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险及有害饮酒的早期干预(论文文献综述)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1](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研究指明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陈珊[2](2020)在《企业工人酗酒行为转变的个案介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健康中国”计划实施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全社会提倡戒烟限酒。然而,数据显示我国在饮酒人群当中严重危害性饮酒占比近10%,俗称为酗酒。在企业一线生产工人当中,场域和对象的特殊性导致酗酒所带来的危害性较大,给工人身体健康和企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以Z市A酒业集团个案C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法。根据行为转变理论的阶段划分和干预策略,对案主进行深度评估,界定酗酒程度、追溯酗酒原因,设计个案介入方案,改变案主不良酗酒行为,促进案主行为转变,达到与环境的适应平衡。根据行为转变理论进行阶段划分和策略选择。在前意向阶段,旨在发现个案并与案主建立起专业关系,收集案主资料评估案主程度为滥用,酗酒原因是社会环境因素为主导即社会支持系统缺失,确定以支持系统构建为主的介入策略;在意向阶段增强案主改变意愿,改变案主对于酗酒认知;准备阶段协助案主确定计划目标增强改变主动性;行动阶段,从支持系统的构建和案主刺激控制两个角度促进案主改变;在维持阶段,加强监督强化和进度管理,发现引起复发的因素,利用支持系统力量协助行为转变。结案后对案主进行为期6个多月的跟踪,发现介入促进了酗酒工人认知和行为转变。研究发现:第一,行为转变理论下的介入方案促进工人酗酒行为转变、改变了不良认知、提升了自我效能、构建起稳定支持系统,但方案也存在一定局限亟需提升;第二,针对案主的个别化评估、阶段过渡、支持系统构建、优势发挥、自我效能提升是行为转变的关键因素;第三,社会工作介入企业工人酗酒行为具有专业理念、分析视角、伦理、介入方法的独特优势,同时存在困境和挑战如复合知识技能、介入效率、伦理困境、企业重视程度和成本收益的考量等现实情境。
吉华青,吉宁[3](2019)在《饮酒筛查工具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有害使用酒精所致的疾病负担在中国呈快速增长趋势,《“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减少居民有害饮酒。饮酒筛查是有效干预的基础,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开展的重要行动。我们就常用饮酒筛查工具,包括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CAGE量表、密歇根酒精依赖筛查量表,及酒精、烟草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相关问题筛查量表进行了综述。对各筛查量表的研发背景、目的、适用场所、适用人群、调查方式及所需时长、信效度等进行梳理,这有助于中国减少有害使用酒精工作的开展。
张聪[4](2018)在《医学生烟草依赖、酒精使用障碍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烟草及酒精的流行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的烟草简报显示,全世界每年有700多万人死于烟草使用,其中有600多万人属于直接烟草使用者,89万人属于接触二手烟的非吸烟者。吸烟是导致全球早死和残疾的第二大危险因素。2014年WHO发布的酒精与健康全球状况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因酒精使用造成约330万人死亡,占所有死亡人数的5.9%(艾滋病2.8%、暴力0.9%、肺结核1.7%),占全球疾病负担的5.1%。有害使用酒精是导致全球早死和残疾的第五大危险因素。当前,我国吸烟、饮酒人数众多,危害后果严重。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人员,将在预防和控制烟草、酒精流行工作中起表率的作用。研究发现,医务人员吸烟、饮酒习惯不仅会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影响他们合理照顾病人的能力。国外学者已经对医学生吸烟、饮酒情况进行过深入研究,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且缺乏准确的评估量表。本研究旨在利用“烟草依赖评估量表”(Fagerstrom Test for Nicotine Dependence,FTND)和“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l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AUDIT)进行医学生烟草依赖和酒精使用障碍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分析医学生烟草依赖、酒精使用障碍的现况和相关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控烟、控酒策略和措施。研究目的:1、通过评价中文版FTND量表和AUDIT量表在我国医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为该中文版量表在中国医学生中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2、对我国医学生烟草依赖、酒精使用障碍的现况进行横断面研究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分析导致医学生烟草依赖、酒精使用障碍的影响因素。3、针对性地提出医学生控烟、控酒预防策略和措施。研究方法:1、信度和效度研究:通过克朗巴赫α系数、分半信度对中文版FTND量表和AUDIT量表进行信度评价,通过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会聚效度、区别效度进行效度评价。