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道德——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论文文献综述)
毕然[1](2021)在《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形态为经济全球化浪潮和技术创新性革命供给了空前动力,也为生态危机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它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内蕴的张力不断强化了生态环境治理意识提升、治理内容丰富、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技术能力进步,而且其中的伦理反思或批判实际地担负着这种强化的内在理想尺度的功能。于是,生态伦理的思维逻辑和行动规程就在新的时代变革发展中具备了社会价值寻索的本体论意蕴,而现代管理所应呈现的生态伦理价值自是其题中之义。众所周知,工业文明以来的西方生态伦理始终存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纷争,如何化解人与自然二元对立思维定势下的全球生态危机,自然生态的尊重并保护、开发和利用显然是决定人类生存发展的限度与进度的本质性议题。现代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理应坚守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对其进行批判性校正,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指引,传承并发扬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将生态伦理的公正、平等、有序、绿色、和谐等价值理念合理地嵌入现代管理多元主体合作共赢的整体主义治理框架中。这喻示着,现代社会发展不仅要促成人们生态认知的格式塔转换,以共生同在、互惠并联、深层融合的生态思维范式重新检视人与自然之间所应建构的和谐共生模式;同时,应契合生态理性内核来赋予现代社会法治建设的生态伦理关切,使其在公共决策、协调、合作、监督等管理职能中统筹运用生态自然观、生态道德观、可持续发展观和技术引领观,以生态正义的价值追求维护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文基于管理价值视域下对生态伦理理论进行审视来解读人与自然关系实质,通过现代管理思想史的简要回顾以透视生态伦理理念的演进变化、逻辑关联及其现实需求所呈示的价值偏好,力图揭示生态伦理的理论困境并形成具有实践影响的价值规约和导向,为现代管理的价值选择提供生态整体主义的公正、平等、自由、和谐的伦理发展路向设计依据,进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魏帆[2](2020)在《生态道德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改善生态环境的举措。大学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能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的道德情操,而且能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道德观的概念、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从实际出发找出生态道德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最后提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培养生态道德观的途径。
赵唱[3](2020)在《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是一种以“公民”为主体、以“养成公民保护生态自觉性”为目的的新型生态治理模式。这种新型方案通过培养“自下而上”的公民生态道德自觉性来应对以往“由上而下”的政府强制公众保护生态模式,这一过程的完成须经认知、规范和实践三条进路才可能达成:认知进路为公民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思想觉悟”,规范进路使得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有理可依,而实践进路则从内外两个层面为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提供了具体策略,三条路径缺一不可。本文内容由绪论、主体部分和结语构成。绪论是对论文的选题、主旨、框架、创新点等所做的详细说明。基于对国内外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梳理,更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政府管理及环境保护领域,从哲学或伦理学角度分析的研究不多。本文以“公民”主体为立足点,从哲学角度透析出一种“自下而上的、公民自觉的”生态道德养成模式,这是关于生态问题的一种价值观或认知上的新诠释。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维度对“公民生态道德养成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分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理论基础包括公民身份理论、道德自觉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实践观、生态整体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它们分别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的主体、认知、实践、目标(生态目标与道德养成目标)支撑;现实基础则源于文艺复兴之后主体性的复归以及工业文明导致的生态危机加剧。而整个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历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分别是“顺天而行”的朴素直觉生态阶段、以“主体性”和“他者性”为特征的主客二分生态阶段、以“主体间性”为特征的双向关系生态阶段,这是一个从直观到理性、从独断到相互的生态进化过程。第二章阐释的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公民与生态公民、道德与道德养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与公民生态素养培育等概念的辨析,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是一场以“生态公民”为主体、以“生态觉悟”为核心、以“道德养成”为目标、存在于生态领域的一场人类思维模式改革,其特征是多元性、引导性和实践性,其实质是将生态保护阵地由“政府”转至“公民”、由“强制主导”转为“自觉维护”。这种对公民主体自觉性的强调确保了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存续价值,但是这种自觉性道德养成的困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分别体现在认知、规范和实践领域,具体指由“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引出的价值认知困境、由“道德能否习得或何以习得”造成的规范引导困境和由“公民与自然沟通的不搭界问题”导致的实践操作困境。第三章是从认知角度探究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进路。作为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第一困境,认知困境是公民主体“自主、自觉”发生形态的根源所在。从历史来看,要促进公民与自然和谐相处,仅仅依赖科技的发展是不够的,解除对主体的束缚、发掘人类热爱生命的天性才是应对生态治理的根本思路。当整个世界都在催促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时,“觉悟”便成为了每个公民最重要的一种认知能力,其中“思考性觉悟”、“学习性觉悟”和“实践性觉悟”在切入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认知困境、规范困境和实践困境方面意义重大,而由此引申出的“和谐觉悟”、“过程觉悟”和“递进觉悟”分别为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提供了总体目标、内在心态和信心表征,这些内容的综合便是公民与生态和谐相处的道德标杆——“觉悟式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观”。第四章从规范角度探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进路。“觉悟”仅仅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认知钥匙,若要使得公民生态道德逐步成型,为公民设定具体的规范与方案是必须更是必要的。但问题是,生态公民主体并不是单一的,故针对不同群体也要有不同的道德养成方案。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可以看出,公民大体具有“利己”和“利他”两类生态观,而前者又可分为个人主义和合理利己主义生态观,后者则包括无差别利他主义与有差别利他主义生态观,而这四种在养成难以度上也有不同。