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坝上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河北坝上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一、河北省坝上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桂佳宁[1](2020)在《坝上地区生态河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尚义县鸳鸯河综合治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河流在大千万物中发挥着抚育多类种生命、让地球饱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作用,人类得于存在和不断成长壮大的源头也是河流,河流也是地球生生万物必不可缺的一分子,更是满足地球上生态系统循环发展的基本形式之一。近几年城市扩张使我国许多河流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不仅失去了生态服务功能,威胁到了近水空间中的生物多样性,也给人们的食用水安全和健康带来了损害。我们国家涉及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探索和工程实践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近几年来,我国也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河流健康的研究项目,后起加快对受损河流生态修复的脚步,意在改进和提升仅以防洪为目的的渠化河流,重新重视人和自然的融合、城市和水系及河岸景观的互动、生态和技术的相互支持,因此河道的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塑是必然趋势。研究追随时代发展需求,以坝上地区为范围,针对坝上地区生态结构单一,气候、海拔条件均比较特殊的问题,从生态理论出发,结合景观生态学和环境行为学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将水安全、水生态和水景观综合考虑,综合考虑坝上地区特有的气候特点、降水特征,把河道做为与城市、与人类相融合的纽带,减小城市和自然的距离感,使河道在具有防洪功能的基础上创造具有连续性的河岸景观空间,将生态景观与河道边界相融合,并从该角度对国内外案例进行分析借鉴,吸取生态河道景观的改造方法和举措,从而结合实际案例解决现存问题。通过研究过程,将理论研究以及案例借鉴的设计方法运用到尚义县鸳鸯河景观设计案例中,分析项目概况及现状,将区域内分为河道、河岸、亲水景观三部分,从景观效果、心理感受、生态持续多方面寻找适合坝上地区生态河道的改造提升方法,优化天际线、丰富区域色彩搭配、营造冬季冰雪特色景观空间,达到四季引人的河道景观效果,使整个河道及滨河区域成为有活力的城市名片,进一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策略,抓紧推动总书记考察张家口提出的“两区”建设目标任务,尽量早日完成创建“河北省园林县城”、“国家园林县城”、“。

宋慈[2](2020)在《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文中指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探究生态功能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以及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机理,实现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协调发展,对国家绿色发展空间的维护、绿色发展方式的形成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长期定位于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张家口市社会经济综合实力较弱,水源涵养目标又对当地产业发展形成了硬性约束。本研究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两山”理论为指导,针对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水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机理,构建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以张家口市为例,分析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路径并提出政策建议。主要工作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基于生产方式转变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概念模型,为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和有效转化提供框架思路。在多系统整体性框架下,从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与有效转化角度阐释“两山”理论的经济学内涵,并从“资源-资产-资本”之间的转化关系入手提出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逻辑框架,阐述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影响因素(即发展偏好、技术进步、土地利用方式、生态补偿)和路径机制(即产业转换机制、金融机制、财政机制、市场机制)。(2)提出并核算了水源涵养价值,通过编制2012年张家口市投入产出表、核算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构建了以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动态优化模型,并以张家口市为例开展了实证分析和模拟实验。实现了用一个目标函数同时反映水资源消耗、水环境损害和水源涵养效益对经济发展的正负向影响,丰富了投入产出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设定,也为以往只基于历史数据进行核算的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指标的可预测性提供了模型参考。模拟期内,水量保持和水环境控制两个水源涵养的基本功能可以实现。到2035年,张家口市森林和草地总持水量达132万立方米,向北京供应的地表水资源量5.25亿立方米;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的处理能力逐年提高,模拟期末COD可实现零排放;水源涵养价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加4247.3亿元和4155.39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6.73%和6.79%。(3)基于转化机理,结合模拟结果,分析提出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路径,即增加水资源消耗性利用向非消耗性利用的转化、拓展水资源非消耗性利用方式、财政补贴的合理来源和分配、新兴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等。

张超[3](2019)在《承德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管控分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引发的生态问题也日渐严重,并且呈逐步扩大的趋势。我国的空间规划部署已全面展开,但是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还属于滞后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开展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环境管控分区的关联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承德市为研究区,其主导生态功能为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故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优化参考指标体系,选取土壤、植被、降水等9个因子构建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体系,以分析其生态状况。借助ArcGIS平台评价研究区2009年、2013年和2017年的水土流失敏感性和土地沙化敏感性,探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时空演变规律。并运用综合指数法将水土流失敏感性和土地沙化敏感性结果叠加到一起,得到综合评价研究区的生态环境敏感性等级分布图,旨在探究承德市生态环境敏感性状况,进而结合研究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提出国土空间生态环境管控分区,以期为承德市加强重要区域生态保护、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科学制定生态修复措施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有:(1)通过评价2009-2017年水土流失敏感性和土地沙化敏感性,得到承德市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敏感性分布及时空演变规律。