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钢炼铁厂成本管理模式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宋熠[1](2020)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宝钢股份降成本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而有了明确的目标。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的钢铁行业也因此有了清晰的改革方向。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对钢铁需求量的增长速度是爆发式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一路上欣欣向荣。钢铁为各行各业都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性设施保障,企业建工建厂需要钢铁,铁路交通需要钢铁以及城市建设也需要钢铁。可是好景不长,钢铁行业在经历过辉煌时期以后却不得不面临同行业之间的恶意竞争。这些行为导致钢铁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不仅如此,因为钢铁企业的盲目投产也导致了钢铁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产能过剩以及库存积压等问题出现了。这些问题让企业的正常运转受到阻碍,并且也影响了整个钢铁行业的高效发展。政府及时发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就及时有效地缓和了钢铁行业现状的进一步恶化,政策中提到钢铁行业的改革目标是以“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为主的五大任务。因此,本文以国务院2016年8月印发的《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为指导,着重分析宝钢股份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降成本”这一任务。通过阅读研究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相关的文献资料,并且结合宝钢股份自身独有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单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包括有效供给理论、有效需求理论、资源禀赋理论。第三部分首先对宝钢股份进行介绍,其次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宝钢股份的成本现状进行分析,宝钢股份存在税费负担相对较重、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能源成本日益增加、物流成本高、制度性交易成本相对较多等问题。第四部分通过对宝钢股份成本现状分析,找到宝钢股份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第五部分是针对找到的原因一一提出有针对性的降成本对策,帮助宝钢股份更好降成本。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研究发现,宝钢股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了一些改变,降成本效应已经显现,但仍然存在降成本的空间。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还仍然需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宝钢股份应通过升级转型,增强科研与创新的力度以及高端产品所占比例等等措施来进一步降成本。最后,希望为广大其他的钢铁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更好的降成本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总而言之,引领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脚步,这对冲破我国钢铁行业未来发展路径的重要关口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邓知虎[2](2020)在《华菱衡钢720分厂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受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钢铁高毛利时代一去不复返,面对基础脆弱、产能过剩等问题,各钢企不得不淘汰落后产能、进行结构升级、研发设计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控制成本、寻找真实反映产品成本及合理降低成本的方法是钢铁行业走出困境重要的一步。本文首先从钢铁行业大环境以及华菱衡钢720分厂等方面论述作业成本法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在文献综述章节论述国内外理论研究历程及作业成本应用研究概况,从“实地调查-研究论证-设计应用-反思改进”四个阶段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描述了研究框架,简要概述研究内容,以及采用调查访问、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其次,简单概述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相关要素、核算步骤等内容,以及从三个方面对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再次,概述了华菱衡钢的公司状况及生产特点、现行采用品种法成本核算方法及其不足。