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首榜罗(三章)(论文文献综述)
武银军[1](2021)在《甘肃省抗战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文中提出抗战遗址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投降期间,在中国大地遗留的与抗日战争相关的遗址遗迹。抗战遗址是抗日战争的实物见证,见证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历程。甘肃省的抗战遗址是记录甘肃省抗战史的宝贵文化遗产。抗战爆发后,随着东、中部地区相继沦陷,西南西北成为抗战的大后方。甘肃地处祖国西北腹地,其作为西北抗战大后方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在甘肃这块热土上,留下了人民英勇抗战的光辉事迹,同时留下了丰富的抗战遗址。甘肃省抗战遗址的类型主要包括抗战机构及活动遗址,企业与文教机构活动遗址,国际援华与反战机构活动遗址,刻有抗战标语的遗址,日军侵华罪行及中国人民灾难遗址,抗战英雄纪念碑、墓遗址六类。这些抗战遗址是甘肃省抗战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人民的宝贵文化资源,是研究西北抗战大后方的重要实物资料,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学术价值。抗战遗址在发展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抗战精神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对抗战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越来越重视,甘肃省对部分抗战遗址也采取了积极的保护措施。但是,目前甘肃省各界对于甘肃省抗战遗址的价值认识不足、关注度不够、保护力度不强,致使抗战遗址受到自然损坏和人为破坏的情况严重,部分抗战遗址已经消失。故保护抗战遗址是我们当下亟须开展的工作。处理好抗战遗址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对加强抗战遗址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王席珍[2](2020)在《甘肃通渭方言语气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渭县是定西市下辖县之一,隶属中原官话陇中片,与兰银官话相邻。通渭方言既具有中原官话的共性,同时也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特性。本文以通渭方言语气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结合描写归纳法和对比分析法的研究方法,立足于“语言类型学”的理论基础,对通渭方言的语气词进行系统性的描写和研究。尽可能全面地描写通渭方言语气词的全貌,并对其特殊形态进行重点突出,从而弥补通渭方言语法和语用上的研究,丰富方言语气词的研究内容。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其中,正文分为四个章节。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绪论分为三个要点:一是介绍通渭及通渭方言;二是语气词的研究现状;三是本文研究意义、条件、方法和语料来源等内容。第一章主要描写通渭方言的句末语气词,其中将句末语气词分为事态语气词、情态语气词和疑问语气词三类,并从语法和语用两个方面分析了句末语气词的相关功能。第二章主要描写了通渭方言的句中语气词并分析其相关功能。第三章系统的描写了通渭方言语气词连用的情况。第四章立足于“语言类型学”理论,从不同方言语气词之间的共性和特性分析了通渭方言语气词的演变类型和意义。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梳理了全文的不足之处。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选题创新。通渭方言语气词作为目前一个空白的研究领域,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研究的成果也较全面、系统地展现了通渭方言语气词的全貌;第二,语料鲜活。通渭方言语气词的研究基本为田野调查所得的第一手语料,并结合笔者为母语人的优势,在尊重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根据这些语言事实总结归纳、整理分析通渭方言语气词的系统;第三,应用前沿理论。本文采用“语言类型学”的理论基础,将不同方言的语气词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共性,突出个性。
白学佼[3](2020)在《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历史资源,具有重要的资政育人价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红色文化资源是内含红色遗迹、彰显革命精神的育人资源,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载体。甘肃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形成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历史意义。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同时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弘扬也需要新的发展契机。因此,就必须将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二者的协同共生。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以革命理想、革命信念、革命思想为代表的精神形态红色文化资源,又有以红色遗址遗迹、红色文化产品为代表的物质形态红色文化资源,具有表现形态的丰富性、分布的广泛性和独特的本土性等特点。