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网络圣殿之门的门票 - 思科职业认证

通往网络圣殿之门的门票 - 思科职业认证

一、通向网络圣殿大门的门票——Cisco职业认证(论文文献综述)

樊强[1](2021)在《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梳理了建筑作为“实物”和影像同构的事实,从建筑的认知、建筑影像与建筑实体之间的相关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建筑实体的原生影像(物像)伴随着建筑过程而产生,与建筑实体同构,不存在独立于原生影像之外的建筑实体。建筑与影像的“同构性”和“共生性”是建筑的重要属性。论文对建筑本体与建筑影像之间创作的产生、互动及其内在联系的分析研判,深入分析了建筑影像的作用、价值、文化属性与媒体属性,以及当建筑物的原生影像被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与记录,成为次生影像,并进入科研、教育、传播等领域的文化形态与意义。研究遵循建筑影像史的发展脉络,对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进行辨析,界定了建筑影像的涵盖范围、表达与记录方式。文章从建筑思想的产生、建筑实体的建造、建筑艺术表达入手,剖析了建筑与影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生关系,明确了影像之于建筑的内在属性和外在表征,建筑影像的界定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继而认为建筑影像展示出来的样态和结构特征既是其本体形像的表达,也是进行建筑艺术理论研究、建筑设计、审美研究和建筑批评的重要依据。研究同时定义了影像建筑(非实体)的概念及涵盖范围,认为建筑的设计和营造过程是思维的逻辑图像的具体体现和现实投影,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建筑从思维到成为实体的形成机制,认为在建筑实体不复存在或“未建成”的情况下,建筑的“思”的过程依然可作为非实体的状态也就是图像的方式持存在和发生。在非实体情况下,建筑影像依托计算机生成图像、VR虚拟现实技术,电影和游戏等方式和途径独立表达,构成虚拟建筑。并成为思想传递、理念传承、美学感受和建筑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建筑设计的阶段性非实体成果。文章通过研究分析了在影像中表达的建筑,即展示建筑师思想的“未建成”建筑、电影中的建筑及游戏中的建筑,研究认为影像建筑终将成为建筑构思展示的重要部分、建筑设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既可以作为实体建筑之前的影像虚拟建筑,也可以彻底的在游戏电影教学等领域成为纯粹的影像建筑。文章通过类比、推演与例证,就建筑和逻辑思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探讨。通过对思维的精神影像、意识之于建筑生成的哲学关系以及思维与影像、超影像的内生关系及其反作用进行了逻辑论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清晰的重新界定了建筑影像学这一研究方向,并新定义了影像建筑学这个研究方向,对两个方向的研究范围、研究主体、相互联系和延伸进行了探索。论文将建筑影像学的研究主体界定为对于建筑实体的影像及其次生影像及其生成媒介与传播。将影像建筑学研究主体主要定位为建筑命题的提出、思维的产生,从建筑思维到影像呈现的可能,以及影像建筑在建筑设计探索过程中发挥的先导作用。研究认为,建筑影像(包括原生影像和次生影像)是建筑师思想、理念的重要载体和传输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建筑实体的终结期,建筑影像仍能够作为建筑信息的重要和有效载体,继续承载、表达并传承建筑的语汇和信息。而影像建筑学已经在建筑设计、效果图、虚拟现实、影视以及游戏领域成为了事实和现象,并将在一定范围影响和推动建筑理念的发展。

陈艳[2](2020)在《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代,新媒体为大众的建筑作品认知更快速、全面、逼真地传输了文化符号,也搭建了更加广阔多样的文化交流载体。建筑的发展一直受传播媒介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使建筑传播内容、方式和传播路径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也越来越进入了大众的话语。新媒体时代下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在认知途径、认知内容和认知结果上具有哪些时代性特征?建筑与非建筑专业背景的大众对建筑作品的认知特征具有哪些差异?新媒体、传统媒体相比实地参观对大众的建筑认知产生了哪些影响?又该如何提升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通过结合建筑传播学相关理论,笔者从梳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过程模式开始,分析了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外力因素和内力因素,即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媒介刺激。由此引出本文两个主要线索:(1)建筑和非建筑专业人士不同认知主体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主体差异;(2)媒介转述与在地认知不同认知媒介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媒介差异。在梳理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后,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总结了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五个特征变化,即本文的第(3)条线索。然后,结合西安市域范围内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对“主体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结合西安部分具体建筑作品的认知调查,对“媒介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提出当代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现存问题,提出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的两个要点,以及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特点,并从决策者、建筑师、传播媒体和建筑管理者四个角度的“提升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策略。研究发现,通过媒体转述进行建筑作品认知已是当代大众的主要认知方式,然而当代建筑传播媒介多以“吸引眼球、打造流量”为信息创造动力,使得大众接触到的基本建筑信息不足、片面、夸张、美化甚至曲解。在这个建筑认知过程模式中,决策者、建筑师、媒体和建筑经营管理者都负有一定责任:部分建筑师趁着新媒体之风过于强调自我表达,忽视建筑本身的功能与细节、忽视建筑与城市和本土的关系、忽视建筑文化的考究、缺少与使用者,大众的的交流等;专业媒体在与大众交流时“姿态”较高,可达性又较弱,而非专业媒体则缺乏专业指导,良莠不齐;建筑管理者在线下建筑场地内和线上官方网站上忽视对大众认知途径的搭建……这些都越来越造成建筑行业内外的巨大割裂,以至于面对社会上“奇奇怪怪”的建筑时,建筑行业内外并不能形成相对一致的“抵制”,给这些建筑的滋生提供了一定的生长环境。另外,通过对大众建筑认知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尽管通过媒体转述认识建筑已成为主流,但最终都要回归到建筑实地认知体验中,而在实地认知过程中大众最关心的永远是真实的需求,光鲜亮丽的媒体信息都不如用具功能性、实用性、互动性、关注人性、关注场所精神和空间本质营造的建筑美学打动大众。

聂思宇[3](2020)在《博物馆阐释的媒介化实践 ——以故宫博物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博物馆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它致力于保存、延续和交流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意味着博物馆只有为公众广泛接触,才能真正发挥公共性的价值,而那些与日常生活相距甚远的文化对象,只有向公众阐释自身,才能完成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长久以来,博物馆都是通过实地展览进行阐释的,但是自社会化媒体崛起后,国内博物馆在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高频率的传播行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故宫博物院为案例,探讨其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的媒介化实践是否以及如何形成新的阐释路径,社会化媒体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通过对博物馆发展历程的回溯和报纸中故宫博物院媒介形象的考察,本文发现公共性和精英性首先构成大众传播环境下博物馆阐释的矛盾背景。但是,故宫在近几年的新闻中正呈现出新的媒介形象,而这主要源于故宫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的媒介化实践。随后,本文揭示了故宫博物院的媒介化实践的动因和方式,以及社会化媒体的逻辑如何渗透进文化共享、文化转化和文化参与的过程。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博物馆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的媒介化实践构成了新的阐释路径,它意味着博物馆不再拘泥于传统公共知识生产逻辑,而是积极内化社会化媒体的逻辑,与多元主体合作展开持续的传播行动。最后,本文进一步思考了这种媒介化实践对于弥合博物馆公共性与精英性之矛盾的可能。

