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陀着作年表》勘误补遗及其他(论文文献综述)
赵孝生[1](2021)在《论师陀作品的过客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当代文坛中,师陀是一朵暗暗盛开,不为众人瞩目的“奇葩”。动荡混乱的喧嚣时代中,师陀以文字坚守着自己的个性,不随波逐流,不谄媚于俗。过客形象是师陀作品中的重要意象,也是表达师陀人生思考的重要侧面。师陀通过对乡村、小城、都市三种空间中过客的刻画,勾勒出了当时国民的生存状态,完成了对片面生存的批判与理想生存的追寻。在对师陀作品较为全面地阅读后,本论文以作品中的过客形象为主要论述点,对师陀作品进行新的理解与阐释,挖掘师陀作品在当下文化语境中所具有的深层文化意蕴。论文的第一章主要论述过客形象的原型以及师陀作品中过客形象的成因。第二章以空间视角对师陀作品中的过客形象进行区分:一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乡土;二中国社会的纽带——小城;三是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都市。本文通过三种过客类型的详细解读,将师陀通过过客形象所反映的二十世纪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生存境遇展现在读者眼前。第三章是以文化批评的视角对过客形象做出价值判断,论述过客在双重空间下的失落困境,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注,以及作者所试图构建的新国民精神。第四章则是对师陀过客书写的艺术追求进行探讨。师陀对于个体生命的深入关注,使他的作品偏离了当时的主流话语,但是对于现代化进程更加深刻的现代社会,过客形象有着更深的现实意义。
李亚芳[2](2020)在《论1949年前后师陀思想和创作转型》文中提出师陀作为一位三四十年代比较活跃的现代作家,1949年之后继续坚持文学创作,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之后却成果寥寥。他如何为了适应新中国的历史情境而有意识地进行思想和创作上转型,以及在此过程中又遭遇了哪些困境与危机,将是我们主要关心的内容。一·斑窥豹,我们也有可能从中看到“转折时代”里同时代作家们在思想和文学上的某些转型线索,并进而对当代文学史的生成与构造有所体认。第一章主要论述师陀在建国初期的社会活动和思想改造。师陀身上的地主出身、沦陷区-国统区作家、非员三重政治身份,让他在建国初期处境尴尬。但在主观上,他愿意接受从职业作家到新中国文艺工作者身份的变化。为了体验生活、改造思想,他积极下乡参加土改运动,但实际的基层工作让他颇不适应。第二章主要分析1950年代前期师陀的创作情况。建国初期,师陀积极下乡“深入生活”,为创作搜集素材,但是创作与经验的脱节让他此时的创作面临危机,不但作品数量少,而且获好评的作品更少。不得已之下,师陀调用自己过去的写作经验,更多地从写作技巧的角度用力,试图弥补对现实经验的隔膜。第三章主要分析1950年代中后期师陀的创作情况。经历了长时间的土改工作,师陀的创作依然困难重重。作为“突围”的策略,他开始尝试更多的题材和体裁,写剧本,写诗,写游记散文。只是无论如何努力,师陀对自己的创作状况始终不满意。第四章试图分析师陀在建国之后深陷创作危机的缘故。在思想上,师陀建国前对革命若即若离的态度显示了他对革命更多的是道德上的同情,而非理念上的认同,而建国后他身上根深蒂固的启蒙主义情结始终牵扯和抵抗着他对革命话语的真正认同。在文学上,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渐建立起来的那套新的文学规范,与师陀既有的创作经验之间一直存在错位,使得他的创作举步维艰。师陀作为一位从旧时代走过来的新作家,或者说是在新时代努力创作的旧作家,他在1949年前后的思想和创作转型及其困境值得我们深思。
周光秀[3](2020)在《“安宁土”难寻 ——论师陀长篇小说《结婚》》文中研究说明师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相对低调,但一直都有受到关注的作家。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到现在,他的很多作品依旧生命长青,他在小说、散文以及戏剧上的创作才能得到不少研究者的肯定。他擅长刻画中原乡土世界,对都市也进行了关注与书写,长篇小说《结婚》就是师陀都市题材类作品的代表作。师陀在《结婚》中用不同的视角观看上海,从中传达出对都市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不同人物生命的思考。论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从人物的幻想世界、让人沦陷的都市“毁人炉”以及看似理想的乡间“安宁土”几个方面分析《结婚》中的城乡书写,探讨小说安宁难寻的寓言性主题。