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基坑围护结构的整体有限元空间分析

露天基坑围护结构的整体有限元空间分析

一、开口基坑围护结构整体有限元空间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楠[1](2021)在《基坑群开挖对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不断增加,临近运营轨道交通的建设活动日益增多且密集,这会给既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造成较大的影响;尤其是软土地区临近城市轨道交通大面积、深开挖的两个及以上基坑组成的基坑群工程,会给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带来更大风险。目前,基坑群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特别对轨道交通结构变形影响的系统性研究鲜见。基坑群开挖变形叠加影响效应未被系统地揭示,基坑开挖变形与临近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影响评估未建立联系,考虑基坑群开挖变形叠加影响和临近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每项开挖工程变形控制指标未被建立。本文结合工程实践,通过理论分析、离心模型试验、现场测试、数值计算等方法,研究了软土地区不同数量、不同开挖工序、与轨道交通不同位置关系等多种影响因素的基坑群工程对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非线性影响。论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苏南某轨道交通沿线基坑群开挖现场测试数据分析表明,基坑群工程活动对临近轨道交通结构基础变形影响显着,后开挖基坑引起的轨道交通桥墩变形大于先开挖基坑;基于基坑围护结构不同深度的多组水平变形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硬化土体小应变本构模型(HSS)的参数敏感性反演分析,并明确了主要敏感参数,提出了反映苏南软土地层土体小应变特性HSS模型参数的建议值。2.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模拟软土地区轨道交通两侧对称双坑开挖,分析反复卸载过程中土体变形叠加规律;采用HSS模型,对基坑群先后(依次)开挖、同步开挖、分侧开挖等三种不同工序下,基坑群不同数量、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位置与基坑边缘不同水平净距条件下,基坑群开挖引起的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规律进行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并揭示了基坑群开挖引起的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叠加因子的变化特征。3.基于列车安全运行,研究了基坑群开挖变形非线性影响下,轨道交通高架桥墩-桥梁-轨道-列车动态响应规律和特征。分析表明:(1)桥墩横向、竖向变形分别仅对轨向不平顺、高低不平顺影响较大;桥墩纵向变形对轨道不平顺影响较小;桥墩竖向变形对轮重减载率、车体竖向加速度影响较大,且车体竖向加速度较轮重减载率更为敏感;桥墩横向变形对车体横向加速度、轮重减载率影响较大;在本文研究参数范围内,桥墩竖向与横向变形对脱轨系数影响均不显着。(2)基于列车车速、桥墩竖向与横向变形、轮重减载率、车体竖向与横向加速度等参数分析,提出了基于列车运行安全性、舒适性的桥墩竖向与横向组合变形阈值曲线;从列车运行安全舒适性角度分析,建议了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控制指标。4.提出了基坑群开挖引起的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叠加影响的计算模型;从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和结构安全角度出发,考虑基坑群开挖对轨道交通基础结构变形的耦合影响及对列车运行安全性、舒适性等影响,提出了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控制指标的分配值(变形控制值)的计算方法,建立基坑群每项开挖工程引起的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控制值的计算模型。

李海阳[2](2021)在《复合支护体系深大基坑施工影响下地铁车站变形控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地产+地铁”的发展模式使得深大建筑基坑邻近地铁车站的项目不断增多。为保证地铁列车安全运营,深大基坑设计多采用更加复杂的支护体系。目前缺少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复杂支护体系自身变形规律及其对邻近地下结构影响的研究,因此针对该类工程施工对邻近地铁车站变形影响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某复合支护体系深大基坑开挖深度为25.5m,与车站主体结构最小净距为10.6m,与出入口结构的最近距离仅为3.6m。依托该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研究了基坑施工中自身支护体系变形、地表沉降和地铁车站的变形规律。然后分析了不同支护参数对地铁车站和轨道变形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车站和轨道的变形值与支护参数的内在关系。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依托新建工程,建立基坑-土层-车站-轨道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由于内支撑作用,基坑围护桩变形在桩体垂向上呈中间大两端小趋势,最大水平位移位于距地表约0.6倍的基坑开挖深度处。基坑施工影响区域在距基坑边缘1.3倍的开挖深度内,地表沉降趋势呈“V”型。地铁车站随开挖施工不断向基坑一侧抬升,车站及轨道竖向和水平变形趋势均呈“∩”型。基坑开挖施工对轨道几何形位的影响较小。(2)通过现场实测分析研究了在基坑施工中车站和轨道的变形历程。结果表明:内支撑+桩锚复合支护结构对邻近车站和轨道的变形控制较好,能够保证地铁列车安全运营。将车站和轨道变形模拟数值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模拟和实测的变形趋势保持一致,且最大变形值均对应于基坑开挖的中部位置,从而验证了复合支护体系深大基坑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3)分析不同支护参数对地铁车站和轨道最大变形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车站和轨道变形受围护桩桩径和内支撑截面尺寸的影响较小,受围护桩嵌入深度和内支撑道数的影响较大。建议最优参数选取桩径1.0m、嵌入深度8m、4道内支撑和1.0m×1.0m的内支撑截面。(4)通过对支护参数的50个交叉工况计算,进一步研究了邻近地铁车站和轨道变形与支护参数的关系,并进行了三维关系拟合。结果表明:当围护桩嵌入深度大于8m时,车站和轨道的最大变形随着围护桩桩径的增加在较小范围内浮动;当内支撑道数大于4时,车站和轨道结构的最大变形随着内支撑截面尺寸的增加在较小范围内浮动。

