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喜马拉雅中段的南北向褶皱构造(论文文献综述)
李波,王新富,岳言,黄智龙,唐果,刘月东,邹国富,向佐朋[1](2021)在《滇西北羊拉铜矿床构造体系及其控岩控矿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羊拉铜矿床是我国西南"三江"多金属成矿域内矽卡岩-斑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为滇西北金沙江缝合带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事件的产物。该矿床构造发育,形成了一套褶皱-断层控岩控矿体系。本文运用矿田地质力学方法对羊拉铜矿床构造形迹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力学性质进行解析,建立羊拉铜矿床的构造体系及其控岩控矿模式。结果表明:自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羊拉铜矿床主压应力经历了东西向→北西向→北西向→(北东向→近东西向)的转变,依次形成了早南北构造带、北东构造带(早-晚)、(北西构造带和晚南北构造带)。早南北构造带为羊拉铜矿床控岩控矿构造的基础,早北东构造带为控制矽卡岩-斑岩成矿系统的主导构造,晚北东构造带、北西构造带和晚南北构造带为破岩破矿构造。根据构造体系及其控岩控矿作用,认为羊拉铜矿床构造控岩控矿模式为海西期"层间断裂"+印支期"侵入接触构造"+燕山期"λ字型构造"+喜马拉雅期"阶梯状构造"。
刘子龙[2](2021)在《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结构和成矿背景》文中提出北喜马拉雅(也称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是全球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尺度认识大型矿集区和成矿带形成的深部控制因素,研究摸清大型矿集区或成矿带的深部地壳结构,最终理解大规模深部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对研究青藏高原碰撞造山系统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结构和成矿背景。研究区的深反射剖面位于藏南92°E附近,南起藏南拆离系主拆离断层以北约25km处,向北依次经过扎西康矿集区、雅拉香波穹窿,跨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到达冈底斯岩浆带内,共包含大、中、小炮的记录660个,全长约160km。深反射数据在两个年度内分段采集完成,本文在常规处理流程的基础上,通过拼接联线处理和有针对性的数据处理方法,对深地震反射数据进行处理,并探索了以深反射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初至波、反射波和面波等信息,获取地壳自浅部到深部精细结构的方法。然后通过资料解释获得了可揭露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精细结构的深地震反射剖面,获得的主要认识与结论如下:(1)探索了基于深地震反射数据获取自浅部到深部精细结构的方法,无射线追踪层析静校正和稳健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技术可较好的提高反射数据成像质量,基于相对振幅保持的振幅恢复处理方法是反映地壳深部反射系数相对变化的关键步骤,单炮记录面波反演的近地表横波速度结构可有效补充浅层构造信息。(2)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雅江缝合带两侧具有显着不同的反射特征,反映其为两个大陆地壳的物质边界;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地壳按不同反射特征以藏南拆离系(STDS)和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MHT)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层系,上地壳反射波组呈现出同相轴倾角多变的特征,中地壳为多组北倾的叠瓦状双冲构造反射特征,下地壳为弱反射特征。(3)藏南拆离系(STDS)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韧性剪切带,同时具有滑脱带的作用,地表观测到的穹隆、断裂、褶皱等构造均位于其上部,是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关键控制因素。
郭欣盛[3](2021)在《昆明长水机场—小哨一线岩溶发育环境及发育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区位于滇池盆地与嵩明盆地之间的宽缓区域,同时处在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扬子准地台的西南缘。从区域构造的角度分析,研究区受西侧普渡河断裂和东侧小江断裂西支的约束,区域构造背景复杂。在研究区内,褶皱构造、断层构造以及相应的次级构造群交错发育,为岩溶发育提供了基础条件。研究区内工程建设项目众多,类型各不相同,考虑到区内岩溶发育类型较多、分布广泛,对于工程建设地基的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内岩溶发育环境、发育类型、发育强度以及发生机理的研究,为区内建设项目提供指导意见。