承德市水土流失敏感性和土地沙化敏感性的等级主要表现为不敏感、轻度敏感和中度敏感。水土流失敏感性这三个等级的面积从2009年34385km2下降到2017年的31746km2,而重度敏感和极敏感的面积则分别增加1908.7km2和729.47km2;土地沙化不敏感、轻度敏感和中度敏感这三个等级的面积从31244km2下降到24568km2,重度敏感和极敏感分别上升了4929.8km2和1746.8km2。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敏感性均呈上升的趋势。从空间布局来看,水土流失的极敏感区域和重度敏感区域分布较为分散,重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围场县的御道口乡、丰宁县的土城镇和窟窿山乡、兴隆县和宽城县部分区域;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水系、城镇和道路附近,不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各个林场作业区和植被较好的密林区。土地沙化极敏感区域和重度敏感区域分布在承德市的坝上高原地区,不敏感区集中在承德市中部和南部。(2)根据三期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评价结果,得到研究区生态环境敏感性等级图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承德市生态环境敏感性面积最大的为中度敏感区,其面积为21363.76km2,在全市总面积中占比54.06%;其次为重度敏感区,面积为8841.03km2,占比22.37%;然后是不敏感区和轻度敏感区,面积分别为4414.06km2和3156.36km2,分别占比11.17%和7.99%;面积最小的为极敏感区,面积为1741.76km2,占比4.41%。其中,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地区,其他区域均有零星分布。(3)划定了承德市国土空间生态环境管控区,并针对不同管控区提出适合当地发展的措施和建议。根据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结合研究区自然结构一致性、乡级行政区完整性、生态问题重要性和水土流失与土地沙化等级变化等情况,将研究区划分为坝上高原土地沙化修复区、坝上高原土地沙化重点修复区、冀北山地水土流失重点修复区、冀北与燕山山地水土流失修复区、冀北与燕山山地生态保育区、燕山山地水土流失管制区和燕山山地丘陵优化区,并针对不同管控区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或建议。本研究可以为承德市生态环境敏感性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承德市加强重要区域生态保护、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措施提供思路。

徐嵩[4](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林嘉怡[5](2019)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法,不仅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任务,更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解决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矛盾的关键内容。目前,关于土地利用优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行政区划的研究区域中,而将行政区、生态服务区、生态系统范围进行同步优化的研究则比较少见。论文基于已有学者的生态安全格局等研究成果,结合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系统服务等相关理论,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法,并以御道口牧场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本论文先采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对御道口牧场进行分析。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土地利用优化结果在经济效益最大化时经济效益能达到60020.19万元,能在短期内获得较多经济效益但其生态效益较低,而且并未从空间配置上进行优化;生态效益最大化时生态效益能达到167451.2万元,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该方案建设用地面积并不合理,相比之下经济效益最大化时的方案更符合实际。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并未从数量和空间结构考虑,因此本论文采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试图从生态恢复和保护视角顾及长期的经济效益。论文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依据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结果衡量御道口牧场的生态系统服务质量布局,探明影响其生态系统安全格局的地块位置和属性特征,结果表明这些地块往往是防风和固沙服务最低分值区,基于此结果,结合Arc GIS对其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形成土地利用现状的优化布局,再用Clue-s提取分布规则,基于Markov模拟土地需求数量,以2017年现状模拟2022年的土地利用,经检验得Kappa系数为0.883,说明较好地完成了模拟优化。优化结果指示:2022年御道口牧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中,林地、牧草地、涵养水源地可以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林地布局重点为西北、西部、东部,辅以涵养水源地、牧草地共同恢复植被;沙地变化最为明显,从3.43%降低到0.51%;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御道口风景区中心;农田主要分布西南离水源较近地区。2022年优化模拟的土地利用格局比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约5092.55万元。从数量和空间结构考虑,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法更能结论表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是可行的,能有效地从数量和空间优化土地利用,既能协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能顾及区域生态安全,以期为中国北方生态防线建立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杨艳荣[6](2018)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以承德市小北沟村为例》文中认为旅游型美丽乡村的建设,绝不仅仅只是改变乡村的物质空间环境,其宗旨应该是给广大农业工作者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农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让农民拥有归属感与自豪感。与此同时,旅游者的休闲需求刺激了中国乡村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城乡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自乡村振兴战略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以来,美丽乡村建设再一次成为规划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全国范围内的乡村为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性或指导性文件纲领,探索适应地方产业特征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本文以旅游型村庄为研究对象,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首先对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并综合国内外对美丽乡村、旅游型乡村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比针对旅游型乡村规划的各类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分析总结其中的不足之处。其次,梳理全域旅游理论、城乡休闲游憩理论、保护性开发理论等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的相关理论支撑,并从发展趋势、特殊性和模式等方面分析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的趋势与特征,以及乡村振兴对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积极影响,同时结合国内较为成熟的类似乡村规划案例,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关系,并进一步对村庄规划和乡村旅游进行本质挖掘,探究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互动机制。