周莹[4](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认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牛桂晓[5](2019)在《近代中国基督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研究(1901-1937)》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公共卫生运动最早是由基督教会倡导和组织的。1901-1937年间,中国基督教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持续多年的公共卫生运动。基督教会之所以在中国发起这项运动,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公共卫生运动在西方兴起以后,伴随着全球化进程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开来,成为基督教会在中国开展公共卫生运动的时代背景。其次,中国卫生行政的不完善、卫生状况的落后,以及民众卫生观念的缺乏,引起了来华教会的注意,这是教会开展公共卫生运动的重要前提。同时,公共卫生也引起了国人的关注,国内舆论对公共卫生的探讨日益增多,这些都为公共卫生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最后,公共卫生运动适应了基督教在华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福音运动的影响下,教会越来越关注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以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公共卫生运动成为适应基督教在华发展和教会传教需要的方式之一。因此,1901-1937年间,基督教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公共卫生运动。1901-1937年间,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全面发展阶段以及调整和转变阶段。在此期间,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发展演进体现出三个发展趋向。在办理模式上,公共卫生运动从教会自办发展到与政府合办,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认可,并被逐渐纳入到政府的公共卫生运动中去。在活动内容上,教会公共卫生运动从卫生宣传扩展到其他领域,如环境卫生、疾病防治、学校卫生、妇婴卫生、劳工卫生等,同时也开始在培养公共卫生人才和创办卫生实验区上进行尝试。在空间范围上,教会公共卫生运动逐渐从口岸城市扩展到内陆腹地和乡村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公共卫生运动的不足,使得公共卫生运动的空间大为扩展。教会在开展公共卫生运动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形式来宣传和践行近代卫生理念,如发行卫生读物、开展卫生教育运动、改良城乡环境卫生、进行疾病防治等等。其中,卫生读物或倾向于剖析卫生医理,或注重传播卫生知识,或采用口语,或用文言,适应了不同阶层民众的需求。卫生教育运动以宣传卫生知识为中心,通过卫生游行、展览和演讲等方式引起社会各界对卫生的注意,被称为“走进中国城市的卫生表演”。在环境卫生方面,教会不断改善教会医院的卫生状况,并以此作为示范,将环境卫生推广开来,在社会上开展了清洁运动、灭蝇运动和改良厕所等活动。在疾病防治方面,教会开展了种痘运动、防疫运动、预防肺痨和性病等活动,使民众认识到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重要性。教会在面向大众开展公共卫生运动的时候,一些特殊的群体也引起了教会的关注。首先,教会人员的健康问题得到了教会的重视。教会最初选派医学传教士就是为了保证传教士等人员的健康。随着预防医学的发展,教会已经不满于消极的医治传教士的疾病,而是采取积极的措施,如对教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预防接种疫苗以及在教会活动场所开展卫生运动等,来保障教会人员的身体健康。与此同时,教会学校学生的健康问题也引起了教会的注意,教会逐步采取措施健全了校医制度,并开展了学校卫生运动。教会还将注意力投向妇婴卫生和劳工卫生等领域,开展了儿童卫生运动、妇女卫生教育、生育卫生、劳工卫生运动等,以培养国民卫生的基础。教会公共卫生运动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涵盖卫生教育、防疫和保健等多个领域,是一场现代卫生知识和理念的宣传运动。它开创了中国近代公共卫生运动的先河,对当时民众卫生意识的觉醒、地方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政府卫生运动的开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随着国人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出现,知识精英认识到卫生与民族、国家间的关联。这使得教会公共卫生运动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引起了历届中国政府的注意,并与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展开了合作。更为重要的是,这场运动密切了教会与中国社会的联系,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当时,教会开展了各式的卫生布道活动,如卫生大会布道、卫生文字布道、特殊医疗机构布道、乡村卫生布道等,促进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总之,在公共卫生诉求和传教布道的双重影响下,教会开展的公共卫生运动拓展了传教的途径,促进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同时运动又将卫生与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将卫生作为强国强种的根本,从而又使其具有一定的民族主义色彩。在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里,教会公共卫生运动受到内外环境的诸多限制,如政治环境、社会发展水平、传教政策以及组织的不完善等,使得教会的卫生运动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但是,它在客观上传播了卫生知识,唤起了民众对卫生的注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王鹤北[6](2019)在《博物馆与知识体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8世纪开始,博物馆藏品逐渐获得了作为公共财富的新的社会身份。在欧洲历史主义的思想范式作用下,现代博物馆参与到一个不断推进人类更加全面和精准的对世界进行认知的大型知识项目中。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认知不仅具有了政治意义,而且转化为一种意识形态,知识的社会体验同样呈现出巨大的转型。当人类社会逐渐彻底演化为一个学习型社会,知识型经济建立在诸多观念与创意之上,而发展新的观念与创意必然仰赖于学习活动,而博物馆长期以来在学习的实际展演和信息的简单陈述之间的踯躅,开始成为威胁行业公信力和自身生存的重大问题。为了准确理解人们如何、为何,又是怎样逐渐构建出博物馆与类似机构,并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势必需要对博物馆曾经参与乃至积极推进的知识体验的历史情境进行回溯。本论文试图通过考察知识生产以及知识赞助传统对博物馆空间进行塑造的经过,来揭示现代博物馆机构策略的形成与组织观念的嬗变。论文第一章对博物馆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主要问题,以及博物馆的社会学相关性和重要的社会学讨论进行阐述;从第二章开始,将考察焦点放置在希腊化时代至20世纪前半叶(公元前3世纪至1950年代)与收藏相关的知识体验的样貌和状况,以及社会统治阶层的知识赞助行为。第二章将讨论重点聚焦在与现代博物馆建制出现直接相关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至19世纪的欧洲。对于博物馆而言,古典时代的文化和精神在西方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取得之成就上的影响无处不在,对于古典文化的复兴,构成了西方精英阶层知识体验阶段性演进的主要动机。换言之,每一次重要的知识体验策略的出现和进步,都是通过古典文化复兴的大型社会项目和广泛地对古典文化进行资料搜集整理、文本研究和批判性阐释实现的——古典文化第一次成为系统性的认知对象,造成了亚历山大博物馆的诞生;文艺复兴运动对古希腊文化的发现与阐释,导致传统收藏机构开始向现代博物馆转变;卢浮宫的机构范式被视为现代博物馆正式诞生的标志,是在启蒙运动人文主义精神指导下形成的,而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即是古典人文主文传统的延续——这一章尝试对希腊化时代以来,上述影响欧洲收藏活动和博物馆机构形态嬗变的知识体验及重要历史情境进行逐一讨论,进而对现代博物馆机构和行为特征的起源,以及博物馆机构化得以彻底实现并推广扩散的智识背景进行揭示。其中,德国现代博物馆的机构化实践,因其作为现代博物馆诸多重要理念发源地和机构组织原则最为活跃的试验场,被给予特别关注,独立成篇,构成论文第三章;本文最后一章,通过案例研究的形式,将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艺术收藏的形成经过,以及该时期内美国学者对中国艺术史的知识实践的历史情境,呈与读者。

高斯琦[7](2019)在《唐卡神圣性的建构与解构 ——非遗视角下的唐卡属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为研究视角,探究唐卡的属性问题。唐卡属于宗教艺术范畴,以艺术的形式展现藏传佛教的信仰、哲理、佛本生故事等,“神圣性”是其根本属性。藏族唐卡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走向大众视野,一方面让唐卡在濒危的传承状态中得到恢复,并且振兴;一方面在商业的推动下唐卡的属性逐渐从神圣性转向了世俗性,出现被歪曲、被商品化、被同质化和去语境化等现象,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保护文化多样性”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初衷相背离。本文以唐卡神圣性的建构与解构为题,探讨唐卡神圣性的建构因素和解构的原因,以及解构后的唐卡形态。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伦理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内容,提出“神圣性”应作为唐卡保护原则中的“本真性”,是唐卡在传承中不发生嬗变,并且能够在时代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再创造”的重要依据。

