹,并没有注意到其中的危害性,直到近些年来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公众这才意识到不能简单地把校园霸凌问题当作孩子间的恶作剧,应该审慎处理这一问题,以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维护校园环境的安全和谐。本文着眼于校园霸凌问题,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和网络报道后,以35起典型校园霸凌事件为切入口,运用多源流理论作为分析框架,探寻校园霸凌治理政策议程的出台经过。首先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政策议程、多源流理论、校园霸凌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相关理论和概念:阐释了政策议程的涵义,指出政策议程分为传媒议程、公众议程、政府议程这三大类型,政策议程的建构模式分为外在创始模式、动员模式、内在创始模式、多元主体互动模式四种。分析多源流理论中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指出指标、焦点事件、与现行项目所得到的反馈、预算会影响问题的认定;政策共同体所提出的政策建议构成了政策源流,技术可行性、问题解决措施的大众接纳度会影响决策者对政策建议的接纳程度;国民情绪、政府的换届、利益集团间的争夺这些要素构成了政治源流,也影响着政策窗口的开启;在政策企业家的软化行动下,成功将三条源流结合起来,促使问题上升至政策议程。剖析校园霸凌的涵义、特点和校园霸凌事件的形成及我国校园霸凌防治政策的演进。其次以多源流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我国校园霸凌治理政策议程设置。指标、对校园霸凌问题的反馈、焦点事件构成了问题源流;围绕着校园霸凌问题解决的政策建议构成了政策源流;国民情绪、执政党的理念和管理权限的变更构成了政治源流;借着2017年全国两会这个政策窗口,政策企业家积极进行游说等软化行动,成功将校园霸凌问题推上政策议程。最后,对校园霸凌治理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的政策制定策略进行提炼,包括:重视问题源流,识别政策问题;关注政策源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着眼于政治源流,注重公众意见;紧扣政策窗口,促进源流交汇;渐进决策,完善公共政策以确保政策平稳运行。
郭熙婷[5](2020)在《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流动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伴随流动儿童数量的不断增长,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成为我国政府、学者和民众热切关注的民生问题。顺应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诉求,我国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流动儿童教育相关政策。文章利用文本分析法、历史文献法和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政策源起、政策初现、政策支持、政策提升和政策完善等五个阶段,对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变迁轨迹进行了政策分析,探索了各阶段推动政策变迁的因素。引入多源流理论对不同时期流动儿童相关教育政策进行探析,强调政策制定中存在三种源流:系统指标变化、现实状况反馈、热点事件聚焦构成的问题源流;权利机关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措施以及专家学者的理论探讨所构成的政策源流;流动儿童、家长、学校的利益诉求使国民情绪持续高涨,领导重视、机构配合及社会各界支持推动政治气候升温构成政治源流,三种源流耦合开启政策之窗,是三源流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调研结果的产生以及政策的渐进性出台,推动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实现变迁。文章最后通过对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多源流分析,研究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议程设置的内在逻辑,在政策不断优化的同时,发现政策变迁过程存在的困境与弊端。因此,在未来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发展的过程中,聚焦不断动态变化的问题源流,精准掌握政策信息;丰富政策源流,优化政策决策结构;借力政治源流,拓展民意表达渠道,显得尤为重要。
周荣[6](2020)在《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政策的变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民健身计划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大力实施,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更加强烈,对体育场馆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长,而现有体育场馆并不足以满足广大人民的健身需求,在此情况下,人们把解决矛盾的视线瞄准了学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力图使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能在缓解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和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中承担重要角色。自1995年以来,与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相关的政策就被屡次提及,同时也一再予以实施,但政策和开放工作依然问题百出。到2006年,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发行并实施了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试点工作方案后,这项政策才出现拐点,但实施过程与目标并不一致,效果并不明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对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会议对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作了审议和决策部署,在此条件下,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政策于次年2月终于得到修正和更新。