最后,通过对承德市小北沟村的乡村建设现状、乡村旅游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发现现阶段小北沟村庄存在缺乏游住结合的乡村整体规划、居住环境与乡村风貌亟待提升、旅游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分析不充分、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配置不齐全、旅游管理与规划水平相对低下等问题,这都是限制小北沟村未来发展建设的不利因素,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的规划设计来解决。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依托京北第一草原的品牌效应,以民族文化、自然风光、休闲康养为根本发展目标,结合尊重历史、示范带动,设施配套、品质提升,技术可行、便于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规划设计原则,形成“爱在大草原、浓情小北沟”的旅游型美丽乡村形象定位。并提出适于旅游型美丽乡村建设的空间布局、人居环境与村庄风貌、旅游产业与服务设施、运营模式与保障体系等方面的规划策略和方法,切实指导乡村建设,引领乡村旅游实现快速发展和乡村经济整体提升。

王彦芳,裴宏伟[7](2018)在《1980—2015年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是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决策与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利用1980年、2000年、2015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和植被覆盖等数据,基于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了三个时期河北坝上地区的生态环境功能状况指数。结果表明,坝上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状况指数平均值为54.67,自然生态一般,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功能相对较脆弱。其中,1980—2000年坝上地区防风固沙生态功能略微变差,2000—2015年则有明显的改善,这主要是受气候的波动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未来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构筑科学合理的生态屏障,发展生态经济,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通过完善政策,创新体制,不断提升坝上防风固沙生态功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李燕[8](2017)在《荒漠化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对比研究 ——以张家口坝上和都阳山山区为例》文中提出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一直为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是一个复杂的前沿性课题。本研究运用区域对比分析法,并以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进行荒漠化对比研究,以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和广西都阳山山区作为典型区案例进行荒漠化异同分析,揭示荒漠化的动态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启发新的思想和研究方向,使区域间的成功治理模式得到科学有效的借鉴和移植,从而遏制荒漠化的发展。首先,基于3S技术,运用MODIS遥感影像,结合野外调查,验证典型荒漠化区的植被指数和地表反照率建立的NDVI-Albedo特征空间呈较强的负相关性,从而构建荒漠化遥感监测模型和提取荒漠化差值指数,获取典型区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三个时相的荒漠化等级分类图。依据野外实地调查情况,将荒漠化程度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轻度、中度、重度和非荒漠化。其次,运用ArcGIS软件,提取20052015年间荒漠化土地面积和动态变化信息。结果表明:(1)两个典型区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比重较小,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比重较大;(2)近11年来,两个典型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逐年递减;(3)张家口坝上荒漠化程度不断的加重,局部地区持续恶化;都阳山山区荒漠化程度不断的减弱,生态状况有所好转。再次,以时间和空间这两条线索,深入对比典型区形成荒漠化的单个成因因子的异同性,揭示了20052015年间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年平均风速、人口数量、土地利用类型这9个指标,构建研究区荒漠化驱动力评价体系。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提取了两个典型区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荒漠化是自然与人为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且两个典型区重要影响因子中都包含着降水、人口、土地利用这三个因素。都阳山山区主要影响因素有坡度、降水、人口、土地利用、最大日降水量,其中,坡度对荒漠化程度的影响最大;张家口坝上主要影响因素有降水、人口、土地利用、地貌和岩性,其中,降水对荒漠化程度的影响最大。最后,针对两个典型区共同影响因子:人口、土地利用、降水,结合因地制宜的理念,提出控制人口数量、调节土地利用结构与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治理策略和改良措施。此外,要坚持“生态”与“经济”共赢的治理目标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动员一切力量携手并进、共同面对荒漠化治理,才能不断创新生态治理道路,有效的应对荒漠化,努力的谱写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本研究的独到之处在于目前荒漠化区域对比研究尚属首次,揭示出一系列具有区域借鉴意义的模式和指标,并为开展类似研究提供方法示范和例证。

任毅[9](2016)在《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市场机制是推进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区域生态一体化要想带来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应,就要充分把握好“市场之手”,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北京及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环境服务市场、流域服务、生物多样性、景观服务、碳交易等等,每一项交易内容都面临着产权界定、市场交易制度、交易主体、价格确定、法律政策保障等多重因素。市场的发展又面临不同阶段市场环境的变化,因此,需要设计构建一个有效的生态补偿市场,通过市场制度来实现北京及周边区域生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用市场化手段推进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共识。市场化手段在生态补偿设计中发挥良好的作用,需要满足三大基本条件:一是产权和责任明晰,要科学界定生态服务功能的责任主体;二是生态成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市场配置,明晰生态破坏治理责任,把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本纳入到企业单位生产经营全过程;三是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重点解决了三个科学问题:一是如何培育合理的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问题;二是如何合理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标准并实现产权的多元化;三是生态补偿运行服务的市场化与合作路径问题。本研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围绕北京市与周边地区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方式和区域合作路径,研究设计市场化的区域生态补偿制度。