2、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抽样,选取江苏省内4所院校的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根据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医学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家庭吸烟、饮酒情况,同伴吸烟、饮酒情况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3、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医学生酒精使用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分析,初步探索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之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依据。2、中文版AUDIT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90,分半信度0.790,3个维度的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35、0.852、0.826,分半信度分别为0.862、0.879、0.831;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31.00,全体一致S-CVI为0.80,平均S-CVI为0.97;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对总体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78.454%,除了条目7在所属公因子载荷<0.4(0.387),其余各条目均>0.4;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除了χ2值未达适配标准,GFI值、AGFI值、RMSEA值、RMR值、IFI值、NFI值、CFI值等指标均达到适配标准;会聚效度与区分效度定标试验成功率均为100%。3、横断面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1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69份,问卷有效率为94.37%。其中吸烟者142例,吸烟率3.67%,轻度烟草依赖者112例(78.87%),中度烟草依赖者26例(18.31%),重度烟草依赖者4例(2.8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饮酒、高年级、母亲吸烟、同伴吸烟、父母赞同吸烟、认为吸烟是必要的、总是感到焦虑抑郁、性格外向是医学生吸烟的危险因素(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同伴大多数吸烟是医学生烟草依赖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P<0.05)。饮酒者1725例,饮酒率44.59%,酒精使用障碍者319例,占8.2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吸烟、高年级、家人几乎都饮酒、同伴饮酒、父母不反对饮酒、认为饮酒是必要的、性格外向是医学生发生酒精使用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4、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一般情况、环境饮酒情况对医学生酒精使用障碍有直接影响,一般情况可以通过环境饮酒情况产生间接影响,其总效应分别为0.471、0.205。所有因素中,性别、年级、吸烟所占影响最大,其次是家人、同伴饮酒情况和父母饮酒态度,性格类型所占影响最小。研究结论:1、中文版FTND量表结构效度、会聚效度、区别效度较好,但内部一致性和内容效度欠佳,可能是由于中西方存在社会文化差异,可以考虑对量表的某些条目进行修订;中文版AUDIT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值得在中国医学生中进行推广使用。2、男性、同伴大多数吸烟是医学生烟草依赖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男性、吸烟、高年级、家人几乎都饮酒、同伴饮酒、父母不反对饮酒、认为饮酒是必要的、性格外向是医学生发生酒精使用障碍的危险因素。3、结构方程模型是初次用于分析医学生酒精使用障碍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缺陷,可能未纳入全部的影响因素,今后需要完善不足之处,进一步深入研究。
张蕾[5](2018)在《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酒精使用情况调查及简短干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上海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患者酒精使用情况;参照国外既有的简短干预(Brief Intervention,BI)技术,根据中国文化情况对其进行调整,并对该干预技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酒精使用情况、影响其酒精使用的因素、简短干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定量研究工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酒精使用障碍调查问卷(AUDIT)、饮酒态度问卷、改变动机评估量表、PHQ-9抑郁量表、GAD-7焦虑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患者的个人特征、饮酒状况、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上海市全部14家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采用AUIDIT问卷对患者的饮酒行为进行评估以及筛查,评估为危险及有害饮酒的患者通过完全随机方法分配到干预组与对照组,并根据简短干预手册实施相应干预方案。