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谈or的让步意义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文桂芳[1](2021)在《汉语关联副词的来源及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从历时演变角度考察汉语关联副词的来源及其语义演变路径,并以关联为核心,探讨其向相关范畴的演变研究,进而探讨其演变动因与机制,归纳其演变规律。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文研究背景与目标、研究现状与述评、研究内容与全文框架、研究方法及其语料来源等。第二章主要讨论汉语关联副词的范围以及和连词的区别,并从语义上对其进行分类。典型的关联副词,主要有“又、也、更、还、再、倒、却、便、就、才”等。根据语义,可以将它们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表示重复义的关联副词,主要包括“更、还1、再、又、复、亦、也、却1”;一类是表示转折义的关联副词,主要包括“倒、却2、顾、反、覆、转、翻、还2”;一类是表示顺承义的关联副词,主要包括“即、便、就、乃、乃/廼、则、遂”等。第三章主要探讨重复义关联副词的来源与演变。重复义词能从“重复”义直接发展出“并列”连词功能,也能从“重复”经由“增益”,发展出表示假设条件或是让步条件的关联功能,有的继续发展出了成熟的递进连词功能和选择连词功能,前者如“更”,后者如“还”、“复”等。第四章主要考察了转折义关联副词的来源与演变。转折义词都发展出了表示“转折”义的关联功能,有的经由强调肯定功能后,继续发展出了表示让步的关联功能,如“倒、却”,有的发展出了表示轻转的转折连词功能,如“顾”等。第五章探讨顺承义关联副词的来源与演变。顺承义词都发展出了表示顺承的关联功能,也大多经由强调肯定功能,发展出了让步条件关联功能,有的还发展出了对比性述题标记,如“则、即”。第六章总结汉语关联副词语义演变路径与规律。以上三类词的语义相去甚远,之所以能共同发展出关联功能,关键在于其语义框架中预设了一个早先发生的事实或是预设了一个前提:或为重复的动作,或为反预期的事实,或为前提条件与原因,正是在此语义框架基础之上发展演变出了各种关联功能。汉语关联副词在语义演变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单向性与渐变性;并存性与择一性;保持性与滞后性;频率性与降类性。
施乐琪[2](2021)在《山西晋城市方言参考语法》文中提出本文研究山西晋城市方言的语法,具有参考语法特点。本文依据参考语法的描写性、分析性原则,对晋城市方言语法进行全面、细致、系统的研究。全文一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先对参考语法进行了概述,然后说明目前已有的参考语法研究成果、山西方言研究成果和晋城市方言研究成果,最后介绍晋城市方言的基本概况。第二章描写晋城市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并对晋城市方言的儿化系统和连调系统进行归纳与描写。第三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词类、构词法、构形法,重点关注附加式和重叠式在构词、构形方面的区别,并首次对方言的重叠生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代词系统,主要研究方言里极富特色的人称代词和指示词。三身代词在主宾语位置和领属位置上的用法极具方言特点,存在叠加使用现象;指示词有多种读音,也存在叠加使用现象,并在不同程度上语法化为方言中的结构助词。第五章考察晋城市方言的名词性短语,对方言里所有的名词性短语结构进行描写,并深入研究定语领属结构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三种:领属标记结构、并置结构和含三身代词结构,进一步排列出领属结构中的多项等级序列。第六章考察晋城市方言的谓词性短语,对方言里所有的谓词性短语结构进行描写,系统研究具有方言特点的框式状语、中补短语、介词短语。第七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简单句,先介绍完整句与非完整句的基本结构,然后描写十三类句式结构,重点分析富有方言特色的“动”字句和“得”字句。第八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复杂句、复合句,先描写方言中的复杂句,然后系统分析方言中复合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类型。第九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句类与语气,分别描写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和疑问句,并从语义角度对晋城市方言的疑问句进行重新分类,同时关注与各个句类密切相关的句末语气词。第十章关注晋城市方言的体系统和时系统,总结出方言里的体标记和时标记,并通过体、时标记在同一句中的共现现象证明晋城市方言体、时相分,最后罗列句末体标记、时标记、语气词三者连用的所有可能。第十一章从句法、语义功能描写晋城市方言的话题标记,并总结话题标记的发展过程。第十二章是本文的结语部分,重点回顾具有方言代表性的语法特点,并说明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盛蕾[3](2021)在《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中包含丰富的语言拷贝现象,有同语式(如“好是好,可是……”)、重动句(如“看书看傻了”)、紧缩复句(如“想去就去”)等,这些结构在汉语研究领域比较常见,但由于其涉及范围较广,且结构间区别性特征明显,以往研究多聚焦于某一类具体结构的微观分析,对拷贝现象的整体性关注不足,因此研究缺乏对不同结构内部共性的发掘,难以打破汉语拷贝现象的研究壁垒。汉语拷贝现象的形式共性背后是否存在着实质共性?哪些结构可以被纳入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它们在形式和功能方面又有怎样的典型特征?这些问题都值得探究。本文以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为研究对象,在认知和语用研究视角下,基于象似性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新标记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对自建语料库中的各类拷贝结构进行了类别划分、形式描写和功能分析,并深入发掘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形式和功能层面的典型特征。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本文证明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是一个开放性的范畴,该范畴由多种类型的拷贝结构组成。具体如下:(1)就结构性质而言,拷贝式话题结构是句法层面的拷贝现象,话题与述题部分的语义相关度高,连续性强,且同形部分是语义表达的核心所在,有别于语用拷贝、修辞复用和话题复指等。(2)就结构成分和关系而言,话题部分在语法单位(包括词、短语及小句)、词类构成(包括体词性成分或谓词性成分)、指称性(包括有定、无定及无指称性)、信息特征(包括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等方面具有多样性,由于述题对话题的拷贝程度存在差异(完全拷贝或不完全拷贝),使得述题与话题之间关系的紧密性亦有不同。