第二章分析《结婚》中在都市徘徊,寻觅“安宁土”的小人物,通过对小说人物努力追求都市人身份、寻求认同感,以及他们身上散发出的身心无寄的漂泊感的两种状态的分析来展示师陀对都市与乡土世界的言说。第三章从《结婚》来审视师陀文学创作的转型与回归,《结婚》是承接了师陀的乡土书写与都市书写的转折点。通过将《结婚》分别与师陀比较有代表性的《果园城记》《无望村的馆主》《马兰》和《荒野》等乡土、都市题材小说进行比较研究,来分析《结婚》与这些作品之间的关系,呈现师陀由乡土书写转向都市书写、又由都市书写回归乡土书写的创作轨迹,探索师陀创作转变的原因。第四章探讨文学史视野下的《结婚》,分析作为“可喜的收获”的《结婚》的价值。师陀作品的书写对象多为中原乡村或小城镇,但《结婚》是师陀笔触由乡村转向都市复杂多变的生活场景描写的成功尝试,也是师陀由乡土书写转向都市书写的节点。《结婚》刻画了沦陷时期的上海的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主要描写了胡去恶怀着“美的希望”在上海这个都市中的挣扎,他的挣扎又烙印着师陀在城乡之间的寻觅。“安宁土”正如胡去恶所怀揣着的“美的希望”,在师陀的乡土作品与都市作品中始终存在着一种对“安宁土”的“寻觅”。在这种一以贯之的坚持中可以体现出师陀对传统与现代、乡土与都市的思考与探寻。师陀始终在探索生命的意义和适合生命生存与发展的“安宁土”。
刘宁宁[4](2017)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师陀小说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1961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次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这个一直被人忽视的作家——师陀,列入了史册。从此重新拉开了对作家师陀及其作品的研究的序幕。尤其是八十年代之后,学界和评论界对于师陀的研究呈现繁荣之势,于是本文截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师陀小说的研究进行综述。
雷欢[5](2017)在《师陀主体创作三期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师陀是中国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位作家。近年来,研究师陀的相关论文数量增多,师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发展。但随着层次与质量的提升,师陀主体创作的整体研究仍是不多。1932-1945年是师陀创作的主体时期,在这段时间师陀创作的作品是最具影响力也最值得探究的。因此,本文拟从师陀主体创作的三个时期出发,探讨师陀思想情感和写作特色在主体时期的具体表现。抗战前期师陀的创作,带有左翼和京派写作的双重特色。一方面是对革命者的批判和对底层大众的同情,一方面则是诗化的风景描写和人物描写。师陀善于塑造女性形象,他批判麻木和不知反抗的女性,更同情这些女性。在师陀看来,女性的悲剧源于社会的黑暗。社会是黑暗的,人民更是麻木冷漠的,师陀继承了鲁迅的批判精神,通过批判看客和“吃人”,表达了民族觉醒的渴望。上海“孤岛”时期,师陀继续进行左翼和京派写作。只是随着时局的恶化,师陀不得不将创作的重心由左翼转向京派乡土写作。这一时期的师陀开始思考革命新女性的出路,因为生活在都市上海,他又批判都市女性的自私自利。鲁迅的批判精神依旧影响着师陀,同时因为困守上海,鲁迅乡土小说的创作模式,也得到了师陀的继承和发展。上海沦陷时期,时局变得更加紧张,比起“孤岛”时期,师陀行文中左翼思想的表达更加隐晦。师陀只能通过历史,通过世俗生活隐晦地表达抗日的思想。因为困守上海精神十分苦闷,这一时期师陀对乡土的怀念是多于人文批判的。同时,师陀对都市女性的深入思考,让他看到了都市女性背后的悲惨命运,在批判之外,师陀更同情这些女性形象。师陀看到了都市文化对人的摧残,通过鲁迅“吃人”在都市生活的延续,批判都市文化扭曲人性、残害生命。抗日战争对师陀而言是特别的,乡土生活和都市生活对师陀的影响是巨大的。通过师陀主体创作三个时期发表的作品,我们在了解师陀这十四年的创作历程和思想变化之外,也看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风貌,体会到了师陀身为一个知识分子不变的文学追求。