深入研究和挖掘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论述了以会宁会师为代表的红军长征红色文化资源、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以红西路军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莫高精神、防沙治沙精神、铁人精神和庄浪梯田精神,分析了蕴含其中的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的学理基础,另一方面有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迫切需要,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可行性。随着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在融入教材、融入教学、融入实践等方面存在问题,究其原因则是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研究深度不足、个人对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认识不到位,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方式单一以及整合利用力度不够等。破解新时代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就要在育人全过程中发挥主阵地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关键课程定位、在实践过程中明确实践育人目标、在校园建设中营造环境育人氛围,让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落细落实。
耿鹏飞[4](2020)在《《一个西北山村的扶贫纪实》及记者阐述》文中指出两万多字的非虚构写作《一个西北山村的扶贫纪实》,是笔者的毕业作品。这部作品,历时半年多,通过驻村采访和疫情期间的电话、视频等采访方式完成,反映的是我国脱贫攻坚决胜阶段一个西北山村—甘肃省通渭县蒲岔湾村的扶贫、脱贫,呈现了一个西北山村脱贫的故事与场景,记录了扶贫工作者扎实的工作与思考。本文在第一章阐述了作品选题的由来与采访过程、确立作品主题、通过跨年度的追踪采访确立作品框架以及对采访场景和人物的选择、确立;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非虚构写作与本文的叙事特征,梳理了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作品的叙事视角、叙事完整性和戏剧性以及叙事的蒙太奇手法借鉴等;第三章、第四章主要是分析了作品的纪实风格是如何构成的,如:现实主义的题材、植根于生活的作品结构、让现场说话、用细节讲故事、图文并茂的记录写作“四元素”原则的运用等,较为充分地展示了一个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沟通、采访、写作、思考的专业能力与水平。作为毕业作品的“记者阐述”,笔者更多的收获在于发现并思考自己采访与写作的不足,比如:不能较好地将“生活流”转化为非虚构写作的“新闻流”;采访现场与现场中的人物呈现与还原不够到位;采访前后半年多,很投入,很激动,但成篇的作品还有诸多遗憾,这些遗憾,将是我以后要继续解决并继续努力的。
张喜栋[5](2019)在《“长征”作为一种精神符号的早期形塑》文中指出“长征”是我国历史上可以称得上盘古开天地式的壮举,而今,它常常以一种精神符号的面孔存在于世。然而,对这样一件足可称之为震古烁今的历史事件,对这个家喻户晓的精神符号,现有研究要么就“长征”作为一种精神,如何与现实问题对接不断推陈出新;要么就精神论精神,总是停留在“长征”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内容本身的探讨。而对“长征”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其在早期究竟是如何被形塑的,关乎此方面的研究,目前仍旧是一块未加开垦的“处女地”。基于此,本文将“长征”早期的几类代表性文本作为研究对象,以作为一种精神、一种信念的“长征”之早期形塑为主题,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通过对自1934年10月长征伊始直至全面抗战爆发的这段时期内,有关“长征”的各类文本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对该时期“长征”作为一种精神符号的方方面面进行挖掘、提炼、总结,从而发掘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里、不同的体裁形式下,有关“长征”早期的各类文本,分别融注和彰显了什么样的精神、信念元素,这些元素是如何被融注与彰显的,它们又具有何种特点。据此,以期能从源头提炼概括出今天为我们所熟悉的长征精神的最早雏形,从而对长征精神形成更深层次的认知、理解。为实现这一研究目标,本文总设五章展开研究。第一章通过再现长征史实,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与结果作以背景性交代;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对长征伊始至结束这时间阶段内,所创作的标语口号、诗词歌谣和日记此三类重要文本作深入分析,总结长征行进过程中所融注的精神、信念,归纳出它们各自所体现的长征精神内涵;第三章通过对“长征”这一概念的提出,以及中共领导人等关于长征过程中精神内涵的总结进行挖掘与分析,亦即通过对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重要领袖和彭德怀等中共着名将领这两类主体关于长征的总结作考察,分两个方面讨论长征精神内涵要素的形成;与中共领袖、主要将领不同,红军长征中的广大战士是长征中另一重要主体,他们所创作的有关“长征”的日记与回忆录,是考察“长征”作为一种精神符号的又一重要文本,因此第四章主要是对《红军长征记》一书中一般红军战士所写之日记作深入分析,总结、归纳其中所体现的长征精神;本文的最后一章则以“最早向世界完整性报道长征”的重要文本——《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脍炙人口的着作中有关长征精神、信念等元素的呈现方式,从而凝练出“长征”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在早期形塑中的另一重要层面。任何一种精神都是时代变革的产物,任何一种精神也都存在一个挖掘、提炼、形塑、发展、丰富的过程。长征精神亦是如此。因此本文通过以上五大部分的设置,对各种有关长征精神早期形塑的文本进行深入考察、总结、提炼,以期发现“长征”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在早期形塑过程中的动态历史演进,以便能更加准确、深刻地把握和认识长征精神的早期内涵。