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提出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区域的典型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解释北京及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为何有利于破解超大城市发展的难题,弥补政府主导生态补偿的不足;第二章评述了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理论,指出目前对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不足,特别是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组织和委托代理理论、博弈理论、契约理论等作为市场化生态补偿的重要理论基础,并未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第二章同时对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的边界进行了界定,并阐明了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核心目的。对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总结,提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第三章是从实践的角度对国内外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补偿优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国内外市场化屯态补偿的成功案例的主要经验与启示。第四章为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从界定利益相关方、确定补偿标准与金额、确定市场化补偿方式、确定资金筹措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市场化补偿的思路、实现形式、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第五章对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资源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核算。第六章对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补偿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七章系统分析了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以协商谈判为主的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以排污权交易为主的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以碳汇为主的森林市场化生态补偿、以湿地发展基金为主的湿地市场化保护和异地开发生态补偿模式,并分别设计出了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制度框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在总结研究成果基础上,展望了今后市场化生态补偿设计研究的关注热点。

王伟婧,张立峰,郝雅星,韩凯红,窦铁岭[10](2014)在《河北坝上地区草莓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草莓已成为坝上地区的新型优势特色产业之一。通过SWOT分析得出,坝上地区草莓产业在地域区位、自然生态、连作障碍不明显方面具备优势,在市场前景、政府扶持等方面面临机遇,但由于水资源匮乏、冬季严寒越冬难、深加工能力差等影响,草莓产业发展存在着劣势和风险。可以通过错季上市、陆地-保护地相结合、建立草莓加工企业等措施,结合环境、科技、市场等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取长补短,促进坝上地区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河北省坝上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省坝上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坝上地区生态河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尚义县鸳鸯河综合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河道生态景观设计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生态河道景观设计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坝上地区
        2.1.2 生态河道
        2.1.3 河道景观设计
        2.1.4 坝上地区生态河道景观设计
    2.2 相关研究理论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城市生态学理论
        2.2.3 恢复生态学理论
        2.2.4 生态美学理论
        2.2.5 风屏蔽理论
        2.2.6 人水共生思想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与借鉴
    3.1 芝加哥河畔项目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分析
        3.1.3 可借鉴经验
    3.2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Vezelka河堤滨水景观设计
        3.2.1 项目背景
        3.2.2 项目分析
        3.2.3 可借鉴经验总结
    3.3 大连开发区青云河生态治理及景观工程
        3.3.1 项目背景
        3.3.2 项目分析
        3.3.3 可借鉴经验总结
    3.4 内蒙古小黑河赛罕区段景观
        3.4.1 项目背景
        3.4.2 项目分析
        3.4.3 可借鉴经验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坝上地区生态河道景观设计研究
    4.1 坝上地区概况
        4.1.1 区域概况
        4.1.2 坝上气候条件
        4.1.3 坝上水文状况
        4.1.4 坝上地域文化
        4.1.5 坝上居民出行心理
    4.2 坝上地区河道景观现存问题
        4.2.1 河道生态退化,水土流失严重
        4.2.2 少雨季水资源短缺
        4.2.3 河道土地形式单一
        4.2.4 景观形式缺乏唯一性
        4.2.5 地域文化无法体现
        4.2.6 基础设施缺乏
    4.3 坝上地区生态河道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4.3.1 防洪防灾,保持水土
        4.3.2 尊重地域,塑造特色
        4.3.3 复兴河道,生物繁茂
        4.3.4 融入人文,可观可亲
        4.3.5 提升意识,共享共护
    4.4 坝上地区生态河道景观设计方法
        4.4.1 重回自然的河道形态
        4.4.2 河道水环境
        4.4.3 四季异景的植物配置
        4.4.4 生态防滑的道路铺装
        4.4.5 富含人文的雕塑小品
    4.5 坝上特色河道冰雪景观构建
        4.5.1 冰雪景观
        4.5.2 河道冰雪景观的构建类型
        4.5.3 坝上河道冰雪景观的构建条件分析
        4.5.4 坝上河道冰雪景观的规划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尚义县鸳鸯河景观综合治理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规划指引及目标
    5.2 项目区位条件分析
        5.2.1 基地区位条件
        5.2.2 基地环境气候条件
        5.2.3 基地河道水文概况
        5.2.4 基地土壤植被条件
        5.2.5 基地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条件
        5.2.6 小结
    5.3 设计原则
        5.3.1 生态修复原则
        5.3.2 改善生态环境原则
        5.3.3 防灾减灾原则
        5.3.4 建设园林城镇原则
    5.4 总体布局思路
        5.4.1 总体设计语言
        5.4.2 总体设计理念
        5.4.3 设计目标
    5.5 鸳鸯河自然景观设计
        5.5.1 总体河道形态设计
        5.5.2 总体河道护岸设计
        5.5.3 总体绿地与种植规划
    5.6 鸳鸯河人工景观
        5.6.1 道路设计
        5.6.2 功能区设计
    5.7 鸳鸯河河道景观方案设计
        5.7.1 整体方案布局
        5.7.2 河道上段——秀水公园段
        5.7.3 河道中段——滨水公园段
        5.7.4 河道下段——湿地公园
        5.7.5 特色景观空间构建
