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放工作面煤炭损失构成及提高资源回收率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史久林[1](2021)在《不同覆岩条件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放煤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放煤规律始终是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研究中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以不连沟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开展破碎覆岩、层状覆岩和含破碎层的层状覆岩,三种覆岩条件下顶煤放出规律的相关研究。首先,根据顶煤放出过程中待放区内的顶煤堆积密度变化,结合散体颗粒的Bergmark-Roose运动模型,对顶煤放出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匀变密度函数的放出体模型,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层状覆岩内的悬臂-铰接结构具有同步和异步的运动特征。其次,借助数值模拟软件中的线性和平行黏结力学接触模型,研究破碎覆岩、层状覆岩和含破碎层的层状覆岩对放煤规律的影响,揭示不同覆岩条件下放煤规律的内在联系,破碎覆岩物理力学性质与顶煤放出量间存在二次函数的关系,建立了破碎覆岩条件下全工作面平均顶煤回收率的量化模型;层状覆岩中悬臂结构失稳抑制顶煤放出作用最强,其次是铰接结构,层状覆岩中的破碎层能够缓冲覆岩结构运动的抑制作用。最后,基于研究成果提出水力压裂弱化顶板增加破碎岩层厚度的技术措施,不仅有助于提高顶煤回收率,同时能够有效弱化工作面矿压显现强度。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破碎顶煤颗粒放出过程中的堆积密度变化的匀变密度函数放出体模型。受采空区颗粒移动边界和支架的约束,顶煤堆积密度与放出截面、距放煤口距离呈正相关性。同时,层状覆岩内的多层坚硬岩层破断形成的“悬臂-铰接”结构,进一步改变了顶煤放出过程中的堆积密度,建立以放出截面半径为自变量的密度变化函数,结合Bergmark-Roose散体运动模型,建立匀变密度函数放出体模型。相较传统的恒定密度放出体模型,匀变密度模型横向变形量增大37.14%;径向呈压缩状态,压缩变形量减小27.27%,顶煤的放出体发育过程中横向扩展区域大于径向扩展区域。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破碎顶煤堆积密度随距放煤口的距离变化,从而改变了放出体的形态。引入匀变密度放出体模型更能真实的反应顶煤放出体的变化规律。(2)破碎岩层条件下岩层中的层厚、岩块粒径和摩擦系数与顶煤放出量均呈二次函数关系,存在影响顶煤放出量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破碎岩层厚度与顶煤厚度为1:1时,顶煤的初始放煤量、周期放煤量和回收率最大。破碎煤岩粒径比在1:1.6~1.7的区间内,顶煤的初始放煤量、周期放煤量和回收率最小;破碎煤岩摩擦系数比为1:4.2时,顶煤的初始放煤量、周期放煤量和回收率最大。(3)破碎岩层条件下顶煤放出体高度随工作面推进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但是周期放煤循环内的平均放出体高度大于1倍支架高度,小于2倍支架高度。放出体近似“下部三角形-上部局部圆形”的组合形态特征。初始放煤循环的放出体高度近似等于煤层厚度,且放出体形态呈现“下部三角形-上部局部椭圆”形态特征。由此建立破碎岩层条件下的全工作面顶煤回收率的量化模型。(4)对比研究了层状覆岩与含破碎岩层的层状覆岩条件下的放煤规律。层状覆岩的条件下,不规则垮落岩层的破断岩块的嵌入抑制了顶煤放出体形态的发育,使得各个放煤循环过程中放出体形态在“三角形”、“三角形-局部圆”和“三角形-局部椭圆”之间随机形成。悬臂结构失稳使得支架尾梁上部的待放顶煤区内强力链增加且向放煤口侧转移,改变了传统研究中的随顶煤放出待放区顶煤力链减弱的趋势。强力链的增加抑制破碎顶煤向放煤口的移动趋势,且破断岩块嵌入改变了煤岩分界线,使得顶煤放出量急剧减小,铰接结构失稳使得支架尾梁上部的待放顶煤区内强力链增加,但增加数量小于悬臂结构失稳,且其下部规则垮落带内岩块形成挤压拱,使得顶煤放出量虽然减小但影响程度小于悬臂结构失稳。悬臂结构的失稳对顶煤回收率影响最为显着。破碎层的存在能够有效弱化上部覆岩运动对顶煤放出过程的影响。(5)破碎覆岩、层状覆岩和含破碎层的层状覆岩对顶煤放出规律的影响,最终体现在周期放煤循环过程中顶煤放出体形态变化,但是对初始放煤阶段的顶煤放出体形态控制作用有限。(6)通过现场分析表明,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大-小”周期来压时顶煤回收率减小。采用水力压裂技术进行顶板弱化,能够减小覆岩运动对顶煤放出规律的影响,弱化后的顶煤回收率提高了15.08%。
刘一扬[2](2021)在《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放出规律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综放开采具有回采成本低、地质条件变化适应性强,高产高效等优势,已成为我国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方法之一。国内外学者围绕此项开采技术开展了大量理论与试验研究,并取得丰硕研究成果,但在顶煤放出率与工序设备的配合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究。首先,存在采出率相对较低的问题,因此,需要明确破碎后顶煤在支架上方的流动及放出规律,基于此规律指导放煤工艺的选取、放煤终止原则的确定,以尽可能的提高工作面回收率、降低含矸率;其次,综放开采工艺复杂,需针对工序与设备的时空配合关系开展研究,以使各工序间配合更加紧密,充分发挥设备生产能力。本文以王家岭煤矿12309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运用极限平衡理论研究了顶煤体采动应力场演化规律,揭示了应力场中顶煤的受力状态及破碎机理,并进行了顶煤破碎块度现场实测。以所测顶煤块度为依据,采用离散元颗粒流程序(PFC),建立散体放煤数值模型,探究了煤矸分界线动态演化规律及放出体形态特征。基于上述研究,设计了不同工艺参数组合的数值模拟试验,围绕多个放煤周期内的顶煤损失规律展开研究,明晰了不同放煤工艺参数对顶煤放出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合于12309工作面的合理放煤工艺参数及放煤终止原则。根据所得合理放煤参数,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综放开采工序与设备的时空配合关系。