魏佳[6](2019)在《我国绿色公司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绿色公司债券自从2016年5月首单发行后,发展速度较快。近年来,债券市场发生的违约事件,难免会给这类新生债券品种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研究绿色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合理制定发行价格,对绿色债券市场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认为宏观因素、个券因素、财务因素是影响信用利差的主要原因。先分析了各因素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机理,然后采用定量分析做实证研究。由实证分析的结果发现:1、在宏观因素层面,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与信用利差显着正相关,工业增加值与信用利差显着负相关。2、在个券因素层面,发行规模、发行主体信用评级、承销商信用评级、产权性质与信用利差显着负相关,发行期限与信用利差显着正相关。3、在财务因素层面,主成份1所代表的获利能力和营运能力与信用利差显着负相关,主成份3所代表的资产规模和获利能力与信用利差显着负相关。4、在全部因素层面:各个指标的系数有变化,但相关性基本一致。没有得到实证验证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股市收益率、承销商信用评级、主成分2所代表的偿债能力这四个指标,都在文章中给出了解释。综合来看,信用利差的变化受多个层面指标的影响,与实际情况相符,实证解释能力较强。
孙康雄[7](2019)在《定西市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绩效实证分析 ——基于通径分析法》文中指出定西市作为甘肃省最贫困的市区之一,农村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0%。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为脱贫攻坚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显着提高。但是,也存在总体收入水平较低,农村和城市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普惠金融作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民减贫增收的重要方式,在政府政策号召和各方共同的努力下,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普惠金融发展可能让农民增收的角度出发,利用定西市2005-2017年13年的相关数据,从金融服务可获得性等三个维度,以及人均存、贷款等八项具体指标,衡量了定西市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因变量,以人均财政支出、产业结构、普惠金融指数(IFI)等8个可能指标为影响变量,运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定西市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的发展不仅对定西农民增收具有直接的积极影响,而且通过其他因素的相互间接作用也对农民收入产生积极的作用。
付梦钰[8](2018)在《革命博物馆定义、分类与地域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革命博物馆作为传播革命文化,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活动场所,日益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本文主要以《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为基础材料,对其中的革命博物馆进行了全面地梳理与细致地分析。现阶段革命博物馆存在名称混乱、分类模糊等问题。本文重点探讨革命博物馆在新时代下定义、分类等问题,并且给出了一些新看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革命博物馆的定义确定为革命博物馆是以1840年至今中国各阶级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富强而进行的革命历程为展览内容,具备收藏、研究和教育功能,以传播革命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公益机构。并将革命博物馆分成人物类革命博物馆、军事类革命博物馆、人民苦难类革命博物馆、少数民族类革命博物馆、廉政类革命博物馆、其他类革命博物馆。在定义与分类的基础上,本文还对革命博物馆地域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别的革命博物馆在不同的地域会呈现不同的分布形式。本文希望能给我国博物馆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可行建议,避免因为了解不全面导致地域分布不平衡、重复建设、自身定位不清晰等问题。
