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省农业水文地质区划提要(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成[1](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王成芳[2](2018)在《明代陕西作家研究》文中提出地域文学是明代文学研究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而陕西文学作为明代文学的一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诚然,有明二百七十六年,无论是作家质量,还是作家数量,陕西文学皆处于低谷阶段。但就北方地区来说,明代陕西的文学成就依旧可观:第一,明代陕西地区有文献可考的作家近700人,其中有作品存留者近400多人,有别集存世者65人,存世别集达120多种;第二,弘治、正德年间的陕西文坛涌现出李梦阳、康海、王九思等杰出作家,倡言复古,引领一代文风,成为明中期以“前七子”为代表的文学复古运动的主力军;第三,一般认为,嘉靖中期以后明代陕西文学逐渐走向没落,但恰恰就是在“没落之际”,几个不可忽视的文学家族逐渐崛起,并留下了大量作品;第四,明代陕西西安府文学异常繁荣,作家数量可与江南次发达州府相媲美。本文尝试在广泛搜集明代陕西地区作家、作品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展现明代陕西地区作家的时空分布及创作概貌,讨论明代陕西地区文学的特色,并给明代陕西文学以适当的定位。本论文分上下两编,其中上编为《明代陕西作家述论》,以时间为线索,选取50多位明代陕西地区重要的诗文作家,对其诗文创作情况进行重点考察。明代陕西文学的繁盛在中后期,经过明初长达百年的准备,明代陕西文学在弘治、正德朝达到了鼎盛,并于嘉靖、万历朝持续发展,至明末逐渐走向低谷。明前期洪武至成化(1368—1487)是明代陕西文学的沉寂、准备期。此期陕西作家多以政绩、理学见称,张紞、王恕、段坚、薛敬之、康阜、黄谏等构成其主体。其中张紞被称“治行为天下第一”。王恕是关中理学三原学派的创始人,在政绩上更有“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之称。他们对于明代陕西文化的贡献和对后来者的启迪之功是不可磨灭的,而文化的发展必将有利于文学的发展。明中期弘治、正德时期(1488—1521)是明代陕西文学的高峰期,不论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达到了一定高度,且产生了对全国文学发展有引领意义的文学名家。前七子中的李梦阳、康海、王九思均为明代陕西人,在他们周围形成了一批复古派作家,如许宗鲁、胡缵宗、马汝骥、张治道、刘储秀、胡侍、张原、张凤翔、韩邦靖、王用宾、王讴等。此一阶段,更有理学名家如王承裕、吕柟、马理、韩邦奇、南大吉等,在精研理学的同时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中,产生了一批有特色的作品。他们共同将明代陕西文学推向了高峰,一时间成为全国文学发展的主力。明后期嘉靖至万历朝(1522—1566)是明代陕西文学的相对发展期,主要表现在作家的数量以及几个重要文学家族的发展上。此一阶段虽有嘉靖八才子之一的赵时春仍在全国文坛崭露头角,但整个陕西文学已处于全国文学的边缘地带。值得注意的是以马自强为代表的同州马氏家族、南轩为代表的渭南南氏家族及其他文学家族在此一阶段的兴盛及发展。此外,尚有王维桢、赵统、杨爵、冯从吾、温纯、张蒙训等人的文学创作显名于地方。明末,泰昌至崇祯(1620—1644)间,明代陕西文学的发展已然进入衰弱期。但陕西依旧有一定数量的作家在进行着文学创作,重要者如焦源溥、温日知、温自知、温启知、来复、来临、张春、秦一藩等。其中温自知在明末清初被尊为关中文坛领袖,享誉关中。本文下编为《明代陕西作家叙录》,以地域为纲,作家为目,为凡有作品存世的明代陕西作家撰写小传,并撰写着述、作品提要。此编注重第一手资料的搜集整理,尽量求全,于能力所及处对已有研究资料中作家姓名、字号、籍贯、生卒年、科考、着述等的缺失、疑点或讹误加以考证、补订。虽为下编,实为整个研究的基础。总体而言,明代陕西文学体现出以下特征:一是本籍作家的时空分布不均衡。以时间论,属万历、嘉靖朝作家数量为最,次为正德、崇祯,次为成化、弘治。以空间论,西安府的作家有绝对优势,占明代陕西作家总数的60%以上;二是明代陕西作家多受关中理学的影响,正直慷慨,注重气节,体现出较强的创作个性;三是明代陕西地区作家多具有强烈的文学复古意识,文从司马迁,诗宗杜甫;四是明代陕西作家普遍具有关注现实的写作倾向。不论在陕西文学的历史视域中还是明代文学的区域视域中,明代陕西地区文学均不算突出,但明中期以李梦阳、康海为代表的复古派作家的崛起,及区域内作家鲜明的创作风格使明代陕西作家成为明代作家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
张勇[3](2017)在《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在历史上,开封曾经是七朝古都,且自元、明、清、中华民国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是河南的政治中心。但自清始,其省会地位曾发生过动摇。清初,迫于明末黄河决口造成的破坏,开封各级衙署被迫迁出。晚清时期,由于黄河水患,道光皇帝曾提出迁移河南省会之议。抗战时期,迫于日寇的威胁,河南省会被迫迁出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由于郑州市具有位于河南省适中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等发展经济的优势,而开封则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源匮乏、处于黄泛区中心位置、面临黄河水患威胁等。两市的发展前景反差巨大,为了发展河南地方经济、实现工业化,方便对全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城市工作的领导,河南省地方领导向中央提出省会由开封迁郑州请求,并获得批准。河南省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将郑州市作为未来省会进行规划,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还未开始,国家没有大的建设任务,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规模建设。1952年9月19日郑州市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会,自1953年开始,省政府聘请苏联专家对郑州市进行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郑州市开始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为省会迁移做准备。