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浅孔剥矿法回采薄矿脉(论文文献综述)
胡建非[1](2021)在《暮阳铅矿采矿方法优选及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矿方法的优选是一项多目标、多因素的非线性的系统工程。合理的采矿方法是矿山安全生产和资源最大化回收的前提。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最优的采场结构参数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回收率,保证采空区的稳定。本文以暮阳铅矿开采急倾斜薄矿体为研究背景,为了解决在开采急倾斜薄矿体时面临的诸多技术难题。针对采矿方法优选困难,考虑因素不全面等问题,建立更加科学、全面的博弈论-组合赋权综合评价模型对采矿方法进行优选。针对采场结构参数方案评价中指标复杂多样,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利用该评价模型对其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各个采场结构参数方案进行采场稳定性分析,模拟结果验证了博弈论-组合赋权综合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现场取样分析及结构面调查,对样本进行加工并进行室内力学试验,得出岩石力学参数。(2)以岩体体积节理数(?)值表征岩体完整性,以结构面条件因子值(?)值表征结构面条件,利用二者来量化GSI值。采用体积节理数(?)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GSI估算法,通过试验数据计算得到GSI值。两者相互验证,提出修正GSI值方法。(3)根据矿区地质、水文特征、矿岩体的岩体力学参数以及相关专家建议等因素,初选三种采矿方法。考虑多方面因素,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组合赋权,采用博弈论综合优化的两方权重,构建博弈论-组合赋权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利用TOPSIS评价方法优选出最优采矿方法。(4)运用顶板四边固支力学模型和顶板四边简支力学模型分析计算采场结构参数,初选三个采场结构参数方案,采用本文建立的博弈论-组合赋权综合评价模型对方案进行优选,选择出最优的采场结构参数方案,利用FLAC3D软件对各方案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与评价结果相互验证。确定最优采场结构参数方案。研究表明:该评价模型在采矿方法和采场结构参数优选中过程中,能够在多因素、多目标等复杂评价指标中优选出最优的采矿方法和采场结构参数,研究成果对类似矿山采矿方法优选和采场结构参数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龚原[2](2020)在《云锡塘子凹薄矿体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矿方法对于矿山企业来说十分重要,如果采矿方法不合理,轻则导致矿山经济效益的损失,重则影响矿山安全,产生地质灾害。有了合理的采矿方法,必须要进一步确定科学的采场结构参数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开采效率。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能够保证回采工作的安全与稳定,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为矿山带来良好的效益。本文以云锡风流山塘子凹34#矿群的矿床地质和赋存条件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薄矿体所选用的浅孔留矿法进行优化研究,结合采矿工艺以及矿体的赋存条件等实际情况,根据理论分析得到了采场中各结构参数的合理取值,并构建博弈论-改进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对采场结构参数方案进行优选,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推选出针对采矿方法最优的采场结构参数。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矿山地质条件以及矿体赋存情况,针对顶柱以及矿柱的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并且引入薄板理论建立四边固支与四边简支顶板模型研究了矿房顶柱厚度以及采场边长的相互关系,通过理论得到采场顶柱厚度以及采场边长的合理取值范围。(2)以矿柱的稳定性系数作为评价指标进行5个水平6个因素的正交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将6个因素进行矿柱稳定性影响力的排序,得到了矿柱宽度(1.34)影响最大,其次是埋深(0.81)以及矿房跨度(0.62);进一步引入支撑理论计算间柱的合理尺寸。(3)对采场的结构参数方案进行了初步的选取,并建立博弈论-改进TOPSIS综合评价模型,从技术、经济、安全三个方面选取八个评价指标对三组优化方案进行分析评价,通过比较各方案与正理想解的垂面距离进一步得到方案三的贴进度最小,为0.056。(4)通过MIDAS建模软件分别对三组初选采场结构参数方案进行建模,并且导入FLAC3D进行模拟分析,再将模拟分为六个步骤分别进行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的分析,通过每一组方案的应力、位移和塑性区对三组方案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并且与博弈论-改进TOPSIS的评价结果进行相互验证,最终得到方案三为最优采场结构参数方案。
