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工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方法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吴卫江[1](2021)在《广东省核工业华南高级技工学校学生技能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至今,广东省经济一直排在全国前三强,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广东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技工院校规模和综合实力居全国之冠。然而,虽然广东经济发展水平和技工教育发展水平都居于全国前列,但是广东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与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人才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广东需不断提升技工院校学生技能培养水平,实现技能人才从量到质的发展。论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理论指导,结合人力资本理论和公共事业管理理论进行研究,以广东省核工业华南高级技工学校作为案例,对该校学生技能培养的现状进行了科学分析。论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核工业华南高级技工学校分层教学模式、产教融合模式、“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等特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指出学校在学生技能培养的专业设置、职业能力培养、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学校、企业、政府等多个视角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其中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者在技工学校学生技能培养的校企合作中的作用。论文在明确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国内外典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典型经验,提出以技工学校作为学生技能培养的主体,企业作为学生技能培养的合作伙伴,政府作为校企合作制度制定者和主导者,重新定位学校、企业、学校在学生技能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理顺三者合作的关系,建立起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制度,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而言,论文从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政府主导的角度重塑三者合作关系,最终从学校对学生技能培养进行前瞻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企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力资本储备策略全程参与学生技能培养、政府通过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强化其主导职能三方面提出技工院校学生技能培养水平提升的对策和建议,为解决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武智[2](2021)在《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职业教育是当代中国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一个重要平台,是联结教育、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职业教育政策不仅是规范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指针,而且是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写照,更成为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本研究主要是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将职业教育政策置于理论分析的中轴,从历史制度主义独特的时间观、历史观和制度观出发,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阐释政策文本的丰富意涵,对职业教育政策发展演变进行合理归因,并揭示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政策的主要特征和政策演进的可能路向。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学术史梳理,辨析历史制度主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政策等相关概念,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研究主要方法等。简要介绍了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理论基础和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和路径依赖的分析范式,形成了由宏观结构—中层制度—微观行动者的解释框架。第二部分(第一至二章)对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分阶段研究。历史制度主义方法论有助于我们分析长时段的教育政策变迁。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历经七十年的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教学模式持续变革。具体而言,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分为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包括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五个方面。这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从政策环境分析、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小结。研究过程中从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文化观念等宏观因素出发,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结构性互动及其影响,试图通过追寻事件发生的历史轨迹找出过去对现在的重要影响。论文援引历史制度主义的时间观,将关键节点、序列、事件等引入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史的追溯之中,具体从纵向线性历史序列和横向的点状历史节点两个层面出发,强调不同时期职业教育政策的特殊性,考虑制度内生机制的影响和偶然因素的影响,体现职业教育政策变迁鲜明的渐进性和时序性,力求生动地呈现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第三部分(第三章)是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历史既是过去的时间性存在又决定着当下的现实性存在。纵观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程,一方面,职业教育制度具有内生性特征,政策的演变遵循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一个逐步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过程;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政策受偶然变量的影响,行动与制度互动的同时,历史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性导致意外性制度变迁的发生。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段和八个“关键节点”的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动因分析,集中探讨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变量等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从政府理性选择、学校理性选择两个方面对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合理归因,并分析了投入效能和产出效能,揭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第四部分(第四章)是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整体上呈现出“断裂均衡”的特征,可以归纳为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制度变迁方向、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和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新中国成立后,现有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迫切需要变革,梳理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专业技术教育体制的建立、中等专业学校的建立、技工学校和职工教育得到发展、城市职业学校的兴办、“文革”时期导致职业教育停滞的过程。改革开放是新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掀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相继出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各项政策举措,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总体来看,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和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势在必行。先前的职业教育政策对后续的职业教育发展有持续性的影响,同时,后来发生的政策演变对此前的历史实践也具有经验总结和规则承续的意义。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及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得以高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恢复提升,并且中职教育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以发挥其服务“三农”、助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功能,突出了职业教育政策的包容性,从战略高度推动职业教育向高质量方向持续发展。