张宁[3](2021)在《基于有限元的小尺寸基坑空间效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基坑设计规范中一般都假定基坑有着足够长度,不考虑基坑的空间效应,将基坑的三维空间问题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采用经典土压力理论进行计算,该理论对于一般的长大基坑来说能够近似地反应基坑的应力应变状态,也简化了工程计算,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基坑的坑角部位受相邻坑边土体的作用形成土拱效应从而产生空间效应,这种作用由基坑角部向着中部延伸并逐渐减弱,其对基坑的应力和变形有显着的影响,且基坑尺寸越小空间效应越明显,当基坑平面尺寸小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土拱效应的作用,土体的稳定性增强,可以对支护措施的安全系数予以降低。为此,本文首先对基坑的空间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对空间效应发生的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考虑空间效应的土压力理论计算和基坑空间效应的影响范围进行研究。然后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平面尺寸为100×10m的基坑按照不同的开挖深度进行计算,确定了空间效应与基坑开挖深度的关系;选取开挖深度为10m的9种不同平面尺寸基坑进行计算,确定平面尺寸对基坑空间效应的影响;选取开挖深度为10m的8种不同小尺寸基坑进行计算,提出可不设置支护措施的基坑的尺寸临界值。最后,通过对不同形式的小尺寸基坑开挖后支护结构的位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空间效应影响系数和影响范围,根据影响系数提出对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化系数,有助于基坑设计中对一定范围内支护结构混凝土强度或配筋率的折减,从而节省工程投资。

陶东军,张浩文,孔德骏[4](2020)在《软土地区相邻基坑开挖的相互影响分析》文中认为以软土地区某相邻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MIDAS/GT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单基坑开挖和双基坑开挖施工工况,分析相邻基坑开挖对本体基坑围护墙侧移、坑外地表沉降及支撑轴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邻基坑开挖将引起本体基坑向相邻侧的附加位移,且在同步施工时,靠近相邻基坑一侧的围护墙附加位移大于另一侧墙体;本体基坑与相邻基坑之间夹心土的地表沉降存在明显的叠加效应,相邻基坑的开挖将显着增加该部分土体的沉降量;相邻基坑开挖将引起本体基坑支撑轴力的非对称分布,靠近相邻基坑一侧支撑轴力较小。

张道欣[5](2020)在《敏感环境下深大基坑开挖与紧邻既有建筑相互影响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旧城改造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大量紧邻既有建筑周边开挖基坑已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这就使得基坑工程处于敏感的施工环境。基坑工程施工既需要考虑基坑本身的安全性,又需要考虑基坑开挖对紧邻既有建筑稳定性的影响,因此基坑开挖及支护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典型工程案例,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敏感环境下深大基坑开挖与紧邻既有建筑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多项基坑开挖及支护的优化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探讨深大基坑开挖对紧邻既有建筑变形的影响,针对开挖方式、支护方式、内支撑型式等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敏感环境下的桩锚撑支护方式和对撑+角撑内支撑型式。结果表明:该桩锚撑支护结构能够满足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实现了基坑支护方式优化,并降低成本20%;采用该对撑+角撑型内支撑型式,可以实现基坑开挖引起紧邻既有建筑结构变形降低10%。2)探讨敏感环境对深大基坑开挖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建筑结构形式、土层性质、地下水等影响因素,为施工方案的推广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既有建筑结构形式的差异对基坑变形的影响不明显,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钢框架结构的基坑变形趋势基本一致;基坑变形受土层性质和地下水的影响较大,软土基坑降水开挖时的变形量是硬土基坑不降水开挖时的多倍。3)进行了现场监测试验,针对两处特殊部位的桩锚撑支护结构完成了内力及位移安全分析。结果表明:两处危险部位的桩锚撑支护结构的内力以及位移均控制在规范范围内,桩锚撑支护结构能够适用于此类敏感环境;桩顶冠梁能够较好地约束护坡桩顶部的水平位移,在工程中应重视桩顶冠梁的设计和施工;上部建筑对下部土体的挤压夯实作用能够减小该范围土体内锚索的预应力损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围护结构的安全稳定。4)进行了工程实例及应用推广分析,通过各项控制指标的对比以验证本文得到的最优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吻合较好,桩锚撑支护结构和分段分层开挖的施工方案能够有效保证敏感环境下深大基坑及紧邻既有建筑安全和稳定;内支撑的存在能够改变建筑的变形状态,使建筑和基坑之间的土体在内支撑水平撑力和土压力的挤压作用下发生隆起,进而带动建筑发生隆起变形。

刘云霁[6](2020)在《城市核心区紧邻地铁线路地下建筑拆除改造基坑支护逆作法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社会科技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功能和空间需求日益增长,城市核心区既有建筑的改造与翻新的需求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呈现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囿于城市有限空间内的交通、生产和生活需要,希望进行改造翻新的建筑周围地下空间往往存在大量后续逐步建设的建构筑物,如地铁站房和线路、重要的管线管道、其他建筑的地基基础或其他隧道管井设备设施等。