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之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邓晶艳[1](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定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与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与广泛应用,人类逐步迈入大规模数据挖掘、运用与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彰显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广域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全新的思维范式,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即时性、精准性、前瞻性与个性化等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空间。将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嵌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与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维、优化供给、改进方法、重构范式,建构科学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智慧思政”转型升级,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进一步提质增效、焕发新机的重要生长点与强劲推动力。阐释大数据内涵、价值、特征与功能,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且辨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得以提出。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论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逻辑、发展动因、方法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可以明确大数据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契合点,理清大数据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与访谈调研法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作原因剖析,同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型,有利于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可能性,进一步探讨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画像”“规律探寻”与“超前感知”三个应用呈现。以之为基础,基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滞后、模式粗放、知行脱节、供需错位等难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四大发展转向并详细阐述四大发展转向的实现路径。基于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理论深化,还要坚持实践导向,致力推动大数据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由之,宏观上,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数据解释与反馈五大工作模块与应用流程;微观上,对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场域中的“数据画像”“精准资助”“失联告警”三个应用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大数据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还存在观念性、路径性与机制性瓶颈,同时,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对数据的不当应用会带来诸如“数据垄断”“数据滥用”“数据侵害”“数据冰冷”等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尚须在思维理念、技术开发、政策支持、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应用作出回应与调试。不仅如此,在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始终坚持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相结合。
王纲[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前所未有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教育领域。大学生第二课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登上高校教育舞台,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管理载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手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明确,其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课堂以实践性、灵活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角色。人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是复杂因素的结果,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对其结果的评价是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如何对人的思想、品格、素质等隐性特质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是面向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外在测评判断体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应用价值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长期探索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而在当今信息和数据的时代,社会和学生对评价有了更多的述求和期待,如同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位科学家以追求和证实因果关系为毕生志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必须回答这一“百年树人”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人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要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导致的结果,必须从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入手。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思想内化与外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科学,行为是思想外化的最直接表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能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知、情、意、行”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领域,认知、情绪、意志最终都会通过行为进行表现,也只有行为才能真正被外界和自我感知和认识。综合以上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在思政教育评价的视角下,进行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研究,掌握新时期背景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形态、规律、影响等特征,探索行为研究用于思政教育评价及学生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对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必须依靠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最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是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在把握学生第二课堂行为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论证行为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纷繁复杂,这是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中,人们难以涉足的原因之一。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为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和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分析方法,符合了当今社会对论证的科学化、数据化、显性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引入到教育学、社会学研究的常用思路和方法领域。当然在当今数据为王的时代中,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绩效主义的倾向,使哲学、社会学界对以数据研究和归纳研究为方法的因果关系推导和评价体系多有批判,吸取这些批判研究的精华,注重理论论证和实验的严谨,以行为物理研究方法为基础,建立符合逻辑理论的数学模型和关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本色,从而使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支撑。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分析上解决为什么行为研究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在理论框架下对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形成适合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行为研究理论。第四章介绍建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框架,讨论行为研究的一般范式。第五章以实际案例和数据为基础介绍如何运用以上原理呈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行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第六章阐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政教育评价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工作机制。