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金登的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在回顾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对与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政策变迁相关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的研究,对引致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政策变迁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剖析,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人均场地指标与学校体育场馆存量指标、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指标、国民体质变化指标以及健康发展指标是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政策变迁的主要依据;安全隐患增加、管理负担加重、宣传普及和运行困难(包括开放时间冲突、盈利性和公益性难以平衡以及协调机制欠缺等困难)的负面执行效果又反馈了前期政策实施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二,针对指标和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中出现的问题,相关领域的成员提供了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备选方案。认为开放时间应在教学和体育活动时间之外,课余与节假日优先对学生开放,实行定时与预约相结合,与居民工作和学习时间适当错开,或以实际情况确定;开放主体主要为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包含高校);开放对象以本校学生、学区内学生、周边居民、社会组织为主;开放条件需要有安全管理规范、责任区分办法、容量充足、设施可靠、不影响教学、稳定的经费;开放办法包括确定场馆开放名录、实施人群准入制度、明确收费标准、形成稳定的运营模式;保障措施要有场馆建设、管理队伍建设、风险防控和安保机制、经费投入、社会参与、信息化建设。第三,人事调整与执政意识的变化。领导层的接任与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人民群众的呼声一道,促成了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政策被提上决策议程。研究同时认为: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的要求下,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将逐渐变成一种现象,但在开放过程中依然会出现许多问题,相关部门应该与时俱进并加强调研;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体育场馆的作用将越发重要,对外开放还任重道远。
王玲[7](2020)在《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人在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之间改变或不改变的途径,其核心关注点主要在于家庭所处的阶层位置以及家庭文化资本的存续。为此,目前学界对此议题的解释框架倾向于在“文化资本”与“学业成就”之间单向度的推演。其研究逻辑大致可以概括为“阶层地位→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学业成就”的关系链条,而一旦这一链条中的某些环节(特别是“阶层地位→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学校环境”这两个环节)被打破,将会制约文化资本的教育分层效应。研究发现,在对“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发生影响的过程中,文化资本是通过两条中介路径(认知性的能力与非认知性的惯习)影响学业成就,但这一解释模式的背后其实是由一种稳态的社会结构做支撑的。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化以来的教育模式是动态的。以动态的视角看待中国人的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我们看到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学生等一直处于变动的教育过程中。单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一个考察范围,我们便可以发现,中国高考方式改革所带来的相应制度不停地随之改变已成为常态。所以,要想研究动态中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首先还是要对日常现实中关于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关系问题的经验事实,包括国家政策、相关文件、典型案例进行关注、梳理和深度剖析。当然我们也有理由认为,社会分层、家庭背景等因素依然非常重要,但此时其重要必须以改变中的其他因素为前提。那么,这个前提是什么呢?这就是中国自传统到现代社会以来,在通过教育选拔人才上的大一统模式。虽然作为这一模式本身,也是可以稳定的,但由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教育平等的教育理念逐渐推进,必然导致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不断调整,而牵动了学校的相应配合和调整,但已处于市场化中的各个学校也会有自己的社会运营考量,以致于最终带动了备考的学生及家庭的教育策略上的调整。为此,我在研究框架中提出一个“政策—学校—家庭”的三边联动理论假设,以考察在此联动框架中什么样的教育过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升学效果。若以这一理论假设为起点,本文倾向认为,中国教育获得的过程,不仅仅取决于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还与国家教育制度的规定、教育政策的调整以及随之而来学校的应对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对于这一框架的合理性认识又必须建立于中国的历史演变、国家特征、文化传统与考试所形成的特点之上。只有从此视角出发,才可能比较真实地揭示出中国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的基本方式。通过对三边联动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教育政策将设计与制定出学生的培养模式与人才选拔制度;(2)处于具体执行机构的各个层级的公立学校在接受国家政策指令下又需要在社会上赢得优质学校的声誉;(3)学生个人与家长应变则是一切以升学为主旨的调整,并由此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再回到政府相关部门,为下一步的教育理念做出新的制度安排。而这样的循环关系一方面表现出国家与社会都希望寻求一种接近教育公平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社会、市场尤其是家庭及其备考学生又会以博弈的方法寻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由此,我们从理论上可以认为:(1)政府的地区调控能力会降低文化资本在中国各地区原本可能发挥的作用;(2)应试教育会再一次降低经济和文化发达地区的优势,包括高等院校密集的城市不一定比普通中小城市在学习上更占优势。