赵方方[6](2017)在《论师陀小说的矛盾性书写》文中研究说明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坛上,师陀自觉疏离于左翼、京派等主流文学,以不乏的理性批判精神和温婉沉静的气质,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对乡土爱恨交织的书写中,展现出现代知识分子在特殊时代背景下艰难的心路历程。本文以作家在建国前的小说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文本精读的基础上,以作家矛盾思绪为主要线索,通过分析作家对题材的选择和特殊处理、对人物的塑造、梳理矛盾状态的原由和写法特征等,来整体呈现其建国前的小说创作状况。全文共分三个部分,分别为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学界对师陀的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的选题依据和实际意义。正文共分三个章节:第一章,介绍师陀对题材的选择和特殊处理,及其独特风格的形成。师陀建国前的小说创作内容多为乡土生活,同时又几乎都有着诸如战争、匪患、饥荒等残酷现实背景,因此对西方帝国主义势力以及中国社会内部封建势力的控诉和批判贯穿其创作始终。但是,不同于左翼作家对类似题材的处理,师陀又通过淡化背景和注重写景而使作品整体上带有沉静温婉的气质,从而形成了“左翼的精神,京派的气质”这一相互矛盾同时又非常独特的风格。第二章,从四个角度梳理师陀笔下的人物及其特征,并总结他对以“人”为核心的文学主题的把握。纵观师陀的整体创作,笔者提炼出作家笔下的四类人物,同时剖析他对人物近乎对抗的矛盾情感状态,从而总结出作家怀着博大的情怀和深沉的情感对人的关注与思考。第三章,总结师陀创作中情与理矛盾状态的由来及其在创作手法中的体现。城乡辗转以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影响使师陀陷入情与理的矛盾状态,这不仅影响着作品风格的形成和作家对人物的情感,同时在讽刺、议论手法的运用中有着更加直接的呈现。结语部分整体回顾师陀建国前的小说创作状况,同时进一步理清作家在迷茫、挣扎状态下的追寻、探索与失落,进一步说明作家在创作中的矛盾状态以及这背后影射出的更普遍的意义。全文忠实于对师陀作品的研读与综合分析,力求具体有力地呈现出师陀在建国前的小说创作状况,同时折射出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知识分子在迷茫与追寻中的具有普遍性的矛盾心路历程。
程振慧[7](2017)在《自由的“左翼” ——芦焚流派归属争议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芦焚曾获过“京派”组织的《大公报·文艺》“文艺奖金”,也与“左翼”文人交往共同编辑《尖锐》杂志,艺术表现上兼具“左翼”和“京派”的特色,而所有这些矛盾把研究者的兴趣点最终都引向了芦焚的流派归属,是“左翼”还是“京派”?早期的一些研究注重从文本的诗意分析把芦焚与沈从文放在同一维度上,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芦焚的“京派”归属也暗含了他“似京派”的性质。随着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芦焚表现一二九运动的新史料、早期散轶文章被挖掘,他早年参加反帝大同盟的体验也被重视起来,这样芦焚与“左翼”的关系似乎逐渐明朗,甚至有些学者推翻早期“京派”的言论,注重从报刊杂志的研究中重新发掘芦焚的“左翼”身份。对于二者不同的归类,显示的是作家不同文艺观问题。在没有明确作家的文艺理论支撑点时,无论是从外部史实出发把芦焚作为“左翼”的一员,还是仅从文本中风景诗意的描画,把芦焚作为“似京派”的代表都有失偏颇。本文从芦焚的文艺观出发,结合把外部史实和内部文本,从芦焚接受的文化理论、文本内部表达的方式、作家写作的心理基础三个方面,探究芦焚流派的归属。绪论部分对芦焚的小说特点进行叙述,在对芦焚小说创作进行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引出本文选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芦焚的流派的归属彰显着作家文艺观问题,进而引出本文探讨的问题。第一章本章在已掌握的资料中理清芦焚所受的理论影响,探究其创作的理念支撑。芦焚同时受到普罗文学、鲁迅革命思想、西方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而西方和古典文学的浪漫主义形式只化为了他对社会现实表现的一种手段,形成了他用艺术的方法反映时代的文学观,造就了他基本的“左翼”立场。第二章主要从文本出发,通过对芦焚文本中诗意风景的表达和艺术手法的运用进行分析,阐释芦焚文艺观在文本中的表现和作用。芦焚以文学反映生活的唯物史观让他把诗意的风景化为了现实具象表现的物质层面,而自身经验的世界让他避开“左翼”先验批判的话语窠臼,表现出超越的力量。第三章从作家的心理动机出发,寻找芦焚另类“革命”写作的心理来源,进而在历史场景中探索芦焚和正统“左翼”话语分歧产生的真正原因。芦焚从现代民族国家的角度而非政党的派别出发,从自身体验而非空洞的口号出发,看取了“革命”的意义,在为人生的态度上与“左翼”达成一致,在艺术观念和文学功能上产生分歧。可以说,芦焚与“左翼”之间的矛盾依然延续的是革命文学论争中革命文学创作方法上的矛盾,他们依然是“左翼”内部的矛盾。