甘泉[3](2020)在《多备急倾斜簿矿脉集群采矿方法及回采顺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贵金属矿床(如金、镍、钨等)由于其独特的地质条件而形成条带薄矿脉群,该类矿床采用传统的薄矿脉开采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①难以采用大型机械化回采方法,导致产量小、开采效率低;②留设的间柱、顶柱、底柱难以回采,导致资源损失较多;③矿柱滞后回收导致上一阶段的开采作业无法及时结束,进而导致作业线长、多阶段同时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困难。为更高效、安全的开采急倾斜薄矿脉群,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多条平行急倾斜矿脉群的赋存条件,提出集群采矿理念,主要包括集群采矿方法设计,集群采矿方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多矿脉集群开采顺序研究,集群开采通风系统优化等,由于目前集群开采技术体系总体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该理论的充实完善仍有许多工作要做。(2)对现有的采矿方法进行整理与归纳,设计两种集群采矿方法,方法一:深孔分段空场上向嗣后充填采矿法;方法二:浅孔水平分层上向连续充填采矿法。矿山实例表明,与原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相比,有效提高矿山机械化开采水平与回采效率,确保多矿脉同时回采时的安全有序。(3)基于集群开采理念,对浅孔水平分层上向连续充填采矿法顶板安全跨度进行了理论均算及数值模拟。采用厚跨比法、普氏压力拱法、荷载传递交汇线法、平板梁理论计算法、结构力学梁理论法进行公式推导,并引入安全系数,计算得出不同安全系数下的顶板跨度。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实例情况接近,采场顶板仅局部小范围存在岩块掉落。(4)针对多矿脉集群回采过程形成采场数目较多情况,提出了超前阶梯接续回采顺序,并对该回采顺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表明,仅有局部塑性区拉应力出现在各个矿脉的充填体顶板位置,随着回采结束,回采过程塑性区主要位于矿脉群中央矿体上。工程实例表明,观测点最大围岩变形约为2.9mm,可满足矿山安全回采规范,且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实例的结果规律基本一致,超前阶梯接续回采顺序可满足薄矿脉群的安全高效回采。本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为急倾斜薄矿脉群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新理念,为今后同类型矿山开采提供借鉴与经验。
邓云川[4](2020)在《急倾斜脉群钨矿开采过渡期围岩力学环境模拟及采矿方法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钨矿床成因类型为典型的岩浆期后中高温热液石英细脉带型,此类成矿模式的矿床具有的明显特征是:在水平方向上,一般以一组或多组平行的急倾斜脉状形态赋存,脉群矿体之间为厚度不一的夹石层(夹墙);在竖直方向上,矿体产状变化明显,厚度和形态多样,随着深度的增加由上部的细脉带过渡到细脉-大脉混合带,脉间距变大,合理的回采方式也由分条回采过渡为合并回采,浅孔留矿法将向其它适用于合并回采的采矿方法所转变。论文以过渡期细脉-大脉带矿体的阶段矿房法合并回采为出发点,选取某钨矿山上述典型形态矿体为工程背景,参考及分析矿山实际生产情况,采用工程调查、力学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方式,对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在急倾斜脉群矿体群钨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钻取矿区不同深度围岩定向岩芯,对岩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和巴西圆盘劈裂试验,以获得基本力学参数。在试验过程中,利用声发射Kaiser效应开展原岩地应力测量,运用综合法识别Kaiser点,获得矿区不同深度的地应力水平。(2)通过细脉带矿体精细化建模,模拟了浅孔留矿法回采上部细脉带矿体过程中的应力、位移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回采后除接近地表围岩少量破坏外,井下采场能自稳。