本文前期综合采用现场地质调查、钻孔数据资料收集、区域地质构造审查,并结合卫星历史影像图对研究区以及外围的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构造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地探查分析,从而对研究区的岩溶发育类型进行分类描述;根据研究区岩溶地貌的空间分布情况,对岩溶空间发育强度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岩溶发育的新机制-腐岩型岩溶,同时分析了腐岩型岩溶的发育环境和发生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案例论述了岩溶发育对于区内工程建设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发育类型提出了对应的防治措施;同时放眼整个研究区,结合当下生态治理的大趋势,提出生态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新方案。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和成果:(1)区内构造对于泥盆系地层岩溶发育所起的作用是控制性的,主要表现在多方向的断裂交错发育,褶皱构造并行其中,加剧了区内岩体的碎裂化程度,这也为大气降水的下渗补给、地下岩溶管道的孕育提供了先决条件。而以较纯的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和夹其它岩类的碳酸盐岩地层为岩溶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岩性基础。(2)研究区地下水以岩溶裂隙水和孔隙水为主,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区内岩溶水分布较为均匀,集中化程度低,且受地形低洼控制而随机出露(排泄)的迹象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就地补给,就地排泄”的方式。(3)研究区岩溶发育类型主要以地表显现的尺度较小、深度较浅、形态近似圆形、发育密集的洼地为主,其次是广泛分布于碳酸盐岩表面的溶痕、溶蚀裂隙等,区内并未发现以峰林、峰丛等典型岩溶正地形;而钻孔揭露的地下深部溶洞的尺度规模不大,钻孔“见洞率”不高,平均为21.7%,且多被红粘土充填,充填率高达80%及以上水平;从现场调查发现有被红粘土上覆的埋藏型石芽分布。(4)研究区地表分布的厚度均匀、连续性较好的红粘土存在垂向下渗的现象,地下岩溶空间多被上覆红粘土充填,同时根据钻孔揭露的情况表明,地下溶洞发育的极限深度在50 m左右;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的地下岩溶发育程度不高,地下岩溶空间十分有限。(5)研究区广泛分布的具有低渗性的红粘土在一定程度上截留了大气降水,破坏了研究区岩溶水的补给环境,但同时也为腐岩型岩溶的孕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被红粘土覆盖、充填的相对密闭潮湿的环境中(土-岩接触位置、被充填的溶洞洞壁一侧),土中的水分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其状态也在气态水-冷凝水-气态水之间相互转化,并在土-岩之间运移扩散,随着土中水分状态的不断变化和运移,致使碳酸盐岩微晶发生楔裂和溶解,逐渐形成微缝,而微缝的不断增多、扩大,原本的母岩表面形成一层腐岩壳,直至脱落,最终导致红粘土充填的溶洞空间进一步得到扩展。
曾祥晨[4](2021)在《个旧矿区高松矿田成矿期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与找矿预测》文中研究表明个旧矿区高松矿田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夏地块西部右江盆地中南盘江凹断褶束的西南隅,是中国华南成矿省的最西端,毗邻三江成矿带,为特提斯构造域与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复合作用下的产物,区内矿床受构造、岩浆岩复合作用控制明显。本论文通过对矿田内的节理构造、断裂构造进行系统划分,结合个旧矿区高松矿田已有勘查成果,分析矿田内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征,对矿田构造体系进行划分,建立了构造变形的时间序列,分别对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的构造应力场使用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矿区内有利控矿条件结合,对区内有利找矿区域进行预测。通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研究区内断层构造发育且多数断层具有多期次活动的特点,将研究区内断层按不同的构造特征分为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四组。研究区内发育的节理优势走向集中在NE向(30°~70°)、NW向(290°~330°)、EW向(80°~100°)及SN向(340°~20°)之间。结合所测主要节理构造和断层构造期次划分,认为高松矿田自中生代以来所受主应力方向经历四次转换过程,按演化过程将其划分为近SN向(2°~16°)→NW-SE向(310°~325°)→NE-SW向(43°~53°)→近EW向(72°~96°)。(2)整理个旧高松矿田的区域地质背景、区域成矿过程和条件,总结个旧高松矿田成矿动力学过程,建立了研究区地质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编写了个旧矿区高松矿田的成矿动力学数值模拟过程,得到各期最大主应力、剪应力和应变强度云图,结合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各期构造活动特点。(3)通过分析成矿期数值模拟结果和已探明矿体关系,解析构造应力场对矿体的控制作用,提取个旧矿区高松矿田的有利成矿条件。认为剪应力集中、应变能衰减迅速的区域是有利的找矿部位,并对高松矿田的隐伏矿体进行预测,圈定三处具备找矿潜力的区域。