郭荣荣[8](2016)在《师陀小说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文坛的多面手,师陀曾创作出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但其创作数量最多的体裁是小说。而作为现代文学发展的重镇,师陀的研究经历了由被发现、到被搁浅、到再度被热评的80年。本文拟以师陀小说为切入点,力图梳理、探究师陀研究80年的浮沉历程,并试图归纳每一阶段的研究特点。
黄灿[9](2015)在《论师陀小说中的乡村与城市想象》文中研究说明师陀(芦焚)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并在三十年代中后期的文坛享有一定声誉的作家,他立足于自己熟悉的那片中原乡村,书写着在受着传统与外侵的双重压迫下,家乡人挣扎于生命底层里的人和事。他越过当时盛行的“京派”和“左翼”创作道路,又不同于鲁迅开创的为其揭露伤疤,引起疗救为目的“乡土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抒写了关于“人”的思考。他着意在不同类人身上发现他们共通的平凡之处,无论是贫苦农民还是地主恶霸,是城市平民还是乡下土匪,师陀都怀着悲悯之心来塑造他们,他们徜徉于大自然中;他们经受着因果报应;他们感受着时间的无情;他们在死寂般的小城里生老病死,时而透露出师陀信奉着老庄哲学的无为潇洒;时而又闪现出师陀慈悲的佛教之心;时而越过大洋与西方存在主义达成某种契合;时而道出了中国村社亘古不变的规律。师陀的作品意蕴空间巨大。在很长的师陀研究,包括很多文学史撰写者也都将其划到“京派”的门下,这是有着其历史原因的,师陀自身的成就也遭到了长时间的埋没,本文以新的视角来解读师陀三四十年代的小说。论文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理由、意义以及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然后在此基础上,阐明研究方法并指出本研究所着力解决的问题。第一章主要论述师陀乡土小说中的现代诗性想象。将师陀的创作置于当时中国社会和文坛的现状来分析,从源头上梳理乡土小说,在此基础上来看师陀开创的不同于京派和写实风格的乡土小说,并且分析其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貌合神离之处,挖掘师陀独创的文本内涵。第二章主要以中篇《无望村的馆主》为例,来看作品中透漏出的师陀的佛教情怀,同时作品塑造的无望村实则为中国所有乡村的影射,有其民族寓言的意味。第三章主要分析作品的代表作《果园城记》的成就,作者笔触从熟悉真实的乡村到假想中的小城,这是一座时间维度上的枯寂之城,这个短篇作品集是作者对于短篇也能连缀成长篇的自觉创造,是作者的文学造诣达到成熟的一个标志。第四章主要论述师陀的长篇作品。作者不仅仅只是从短篇到长篇的跨步,更是从乡村想象跨越到城市想象,在《马兰》《结婚》等长篇中不仅显示了师陀驾驭长篇的能力,也从作品形式到内容上看出他锐意创新的魄力。结语部分贯穿了师陀三四十年代小说的创作历程,总结了一个长期被文学史所误读或者遗忘的作家师陀给文学史所做出的贡献,师陀的小说风格并不是简单的“京派”和“左翼”之别,他开创的是行走于写实与抒情之间的一种风格,而且最重要的是无论是他的乡土小说还是城市小说,师陀都深深扎根于滋养着他的中原大地,关注的是区别于同时代作家,诸如揭露农村落后、愚昧的一面,唤起民智,师陀在作品中塑造的是一个个让人心生怜悯的人,是远承五四关于“人”的主题,他探究着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如何才能获得解脱,作品中时刻泛着温情主义的格调。这是师陀超脱于同时代作家之处,值得进一步的挖掘和研究。
胡斌[10](2014)在《师陀《夏侯杞》考——师陀史料考辨之一》文中指出师陀的系列散文诗《夏侯杞》在建国前没有出版,因作者误编、修订等诸种因素,《师陀全集》中的《夏侯杞》已失去了当年的原貌。本文通过对"原刊本"的搜寻、"原刊本"与修订本的校读,设法回到历史的真实情境,还原《夏侯杞》的本来面貌,纠正师陀史料整理中的一些讹误。
二、《师陀着作年表》勘误补遗及其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师陀着作年表》勘误补遗及其他(论文提纲范文)
(1)论师陀作品的过客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师陀过客书写的渊源 |
第一节 “过客”的原型溯源 |
第二节 师陀作品过客形象的成因 |
第二章 师陀作品中的“过客”类型 |
第一节 乡土过客 |
第二节 小城过客 |
第三节 都市过客 |
第三章 师陀过客书写的文化含义 |
第一节 异乡与故乡的双重失落 |
第二节 田园与都市的双重反思 |
第三节 对生命的深度关注 |
第四节 探索新的国民精神 |
第四章 师陀过客书写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行走”的意象 |
