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地震破坏调查、分析及抢修管理案例

隧道地震破坏调查、分析及抢修管理案例

一、隧道受震破坏调查分析与修复管理案例(论文文献综述)

胡友刚[1](2020)在《地铁隧道穿越敏感异形板桥的风险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地铁隧道下穿桥梁基础产生的变形将传递给桥梁上部结构而形成附加应力,当上部结构为敏感(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异形板结构时会产生结构开裂等影响桥梁安全运营的重大隐患,北京地铁修建中多次遇到了这种工程难题。论文基于新建地铁隧道穿越异形板桥梁时出现的大量桥板开裂工程难题,在广泛调研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北京地铁7号线、10号线区间隧道穿越敏感异形板桥的工程案例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计算、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地铁隧道穿越敏感异形板桥的变形控制标准、施工风险识别与评价、施工控制技术关键工序及异形板桥工后裂缝修复分析等风险控制技术的系统研究。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创新性成果:(1)工程案例理论计算和现场监测数据证明,地铁隧道穿越敏感异形板桥时,上部结构板的单墩沉降或隆起值在3mm以内、相邻墩间差异沉降值在2mm(0.15‰)以内,能有效抑制板底裂缝的出现,能确保上部结构在地铁隧道穿越后的正常使用。(2)可控式主动托换技术主要以钢托换梁的位移、应力为控制指标,有效地将地铁隧道穿越异形板的位移控制在3mm以内,因其工序较多,须分阶段严格控制托换桩施工、托换顶升和隧道开挖三个主要工序的工程风险。(3)补偿式顶升技术充分利用了异形板向上的变形能力,在地铁隧道施工前预顶升异形板桥的上部结构,减小了地铁隧道下穿施工时控制桥梁结构变形的难度,同时在地铁隧道下穿过程中及时补偿了异形板的沉降变形,从而实现了地铁盾构隧道在砂卵石地层中安全地穿越敏感异形板桥。(4)地铁隧道穿越异形板桥产生的裂缝均出现在跨中的板底位置,这与连续梁的变形破坏特征存在明显区别;新增裂缝主要为横向、斜向裂缝,与墩柱的差异沉降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但附加应力分布区域与工后裂缝分布区域存在差异,需将计算沉降值折减后作为反向顶升值补偿异形板因隧道开挖诱发的沉降变形。(5)鉴于主动托换技术补偿变形不及时、补偿式顶升技术只限于盾构隧道施工且风险大的问题,提出了地铁隧道穿越敏感异形板桥的新工艺,即在工前预顶升异形板的主要影响部位以减小跨中应力,预留出隧道下穿施工的变形空间,同时主动托换下穿桩基础减小工程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当异形板沉降达到控制值的70%时启动同步顶升及时减小异形板的附加应力,这一新工艺将使穿越敏感异形板桥梁的重大风险工程更加可控。

董瑾[2](2020)在《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高速发展伴随着大量环境问题的产生。棕地是历史遗留问题,工业发展后土地遭到废弃形成了棕地,棕地内部存在着大量污染和破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品质。矿业棕地是棕地的一种,它往往占地面积大,地形丰富,可以为城市内部稀缺的绿地资源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城市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契机。景观都市主义理论走出了城市与自然的对立,以景观和生态的方式解决城市内部问题,将矿业棕地变“棕”为“绿”、取之于自然又归还于自然,重新融入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之中,从而改善城市品质、调节城市区域气候,为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以及休闲活动空间带来生机。本文以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为指导、矿业棕地再生为基础、我国城市范围内矿业棕地公园为研究范畴,为矿业棕地再生设计从景观设计和艺术层面上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构建框架:首先,对矿业棕地现状进行总体概述,分析其具体特征进而研究景观都市主义的具体内涵,从而将景观都市主义与矿业棕地的相互关联做总结概括。其次,研究国外优秀矿业棕地公园总结其优势之处,从实践出发以汤山矿坑公园为研究主体对国内矿业棕地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归纳目前国内矿业棕地公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最后,提出景观都市主义对于我国矿业棕地的适用性指导意义,结合调研评价从景观、文化记忆、艺术等层面探讨我国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的策略方法。本文将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更加细致深入的融入我国矿业棕地再生设计之中,将西方理论文化与我国现实问题做结合,分析出了景观都市主义对于我国矿业棕地的指导意义,创新性的建立了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体系、构建出矿业棕地对社会、自然、文化的关联影响机制,从全方位入手做出相关研究,以总结出适应我国国情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方法。城市目前面临着环境污染和景观破碎化的挑战,本文将矿业棕地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突破口,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从而促进城市与自然共同发展,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段保亮[3](2020)在《盾构机再制造中的状态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盾构机作为隧道开挖专业设备,造价昂贵,施工成本高。施工完毕后的盾构机往往闲置或者直接进行报废处理,从而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如果能够对剩余价值较高的盾构机实施再制造,那么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当前我国盾构机再制造行业刚刚起步,其再制造中的状态检测与评估方面的理论研究有待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盾构机部分关键设备再制造中的状态检测方法、再制造可行性评估、再制造方案优选方法、再制造后性能评估等内容,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相关软件系统的开发,有助于盾构机再制造行业的发展。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制定科学有效的检测方法是再制造生产的前提和质量保证。以盾构机关键设备主轴承和刀盘总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再制造中的状态检测方法、采用的仪器、标准等。(2)由于机械设备自身特点不同,因此其再制造可行性评估方法存在差异。以盾构机关键设备主轴承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指数法完成了主轴承再制造可行性评估,确定了理想状态下主轴承可再制造的综合指数范围以及四种不同的再制造方案分别对应的可再制造性指数,并论证了其合理性。另外,采用物元评价模型对刮刀的再制造可行性评估进行了简述。(3)根据盾构机主轴承和刀具不同的失效形式,研究了主轴承和刀具的再制造方案。以主轴承再制造方案为例,采用基于实例推理的方法实现了其再制造方案的优选,提高了优选决策的科学性。(4)通过科学而合理地建立再制造主轴承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TOPSIS决策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再制造主轴承的性能评估。(5)开发了盾构机主轴承检测工艺辅助生成系统、再制造可行性分析系统、再制造修复方案优选系统、再制造主轴承性能评估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从事再制造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得再制造中的可再制造性评估、再制造修复方案优选、再制造后性能评估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朱冕[4](2020)在《钻爆法开挖地铁隧道对城市埋地管道系统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经济高效、应用广泛的能源运输方式,城市埋地管道对国民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各地地铁建设的推进,基于效率与经济性等因素的考虑,采用钻爆法开发地下空间为当前最优隧道掘进方式,但施工产生的爆破震动势必会对邻近埋地管线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引发灾害事故。