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传递”实验材料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伟[1](2021)在《应用于空分纯化系统的多级相变储热方法及其传热强化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空分设备的核心部件,纯化系统能耗约占空分总能耗的11%。系统再生阶段排空的冷吹污氮气具有流量大、间歇性、湿度高和温度波动大等特征,若能对此部分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可大幅降低纯化系统整体能耗。相变储热技术具有高储能密度、近似等温放热等优势,能够有效解决冷吹污氮气的间歇性和高湿度难点。然而,当前工程应用的相变储热器往往为壳管式或板式结构,无法满足空分纯化系统所需的高储放热速率以及高热效率要求。鉴于此,本文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从多角度、多层次探究具有高效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的相变储热技术复合传热强化方法。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探究重力促进相变材料(PCM)熔化过程的作用机理。建立热源输入方向与重力方向的通用坐标,并通过实验与模拟系统性地研究了定壁温与定热流边界下夹角γ对方腔内PCM熔化过程的影响。对于定壁温边界,当夹角γ为0o时,所需的熔化时间最长,并随着夹角γ增大,熔化时间先大幅减小后轻微增加;对于定热流边界,随着夹角γ增大,熔化时间先增加后减小;两边界工况下的最优夹角γ均在90o和180o之间,且相对更趋近90o。所以,为充分发挥自然对流对熔化的促进作用,规整相变储热单元的热源端最低点应该低于PCM端最低点。其次,分析组合式结构传热特性,获得基础传热元件组合原则。以热管(HP)、翅片(Fin)和泡沫金属(CF)为元件,提出HP-Fin、HP-CF和HP-Fin-CF三种组合式结构,并获得每种组合在熔化与凝固、导热与对流的特性;HP-Fin组合可以更好地强化熔化性能,而HP-CF组合则可以更好地强化凝固过程,其原因是前者对自然对流的限制较小,而后者的空间导热能力较强;由于同时具备两者特征,所以HP-Fin-CF组合的综合性能最优;基于组合特征,推理出热源与PCM的相对几何关系,即扩张式、平行式和收缩式;以HP-Fin-CF组合为基础,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熔化时间、凝固时间、?储存能力和?释放能力4个响应模型;基于多目标微分进化(DE)算法,分析具有竞争关系的储热速率和储热密度对储热器性能的影响。再次,在考虑子级PCM质量的前提下,对多级相变储热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针对小温差的稳态工况,利用夹点分析中的温焓图对多级相变储热系统进行图解分析和过程优化;针对复杂的非稳态工况,建立动态传热模型,并结合DE算法进行多工况计算分析。释放?适用于优化输出相对较少高品位热能的多级系统,而释放火积和释放热更适用于优化直接输出更多低品位热能的多级系统;同时,对于恒温热源,随着温度增加,显热形式的热能在评价指标中所占的比例随之上升;对于包含降温过程的非稳态热源,“切换”操作可以显着提升系统性能即当热流体温度低于当前子级PCM的温度时,直接通入下一子级;此外,当放热时间增长,系统存储?和释放?均明显增加,所以放热时间应该大于储热时间。最后,设计双级相变储热器并在空分纯化系统中进行实验测试。采集某8万空分纯化系统的实际运行数据作为初始设计参数,计算PCM的最佳相变温度与质量,并推导出适用于空分纯化系统热源的PCM温度通用表达式;对于单级系统,最佳的相变温度为59.67oC,对于双级系统,最佳的相变温度分别为73.68oC和46.04oC;测试结果表明,当以工程标准40oC为基线,则余热回收率达52.7%;当以低温再生气20oC为基线,则余热回收率达35.4%;可使电加热器功耗降低约17.59%;此外,管道和阀门等组件的显热以及整体系统漏热影响也不可忽略。总之,针对相变储热技术在空分纯化系统应用中所面临的气-固传热、PCM低导热性和非稳态变温热源难点,本文从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在传热速率方面,探究了重力促进PCM熔化的作用规律、传热强化元件组合原则和热源与PCM的相对几何关系等;在传热效率方面,提出了考虑子级PCM质量的多级相变储热系统关键参数计算方法;最终两者结合形成高效复合传热强化方法,相关成果在空分纯化系统中成功应用并得到第三方机构认证。