基于钢铁行业机械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及720分厂“标准+@”的执行、以及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滞后性,使成本结构及产品品种发生变化;管理层重视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完善的ERP系统、基层管理工作较好以及企业较为完善的硬件设施,以此提出华菱衡钢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从720分厂的核算原则及条件、核算原理、核算流程等方面探索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根据该分厂生产工艺流程划分和量化7个作业成本中心,确认成本动因以及分配率,采用作业成本法与原成本核算方法分别对720分厂7月份的成本数据的核算结果进行差异分析。发现传统成本核算方法高估高产量产品的成本而低估低产量产品的成本,并从三个层面论述作业成本法在720分厂的应用效果,得出作业成本法更能准确真实反应产品成本的结论,从而分析作业成本法在720分厂应用过程中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最后,对作业成本法的优化提出了六点实际性的建议以及得出相应的结论,在作业成本法应用前应该充分解剖作业链,综合考虑应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应进行及时的调整,对作业成本法进行动态化的优化升级。
陈伟,李光祖[3](2019)在《基于PDCA循环模式下的汉钢成本管理方法及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为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汉钢通过不断探索实践,以全面预算、四级成本管理、绩效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为依托,建立起适合汉钢公司实际生产情况的PDCA循环模式下的成本管理体系,将各项管理措施进行初步融合及统一,并不断进行改进完善,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夯实基础。
陈启涛[4](2017)在《地方政府补贴对CQ公司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2011年以来,由于市场萎缩、产能过剩,钢铁行业面临钢材价格暴跌和原材料价格持续动荡困境,CQ公司也受到巨大冲击。此外,2009年CQ公司启动“环保搬迁”,导致其成本与财务费用不断上升。最终CQ公司营业利润自2011年以来持续巨亏。同时,CQ公司在2011-2016年期间共计获得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贴约50亿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搬迁”相关补贴高达48亿元。这些补贴帮助CQ公司在2012年和2014年两次避免被ST的命运,使得CQ公司获得了维持其生产经营的重要现金流入。从表面来看,政府补贴帮助CQ公司完成了环保搬迁并维持了其生存,无疑是有效的。但从地方政府补贴所要达成的最终目标——即扭转CQ公司的亏损并促进其发展的角度看却并非如此。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对政府补贴进行分析发现,政府补贴在经济效益方面对于CQ公司不仅未产生有效性,其经营效益反而在不断恶化;在社会效益方面,政府补贴确实在维持CQ公司持续经营,保障员工岗位和人员分流,促进环保搬迁方面产生了有效作用,但从公司最终资不抵债,被债务重整的结果看,仍然缺乏长期的有效性。地方政府补贴对CQ公司缺乏有效性的原因有CQ公司自身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地方政府的问题。通过对原因分析,案例提出了对CQ公司改革发展和获取使用补贴的一些建议,并呼吁地方政府转变职能,建立科学的补贴决策与评价机制。案例对于地方政府补贴对CQ公司有效性分析的思路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政府补贴“专款专用”的思维定式,着眼于从政府补贴的最终目标进行总体的分析,这有助于更加全面和真实的了解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有效性。同时,通过补贴有效性和相关原因分析,可以从中发现我国国有企业用补贴与地方政府给付补贴行为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对国企而言,普遍存在缺乏对政府补贴的正确观念,过度依赖和使用低效,过度补贴导致国企丧失改革动力等问题。而地方政府往往存在补贴随意滞后,过度倾向困难国企,以及缺乏科学有效的补贴决策机制等问题。这些都值得更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刘少英[5](2017)在《转炉污泥循环利用项目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钢铁工业是资源和能源消耗巨大的产业,虽然为社会创造出了不可估量的财富,但是又释放了很多的污染物,资源不足和污染环境严重制约着钢铁工业的未来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从事钢铁工业相关人员已经注意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历经40多年的发展,中国钢铁环保事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仍有不同种类的废弃物直排厂外。如何降低钢铁企业污染物排放,是实现钢铁企业可续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对环境改善的一个重要贡献。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属于城市型钢铁企业,逐步引进了多项环保技术,治理废弃物排放问题。其中,针对数量巨大的转炉污泥,实行了污泥压球项目,避免给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带来影响。本文以宁波钢铁炼钢厂产生的转炉污泥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压球项目进行了详尽的介绍,首先介绍了本项目的由来,其后着重介绍了项目建设过程,然后对项目投产后的污泥利用情况和环保改善状况进行了简要说明,最后探讨了转炉污泥处理的发展方向。论文提出,转炉污泥含铁、钙等有益元素丰富,具备公司内部回收的巨大经济价值。通过对转炉污泥压球项目进度、费用和质量等的精细控制,项目建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解决了公司堆存和外卖带来的场地占用和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同时,作为冷却剂能够替代小粒度烧结矿使用,降低炼钢工序成本,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本文也可以给相似钢铁企业在处理转炉污泥时以经验借鉴,为钢铁企业达标排放和持续发展起着一点作用。
