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器协助下的问题解决(论文文献综述)
王露[1](2021)在《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教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大概念统领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成为当前学科教学的研究热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进一步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从大概念出发,梳理和研究概念体系,建立学生进阶学习发展的框架。在目前素养为本、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以学科大概念为统领进行单元教学被认为是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理解大概念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如何围绕大概念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为此,笔者立足小学数学学科,对以大概念统领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进行了探索。从理论上讲,要将大概念统领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应对小学数学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进而分析大概念的价值意蕴,探讨大概念与单元教学设计的关系。围绕这一思路,特从六部分展开思考:第一章为绪论,采用文献研究法论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核心概念界定、相关研究综述、研究设计。第二章现状分析,运用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调查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突出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探究提供现实基础。第三章理论探讨,本章在大概念内涵、特性与层级结构剖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大概念与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契合关系,并以此阐述其重要价值。第四章机制挖掘,在前面现实基础和理论价值的分析下,本章从生成过程、支持条件和影响因素三方面详细阐述小学数学单元教学中大概念的发展机制。第五章框架搭建,本章以大概念在小学数学单元教学中的发展机制为依据,结合单元教学设计要素,搭建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框架,并详细阐述设计环节。第六章案例分析,本章紧接第五章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框架,创设案例进行实践分析,供一线教师参考。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是以大概念为主线的教学设计。大概念的思维过程主要以“感知—体验—扩展—整合—迁移—反思”为主线,其中“感知、体验”环节属于准备阶段,“扩展、整合”环节属于建构阶段,“迁移、反思”环节属于应用阶段。“三个阶段六个环节”在发生作用时都有与其相对应的支持条件、影响因素的参与和保障。在大概念统领下,与“三个阶段”相对应的大概念教学的六个基本环节是:提炼大概念、筛选大概念属于准备阶段;聚焦大概念、外显大概念属于建构阶段;活化大概念、评价大概念属于应用阶段。将单元教学设计基本五要素融入以大概念为核心的单元教学,由此搭建出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框架:提炼大概念,建立概念体系;筛选大概念,确定单元内容;聚焦大概念,明确单元目标;外显大概念,搭建问题体系;活化大概念,创设学习活动;评价大概念,实施单元评价。各关键环节密切联系,共同指向学生的深度理解和迁移应用。
石迎春[2](2021)在《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文中提出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缺乏“过程”的教育,具有极强的“结果导向”;二是对“归纳教学”重视不够,忽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学习。小学数学学科,学习内容具有“先验性、抽象性”,儿童掌握这种先于经验、脱离具体情境、经过多次抽象之后的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儿童学习的心理机制要求儿童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应浓缩再现人类数学发展的过程,要经历动手操作、实践探索,要亲历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旨在回应上述的诉求,变革儿童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知识的理解与智慧的生成。“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已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立足实际,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以归纳性教学理论的生成路径为指引,从“宏观的理论阐释——中观的模式建构——微观的教学实践”三个层面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做纵深的探查与研究。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构建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探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本研究围绕三个研究问题:1.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2.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是什么?3.如何修订和完善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具体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本研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进行分析,并基于对国内外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归纳及归纳教学”文献的分析,在结合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内涵、典型特征及其条件系统进行了阐述。之后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通过三轮的教学迭代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进行了回应,并对典型特征及其实现条件进行了完善。其次,本研究以“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为指引,利用视频图像分析法对小学数学10节典型的“关注过程、注重归纳”的教学课例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注重过程的归纳式教学”课堂样态是怎样的,之后确定了“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建构的五个核心要素:“类特征”的学习主题、“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探究性”的操作活动、“贯穿性”的归纳建构、“嵌入式”的学习评价,并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初步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Mode of Procedural Inductive Teaching,以下简称“P-I”教学模式)原型,并从指导思想、功能目标、操作流程和实现条件四个方面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初步构建的“P-I”教学模式具体的操作流程主要有:确立学习目标——设置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归纳新知——应用巩固这五个环节。最后,将“P-I”教学模式的原型与小学数学学科的典型案例结合进行具象化,展开了三轮的教学迭代。一方面是将教学理念转化成了实践,另一方面是对教学模式进行检验和修正,同时也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意义、价值、内涵等进行回应。第一轮教学研究是尝试和探索阶段,按照之前构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的考察。