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郑州。省会的迁移给开封市的经济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才克服了困难。郑州市为迎接省会迁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市政建设、整顿交通秩序、加强物资供应等,保证了河南省直机关顺利迁郑州。河南省委为省直机关的迁移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因省会迁移而产生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变更,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省会迁走后,为了解决开封市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尽量减轻省会迁离对开封市经济的影响,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地委专署由荥阳迁往开封市;在开封市的帮助下,郑州地委专署顺利入驻开封市,并改名为开封专区。河南省会迁移后留下的房产以及场地由开封市负责接收,开封市接收后作了相应处置,并在接收过程中积极维护本市利益。省会迁移郑州促进了该市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蒸蒸日上、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增强,从而使该市迅速成长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新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时期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以及随省会迁来的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的充实。开封市失去了省会地位,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事业萎缩,文化事业衰落,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数量增长迟缓、结构也趋向不合理。导致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大批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随省会迁离开封,极大地削弱了开封市城市发展的能力。一五期间,开封市属于非重点建设城市,其建设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开封市还必须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的发展。河南省会变迁对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省会变迁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历史基础;同时省会变迁也导致了开封市经济发展滞缓。在文化方面,省会变迁使河南传统的文化中心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双面性作用,对河南省的文化传播产生影响。在教育方面,省会变迁也是导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名校缺失的原因之一。总之,省会作为一个区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它的变迁必将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故全国政治中心享有支配资源的绝对优势,然后依次是省级区域政治中心、地区级区域政治中心、县级区域政治中心等。每级行政中心在本辖区内享有支配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城市发展资源集聚中心的转移。因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往往各方面发展较快,而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则发展缓慢,或者从此衰落。同时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对该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张以晨[4](2012)在《吉林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及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吉林省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特别是东南部山区,每年汛期地质灾害频发。开展吉林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工作,能够探索吉林省地质灾害的时空演变规律,为科学防治地质灾害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的建设,能够实现预报预警工作的信息化,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程度,对最大限度降低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野外调查和收集全省38个县(市、区)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资料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全省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总体特征,并且研究了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森林覆盖率、大气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并在该基础上充分考虑现状地质灾害发育强度、分布规律及发展趋势,采用基于最优组合赋权理论的可拓学评价模型对全省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根据易发区划分结果进行了吉林省地质灾害防治区划的划分,将全省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获得了关于吉林省地质灾害方面的大量数据。