李娜[9](2018)在《中央红军长征中的宣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行军二万五千里,跨越十一个省,实现了从江西到陕北的战略转移,史称“长征”。中央红军之所以能够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除了革命领导人审时度势的正确决策以及红军指战员的英勇奋战之外,宣传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毛泽东说过:“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1红军自创建初期就极其重视宣传工作的开展,在长征途中更是克服种种困难开展广泛地宣传工作,取得了十一个省内两万万人民的拥护,取得了敌方士兵的信任,取得了红军战士的团结,在所经途中撒下了革命的火种,让这股红色浪潮席卷了中国大地!长征虽已过去80多年,但历久弥新,前人已对长征中的宣传工作做了深入探讨,研究成果丰硕,但是针对中央红军这一支由毛泽东亲自领导的军队的宣传策略尚没有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系统深入的解读与研究。本论文尝试从传播学的视角,以中央红军为主线,基于其留下来的宣传史料,对其长征中的宣传策略进行一次专业、系统与深入的研究。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相关概念界定,中央红军及其行军路线,中央红军长征中的宣传环境(第一章);中央红军对红军战士的宣传策略(第二章);中央红军对沿途群众的宣传策略(第三章);中央红军对敌方官兵的宣传策略(第四章);中央红军宣传策略有效性启示(第五章)。在第一章中,本论文界定了“宣传”“新闻”“舆论”概念以及“宣传策略”在本文中的具体含义;系统梳理了中央红军的建军历程、称谓演变及其长征路线;分析了中央红军长征中的宣传环境:西南军阀的“保守”与西北军阀的阻击、军阀统治致使百姓民不聊生、国民党军有意歪曲民众对红军的印象。在第二章中,本论文指出了中央红军对红军战士的宣传策略:紧扣信息需要,引导求知性与娱乐性动机;树立典型示范,扩散英雄与胜仗影响力;诉诸感性陈词,激励将士军心。在第三章中,本论文指出了中央红军对沿途群众的宣传策略:成为群众的“自己人”,促进情感认同;针对沿途少数民族,做有的放矢的宣传;运用多种宣传形式,淡化宣传意图;当事人现身说法,揭露恶魔嘴脸;开展滞后宣传,消除群众偏见;利用两相对比,突出宣传主题。在第四章中,本论文指出了中央红军对敌方官兵的宣传策略:给予恐惧慑服,激化敌军内部矛盾;诱敌军以恩惠,涣散敌军战斗意志;通过人际传播,攻破敌军心理防线。在第五章中,本论文总结了中央红军长征宣传策略有效性的体现:理性与感性诉求结合,受众态度倾向明显;自觉运用典型示范,受众学习自觉性增强;因地制宜,宣传内容得以优化;未雨绸缪,宣传准备意识突出。有效性启示:讲究策略应用,强化宣传效果;加强目标受众意识,力求宣传内容亲民化;注重对外宣传,提升对外话语权。
孙猛[10](2017)在《《半亩书画》纪录片导演阐述》文中研究指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被称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这里翰墨飘香,这里“墨客”长居。在这一方土地生存的人们,对书画有着深入骨髓的爱,这种爱既有形又有神,故素有“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之说。字画于通渭,就像水之于鱼,这里人们的精神寄托便都在这书画之中。本篇导演手记,便是将我自己制作的表现通渭书画现象的纪录片《半亩书画》分准备期、拍摄期到完成期三个部分做了介绍,以此阐述《半亩书画》的结构以及我制作这部片子的全部历程。
二、回首榜罗(三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首榜罗(三章)(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抗战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及说明 |
四、创新点及重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甘肃省抗战遗址概述 |
第一节 抗战遗址的内涵 |
第二节 甘肃省抗战遗址的形成背景 |
第二章 甘肃省抗战遗址的分布与类型 |
第一节 甘肃省抗战遗址的分布 |
第二节 甘肃省抗战遗址的主要类型 |
第三章 甘肃省抗战遗址的价值与现状 |
第一节 甘肃省抗战遗址的价值 |
第二节 甘肃省抗战遗址现状 |
第四章 甘肃省抗战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
第一节 科学保护 |
第二节 合理开发利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甘肃通渭方言语气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绪论 |
第一节 通渭及通渭方言概述 |
一、通渭县简介 |
二、通渭方言研究概述 |
三、通渭方言音系 |
第二节 语气词研究概述 |
一、语气、语气词与语气系统 |
二、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现状 |
三、甘肃方言语气词研究现状 |
四、通渭方言语气词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条件 |
三、研究方法 |
四、语料来源 |
第一章 通渭方言的句末语气词 |
第一节 事态语气词 |
第二节 情态语气词 |
第三节 疑问语气词 |
第四节 句末语气词的功能分析 |
一、表义功能 |
二、完句功能 |
第二章 通渭方言的句中语气词 |
第一节 句中语气词 |
第二节 句中语气词的功能分析 |
一、停顿标记功能 |
二、信息标记功能 |
第三章 通渭方言语气词的连用 |
第一节 事态语气词与事态语气词的连用 |
第二节 事态语气词与情态语气词的连用 |
第三节 事态语气词与疑问语气词的连用 |
第四节 疑问语气词与情态语气词的连用 |
第四章 通渭方言语气词的类型学分析 |
第一节 通渭方言语气词体现的语言共性 |
一、从语气词的数量看语言共性 |
二、从语气词的意义特点看语言共性 |
三、从语气词的分布特点看语言共性 |
第二节 通渭方言语气词的演变类型 |
一、动词的语气词化 |
二、量词的语气词化 |
第三节 通渭方言语气词研究的类型学意义 |
一、通渭方言语气词共性和个性的自我统一 |
二、通渭方言语气词句法结构和功能的自我调适 |