(1)推导得出综放采场塑性区及弹性区支承压力分布表达式,得到了支承压力峰值距煤壁的距离为14.8 m,影响范围为44.3 m,并绘制了分布曲线。结合莫尔应力圆分析了顶煤破碎机理,通过顶煤破碎块度现场实测,得到了粒径在4.0~9.2 cm、9.2~14.4 cm、14.4~19.6 cm、19.6~24.8 cm、24.8~30 cm的顶煤块体所占平均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8.96%、32.64%、23.47%、12.53%、12.40%。通过对不同块度的放出块体数量统计,得到了随着块度的增大,放出块体数量逐渐减少的规律。(2)研究了初始放煤及周期放煤过程中煤矸分界线的动态演化规律。设置标记点分析了等时间间隔内,不同位置的煤矸运移轨迹及速度,并运用抛物线描述了煤矸分界线形态。通过反演放出体发现,对于初始放出体与放煤时间较长时的周期放出体,整体形态为一个下部被支架掩护梁截割的椭球缺。而放煤时间较短时的周期放出体则类似于散体的突然垮塌。(3)设计不同放煤高度及放煤步距相互组合的9组数值模拟试验,统计得出多个步距内的顶煤流动差异及损失规律,并依据损失规律将煤损归纳为三种形式,分别阐述了三种煤损形式产生的机制。研究了放煤厚度及放煤步距对每一步距放煤量、放出煤矸颗粒集合体、采空区遗煤形态及不同损失位置的遗煤量等放煤效果的影响规律。在考虑割煤回收率的前提下,确定了适合12309工作面的合理放煤工艺参数为3 m放煤厚度、0.8 m放煤步距,煤层回收率为87.51%。(4)考虑相邻步距放煤之间存在的联系,反演过量放煤放出体并将其分为4个分区,围绕各分区占比及可放遗煤损失位置开展研究,研究发现过量放煤放出的顶煤颗粒中,仅约1/3的颗粒为过量放煤可放遗煤,并基于低含矸率、高回收率,提出适合于12309工作面生产实际的放煤终止原则为“见矸关窗”。(5)阐释了综放开采各工序的协调关系以及设备的配合关系。根据所得12309工作面合理放煤参数,分别研究了采煤机割煤速度、放煤速度以及割煤-移架系统的可靠度,确定了前、后刮板输送机的运载协调关系。
陈天佑[3](2020)在《芦岭矿Ⅲ811工作面综放开采工艺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对于厚煤层的高产高效回收,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有利于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减小矿井生产建设投资成本。但同时综放开采又会带来不同于普通综采面的开采工艺及矿压显现问题。本文基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芦岭煤矿Ⅲ811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遇到的综放开采工艺、矿山压力显现规律以及松软煤壁片帮等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芦岭煤矿Ⅲ811综放工作面单月实际灰分进行统计分析,得知当前矿上实际采取的放煤方式煤炭损失量较大,为提高顶煤回收率,运用理论分析合理确定芦岭煤矿Ⅲ811综放工作面回采工艺参数,分析了不同综放回采工艺对开采效果的影响,针对工作面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综放回采工艺,最大程度提高顶煤冒放性,降低煤炭损失;为了解Ⅲ811综放工作面上覆岩层的活动规律,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综放工作面覆岩移动破坏特征进行相似条件模拟分析,从覆岩应力场、位移场以及塑性区破坏形态等方面对覆岩移动特征进行阐述,得到工作面覆岩受力和变形情况;通过对工作面现场矿压实测,分析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特征,掌握工作面来压规律,通过对回采巷道表面位移的深部位移实测数据分析,掌握综放工作面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从而揭示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工作面煤壁片帮机理,结合实验室相关实验,分析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型煤试样单轴压缩和抗剪特征应力-应变曲线,对Ⅲ811综放工作面煤壁片帮破坏特征进行分析,提出通过注水方式控制煤壁及顶煤稳定技术措施,并设计合理的注水参数。研究结果对类似综放工作面开采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图[61]表[11]参[89]
杜龙飞[4](2020)在《塔山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群组放煤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大同矿区塔山煤矿20m特厚煤层(3-5#煤)采用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采放不协调、放煤口上方煤流易成拱、顶煤放出率低、放煤效率低、丢煤现象严重等问题,并结合新形势下智能开采对放顶煤开采的冲击作用,使得放煤支架尾梁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成为可能,同时也为放煤工艺革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本文提出了“群组放煤”方式,即,沿工作面倾向方向,将n(n≥2)个相邻的放煤支架作为一组,在组内各支架协调联动作用下,有序打开放煤口并以一定角速度摆动尾梁,使煤矸分界面在放煤过程中始终有序缓慢沉降,以用于提高顶煤放出率、放煤效率和降低含矸率的放煤方法。围绕“群组放煤”方式,本文在地质和采放工艺实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群组放煤方式在塔山煤矿适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群组放煤方式下不同放煤方式、放煤支架组合数、顶煤运移及煤矸分界面特征对顶煤放出率及放煤效率的影响;统计分析了单架放煤和群组放煤条件下顶煤放出效果;根据塔山煤矿实际生产情况,在8222工作面展开了工业性试验,确定了适用于塔山煤矿的合理群组放煤方式,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同时也为同煤集团类似地质条件下特厚煤层开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是:(1)分析群组放煤方式在塔山煤矿应用的可行性,针对影响顶煤冒放性的几个因素,着重使用节理裂隙分布分形维数从量化角度分析了顶煤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对顶煤冒放性的影响,得出塔山煤矿适宜采用群组放煤方式进行放煤作业。