(3)就结构位置而言,拷贝式话题结构单位大小不一(可处于单句之内或小句之间),且话题在表达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可居于“主话题”或“次话题”之位)。2.本文基于新标记理论,发现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内部构成了以原型结构群为核心的连续统。从成员类别看,拷贝式话题结构分布在“X是Ⅹ”、“X就Ⅹ”、“说X就X”等34种格式中,可整合为三大结构群的八个类别,分别是:原型结构群(包括象似结构和紧缩结构)、变异结构群(包括延伸结构、松散结构和限制结构)和毗邻结构群(包括任指结构、固化结构和拷贝式右置句)。从成员关系看,本文根据组合、聚合、分布、频率、意义、历时等六个标准确定了范畴成员的位置,其中原型结构群居于范畴连续统的核心部分,变异结构群次之,毗邻结构群居于范畴边缘。3.本文探讨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表层形式和深层功能方面的典型特征。(1)在表层形式方面,本文依据话题、述题及其关系的7个特征束标准,对形式特征的分布频度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谓词性”“非指称性”“已知信息”“可加停顿或语气词”等是话题部分的高频特征,话题的“弱延续性”和述题中拷贝部分的“谓词性”是述题部分的高频特征,“紧密性”是述题与话题关系的高频特征。(2)在语用功能方面,本文探讨了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否定”功能,按照“否定量域的大小”将结构的功能特征分为8类,并根据“否定强弱差异”划分出结构功能强度的4个等级。结果表明,“肯定和否定协同表达”是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典型功能,其中“较强否定,较弱肯定”功能证明了原型结构群与变异结构群之间具有亲缘关系,而“较弱否定,较强肯定”功能则是拷贝式话题结构与一般话题结构之间的区别性特征。(3)在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方面,本文筛选出6个衡量指标作为自变量,运用多元逻辑回归的方法,探讨了结构类别、表层形式对否定功能(因变量)的影响。结果证明:结构类别和形式特征能够共同预测“否定功能强度”,其中,原型结构群、变异结构群、话题为“谓词性成分”、话题后“不能加或不宜加停顿或语气词”、话题为“已知信息”等对“否定功能强度”具有显着影响。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形式和功能上构成了无标记匹配。4.本文分析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言语互动功能,对其口语性特征进一步作出了解释。从说话人视角看,主观性表达是结构的本质特征,结构的主观性主要受到语码形式(包括“话语单位大小”和“格式自由度”)和结构功能(包括“主观视角”“主观情感”和“主观认识”)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差异。从互动关系看,该结构传递了“礼貌”的信息,本文阐述了拷贝式话题结构的11种礼貌策略,总结了结构的回应性、程式化和范畴化特征,并探讨了结构在言语互动中的社会和心理动因。综上所述,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中包含着多种拷贝现象,该范畴从形式层面到功能层面均存在一个连续统,表层拷贝现象对应着话语背后某种程度的“否定”功能,凸显了范畴内部的共性。本文从话题结构的角度对汉语拷贝现象进行认知语用分析,这可能是发掘汉语本质特征的一种新的尝试,该过程或许有助于开阔拷贝现象研究的视野,有助于反哺上位研究,解决话题层面的某些争议。
王思媛[4](2021)在《现代汉语附缀结构“X说”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汉语中有一类“说”附缀在双音节连词后,其语义虚化,省略后往往不影响基本语义表达。本文以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连词与附缀“说”构成的附缀结构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绪论,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缘起,介绍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划定研究对象“X说”的范围并对语料来源和选取方法加以说明。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和第三章,重点考察“X说”的分类特征与结构功能。第二章主要描写“X”与“说”的组合格局、类别差异、位置分布、语音停顿和语序结构等问题。根据“宿主”X的类别对“X说”进行划分,并考察其组合关系与类别差异。第三章立足附缀“说”的性质、特征及功能,从语篇功能和语用功能两方面考察附缀结构“X说”的整体功能。第三部分是第四章,从历时角度探究附缀“说”和附缀结构“X说”的演化路径,刻画“X说”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特征,并分析形成动因。同时运用统计学知识计算“X”与“说”之间的“吸引指数”,分析附缀“说”对“X”的选择倾向与机制。第四部分是第五章,将“X说”和“X是”两个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个附缀结构的差异及差异形成的原因,同时考察“说”“是”连用的情况。第五部分是第六章结语,总结提炼本文核心观点,指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并进行相应梳理,同时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
张美芝[5](2021)在《俄语给予动词多义衍生的题元结构变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句子结构和意义的中心,动词是俄语中语义内容最为丰富、复杂的词汇单位,动词多义问题相应成为语义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该问题牵涉的分析面广、层次多,可以从句法、语义、认知、语用等多个方面对它展开研究。本文从俄语给予动词相关的词汇、语义、句法层面出发,具体以题元结构为突破口,对该类动词多义衍生相关的题元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尝试从题元结构变异机制维度探明俄语给予动词语义衍变的深层语言实质。本文首先梳理俄罗斯语言学界和国内俄语界有关动词多义衍生和题元结构的研究状况。其次阐明俄语给予动词多义性及其相关的题元结构理论问题,包括给予动词的语义界定、动词多义性和多义衍生的分析,以及给予动词多义变化所关联的不同题元层级问题。最后结合语料分析,对俄语给予动词多义衍生背后的题元变异问题展开讨论,具体主要从题元数目、题元角色、题元次范畴属性及论元形式等四个层级考察该类动词的题元变异机制。俄语给予义动词语义衍生能力强,它的意义变化在题元数量、角色、次范畴和句法形式等方面都会有相应变化,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于揭示词义变化的语义关系来龙去脉和语言实质至关重要。相关研究充实和细化了动词词汇多义的语义分析,并从动词语义区分和描写角度深化了题元理论研究,反映出本课题研究的创新意义和理论价值。此外,该课题立足于题元结构,从语义句法展开的俄语给予动词多义研究有助于弄清该类动词不同义项的由来,从而可以帮助俄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类动词的语义变化和具体用法,提高其言语表达水平和交际能力,体现出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王迎秋[6](2020)在《身体行为动词向心理动词的语义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动词是语言中一个重要的词类,学界对动词的研究成果颇丰,身体行为动词又是动词词类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动词之一。