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情报研究的哲学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安璐,陈苗苗,沈燕,李纲[1](2021)在《中国特色情报学的基本范畴与核心命题》文中认为中国情报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出许多研究领域。当前在学科交叉与社会需求多样化的新环境下,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情报学的重点领域、观点与思路亟待提炼和总结。本文结合中国特色情报学历史和学科研究现状,归纳出信息组织与检索、情报研究、情报服务和情报学理论方法四个基本范畴及相关的十六个核心命题,并阐释范畴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其中,情报学理论与方法是学科立足之本,信息组织与检索是学科生存之基,情报研究是学科发展之源,情报服务是学科力量之泉。系统梳理分析中国特色情报学的基本范畴和核心命题有助于厘清中国特色情报学的学科本质和内核,对于科学规划中国特色情报学未来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情报学的本土学科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图1。参考文献53。
王琳,赖茂生[2](2021)在《中国科技情报事业回顾与展望:基于情报学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是同情报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紧密相关的,两者互相促进,密不可分。本文从情报学理论演化的视角出发,考察在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初创期、恢复发展期、改革探索期、深化发展期、转型创新期等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情报学理论和学科建设的作用及影响。针对当前我国国家战略和新一代信息基础环境下情报学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面对的变革挑战,从情报的"耳目、尖兵、参谋"作用、情报学与数据科学双融等方面探讨情报学理论研究如何更好地指导中国科技情报事业发展和科技情报工作实践,包括:科技情报工作要坚持为决策部门提供广快精准的情报服务和智库咨询、为科技创新和自立自强提供情报支撑,基于学科双融的综合集成理论框架实现情报工程智慧化。文章最后从科技情报事业的理论新动力、科技情报工作的学理基础以及融合DIKW信息链的新型科技情报工作等方面对未来十年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参考文献73。
梁春华,李彩玲[3](2021)在《情报科研与情报研究工作跨域创新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意义]跨域创新是情报科研与情报研究工作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推动情报科研和情报研究工作渐进性或跨越性创新至关重要。[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综述法,从图书馆/文献学、信息科学、科学哲学、认知科学、管理学等学科或领域综述其已有成果,归纳并提炼其跨域创新途径。[结果/结论]这些成果和途径,将有助于情报科研和情报研究工作创新的理论拓展和实践丰富。
刘雅婧,王琳[4](2021)在《近十年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动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文章梳理总结了近十年情报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从情报学基本概念、情报学哲学基础、情报学原理、情报学学科建设、情报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的情报学研究六大方面展开论述,明确情报学要在坚实自身理论内核的基础上不断寻求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
王益成[5](2020)在《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信息时代”到“数据驱动”的智慧服务时代,多源异构且海量的数据资源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将多源异构且海量的数据资源纳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中,不再局限于传统科技情报服务涉及的专利数据、科技文献数据、实地调研数据与科技项目数据等,还应该涵盖更广范围的互联网数据资源、科研社交媒体数据资源、社交网络数据资源与政府开放数据资源等多种来源的数据形式。数据资源驱动着科技情报服务从用户需求感知、科技情报内容获取与科技情报服务场景化推送这三个核心功能实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实现了科技情报服务流程的创新。本研究旨在以新视角探索数据驱动时代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及其实现,解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构成要素及其特征,以实证分析探索数据驱动时代科技情报服务向智慧服务模式转型的思路,为科技情报机构科学转型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基于此,通过界定“数据驱动”、“情报、智能与智慧的辩证关系”、“智慧服务”与“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等相关概念,以回顾智慧服务、科技情报服务与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现状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情境实验法、案例分析法与模式构建法分析了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数据环境、驱动模式、创新模式与模式实现以及保障策略的制定。围绕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这一核心研究内容,本文第三章从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构成要素及表现特征为出发点对智慧数据、用户需求、智能技术、智慧情报、情报工作者、智慧服务平台与情报分析方法这七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各构成要素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中的地位以及数据驱动各构成要素的融合协作的服务特征;第四章以“数据驱动”视角切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构建研究,更多的体现智慧数据服务作为智慧服务的核心构成要素,实现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获取用户需求,利用智能技术分析获取情报,实现场景化服务推送与嵌入式的科技情报服务;第五章就如何实现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进行了详细阐述,从多源数据分析切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实现研究过程,体现了数据驱动作为科技情报服务的新范式与新思想,着重从需求感知、内容获取与服务推送等三个科技情报服务流程构成解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实现路径,综合运用用户画像方法、数据挖掘方法与场景分析和需求侦测方法对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进行解析,并融入科研大数据在此过程中结构、类型与属性分析结果进行解析,探究这些数据在需求感知、内容获取与服务推送中的应用关系,进而实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并完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体系;第六章采用单案例横向研究方法研究格微软件数据驱动背景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系统优化策略;第七章就如何实现科技情报机构实现智慧服务模式转型升级分析了相关保障策略。