(2)根据松散介质颗粒流动基本假设和煤矸颗粒运动公式,建立群组放煤方式的顶煤放出数学模型,并得出顶煤放出体数学表达式;揭示放顶煤开采群组放煤方式下放出体发育过程,通过空间坐标关系和拟合方法,推导出不同支架组合数放煤条件下顶煤放出体方程;放煤过程中,煤矸颗粒沿着最小阻力路径以近似直线的轨迹向放煤口移动,煤矸分界面近似为倒置的正态分布曲线。(3)单架放煤方式下,放煤口尺寸较小,放煤过程中易在放煤支架后上方形成阻碍顶煤放出的“放煤拱”,顶煤放出率不超过77%,放煤效率极低;顶煤越厚,受“放煤拱”影响程度越大,呈不规则块状分布的采空区遗煤量越多。(4)多架同时放煤增加了放煤口尺寸,顶煤松动范围扩大,煤矸颗粒间相互挤压作用力减小,冒放速度加快,难以形成稳定的“放煤拱”结构;同时放煤架数越多、顶煤越厚,煤矸分界面迹线越长,煤矸交互影响范围越大,易出现“局部凹陷”现象,采空区遗煤增加;顶煤放出率处于72.8%~83.4%,有一半能达到80%以上,放煤效率提高了2~9倍。(5)等量差动放煤使放煤口有序错动打开,放煤过程中待放顶煤体提前分级松动,且不会出现“放煤拱”结构;等量差动放煤“量”值越小,煤矸分界面越平缓,待放顶煤均匀沉降,煤矸互层厚度越小,采空区遗煤量也最少,放煤效果最好;顶煤放出率处于77.6%~96.2%,有六成能达到90%以上,放煤效率提升了2~7倍。(6)针对塔山煤矿20m特厚煤层开采实际,采用两架和三架同时放煤方式在8222工作面开展工业试验,使得该工作面顶煤放出量、顶煤放出率、放煤效率均得到很大提高,既攻克了矿方的生产难题,也为相同地质条件的综放矿井提供了群组放煤理论技术支撑,同时为放顶煤开采智能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王业飞[5](2019)在《底板起伏条件下综放工作面回采工艺及破碎煤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层底板褶皱起伏变化影响工作面的正常生产,而且煤岩交界面处煤岩破碎易冒,影响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本文以新景煤矿80117工作面底板褶皱起伏条件为背景,建立了工作面地质构造三维模型,分析了煤层底板在工作面走向及倾向的起伏变化特征,分析了不同回采轨迹条件下工作面设备稳定性、顶板活动规律以及对资源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在保证设备稳定和工作面安全生产条件下,以最大限度减少割底板岩石为原则的回采工艺。通过Surfer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分析得出了80117工作面煤层底板起伏特征,为现场工作面走向及倾向工艺调整及参数确定提供了依据。通过对新景煤矿综放工作面回采工艺及设备稳定性分析,确定了在工作面推进至底板起伏条件下的仰俯采角度和采煤机进刀参数,得出在过背斜时,仰采角度在10°-16°范围,过向斜沟部时,俯斜角度为16°。通过现场实践发现,在采动应力和构造应力叠加影响下,工作面煤岩交界处片帮冒顶严重,是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采用实验得出破碎煤岩体在注浆加固作用下,固结体强度得到一定的增强。通过UDEC数值计算分析得出了在注浆加固条件下的浆液扩散规律和固结效果,为现场注浆参数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场通过调整工作面的截割轨迹和仰俯采角度,大幅减少了采煤机截割底板岩石量,通过在破碎煤岩体内进行超前注浆加固,有效的维护了采场煤岩的稳定性,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正常推进,在底板较坚硬的局部区域通过预裂爆破方式,大大降低了采煤机的负荷。项目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和效益。该论文有图44幅,表4个,参考文献108篇。
徐森茂[6](2019)在《常村矿2206综放工作面提高采出率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家对煤炭行业进行了改革,关闭了许多中、小型矿井,导致煤炭产量有所降低。另外,由于开采深度的增加以及各种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如何实现煤炭的高产高效成为了煤炭行业研究的关键点。因此本文以常村矿2206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对如何提高综放工作面的采出率进行了研究。(1)系统分析了常村矿2206综放工作面采出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工艺损失、初采损失、末采损失、端头损失以及煤柱损失,分别计算了各种损失因素所造成的煤炭损失量。并对顶煤的冒放性进行了分析。(2)通过研究相似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预测了2206工作面的初次垮落步距。为了减少初采期间煤炭损失,提出了支护解除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认为,通过支护解除技术,减小了顶煤的初次垮落步距,提高了初采期间的煤炭产量。(3)为了减少末采期间煤炭损失,提出了水力压裂切顶技术。根据常村矿2206综放工作面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水力压裂钻孔布置方案。通过水力压裂切顶,破坏了停采线附近上方顶板的“悬臂梁”结构,降低了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减小了停采线护巷煤柱的宽度,提高了末采期间煤炭产量。(4)针对区段煤柱过宽而造成煤炭资源浪费的问题,对区段煤柱的合理留设宽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区段煤柱合理留设宽度为20m。通过减小区段煤柱的宽度,减少了煤柱的损失量,提高了采出率。(5)在常村矿2206综放工作面进行了支护解除、水力压裂切顶和合理留设煤柱的工业性试验。最终2206工作面煤炭产量增加了77081t,提高了5.34%的采出率。