林荷丽[3](2021)在《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教育飞速发展进程中,自主性学习在各个教育阶段当中都有集中体现,而自主性学习也是目前大学生群体所采用的一种普遍学习方式。在“碎片化”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过程中所接受到的信息也呈现出碎片化趋势,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对“碎片化”时代大学生自主性学习问题加以深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从碎片化传播的外在表现看主要表现为传播内容、传播时空、受众注意力与传播载体碎片化,这种情况必然会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思维与方式等产生影响,所以有必要在碎片当中寻找自主。本文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围绕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和效果两大问题展开分析。首先,针对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理论与碎片化传播视角为切入点,在关系假设和数据检测的基础上分析传播内容、传播载体、传播时空、注意力碎片化对大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学习兴趣、学习时间、学习决策所产生的影响,验证了碎片化传播对学习内容范围扩大、内容选择准确性、增加学习时间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但也会导致学习时间分散、自主学习决策频繁改变等情况出现。其次,针对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影响,结合新建构主义理论、技术支持理论与碎片化传播维度,分析传播内容、传播载体、传播时空、注意力碎片化对自主学习积极性与自主学习内容的接受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从结果看,传播载体碎片化会导致自主学习效果减弱和自主学习积极性降低等问题,但从传播内容、传播时空等角度来看,对于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则会起到促进作用,这也充分体现出碎片化传播在自主学习方面的积极价值。最后本文在应遵循的原则基础上,对碎片化传播时代大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了几点建议对策,主要包括零存整取策略以及自我规范策略。
邓同玲[4](2021)在《课堂参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接受知识、学习技能、开拓思维的主要渠道。因此,本文以大学生“课堂参与”为切入点,研究课堂参与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随机抽取51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借助SPSS22.0软件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在了解大学生课堂参与现状和创新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分析课堂参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实证研究,课堂参与三个维度平均得分在3.0-3.3分之间,学生课堂参与总体均值为3.18分,大学生课堂参与总体水平偏低。(2)创新能力在各个维度上总体分数位于3.58-3.41分之间,说明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一般,有待提升。(3)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证明课堂参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显着性影响,且课堂参与三个维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不同特征均存在正向相关。具体来讲,大学生课堂行为参与对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预测作用大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Bate)分别为0.376、0.409、0.482;大学生课堂认知参与对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预测作用大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Bate)分别为0.305、0.249、0.197;大学生课堂情感参与对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预测作用大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Bate)分别为0.096、0.107、0.035;其中课堂行为参与特征和认知参与特征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最主要的因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采取问卷访谈的形式从课堂参与视角对大学生创新力不强的原因进行补充和说明。最后,针对研究结果,试从提高大学生课堂行为参与、课堂认知参与以及情感参与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袁世杰[5](2020)在《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 ——以“双一流”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的学业水平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是提高大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一流本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不断扩大的学生数量以及随之而来的越来越多样化的学生需求,迫切需要高校建立更加全面、有效的学业指导体系。作为中国高校领头羊的“双一流”大学,学业指导体系的构建更应发挥引领作用、标杆作用。本研究以中国“双一流”大学的学业指导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学生发展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与系统论为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利用NVivo12进行三级编码,层层推进归纳分析出双一流大学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主要包括指导目标、指导方式、指导内容、组织要素和保障支撑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双一流”大学学业指导体系的调查与现状研究。发现我国“双一流”大学学业指导组织机构的发展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指导内容重点不突出,侧重于对学习成绩提升的指导,实践途径以传统的指导方式为主,工作队伍主要有兼职工作人员构成,缺乏专职指导人员,在学业指导机构的运行方面偏向于机构基本职能的运行,对机构发展职能的关注不足。其次,对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学业指导体系进行了案例分析。从学业指导目标、学业指导内容、学业指导机构、学业指导队伍四个方面为我国“双一流”大学学业指导体系的构建提供经验借鉴。第三,提出了构建与完善“双一流”大学学业指导体系的策略建议。针对“双一流”大学的研究型特点,从学业指导目标、学业指导内容、学业指导形式、学业指导队伍、学业指导保障等五方面分别提出了构建策略。其中,目标建设作为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的方向引领,是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的起点,双一流大学在建设学业指导目标时要做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注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学生学业指导内容是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的基础,是整个体系的内在核心,双一流大学在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在涵盖基础指导内容的前提下,重点强化以新生指导项目、国际化的提升引导项目和本研一体化的学业生涯规划指导项目为主的核心内容;全媒介的指导形式是实践学业指导内容的有效途径;健全的组织要素为学业指导体系提供有力支撑;由保证学业指导运行的的经费保障、激励教师参与的政策保障、反馈学业指导效果的评价保障、内外扩展的学业指导体系构成的运行环境作为基石,为学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创建有利环境,是整个体系的外部依托;保障要素和指导形式二者作为中间支柱,起到支撑和衔接作用,通过健全保障要素、创新指导形式确保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能够上下融会贯通、内外运行一体,从而发挥大学生学业指导的最优效能。论文最后提炼了研究结论、分析了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盛椿[6](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涌进,人类社会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关系日益明显。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阔步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各领域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经历着急剧而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一方面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社会各领域风险的不断涌现。