具体内容如下:(1)系统分析了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核心构成要素与特征。构成要素涵盖数据、用户、技术、智慧情报、科技情报工作者、智慧服务平台与方法等七个维度,将从这七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实现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进而对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需求敏感性、数据多源性、技术智能性与服务场景化等四个主要特征进行解读。系统分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构成要素是构建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基础,在文献调研并借鉴其它领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各个构成要素进行详细分析。数据、用户、技术、内容、科技情报工作者、智慧服务平台与方法等七个维度间相互关联、相互印证,进一步丰富着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领域的知识体系。(2)构建了数据驱动下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从“数据驱动”视角切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构建研究,更多的体现智慧数据服务作为智慧服务的核心构成要素,实现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获取用户需求,利用智能技术分析获取情报,实现场景化服务推送与嵌入式的科技情报服务。在此过程中优化传统科技情报服务模式,优化构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各个构成要素,实现模式最优化并体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四个特征,通过文献调研法探讨已有服务模式的优劣势,重构科技情报服务模式与流程,重点突出智慧实现流程,数据如何驱动智慧情报服务。(3)分析了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实现路径。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实现的三项核心功能为基础,在实现智慧服务核心功能基础上实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从多源科研大数据分析切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实现研究过程,体现了数据驱动作为科技情报服务的新范式与新思想,着重从需求感知、内容获取与服务推送等三个科技情报服务流程构成解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实现路径,综合运用用户画像方法、数据挖掘方法与场景分析和需求侦测方法对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进行解析,并融入科研大数据在此过程中结构、类型与属性分析结果进行解析,探究这些数据在需求感知、内容获取与服务推送中的应用关系,进而实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并完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体系。(4)采用单案例横向研究方法研究格微软件数据驱动背景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系统优化策略,在分析格微软件基本概况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格微软件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发展模式,并对其较为超前的实践应用成果进行分析,然后借鉴前述构建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及其实现研究,提出格微软件在数据驱动背景下科技情报服务模式优化的策略。(5)制定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保障策略。以构成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构成要素以及智慧服务模式实现过程为主体制定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保障策略,具体维度包含数据、用户、科技情报工作者、科技情报服务机构、政府部门、技术与方法等维度。如完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完备数据分析技术、方法与工具,科技情报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定数据驱动下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保障策略应依据重点保障关键要素、完备并疏通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流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整体平衡、联合共建共享等四项基本原则。数据驱动时代,传统科技情报服务模式已然无法满足用户崛起的趋势以及内外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界定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内涵与外延,探索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实现,有利于从方法论认知层面为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构建的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也更具实践价值。
陈海贝[6](2020)在《情报视角下智库能力体系构成与建设》文中指出全球智库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之态,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智库在科学决策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健全决策体系。中国智库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利于丰富智库研究的理论体系,也有利于提高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整体水平,更有利于增强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实力。本文首先查阅并整理与智库相关的国内外学术着作、期刊、硕博论文、政策文件、研究报告、媒体报道及评论等资料,梳理了智库和智库能力的概念和内涵,构建了以研判选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思想生产能力和传播转化能力四个维度为主的中国智库能力体系。其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相关假设,验证了本研究构建的智库能力体系的可靠性和适用性。