高士岗[7](2018)在《柳塔煤矿东部盘区Ⅱ-3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综放开采是特厚煤层的主要开采方法之一,但随着割煤和放煤高度的增加,将带来矿压显现剧烈、工作面煤壁片帮严重、顶煤采出率低、瓦斯涌出量大等突出问题。在柳塔煤矿东部盘区实施综放开采实验,对今后神东矿区特厚煤层(大于6m)的合理开采、最大的提高煤炭回收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柳塔煤矿东部盘区Ⅱ-3煤层综放开采技术、经济、安全等方面的分析论证取得如下成果:(1)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冒放行分析,Ⅱ-3煤层可以在矿压作用下垮塌,但落煤块度较大,尤其在初次开采时需要强行放顶,以便降低顶煤突然大面积垮塌对工作面形成的冲击。(2)通过工程类比和开采安全性分析,认为在柳塔煤矿东部Ⅱ-3煤层实施综放开采,完全可以达到安全、高产、高效、高回收率生产目的。(3)综放工作面设计长度260m,采煤机割煤高度3.5m,平均放煤高度2.08m,采放比1:0.59,不仅满足国家《煤矿安全规程》68条要求,同时还可以整体工作面回收率。(4)工作面日进9刀,一刀一放,采煤机截深与放煤步距均为0.8m;工作面年生产能力可达300万t,工作面资源回收率为86.4%。(5)支架选择ZF8600/19/38低位正四连杆放顶煤支架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既可以提供高强度支护、满足浅埋深矿压要求,又具有较强的顶煤放出能力和破大块煤功能。同时可实现集团内综放支架结构的标准化。(6)工作面前后部输送机采用垂直布置方式,工作面不采用端头过渡支架,实现全长工作面放煤,不仅可以提高顶煤回收率,同时也有利于工作面设备管理。(7)在柳塔东部相同开采条件下,大采高比综放开采每产100万t煤,多丢失18万t煤量。若每吨煤按50元纯利润计算,实施综放开采每年比采用大采高开采多赢利27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初步估算综放工作面设备需投资约7982万元。而采用大采高则需1.26亿元。在Ⅱ-3煤层实施综放开采,既技术可行,又经济合理。综放开采技术可应用大功率大采高电牵引采煤机、大工作阻力高可靠性强力高效放顶煤液压支架、大槽宽大运量高强度前后部刮板输送机等成套装备,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刘闯[8](2018)在《综放工作面多放煤口协同放煤方法及煤岩识别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综放开采的多放煤口协同放煤方法及煤岩识别技术是实现综放工作面自动放煤或智能放煤的关键。本文以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为手段,研究了多放煤口协同放煤条件下的放煤方式、放煤口宽度、以及煤岩运动特征等对顶煤回收率和放煤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多放煤口与单放煤口条件下的放煤效果,建立了多放煤口起始放煤方式的的算法模型。提出了微波照射—红外探测主动式煤岩识别方法,从煤、矸石的物理、化学特性出发,利用扫描电镜试验、X衍射试验、比热容值和电性参数测试实验,获取了煤、矸石的化学元素组成、矿物成分组成、比热容值大小,以及相对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值,从理论上揭示了该识别方法的科学性,在实验室验证了该识别方法的可行性,为解决多放煤口协同放煤过程中煤、矸快速准确识别提供了理论和试验基础。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多放煤口起始放煤时,n个放煤口同时开启放煤,然后以一定的时间间隔逆次关闭各放煤口的“多放煤口同时开启逆次关闭”的起始放煤方法,根据放煤口放煤影响范围,以及顶煤冒落过程中的速度方程和顶煤颗粒运动方程,建立了多放煤口起始放煤方式的算法模型。(2)揭示了综放面多放煤口放煤过程中,放煤口上方由于顶煤松动程度不同,煤岩分界面形态呈“回勾”状现象;顶煤厚度越小,形成平滑倾斜的煤岩分界面所需同时打开的放煤口数量越少,煤岩分界面曲线越平缓,混矸现象越少,各个放煤口顶煤放出量越均匀,顶煤回收率越高,反之亦然。(3)在多放煤口放煤条件下,放煤过程中的煤岩分界面相对平滑,顶煤回收率随同时开启的放煤口数量增加而增大,顶煤回收率在77.9%90.5%,多数能够达到85%左右。在单放煤口放煤条件下,顶煤冒落过程中形成的煤矸分界面形态与顶煤厚度相关,当顶煤厚度小于8.0 m时,煤矸互层不严重,煤矸分界面较规整,当顶煤厚度大于8.0 m小于24.0 m时,煤矸互层严重,单轮顺次放煤的顶煤回收率在73.2%84.9%。(4)进行了大量的煤和矸石的化学成分、物理电性参数及微波照射试验,结果表明,煤和矸石在微波照射前后表现出不同的温度变化是由于煤和矸石中所含的极性分子数量不同引起的。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微波照射前后的煤、矸石温度变化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通过红外热成像仪能够精确的获取煤、矸石之间的差异大小。基于此,提出了微波加热-红外探测的主动式煤矸识别方法,并在实验室验证了该识别方法的可行性。(5)从文中的试验样品试验结果得出,在相同微波照射条件下,煤吸收微波的能力是矸石的1.3倍,煤升高温度的平均速率约是矸石的1.5倍;煤、矸石在吸收相同微波能量的条件下,煤升高的平均温度是矸石的1.15倍;颗粒尺寸为4.75mm,1.40 mm,0.60 mm和0.30 mm下的煤样品在微波照射前后,温度升高量分别为相同尺寸矸石样品的1.3倍、1.7倍、2.0倍和2.3倍。
时成忠[9](2017)在《兖州矿区综放端头区煤岩的失稳冒放规律及放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绝大部分综放工作面两端头不放煤或放少量顶煤,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后部刮板输送机采用端头卸煤方式而使机头、机尾部位抬高,导致排头支架后部放煤空间狭小不利于放煤造成端头区端头区煤炭难以回收。因此本文结合端头交叉侧卸垂直布置方式,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工程实践及实测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开展了综放面端头区设备布置方式及放煤空间确定、端头区煤岩的失稳垮落规律、煤岩体的运移、冒放规律以及端头区放煤工业性试验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以兖州矿区典型矿井综放开采现状为基础,分析端头区的顶煤损失情况、工作面的顶煤损失率,研究端头区放煤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为相应技术对策的提出提供依据。研究端头区设备布置方式由端卸改为交叉侧卸的空间特点以及对于端头放煤所带来的优势,进而确定了端头放煤的空间范围。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工作面端头顶板破断后的大小块体铰接模型,揭示了综放工作面端头放煤后的端头破断顶板结构的相似性与整体运移规律;通过3DEC数值模拟,建立综放工作面端头区煤岩层计算模型,研究了端头区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分布规律、顶煤和顶板随工作面开采垮落失稳特征以及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等,为现场端头区顶煤的放出提供了依据。