张小梨[3](2020)在《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追求与梦想,也是今天我们汲汲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时代主题。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现代化走了一条不寻常的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道路,中国教育现代化裹挟在社会整体现代化浪潮中瞄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职业教育因在教育整体系统中与经济社会直接而又紧密的关系,其现代化历程更具丰富、多彩与艰难,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时代课题。研究职业教育现代化,有多种视角,多种核心议题,但是基于中国幅员广阔、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无疑是透视现代化发展的的重要观察点。可以说,没有区域的率先职业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我国区域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深圳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已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辉煌成就的缩影和体现,对深圳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无疑最具典型性和可借鉴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深圳的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一个原本典型的农村教育在深圳实现现代化伟大历程中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变迁?本文在分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城市特点,包括发展的动力、发展的速度、模式等发展道路、特色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框架,综合运用历史的、调查的、比较的等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首先,“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定位十分特殊。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历程置于中国社会背景下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和区域化发展,研究分析职业教育在政策规范治理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水平和我国职业现代化区域化建设路径,从而为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重点对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深圳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从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到适度超前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跨越发展再到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次,经过40多年的探索,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本研究将之概括为: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三,论文从人的现代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描绘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尤其重要的是揭示出这些目标实现的路径,如通过深圳城市精神的形成促进人的现代化;通过制度的创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通过产教深入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通过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等。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李洋[4](2020)在《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以昆明高级技工学校为例》文中指出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支持各类人才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区域竞争的战略资源,是创新技术技能、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力量。目前,昆明市高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随着昆明市高质量经济发展要求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失衡、职业培训水平低、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社会氛围缺失已经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高技能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昆明经济发展的瓶颈。技能强省和技能提升行动开始以来,如何解决昆明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提高职业培训公共服务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概念,介绍了人力资本理论和多元协同理论;第三部分:对昆明市经济发展情况和昆明市高技能人才培养概况进行分析,梳理了国家、云南省、昆明对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以昆明高级技工学校为案例,研究了昆明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和培养成效;第四部分,分析了昆明市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存在问题,并对昆明市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第五部分借鉴了国内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做法,对昆明市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启示;第六部分,通过对政府主导、职业院校为基础、社会参与的多元协同治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对昆明市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对策建议。
王晓利,陈鹏[5](2020)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技工教育的变迁理路及历史回响》文中提出立足于教育政策文本,结合重要历史资料和标志性教育改革事件,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技工教育的发展变迁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发现:我国技工教育大致经历了以高效服务生产为主导的技工教育蓬勃兴起阶段,以适应政治探索为特点的技工教育曲折发展阶段,以应对市场需求为中心的技工教育恢复调整阶段,以满足国家深化改革为抓手的技工教育快速发展阶段,以实现长效发展为重心的技工教育内涵丰富阶段等五个阶段。回顾、检视我国技工教育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深入认识技工教育在推动国家建设方面的独特作用和优势,为未来我国技工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理性借鉴,促进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技工教育新格局。
于晨[6](2019)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促使校企合作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政策。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成效与走向,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育人水平的稳定与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回顾总结政策变迁历程为契机,准确认识和系统把握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是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合理有序变迁的基本前提。本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及其变迁历程”为研究对象,遵循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宏观层面方法论与微观层面分析技术的协同运用,在对政策演进历史分期、主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释分析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并据此提出若干优化政策变迁路径的对策建议。改革开放后四十年间,国家政策实践在不同时期分别呈现出三种“范式”:从上世纪末之前国家总体性控制下校企一体共生的行政推动,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与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相伴随的促校联企改革攻坚,再到当前以校企一体化办学、多元协同共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探索。不同政策范式对于如何看待校企双方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稳定与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均存在显着的差异。以上述政策范式变化为依据,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年至1998年间的“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98年至2010年间的“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2010年至今的“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不同阶段政策在类别形态、要素构成和变革强度等方面,呈现出由纲领性、散点式政策条文向系统与专门化政策体系发展,由权威命令与系统变革工具为主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由依附共生范式变革后的渐进性调整向双主协同范式演进的特征。政策的产生及调整,归根结底是身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部门所作出的抉择。政府作出相应抉择的动力,一方面源自其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另一方面则源自其自身的能动机制。长期以来,不同学者分别从上述两类机制入手,形成了社会中心论与国家中心论两种差异化的政策变迁解析路径。本研究综合运用政策网络、政策(政府)过程、新制度主义等多学科理论,基于“制度—场域—行动者”的辩证视角,构建政策变迁的“场域—学习”解释分析框架。该框架将“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确立为核心解析变量,力求从中央政府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及其自身的能动机制层面,系统探讨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从而实现国家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两种差异化解析路径的有机整合。