如何将该数据用于指导吉林省防灾减灾工作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该问题,基于吉林省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建设了包括预报预警模型研究、预报预警软件开发、可视化会商系统、预报预警产品发布、吉林省地质环境综合信息平台、吉林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六项内容的预报预警系统。2011年的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在吉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王兴亮[5](2007)在《爱国之道,始自一乡 ——清末民初乡土志书的编纂与乡土教育》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清末民初的乡土志书为基本素材,考察乡土志书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其体例、内容风格及其历史演变;探讨其“爱乡”、“爱国”话语的具体表达;并通过案例分析来深化对不同的爱国表达籍以产生的历史情景的理解。随着近代西方新式教育理念的形成,对儿童开展乡土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适应晚清政府教育改革之需要,这种理念经由日本传入中国。晚清政府教化民众“尊君、爱国”的期望,是促使其提倡乡土教育的直接原因,并形成了相关的教育法令,出台了编纂乡土课本的指导体例——《乡土志例目》。由于政府的号召,以及出于不同的编纂目的,社会各界人士对乡土教育反响强烈。乡土志书的编纂以地方官员及文人士绅为主,其次为学堂教员与留日学生,还有来自社会学术团体“国学保存会”与“南社”的成员,另外还有其他形式的乡土教育活动。众多编者编出了具有不同体例、内容特色的乡土志书,而且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别。清政府就乡土志书制定了严格的审查制度,乡土志书曾因民族歧视内容引发了教科书案。乡土志书编者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不同乡土志书所具有的风格。通过对乡土教育先驱侯鸿鉴、国学大师刘师培、上海本地士绅李右之,以及“关学儒宗”张元际的个案研究,可以发现他们对地方社会关注的重心,就社会出路提出的解决方案与他们的具体社会背景紧密相关。乡土志书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其思想来源各不相同。提倡由“爱乡”之情而形成“爱国”观念,是乡土志书的编纂宗旨,但对于不同编者而言,其所爱之“国”则可能大异其趣。或者说,编者们用了相同的概念或话语,却表达出不同的期许。比如“尊君”与“排清”,就现出在不同的乡土志书中。这些不同的乡土志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社会图景。民国成立后,乡土爱国教育得到延续发展。乡土志书的编者主体、体例、内容特色方面均有所改变;乡土教育的对象由童蒙走向成人,乡土志书则由学堂走向社会。本文附录了《乡土志书目提要》。它是以《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为基础,参照大量地方文献资料,整理出的一份书目。包括了目前存书,以及曾经成书的乡土志书,并附上了相关提要,以便阅者参考。
李植斌[6](1994)在《湖南岩溶水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文中提出本文从含水地层、构造、地貌等方面阐明了湖南省岩溶水的富集特征,对其埋藏条件、时空变化、水化学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把岩溶水资源分为湘西北、湘中和湘南三大岩溶水资源区,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龙绍都,何斌,马谭,李友贵,赵强,李佐海,姜明刚,芦庆林[7](1982)在《湖南省农业水文地质区划提要》文中指出湖南农业水文地质区划,主要是研究省内各地区地下水的赋存规律,评价其水量、水质和开采条件,为利用地下水作为农田灌溉水源并防治其不良影响。提出合理开发的途径,因地制宜地为农业生产规划提供系统的水文地质资料依据。
曾雅婕,傅红,刘勇,税玥,胡铭真,耿藤瑜[8](2021)在《基于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乐山大佛风景区游览路线》文中提出灾害的频发严重威胁着风景区的游线畅通和游人安全。将灾害危险性评价融入风景区选线,对于制定减灾防灾战略以及优化风景区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乐山大佛风景区为例,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了地质灾害、洪水灾害、森林火灾以及生物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下的灾害危险阻力面,以游览观赏点和景观资源点为源,利用GIS识别出了灾害影响下风景区游览路线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乐山大佛风景区主要受地质灾害和洪水灾害影响,灾害危险呈环状分布,中部高四周较低、北侧高东南侧低、滨水危险高于山地区域,整体危险性高;依据携程网旅游数据以及风景区总体规划的景源分布,确定源点51处;通过最小累积阻力计算获取风景区游览路线77条,总长34.322 km,结合遗产保护和实际利用需要,对选线结果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路线63条。