近年来,认知主义语言学家从认知的角度对动词的演变进行考察,受认知主义语言学的影响,我国学者也陆续关注身体行为动词的演变路径,经过对汉语中身体行为动词的语义考察,发现汉语中存在“身体行为动词>心理动词”的语义演变模式,但是演变的路径和输出端的语义不尽相同。文章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动词语义演变研究的成果,对语义演变的理论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心理动词和身体行为动词的定义、分类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对演变出心理义的身体行为动词分为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个时期进行考察,共选定“仰”“倾”“达”“遂”“违”“退”“逢”“适”“逊”“赴”“越”“趋”“践”“赶”“道”“迹”“拉”“抑”“撩”“摸”“射”“拗”“将”“摆”“服”等词语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演变为心理动词的演变路径。其次从汉语方言中选取词语来证实这条演变路径,我们选取了“扎”“搂”“拥”“按”“扶”“批”“撑”“掯”“掬”九个词语作为考察对象,发现这些身体行为动词没有在书面语中引申出心理义,但在方言中已经有了心理动词义。第三章,对“身体行为动词>心理动词”这一演变路径的演变动因和演变机制进行了解释。认为演变动因主要有主观化、隐喻和转喻。演变机制主要是类推和扩展。
沈美欣[7](2020)在《紧缩构式“V(了)也白V”研究》文中认为“V(了)也白V”是由让步复句“即使V(了),也(是)白V”紧缩而成的一个紧缩构式。其频繁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口语性、主观性都极强的构式。即便已有不少学者关注到这一格式,但目前学界鲜有就“V(了)也白V”进行专题研究的。本文试图立足构式语法理论,并结合结构主义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语言理论,力求全面、系统地探究这一构式。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明了本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并对“V(了)也白V”构式的相关研究成果予以爬梳整理,明确尚待解决的问题。并对研究对象、排除对象、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加以说明。第二部分为文章的2、3、4、5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从该构式的构成角度、句法功能角度与语用、语篇角度进行描写、解释。第2章主要对“V(了)也白V”构式的各个构件进行了细致地分析。点明在该格式中,“了”可以自由隐现的原因,关联标记“也”表现出的主观强调义,以及“预设否定”副词“白”的反预期倾向。并对变项“V1”、“V2”的异同形式加以辨别、讨论,明确能进入该构式的“V”应是具有[+自主]、[-被动]语义特征的动作动词、心理动词或单音节趋向动词以及个别的单音节存现动词。第3章认定了“V(了)也白V”是一个紧缩构式,并将构式义提炼为“表示言者主观上认为实施动作、行为V不会实现施事者预期的结果,因此否定V实施的必要性。”之后,还分析了该构式的句法功能。第4章主要考察“V(了)也白V”在具体语境中的五种语用义,及其双焦点凸显和主观评价功能。第5章将“V(了)也白V”作为话语结构置于篇章中,分析其语篇衔接功能与链接功能。第三部分为结语。概述、总结全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并指出文章存在的不足。
葛萌[8](2020)在《现代汉语预期偏离构式“VP是VP”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在认知语用的视角下,研究“好是好”、“说是说”这类由谓词性成分构成的现代汉语预期偏离构式,记为“VP是VP”。本文主要运用语义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该构式的内部组成、篇章功能、语用原则及认知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与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综述同语式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理论方法与语料来源等。第二章“VP是VP”构式及构件研究。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判定单用的谓词性同语式——“VP是VP”是一个隐性的复句构式。VP主要由形容词性成分和动词性成分充当,分析其在音节长度、语言单位、结构类型、语义等方面的特征。“是”为判断动词,并具有语气副词的部分功能。第三章“VP是VP”构式的语义分析与认知机制。以语料为支撑,分析“VP是VP”与后续句的逻辑语义,揭露前后分句共同构成的“让步——转折”关系。以“VP是VP”在对话和语篇中的使用为切入点,分析其具有的交际主观性和主观性。基于认知与语用的共同作用,利用预期理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等剖析“VP是VP”构式的预期偏离义。第四章古代汉语中的“X则X矣”构式。分析“则”“矣”的历时发展与性质功能、“X则X矣”的构式语义等。将“X则X矣”与“VP是VP”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句式、修辞和文化等角度剖析人们选择预期偏离构式进行主观性表达的原因。第五章结语。总结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价值,指出存在的不足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任柔翰[9](2020)在《公文语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立足于语用学对公文语用策略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次研究的选题来源、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理论基础、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结合言语行为理论,分析了公文言语行为的实施方式及言语行为特点。我们认为公文言语行为实施方式有五种,分别是:通过逻辑语义实施、通过句法结构实施、通过语境信息实施、通过感情意义实施和通过隐喻实施。公文言语行为有六个特点,分别是:超语言机制的影响性、FTA调控的选择性、言语行为体现的层次性、言语行为性质的双重性和间接言语行为的规约性。第三部分是公文语用策略的影响因素与运用原则。我们在公文语用策略的影响因素中,讨论了影响公文语用策略的因素、公文语用策略形成的方法手段及需要达到的目的。影响因素分为非文本因素和文本因素。非文本因素有:政治环境因素,历史文化传统因素,民族心理因素,书面形态因素,传递方式因素,公文文种、质量要求因素和公文起草人员个人因素;文本因素则主要是:现代汉语语法结构因素和现代汉语文字形态因素。公文语用策略形成的方法手段有局部微观描写与整体宏观归纳。需要达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从内容上让公文更具策略性,更好地展示需传达的内容;二是从功能上让公文更好地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履行相应职能。接下来,我们结合钱冠连先生的一些观点,归纳总结了公文语用策略的运用原则——目的-意图原则、适应原则、直接原则、层级原则和效率原则。第四部分在前文讨论的基础上,我们以公文外部结构为界,将公文语用策略分为标题、称呼语、落款中的语用策略及正文中的语用策略,并做了举例说明。第五部分为结语,对本次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不足。