更有甚者,文化资本拥有量雄厚的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尚需要主管部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使学生享受到进入优质大学的名额;(3)中国家长和学生几乎都明白的道理是,任由教育理念而调整的和学校规定的政策来实现个人的教育提升是不现实的,这是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的地方,因为在此三边关系中,学校教育、学校老师指令和学校布置作业始终是解决升学的法宝,但面对联动中的政府要求,其学校及家庭的做法也就是寻求到其形式上的合理性。对照这一框架而言,家庭文化资本的解释力度只限于在一个确定的区域或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比如同一所城市、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内部,而在以国家和省地市的比较中,这一解释框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中国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中所发生的不平等与各种乱象,是在大一统的国家与社会框架中因教育政策的改变与学校、家庭应对的博弈中产生的。其结构上的掣肘远比家庭与学校两者间复杂得多,但其宏观调控能力却不靠社会自身的调节,而在国家的决策之中。
李浩,黎弘毅[8](2019)在《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文中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尤其是和平建设时期,发展教育尤其重要。因历史原因、地理原因,贵州教育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改革开放以后,贵州省委省政府认识到发展教育的极端重要性,立足现实、抢抓机遇、后发赶超、尽全力改革发展教育。历经40载,贵州教育发展变化巨大、成绩斐然。由于教育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庞大体系,并且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发展所经历时间长,所经历的事情也多、所涉及的内容繁杂。要梳理好、研究透40年贵州的教育改革这一伟大历史,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仅此抛砖引玉而已。本文试图从改革开放以来的贵州教育政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第一部分主要围绕"贵州教育政策",阐述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以后贵州教育政策的基本情况、分析贵州教育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贵州教育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存在的历史教训等。第二部分就"贵州基础教育"进行展开。主要讲述了不同时期的贵州基础教育发展概况,分析了改革开放后贵州基础教育的成就、不足、历史影响及启示。第三部分以"贵州高等教育发展"为主线,介绍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归纳其成就、特点和历史作用。第四部分抓住"贵州民族教育"这一特色,梳理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民族教育的主要历史事实,探讨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规律、总结其经验、指出其不足。第五部分把握"贵州职业教育"这一关键词,搜集整理了改革开放前后的贵州职业教育的主要历史事实,分析了贵州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措施、成效及问题,探讨其发展历史规律。第六部分紧扣"贵州特殊教育"这一主旨,归纳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贵州特殊教育发展的成就,了解贵州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其给后人的启迪。
田雪森[9](2019)在《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我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研究 ——以我国青少年校园安全政策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校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且产生了愈发恶劣的社会影响,校园安全问题成为政府决策者和社会公众关心的重要民生问题,与校园安全相关的政策议程设置也成为了我国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约翰·金登的多源流理论为研究我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公共问题在社会四处漂浮,等待着进入政策议程。问题溪流、政策溪流、政治溪流各自流淌,一旦问题源流或政治源流内部的因素发生变化,适逢耦合机制出现和政策溪流的推动,政策之窗就会开启,政策企业家通过识别问题并对机会进行有效利用,推动问题进入议程,完成政策议程设置。本文以“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三个五年规划期为标准对我国青少年校园安全政策的嬗变阶段进行划分,对各个阶段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探索不同时期推动政策议程设置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入修正后的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研究我国的青少年校园安全政策议程设置:从问题源流的角度来看,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数量呈指数型上升,食物中毒、校园欺凌等严重的校园安全焦点事件不断发生,给青少年及其家庭带来的危害也愈发严重,这些变化吸引了政府决策者对校园安全问题的关注,使校园安全问题进入了政府的议事日程。从政治源流的角度来看,党和政府对青少年校园安全问题的关注为媒介引导公共舆论指明了方向,国民情绪表达渠道的完善也减少了民意对政策议程的抵触情绪,创造了有利于问题治理的良性环境。此外,各方面的政策参与者也通过努力,制定了有现实意义的备选方案,政策原汤由此形成。问题指标、焦点事件、党和政府的关注、群众对青少年校园安全政策出台的呼声等共同推动了该问题进入政府工作清单,且有着完善的备选方案进行支持,政策之窗的开启水到渠成。此后,政策企业家基于自身的政策倾向进行博弈,对问题的治理将最终按照获胜方喜好的方式进行并实现政策议程的设置。根据多源流理论对青少年校园安全政策议程设置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优化我国政策议程设置路径的建议,希望可以为以后的政策议程设置研究提供参考:第一,应当从问题源流的角度出发,锁定问题源流,明确政府的治理目标。第二,应当在明确政府目标后,及时理清政策源流,设计并选择恰当的备选方案。第三,应当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借力政治源流,优化政策议程设置的大环境。