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在风险防范方面消极事件的不断发生,愈发暴露了当今大学生群体自身所存在的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风险应对能力低下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且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鉴于此,开展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的培育研究工作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蕴含着丰富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在消化吸收学术界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方法论的要求,密切联系实际,以新时代为研究背景,以新时代大学生为研究样本,以风险意识培育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调研的研究方法,对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着力探究了当前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归因分析,为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工作的不断完善探寻了更具针对性的可行策略。本文共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阐释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理论阐释,包括对基础概念的界定、理论渊源的梳理、内容要素的阐释以及现实意义的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从新时代为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提供新机遇,带来新挑战,提出新要求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所面临的新境遇。第四部分是对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实证分析,本章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将现存问题主要归纳为:高校风险预防管理意识不强,风险防范课程安排难以保证,教师自身风险防控知识欠缺,大众传媒风险教育功能有限,家庭相关风险教育长期离场,学生本身风险自觉意识淡薄。并依据现存问题将原因主要概括为:高校发展与社会现实融合度不够,课程设置与时代发展贴合度不高,教师素质与学生诉求契合度不足,大众传媒与自身责任匹配度不佳,家庭教育与学生发展适合度不高,自我培养与时代要求切合度不强。第五部分则主要基于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从营造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多维立体环境,深化大学生风险防范能力教育改革,推进大学生风险应对举措培训教育活动,培养强化大学生风险责任担当意识四个维度探寻了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可行策略。
袁强[7](2020)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湘西州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们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还要具备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能够吃苦耐劳,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环境,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现在社会人才竞争不断激化,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提速,高校学生能否适应压力环境,不断突破和塑造自我,适应能力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发展。高校是国家输出大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领地,如何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就变得十分关键。分层抽取湘西州三所高校大学生共180人,实验组90人,对照组90人。通过实验前测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上无显着性差异,实验组的大学生加以拓展训练的干预,每周一次,每次90分钟,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情况进行对比,从社会适应能力的五个维度,对比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生的改变,分析实验前后不同年级、不同民族、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变化,目的是为了寻找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与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拓展训练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前测结果对比,表现出实验组大学生和对照组大学生在各社会适应能力各维度上无显着性差异。(2)拓展训练后,实验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得分增长明显,五个维度都有着非常显着性差异。(3)拓展训练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都有显着性提升,但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对大一年级学生的影响比大二、大三年级学生更为明显。(4)拓展训练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都有显着性提升,在处理同伴关系技能、学习技能上对女生的影响更为明显,在自我管理技能、服从技能、表达意愿技能上对男生的影响更为明显。(5)拓展训练对不同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都有显着性提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要大于对汉族大学生的影响。(6)拓展训练对不同专业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都有显着性提升,在处理同伴关系技能、服从技能上对师范生的影响更为明显,在自我管理技能、学习技能、表达意愿技能上对非师范生的影响更为明显。
王雯雯[8](2020)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H大学为例》文中指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力图改善当前大学生评价生态,以期实现人才培养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满足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的诉求。由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并不成熟,且评价工作开展有失规范,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探索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当前国内外学生评价、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相关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以了解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开展情况。将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应然追求与当前高校实施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相结合,以期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并为其他高校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提供可借鉴参考的案例与方法。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讨分析,在丰富与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从实践角度出发寻求评价工作落地实施的有效路径,不断推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首先,在理论层面阐释了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核心概念,明确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以凸显其在高校学生评价中的优越性与独特性。探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依据,并分别从评价理念、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的呈现与使用五个维度进行评价的基本架构,探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应然追求。其次,通过对H大学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其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现状,对相关数据与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深度剖析,发现其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存有一定的问题,如综合素质评价的教育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评价内容较为偏重于传统学生评价、评价方法较为强调量化评价、评价结果的呈现运用单一刻板、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等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等。这是由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不足、评价主体的评价素养较为薄弱和评价过程存有操作不当监管不力的现象等原因造成的。基于此,本研究提出H大学可以从加强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学校统筹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顶层设计、评价人员提高自身的评价素养与能力、优化评价氛围以促进综合素质评价的常态化实施、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以彰显两个课堂协同育人的效果等方面入手,逐步解决综合素质评价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效果。