柳梦雨[10](2019)在《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研究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行的可读性公式考察变量主要停留在语言表层,依据字、词、句等的数量衡量文本难度,缺乏对影响可读性的深层次因素的挖掘。语言难度的计算有待进一步挖掘研究,本文提出了研究复句关系复杂度的等级分布,旨在通过典范的语文教材中复句关系复杂度在年级等级上的分布,以明确不同关系的复句是否具有难易程度的差别,为文本可读性研究提供新的衡量指标。本文以邢福义先生的复句理论为依据,首先,在年级轴上,本文对已有定论的典型复句等级分布与复句类型的对应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其次,对该理论所谓的“纠结句”,即文本的“非典型复句”(3591例),进行具体分类分析,析出约占其70%左右的2456例流水句,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本文按照句段组合方式将流水句分为:对象描述组合方式、多宾组合方式和连谓组合方式。研究选取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301篇课文作为研究语料,建立句类及复句关系语料库,语料库共收录8421个句子,每个句子16个标注项,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对比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典型复句在类型和等级分布上存在差异。类型上,因果类和并列类复句数量较多,转折类复句数量较少。等级上,因果类复句与年级呈负相关,转折类和并列类复句与年级呈正相关。目的句、推断句、选择句、假转句只在高年级出现说明不同复句难度上具有差异,也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依据其等级分布特征,本文将典型复句分为可作为可读性识别标准的复句及不能作为可读性识别标准的复句。在可作为识别标准复句中,本文确定了初、中、高级文本对应的复句关系,并给出了复句关系与复杂度等级对应表,应用于文本可读性判定。二、关系标记是判定复句的显着形式,关系标记类型分布差异显着。转折类复句,并列类复句中的递进句、选择句,因果类复句中的条件句、假设句、目的句、推断句与关系标记强相关,即这些复句都需要关系标记来标示关系。其他句子则与关系标记弱相关,其对关系标记依赖度不高,无标现象多。
二、试谈or的让步意义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谈or的让步意义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关联副词的来源及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主要目标 |
1.2 研究现状与主要问题 |
1.2.1 句法语义视域下的关联副词研究 |
1.2.2 功能认知视域下的关联副词研究 |
1.2.3 语义演变理论研究 |
1.2.4 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本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汉语关联副词的范围与分类 |
2.1 副词语义类别和关联副词范围 |
2.2 关联副词和连词的区别 |
2.3 关联副词的分类 |
第三章 重复义关联副词的来源及演变考察 |
3.1 重复义关联副词“更”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3.1.1 “更”的让步条件功能来源与动因 |
3.1.2 “更”的递进连词功能来源与发展 |
3.1.3 “更”的并列连词功能来源与动因 |
3.1.4 小结 |
3.2 重复义关联副词“再”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3.2.1 “再”的让步条件功能来源与发展 |
3.2.2 “再”的并列连词来源与发展动因 |
3.2.3 小结 |
3.3 重复义关联副词“还_1”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3.3.1 “还_1”的选择连词功能来源与发展 |
3.3.2 “还_1”的假设条件功能来源与发展 |
3.3.3 小结 |
3.4 其他重复义关联副词的来源与发展 |
3.4.1 “又”、“复” |
3.4.2 “亦”、“也” |
3.4.3 “却_1” |
3.5 重复义关联副词的演变规律与制约因素 |
3.5.1 重复义关联副词的演变规律 |
3.5.2 诱发重复义关联副词演变的制约因素 |
3.5.3 重复义关联副词语义演变路径总结 |
第四章 转折义关联副词的来源及演变考察 |
4.1 转折义关联副词“倒”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4.1.1 “倒”的转折功能来源与发展 |
4.1.2 “倒”的让步功能来源与发展 |
4.1.3 小结 |
4.2 转折义关联副词“却_2”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4.2.1 表示顺承与转折的关联副词来源与发展 |
4.2.2 表示让步与选择连词功能的来源与发展 |
4.2.3 小结 |
4.3 转折义关联副词“顾”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4.3.1 “顾”的转折副词功能的来源 |
4.3.2 “顾”的转折连词功能的来源与发展 |
4.3.3 小结 |
4.4 其他转折义关联副词的来源与发展 |
4.4.1 “反”“覆”“转” |
4.4.2 “翻”“还_2” |
4.5 转折义关联副词的演变规律与制约因素 |
4.5.1 转折义关联副词的演变规律 |
4.5.2 诱发转折义关联副词演变的制约因素 |
4.5.3 转折义关联副词语义演变路径总结 |
第五章 顺承义关联副词的来源及演变考察 |
5.1 顺承义关联副词“即”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5.1.1 “即”的顺承功能来源与发展 |
5.1.2 “即”的对比性述题标记来源与发展 |
5.1.3 “即”的让步功能来源与发展 |
5.1.4 小结 |
5.2 顺承义关联副词“便”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5.2.1 “便”的顺承功能来源与发展 |
5.2.2 “便”的让步功能来源与发展 |
5.2.3 小结 |
5.3 顺承义关联副词“就”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5.3.1 “就”的顺承功能来源与发展 |
5.3.2 “就”的让步功能来源与发展 |
5.3.3 小结 |
5.4 其他顺承义关联副词的来源与发展 |
5.4.1 “乃”、“乃(廼)” |
5.4.2 “则” |
5.4.3 “即、便、就、乃、则、遂”的比较 |
5.5 顺承义关联副词的演变规律与制约因素 |
5.5.1 顺承义关联副词的演变规律 |
5.5.2 诱发顺承义关联副词演变的制约因素 |