这些建构筑物的存在,一方面对拟改造翻新的既有建筑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另一方面既有建筑的拆除改造过程也可能对这些建构筑物产生不利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地利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对城市核心区域地下建筑结构拆除改造工程的基坑支护进行设计就成为了此类工程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基坑支护工程逆作法研究的现状、相关的研究内容和一些研究方法,阐述了拟进行拆除改造的总体工程概况及其相关的基本信息,简要说明了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常用的比选方法,概述了工程基坑支护方案整体思路迭代完善的整体过程,然后根据场地实际情况,针对选定的支护方案进行设计,利用“迈达斯GEN”、“ANSYS”及“理正工具箱”等软件对基坑支护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继而根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型钢框架临时回顶支撑体系的设计验算,解决了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本文将计算机模拟分析所得的计算结果,与施工过程中的实地监测数据进行比对,最终反向验证了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为后续类型相似的城市核心区地下建筑拆除改造工程的设计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尉阳[7](2020)在《墙后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建设高速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地上面积有限,开发地下空间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及土体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今的基坑工程经常出现紧邻既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或地下室基坑开挖的现象。有研究表明,这类情况下作用于基坑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已不能采用传统的半无限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因此,研究有限土体的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工作有如下四个方面:(1)在有限土体土压力的现有研究基础之上,基于极限平衡法的基本力学原理建立了考虑既有建筑物地下结构侧壁影响的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受力计算模型,并推导出有限无黏性土、黏性土的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当有限土体宽高比满足btan(45°+φ/<H关系式时,宜按照有限土压力计算法求解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2)建立了简化的邻近既有建筑物三维基坑数值模型,通过增大参数对比分析得出影响有限土压力强度最显着的因素为基坑开挖深度、有限土体宽度、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以上四因素对有限土压力强度指标的综合影响程度数学关系式:S=36.4+2.38(?)1+1.18(?)2-0.516(?)3+0.101(?)4,有限土体土压力强度与基坑开挖深度、有限土宽、土体黏聚力成正相关关系,与内摩擦角成负相关关系。(3)在计算不同内摩擦角与土体尺寸这两种因素对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影响的差异性时,粘性土与非粘性土的主动土压力极限平衡算法表现出的差异性前者大于后者:在计算不同粘聚力对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强度的影响程度时,极限平衡法大于正交实验拟合公式法。(4)基于实际基坑工程建立的三维开挖模型分析表明:基坑既有建筑一侧的有限土压力随开挖深度的增加有不断增大的趋势,由极限平衡法计算得出的有限土体主动压力在施加在围护结构上后,围护结构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实际监测值最为接近,是三种有限土压力算法中的最优解。

李俊[8](2020)在《佛山二号线魁奇路站基坑非对称开挖对既有车站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阶段考虑工程可实施性因素较少,相对粗略,为避免后期线网调整引起工程浪费,换乘站往往选择分期建设。地铁运营中断对社会影响很大,因此,在后期建设过程中,如何确保既有地铁车站运营安全已成为设计和施工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佛山地铁二号线魁奇路站为依托,收集整理相关勘察及设计资料,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魁奇路站两侧基坑在不同开挖工况下的既有车站结构变形规律。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地层参数选取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并提出确保基坑和既有结构安全的保护措施,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数值分析,发现基坑开挖过程中地铁车站结构的变形规律以及影响结构变形的主要因素,选取合理的支护结构和开挖方案,确保地铁结构安全及运营安全。(2)两侧基坑不对称范围小于1倍结构宽度时,对称开挖工况下车站结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变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东侧基坑南北方向宽度73.8m(不对称宽度17.6m,既有结构宽度21.0m),西侧基坑南北方向宽度56.2m,虽然西侧基坑宽度相对东侧增加近30%的情况下,但既有车站结构向西侧的水平变形仅为0.16mm。(3)既有车站两侧基坑在非对称开挖工况下,既有车站两侧的地质差异对既有车站结构的影响较大。东侧淤泥质土压缩模量(3.5MPa)为西侧强风化泥岩(14MPa)25%,先开挖东侧车站结构水平变形(3.5mm)比先开挖西侧(4.2mm)可降低约20%。(4)非对称开挖工况下支撑的轴力变化较大,在不同施工工况下支撑轴力可由受压变为受拉,尤其基坑形状不规则的情况更容易出现支撑受拉的情况,以此,地质差异较大的非规则基坑采用混凝土支撑可以大幅提高基坑施工的安全性。(5)对称开挖工况下在不考虑时空效应的情况下可降低约20%的地表沉降值,因此,基坑对称挖开对保护基坑周边建构筑更有利。

李洪晓[9](2020)在《土岩组合地层深基坑“吊脚桩”支护体系变形规律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一些沿海地区,部分岩层裸露面较浅,当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时,常规桩支护嵌岩深度大,施工难度及工程成本较高,因此在实际土岩组合地层深基坑中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支护体系“吊脚桩”支护体系,针对该支护体系,现行国内外相关规范并未做详细的设计说明及施工指导,是一种依赖工程经验缺乏理论依据的支护方式,但已有大量实践工程表明该支护体系有着较好的支护效果及经济效益,因此对这种特殊的支护体系的变形规律及稳定性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托实际工程案例,对其做了如下的研究:(1)查阅整理了国内外有关“吊脚桩”支护体系变形规律及稳定性的相关文献,汇总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了深基坑的变形形式,变形机理及桩锚支护体系的几种常规设计方法,并根据“吊脚桩”支护体系的受力情况,给出了其简化计算模型及设计计算式,并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推导了有限土体被动土压力的计算表达式,通过静力平衡法,求解平衡状态下“吊脚桩”最小嵌岩深度及岩肩预留宽度。