温程芳[9](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 ——以石河子大学为例》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迫切需要能够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责任担当精神,去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压力。”中国青年担负着实现中国梦的重大历史使命。新时代高校顺应时代要求,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及方法,在广泛的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及培育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培育对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综合梳理当前国内外学者有关于此类研究的内容及观点,在此基础上阐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二部分:对核心词“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进行相关概念界定,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论、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理论、习近平关于大学生责任担当的相关论述为理论基础,进一步论述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实证调查部分,本研究以石河子大学10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10名学生、20名老师的访谈反馈结果为现实依据,对目前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政治责任担当具备基本认知,认同持积极态度,行为践行情况良好;(2)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生命责任情感,乐于在生活中践行助人为乐行为;(3)普遍具有良好的学习责任担当意识,学习活动参与度高;(4)网络责任担当意识认知水平较高,理性上网行为践行度较高;(5)学校责任担当具备基本认知,责任行为落实一般。对新时代学校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学校总体培育方向把握到位,社会责任担当培育目标逐级推进;(2)思政课教师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课堂上注重渗透社会责任担当培育;(3)学校依托新媒体技术开展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取得显着效果;(4)学校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社会责任担当培育环境,形成良好风气。第四部分:依据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存在总体水平不高,责任认知最低;政治责任担当意识和学校责任担当意识发展缓慢的问题。在培育层面存在培育目标针对性不足、培育内容不够完善、培育途径不够多样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分析引起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责任担当培育重视程度较弱,顶层设计不够全面;(2)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协同发展不能深入;(3)理论指导与实践锻炼之间衔接不当,社会责任担当践行受到阻碍;(4)社会责任担当培隐性培育不够完善,需要发挥教师示范引领作用;(5)学生自身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缺失,朋辈群体的不良影响;(6)社会环境负面影响,弱化培育效果。第五部分: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的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从顶层设计、培育内容、培育方法,培育渠道、队伍建设五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新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有效对策。
刘美玉[10](2020)在《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 ——以M大学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日益扩增,使少数民族高等人才的培养质量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少数民族群体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日趋显现,由于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特征、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不尽相同,其在汉民族为主体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会遇到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学习问题。适应大学学习是保障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基础,其适应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自身未来发展,牵扯我国少数民族高等人才的培养质量,继而影响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朝鲜族作为我国在地域上分布较广、民族教育特色鲜明、家庭结构复杂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中的适应水平必然与其他少数民族不同。因此,关注朝鲜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具有其独特价值和必要性。本论文以处于汉民族为主体环境的M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的研究问题是:第一,了解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第二,从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毕业高中、家庭用语、家庭居住成员、经济情况七个方面分析不同特征的朝鲜族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及维度上的差异;第三,探讨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情况,分析存在的不良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第四,提出改善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对策。本研究以M大学17个学院的朝鲜族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采取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 200位调查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197份。研究工具是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大学生学习适应情况调查问卷》相关内容,并结合研究对象特点进行调整而形成。研究以学习态度与动力、学习方法与能力、学校教学与管理、自我认知与心理、学习环境与社交共十二个维度,来测量M大学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水平。访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学院、不同生源地、不同高中背景的16位朝鲜族大学生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从个人学习背景、入学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教学与管理评价、自我认知、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逐一展开。通过SPSS分析和访谈内容的整理,发现M大学朝鲜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整体状况居于一般偏下水平。朝鲜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及各维度在性别、毕业高中、家庭使用语上无显着差异。不同年级的朝鲜族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社交关系四个方面。不同家庭所在地的朝鲜族大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自我认知三个方面差异显着。不同居住成员的朝鲜族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社交关系三个方面上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朝鲜族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校管理、自我认知、学校环境五个方面上存在显着差异。此外,M大学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现象具体表现为:学业成绩重视度不足、缺乏专业兴趣、未来规划模糊、学习内容内化困难、课堂师生互动遇阻、授课方式枯燥,课程时间安排不适应、学习评价不适应、朝鲜语能力对专业学习的影响,汉语能力产生差距感、班级学习风气不佳、人际交往受挫。针对上述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研究者从个人层面、教师层面和学校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首先,学生应重视个人职业规划,明确学习目标,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时刻端正学习态度。其次,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优化授课方式,加强课程反馈机制;辅导员和班导师应按期开展班会等思想建设活动,优化学习风气。最后,学校可以通过语言课程的开设提高朝鲜族大学生的学术语言水平,课时安排应更加科学,创造多样的教学环境。
二、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之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大数据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大数据与教育交叉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析 |