通过第一轮的教学实践,本研究对“P-I”教学模式原型的操作流程进行了优化,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了“P-I”教学模式的变式。第二轮是调整和改进的阶段,在第一轮的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对“P-I”教学模式进行中观的调整。进一步将教学模式的原型及其变式的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并增加了“P-I”教学模式的师生行为指南。第三轮是提升和应用的阶段,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对教学模式的细节进行打造,最终将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优化为:“确立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回顾反思”、“应用巩固,拓展延伸”五个环节,并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至此,经过三轮的教学迭代,本研究构建了与“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相互匹配的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P-I”教学模式原型、变式及其师生行为指南。本研究最终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P-I”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1.立足我国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尝试给出来自实践的探索;2.“P-I”教学模式很好地将“过程教育”与“归纳教学”思想结合起来;3.将“P-I”教学模式做变式的处理,以此来增加模式的灵活性;4.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另外,本研究在教学实践研究中,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进行了提炼。“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主要有:“聚焦‘核心内容’,确定类特征学习主题”“整体分析学习内容、把握知识本质”“剖析学生前概念、定位学习起点”“形成以‘单元’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主要有:“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实现多种形式的对话”“经历多种思维的沉思,实现新知的归纳”“对归纳的结论进行辨思,处理好‘或然与必然’的关系”“介入真实情境和任务,实行多元性教育评价”。
周菲菲[3](2021)在《信息技术与“3+4”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基础阶段课程的整合研究渐次深入。就数学课程而言,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经多年探索,成果丰富,但对于“3+4”培养模式来说,鉴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基础等明显区别于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在“3+4”数学课程中有效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实现教与学的双赢,这是当前摆在一线“试点”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首先通过梳理文献,研究国内外信息技术整合于数学课程教学的发展演变历程,发现当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无论在理念认识还是实际操作层面上较之过去更加深入。然后在分析“3+4”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数学课程开设情况、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信息技术与“3+4”数学课程整合的原则、整合的策略、整合的模式以及整合的常用载体。以此分析信息技术与“3+4”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分类整理了笔者的信息技术与“3+4”数学课程整合案例,以点带面揭示了运用不同策略和模式将信息技术整合于“3+4”数学课程的探索尝试。最后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一线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与“3+4”数学课程有效整合的想法和意见,由此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指出信息技术的价值被低估、信息技术运用不充分、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展望将来相关研究必将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核心作用将得到有效发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3+4”数学教与学将进一步推广。
张慧伦[4](2021)在《CTCL范式下高中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实验研究 ——以高中数学“对数函数的性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基于学习技术(CTCL)研究范式,以高中数学“对数函数的性质”内容为例,以认知起点作为切入点,关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起点变化,开展了技术促进学习者认知发展的实验教学。本研究针对以下三个研究问题进行:(1)学习者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起点”是否可以测查;(2)通过技术,对学习者课中的“认知起点”进行干预是否可以提升学业成绩;(3)课中的技术干预是如何改变学习者的认知起点的,能否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围绕上述的三个研究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准实验研究法,进行了以下五个部分的研究:第一,利用一组学习者进行课前认知起点的测查和分类,同时为前、后测卷的编制收集相应的信息;第二,利用另外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习者进行前测,取得学习者课前认知起点类型的同时,对被试的同质性进行检验;第三,依据测查和前测获得的数据,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者可能出现的课中认知起点进行预测,并利用一组同质的学习者对预测进行验证。同时,对实验教学中需用到的技术进行选择,并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第四,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者实施实验教学,并在教学结束后施以后测。两组学习者均开展依托于课前认知起点的个性化学习,其中,实验组将额外受到基于课中认知起点的实时干预,而对照组不会;第五,处理数据并进行综合的分析,得出基于研究问题的研究结论。通过以上五个部分的研究,发现基于学习技术(CTCL)研究范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入针对学习者当前认知起点的课中测查(下文中简称为“中测”)并进行实时干预,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业成绩和认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本研究最终得到如下三个结论:(1)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起点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得以测查的。(2)针对学习者课中的认知起点进行实时干预可以提升学习者的学业成绩。(3)课中的技术干预坚实了认知的发展趋势,推进了学习者的认知发展。