故此从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合理利己”、“他者不伤害”和“多思慎行”三立场出发,分别可为上述四种生态公民设定一套“公民生态道德递进养成步骤”方案,即当公民在与生态交往初期应当具有“生态警觉”规范,当公民与生态无利益冲突时公民应当保持一种“不伤害原则”,而当公民与生态发生利益冲突时则应当持有一种“多为他者着想”的心态,直至最后养成“无私为他”的最高公民生态道德标准。第五章从实践角度探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进路。马克思在分析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时曾指出,正是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的“实践异化”才促使人类生态急剧恶化;而旧有的生态治理路径多采取的是政府强制管理与教育措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人类平等性意识的增强,人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欲望也愈加强烈,而这种追求归根到底是人对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是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正是这些主体愿望的不断萌发使得“己(内在自主追求)+他(外在引导式教育)”辩证式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成为可能。具体而言,“从己出发”的内在路径源于“公民主体与生态客体无法通约”问题,正是这一问题使得公民无法直观体会到生态之悲、之苦,它是公民与生态难以和谐相处的内在困境,而“移情”可作为解决这一困境的重要策略,其作用集中体现在促使公民在“生态警觉-不伤害-为他者着想-无私为他”的递进之路上更具同情之心;“从他出发”的外在路径指的是除己之外可以影响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其他措施,具体包括作为“引导者”的政府、作为“推进者”的学校、作为“扶持与监督者”的社会和作为“熏陶者”的家庭,他们分别采取法规约束、语言引导、身教熏陶、网络宣传和反复操作这五种方式对公民进行生态知识以及生态技能的训练,从而促使公民在“生态警觉-不伤害-为他者着想-无私为他”的递进之路上更加顺畅,最终促使全面自由发展式公民生态道德的养成。结语部分主要对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一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理论体系的成熟与完善;二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化与本土化。
曹雪梅[4](2020)在《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文中提出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国各届领导人都为改善环境做出了一定贡献。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等战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道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略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青年一代是国家的希望,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而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高知识素养的群体,更要肩负时代责任与使命,他们的思想状况、理论修养对国家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国家高度重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提升生态素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学习并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生态文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应该充分发挥育人功能,立足新时代背景,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培养出优秀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和接班人。高校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以及践行生态行为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综合各种研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概念及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进行学理分析。生态文明观教育是教育者以生态文明观为教育理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正确认识生态价值、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体包括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法治观以及生态道德观教育,具有时代性、实践性、渗透性以及人本性特征。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创新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形式、营造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环境、强化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保障,加大教育力度,力求实效性。
张颖珂[5](2020)在《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地处祖国的西部边陲,自成立以来就担负着党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兵团的发展,再次强调兵团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兵团发挥好“三大功能”和“四大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的发挥兵团使命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兵团的城镇体系逐步建立,石河子市成为兵团城市建设典型,五家渠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城市体系已经形成,北屯市、铁门关市、双河市、可克达拉市、昆玉市和胡杨河市等新建城市加快建设,伴随而来兵团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也快速跟进。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如何基于兵团特殊使命的要求,在兵团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就成为了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于兵团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兵团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生态保护,承担起边疆生态卫士的职责。近年来,兵团城镇致力于将生态文化核心理念融入兵团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围绕生态文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兵团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如何打造具有兵团特色的城镇生态文化理念是促进兵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笔者以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北屯市城镇居民为主要调研对象,结合相关文献研究,通过分析问题、探究原因,提出了推动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本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对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提出论文的理论支撑和理论来源,分析了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阐述。第四部分采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分析了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兵团城镇居民生态素养不高、兵团城镇公共生态文化活动吸引力不够、兵团城镇生态文化治理机制存在缺失和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四个方面。