第二节 游走的故事模式 |
第三节 独特的叙述技巧 |
第四节 杂糅的创作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论1949年前后师陀思想和创作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前期师陀的研究 |
二、后期师陀的研究 |
第一章 建国初期师陀的社会活动 |
第一节 政治身份的尴尬 |
第二节 职业身份的改变 |
第三节 “深入生活”与“下乡改造” |
第二章 1950年代前期师陀的创作 |
第一节 创作上的困境 |
一、文学产能不足 |
二、创作与经验的脱节 |
第二节 向“技巧”讨救兵 |
一、“小人物”情结的延续 |
二“闯入者”模式的运用 |
第三章 1950年代中后期师陀的创作 |
第一节 新的题材新的体裁 |
第二节 “赞歌”的“合唱” |
第三节 重拾游记写作 |
第四章 新旧之间 |
第一节 启蒙话语与革命话语的纠缠 |
第二节 创作经验与文艺规范的龃龉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安宁土”难寻 ——论师陀长篇小说《结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结婚》中的城乡书写 |
第一节 希望与绝望同在的幻想世界 |
第二节 步步沦陷的都市“毁人炉” |
第三节 看似理想的乡间“安宁土” |
第二章 在都市徘徊:寻觅“安宁土”的小人物 |
第一节 对都市人身份的追求 |
第二节 身心无寄的漂泊感 |
第三章 转型与回归:从《结婚》看师陀文学创作的发展 |
第一节 《结婚》与师陀的创作转向 |
第二节 “安宁土”失落:师陀对乡土书写的回归 |
第四章 “可喜的收获”:文学史视野下的《结婚》 |
第一节 中国现代社会的全景式书写 |
第二节 在四十年代都市小说创作中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师陀小说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史料的考证与补遗 |
二、作家流派研究 |
(一) 师陀受鲁迅影响之研究 |
(二) “京派”或“左翼”的归属研究 |
三、作品研究 |
(一) 对《果园城记》的研究 |
(二) 小城意识与乡土情结研究 |
(三) 对作品中的女性叙事研究 |
(四) 人物形象与意象解析研究 |
四、比较研究 |
(5)师陀主体创作三期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抗战前期师陀的创作 |
(一) 左翼写作与现实主义 |
1. 从“反帝大同盟”的革命反思到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
2. 革命者形象的高大化 |
3. 革命者形象的世俗化 |
(二) 京派写作与诗性体现 |
1. 影响师陀京派写作的因素 |
2. 师陀写作中的诗性体现 |
(三) 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同情 |
1. 对忧郁麻木的女性的同情 |
2. 对敢爱敢恨的女性的肯定 |
3. 对荒唐女性的批判和对“放荡”女性的赞赏 |
(四) 对鲁迅的模仿与个人特色 |
1. 看客 |
2. “吃人” |
二、上海“孤岛”时期师陀的创作 |
(一) 左翼写作的持续和抗日宣传 |
1. 左翼思想的成熟——抗日战争与民众觉醒的重要性 |
2. 左翼思想的延续——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
(二) 局势压迫下的京派写作 |
1. 局势压迫下师陀的妥协 |
2. 局势压迫下师陀的抗争 |
(三) 女性题材的转变和深化 |
1. 对上海女性的批判 |
2. “娜拉”出路的思考——革命 |
(四) 鲁迅影响的延续 |
1. 对“革命者”的批判 |
2. 鲁迅乡土小说的延续 |
三、上海沦陷时期师陀的创作 |
(一) 左翼的艰难持续 |
1. 《生与死》《李定国及其他》的隐喻革命 |
2. 世俗生活透露的左翼思想 |
(二) 京派乡土写作的改变 |
1. 怀念乡土多于人文批判——《果园城记》后6篇与前11篇对比 |
2. 乡村与都市的冲突——以《结婚》为例 |
(三) 女性题材的转变 |
1. 女性出路的思考——日常生活幸福的可能性 |
2. 对都市女性的批判和同情 |
(四) 鲁迅影响的延续 |
1. 归乡模式的创作 |
2. “吃人”在都市生活的延续 |
四、影响师陀创作的因素 |
(—) 师陀创作与抗日战争 |
(二) 师陀创作与乡土生活 |
(三) 师陀创作与都市生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师陀创作目录(1932-194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论师陀小说的矛盾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题材与风格:左翼的精神,京派的气质 |