田振环,方长青[5](2020)在《尼泊尔加尼甚(Ganesh Himal)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尼泊尔加尼甚铅锌矿位于中尼边界线附近喜马拉雅中部加尼甚山南麓,经数十年地质勘查,基本查明拉里Ⅰ矿段矿体产状和赋存规律,该矿床以锌为主,锌品位高,矿体厚度大,沿走向连续性好,锌资源量达大型规模,属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层控矿床,找矿潜力较大。矿体明显受MCT推覆体内的复式褶皱控制,容矿岩石及围岩均为白云石大理岩,褶皱与白云石大理岩共同控矿,白云石大理岩是首要控矿因素,向斜构造起到成矿元素再富集的作用。
张鑫全,张振利,王金贵,王硕,杨鑫朋,专少鹏,侯德华,张泽国,张立国,程洲[6](2020)在《对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形成演化的再探讨》文中提出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收集相关资料的综合研究,本文对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的形成演化作了进一步的探讨。雅鲁藏布江特提斯洋具有弧后扩张洋盆的性质,在早三叠世至中三叠世中期洋盆初步形成,中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洋盆全面形成,从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洋盆逐步萎缩,到古新世至始新世关闭。南带的蛇绿岩主要为洋中脊扩张型(MORB型),形成于中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北带的蛇绿岩主要为与洋内俯冲相关的俯冲带上盘型(SSZ型),形成于早中侏罗世。带内侏罗纪至白垩纪其他岩浆岩主要为前弧玄武岩类(FAB型)。显示雅鲁藏布江特提斯洋从早侏罗世开始发生了洋内俯冲,并同步向北向冈底斯带之下主动俯冲消减和向南向喜马拉雅地块之下被动俯冲消减,持续发展到晚白垩世,在古新世至始新世俯冲碰撞消亡转化为结合带。
谢意[7](2020)在《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变形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昌盆地东缘位于扬子陆块西缘,在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以来,亚洲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使得区域内的断裂挤压活动剧烈,持续至今,最终保留了复杂的地质构造面貌。西昌盆地与四川盆地成藏条件相似,也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研究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变形对构造形成演化及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以构造地质学等地学理论为指导,运用解析构造方法,总结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的几何模式及多期次运动学性质,并对本区构造演化进行综合分析,讨论断裂构造变形对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1)研究区主要断裂有越西河—黑水河断裂、普雄河—四开断裂、昭觉断裂,它们之间构成叠瓦构造,主要构造变形特征为:1)越西河—黑水河断裂大致呈近南北走向,北起越西、普雄,中间穿过米市东、解放乡,南至普格、宁南等地,显示为高角度逆断层,倾向总体向东。断层带内主要发育劈理、透镜体、碎裂化岩及构造角砾岩。2)普雄河—四开断裂分为北、中、南三段。研究区内北段主要出露在新基姑地区,断裂走向大致为近南北至NNW-SSE,表现为冲断层,断面东倾,倾角70-80°,两侧岩石强烈破碎。中段主要展布于四开、肥地矮脚及波洛乡地区,断裂走向大致为NNW-SSE,地表显示断面总体倾向西方向,地下则显示为倾向向东,多为高角度逆冲。南段主要展布于布拖县西侧的乌库乡和也普地区,发育多条平行分支断层,走向普遍为NNW-SSE,断面总体倾向东方向,西倾次之,且断层运动以逆冲挤压为主,偶见正断层。整条断裂带发育有劈理、透镜体、断层泥、挤压—褶皱带、碎裂化岩及构造角砾岩。3)昭觉断裂在竹核地区表现为断层较为直立,断层带内发育断层泥、构造角砾岩及碎粒岩。北段甘洛地区的碎裂化白云岩则表现了明显的两次应力挤压构造运动。(2)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形成演化如下:1)第一期活动应是源于新生代中期印度板块对亚欧板块施加的、向北东方向的作用力在青藏地区东侧所诱导的由西向东的侧向挤压力造成的。本文中近E-W向的挤压应力造成盆地东缘近南北向的逆断层东西向挤压形成挤压破碎带,发育一系列的角砾岩带及劈理透镜体带。