第五部分结合兵团的实际情况,针对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一是加强兵团城镇居民生态价值观培育;二是完善兵团城镇公共生态文化产品供给,提升生态文化服务质量;三是加强生态文化制度的建设,提高生态文化治理效能;四是加强兵团城镇生态文化设施建设,打造特色生态城镇。本文的结论对于进一步推进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建设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刘冠一[6](2020)在《城市生活中公民生态伦理观培育研究 ——以郑州城市公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效规避生态环境恶化困境,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更加理性的社会经济发展路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将生态环境的建设与改善作为保障人民幸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特别是社会生活中的公民,他们作为社会发展与建设的主要力量,必然要肩负起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主力军的责任与义务。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城市生活中的公民对于生态环境建设有一定的了解、认知与关注,但是其整体生态伦理观培育以及践行情况不甚理想,不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如何有效培育城市公民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更好的践行生态伦理行为,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城市生活中公民生态伦理观培育的必要性进行了相关阐述,然后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城市生活中公民生态伦理观培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城市生活中公民生态伦理观培育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相关论述,最后就城市生活中公民生态伦理观培育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葛君丽[7](2020)在《福斯特的生态道德观研究》文中提出面对21世纪愈发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人类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来指导自己走出生态困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北美生态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坚定地指出,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才是真正指导人们克服生态危机、走向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整个生态危机的研究过程中,他始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并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西方环境伦理学等优秀生态思想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态道德观念。福斯特以道德为主线探寻了生态危机的根源以及解决出路。在他看来,造成当今全球生态危机的最终根源在于“更高的不道德”的资本主义制度。正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深层次的价值观念和经济运行方式,才导致人们把对地球和环境的道德关注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因此,对整个资本逻辑的生态道德批判以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道德革命”构成了福斯特生态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他首先从道德价值观念入手对生态问题进行了剖析,对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的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等利己性的价值观进行了批判,认为这是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直接原因。继而进一步指出,“更高的不道德”的资本主义制度才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福斯特从“踏轮磨房生产方式”、“新陈代谢断裂”以及生态帝国主义这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地剖析了资本主义对生态环境的种种不道德行径,并指出个人道德调控、“自然市场化”、技术改良主义等资本主义方式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的。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认为解决生态危机必须要摆脱资本积累的逻辑,从根本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因此,福斯特呼吁进行一场修复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革命”,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生态社会主义来超越资本主义当前的生物圈文化及其产生的“更高的不道德”。他从价值观念、所有制形式、发展模式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将资本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区别开来,充分展现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福斯特也清醒地认识到这场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革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要广泛地凝结世界各方力量,特别是获取工人阶级的帮助,通过环境运动与社会运动的联合之路来走向生态社会主义的理想彼岸。总体而言,福斯特的生态道德观念不仅为人类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别具一格的思路,更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焕发出了全新的生机与活力。虽然在理论实践方面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整体上来看,他关于生态危机的独到见解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说,福斯特的生态道德观念还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的。
周丽媛[8](2020)在《大学生生态意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问题,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先行者,更应该强化自身对生态问题的重视,他们的生态意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进程。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及其培养工作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水平,成为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基于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大学生生态意识研究”为题,通过对相关理论概念进行阐述,对大学生生态意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对大学生生态意识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在阐述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构成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对大学生生态意识概念进行界定。而且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以此作为研究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理论基础,同时还从大学生自身及社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分析了提升大学生生态意识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主要结合调查问卷相关数据,全面分析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并着重从学校教育、家庭启蒙和社会氛围以及大学生自身这四个方面出发,剖析了大学生生态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作为全文的重点内容,主要结合第二部分大学生生态意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探讨提升其生态意识的路径,重点从丰富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内容,完善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及坚持大学生自我教育这几方面入手,对提升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路径进行研究探索。