然后,构建了智库能力模型,通过问卷星、电子邮件等线上调查方式和纸质问卷等线下调查方式,邀请国内智库专家对各项智库能力进行评价,验证中国智库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能力对综合能力的影响程度,形成智库能力体系的综合评价,并对中国智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根据国内不同类型智库的差异化问题以及各类型智库的突出能力和薄弱能力,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建议。本文主要解决了“智库能力是什么”以及“智库能力如何建设”两个重点问题。通过智库能力评价结果,发现中国智库能力缺失的问题所在。虽然中国智库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仍需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缺点和发展过程中的重难点,从各方面提升能力:一是从主动意识、大局意识、认知意识、学习意识、问题意识和动态意识等方面,不断提高其研判选题能力;二是从系统优化、专业方法、战略优化、组织管理和临场发挥等方面,不断提高其信息收集能力;三是从精准剖析、数字技术、思想创新、专业动态、学术写作和察错纠错等方面,不断提高其思想生产能力;四是从传播转化动力、传播转化意识、传播转化内容、传播转化对象、传播转化目的、传播转化渠道和传播转化形式等方面,不断提高其传播转化能力。中国智库如果通过全方位的能力提升,必定能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更大效用。
李品[7](2020)在《面向战略决策制定的情报流程模型构建及验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情报学与情报工作一直强调支持决策,情报流程是实现情报支持决策功能的重要路径。虽然目前的绝大部分情报流程均是应满足决策需求而建,但忽略了多类型决策制定中对情报需求特征的差异性,专门针对战略决策支持的情报流程尚未引起重视。情报活动是战略决策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决策制定所面对的问题是非结构化的,它的过程更多的是非程序化的,而且战略决策制定还受到决策主体有限理性、直觉、政治化倾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这需要情报流程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广泛的开放性、高效的共享性和充分的迭代性。鉴于此,本文提出了面向战略决策制定的情报流程模型,试图克服传统情报流程的缺陷、解决情报流程在战略决策支持中针对性不强和应用有效性低等问题。本文在综述战略决策、情报流程以及情报与决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战略决策与战略情报的关系,建立了以服务于战略决策制定为任务的情报流程模型,研究了情报流程在科技发展战略制定中的应用。具体而言:在战略决策与战略情报关系分析中,从战略决策制定的模式、战略决策制定的影响因素以及战略决策制定过程三个方面分析了战略决策制定的基本特征。为了匹配战略决策特征,分析了与之相对应的战略情报,主要包括战略情报特征、面向战略决策制定的战略情报分析与应用框架等方面。在以服务于战略决策制定为任务的情报流程模型研究中,为了建立情报流程模型,分析了系统论、西蒙决策理论、价值链理论、信息生命周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的内涵,对它们在情报流程结构和要素关系揭示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从降低情报失误、匹配战略决策复杂化和满足科学决策客观性要求三个方面分析了情报流程构建的背景,这一背景是情报流程产生的土壤;从共享思想、迭代思想和知识方程理论三个方面研究了情报流程构建的思想指导,它为设计情报流程的宏观架构提供了基本思路;从各环节功能的综合性、各环节之间关系的协同性和各环节内部的微循环三个方面研究了情报流程各环节应具备的属性,它为情报流程要素构成及其关系管理提供了指导。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最终提出了以“情景规划”为中心,由“需求管理(系统)”、“情报搜集与分析(系统)”、“情报产品生产(系统)”和“情报产品传递(系统)”四个环节及其它们内部的微循环构成的情报流程模型。最后,以优化科技发展战略决策为例,进行了情报流程的应用研究。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新时代科技发展中的情报问题,二是“三跑并存”(跟跑、并跑和领跑)的情景规划,三是优化科技战略决策的情报分析过程与方法,四是生产情报产品的具有先导性功能的情报体系,五是情报产品的智库化传递模式。通过上述应用研究,一方面验证了本文所建情报流程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为科技发展战略决策制定提供了情报解决方案。
徐梦影[8](2020)在《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科学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学科发展起促进作用,合理使用研究方法能够进一步推动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同时,在学科研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论文对我国图书情报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定性与定量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内容分析法对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的图书情报硕士学位论文(2012-2019)中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本文调查了我国图书情报硕士培养教育概况,分析了我国图书情报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应用的现状与特征。揭示了我国图书情报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三点可供参考的建议:加强方法论素养、规范研究方法的使用、重视研究方法课程的建设。
杨阳[9](2019)在《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缅甸军事情报文化,既是缅甸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在其军事情报领域中的投射和积淀,又是缅甸情报实践在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制度规范等层面形成的文化趋向。本文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基于文化学、情报学、军事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基础,从军事情报文化普遍规律出发,结合缅甸军事情报文化发展的特殊环境,综合运用归纳分析与演绎推理相结合,理论推导与实例分析相结合,普遍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围绕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发展、表现、因素、影响等层面进行了研究探讨。通过研究,对缅甸军事情报文化及相关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认识。一是认识到军事情报文化的实质是文化在军事情报活动中的定向积淀,既承载了文化的共同内核,又包含了军事情报领域鲜明的内涵特质,蕴含着特定的民族文化、战略文化、军事文化、政治文化等文化基因。因此,从文化视角考察军事情报问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二是认识到缅甸军事情报文化孕育于悠久传统的文化土壤,经历了曲折动荡的发展历程,受制于落后失衡的经济基础,又面临着特殊复杂的现实国情。因此缅甸军事情报文化是军事情报文化研究体系中一个特色鲜明的国别典型。三是认识到缅甸情报文化源远流长,伴随着缅甸史前阶级社会情报实践的出现而产生,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初步形成,在近代殖民斗争时期发生畸变,在军事独裁统治下失衡发展,在民主改革过程中调整转型。