    5.8 专项设计
        5.8.1 种植设计
        5.8.2 铺装设计
        5.8.3 公共设施设计
        5.8.4 生态战略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1.1.2 生态功能区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1.1.3 生态功能区面临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性研究成果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理论基础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2.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研究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2.3 水源涵养研究
        2.3.1 水源涵养功能机制研究
        2.3.2 水源涵养效益研究
    2.4 最优化模型研究
        2.4.1 多目标优化模型
        2.4.2 投入产出优化模型
    2.5 文献述评
3 基于“两山”理论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机理分析
    3.1 “两山”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1.1 思想萌芽和理论提出阶段
        3.1.2 解读深化和发展完善阶段
        3.1.3 体系成型和升华指导阶段
    3.2 “两山”理论的经济学内涵
        3.2.1 “绿水青山”资源的优化利用与有效转化
        3.2.2 “两山”理论的多系统整体性分析
    3.3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逻辑框架
    3.4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影响因素
        3.4.1 发展偏好
        3.4.2 技术进步
        3.4.3 土地利用方式
        3.4.4 生态补偿
    3.5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机制
        3.5.1 产业转换机制
        3.5.2 金融机制
        3.5.3 财政机制
        3.5.4 市场机制
    3.6 本章小结
4 张家口市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现状分析
    4.1 地理位置和区域定位
    4.2 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4.2.1 土地资源现状及问题
        4.2.2 矿产资源现状及问题
        4.2.3 水资源现状及问题
    4.3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4.3.1 经济发展
        4.3.2 居民生活
    4.4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构建
    5.1 模型设定
        5.1.1 前提假设与模型框架
        5.1.2 土地利用方式和水污染物质分类
        5.1.3 污水处理技术引入
        5.1.4 政策组合
        5.1.5 数据来源
    5.2 模型基础
        5.2.1 投入产出表编制
        5.2.2 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核算
    5.3 模型构建
        5.3.1 目标函数
        5.3.2 社会经济子模块
        5.3.3 水量保持子模块
        5.3.4 水环境控制子模块
        5.3.5 水资源供需子模块
    5.4 外生参数设定
    5.5 本章小结
6 水源涵养价值实现路径动态优化分析
    6.1 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模拟
        6.1.1 情景设置
        6.1.2 各情景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6.1.3 最优情景选择
        6.1.4 模型检验
    6.2 最优情景下水源涵养功能和价值实现情况
        6.2.1 水量保持功能
        6.2.2 水环境控制功能
        6.2.3 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
    6.3 水源涵养价值实现路径分析
        6.3.1 水资源消耗性利用向非消耗性利用转化
        6.3.2 水资源非消耗性利用方式拓展
        6.3.3 财政补贴的合理来源及分配
        6.3.4 新兴主导产业培育与发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承德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管控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环境敏感性
        2.1.2 生态保护红线
        2.1.3 生态修复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系统科学理论
        2.2.3 生态承载力理论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条件
        3.1.3 社会经济条件
        3.1.4 生态环境状况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4 承德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1.1 选取评价指标因子的原则
        4.1.2 选取评价指标因子
    4.2 指标数据处理
        4.2.1 水土流失敏感性
        4.2.2 土地沙化敏感性
    4.3 评价单元的划分
    4.4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4.4.1 承德市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模型
        4.4.2 权重确定
    4.5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4.5.1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结果
        4.5.2 水土流失敏感性时空演变分析
    4.6 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4.6.1 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结果
        4.6.2 土地沙化敏感性时空演变分析
    4.7 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
5 承德市国土空间生态环境管控分区
    5.1 国土空间生态环境管控分区原则
    5.2 国土空间生态环境管控分区方法
    5.3 国土空间生态环境管控分区结果
    5.4 生态环境管控区建议与措施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4)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2.1.2 城市安全理论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2.3 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3.1.2 地形地质条件
        3.1.3 山地气候特征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4.3.1 综合评价原则
        4.3.2 综合评价方法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情况
        5.1.2 山地环境现状
        5.1.3 山地环境问题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6.3 小结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小结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组织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2.1.1 生态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2.1.3 效用价值论
    2.2 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2.2.1 区域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格局
        2.2.2 景观生态学
        2.2.3 干扰生态学
        2.2.4 恢复生态学