通过应用该框架,本研究发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结构性因素和行动者能动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政、行、企、校等各类关键行动者(公私组织)之间,因“权威”、“资金”、“信息”、“组织”、“合法性”等资源的彼此依赖而形成特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成“政—政”、“政—行”两个政策制定场域和“央—地”、“企—校”两个政策执行场域。“政—政”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系统内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决策关系。“政—行”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国家行业管理中介机构之间的分级决策或合作治理关系。上述政策制定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等制度的影响。“央—地”执行场域涉及中央政府(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关系。“企—校”执行场域涉及各类企业与中高职院校之间的办学合作关系。上述政策执行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税收分配、财政支付、产业经济、教育行政、劳动就业等制度的影响。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的持续运作与深刻变革,会对中央职能部门的决策与行为产生特定的压力机制,并引发校企合作政策在形态类别设置、工具选择运用乃至范式层面不断发生变迁。与此同时,作为具有自主能动性的“国家行动者”和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中央职能部门在特定制度结构性因素和场域关系性因素的影响下,会基于自身的角色定位与目标偏好,主动开展先期循证性学习、局部试验性学习、事后改进性学习,以引导和持续推动国家政策创新发展。这种中央职能部门的能动机制,为校企合作政策过程附加了源源不断的作用力,将国家政策实践限定在中央可控范围之内,并确保其始终具备旺盛的变革驱动力与发展调适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优化路径的择定,必须高度关注上述影响政策场域运作变革、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主客观条件。国家应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引导政策场域的有序运作与良性变革,并完善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组织程序。具体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李儒倩[7](2019)在《公办技工院校预算管理优化研究 ——以J技师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预算管理是公办技工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其事业发展目标和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工具。随着国家深化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入开展预算管理改革,公办技工院校预算管理体制逐渐暴露出与其发展目标、发展趋势和发展规模不兼容的系列问题。在国家层面深化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以及大力发展技工教育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公办技工院校愈发迫切需要提高自身预算管理水平,提高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以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对财务预算管理进行系统深入分析和持续改进对当前公办技工院校应对时代发展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的具有深刻的促进作用。本文以J技师学院为例,选取其2016-2018年度预算及决算材料为主要研究数据,选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公办技工院校预算管理的特点,从预算管理模式、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绩效评价等方面,深入剖析目前J技师学院预算管理中的瓶颈制约。本文在分析J技师学院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对J技师学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问题原因,提出优化措施建议,以期对同类型公办技工院校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研究表明,随着国家机构改革、预算改革和技工教育推进等工作的深入开展,J技师学院预算管理工作仍然面临着预算目标与发展战略脱节、预算编制宽松粗放、预算执行偏差严重、预算绩效考评环节缺失、预算管理模式松散等问题。本文对J技师学院预算管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出委托代理关系不明确、信息沟通不对称、资金分配约束机制弱化、绩效激励机制空缺、预算管理理念淡薄等原因。本文通过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从明确预算管理目标、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强化预算执行和监控、构建预算绩效考评机制、优化预算管理模式等五个方面对J技师学院预算管理实施改进优化。
黄必祥[8](2019)在《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在中国的迅猛发展,汽车技术的日新月异,汽车维修行业企业对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要求也愈加严格,国家也已经把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列为紧缺型人才之一。中职学校作为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必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的最重要保障之一,但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在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因此,对当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最近人社部颁发了两份关于《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试行)》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试行)》的文件并对中职课程体系改革给出了指导意见;《广东省技工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指出,要不断坚持深化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面对如今汽车维修行业企业巨大的人才缺口和对高质量人才的迫切需求,本课题对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当前课程体系尽管也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依然还存在很多诸如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行业企业数据采集比较随意、人才定位与行业脱轨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现有的课程体系不能很好地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高质量汽修人才。基于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广州市汽车维修企业进行相关调研并确定汽车维修专业所对应的核心岗位与辅助岗位,分析核心岗位与辅助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从而进一步确定中职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继而将职业行动领域转化成学习领域,最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并能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此课程体系在笔者实习的中职学校进行试点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这对其他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徐晔[9](2019)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变迁,教育结构变革,引发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危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动摇,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出现偏差。基于对中等职业教育生存危机和发展危机的思考和追问,把握研究的核心问题“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本研究沿着“逻辑功能——现实功能——价值功能”这一研究思路展开,力求回答三个问题是:第一个,本体性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关系是什么?第二个,实然性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实践表征是什么?第三个,价值性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应然样态是什么?借助结构功能理论、教育病理学、职业教育民生思想,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切入点,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分析框架,基于价值与功能,结构与功能这两对基本范畴,立足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现状,对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结构根源进行分析,探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应然样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除绪论外,本研究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理论探讨,由第一、二章构成。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选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切入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基本框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等职业教育功能演变的历史及内在逻辑进行分析,进一步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基本框架进行验证。第二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实然分析,由第三、四章构成。