因此缅甸军事情报文化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的体系。四是认识到缅甸军事情报文化不仅体现了军事情报领域的普遍文化特征,还在缅甸特定的历史脉络上表现出延绵曲折的特征,在宗教思想上表现出虔诚宿命的特征,在国民性格上表现出消极内敛的特征,在实践风格上表现出严苛恃武的特征。并与民族习性上的敏感排异性、思想观念上的传统保守性、管理实践上的官僚集权性特征一起,形成了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特殊风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缅甸军事情报领域独特的文化差异。五是认识到自然地理、地缘政治、历史经历、社会结构等历史国情是孕育缅甸军事情报文化传统的客观土壤;宗教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国民性格等思想观念是产生缅甸军事情报文化传统的意识根源;殖民地时期的情报专业化改革、政治情报管理、基层情报搜集等殖民情报文化是塑造缅甸现代情报体系的特殊背景;复杂微妙的军政关系、内部斗争等政治生态是推动缅甸军事情报文化变迁的时代动因。因此,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多层面多领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六是认识到历史文化积淀在对缅甸情报活动产生稳定的固化影响同时,文化异变也对缅甸情报活动产生了突变转型的影响。具体而言,军地情报文化差异使缅甸国家情报体系中的机构职能分工发生失衡;社会信息管控文化使缅甸军事情报外延和职能范围都被泛化;保守的军事情报思想观念引起缅甸工作在主体、方向、内容、方式和手段上都产生了发展的偏差。因此,缅甸军事情报文化通过传承与转向功能对缅甸军事情报实践与发展形成了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影响。此外,本文在研究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过程中做了一些开拓性的学术探索。如聚焦缅甸情报领域,努力在国别情报研究对象上有所创新;紧扣情报文化视角,努力在缅甸情报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坚持唯物史观立场,努力在缅甸情报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力求通过对缅甸军事情报文化这个特殊典型的剖析,进一步丰富军事情报学术研究,并在推进我军情报文化体系建设方面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杨国立[10](2019)在《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军民情报学融合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相统一的战略环境倒逼的结果,是中国情报学特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均认识到了双方融合的重要性,并在研究成果、项目研究、学术会议中逐渐体现出来。然而,当前对于军民情报学融合的认识和研究一直试图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以及情报秘密属性限制等因素的阻碍,然而,这样的阻碍在短期内难以克服,为了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需要人们改变思路,另辟蹊径。学科发展中的融合本该是水到渠成,但是军、民情报学多年的平行发展与范式冲突导致两者融合为大一统的情报学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当下,比较可行的举措是通过军、民情报学的跨界交流与融合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提供基础生长环境。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学术交流和情报学发展本质规律出发,充分发挥“无形学院”的自觉行为,在学者和学术团体自发行动下推进军民情报学的融合。相较于“他组织”而言,自发行动可能更为有效。例如,相比于“他组织”下的《国家情报法》而言,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所展开的各种自发的学术交流对于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军民情报融合”无外乎两种途径,以情报工作的融合促进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以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推动情报工作、情报体制的融合。前者难度较大,军民情报融合目前宜选择第二种融合路径。相比于体制、机制等建设而言,以学术共同体的自我觉醒和自发行为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合模式。为了使学术共同体的行动更科学、更有效,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军民情报学的融合进行指导,“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论)有助于深刻揭示军民情报学融的基本机理。另外,有融合就会有分离,在认可他们之间存在分离基础上,控制他们之间不合理的分离,使这些不合理的分离逐渐走向交叉、融合,这是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核心。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首先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必要性问题。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这一问题。总体上,军民情报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情报学社会价值、彰显情报学社会地位的关键,是进行中国特色情报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次,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本文的第四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条件方法论、协同学理论的动力学方法论和突变论的途径方法论系统分析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主要运用系统观,对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中涉及的各要素及其关系以及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结构等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关键要素(例如,作为序参量的情报文化、作为主控制变量的需求牵引力等)在融合中的作用以及多角度的要素融合层次性(例如,要素协同—体系协同—范式协同等)进行分析。最后,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如何推进,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本文的第五章在第四章论述的基础上,依据“新三论”提供的方法论,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回答。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着力点主要围绕强化双方共通的基础和控制两者之间不合理的分离这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着力点,本文提出信息流控制、竞合管理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策略。三类策略中,发展路径建设是重点,它具有综合性和逻辑完整性,主要包括目标、出发点、路线、方向与动力和保障;信息流控制和竞合管理包含在发展路径中的各个环节中,其中,信息流控制主要包括信息流控制渠道、信息流控制机制和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竞合管理主要包括要素层面竞合管理、关系层面竞合管理和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二、关于情报研究的哲学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情报研究的哲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情报学的基本范畴与核心命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国特色情报学基本范畴和核心命题 |