    2.3 沙化进程及其恢复的生态学理论基础
        2.3.1 沙化演变的生态机理
        2.3.2 沙化的生态属性
    2.4 人地关系理论
        2.4.1 人地关系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内涵
        2.4.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第三章 研究案例概况
    3.1 研究案例的基本概况
    3.2 御道口牧场的人地关系演变历程
        3.2.1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良性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3.2.2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退化阶段及其特征
        3.2.3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持续退化及“美丽中国”战略的提出
    3.3 御道口牧场生态环境现状特征
        3.3.1 群落演替的不确定性
        3.3.2 生态系统服务定位长期没有得到具体落实
        3.3.3 防风固沙服务下降
        3.3.4 小滦河水域涵养水源服务下降
        3.3.5 生态系统具备独特景观价值
    3.4 御道口牧场开发导致的问题
        3.4.1 土地利用忽视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
        3.4.2 生态恢复工程综合效益有待提高
        3.4.3 改善沙化过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
第四章 构建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
    4.1 判定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服务
        4.1.1 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范围
        4.1.2 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
        4.1.3 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类别
    4.2 构建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4.2.1 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2 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4.3.1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案
        4.3.2 御道口牧场内各分场的生态系统服务问题
第五章 基于Markov和 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优化
    5.1 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
        5.1.1 变量与目标函数设置
        5.1.2 确定约束条件
        5.1.3 模型运行结果
    5.2 Markov和 CLUE-S集成
        5.2.1 Markov模型
        5.2.2 CLUE-S模型
    5.3 数据处理
    5.4 土地利用现状优化调整
        5.4.1 土地利用需求预测
        5.4.2 优化调整原则及内容
        5.4.3 土地利用现状优化结果
    5.5 CLUE-S模型运行
        5.5.1 转换规则
        5.5.2 驱动因子的选取
        5.5.3 Logistic回归
        5.5.4 限制性文件
    5.6 模拟和Kappa检验
    5.7 优化结果评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6)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以承德市小北沟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美丽乡村政策导向与地方实践
        1.1.2 乡村旅游的兴起与发展困惑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美丽乡村
        1.3.2 旅游型美丽乡村
        1.3.3 旅游型乡村规划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简析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础研究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全域旅游理论
        2.1.2 城乡休闲游憩理论
        2.1.3 保护性开发理论
    2.2 乡村振兴对旅游型美丽乡村的积极影响
        2.2.1 空间统筹
        2.2.2 人居环境
        2.2.3 旅游服务
        2.2.4 运营保障
    2.3 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的研究
        2.3.1 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的发展趋势
        2.3.2 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的特征
        2.3.3 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的模式
    2.4 相关规划建设经验借鉴
        2.4.1 浙江崇胜村旅游型美丽乡村建设
        2.4.2 南京汤山村旅游型美丽乡村建设
        2.4.3 宁波东钱湖旅游型美丽乡村建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北沟村旅游型美丽乡村建设调研与分析
    3.1 调研方案设计
        3.1.1 调研对象与范围
        3.1.2 调研方法与内容
    3.2 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与资源分析
        3.2.1 空间统筹基础分析
        3.2.2 旅游服务资源分析
        3.2.3 人居环境建设分析
        3.2.4 运营保障机制分析
    3.3 旅游型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3.3.1 旅游乡村整体空间布局规划欠缺
        3.3.2 旅游接待基础设施不完善
        3.3.3 居住环境与乡村风貌亟待改善
        3.3.4 管理制度与保障机制不健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北沟村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
    4.1 绿色发展的空间统筹布局
        4.1.1 明确发展原则及总体定位
        4.1.2 重塑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4.1.3 遵循空间管制与环境容量控制
    4.2 游赏结合的旅游服务体系
        4.2.1 科学预测乡村旅游市场规模
        4.2.2 打造旅游品牌与精品线路
        4.2.3 配套健全旅游服务设施
    4.3 适宜栖居的人居环境升级
        4.3.1 整合传统乡村聚落
        4.3.2 提升传统乡村建筑风貌
        4.3.3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
        4.3.4 营造乡村生态景观环境
    4.4 科学管控的运营保障体系
        4.4.1 构建共享型运营模式体系
        4.4.2 健全参与型规划保障体系
        4.4.3 建立生态红线控制体系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小北沟旅游型美丽乡村建设投资预算表
附录2 小北沟村环境质量与服务质量评分表
致谢
个人简历

(8)荒漠化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对比研究 ——以张家口坝上和都阳山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对比研究
        1.2.2 荒漠化概念
        1.2.3 荒漠化成因
        1.2.4 荒漠化的类型
        1.2.5 荒漠化的危害
        1.2.6 荒漠化的防治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内容
        1.3.2 数据来源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原理与方法
    2.1 研究区选取与可比性
        2.1.1 张家口坝上
        2.1.2 都阳山山区
    2.2 基本研究方法
    2.3 荒漠化遥感监测指标选取及其分类体系建立