黄川壑[8](2017)在《美国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旨在对美国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其发展趋势,探寻保护历程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想法,为我国同类工作提供借鉴。当前的建筑保护领域已日渐国际化,如果仅限于国内来思考问题难免会有一定的局限性。理性地学习与看待他国经验不识为明智之举,一方面能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客观地思考“西方价值中心论”与“唯国粹论”。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加剧了对历史建成环境的破坏,因而唤醒了人们的保护意识并付诸于行动。美国的城市化进程早于我国,建筑保护历经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保护体系与理论已相对成熟和完善,正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并且美国的保护理念虽然有着来自欧洲的影响,但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形成了有别于欧洲且独具特色的体系。再者,美国对国际保护组织(UNESCO、ICOMOS)的建立、领导和财政支持有绝对的主导力。可以说美国是建筑保护领域的引领者之一,其保护理论与实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审视建筑保护的历程可知一开始总是局限于单体,而忽视其存在的语境。本文选择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作为切入点,一方面希望能够双向审视针对单体与整体保护对象理念的发展;另一方面希望从日常、乡土的角度出发,系统地审视美国的保护历程。正是有这些平凡、普通对象的衬托,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对象具有所谓的“重要价值”。通过研究这一过程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对建筑保护发展产生的影响,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首先,基于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将美国的保护历程划分为起始、发展、成熟三个不同阶段;其次,在各阶段中找寻兼具普遍性与代表性的实践案例与相关理论热点,分别作为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的切入点,进而探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根据由点及面的思路深入探讨美国建筑保护中六大类保护实践的发展与演变:历史住宅博物馆、户外博物馆、历史城区、城镇中心、日常景观、印第安文化遗产。起始阶段包含第二章内容。第二章从拯救芒特弗农庄园入手,到分析早期南方拯救名人建筑的保护、北方拯救平民建筑的保护,再到历史住宅博物馆保护的方式方法。发展阶段包含第三、第四章。第三章从重建殖民地威廉斯堡入手,到分析格林菲尔德村、农场博物馆、斯特布里奇村等同类的博物馆村镇,探讨户外博物馆这类保护实践的发展演变。第四章从保护查尔斯顿老城入手,深入分析美国历史保护整体观的发展过程以及走上法制化的过程,这也是美国当代历史保护体系的基础。成熟阶段包含第五、第六、第七章。第五章从国民信托的主街计划入手,分别分析了试点阶段与发展成熟阶段的实践案例,进而探讨总结得出的都市商业空间复兴的方法论。第六章从图森市历史居民区到郊区居民区再到路旁景观的保护实践,分析日常景观空间的保护实践中涌现出的价值观。第七章从圣胡安印第安传统村落入手,深入讨论在当今语境下应该如何面对多元文化的保护问题。最后,第八章总结了美国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演变,并引申出借鉴意义。每次保护实践都包含五大要素:保护的动机、保护的对象、保护的参与者、保护的理论、政策与法规。首先,从代表性实践“范例”切入进行深入分析,并辅以同类实例适当展开,把握相关性与特殊性。横向分析每一类保护实践中五大要素的发展与演变趋势,寻找推动各大要素演变的“动因”。其次,将所有类型的“范例”放置在时间序列之中,纵向分析五大要素的发展脉络并归纳其特点,也就是作者试图推导的“美国经验”。“横向推导”与“纵向归纳”的研究思路也就构成了审视美国保护理论与实践发展与演变的“框架”,对这一“框架”的推导过程就是本文的论证思路,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呼吁大众正确认知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的价值;为完善我国的保护理论与方法提供参考;长远地看待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不要被短期的利益所蒙蔽。

顾德警[9](2014)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域下的当代中亚伊斯兰政治化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其与基地组织共拥重建哈里发国家的目标,伊扎布特在不断地吸引着国际媒体及各国政府安全机构的关注。考虑到伊扎布特的秘密文化而且其在中亚各国处于非法地位,因此在评估该组织方面具有挑战性。中亚地区在整个20世纪几乎都为西方国家所忽略。2001年“美国9·11事件”的爆发和美国发动阿富汗反恐战争已经激起了关于中亚对中亚地区极端伊斯兰组织的争论。尽管以开展武装活动为主的“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乌伊运”)最初获得外界更多的关注,但是,各国智库和学者已经将其关注点扩大至诸如伊扎布特之类的非暴力组织。中亚地区于公元7世纪末开始伊斯兰化,当时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阿拉伯军队入侵该地区。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这片领土被希腊人称作河中地区,而阿拉伯人则称这片领土为“马维兰纳赫尔”。这片领土于公元8世纪初被纳入伊斯兰哈里发国家。阿拉伯商人和农民向这片新征服的土地上殖民。伊斯兰教的传播过程相对平和。该地区城市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中的民众是第一批皈依伊斯兰教者,随后中亚大草原上各游牧部落也最终皈依伊斯兰教。许多世纪以来,中亚地区都是伊斯兰教重要的文化中心。伊斯兰教文明史中的许多大学者和大科学家都是该地区民众。从9世纪起,位于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地区的布哈拉成为穆斯林世界学术和艺术的主要中心,布哈拉涌现出诸如着名的《布哈里圣训实录》汇编者布哈里,哲学家和科学家塔吉克人阿维森纳,以及在14世纪创建了伊斯兰教苏菲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支——纳格什班底教团的纳格什班底。中亚地区大部分民众都是逊尼派穆斯林中的哈乃斐教法学派。哈乃斐教法学派自由和宽容的性质允许将中亚地区非穆斯林传统和平吸收进伊斯兰教。鉴于此,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教中吸纳并融合了伊斯兰教进入该地区之前的各类宗教的传统和仪式,诸如琐罗亚斯德教、佛教、景教和萨满教的传统和仪式。苏联统治中亚时期对于伊斯兰教是段艰难时期:清真寺遭到毁坏,穆斯林领导人遭到非公正地迫害,而且该地区伊斯兰教的辉煌历史被抹掉。然而,莫斯科低估了伊斯兰教在艰难困境下的生存能力,因为莫斯科视伊斯兰教为一种由于文化落后而产生的原始宗教。确实,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在苏联70年的统治期间是令人感到吃惊的。苏联解体致使中亚地区产生五个新国家。自独立后起,这些国家就不但要努力建立切实可行的政治制度,还要寻求将伊斯兰教融入到新形成的国家意识形态中。然而,此类努力已经造成了各国社会的结构性紧张,同时也使得各国政治精英陷入两难困境。尤其是,随着以伊扎布特为典型的伊斯兰政治化组织的出现已经让那些倾向于视该组织为“舶来品”的中亚各国政府感到震惊。伊斯兰政治化组织在数字方面所能体现出的实力只有一个指标能反映,那就是被关押在监狱中的组织成员。伊斯兰政治化组织已经成功地在中亚招募了成千上万名成员,这些组织的活动能量和现实威胁除了可以根据其成员的数量来衡量之外,还应当根据它们引发相关方面的反应来衡量。它们不断增长的受欢迎程度已经形成了许多至今依然无法回答的问题。目前关于中亚地区伊斯兰政治化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描述,而非理论分析。此外,这些研究或者是不尝试理解驱动该组织受到欢迎的因素也不试图系统地评估该组织在将来诉诸暴力的可能性。鉴于此,本论文将根据以下问题开展:以伊扎布特为代表的伊斯兰政治化组织在中亚的目标和战略是什么?它们为什么在中亚出现?为什么这些伊斯兰政治化组织对暴力手段的使用存在差异?本论文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阐释伊斯兰政治化在中亚的崛起以及未来走向,诸如宗教社会学、社会运动理论、冲突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等。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为六章,其逻辑结构和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旨通过东西方关于宗教与政治论述,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与政治的观点予以回顾,在此基础上伊斯兰政治化这一术语的内涵和外延予以诠释。