扎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运用访谈研究法,以学校、家庭、企业为分析场所,深入分析现阶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实践表征及结构根源。第三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应然样态,由第五、六章构成。基于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现实表征及根源分析,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应然样态探究。并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实现策略。针对研究问题,通过分析论证,本研究形成以下结论:第一,基于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逻辑起点,整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确立中等职业教育的民生功能观,这是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切入点,对中等职业教育功能进行动态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功能演变的基本方式:失调与调适,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具体表现为:功能取向偏颇、功能行动偏差、功能结果失调。第三,基于“结构——功能”分析,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根源:中等职业教育区域结构失调,类型结构失调是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内部结构根源;“双轨制”体制下层次化、等级化的学校系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缺失的内部衔接不顺,外部沟通不畅的教育结构根源;经济社会转型期,以职业分化和资源占有为标准的社会分层和文化传统型塑教育行动者功利化生存心态,推动形成职业获得与社会升迁的竞争性流动机制是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社会结构根源。第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应然样态。基于功能失调的现实表征及结构根源,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价值层面,确立中等职业教育的民生功能观;结构层面,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功能层面,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功能的基本样态:育人+就业+升学;中等职业教育的服务面向定位:广大平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态定位:兼顾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中等职业教育定位的应然选择:面向平民的职业基础教育。第五,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实现策略。以“类型观”为指导,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坚持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两轨一元”;并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实现的制度保障。
罗丹萍[10](2019)在《城镇化背景下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公办中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关键,而职业教育能促进“人的城镇化”的认识越来越被社会认可。湛江市被定位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支点城市,未来发展呈现利好态势。湛江市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需要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湛江市公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校企双主体合作能培养出促进湛江市城镇化发展的“专业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本文通过查阅湛江市历年统计年鉴和湛江市教育志总结出湛江市城镇化与公办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步发展阶段(1978年-1992年)、规模发展阶段(1992年-2001年)和内涵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城镇化背景下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问卷、教师问卷、教师访谈提纲以及企业访谈提纲作为本文研究工具,实地调研湛江市13所公办中职学校,回收有效学生问卷641份、有效教师问卷296份,对14位教师采取面谈的形式进行访谈。通过实地调研企业,对11位企业的校企合作负责人采取面谈的形式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现状。“实践出真知”,从学生、学校、企业和政府四个角度出发,本文通过调查法发现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问题:中职学生不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实习中存在纪律性差、留岗率低、心智不成熟等问题;公办中职学校缺乏校企合作机构和规章制度保障,教师到企业实践存在阻力,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缺乏支持;企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参与度低,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不足,对学生实习指导有待提高;政府缺乏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缺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经费支持。最后根据现存问题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和增强职业认同感,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发展方向;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建设,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企业应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积极主动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对实习生的指导和管理;政府要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经费支持。
二、技工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方法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工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省核工业华南高级技工学校学生技能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文献评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内容与逻辑结构 |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技工院校 |
2.技能培养 |
(二)相关理论 |
1.新公共服务理论 |
2.人力资本理论 |
二、广东省核工业华南高级技工学校学生技能培养现状 |
(一)广东省核工业华南高级技工学校学生技能培养的历史概述 |
1.广东省核工业华南高级技工学校学生技能培养的历史回顾 |
2.广东省核工业华南高级技工学校学生技能培养体制与相关制度 |
3.广东省核工业华南高级技工学校学生技能培养校企合作模式 |
4.逐步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学生技能培养模式 |
(二)广东省核工业华南高级技工学校学生技能培养取得的主要成效 |
1.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 |
2.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成绩斐然 |
3.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 |
三、影响广东省核工业华南高级技工学校学生技能培养的主要问题 |
(一)学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匹配不足 |
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匹配不足 |
2.毕业生职业能力与企业需求匹配不足 |
3.毕业生个人素质与岗位要求匹配不足 |
4.毕业生学历提升和职位升迁艰难 |
(二)学校学生技能培养校企合作层次不高 |
1.企业对于学校学生技能培养的校企合作缺乏主动性 |
2.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处于被动地位 |
3.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管理机构 |
(三)政府对于学校学生技能培养的支持不足 |
1.政府对于技工学校招生政策支持不足 |
2.政府对于技工学校发展经费支持不足 |
3.学校办学场地与师资严重不足 |
四、影响广东省核工业华南高级技工学校学生技能培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匹配不足的原因分析 |
1.学校课程设置落后于企业的职业标准 |
2.学校学生技能培养模式与的企业需求不适应 |
3.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不能完全满足企业要求 |
4.学生的评价体系与企业需求存在差异 |
(二)学校学生技能培养校企合作层次不高的原因分析 |
1.企业对于学生技能培养的校企合作认识不足 |
2.企业对于学校学生技能培养社会责任缺失 |
3.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
(三)政府对技工学校学生技能培养支持不足的原因分析 |
1.政府对于学校学生技能培养保障制度不完善 |
2.政府财政拨款不能适应学校学生技能培养经费的增长 |
3.政府制定的技工学校学生技能培养制度和法规不完善 |
五、广东省核工业华南高级技工学校学生技能培养的对策建议 |
(一)国内外技工院校学生培养的典型经验 |
1.国外技工学校学生技能培养的典型经验 |
2.国内技工学校学生技能培养的典型经验 |
(三)国内外技能人才培养典型经验的启示 |
1.技工院校应社会发展培养技能人才 |
2.注重企业参与培养技能人才 |
3.政府应该为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
(三)广东省核工业华南高级技工学校学生技能培养的对策建议 |
1.学校学生技能培养进行双轨制课程体系改革 |
2.学校学生技能培养应具有前瞻性 |
3.强化企业对于学生技能培养的有效参与 |