郑奕帆[9](2021)在《梅州市乡村减贫时空演变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贫困问题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难题之一,也是学术研究的重点课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大规模的扶贫工作,经历了近40年的努力,于2020年完成了全面脱贫的任务,乡村绝对贫困问题已得到解决,为全球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进入后减贫时代,我国的贫困形式和工作任务也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2020年后,中国将进入全面乡村振兴时期,乡村减贫的重心将转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我国仍然面临着区域相对贫困差异大、巩固脱贫成果难、脱贫后返贫等挑战,也进一步证实不同阶段的减贫重点各不相同。从时空维度研究乡村减贫的发展演变及空间差异,有利于深入探究贫困问题并总结经验,为下一阶段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梅州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其减贫历程经历了全面减贫到精准扶贫再到全面脱贫下的乡村振兴发展。对梅州进行乡村减贫的时空演变研究,有利于探索不同时期影响乡村减贫的因素及不同空间乡村贫困的作用机制。本文以梅州市为例,从宏观、中观层面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研究区域的农业生产、人口特征、经济收入、社会保障状况,分析梅州市乡村减贫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从微观个体层面出发,运用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法,进一步分析脱贫个体的教育、医疗、社会网络和资本的需求状况。最后,从减贫措施和产业规划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期能有效地缓解贫困脆弱性,为未来乡村长效脱贫及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研究结论具体如下:(1)在乡村减贫时序演变上,以市域为单位,结合2006年、2012年和2018年相关指标,发现社会因子对于乡村减贫时序演变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则是经济因子。(2)在乡村减贫地域差异上,以县(区)域为单位,结合区域的农业生产、人口特征、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状况,将梅州市乡村脱贫质量分为五类,分别是Ⅰ类(梅江区)、Ⅱ类(兴宁县)、Ⅲ类(五华县)、Ⅳ类(大埔县、丰顺县)、V类(平远县、蕉岭县、梅县),以解释梅州市乡村脱贫的区域差异性。(3)在县域减贫差异分析的基础上,以大埔县为案例,对2001-2018年的乡村减贫时序演变进行分析,依据大埔县经济社会状况、减贫政策调整方向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分别对2001至2010年、2011至2018年两个时间段进行分析,发现经济因子的贡献率最大,其次则是农业发展因子和社会因子。(4)在个体贫困差异分析上,以大埔县西河镇上黄砂村村民和村干部为典型样本,通过深入访谈等,发现得益于村内现代业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完善,村民生活质量较之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依旧存在着生产活动技术含量低、发展观念落后、健康状况较差和文化程度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村民从个体诉求和乡村发展上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展望。(5)在乡村减贫政策的优化和调整上,针对乡村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两个方面,首先从提高政策的性别敏感度、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和关注弱势群体需求的角度优化扶贫措施,其次则是从提高产业配套规划的适配性和村民的主体地位的角度出发,提出产业规划的调整策略。
张固成,马荣林,郭跃品,张家友,王鹏,郝宇,曾广骅,陈旸,李亮[10](2020)在《富硒农产品产地认定技术方法——以海南万宁富硒槟榔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海南万宁市槟榔园1:10000农业地质调查数据、万宁市槟榔林权数据及富硒槟榔鲜果标准,试点万宁富硒槟榔产地认定工作,总结富硒农产品产地认定技术方法。富硒农产品产地认定技术方法主要包含资料准备、评价图斑赋值、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农产品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富硒农产品产地认定、制作与颁发产地认定证书等技术环节。事实证明,富硒农产品产地认定技术方法科学、简洁,便于推广;富硒农产品产地认定技术方法的应用能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富硒农产品产地认定技术方法开拓了农业地质新领域,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二、湖南省农业水文地质区划提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省农业水文地质区划提要(论文提纲范文)
(1)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核心研究方法 |
1.4.3 整体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明代陕西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编:明代陕西作家述论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意义与方法 |
四 相关问题的说明 |
第一章 明代陕西文学概述 |
第一节 明代陕西的文学土壤 |
第二节 明代陕西作家分布概观 |
第三节 明代陕西文学发展的几个影响因素 |
第二章 明前期(洪武至成化)陕西作家 |
第一节 张紞及其诗文 |
第二节 关学学者王恕、段坚、薛敬之 |
第三节 康阜及其他作家 |
第三章 明中期(弘治、正德)陕西作家 |
第一节 前七子之李梦阳、康海、王九思 |
第二节 羽翼词林:张原、胡缵宗、许宗鲁、韩邦靖 |
第三节 关学学者吕柟、韩邦奇 |
小结 |
第四章 明后期(嘉靖、万历)陕西作家 |
第一节 复古接续:赵时春、王维桢、赵统 |
第二节 关学学者杨爵、冯从吾 |
第三节 同州马氏家族作家 |
第四节 渭南南氏家族作家 |
小结 |
第五章 明末(泰昌至崇祯)陕西作家 |
第一节 焦源溥及其《逆旅集》 |
第二节 三原温氏三兄弟 |
第三节 来氏兄弟及其他 |
余论 明代陕西文学的地域特色及地位 |
一、明代陕西文学的特色 |
二、明代陕西文学的地位 |
下编:明代陕西作家叙录 |
凡例 |