姜芸婧[2](2021)在《新型织物保温仪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文中指出织物保温性是评价织物隔热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织物应用领域日益宽广,织物保温性能的研究对于开发特种功能性服装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在纺织品保温性测试仪器方面,国内外生产的测试设备及其相应内控标准参差不齐。其中,一维稳态平板式保温仪在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然而,一些学者经过大量实验发现,传统平板式保温仪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测试时长过长、织物保温性在开放环境下的测试受限、仪器本身存在热量损失造成测试结果误差等问题,都对织物保温性能的准确评价造成影响。针对上述关于传统式平板保温仪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功率补偿型DSC工作原理研制了一种可实现开放环境下表征的新型织物保温性能测试仪。本仪器整体结构包括温度传感器、测试平台、空白参照测试热板、有样实验测试热板、隔热保温板等。该仪器开创性地构筑了平行式参照双平板结构测试平台,实现了更高的温度采集模块测试精度。此外,采用PID温控算法实现了对热板温度的准确控制,使得系统分辨率达到了0.01℃。基于Labview人机交互式上位机设计,使新型织物保温仪具备了实时监控采集的功能。随后,为了对研制的新型织物保温仪测试性能进行有效评价,分别从仪器测试结果相关性、稳定性以及仪器测试效率三个方面与国产YG606F型平板保温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传统YG606F与新型织物保温仪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大于0.97,测试结果表现出高度相关性;新型保温仪保温率重复测试标准差分别比YG606F平板仪分别降低了52.1%、80%、84%;相同测试条件下,新型织物保温仪的预热效率比YG606F提高了89%,对于不同织物测试时长上,YG606F均超过700s,新型织物保温仪均低于400s。基于新型织物保温仪可在开放环境下测试的优点,还研究了不同气流环境对织物保温性能的影响。研究证明:随着气流速度的提高,织物保温率随之提高。因此,实验证明新型织物保温仪可进行准确、可靠、稳定的织物保温性能测试。最后基于新型织物保温仪,进一步对织物接触模拟皮肤引起冷暖感、以及含湿织物干燥过程中的动态非稳态传热过程进行研究。(1)建立了织物接触热板时的热传递温度、功率模型,并提出表征织物冷暖感的特征参数—Pmax、W、Tmin、Tf、t,探究了织物层数、含水率以及纤维原料对于织物接触冷暖感的影响。(2)建立了含湿织物干燥过程非稳态传热模型,提出织物干燥速率计算方法,探究了含水率、气流速度等非稳态条件对织物干燥速率的影响,最后对单向导湿功能涤纶织物在模拟穿着状态下的吸湿干燥过程进行了实验分析。
王新宇[3](2021)在《干式滚齿切削热传递特性仿真分析及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齿轮作为大部分机械设备传递运动和动力的重要基础零件,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各领域。干式滚齿具有速度高、精度高、环保、自动化等优点,是齿轮形成的主要加工工艺,但干式滚齿由于缺少切削油的使用,一直受到切削热的影响。切削热产生后,流向切屑、滚刀、工件等载体,最后消散在空气中,该过程为滚齿创造了必要条件,但也造成了刀具的磨损与工件的热变形。因此,切削热对滚齿加工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干式滚齿工艺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将对干式滚齿切削热传递特性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为延长刀具使用寿命、提高工件加工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对实际干式滚齿加工中热调控和热补偿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滚齿加工原理和滚齿切削几何特征,基于滚齿多刃断续切削理论,探讨切削热传递关系。以产生、传递与消散为基础,建立切削热产生、传递和消散模型与方程,为后续仿真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其次,进行滚刀单齿参数化建模,计算切屑载热量,建立Deform-3D单齿切削仿真模型,探讨不同切屑形貌下切屑载热与进给量的关系,分析切屑传热率随速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讨论切屑作为切削热主要载体的主要原因。再次,基于单齿切削仿真,分析滚刀传热率随速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讨论切削热对滚刀的影响,提出大跨度窜刀方法,提高滚刀使用寿命;基于ANSYS Workbench的热-结构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建立滚刀-工件部组有限元仿真模型,探讨在热稳态场下的温度分布情况,探究滚刀-工件部组在结构场下的热变形情况,分析滚刀-工件部组的关键点在热瞬态场下的温度变化规律。最后,综合分析并选取切屑、滚刀、滚刀-工件部组的测温方法,进行干式滚齿加工测温实验,测量并计算切屑、滚刀、滚刀-工件部组的温度变化量,对比分析实验和理论数据,论证有限元分析与切削热传递模型的有效性。