黄碧莹[9](2020)在《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其生态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生态道德行为,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对于提高生态道德素养,推进国家整体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高校不断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影响着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因此,立足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大环境下,在深入分析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部分问题的前提下,通过多方合力协同推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以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为研究主题,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主要阐述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论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概述。首先,阐述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概念;其次分析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最后,论述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剖析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问题及原因。在肯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分析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为论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第四部分,阐述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构建。主要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教育原则以及教育方法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第五部分,重点探讨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该部分作为整篇论文的重点部分,主要从更新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理念、充实教育内容、拓宽教育载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育环境和健全教育机制共六个方面积极探讨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对策。
李昱,刘伟杰[10](2019)在《企业领导生态道德观培育研究》文中认为生态道德是道德范畴具有特殊涵义的一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关于如何树立生态道德的研究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对于培育企业领导生态道德责任意识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在探讨当前企业领导具备生态道德观的现实诉求和企业领导生态道德意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探讨培育企业领导生态道德责任意识的路径,主要包括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摆正生态道德权利的位置,强化生态道德环境建设和加强法律、制度和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
二、生态道德——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道德——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创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本质 |
第一节 生态伦理的阐释 |
一、西方生态伦理的思想流变 |
二、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内涵及特征 |
第二节 多学科视角的生态伦理属性 |
一、政治学视角:基于政治权力的生态伦理属性 |
二、经济学视角:共生和绿色的可持续性经济管理 |
三、社会学视角:社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 |
第三节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基本规定 |
一、生态伦理的价值理念 |
二、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 |
三、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 |
四、生态伦理的维护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代管理视域下的生态伦理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的价值定位——效率至上 |
一、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科学管理的管理模式:控制自然的祛魅化设计 |
三、理性逻辑的科学化功利价值取向 |
四、“经济人”假设的反生态伦理省思 |
第二节 行为科学管理的价值转换——情感依托 |
一、行为科学管理的“社会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行为科学理论模式:人际关系的社会化凸显 |
三、情感激励的生态化行政伦理扩展 |
四、行为科学理论的生态伦理缺失 |
第三节 系统权变管理的价值探索——因境制宜 |
一、系统权变管理的“复杂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系统权变管理的管理模式:人境关系的动态化调适 |
三、动态持衡的多元化政府伦理关系 |
四、系统权变时期的方法论评价 |
第四节 知识与文化管理的价值创造——互生共存 |
一、知识与文化管理的“文化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知识与文化管理模式:人智关系的持续化建设 |
三、生态和谐的人本化行政文化结构 |
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人”的内在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向度 |
第一节 现代社会管理的生态意识理念 |
一、生态健康意识——推动社会协调发展 |
二、生态优先意识——保证社会持续发展 |
三、生态环境意识——引领社会绿色发展 |
第二节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的价值体系 |
一、生态公正:政府生态伦理管理的核心价值 |
二、生态自由:公共管理秩序建构的目标价值 |
三、生态平等:道德主体利益协调的价值根基 |
四、生态和谐:和谐社会伦理调和的价值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实现困境与出路 |
第一节 生态伦理在现代管理中的实现困境 |
一、现代管理的主体性困境:主体价值的公平失允 |
二、现代管理的目标困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受阻 |
三、现代管理的秩序困境:生态安全的秩序失衡 |
四、现代管理的文化困境:中西生态伦理的融突 |
第二节 公共社会治理实现生态伦理的出路 |
一、构建生态伦理观念以践行协调共生的价值理念 |
二、实施生态伦理战略以推动生态化的社会经济发展 |
三、加强生态法治建设以维护生态安全的稳定秩序 |
四、创新生态文化理念以促进生态文明的理论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建构之维 |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伦理价值阐释 |
一、基于命运共同体的生态伦理价值构建 |