于海龙[6](2017)在《西钢低成本炼铁管理浅析》文中指出本文主要说明了低成本炼铁是未来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介绍了西林钢铁厂在低成本炼铁管理方面的进步,以及当前低成本炼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以推动西钢低成本炼铁技术管理进步,为西钢炼铁提高各项技术指标建立基础。
卞卫新[7](2017)在《浅谈汉钢公司炼铁系统成本管理》文中研究指明汉钢公司事业部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建立起适合自身条件的成本管理体系,并不断改进完善,为企业降低生铁成本夯实基础。
栗磊[8](2016)在《宁波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全国各地雾霾天气不断发生,国家逐渐重视环境保护,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强制应用环保设施,对钢铁企业的污染监管力度日趋加强,钢铁企业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在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S02排放的主要源头是烧结工段,约占钢铁企业S02排放总量的61%。因此控制钢铁企业污染物S02排放量就是控制烧结工段生产过程中S02排放量,这将关系到企业市场竞争力甚至生存能力。为响应政府号召,承担社会责任,节能减排已成为企业重要生产方针,烧结烟气脱硫项目正在越来越多钢铁企业中得以实施。然而,国内外大量研究脱硫项目管理都是基于热电企业,针对钢铁企业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管理研究较少,尤其在众多的脱硫工艺及项目管理模式中选择适合的组合,为降低企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和后续运行费用,更值得深度探索。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对钢铁企业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管理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结合宁波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对其他钢铁企业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管理中脱硫工艺和项目管理模式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以宁波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项目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项目及项目管理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其次对宁波钢铁脱硫项目进行分析,简单介绍了宁波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的基本概况,烧结烟气脱硫的项目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烧结脱硫项目管理的特点及烧结脱硫项目管理普遍存在问题,同时还简单介绍宁波钢铁烧结脱硫工艺的选择过程。本论文重点在最后两部分,主要以宁波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管理为实践,对项目管理过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项目前期评估、工程进度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安全管理、工程投资控制及项目试运营管理的研究。根据研究结果详细分析了宁波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管理过程的目标差异,并提出改进建议,最后总体评价及经验总结,认为EPC的项目管理模式虽然存在一些缺点,但是对该项目而言是适合的。宁波钢铁脱硫项目通过大胆创新,两台430m2大型烧结机烟气系统共用一套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设施的设想,在国内外尚属首例,经过项目设计方的精密测算,建设各参与方通力合作,在只有4260m2的狭小场地上成功实施,可谓是个奇迹和典范。通过对宁波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管理的研究,为集团兄弟单位及国内外同行业脱硫项目建设、脱硫项目方案选择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也为下步烧结烟气脱硝项目方案选择及类似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提供经验参考。
刘小龙[9](2016)在《首钢长钢炼铁厂低成本生产纪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首钢长钢公司目前的整体情况,建立了全面低成本炼铁的指导思想,通过与市场赛跑、经济炉料配矿、并利用一切技术和管理手段,维持生产稳定并进一步达到低成本冶炼。
徐圣[10](2015)在《天钢炼铁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天钢炼铁厂利用市场资源,积极转变配矿模型,在工艺工序、物流管理、质量检验、设备运行管理等方面采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南钢炼铁厂成本管理模式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钢炼铁厂成本管理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宝钢股份降成本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现状 |