第二章,旨在对被沙皇俄国征服前的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教传播情况作一番回顾,介绍当时的伊斯兰政治化情况,对当时中亚三个汗国的伊斯兰神权政治进行分析。尤其关注苏菲教团的发展情况,以及作为政治亚文化苏菲教义与中亚地区当时的封建专制文化的结合情况。此外,该章还在对苏联时期历届政府的宗教政策作一番梳理,与此同时苏联政权刚建立时期中亚地区出现的伊斯兰政治化的突出例子巴斯马奇运动予以关注。此外,作者对苏联宗教政策及其影响作了一番评论,并认为苏联时期的宗教政策还产生了所谓的“官方伊斯兰教”,中亚地区的穆斯林由于长期与外界穆斯林世界隔离,成为穆斯林世界的“孤儿”。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中亚伊斯兰教的复兴,其中包括伊斯兰教复兴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其带来的影响。作者认为,该地区伊斯兰教的复兴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伊斯兰政治化组织对中亚国家构成了安全威胁。第四章旨对后苏联时期的中亚国家的伊斯兰政治化进行国别分析,尤其强调1992—1997年期间爆发的新共产主义者和伊斯兰主义者领导的反对派之间的内战。此外,该章还涉及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极端伊斯兰组织,这段时期是新成立的卡里莫夫政权在费尔干纳谷底乌兹别克斯坦部分遇到了伊斯兰主义者的挑战。本章还表述了中亚地区最令人感到恐惧的恐怖组织——,乌伊运。此外,该章对中亚地区伊斯兰政治化的典型——伊扎布特的历史及其创建者纳布哈尼作一番回顾。同时,该章关注该党的目标和意识形态,尤其是强调伊扎布特关于重建哈里发国家的蓝图,本章对伊扎布特的政治方法论、内部组织状况、招募人员战略。该章还将尝试运用结构——功能主义来解释以伊扎布特为首的伊斯兰政治化组织何以能够在中亚地区生根发芽,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第五章阐述了中亚国家应对伊斯兰政治化的相关措施,并对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予以评析。第六章则主要是阐述了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政治化现象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我们应当所要采取的应对之策。出于本论文研究之需,本文中的“中亚”指的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尽管土库曼斯坦也属于中亚地区的一部分,但是该国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分析范围外。该国当前的政治局势几乎使得外界无法收集有关伊扎布特的敏感性资料。

王洪斌[10](2014)在《17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研究》文中提出近四十年来,西方史学界掀起了一股研究消费史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消费社会、消费主义的起源聚焦于17世纪末期、18世纪的英格兰。17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后期是英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以中间阶层为主体、各个阶层广泛参与的消费社会的出现,不仅体现了英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发展程度,而且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旨在对消费社会产生的背景、吃、穿、住、休闲娱乐、消费环境及其变迁,以及它们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考察,力图展现消费社会兴起的历史图景,并进而阐述消费社会兴起所产生的影响,以便从消费的角度来认识英国社会转型的动因和历史发展轨迹。消费社会的出现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英国人口增加,意味着潜在的消费市场扩大。但如果消费是自给自足,不依赖市场,人口的增加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就非常有限,只有当生产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依靠市场消费的时候,其作用才能凸显出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消费潜力的增加。消费潜力要转化为现实的消费力,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且这种发展成果惠及到大部分人。只有大众的收入普遍增加,物价稳中有降,实际购买力提升,消费社会才有可能出现。消费社会兴起的一个明显标志是形成了以中间阶层为主体的大众消费,消费开始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消费社会的出现还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等因素有关,正是这些因素恰巧适时地结合在一起,促成了消费社会的产生。饮食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生活水平和经济社会进步的主要指标,这一时期,从总体上来说,英国告别了饥馑,跳出了马尔萨斯陷阱,英国人不仅吃的更多而且吃的更好,原有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此外,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异国食品风靡英国,甚至是穷人也购买糖、茶叶、烟草等进口时尚休闲食品。与此同时,大众的服饰逐步发生改变,服饰不再仅仅是为了避寒遮体,以前的色彩单调、质地粗糙、缺少装饰品的服饰逐步被舒适美观、质地优良、色彩多样、时尚得体的服饰所代替,即使是最贫穷的人也购买时尚的二手服饰,反应了消费者对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和肯定,他们总是极力地模仿较高社会阶层的服饰。奢侈的家庭化和精致化在住房和家居变革上表现得非常明显,由于财富的增长,城乡都对住宅进行了大重建和改造,住房的建筑材料得到改进,提高了住房质量,改善了住宅结构,住房的空间功能更加合理化,也更加注重隐私,家居中的家具、用具、装饰性物品的数量、种类增多,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普遍使用家庭仆人,家居环境更为舒适。休闲娱乐业成为当时的一个重要经济部门,并经历了快速的商业化、大众化过程,专业的矿泉、海滨休闲城镇更是异军突起。大众不仅关注身心健康,而且也关注文化修养的提高,渴望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大众阅读的时代悄然来临。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手段是一同发展的,消费社会的出现还依赖于一定的消费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现代商店产生并逐步形成完善的销售网络,为了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取胜,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店主们革新销售技巧,注重商店装饰、商品陈列、展示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在新兴的报刊杂志上投放大量广告,传播商品信息和时尚,还采用打折、邮购、售后服务等方式诱导消费者消费,地方政府和教区也认识到消费对地方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开始改善公共消费环境,积极建设城镇街道景观、负责街道卫生和夜间照明的维持,履行好服务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全球贸易和异国物品触发和促进了消费社会的兴起,而消费社会的兴起又使得英国对异国商品的需求量大增,全球贸易更加深入发展,在当时形成了以大西洋贸易圈和亚洲贸易圈为主的贸易体系。为了控制和主导世界贸易,夺取世界霸权,英国一方面加强对殖民地的掠夺,另一方面和当时的世界大国荷兰、法国等大国开展国际竞争,并引发持续的国际冲突,体现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对外张力。在重商主义政策下,不可能长期依靠进口来满足消费需求,政府限制进口,鼓励进口替代和创新,强大的市场需求不仅要求革新工艺、重组生产组织,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要求生产出更加时尚、新颖、实用的产品,从而引发了工艺革新和产品革新,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工业革命的真正发端是一个富足的社会对于更多、更好商品的渴求,而原有的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技术又无法满足这种渴求,事实上,新的工业方法正是在消费工业如染织、陶瓷业中产生的,工业化是现实消费社会的必由之路。总之,17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是英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观念发展变迁和全球贸易助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对消费社会的出现起决定作用,反过来,消费社会的兴起又对当时英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生活消费是社会总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在因素和环节,以中间阶层为主体、各个阶层广泛参与的消费社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发展与变迁的重要标志。

二、通向网络圣殿大门的门票——Cisco职业认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向网络圣殿大门的门票——Cisco职业认证(论文提纲范文)

(1)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相关研究