1.1 信息组织与检索 |
1.2 情报研究 |
1.3 情报服务 |
1.4 情报学理论方法 |
1.5 范畴与命题的内在逻辑关系 |
2 结语 |
(2)中国科技情报事业回顾与展望:基于情报学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初创期(1956年至“文革”结束):情报学的初心与使命 |
2 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恢复与发展期(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情报学理论的繁荣 |
2.1 米哈伊洛夫科学情报系统学派的影响 |
2.2 西方情报学思想的引入与研究 |
2.3 我国情报学本土理论研究 |
3 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改革探索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末):大情报观与信息管理理论的崛起 |
3.1 大情报观的转向 |
3.2 信息管理理论的崛起 |
4 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深化发展期(世纪之交至21世纪前十年):情报学理论的变迁与争鸣 |
4.1 网络环境下信息管理理论的变迁 |
4.2 情报学理论沿信息链的拓展———知识理论的兴起 |
4.3 情报概念的Information和Intelligence之争 |
5 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转型创新期(21世纪第二个十年至今):构建新时代的情报学理论体系 |
5.1 新一代信息基础环境和新时代国家战略 |
5.2 新时代的情报学理论体系与科技情报事业创新 |
5.2.1 继承和发扬情报“耳目、尖兵、参谋”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 |
5.2.2 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科学与情报学的双融 |
6 未来十年情报学理论视角下中国科技情报事业发展展望 |
6.1 加强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新动力 |
6.2 开阔情报学理论研究的视野:探索科技情报工作的学理基础 |
6.3 变革情报学理论思维:融通DIKW信息链的新型科技情报工作 |
7 结论 |
(3)情报科研与情报研究工作跨域创新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情报科研与情报研究工作创新模式与途径 |
1.1 知识学习 |
1.2 跨域创新 |
1.3 应用验证 |
2 情报科研和情报研究工作跨域创新的实践成果 |
2.1 跨图书馆/文献学领域的创新 |
2.2 跨信息科学领域的创新 |
2.3 跨科学哲学领域的创新 |
2.4 跨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创新 |
2.5 跨管理学领域的创新 |
3 结束语 |
(4)近十年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情报学基本概念的研究 |
2 情报学哲学基础 |
2.1 社会认识论 |
2.2 信息哲学 |
2.3 情报学元理论 |
2.4 情报学中其他哲学思想研究 |
3 情报学基本原理的研究 |
4 情报学学科建设 |
4.1 一级学科建设 |
4.2 《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南京共识》的发布与影响 |
4.3 情报学社会性的凸显 |
4.4 情报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研究 |
4.4.1 情报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 |
4.4.2 情报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
4.4.3 情报学与图书馆学的关系 |
4.4.4 情报学与数据科学的学科双融 |
5 情报学理论体系研究 |
6 中国特色的情报学研究 |
7 结束语 |
(5)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智慧服务研究现状 |
2.1.2 科技情报服务研究现状 |
2.1.3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现状 |
2.1.4 研究现状述评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2 信息链理论 |
2.2.3 用户场景理论 |
2.2.4 需求层次理论 |
2.2.5 生命周期理论 |
第3章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构成要素及特征 |
3.1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构成要素 |
3.1.1 智慧数据 |
3.1.2 用户需求 |
3.1.3 智能技术 |
3.1.4 智慧情报 |
3.1.5 科技情报工作者 |
3.1.6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平台 |
3.1.7 科技情报分析方法 |
3.2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要素间关联关系 |
3.3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特征 |
3.3.1 数据多源性 |
3.3.2 需求敏感性 |
3.3.3 技术智能性 |
3.3.4 服务场景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构建 |
4.1 多源数据驱动 |
4.1.1 数据多源性 |
4.1.2 多源数据融合 |
4.2 智慧服务模式构建思路 |
4.3 智慧服务模式核心功能设计 |
4.3.1 用户需求智慧感知功能 |
4.3.2 情报服务智慧决策功能 |
4.3.3 用户服务智能推送功能 |
4.4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实现 |
5.1 多源科研数据调研 |
5.1.1 数据结构 |
5.1.2 数据类型 |
5.1.3 数据属性 |
5.2 基于用户动态画像的科技情报用户需求智慧感知 |
5.2.1 用户结构分析 |
5.2.2 用户分层画像 |
5.2.3 用户动态画像 |
5.2.4 用户需求模型构建 |
5.3 基于网络文本挖掘的公众政策感知智慧研究 |
5.3.1 运用网络文本挖掘分析公众政策感知 |
5.3.2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公众感知的特征 |
5.3.3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公众感知热点主题 |
5.4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科技情报服务场景化推送 |
5.4.1 向量空间模型的应用 |
5.4.2 场景化服务 |
5.4.3 场景化服务接受效用 |
5.4.4 场景化服务推送模型 |
5.4.5 场景化服务推送实验 |
5.5 科技情报服务智慧反馈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研究 |