(3)基于中部细脉-大脉带矿体合并回采的要求,提出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脉群钨矿合并回采方案,并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回采过程中围岩能保持自稳,并且该方法一并回采脉间易失稳夹墙,避免了夹墙破坏带来的风险,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从围岩稳定性方面考虑技术上可行。(4)结合FLAC3D数值模拟技术和PCA-SVM机器学习方法,开展采场结构参数正向和反向优化。采用FLAC3D模拟各参数方案并得到相对应的稳定性评判指标值,将参数-评判值作为PCA-SVM输入数据样本,以建立PCA-SVM结构参数反向预测模型,得到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采场最优结构参数为:矿块长53 m、间柱宽2 m、顶柱高5 m。(5)开展矿体回采试验性设计,计算出采场的损失贫化率、生产能力等技术性指标,结果显示阶段矿房法合并回采贫化率增大10%,但生产能力大大增加,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年产效益与原留矿法的差值达三千多万元,证明了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用于脉群钨矿开采在技术经济上可行。
颜嘉俊[5](2020)在《板裂状围岩薄矿脉钨矿床安全回采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赣南某钨矿板裂状薄矿脉为工程背景,基于延用矿山原有的地质工程,并根据采场实际地压情况提出了散体人工矿柱支撑倾向锚固留矿法的回采方案。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室内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等手段,对试验采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判断,实现赣南某钨矿板裂状薄矿脉地安全高效回采,主要地研究内容及工作如下:(1)经过现场实际勘察调研,主要勘察现场结构面状况,地压活动规律,结合现场开采实际情况,最终选定极具代表性的试验采场以开展后续工作。(2)结合采场围岩移动破坏规律,提出适用于板裂状围岩失稳控制的三种安全回采方案,从控制效果、技术实施难度和经济成本等方面进行详细对比分析,最终选择技术可行且经济合理的散体人工矿柱支撑倾向锚固留矿法作为试验采场回采方法。(3)对试验采场所在中段上下盘围岩、矿岩力学参数测试与分析得到矿岩物理力学参数,结合结构面调查与现场地质勘查结果,对岩石力学参数进行强度折减,得到与工程现场相符合的岩体力学参数。(4)运用FLAC-3D软件完成了不同回采方案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散体人工矿柱支撑倾向锚固留矿法,矿体上下盘围岩及顶板的位移值最小,最大主应力远小于普通留矿法,釆场围岩变形规律和应力分布特征与相似模型试验结果较为吻合。(5)基于正交试验原理,完成了相似材料配比试验,经测试并统计试验结果,最终确定符合强度相似比的材料配比为沙子:石膏:水为5:1:1.2,其7d强度(单轴抗压强度为0.67MPa,弹性模量为0.066GPa),可作为相似模型试验中围岩(板岩)的试验材料。(6)设计了完整的相似材料模型试验整体方案,采用DIC二维数字散斑测量分析系统,对试验中模型不同区域位移场和变形场进行测试分析,对比了不同回采方案上下盘板裂状围岩随开采过程变形及移动规律,得到普通留矿法的顶板及上下盘的最大位移达1.1mm,而散体人工矿柱倾向锚固法顶板及上下盘的位移峰值仅有0.4mm。从而得到散体人工矿柱支撑倾向锚固留矿法为有效控制围岩失稳的最佳回采方法。
廖九波,范文录[6](2019)在《急倾斜极薄矿脉机械化开采新技术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常遇到采矿方法难以确定、损失率贫化率高、作业空间狭小等问题。为研究适宜的采矿方法,以某金矿的急倾斜极薄矿脉为研究对象,针对原留矿法的弊端和该矿体开采技术条件,提出采用机械化水平分层削壁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损失率、贫化率分别降低了9,18个百分点,预期效果良好,可为类似矿山提供借鉴。
安龙,王日东,侯朋远,梁瑞余[7](2019)在《急倾斜薄矿脉崩落法开采及崩落散体的承载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金厂沟梁金矿为工程依托,利用崩落矿岩散体的承载机理,提出了急倾斜薄矿脉破碎矿体崩落法开采方案.运用数值计算手段,研究崩落矿岩散体的承载机制,分析分段高度对崩落矿岩散体承载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与空场法开采相比,崩落法开采有效改善了采场围岩的稳定性,围岩塑性区体积减小了58.4%.随着分段高度的增大,崩落矿岩散体对围岩的支撑作用相应减弱,但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崩落法回采急倾斜薄矿脉破碎矿体是合理的、可行的,同时也为该类矿体的回采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文方,王文丽,王春[8](2017)在《马子冲锰矿急倾斜极薄矿脉采矿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时,常遇到采矿方法难以确定、损失率贫化率高、作业空间狭小等问题。为研究适宜的采矿方法,以马子冲锰矿的急倾斜极薄矿脉为研究对象,结合矿山矿脉稳固性较好、底板稳固性次之、顶板稳固性最差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提出采用削壁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同时进行了削壁厚度、采场结构参数、回采工艺方面的研究,针对顶板稳固性差的问题,提出先进行削壁、后进行矿石回采的回采顺序,有效提高了采矿安全性。最后通过试采,分析矿脉回采时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矿石损失率为8.37%,矿石贫化率为6.45%等,得出削壁充填法适合急倾斜极薄矿脉的开采,尤其适合马子冲锰矿矿脉的开采。