干预结束后3个月进行随访问卷评估,并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以半结构访谈提纲邀请干预组患者进行个案访谈,与定量结果相互补充与验证。结果:本研究共调查上海市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1167名,实际完成调查837名,应答率为71.7%。干预试验中脱落23例,脱落率为22.8%。上海市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一年内的饮酒率为30.9%,存在危险及有害饮酒风险的患者占比12.3%,另外11人存在酒精依赖的可能性。饮酒与非饮酒人群在性别、吸食海洛因前是否饮酒、吸食海洛因时是否饮酒、PHQ-9得分、GAD-7得分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饮酒行为存在吸食海洛因期间下降,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后上升的趋势。针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酒精简短干预试验中,干预组与对照组在AUDIT得分、酒精使用风险等级、PHQ-9得分、GAD-7得分、GWB得分上显着改善,两组组间无差异(p>0.05);共计10人完全戒酒,除去因手术、患癌而戒酒的6人外,两组组间完全戒酒率无差异(p>0.05)。简短干预即时效果评估发现,干预组患者在戒酒重要性、信心、可能性评估上略高于干预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改变动机评估中沉思阶段评分显着提升(p<0.05)。定性访谈结果表明简短干预在酒精知识宣传、戒酒建议、关怀感上存在一定效果,饮酒的危害与家庭、医生的关心是促使戒酒的原因,无聊感、放松感、社交性是维持饮酒的原因。结论:(1)上海地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酒精使用情况普遍,存在危险及有害饮酒行为的患者较多;(2)饮酒组的抑郁、焦虑水平优于非饮酒组;(3)简短干预组较对照组在饮酒筛查得分、焦虑、抑郁水平上有更多改善,但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4)简短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改变动机。
张聪,杨国平,李圳,李小宁,李洋,胡洁,张凤云,张徐军[6](2017)在《中文版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信度和效度评价》文中指出目的评价中文版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的信度和效度,为该量表在中国医学生中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电子问卷,将问卷发给5所医学院校学生,让其按意愿自行填写。了解Cronbach’s α和分半信度评价量表的信度,了解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会聚效度和区别效度评价量表的效度。结果中文版AUDIT量表总的Cronbach’s α为0.782,分半信度为0.711;危险饮酒、酒精依赖、有害饮酒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分别为0.796、0.561、0.647,分半信度分别为0.794、0.623、0.640。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tem-level CVI,I-CVI)为0.831.00,平均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S-CVI/Ave)为0.99,全体一致S-CVI(S-CVI/UA)为0.90,内容效度比为0.801.00。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中文版AUDIT量表符合预设的3个维度结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175%;量表的会聚效度与区别效度定标试验成功率均为100%。结论中文版AUDIT量表在中国医学生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值得推广使用。
赵凤,宫凤凤,黄玉君,赵冬冬,冯芳,陆姗姗,钱振中,胡彩云,赵媛媛,孙业桓[7](2017)在《安徽省农村老年人危险和有害饮酒及尼古丁依赖现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老年人危险和有害饮酒及尼古丁依赖的现状,探讨农村地区老年人危险和有害饮酒及尼古丁依赖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以马鞍山市当涂县某乡镇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0个村。以年龄≥60岁,居住1年以上并且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排除痴呆、聋哑等无法交流者。采用老年健康状况综合评估问卷对符合纳入条件的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危险和有害饮酒及尼古丁依赖状况、社会支持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Ordinal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危险及有害饮酒和尼古丁依赖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3 182名老年人参与调查,其中饮酒者有507人,危险及有害饮酒有227人,危险和有害饮酒的检出率是7.13%。吸烟者有538人,尼古丁依赖275人,尼古丁依赖的检出率是8.64%。