所以,分析爆破荷载作用下的管土动力响应机制,研究爆破作业邻近埋地管道的受震特性,对利用钻爆法开挖城市地铁隧道背景下的埋地管道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了爆破地震效应的产生过程,认为除工程安全控制中主要参考的管道振动峰值速度外,埋地管道的安全评价还应包括管道振动频率、爆破振动持续时间等因素,并利用量纲分析为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给出了考虑时间和频率作用的修正形式。将管道视为薄壳圆柱体,定义管道在动载作用下的塑性破坏准则,总结管土动力响应特性分析方法,结合PECK公式预测管线因地表沉降产生的纵向位移。通过ANSYS/LS-DYNA动力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基于管道和隧道的两种相对布置状态(平行、垂直)研究埋地管道的受震特性,提出爆破荷载作用下的管道薄弱部位。结论认为爆破作业下的邻近埋地管道易在顶部和底部遭受破坏,在侧面的远端易产生较大振动速度,实际工程中应对管道的顶部、底部以及侧面最远端布置监测点并做出重点保护措施。同时,根据所建立数值模型可以直观了解地下爆破作业对管土结构的动态影响过程。最后,总结埋地管道因爆破震动过大产生破坏的各类事故原因并建立事故树进行分析,为工程安全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孙纬宇[5](2020)在《浅埋偏压大断面黄土隧道地震响应特征与震害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分布于我国西部,是强震易发区,容易诱发大规模密集连片的黄土滑坡震害。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西部黄土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迅速发展。隧道作为交通生命线工程的主体结构之一,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地区修建时,进出口部位不可避免地容易形成傍山的黄土偏压隧道。而震害调查显示,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是隧道震害的易发部位,且黄土具有动力易损的力学特性。因此,对黄土隧道浅埋偏压段地震响应特征和震害机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的实际震害现象出发,运用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浅埋偏压大断面黄土隧道的地震响应特征以及震害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在搜集隧道震害实例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的震害类型,并对每种震害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浅埋偏压大断面黄土隧道震害特征和震害机理的研究提供指导。(2)总结了隧道抗震分析中常用的几种边界条件,分析了几种边界条件的优缺点。基于粘弹性边界条件推导了SV波倾斜入射时的地震动输入方法,并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中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实现了粘弹性人工边界和等效节点荷载的自动施加。(3)基于SV波倾斜入射的地震动输入方法,计算了地震波分别从迎坡面和背坡面输入时浅埋偏压大断面黄土隧道的地震响应特征,得到了地震波背坡面输入对浅埋偏压隧道的抗震不利;分析了地震波入射角度、偏压角度和覆土厚度对浅埋偏压大断面黄土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得到了衬砌结构的应力分布特征、加速度响应特征、隧道衬砌的易损部位、各因素对动力响应的影响顺序(地震波入射角度>偏压角度>覆土厚度),以及围岩和坡面的破坏特征与地震波入射角度和偏压角度之间的关系。(4)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浅埋偏压大断面黄土隧道的地震动力响应特征,得到了坡面和坡体内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变化规律、隧道结构对坡面放大系数的影响区域(水平向为0.20.8H,竖直向为0.20.6H)及影响最大的位置(0.4H)、坡顶加速度放大系数随加载幅值的变化规律、隧道衬砌的变形受力特征、隧道衬砌特征部位处的加速度响应特征。(5)通过对浅埋偏压大断面黄土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过程中隧道边坡、隧道衬砌的破坏演化过程和破坏特征的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地震荷载作用下浅埋偏压大断面黄土隧道边坡和隧道结构的破坏模式及震害机理,并结合震害实例,对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所得的隧道边坡的破坏特征和隧道衬砌的易损部位进行了验证。

薛晓辉[6](2020)在《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隧道受开挖卸荷、地表强降雨、农田灌溉、人为活动、沟谷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富水段,导致围岩劣化程度较高,诱发隧道衬砌开裂、剥落、渗漏水、空洞等病害的形成,严重威胁隧道服役性能。为深入研究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的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研究富水黄土隧道结构劣化规律,建立了修正的荷载-结构理论模型,并从细观、宏观角度分析了围岩劣化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而采用物理模型试验从围岩-结构相互作用角度研究不同富水工况下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搭建了服役性能监测系统,提出了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针对典型富水黄土隧道工程案例,采用多种手段对衬砌裂缝、渗漏水、空洞及层间脱空状况进行现场调研,总结分析裂缝几何形态及分布位置、渗漏水类型及分布位置、空洞及层间脱空的轴向尺寸的基本特征,并定性分析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的表现形式及基本模式,为研究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方法提供基础性资料。(2)基于现有黄土隧道荷载结构计算理论,考虑裂缝宽度w、裂缝深度d、富水体厚度h0、空洞半径r0等参数对衬砌结构荷载分布的影响,建立修正的荷载-结构分析理论模型,并辅以数值模拟手段验算了52种工况,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能够客观、准确地揭示富水黄土隧道衬砌结构性能劣化规律,为衬砌结构性能劣化处治提供理论支撑。(3)采用高精度μCT扫描系统对不同含水量及浸水时间下黄土孔隙度、各向异性度等细观参数进行测试,并利用多种室内试验手段对不同浸水时间下黄土黏粒含量、Zeta电位、离子浓度、抗剪强度等宏观参数进行分析,从而从宏细观角度全面揭示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影响因素及规律,进一步诠释了黄土强度随浸水时间呈“勺形”变化并在浸水第5d达到最低值的根本原因,为确定围岩劣化处治最佳时机提供理论支撑。(4)研发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依托实际工程,设计地表水下渗、周边裂隙水入渗、地下水位上升等富水工况,通过量测隧道围岩压力、衬砌结构弯矩、轴力及整体变形等参数,从结构-围岩相互作用角度揭示了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规律,并以深埋两车道隧道为例,给出了围岩注浆范围为4m、重点加固拱脚及仰拱部位的劣化控制标准。(5)采用“振弦式传感器+分布式光纤”相结合的手段、“洞内有线+洞外无线”的组网方式搭建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监测系统,依托实际工程,利用该监测系统对隧道围岩、初支、衬砌结构服役性能进行全面监测,并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比拟合,进一步揭示了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规律。(6)在已有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基础上,依托实际工程,提出了基于地下水平衡理论的可控注浆加固技术与基于碳纤维编织网的衬砌病害快速修复技术,并利用现场观察、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其处治效果进行评价,最终形成了富水黄土隧道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为制修订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规范提供借鉴。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下,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度高,导致隧道结构受力不均衡,严重威胁服役性能,研究不同富水工况下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的劣化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处治措施,可为黄土地区公路隧道设计施工及运营养护提供技术支撑。