陈艳[5](2020)在《基于非易失性存储单元的神经网络加速器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s)等主流神经网络模型在众多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如CNN在图像识别上可获得超越人类的识别精度。神经网络取得的成功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方面,越来越深的神经网络模型使得神经网络能有效处理更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供训练的海量数据资源使得神经网络能够获得充分训练,从而具有更好的决策能力。然而,上述两方面提升神经网络性能的同时也带来了大规模的计算参数,这为硬件加速处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应对大规模计算参数挑战,高性能加速器架构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在众多高性能硬件计算架构中,由于能突破传统计算架构的存储墙问题,基于非易失性存储(non-volatile memory:NVM)器件的计算架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这是由于基于NVM的计算架构是一类存算一体化的架构,支持直接在存储单元内进行计算,无需执行从存储器读取数据到计算模块的操作。现有的NVM器件主要包括忆阻器、忆容器等。与传统冯诺依曼处理器中存算分离计算模式相比,NVM加速器通过直接在存储器内执行计算,大规模减少数据移动量,能有效降低访存开销、提升计算性能。然而,现有的NVM加速器结构仍面临以下挑战:1)受限玻尔兹曼机(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RBM)作为DBN的基本结构,其训练过程中包括频繁的正向和反向传播迭代计算,现有存内计算加速器在处理迭代计算中间结果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硬件资源,硬件处理周期长,导致计算能效低;2)CNN中存在大量的可复用数据,这些可复用数据存在于不同的行和列中。然而,现有的存算一体化存储部件由于不支持行、列双向访问,不能有效利用卷积中的可复用数据,存在灵活性差的问题;3)现有的忆阻CNN加速器由于无法处理卷积输入中的交叠数据,不能有效利用可重用数据,导致硬件计算能耗高;4)神经网络加速器中单个神经元电路面积大、功耗高,导致可扩展性差的问题。针对以上挑战,本文以基于NVM的神经网络加速器为课题展开研究,通过相应功能电路模块的设计与研究,探索降低大规模神经网络硬件计算的能耗和面积开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RBM训练能效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忆阻RBM加速器。该加速器采用2块忆阻器阵列存储RBM正、反向传播权重,并通过忆阻缓存器连接RBM神经元输出和权重阵列,形成存储单元与计算单元的并联结构,并行执行神经元输出值存储与权重阵列的乘加(multiply-and-accumulate:MAC)计算,实现一个计算周期内计算RBM的正/反向传播过程,提升RBM训练的计算能效。2.针对存算一体化存储器在卷积复用计算时不支持行列双向访问的问题,提出混合CMOS忆阻器的行列双向访问存储器。在该存储器中,忆阻器单元用于存储数据,并通过结合CMOS晶体管构建行列访问路径,形成具有行、列双向访问功能的存储器,提升对局部数据的访问效率,降低卷积神经网络硬件计算的访存开销。3.针对现有的忆阻CNN加速器不能有效处理卷积计算中输入数据交叠的情况,提出基于忆阻器的数据复用加速器。该加速器基于卷积步长对输入特征图和卷积核进行切片处理,消除不同卷积步长对忆阻阵列间数据复用的影响,使得输入数据可在相邻的忆阻交叉阵列中进行复用。该忆阻加速器内部的交叉阵列按照切出的卷积核数据片进行部署,用于支持复用数据流,实现数据复用计算,减少数据移动,节约能耗开销。4.针对神经网络近似计算电路可扩展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忆容器的低功耗紧凑型神经网络加速器结构,通过配置忆容值形成不同的神经网络连接,实现近似地计算不同的数学函数。在该加速器中,多个忆容器直接与MOS晶体管的浮栅极相连,形成结构简洁的可编程Neuron-MOS结构,降低神经形态计算电路的面积开销,提高可扩展性。此外,该忆容加速器利用电容耦合原理实现神经元的超低功耗计算,有效降低神经网络计算开销。上述研究内容所完成的一系列基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存储/计算结构设计和研究,有效探索大规模神经网络计算开销的节约空间,这对相应功能电路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赵翌琳[6](2019)在《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养老空间资源供不应求,而乡村空心化现象却日趋严重。另一方面,我国老年人中低龄老人与可自理老人占比较高,他们向往宁静优美的环境,具有回归田园、健康饮食、精神慰藉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需求。然而,如何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以解决城乡空间资源矛盾,尚缺乏理论支持。在此背景下,提出:城市老人可利用改造后的乡村空置房进行养老,并通过参与农业种植、农村管理、志愿服务等生产性活动,创造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并以此获得身心健康与精神愉悦。这种乡村生产性养老模式可在实现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同时,以养老资源为媒介激发城乡资源重构,是解决养老需求与盘活乡村存量资源的关键结合点。本文主体分为理论建构与方法研究两部分。理论研究部分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厘清其发展脉络,汲取现有研究优点并指出其局限性,进而构建出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概念与理论框架,并以天津市为例对老年人进行实地问卷调研,明确其乡村生产性养老意愿与具体需求,并进一步确认了在天津建设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可行性;继而对国外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对天津、北京、成都等地案例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得出影响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运营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政策投资、选址区位、建筑规划设计、生产性空间与管理服务。方法研究部分则在建筑学范畴内对选址方法与建筑规划设计方式进行探讨。首先基于针对天津市老年人的问卷调研结果,使用SPSS软件分析筛选,得出空气质量、医疗条件、交通便捷度、植被水域覆盖、气候条件、购物条件和周边景点名胜等选址评价指标;并采用AHP法利用yaahp软件计算指标权重,构建出一套基于老年人意愿的选址评价体系;继而借助GIS工具与大数据方法进行精确选址,对天津市全部村庄的各指标逐一评分,所涉及的方法包括泰森多边形法、GIS文件地理数据库网络数据集服务区分析法、遥感影像数据识别法、缓冲区法等。在针对每项指标制定评价标准后,对天津市4057个村庄的每项标准依次评分,并计算得出每个村庄的加权总分,作为判断其是否适合建设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利用卫星地图对196个高分村庄进行二轮筛查,最终得到46个适建村庄。通过对这46个村庄进行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结合选址结果选取四道沟村作为设计改造试点,从规划布局、建筑设计改造、生产性空间布置、设备改造与细部处理四方面提出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设计改造策略。本文明确了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概念、优势与价值,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选址评价体系与设计改造策略,对于促进城乡融合、缓解城市养老压力、改善乡村空心化、提升老年人自我价值均有重要意义,对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开发建设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符方杰[7](2019)在《中法高中数学课程中信息技术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数学跟哲学一样是所有科学的基础,是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基石,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学的研究与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与此同时,数学与信息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法国较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环节,并不断完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的整合.因此,有必要对法国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进行研究,通过借鉴法国优秀的经验,进而为中国数学教育的信息化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以中法两国高中理科数学教材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中国教材以2003年人教A版为参考,包括必修1到5以及选修2-1、2-2、2-3,法国教材以Sesamath和MAGNARD合作出版的MATHS理科教材(简称SM教材)为参考.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对中法两国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信息技术内容进行研究.