三、通渭方言语气词语气表达功能的自我完善 |
结语 |
一、通渭方言语气词的特点 |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
一、红色文化资源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文化 |
(二)资源 |
(三)红色文化 |
(四)红色文化资源 |
二、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 |
(一)精神形态的甘肃红色文化资源 |
(二)物质形态的甘肃红色文化资源 |
三、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 |
(一)表现形态的丰富性 |
(二)分布的广泛性 |
(三)独特的本土性 |
第二章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类型 |
一、以会宁会师为代表的长征精神 |
(一)长征精神的内涵 |
(二)长征精神的价值 |
(三)长征精神的物质表现 |
二、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代表的南梁精神 |
(一)南梁精神的内涵 |
(二)南梁精神的价值 |
(三)南梁精神的物质表现 |
三、红西路军精神 |
(一)红西路军精神的内涵 |
(二)红西路军精神的价值 |
(三)红西路军精神的物质表现 |
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创新创造精神 |
(一)莫高精神 |
(二)防沙治沙精神 |
(三)铁人精神 |
(四)庄浪梯田精神 |
第三章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
一、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供理论基础 |
(二)中国共产党人注入新的内涵 |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奠定学科基石 |
二、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破除时代困境的新需要 |
(三)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的需要 |
三、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
(一)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彰显的价值统一 |
(二)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的方法相通 |
(三)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的原则一致 |
第四章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揭示 |
一、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
(一)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 |
(二)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问题 |
(三)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问题 |
二、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研究深度不足 |
(二)对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认识不到位 |
(三)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方式单一 |
(四)甘肃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力度不够 |
第五章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
一、在育人过程中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
(一)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 |
(二)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导作用 |
(三)调动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
二、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红色育人内容 |
(一)推进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进教材、进课堂” |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
(三)搭建移动化红色交流载体 |
三、在实践过程中明确红色育人目标 |
(一)建立高校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基地 |
(二)广泛开展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
(三)支持引导红色文化社团开展活动 |
四、在校园环境中营造红色育人氛围 |
(一)融入校园红色景观设计 |
(二)充实校园红色精神文化 |
(三)健全校园红色网络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一个西北山村的扶贫纪实》及记者阐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选题由来与采访过程 |
第一节 选题线索——一次偶然的外出 |
第二节 确定选题主题——被“重走西北角”的采访经历唤醒 |
第三节 跨年度的跟踪记录(2019.07—2020.03) |
第四节 确定采访主要场景——村委会和村民家 |
第五节 确定采访对象——三个主要人物 |
第二章 非虚构写作与本文的叙事特征 |
