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校对的职业道德修养(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月[1](2020)在《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提出对于中职学校而言,要实现高质量就业、提高学生素质,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必然而且有效的重要措施。2018年4月20日,教育部颁发《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在职业指导师资队伍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志着我国职业指导教师队伍正迈向专业化发展之路。可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管理健全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是当前中职学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研究以山东省4所中职学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了解了目前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揭示了当前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度分析。最终,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通过对现状调查的分析,笔者认为当前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学校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二是总体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三是整体素质不高,对学生的指导效果不佳;四是保障工作不到位,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在此基础之上,笔者分析并归纳了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学校对职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二是专业化培养与培训相对缺失;三是管理制度不健全。鉴于以上原因,笔者提出了加强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一是转变思想观念,践行职业指导新理念;二是重视专业培训,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三是完善管理制度,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四是合理设置职业指导机构,创建专业化职业指导教师队伍;五是整合外部资源,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郝钢[2](2019)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类学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已经先后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佳的问题。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将会大大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工作软实力,更好的奉献于社会。本文以哈尔滨市5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在职教师和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合个别访谈,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存在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和实践相脱节及教学方法和形式单一的问题;学生存在忽视职业道德修养、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较低等问题。本文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三个维度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从社会因素来看,因现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公民整体的公德意识水平下降,趋利忘义行为屡见不鲜;网络环境四通八达,不良信息进入学生视线越来越多,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缺少良好的教育理念,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成长方向。从学校因素来看,学校德育机构不完善,制度不够健全;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性和时效性;同时从事职业道德教育的老师不稳定不精干。从学生自身因素来看,学生本人对职业道德认识肤浅,道德认识水平不能满足企业工作环境需求,也是导致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建议:要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水平,在宏观社会层面上,要大力发挥企业的优势力量,加强社会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增强家庭的道德教育功能,尽好家庭教育的义务和责任;在中观学校层面上,应提升有关人员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鼓励创新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重视实践教学,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德育教师评价体系;在微观个人层面上,应鼓励学生主动反思不足促进自身发展,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发展观。
王栋先,王耀先,韩绍美[3](2019)在《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方法与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拥有职业道德是所有行业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医学关乎患者生命安全,这使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也具有了特殊性,分析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刘富才[4](2019)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茶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基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推进三产融合发展背景,通过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提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构成的四个核心要素。通过采取案例研究、现场调研、对比分析等方式,对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等7个省份8所高职院校的11个茶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样本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从行业企业、毕业学生、在校学生三个层面出发,针对高职院校茶类专业人才培养岗位需求、课程设置、职业发展能力等方面开展广泛调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高职院校茶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职业岗位面向缺乏标准性、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人才培养支撑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四个方面问题。