第一节 贯穿始终的战斗精神 |
第二节 整体笼罩的京派气质 |
一、淡化背景,在隐匿残酷现实中彰显沉静 |
二、热衷写景,在精心描图画景中寄托深情 |
第二章 人物塑造:批判与同情,温情与忧郁 |
第一节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在悲惨命运中挣扎的底层小人物 |
第二节 昔盛今衰,惋惜伤感——在时代夹缝中衰颓的落魄者 |
第三节 寄托希望,无奈失望——在新旧交替中沉浮的知识分子 |
第四节 满怀温情,微光渺茫——在满目疮痍中闪光的美好生命 |
第三章 情与理的矛盾:源于情的眷恋,始于理的批判 |
第一节 难以摆脱的痛苦记忆和洗礼灵魂的现代文明 |
第二节 难以适应的孤岛他乡和魂牵梦萦的乡土温情 |
第三节 讽刺与议论:情感与理性的会合,眷恋与愤懑的折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自由的“左翼” ——芦焚流派归属争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芦焚流派归属争议产生的原由与基本的左翼立场 |
第一节“京派”与“左翼”争议的起因 |
第二节 芦焚基本“左翼”立场的形成 |
第二章 芦焚文本中“左翼”立场的表达与超越 |
第一节“物质性”的写实:“左翼”理论的基本表达 |
第二节 古典“风景”理念的变形 |
第三节 《果园城记》叙事中隐喻的革命 |
第三章 历史语境中的个体抉择 |
第一节 在革命中憧憬未来 |
第二节“左翼”阵营话语权力的纷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师陀小说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国前的小说评论:散点式和感悟式批评 |
二、冷寂后的复归:史料的发掘整理和文学史的编写 |
(一)史料的发掘整理 |
(二)文学史的编写 |
三、研究热度逐渐升高:学术论文数量的激增 |
(一)1980年代的学术论文创作 |
(二)1990年代的学术论文创作 |
(三)新世纪以来的学术论文创作 |
(9)论师陀小说中的乡村与城市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乡土想象中的现代诗性 |
1.1 师陀与乡土小说传统的“源”与“流” |
1.1.1 乡土小说实践与理论源起的“双剑” |
1.1.2 师陀与他行走于写实与抒情之间的乡土小说 |
1.2 小说阐释空间中的存在主义倾向 |
1.2.1 离乡者的精神幻灭之旅 |
1.2.2 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 |
第2章 “家族衰亡史”母题的再叙说 |
2.1 从《无望村的馆主》看师陀的佛教情怀 |
2.2 从“家族史”到“民族寓言” |
第3章 小城故事中的《果园城记》 |
3.1 “小城”故事多 |
3.2 时间维度上的“枯寂之城” |
第4章 锐意创新——谈师陀长篇小说 |
4.1 从“乡土”到“城市”的自我突破 |
4.2 无法割舍的“家园” |
4.3 国难毁家无所归宿的生存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师陀着作年表》勘误补遗及其他(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师陀作品的过客书写[D]. 赵孝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论1949年前后师陀思想和创作转型[D]. 李亚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安宁土”难寻 ——论师陀长篇小说《结婚》[D]. 周光秀.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师陀小说研究综述[J]. 刘宁宁. 北方文学, 2017(30)
- [5]师陀主体创作三期论[D]. 雷欢. 浙江师范大学, 2017(07)
- [6]论师陀小说的矛盾性书写[D]. 赵方方.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7)
- [7]自由的“左翼” ——芦焚流派归属争议的研究[D]. 程振慧. 沈阳师范大学, 2017(01)
- [8]师陀小说研究述评[J]. 郭荣荣.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6(03)
- [9]论师陀小说中的乡村与城市想象[D]. 黄灿.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10]师陀《夏侯杞》考——师陀史料考辨之一[J]. 胡斌.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