最后,应当把握“政策之窗”开启的机会,重视政策企业家的作用,推动政策议程设置的顺利实现。尽管多源流理论的分析框架在政策议程设置的研究中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将其引入对我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分析时,还应当关注:①问题溪流、政策溪流、政治溪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政治溪流在其中的独特影响力以及问题溪流、政治溪流对政府和专家学者制定备选方案时的导向作用;②“政策之窗”的可预测性。在我国,“政策之窗”的开启时机并非如金登所言的“难以预测”,而是可以通过关注重大政治会议的召开、党和政府领导人的态度、相关指标的变化等,对政策之窗开启的时机进行预测,从而更好地利用“政策之窗”开启的机会;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社会环境不断改变。因此,我们应当意识到,企图“一步到位”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政策议程设置的现实性较差,应当根据社会现状,循序渐进,将目标问题进行分解,根据各个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况,分步骤地对目标问题进行治理。
杨四海[10](2019)在《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公民精神的理论意义,在于探寻不同于西方古典公民精神、现代公民精神的当代内涵,阐述其在个体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意蕴;其实践意义在于从文化、政治及时代和发展的维度建构中国公民精神,为具有前现代、现代某些特征和受到晚期现代性影响的中国,提供本土化的社会治理资源,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共同体。论文回溯了国外公民精神实践和研究的成果,对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民社会及公民精神进行考察,深入研究个体化语境下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问题。论文以行动主义为视角,主要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建构主义为方法论,在中外文献叙事中进行比较研究和逻辑论证。“个体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在中西方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在西方背景中,乌尔里希·贝克等人提出了关于晚期现代性社会的个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化在释放个体自由的同时,对现实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结构也产生了严重威胁。在中国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虽然个体化现象有着与西方晚期现代性的不同,但也呈现出从“单位社会”转变为“个体社会”的显着形态,个体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其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精神信仰物质化、私人生活中心化,社会结构表现出原子化的态势。现代社会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以公共性为主要属性的公民精神,是应对个体化之觞的现代国家的普遍选择,也是实现个人幸福和建设共同体的现实途径,将其用于应对中国个体化现象的消极后果应该也是合理的。研究公民精神,必须要首先考察国外公民精神理论。西方公民精神的理论源流及其嬗变,既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初识“公民”及塑造公民的理论参考,也是今天认识和研究中国公民精神的重要背景知识。国外关于公民精神的论述有两个基本的流派,即传统公民共和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以此为基础又演化出新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等多样性的公民精神。中国公民精神的研究,需要从中国个体身份演化的分析开始。清朝末期,中国知识界提出了塑造“新民”的设想;民国初期一批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又深感国内民众教育严重不足的知识分子,尝试性地进行了国民教育改造的实践;待1949年后,“人民”成为新中国主导性政治身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个体各自的单独运作以及国家与个体的相互影响下,中国公民身份的形塑取得了一定成效,公民精神也随之初步出现,但是公民尚处于追求个体权利和个人利益阶段,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无公德公民。种种现实表明,中国目前要有效抵御个体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要首先从内容上建构中国公民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除了需要应对个体化消极后果的直接挑战,还需要深入思考几个与公民和公民精神本身有关的现实问题。一是公共生活中的公民处在由领域分化到领域融合的时代,如何认识其能否继续存在的问题;又如何处理全球化和个体化背景下的市民与公民、公民理性与公民激情、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二是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是否具有可欲性。由已有的研究可知,基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先进社会制度的建构是可欲的,这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提供了启示。三是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需要观照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性质、社会发展阶段、后工业社会影响等因素。在综合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涵应该主要包括四种精神,即价值理性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公共参与精神和平等合作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从内容建构到现实培育,既需要进一步探究培育的现实条件,也需要研究培育主体、培育环境和培育路径所包含的内容。首先是考察目前培育的社会现实性如何。为此,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对公民政治参与和公民法治观念产生的影响,审视中国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发展状况对公民意识与公民参与的促进作用,考察中国“三种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思想观念及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其次是从主体、环境和路径等不同视角思考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此处主要分别从国家、学校和个人出发,讨论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问题,同时还探讨家庭生活环境、社区公共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对公民精神孕育的作用,深入研究公民精神培育的三个重要路径,即宏观层面的国家推动、中观层面的学校理念转变及其公共生活开展、微观层面的生活政治润养。