最后,结合样本人才培养方案分析以及调研结果,提出对高职院校茶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的有效对策,并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出发,提出高职院校茶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面向、课程体系设置和支撑体系构建四个方面的建设构想,以期通过该构想,使得优化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具备产教融合的典型特征,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提高高职院校茶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以该模式为依托,以点带面,期望能够拓展、延伸,为其他同类型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和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王靖茵[5](2019)在《旅游专业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徳教育研究 ——以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为例》文中指出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和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正向世界旅游强国大步迈进。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对旅游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准直接影响到其服务水平和对外形象。目前绝大多数旅游专业中职学生毕业后即将直接跨进社会,步入职业生涯,他们的职业道德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因此强化对旅游专业学生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中职生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足课程进行旅游职业道德知识的教授、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志愿服务等方式,培养具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服务精神、践行旅游职业道德规范和具有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的旅游服务人才的教育活动。本文以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为例,通过对教师、学生、用人单位进行不同层面的调研,厘清旅游专业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在层次和目标,分析当前中职学校中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目前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旅游专业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对策。本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讲述选题的意义,当前国内研究现状和国外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实践以及本次研究的方法与内容。第二章,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目标和路径。通过界定了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含义,分析了旅游职业道德教育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公德培养的内在关系;进而确立了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包括培养积极的职业认同感、激发昂扬的职业精神、促进职业道德价值观的内化和磨砺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大致有四个路径:以旅游职业技能为基础来进行引导、以思政政治课程为阵地来进行传授、以旅游实践活动锻炼为依托来进行体会,以参加旅游技能竞赛为引领来进行提升。第三章,旅游专业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通过对在校旅游专业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通过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所掌握的理论认知水平;与德育课程和旅游专业课程骨干教师进行访谈、并参与课堂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和学生的表现;以及与校企合作的实习单位代表进行访谈,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实习期间职业道德水平的评价。再对以上调研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当前旅游专业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知、信、行”的现状,并由此分析目前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成因。第四章,优化旅游专业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针对调研结果分析的现状问题,提出优化旅游专业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学校应着力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包括建设职业道德教育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优化职业道德教育的综合教育体系,优化和完善课程体系、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搭建志愿服务活动平台;推进校企合作育人,推行现代学徒化试点,选择优秀的实习单位,举办专题教育活动;以及开拓对外交流互访平台,在合作中优化职业道德观念。
袁英杰[6](2018)在《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职教师资本科“双师型”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职教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教师的欠缺是制约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结构有很大关联,旅游业是云南省的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旅游业频繁出现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旅游职业教育出现问题,旅游职教师资质量较低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子,因而,培养出适应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双师型”职教师资是当前的重要任务。职教师资基地是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重要场所,其功能之一是向职业学校输送师资人才,从职业学校的需求来看,“双师型”教师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但目前许多职教师资基地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未体现“双师型”。鉴于此,职教师资基地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应注重对人才的“双师型”培养,一方面要满足职业学校对证书的要求,另一方面,更应该体现出“双能力”的隐性特征。基于以上背景,文章以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其职教师资本科“双师型”人才培养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其他职教师资基地的经验启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从而为职教师资本科“双师型”人才培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文章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职教师资本科“双师型”教师的相关理论解析;对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双师型”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它职教师资培养基地的“双师型”人才培养进行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并寻求启示;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验启示,阐述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职教师资本科“双师型”人才培养应采取的对策。