姜烨[4](2020)在《初中热学教学内容整合研究》文中提出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阶段占有重要分量的热学也愈发得到重视。因此,通过基于中美物理教材中热学部分的比较,进行热学教学内容的整合研究,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热学知识概念,培养学生在热学实践方面的更高能力,在热学的分支或者交叉领域中有更多的兴趣与探索,挖掘学生的热学创新的潜能,是十分必要的。在这篇论文里,我们进行初中热学教学教学内容整合研究。首先,我们调研了国内外的初中热学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教育理论。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我们注意到江苏的物理教学中热学知识点分布分散,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热学知识体系,对于热学的概念模糊,不利于初高中的热学知识点衔接。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分析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其次,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一是从学生的课堂感知和考查方式的教学反馈来整合;二是结合美国探索者教材的热学部分和苏科版物理教材,来综合选取利于学生热学学习的教学整合;三是在现有江苏热学教学基础上,与美国初中的热学部分的知识体系的对比,包括教材的热学内容安排,知识点的时间分布,教材目录的特点,将实际生活的热学实验和书本的经典热学实验相结合,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探究形式进行热学教学整合。最后,我们进行教学整合实践和评价。我们以江苏省镇江市京口中学初二二班(学生基础稍微薄弱)和初二八班(学生基础较好)全体学生为实践对象,利用传统热学课堂和科技社团的社团活动课堂,将中美热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两种课堂的教学实践。我们从课堂授课方式和热学知识的考查方式,对中美热学教学进行比较分析中美教材中热学部分教学的异与同,还通过学生访问的方式,提炼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热学的整合措施。它包括调整热学教学的大章节的顺序;扩充小章节内容和教学实验;选取合适的作业和学生实验方式;改善教材配图以及配色方面的安排。然后,我们利用社团活动的形式实践整合后的热学教学模式,利用整合后的教材进行热学教学实践,从学生的反馈结果中进行比较。我们的教学实践表明,在热学的整体系统认知,热学知识的综合,以及热学实验上,学生的进步是很明显的。另外,在热学相关的知识考查的反馈中,学生的整体热学水平有所提升,对热学的基础理解更加透彻和贯通,学生的热学知识面广度上也有明显的提升。
杜冠廷[5](2020)在《热电偶测量表面温升的误差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能源汽车在日常使用中频发起火和爆炸等严重人身安全事故,因而汽车电子电器部件热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利用热电偶开展温升测量具有快速且廉价的特点,是汽车行业开展汽车零部件评估热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但是该方法存在人为误差大、冷端补偿误差大的固有缺点,造成测试精度不高且结果复现性不好。