        2.3.1 遥感监测指标选择取原则
        2.3.2 荒漠化遥感监测指标的选取
        2.3.3 荒漠化遥感监测构建原理
        2.3.4 遥感数据及预处理
        2.3.5 构建荒漠化差值指数及其分类体系
    2.4 成因分析及其评价的研究
        2.4.1 荒漠化强度的表征方法
        2.4.2 气象分析方法
        2.4.3 荒漠化驱动力研究
第三章 荒漠化动态变化遥感监测
    3.1 构建典型区荒漠化差值指数
    3.2 荒漠化等级划分
    3.3 荒漠化演变趋势分析
        3.3.1 荒漠化土地面积变化
        3.3.2 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
第四章 荒漠化成因对比分析
    4.1 环境地质背景
        4.1.1 地形地貌
        4.1.2 地层岩性
        4.1.3 坡度
    4.2 气候因子与荒漠化的关系
        4.2.1 平均气温
        4.2.2 平均降水量
        4.2.3 最大日降水量
        4.2.4 平均风速
    4.3 社会经济因子
        4.3.1 人口增长
        4.3.2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4.4 主要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第五章 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
    5.1 治理的目标
    5.2 因地制宜的措施
        5.2.1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2.2 调整土地利用,规范科学用地
        5.2.3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5.3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5.3.1 提高政府决策,加强法制建设
        5.3.2 依靠科技创新,实施技术推广
        5.3.3 鼓励各部门组织间的合作,加强国际合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荒漠化等级分类研究
        6.1.2 荒漠化动态监测研究
        6.1.3 荒漠化驱动力研究及其治理措施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
        1.1.2 通过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破解超大城市发展难题
        1.1.3 推动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经济建设
    1.2. 研究区的典型性
        1.2.1. 研究区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状况
        1.2.2. 研究区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2.3. 研究区经济协作现状
        1.2.4. 研究区生态补偿状况
    1.3. 研究内容
        1.3.1.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价值核算及基础理论支撑研究
        1.3.2.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研究
        1.3.3.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制度规则设计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创新点
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生态补偿研究进展综述
        2.1.1. 生态补偿定义的发展
        2.1.2. 区域生态补偿
        2.1.3. 政府生态补偿制度文献
        2.1.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化方法
        2.1.5. 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2.1.6. 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2.1.7. 北京与周边区域补偿机制
        2.1.8. 研究特点与存在问题
    2.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2.1. 基于生态环境要素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
        2.2.3. 制度变迁理论
        2.2.4. 产权理论
        2.2.5. 交易费用理论
        2.2.6. 组织和委托-代理理论
        2.2.7. 博弈理论
        2.2.8. 契约理论
    2.3.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属性
    2.4.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
        2.4.1. 生态补偿费和生态税收
        2.4.2. 排污权交易模式
        2.4.3. 碳汇交易模式
        2.4.4. 水资源交易模式
        2.4.5. 生态认证模式
3. 国内外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研究及借鉴
    3.1. 按市场交易类型划分的国外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
        3.1.1. 交易许可与限额交易
        3.1.2. 受益和受损方直接的市场交易
        3.1.3. 生态标记
    3.2. 我国现有以政府为主导的补偿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2.1. 缺乏有针对性且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
        3.2.2. 受益者支付和补偿制度不完善有违“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3.2.3. 补偿网络与途径不健全补偿主体和方式没有实现多元化
        3.2.4. 不同利益主体对生态补偿的认识差异较大缺乏协商机制
    3.3. 国内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典型实践
        3.3.1 浙江金华江流域市场化补偿
        3.3.2.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
        3.3.3. 甘肃张掖跨地区可交易水票探索
        3.3.4. 广东碳排放权配额交易与碳金融
        3.3.5. 云南工业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森林碳汇项目
        3.3.6. 我国部分省市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3.4. 主要经验与启示
        3.4.1. 生态服务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市场手段仍是重要补充
        3.4.2. 生态补偿机制问题复杂,许多难题亟待解决
        3.4.3. 环境保护法律政策走向对生态补偿具有重要影响,亟需建立科学补偿标准
        3.4.4. 实现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和公平公正确保生态补偿多目标均衡
4.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
    4.1. 市场化生态补偿构建思路
        4.1.1. 界定利益相关方
        4.1.2. 确定补偿标准与金额
        4.1.3. 降低交易成本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方式
        4.1.4. 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的资金筹措和分配机制
    4.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实现形式设计
        4.2.1. 生态购买模式
        4.2.2. 协商谈判模式
        4.2.3. 生态环境认证模式
    4.3. 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的基本框架
        4.3.1. 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应当遵循的原则
        4.3.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构成要素
        4.3.3.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