二、国家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上议事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上议事日程(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小学校园文化 |
二、校园文化建设 |
三、学生品德发展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文化环境论 |
二、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
三、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四、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章 乡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品德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二、其他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数据分析 |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品德发展关系的数据分析 |
二、不同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与学生品德发展差异性分析 |
第四章 乡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乡村小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乡村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乡村小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乡村小学校园活动文化建设对学生品德发展影响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乡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建议 |
一、加强学校硬件设施的更新与维护 |
二、推进学校制度现代化 |
三、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
四、加强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度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目标及其作用 |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任务及其作用 |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组织及其结构 |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课程体系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烟台市中职学校研学旅行服务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研学旅行 |
2.1.2 研学旅行服务人才 |
2.2 基础理论 |
2.2.1 建构主义的观点 |
2.2.2 多元智能理论 |
第3章 烟台市研学旅行服务人才市场现状分析 |
3.1 烟台市研学旅行服务人才培养的背景 |
3.1.1 烟台市研学旅行资源的特色 |
3.1.2 烟台市研学旅行发展的新机遇 |
3.2 烟台市研学旅行服务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
3.3 烟台市中职学校肩负培养研学旅行服务人才的使命 |
第4章 烟台市中职学校研学旅行服务人才培养实证调查 |
4.1 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 |
4.1.1 研究方案设计 |
4.1.2 研究方案实施 |
4.2 调查结果分析 |
4.2.1 中职学校学生问卷分析 |
4.2.2 中职学校教师问卷分析 |
4.2.3 专业教师访谈分析 |
4.2.4 结论 |
第5章 烟台市中职学校研学旅行服务人才培养的策略 |
5.1 高度重视研学旅行教育,把人才培养提上议事日程 |
5.2 制定研学旅行培养方案,培养研学旅行复合型人才 |
5.3 增设研学旅行课程,加快相关教材资料编纂 |
5.4 落实“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
5.5 深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学生 |
5.6 开展市场追踪调研,及时了解行业动态需求变化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市场调查问卷 |
附录 B 学校培养调查问卷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4)我国校园霸凌治理政策的政策议程设置分析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政策议程 |
1.2.2 多源流理论 |
1.2.3 校园霸凌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多源流理论: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分析视角 |
2.1 政策议程 |
2.1.1 政策议程的涵义 |
2.1.2 政策议程的类型 |
2.1.3 政策议程建构的模式 |
2.2 多源流理论 |
2.2.1 问题源流 |
2.2.2 政策源流 |
2.2.3 政治源流 |
2.2.4 政策之窗的打开与三流交汇 |
2.2.5 多源流理论对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适用性分析 |
第3章 校园霸凌及校园霸凌防治政策的演进 |
3.1 校园霸凌的涵义 |
3.2 校园霸凌的特点 |
3.3 校园霸凌事件的形成 |
3.4 校园霸凌防治政策的演进 |
3.4.1 校园霸凌防治政策萌芽期(1995-2010年) |
3.4.2 校园霸凌防治政策起步期(2011-2016年4月) |
3.4.3 校园霸凌防治政策完善期(2016年5月-至今) |
第4章 我国校园霸凌治理政策议程设置的多源流分析 |
4.1 问题源流:校园霸凌问题的构建 |
4.1.1 指标:国内校园霸凌事件频发 |
4.1.2 反馈:对加害者的处罚过轻和相关者人格偏差危害社会 |
4.1.3 焦点事件:北京中关村二小校园霸凌事件 |
4.2 政策源流:校园霸凌治理政策建议的筛选 |