通过PFC3D研究不同顶煤硬度、放煤区域和工艺参数对端头区煤岩放落流动的影响规律以及顶煤回收率,对端头区顶煤进行了易放性分区提出了端头放煤原则,确定了端头放煤合理放煤区域和工艺参数。结合兖州矿区东滩煤矿1306综放工作面的实际条件,进行了端头区放煤的现场应用,并实测分析工作面端头区顶煤运移规律、顶板活动规律、支架承载规律、巷道围岩变形规律、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等,提出并实施了提高端头区顶煤冒放性与回收率的技术措施。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龚真鹏[10](2013)在《提高小窑破坏区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了红会一矿小窑破坏区的特征和小窑破坏区综放工作面煤炭损失的原因,通过优化工作面几何参数、减少区段煤柱损失、研究工作面支架和配套设备适应性、选择合理的回采工艺以及确定合理的顶煤预先弱化等措施,提高了红会一矿小窑破坏区综采面煤炭的回收率,为保证安全高效地开采煤炭资源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综放工作面煤炭损失构成及提高资源回收率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放工作面煤炭损失构成及提高资源回收率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覆岩条件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放煤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运动规律研究现状 |
1.2.2 综放开采顶煤冒放性研究现状 |
1.2.3 顶煤块度对放出规律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4 顶煤放出规律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特厚煤层顶煤放出体及层状覆岩运动特征研究 |
2.1 破碎顶煤放出规律 |
2.1.1 破碎顶煤的破坏机理分析 |
2.1.2 破碎顶煤的滑移失稳 |
2.1.3 理想条件下顶煤放出体模型 |
2.2 堆积密度对顶煤放出体模型的影响 |
2.3 支架尾梁对顶煤放出规律的影响 |
2.4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层状覆岩结构演化 |
2.4.1 覆岩结构形态分析 |
2.4.2 组合悬臂结构运动特征 |
2.4.3 铰接结构垮落特征 |
2.4.4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同覆岩条件下顶煤放出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3.1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数值模型构建 |
3.1.1 模拟接触参数的确定 |
3.1.2 整体颗粒力学模型建立 |
3.2 破碎岩层对顶煤放出规律的影响分析 |
3.2.1 不同破碎岩层厚度对顶煤放出规律的影响 |
3.2.2 破碎岩块粒径对顶煤放出规律的影响 |
3.2.3 颗粒摩擦系数对顶煤放出规律的影响 |
3.2.4 放出体形态变化规律 |
3.2.5 顶煤回收率量化 |
3.3 层状覆岩对顶煤放出规律的影响 |
3.3.1 初始模型建立 |
3.3.2 层状覆岩运动与顶煤放出规律的研究 |
3.3.3 层状覆岩运动与顶煤回收率的影响 |
3.4 含破碎岩层的层状覆岩对顶煤放出规律的影响 |
3.4.1 初始模型建立 |
3.4.2 含破碎岩层覆岩运动与顶煤放出规律的研究 |
3.4.3 含破碎层的覆岩运动对顶煤回收率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含破碎岩层的层状覆岩对放煤规律的试验研究 |
4.1 工程背景 |
4.2 煤岩物理力学性质测试 |
4.3 物理相似模拟试验设计 |
4.3.1 试验装置设计 |
4.3.2 模拟试验设计方案 |
4.4 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
4.4.1 初始放煤循环阶段煤岩分界线动态演化 |
4.4.2 周期放煤循环阶段煤岩分界线动态演化 |
4.4.3 覆岩运动与煤岩分界线变化规律 |
4.4.4 覆岩运动与顶煤回收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煤回收率优化措施 |
5.1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概况 |
5.2 工作面上部覆岩结构形态判定 |
5.3 局部顶板弱化措施 |
5.4 弱化效果分析 |
5.4.1 弱化前矿压显现与顶煤回收率分析 |
5.4.2 弱化后矿压显现与顶煤回收率分析 |
5.5 微震系统监测弱化效果 |
5.5.1 监测系统布置方案 |
5.5.2 微震监测能量事件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放出规律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综放开采顶煤放出规律研究现状 |
1.2.2 综放开采工艺参数研究现状 |
1.2.3 设备与工序配合关系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厚煤层赋存条件及顶煤破碎机理分析 |
2.1 王家岭煤矿厚煤层地质赋存条件 |
2.1.1 王家岭煤矿井田概况 |
2.1.2 王家岭煤矿12309 工作面概况 |
2.2 顶煤体采动应力场演化规律及顶煤破碎机理分析 |
2.2.1 采动应力场特征概述 |
2.2.2 塑性区应力分布 |
2.2.3 弹性区应力分布 |
2.2.4 顶煤破碎机理分析 |
2.3 顶煤破碎块度现场实测 |
2.3.1 现场实测 |
2.3.2 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综放开采顶煤放出规律研究 |
3.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2 煤矸分界线动态演化规律 |
3.2.1 初始放煤煤矸分界线演化规律 |
3.2.2 周期放煤煤矸分界线演化规律 |
3.3 综放开采放出体形态特征研究 |
3.3.1 初始放煤放出体形态特征 |
3.3.2 周期放煤放出体形态特征 |
3.3.3 初始放出体与周期放出体的差异 |
3.4 煤矸分界线与顶煤放出体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顶煤损失规律及放煤工艺参数的确定 |
4.1 试验方案的设计 |
4.2 不同放煤参数的顶煤损失规律研究 |
4.2.1 不同的顶煤损失形式 |