1.2.2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研究现状 |
1.2.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钢企降成本对策的研究现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钢铁企业降成本的内涵 |
2.1.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钢铁企业降成本概念及内容 |
2.1.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钢铁企业降成本必要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有效供给理论 |
2.2.2 有效需求理论 |
2.2.3 资源禀赋理论 |
第3章 宝钢股份概况介绍 |
3.1 宝钢股份简介 |
3.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宝钢股份成本构成现状 |
3.2.1 税费负担相对较重 |
3.2.2 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
3.2.3 能源成本日益增加 |
3.2.4 物流成本相对较高 |
3.2.5 制度性交易成本较多 |
第4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宝钢股份成本难以下降的原因分析 |
4.1 税费负担方面 |
4.1.1 应交税种多 |
4.1.2 资源消耗高 |
4.2 人工成本方面 |
4.2.1 最低工资标准及社保费不断上调 |
4.2.2 企业的社会职能属性导致人员负担 |
4.3 能源成本方面 |
4.3.1 依赖外购铁矿石 |
4.3.2 环保支出增加 |
4.4 物流成本方面 |
4.4.1 进厂运输受多种因素影响 |
4.4.2 汽油价格上涨且物流效率低 |
4.5 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 |
4.5.1 部门协作效率不高 |
4.5.2 体制机制障碍严重 |
第5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宝钢股份降成本的对策研究 |
5.1 有效降低宝钢股份税费负担 |
5.1.1 进行纳税筹划管理 |
5.1.2 建立废钢回收机制和开发非常规水 |
5.2 多举措降低宝钢股份人工成本 |
5.2.1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以减少闲置劳动力 |
5.2.2 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与培训机制 |
5.3 节能提效降低能源成本 |
5.3.1 利用市场金融化趋势的有利条件 |
5.3.2 产品升级以提高附加值 |
5.4 运输提效降低物流成本 |
5.4.1 合理选择国际物流方式 |
5.4.2 整合企业物流体系提高运输效率 |
5.5 精简制度性交易成本 |
5.5.1 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 |
5.5.2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华菱衡钢720分厂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及应用概况 |
1.2.2 国内研究及应用概况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 |
2.2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 |
2.2.1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
2.2.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 |
2.2.3 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条件 |
2.3 相关要素及核算步骤 |
2.3.1 作业成本法相关要素 |
2.3.2 作业成本基本核算步骤 |
2.4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
第3章 华菱衡钢作业成本法应用背景 |
3.1 企业概况及生产特点 |
3.1.1 企业概况 |
3.1.2 华菱衡钢生产特点 |
3.2 华菱衡钢成本核算现状分析 |
3.2.1 原成本核算方法 |
3.2.2 华菱衡钢原成本核算弊端 |
3.3 720分厂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3.3.1 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 |
3.3.2 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 |
第4章 华菱衡钢720分厂作业成本法核算原则及条件 |
4.1 华菱衡钢作业成本法核算原则 |
4.1.1 成本效益原则 |
4.1.2 目标导向原则 |
4.1.3 操作性强的原则 |
4.2 在720分厂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条件 |
4.2.1 选择720分厂设计作业成本法原因 |
4.2.2 设计作业成本法的准备工作 |
4.2.3 分析720分厂作业工艺流程 |
第5章 作业成本法在衡钢720分厂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
5.1 720分厂作业流程设计 |
5.1.1 对720分厂作业的划分 |
5.1.2 划分720分厂作业中心原则 |
5.1.3 量化作业成本中心 |
5.1.4 确认资源动因 |
5.1.5 确立作业成本中心 |
5.1.6 计算作业成本分配率 |
5.1.7 核算产品成本及单位作业产品成本 |
5.2 与传统核算方法的差异分析 |
5.2.1 720分厂7月份资源消耗情况 |
5.2.2 720分厂7月份作业成本计算 |
5.2.3 比较分析两种核算方法的核算结果 |
5.3 作业成本法在720分厂应用效果 |
5.3.1 成本核算流程层面 |
5.3.2 公司成本核算层面 |
5.3.3 公司成本控制层面 |
5.4 720分厂应用作业成本法需改进方面 |
5.4.1 基层数据不准确 |
5.4.2 责任分工不明确 |
5.4.3 传统观念未改变 |
第6章 研究建议与研究结论 |
6.1 研究建议 |