    4.4. 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运作模式
        4.4.1. 区域政府间的市场化生态补偿运作模式
        4.4.2. 企业用户间的市场化生态补偿运作模式
5. 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格局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核算
    5.1. 生态背景—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5.2. 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5.2.1. 生态功能分区
        5.2.2. 绿色生态安全格局
        5.2.3. 协同治理、保护河湖水系及海洋生态环境
    5.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5.3.1. 冀北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3.2. 官厅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3.3. 密云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3.4. “稻改旱”项目的节水价值
6. 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补偿现状和存在问题
    6.1. 生态补偿的主要形式
        6.1.1. 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
        6.1.2. 北京的生态援助
        6.1.3. 已启动的市场化补偿案例
    6.2. 现行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补偿数额偏低,不能满足受益主体的需求
        6.2.2. 补偿的领域和空间范围有待拓宽
        6.2.3. 以项目为主的补偿有待制度化和长效化
        6.2.4. 以公共支付体系为主的生态补偿行政色彩过浓
        6.2.5. 生态补偿范围、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不明晰
7.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1. 以协商谈判为主的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1.1. 密云水库水源河北区基本情况
        7.1.2.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地区水资源价值计算
        7.1.3.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水环境容量及自净系数
        7.1.4.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地区生态补偿标准计算
        7.1.5. 密云水库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2. 以排污权交易为主的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制度设计
        7.2.1. 建立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的必要性
        7.2.2. 北京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7.2.3. 排污权交易制度市场化设计
        7.2.4. 具体的操作实施建议
    7.3. 以碳汇为主的森林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3.1. 北京与周边区域的森林系统
        7.3.2. 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前景
        7.3.3. 北京与周边区域森林碳汇潜力分析
        7.3.4. 森林碳汇制度市场化设计
    7.4. 以湿地发展基金为主的湿地市场化保护制度设计
        7.4.1. 京冀湿地生态系统互接
        7.4.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评估方法选择
        7.4.3. 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市场化设计
        7.4.4. 设立湿地发展基金
    7.5. 异地开发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5.1. 异地开发的实现路径
        7.5.2. 异地开发的生态产业选择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让市场机制在京冀跨区域生态补偿中发挥重要作用
        8.1.2. 制定生态红线,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8.1.3. 构建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
        8.1.4. 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河北坝上地区草莓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河北坝上地区草莓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2.1 优势 (Strengths)
        2.1.1 地域区位优势
        2.1.2 自然生态优势
        2.1.3 连作无障碍或不明显, 病害出现几率小
    2.2 劣势 (Weaknesses)
        2.2.1 水资源匮乏
        2.2.2 越冬困难, 种植成本较高
        2.2.4 以鲜销为主, 加工能力差
    2.3 机遇 (Opportunities)
        2.3.1 草莓是药食同源植物, 市场前景好
        2.3.2 草原旅游业、采摘农业大力发展
        2.3.3 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和支持
    2.4 威胁 (Threats)
        2.4.1 市场竞争激烈
        2.4.2 农村劳动力外出及老龄化问题严重
3 河北坝上地区草莓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科技投入, 运用露地-保护地相结合的栽培措施
    3.2 建立草莓加工企业
    3.3 发展专业合作社组织, 提高草莓产业化经营水平
    3.4 利用淡季上市优势, 注重草莓质量, 实施品牌战略
4 结论

四、河北省坝上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坝上地区生态河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尚义县鸳鸯河综合治理为例[D]. 桂佳宁.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1)
  • [2]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D]. 宋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3]承德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管控分区研究[D]. 张超.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4]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5]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 林嘉怡.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6]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以承德市小北沟村为例[D]. 杨艳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7]1980—2015年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与对策研究[J]. 王彦芳,裴宏伟. 生态经济, 2018(01)
  • [8]荒漠化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对比研究 ——以张家口坝上和都阳山山区为例[D]. 李燕. 广西师范学院, 2017(02)
  • [9]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D]. 任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10]河北坝上地区草莓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 王伟婧,张立峰,郝雅星,韩凯红,窦铁岭. 北方园艺, 2014(20)

标签:;  ;  ;  ;  ;  

河北坝上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