西安府 |
凤翔府 |
汉中府 |
延安府 |
庆阳府 |
平凉府 |
巩昌府 |
临洮府 |
边境司、卫 |
宗藩 |
附录一 明代陕西省政区表 |
附录二 明代修建或修复陕西书院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
(一) 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 |
(二) 国内有关中国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研究 |
(三) 海外及港台相关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四、研究对象与概念说明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概念说明 |
第一章 河南省会变迁动因 |
第一节 开封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清、民国开封省会地位的动摇 |
一、清初驻开封各级衙署的被迫迁出 |
二、晚清时期的迁省会之议 |
三、民国时期河南省会的迁移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动因 |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的国内经济背景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及省级行政中心变迁 |
三、郑州成为河南省新省会的优势 |
四、开封发展的瓶颈 |
五、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契合 |
小结 |
第二章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与初步建设 |
第一节 郑州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 |
一、郑州市新省会的初步规划 |
二、苏联专家与新省会城市规划 |
第三节 新省会郑州市的初步建设 |
一、新省府工程 |
二、郑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相关建设机构的变化 |
三、郑州市的全面建设任务 |
四、迅速壮大的基本建设队伍 |
五、坚持勤俭节约的建设原则 |
第四节 城市扩建中的征地 |
一、郑州市留用土地以及建设征地概况 |
二、郑州市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及调整 |
三、郑州市征地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省内外积极支援新省会建设 |
一、郑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援 |
二、郑州市群众积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
三、来自省内外的支援 |
小结 |
第三章 河南省会迁移过程及相关问题解决 |
第一节 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 |
一、省会迁郑的部署 |
二、省会迁郑前开封市政府的调查工作 |
三、开封市受影响群众对省会迁移的反映 |
四、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 |
五、开封市政府应对民生经济困难的对策 |
第二节 郑州市迎接河南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一、省会迁郑筹备机构的成立 |
二、郑州市迎接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三、欢迎迁郑委员会对筹备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
四、郑州市民众对筹备工作的积极响应 |
五、省会迁郑筹备工作的基本完成 |
第三节 省会迁移中的组织工作与组织关系调整 |
一、河南省委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
二、留汴与迁郑:省委及政府的人事组织调整 |
第四节 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 |
一、郑州专区由荥阳迁开封 |
二、开封专区的成立以及专市关系 |
三、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的影响 |
第五节 开封市政府接收迁郑单位移交房产场地及其处置 |
一、开封市政府对迁郑单位房产的接收 |
二、开封市对房产的处置与分配 |
三、房产及场地移交中的问题及解决 |
小结 |
第四章 新省会郑州市的崛起 |
第一节 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工人成长 |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
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
三、工人技术力量的成长 |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 |
一、郑州市城市建设概况 |
二、郑州市快速发展的市政建设 |
三、郑州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与日俱进的教育事业 |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
二、从无到有的高等教育 |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
四、稳中有进的基础教育 |
五、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日趋繁荣的文化事业 |
一、省级文化科研机构迁郑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 |
二、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
第五节 日益改善的医疗卫生事业 |
一、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概况 |
二、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
三、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原因分析 |
第六节 郑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