(2)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基于实际工程案例,针对“吊脚桩”支护体系建立剖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先对不同支护条件下“吊脚桩”支护体系的变形规律及稳定性进行探讨,其次对影响“吊脚桩”支护体系变形规律及稳定性的三个因素,即桩体嵌岩深度,岩肩预留宽度及锚索预加力作单因素分析,最后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锚索预加力与岩肩预留宽度,桩体嵌岩深度与岩肩预留宽度作双因素分析,并给出最优的设计组合值。(3)在剖面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整体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支护结构变形,周边地表沉降,内支撑轴力,锚索应力等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实测数据,验证“吊脚桩”支护体系在本工程中运用的合理性及本次模型选用土体本构,材料参数的可行性,并基于有限元结果,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岳佳松[10](2020)在《装配式地下立体车库侧墙接头连接及结构受力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居民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城市停车难问题随之出现。在城市密集建筑群中,土体资源紧张,地面空间有限,地下装配式立体车库由于不占用地表面积,空间利用率高,施工方便,为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本文借助重庆市惠民支路地下装配式立体车库咨询项目,对如何将预制装配式结构应用于地下立体车库这一新型结构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如下:(1)对当前城市密集建筑群中装配式地下立体车库的施工修建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为地下立体车库的推广提供参考。针对预制装配式结构应用于地下立体车库的构件划分影响因素、预制拼装体系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结构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对重庆装配式地下立体车库的构件进行模块化设计。(2)对于地下大空间结构的侧墙连接方式从接头构造、传力机理及受力性能方面进行总结,基于层次分析模型选取各连接方式的承载能力、施工难度、破坏延性及成本等作为判别指标进行矩阵量化计算,比选装配式地下立体车库侧墙接头的合理连接方式,结合地下装配结构受力性能及防水需要,推荐装配式地下立体车库的侧墙接头宜采用预应力筋连接的榫槽接头,位置设置为每层侧墙1/2处。(3)通过对侧墙接头刚度的理论推导和定性分析,得到接头弯剪特性的影响因素,借助已有试验验证数值建模分析的可行性,然后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分析预应力筋连接的榫槽接头的抗弯特性,对预应力筋间距、轴力及截面厚度对接头抗弯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到接头处的转角与弯矩关系和接缝张开量与弯矩关系。对接头的抗剪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轴力、接缝倾角及粘结层刚度对接头抗剪承载力及抗剪刚度的影响规律,发现轴力可以显着增大接头抗剪承载力及刚度,接缝倾角的增大,提高了接头抗剪刚度但是抗剪承载力却降低了,粘结层刚度对接头的抗剪承载力及刚度影响较小。(4)针对工程实际中拟采用的两墙合一的结构受力体系建立数值模型,对装配结构在不同埋深工况、地连墙厚度工况及插入深度工况下,分析结构各关键部位的受力变形特征,发现地下车库结构合理的埋置深度为4~6m,地连墙厚度达到1m及插入深度达到1.2倍基坑深后对结构的隆起变形及横向位移影响不再显着。

二、开口基坑围护结构整体有限元空间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口基坑围护结构整体有限元空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坑群开挖对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基坑开挖对临近轨道交通结构的影响
        1.2.2 基坑群工程变形叠加扰动规律与特征
        1.2.3 土体小应变行为在基坑开挖问题中的研究
        1.2.4 轨道交通基础结构变形控制指标研究
        1.2.5 对现有研究的总结分析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基坑开挖对轨道交通高架结构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
    2.3 沉降监测方案
    2.4 高架桥墩不均匀沉降
        2.4.1 建设期与运营期沉降的规律对比
        2.4.2 运营期桥墩沉降特征
    2.5 运营期桥墩沉降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基坑群开挖土体变形叠加规律研究
    3.1 试验原理和设备
        3.1.1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
        3.1.2 离心模型试验设备
        3.1.3 试验数据采集系统
    3.2 试验设计
        3.2.1 模型率选取
        3.2.2 试验工况设计
        3.2.3 模型制作
        3.2.4 数据采集方案
        3.2.5 试验步骤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测点布置
        3.3.2 两种数据采集方案的结果比较
        3.3.3 先后开挖试验
        3.3.4 同步开挖试验
    3.4 .本章小结
4 基坑群开挖对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影响规律研究
    4.1 土体小应变HSS模型参数
        4.1.1 土体硬化参数的确定
        4.1.2 小应变参数的确定
    4.2 苏南软土地区土体小应变本构模型参数优化
        4.2.1 工程背景
        4.2.2 基于神经网络参数的反分析
    4.3 基坑群开挖引起轨道交通高架基础变形的计算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坑群开挖引起结构基础变形对列车运行影响及控制指标研究
    5.1 车-线-桥耦合动力计算理论及模型建立
        5.1.1 列车动力计算理论
        5.1.2 桥梁动力计算理论
        5.1.3 车桥耦合计算
        5.1.4 车-线-桥耦合振动模型的建立
    5.2 基础变形与轨道不平顺的映射关系
    5.3 基础变形对列车运行安全舒适性的影响分析
    5.4 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控制指标探讨