5.5.3 顺承义关联副词语义演变路径总结 |
第六章 汉语关联副词的演变动因、机制及规律 |
6.1 汉语关联副词的语义演变动因与机制 |
6.1.1 关于语义演变的动因与机制 |
6.1.2 汉语关联副词语义演变的动因与机制 |
6.1.3 语义框架理论 |
6.2 汉语关联副词的语义演变规律与特征 |
6.2.1 汉语关联副词语义演变的规律 |
6.2.2 汉语关联副词语义演变的特征 |
6.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2)山西晋城市方言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参考语法 |
1.1 参考语法研究综述 |
1.2 山西方言语法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晋城市(城区)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
2.1 地理位置 |
2.2 历史沿革 |
第三节 晋城市方言研究概述 |
3.1 语音方面 |
3.2 词汇、语法方面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4.1 研究目的、意义 |
4.2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符号说明 |
第二章 晋城市方言音系 |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
1.1 声母 |
1.2 韵母 |
1.3 声调 |
第二节 儿化系统 |
2.1 儿化韵 |
2.2 儿化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连调规律 |
3.1 两字组连调规律 |
3.2 重叠连调规律 |
第三章 词类 |
第一节 词类与词义 |
1.1 开放性词类 |
1.2 封闭性词类 |
第二节 构词与构形 |
2.1 复合式 |
2.2 附加式 |
2.3 叠音与重叠式 |
第三节 其他手段 |
3.1 合音词 |
3.2 分音词 |
3.3 变音别义构词 |
小结 |
第四章 指示与称代 |
第一节 人称代词 |
1.1 三身代词的读音及意义分类 |
1.2 三身代词的句法功能 |
1.3 三身代词的叠置现象 |
1.4 非三身代词 |
1.5 “热~=”的发展及用法 |
1.6 人称代词的语用特点 |
第二节 指示词 |
2.1 指示词的读音及意义分类 |
2.2 指示词的句法功能 |
2.3 指示词的叠加现象 |
2.4 指示词与结构助词的语法共性 |
2.5 指示词的回指功能 |
第三节 疑问代词 |
3.1 疑问代词的读音及意义分类 |
3.2 疑问代词的语用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名词性短语 |
第一节 名词性短语的结构 |
1.1 定中短语 |
1.2 联合短语 |
1.3 数量短语 |
1.4 同位短语 |
1.5 指量短语、“的”字短语 |
1.6 方位短语 |
第二节 定中领属结构 |
2.1 领属标记结构 |
2.2 并置结构 |
2.3 含三身代词结构 |
小结 |
第六章 谓词性短语 |
第一节 普通谓词性短语 |
1.1 动宾短语 |
1.2 主谓短语 |
1.3 联合短语 |
1.4 连谓短语 |
1.5 兼语短语 |
第二节 中补短语 |
2.1 结果补语 |
2.2 程度补语 |
2.3 情态补语 |
2.4 可能补语 |
2.5 趋向动词与趋向补语 |
2.6 数量补语 |
2.7 时地补语 |
第三节 状中短语 |
3.1 短语类别 |
3.2 框式状语 |
第四节 介词短语 |
4.1 介词及介词短语意义分类 |
4.2 介词悬空现象 |
4.3 后置词及框式介词 |
小结 |
第七章 简单句及其构成 |
第一节 完整句与非完整句的基本结构 |
1.1 完整句 |
1.2 非完整句 |
第二节 一般动词谓语句句式 |
2.1 处置句 |
2.2 被动句 |
2.3 连谓句 |
2.4 兼语句 |
2.5 致使句 |
2.6 双宾句 |
2.7 存现句 |
2.8 领有句 |
2.9 系词句 |
2.10 比较句 |
2.11 比况句 |
第三节 特殊动词谓语句句式 |
3.1 “动”字句 |
3.2 “得”字句 |
小结 |
第八章 复杂句和复合句 |
第一节 从句 |
1.1 补足语从句 |
1.2 定语从句 |
1.3 补语从句 |
第二节 复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 |
2.1 假设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2 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3 目的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4 条件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5 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6 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7 顺承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8 递进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9 选择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小结 |
第九章 句类与语气 |
第一节 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 |
1.1 陈述句 |
1.2 祈使句 |
1.3 感叹句 |
第二节 疑问句 |
2.1 有疑而问 |
2.2 无疑而问 |
小结 |
第十章 时体系统 |
第一节 晋城市方言的体系统 |
1.1 完成体—兰_1[l(?)~0]、唠[lo~0] |
1.2 持续体—呢_1[n(?)~0] |
1.3 经历体—过[ku?~(53)] |
1.4 起始体—开[k(?)~(33)] |
1.5 继续体—下去[(?)iɑ~(53)k(?)(?)~0] |
1.6 短时体 |
1.7 尝试体 |
1.8 反复体 |
第二节 晋城市方言中的时系统 |
2.1 过去时—来[l(?)~0] |
2.2 现在时—兰_2[l(?)~0]、呢_2[n(?)(?)~0] |
2.3 将来时—呐[n(?)(?)~0] |
2.4 参照时间转移现象 |
2.5 时标记与语气词的功能分化 |
第三节 体、时标记共现 |
3.1 完成体与时标记共现 |
3.2 持续体与时标记共现 |
3.3 经历体与时标记共现 |
第四节 体、时标记与语气词连用 |
4.1 时标记与语气词连用 |
4.2 体标记、时标记、语气词连用 |
小结 |
第十一章 话题 |
第一节 单音节话题标记 |
1.1 哇 |
1.2 呀 |
1.3 来 |
1.4 咾 |
第二节 多音节话题标记 |
2.1 咾时/咾咾时 |
2.2 咾哇 |
小结 |
第十二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研究重点回顾 |
1.1 附加与重叠 |
1.2 人称代词与指示词 |
1.3 定语领属结构 |
1.4 短语与简单句 |
1.5 复杂句与复合句 |
1.6 句类与语气 |
1.7 时体 |
1.8 话题 |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提出 |
1.2.2 拷贝结构研究的基本现状 |
1.2.3 拷贝结构的话题性研究 |
1.2.4 拷贝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 |