4.2.2 放煤厚度对放煤效果的影响 |
4.2.3 放煤步距对放煤效果的影响 |
4.3 合理放煤参数的确定 |
4.4 合理参数下放煤终止原则的研究 |
4.4.1 过量放煤放出体分区 |
4.4.2 各分区占比研究 |
4.4.3 可放遗煤损失规律研究 |
4.4.4 放煤终止原则的分析及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放开采工序与设备时空配合关系研究 |
5.1 综放开采工序协调关系分析 |
5.1.1 工序协调关系 |
5.1.2 工序匹配优化原则 |
5.2 综放开采设备配合关系研究 |
5.2.1 设备配套的重要性 |
5.2.2 设备配合关系 |
5.2.3 12309工作面设备型号 |
5.3 采支放工序配合关系 |
5.3.1 采煤机割煤速度的确定 |
5.3.2 放煤速度的确定方法 |
5.3.3 移架速度的选择 |
5.3.4 移支速度关系分析 |
5.4 前后输送机运载协调关系 |
5.4.1 前部刮板输送机运输能力 |
5.4.2 后部刮板输送机运输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芦岭矿Ⅲ811工作面综放开采工艺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综放开采技术及回采工艺研究现状 |
1.2.2 综放开采矿山压力显现研究现状 |
1.2.3 综放开采煤壁稳定控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况 |
2.1 工作面位置 |
2.2 煤层及顶底板条件 |
2.3 回采巷道的布置 |
3 一次采放全高大采放比回采工艺研究 |
3.1 综放开采工艺 |
3.2 Ⅲ811综放工作面灰分计算分析 |
3.3 顶煤冒放性影响因素分析 |
3.4 Ⅲ811综放工作面回采工艺分析 |
3.4.1 放煤间距 |
3.4.2 放煤步距 |
3.4.3 放煤方式 |
3.4.4 放煤方向分析 |
3.5 提高顶煤回收率的方法 |
3.5.1 工作面回采过程顶煤损失构成 |
3.5.2 提高顶煤回收率的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 综放开采覆岩移动及破坏特征数值分析 |
4.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1.1 计算模型与参数 |
4.1.2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及网格的划分 |
4.2 数值模拟方案 |
4.2.1 计算模型方案及模拟步骤 |
4.2.2 岩石力学参数的选取 |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工作面应力场分析 |
4.3.2 覆岩位移场分析 |
4.3.3 塑性区破坏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现场实测 |
5.1 现场观测内容及观测方法 |
5.2 Ⅲ811综放工作面基本顶来压统计分析 |
5.3 支架工作特性与适应性分析 |
5.3.1 支架工作特性分析 |
5.3.2 液压支架适应性分析 |
5.4 回采巷道矿压监测 |
5.4.1 巷道表面位移监测 |
5.4.2 巷道围岩深基点位移观测 |
5.5 本章小结 |
6 松软破碎煤层回采煤壁注水稳定控制技术 |
6.1 煤壁片帮形式和片帮机理 |
6.1.1 煤壁片帮形式 |
6.1.2 煤壁片帮机理 |
6.2 煤壁注水力学性质试验分析 |
6.2.1 现场煤样水分测定 |
6.2.2 实验室煤样制备 |
6.2.3 煤样含水率与干燥时间变化规律 |
6.2.4 不同含水率煤样单轴压缩实验 |
6.2.5 不同含水率煤样剪切实验 |
6.3 煤壁注水参数设计 |
6.3.1 煤壁注水几何参数 |
6.3.2 煤壁注水物理参数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塔山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群组放煤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放顶煤开采放煤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放顶煤开采放煤工艺研究现状 |
1.2.3 放煤理论及工艺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群组放煤方式适应性分析 |
2.1 塔山煤矿 8222 智能化综放工作面概况 |
2.2 8222 综放工作面特厚煤层赋存情况 |
2.3 塔山煤矿特厚煤层顶煤冒放性评价 |
2.3.1 8222 工作面煤岩物理力学特征 |
2.3.2 8222 工作面顶煤节理裂隙发育特征 |
2.3.3 8222 工作面顶煤冒放性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群组放煤顶煤放出规律研究 |
3.1 GDEM数值模拟软件单元算法原理 |
3.2 群组放煤顶煤放出体形态理论研究 |
3.2.1 顶煤放出体形态理论分析 |
3.2.2 群组放煤顶煤放出体形态反演 |
3.3 群组放煤顶煤时空场耦合分析 |
3.3.1 群组放煤放出体发育过程分析 |
3.3.2 群组放煤顶煤运移轨迹分析 |
3.3.3 群组放煤煤岩分界面形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群组放煤顶煤放出效果分析 |
4.1 群组放煤数值模型建立 |
4.2 放顶煤开采顶煤放出效果分析 |
4.2.1 单架放煤顶煤放出效果 |
4.2.2 多架同时放煤顶煤放出效果 |
4.2.3 等量差动放煤顶煤放出效果 |
4.3 单架放煤、多架同时放煤与等量差动放煤顶煤放出效果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群组放煤效果现场工业实践 |
5.1 塔山煤矿 8222 智能化综放工作面设备配套情况 |
5.2 塔山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现场应用效果评价 |
5.2.1 单架放煤方式现场应用效果 |
5.2.2 多架同时放煤方式现场应用效果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底板起伏条件下综放工作面回采工艺及破碎煤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底板起伏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
2.1 80117工作面基本情况 |
2.2 80117工作面三维地质建模 |
2.3 底板起伏条件下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底板起伏条件下综放工作面回采工艺分析 |
3.1 倾向方向工作面轨迹分析 |
3.2 走向方向工作面轨迹分析 |