多因素Ordinal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2.293,95%CI=8.75817.253,P<0.01)、年龄(OR=0.980,95%CI=0.9600.997,P=0.024)、未婚(OR=1.815,95%CI=1.0273.203,P=0.027)、吸烟(OR=2.795,95%CI=2.210 3.532,P<0.01)、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差(OR=0.933,95%CI=0.8840.985,P=0.012)、劳动强度小(OR=0.547,95%CI=0.3940.760,P<0.01)、身体状况差(OR=0.378,95%CI=0.2610.547,P<0.01)和一般(OR=0.546,95%CI=0.4250.751,P<0.01)是危险和有害饮酒的影响因素。男性(OR=46.572,95%CI=28.70375.566,P<0.01)、年龄(OR=0.974,95%CI=0.9560.993,P=0.008)和饮酒(OR=2.689,95%CI=2.1323.394,P<0.01)是尼古丁依赖的影响因素。结论安徽省农村地区老年人危险和有害饮酒及尼古丁依赖具有相对较高的检出率。年龄、性别、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劳动强度、身体健康状况和吸烟是危险和有害饮酒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和饮酒是尼古丁依赖影响因素。
徐赞,邓云龙[8](2016)在《大学生危险和有害饮酒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大学生饮酒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1-4年级每个年级抽取3个班级,共907名学生为调查样本。使用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问卷、家庭、同伴及学校环境情况调查表、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饮酒期望问卷以及BIS-11量表中文版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危险和有害饮酒发生率为11.2%。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OR=2.855)、年龄大于20岁(OR=1.361)、月均生活费高于1000元(OR=2.527)、吸烟(OR=3.490)、母亲饮酒态度中立(OR=1.439)、同伴态度赞成(OR=2.861)和中立(OR=2.732)、同伴大多数饮酒(OR=2.784)、冲动性水平高(OR=1.202)是大学生危险和有害饮酒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年龄、月均生活费用、吸烟、母亲饮酒态度、同伴饮酒态度、同伴是否饮酒、冲动性水平是大学生危险和有害饮酒的影响因素。
张辉,孙佳慧,杨凤池[9](2015)在《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中文版在我国应用状况的系统回顾》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系统回顾10年来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中文版在我国的应用研究,探讨该工具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及存在的问题。方法以"Chinese""AUDIT"为关键词检索Pub Med、EBSCO、Springer、Psyc Info、First Search等数据库;以"中国""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VIP;时间限定为2005年1月—2014年12月。结果共检索到有关AUDIT中文版的翻译、效度或应用研究的文献共32篇,其中AUDIT中文版筛查酒精使用障碍界限值与信效度研究的文献共4篇,界限值为713分,筛查酒精使用障碍的灵敏度为85.7%97.0%,特异度为63.0%93.4%。AUDIT中文版用于筛查酒精使用障碍的相关文献中,调查对象包括病人、医护人员、居民、学生、特殊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多数文献调查对象均同时纳入男性和女性。从年龄上看,调查对象多为1565岁青中年。多数文献探讨了影响饮酒行为的人文社会因素,结果表明酒精使用障碍与心理状况、精神问题、生活事件、学历、经济状况、对酒精相关问题的认知程度等因素有关。结论 AUDIT中文版筛查酒精使用障碍者有效性较高,但其界限值尚未统一,且现有研究纳入的调查对象过于集中,尚缺乏对女性和老年人等人群及国际认可的本土化研究。
林汉,孙志国,刘荣,李逸鸿,杨仲利,汤文辉,李红政[10](2014)在《华南某片区部队官兵危险和有害饮酒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驻华南某片区部队官兵的危险和有害饮酒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驻华南某片区部队6452名官兵,采用《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l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AUDIT)测量官兵的危险和有害饮酒状况,用自编问卷收集人口学资料。结果驻华南某片区部队官兵危险和有害饮酒发生率为30.6%,且在海军部队、军官、3544岁、文化程度为大学、在婚、兵源地为农村、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者中发生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海军(OR=2.227,95%CI:1.7812.783)、军官(OR=1.584,95%CI:1.2222.055)、年龄在2534岁(OR=1.320,95%CI:1.1141.563)、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OR=1.338,95%CI:1.0811.656)是军人危险和有害饮酒的危险因素,义务兵则是危险和有害饮酒的保护因素(OR=0.432,95%CI:0.3570.524)。结论军种、军人层级、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驻华南某片区部队官兵危险和有害饮酒的影响因素。