1.2.5 拷贝式话题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过程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概念与特征 |
2.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话题” |
2.1.1“话题”与“主语”及“主位”的区别 |
2.1.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话题”特征 |
2.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拷贝” |
2.2.1 “拷贝”的范围 |
2.2.2 述题中“拷贝”的特征 |
2.3 作为范畴的“拷贝式话题结构” |
2.3.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界定 |
2.3.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话语表现 |
2.3.3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成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宏观理论分析 |
3.1 象似性理论与拷贝式话题结构 |
3.1.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数量象似 |
3.1.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顺序象似 |
3.1.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距离象似 |
3.2 原型范畴理论与拷贝式话题结构 |
3.2.1 将“拷贝式话题结构”作为范畴的依据 |
3.2.2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内部的层级性 |
3.2.3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核心的原型特征 |
3.3 拷贝式话题结构在自建语料库中的类别分布及频率 |
3.3.1 自建语料库中拷贝式话题结构数量的分布情况 |
3.3.2 类别划分及整合 |
3.3.3 基于类别划分依据的语料库结构数量观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标记理论视角下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特征的微观考察 |
4.1 新标记理论为何适用于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研究? |
4.1.1 “相对模式”框架下拷贝式话题结构内部成员的有机连续性 |
4.1.2 “关联模式”框架下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典型特征 |
4.2 如何判定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 |
4.3 拷贝式话题结构连续统的典型范畴特征 |
4.3.1 定义拷贝式话题结构连续统的特征束 |
4.3.2 拷贝式话题结构特征束的语料库表现 |
4.3.3 拷贝式话题结构特征的连续统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否定”功能 |
5.1 拷贝式话题结构功能的特点 |
5.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语用功能——“否定” |
5.2.1 拷贝式话题结构功能的“否定”特征 |
5.2.2 拷贝式话题结构实现否定功能的几种手段 |
5.2.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非现实句与否定的关系 |
5.2.4 拷贝式话题结构否定量域的差别 |
5.3 拷贝式话题结构表层形式与“否定”功能的无标记匹配——基于逻辑回归的分析 |
5.3.1 假设一:拷贝式话题结构类别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
5.3.2 假设二: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表层形式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
5.3.3 假设三:拷贝式话题结构非形式特征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
5.3.4 假设四:拷贝式话题结构否定功能表达的综合影响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互动性功能 |
6.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说话人“主观性”的凸显 |
6.1.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主观性本质 |
6.1.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主观性的语码形式表现 |
6.1.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主观性的结构功能表现 |
6.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交际双方“礼貌”的传递 |
6.2.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礼貌 |
6.2.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的几种表现 |
6.2.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表达的特点 |
6.2.4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的社会与心理动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及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2.1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本质和特征 |
7.2.2 拷贝式话题结构对汉语研究及其发展的推动意义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拷贝式话题结构类别的部分格式示例及语料库例句 |
参考文献 |
中文着作期刊 |
外文着作期刊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现代汉语附缀结构“X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范围 |
1.3 相关研究概述 |
1.3.1 附缀“说”的界定 |
1.3.2 关于“X说”的研究 |
1.3.3 关于“X是”的研究 |
1.4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和选取说明 |
第二章 “说”的分类和特征 |
2.1 X与“说”的组合格局和类别差异 |
2.1.1 联合关系连词与“说”组合 |
2.1.2 偏正关系连词与“说”组合 |
2.2 位置分布和结构关系 |
2.2.1 句中位置与语音停顿 |
2.2.2 语序结构与主从位置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附缀“说”的性质特征和“X说”结构的功能 |
3.1 附缀“说”的性质和特征 |
3.1.1 语义虚化 |
3.1.2 定位黏着 |