白俊[7](2020)在《石柱县冷黄旅游公路景观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的生态、景观、旅游等功能逐渐受到人们重视。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旅游公路的建设存在景观样式单一、特色不够突出、生态和旅游功能缺失等问题。同时,随着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高速增长,公路自驾旅游作为旅游方式之一,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接受;因此,公路特别是景色优美段的公路仅实现交通功能已不再适应新时代公路发展需要,公路更多的功能如生态、景观、旅游等功能实现已成必然趋势。本文即在此背景下展开的,通过本文研究旨在实现公路功能的扩展,在公路行车安全、行车畅通的前提下,实现公路观赏性、生态性、游憩性、人文性等功能,以满足新时代公路发展需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借鉴优秀案例等方式,对目前国内外旅游公路发展概况进行归纳总结,并精炼出一系列的旅游公路发展理论。其次,介绍了山区旅游公路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对比研究,定义了旅游公路的概念。再次,通过提炼出的旅游公路发展理论和旅游公路概念,对比冷黄公路景观和旅游服务等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系列旅游公路改造措施。最后总结出本文的结论性成果,并指出本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石柱县冷黄路景观改造设计研究,统筹考虑公路交通、路域景观、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地形地貌等要素,以景观设计学、交通工程学、园林植物学、色彩心理学、生态修复学、旅游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以强调旅游公路即旅游产品为核心,最终实现公路行车安全畅达、公路路域景观优美、公路生态价值较大、公路游憩价值较高、公路与沿线地形相适应等功能,满足人们公路旅游活动需求:第一,在交通功能提升方面,主要以舒适、安全、畅达为目的,弱化交通运输目标,通过设置抗滑层、完善交通附属设施等方式强调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第二,在生态方面,根据生态修复相关理论,通过维持地质稳定、增加绿化覆盖率和土壤肥力、减少公路污染等方式,提升公路绿化的生态功能。第三在景观改造方面,以景观优美段借景、景观不足段造景为原则,结合公路沿线特有的自然、人文、产业等特点,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提出沿线景观改造方案。第四,在旅游改造方面,以“康养石柱”为目标,以亲山近水、康养生态为指导思想,提供较完善的吃住行购娱游康养旅游服务。第五,在景观协调性方面,以自然、粗犷为原则,通过对边坡坡面、路侧绿化、路侧结构物等内容进行处理,柔化公路界限感,促进公路融入自然环境,再次强调公路即风景的概念。总的来说,通过上述一系列的举措,比较好的实现了冷黄旅游公路交通功能、生态功能、旅游功能、景观功能和景观协调功能的统一,较好地营造出多层次、多色彩、丰富季相的路域绿化环境,较好地开发了公路休闲游憩、康养休闲的旅游价值,较好地展现了石柱县独特的土家民俗民风、历史文化底蕴、地方产业优势等,较好地实现了公路与旅游深层次融合。本文的研究,为今后旅游公路改造提供了借鉴思路。

薛松[8](2019)在《地铁区间结构与道床脱空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流通量急剧增加,交通拥堵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地铁作为现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在建城市数量及里程规模正不断高速增长。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63个城市获批轨道建设,运营里程超过5700公里,在建线路总长6374公里。在这些地铁运营期间,作为地铁土建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铁隧道道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害,对地铁安全运营造成威胁。近些年已有愈来愈多从业人员开始关注地铁道床病害问题,但目前相关针对性的检测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次以课题地铁为契机研究运营地铁隧道病害,尤其是道床脱空的机理及防治对策。本次研究首先调查了课题地铁道床结构的病害现状。发现在多方因素影响下,道床出现开裂、裂缝、渗漏、翻浆、冒泥等常见病害,甚至出现道床隆起,造成列车停运,产生一定的社会不良影响。根据现场踏勘结果来看,明挖法区间道床病害主要为道床与边墙开裂剥离、道床表面裂缝,中心水沟内淤积了大量杂质,水沟局部有破损现象;矿山法区间道床病害主要为道床与二衬开裂剥离、道床与水沟开裂以及由于开裂而出现的渗水、翻浆冒泥;盾构法区间道床病害主要为道床与管片开裂剥离、道床与水沟开裂以及道床表面裂缝。总体来看,地铁区间道床表面主要病害可分为四类:道床与边墙/二衬/管片开裂剥离、道床与水沟开裂、道床表面裂缝以及其他病害(包括道床伸缩缝渗水、道床破损、水沟破损)。在对课题地铁道床主要病害有了一定程度了解后,研究了多种检测方法在道床病害检测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最终综合考虑后决定首先运用经验法对地铁道床进行调查,对发现的表面病害进行记录;接着使用地质雷达法对道床内部及下部结构进行检测,包括空洞、脱空以及混凝土不密实等内部缺陷,确定病害大小及位置;最后采用钻孔取芯结合摄像的方法进行抽检,确定道床脱空情况。本次重点针对地质雷达在地铁道床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设置道床钢筋混凝土模型,分析了参数确定方法,总结了道床内部病害对应的雷达频谱图像,并进行了现场验证。在确定了检测方法后,紧接着分析了地铁道床脱空病害产生机理,经过查阅设计、地勘等资料,并进行有限元模拟后得出以下结论。从水文地质、设计施工、运营和养护维修、列车振动等角度出发分析地铁道床脱空原因主要有:(1)水文条件上看由于地下水的水流携带作用;地质条件上看由于该地区下卧软土层分布不均匀、差异沉降明显,而引起隧道结构的沉降与变形,进而导致道床出现各种病害;(2)从设计上看,存在软弱围岩而基础加固不到位以及中心水沟这个道床薄弱环节的存在;从施工上看,可能存在道床浇筑质量问题;(3)地铁运营中,道床尤其水沟的养护重视度可能不够;(4)列车振动的存在加速了水流在道床底的流动。地铁道床脱空发展过程可分为脱空病灶阶段、脱空形成阶段、脱空发展阶段和脱空急剧破坏阶段这四个阶段。在ABAQUS平台上建立明挖法、矿山法和盾构法区间典型道床模型,人为设置空洞与脱空两种病害,发现存在病害情况时的结构薄弱部位,得到各区间临界值。为了总结与提出科学合理的道床病害防治措施,提高道床的使用寿命和的服务水平,就需要在了解了道床具体状况之后对道床病害进行评价。本次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地铁道床病害综合评价方法,将病害按严重程度分为严重(A)、一般(B)、轻微(C)三个等级,确定了各病害分级依据、各病害指标值以及严重程度加权系数。最后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整治的原则。在设计上,应对软弱基础进行加固,并尽量采用两侧水沟排水形式,在软土地区应考虑预留道床注浆孔;在施工中,应保证施工质量,做到道床与下部结构间粘结良好,无空洞;在运营过程中,应重视地铁道床的例行检查以及沉降、断面尺寸监测。在发现病害后针对病害评估情况进行对应的翻修、加固或更针对性的治理。

廖钰琪[9](2019)在《日本历史街区地下空间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的历史文化保护随着多年的发展初见成效,并随着复兴传统文化的弘扬迎来了新机遇。但目前城市中集约化的建设与历史环境的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尤其是历史城市中的土地承载力无法满足保护与发展这两方面的需求。而地下空间的发展建设为解决大城市问题与历史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带来可能,我国的历史保护发展对地下空间有着迫切的需求。同时地下空间的发展正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向复合化一体化以及大深度地下的方向发展。日本是我们的临国,在自然条件、历史环境、城市发展历程等方面都与我国类似。并且在历史保护与地下空间利用方面的发展较早,无论是在历史保护理论、地下空间利用的方法与技术还是地下空间的建设实践等方面都更加细致完善。因此深入了解研究日本在与历史保护相关的城市、街区、建筑等方面进行的地下空间利用情况,为当前我国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提供借鉴与启示。本文是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存量评估与规划控制技术支撑体系研究》进行的一项基础研究。论文在日本都道府县县府城市中对具有经济价值、历史价值的城市进行筛选,确定本文的主要研究范围集中在具有较先进地下空间建设的历史城市中。并在对日本历史遗产保护与地下空间利用的发展历程与法律规划体系研究基础上,通过问题导向的方法探究日本历史遗产保护在发展中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针对矛盾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上的特征,提出针对性的运用地下空间建设来缓解矛盾的策略,并将针对这三个层次的具体策略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来分别阐述。