盆地东缘断裂东西两侧的褶皱形态也不相同,断裂东侧表现为倒转、紧闭的褶皱形态,而西侧表现为平缓开阔的特征。2)本文第二期可推测为东西挤压后发育了方解石脉体,并显示为右行运动。并综合前人分析,在东西向应力挤压形成的断层后,发育了NE-SW向挤压应力形成北西向限制性褶皱。在此背景下可能叠加了本期NE-SW向的右旋运动。3)本文的第三期应源于喜马拉雅运动晚幕构造应力场所造成的活动,于第四纪中晚期活动以来,该区域形成了NW-SE方向的区域挤压应力,促使研究区内各大断裂带复活,并以左旋走滑的形式存在。本文所总结的NW-SE向最大主应力挤压表现出的左旋走滑性质的运动应是来源于此次构造应力场,受区域性走滑影响持续至今,并且区内发育的新生的断层泥带,推测也应是此期应力作用的结果,使得原有的断裂活动更加复杂化。(3)西昌盆地构造变形强度总体来说是盆缘强烈,盆内变形相对较弱。西昌盆地东缘各个断裂组成的断裂系统,断裂构造作用完全破坏了该带的油气保存,保存条件较差。保存条件较好的单元应在远离东缘断裂影响的米市地区米市—七里坝的平缓褶皱带,可作为西昌盆地油气有利保存区域。
蒋瑜[8](2020)在《西藏洛扎-拉康一带断裂构造特征及演化浅析》文中指出研究区位于西藏山南市洛扎县到拉康镇一带,属喜马拉雅地块北部,受印度板块持续向欧亚大陆碰撞俯冲作用的影响,该区域发生强烈挤压作用和拆离作用,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复杂。因此对该区域构造特征及新生代构造演化的调查与分析,可以为喜马拉雅地块的研究提供有力证据。本文以构造地质学、岩石学为理论基础,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查明了研究区的地层、岩石以及构造的发育情况。研究区域主要涉及喜马拉雅地块一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整体构造变形表现为:北部穹隆和强变形的韧性剪切;中部变形变质较弱的脆性正断层和宽缓向斜;南部韧性剪切变形。其中研究区内变形作用主要体现在北部强变形韧性剪切帯和南部韧性剪切带,主要归结于持续挤压作用下,高喜马拉雅基底杂岩带楔形挤出,同时北侧产生拆离效应,形成研究区内规模较大的北倾韧性剪切带,韧性剪切变形带内可见旋转碎斑、S-C组构、不对称小褶皱等。在拆离作用的影响下,部分逆冲性质断层转变为正断层,越靠近韧性拆离带和穹隆,变形越强烈。研究区中部构造变形相对较弱,主要为隆升过程中,在挤压褶皱中和面之上地壳浅部的拉张环境下,研究区形成大量近东西向脆性正断层、横张作用下形成南北向正断层。此外,运用电子自旋共振(ESR)、光释光(OSL)、石英形貌等测年方法,并结合已有的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对区内断裂构造最新活动时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南部正断层最新活动时代集中在中更新世中晚期,北部断层最新活动时代集中在中更新世早期。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初步将研究区新生代构造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碰撞造山阶段、挤出拆离阶段、高原隆升裂谷阶段。
周春晖[9](2020)在《川南沐川-马边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及成因探讨》文中提出沐川—马边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青藏高原东南部,受青藏高原挤压的影响,区内新构造运动较为活跃,在阶地发育、夷平面发育、水系变迁、地貌及地震活动方面均有表现,反映了研究区新构造运动的特征及其规律。对本地区进行新构造运动特征的研究对四川盆地的稳定性及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幕式抬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新构造运动地壳的抬升情况反映在研究区内夷平面和河流阶地的发育中。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断裂系统向四川盆地内部发展的前缘,基于野外实地考察与室内信息相结合的方式,宏观上对研究区地质地貌特征及变化、地层及岩石、区内构造几何形态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微观上借助扫描电镜对断层、阶地进行石英颗粒的形貌学研究。查明研究区内发育有多级夷平面,其中保留较好的夷平面主要有3级,形成时代为更新世,呈阶梯状成层叠现。研究区不同流域的阶地所发育的级数不一,其中马边河河段阶地最为典型,发育有完整的4级阶地。除Ⅰ级阶地为堆积阶地外,其余均为基座阶地。各级阶地河拔分别为10米、37米、50米、79米,形成时间分别为1.0±0.1万年前的全新世、10.0±1.2万年前的晚更新世、15.0±1.5万年前的中更新世、80.0±6.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由阶地的年代和高程分析得出在不同时期研究区的地表抬升速率。其抬升速率分别为0.0431mm/a、0.26mm/a、3mm/a、10.0mm/a,地壳隆升不断加剧。运用阶地的砾石统计方法,发现研究区内的马边河因差异化隆升曾导致河流改道。中更新世时期古马边河的流向为北西西流向南东东,推测古马边最终注入研究区东南方向的古金沙江。中更新世时期至全新世时期,因构造作用古马边河流向由向南东东改为向北,现流向最终向北汇入岷江流域。研究区内的断层以南北向和北西向为主,为规模不大的浅表脆性断层。通过石英颗粒表面刻蚀微形貌对研究区新近纪以来主要断裂的活动期次进行研究,并结合石英颗粒表面应力微断口对断层的活动方式进行探讨。认为新构造运动时期,研究区内主要断层有两个集中活动期:第一期在上新世时期,区域上研究区内主要断层均有过剧烈活动,第二期在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时期,区域上断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弱活动。对研究区内主要断裂最近时期的运动方式进行分析,认为利店断裂在中更新世开始至全新世期间,利店断层先经历了蠕滑运动,后经历了粘滑运动。玛瑙断裂与中都断裂在晚更新世开始至全新世期间,运动的方式有粘滑运动与蠕滑运动。