一、职工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
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
三、人民幸福感增强 |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开封省会地位丧失与发展的滞缓 |
第一节 发展滞缓的经济 |
一、开封市与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
二、开封市与郑州市投资额对比 |
三、作为非重点建设城市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 |
四、发展缺乏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投资 |
第二节 总体萎缩的教育事业 |
一、发展迟缓的基础教育 |
二、停滞的职业教育 |
三、萎缩的高等教育 |
四、开封市教育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文化发展走向衰落 |
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随省会迁郑州 |
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的停滞 |
三、文艺表演团体的缩减 |
四、开封市文化发展衰落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缓慢 |
一、发展滞缓的卫生事业 |
二、缩减的卫生事业经费 |
三、开封市卫生事业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
第五节 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 |
一、开封市人口增减变化 |
二、开封市人口结构变化 |
三、开封市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的发展 |
二、郑州市周围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 |
三、郑州市周边因资源而兴起的新兴省辖市 |
四、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基地 |
五、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一、文化中心的转移及其双面性作用 |
二、高等教育发展滞缓、名校缺失的缘由之一 |
三、省会变迁对河南省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
小结 |
结语 |
一、国内外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考察 |
二、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 |
附录 |
附表一: 清代黄河决口次数与河南河患纪要表 |
附表二: 民国开封黄河水患情况 |
附表三: 省直机关迁郑影响情况综合调查表 1954年7月5日 |
附表四: 郑州市城市人口调查表 |
附表五: 郑州市幼儿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含3个表格) |
附录一: 省府迁郑后对救济工作的安排 |
附录二: 关于欢迎省会迁郑各项筹备工作的报告 |
附录三: 郑州市欢迎迁郑委员会的三次筹备工作检查情况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吉林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及预报预警系统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现状 |
1.2.2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吉林省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1.2 气象与水文特征 |
2.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3 地质环境背景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区域地质概况 |
2.3.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3.4 水文地质条件 |
2.3.5 岩土体类型 |
第3章 吉林省地质灾害总体特征 |
3.1 地质灾害总体概况 |
3.1.1 地质灾害类型与规模 |
3.1.2 地质灾害的地域分布 |
3.2 不同类型地质灾害概述 |
3.2.1 崩塌 |
3.2.2 滑坡 |
3.2.3 泥石流 |
3.2.4 地面塌陷 |
3.2.5 地裂缝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吉林省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条件关系研究 |
4.1 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 |
4.1.1 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关系概述 |
4.1.2 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相关性分析 |
4.2 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型 |
4.2.1 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型总体关系 |
4.2.2 崩塌与岩体类型关系 |
4.2.3 滑坡与岩体类型关系 |
4.2.4 不稳定斜坡与岩体类型关系 |
4.3 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 |
4.3.1 崩塌与地质构造 |
4.3.2 滑坡与地质构造 |
4.3.3 泥石流与地质构造 |
4.4 地质灾害与降水 |
4.4.1 地质灾害与当日降雨量的关系 |
4.4.2 地质灾害与前期降雨量的关系 |
4.4.3 吉林省地质灾害分布与多年平均降雨量的关系研究 |
4.5 地质灾害与植被 |
4.5.1 吉林省植被特征 |
4.5.2 地质灾害与植被关系 |
4.6 地质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 |
4.6.1 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 |