        1.3.1 哲学层面的研究
        1.3.2 电影建筑与建筑影像传播的研究
        1.3.3 思维、影像与建筑间联系的探索
2.语言、建筑与影像记录
    2.1 “影像”及“建筑影像”的涵盖
    2.2 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
    2.3 被记录和转译的建筑
3.建筑影像与机械复制
    3.1 机械复制时代的开启
    3.2 动态影像——“这一段”的影像呈现
    3.3 声音记录及“超文本”影像
    3.4 建筑影像是维系建筑记忆的重要途径
    3.5 建筑影像的标志性意义及其纪念碑性
4.哲学思维与建筑影像
    4.1 建筑影像、想象与空指谓建筑
    4.2 以影像思维创作的逻辑图像
    4.3 思维的摄影机机制与思维投影
    4.4 建筑的共时性影像和历时性影像
5.建筑影像空间与影像呈现
    5.1 建筑空间及其影像空间
    5.2 建筑影像的表皮与影像特性
    5.3 在影像中“视为等同”
    5.4 影像技术的演进与影像修改
6.“未建成”与影像建筑
    6.1 建筑之“未建成”——机械生成作为原生影像
    6.2 影视领域的影像建筑实践
    6.3 影视城与影像建筑
    6.4 电子游戏与影像建筑
    6.5 线性与非线性——从影像建筑到建筑实体
7.建筑影像及影像建筑实践
    7.1 建筑影像的拟仿
    7.2 “被动给予”与“主动获取”的建筑影像
    7.3 方兴未艾的影像建筑
8.建筑影像学与影像建筑学的提出——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2)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基于传播学的建筑认知
    2.1 建筑传播过程
    2.2 建筑认知过程
        2.2.1 内力因素:认知结构
        2.2.2 外力因素:媒介刺激
        2.2.3 建筑的认知模式
    2.3 建筑认知要素
        2.3.1 传播者系统
        2.3.2 认知途径
        2.3.3 认知主体
        2.3.4 认知内容
    2.4 社会大众认知心理和行为反应
        2.4.1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期待阶段
        2.4.2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展开阶段
        2.4.3 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弥散阶段
        2.4.4 建筑作品认知的行为反应
3 媒介影响下建筑认知的发展与变革
    3.1 在地认知
    3.2 媒介转述认知
        3.2.1 语言认知
        3.2.2 图像认知
        3.2.3 拟像认知
        3.2.4 现象认知
    3.3 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特征的变化
        3.3.1 从“独乐”到“众乐”
        3.3.2 从“单向”到“双向”
        3.3.3 从“定时”到“即时”
        3.3.4 从“固定”到“移动”
        3.3.5 从“表面”到“内涵”
    3.4 认知媒介的特征变化
        3.4.1 建筑作品的特征变化
        3.4.2 建筑媒介信息的特征变化
4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研究
    4.1 西安建筑作品的媒介信息概况
        4.1.1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师
        4.1.2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作品
    4.2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
        4.2.1 问卷调查
        4.2.2 认知地图调查
        4.2.3 小结——主体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4.3 西安具体建筑作品的在地认知调查
        4.3.1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4.3.2 陕西历史博物馆
        4.3.3 西安星巴克钟鼓楼店
        4.3.4 西安网红书店
        4.3.5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
        4.3.6 小结——媒介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4.4 问题总结
        4.4.1 建筑师
        4.4.2 传播媒体
        4.4.3 建筑管理者
5 研究结论
    5.1 新媒体时代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
        5.1.1 功能、形式与意义的综合考虑
        5.1.2 树立正确的建筑价值观
    5.2 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
        5.2.1 创作原则
        5.2.2 创作内容
        5.2.3 创作方式
        5.2.4 创作传播
    5.3 新媒体时代引导大众建筑认知的策略
        5.3.1 决策者
        5.3.2 建筑师
        5.3.3 传播媒体
        5.3.4 建筑管理者
6 总结
    6.1 回顾与总结
    6.2 遗憾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 Ⅰ 图表目录
    附录 Ⅱ 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整合分析
    附录 Ⅲ 合作课题研究:媒体转述下的西安建筑作品认知研究
    附录 Ⅳ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 Ⅴ 认知地图调查
    附录 Ⅵ 图说建筑师|宣言|建筑&媒体1-2
致谢

(3)博物馆阐释的媒介化实践 ——以故宫博物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1、对媒介化的研究
        2、对博物馆与社会化媒体的研究
        3、对博物馆阐释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2、内容分析法
第二章 精英性与公共性:博物馆阐释的背景
    一、博物馆:从精英到公众
    二、精英的困境:大众传播语境中的博物馆
        1、故宫博物院的诞生与发展
        2、《人民日报》(2000-2019)对故宫博物院的媒介形象建构
第三章 故宫媒介化实践的动因
    一、国内政策的重构
    二、媒介技术的赋权
    三、文化传承的需要
    四、资金来源的压力
第四章 故宫媒介化实践的方式
    一、多元主体合作
        1、“博物馆+传统媒体”的政策导向型
        2、“博物馆+商业机构”的市场导向型
    二、跨媒体叙事
        1、故宫文物:情境化和游戏化的体验
        2、故宫人物:个人化和情感化的讲述
        3、故宫景观:怀旧的视觉化再现
        4、故宫文创:精英化和萌化的风格
第五章 作为博物馆阐释的媒介化实践
    一、博物馆阐释路径的形成
    二、通向公共性:博物馆阐释的媒介化实践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5)近代中国基督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研究(190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代中国基督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缘起
    一、时代趋势:全球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一)西方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
        (二)公共卫生运动在全球的扩展
    二、现实需要:近代中国公共卫生的现状与需求
        (一)近代中国公共卫生的落后
        (二)中国各界对公共卫生的提倡
    三、自我需求:基督教会在华发展的需要
        (一)应对中国社会现实的需要
        (二)基督教会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 基督教会在华公共卫生运动的演进
    一、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发端与初步发展(1901-1919)
        (一)中华博医会的早期提倡与实践
        (二)青年会的加入与推动
        (三)公共卫生运动的初步发展
    二、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全面发展(1920-1927)
        (一)教会团体的广泛参与
        (二)公共卫生运动的空间扩展
        (三)公共卫生运动内容的调整
        (四)时局变动中的受挫与恢复
    三、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调整和转变(1928-1937)
        (一)公共卫生组织的重组
        (二)与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开展合作
        (三)公共卫生运动在空间上继续推进
第三章 基督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主要形式
    一、知识传播:公共卫生读物的印发
        (一)印发卫生读物的缘起
        (二)卫生读物的出版情况
        (三)卫生读物的发行方式
    二、宣传教育:卫生教育运动的开展
        (一)举行卫生游行
        (二)开展卫生演讲