首先,对中法高中数学教材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比较,具体内容为:(1)在教材内容中信息技术运用的比较方面,发现:两国信息技术使用的工具种类相近,但使用信息技术的总量上,法国教材中总量较高且在课后习题中较为突出,中国教材多以专题的形式在拓展阅读中出现;(2)在教材习题中信息技术运用的比较方面,主要是在数与代数、概率与统计、几何三大模块以及在各章节中的分布情况,发现:法国教材中分布广泛,中国教材中多以使用信息技术计算为主;(3)在教材习题中信息技术运用的难易程度比较方面,在鲍建生提出的习题难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数学习题中信息技术的特点,建立数学习题中运用信息技术的难度模型,并利用Excel软件整理处理了统计数据,比较了中法两国教材习题中的信息技术运用的难易程度,发现:法国教材习题中信息技术运用难度总体高于中国,但在各模块又略有不同.其次,对法国数学中信息技术的优秀案例进行展示,具体内容为:(1)在数学教材的案例展示方面,依据信息技术特点分为使用计算器或者计算机绘图、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运算、按照已有算法实现目标、设计算法并通过编程实现,四个层次进行展示;(2)在数学教育网站中的优秀案例展示方面,并主要介绍了Mathgraph等几种常见信息技术软件的使用优势.通过案例展示发现,法国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贯穿于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及学生课后解题的整个过程,并与他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且配套有专业的数学网站和软件.最后,探讨我国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应该如何展开融合.较之法国,我国数学教材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够广泛,但在信息技术专题中对学生自主探究使用信息技术的引导值得推广.为了更好的融合我国数学与信息技术,在对我国数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数学中信息技术运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并结合法国案例展示中信息技术与课堂、习题等相互融合的优点给出信息技术与中国高中数学融合的探索案例。
吴玉[8](2019)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增能实践研究 ——以南京市太阳花残疾人之家为例》文中提出近些年来,我国借鉴国内外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经验和方案,采取政策扶持和市场推动的方式,针对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模式,并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对残疾人参与就业进行兜底保障和提供就业新的增长点,提升劳动技能,保障就业权利,改观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本研究从增能理论视角出发,以南京市太阳花(化名)残疾人之家的辅助性就业服务为基础,将在机构进行日托训练的智力和肢体残疾人作为服务对象,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对相关增能研究、增能取向的社会工作研究以及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研究进行梳理整合,采取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实地观察法,将机构辅助性就业服务的增能实践操作化成三个介入层次,即从个人层面、人际关系层面和社会层面对机构残疾人进行增能,提升自立自理能力、心理支持状态和社会归属感,以期在恢复残疾人无能感的基础上,对其赋能,增强其自我控制感,为残疾人参与辅助性就业提供可能性。从目标完成情况、满意度评估和社会工作者自评三方面,对机构开展的辅助性就业服务进行增能效果评估;对机构开展辅助性就业服务中的优势进行分析;对机构在提供辅助性服务、增能实践、社会工作者所承担的“使能者”等层面进行反思。经研究发现,太阳花残疾人之家的辅助性就业服务在增能实践过程中获得了相应成效,达到了满足残疾人基本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获得就业权利和劳动报酬、提升残疾人综合能力的目的;但也存在着个性化服务较少、专业性人才队伍不足、服务专业性缺乏和资金短缺等问题,因而需要增强机构管理的规范性,提升机构服务的专业性和质量,设置社会工作专职岗位,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机构资金筹措能力,推进资源整合力度等,以更好的发挥辅助性就业的功能,促进残疾人能力的增长。
黄丽丽[9](2019)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计算器使用合理性的探究》文中研究指明计算器这种信息技术工具已经在中小学阶段基本上达到了普及,特别是课本教材加入使用计算器工具解决数学问题的知识点近些年逐渐明显增加。本文研究基于基本问题“计算器是怎么影响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展开调查研究,描述和分析了初中生运算能力水平在计算器环境下的影响状况。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计算器的使用与运算能力水平的影响关系是正向的且相关性很强”。文章从计算器可以给数学教学带来什么、计算器的教育功能、计算教学,如何把握计算器使用的时机和度、计算器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不再仅仅围绕计算器的使用弊端,从这些角度来探讨计算器的合理使用对策和建议。
李远敏[10](2018)在《轻度智障人士职业技能提升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以昆明X中心增能小组为例》文中认为智障人士是残疾人中人数较多的特殊社会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青年时期他们面临着多方面的需求,尤其在就业方面的需求。综观智障人士的就业模式可知,庇护性就业模式被普遍应用于残疾人就业中,而职业技能的提升构成了庇护性就业的关键环节,对推进残疾人成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增能理论为指导,以昆明X中心庇护性就业中的手工编珠增能小组为例,从智障人士的手工编珠技能的学习和提升、成员间的互助和合作、社会环境支持体系的建立三个方面开展服务,通过社会工作的视角帮助智障人士提升职业技能的同时促使其实现增能。在社会工作的实务方法引导下,本文采用个案社会工作和小组工作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通过评估智障人士的能力和需求,从而设计针对性的个人支持服务计划;另一方面,以小组工作的实务方法采用集中技能培训的方式,充分运用庇护性就业的模式引导智障人士学习相关的职业技能,并在此过程中培养智障人士间的情感互动和促进其有效的沟通方式。在增能理论的指导下探索昆明X中心智障人士庇护性就业技能提升的增能技巧,并在开展个案和小组的实务过程中研究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的角色和专业价值,形成在该服务机构背景下社会工作帮助智障人士提升职业技能的有效服务模式。通过社会工作者对该服务实践的效果评估,其评估结果表明了社会工作介入个案的手工编珠技能提升取得了一定成效;与此同时,开展小组实践对于促进智障人士的职业技能提升是值得肯定的。因此,研究发现:个案与小组相结合的实务方法介入智障人士的职业技能提升的目的是可实现的。但是,笔者也发现了社会工作介入智障人士的职业技能提升,促使该群体更好实现就业也遇到诸多障碍,需要不断反思。
二、计算器协助下的问题解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器协助下的问题解决(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教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现实诉求:新时代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
1.1.2 价值澄明:大概念的整合功能 |
1.1.3 视角拓宽: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有待加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大概念 |
1.2.2 数学大概念 |
1.2.3 单元教学设计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大概念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单元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价值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思路 |
1.5.4 研究方法 |
2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
2.1 调查设计 |
2.2 经验归纳 |
2.2.1 重视问题解决 |
2.2.2 强调团队协作 |
2.3 问题梳理 |
2.3.1 单元教学目标系统性不够 |