4.6.2 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相关因素分析 |
4.6.3 人类工程活动方式与地质灾害的关系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综合评价 |
5.1 易发区划分原则 |
5.2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方法 |
5.2.1 可拓学理论 |
5.2.2 最优组合赋权理论 |
5.3 基于最优组合赋权理论的可拓学评价模型在吉林省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5.3.1 评价思路 |
5.3.2 评价指标确定 |
5.3.3 确定经典域 |
5.3.4 确定节域 |
5.3.5 确定权系数 |
5.3.6 基于最优组合赋权理论的可拓学评价 |
5.4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综合分区 |
5.4.1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的编制 |
5.4.2 地质灾害易发区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吉林省地质灾害防治区划 |
6.1 防治目标 |
6.2 区划原则和方法 |
6.2.1 区划原则 |
6.2.2 区划方法 |
6.3 重点防治区说明 |
6.3.1 重点防治区(Ⅰ) |
6.3.2 次重点防治区(Ⅱ) |
6.3.3 一般防治区(Ⅲ)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吉林省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
7.1 预报预警模型 |
7.1.1 前期有效降雨量 |
7.1.2 预报预警模型建立 |
7.1.3 预报预警模型应用 |
7.2 预报预警软件开发 |
7.2.1 功能及运行环境 |
7.2.2 数据准备 |
7.2.3 数据处理 |
7.2.4 使用方法 |
7.3 可视化会商系统 |
7.3.1 硬件系统 |
7.3.2 系统功能 |
7.4 预报预警产品发布 |
7.4.1 技术约定 |
7.4.2 工作流程 |
7.5 吉林省地质环境综合信息平台 |
7.5.1 主要功能 |
7.5.2 总体设计 |
7.5.3 体系结构 |
7.5.4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功能实现 |
7.6 吉林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 |
7.6.1 系统简介 |
7.6.2 系统应用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爱国之道,始自一乡 ——清末民初乡土志书的编纂与乡土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对"乡土志"概念的界定 |
二、大陆学者乡土志书研究史的回顾 |
三、港台及海外学者的研究状况 |
四、乡土志书的整理情况 |
五、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一章 乡土志书产生的动因:晚清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
一、欧洲近代初级教育中乡土教育理念的形成和传播 |
二、日本初等教育中乡土教育理念对中国的影响 |
三、留日学生的"乡土"意识 |
四、《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对乡土教育的规定 |
五、黄绍箕与《乡土志例目》 |
第二章 社会之反响与乡土志书之编纂 |
一、乡土志书的编纂群体及书籍审查 |
1、编纂主体:地方官员及文人士绅群体 |
2、留学生、学堂教员等知识群体的编纂活动 |
3、参与编纂的社会团体:"国学保存会"与"南社"成员 |
4、其他形式的乡土教育活动 |
5、清政府对乡土志书的审查与"乡土教科书事件" |
二、乡土志书的体例、语言风格及内容特点 |
1、"志乘"与"教科":乡土志书的体例风貌 |
2、"文言"、"韵语"与"口语":乡土志书的语言风格 |
3、乡土志书体例、语言及内容特点的地理分布 |
4、"尊君"、"爱国"与"构造社会":乡土志书所体现的教育目的 |
5、"乡土志"其名之发轫及若干乡土志书编纂时间之考订 |
第三章 乡土志书及其作者的个案研究 |
一、中国乡土教育的先驱:侯鸿鉴及其《锡金乡土史地》 |
1、侯鸿鉴的教育事业 |
2、"排清兴汉"与"风气转移":锡金乡土历史与地理 |
3、"革命不革心":无锡光复中的侯鸿鉴 |
二、"国粹派学者"对乡土志的理论探讨:刘师培的《乡土志目》 |
1、《乡土志目》的主体内容 |
2、"今之方志,拟于古代之国史"的乡土志观念 |
3、刘师培《乡土志目》之评价 |
三、社会变革下的词语转换:李右之和上海乡土志 |
1、李右之生平及所编上海乡土志书 |
2、两种乡土志书之比较 |
四、"新学"与"反经":末代"关学儒宗"张元际及其《兴平乡土志》 |
1、张元际的教育生涯 |
2、张元际与"关学"的渊源 |
3、张元际的"农本观"及其"自强"之道 |
第四章 "爱国之道,始自一乡":乡土志书的思想资源及其表达 |
一、"国家"、"家族"与"乡土" |
二、"讲求实业"与"制造四民" |
三、"以商战亡人之国":对商务的呼吁 |
四、"排清"与"保种" |
五、"群"与社会:"以乡土之易,收合群之效" |
六、"学战"与"改良":乡土志书所期望的"富强"之道 |
七、"国粹"与"新学"的两难选择 |
第五章 民国成立后乡土志书的编纂与乡土教育 |
一、乡土教育的制度化 |
二、编者、体例的特色及演变 |
三、乡土教材的内容特色 |
四、乡土教学的学术探讨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乡土志书目提要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海南 |
广西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新疆 |
后记 |
(8)基于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乐山大佛风景区游览路线(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1.3 研究方法 |
1.3.1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模型) |
1.3.2 阻力面构建 |
1.3.3 景观源 |
1.3.4最小阻力路径的确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阻力面的构建结果 |