宏观层面上,从城市整体风貌保护中的典型:眺望景观的保护的角度,阐述在建筑和道路的地下化整体规划中,将历史景观的位置与视线通廊等纳入考虑范围,从而保护城市的景观空间。中观层面上,论述历史中心区地下空间的系统性布局对历史中心区的保护作用。主要从交通、公共设施两方面的地下空间系统性布局进行分析,并将地下空间建设对日本传统祭祀活动的保护作用作为特殊重点的内容进行单独研究。微观层面上,论述历史建筑或街道地下空间的一体化构建。主要总结一体化地下空间的形成规律与特征,以及在平面和垂直面上的一体化功能组织特,并分析具体的历史建筑街道地下空间的活用最后通过结合我国的实际,总结出我国历史城市地下空间建设需要在基础研究上完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相关法律规划、宏观上将历史保护与地下空间在城市规划层面统筹考虑、中观上系统性网络化的布局历史中心区地下空间、微观上构建一体化复合化的开放性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等具体的启示。本文是一项关于日本历史街区地下空间保护与利用的基础研究。论文尝试通过对日本历史遗产保护与地下空间建设之间的关系中,发现缓解我国历史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论文期望未来能扩大研究的范围,更深入的研究地下空间在解决历史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矛盾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为我国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共同进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杜杰[10](2019)在《道路网络震后可恢复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特别是在交通领域,呈现出四通八达、相互交错的道路网络形态。21世纪以来,我国地震频繁发生,其中造成破坏最为严重的当属汶川地震,其次为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这些地震对道路交通系统造成的破坏会导致城市功能下降甚至失效。地震发生后,道路网络不仅作为救灾生命线承担着运输救灾物资、疏散灾区群众、运送救援力量的重要任务,而且在震后灾区重建,恢复民生方面同样具有关键的作用。因此,道路网络的震后可恢复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定量评价路网的震后可恢复性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路网震后修复费用,提出了针对道路网络震后可恢复性的评价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论述了可恢复性的定义及相关研究现状,并介绍了路网的类型与组成。2.总结了路网单元震害评估方法,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采用了汶川地震中道路、桥梁、隧道的震害资料,对主要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给定了路网单元震害评估方法的选用建议。3.选取了路段连接度、介中心性、长度、车道数为关键指标建立了路段重要度计算模型,根据路段所处区域位置的重要程度给出了重要度修正系数。以某路网作为算例,将该模型进行应用,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基于算例中修正后的重要度计算结果对各个路段的震后优先恢复次序进行分级。4.以路段震后修复费用、总造价、重要度为主要参数,建立了路网震后可恢复性评价模型,并基于路网类型的差异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路段震后修复费用计算方法和路网单元造价估算方法。利用该模型评价了汶川地震中遭受震害路网的可恢复性,并将评价结果与实际恢复情况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立评价模型的合理性。最后,以某路网作为算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路网在Ⅵ—Ⅹ度下的可恢复性,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二、隧道受震破坏调查分析与修复管理案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隧道受震破坏调查分析与修复管理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1)地铁隧道穿越敏感异形板桥的风险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敏感异形板桥结构变形分析的研究现状
        1.2.2 隧道开挖引起地层、桩基变形理论研究现状
        1.2.3 地铁隧道邻近敏感桥梁控制技术工艺研究现状
        1.2.4 地铁穿越敏感桥梁的工后分析及修复研究现状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2 异形板桥结构受力分析和变形限值确定
    2.1 引言
    2.2 异形板桥的结构特点及计算方法
        2.2.1 异形板桥的结构及受力特点
        2.2.2 异形板桥的结构计算方法
    2.3 地铁隧道穿越异形板桥典型工程及初始应力分析
        2.3.1 穿越异形板桥的典型工程案例介绍
        2.3.2 异形板桥结构计算模型
        2.3.3 异形板桥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应力分析
    2.4 异形板在基础不同位移情况下的变形限值计算
        2.4.1 单墩沉降情况下异形板的附加应力及变形限值计算
        2.4.2 单墩隆起情况下异形板的附加应力及变形限值计算
        2.4.3 群墩沉降情况下异形板的附加应力及变形限值计算
    2.5 本章小结
3 地铁隧道穿越异形板桥梁的可控式主动托换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可控式主动托换技术概述及内容
        3.2.1 可控式主动托换技术概述
        3.2.2 可控式主动托换技术工艺内容
    3.3 可控式主动托换的风险识别及变形分析
        3.3.1 施工风险识别
        3.3.2 关键工序的施工风险分析
        3.3.3 托换桩施工引起异形板桥结构变形的分析
        3.3.4 桩基托换对异形板桥结构变形的控制分析
        3.3.5 隧道不同变形控制水平对异形板桥结构的影响分析
    3.4 可控式主动托换关键技术研究
        3.4.1 可控式主动托换技术设计
        3.4.2 可控式主动托换控制要点与监测结果分析
        3.4.3 隧道下穿托换体系控制措施的试验研究
    3.5 主动托换技术工艺的控制效果分析
        3.5.1 主动托换技术工艺中产生的结构沉降分析
        3.5.2 主动托换技术工艺中结构变形与开裂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地铁隧道穿越异形板桥梁的同步补偿式顶升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同步补偿式顶升技术概述及内容
        4.2.1 同步顶升技术概述
        4.2.2 同步补偿式顶升控制技术工艺内容
    4.3 同步补偿式顶升技术的风险识别及控制技术分析
        4.3.1 施工风险识别
        4.3.2 关键施工参数的计算分析
        4.3.3 盾构施工过程的风险模拟分析
        4.3.4 补偿式顶升关键技术分析
    4.4 同步补偿式顶升技术的盾构试验研究
        4.4.1 土压平衡盾构土压力规则系数分析
        4.4.2 土压平衡盾构土体改良试验研究
        4.4.3 土压平衡盾构试验段综合试验
    4.5 补偿式顶升技术工艺的控制效果分析
        4.5.1 桩基和地表沉降与盾构机土压力的关系分析
        4.5.2 补偿顶升技术体系中结构变形与开裂分析
        4.5.3 补偿顶升工艺中产生的差异沉降与附加应力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地铁隧道穿越异形板桥的工后修复方案分析和技术改进
    5.1 引言
    5.2 地铁隧道穿越异形板桥的工后修复方案分析
        5.2.1 异形板工后裂缝的统计分析
        5.2.2 异形板裂缝与桩基沉降的相关性分析
    5.3 地铁隧道穿越异形板桥的风险控制技术改进
        5.3.1 现有穿越异形板桥技术工艺的不足
        5.3.2 今后穿越异形板桥技术工艺的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景观都市主义的兴起
        1.1.2 我国矿业棕地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景观都市主义与矿业棕地再生的相关概述
    2.1 矿业棕地的相关概述
        2.1.1 矿业棕地的概念
        2.1.2 矿业棕地的产生
        2.1.3 矿业棕地的种类
        2.1.4 矿业棕地的特征
    2.2 再生设计的相关概述
        2.2.1 “再生”的起源
        2.2.2 景观再生的概念
        2.2.3 景观再生的内涵
    2.3 景观都市主义概述
        2.3.1 景观都市主义的概念界定
        2.3.2 景观都市主义的发展
        2.3.3 景观都市主义的主要内容
        2.3.4 景观都市主义的表现形式与案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际矿业棕地状况分析及案例研究