二、生态善治对美丽中国愿景的实现 |
第二节 中国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决策模式 |
一、生态管理及其决策理念建构 |
二、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决策运行模式 |
第三节 生态伦理视域下生命安全健康的价值阐释 |
一、生命安全健康的理性制衡内蕴 |
二、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健康的生态行政价值观建构 |
三、中国政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实现路径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生态道德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道德观的概念 |
二、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现阶段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取得的成绩 |
(二)现阶段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生态道德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 |
(一)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 |
(二)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 |
(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
四、生态道德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分析 |
(一)将生态道德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 |
(二)采用“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 |
(三)利用新媒体开展生态道德教育 |
(四)彰显环保榜样力量 |
(五)开展融合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 |
结语 |
(3)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意义 |
0.1.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理论意义 |
0.1.2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0.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0.3 思路与结构框架图 |
0.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0.3.2 结构框架图 |
0.4 研究方法 |
0.5 创新之处与难点 |
0.5.1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0.5.2 研究的难点 |
第一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形成基础 |
1.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理论基础 |
1.1.1 公民身份理论 |
1.1.2 道德自觉思想 |
1.1.3 马克思主义生态实践观 |
1.1.4 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
1.1.5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
1.2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基础 |
1.2.1 主体性复归是公民自觉生态道德养成的前提 |
1.2.2 生态危机使得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成为必然 |
1.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历史嬗变 |
1.3.1 以“顺天而行”为特征的朴素直觉时期 |
1.3.2 以“主体性”和“他者性”为特征的主客二分时期 |
1.3.3 以“主体间性”为特征的双向关系时期 |
第二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内涵与特征 |
2.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内涵阐释 |
2.1.1 以“生态公民”为主体的关系剖析 |
2.1.2 以“生态觉悟”为核心的素养培育 |
2.1.3 以“道德养成”为目标的生态模式 |
2.2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特征 |
2.2.1 多元性特征 |
2.2.2 引导性特征 |
2.2.3 实践性特征 |
2.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主要困境 |
2.3.1 由“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引出的价值认知困境 |
2.3.2 由“道德能否习得或何以习得”造成的规范引导困境 |
2.3.3 由“公民与自然沟通的不搭界问题”导致的实践操作困境 |
第三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认知进路 |
3.1 从认知角度分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必要性 |
3.1.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历史困境 |
3.1.2 公民生态道德的认知现状堪忧 |
3.1.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认知内容 |
3.2 觉悟式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观的内涵 |
3.2.1 觉悟概念的层次划分 |
3.2.2 和谐觉悟——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总体目标 |
3.2.3 过程觉悟——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内在心态 |
3.2.4 递进觉悟——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信心表征 |
3.3 觉悟式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观的作用 |
3.3.1 “思考性觉悟”之于公民生态道德养成价值认知困境的作用 |
3.3.2 “学习性觉悟”之于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规范引领困境的作用 |
3.3.3 “实践性觉悟”之于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实践操作困境的作用 |
第四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规范进路 |
4.1 四种公民生态道德观的源起及内涵 |
4.1.1 个人主义生态观 |
4.1.2 合理利己主义生态观 |
4.1.3 无差别利他主义生态观 |
4.1.4 有差别利他主义生态观 |
4.2 四种公民生态道德观之养成剖析 |
4.2.1 四种公民道德观之养成优劣势透析 |
4.2.2 四种公民生态道德观之养成难易度分析 |
4.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立场 |
4.3.1 合理利己立场 |
4.3.2 他者不伤害立场 |
4.3.3 多思慎行立场 |
4.4 公民生态道德递进养成步骤 |
4.4.1 生态警觉——生态交往初期的公民生态道德 |
4.4.2 不伤害原则——无利益冲突时的公民生态道德 |
4.4.3 为他者着想——有利益冲突时的公民生态道德 |
4.4.4 无私为他者——公民生态道德的最高标准 |
第五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进路 |
5.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渊源与范式确立 |
5.1.1 实践异化与生态危机 |
5.1.2 旧有实践路径梳理与分析 |
5.1.3 辩证式公民生态道德实践范式内涵 |
5.2 从“己”出发的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内在路径 |
5.2.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内在困境——主客不可通约 |
5.2.2 主客不可通约困境的应对路径——移情策略 |
5.2.3 移情策略在生态领域的具体应用 |
5.2.4 公民生态道德的移情递进养成模式 |
5.3 从“他”出发的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外在路径 |
5.3.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外在因素及其作用 |
5.3.2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外在路径的核心内容 |
5.3.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外在路径的主要方式 |