3.1.3 语音弱化 |
3.2 附缀“说”的功能 |
3.2.1 标记功能 |
3.2.2 引用功能 |
3.3 附缀结构“X说”的功能 |
3.3.1 语篇功能 |
3.3.2 语用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附缀“说”与“X说”的演化路径和选择机制 |
4.1 附缀“说”的演化路径 |
4.1.1 从实义动词到附缀 |
4.1.2 从言说义到以为义 |
4.2 “X说”结构的演化路径 |
4.3 附缀结构“X说”的形成动因 |
4.3.1 重新分析 |
4.3.2 类推效应与三音化 |
4.4 “说”对X的选择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X说”与“X是”结构对比 |
5.1 组合例析与对比差异 |
5.1.1 “说”和“是”与X的组合格局 |
5.1.2 “X说”和“X是”的差异及原因 |
5.2 “说”和“是”的连用 |
5.2.1 连用的形式 |
5.2.2 连用的功能 |
5.2.3 连用的原因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俄语给予动词多义衍生的题元结构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第一章 动词多义性与题元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节 动词多义衍生的国内外研究 |
一、俄罗斯语言学界动词多义衍生研究 |
二、国内俄语界动词多义衍生研究 |
第二节 国内外题元结构研究 |
一、俄罗斯语言学界题元结构研究 |
二、国内俄语界题元结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给予动词多义题元结构研究的相关理论问题 |
第一节 给予动词多义衍生 |
一、给予动词语义界定 |
二、给予动词多义性 |
三、给予动词的语义衍生 |
第二节 给予动词多义的题元结构 |
一、题元结构概析 |
二、题元数目与次范畴属性 |
三、题元的语义角色 |
四、题元的论元形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给予动词多义衍生的题元结构变异机制 |
第一节 多义衍生的题元结构变异机制分析 |
一、变异层次 |
二、变异机制 |
第二节 给予动词多义衍生的题元数目变异 |
一、题元数目变异 |
二、多义衍生的题元数目变异分析 |
第三节 给予动词多义衍生的题元角色变异 |
一、题元角色变异 |
二、多义衍生的题元角色变异分析 |
第四节 给予动词多义衍生的题元次范畴变异 |
一、题元次范畴变异 |
二、多义衍生的题元次范畴变异分析 |
第五节 给予动词多义衍生的题元形式变异 |
一、题元形式变异 |
二、多义衍生的题元形式变异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身体行为动词向心理动词的语义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语义演变的问题 |
1.2.2 关于身体行为动词的研究 |
1.2.3 关于心理动词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2 汉语“身体行为动词”的语义演变历程 |
2.1 上古汉语“身体行为动词”的语义演变 |
2.1.1 仰 |
2.1.2 达 |
2.1.3 适 |
2.1.4 遂 |
2.1.5 违 |
2.1.6 退 |
2.1.7 逢 |
2.1.8 逊 |
2.1.9 迹 |
2.1.10 道 |
2.1.11 越 |
2.1.12 践 |
2.1.13 抑 |
2.1.14 射 |
2.1.15 将 |
2.1.16 服 |
2.2 中古汉语“身体行为动词”的语义演变 |
2.2.1 倾 |
2.2.2 赴 |
2.2.3 趋 |
2.2.4 拉 |
2.3 近代汉语“身体行为动词”的语义演变 |
2.3.1 撩 |
2.3.2 拗 |
2.3.3 赶 |
2.3.4 摸 |
2.4 现代汉语“身体行为动词”的语义演变 |
2.4.1 摆 |
2.5 汉语方言中“身体行为动词”共时用法及其演变方向 |
2.5.1 温州话中的“扎” |
2.5.2 南平话中的“搂” |
2.5.3 宁波话中的“拥” |
2.5.4 厦门话中的“按” |
2.5.5 苏州话中的“撑” |
2.5.6 厦门话中的“扶” |
2.6.7 广州话中的“批” |
2.5.8 徐州话中的“掯” |
2.5.9 洛阳话中的“掬” |
2.6 小结 |
心理动词”演变的动因和机制'>3 “身体行为动词>心理动词”演变的动因和机制 |
3.1 演变的动因 |
3.2 演变的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紧缩构式“V(了)也白V”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V(了)也白V”构式构件的研究现状 |
1.2.2 “V(了)也白V”构式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第2章 “V(了)也白V”构式构件分析 |
2.1 “V(了)也白V”构式中的常项 |
2.1.1 构式中的“了” |
2.1.2 构式中的“也” |
2.1.3 构式中的“白” |
2.2 “V(了)也白V”构式中的变项 |
2.2.1 构式中两个“V”的异同类型 |
2.2.1.1 “V1”和“V2”同形 |
2.2.1.2 “V1”和“V2”异形 |
2.2.2 构式中“V”的准入条件 |
2.2.2.1 动词“V”的音节特征 |
2.2.2.2 动词“V”的语义特征 |
2.2.2.3 动词“V”的语体特征 |
2.3 小结 |
第3章 “V(了)也白V”构式的考察与句法功能 |
3.1 “V(了)也白V”构式的考察 |
3.1.1 “V(了)也白V”紧缩构式认定 |
3.1.2 “V(了)也白V”构式义内涵 |
3.2 “V(了)也白V”构式的句法功能 |
3.2.1 “V(了)也白V”充当句法成分 |
3.2.2 “V(了)也白V”充当复句中的分句 |
3.2.3 “V(了)也白V”独立成句 |
3.3 小结 |
第4章 “V(了)也白V”构式语用考察 |
4.1 “V(了)也白V”的语用义 |
4.1.1 劝说告诫义 |
4.1.2 无可奈何义 |
4.1.3 厌烦不屑义 |
4.1.4 失望后悔义 |
4.1.5 调侃挖苦义 |
4.2 “V(了)也白V”的语用功能 |
4.2.1 双焦点凸显功能 |
4.2.2 主观性评价功能 |
4.3 小结 |
第5章 “V(了)也白V”构式的篇章功能 |
5.1 “V(了)也白V”构式的衔接功能 |
5.1.1 语义向前映现 |
5.1.2 语义向后映现 |
5.1.3 语义同时映现 |
5.2 “V(了)也白V”构式的链接功能 |
5.2.1 解释结构 |
5.2.2 扩展结构 |
5.2.3 总括结构 |
5.2.4 等价结构 |
5.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现代汉语预期偏离构式“VP是VP”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同语式研究综述 |
1.1.1 同语式的界定研究 |
1.1.2 同语式的句法平面研究 |
1.1.3 同语式的语义平面研究 |
1.1.4 同语式的语用认知与修辞研究 |
1.2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本文的语料来源 |
第二章 “VP是 VP”构式及构件研究 |
2.1 作为构式的“VP是 VP” |
2.1.1 构式理论 |
2.1.2 构式的类型 |
2.1.3 “VP是 VP”是一个构式 |
2.1.4 “VP是 VP”是一个隐性复句构式 |
2.2 “VP是 VP”构式的构件研究 |
2.2.1 VP的构成 |
2.2.2 VP的语义 |
2.2.3 “是”的性质 |
2.3 小结 |
第三章 “VP是 VP”构式的语义分析与认知机制 |