    3.1 国际中的矿业棕地现状概述
        3.1.1 世界遗产中的矿业棕地与矿业城市
        3.1.2 不同阶段下国外矿业棕地景观重建设计理念
    3.2 历史传承——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延续
        3.2.1 场所精神体现与场所文脉延续
        3.2.2 以历史文化传承为重的矿业棕地案例分析(美国斯特恩矿坑公园)
        3.2.3 案例总结与启示
    3.3 让自然做功——“人工自然”结合意境营造
        3.3.1 用自然的方式解决自然出现的问题
        3.3.2 “人工自然”方式为主的矿业棕地案例分析(巴黎肖蒙山丘公园)
        3.3.3 案例总结与启示
    3.4 艺术融合——艺术手法渲染场地情感
        3.4.1 艺术与自然的灵魂沟通
        3.4.2 艺术介入的矿业棕地案例分析(盖尔森基兴北星公园)
        3.4.3 案例总结与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矿业棕地的景观调研及分析
    4.1 国内矿产资源现状及景观再生模式
        4.1.1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4.1.2 中国矿业棕地景观再生模式
    4.2 国内矿业棕地调研分析与评价
        4.2.1 调研对象
        4.2.2 调研方法
        4.2.3 实地调研
        4.2.4 问卷调查
    4.3 国内城市中矿业棕地再生设计存在的问题
        4.3.1 定位不明、政策稍弱
        4.3.2 文化忽视、价值缺失
        4.3.3 形式有余、功能不够
        4.3.4 生态不足、城市失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景观都市主义之下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策略
    5.1 景观都市主义对于我国矿业棕地的指导意义
        5.1.1 对场地的凝思
        5.1.2 对生态的侧重
        5.1.3 对艺术的实践
        5.1.4 对人居的重视
    5.2 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体系构建
        5.2.1 矿业棕地场地状况的分析
        5.2.2 矿业棕地历史文化因子的提取
        5.2.3 矿业棕地自然过程的融入
        5.2.4 矿业棕地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转化
        5.2.5 矿业棕地引入时间维度的升华
    5.3 设计结合自然过程
        5.3.1 地形重塑
        5.3.2 土壤恢复
        5.3.3 水体治理
        5.3.4 植物设计
    5.4 矿业棕地文化记忆再生
        5.4.1 有限接触
        5.4.2 新旧共生
        5.4.3 细节呈现
        5.4.4 语汇转换
        5.4.5 区域共生
    5.5 矿业棕地再生的艺术介入
        5.5.1 多元的表现方式
        5.5.2 简洁的设计形式
        5.5.3 最小干预的创作方式
        5.5.4 时间维度的引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I
附录 Ⅱ

(3)盾构机再制造中的状态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再制造研究及发展现状
        1.2.1 国外再制造研究及发展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盾构机关键设备再制造中的状态检测
    2.1 盾构机主轴承简介
    2.2 主轴承再制造前后性能的状态检测
        2.2.1 主轴承齿轮油的检测
        2.2.2 主轴承外观的状态检测
        2.2.3 主轴承精度的检测
        2.2.4 主轴承运行中轮齿的检测
    2.3 主轴承拆解后的检测
        2.3.1 主轴承拆解后外观检测
        2.3.2 主轴承套圈的检测
        2.3.3 滚动体检测
    2.4 盾构机刀盘总成的状态检测
        2.4.1 盾构机刀盘主体的检测
        2.4.2 盾构机刀具的检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盾构机关键设备再制造可行性评估
    3.1 盾构机主轴承再制造可行性评估架构
        3.1.1 主轴承再制造可行性评估的综合指标体系
        3.1.2 确定再制造可行性评估指标权重
    3.2 盾构机主轴承的再制造可行性评估计算模型
        3.2.1 盾构机主轴承再制造基本特性指标计算
        3.2.2 主轴承再制造工艺性指标计算
        3.2.3 环境指标
        3.2.4 社会效益指标
        3.2.5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再制造可行性评估步骤
    3.3 再制造主轴承成本和售价预估算
        3.3.1 再制造主轴承成本和售价计算依据和必要性
        3.3.2 国产新制主轴承销售价格计算
        3.3.3 再制造主轴承预估方案及售价计算
    3.4 盾构机主轴承再制造可行性评估实例
        3.4.1 确定主轴承再制造可行性评估初始数据
        3.4.2 再制造可行性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3.4.3 四种再制造方案的可行性综合指数计算
        3.4.4 四个再制造可行性综合指数合理性论证
    3.5 盾构机刮刀再制造可行性评估方法简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盾构机关键设备再制造方案及优选研究
    4.1 盾构机主轴承失效形式
    4.2 盾构机主轴承再制造方案
    4.3 盾构机主轴承再制造方案优选
        4.3.1 基于实例推理的主轴承再制造工艺决策系统
        4.3.2 主轴承内圈再制造方案优选应用
    4.4 盾构机刀具再制造修复方案
        4.4.1 刮刀类刀具修复方案
        4.4.2 滚刀类刀具修复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盾构机关键设备再制造后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5.1 盾构机再制造主轴承性能评估指标体系
    5.2 再制造主轴承模糊综合评估与决策
        5.2.1 再制造主轴承二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估步骤
        5.2.2 再制造主轴承一级指标模糊TOPSIS决策步骤
    5.3 再制造主轴承指标权重的确定
    5.4 再制造主轴承性能评估
        5.4.1 盾构机再制造主轴承的选取
        5.4.2 再制造主轴承定量指标数值的确定与计算
        5.4.3 再制造主轴承性能评估步骤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盾构机再制造分析与评估系统的开发
    6.1 系统开发目标及原则
        6.1.1 系统需求分析
        6.1.2 系统开发目标
        6.1.3 系统开发原则
    6.2 系统功能规划分析
        6.2.1 系统框架设计
        6.2.2 主轴承可再制造性分析模块
        6.2.3 主轴承修复方案优选模块
        6.2.4 再制造主轴承性能评估模块
        6.2.5 再制造主轴承检测工艺生成模块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钻爆法开挖地铁隧道对城市埋地管道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钻爆法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
        1.1.2 钻爆法施工下的埋地管道安全问题
    1.2 研究现状总结
        1.2.1 埋地管道系统抗震性研究
        1.2.2 管土动力响应研究
        1.2.3 爆破载荷作用下的管道稳定性研究
    1.3 创新点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本文创新点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地下爆破工程控制分析
    2.1 爆破能量的衰减过程
        2.1.1 爆破冲击波的衰减
        2.1.2 爆破地震波的形成过程
        2.1.3 爆破地震效应
    2.2 爆破安全控制
        2.2.1 爆破周期最大振动速度
        2.2.2 安全振速范围
        2.2.3 爆破振动时间
        2.2.4 振动频率的影响特性
        2.2.5 爆破安全距离及装药量控制
    2.3 爆破振速预测
        2.3.1 振速预测经验公式
        2.3.2 经验公式的修正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爆破荷载作用下的管土稳定性分析
    3.1 管土间的接触特性及相互作用
        3.1.1 管道承重分析
        3.1.2 管土接触动态变化