        5.4.1 轨道不平顺控制与变形控制指标的关系
        5.4.2 行车安全舒适性与变形控制指标的关系
        5.4.3 基于行车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标
    5.5 本章小结
6 基坑群开挖条件下高架结构基础变形控制值的计算方法
    6.1 现有基坑开挖变形控制指标制定原则
    6.2 基坑群开挖引起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叠加影响计算方法
    6.3 基坑群开挖引起高架结构基础变形控制值的计算方法
        6.3.1 基坑群先后(依次)开挖
        6.3.2 基坑群同步开挖
        6.3.3 基坑群分侧开挖
    6.4 应用示例
        6.4.1 基坑群双坑计算
        6.4.2 基坑群四坑计算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复合支护体系深大基坑施工影响下地铁车站变形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大基坑的复合支护体系
        1.2.2 深大基坑工程施工对邻近地铁结构影响研究现状
    1.3 复合支护体系深大基坑工程案例归纳整理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2 复合支护体系深大基坑邻近地铁车站变形影响数值分析
    2.1 工程概况
        2.1.1 新建工程概况
        2.1.2 既有地铁结构概况
        2.1.3 相对位置关系
        2.1.4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2.2 施工主要风险分析
        2.2.1 施工重难点
        2.2.2 风险影响分区
        2.2.3 主要风险应对措施
    2.3 模型的建立
        2.3.1 模型假设
        2.3.2 本构选取
        2.3.3 模型尺寸和边界
        2.3.4 模型结构模拟
        2.3.5 模型计算参数
        2.3.6 施工模拟步序
    2.4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2.4.1 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变形规律
        2.4.2 基坑围护桩水平变形规律
        2.4.3 车站主体结构变形规律
        2.4.4 轨道结构变形规律
    2.5 本章小结
3 复合支护体系深大基坑邻近地铁车站变形影响实测分析
    3.1 监测内容
    3.2 监测范围及布点
    3.3 轨道结构变形控制标准
    3.4 监测结果分析
        3.4.1 基坑围护结构变形
        3.4.2 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变形
        3.4.3 轨道结构变形
    3.5 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3.5.1 围护桩桩体水平位移对比
        3.5.2 车站主体结构变形结果对比
        3.5.3 轨道结构变形结果对比
    3.6 本章小结
4 地铁车站和轨道变形与影响参数的关系研究
    4.1 围护桩参数对既有地铁车站和轨道变形影响
        4.1.1 不同围护桩桩体嵌入深度的影响
        4.1.2 不同围护桩桩径的影响
    4.2 内支撑参数对既有车站和轨道变形影响
        4.2.1 不同支撑截面尺寸的影响
        4.2.2 不同支撑道数的影响
    4.3 既有车站结构变形与影响参数关系
        4.3.1 车站变形与围护桩参数变化关系
        4.3.2 车站变形与内支撑参数变化关系
    4.4 既有轨道结构变形与影响参数关系
        4.4.1 轨道变形与围护桩参数变化关系
        4.4.2 轨道变形与内支撑参数变化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有限元的小尺寸基坑空间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在该研究方向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基坑空间效应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2 基坑支护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3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坑空间效应机理分析
    2.1 空间效应发生机理
        2.1.1 土拱效应的发生机理
        2.1.2 基于土拱效应的基坑空间效应发生机理
    2.2 考虑空间效应的土压力计算
        2.2.1 近似解析法
        2.2.2 数值模拟法
    2.3 空间效应的影响范围
    2.4 空间效应的影响系数
    2.5 小结
第三章 基坑支护结构
    3.1 常用基坑支护结构
        3.1.1 土钉墙
        3.1.2 水泥土重力式挡墙
        3.1.3 灌注桩排桩挡墙
        3.1.4 型钢水泥土墙
        3.1.5 钢板桩支护结构
        3.1.6 钢筋混凝土板桩
        3.1.7 地下连续墙
    3.2 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变形分析
        3.2.1 土压力计算
        3.2.2 弹性地基单元刚度方程
        3.2.3 支撑弹簧单元刚度方程
        3.2.4 总刚度方程
    3.3 小结
第四章 基坑空间效应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4.1 有限元软件介绍
        4.1.1 前处理
        4.1.2 数值计算
        4.1.3 后处理
    4.2 数值计算模型
        4.2.1 有限元计算的原理
        4.2.2 基坑模型尺寸
        4.2.3 材料本构模型
        4.2.4 材料参数
        4.2.5 边界条件
        4.2.6 有限元计算方法
    4.3 基坑空间效应分析
        4.3.1 基坑空间效应影响范围
        4.3.2 基坑开挖深度变化对基坑空间效应的影响
        4.3.3 基坑平面尺寸变化对基坑空间效应的影响
        4.3.4 数值模拟分析数据与相似工程数据对比分析
    4.4 实际工程中的基坑空间效应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软土地区相邻基坑开挖的相互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基坑三维数值模拟
    2.1 模型概况
    2.2 材料参数
    2.3 模拟工况
3 结果及分析
    3.1 单基坑开挖
        3.1.1 围护墙侧移
        3.1.2 坑外地表沉降
        3.1.3 支撑轴力
    3.2 双基坑开挖
        3.2.1 围护墙侧移
        3.2.2 坑外地表沉降
        3.2.3 支撑轴力
4 结 论