        (三)举办卫生展览
        (四)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
    三、保持清洁:近代城乡卫生改良运动
        (一)教会医院卫生的改善
        (二)提倡厕所改良
        (三)清洁运动
        (四)灭蝇运动
    四、预防疾病:开展疾病防治运动
        (一)种痘运动
        (二)防疫运动
        (三)防痨宣传
        (四)花柳病防治
第四章 基督教会在特定群体中的公共卫生运动
    一、教会人员的健康保健
        (一)教会人员的健康受到关注
        (二)教会人员的体检和预防接种
        (三)教会活动场所的公共卫生活动
    二、教会学校中的卫生运动
        (一)学校卫生受到重视
        (二)完善校医制度
        (三)开展学校卫生运动
    三、妇婴卫生运动的开展
        (一)举行儿童卫生运动
        (二)开展妇女卫生教育
        (三)生育卫生
    四、劳工中的卫生运动
        (一)劳工卫生问题的提出
        (二)调查劳工卫生状况
        (三)劳工卫生运动
第五章 基督教会公共卫生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
    一、教会公共卫生运动与中国社会各界的关系
        (一)历届政府与教会公共卫生运动
        (二)社会精英与教会公共卫生运动
        (三)普通民众与教会公共卫生运动
    二、教会公共卫生运动与传教事业
        (一)毕德辉与卫生传教策略的提出
        (二)形式多样的卫生传教
        (三)教会公共卫生运动对传教事业的影响
    三、医疗卫生知识的传播与近代中国观念习俗的变迁
        (一)西方医疗卫生知识的传播
        (二)民众医疗卫生观念和习俗的改变
    四、教会公共卫生运动对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影响
        (一)对中国公共卫生运动的示范作用
        (二)推动了政府卫生工作的开展
第六章 基督教会公共卫生运动在华境遇
    一、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成就与局限
        (一)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成就
        (二)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局限
    二、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现实境遇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社会环境的制约
        (二)卫生传教政策的限制
        (三)缺乏强有力的卫生组织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博物馆与知识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博物馆与学习型社会
第一章 博物馆的社会学讨论与知识体验
    第一节 博物馆学的理论现实与困境
        博物馆的社会学讨论
    第二节 博物馆知识体验问题
第二章 知识体验与博物馆的构建
    第一节 希腊化时代与亚历山大博物馆
    第二节 古罗马帝国与公共艺术展示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佛罗伦萨的艺术赞助
        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第四节 罗马和梵蒂冈的复兴
        罗马卡皮托里尼博物馆群落(Capitoline Museum)
    第五节 从法兰西专制主义到拿破仑
        卢浮宫的范式与影响
    结论
第三章 德国博物馆的知识体验
    第一节 从康德到温克尔曼—德国博物馆与可视的艺术史
        一 18世纪的起源
        二 温克尔曼与古典理想
        三 知识赞助与公共领域的建构
        四 博物馆与作为阐释策略的艺术史
    第二节 德国博物馆与公共空间的诞生
    第三节 以物证史—德国考古及人类学博物馆的智识特征
    结论
    20世纪初德国知识阶层在海外的人类学知识实践—故宫藏史图博海南文物
第四章 20世纪初美国博物馆的智识体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艺术收藏
    第一节 大都会博物馆的日与夜
    第二节 “百年亚洲”与大都会的中国艺术收藏
    第三节 大都会博物馆藏中国服饰研究
        一流失域外的清代升平署戏衣
        二“果亲王”织物与美国清代服饰研究
    结论
结论:欧洲知识传统与博物馆机构嬗变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7)唐卡神圣性的建构与解构 ——非遗视角下的唐卡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
    三、文献综述
    四、田野范围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非遗视角下的唐卡属性探究
    第一节 《公约》语境下的唐卡保护
        一、唐卡保护的现状分析
        二、对唐卡“大热”的思考
    第二节 唐卡的“神圣性”与《原则》中的“本真性”
第二章 唐卡的属性解析
    第一节 唐卡的精神母题
        一、藏传佛教与密宗
        二、唐卡图像的出处
        三、唐卡圣像的意义
    第二节 佛像的意义
    第三节 作为宗教艺术的唐卡
        一、宗教艺术的界定
        二、宗教艺术中的神圣性
        三、以唐卡为例的宗教艺术保护
第三章 唐卡“神圣性”的建构
    第一节 佛的骨骼
        一、唐卡的量度概述
        二、量度对唐卡神像的建构
        三、量度之美
    第二节 佛的身色
        一、画佛的“技艺”
        二、唐卡色彩的神圣性象征
        三、唐卡图像中的神圣“符号”
    第三节 绘画唐卡的仪式
        一、绘画中的仪轨
        二、画师、仪式与图像的转换
        三、仪式在唐卡绘画中的意义
    第四节 被膜拜的唐卡
        一、作为“装藏”的圣物
        二、开光与供奉
第四章 唐卡“神圣性”的解构
    第一节 解构之因
        一、藏族社会的现代化变迁
        二、淡化的宗教信仰
        三、画师身份的变化
    第二节 “被歪曲”的唐卡
        一、画面形态的变化
        二、仪式的隐退
    第三节 “商品化”的唐卡
        一、“供与施”的精神交换
        二、唐卡的“象征性价值”
        三、唐卡的商品化
    第四节 唐卡的世俗化——写实唐卡的个案分析
        一、安多强巴与“写实唐卡”
        二、唐卡的“创新”
        三、唐卡的“边界”
第五章 唐卡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唐卡在当代的传承
        一、保有“神圣性”的传承
        二、对唐卡“文化空间”的重建
    第二节 唐卡“社区”身份的重构
        一、“社区”的释义
        二、唐卡社区的职责
        三、社区在唐卡实践中的意义
    第三节 对唐卡嬗变问题的探讨
    第四节 唐卡的发展
        一、神圣性的旨归
        二、神圣性的存续与再创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美国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缘起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 研究对象
    1.2 核心概念认知
        1.2.1 保护
        1.2.2 乡土建筑
        1.2.2.1 历史传统论与文化传统论
        1.2.2.2 “否定”与“肯定”的概念界定方式
        1.2.3 传统聚落
        1.2.3.1 聚落
        1.2.3.2 死传统与活传统(Traditioned & Traditioning)
    1.3 前人成果
        1.3.1 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价值认知的研究
        1.3.2 保护实践的研究
        1.3.2.1 个案研究
        1.3.2.2 保护实践的合集研究
        1.3.3 保护理论的研究
        1.3.3.1 宏观的理论—保护与发展
        1.3.3.2 微观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1.3.4 国内学者关于美国的研究
        1.3.5 前人成果评述与本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4.1 保护历程的划分
        1.4.1.1 起始期—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
        1.4.1.2 发展期—二十世纪上半叶
        1.4.1.3 成熟期—二战后至今
        1.4.2 “范例”的选取
        1.4.3 论证思路
2 早期自发的保护运动—创建历史住宅博物馆
    2.1 南方的保护—拯救名人建筑
        2.1.1 芒特弗农女士协会的建立
        2.1.2 芒特弗农的保护与修复
        2.1.2.1 建筑的加固与室内空间的修复
        2.1.2.2 遗失物件的追寻
        2.1.2.3 庭院景观的保护
        2.1.3 扞卫贵族的历史
    2.2 北方的保护—拯救平民建筑
        2.2.1 公共建筑与公共空间的保护
        2.2.2 乡土住宅的保护
        2.2.2.1 修复保罗·里维尔住宅
        2.2.2.2 新英格兰古物保护协会
    2.3 早期的方法论—专业化的影子
        2.3.1 选择保护对象的标准
        2.3.1.1 历史与纪念价值
        2.3.1.2 建筑价值
        2.3.2 保护者与保护的方法