张连富,吴爱祥,王洪江[9](2017)在《某X型细脉带状复杂矿体采矿方法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锯板坑急倾斜薄矿脉过去采用浅孔留矿法,形成了大片采空区,威胁采场安全,而且矿石的损失和贫化的问题愈发突出,严重影响矿山经济效益。为有效控制矿石损失与贫化,提出采用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代替原来的浅孔留矿法。该方法选用LH201E型电动铲运机运搬矿石,实现了矿岩分采;穿脉的合理布置,有效提高了探采结合的程度;水平孔浅孔爆破结合光面爆破技术,减少了对围岩的破坏及围岩的混入,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分别控制在8%和10%左右;胶结充填处理采空区提高采场的稳定性,有利于矿山安全持续生产。
任美霖[10](2016)在《弓长岭井下矿急倾斜薄矿体分段空场—崩落组合采矿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弓长岭井下矿为沉积变质磁铁矿床,包含上、下盘两条含铁带计6条急倾斜矿体,矿岩稳定到不稳定,厚度大于8m的矿体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厚度小于8m的薄矿体或小矿体,一般弃之不采,由此造成大量矿石损失。为有效利用薄矿体资源,本文运用矿山三律(岩体冒落规律、散体移动规律与地压活动规律)适应性高效开采理论,从研究矿岩稳定性、崩落矿岩移动空间条件、采准工程地压显现等特征出发,系统研究了急倾斜薄矿体的采矿方法。首先、根据弓长岭井下矿深部岩体稳定性分级结果与采准工程的地压显现特点,将采矿方法定格为进路作业方法;其次、根据矿体下盘倾角大于空场下散体放出角而小于覆岩下放出角的特征,确定尽可能采用空场放矿条件;第三、本着与附近厚矿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协同开采的原则,采用中深孔凿岩与铲运机出矿;第四、根据崩落于空场内的矿石需在下分段回收和空场围岩达到一定暴露面积可快速冒落形成覆盖层的特性,确定在采场底部设置采场矿石的回收分段。由此构建出以中深孔落矿、端部控制出矿为特征的分段空场-崩落组合法开采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弓长岭井下矿急倾斜薄矿体地质条件,分析建立了空场围岩的失稳模型,据此分析空场围岩失稳条件,得出空场尺度的估算方法;同时,实验研究了冒落气浪的冲击力度,研制了悬吊块体自然下落冲击与冲击气浪速度自动测定系统,并利用此系统模拟了采空区顶板冒落时冲击风速随落体初始高度与落地点距离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冲击气浪的计算模型,从而为确定分段空场-崩落组合法采场结构参数与安全防护措施提供了依据。对这种分段空场-崩落组合采矿法,弓长岭井下矿在-220m中段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采场根据空场围岩失稳与冒落气浪冲击模型的计算结果,设计采用2个分段空场出矿、一个分段崩落回收的采场结构,以及在第2个空场出矿分段出矿到进路端部口微露空区为止、防止围岩冒落气浪冲击的安全保障措施。试验研究工作历经三年,其中在第2空场出矿分段回采后,围岩如期自然冒落,在崩落回收分段回采时,达到了进路端部口放不空的程度。在整个回采过程中,工作面未感受到围岩冒落的任何气浪冲击。两个空场出矿分段与一个崩落回收分段的总体回采指标:矿石回采率78%,矿石贫化率10.63%。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试验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空区围岩失稳模型以及冒落气浪冲击模型的计算精度,能够满足分段空场-崩落组法方案设计与生产管理要求;据此构建的分段空场-崩落组合采矿新方法,能够较好地适应弓长岭井下矿厚度小于8m的急倾斜薄矿体条件,并可用于厚度小于12m的盲矿体,取得安全高效的开采效果。
二、应用浅孔剥矿法回采薄矿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浅孔剥矿法回采薄矿脉(论文提纲范文)
(1)暮阳铅矿采矿方法优选及采场结构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采矿方法优选的必要性 |
1.1.2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的重要性 |
1.2 采矿方法优选研究现状 |
1.2.1 主观优先方法 |
1.2.2 客观优先方法 |
1.2.3 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 |