4.强化政府对于学生技能培养的主导职能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广东省核工业华南高级技工学校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2)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点与存在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49-1977) |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至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78—2019)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四节 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五节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 |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外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二、内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三、行动者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 |
一、政府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
二、学校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
第三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能分析 |
一、投入效能分析 |
二、产出效能分析 |
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考察 |
第四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 |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 |
一、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政策变迁方向 |
二、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 |
三、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 |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 |
一、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 |
二、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 |
三、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中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一览(1949—201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析 |
一、职业教育及其特征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及其特性 |
三、深圳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实施方案 |
第二章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发展理论与职业教育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深圳“国际性城市”的探索 |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的理论与深圳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
第三节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
一、宏观层面:体制机制的建设 |
二、中观层面:职教文化的建构 |
三、微观方面:产教融合的深化 |
第三章 国家整体视野中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
一、调整结构扩张式发展阶段(1978 年至1990 年) |
二、调整规模稳健式发展阶段(1991 年至1999 年) |
三、转型改革内涵式发展阶段(2000 年至2009 年) |
四、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发展阶段(2010 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逐步形成 |
二、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 |
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着增强 |
四、职业教育法制机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化发展 |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为基础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为推进手段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本土性为特色亮点 |
第四章 区域视野中的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 |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适度超前 |
二、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协同发展 |
三、社会需求催生职业培训、技能培训 |
第二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体系构建 |
一、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结构体系 |
二、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质量体系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
第三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的打造 |
一、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质量” |
二、打造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
三、打造面向市场的成人教育品牌 |
第四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形成 |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借鉴、创新、超越中实现 |
二、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在特区立法优势中体现 |
三、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在开放性发展中凸显 |
第五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多层次推进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 |
一、产业发展情况 |
二、“宝安模式”内容 |
三、“宝安模式”成效 |
第二节 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 |
一、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
二、“中职电大直通车”内容 |
三、“中职电大直通车”成效 |
第三节 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 |
一、“职教集团”背景 |
二、“职教集团”特点 |
三、“职教集团”成效 |
第四节 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 |
一、“校企合作”现状 |
二、“校企合作”内容 |
三、“校企合作”成效 |
第六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以城市精神促进人的现代化 |
一、深圳城市精神的内涵 |
二、强化思想引领的价值 |
三、强化道德规范的作用 |
四、职业素养人才的培养 |
第二节 以制度创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
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 |
二、完善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 |
三、完善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四、完善校地合作办学机制 |
第三节 以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
一、强化产教的深度融合力度 |
二、加大产教合作的制度建设 |
三、推动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 |
四、促进职教集团全面发展 |
第四节 以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 |
一、深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 |
二、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 |
三、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 |
结语: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与问题 |
一、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
二、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
三、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存在的问题 |
四、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以昆明高级技工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对象、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昆明市高技能人才培养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概念 |
一、职业教育 |
二、高技能人才 |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 |
第二节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理论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第二章 昆明市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分析 |
第一节 昆明市经济发展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概况 |
一、昆明市经济发展情况 |
二、昆明市高技能人才培养概况 |
第二节 昆明市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历程 |
一、我国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 |
二、昆明市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 |
第三节 昆明高级技工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个案研究 |
一、昆明高级技工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概况 |
二、昆明高级技工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效 |
第三章 昆明市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第一节 昆明市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昆明市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不匹配 |