6.1 格微软件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发展现状 |
6.1.1 基本概况 |
6.1.2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发展现状 |
6.2 格微软件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发展模式 |
6.2.1 发展模式分析 |
6.2.2 实现路径 |
6.3 格微软件向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转变的优化 |
6.3.1 用户维度优化 |
6.3.2 情报维度优化 |
6.3.3 服务维度优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保障策略 |
7.1 政策保障层面 |
7.1.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
7.1.2 优化科技情报机构管理架构 |
7.2 资源保障层面 |
7.2.1 完善科研数据安全保障策略 |
7.2.2 推进科研数据开放保障策略 |
7.2.3 科技情报数据资源保障策略 |
7.3 技术保障层面 |
7.3.1 完善技术体系建设保障策略 |
7.3.2 完善科技情报服务反馈体系 |
7.3.3 创新大数据分析方法及工具 |
7.4 人才保障层面 |
7.4.1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保障策略 |
7.4.2 完善科技情报人才教育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3.1 研究局限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情报视角下智库能力体系构成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与研究问题 |
1.2.1 研究综述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重难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重难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系统分析法 |
1.4.3 统计分析法 |
1.4.4 问卷调查法 |
1.4.5 对比分析法 |
1.4.6 经验总结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创新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情报学理论 |
2.1.1 知识吸收理论 |
2.1.2 社会传播理论 |
2.2 管理学理论 |
2.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2 动态能力理论 |
2.3 软科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情报视角下智库能力体系构成 |
3.1 智库能力 |
3.2 情报视角下智库能力划分 |
3.2.1 需求分析阶段 |
3.2.2 情报收集阶段 |
3.2.3 情报分析阶段 |
3.2.4 情报流通阶段 |
3.3 情报视角下智库能力构成 |
3.3.1 研判选题能力 |
3.3.2 信息收集能力 |
3.3.3 思想生产能力 |
3.3.4 传播转化能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情报视角下智库能力体系验证 |
4.1 处理方法 |
4.2 研究设计 |
4.2.1 相关假设 |
4.2.2 问卷及量表构建 |
4.3 数据采集 |
4.4 数据处理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3 模型评估 |
4.5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智库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5.1 处理方法 |
5.2 模型构建 |
5.2.1 选取变量 |
5.2.2 构建模型 |
5.3 数据采集 |
5.4 数据处理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回归分析 |
5.5 结果分析 |
5.5.1 同一能力对不同智库的影响 |
5.5.2 不同能力对同一智库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智库能力建设策略 |
6.1 提高研判选题能力 |
6.2 提高信息收集能力 |
6.3 提高思想生产能力 |
6.4 提高传播转化能力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面向战略决策制定的情报流程模型构建及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界定 |
1.2.1 概念界定 |
1.2.2 问题界定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5.1 基本观点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创新 |
1.8 论文结构 |
第2章 研究现状 |
2.1 战略决策研究现状 |
2.2 情报流程研究现状 |
2.2.1 情报流程的简要发展历程 |
2.2.2 传统情报流程及其演变 |
2.2.3 现代情报流程典型代表——以“目标”为中心的情报流程 |
2.3 情报与决策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战略决策制定与战略情报分析的关系探究 |
3.1 战略决策与非战略决策的比较分析 |
3.2 战略决策制定模式的特征分析 |
3.2.1 经典决策和行为决策模式 |
3.2.2 其他决策模式 |
3.3 战略决策制定过程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战略决策过程的特征 |
3.3.2 代表性战略决策制定过程 |
3.3.3 战略决策制定过程的影响因素 |
3.4 面向战略决策制定的战略情报分析 |
3.4.1 战略情报及其特征 |
3.4.2 情报分析与决策的关系 |
3.4.3 情报介入战略决策制定 |
3.4.4 面向决策过程的情报分析与应用框架 |
3.5 从战略情报分析到战略情报行动的转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服务于战略决策制定为任务的情报流程模型构建 |
4.1 情报流程构建的理论指导及应用 |
4.1.1 基于系统论搭建宏观框架 |
4.1.2 基于西蒙决策理论架构逻辑结构 |
4.1.3 基于价值链理论布局整体结构 |
4.1.4 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信息流的循环模式 |
4.1.5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构建驱动机制 |
4.2 情报流程构建的需求分析 |
4.2.1 降低情报失误 |
4.2.2 匹配战略决策的复杂化态势 |
4.2.3 满足科学决策的客观性要求 |
4.3 情报流程构建的指导思想的创新研究 |
4.3.1 以共享思想建立利益相关者的关联 |
4.3.2 以增量式迭代思想指导情报流程运转 |
4.3.3 以布鲁克斯知识方程理论指导情报流程功能结构 |
4.4 情报流程各环节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
4.4.1 各环节功能的综合性 |
4.4.2 各环节之间关系的协同性 |
4.4.3 各环节内部的微循环 |
4.5 情报流程模型的构建 |
4.5.1 模型的提出 |
4.5.2 模型的结构 |
4.6 情报流程各要素及其运行 |
4.6.1 情景规划 |
4.6.2 情报需求管理 |
4.6.3 面向感知的情报搜集与分析 |
4.6.4 情报产品生产、刻画及呈现 |
4.6.5 情报产品的有效传递 |
4.7 情报流程解决的问题和适用范围 |
4.7.1 情报流程解决的问题 |
4.7.2 情报流程的适用范围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情报流程在科技发展战略决策制定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
5.1 新时代科技发展中的情报问题分析 |