1.2.4 多目标决策权重 |
1.3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现状 |
1.3.1 经验类比法 |
1.3.2 力学理论计算法 |
1.3.3 数值模拟法 |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矿区概况 |
2.1 矿区位置与交通 |
2.2 矿区开采现状 |
2.3 矿区地质特征 |
2.3.1 地层 |
2.3.2 构造 |
2.3.3 矿床地质特征 |
2.3.4 矿体赋存情况 |
2.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2.4.1 水文地质 |
2.4.2 工程地质 |
2.4.3 环境地质 |
第三章 岩体力学参数折减 |
3.1 岩石力学性质实验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3 岩体力学参数折减 |
3.3.1 Hoek-Brown强度准则 |
3.3.2 围岩GSI值的定量化方法 |
3.3.3 H-B准则中相关参数的确定 |
3.3.4 岩体力学参数折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模型的采矿方法优选 |
4.1 采矿方法初选及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4.1.1 采矿方法初选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4.1.3 定量指标隶属度矩阵确定 |
4.1.4 定性指标隶属度矩阵确定 |
4.2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模型设计 |
4.2.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4.2.2 熵权法基本原理 |
4.2.3 博弈论集结模型 |
4.2.4 改进TOPSIS的评判模型 |
4.3 采矿方法优选工程应用 |
4.3.1 运用AHP法计算各指标主观权重 |
4.3.2 运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客观权重 |
4.3.3 博弈论集结权重 |
4.3.4 改进TOPSIS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
5.1 采场稳定性分析及主要参数计算 |
5.1.1 顶板四边固支力学模型 |
5.1.2 顶板四边简支力学模型 |
5.1.3 间柱尺寸计算 |
5.2 采场结构参数综合优化 |
5.2.1 博弈论-组合赋权模型计算 |
5.2.2 改进TOPSIS评价优选 |
5.3 数值模拟分析 |
5.3.1 模型建立 |
5.3.2 地应力场拟合 |
5.3.3 判断采场失稳的方法 |
5.3.4 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附录B 矿区构造纲要图 |
(2)云锡塘子凹薄矿体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工程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浅孔留矿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采场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方法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矿区概况及开采现状 |
2.1 矿区位置 |
2.2 矿区地质特征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矿床地质特征 |
2.2.4 矿体赋存情况 |
2.3 矿床开采技术 |
2.3.1 水文地质 |
2.3.2 工程地质 |
2.3.3 环境地质 |
2.4 矿山开采现状 |
2.4.1 矿山试验采场现状 |
2.4.2 浅孔留矿法 |
第三章 采场稳定性理论分析 |
3.1 采场的失稳机理 |
3.1.1 围岩变形特点 |
3.1.2 采场失稳模式 |
3.2 顶板力学稳定性分析 |
3.2.1 顶板四边固支力学模型 |
3.2.2 顶板四边简支力学模型 |
3.3 间柱力学稳定性分析 |
3.3.1 间柱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3.3.2 间柱尺寸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博弈论-改进TOPSIS的采场结构参数方案优选 |
4.1 采场结构参数方案的初选 |
4.2 博弈论-改进TOPSIS模型 |
4.3 工程应用 |
4.3.1 AHP法确定主观权重 |
4.3.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
4.3.3 博弈论集结模型 |
4.3.4 改进TOPSIS评价优选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采场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5.1 确定矿岩物理力学参数 |
5.1.1 确定抗拉、抗压强度 |
5.1.2 确定抗剪强度 |
5.1.3 确定弹性模量 |
5.2 软件介绍 |
5.2.1 MIDAS模型建立 |