二、昆明市职业技能培训水平低 |
三、昆明市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不足 |
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外部氛围缺失 |
第二节 昆明市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力度不够 |
二、政府缺少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资金支持 |
三、“双师型”教师缺乏 |
四、高技能人才社会影响力较差 |
五、高端人才引领作用欠缺 |
第四章 国内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及启示 |
第一节 国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 |
一、德国“双元制”高技能人才培养 |
二、美国“社区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 |
第二节 沿海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做法 |
一、广州市“羊城工匠”高技能人才培养 |
二、宁波市“院园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 |
第三节 国内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 |
一、完善高技能人才立法 |
二、平衡高技能人才的供给和需求 |
三、加大高技能人才的经费投入 |
第五章 昆明市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困境之对策 |
第一节 完善多元主体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 |
一、政府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 |
二、加强政府、学校和企业间协同治理 |
三、人才培养与区域主导产业对接 |
四、深化政府在“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作用 |
第二节 提高政府对职业培训的服务水平 |
一、增大政府对职业教育购买服务的力度 |
二、加大昆明市高技能人才职业培训能力建设 |
第三节 强化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
一、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二、拓宽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学习渠道 |
三、整合市属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学校资源 |
第四节 营造适合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氛围 |
一、促进终身培训制度 |
二、建立本地区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新中国成立70年来技工教育的变迁理路及历史回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高效服务生产为主导的技工教育蓬勃兴起阶段(1949—1957年) |
(一)服务生产:技工教育功能的适时扩展 |
(二)集中统一:技工教育管理体制的创建 |
二、以适应政治探索为特点的技工教育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7年) |
(一)忽视规律:技工教育发展历程的跌宕起伏 |
(二)半工半读:技工教育办学模式的艰难探索 |
(三)权责转移:技工教育管理工作不断调整 |
三、以应对市场需求为中心的技工教育恢复调整阶段(1978—1999年) |
(一)强化培训:探索技工教育人才培养新潜力 |
(二)开放办学:激发技工教育院校建设新活力 |
(三)迈向自主:构建技工院校招生就业新体制 |
四、以满足国家改革发展为抓手的技工教育快速发展阶段(2000—2009年) |
(一)人才强国:技工教育的时代新使命 |
(二)多元合作:技工人才培养的新方式 |
(三)地方为主:技工教育管理的新变化 |
(四)服务社会:技工教育功能的新拓展 |
五、以实现长效发展为重心的技工教育内涵丰富阶段(2010至今) |
(一)双重提升: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的新定位 |
(二)特色办学:技工教育内涵发展的新指引 |
(三)制度保障:技工人才就业创业的新环境 |
(四)长效扶贫:技工教育注重公平的新举措 |
(6)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
二、政策变迁 |
三、政策场域 |
四、政策学习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研究 |
二、政策变迁过程理论及应用研究 |
三、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关系研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方法论层面 |
二、分析技术层面 |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的变迁轨迹 |
第一节 “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78—1998 年) |
一、实施行业企业自办或与教育部门联办方针 |
二、引导与支持职业教育校办产(企)业发展 |
三、选择在部分地区开展“双元制”改革试点 |
第二节 “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1998—2010 年) |
一、探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路径 |
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
三、启动实训基地及师资建设项目 |
四、开展半工半读等国家政策试验 |
第三节 “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加快健全央地校企合作专属法规制度体系 |
二、充分挖掘国家行业系统的指导与协调功能 |
三、依托央财项目持续搭建校企合作政策平台 |
四、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 |
五、支持基层创新探索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 |
第四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一、由行动纲领和散点式条文向国家政策体系发展 |
二、由少数政策工具主导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 |
三、由旧范式变革后的渐进调整向政策新范式演进 |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解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制度—场域—行动者:构建解释分析框架的基本视角 |
一、“结构”与“行动者”的辩证关系:社会科学“元理论”的启示 |
二、制度与场域:“结构”维度的主体构成要素 |
三、结果性逻辑与适当性逻辑:“行动者”的能动机制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核心解析变量 |
一、政策场域 |
二、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 |
第三节 解释分析框架的结构设计及理论预设 |
一、框架设计原则与整体结构 |
二、理论预设 |
第四章 政策制定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政—政”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由中央职能部门构成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同级协商到上级协调: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二节 “政—行”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与政企分开改革相伴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分级决策到合作治理: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五章 政策执行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央—地”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行政科层体制影响下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市县为主到省域统筹: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二节 “企—校”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行政共生到互利共赢: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政策学习:中央职能部门主动引导政策变迁的有效策略 |
一、国家“适应能力”的集中体现 |
二、政策学习的主要形式 |
第二节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影响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革命和国家建设实践成功历史经验的内化迁移 |
二、政策调整过程中节约政府决策成本的有效方法 |
三、有限理性约束下规避政策改革风险的合理选择 |
四、保障央地政策参与主体创新积极性的必要策略 |
第七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 |
一、推动全国人大主导校企合作立法进程 |
二、发挥政协协商决策职能助力政策创新 |
第二节 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 |
一、设立常设型的议事协调机构 |
二、建立健全国家行政协助制度 |
第三节 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 |
一、健全国家法律体系,强化政策设计参与权 |
二、扩大利益代表范畴,提升协同决策合法性 |
三、推行购买服务机制,增强政策变迁影响力 |
第四节 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 |
一、加强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力度 |
二、保留适量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项目 |
第五节 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 |
一、推行协调性的劳动就业制度 |
二、完善国家培训质量标准制度 |
第六节 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
一、加强依法行政,推动政策试验法治化 |
二、畅通信息渠道,提升政策试验透明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公办技工院校预算管理优化研究 ——以J技师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2.1.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1.3 激励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3 文献评述 |
3 J技师学院预算管理现状 |
3.1 技工教育发展概况 |
3.1.1 技工教育的发展历程 |
3.1.2 技工教育的办学特色 |
3.2 J技师学院基本概况 |
3.2.1 J技师学院基本情况介绍 |
3.2.2 J技师学院机构设置情况 |
3.2.3 J技师学院财务状况 |
3.3 J技师学院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
3.3.1 J技师学院预算管理模式 |
3.3.2 J技师学院预算编制现状 |
3.3.3 J技师学院预算执行现状 |