第一节 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脉络和真实性的重要性 |
一、非虚构写作的概念及内涵 |
二、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脉络 |
三、非虚构写作真实性的重要性 |
第二节 本文的叙事特征 |
一、叙事视角:内聚焦叙事和零聚焦叙事相结合 |
二、叙事的完整性和戏剧性 |
三、叙事蒙太奇手法的借鉴与运用 |
第三章 作品的纪实风格 |
第一节 “大背景、小人物”的现实主义题材 |
第二节 内容上的拓展:情节、问题、意义的表达 |
一、深植于情节、问题、意义的内容表现 |
二、平民化叙事 |
第三节 写作“四元素”原则是构成纪实风格的主要保证 |
第四节 场景是故事的“得力助手” |
第四章 、纪实的力量 |
第一节 结构的力量 |
第二节 人文关怀的力量:贴近与凝视 |
第三节 细节的力量:用细节讲故事 |
第四节 图片的力量:现场的最好写照 |
第五章 、收获与不足 |
第一节 写作的收获 |
一、生活教会了我观察、记录、写作与思考 |
二、敬畏土地 |
三、践行“四力” |
第二节 创作困难 |
一、现场环境艰苦 |
二、二次采访的困难 |
三、题目的确立几经周折 |
第三节 未能避免的遗憾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个西北山村的扶贫纪实》 |
致谢 |
(5)“长征”作为一种精神符号的早期形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现有相关研究述评 |
(一)“长征”作为一种精神符号的内容研究 |
(二)“长征”作为一种精神符号的间接研究 |
三、研究意义与价值 |
四、研究对象及总体框架 |
(一)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本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事实在先:长征的起因、经过与结果 |
一、长征的起因 |
(一)直接的军事危机 |
(二)严重的政治危机 |
(三)空前的经济危机 |
二、长征的经过 |
(一)第一阶段:长征初始(失利)阶段 |
(二)第二阶段:长征转折阶段 |
(三)第三阶段:长征出现裂痕阶段 |
(四)第四阶段:长征发展阶段 |
(五)第五阶段:长征大会师阶段 |
三、长征的结果 |
第二章 长征行进过程中的精神、信念融注 |
一、标语口号中的精神、信念融注与彰显 |
(一)不畏艰难、勇于向前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
(二)乐于吃苦、甘苦若饴的乐观主义精神 |
(三)人民民主友爱、民族平等团结的大局为重精神 |
二、诗词歌谣中的精神、信念融注与彰显 |
(一)服从党纪,军纪严明的优良作风 |
(二)信念坚定、困难面前从容不迫的气度和胸怀 |
(三)守望相助、患难相依的军民团结 |
三、《随军西行见闻录》中的精神、信念融注与彰显 |
(一)信念坚定、亲民爱民的革命领袖 |
(二)毅力过人、英勇豁达的红军战士 |
(三)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 |
(四)实事求是、辩证总结的工作态度 |
第三章 “长征”概念的提出及中共领导人等对长征精神的总结 |
一、“长征”概念的提出 |
二、中共早期领导人对长征的总结及其中所包含的长征精神元素 |
(一)毛泽东对长征的总结及其中所包含的长征精神元素 |
(二)中共其他领导人对长征的总结及其中所包含的精神元素 |
三、长征着名将领对长征的总结及其中所包含的精神元素 |
第四章 《红军长征记》中彰显的长征精神与信念 |
一、《红军长征记》:最早的长征将士集体口述史 |
二、《红军长征记》中彰显的长征精神与信念 |
(一)乐于吃苦、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二)敢于牺牲、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
(三)军民和睦、鱼水情深的为人民服务精神 |
(四)患难与共、亲如兄弟的民族团结精神 |
第五章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长征精神与信念彰显 |
一、《红星照耀中国》:最早向全世界系统报道长征的着作 |
二、《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长征精神与信念直接彰显 |
(一)战略转移善谋果断,度过难关智慧勇敢 |
(二)强渡天险理想坚定,飞夺泸定冲锋向前 |
(三)宣扬民族平等团结,主张民族独立自治 |
(四)茫茫草地苦中作乐,短衣缺粮乐观坦然 |
三、《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长征精神与信念间接彰显 |
(一)中共领袖:艰苦朴素、信仰坚定 |
(二)红军将领:生龙活虎、性格多样 |
(三)红军士兵:朝气蓬勃、积极向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绿色公司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分析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绿色公司债券的发展概述及信用利差的解释 |
2.1 绿色公司债券的内涵 |
2.1.1 绿色公司债券的定义 |
2.1.2 绿色公司债券的概述 |
2.2 绿色公司债券的特征 |
2.2.1 绿色公司债券与其他绿色债券的比较 |
2.2.2 绿色公司债券与普通公司债券的比较 |
2.3 绿色公司债券的现状 |
2.3.1 债项信用评级 |
2.3.2 发行主体信用评级 |
2.3.3 发行利率 |
2.3.4 发行期限 |
2.3.5 发行规模 |
2.4 绿色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 |
2.4.1 信用利差简介 |
2.4.2 绿色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走势和差异 |
第三章 绿色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 |
3.1 影响绿色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非财务因素 |
3.1.1 宏观因素 |