5.2.2 FLAC3D数值分析 |
5.3 模拟方案设计(步骤) |
5.3.1 模拟步骤 |
5.3.2 模拟的基本假设 |
5.3.3 采场结构参数模拟方案 |
5.3.4 方案的计算步骤 |
5.3.5 模型的范围确定 |
5.3.6 模型的构建 |
5.3.7 计算区域内地应力拟合 |
5.4 判断采场失稳的方法 |
5.4.1 岩石强度破坏准则 |
5.4.2 允许极限位移量 |
5.4.3 塑性区判断依据 |
5.5 模拟结果分析 |
5.5.1 方案a模拟结果 |
5.5.2 方案b模拟结果 |
5.5.3 方案c模拟结果 |
5.5.4 各方案塑性区分布 |
5.5.5 各方案应力位移监测分析 |
5.6 方案确定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3)多备急倾斜簿矿脉集群采矿方法及回采顺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集群理论与集群采矿方法 |
1.2.2 矿床开采数值模拟技术 |
1.2.3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本章小结 |
2. 集群开采理念与集群采矿方法设计 |
2.1 集群开采理念的提出 |
2.2 集群开采理念与现有开采理念的关系 |
2.3 集群开采技术体系设计 |
2.4 集群采矿方法设计 |
2.4.1 集群采矿方法适用条件与特点 |
2.4.2 深孔分段空场上向嗣后充填采矿法设计 |
2.4.3 浅孔水平分层上向连续充填采矿法设计 |
2.5 集群采矿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2.5.1 采场出矿能力 |
2.5.2 采场生产能力与工效 |
2.5.3 采场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2.6 本章小结 |
3. 集群开采顶板安全跨度计算及模拟分析 |
3.1 集群开采顶板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影响因素 |
3.1.1 顶板破坏模式 |
3.1.2 顶板稳定性影响因素 |
3.2 采场顶板力学模型 |
3.2.1 采场顶板力学模型确定 |
3.2.2 安全系数法基本原理 |
3.3 岩体力学参数选取 |
3.4 顶板安全跨度计算 |
3.4.1 平板梁理论法 |
3.4.2 荷载传递交汇线法 |
3.4.3 采矿厚跨比法 |
3.4.4 普氏地压理论法 |
3.4.5 结构力学梁理论法 |
3.5 顶板安全跨度计算结果分析 |
3.6 集群采矿法顶板跨度数值模拟验证 |
3.6.1 集群采矿法采场模型建立 |
3.6.2 集群采场顶板位移应力塑性区云图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集群回采顺序数值模拟研究 |
4.1 FLAC3D数值模拟流程 |
4.2 集群回采顺序提出依据 |
4.3 集群回采顺序说明 |
4.4 集群回采模型 |
4.4.1 基本假设 |
4.4.2 数值模拟参数选取值 |
4.4.3 模型建立 |
4.5 集群回采数值模拟 |
4.5.1 初始状态下的模型数值模拟 |
4.5.2 采场集群数量数值模拟 |
4.5.3 完全回采数值模拟 |
4.6 本章小结 |
5 实例研究 |
5.1 矿山地质情况 |
5.2 集群采矿方法设计 |
5.2.1 采场布置 |
5.2.2 采场通风 |
5.2.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3 集群采场顶板安全跨度 |
5.4 集群回采顺序 |
5.4.1 集群回采位移监测工程布置 |
5.4.2 回采过程位移监测结果 |
5.4.3 集群回采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4)急倾斜脉群钨矿开采过渡期围岩力学环境模拟及采矿方法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围岩力学环境研究现状 |
1.2.2 急倾斜脉群矿体开采研究现状 |
1.2.3 脉群钨矿开采方法研究现状 |
1.2.4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过渡期开采中段围岩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及地应力场估测 |
2.1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
2.2 岩石抗拉强度的巴西劈裂试验 |
2.3 岩石声发射Kaiser效应地应力测试 |
2.3.1 声发射测地应力方法的选择 |
2.3.2 试样加工及试验 |
2.3.3 Kaiser效应点及地应力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部细脉带浅孔留矿法开采围岩力学环境模拟试验 |
3.1 数值模型建立及所需参数 |
3.1.1 物理模型 |
3.1.2 数值模型 |
3.1.3 矿岩力学参数 |
3.2 上部中段回采后围岩力学环境分析 |
3.2.1 采场稳定性分析 |
3.2.2 夹墙稳定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部细脉-大脉混合带阶段矿房法开采围岩力学环境对比模拟试验 |
4.1 阶段矿房法细脉-大脉带阶段矿房法合并回采 |
4.2 阶段矿房法和留矿法回采稳定性对比分析 |
4.2.1 主应力情况对比 |
4.2.2 位移情况对比 |