5.3.4 公民生态道德的教育递进养成模式 |
5.4 从“和谐”出发的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综合路径 |
5.4.1 “己+他”式个体公民生态道德实践养成 |
5.4.2 全面自由发展式公民生态道德实践养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在该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内在该方面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2 国外在该方面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概述 |
2.1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相关概念解析 |
2.1.1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观 |
2.1.2 生态文明观教育 |
2.1.3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 |
2.2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必要性 |
2.2.1 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内在要求 |
2.2.2 培养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行为的必然要求 |
2.2.3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要求 |
2.3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依据 |
2.3.1 理论依据 |
2.3.2 现实依据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及特征 |
3.1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 |
3.1.1 生态自然观教育 |
3.1.2 生态价值观教育 |
3.1.3 生态法治观教育 |
3.1.4 生态道德观教育 |
3.2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特征 |
3.2.1 时代性 |
3.2.2 实践性 |
3.2.3 渗透性 |
3.2.4 人本性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举措 |
4.1 坚持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原则 |
4.1.1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4.1.2 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
4.1.3 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
4.1.4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
4.2 创新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形式 |
4.2.1 创新理论教学形式 |
4.2.2 拓展实践教学途径 |
4.2.3 搭建网络教育平台 |
4.3 营造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环境 |
4.3.1 增加校园环境“硬件”设施 |
4.3.2 加强校园环境“软件”建设 |
4.3.3 打造特色生态校园环境 |
4.4 强化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保障 |
4.4.1 提升师资能力 |
4.4.2 强化物质保障 |
4.4.3 建立激励机制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建设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 |
(一)城镇化 |
(二)生态文化 |
二、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 |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三、加强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一)加强兵团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
(二)转变兵团城镇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三)打造兵团特色生态城镇文化的需要 |
(四)履行兵团生态卫士,维护新疆生态安全的需要 |
第二章 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化建设现状 |
一、兵团自然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
(一)兵团地理环境现状 |
(二)兵团气候环境现状 |
(三)兵团水资源环境现状 |
二、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举措及成效 |
(一)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兵团城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
(二)坚持把生态文化理念融入制度建设,促进了兵团城镇生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
(三)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促进了兵团城镇生态文化特色的彰显 |
(四)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了兵团经济可持续发展 |
(五)注重居民生态文化素质建设,提升了兵团城镇居民的生态意识 |
第三章 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兵团城镇居民生态素养不高 |
(一)居民生态价值观念滞后 |
(二)居民生态文化知识欠缺 |
(三)居民生态文明意识不强 |
二、兵团城镇公共生态文化活动吸引力不够 |
(一)公共生态文化活动数量少,效果欠佳 |
(二)公共生态文化宣传载体少,形式单一 |
三、兵团城镇生态文化治理机制存在缺失 |
(一)生态组织领导机制不健全 |
(二)生态文化制度建设不完善 |
(三)生态文化监管力度不够强 |
四、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
(一)兵团城镇公共生态文化服务设施不足 |
(二)兵团城镇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
第四章 兵团城镇化进程中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
一、加强兵团城镇居民生态价值观培育 |
(一)坚持正确的生态价值理念 |
(二)加强生态屯垦戍边思想教育 |
(三)促进生态文明行为养成 |
(四)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兵团城镇生态文化建设 |
二、完善兵团城镇公共生态文化产品供给,提升生态文化服务质量 |
(一)推进公共生态服务设施建设 |
(二)创新生态文化宣传形式 |
三、加强生态文化制度建设,提高生态文化治理效能 |
(一)完善生态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
(二)完善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 |
(三)完善生态文化建设的监督体系 |
四、加强兵团城镇生态文化设施建设,打造特色生态城镇 |
(一)加强环卫基础设施文化建设 |
(二)推动兵团城镇“绿色化”发展,建设森林城市 |
(三)弘扬兵团文化,打造时代特色鲜明的绿色城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城市生活中公民生态伦理观培育研究 ——以郑州城市公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的来源与依据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生态伦理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生态伦理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生态伦理观理论概述 |
2.1 公民生态伦理观概念界定 |
2.1.1 生态伦理观的主要内涵 |
2.1.2 生态伦理观的基本构成 |
2.1.3 生态伦理观的主要规范 |
2.2 生态伦理观理论来源 |
2.2.1 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 |
2.2.2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 |
2.2.3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 |
3 城市生活中公民生态伦理观培育现状及存在问题调查分析 |
3.1 调查对象及方法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3.2.1 生态伦理认知情况 |