本文从热电偶法测温升原理着手,分析该方法在测试中引入误差的来源,并利用不确定度评价模型对引入误差来源开展了定量表征;依据表征结果得出热电偶与测温表面热传递、热电偶老化劣化和热电信号采集是权重最高的三个误差来源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分析了热电偶与测温表面热传递热传递阻抗模型,并运用了电路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有限元仿真工具分析热电偶与测温表面的接触传热路径,得出现有方案中热电偶热端温度低于测温表面温度,证明了热传递阻抗模型的正确性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基于上述模型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优化措施,提高了接触表面的热传递精度,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验证优化后的热电偶热端温度误差<0.5℃;深入分析了热电偶的热电转换原理,得出长时高温和温度循环使热电偶劣化,降低热电偶测量精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了长时高温和温度循环情况下不同热电偶规格(线径、牌号)与热电偶测量精度之间的关系,归纳出热电偶的规格选用一般性经验;简要介绍了热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处理过程,总结得到冷端补偿和测量噪声在热电信号转换过程中误差权重较大;通过实验表征了已有设备的冷端补偿误差和测量噪声,其误差之和可达1℃;设计了一套多通道热电信号采集装置,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冷端补偿精度和测量噪声峰值分别为0.2℃和0.03℃。最后,对业内的不确定度评价模型进行了优化,并利用优化后的评价模型分别对现有业内操作方法和文中提出的优化方法作评价,得出在热电偶法测温升的方案中应用本文提出的一系列优化措施能有效缩小测量误差50%。
李振宇[6](2020)在《输电线路覆冰增长机理和防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某些特殊的气候条件下,空气中的过冷却水滴碰撞在输电线路的导线表面后,会冻结形成覆冰,这种现象即为输电线路覆冰。严重的覆冰灾害会引起塔杆倒塌和线路断线等事故,威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因此,研究输电线路的覆冰形成机理,实现根据环境和线路参数来预测覆冰的增长速度,并结合融冰时间和融冰电流的计算,制定合理的覆冰防治策略,是降低覆冰对线路危害的重要手段。水滴在输电线路周围受外力作用产生运动轨迹变化,进而影响覆冰增长过程。对于输电线路,水滴在受到空气流场作用的同时,由于自身极化荷电,也会受电场力的影响。覆冰气候下的导线极易产生离子流电场,相对于原有电场更加复杂。因此,有必要研究离子流电场影响下的覆冰增长机理,建立更准确的覆冰增长模型。为了揭示离子流电场影响下的覆冰增长机理,基于改进的模拟电荷法和二阶迎风有限体积法,迭代计算离子流电场强度和空间电荷密度,并且在计算中考虑了风速的影响,使该方法更符合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提升了离子流电场计算的速度和精度。设计了一个基于电晕笼的实验装置对离子流电场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分析了电压、导线半径和风速对离子流电场的影响。在所建立的离子流电场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分析水滴在电场中的荷电过程,进一步计算了存在水滴的离子流电场。为了分析离子流电场作用下的覆冰增长机理,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法数值计算水滴在气体流场和离子流场中的运动轨迹,通过分析得到离子流电场影响覆冰增长的机理是荷电水滴在离子流电场的作用下,会增大水滴与导线之间的碰撞率,从而导致覆冰增长速度加快。在此基础上,提出考虑了离子流场的覆冰增长模型,设计了相应的实验,验证了该覆冰增长模型的准确性和离子流电场对覆冰增长的影响。基于电流焦耳热融冰方法,根据环境和线路参数计算融冰时间和融冰电流。分析了覆冰导线的热传递过程,基于覆冰导线温度分布的数值计算,通过融冰过程中覆冰的形状变化计算融冰时间。并且,根据所建立的考虑了离子流场的覆冰增长模型,将融冰过程中覆冰继续增长这一情况加以考虑,提出相应的融冰时间计算方法,并分别对无覆冰增长和覆冰增长两种情况下的融冰时间进行计算。根据线路的设计和运行要求,计算了最小和最大融冰电流。通过实验验证融冰时间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包括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融冰、分裂导线融冰和交流、直流短路融冰的焦耳热融冰方法,作为覆冰防治方法的选择依据。根据本文提出的考虑了离子流场的覆冰增长模型,以及融冰时间和融冰电流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的覆冰防治策略,该策略以覆冰增长速度和覆冰防治功耗最小为目标实现覆冰防治策略,对覆冰线路的防冰和融冰进行选择,为输电线路的覆冰治理提供了参考。在66 k V线路上进行了现场融冰试验,对融冰时间计算和覆冰防治策略进行了验证。本文对输电线路覆冰增长机理和防治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离子流电场影响下的覆冰增长机理,在覆冰增长模型的碰撞率参数的计算中,加入了离子流电场的影响,提升了覆冰增长模型的准确性。给出了融冰过程中覆冰仍然增长情况下的融冰时间计算方法。基于本文研究成果建立的覆冰防治策略,可以通过环境和线路参数以及覆冰厚度,对线路的覆冰防治方式进行决策,减少覆冰防治过程中的功耗,提升覆冰防治的经济性。