第三节 逻辑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内容框架 |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预期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
一、大数据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之数据生成逻辑 |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之数据发展动因 |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数据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数据应用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自组织系统阐释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自组织系统特征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化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换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数据工作机制 |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
一、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访谈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一、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
二、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与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体系 |
四、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转型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优势 |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数据交互 |
三、教育管理平台载体的数据智能 |
四、教育管理实践数据的跨域应用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分析 |
一、基于数据技术的效率提升 |
二、基于证据的日常教育管理 |
三、基于数据评价的工作改进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向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呈现 |
一、精准画像:大数据精确反映学生行为状态 |
二、规律探寻:大数据有效呈现学生活动规律 |
三、超前感知:大数据准确研判学生活动趋向 |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
一、线性思维 |
二、系统思维 |
三、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
一、普适教育 |
二、个性化培育 |
三、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 |
一、认知培育 |
二、实践养成 |
三、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
第五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 |
一、需求侧适应 |
二、供给侧发力 |
三、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二、守正创新原则 |
三、趋利避害原则 |
四、循序渐进原则 |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与运行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建模分析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解释与反馈 |
第三节 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 |
一、数据画像 |
二、精准资助 |
三、异常告警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
第一节 个体主观条件 |
一、培育大数据意识与大数据思维 |
二、掌握大数据知识与大数据技能 |
三、提升大数据伦理与管理理性 |
四、把握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技术条件保障 |
一、开发和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 |
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核心技术团队 |
第三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推进教育政策实施与制度建设 |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
第四节 文化环境保障 |
一、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
二、培育校园数据文化 |
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
结语: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研究成果概览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2.5 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 |
1.3 概念的厘清 |
1.3.1 高校第二课堂 |
1.3.2 高校第二课堂学生行为 |
1.3.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 |
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点 |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的行为本质 |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行为意义 |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下行为与思想关系 |
2.1.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行为理论 |
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支点 |
2.2.1 心理学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
2.2.2 教育学关于第二课堂的核心理论 |
2.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切入点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理论 |
2.3.2 新时代第二课堂建设的政策及其思想 |
2.3.3 网络与信息数字技术的相关理论 |
2.3.4 定性定量的教育研究相关理论 |
第三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 |
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
3.1.1 行为产生发展机制 |
3.1.2 影响行为的因素 |
3.1.3 行为影响的因素 |
3.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形态 |
3.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发展 |
3.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现实形态的原因 |
3.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评价 |
3.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评价的现状 |
3.3.2 第二课堂评价现状的原因 |
第四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方法论 |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4.1.1 量化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
4.1.2 行为的统计物理研究 |
4.1.3 因果关系的误区 |
4.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描述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过程描述数据 |
4.2.2 学生成长发展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3 行为研究设计 |
4.3.1 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 |
4.3.2 学生行为的数据记录采集 |
4.3.3 学生行为数据的求证与评价 |
4.4 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借鉴与对比 |
第五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实践案例 |
5.1 案例数据概况 |
5.1.1 行为数据的基本情况 |
5.1.2 学业成绩基本情况 |
5.1.3 毕业去向 |
5.1.4 职业发展状态 |
5.1.5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 |
5.2 案例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 |
5.2.1 行为状况统计学分析 |
5.2.2 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分析 |
5.2.3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研究 |
第六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用 |
6.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 |
6.1.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观测价值 |
6.1.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判断价值 |
6.1.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预测价值 |
6.2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导思想 |
6.2.1 树立“大思政”格局的理念 |
6.2.2 巩固增强获得感的内容创新理念 |
6.2.3 强化信息技术同步的形式创新理念 |