6.1.1 提高员工成本管理意识 |
6.1.2 加强全体员工业务培训 |
6.1.3 做好基础数据采集工作 |
6.1.4 选择合适的成本动因 |
6.1.5 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
6.1.6 健全会计核算信息系统 |
6.2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PDCA循环模式下的汉钢成本管理方法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汉钢生产成本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
2 降低汉钢生产成本的具体措施 |
2.1 全面预算(P) |
2.2 日、周、月核算(D) |
2.2.1 日成本核算 |
2.2.2 周成本核算 |
2.2.3 月成本核算 |
2.3 检查、分析(C) |
2.4 处理、解决问题(A) |
3 结论 |
(4)地方政府补贴对CQ公司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三节 政府补贴概述 |
一 政府补贴的概念特征与确认计量和损益区分 |
二 国内关于政府补贴的相关研究 |
三 我国地方政府补贴存在的问题与补贴有效性的判定依据 |
第二章 CQ公司享受政府补贴的案例描述 |
第一节 CQ公司的基本情况 |
一 公司概况 |
二 组织架构 |
三 经营及亏损情况 |
第二节 CQ公司计入非经常性损益政府补贴的数据及项目分析 |
一 CQ公司历年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贴数据分析 |
二 CQ公司历年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贴的项目分析 |
第三章 地方政府补贴对CQ公司的有效性评价 |
第一节 政府补贴有效性的标准判定 |
第二节 基于经济效益角度评价地方政府补贴对CQ公司有效性 |
一 CQ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
二 CQ公司经营能力分析 |
三 CQ公司发展能力分析 |
四 CQ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
五 财务综合分析 |
第三节 基于社会效益角度评价地方政府补贴对CQ公司有效性 |
一 维持了CQ公司的生存和持续 |
二 保障了员工下岗分流并稳定了员工岗位 |
三 保障了“环保搬迁” |
第四节 地方政府补贴对CQ公司缺乏有效性的综合分析 |
第四章 政府补贴缺乏有效性的相关原因 |
第一节 CQ公司难以发挥补贴有效性的内外部因素 |
一 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 |
二 钢材及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 |
三 公司经营管理的问题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补贴缺乏有效性应承担的责任 |
一 地方政府的不当干预 |
二 给付政府补贴随意滞后 |
三 不遵循市场规律 |
四 缺乏科学的政府补贴决策和评价机制 |
第五章 提升政府补贴有效性的相关建议 |
第一节 对CQ公司改革和发展的建议 |
一 组织管理创新 |
二 优化资源配置 |
三 加强成本管控 |
四 健全风险管控 |
五 技术研发创新 |
第二节 对CQ公司获取和使用政府补贴的建议 |
第三节 对地方政府的相关建议 |
一 地方政府应转变政府职能 |
二 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
三 应该调整现有对于钢铁企业的补贴政策 |
四 建立科学的政府补贴决策和后续评价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案例所揭示的共性问题 |
一 案例所反映的国有企业使用政府补贴的共性问题 |
二 案例所揭示的地方政府给付补贴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转炉污泥循环利用项目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转炉污泥处理项目现状 |
1.2.1 转炉污泥介绍 |
1.2.2 国外处理转炉污泥的主要方法 |
1.2.3 国内处理转炉污泥的主要方法 |
1.3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2 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
2.1 项目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
2.2 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
2.3 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范围 |
2.4 工程项目管理的进度管理 |
3 宁波钢铁转炉污泥回收过程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3.1 转炉污泥的特性 |
3.1.1 转炉污泥的粒度分析 |
3.1.2 转炉污泥的物相组成 |
3.2 转炉污泥回收利用的现状 |
3.2.1 转炉污泥回收利用的方式 |
3.2.2 转炉污泥回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 转炉污泥产耗失衡的具体原因分析 |
3.3.1 工艺落后 |
3.3.2 技术障碍 |
3.3.3 环境污染 |
3.3.4 管理不善 |
4 宁波钢铁转炉污泥循环利用项目分析 |
4.1 宁钢转炉污泥处理项目工艺选择 |
4.2 转炉污泥压球项目简述 |
4.3 转炉污泥压球项目特点 |
4.4 宁钢转炉污泥压球项目管理的分析 |
4.4.1 宁波钢铁转炉污泥压球项目管理的特点 |
4.4.2 转炉污泥压球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
5 转炉污泥压球项目实践 |
5.1 转炉污泥压球项目建设 |
5.1.1 项目机构设立 |
5.1.2 项目设计控制 |
5.1.3 项目进度控制 |
5.1.4 项目采购控制 |
5.1.5 项目成本控制 |
5.1.6 项目质量控制 |
5.1.7 项目安全控制 |
5.1.8 项目环保控制 |
5.2 项目试运 |
5.2.1 试车投运 |
5.2.2 产品交付 |
6 总体评价及经验总结 |
6.1 经济效益增加 |
6.2 环境保护改善 |
6.3 公司管理提升 |