二、危险及有害饮酒的早期干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危险及有害饮酒的早期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2)企业工人酗酒行为转变的个案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酗酒行为研究 |
1.2.2 行为转变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1.3.1 酗酒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 |
1.4.1 资料收集方法 |
1.4.2 个案研究法 |
1.4.3 评估方法 |
1.5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6 研究价值 |
1.6.1 理论意义 |
1.6.2 实践意义 |
1.6.3 创新 |
第二章 企业工人酗酒行为产生背景 |
2.1 企业背景介绍 |
2.1.1 企业概况 |
2.1.2 企业工人生产生活状况 |
2.2 酗酒问题产生 |
2.2.1 企业影响 |
2.2.2 个人影响 |
第三章 企业工人酗酒行为介入服务方案 |
3.1 接案 |
3.1.1 个案来源 |
3.1.2 酗酒行为界定 |
3.2 预估 |
3.2.1 生态系统评估 |
3.2.2 问题需求评估 |
3.3 工作目标和方案 |
3.3.1 工作目标 |
3.3.2 工作方案 |
第四章 酗酒行为转变介入实务过程 |
4.1 前意向阶段 |
4.1.1 发现案主 |
4.1.2 专业关系建立 |
4.2 意向阶段 |
4.2.1 改变酗酒认知 |
4.2.2 行为转变网络探究 |
4.3 准备阶段 |
4.3.1 量表测量 |
4.3.2 案主目标共商 |
4.4 行动阶段 |
4.4.1 支持系统构建 |
4.4.2 案主刺激控制 |
4.5 维持阶段 |
4.5.1 复发情形评估 |
4.5.2 社会支持系统巩固 |
第五章 结案和评估 |
5.1 结案 |
5.1.1 过程评估 |
5.1.2 结案 |
5.2 跟进和结果评估 |
5.2.1 跟进计划 |
5.2.2 结果评估 |
第六章 总结和反思 |
6.1 服务方案总结 |
6.1.1 行为转变理论下酗酒行为介入的成效 |
6.1.2 行为转变理论下酗酒行为介入的局限 |
6.2 案主行为转变的关键策略 |
6.3 企业工人酗酒行为社会工作服务分析 |
6.3.1 企业工人酗酒行为社会工作服务优势分析 |
6.3.2 企业工人酗酒行为社会工作服务困境分析 |
6.3.3 社会工作者介入企业工人酗酒行为挑战分析 |
6.4 企业工人酗酒行为社会工作服务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医学生烟草依赖、酒精使用障碍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
前言 |
第一章 中文版FTND、AUDIT量表在医学生中的信效度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量表的汉化 |
1.1.2 调查对象的确定 |
1.1.3 调查方法和质量控制 |
1.2 结果 |
1.2.1 一般情况 |
1.2.2 中文版FTND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
1.2.3 中文版AUDIT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
1.3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医学生烟草依赖、酒精使用障碍横断面研究 |
2.1 对象与方法 |
2.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1.2 样本量的计算 |
2.1.3 调查对象的确定 |
2.1.4 调查方法和质量控制 |
2.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一般情况 |
2.2.2 影响医学生吸烟的单因素分析 |
2.2.3 影响医学生吸烟的多因素分析 |
2.2.4 影响医学生烟草依赖程度的单因素分析 |
2.2.5 影响医学生烟草依赖程度的多因素分析 |
2.2.6 影响医学生酒精使用障碍的单因素分析 |
2.2.7 影响医学生酒精使用障碍的多因素分析 |
2.3 讨论 |
2.3.1 医学生吸烟影响因素分析 |
2.3.2 医学生烟草依赖影响因素分析 |
2.3.3 医学生酒精使用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
2.3.4 医学生吸烟和饮酒交互作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医学生酒精使用障碍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3.1 对象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
3.2 结果 |
3.2.1 影响因素的测量模型 |
3.2.2 医学生酒精使用障碍的测量模型 |
3.2.3 医学生酒精使用障碍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 |
3.2.4 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3.3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学生控烟、控酒策略与措施 |
4.1 医学生控烟策略与措施 |
4.1.1 抓住主要干预人群 |
4.1.2 团体干预 |
4.1.3 家庭管控 |
4.1.4 控烟教育 |
4.2 医学生控酒策略与措施 |
4.2.1 控酒教育 |
4.2.2 父母干预 |
4.2.3 同伴教育 |
4.2.4 政府和社会支持 |
参考文献 |
综述 酒精所致危害及相关量表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酒精使用情况调查及简短干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我国海洛因物质滥用人群治疗现状 |
1.2 酒精在MMT患者中使用情况 |
1.3 针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酒精简短干预 |
1.4 问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方案设计和样本量估算 |
2.2 研究对象 |