4.2.3 塑性区情况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部细脉-大脉混合带阶段矿房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
5.1 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的结构参数优化 |
5.1.1 结构参数优化数值计算模型 |
5.1.2 结构参数方案设计 |
5.1.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5.2 与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的PCA-SVM结构参数优化方法 |
5.2.1 PCA-SVM方法原理 |
5.2.2 PCA-SVM结构参数优化模型构建 |
5.2.3 采场结构参数反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部细脉-大脉混合带阶段矿房法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
6.1 细脉-大脉混合带阶段矿房法开采技术参数 |
6.1.1 试验地点选择 |
6.1.2 阶段矿房法开采设计 |
6.2 细脉-大脉混合带阶段矿房法开采技术经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板裂状围岩薄矿脉钨矿床安全回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急倾斜薄矿脉开采技术现状 |
1.3.2 急倾斜薄矿脉开采矿山压力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采场选择及结构面调查 |
2.1 工程背景 |
2.2 试验采场的确定 |
2.2.1 试验采场选择的原则 |
2.2.2 试验采场位置 |
2.3 结构面调查分析 |
2.3.1 调查位置 |
2.3.2 调查方法 |
2.3.3 调查结果分析 |
2.4 地压活动勘察 |
2.4.1 现场勘察 |
2.4.2 地压活动特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验采场采矿方法选择 |
3.1 试验采场开采技术条件 |
3.2 采矿方法初选 |
3.2.1 选择采矿方法的基本原则 |
3.2.2 关键点支撑上盘预支护留矿法 |
(1)技术方案内容 |
(2)技术方案评价 |
(3)经济效益分析 |
3.2.3 电耙出矿静态留矿法 |
(1)技术方案内容 |
(2)技术方案评价 |
(3)经济效益分析 |
3.2.4 散体人工矿柱支撑倾向锚固留矿法 |
(1)技术方案内容 |
(2)技术方案评价 |
(3)经济效益分析 |
3.3 三种采矿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采场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
4.1 岩石力学参数测试 |
4.1.1 岩样采集与加工 |
4.1.2 岩样容重及孔隙率 |
4.1.3 岩样吸水率 |
4.1.4 岩样单轴压缩试验 |
4.1.5 岩样抗拉强度试验 |
4.1.6 点荷载试验 |
4.1.7 岩石力学参数测试结果汇总 |
4.2 岩石强度折减 |
4.2.1 H-B与M-C强度准则参数等效转化 |
4.2.2 岩体力学参数 |
4.3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3.1 模型假设及破坏准则 |
4.3.2 建立数值模拟模型 |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1 位移分析 |
4.4.2 应力分析 |
4.5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 |
5.1 相似三定理 |
5.2 相似常数计算 |
5.3 相似材料配比试验 |
5.3.1 模型相似材料的选择 |
5.3.2 试件制作 |
5.3.3 试验结果分析 |
5.3.4 模型材料配比选取 |
5.4 相似材料模型 |
5.4.1 模型监测及开挖设计 |
5.4.2 模型开采阶段位移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与项目 |
获奖情况 |
(6)急倾斜极薄矿脉机械化开采新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急倾斜极薄金矿脉开采面临的难题 |
2 采矿方法选择 |
3 机械化水平分层削壁充填法的应用 |
3.1 采准切割工程 |
3.2 回采工艺 |
3.3 试采结果及分析 |
4 结论 |
(7)急倾斜薄矿脉崩落法开采及崩落散体的承载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山开采现状 |
2 急倾斜薄矿脉破碎矿体崩落法开采 |
2.1 回采工艺 |
2.2 覆盖层的形成 |
2.3 围岩可冒性分析 |
3 回采过程地压分布规律 |
3.1 数值模型建立 |
3.2 崩落矿岩散体的承载作用机制 |
3.3 分段高度对支撑效果的影响 |
4 结论 |
(8)马子冲锰矿急倾斜极薄矿脉采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开采技术条件 |
1.1 矿体特征 |
1.2 矿脉及顶、底板工程地质条件 |