(5)敏感环境下深大基坑开挖与紧邻既有建筑相互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基坑开挖与周边建筑相互影响研究现状
        1.3.1 基坑开挖对既有建筑变形影响研究现状
        1.3.2 敏感环境对基坑开挖稳定性影响研究现状
    1.4 本项目研究工作及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数值模拟方案及参数设计
    2.1 依托工程概况
        2.1.1 工程简介
        2.1.2 敏感环境介绍
        2.1.3 监测布置
    2.2 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2.3 数值模拟方案
        2.3.1 施工方案设计
        2.3.2 敏感环境影响性分析设计
    2.4 不同工况的土体及结构物理力学参数
        2.4.1 土体参数
        2.4.2 结构参数
    2.5 计算区域
    2.6 本构模型
    2.7 边界条件
    2.8 安全评估标准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深大基坑开挖对紧邻既有建筑变形影响分析
    3.1 开挖方式与建筑变形
        3.1.1 周边建筑变形
        3.1.2 护坡桩深层水平位移
        3.1.3 桩顶水平位移
        3.1.4 坑底隆起
        3.1.5 方案选取
    3.2 支护方式与建筑变形
        3.2.1 周边建筑变形
        3.2.2 护坡桩深层水平位移
        3.2.3 方案选取
    3.3 内支撑型式与建筑变形
        3.3.1 周边建筑变形
        3.3.2 护坡桩深层水平位移
        3.3.3 坑底隆起
        3.3.4 方案选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敏感环境对深大基坑开挖稳定性影响分析
    4.1 建筑结构形式与基坑稳定
        4.1.1 周边建筑变形
        4.1.2 护坡桩深层水平位移
        4.1.3 桩顶水平位移
        4.1.4 坑底隆起
    4.2 土层性质及降水与基坑稳定
        4.2.1 周边建筑变形
        4.2.2 护坡桩深层水平位移
        4.2.3 桩顶水平位移
        4.2.4 坑底隆起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桩锚撑支护体系的现场监测试验
    5.1 试验方案
        5.1.1 试验对象及内容
        5.1.2 试验仪器
    5.2 试验结果分析
        5.2.1 护坡桩内力
        5.2.2 护坡桩深层水平位移
        5.2.3 桩顶水平位移
        5.2.4 锚索内力
        5.2.5 内支撑内力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程实例及应用推广分析
    6.1 示范工程所用施工方案
        6.1.1 基坑开挖方案
        6.1.2 基坑支护方案
        6.1.3 内支撑布置方案
    6.2 监测结果及分析
        6.2.1 周边建筑变形结果及分析
        6.2.2 护坡桩深层水平位移结果及分析
        6.2.3 桩顶水平位移结果及分析
        6.2.4 立柱竖向位移结果及分析
    6.3 有限元结果及分析
        6.3.1 周边建筑变形结果及分析
        6.3.2 护坡桩深层水平位移结果及分析
        6.3.3 桩顶水平位移结果及分析
        6.3.4 坑底隆起结果及分析
    6.4 监测结果与有限元结果的对比分析
        6.4.1 护坡桩深层水平位移结果对比分析
        6.4.2 桩顶水平位移结果对比分析
        6.4.3 坑底隆起结果对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设计及施工建议
    7.3 后续研究工程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6)城市核心区紧邻地铁线路地下建筑拆除改造基坑支护逆作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第2章 工程概况及条件
    2.1 项目概况
    2.2 气象和水文情况
    2.3 地震动参数
    2.4 场地岩土条件
    2.5 地下水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坑支护方案比选
    3.1 工程总体目标
    3.2 基坑支护设计选型的方法
    3.3 设计原则
    3.4 工程地质条件
    3.5 水文地质资料
    3.6 方案一:常规深基坑施工方法
    3.7 方案二:利用原结构外墙作为支护构件
    3.8 方案三:利用加固后的外墙作为支护构件
    3.9 其他经济技术指标比较
    3.10 方案比选结论
    3.11 工程施工对既有轨道结构静态变形的影响
    3.12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坑支护动态设计
    4.1 施工现场需求概述
    4.2 临时支撑设计方案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施工与周边环境监测
    5.1 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5.2 周边设施监测
    5.3 监测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墙后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土压力研究现状
        1.2.1 半无限土压力研究现状
        1.2.2 有限土体土压力研究现状
    1.3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本文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有限土体主动压力计算方法推导
    2.1 引言
    2.2 半无限土体土压力计算理论
        2.2.1 库伦土压力理论
        2.2.2 朗肯土压力理论
    2.3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理论
        2.3.1 有限无粘性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推导
        2.3.2 粘性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推导
    2.4 基于薄层单元法的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3.1 引言
    3.2 有限元软件与土体本构模型的选取
    3.3 模型围护结构选取假定
    3.4 正交实验简介
    3.5 正交实验设计
        3.5.1 模型基本参数设置
        3.5.2 基坑开挖深度
        3.5.3 有限土体宽度
        3.5.4 土体内摩擦角
        3.5.5 土体黏聚力
    3.6 围护结构土压力分布
    3.7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的不同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4.1 引言