5.1.1 新时代科技发展中的情报需求 |
5.1.2 新时代科技发展中的情报功能 |
5.2 “三跑并存”情景规划的构建 |
5.2.1 “三跑并存”情景构建的条件 |
5.2.2 “三跑并存”情景规划框架 |
5.3 服务于科技发展战略决策的情报分析模式构建 |
5.3.1 科技发展战略决策中情报任务的感知 |
5.3.2 以“三跑”情景假设为逻辑起点的情报分析要点 |
5.3.3 情报累积与评估 |
5.4 情报产品生产模式的构建 |
5.4.1 三个层次的情报产品刻画 |
5.4.2 情报产品的服务模式创新 |
5.4.3 生产情报产品的情报体系 |
5.5 情报产品智库化传递模式的构建 |
5.5.1 智库化传递模式界定 |
5.5.2 智库化传递中的信息流控制 |
5.6 比较视角下情报流程应用的优越性 |
5.6.1 结构上的优越性 |
5.6.2 环节设置上的优越性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和贡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主要贡献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研究展望 |
附录 :国外主要情报流程(周期)图 |
参考文献 |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 |
致谢 |
(8)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科学研究方法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图书情报硕士培养教育概况 |
第一节 我国图书情报硕士学位的设置 |
一、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发展概述 |
二、招生院校分布情况 |
第二节 我国图书情报硕士的培养教育 |
一、培养模式 |
二、培养规模 |
三、就业意向分析 |
第三章 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情况调查 |
第一节 调查方案的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范围选择 |
三、调查方法手段 |
第二节 调查内容与过程 |
一、调查内容 |
二、调查过程 |
第四章 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情况的分析 |
第一节 南京大学图书情报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情况 |
一、研究方法运用频次分析 |
二、研究方法运用变化统计分析 |
第二节 黑龙江大学图书情报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情况 |
一、研究方法运用频次分析 |
二、研究方法运用变化统计分析 |
第三节 湘潭大学图书情报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情况 |
一、研究方法运用频次分析 |
二、研究方法运用变化统计分析 |
第四节 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特征 |
一、传统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 |
二、研究方法的使用呈现多样性 |
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互结合趋势明显 |
四、基本能正确使用各种研究方法 |
五、新的研究方法不断增多 |
第五章 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第一节 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存在的问题 |
一、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识不强 |
二、对研究方法的认识不够准确 |
三、对研究方法的表述不够规范 |
四、个别研究方法移植过于牵强 |
第二节 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
一、加强图书情报硕士方法论素养 |
二、规范研究方法的使用 |
三、重视研究方法课程的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学术探索与创新 |
六、研究难点与措施 |
第二章 军事情报文化的理论认知 |
第一节 军事情报文化概论 |
一、情报文化相关概念 |
二、情报文化概念综述 |
三、缅甸军事情报文化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军事情报文化的基本属性 |
一、军事情报文化的学术属性 |
二、军事情报文化的内在机理 |
三、军事情报文化的共同特征 |
第三章 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缅甸古代封建时期军事情报文化的形成 |
一、悠久流长的缅甸情报文化渊源 |
二、蒲甘王朝时期情报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开端 |
三、阿瓦王朝时期军事情报思想学术化的萌芽 |
四、东吁王朝时期军事情报意识战略化的提升 |
五、贡榜王朝时期情报管理体系化建设的热潮 |
第二节 缅甸近代殖民时期军事情报文化的畸变 |
一、殖民沦陷阶段缅甸本土军事情报文化的挫落 |
二、英殖民初期缅甸情报工作内容的政治中心化 |
三、英殖民后期缅甸情报机构职能的专业独立化 |
第三节 缅甸现代军事情报文化的转型发展 |
一、英日拉锯中缅甸现代军事情报文化的铺垫 |
二、独立初期缅甸现代军事情报文化的初现 |
三、新军事政权下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发展 |
四、民主改革以来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转型 |
第四章 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特征表现 |
第一节 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总体特征 |
一、延绵折转的历史性特征 |
二、虔诚宿命的宗教性特征 |
三、矛盾复杂的国民性特征 |
四、严苛恃武的权威性特征 |
第二节 缅甸军情系统体制文化的典型代表 |
一、国防局体制:缅甸军民一体化殖民情报文化的雏形 |
二、国防情报局体制:缅甸现代军事情报官僚文化的高峰 |
三、媒体审查体制:缅甸军情部门信息监控文化的工具 |
第三节 缅甸军政权情报思想文化的典型代表 |
一、丁吴:传统效忠的旧军政权情报文化代表 |
二、钦纽:激进革新的新军政权情报文化代表 |
第五章 影响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因素 |
第一节 历史文化是孕育缅甸军事情报文化传统的客观土壤 |
一、来源于悠久多元的本土文化 |
二、经历了曲折动荡的历史时代 |
三、继承了落后失衡的经济包袱 |
第二节 殖民统治是形成缅甸现代军事情报文化的体制基础 |
一、缅甸殖民地情报体系专业化的改良 |
二、缅甸殖民地军政情报管理文化的磨合 |
三、缅甸殖民地基层情报搜集机制的重建 |
第三节 军政生态是推动缅甸情报文化变迁的现实动因 |
一、严峻的现实国情形成了内控的情报方向 |
二、特殊的军政关系形成了失衡的情报体系 |
三、复杂的内部斗争形成了官僚的情报作风 |
第六章 缅甸军事情报文化对情报工作的影响 |
第一节 传统情报思想观念引发缅甸情报发展偏差 |
一、使情报工作主体偏重于军情系统 |
二、使情报工作方向偏重于内控情报 |
三、使情报工作手段偏重于传统模式 |
第二节 军政系统博弈文化造成缅甸情报体系失衡 |
一、军事政权时期军政情报关系的严重失调 |
二、文官政权以来军政情报失衡的略微回落 |
三、主权独立以来军警情报竞争的持续内耗 |
第三节 社会信息管控文化导致缅甸情报外延泛化 |
一、独裁法规为媒体管控情报文化背书 |
二、军情部门成为媒体管控的主要抓手 |
三、民主改革进程中的媒体管控文化转型 |
第七章 总结与启示 |
第一节 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研究的结论 |
一、缅甸军事情报文化是情报文化的特殊典型 |
二、缅甸军事情报文化发展有深厚的历史烙印 |
三、缅甸军事情报文化是多方因素的共同结果 |