6.3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原则 |
6.3.1 精准教育原则 |
6.3.2 数据研究原则 |
6.3.3 评价反馈原则 |
6.3.4 行为评价思想的反思 |
6.4 基于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
6.4.1 第二课堂组织工作机制 |
6.4.2 第二课堂过程管理机制 |
6.4.3 第二课堂评价导向机制 |
6.4.4 第二课堂支持保障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碎片化传播及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碎片化传播概述 |
一、“碎片化传播”释义 |
二、碎片化传播的成因 |
三、碎片化传播的表现 |
第二节 大学生自主学习概述 |
一、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释义 |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
三、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测量维度 |
第二章 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影响 |
第一节 关系假设 |
一、碎片化传播与大学生自主学习内容间关系假设 |
二、碎片化传播与大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关系假设 |
三、碎片化传播与大学生自主学习决策间关系假设 |
四、碎片化传播与大学生自主性学习兴趣点间关系假设 |
第二节 数据检验与过程影响分析 |
一、数据检验 |
二、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影响分析 |
第三章 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影响 |
第一节 关系假设 |
一、传播内容碎片化与自主学习效果关系假设 |
二、传播时空碎片化与自主学习效果关系假设 |
三、受众注意力碎片化与自主学习效果关系假设 |
四、传播载体碎片化与自主学习效果关系假设 |
第二节 数据检验与效果影响分析 |
一、数据检验 |
二、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影响分析 |
第四章 基于碎片化传播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探讨 |
第一节 应遵循的原则 |
一、全局原则 |
二、批判原则 |
第二节 应遵循的策略 |
一、零存整取策略 |
二、自我规范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问卷调查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课堂参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六、相关概念 |
第一章 课堂参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工具 |
第二节 数据处理 |
一、问卷回收情况 |
二、样本结构 |
三、大学生课堂参与调查问卷 |
四、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 |
第三节 研究结果和分析 |
一、大学生课堂参与现状分析 |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三、课堂参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的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课堂参与视角探究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 |
第一节 从课堂行为参与角度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 |
一、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投入不足 |
二、教育观念传统化,课堂参与较被动 |
三、创新教育体系的缺失,缺乏参与途径 |
第二节 从课堂认知参与角度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 |
一、知识基础的不牢固,认知能力不足 |
二、功利学习动机太强,认知意识薄弱 |
三、课程考核方式单一,认知思维固化 |
第三节 从课堂情感参与角度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 |
一、学生心理因素受限,课堂互动受阻 |
二、师生缺乏有效沟通,交往质量不高 |
三、学科兴趣培养匮乏,学习动力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课堂参与视角探究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
第一节 提升课堂行为参与 |
一、提高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
二、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培养行为参与意识 |
三、增设创新实践课程,提供行为参与途径 |
第二节 提升课堂认知参与 |
一、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知识与思维并重 |
二、端正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创新性意识 |
三、构建多维评价体系,以思维开拓为导向 |
第三节 提升课堂情感参与 |
一、克服内敛与保守心态,营造互动课堂 |
二、提高师生间交往质量,促进有效沟通 |
三、推进各学科兴趣教育,增进学习动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问卷初稿 |
附录二:因子分析数据 |
附录三:问卷定稿 |
附录四: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五: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 ——以“双一流”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设计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方法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大学生 |
1.3.2 学业指导 |
1.3.3 学业指导体系 |
1.4 理论基础 |
1.4.1 学生发展理论 |
1.4.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 |
1.4.3 系统论 |
1.5 文献综述 |
1.5.1 学业指导机构研究 |
1.5.2 学业指导队伍研究 |
1.5.3 学业指导内容研究 |
1.5.4 学业指导形式研究 |
1.5.5 研究述评 |
第二章 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2.1 基于NVIVO12的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
2.1.1 文本分析对象的选择 |
2.1.2 学业指导资料编码过程 |
2.1.3 学业指导资料编码分析结果 |
2.2 “双一流”大学学业指导体系现状的特征分析 |
2.2.1 组织机构处于起步阶段 |
2.2.2 指导内容侧重于成绩提升 |
2.2.3 实践途径以传统指导形式为主 |
2.2.4 指导队伍以兼职人员为主 |
2.2.5 机构运行偏向基础职能 |
2.3 “双一流”大学学业指导体系存在的问题 |
2.3.1 学业指导体系整体设计意识薄弱 |
2.3.2 学业指导内容相对宽泛 |
2.3.3 学业指导人员专业化不够 |
2.3.4 学业指导体系建设标准单一 |
2.3.5 学业指导相关保障不足 |
第三章 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
3.1 哈佛大学学业指导体系的特征与经验 |
3.1.1 学业指导目标:全人发展 |
3.1.2 学业指导内容:以学术为主 |
3.1.3 学业指导队伍:团队建设,分工明确 |
3.1.4 学业指导机构:机构专设 |
3.2 清华大学学业指导体系现状 |
3.2.1 学业指导目标: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 |
3.2.2 学业指导内容:构建全频谱学习与发展支持体系 |
3.2.3 学业指导队伍:结构稳定、专业性强 |
3.2.4 学业指导机构:校院两级相结合 |
3.3 对高校构建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的启示 |
3.3.1 学业指导内容:学业学习与能力发展并重 |
3.3.2 学业指导服务:学习广度与能力深度相兼顾 |
3.3.3 学业指导队伍:学术团队与行政团队相结合 |
3.3.4 学业指导信息:指导团队与学生团队相融通 |
第四章 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的策略建议 |
4.1 要因校而宜、因材施教,明晰学业指导目标 |
4.1.1 学习方面:学术科研能力提升 |
4.1.2 能力素质方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4.2 要抓住基础面、提高核心力,优化学业指导内容 |
4.2.1 基础指导内容:覆盖全阶段的学业指导服务 |
4.2.2 核心指导内容:针对科研能力提升项目 |
4.3 要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创新学业指导形式 |
4.3.1 集体性的学业指导形式 |
4.3.2 个体指导形式 |
4.3.3 “互联网+”学业指导形式 |
4.4 要聚焦专业化、突出制度化,加强学业指导队伍建设 |
4.4.1 加强学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能力建设 |
4.4.2 加强学业指导机构的运行机制建设 |
4.5 要注重全面性、强化持续性,做实学业指导保障 |
4.5.1 保证学业指导运行的的经费保障 |
4.5.2 激励教师参与的政策保障 |
4.5.3 反馈学业指导效果的评价保障 |
4.5.4 内外交流的发展保障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理论阐释 |
一、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概念界定 |
(一) 风险 |
(二) 风险意识 |
(三)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 |
二、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相关理论渊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风险的主要论述 |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有关风险的时代阐释 |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风险思想的历史传承 |
(四)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镜鉴启示 |
三、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内容要素 |
(一) 新时代大学生面临风险的基本类型 |
(二)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基本内容 |