4.3 政治源流:国民情绪、执政党的理念与管理权限变更 |
4.3.1 国民情绪 |
4.3.2 执政党的理念 |
4.3.3 管理权限的变更:多部门联合治理校园霸凌现象 |
4.4 三流交汇:政策企业家推动政策之窗开启 |
4.4.1 政策之窗的开启:2017年全国两会 |
4.4.2 政策企业家与三流交汇 |
第5章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政策制定策略探讨 |
5.1 重视问题源流,识别政策问题 |
5.1.1 抓住焦点事件,关注社会热点 |
5.1.2 重视专项调查研究,以小见大感知社会问题 |
5.1.3 监测网络动态,重视网络传媒作用 |
5.2 关注政策源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 |
5.2.1 重视专家和学者的意见 |
5.2.2 发挥有关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
5.3 着眼于政治源流,注重公众意见 |
5.3.1 关注国民情绪,听取民众呼声 |
5.3.2 实施多元主体互动模式,提升决策质量 |
5.4 紧扣政策窗口,促进源流交汇 |
5.4.1 重视政策企业家的推动作用 |
5.4.2 关注重要会议,把握政策窗口 |
5.5 渐进决策,完善公共政策以确保政策平稳运行 |
5.5.1 渐进决策是对以往政策的修补和完善 |
5.5.2 渐进式的决策有助于政策的平稳过渡 |
第6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流动儿童教育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外多源流理论在公共政策中应用综述 |
2 研究设计 |
2.1 概念界定 |
2.1.1 流动儿童 |
2.1.2 流动儿童教育政策 |
2.1.3 政策变迁 |
2.2 多源流理论及其适切性 |
2.2.1 多源流理论 |
2.2.2 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适切性的多源流理论分析 |
2.3 研究思路 |
2.4 研究方法 |
2.4.1 理论分析法 |
2.4.2 文本分析法 |
2.4.3 历史文献法 |
3 我国流动儿童教育相关政策文件梳理 |
3.1 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本文获取 |
3.2 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变迁轨迹 |
3.2.1 政策源起:城乡分治,二元户籍制度(1958-1995) |
3.2.2 政策初现:由严格控制到限制性接收(1996-2001) |
3.2.3 政策支持:由限制性接收到一视同仁(2001-2006) |
3.2.4 政策提升:高度聚焦,多样发展(2006-2014) |
3.2.5 政策完善:细化深入,保障公平(2014-至今) |
4 多源流理论视域下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变迁解析 |
4.1 问题源流: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现实需求 |
4.1.1 系统指标变化:流动儿童调查数据分析 |
4.1.2 现实状况反馈:流动儿童教育现实困境 |
4.1.3 热点事件聚焦:流动儿童教育事件聚焦 |
4.2 政策源流: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举措牵引 |
4.2.1 权力机关: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
4.2.2 政府举措:流动儿童相关政策措施 |
4.2.3 理论研究:流动儿童理论研究深入 |
4.3 政治源流:流动儿童教育立法的价值导向 |
4.3.1 国民情绪:流动儿童、家长、学校的利益诉求 |
4.3.2 政治气候:领导重视、机构配合及社会各界支持 |
4.4 三流汇合:政策之窗开启 |
4.4.1 政策变迁:1996年流动儿童限制性流动 |
4.4.2 政策变迁:2001年“两为主”政策出台 |
4.4.3 政策变迁:2006年流动儿童教育立法 |
4.4.4 政策变迁:2014年“两纳入”政策颁布 |
5 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多源流思考与建议 |
5.1 我国当前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多源流困境 |
5.1.1 问题源流错综复杂,缺乏有效政策信息 |
5.1.2 政策源流推动不足,相关政策主张匮乏 |
5.1.3 政治源流来源单一,民意表达渠道有限 |
5.2 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多源流建议 |
5.2.1 聚焦问题源流,精准掌握有效信息 |
5.2.2 丰富政策源流,优化政策决策 |
5.2.3 借力政治源流,拓展民意表达渠道 |
6 研究总结与反思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流动儿童相关政策梳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政策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体育场馆开放相关研究 |
1.3.2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研究 |
1.3.3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政策的研究 |
1.3.4 关于多源流理论在公共政策中的应用的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学校体育场馆 |
1.4.2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 |
1.4.3 政策、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政策 |
1.4.4 政策变迁 |
1.4.5 多源流理论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理论分析法 |
2.2.2 文献研究法 |
2.3 研究思路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政策梳理 |
3.2 基于多源流理论对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政策变迁的分析 |
3.2.1 问题源流 |
3.2.2 政策源流 |
3.2.3 政治溪流 |
3.2.4 “政策之窗”与三流汇合 |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4.1 结论 |
4.2 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理论定位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社会学的几种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理论定位:三边联动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以政策调整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高考的形成 |
第二节 统考、扩招和自主招生 |
第三节 地区间的平衡 |
第四章 以学校应变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重点学校制度 |