6.4 经验总结 |
7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工作和获得的学术成果 |
(8)宁波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钢铁烟气脱硫项目管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
2.1 项目 |
2.1.1 项目的概念与特征 |
2.1.2 工程项目的概念与特点 |
2.1.3 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 |
2.2 项目管理 |
2.2.1 项目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
2.2.2 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
2.2.3 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范围 |
3 宁波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项目分析 |
3.1 宁波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项目概况 |
3.1.1 项目情况简述 |
3.1.2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
3.1.3 项目实施进度 |
3.1.4 项目投资 |
3.1.5 项目主要设备供应商 |
3.2 宁钢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的特点 |
3.3 宁钢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项目工艺选择 |
3.3.1 烧结脱硫工艺技术简述 |
3.3.2 宁波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的工艺选择 |
3.4 宁波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管理的分析 |
3.4.1 宁钢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管理的特点 |
3.4.2 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
4 宁波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管理实践 |
4.1 项目管理模式 |
4.1.1 项目管理模式综述 |
4.1.2 宁波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管理模式 |
4.2 项目前期评估 |
4.3 工程进度管理 |
4.3.1 设计及设计管理 |
4.3.2 设备、材料采购管理 |
4.3.3 地基处理、土建、钢结构专业 |
4.3.4 设备安装 |
4.3.5 设备调试、试车 |
4.3.6 工程消缺 |
4.4 工程质量管理 |
4.4.1 质量目标 |
4.4.2 质量控制 |
4.5 工程安全管理 |
4.6 工程投资控制 |
4.6.1 项目投资目标及完成 |
4.6.2 投资分析 |
4.7 项目运营管理 |
4.7.1 生产准备 |
4.7.2 试生产情况 |
5 宁波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管理目标差异分析 |
5.1 进度管理目标差异分析 |
5.1.1 总进度偏差 |
5.1.2 设备签约时间偏差 |
5.1.3 开工时间偏差 |
5.1.4 热调试开始时间偏差 |
5.2 质量管理目标差异分析 |
5.3 安全管理目标差异分析 |
5.4 投资目标差异分析 |
5.4.1 投资管理目标差异分析 |
5.4.2 工艺技术目标差异分析 |
5.4.3 工艺目标差异分析 |
5.4.4 效益目标差异分析 |
6 总体评价及经验总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天钢炼铁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采取措施 |
2.1原燃料配比转型 |
2.1.1配矿转型 |
2.1.2焦炭配比 |
2.1.3其他方面 |
2.2加强技术攻关 |
2.3各工序深度挖潜 |
2.4建立日成本核算机制,重点抓各项计量统计 |
2.5加强物流管理和质量检验 |
2.6计量管理高级点检制度 |
2.7加大设备点检、管理力度 |
3降成本效果 |
4结语 |
四、南钢炼铁厂成本管理模式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宝钢股份降成本对策研究[D]. 宋熠.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2]华菱衡钢720分厂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D]. 邓知虎. 南华大学, 2020(01)
- [3]基于PDCA循环模式下的汉钢成本管理方法及实践[J]. 陈伟,李光祖. 山西冶金, 2019(04)
- [4]地方政府补贴对CQ公司有效性研究[D]. 陈启涛. 郑州大学, 2017(06)
- [5]转炉污泥循环利用项目研究与实践[D]. 刘少英.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4)
- [6]西钢低成本炼铁管理浅析[A]. 于海龙. 2017年低成本炼铁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7
- [7]浅谈汉钢公司炼铁系统成本管理[A]. 卞卫新. 2017年低成本炼铁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7
- [8]宁波钢铁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管理研究[D]. 栗磊.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6)
- [9]首钢长钢炼铁厂低成本生产纪实[A]. 刘小龙. 2016年第四届炼铁对标、节能降本及相关技术研讨论文集, 2016
- [10]天钢炼铁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实践[J]. 徐圣. 天津冶金,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