韩倩[10](2020)在《川南长宁背斜构造几何学特征及形成演化》文中研究表明长宁背斜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长宁地区,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块。但目前关于长宁背斜的形成演化、成因机制尚未达成共识。为全面了解长宁背斜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进而为该区页岩气勘探工作提供参考,本文综合利用区域地质资料、二维地震剖面及钻井资料,对长宁背斜地表及地腹构造进行精细解释,深入分析长宁背斜构造几何学特征,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分析构造演化过程,并开展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对其动力学机制进行研究。得到如下认识:(1)长宁背斜为一走向北西—南东的不对称背斜,南西翼较缓(10-20°)、北东翼较陡(30-40°)。背斜北西端向南西方向发生弧形弯曲,形成拖曳褶皱,判断其成因与华蓥山断裂带南段走滑作用有关。二维地震剖面显示:长宁背斜基底发育大型逆冲断层,呈台阶状向盆地内部延伸,断坡倾角约13°。结合研究区剖面构造样式及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分析认为:长宁背斜为一大型断层转折褶皱,其构造形态与基底断层密切相关。(2)研究区内地层发育较全,其中长宁背斜核部剥蚀严重,出露寒武系、奥陶系,背斜两翼主要出露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及侏罗系,缺失泥盆系及石炭系。结合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及相关钻井资料,区内主要发育中寒武统膏岩、下志留统泥页岩以及中下三叠统泥页岩、膏岩等多套滑脱层。(3)构造演化分析认为:长宁背斜形成演化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密切相关。喜山早期,受南西方向挤压应力作用,长宁背斜基底发育台阶状隐伏断层并导致上覆地层发生整体褶皱变形,形成断层转折褶皱。喜山晚期,长宁背斜快速隆升遭受强烈剥蚀,最终形成现今构造面貌。(4)综合长宁背斜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研究,开展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对长宁背斜动力学机制进行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揭示:受印—亚板块碰撞所产生的远程效应影响,长宁背斜基底发育台阶状隐伏断裂,并控制了长宁背斜构造形态及形成演化。
二、喜马拉雅中段的南北向褶皱构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喜马拉雅中段的南北向褶皱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1)滇西北羊拉铜矿床构造体系及其控岩控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矿床构造解析 |
2.1 褶皱 |
2.2 北东向断裂 |
2.3 北西向断裂 |
2.4 近南北向断裂 |
2.5 近东西向断裂 |
3 构造体系 |
4 构造控岩控矿模式 |
5 结论 |
(2)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结构和成矿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与数据采集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成矿带主要矿床及分布 |
2.3 数据采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反射剖面数据处理 |
3.1 深地震反射数据分析 |
3.2 深反射数据特点及针对性处理措施 |
3.3 主要处理步骤及参数选取 |
3.4 处理流程与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深反射数据的面波反演及近地表横波速度结构 |
4.1 基本原理 |
4.2 数据准备 |
4.3 面波频散曲线提取 |
4.4 频散曲线反演和横波速度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反射剖面基本特征与资料解释 |
5.1 解释方法 |
5.2 地震剖面的标识 |
5.3 全地壳反射特征与主要层位的确定 |
5.4 表层构造和断裂系统反射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部结构与成矿背景 |
6.1 区域认识 |
6.2 北喜马拉雅成矿带深部结构 |