3.3 底板起伏条件下综放工作面煤炭损失分析 |
3.4 影响工作面推进速度主要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构造区破碎煤岩注浆加固控制 |
4.1破碎煤岩体注浆加固实验 |
4.2 破碎煤岩块注浆加固数值模拟 |
4.3 工作面破碎煤岩注浆加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实践 |
5.1 工作面回采设备调整 |
5.2 煤岩破碎区的注浆加固控制 |
5.3 坚硬底板爆破预裂 |
5.4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常村矿2206综放工作面提高采出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2206综放工作面采出率影响因素 |
2.1 2206 综放工作面概况 |
2.2 2206 综放工作面煤炭损失因素分析 |
2.3 2206 综放工作面顶煤冒放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2206综放面初采和末采期间提高采出率研究 |
3.1 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
3.2 支护解除技术提高初采期间采出率 |
3.3 水力切顶技术提高末采期间采出率 |
3.4 本章小结 |
4 减少煤柱损失的合理煤柱宽度留设技术 |
4.1 2206 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
4.2 合理煤柱宽度留设技术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2206综放工作面提高采出率的工业性试验 |
5.1 初采期间支护解除的工业性试验 |
5.2 末采期间水力压裂切顶的工业性试验 |
5.3 合理留设煤柱宽度的工业性试验 |
5.4 经济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柳塔煤矿东部盘区Ⅱ-3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目的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东部盘区Ⅱ-3煤层特征分析 |
2.1 井田位置及交通 |
2.2 井田构造 |
2.3 可采煤层 |
2.4 煤质与用途 |
2.6 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 |
2.7 瓦斯、煤尘、煤的自燃及地温特征 |
2.7.1 瓦斯特征 |
2.7.2 煤尘特征 |
2.7.3 煤层自燃特征 |
2.7.4 地温特征 |
2.7.5 矿井涌水量 |
2.8 井田东部盘区概况 |
3 东部盘区Ⅱ-3 煤层合理采煤方法选择 |
3.1 分层综放开采法 |
3.2 综放开采法 |
3.3 大采高综放开采法 |
3.4 Ⅱ-3 煤层合理采煤方法选择 |
3.4.1 分层综放开采可行性分析 |
3.4.2 大采高综放开采可行性分析 |
3.4.3 综放开采可行性分析 |
4 东部盘区Ⅱ-3 煤层综放开采适应性分析 |
4.1 Ⅱ-3 煤层顶煤冒放性分析 |
4.2 东部盘区Ⅱ-3 煤层综放开采数值模拟分析 |
4.3 与类似条件矿井的类比分析 |
4.4 柳塔煤矿东部Ⅱ-3 煤层综放开采分析结论 |
5 首采2307 综放工作面参数确定 |
5.1 2307 工作面基本参数确定 |
5.1.1 2307 综采工作面推进长度 |
5.1.2 2307 综采工作面割煤与放煤高度 |
5.1.3 滚筒采煤机截深与放煤步距 |
5.1.4 2307 工作面日循环数 |
5.2 2307 工作面生产能力计算 |
5.3 综放工作面回采率分析 |
5.3.1 初采损失计算方法 |
5.3.2 末采损失计算方法 |
5.3.3 端头损失计算方法 |
5.3.4 工艺损失计算方法 |
5.4 综放与大采高工作面回收率分析 |
6 工作面设备选型 |
6.1 输送机机头布置方式 |
6.2 放顶煤液压支架选型 |
6.2.1 两柱与四柱式综放支架对比 |
6.2.2 工作阻力计算 |
6.2.3 支架的主要技术参数确定 |
6.3 采煤机选型 |
6.4 前部输送机和后部输送机选型 |
6.4.1 前部刮板输送机选型 |
6.4.2 后部刮板输送机选型 |
6.4.3 顺槽转载机选型 |
6.4.4 破碎机 |
6.5 顺槽胶带输送机选型 |
6.6 乳化液泵及喷雾泵站 |
6.7 首采综放工作面设备初步选型 |
6.8 大采高综采设备初步配套 |
6.9 工作面劳动组织方案 |
6.10 工作面经济技术指标 |
7 主要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综放工作面多放煤口协同放煤方法及煤岩识别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现状 |
1.2.1 放顶煤开采研究现状 |
1.2.2 综放面放煤方式优化研究现状 |
1.2.3 煤岩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综放工作面多放煤口协同放煤方法研究 |
2.1 多放煤口协同放煤定义 |
2.2 起始放煤过程研究 |
2.2.1 起始放煤方法研究 |
2.2.2 顶煤移动边界计算 |
2.2.3 起始放煤方法理论计算法 |
2.2.4 起始放煤方法估算法 |
2.3 中间放煤过程研究 |
2.3.1 中间放煤方法研究 |
2.3.2 顶煤放出量分析 |
2.3.3 顶煤放出口放出速度分布 |
2.3.4 煤岩分界面特征分析 |
2.4 末端放煤过程研究 |
2.5 多放煤口协同放煤的影响因素分析 |
2.5.1 顶板稳定性对协同放煤的制约 |
2.5.2 瓦斯浓度对协同放煤的制约 |
2.5.3 后部刮板机输送能力对协同放煤的制约 |
2.5.4 粉尘浓度对协同放煤的制约 |
2.5.5 大块度顶煤的破碎对协同放煤的制约 |
2.5.6 多放煤口放煤对顶煤成拱的影响 |
2.5.7 多放煤口协同放煤计算实例 |
2.6 本章小结 |
3 综放工作面不同放煤方法数值模拟 |
3.1 工程背景 |
3.1.1 顶煤冒放性分析 |
3.1.2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测试 |
3.2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
3.3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3.3.1 工作面倾向方向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3.3.2 工作面走向方向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3.4 工作面倾向方向单放煤口放煤数值模拟 |
3.4.1 顶煤放出特征分析 |
3.4.2 顶煤放出量统计分析 |