        2.3.2.1 业余人士的主观保护
        2.3.2.2 专业人士的客观保护
        2.3.3 成熟保护的形式
        2.3.3.1 历史住宅博物馆
        2.3.3.2 历史房间
    2.4 小结
        2.4.1 保护的理论
        ·纪念价值与主观真实性
        ·建筑价值与客观真实性
        2.4.2 保护的实践
        ·缺乏整体性、连贯性
        ·组织化、专业化
        2.4.3 阶段性发展与演变
3 走上专业化轨道—创建户外博物馆
    3.1 始于伟大的理想—重建殖民地威廉斯堡
    3.2 基于历史真实性的修复
        3.2.1 视觉真实性
        3.2.1.1 “格子”格局的回归
        3.2.1.2 建筑的重建与修复
        3.2.1.3 室内空间的修复
        3.2.1.4 花园的修复
        3.2.2 感官真实性
        3.2.3 文化真实性—社会历史博物馆
        3.2.3.1 对奴隶生活的描绘
        3.2.3.2 对平民生活的展示
    3.3 迎合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3.3.1 游乐功能的优化
        3.3.1.1 互动性的游乐项目
        3.3.1.2 奢华的服务设施
        3.3.2 教育功能的完善
        3.3.2.1 针对学生与教师的项目
        3.3.2.2 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
    3.4 户外博物馆保护形式的成熟
        3.4.1 格林菲尔德村
        3.4.1.1 展示内容
        3.4.1.2 教育项目
        3.4.2 农场博物馆
        3.4.2.1 展示内容
        3.4.2.2 教育项目
        3.4.3 斯特布里奇村
        3.4.3.1 展示内容
        3.4.3.2 教育项目
        3.4.4 走上专业化轨道
        3.4.4.1 建筑保护的理论成果
        3.4.4.2 与学校的密切合作
        3.4.4.3 专业的教育工作者
    3.5 小结
        3.5.1 保护的理论
        ·“回到那时”的保护原则
        ·客观面对真实、完整历史
        3.5.2 保护的实践
        ·游乐功能的优化与教育职能的完善
        3.5.3 阶段性发展与演变
4 法律基础的确立—保护历史城区
    4.1 经济大萧条与历史保护
        4.1.1 大萧条中的美国社会
        4.1.2 联邦政府介入历史保护
        4.1.2.1 《古物法》的颁布
        4.1.2.2 美国历史建筑测绘(HABS)
        4.1.2.3 《历史场所法》与国家历史场所和建筑调查(NSHSB)
    4.2 开创性的区域保护模式
        4.2.1 从博物馆式保护到区域整体改造
        4.2.1.1 拯救重要的建筑
        4.2.1.2 区域性改造
        4.2.1.3 创新的融资模式
        4.2.2 历史区域保护条例的颁布(1931)
        4.2.2.1 保护条例的目的
        4.2.2.2 保护区域范围与设计导则
        4.2.2.3 建筑审查委员会的建立
        4.2.3 历史区域保护模式的发展(1931-1990)
        4.2.3.1 保护19、20世纪的优秀建筑
        4.2.3.2 保护景观与开放空间
        4.2.3.3 区域保护模式的成熟
    4.3 区域保护模式的基础
        4.3.1 历史悠久的群众基础
        4.3.2 逐步建立的法律基础
        4.3.2.1 欧克里德对漫步者判决
        4.3.2.2 巴曼对帕克判决
        4.3.2.3 费加斯基对历史街区委员会判决
        4.3.2.4 中央车站决议
    4.4 小结
        4.4.1 保护的理论
        ·政府的积极介入—迅速推上法制化轨道
        ·学界的积极介入—不断拓展的保护视野
        4.4.2 保护的实践
        ·可持续的融资模式
        4.4.3 阶段性发展与演变
5 体系化与市场化发展—复兴衰败的城镇中心
    5.1 当代保护体系的确立
        5.1.1 历史保护与都市关系的思考
        5.1.2 《国家历史保护法》的颁布
        5.1.2.1 106节审查
        5.1.2.2 历史场所登录制度与历史保护咨询委员会
        5.1.3 历史保护的主要机构与组织关系
        5.1.3.1 联邦政府机构
        5.1.3.2 州政府机构
        5.1.3.3 地方政府机构
        5.1.3.4 非营利组织
        5.1.4 历史保护的理论
        5.1.4.1 理论基础—多个流派
        5.1.4.2 内政部的保护标准与相关导则
    5.2 环保意识与建筑再利用
        5.2.1 绿色经典敲响的警钟
        5.2.1.1 寂静的春天
        5.2.1.2 沙乡年鉴
        5.2.2 建筑再利用的热潮
        5.2.2.1 利润空间的出现
        5.2.2.2 建筑再利用的优秀实践
    5.3 主街的复兴之路
        5.3.1 场所精神的回归
        5.3.1.2 繁盛的郊区与衰败的市中心
        5.3.1.2 新都市主义与主街计划
        5.3.2 主街计划的试点
        5.3.2.1 全职的领导者—主街经理
        5.3.2.2 发展策略的制定
        5.3.2.3 初现“回归城市”的趋势
        5.3.3 主街计划的发展与成熟
        5.3.3.1 领导团队的建立
        5.3.3.2 阶段性发展策略的制定
        5.3.3.3 场所感的复兴
        5.3.4 主街复兴的方法论
        5.3.4.1 从试点到成熟—基于历史保护的商业区复兴运动
        5.3.4.2 四步方法
        5.3.4.3 八项原则
    5.4 历史保护的激励政策
        5.4.1 联邦激励政策
        5.4.1.1 税收改革法案
        5.4.1.2 经济复兴税收法
        5.4.1.3 税收改革法案于1986年的修订
        5.4.2 州激励政策
    5.5 小结
        5.5.1 保护的理论
        ·正视普通老建筑的价值
        ·重要性衡量标准的拓展
        ·应对不同对象的保护方法
        5.5.2 保护的实践
        ·清晰的保护体系、明确的保护职责
        ·经济杠杆指引市场化发展
        5.5.3 阶段性发展与演变
6 回归大众化—保护日常景观
    6.1 历史居民区的保护
        6.1.1 历史居民区的重要价值
        6.1.2 基于语境标准的历史风貌保护
        6.1.3 历史建筑的绿色化改造
        6.1.3.1 最绿色的建筑是已建成的建筑
        6.1.3.2 能效的评估、修复与优化
        6.1.4 不同程度的保护审查
    6.2 郊区居民区的保护
        6.2.1 郊区居民区—新型的文化景观
        6.2.2 对年轻财产的预先保护
        6.2.2.1 保护的动机
        6.2.2.2 保护的方式
        6.2.2.3 保护的成果
    6.3 路旁景观的保护
        6.3.1 路旁景观的平凡价值
        6.3.2 自发的努力
        6.3.2.1 始于广大的民众
        6.3.2.2 由创意复活的路旁建筑
        6.3.2.3 再次亮起的霓虹灯标牌
        6.3.3 全国性的保护力量
    6.4 待完善的激励政策
        6.4.1 联邦激励政策的不足
        6.4.1.1 联邦历史自住房援助法案的提出
        6.4.1.2 联邦历史自住房援助法案的失败
        6.4.2 州自住房修复税额抵扣
    6.5 小结
        6.5.1 保护的理论
        ·意识到平凡对象的不平凡价值
        ·事前保护的意识(Pre-Happening)
        ·自然环境与建成环境的协同保护
        6.5.2 保护的实践
        ·撕去标签的保护—平凡化
        ·历史保护规划的地位
        6.5.3 阶段性发展与演变
7 关注多元文化—保护印第安文化遗产
    7.1 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政策演变
    7.2 印第安人在历史保护中的角色变化
        7.2.1 被决定的保护
        7.2.2 自己主导的保护
    7.3 圣胡安印第安传统村落的保护
        7.3.1 达成保护共识
        7.3.2 修复传统民居
        7.3.3 重塑与维护村落空间
    7.4 小结
        7.4.1 保护的理论
        ·相对合理的评判标准
        7.4.2 保护的实践
        ·敢于对传统进行取舍
        ·致力于动态地传承传统
        7.4.3 阶段性发展与演变
8 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演变
    8.1 保护对象—范围广、类型多
        8.1.1 从“单体”到“整体”
        8.1.2 从“精英”到“平民”
        8.1.3 从“古代”到“近期”
        8.1.4 从“建筑”到“景观”
        8.1.5 从“物质”到“非物质”
        8.1.6 从“漠视”到“珍视”
    8.2 保护理论—出于实践、自成体系
        8.2.1 客观真实、认同变化
        8.2.2 最小改变、新旧和谐
        8.2.3 分类对待、服务当下
    8.3 保护机构—各司其职、通力合作
        8.3.1 公共部门—标准引领
        8.3.2 私营部门—市场引导
        8.3.3 非营利组织—力量整合
    8.4 保护法律—结合实践、奖惩并用
        8.4.1 联系理论、保障实践
        8.4.2 激励为主、强制为辅
    8.5 教育与科研—发展基础、创新源泉