6.3 成矿背景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与认识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与科研成果 |
(3)昆明长水机场—小哨一线岩溶发育环境及发育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不足 |
1.2.1 国内岩溶发展历程 |
1.2.2 国外岩溶发展历程 |
1.2.3 岩溶发展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工程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象水文 |
2.2 工程概况 |
第三章 岩溶发育的地质环境 |
3.1 大地构造位置及背景 |
3.2 区域构造环境 |
3.2.1 普渡河断裂 |
3.2.2 小江断裂 |
3.3 区内构造与变形 |
3.3.1 褶皱构造 |
3.3.2 断裂构造 |
3.3.3 构造变形与破坏 |
3.4 地层岩性特征 |
3.4.1 地层出露情况 |
3.4.2 岩性分布特征 |
3.5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3.5.1 岩土层含水特性分析 |
3.5.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岩溶发育特征 |
4.1 岩溶地貌类型 |
4.1.1 岩溶洼地 |
4.1.2 落水洞 |
4.1.3 溶洞 |
4.1.4 溶痕、溶蚀裂隙 |
4.1.5 石芽 |
4.2 岩溶发育强度评价 |
4.2.1 地表岩溶评价 |
4.2.2 地下(深部)岩溶评价 |
4.3 腐岩型岩溶发育规律 |
4.3.1 腐岩发育环境 |
4.3.2 腐岩发生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溶区工程防治措施及应用 |
5.1 岩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
5.2 岩溶问题的工程防治 |
5.2.1 地下溶洞的处理 |
5.2.2 溶沟、溶痕、埋藏型石芽的处理 |
5.3 地表残积层的开发利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及论文发表) |
(4)个旧矿区高松矿田成矿期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与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个旧高松矿田地质工作研究现状 |
1.2.2 构造应力场研究现状 |
1.2.3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2.1 新生界 |
2.2.2 中生界 |
2.2.3 古生界 |
2.2.4 元古界 |
2.3 区域构造 |
2.3.1 北西向构造 |
2.3.2 北东向构造 |
2.3.3 东西向构造 |
2.3.4 南北向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地球物理物特征 |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7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
3.1 研究区地层 |
3.2 研究区构造 |
3.3 研究区岩浆岩 |
3.4 研究区矿床特征 |
第四章 研究区构造演化及控矿构造分析 |
4.1 研究区主要构造解析 |
4.1.1 褶皱构造 |
4.1.2 断裂构造 |
4.1.2.1 北东向断裂 |
4.1.2.2 北西向断裂 |
4.1.2.3 东西向断裂 |
4.1.2.4 南北向断裂 |
4.1.3 层间破碎带 |
4.1.4 节理构造 |
4.1.4.1 构造点节理发育特征及力学分析 |
4.1.4.2 构造点共轭节理发育特征及力学分析 |
4.1.4.3 节理组合及分期配套 |
4.2 研究区古构造应力场恢复 |
4.3 研究区控矿构造分层解析 |
第五章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
5.1 有限单元法简介 |
5.2 有限单元法基本思路及步骤 |
5.3 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简介 |
5.4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
5.5 个旧高松矿田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
5.5.1 地质模型构建 |
5.5.2 力学模型构建 |
5.6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5.6.1 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
5.6.2 燕山中晚期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
5.6.3 喜山早期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
5.6.4 喜山晚期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成矿预测 |
6.1 矿床形成的主控因素 |
6.1.1 区域构造演化对成矿的控制 |
6.1.2 地层岩性对成矿的控制 |
6.1.3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