    4.2 有限土体尺寸对主动土压力的影响
        4.2.1 不同开挖深度下的四种方法计算对比
        4.2.2 不同有限土体宽度下的四种方法计算对比
    4.3 抗剪强度指标对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的影响
        4.3.1 不同土体内摩擦角φ对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的影响
        4.3.2 不同土体黏聚力c对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的工程应用分析
    5.1 引言
    5.2 工程概况
        5.2.1 项目简介
        5.2.2 基坑支护方案
        5.2.3 基坑监测项目及方法
    5.3 不同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直接对比
        5.3.1 数值模拟建模
        5.3.2 理论推导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4 不同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间接对比
        5.4.1 三种方法计算土压力
        5.4.2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佛山二号线魁奇路站基坑非对称开挖对既有车站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深基坑开挖时对其临近的地铁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
        1.2.2 基坑开挖对临近建构筑的影响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工程开挖触发基坑变形机理分析
    2.0 概述
    2.1 影响基坑及临近车站变形因素
        2.1.1 设计因素
        2.1.2 施工因素
        2.1.3 工程自然条件因素
    2.2 开挖引起基坑变形的机理分析
        2.2.1 基坑隆起变形
        2.2.2 围护结构变形
        2.2.3 周围地表沉降以及临近建筑物变形
    2.3 本章小结
3 工程概况及数值模型建立
    3.1 工程概况
    3.2 建模前处理
        3.2.1 基本假设
        3.2.2 荷载边界及条件
        3.2.3 模拟参数的选用
    3.3 基坑分析的必要性
    3.4 建立模型
    3.5 施工阶段模拟
        3.5.1 施工工序简述
        3.5.2 施工阶段模拟过程
    3.6 本章小结
4 非对称开挖工况下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1 初始地应力场
    4.2 地表竖向变形分析
        4.2.1 先开挖东侧基坑后开挖西侧基坑
        4.2.2 先开挖西侧基坑后开挖东侧基坑
    4.3 围护结构变形及受力分析
        4.3.1 围护桩(墙)变形分析
        4.3.2 内支撑轴力分析
    4.4 既有车站变形分析
        4.4.1 先开挖东侧基坑后开挖西侧基坑
        4.4.2 先开挖西侧基坑后开挖东侧基坑
    4.5 本章小结
5 对称开挖工况下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1 地表竖向变形分析
    5.2 围护结构变形及受力分析
        5.2.1 围护桩(墙)变形分析
        5.2.2 内支撑轴力分析
    5.3 既有车站变形分析
    5.4 不同基坑开挖工况下既有车站变形对比分析
        5.4.1 车站竖向变形分析
        5.4.2 车站水平变形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6.1 工程实施情况
    6.2 施工监测的目的及意义
    6.3 监测项目及测点布设
    6.4 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分析
    6.5 基坑侧壁变形分析
    6.6 既有车站结构变形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土岩组合地层深基坑“吊脚桩”支护体系变形规律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岩地层基坑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1.2.2 土岩地层基坑变形研究现状
        1.2.3 土岩基坑“吊脚桩”支护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吊脚桩”支护体系相关理论及设计计算方法的改进
    2.1 基坑变形基本理论
        2.1.1 支护结构横向变形
        2.1.2 地表沉降变形
        2.1.3 坑底土体隆起变形
    2.2 桩锚支护土压力计算理论
        2.2.1 土压力主要类型
        2.2.2 静止土压力理论
        2.2.3 朗肯土压力理论
        2.2.4 库伦土压力理论
    2.3 桩锚支护变形计算方法
        2.3.1 经典计算方法
        2.3.2 弹性地基梁法
        2.3.3 数值分析方法
    2.4“吊脚桩”支护设计方法改进
        2.4.1“吊脚桩”计算模型及计算方程建立
        2.4.2 基于有限空间的桩底预留岩体被动土压力分析
        2.4.3 桩底预留岩肩宽度及支护结构嵌岩深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程实例与监测数据分析
    3.1 工程概况
        3.1.1 工程概述
    3.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3.2.1 工程地质条件
        3.2.2 水文地质条件
    3.3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
    3.4 监测方案概述
        3.4.1 监测目的
        3.4.2 监测项目
        3.4.3 监测频率
        3.4.4 监测项目报警值
    3.5 监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3.5.1 支护结构顶水平位移监测
        3.5.2 支护结构测斜
        3.5.3 周边建筑物沉降
        3.5.4 周边路面沉降监测
        3.5.5 地下水位监测
        3.5.6 立柱沉降
        3.5.7 内支撑轴力监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吊脚桩”支护体系变形数值分析
    4.1 有限元程序MIDAS/GTS简介
    4.2 MIDAS/GTS模拟理论基础
        4.2.1 本构模型选取
        4.2.2 修正莫尔-库伦本构屈服准则
        4.2.3 本构模型参数选取
    4.3“吊脚桩”支护体系三维数值分析
        4.3.1 工程案例支护结构设计方案