2.2.1 调查对象 |
2.2.2 简短干预试验对象 |
2.3 研究工具 |
2.4 研究流程 |
2.4.1 定量研究 |
2.4.2 定性研究 |
2.5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研究调查情况 |
3.2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饮酒行为的特点 |
3.2.1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基本信息 |
3.2.2 饮酒行为情况 |
3.2.3 饮酒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4 饮酒行为的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3.2.5 饮酒行为与吸食海洛因、服用美沙酮的关系 |
3.3 试验对象研究结果 |
3.3.1 干预组、对照组情况比较 |
3.3.2 干预前后酒精使用情况变化比较 |
3.3.3 干预前后心理健康因素情况变化比较 |
3.3.4 干预前后即时戒酒意愿、信心、可能性比较 |
3.3.5 干预前后即时饮酒行为改变动机比较 |
3.4 定性研究结果 |
3.4.1 简短干预的知识宣教 |
3.4.2 影响饮酒行为的因素 |
3.4.3 促使改变/保持饮酒行为的原因 |
3.4.4 简短干预的形式评价 |
第四章 讨论 |
4.1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基本特征 |
4.2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酒精使用情况 |
4.3 吸食海洛因、美沙酮维持治疗对于酒精使用的影响 |
4.4 简短干预的效果 |
4.5 简短干预在MMT门诊开展的可行性 |
4.6 研究创新点 |
4.7 研究局限性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8)大学生危险和有害饮酒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对象与方法 |
1.1对象 |
1.2调查方法 |
1.3研究内容与工具 |
1.3.1社会人口学特征 |
1.3.2家庭、同伴和学校环境情况调查表 |
1.3.3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l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AUDIT)[8] |
1.3.4 BIS-11量表中文版(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10] |
1.4质量控制 |
1.5数据分析方法 |
2结果 |
2.1调查完成情况 |
2.2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2.3家庭、同伴和学校环境情况 |
2.4大学生饮酒状况 |
2.5大学生冲动性水平 |
2.6大学生危险和有害饮酒相关因素分析 |
3讨论 |
(9)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中文版在我国应用状况的系统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工具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华南某片区部队官兵危险和有害饮酒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研究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工具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调查完成情况 |
2.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2.3 官兵饮酒状况 |
2.4 军人危险和有害饮酒相关因素分析 |
3 讨论 |
四、危险及有害饮酒的早期干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2]企业工人酗酒行为转变的个案介入研究[D]. 陈珊. 兰州大学, 2020(01)
- [3]饮酒筛查工具研究进展[J]. 吉华青,吉宁.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9(04)
- [4]医学生烟草依赖、酒精使用障碍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聪. 东南大学, 2018(05)
- [5]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酒精使用情况调查及简短干预应用研究[D]. 张蕾.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6]中文版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信度和效度评价[J]. 张聪,杨国平,李圳,李小宁,李洋,胡洁,张凤云,张徐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7(08)
- [7]安徽省农村老年人危险和有害饮酒及尼古丁依赖现状[J]. 赵凤,宫凤凤,黄玉君,赵冬冬,冯芳,陆姗姗,钱振中,胡彩云,赵媛媛,孙业桓.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7(03)
- [8]大学生危险和有害饮酒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徐赞,邓云龙.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1)
- [9]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中文版在我国应用状况的系统回顾[J]. 张辉,孙佳慧,杨凤池. 中国全科医学, 2015(35)
- [10]华南某片区部队官兵危险和有害饮酒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林汉,孙志国,刘荣,李逸鸿,杨仲利,汤文辉,李红政.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