2.3.2 单元教学内容结构性不强 |
2.3.3 学习结果深度不足 |
2.4 原因分析 |
2.4.1 缺乏整体理念 |
2.4.2 缺乏知识整合 |
2.4.3 缺少整合工具 |
3 大概念的价值分析 |
3.1 大概念的内涵、特性、层级结构 |
3.1.1 大概念的内涵 |
3.1.2 大概念的层级结构 |
3.1.3 大概念的特性 |
3.2 大概念与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契合性分析 |
3.2.1 大概念是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学科内容的固定锚点 |
3.2.2 整合是大概念和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共同目标指向 |
3.2.3 大概念是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 |
3.3 整合价值:学习和教学 |
3.3.1 学习整合价值 |
3.3.2 教学整合价值 |
4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中大概念的发展机制 |
4.1 生成过程 |
4.1.1 准备阶段 |
4.1.2 建构阶段 |
4.1.3 应用阶段 |
4.2 支持条件 |
4.2.1 准备阶段:明确学习方向 |
4.2.2 建构阶段:巧设问题情境 |
4.2.3 应用阶段:设置学习活动 |
4.3 影响因素 |
4.3.1 个体经验是学生大概念生成的首要前提 |
4.3.2 综合评估是学生大概念生成的重要保障 |
4.3.3 各方协助是学生大概念生成的必然要求 |
4.4 发展机制 |
5 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
5.1 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框架概述 |
5.2 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基本环节 |
5.2.1 提炼大概念,建立概念体系 |
5.2.2 筛选大概念,确定单元内容 |
5.2.3 聚焦大概念,明确单元目标 |
5.2.4 外显大概念,搭建问题体系 |
5.2.5 活化大概念,创设学习活动 |
5.2.6 评价大概念,实施单元评价 |
6 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6.1 提炼大概念,建立概念体系 |
6.1.1 研读课程标准,梳理大概念 |
6.1.2 解构教材框架,挖掘大概念 |
6.2 筛选大概念,确定单元内容 |
6.3 聚焦大概念,明确单元目标 |
6.4 外显大概念,搭建问题体系 |
6.5 活化大概念,创设学习活动 |
6.6 评价大概念,实施单元评价 |
7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3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学习前测试题 |
附录4 《小数乘、除法》单元专项练习 |
致谢 |
(2)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召唤“过程的、归纳的”教学 |
(二)教育改革诉求“注重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
(三)知识的“先验性”和儿童学习心理机制呼唤“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四)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
二、研究问题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阐释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构建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修正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四、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的研究 |
(一)“过程教育”涵义及价值 |
(二)课程中的“过程目标” |
(三)关于“过程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二、关于“归纳”及“归纳教学”的研究 |
(一)“归纳推理”涵义及价值 |
(二)数学课程中的“推理能力” |
(三)关于“归纳式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三、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 |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
(二)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 |
(三)教学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四、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阶段 |
(三)研究框架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研究的学校 |
(二)研究的学科 |
(三)典型课例的选取 |
(四)实践研究的教师和学生 |
三、研究方法的确定 |
(一)文献分析 |
(二)视频图像分析 |
(三)课堂观察 |
(四)访谈 |
(五)作品分析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一)教学模式理论阐释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二)教学模式原型构建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三)教学模式实践修订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五、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
第四章 “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理论阐释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基础 |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现实基础 |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基本内涵 |
(一)归纳式教学 |
(二)过程性教学 |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典型特征 |
(一)情境性 |
(二)过程性 |
(三)建构性 |
四、“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条件系统 |
(一)教学的情境性条件 |
(二)教学的过程性条件 |
(三)教学的建构性条件 |
五、小结 |
第五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构建 |
一、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结构 |
(三)教学方式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核心要素 |
(一)“类特征”的学习主题 |
(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
(三)“探究性”的操作活动 |
(四)“贯穿性”的归纳建构 |
(五)“嵌入式”的学习评价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设计 |
(一)指导思想 |
(二)功能目标 |
(三)操作流程 |
(四)实现条件 |
四、小结 |
第六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迭代 |
一、模式的第一轮运用:宏观的尝试和探索 |
(一)第一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一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一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一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二、模式的第二轮运用:中观的调整与改进 |
(一)第二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二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二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二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三、模式的第三轮运用:微观的提升与应用 |
(一)第三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三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三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三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四、三轮教学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一)三轮迭代教学研究概述 |