        8.5.1 历史保护教育
        8.5.2 历史保护研究
    8.6 借鉴意义
        8.6.1 全面客观的价值认知体系
        8.6.2 适于本土特色鲜明的保护理论
        8.6.3 区分对象优化力量的管理方式
        8.6.4 以人为本贴近生活的发展方向
        8.6.5 由被动到主动的危机保护意识
        8.6.6 余论
附录: 保护大事记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域下的当代中亚伊斯兰政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一) 理论价值
        (二) 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宗教与政治
    第一节 不同语境下的宗教观
        一、西方语境下的宗教观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第二节 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政治功能观
        二、宗教与政治关系的类型
        三、宗教政治化与伊斯兰政治化
        四、伊斯兰政治化的影响
    注释
第二章 中亚地区伊斯兰政治化的过程
    第一节 伊斯兰教在中亚的传播与古代中亚封建专制主义政治文化
        一、伊斯兰教在中亚的传播
        二、专制主义政治文化的形成
        三、专制主义政治文化与伊斯兰政治化的关系
    第二节 苏联时期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政治化
        一、苏联时期的宗教政策及政教分离原则
        二、苏联历届政府的宗教政策
        三、苏联宗教政策对中亚伊斯兰教的影响
    注释
第三章 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伊斯兰教的复兴
    第一节 伊斯兰教复兴的原因
        一、宗教维系社会的功能是伊斯兰教复兴的前提
        二、中亚各国独立后政权合法性出现危机
        三、不断恶化的社会矛盾导致阶层对立升级
        四、现代化的挫折引起的文化之间的冲突
    第二节 中亚伊斯兰教复兴的表现形式
        一、新泛伊斯兰主义
        二、伊斯兰教的民间复兴
        三、伊斯兰主义
    第三节 中亚伊斯兰教复兴的影响
    注释
第四章 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的伊斯兰政治化
    第一节 中亚四国的伊斯兰政治化
        一、塔吉克斯坦
        二、乌兹别克斯坦
        三、哈萨克斯坦
        四、吉尔吉斯斯坦
    第二节 中亚伊斯兰政治化的典型——伊扎布特
        一、伊扎布特的起源
        二、伊扎布特的意识形态
        三、伊扎布特的斗争策略
        四、伊扎布特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立场
        五、伊扎布特的组织结构
    第三节 中亚地区伊斯兰政治化的社会基础
        一、结构——功能主乂
        二、中亚国家的结构性紧张
    注释
第五章 中亚国家应对伊斯兰政治化的策略
    第一节 打击
        一、整合安全力量,加大资金投入打击极端主义活动
        二、通过立法形式压制伊斯兰政治化
        三、打击洗钱犯罪,切断极端组织和恐怖组织的“粮草”
    第二节 预防
        一、加大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并与宗教人士和团体以及非政府组织合作
        二、中亚相关国家纷纷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革
        三、开展网络战,遏制网络恐怖主义
        四、加强对重点目标人群的保护
    第三节 以传统伊斯兰教价值观对抗极端主义意识形态
        一、传统伊斯兰教价值观
        二、中亚各国重视伊斯兰中间主义
        三、以具有中亚本土色彩的伊斯兰教团体——苏菲派对抗伊斯兰政治化
    第四节 中亚各国应对伊斯兰政治化效果评析
    注释
第六章 中亚地区伊斯兰政治化对我国的现实威胁及应对策略
    第一节 伊斯兰政治化现象对我国的现实威胁
    第二节 我国的应对之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10)17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与相关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三、相关界定
    第四节 本文的重点、难点和基本结构
        一、本文的重点、难点
        二、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 英国消费社会的起源
    第一节 消费需求的增加
        一、人口增长引发消费需求增加
        二、城镇化助推消费潜力的扩大
    第二节 购买力和生活水平的提升
        一、宏观经济的发展
        二、中间阶层的壮大
        三、购买力和生活水平的提升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消费的增长
        一、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二、水上交通运输的改善
        三、交通的发展刺激消费增长
    第四节 消费社会兴起的思想文化根源
        一、思想文化观念的改变
        二、消费观念的倡导和传播
第二章 饮食结构的改善和饮食习惯的改变
    第一节 原有食物结构的变化
        一、工资收入与食物消费量、食物结构
        二、主要食物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进口时尚休闲食品的风行
        一、神奇的东方树叶风靡英国
        二、烟草、食糖的大众化消费
    第三节 饮食生活的改善
第三章 服饰消费的时尚化
    第一节 服饰的改良和时尚织品的风行
        一、服饰质地和色彩的改变
        二、服饰风格的改变与时尚的大众化
    第二节 二手服饰贸易与消费
        一、二手服饰的来源
        二、二手服饰的贸易与消费
第四章 住房和家居的变革
    第一节 作为公共舞台和私人庇护所的住房的改进
        一、住房建筑材料和住宅结构的改进
        二、住房空间功能的专门化和追求私人空间
    第二节 家居环境的改善
        一、家庭家具、用具、装饰性物品的增多和改善
        二、家庭仆人的流行与家居环境的改善
第五章 休闲娱乐的商业化和大众化
    第一节 休闲娱乐的商业化、大众化
        一、音乐、戏剧的大众化和商业化
        二、体育娱乐活动的大众化、商业化
        三、其他的休闲娱乐活动
    第二节 专业休闲城镇的发展与服务对象的大众化趋势
        一、矿泉休闲城镇与海滨休闲城镇的发展
        二、对休闲城镇的休闲属性与休闲活动的考察
    第三节 大众阅读的兴起
        一、大众阅读兴起的前提条件
        二、出版业的繁荣与大众读物的发展
        三、18世纪大众阅读情况的考察
第六章 消费环境的改善
    第一节 现代商店的兴起
        一、传统销售机构的缺陷
        二、英格兰商店网络的发展与分类
    第二节 销售技巧的变革
        一、商店装饰和商品陈列、展示技术的运用
        二、广告在营销策略中的运用
        三、其他营销技巧
    第三节 城镇公共消费空间的改善
        一、城镇街道景观建设
        二、街道卫生和夜间照明的维持
第七章 英国消费社会兴起的影响
    第一节 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与世界贸易的增强及其对外张力
        一、英国消费社会与远程贸易的发展
        二、殖民掠夺、国际竞争与冲突
    第二节 消费社会的兴起与工业化的勃兴
        一、工艺革新
        二、产品革新
结语
    一、经验
    二、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通向网络圣殿大门的门票——Cisco职业认证(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D]. 樊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D]. 陈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博物馆阐释的媒介化实践 ——以故宫博物院为例[D]. 聂思宇. 南京大学, 2020(07)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近代中国基督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研究(1901-1937)[D]. 牛桂晓.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6]博物馆与知识体验[D]. 王鹤北.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 [7]唐卡神圣性的建构与解构 ——非遗视角下的唐卡属性研究[D]. 高斯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 [8]美国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保护的理论与实践[D]. 黄川壑.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域下的当代中亚伊斯兰政治化研究[D]. 顾德警. 新疆大学, 2014(03)
  • [10]17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研究[D]. 王洪斌.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通往网络圣殿之门的门票 - 思科职业认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