2.1.1 灾害危险性指数的计算结果 |
2.1.2 灾害危险阻力面的构建 |
2.1.3 结果分析 |
2.2 源的提取结果 |
2.3 最小阻力路径的获取 |
2.3.1 游线识别结果 |
2.3.2 游线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9)梅州市乡村减贫时空演变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1.1 研究背景 |
1.1.1 贫困形势的转变 |
1.1.2 返贫风险的挑战 |
1.1.3 扶贫政策调整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绝对贫困 |
2.1.2 相对贫困 |
2.1.3 乡村减贫 |
2.2 相关理论界定 |
2.2.1 空间贫困理论 |
2.2.2 多维贫困理论 |
2.2.3 贫困脆弱性理论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4 国内研究现状 |
2.5 国内外研究对比 |
第三章 梅州市乡村减贫时空演变及差异性分析 |
3.1 梅州市发展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地貌条件和气候特点 |
3.1.3 经济发展现状 |
3.1.4 社会发展现状 |
3.2 原始数据选择及处理 |
3.3 2001至2018年梅州市乡村减贫时序演变分析 |
3.3.1 2006年梅州市乡村减贫结构主成分分析 |
3.3.2 2012年梅州市乡村减贫结构主成分分析 |
3.3.3 2018年梅州市乡村减贫演变主成分分析 |
3.4 乡村减贫时空差异性比较分析 |
3.4.1 社会因子 |
3.4.2 经济因子 |
3.5 乡村减贫空间差异性对比分析 |
3.5.1 主成分分析 |
3.5.2 聚类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埔县乡村减贫时序演变及影响机理研究 |
4.1 大埔县自然地理概况 |
4.1.1 地理区位 |
4.1.2 地形地貌和水文气候特征 |
4.2 大埔县经济发展现状 |
4.2.1 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增速放缓 |
4.2.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4.3 大埔县社会发展现状 |
4.3.1 行政区划及人口现状 |
4.3.2 教育和医疗保障资源仍然较为欠缺 |
4.4 减贫时序演变特征 |
4.5 指标选取和指标体系构建 |
4.6 大埔县乡村减贫时序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4.6.1 梅州市大埔县乡村减贫评价结果 |
4.6.2 乡村减贫时空差异比较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埔县西河镇上黄砂村减贫分析 |
5.1 上黄砂村现状 |
5.1.1 地理位置与人口状况 |
5.1.2 基础设施与出行方式 |
5.1.3 村庄产业状况 |
5.1.4 教育观念与家庭决策 |
5.2 上黄砂村村民现状 |
5.2.1 文化程度低,精神压力大 |
5.2.2 经济来源以及劳动分工情况 |
5.2.3 发展观念保守,市场意识落后 |
5.2.4 身体状况较差,带病劳动的现象常见 |
5.2.5 上黄砂村村民的未来诉求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乡村减贫政策的调整与优化 |
6.1 扶贫措施的优化 |
6.1.1 开展基层乡村社区贫困人口的分性别统计工作 |
6.1.2 构建长效减贫机制提高乡村人口抵御风险能力 |
6.1.3 完善乡村社区工作体系,满足弱势个体发展诉求 |
6.2 产业规划的调整 |
6.2.1 提高产业配套规划的指向性和针对性 |
6.2.2 以村民为主体,自下而上地推动产业筛选、实施和管理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难点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富硒农产品产地认定技术方法——以海南万宁富硒槟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及评价标准 |
1.3 软件平台 |
1.4 技术方法 |
1.4.1 资料准备 |
1.4.2 槟榔林权图斑赋值 |
1.4.3 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
1.4.4 槟榔鲜果地球化学质量评价 |
1.4.5 富硒槟榔产地认定 |
1.4.6 制作与颁发认定证书 |
2 讨论 |
2.1 槟榔林权图斑赋值 |
2.2 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
2.3 槟榔鲜果地球化学质量评价 |
2.4 富硒槟榔产地认定 |
2.5 制作与颁发认定证书 |
3 结论 |
四、湖南省农业水文地质区划提要(论文参考文献)
- [1]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2]明代陕西作家研究[D]. 王成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3]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8)
- [4]吉林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及预报预警系统建设[D]. 张以晨. 吉林大学, 2012(09)
- [5]爱国之道,始自一乡 ——清末民初乡土志书的编纂与乡土教育[D]. 王兴亮. 复旦大学, 2007(06)
- [6]湖南岩溶水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J]. 李植斌. 热带地理, 1994(04)
- [7]湖南省农业水文地质区划提要[J]. 龙绍都,何斌,马谭,李友贵,赵强,李佐海,姜明刚,芦庆林. 地质科技情报, 1982(S1)
- [8]基于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乐山大佛风景区游览路线[J]. 曾雅婕,傅红,刘勇,税玥,胡铭真,耿藤瑜. 生态学杂志, 2021(10)
- [9]梅州市乡村减贫时空演变及机制研究[D]. 郑奕帆.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10]富硒农产品产地认定技术方法——以海南万宁富硒槟榔为例[J]. 张固成,马荣林,郭跃品,张家友,王鹏,郝宇,曾广骅,陈旸,李亮. 中国农学通报, 2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