(二)对三轮迭代教学研究的评鉴 |
(三)对“P-I”教学模式的讨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对研究问题的回应 |
(一)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的修订与完善 |
二、研究结论 |
(一)“P-I”教学模式阐释 |
(二)“P-I”教学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 |
(四)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反思 |
(二)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信息技术与“3+4”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信息技术 |
2.1.2 课程整合 |
2.1.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 |
2.2.2 认知学习理论 |
2.2.3 多元智能理论 |
第3章 信息技术与“3+4”数学课程整合的合理性 |
3.1 国内外关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过程 |
3.1.1 国外研究现状 |
3.1.2 国内整合现状 |
3.2 “3+4”模式及“3+4”数学课程特点 |
3.2.1 “3+4”培养模式 |
3.2.2 “3+4”课程设置 |
3.2.3 “3+4”学生特点 |
3.2.4 “3+4”数学课程开设现状 |
3.3 信息技术与“3+4”数学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3.1 信息技术与“3+4”数学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
3.3.2 信息技术与“3+4”数学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
第4章 信息技术与“3+4”数学课程整合设计 |
4.1 信息技术与“3+4”数学课程整合原则 |
4.2 信息技术与“3+4”数学课程整合策略 |
4.3 信息技术与“3+4”数学课程整合模式 |
4.4 信息技术与“3+4”数学课程整合的常用手段载体 |
第5章 信息技术与“3+4”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 |
5.1 用好课本资源,利用不同信息技术手段探究知识 |
5.2 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性用好信息技术资源 |
5.2.1 结合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 |
5.2.2 结合计算机专业 |
5.2.3 结合数控专业 |
5.3 借助网络资源,营造生态课堂 |
5.3.1 在实验中运用腾讯在线文档提高效率 |
5.3.2 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突破时空限制 |
第6章 调查反思及展望 |
6.1 调查对象 |
6.2 调查方法 |
6.3 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
6.4 调查数据处理及分析 |
6.4.1 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6.4.2 教师问卷调查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6.5 问题及展望 |
6.5.1 存在的问题 |
6.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对口高考考纲中关于考点、难度和分值的整理 |
附录二: 学生版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教师版调查问卷 |
致谢 |
(4)CTCL范式下高中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实验研究 ——以高中数学“对数函数的性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三种较具影响力的认知发展理论 |
2.1.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1.3 知识整合框架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2.1 CTCL范式下认知发展的研究 |
2.2.2 数学教学中认知发展的研究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问卷调查法 |
3.1.2 准实验研究法 |
3.2 研究框架 |
第4章 认知起点的探查和实验前期准备 |
4.1 测查内容的选取 |
4.2 研究对象选择 |
4.2.1 被试职能分配原因 |
4.2.2 基于前测的同质性检验 |
4.3 认知起点的探查 |
4.3.1 对课前认知起点的测查 |
4.3.2 对课前认知起点的分类 |
4.3.3 对课中认知起点的预测 |
4.3.4 对课中认知起点的验证 |
4.4 基于认知起点的技术选择 |
4.4.1 技术选择的原则 |
4.4.2 具体的技术选择 |
第5章 实验教学的实施与数据分析 |
5.1 实验教学的设计 |
5.2 研究过程中的前测、中测与后测 |
5.2.1 研究过程中的前测 |
5.2.2 研究过程中的中测 |
5.2.3 研究过程中的后测 |
5.3 数据的综合分析 |
5.3.1 基于学业成绩的数据分析 |
5.3.2 基于认知发展的数据分析 |
第6章 研究总结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之处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测查卷 |
附录B 验证卷 |
附录C 前测卷 |
附录D 后测卷 |
附录E 中测试题 |
附录F 教学设计详案 |
附录G 视频资源文字稿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非易失性存储单元的神经网络加速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基于NVM的存内计算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工作 |
1.3.1 论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神经网络与非易失性存储器理论概述 |
2.1 神经网络 |
2.1.1 浅层神经网络 |
2.1.2 深度神经网络 |
2.2 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件 |
2.2.1 忆阻器 |
2.2.2 忆容器 |
2.3 基于NVM的存算一体化加速器 |
2.3.1 基于忆阻器的硬件加速器 |
2.3.2 基于忆容器的硬件加速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忆阻器的RBM加速器结构设计 |
3.1 引言 |
3.2 研究动机 |
3.3 基于忆阻器的RBM训练硬件结构 |
3.4 仿真评估 |
3.4.1 建立仿真 |
3.4.2 评估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忆阻行列双向访问存储结构设计 |
4.1 引言 |
4.2 研究动机 |
4.3 行列双向访问存储器设计 |
4.3.1 双向访问存储器整体结构 |
4.3.2 忆阻行列双向访问存储单元 |
4.3.3 单个存储单元仿真结果 |
4.3.4 存储部件双向访问分析 |
4.4 仿真评估 |
4.4.1 建立仿真 |
4.4.2 评估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忆阻器的数据重用CNN加速器设计 |
5.1 引言 |
5.2 研究动机 |
5.3 数据复用调度流和忆阻加速设计 |
5.3.1 基于切片的数据流策略 |
5.3.2 基于忆阻器的数据复用计算架构 |
5.4 仿真评估 |
5.4.1 建立仿真 |
5.4.2 评估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忆容器的近似计算结构设计 |
6.1 引言 |
6.2 研究动机 |
6.3 基于忆容器的近似计算单元整体结构 |
6.3.1 MC-ACU整体结构 |
6.3.2 MAC计算模块 |
6.3.3 神经元电路结构设计 |
6.3.4 MC-ACU的可编程特性 |
6.4 仿真评估 |
6.4.1 建立仿真 |
6.4.2 评估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养老现状及问题 |
1.1.2 我国乡村空心化现状及问题 |
1.1.3 契机:我国低龄老人蕴含着巨大的生产潜力 |
1.2 研究概念界定 |
1.2.1 生产性养老 |
1.2.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 |
1.3 文献综述 |
1.3.1 生产性养老理论文献综述 |
1.3.2 城市老人乡村生产性养老理论文献综述 |
1.4 研究问题 |
1.5 论文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案例分析法 |
1.6.3 问卷调研与访谈 |
1.6.4 层次分析法 |
1.6.5 多学科交叉法 |
1.6.6 GIS空间分析法 |