3.1.2 个券因素 |
3.2 影响绿色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财务因素 |
3.2.1 资产规模因素 |
3.2.2 偿债能力因素 |
3.2.3 获利能力因素 |
3.2.4 营运能力因素 |
第四章 绿色公司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数据样本与变量设定 |
4.1.1 样本说明 |
4.1.2 变量设定 |
4.1.3 变量统计性描述 |
4.2 基于非财务因素的实证研究与分析 |
4.3 基于财务因素的实证研究与分析 |
4.3.1 共线性检测 |
4.3.2 主成份分析 |
4.3.3 线性回归分析 |
4.4 综合全部因素的实证研究与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定西市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绩效实证分析 ——基于通径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文章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普惠金融与农民收入相关理论及关系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普惠金融 |
2.1.2 农民收入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普惠金融相关理论 |
2.2.2 农民收入相关理论 |
2.3 普惠金融减贫机制 |
2.3.1 直接影响机制 |
2.3.2 间接影响机制 |
2.4 关于普惠金融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综述 |
2.4.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4.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4.3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定西市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
3.1 定西市基本简况及经济发展概述 |
3.2 定西市金融发展现状 |
3.2.1 定西市金融机构体系分析 |
3.2.2 定西市金融发展总量分析 |
3.2.3 定西市金融发展结构分析 |
3.2.4 定西市金融发展总体评价 |
3.3 定西市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分析 |
3.3.1 定西市农民收入纵向变动分析 |
3.3.2 定西市农民收入横向比较分析 |
3.3.3 定西市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分析 |
3.3.4 定西市农民收入水平总体评价 |
第四章 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 |
4.1 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 |
4.1.1 IMF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 |
4.1.2 World Bank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 |
4.1.3 GPFI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 |
4.1.4 AFI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 |
4.1.5 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小结 |
4.2 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
4.2.1 金融发展指数法 |
4.2.2 因子分析法 |
4.2.3 普惠金融测度方法评价分析 |
4.3 定西市普惠金融指数的构建 |
4.3.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3.2 维度和指标选取 |
4.3.3 确定指标的权重 |
4.3.4 普惠金融指数的构建 |
第五章 定西市普惠金融与农民增收绩效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方法说明 |
5.2 实证研究 |
5.2.1 研究内容 |
5.2.2 变量选择及说明 |
5.2.3 数据来源 |
5.2.4 模型构建 |
5.2.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六章 加快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革新金融产品普惠服务 |
6.2 鼓励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缩小区域收入分配差距 |
6.3 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广信息技术普惠应用 |
6.4 强化金融市场法制监管,营造普惠金融优良环境 |
6.5 提升全民文化教育素质,增强普惠金融惠民宣传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与课题 |
致谢 |
(8)革命博物馆定义、分类与地域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革命博物馆定义问题讨论 |
第一节 革命博物馆已有定义及评述 |
第二节 本文有关革命博物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革命概念的界定 |
二、近现代概念的界定 |
三、革命博物馆定义的重新界定 |
第三节 运用定义看当前我国革命博物馆名称 |
一、现有革命博物馆馆称 |
二、革命纪念馆与革命博物馆的概念区别 |
第二章 革命博物馆分类问题讨论 |
第一节 革命博物馆已有分类及评述 |
第二节 本文关于革命博物馆分类 |