2 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时存在的问题 |
3 采矿方法研究 |
3.1 采矿方法选择依据 |
3.2 采矿方法确定 |
3.3 采矿方法设计 |
4 采矿方法评价 |
5 结论 |
(9)某X型细脉带状复杂矿体采矿方法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背景 |
2 采矿方法 |
2.1 采矿方法选择 |
2.2 采场结构参数 |
2.3 采准切割 |
2.4 回采工艺 |
3 技术经济指标 |
4 结论 |
(10)弓长岭井下矿急倾斜薄矿体分段空场—崩落组合采矿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充填采矿法 |
1.2.3 分段凿岩阶段出矿空场采矿法 |
1.2.4 分段空场法 |
1.2.5 浅孔留矿法 |
1.2.6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
1.2.7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急倾斜薄矿体开采研究的发展趋势 |
1.4 弓长岭井下矿薄矿体的开采问题及解决途径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弓长岭井下铁矿地质生产概况 |
2.1 矿山概况 |
2.1.1 矿区地层 |
2.1.2 矿区地质构造特征 |
2.1.3 矿体产状特征和分布 |
2.1.4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 |
2.1.5 矿区水文地质 |
2.1.6 工程地质 |
2.2 弓长岭井下矿采矿方法更替特征 |
2.3 弓长岭井下矿薄矿体的开采问题 |
第3章 岩体三律特性分析 |
3.1 岩体可冒性分析 |
3.1.1 岩体结构面调查 |
3.1.2 矿岩点载荷强度测定 |
3.1.3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计算与稳定性分级 |
3.1.4 岩体可冒性分析 |
3.2 散体流动参数测定 |
3.2.1 试验材料制备与试验模型 |
3.2.2 试验方法 |
3.2.3 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
3.3 地压显现特点调查分析 |
3.3.1 巷道破坏主要形式 |
3.3.2 地压大规模显现的位置 |
3.3.3 地压显现特点 |
3.4 小结 |
第4章 新型采矿方法构建 |
4.1 构建原则 |
4.2 采场结构 |
4.3 空场尺寸确定方法 |
4.3.1 采场的受力分析 |
4.3.2 空场尺寸估算式 |
4.4 岩脉巷道不稳围岩的支护技术 |
4.5 小结 |
第5章 空区冒落危害与防治措施 |
5.1 冒落形式与冒落冲击模型 |
5.2 筒流冲击的防治措施 |
5.3 绕流冲击的数学模型 |
5.4 空区冒落块体冲击危害的防治方法 |
5.5 小结 |
第6章 冒落气浪冲击试验研究 |
6.1 实验方案 |
6.1.1 实验原理 |
6.1.2 实验模型设计 |
6.1.3 实验方法 |
6.2 实验结果 |
6.3 测点最大风速值分布规律分析 |
6.4 安全距离确定 |
6.5 小结 |
第7章 分段空场-崩落组合法工业试验 |
7.1 试验采场基本条件 |
7.2 采场结构与回采顺序 |
7.3 分段空场-崩落组合法的适用条件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完成科研项目情况 |
四、应用浅孔剥矿法回采薄矿脉(论文参考文献)
- [1]暮阳铅矿采矿方法优选及采场结构参数优化[D]. 胡建非.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云锡塘子凹薄矿体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D]. 龚原.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3]多备急倾斜簿矿脉集群采矿方法及回采顺序研究[D]. 甘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急倾斜脉群钨矿开采过渡期围岩力学环境模拟及采矿方法适应性研究[D]. 邓云川.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5]板裂状围岩薄矿脉钨矿床安全回采研究[D]. 颜嘉俊.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6]急倾斜极薄矿脉机械化开采新技术及应用[J]. 廖九波,范文录.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9(07)
- [7]急倾斜薄矿脉崩落法开采及崩落散体的承载机理[J]. 安龙,王日东,侯朋远,梁瑞余.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8]马子冲锰矿急倾斜极薄矿脉采矿方法研究[J]. 张文方,王文丽,王春. 金属矿山, 2017(05)
- [9]某X型细脉带状复杂矿体采矿方法设计[J]. 张连富,吴爱祥,王洪江.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7(01)
- [10]弓长岭井下矿急倾斜薄矿体分段空场—崩落组合采矿法研究[D]. 任美霖. 东北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