牛杰[7](2017)在《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业道德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大学生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从事职业生涯的行为道德标准。大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自觉遵守行业要求,规范职业行为,才能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因此职业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课。作为医学院校来讲,他们担负着为我国培养合格医疗卫生人才的重任,医学生是医务工作的后备力量,担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及医患关系的改善。然而,从目前我国医学高等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看,医德教育内容陈旧、教育形式枯燥乏味,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加之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存在一些新的问题,这就影响到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在医学生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把握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医疗卫生优良行风,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认真查找比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深入学生、医院和社会,调查了解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职业道德状况、医疗行业医德医风建设水平以及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医德期望和评价,深入分析了当前医患关系的状况和成因、医学高等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医学高等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内容和方法做了客观的评述,阐述了重视和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培养医学合格人才、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传承祖国优秀医学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作者多年从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积累和总结的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办法和措施。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保护的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视点,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力方能取得实效,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些探索和成果还需要实践的证明和时间的检验。
刘晨辰[8](2015)在《中职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案建设研究 ——以上海市W学校为例》文中提出中等职业医学教育承担着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和输送医学技术人才的任务,中职医学生主要就业岗位在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一线,其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民众对政府提供的医疗服务的信任以及医患之间的关系。因此,如何构建中职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案,并据之在中职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育,是中职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在上海市W学校工作的实际经历,以上海市W学校为例,对中职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案的建设进行了研究。为了建构中职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案,笔者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在下面几个方面展开了探讨。首先,寻找职业素养培育方案的理论支持。其支持主要源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管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其次,探究职业素养培育方案的实践观照。其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三方面对医技人员职业素养的评价、建议和需求等,其为职业素养培育方案的建构提供了实践依据。再次,在获得相关的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的基础上,着力进行职业素养培育方案的建构。它包括静态型建设和动态型建设。从静态型建设角度来说,其建构内容包含职业素养培育方案建构的诉求和过程。就建构诉求而言,其内容主要有三:一是方案建构的目标诉求;二是方案建构的内容诉求;三是方案建构的主体诉求。从建构过程来看,其内容主要涉及基于责任主体的建构、基于实施过程的建构、和基于保障机制的建构等三个维度。从动态型建设角度来说,其建构主要通过职业素养培育方案在案例学校的运行来体现。即:案例学校实施“三阶段三课堂”职业素养阶段化培养模式;建设职业素养综合课程体系;开展提升职业素养的特色项目活动等。最后,结合职业素养培育方案的运行状况,对职业素养培育方案进行反思。该反思维度主要有二。一是对职业素养培育方案的评价机制进行反思。在这方面,笔者的观点是:职业素养培育方案的评价机制要包含以学生诉求为依据的评价机制、以院方评价为依据的评价机制和以患者评价为依据的评价机制。二是从职业素养培育方案的完善机制角度进行反思。在这方面,笔者的建议是:要建立职业素养培育方案专项课题研究、建立职业素养培育方案修订制度和采用“职前职后”体系化教育模式完善职业素养培育体系。
周远成[9](2015)在《现代校对人才内涵及其修养——出版质量把关的本质》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校对人才结构和修养,不仅是现代校对人才管理本质核心,也是出版质量把关的本质要素之一。它的特殊内涵、责任定位、知识构成,及其德境、识力、情量、心理等修养,构成了出版物质量的责任把关本质保障体系,关系到出版物的质量管理水准和出版生产单位的声誉地位。
薛蕾[10](2014)在《医学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以内蒙古医科大学、包头医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也就是医德,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医务工作者承担的是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他们的职业道德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映射出的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医学院校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在校期间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必要方式,有利于社会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有益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也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民生。因此,对医学院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医学院校必须加以重视。为了掌握医学院校学生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动态,研究目前医学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发放问卷300份,对内蒙古医科大学200名学生和包头医学院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医学院校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认知情况,学校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职业道德教育情况,对临床实习生职业道德教育情况三个方面,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论文从医德、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几个基本的概念入手,结合本人多年医学院校工作经验及对医学院校辅导员和教学人员的了解,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掌握了目前医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知情况和医学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结合本人研究成果,提出了医学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医学院校能够将职业道德教育在理论教学、实践活动和临床实习中融会贯通,形成教育体系,为医学生的良好医德习惯的养成提供平台,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二、论校对的职业道德修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校对的职业道德修养(论文提纲范文)