3.3.4 J技师学院预算绩效考评现状 |
4 J技师学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J技师学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预算目标与发展战略脱节 |
4.1.2 预算编制宽松粗放 |
4.1.3 预算执行偏差严重 |
4.1.4 预算绩效考评缺失 |
4.1.5 预算管理模式松散 |
4.2 J技师学院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委托代理关系不明确 |
4.2.2 信息沟通不对称 |
4.2.3 资金分配约束机制弱化 |
4.2.4 绩效激励机制空缺 |
4.2.5 预算管理理念淡薄 |
5 J技师学院预算管理问题的改进措施 |
5.1 明确预算管理目标 |
5.2 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 |
5.2.1 规范预算编制程序 |
5.2.2 改进预算编制方法 |
5.3 强化预算执行和监控 |
5.3.1 严格执行预算 |
5.3.2 规范预算调整 |
5.3.3 加强预算执行分析 |
5.3.4 构建预算执行监控体系 |
5.4 构建预算绩效考评机制 |
5.4.1 建立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5.4.2 设置配套的绩效奖惩约束 |
5.5 优化预算管理模式 |
5.5.1 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
5.5.2 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优化构建 |
5.5.3 建立预算协作配合机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文献综述 |
二、基于工作过程思想的相关研究 |
三、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内容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理论基础和价值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工作过程 |
二、工学一体化 |
三、课程体系 |
四、综合职业能力 |
第二节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理论价值 |
第三章 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的调查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现状调查 |
一、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情况调查 |
二、汽车维修行业现状调查 |
三、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在校生反馈情况调查 |
四、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反馈情况调查 |
第二节 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
一、现有的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
二、中职汽修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不相适应 |
三、汽修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与职业教育规律不相适应 |
第四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
第二节 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 |
第三节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确定学习领域 |
第四节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
第五节 建设全方位的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场所与设备 |
第六节 建立工作过程导向的学生课业评价体系 |
第七节 加强一体化课程教材的建设 |
第五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汽修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应用研究 |
第一节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
第二节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实施过程 |
一、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 |
二、多措并举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
三、全方位的一体化教学环境的营造 |
第三节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实施的效果评价 |
一、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实施实验班与普通班对比前测情况分析 |
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实施实验班与普通班对比阶段性试验情况分析 |
三、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实施实验班与普通班对比总结性试验情况分析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9)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二、教育功能 |
三、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理论依据 |
一、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
二、教育病理学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
三、职业教育民生思想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基本框架 |
一、逻辑起点:“整合” |
二、分析思路: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依托 |
三、动态分析:功能的过程分析 |
四、功能演变:功能的失调与调适 |
五、内外结构:功能失调与调适的根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变迁的历史及内在逻辑 |
第一节 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变迁的阶段梳理 |
一、第一个发展周期(1949年-1979年) |
二、第二个发展周期(1980年-2004年) |
三、第三个发展周期(2004年以后) |
第二节 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变迁的内在逻辑 |
一、社会结构变革:功能变迁的环境基础 |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功能变迁的重要依托 |
三、需求变化:功能变迁的直接动力 |
四、功能演变:功能失调与调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实践表征 |
第一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取向偏颇 |
一、社会取向对育人取向的僭越 |
二、升学取向与就业取向的博弈 |
第二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行动偏差 |
一、招生行为不适且不公 |
二、教学行为偏差与低效 |
三、毕业生出口不畅 |
第三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结果失调 |
一、重社会适应功能,轻社会引领功能 |
二、重社会分化功能,轻社会整合功能 |
三、重经济、政治功能,轻文化功能 |
四、重社会化功能,轻个性化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结构根源 |
第一节 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内部结构根源 |
一、中等职业教育区域结构失衡 |
二、中等职业教育类型结构失衡 |
第二节 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教育结构根源 |
一、“双轨制”学制下的层次化、等级化的学校系统 |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衔接不顺、外部沟通不畅 |
第三节 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社会结构根源 |
一、我国社会转型的解读 |
二、以职业分化和资源占有为标准的社会分层 |
三、文化传统型塑教育行动者功利化生存心态 |
四、职业获得与社会升迁的竞争性流动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应然样态 |
第一节 价值层面:确立中等职业教育的民生功能观 |
一、人本主义价值取向 |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民生属性 |
三、整合社会功能观与育人功能观:民生功能观 |
第二节 结构层面: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 |
一、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
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础 |
三、中等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 |
第三节 功能层面:整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功能 |
一、中等职业教育功能的应然样态:育人+就业+升学 |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服务面向定位:面向广大平民 |
三、中等职业教育的形态定位:兼顾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 |
四、中等职业教育定位的应然选择:面向平民的职业基础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实现策略 |
第一节 以“类型观”为指导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一、以“类型观”为指导,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结构 |
二、基于国家资格框架,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效运行 |
第二节 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双轨一元” |
一、坚持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 |
二、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双轨一元” |
第三节 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实现的制度保障 |
一、优化教育分流制度及招生考试制度 |
二、改革就业制度及薪酬制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城镇化背景下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公办中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推进湛江市中职发展 |