一、人物类革命博物馆 |
二、军事类革命博物馆 |
三、少数民族类革命博物馆 |
四、人民苦难类革命博物馆 |
五、廉政类革命博物馆 |
六、其他类革命博物馆 |
第三章 革命博物馆地域分布研究 |
第一节 革命博物馆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分布情况研究 |
第二节 各类革命博物馆的地域分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中央红军长征中的宣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学者关于长征宣传的研究 |
(二)国外学者关于长征宣传的研究 |
三、研究对象及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长征中的中央红军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对“宣传”“新闻”“舆论”概念的界定 |
(二)对“宣传策略”及其在本文中内涵的界定 |
二、中央红军及其行军路线 |
(一)中央红军建军及其称谓演变 |
(二)中央红军长征的行军路线 |
三、中央红军长征中的宣传环境 |
(一)西南军阀的“保守”与西北军阀的阻击 |
(二)军阀统治致使百姓民不聊生 |
(三)国民党军有意歪曲民众对红军的印象 |
第二章 中央红军对红军战士宣传策略 |
一、紧扣信息需要,引导求知性与娱乐性动机 |
(一)引导战士的求知性动机 |
(二)引导战士的娱乐性动机 |
二、树立典型示范,扩散英雄与胜仗影响力 |
(一)树立典型人物——英雄 |
(二)树立典型事件——胜仗 |
三、诉诸感性陈词,激励将士军心 |
第三章 中央红军对沿途群众宣传策略 |
一、成为群众的“自己人”,促进情感认同 |
(一)满足群众迫切要求以促进认知和谐 |
(二)宣传阶级平等以追求群众认同 |
(三)以礼相待以表示对群众的理解和尊重 |
二、针对沿途少数民族,做有的放矢的宣传 |
(一)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 |
(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
(三)争取少数民族上层阶级 |
(四)刷写针对性宣传品 |
三、运用多种宣传形式,淡化宣传意图 |
(一)寓宣传于娱乐活动之中 |
(二)寓宣传于谈天说地之中 |
(三)寓宣传于实际行动之中 |
四、当事人现身说法,揭露恶魔嘴脸 |
五、开展滞后宣传,消除群众偏见 |
(一)借助事实驳斥偏见 |
(二)借助权威人士的观点揭露偏见 |
六、利用两相对比,突出宣传主题 |
第四章 中央红军对敌方官兵宣传策略 |
一、给予恐惧慑服,激化敌军内部矛盾 |
二、诱敌军以恩惠,涣散敌军战斗意志 |
三、通过人际传播,攻破敌军心理防线 |
第五章 中央红军长征宣传策略有效性启示 |
一、宣传策略有效性的体现 |
(一)理性与感性诉求结合,受众态度倾向明显 |
(二)自觉运用典型示范,受众学习自觉性增强 |
(三)因地制宜,宣传内容得以优化 |
(四)未雨绸缪,宣传准备意识突出 |
二、宣传策略有效性的启示 |
(一)讲究策略应用,强化宣传效果 |
(二)加强目标受众意识,力求宣传内容亲民化 |
(三)注重对外宣传,提升对外话语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10)《半亩书画》纪录片导演阐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书画跃千年,文史伴初心 |
1.1 拍摄起源 |
1.2 主要参考文献 |
1.3 拍摄背景——通渭书画的发展脉络 |
第二章 千年书画长,一镜定墨魂 |
2.1 拍摄准备期:2016/5—2016/7/25 |
2.1.1 拍摄对象的确定 |
2.1.1.1 典型人物的确定 |
2.1.1.2 典型环境的确定 |
2.1.2 拍摄时空的规划 |
2.1.2.1 时间规划 |
2.1.2.2 空间规划 |
2.1.2.3 器材道具的准备 |
2.1.2.4 剧组成员 |
2.2 拍摄进行期:2016/7/27—2017/3 |
第三章 翰墨诉精魂,艺剪铸终章 |
3.1 剪辑软件介绍 |
3.2 剪辑思路梳理 |
3.3 解说词一览 |
3.4 音效 |
3.4.1 同期声 |
3.4.2 旁白 |
3.4.3 背景音乐 |
3.5 剪辑手法 |
3.6 成片 |
3.7 影片大意 |
第四章 回首忆此程,优劣自有言 |
4.1 景别说明 |
4.2 镜头情况 |
4.3 技术问题 |
4.3.1 画面闪烁问题 |
4.3.2 光线衔接问题 |
4.4 设备问题 |
4.5 剪辑过程中的问题 |
4.5.1 配乐问题 |
4.5.2 技术问题 |
4.6 片子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回首榜罗(三章)(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抗战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D]. 武银军.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甘肃通渭方言语气词研究[D]. 王席珍.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白学佼. 兰州大学, 2020(12)
- [4]《一个西北山村的扶贫纪实》及记者阐述[D]. 耿鹏飞. 兰州大学, 2020(01)
- [5]“长征”作为一种精神符号的早期形塑[D]. 张喜栋. 兰州大学, 2019(09)
- [6]我国绿色公司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分析[D]. 魏佳. 兰州大学, 2019(08)
- [7]定西市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绩效实证分析 ——基于通径分析法[D]. 孙康雄. 兰州大学, 2019(08)
- [8]革命博物馆定义、分类与地域分布研究[D]. 付梦钰. 天津师范大学, 2018(12)
- [9]中央红军长征中的宣传策略研究[D]. 李娜. 西南大学, 2018(01)
- [10]《半亩书画》纪录片导演阐述[D]. 孙猛. 兰州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