第二节 就近入学制度 |
第三节 学校考核、排名与生源 |
第四节 民办学校与补习学校 |
第五章 以学生备考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夹缝中求生存的考生及家长 |
第二节 “高考工厂”:以毛坦厂中学为例 |
第三节 “追梦工厂”:以衡水中学为例 |
第六章 三边联动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教育公平的理念与现实 |
第二节 “文化资本”的解释限度 |
第三节 “寒门贵子”的教育过程与阶层塑造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后贵州教育政策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的教育政策发展概况(1949-1978年) |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政策发展概况(1978-) |
(三)贵州教育政策实施所取得的成就 |
(四)贵州教育政策的特点 |
(五)贵州教育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
二、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基础教育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的贵州基础教育概况 |
(二)改革开放以后贵州基础教育概况 |
(三)改革开放以后贵州基础教育的成就及不足 |
(四)贵州基础教育发展的启迪 |
三、改革开放后贵州高等教育研究 |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1977-2017) |
(三)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特点 |
(四)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 |
四、改革开放后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民族高等教育概况 |
(三)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 |
(四)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五)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建议 |
五、改革开放后贵州职业教育 |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
(三)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特点 |
(四)贵州职业教育的历史作用 |
六、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
(三)改革开放后贵州特教育殊基本经验及存在问题 |
(四)贵州特殊教育发展对贵州的影响 |
附录 |
(9)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我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研究 ——以我国青少年校园安全政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我国青少年校园安全问题研究 |
1.2.2 多源流理论研究 |
1.2.3 政策议程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2章 多源流理论:研究框架与适用价值 |
2.1 多源流理论框架 |
2.1.1 政策议程设置 |
2.1.2 问题源流 |
2.1.3 政策源流 |
2.1.4 政治源流 |
2.1.5 政策之窗 |
2.1.6 政策企业家 |
2.1.7 多源流理论研究框架 |
2.2 多源流理论对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研究的适用性 |
第3章 我国青少年校园安全政策的嬗变过程 |
3.1 校园安全政策探索期(2006-2010年) |
3.1.1 政策背景 |
3.1.2 主要政策梳理 |
3.1.3 政策分析 |
3.2 校园安全政策起步期(2011-2015年) |
3.2.1 政策背景 |
3.2.2 主要政策梳理 |
3.2.3 政策分析 |
3.3 校园安全政策完善期(2016-至今) |
3.3.1 政策背景 |
3.3.2 主要政策梳理 |
3.3.3 政策分析 |
第4章 多源流理论视域下校园安全政策议程设置 |
4.1 问题源流 |
4.1.1 相关指标的变化 |
4.1.2 焦点事件的影响 |
4.1.3 负面政策效果的反馈 |
4.1.4 公共媒介的影响 |
4.2 政策源流 |
4.2.1 政府组织 |
4.2.2 专家学者 |
4.2.3 利益相关者 |
4.3 政治源流 |
4.3.1 国民情绪 |
4.3.2 党的执政理念 |
4.4 政策之窗 |
4.5 政策企业家 |
第5章 多源流理论视域下政策议程设置的优化路径 |
5.1 锁定问题源流,明确政府治理目标 |
5.1.1 制定科学评估标准,提供问题识别依据 |
5.1.2 关注负面政策效果,拓宽信息反馈渠道 |
5.2 理清政策源流,确定备选方案 |
5.2.1 进行“力场分析”,厘清政策需求 |
5.2.2 扩大专家参与,优化备选方案 |
5.3 借力政治源流,优化问题治理环境 |
5.3.1 发挥领导人作用,强化政府认同 |
5.3.2 重视舆论引导,稳定国民情绪 |
5.4 重视政策企业家,推动政策议程设置 |
5.4.1 关注问题变化,预备备选方案 |
5.4.2 重视政策参与者,发挥政策企业家正向作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发展趋势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个体化 |
1.4.2 公民精神 |
2 中国社会个体化症候分析及公民精神培育的提出 |
2.1 个体化的呈现:生产个体化和生活个体化 |
2.1.1 从“单位社会”到“个体社会”的生产个体化 |
2.1.2 家庭、消费和空间里的生活个体化 |
2.2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个体化 |
2.2.1 中外个体化的相似之处 |
2.2.2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独特性 |
2.3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影响 |
2.3.1 个体凸显有助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合理化 |
2.3.2 对社会个体化现象负面影响的批判性分析 |
2.4 应对中国个体化症候的公民精神路向 |
2.4.1 国外研究者回应个体化后果的启示 |
2.4.2 公民精神之于个人幸福和共同体建设的价值 |
2.4.3 公民精神培育:个体化时代国家的普遍选择 |
3 公民精神的缘起及其理论嬗变 |
3.1 公民精神的缘起 |
3.1.1 崇尚美德的传统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
3.1.2 彰显个人的古典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
3.2 不同社会思潮中的公民精神嬗变 |
3.2.1 自我修正的新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