(1)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中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概述 |
(一)核心概念 |
1.职业指导工作 |
2.中职职业指导教师 |
(二)理论基础 |
1.人力资本理论 |
2.教师专业化理论 |
3.双因素激励理论 |
(三)中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 |
1.服务发展原则 |
2.多主体参与建设原则 |
3.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原则 |
4.可操作性原则 |
二、中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1.调查问卷设计与对象选择 |
2.访谈提纲设计与对象选择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1.问卷信息分析 |
2.访谈信息分析 |
(三)存在问题 |
1.学校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
2.总体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
3.整体素质不高,对学生的指导效果不佳 |
4.保障工作不到位,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 |
三、中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对职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
1.职业指导理念更新程度不够 |
2.对专业素养缺乏深刻理解 |
(二)专业化培养与培训相对缺失 |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 |
1.选拔与任用制度缺失 |
2.考核与评价制度不完善 |
3.缺乏有效的激励与保障制度 |
四、加强中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
(一)转变思想观念,践行职业指导新理念 |
1.充分认识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
2.践行“服务学生育人为本”的职业指导新理念 |
(二)重视专业培训,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 |
1.做好培训前的需求分析 |
2.实施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
3.做好培训工作的评价与反馈 |
(三)完善管理制度,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
1.建立职业指导教师选拔与任用制度 |
2.建立职业指导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 |
3.建立完善的激励与保障制度 |
(四)合理设置职业指导机构,创建专业化职业指导教师队伍 |
1.构建分级管理、系统协作的三级职业指导工作系统机构 |
2.创建专业化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 |
(五)整合外部资源,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
1.建立完善的职前培养体系 |
2.制定规范化的教师专业标准 |
3.加强校企合作,共同打造教师专业化发展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的确定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回顾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中等职业学校 |
(二)职业教育 |
(三)职业道德教育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六、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生活教育理论 |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 |
(二)生活教育理论的特征 |
第二章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与工具 |
三、调查对象 |
四、调查结果 |
(一)哈尔滨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
(二)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开设情况 |
(三)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中学生的基本情况 |
(四)环境对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影响 |
第三章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 |
(一)中等职业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偏低 |
(二)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不合理,缺乏优质教材 |
(三)德育教学与实践环节相脱节 |
二、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 |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身忽视职业道德 |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不佳 |
第四章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社会因素分析 |
(一)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
(二)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 |
(三)不良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 |
二、学校因素分析 |
(一)学校德育机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
(二)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创新不够,缺乏时效性 |
(三)职业道德教育缺乏精干的师资力量 |
三、学生因素分析 |
(一)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 |
(二)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解肤浅 |
第五章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策略 |
一、社会层面的策略 |
(一)发挥企业的优势力量 |
(二)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 |
(三)增强家庭的道德教育功能 |
二、学校层面的策略 |
(一)提升相关人员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
(二)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方法,重视实践教学 |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三、学生个人层面的策略 |
(一)主动反思促进自身发展 |
(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发展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方法与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原因 |
(一)培养合格医学人才 |
(二)保障医疗质量 |
(三)推进医学事业发展 |
二、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医学生对职业道德重视度不高 |
(二)教育模式落后 |
(三)社会环境影响大 |