6.1.4 岩浆岩体对成矿的控制 |
6.2 找矿标志 |
6.3 找矿远景区预测 |
第七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表 B |
(5)尼泊尔加尼甚(Ganesh Himal)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区地质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3 矿床地质特征 |
4 矿石特征 |
5 讨论 |
5.1 矿床成因 |
5.2 构造控矿 |
5.3 找矿标志 |
6 结论 |
(6)对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形成演化的再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相关构造单元主要特征 |
2.1 班公湖—怒江对接带 |
2.2 冈底斯—察隅地块(弧盆系) |
2.3 喜马拉雅地块 |
3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 |
3.1 南带 |
3.1.1 主要地质特征 |
3.1.2 蛇绿岩及其他岩浆岩成因分析 |
3.2 北带 |
3.2.1 主要地质特征 |
3.2.2 蛇绿岩及其他岩浆岩成因分析 |
3.3 仁布—曲松褶冲带(朗杰学增生楔) |
3.4 仲巴微地块 |
3.5 形成演化分析 |
3.5.1 前寒武纪 |
3.5.2 寒武纪至泥盆纪 |
3.5.3 石炭纪至二叠纪 |
3.5.4 三叠纪 |
3.5.5 侏罗纪至白垩纪 |
3.5.6 古近纪至第四纪 |
4 讨论 |
5 结论 |
(7)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变形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概况 |
2.2 深部构造背景 |
2.3 区域地层概况 |
第3章 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
3.1 越西河—黑水河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
3.1.1 黑水河断裂中段解放乡地区构造变形特征 |
3.1.2 黑水河断裂南段普格北地区构造变形特征 |
3.1.3 黑水河断裂中段米市地区构造变形特征 |
3.2 普雄河—四开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
3.2.1 普雄河—四开断裂北段构造变形特征 |
3.2.2 普雄河—四开断裂中段构造变形特征 |
3.2.3 普雄河—四开断裂南段构造变形特征 |
3.3 昭觉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
第4章 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的几何模式、形成演化及对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 |
4.1 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几何模式 |
4.2 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运动期次分析 |
4.3 西昌盆地东缘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
4.4 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的形成演化 |
4.5 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对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 |
4.5.1 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对盆地变形的作用 |
4.5.2 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对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西藏洛扎-拉康一带断裂构造特征及演化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3 区域岩浆岩及变质岩 |
2.3.1 区域岩浆岩 |
2.3.2 区域变质岩 |
第3章 研究区构造变形特征 |
3.1 主要褶皱特征 |
3.1.1 足美向斜(B14) |
3.1.2 洛扎穹隆(B15) |
3.1.3 色区—生格向斜(B16) |
3.1.4 褶皱特征总结 |
3.2 断裂构造特征 |
3.2.1 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 |
3.2.2 近东西向断层构造特征 |
3.2.3 南北向断层构造特征 |
3.2.4 北东东向断层构造特征 |
3.3 构造变形特征总结 |
3.3.1 面理和线理特征 |
3.3.2 运动学特征小结 |
第4章 断层活动年代学特征 |
4.1 韧性剪切带活动时代 |
4.2 近东西向断层活动时代 |
4.3 南北向断层活动时代 |
4.4 北东东向断层活动时代 |
第5章 研究区新生代构造演化浅析 |
5.1 研究区新生代构造变形及活动特征 |
5.2 研究区新生代构造演化浅析 |
5.2.1 碰撞造山阶段 |
5.2.2 挤出拆离阶段 |