        3.1.3 管土形变及控制准则
        3.1.4 管线纵向位移预测
    3.2 动载冲击下的管道稳定性分析
        3.2.1 管道与爆破地震波的接触特性
        3.2.2 动载冲击下的柱壳动力响应
        3.2.3 简化薄壁柱壳的屈服条件
    3.3 管土间的动力响应分析
        3.3.1 拟静力分析法
        3.3.2 动力有限元分析法
        3.3.3 有限元法的求解
    3.4 ANSYS数值模型的建立
        3.4.1 模型整体结构
        3.4.2 模型边界条件及材料参数设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埋地管线受震特性分析
    4.1 与隧道相平行的管道动态特性分析
        4.1.1 管道应力分布特性及规律
        4.1.2 管道振动特性分析
    4.2 与隧道相垂直的管道动态特性分析
        4.2.1 管道应力分布特性及规律
        4.2.2 管道振动特性分析
    4.3 振速预测公式的应用
        4.3.1 确定试验修正参数
        4.3.2 预测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4.4 管土振动特性分析
        4.4.1 土体对管道振动的影响分析
        4.4.2 管土受震特性总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FTA的管道安全分析
    5.1 事故树分析
        5.1.1 事故树的建立
        5.1.2 结构重要度分析
    5.2 工程安全控制建议
        5.2.1 最小径集分析
        5.2.2 工程可靠度分析
    5.3 本章小节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5)浅埋偏压大断面黄土隧道地震响应特征与震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地下工程抗震分析现状
        1.2.1 原型观测
        1.2.2 试验研究
        1.2.3 理论研究
    1.3 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震害类型和震害机理分析
        1.3.1 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震害类型
        1.3.2 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震害特征分析
    1.4 本文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4.1 本文研究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2 隧道地震反应分析的人工边界与地震动输入方法研究
    2.1 人工边界
        2.1.1 透射边界
        2.1.2 粘性边界
        2.1.3 粘弹性边界
        2.1.4 地震波倾斜输入方法
    2.2 算例验证
    2.3 本章小结
3 浅埋偏压大断面黄土隧道地震响应特性的数值计算研究
    3.1 计算模型及参数
        3.1.1 计算模型
        3.1.2 本构模型和计算参数
    3.2 地震波选取与输入
    3.3 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特征分析
        3.3.1 覆土厚度的影响
        3.3.2 偏压角度的影响
        3.3.3 入射角度的影响
    3.4 围岩坡体塑性应变分析
        3.4.1 偏压角度和覆土厚度对围岩和坡体塑性应变分布特征的影响
        3.4.2 入射角度对围岩和坡体塑性应变分布特征的影响
        3.4.3 震害实例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浅埋偏压大断面黄土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设计
    4.1 振动台试验系统
        4.1.1 振动台参数介绍
        4.1.2 数据采集系统
        4.1.3 模型箱
    4.2 模型试验相似关系及相似参数设计
        4.2.1 模型动力相似比设计
        4.2.2 模型的相似常数
    4.3 模型材料
        4.3.1 围岩模型材料
        4.3.2 衬砌模型材料
    4.4 模型制作
        4.4.1 隧道衬砌模型制作
        4.4.2 传感器布置
        4.4.3 模型填筑
    4.5 加载地震波和加载工况
    4.6 本章小结
5 浅埋偏压大断面黄土隧道地震响应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5.1 30°偏压试验结果分析
        5.1.1 边界效应影响分析
        5.1.2 水平向加载坡面加速度响应分析
        5.1.3 水平和竖直耦合加载坡面加速度响应分析
        5.1.4 坡体内加速度响应分析
        5.1.5 隧道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5.2 45°偏压试验结果分析
        5.2.1 水平向加载坡面加速度响应分析
        5.2.2 水平和竖直耦合加载坡面加速度放大分析
        5.2.3 隧道横断面中心测线加速度放大分析
        5.2.4 隧道结构加速度响应峰值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浅埋偏压大断面黄土隧道的震害特征与震害机理研究
    6.1 浅埋偏压隧道边坡和隧道结构的震害特征
    6.2 浅埋偏压隧道边坡和隧道结构震害特征验证
    6.3 浅埋偏压大断面黄土隧道震害模式与震害机理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研究
        1.2.2 围岩性状演化机理研究
        1.2.3 隧道结构服役性能研究
        1.2.4 隧道服役性能监测技术研究
        1.2.5 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状况调研与分析
    2.1 引言
    2.2 现场调研方案
        2.2.1 调研范围
        2.2.2 调研内容及方法
    2.3 衬砌结构服役性能调研成果分析
        2.3.1 衬砌裂缝几何形态
        2.3.2 衬砌裂缝分布位置
        2.3.3 渗漏水类型
        2.3.4 渗漏水分布位置
    2.4 围岩服役性能调研成果分析
    2.5 服役性能劣化特性分析
        2.5.1 劣化表现形式
        2.5.2 劣化模式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富水黄土隧道结构性能劣化规律分析
    3.1 引言
    3.2 黄土隧道荷载结构计算理论基础
        3.2.1 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3.2.2 衬砌结构计算方法
        3.2.3 衬砌安全性验算方法
    3.3 考虑隧道结构性能劣化的荷载结构理论模型
        3.3.1 衬砌裂缝力学计算模型
        3.3.2 渗漏水力学计算模型
        3.3.3 衬砌背后空洞力学计算模型
    3.4 隧道结构性能劣化的数值分析
        3.4.1 模拟方案设计
        3.4.2 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3.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黄土微观结构的基本特性
    4.3 围岩性状劣化的细观机理研究
        4.3.1 CT扫描技术基本原理
        4.3.2 CT试验设备
        4.3.3 试验基本方案
        4.3.4 试样制作
        4.3.5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4.3.6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围岩性状劣化的宏观机理研究
        4.4.1 黏粒含量测试
        4.4.2 Zeta电位测试
        4.4.3 离子浓度测试
        4.4.4 抗剪强度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相似模型试验基本原理
        5.2.1 相似定理
        5.2.2 相似常数的基本定义
        5.2.3 相似条件关系的建立
        5.2.4 相似关系的建立
    5.3 围岩相似材料研究
        5.3.1 围岩相似材料的选择
        5.3.2 围岩相似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
    5.4 隧道衬砌模型制作
        5.4.1 隧道衬砌相似材料的选择
        5.4.2 隧道衬砌相似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5.4.3 隧道衬砌模型的制作
    5.5 模型试验箱及监测布设
        5.5.1 试验模型箱设计方案
        5.5.2 测试项目及传感器布设
    5.6 模型试验工况方案
        5.6.1 深埋两车道黄土隧道
        5.6.2 浅埋偏压黄土隧道