三、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
(一)深化教育改革 |
(二)完善评价机制 |
(三)注重第二课堂教育 |
(4)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茶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案构成核心要素分析 |
第一节 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内涵及构成 |
第二节 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探索 |
第二章 高职院校茶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本分析 |
第一节 高职茶类专业设置现状及在校生规模 |
第二节 高职茶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第三节 高职茶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分析 |
第四节 高职茶类专业职业岗位面向分析 |
第五节 高职茶类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
第三章 高职茶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分析 |
第一节 企业调研分析 |
第二节 毕业生调研分析 |
第三节 在校生调研分析 |
第四章 高职茶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
第二节 职业岗位面向缺乏标准性 |
第三节 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
第四节 人才培养支撑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
第五章 高职茶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构想 |
第一节 高职茶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对策思考 |
第二节 高职茶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想 |
第三节 高职茶类专业人才主要职业岗位面向 |
第四节 高职茶类专业课程设置构想 |
第五节 高职茶类专业人才培养支撑体系要求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 |
附录1:岗位需求调查问卷(行业企业) |
附录2:人才培养方案调查问卷(毕业生) |
附录3:人才培养方案调查问卷(在校学生)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旅游专业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徳教育研究 ——以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实践教育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目标和路径 |
2.1 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 |
2.1.1 旅游职业道德的定义 |
2.1.2 旅游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 |
2.1.3 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 |
2.2 旅游专业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 |
2.2.1 培养积极的职业认同感 |
2.2.2 激发昂扬的职业精神 |
2.2.3 促进职业道德价值观的内化 |
2.2.4 磨砺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
2.3 旅游专业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路径 |
2.3.1 以旅游职业技能为基础来进行引导 |
2.3.2 以思想政治课程为阵地来进行传授 |
2.3.3 以旅游实践活动为依托来进行体会 |
2.3.4 以旅游技能竞赛为引领来进行提升 |
第三章 旅游专业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
3.1 旅游专业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状况的调查和访谈 |
3.1.1 调查与访谈的对象和基本情况 |
3.1.2 职业道德基本认知正确 |
3.2 旅游专业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取得的成绩 |
3.2.1 校园职业道德教育氛围浓厚 |
3.2.2 搭建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体系,初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制观念 |
3.3 旅游专业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
3.3.1 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有待优化 |
3.3.2 学生思想政治意识有待提高 |
3.3.3 职业道德教育层次有待深化 |
3.3.4 学生自我职业身份认同有待提升 |
第四章 优化旅游专业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
4.1 建设职业道德教育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 |
4.1.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职业道德的楷模效应 |
4.1.2 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完善师德培训与考核制度 |
4.2 优化职业道德教育的综合教育体系 |
4.2.1 优化和完善课程体系,传递职业道德认知 |
4.2.2 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锻炼职业道德意志 |
4.2.3 搭建志愿服务活动平台,增强职业道德认同 |
4.3 推进校企合作育人,沟通校企联合教育渠道 |
4.3.1 推行现代学徒化试点,渗透职业精神培育 |
4.3.2 选择优秀实习单位,实践职业道德规范 |
4.3.3 举办专题教育活动,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
4.4 开拓对外交流互访平台,在合作中优化职业道德观念 |
4.4.1 “请进来”和“走出去”中的互动提升 |
4.4.2 推进“一带一路”中的旅游合作交流 |
4.4.3 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内的职教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着作类 |
(二) 学位论文、期刊、报刊及网页类 |
(三) 其他 |
附录 |
致谢 |
(6)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职教师资本科“双师型”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际比较研究 |
(三)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四) 研究思路 |
(五) 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六)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1.研究创新点 |
2.研究的不足 |
二、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职教师资本科“双师型”教师的相关理论解析 |
(一) 职教师资本科“双师型”人才培养必要性分析 |
1.职教师资本科基地发展的需要 |
2.中等职业学校对师资的要求 |
3.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
4.学生就业的需要 |
(二) 相关涵义界定 |
1.“双师型”教师 |
2.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职教师资本科“双师型”教师的定位 |
(三) 理论基础 |
1.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2.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3.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范式 |
三、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职教师资本科“双师型”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职教师资本科“双师型”人才培养现状调查说明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及方法 |
3.调查内容 |
4.问卷设计依据 |
(二)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职教师资本科培养方案设计及运行分析 |