3.5 工作面倾向方向多放煤口协同放煤数值模拟 |
3.5.1 多放煤口起始放煤方式检验 |
3.5.2 起始放煤过程模拟 |
3.5.3 中间放煤过程模拟 |
3.5.4 末端放煤过程模拟 |
3.5.5 顶煤放出量统计分析 |
3.6 单放煤口与多放煤口放煤效果对比 |
3.7 工作面走向方向放煤步距数值模拟 |
3.8 本章小结 |
4 煤岩识别机理研究 |
4.1 微波与红外热成像介绍 |
4.2 微波加热材料机理研究 |
4.2.1 微波加热原理介绍 |
4.2.2 微波加热效率计算 |
4.2.3 微波的穿透深度计算 |
4.2.4 微波的加热特点 |
4.3 煤、矸石化学成分分析 |
4.3.1 煤、矸石元素特征分析 |
4.3.2 煤、矸石成分特征分析 |
4.4 煤、矸石物理性质测试 |
4.4.1 煤、矸石比热容值测试 |
4.4.2 煤、矸石电性参数测试 |
4.5 微波照射-红外探测煤岩识别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煤岩识别方法实验室试验 |
5.1 试验方案制定 |
5.1.1 试验目的 |
5.1.2 试验仪器及材料 |
5.1.3 样品制备 |
5.1.4 试验方法 |
5.2 试验过程 |
5.2.1 样品准备 |
5.2.2 试验流程 |
5.3 试验结果 |
5.3.1 试验数据判断 |
5.3.2 试验数据分析 |
5.3.3 试验结果分析 |
5.4 工业性应用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兖州矿区综放端头区煤岩的失稳冒放规律及放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2 兖州矿区综放开采端头区顶煤损失率现状及分析 |
2.1 东滩矿综放工作面端头区顶煤损失分析 |
2.2 鲍店矿综放工作面端头区顶煤损失分析 |
2.3 综放面端头区顶煤的损失形式及原因分析 |
2.4 综放面端头放煤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
2.5 小结 |
3 综放工作面端头区设备布置及放煤空间确定 |
3.1 常规(现有)布置方式及存在问题 |
3.2 交叉侧卸垂直布置方式及其优势 |
3.3 放煤空间确定 |
4 综放工作面端头区煤岩的失稳垮落规律 |
4.1 综放工作面端头顶板块体结构的受力特征及其失稳条件 |
4.2 综放工作面端头区煤岩失稳垮落规律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 综放工作面端头区围岩应力场分布规律及顶煤(板)垮落失稳特征 |
4.4 端头区放煤对围岩应力场分布及回采巷道稳定性的影响 |
4.5 端头区顶煤垮落失稳特征及煤岩运移规律 |
4.6 本章小结 |
5 综放工作面端头区煤岩的冒放规律及合理工艺参数研究 |
5.1 模型的建立及方案 |
5.2 端头不同放煤区域顶煤的冒放规律 |
5.3 不同煤层硬度端头顶煤冒放规律 |
5.4 不同采放比端头顶煤冒放规律 |
5.5 端头区放煤工艺参数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应用 |
6.1 1306综放工作面概况 |
6.2 综放工作面端头顶煤运移规律 |
6.3 1306综放面端头区放煤应用及效果分析 |
6.4 综放面端头区矿压显现规律 |
6.5 经济及社会效益 |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提高小窑破坏区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井主采煤层及小窑概况 |
2 小窑破坏后给综放开采造成的问题 |
2.1 小窑破坏区工作面煤炭损失分析 |
2.2 无法合理的布置正规的回采工作面 |
2.3 巷道施工难度大 |
2.4 工作面无法实施正常的开采 |
3 提高综放工作面回收率的措施 |
3.1 优化工作面几何参数, 减少区段煤柱损失 |
3.2 提高工作面支架及配套设备适应性 |
3.3 选择合理的回采工艺 |
3.4 确定合理的顶煤预先弱化技术 |
3.4.1 初采阶段顶煤弱化技术 |
3.4.2 正常回采阶段顶煤弱化技术 |
3.4.3 顶煤预先深孔爆破及注水工艺 |
1) 钻孔: |
2) 装药: |
3) 封孔: |
4) 联线、放炮: |
5) 注水: |
4 结 语 |
四、综放工作面煤炭损失构成及提高资源回收率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覆岩条件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放煤规律研究[D]. 史久林.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2]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放出规律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D]. 刘一扬.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芦岭矿Ⅲ811工作面综放开采工艺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 陈天佑.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4]塔山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群组放煤工艺研究[D]. 杜龙飞.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12)
- [5]底板起伏条件下综放工作面回采工艺及破碎煤岩控制研究[D]. 王业飞.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6]常村矿2206综放工作面提高采出率技术研究[D]. 徐森茂.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7]柳塔煤矿东部盘区Ⅱ-3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研究[D]. 高士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8]综放工作面多放煤口协同放煤方法及煤岩识别机理研究[D]. 刘闯.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
- [9]兖州矿区综放端头区煤岩的失稳冒放规律及放煤研究[D]. 时成忠.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1)
- [10]提高小窑破坏区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的研究与实践[J]. 龚真鹏. 煤炭工程,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