        5.6.3 大断面黄土隧道
        5.6.4 试验具体步骤
    5.7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5.7.1 深埋两车道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5.7.2 浅埋偏压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5.7.3 大断面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5.7.4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控制标准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监测系统搭建及应用
    6.1 引言
    6.2 围岩及初支结构服役性能监测技术
        6.2.1 振弦式传感器基本原理
        6.2.2 监测方案
        6.2.3 传感器现场安装
    6.3 衬砌结构服役性能监测技术
        6.3.1 光纤传感器监测原理
        6.3.2 监测方案
        6.3.3 传感器现场布设
    6.4 监测系统搭建技术
        6.4.1 组网框架结构
        6.4.2 数据传输原理
        6.4.3 监测系统软件平台
        6.4.4 技术优势
    6.5 工程应用
        6.5.1 工程概况
        6.5.2 监测系统布设
        6.5.3 监测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性能劣化的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研究
    7.1 引言
    7.2 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现有技术
        7.2.1 围岩加固
        7.2.2 衬砌渗漏水处治
        7.2.3 衬砌结构加固
    7.3 基于地下水平衡理念的可控注浆加固技术
        7.3.1 工程背景
        7.3.2 制定处治方案
        7.3.3 可控注浆施工工艺
        7.3.4 处治效果评价
    7.4 基于碳纤维编织网的衬砌快速修复技术
        7.4.1 工程背景
        7.4.2 基于性能劣化机理的隧道衬砌快速修复技术
    7.5 隧道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
    7.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主要结论
    创新点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石柱县冷黄旅游公路景观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公路旅游市场前景较好
        1.1.2 交旅融合发展将成必然趋势
        1.1.3 石柱县公路亟待高质量发展
    1.2 选题研究目的
        1.2.1 探索旅游公路景观与旅游价值融合方法
        1.2.2 探索旅游公路景观与旅游价值融合经验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旅游公路景观设计研究
        1.3.2 国内旅游公路景观设计研究
        1.3.3 国内旅游公路发展存在的问题
        1.3.4 国内外旅游公路对我们的启示
    1.4 主要内容和改造思路
        1.4.1 主要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景观改造技术路线
第2章 旅游公路景观设计理论
    2.1 旅游公路的相关概念
        2.1.1 按普通旅游景区定义
        2.1.2 按风景旅游道路定义
        2.1.3 旅游公路的定义
    2.2 公路旅游概念
    2.3 公路景观概念
    2.4 公路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2.4.1 景观美学理论
        2.4.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3 园林美学理论
    2.5 旅游公路改造案例借鉴
    2.6 基于交旅融合的景观改造设计思路
第3章 冷黄旅游公路现状调查分析
    3.1 项目基本情况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区位
        3.1.3 沿线旅游资源
        3.1.4 沿线本土植物
        3.1.5 沿线气象水文
        3.1.6 沿线特色产业
        3.1.7 沿线人文环境
    3.2 冷黄旅游公路交通功能调查
    3.3 冷黄旅游公路生态功能调查
    3.4 冷黄旅游公路景观功能调查
    3.5 冷黄旅游公路旅游吸引力调查
    3.6 冷黄旅游公路景观协调性调查
第4章 冷黄旅游公路景观综合改造设计实例
    4.1 改造目标
    4.2 冷黄旅游公路交通功能改造设计
        4.2.1 交通功能改造思路
        4.2.2 交通功能改造内容
    4.3 冷黄旅游公路生态保护设计
        4.3.1 公路生态保护思路
        4.3.2 公路生态改造内容
    4.4 冷黄旅游公路景观改造设计
        4.4.1 公路景观改造思路
        4.4.2 公路景观改造内容
    4.5 冷黄旅游公路旅游吸引力改造设计
        4.5.1 游憩面扩展
        4.5.2 游憩形式扩展
        4.5.3 提升旅游服务
        4.5.4 提升旅游形象
    4.6 冷黄旅游公路景观协调性改造设计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地铁区间结构与道床脱空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现状
        1.2.2 地铁道床病害机理及防治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铁道床表面病害调研
    2.1 部分城市地区地铁道床病害调研
    2.2 地铁道床表面病害现场调查
        2.2.1 明挖法施工区间
        2.2.2 矿山法施工区间
        2.2.3 盾构法施工区间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
    3.1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方法介绍
        3.1.1 经验法
        3.1.2 钻孔取芯法
        3.1.3 钻孔摄像法
        3.1.4 探地雷达法
    3.2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方法的提出
    3.3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方法——经验法
    3.4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方法——探地雷达法
        3.4.1 探地雷达检测道床内部病害的模型试验
        3.4.2 探地雷达检测道床内部病害的现场试验
    3.5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方法——钻孔取芯结合摄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铁道床脱空机理分析
    4.1 地铁道床脱空原因分析
        4.1.1 水文地质原因
        4.1.2 结构设计和施工原因
        4.1.3 运营和养护维修原因
        4.1.4 列车振动的影响
    4.2 地铁道床脱空发展过程分析
    4.3 地铁道床脱空的有限元模拟
        4.3.1 整体道床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4.3.3 地铁道床脱空有限元计算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铁道床病害评价标准
    5.1 地铁道床病害评价方法
    5.2 地铁道床病害评价内容
        5.2.1 地铁道床病害单指标评价
        5.2.2 地铁道床病害综合评价
        5.2.3 地铁道床病害评价流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铁道床病害的预防与治理
    6.1 地铁道床病害的预防
        6.1.1 预防原则
        6.1.2 预防措施
    6.2 地铁道床病害的治理
        6.2.1 治理原则
        6.2.2 治理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日本历史街区地下空间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历史保护发展对地下空间的需求
        1.1.2 地下空间发展走向复合一体化
        1.1.3 日本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发展成熟
    1.2 研究基础
        1.2.1 历史遗产保护相关研究
        1.2.2 法律法规与相关规划研究
        1.2.3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研究