1.培养方案整体 |
2.课程体系方面 |
(三) 基于中职学校、学生及教师三方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
1.相关证书 |
2.职业道德 |
3.知识方面 |
4.能力方面 |
(四) 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职教师资本科“双师型”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
1.学校重视不够,自主权和资金不到位 |
2.学院培养方案特色不鲜明,落实不到位 |
3.课程结构不合理,实训环节待加强 |
4.校企合作数量较少,彼此欠缺深度融合 |
5.“双师型”教师欠缺,学术型教师占比高 |
6.实训基地建设不足,实习过程欠缺监督 |
四、职教师资基地“双师型”人才培养经验分析 |
(一) 构建职教师资多元协同培养平台 |
(二) 构建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
(三) 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 |
(四) 建设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师队伍 |
五、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职教师资本科“双师型”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
(一) 政府和学校形成合力,提供自主权和资金支持 |
(二) 多维度提升培养方案特色性,贯彻落实方案内容 |
(三) 调整课程结构和比例,整合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 |
(四) 扩大校企合作规模,构建校企校三位一体机制 |
(五) 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提高实践型教师占比 |
(六) 加强实践训练,强化实训基地和实习过程管理 |
六、结论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动机与目的 |
(一)研究动机 |
1.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
2.社会需求的紧迫性 |
(二)研究目的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本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1.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
2.当前医学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丰富医学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
4.如何加强和改进职业道德教育 |
(二)研究方法 |
1.社会调查法 |
2.文献法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形势下加强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
第一节 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医学院校教育的需要 |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医学人才 |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推动“双文明”协同发展 |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二节 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现实的需要 |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促进医学事业健康发展 |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促进医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和就业观 |
第二章 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
(一)“三观”教育 |
(二)医学伦理学教育 |
(三)医学法规教育 |
(四)职业道德教育 |
二、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
三、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 |
第二节 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观念落后,认知水平低 |
二、职业道德教育队伍力量薄弱,团队结构不科学 |
三、教育内容空洞,教学手段单一,缺乏时效性 |
(一)教育内容空洞 |
(二)教育内容缺乏时效性 |
第三章 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外部环境因素 |
一、改革开放的影响 |
二、市场经济的作用 |
三、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 |
四、“互联网+”的冲击 |
五、医疗技术发展的利与弊 |
第二节 学校因素 |
一、学校的硬件条件 |
二、学校的软件建设 |
三、医德教育体制不完善 |
第三节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
一、价值取向多元化,功利性明显 |
二、知行不统一,医德认知与医德行为想脱离 |
三、医德情感弱化,缺乏同情、仁爱之心 |
第四章 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改进措施 |
第一节 提高医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水平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理念 |
二、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
三、提高医学生认知水平,增强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
四、加强医学生的通识教育,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
第二节 加强医学院校职业道德教育队伍建设 |
一、辅导员的德育水平与相关专业的匹配性 |
二、医学专业教师积极参与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
第三节 完善医学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
一、拓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
二、丰富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手段和方式 |
(一)将职业道德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
(二)以先进医德模范为典型 |
(三)加强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
(四)有效利用媒体网络 |
三、建立有效的医德教育评价体系 |
第四节 构建职业道德教育环境 |
一、优化医德教育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一)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
(二)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积极传播正能量 |
二、营造良好的医学院校校园文化氛围,创设健康文明的育人环境 |
(一)加强医学院校校园环境建设,注重校园环境的宣传导向作用 |
(二)加强医学院校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寓医德与实践中 |
三、加强家庭教育,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中职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案建设研究 ——以上海市W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政策背景:培育行业职业素养迫在眉睫 |
(二) 民生需求:从医患矛盾中审视职业素养问题 |
(三) 职教现状:从职教价值取向审视职业素养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案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目标 |
(三)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五) 技术路线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中职医学生 |
(二) 职业 |
(三) 职业素养 |
(四) 职业素养培育方案 |
(五) 方案建设 |
五、职业素养培育的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二)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第二章 职业素养培育方案的理论支持 |