5.2.3 高原快速隆升裂谷阶段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川南沐川-马边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1.3.1 地理位置 |
1.3.2 自然地理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工作量情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概况 |
2.2.1 二叠系 |
2.2.2 三叠系 |
2.2.3 侏罗系 |
2.2.4 白垩系 |
2.2.5 第四系 |
2.3 地质构造 |
2.3.1 褶皱构造 |
2.3.2 断层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第3章 新构造活动的表现 |
3.1 河流阶地 |
3.1.1 阶地的基本特征 |
3.1.2 砾石统计方法及分析结果 |
3.2 夷平面特征 |
3.3 深切河曲 |
3.4 活动断裂 |
3.5 地震活动 |
第4章 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及成因探讨 |
4.1 断层活动性研究 |
4.1.1 石英微形貌学研究的原理 |
4.1.2 断层活动时期探讨 |
4.1.3 断层滑动性质分析 |
4.1.4 研究区断层活动特征小结 |
4.2 遥感线性构造与构造运动 |
4.3 研究区水系变化与新构造运动 |
4.3.1 河流阶地的形成时期 |
4.3.2 河流下切与抬升速率的讨论 |
4.3.3 阶地砾石特征与新构造运动 |
4.3.4 马边河古流向研究 |
4.4 研究区新构造运动成因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川南长宁背斜构造几何学特征及形成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川南地区构造研究现状 |
1.2.2 大娄山地区研究现状 |
1.2.3 长宁背斜研究现状 |
1.2.4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2.1 断裂构造 |
2.2.2 褶皱构造 |
2.3 区域地层概况 |
2.3.1 区域地层 |
2.3.2 区域滑脱层 |
第3章 长宁背斜几何学特征 |
3.1 浅表构造特征 |
3.2 地腹构造特征 |
3.3 几何学特征综合分析 |
第4章 长宁背斜运动学特征 |
4.1 平衡剖面技术 |
4.1.1 几何学法则 |
4.1.2 平衡剖面制作过程 |
4.2 构造演化特征 |
4.3 构造演化阶段分析 |
4.3.1 桐湾期构造演化 |
4.3.2 加里东期—海西期构造演化 |
4.3.3 印支期—燕山期构造演化 |
4.3.4 喜山期构造演化 |
第5章 长宁背斜动力学特征 |
5.1 区域动力学背景 |
5.2 长宁背斜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
5.2.1 相似性准则 |
5.2.2 实验装置及材料选取 |
5.2.3 实验目的 |
5.2.4 实验参数 |
5.2.5 实验结果分析 |
5.3 长宁背斜形成演化动力学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喜马拉雅中段的南北向褶皱构造(论文参考文献)
- [1]滇西北羊拉铜矿床构造体系及其控岩控矿作用[J]. 李波,王新富,岳言,黄智龙,唐果,刘月东,邹国富,向佐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1(09)
- [2]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结构和成矿背景[D]. 刘子龙.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3]昆明长水机场—小哨一线岩溶发育环境及发育规律研究[D]. 郭欣盛.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个旧矿区高松矿田成矿期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与找矿预测[D]. 曾祥晨.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尼泊尔加尼甚(Ganesh Himal)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J]. 田振环,方长青. 矿产勘查, 2020(11)
- [6]对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形成演化的再探讨[J]. 张鑫全,张振利,王金贵,王硕,杨鑫朋,专少鹏,侯德华,张泽国,张立国,程洲. 中国地质, 2020(04)
- [7]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变形特征[D]. 谢意.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西藏洛扎-拉康一带断裂构造特征及演化浅析[D]. 蒋瑜.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川南沐川-马边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及成因探讨[D]. 周春晖.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10]川南长宁背斜构造几何学特征及形成演化[D]. 韩倩.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