四、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现实意义 |
(一) 回应全球化时代发展的人才诉求 |
(二) 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求 |
(三) 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面临的新境遇 |
一、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面临的新机遇 |
(一) 外部环境更加多元立体 |
(二) 内容资源更加丰富多样 |
(三) 培育方式更加现代便捷 |
二、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面临的新挑战 |
(一) 新生风险的层出不穷为培育工作的系统性带来新挑战 |
(二) 培育主体的日益多元为培育工作的协调性带来新挑战 |
(三) 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为培育工作的创新性带来新挑战 |
三、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面临的新要求 |
(一) 新时代对培育工作的精细化程度提出新要求 |
(二) 新时代对培育工作的专业化程度提出新要求 |
(三) 新时代对培育工作的互动性提出新要求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实证分析 |
一、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问卷调查情况 |
(一) 调查对象的组成情况 |
(二)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现状 |
(三)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现状 |
二、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问题 |
(一) 高校风险预防管理意识不强 |
(二) 风险防范课程安排难以保证 |
(三) 教师自身风险防控知识欠缺 |
(四) 大众传媒风险教育功能有限 |
(五) 家庭相关风险教育长期离场 |
(六) 学生本身风险自觉意识淡薄 |
三、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问题归因分析 |
(一) 高校发展与社会现实融合度不够 |
(二) 课程设置与时代发展贴合度不高 |
(三) 教师素质与学生诉求契合度不足 |
(四) 大众传媒与自身责任匹配度不佳 |
(五) 家庭教育与学生发展适合度不高 |
(六) 自我培养与时代要求切合度不强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优化路径 |
一、营造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多维立体环境 |
(一) 政府完善相关风险制度,保证环境营造工作有章可循 |
(二) 大众传媒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线上线下风险宣传全面覆盖 |
(三) 高校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润物无声风险防范培育环境 |
(四) 家长注重风险防范教育,创建和谐自然风险教育家庭氛围 |
二、深化大学生风险防范能力教育改革 |
(一) 高校调整课程安排,设置系统的风险防范教育课程体系 |
(二) 教师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提升自身风险意识和教学质量 |
(三) 学生发挥主体意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自我培养与提升 |
三、推进大学生风险应对举措培训教育活动 |
(一) 加强宣传力度,普及风险防范应对理论知识 |
(二) 举办校园活动,发挥第二课堂风险教育功能 |
(三) 开展社会实践,优化学生风险防范能力素质 |
四、培养强化大学生风险责任担当意识 |
(一) 树立弘扬风险责任担当榜样,塑造良好社会风尚 |
(二) 健全高校风险教育沟通体系,构建表达协商机制 |
(三)优化家庭风险责任教育方式,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
(四)注重风险防范理论实践结合,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科研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湘西州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拓展训练 |
2.1.2 社会适应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实验前测情况分析 |
4.2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实验后测情况分析 |
4.3 对照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前测与后测结果分析 |
4.4 实验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前测与后测结果分析 |
4.5 拓展训练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分析 |
4.6 拓展训练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分析 |
4.7 拓展训练对不同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分析 |
4.8 拓展训练对不同专业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 |
附录B 社会适应能力量表计算方法 |
(8)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1.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益于培养高质量人才 |
2.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需加强规范 |
3.我国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关学理研究尚未成熟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已有研究现状 |
1.国内外大学生评价研究现状 |
2.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研究对象的选取 |
4.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一、识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综合素质 |
2.综合素质评价 |
3.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二)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相关概念辨析 |
1.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学生评价 |
2.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三)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 |
1.全面性评价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 |
2.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
3.学术能力与非学术能力相结合 |
4.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
5.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
二、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分析 |
(一)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依据 |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多元智能理论 |
3.发展性评价理论 |
(二)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架构 |
1.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念 |
2.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 |
3.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
4.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 |
5.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呈现与使用 |
三、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状况 |
(一)H大学概况简介 |
1.H大学基本情况介绍 |
2.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程序 |
(二)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
1.调查工具 |
2.调查实施 |
3.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成效 |
四、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问题及成因 |
(一)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问题呈现 |
1.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教育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 |
2.当前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仍较为偏重传统学生评价 |
3.在开展评价活动时过于强调量化评价方法的使用 |
4.评价结果的呈现与使用方式较为单一刻板 |
5.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等相关配套措施设计不完善 |
(二)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1.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 |
2.参与评价活动的相关主体缺乏较强的评价能力 |
3.评价实施过程中存有操作不当监管不力的现象 |
五、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优化策略 |
(一)加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研究 |
(二)统筹全局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顶层设计 |
(三)评价参与人员需切实提升自身的评价素养与能力 |
(四)优化学校的评价氛围以促进评价的常态化实施 |