3.1 “VP是 VP”与后续句的逻辑语义关系 |
3.1.1 让转性语义 |
3.1.2 标记让转义的手段 |
3.2 “VP是 VP”具有交互主观性 |
3.2.1 “VP是 VP”表现了对先前命题内容的关注 |
3.2.2 “VP是 VP”表现了对听话人/读者面子或形象需要的关注 |
3.3 “VP是 VP”表达说话人/作者的主观性 |
3.3.1 “VP是 VP”对合作原则的违反 |
3.3.2 “VP是 VP”的主观性 |
3.3.3 “VP是 VP”的构式语义类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古代汉语中的“X则X矣”构式 |
4.1 古代汉语中的“X则 X矣” |
4.1.1 “则”的性质与历时发展 |
4.1.2 “矣”的功能 |
4.2 “X则 X矣”与“VP是 VP”的对比研究 |
4.3 预期偏离同语式的使用动因 |
4.3.1 口语句式及特点 |
4.3.2 修辞作用 |
4.3.3 传统文化与人际思维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文的研究价值与内容 |
5.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公文语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语用策略研究现状 |
1.3 国内公文语言研究现状 |
1.4 主要理论基础 |
1.5 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 公文言语行为分析 |
2.1 公文言语行为实施方式 |
2.2 公文言语行为特点 |
3 公文语用策略的影响因素与运用原则 |
3.1 公文语用策略的影响因素 |
3.2 公文语用策略的运用原则 |
4 公文语用策略举隅 |
4.1 标题、称呼语及落款中的语用策略 |
4.2 正文中的语用策略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研究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标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标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对象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可读性及复杂度研究综述 |
1.4.2 汉语本体领域的复句研究综述 |
1.5 语料选取及复句关系语料库建设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句类及复句关系语料库建设 |
2.1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料说明 |
2.1.1 语料选择 |
2.1.2 语料情况说明 |
2.2 语料处理标准 |
2.2.1 断句标准 |
2.2.2 单复句区分 |
2.2.3 复句关系分类 |
2.2.4 复句关系标记处理 |
2.3 句类及复句关系标记集 |
2.4 语料统计标准 |
2.4.1 语料库结构介绍 |
2.4.2 字数统计标准 |
2.4.3 句数统计标准 |
2.4.4 句类统计标准 |
第三章 句子分类标准探索及分布实态 |
3.1 汉语单复句分类标准及局限性 |
3.1.1 汉语单复句分类标准 |
3.1.2 汉语单复句分类标准的局限性 |
3.2 从单句到复句连续统中的流水句 |
3.2.1 流水句研究现状 |
3.2.2 流水句“流水方式”分类研究 |
3.2.3 “流水方式”在复句纠结现象上的划类应用 |
3.3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等级分布特征 |
3.3.1 字句篇长度等级分布特征 |
3.3.2 单复句等级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特征 |
4.1 典型复句与非典型复句 |
4.1.1 典型复句与非典型复句区分 |
4.1.2 研究典型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的重要性 |
4.2 典型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 |
4.2.1 典型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情况概述 |
4.2.2 因果类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特征 |
4.2.3 并列类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特征 |
4.2.4 转折类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特征 |
4.3 非典型复句等级分布 |
4.3.1 流水句等级分布 |
4.3.2 流水句与典型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对比 |
4.4 复句关系与复杂度的等级对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句关系标记等级分布特征 |
5.1 关系标记界定 |
5.2 关系标记等级分布 |
5.2.1 典型复句关系标记等级分布情况概述 |
5.2.2 因果类复句关系标记等级分布 |
5.2.3 并列类复句关系标记等级分布 |
5.2.4 转折类复句关系标记等级分布 |
5.3 关系标记与复句种类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成果 |
6.2 应用价值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各年级课文句子情况统计表 |
附录2 复句关系标记年级分布表 |
附录3 复句关系标记频率分布表 |
附录4 图表索引 |
四、试谈or的让步意义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关联副词的来源及演变研究[D]. 文桂芳.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山西晋城市方言参考语法[D]. 施乐琪. 山西大学, 2021(12)
- [3]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 盛蕾. 山东大学, 2021(11)
- [4]现代汉语附缀结构“X说”研究[D]. 王思媛.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俄语给予动词多义衍生的题元结构变异研究[D]. 张美芝.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身体行为动词向心理动词的语义演变研究[D]. 王迎秋.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紧缩构式“V(了)也白V”研究[D]. 沈美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8]现代汉语预期偏离构式“VP是VP”研究[D]. 葛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9]公文语用策略研究[D]. 任柔翰. 四川师范大学, 2020(11)
- [10]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研究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D]. 柳梦雨. 厦门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