3.2.2 生态伦理态度情况 |
3.2.3 生态伦理行为情况 |
3.3 调查结论 |
3.3.1 城市生活中公民生态伦理观培育现状 |
3.3.2 城市生活中公民生态伦理观培育存在问题 |
3.4 城市生活中公民生态伦理观培育问题的成因 |
3.4.1 推广公民生态伦理观教育的不足 |
3.4.2 社会培育氛围的不足 |
3.4.3 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机制的不足 |
4 城市生活中公民生态伦理观培育对策 |
4.1 重视生态教育,完善公民生态教育体系 |
4.1.1 家庭要注重子女的生态伦理观启蒙教育 |
4.1.2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生态伦理观的素质教育 |
4.1.3 社会要发挥生态伦理观教育的角色作用 |
4.2 推广生态道德规范,倡导生态生活理念 |
4.2.1 推广生态道德规范 |
4.2.2 鼓励公民践行生态行为 |
4.2.3 倡导节约适度的生活消费理念 |
4.3 树立生态伦理观,强化公民思想观念 |
4.3.1 在社会倡导生态价值观 |
4.3.2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
4.3.3 完善公民生态伦理责任观 |
4.4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
4.4.1 发挥政府主导,整合机构职能 |
4.4.2 推行生态文化,营造社会氛围 |
4.4.3 强化公众舆论,净化监督环境 |
4.5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伦理立法规制 |
4.5.1 健全生态伦理法律法规 |
4.5.2 落实生态伦理法律法规 |
4.5.3 保障公民生态参与权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郑州市公民生态伦理观调查问卷 |
致谢 |
(7)福斯特的生态道德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创新之处 |
一、福斯特生态道德观的形成 |
(一)社会背景 |
1.生态危机与价值危机日益严峻 |
2.全球环境改革举步维艰 |
(二)理论渊源 |
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道德思想 |
2.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 |
3.西方环境伦理思想 |
二、资本逻辑的生态道德批判 |
(一)利己性价值观念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失衡 |
1.机械自由主义观念打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2.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 |
(二)“更高的不道德”的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 |
1.“踏轮磨房生产方式”违背生态道德 |
2.“新陈代谢断裂”难以维系生态可持续性 |
3.生态帝国主义导致全球环境不公 |
(三)资本主义改良之路难以突破生态困境 |
1.单纯的个人道德调控无法挽救生态危机 |
2.“自然市场化”难以解决环境问题 |
3.技术改良主义无法化解生态灾难 |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革命” |
(一)建立新的生态道德 |
1.摒弃支配与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 |
2.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土地伦理 |
(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 |
1.采取“自然和生产社会化”的所有制形式 |
2.遵循以人为本的适度发展模式 |
3.实行民主化的经济运行方式 |
(三)环境运动与社会运动的联合之路 |
1.采取生态转化战略 |
2.依靠第三世界人民的主要力量 |
四、福斯特生态道德观评析 |
(一)福斯特生态道德观的理论意义 |
1.开辟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阶段 |
2.丰富了马克思的生态道德思想 |
(二)福斯特生态道德观的局限性 |
1.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把握 |
2.忽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
3.“道德革命”思想具有乌托邦色彩 |
(三)福斯特生态道德观的现实启示 |
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念 |
2.倡导以人为本的适度发展模式 |
3.提高生态道德安全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大学生生态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1.1 选题目的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0.3.1 文献研究法 |
0.3.2 调查问卷法 |
0.4 创新点 |
1 大学生生态意识相关理论 |
1.1 生态意识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意识 |
1.1.2 生态意识构成 |
1.1.3 大学生生态意识 |
1.2 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
1.2.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1.3 提升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意义 |
1.3.1 有利于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
1.3.2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生态观 |
1.3.3 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
2 大学生生态意识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 |
2.1 大学生生态意识现状 |
2.1.1 生态认知有所提高,但生态基础知识薄弱 |
2.1.2 生态道德意识有所增强,但仍需进一步提升 |
2.1.3 具有生态保护参与意识,但主动性欠缺 |
2.1.4 注意践行环境保护行为,但未形成环保的行为习惯 |
2.2 大学生生态意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2.2.1 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缺乏重视 |
2.2.2 家庭未能发挥生态意识启蒙作用 |
2.2.3 社会尚未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
2.2.4 大学生自身思想行为不够成熟 |
3 加强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路径 |
3.1 丰富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内容 |
3.1.1 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教育 |
3.1.2 生态道德观教育 |
3.1.3 生态法治观教育 |
3.2 完善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方式方法 |
3.2.1 发挥教师在生态意识教育中的榜样作用 |
3.2.2 激发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生态教育效应 |
3.2.3 思政课教学和生态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
3.3 营造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良好环境氛围 |
3.3.1 优化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
3.3.2 创设崇尚环保的家庭环境氛围 |
3.3.3 营造环境友好的浓厚社会风气 |
3.4 加强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自我培养 |
3.4.1 提高对生态文明的认同度 |
3.4.2 发挥学习生态知识的自主性 |
3.4.3 强化生态践行能力及生态责任感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成果 |
(9)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概述 |
2.1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概念 |
2.1.1 生态道德的概念 |
2.1.2 生态道德教育的概念 |
2.1.3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概念界定 |
2.2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道德观 |
2.2.2 中国古代优秀传统生态道德观 |
2.2.3 中共历届领导人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 |