        4.3.2 有限元计算模型
        4.3.3 模拟结果分析
        4.3.4 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
    4.4 基坑开挖“吊脚桩”变形模拟分析
        4.4.1“吊脚桩”支护开挖
        4.4.2“吊脚桩”+锚索支护开挖
    4.5“吊脚桩”支护体系单因素分析
        4.5.1 支护桩嵌岩深度对桩身受力变形影响分析
        4.5.2 预留岩肩宽度对桩身受力变形影响分析
        4.5.3 锁脚锚索预加力对桩顶水平位移影响分析
    4.6“吊脚桩”支护体系多因素分析
        4.6.1 锚索预加力与岩肩预留宽度对桩身变形影响分析
        4.6.2 预留岩肩宽度与桩体嵌岩深度对桩身变形影响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吊脚桩”支护工程实例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5.1 三维整体模型建立
        5.1.1 模型简化假定条件
        5.1.2 模型参数选取
        5.1.3 模型建立
        5.1.4 基坑开挖工况模拟
    5.2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5.2.1 基坑整体变形分析
        5.2.2 支护结构变形分析
        5.2.3 周边地表沉降分析
        5.2.4 内支撑轴力分析
        5.2.5 锚索及锚杆应力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装配式地下立体车库侧墙接头连接及结构受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地下立体车库发展现状
    1.3 地下装配式结构应用及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地下装配式结构应用
        1.3.2 装配式结构接头研究现状
        1.3.3 地下结构受力性能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2 装配式地下立体车库施工工法及预制拼装分析
    2.1 装配式地下立体车库工程概况
    2.2 装配式地下立体车库施工工法总结
        2.2.1 明挖法
        2.2.2 盖挖法
        2.2.3 沉井法
        2.2.4 盾构法
        2.2.5 辅助工法
    2.3 装配式地下立体车库预制拼装分析
        2.3.1 预制构件划分影响因素
        2.3.2 预制拼装体系分析
        2.3.3 装配结构构件划分
        2.3.4 装配结构纵向连接
    2.4 本章小结
3 装配式地下立体车库装配侧墙接头分析研究
    3.1 地下立体车库装配侧墙接头连接方式分析
        3.1.1 钢筋套筒连接
        3.1.2 预留孔灌浆连接
        3.1.3 预应力筋连接
        3.1.4 螺栓连接
        3.1.5 榫槽连接
    3.2 侧墙接头连接方式比选
        3.2.1 层次分析模型建立
        3.2.2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接头连接比选
    3.3 地下立体车库侧墙接头形式分析
    3.4 本工程装配侧墙接头介绍
    3.5 本章小结
4 装配侧墙接头受力特性分析研究
    4.1 接头刚度理论分析
    4.2 数值模型建立及有效性验证
        4.2.1 数值模型建立
        4.2.2 数值建模方法验证
    4.3 接头抗弯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4.3.1 预应力筋间距
        4.3.2 轴力
        4.3.3 截面厚度
    4.4 接头抗剪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4.4.1 轴力
        4.4.2 接缝倾角
        4.4.3 粘结层刚度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工况下装配结构受力变形特征分析
    5.1 埋深对装配结构的受力及变形影响分析
        5.1.1 埋深工况及数值建模说明
        5.1.2 地下车库顶板的应力与变形
        5.1.3 地下车库底板的应力与变形
        5.1.4 装配侧墙的应力与变形
        5.1.5 地下车库中柱横向位移
        5.1.6 结构的塑性损伤
    5.2 地连墙厚度对结构的受力及变形影响分析
        5.2.1 地连墙厚度工况及数值建模说明
        5.2.2 地下车库顶板应力及变形
        5.2.3 地下车库底板应力及变形
        5.2.4 装配侧墙的应力及变形
        5.2.5 地下车库中柱横向位移
    5.3 地连墙插入深度对装配结构的受力及变形影响分析
        5.3.1 地连墙插入深度工况及数值建模
        5.3.2 地下车库顶板应力及变形
        5.3.3 地下车库底板应力及变形
        5.3.4 装配侧墙的应力及变形
        5.3.5 地下车库中柱横向位移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开口基坑围护结构整体有限元空间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坑群开挖对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D]. 吴楠.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复合支护体系深大基坑施工影响下地铁车站变形控制[D]. 李海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基于有限元的小尺寸基坑空间效应分析[D]. 张宁. 兰州大学, 2021(09)
  • [4]软土地区相邻基坑开挖的相互影响分析[J]. 陶东军,张浩文,孔德骏.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06)
  • [5]敏感环境下深大基坑开挖与紧邻既有建筑相互影响分析[D]. 张道欣.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6]城市核心区紧邻地铁线路地下建筑拆除改造基坑支护逆作法应用研究[D]. 刘云霁. 吉林大学, 2020(03)
  • [7]墙后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研究[D]. 尉阳.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8]佛山二号线魁奇路站基坑非对称开挖对既有车站的影响研究[D]. 李俊.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9]土岩组合地层深基坑“吊脚桩”支护体系变形规律及稳定性研究[D]. 李洪晓. 广州大学, 2020(02)
  • [10]装配式地下立体车库侧墙接头连接及结构受力特性研究[D]. 岳佳松.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露天基坑围护结构的整体有限元空间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