1.6.7 实证研究法 |
1.7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7.1 研究目标 |
1.7.2 研究意义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基本概念构建 |
2.1 生产性养老 |
2.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概念及优势 |
2.2.1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概念 |
2.2.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优势 |
2.3 天津市老年人乡村生产性养老意愿 |
2.3.1 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
2.3.2 天津市老年人生产性养老意愿分析 |
2.3.3 天津市老年人乡村养老意愿分析 |
2.4 小结:乡村生产性养老社区建设可行性分析 |
第3章 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影响因素分析 |
3.1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发展现状 |
3.1.1 国外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案例分析 |
3.1.2 国内乡村空置房改造养老项目对比分析 |
3.1.3 国内乡村生产性养老项目对比分析 |
3.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影响因素分析 |
3.3 小结: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发展需求分析 |
第4章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方法研究与应用 |
4.1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评估体系 |
4.1.1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指标确立 |
4.1.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指标权重分析 |
4.2 天津市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应用研究 |
4.2.1 对不同指标的分析 |
4.2.2 选址结果 |
4.3 小结 |
第5章 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设计改造策略 |
5.1 天津市村庄生产性适老社区适建性分析 |
5.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设计改造案例分析 |
5.3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改造策略总结 |
5.4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设计与改造应用——以四道沟村改造方案为例 |
5.4.1 改造村落与空置房选择 |
5.4.2 规划层面改造 |
5.4.3 建筑单体层面改造 |
5.4.4 生产性空间布局改造 |
5.4.5 设备改造与细部处理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城市老人乡村养老意愿调查问卷》 |
附录B 《生产性养老偏好调研问卷》 |
附录C 天津市 4.5 分以上村庄得分情况统计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中法高中数学课程中信息技术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教育信息化进程 |
1.1.2 数学课程的信息化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框架 |
第三章 中法高中数学教材中信息技术运用的比较 |
3.1 教材内容中信息技术运用的整体分布 |
3.1.1 教材中信息技术的工具种类 |
3.1.2 教材中信息技术的数量分布 |
3.2 教材习题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分布 |
3.2.1 教材习题中信息技术在各模块的分布 |
3.2.2 教材习题中信息技术在各章节的分布 |
3.3 教材习题中信息技术运用的难易程度 |
3.3.1 数学信息技术习题难度模型的刻画 |
3.3.2 教材习题中信息技术运用的难度比较 |
3.4 结论与建议 |
第四章 法国数学信息技术运用的展示 |
4.1 法国数学教材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展示 |
4.1.1 使用计算器或者计算机绘图 |
4.1.2 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值运算 |
4.1.3 已知算法的编程实现 |
4.1.4 算法设计及编程实现 |
4.2 法国教学网站中数学信息技术优秀案例的展示 |
4.2.1 利于数学教师、学生发展的网站 |
4.2.2 法国数学学科相关的软件 |
4.3 启示 |
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中国高中数学融合的探索 |
5.1 高中数学课程信息化现状的调查分析 |
5.1.1 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的调查 |
5.1.2 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
5.2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的探索 |
5.2.1 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设计 |
5.2.2 数学例习题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探索 |
5.3 结论与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增能实践研究 ——以南京市太阳花残疾人之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相关理论 |
一、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增能的研究 |
(二) 关于增能取向的社会工作研究 |
(三) 关于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研究 |
(四) 总体评述 |
二、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三、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 核心概念 |
(二) 增能理论 |
第三章 机构辅助性就业服务现状 |
一、机构概况 |
(一)机构基本情况 |
(二) 机构服务目标 |
(三) 机构服务项目 |
(四) 机构服务流程 |
二、服务对象参与辅助性就业概况 |
(一) 服务对象生活概况 |
(二) 服务对象生理和心理状况 |
(三) 服务对象个体特征 |
(四) 服务对象参与辅助性就业潜能 |
三、机构辅助性就业服务的介入理念及原则 |
(一) 介入理念 |
(二) 介入原则 |
第四章 机构发展辅助性就业服务的增能实践 |
一、个体层面的增能 |
(一) 生活能力训练 |
(二) 交往能力训练 |
(三) 职业技能培训 |
(四) 休闲娱乐调节 |
(五) 个体增能层面的的个案探索 |
二、人际层面的增能 |
(一) 家庭联结 |
(二) 同辈互动 |
三、社会层面的增能 |
(一) 社会资源整合 |
(二) 社会倡导与宣传 |
第五章 机构开展辅助性就业服务的增能分析与反思建议 |
一、机构辅助性就业服务的增能效果评估 |
(一) 目标完成情况 |
(二) 满意度评估 |
(三) 工作者自评 |
二、机构开展辅助性就业服务中的优势 |
(一) 学员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得以满足 |
(二) 学员就业权利和取得劳动报酬的需要得以实现 |
(三) 学员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
三、辅助性就业服务的增能实践反思 |
(一) 辅助性就业服务反思 |
(二) 增能实践的反思 |
(三) 社会工作者的反思 |
四、机构发展辅助性就业服务的增能建议 |
(一) 增强机构管理的规范性 |
(二) 提升机构服务的专业性和质量 |
(三) 设置社会工作专职岗位,提供个性化服务 |
(四) 提高机构资金筹措能力,推进资源整合力度 |
第六章 总结 |
一、主要结论 |
(一) 增能实践过程可以提高残障群体参与辅助性就业的技能 |
(二) 人际交往方面的正面支持增加其参与辅助性就业的积极性 |
(三) 社会环境是残疾人参与辅助性就业可用的重要资源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9)初中数学教学中计算器使用合理性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背景和必要性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理论研究法 |
1.4.2 文献研究法 |
1.4.3 调查研究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计算能力 |
2.1.2 运算能力 |
2.1.3 计算器使用的合理性 |