2.2.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3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
2.3.1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 |
2.3.2 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 |
2.3.3 有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2.3.4 有助于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
3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取得的成绩 |
3.1.1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地位日益提高 |
3.1.2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成果日渐丰硕 |
3.1.3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成效初显 |
3.2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3.2.1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有待充实 |
3.2.2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载体有待拓宽 |
3.2.3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环境渗透力有待增强 |
3.2.4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实践环节有待丰富 |
3.3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大学生自身价值观的偏差性 |
3.3.2 家庭生态道德教育相对弱化 |
3.3.3 高校完善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
3.3.4 社会复杂多变带来的负面影响 |
4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构建 |
4.1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 |
4.1.1 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认知 |
4.1.2 陶冶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 |
4.1.3 锻炼大学生生态道德意志 |
4.1.4 坚定大学生生态道德信念 |
4.1.5 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 |
4.2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原则 |
4.2.1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 |
4.2.2 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原则 |
4.2.3 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 |
4.3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方法 |
4.3.1 生态理论灌输法 |
4.3.2 自我生态教育法 |
4.3.3 生态榜样示范法 |
5 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
5.1 更新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理念 |
5.1.1 以文化人理念 |
5.1.2 三全育人理念 |
5.1.3 知行合一理念 |
5.2 充实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 |
5.2.1 生态知识教育是基础 |
5.2.2 生态法制教育是重点 |
5.2.3 生态审美教育是拓展 |
5.3 拓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载体 |
5.3.1 发挥课堂教育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主导力 |
5.3.2 夯实实践教育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行动力 |
5.3.3 提升网络教育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传播力 |
5.4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师资队伍建设 |
5.4.1 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教师的的生态道德素养 |
5.4.2 完善师资队伍生态道德教育培训体系 |
5.4.3 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师激励机制 |
5.5 改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环境 |
5.5.1 营造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家庭环境 |
5.5.2 优化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校园环境 |
5.5.3 优化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 |
5.6 健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机制 |
5.6.1 健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管理机制 |
5.6.2 健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激励机制 |
5.6.3 健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评价机制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企业领导生态道德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领导具备生态道德观的现实诉求 |
(一)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
(二)有利于企业增强软实力 |
(三)有利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
二、当前企业领导生态道德观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道德异化现象 |
(二)生态道德“力度”的负增长 |
三、企业领导生态道德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物质利益的驱动 |
(二)制度机制的不完善 |
(三)社会价值观和舆论导向的偏颇 |
(四)个人道德观念上的差异及价值行为取向的扭曲 |
四、培育企业领导生态道德观的路径选择 |
(一)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
(二)摆正生态道德权利的位置 |
(三)强化生态道德环境建设 |
(四)加强生态法律、制度和监督体系建设 |
四、生态道德——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D]. 毕然.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生态道德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魏帆. 中国文艺家, 2020(08)
- [3]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D]. 赵唱. 山西大学, 2020(12)
- [4]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D]. 曹雪梅. 河北大学, 2020(08)
- [5]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化建设研究[D]. 张颖珂.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城市生活中公民生态伦理观培育研究 ——以郑州城市公民为例[D]. 刘冠一.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7]福斯特的生态道德观研究[D]. 葛君丽.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8]大学生生态意识研究[D]. 周丽媛. 辽宁大学, 2020(01)
- [9]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 黄碧莹.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10]企业领导生态道德观培育研究[J]. 李昱,刘伟杰.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