(五)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以彰显两个课堂协同育人的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学生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B 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C 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D 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9)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 ——以石河子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概念界定 |
(一)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内涵 |
(四)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内容 |
(五)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原则 |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个人与社会关系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自由与责任关系理论 |
(三)习近平关于大学生责任担当的相关论述 |
三、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
(一)弘扬时代风貌,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需要 |
(二)突显价值引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
(三)丰富新时代教育内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
(四)提升公民素养,激发学生自我成长诉求的需要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现状 |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现状调查设计 |
(一)问卷统计情况 |
(二)访谈调查样本情况 |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状况分析 |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总体情况 |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具体情况 |
(三)新时代学校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情况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存在的问题 |
(一)总体水平需要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认知需要加强 |
(二)大学生“忠诚爱国”的认知需要提升,政治责任担当行为践行有待加强 |
(三)大学生“在校爱校”的情怀较浅,学校责任担当行为践行需要加强 |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一)社会责任担当培育目标缺乏统一性 |
(二)社会责任担当培育内容缺乏整体性 |
(三)社会责任担当培育途径缺乏多样性 |
三、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重视程度较弱,顶层设计不够全面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协同发展不能深入 |
(三)理论指导与实践锻炼之间衔接不当,责任践行受到阻碍 |
(四)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缺乏活力,教师示范引领需要加强 |
(五)学生自身责任意识缺失,朋辈群体不良影响 |
(六)社会环境负面影响,弱化责任培育效果 |
第四章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对策分析 |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社会责任担当系统培育格局 |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发力 |
(二)“教学育人”与“管理育人”协同发展 |
(三)“个人”与“集体”共同凝神聚力 |
二、丰富培育内容,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 |
(一)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
(二)弘扬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 |
(三)注重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 |
(四)增强大学生在校爱校情怀 |
(五)规范大学生网络责任行为 |
三、运用培育方法,锤炼大学生社会责任意志 |
(一)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积累,增强相关认知 |
(二)不同方式树立学习榜样,引领价值示范 |
(三)灵活采用典型伦理案例,开展道德讨论 |
(四)举办各种形式志愿活动,增强实践锻炼 |
(五)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熏陶,营造培育氛围 |
四、发挥学生特长,引导朋辈群体良性互动 |
(一)多种渠道组建良性朋辈群体,发挥学生个人特长 |
(二)加强朋辈群体骨干队伍选拔,注重学生成长诉求 |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学校教师责任素养 |
(一)提升教育者专业素质 |
(二)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
(三)扩大教育者道德影响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10)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 ——以M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总体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对象及特点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实施 |
一、研究方法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三、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第二章 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情况 |
第一节 学习适应性及各维度描述统计 |
一、学习适应性描述统计 |
二、学习适应性各维度描述统计 |
第二节 学习适应性及各维度差异分析 |
一、学习适应性的年级差异分析 |
二、学习适应性的家庭所在地差异分析 |
三、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分析 |
四、学习适应性的毕业高中差异分析 |
五、学习适应性的专业类别差异分析 |
六、学习适应性的家庭用语差异分析 |
七、学习适应性的家庭居住成员差异分析 |
八、学习适应性的父亲学历差异分析 |
九、学习适应性的母亲学历差异分析 |
十、学习适应性的家庭经济情况差异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及特征 |
一、学习适应性整体现状 |
二、学习态度与动机方面特征 |
三、学习方法与能力方面特征 |
四、学校教学与管理方面特征 |
五、自我认知与心理方面特征 |
六、学习环境与社交方面特征 |
第二节 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的问题 |
一、学习态度与动机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学习方法与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学校教学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自我认知与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五、学习环境与社交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不良影响因素 |
一、内部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第四章 提高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策略 |
第一节 个人层面 |
一、重视职业规划,树立学习目标 |
二、培养专业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
三、提升语言技能,增强学习能力 |
四、提高自我认知,加强心理疏导 |
第二节 教师层面 |
一、突出课程特点,改进授课方式 |
二、加强师生交流,重视学习反馈 |
三、开展学习活动,培养优良学风 |
第三节 学校层面 |
一、开设汉语课程,增强朝鲜族大学生汉语水平 |
二、合理安排课时,丰富不同学科课程开展形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之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邓晶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D]. 王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研究[D]. 林荷丽.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课堂参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 邓同玲.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 ——以“双一流”大学为例[D]. 袁世杰.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6]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研究[D]. 王盛椿. 山东大学, 2020(10)
- [7]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湘西州高校为例[D]. 袁强. 吉首大学, 2020(03)
- [8]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H大学为例[D]. 王雯雯. 河南大学, 2020(07)
- [9]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 ——以石河子大学为例[D]. 温程芳.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10]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 ——以M大学为例[D]. 刘美玉. 中央民族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