2.2 使用计算器对数学教育影响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计算器合理使用相关研究综述 |
2.2.2 使用计算器对数学教学影响及作用的综述 |
第3章 计算器使用情况调查 |
3.1 初步调查 |
3.1.1 教师、家长对使用计算器支持度不高 |
3.1.2 教材要求使用计算器知识点不讲授 |
3.1.3 对计算器使用评价片面 |
3.2 问卷调查情况及结果分析 |
3.2.1 问卷调查的目的 |
3.2.2 调查样本选取 |
3.2.3 调查问卷编制 |
3.2.4 调查实施过程 |
3.2.5 调查结果及分析 |
3.3 总体结果及分析 |
3.3.1 测试的信度分析 |
3.3.2 相关分析 |
3.4 调查结论 |
第4章 初中生使用计算器与运算能力影响关系分析 |
4.1 使用计算器对运算能力消极影响分析 |
4.1.1 学生角度分析 |
4.1.2 教师角度分析 |
4.2 辩证审视与评价计算器的使用 |
4.3 使用计算器与运算能力影响关系分析 |
4.3.1 对数学运算知识的影响分析 |
4.3.2 运算能力水平影响计算器使用的合理性 |
第5章 初中数学教学合理使用计算器的思考与建议 |
5.1 思考问题 |
5.1.1 计算器可以给教学带来什么? |
5.1.2 计算器使用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
5.1.3 怎样实现计算教学与计算器使用的互补? |
5.2 计算器使用的时机和度的把握建议 |
5.2.1 认知阶段杜绝使用计算器 |
5.2.2 思考过程、计算过程熟练后使用计算器 |
5.2.3 训练学生计算器使用必要性的认知能力 |
5.2.4 加强计算器使用应用性的思想认识 |
5.2.5 综合性训练 |
5.3 计算器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建议 |
5.3.1 计算器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概念 |
5.3.2 计算器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特点 |
5.3.3 计算器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目标 |
5.4 计算器与数学课程整合实践 |
5.4.1 对教师在整合实践过程中的建议 |
5.4.2 初中计算教学,计算器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措施 |
第6章 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轻度智障人士职业技能提升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以昆明X中心增能小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研究缘起 |
2. 问题的提出 |
3.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 核心概念界定 |
2. 增能理论的相关研究 |
3. 智障人士庇护性就业的相关研究 |
4. 智障人士职业技能的对策研究 |
5. 文献评述 |
(三) 理论基础 |
1. 增能理论的基本观点 |
2. 增能理论的原则 |
3. 增能理论视角在智障人士职业技能提升思路中的应用 |
(四) 研究设计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一、X中心智障人士基本概况 |
(一) 服务机构与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1. 服务机构背景 |
2. 研究对象 |
(二) 对X中心智障人士就业问题的界定 |
1. 智障人士就业的文化水平相对低 |
2. 就业意识淡薄 |
3. 职业技能的缺失 |
(三) X中心智障人士需求评估 |
1. 评估操作 |
2. 评估结果 |
二、个案工作在智障人士职业技能提升中的应用 |
(一) 个案宇某概况与服务方案的设计 |
1. 背景资料 |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资源分析 |
4. 目标确立 |
5. 服务策略 |
(二) 个案张某概况与服务方案的设计 |
1. 背景资料 |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资源分析 |
4. 目标确立 |
5. 服务策略 |
(三) 个案万某概况与服务方案的设计 |
1. 背景资料 |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资源分析 |
4. 目标确立 |
5. 服务策略 |
(四) 个案工作介入智障人士职业技能提升的进程 |
1. 宇某个案进程 |
2. 张某个案进程 |
3. 万某个案进程 |
(五) 个案评估 |
三、小组工作在智障人士职业技能提升中的应用 |
(一) 智障人士职业技能提升的小组工作实务准备阶段 |
1. 活动的目的和目标设定 |
2. 活动主要内容 |
3. 活动组员的招募 |
(二) 智障人士职业技能提升的小组工作实务实施阶段 |
1. 个人层面增能—职业技能培训 |
2. 人际层面增能—职业技能培训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
3. 社会环境层面增能—社会环境支持体系的建立 |
(三) 智障人士职业技能提升的小组活动评估 |
(四) 智障人士职业技能提升的小组活动总结 |
四、研究总结 |
(一) 增能视角指导智障人士职业技能提升的有效性 |
1. 用积极的视角看问题 |
2. 通过增能理论指导减少社会偏见 |
(二) 社会工作介入智障人士职业技能提升是可实现的 |
1. 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对专业方法应用能力的提升 |
2. 社会工作者对专业角色把握得更深入 |
3.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实践 |
4. 职业技能提升的实务拓展了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新视野 |
(三) 个案和小组成员在职业技能提升实务中获得成长 |
1. 就业意愿的增强 |
2. 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认可 |
3. 同伴间互助合作更加紧密 |
4. 智障人士与社会互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 |
五、反思 |
(一) 智障人士职业技能提升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任重道远 |
1. 智障人士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低 |
2. 小组活动成效受资源经费的限制 |
3. 社会工作的服务介入层面狭窄 |
(二) 智障人士职业技能提升缺乏多方支持 |
1. 服务机构人员流动大和服务的非专业性阻碍智障人士职业技能建设 |
2. 家庭教育的缺失限制智障人士的职业技能发展 |
3. 有限的社会支持影响智障人士职业技能提升 |
六、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昆明X中心智障人士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组员职业能力评估简介 |
附录三: 小组活动效果评估 |
附录四: 个案计划 |
附录五: 小组活动计划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计算器协助下的问题解决(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教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 王露.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D]. 石迎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信息技术与“3+4”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D]. 周菲菲. 扬州大学, 2021(09)
- [4]CTCL范式下高中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实验研究 ——以高中数学“对数函数的性质”为例[D]. 张慧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基于非易失性存储单元的神经网络加速器设计[D]. 陈艳. 湖南大学, 2020
- [6]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赵翌琳. 天津大学, 2019
- [7]中法高中数学课程中信息技术的比较研究[D]. 符方杰. 河南大学, 2019(01)
- [8]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增能实践研究 ——以南京市太阳花残疾人之家为例[D]. 吴玉.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初中数学教学中计算器使用合理性的探究[D]. 黄丽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轻度智障人士职业技能提升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以昆明X中心增能小组为例[D]. 李远敏. 云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