3.2.2 重释自由的新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
3.2.3 超越个人的社群主义公民精神 |
3.3 多元文化主义中的公民精神厘析 |
3.3.1 指向文化领域的公民精神 |
3.3.2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理论主张 |
3.3.3 对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评价与思考 |
4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个体考察及公民精神探析 |
4.1 清末塑造“新民”的主张 |
4.1.1 中国能否产生类似西方的公民 |
4.1.2 中国传统社会的个人身份 |
4.1.3 严复和梁启超的“新民”观 |
4.2 民国建立前后“国民”改造的主张与实践 |
4.2.1 从政治思想主张到现代国家建设 |
4.2.2 民国早期国民教育的“速写” |
4.3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身份的兴起 |
4.3.1 “人民”身份的主导 |
4.3.2 主导性“人民”身份的形成原因 |
4.3.3 “人民”身份与“公民”身份的异同 |
4.4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觉醒及公民精神萌动和局限 |
4.4.1 改革开放前“公民”的缺位 |
4.4.2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的逐步觉醒 |
4.4.3 主体性和公共性公民精神的萌动 |
4.4.4 当前中国公民精神的局限性 |
5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理论观照和本土设想 |
5.1 基于共同体思想的公民再认识 |
5.1.1 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公民 |
5.1.2 “公民”继续存在的可能性 |
5.2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中的关系把握 |
5.2.1 市民与公民的关系 |
5.2.2 公民理性与激情的关系 |
5.2.3 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 |
5.3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现实背景和本土设想 |
5.3.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学理可能 |
5.3.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特征 |
5.3.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本土设想 |
6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国情考量 |
6.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经济因素分析 |
6.1.1 经济发展促进公民政治生活 |
6.1.2 经济发展增强公民法治观念 |
6.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民主政治考察 |
6.2.1 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名 |
6.2.2 具有民主带动作用的党内民主发展 |
6.2.3 社会民主中的公民参与与自治 |
6.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文化因素探究 |
6.3.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当代公民的意义 |
6.3.2 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对公民价值观的影响 |
6.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引 |
7 新时代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厘定、环境分析和基本路径 |
7.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 |
7.1.1 引导公民精神走向的国家主体 |
7.1.2 承担公民塑造功能的学校主体 |
7.1.3 具有自我塑造作用的个人主体 |
7.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环境 |
7.2.1 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的家庭生活环境 |
7.2.2 作为居民自治的社区公共环境 |
7.2.3 能够影响公民价值观的网络虚拟环境 |
7.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路径 |
7.3.1 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推动 |
7.3.2 中观层面的学校观念转变和公共生活塑造 |
7.3.3 微观层面的个体“生活政治”润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国家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上议事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研究[D]. 王伦.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3]烟台市中职学校研学旅行服务人才培养研究[D]. 邓玥.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4]我国校园霸凌治理政策的政策议程设置分析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框架[D]. 黄小龙. 南昌大学, 2020(01)
- [5]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 郭熙婷.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政策的变迁研究[D]. 周荣. 西南大学, 2020(01)
- [7]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D]. 王玲. 南京大学, 2020(09)
- [8]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J]. 李浩,黎弘毅.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9]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我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研究 ——以我国青少年校园安全政策为例[D]. 田雪森. 南昌大学, 2019(03)
- [10]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D]. 杨四海.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