一、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
(一)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兴起 |
(二)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内涵 |
(三)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职业素养培育方案建设的关系 |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 |
(二)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
(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职业素养培育方案建设的关系 |
三、管理心理学理论 |
(一) 需要层次理论对职业目标追求的影响 |
(二) 自我效能感及其对学生职业行为的影响 |
(三) 情商培养对提升职业沟通能力的作用 |
第三章 职业素养培育方案的实践观照 |
一、基于学校:医技学生职业素养的现实状态 |
(一) 医技学生的职业道德 |
(二) 医技学生的职业技能 |
(三) 医技学生的职业行为 |
(四) 医技学生的职业作风 |
(五) 医技学生的职业意识 |
二、基于用人单位:医院对医技人员的职业素养评价 |
(一) 医技人员职业素养综合评价 |
(二) 医技人员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
(三) 医院对医技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 |
(四) 用人单位对案例学校毕业生的评价 |
三、基于社会:医技人员职业素养的应然要求 |
(一) 患者对医技人员职业素养的需求 |
(二) 案例学校毕业生对学校职业素养培育的反馈 |
第四章 中职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案的静态型建设 |
一、中职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案的建构诉求 |
(一) 职业素养培育方案建构的目标诉求 |
(二) 职业素养培育方案建构的内容诉求 |
(三) 职业素养培育方案建构的主体诉求 |
二、中职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案的建构过程 |
(一) 基于责任主体的建构 |
(二) 基于实施过程的建构 |
(三) 基于保障机制的建构 |
第五章 中职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案的动态型建设 |
一、实施“三阶段三课堂”职业素养阶段化培养模式 |
(一) 发挥“第一课堂”认知职业素养的功能 |
(二) 突出“第二课堂”体验职业素养的功能 |
(三) 彰显“第三课堂”实践职业素养的功能 |
二、建设职业素养综合课程体系 |
(一) 开发《生命教育》校本教材 |
(二) 编写《医技人员职业素养临床案例汇编》 |
(三) 打造《职业生涯规划》精品课程 |
(四) 建立职业素养培育工作专家库、讲师团 |
三、开展提升职业素养的特色项目活动 |
(一) “天使礼仪队”项目:举手投足皆为“品” |
(二) “学生工作站”项目: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
(三) “职业技能风采大赛”项目:砥砺学生职业技能 |
(四) “医疗服务志愿者队”项目:增加学生实践智慧 |
(五) “四心服务”体验站项目:打造职业素养培育基地 |
第六章 中职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案建设的反思 |
一、职业素养培育方案的评价机制 |
(一) 以学生诉求为依据的评价机制 |
(二) 以院方评价为依据的评价机制 |
(三) 以患者评价为依据的评价机制 |
二、职业素养培育方案的完善机制 |
(一) 建立职业素养培育方案专项课题研究制度 |
(二) 建立职业素养培育方案修订制度 |
(三) 用“职前职后”体系化教育模式完善职业素养培育体系 |
结束语 |
附录1 医院对医技人员职业素养存在问题的调查 |
附录2 医院对医技人员职业素养要求及满意度调查 |
附录3 病人对医技人员职业素养需求及满意度调查 |
附录4 毕业生对学校职业素养培育的反馈调查 |
附录5 上海市W学校学生生命教育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6 医院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7 医技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8 专家库名单 |
附录9 讲师团名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现代校对人才内涵及其修养——出版质量把关的本质(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校对人才内涵 |
(一) 校对才能与责任定位 |
1. 才能的内涵:古代“艺”指才能, “术”指方法, “艺术”合称泛指各种技术技能①。 |
2. 专业校对的特殊才能 |
二、现代校对人才知识构成 |
1.层次结构 |
2.发散结构 |
3.综合结构 |
三、现代校对人才修养 |
(一) 德境 |
1. 思想政治修养 |
2. 职业道德境界 |
(二) 识力 |
1. 语言文字修养 |
2. 知识修养 |
(三) 情量 |
1. 情商修养 |
2. 心理修养 |
(10)医学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以内蒙古医科大学、包头医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理论 |
(一) 职业道德的内涵 |
(二) 医德的概念和特征 |
(三)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 |
(四)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方式 |
二、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
(二)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
三、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 医学生的主观原因 |
(二) 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 |
(三) 临床实习期间职业道德教育薄弱 |
四、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策研究 |
(一) 学校要全方面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
(二) 通过教育,使医学生将职业理念和敬业精神内化于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论校对的职业道德修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张明月.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2]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 郝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3)
- [3]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方法与策略分析[J]. 王栋先,王耀先,韩绍美. 现代职业教育, 2019(25)
- [4]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茶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D]. 刘富才.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5]旅游专业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徳教育研究 ——以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为例[D]. 王靖茵. 广州大学, 2019(01)
- [6]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职教师资本科“双师型”人才培养研究[D]. 袁英杰. 云南大学, 2018(01)
- [7]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 牛杰.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8]中职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案建设研究 ——以上海市W学校为例[D]. 刘晨辰.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4)
- [9]现代校对人才内涵及其修养——出版质量把关的本质[J]. 周远成.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 [10]医学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以内蒙古医科大学、包头医学院为例[D]. 薛蕾.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