二、湛江市城镇化发展需要中职教育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持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一、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二、国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三、湛江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 |
四、湛江城镇化的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城镇化 |
二、中等职业教育 |
三、校企合作 |
四、人才培养模式 |
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实用主义的知行统一论 |
二、福斯特的“产学合作”论 |
第二章 湛江市城镇化与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与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初步发展阶段(1978 年—1992 年) |
一、湛江城镇化与人才需求分析 |
二、湛江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探索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
第二节 规模发展阶段(1992 年-2001 年) |
一、湛江城镇化与人才需求分析 |
二、湛江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探索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内涵发展阶段(2002 年-至今) |
一、湛江城镇化与人才需求分析 |
二、湛江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探索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
第四节 湛江城镇化与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总结 |
第三章 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研究工具 |
一、学生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二、教师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三、教师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四、企业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问卷调查 |
一、学生问卷人口学变量的分析 |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调查与分析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前期的调查与分析 |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期的调查与分析 |
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后期的调查与分析 |
六、影响学生到企业实习积极性的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三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问卷调查 |
一、教师问卷人口学变量的分析 |
二、校企协同育人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前期的调查与分析 |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期的调查与分析 |
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后期的调查与分析 |
六、校企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调查与分析 |
第四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访谈调查 |
一、公办中职学校参与校企合作情况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二、学校参与校企合作主要形式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三、学校参与校企合作规章制度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四、“双师型”教师建设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五、学校管理顶岗实习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六、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七、企业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八、学校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九、政府完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五节 城镇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企业访谈调查 |
一、企业与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结果与分析 |
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主要形式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三、企业与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原因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四、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方式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五、企业参与师资队伍共建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六、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七、企业管理中职生顶岗实习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八、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九、学校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十、政府完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不了解人才培养方案、不熟悉专业的发展方向 |
二、实习中存在纪律性差、留岗率低、追求享乐等问题 |
三、中职生心智不成熟 |
第二节 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校企合作机构和规章制度保障 |
二、教师到企业实践存在阻力 |
三、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缺乏支持 |
第三节 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参与度低 |
二、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不足 |
三、对学生实习指导有待提高 |
第四节 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 |
二、缺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经费支持 |
第五章 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分析 |
第一节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和增强职业认同感 |
一、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发展方向,增强职业认同感 |
二、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实习观 |
第二节 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建设 |
一、成立校企合作机构、健全校企合作规章制度 |
二、启动教师进修工程,并完善教师到企业“回炉”实践的机制 |
三、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 |
第三节 推进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
一、积极主动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
二、积极参与实训基地建设 |
三、加强对实习生的指导和管理 |
第四节 政府需要健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政策 |
一、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 |
二、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经费支持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湛江市城镇化与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经历三阶段 |
二、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典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三、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几点问题与对策 |
四、城镇化背景下湛江市公办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四、技工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方法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省核工业华南高级技工学校学生技能培养研究[D]. 吴卫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武智. 扬州大学, 2021(02)
- [3]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D]. 张小梨. 天津大学, 2020(01)
- [4]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以昆明高级技工学校为例[D]. 李洋.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5]新中国成立70年来技工教育的变迁理路及历史回响[J]. 王晓利,陈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03)
- [6]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D]. 于晨. 天津大学, 2019(01)
- [7]公办技工院校预算管理优化研究 ——以J技师学院为例[D]. 李儒倩. 暨南大学, 2019(04)
- [8]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D]. 黄必祥.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9]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研究[D]. 徐晔. 天津大学, 2019(06)
- [10]城镇化背景下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公办中职为例[D]. 罗丹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