四、军事情报文化制约推动缅甸情报工作发展 |
第二节 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研究的启示 |
一、军事情报研究的文化视角值得深入探索 |
二、充实国别军事情报文化研究很有必要 |
三、把握缅甸对我情报工作心态有现实意义 |
四、推进我军情报文化体系发展意义非凡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
1.4.1 论文结构 |
1.4.2 研究创新 |
1.5 研究问题界定 |
1.5.1 研究对象界定 |
1.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军、民情报的定位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军事情报学研究 |
2.1.1 发展历程简述 |
2.1.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
2.2 民口情报学研究 |
2.2.1 发展历程简述 |
2.2.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
2.2.3 国内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 |
2.2.4 国外“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现状分析 |
2.3 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
2.3.1 美国和以色列情报工作的军民融合 |
2.3.2 竞争情报与公开来源情报利用中的军民融合 |
2.3.3 中国特色的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
第3章 面向军民融合的现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 |
3.1 现代情报学发展取向 |
3.1.1 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
3.1.2 界定基于Intelligence属性的情报学核心问题域 |
3.1.3 重视情报学教育与情报工作的匹配 |
3.1.4 加强情报组织融合 |
3.1.5 从历史中获得镜鉴 |
3.2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情报工作深化 |
3.2.1 树立总体国家情报思维 |
3.2.2 构建总体国家情报工作体系 |
3.2.3 以任务为情报工作的组织线索 |
3.2.4 形成多层次情报工作策略 |
3.3 军民融合视角下现代情报学的发展 |
第4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 |
4.1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基础 |
4.1.1 军、民情报学关系构成了融合的客观基础 |
4.1.2 信息链奠定了两者关系的理论基础 |
4.1.3 致力于内涵式大情报观构筑为融合提供了动力 |
4.1.4 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统一增强了融合的活力 |
4.1.5 对情报秘密属性看法的转变奠定了融合的文化基础 |
4.2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
4.2.1 以系统论的方法解析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 |
4.2.2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耗散性机理 |
4.2.3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机理 |
4.2.4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机理 |
4.3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整体分析框架 |
第5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推进策略 |
5.1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模型 |
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信息流控制策略 |
5.2.1 信息流控制自发性 |
5.2.2 信息流控制渠道 |
5.2.3 信息流控制机制 |
5.2.4 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 |
5.3 军民情报学融合竞合管理策略 |
5.3.1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的竞合关系及其自发特性 |
5.3.2 要素层面的竞合管理 |
5.3.3 关系层面的竞合管理 |
5.3.4 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
5.4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
5.4.1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自发特性 |
5.4.2 目标着眼于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酝酿学术环境 |
5.4.3 以学术研究的问题化为出发点 |
5.4.4 以学科层面的融合为路线 |
5.4.5 将解决时代发展的“大问题”作为方向和动力 |
5.4.6 制定保障措施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和贡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贡献 |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关于情报研究的哲学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情报学的基本范畴与核心命题[J]. 安璐,陈苗苗,沈燕,李纲.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1(06)
- [2]中国科技情报事业回顾与展望:基于情报学理论的视角[J]. 王琳,赖茂生.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1(04)
- [3]情报科研与情报研究工作跨域创新发展的研究[J]. 梁春华,李彩玲.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1(04)
- [4]近十年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动态分析[J]. 刘雅婧,王琳.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1(04)
- [5]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研究[D]. 王益成. 吉林大学, 2020(08)
- [6]情报视角下智库能力体系构成与建设[D]. 陈海贝.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7]面向战略决策制定的情报流程模型构建及验证研究[D]. 李品. 南京大学, 2020(04)
- [8]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科学研究方法调查研究[D]. 徐梦影.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9]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研究[D]. 杨阳.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10]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 杨国立. 南京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