        1.2.4 历史保护与地下空间关系研究
        1.2.5 既有研究不足
    1.3 概念解读
        1.3.1 历史街区与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
        1.3.2 历史风貌与历史风致
        1.3.3 文化遗产与文化财
        1.3.4 《景观法》与景观计划
        1.3.5 历史中心区
    1.4 研究范围界定
        1.4.1 筛选条件
        1.4.2 研究范围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日本历史街区地下空间保护与利用发展概述与问题分析
    2.1 日本历史保护与地下空间发展历程
        2.1.1 日本历史保护的发展历程
        2.1.2 日本地下空间的发展历程
    2.2 相关法律与规划体系的建设
        2.2.1 日本地下空间的规划体系
        2.2.2 日本历史遗产保护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位置
    2.3 日本历史街区保护与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1 建筑物高度阻碍城市景观视线
        2.3.2 现代化设施破坏历史文化环境
        2.3.3 历史中心区内交通问题严重
        2.3.4 历史保护影响土地使用效率与经济效益
    2.4 日本通过地下空间建设缓解保护与发展问题的策略
        2.4.1 宏观——建筑与道路的整体地下化建设
        2.4.2 中观——地下空间系统性建设
        2.4.3 微观——地下空间一体化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宏观——历史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对眺望景观的保护
    3.1 眺望景观的概念与分类
    3.2 建筑地下化对城市眺望景观的保护
        3.2.1 高度限制对眺望景观保护的作用
        3.2.2 高度限制引导建筑地下化
        3.2.3 建筑地下化对名古屋城的眺望景观保护
        3.2.4 建筑地下化与其它类型眺望景观保护
    3.3 道路地下化对眺望景观的保护
        3.3.1 眺望景观保护是道路地下化建设的重要动机
        3.3.2 道路地下化的规划建设
        3.3.3 道路地下化的更新再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观——历史中心区地下空间的系统性布局
    4.1 历史中心区地下空间布局的系统性特征
    4.2 历史中心区地下交通的布局形态及作用
        4.2.1 网络化布局
        4.2.2 集中式布局
        4.2.3 围合式布局
    4.3 历史中心区公共设施的地下化布局及作用
        4.3.1 地下停车场地下网络化缓解交通压力
        4.3.2 市政设施地下化维护历史中心区的环境
    4.4 地下空间系统性布局为地上传统祭祀活动提供空间
        4.4.1 日本传统祭祀活动的特征
        4.4.2 日本传统祭祀活动的影响
        4.4.3 地下空间对于传统祭祀活动开展的协调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观——历史街区地下空间一体化构建
    5.1 日本复合型地下空间利用的背景
    5.2 历史街区一体化地下空间形成规律
        5.2.1 点·线·网——东京站及其周边地下空间的形成
        5.2.2 线·网·环——札幌站周边地下空间的形成
    5.3 历史街区一体化地下空间平面空间组织形式
        5.3.1 单极化形式
        5.3.2 多极化形式
        5.3.3 网络化形式
    5.4 历史街区一体化地下空间垂直空间组织形式
        5.4.1 历史建筑地下减震加固
        5.4.2 以交通为主导的功能组织
        5.4.3 以商业为主导的功能组织
    5.5 历史街道与建筑的地下空间活用
        5.5.1 历史建筑与街道的地下衔接
        5.5.2 文化宣传活动
        5.5.3 地下埋藏物展示
        5.5.4 地下步行空间的开放性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日本历史街区地下空间保护利用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6.1 基础研究——完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相关法律规划体系
        6.1.1 明确地下空间相关规划的法定地位
        6.1.2 丰富历史遗产保护专项法律与规划的种类
    6.2 宏观——将历史保护纳入城市整体地下空间规划中
        6.2.1 细化历史保护地区整体建筑高度控制要求
        6.2.2 道路与市政设施地下化整体规划
        6.2.3 地下空间建设应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6.3 中观——系统性网络化的布局历史中心区地下空间
        6.3.1 构建多层次有组织的系统性地下空间
        6.3.2 通过地下空间建设为传统文化活动创造空间
    6.4 微观——构建一体化复合化的开放性历史街区地下空间
        6.4.1 建设地上地下一体化复合化的历史景观节点
        6.4.2 将公众参与融入地下空间规划
        6.4.3 地下空间由被动开发向主动开发过渡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道路网络震后可恢复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可恢复性的研究现状
        1.2.1 可恢复性的相关研究
        1.2.2 交通领域的可恢复性研究
    1.3 路网类型与组成
    1.4 本文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路网单元震害评估方法的对比研究
    2.1 道路
        2.1.1 道路震害评估方法概述
        2.1.2 道路震害评估方法的对比分析
    2.2 桥梁
        2.2.1 桥梁震害评估方法概述
        2.2.2 桥梁震害评估方法的对比分析
    2.3 隧道
        2.3.1 隧道震害评估方法概述
        2.3.2 隧道震害评估方法的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路段重要度分析
    3.1 道路网络分析方法
        3.1.1 图论的基本理论
        3.1.2 最短路径的算法
    3.2 路段重要度计算模型
        3.2.1 评价指标
        3.2.2 路段重要度修正方法
    3.3 算例分析
        3.3.1 计算步骤
        3.3.2 重要度计算
        3.3.3 震后优先恢复等级划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修复费用的路网震后可恢复性评价方法
    4.1 路网震后可恢复性评价模型
        4.1.1 基于路网类型的模型修正
        4.1.2 路段直接修复费用
        4.1.3 路段间接修复费用
        4.1.4 路段造价估算
    4.2 实例分析与验证
    4.3 算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隧道受震破坏调查分析与修复管理案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铁隧道穿越敏感异形板桥的风险控制技术研究[D]. 胡友刚.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研究[D]. 董瑾.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盾构机再制造中的状态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D]. 段保亮.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4]钻爆法开挖地铁隧道对城市埋地管道系统的影响[D]. 朱冕.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5]浅埋偏压大断面黄土隧道地震响应特征与震害机理研究[D]. 孙纬宇.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6]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D]. 薛晓辉. 长安大学, 2020(06)
  • [7]石柱县冷黄旅游公路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 白俊. 西南大学, 2020(01)
  • [8]地铁区间结构与道床脱空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D]. 薛松. 东南大学, 2019(01)
  • [9]日本历史街区地下空间保护与利用研究[D]. 廖钰琪. 天津大学, 2019(01)
  • [10]道路网络震后可恢复性评价方法研究[D]. 杜杰.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标签:;  ;  ;  

隧道地震破坏调查、分析及抢修管理案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