方伟[7](2020)在《碳化稻壳泡沫基多孔光吸收体的设计及其太阳光—水蒸发性能》文中研究说明太阳光-水蒸气蒸发系统因具有高的光热转换效率和推广实用性,成为近年来光热转换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光吸收体作为该系统的核心工作组件,其结构、性能直接决定了其工作效率。目前对于光吸收体的结构和性能要求主要有便利的水传输通道、宽泛高效的光吸收、良好的水润湿性和隔热性等。生物质碳化稻壳由于具有高的活性碳含量、宽泛的光吸收、良好的亲水性、可再生性以及丰富的储量,在太阳光-水蒸发技术展现出极大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本征的粉末形态和无定型炭成分,在进行太阳光-水蒸发时也存在水传输通道不足和光热转换效率低等问题;同时,将碳化稻壳作为光吸收体进行太阳光-水蒸气转换时,整个系统的影响因素和光热转换机理等科学问题也有待深入研究。为此,本论文旨在开发新型的碳化稻壳基光吸收体,首先设计构筑具有连续三维多孔结构的碳化稻壳泡沫,利用多孔结构解决水传输通道不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Au-NPs和生长石墨化碳结构,增强光热转换效率;同时对碳化稻壳泡沫基光吸收体的孔结构和水润湿性进行调节,研究其对太阳光水蒸发性能的影响机制。并对多孔结构中射线传播路径以及光热响应有效光波范围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光吸收体光吸收性能的关键因素和光热转换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碳化稻壳作为主体光热试剂,采用原位发泡复合凝胶注模技术制备具有发达微米孔结构的碳化稻壳泡沫(CRF)光吸收体;研究CRF孔结构、光吸收性能、水润湿性与光热转换性能的关系;并建立多孔结构模型,采用COMSOL软件模拟模型中射线传播路径,揭示影响光吸收体光透过率和反射率的关键因素。同时对光热转换过程的有效光波段范围进行分析,阐明光热转换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碳化稻壳泡沫具有发达的三维微米孔结构、高的光吸收率、良好的亲水性以及~71%的太阳光-水蒸发效率,其光热响应有效光波段范围从可见光延伸到红外光区,光热转换机制是基于碳化稻壳吸收太阳光后产生的晶格振动;射线模拟结果表明,孔层数的增加可有效降低光吸收体的光透过率,材料本征光反射系数的降低则可同时优化光透过率和光反射率。(2)在碳化稻壳泡沫制备过程中,以泡沫液膜为载体将Au-NPs均匀分散到泡沫骨架制备金纳米粒子复合碳化稻壳泡沫(CRF/Au-NPs)光吸收体;研究Au-NPs的引入对材料孔结构、光吸收以及光热转换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光热响应有效光波范围研究,分析Au-NPs引入后光吸收体的光热增强机制。结果表明:Au-NPs以离散纳米点形式均匀分散在CRF/Au-NPs泡沫体骨架,其引入可同时增强光吸收体的光吸收性能和光热水蒸发性能,水蒸发效率最高可达到~88%;光热响应有效光波范围研究则表明,CRF/Au-NPs体系光热增强机制主要源于Au-NPs在可见光作用下的表面等离子体光热响应。(3)从稻壳生物质入手,在稻壳泡沫中引入过渡金属催化剂前驱体,在高温碳化过程中,利用催化剂对有机碳进行催化原位形成石墨化碳结构,制备石墨化碳修饰碳化稻壳泡沫(GC/CRHF)光吸收体;探究石墨化碳的生成对材料结构、光吸收性能以及太阳光-水蒸发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光热响应有效光波范围研究,分析石墨化碳生成后光吸收体的光热增强机制。结果表明:催化剂Ni对稻壳生物质碳的高温催化作用可使GC/CRHF中原位形成大量石墨化碳结构,其结构形态受气氛条件影响,N2气氛下主要形成由纳米Ni核和石墨化碳层壳构成的双层纳米球结构,富碳源气氛下则可形成一维碳纳米管;石墨化碳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光吸收体的石墨化程度、光吸收性能和光热转换性能,制备的GC/CRHF光吸收体太阳光水蒸发效率最高可达~67%;光热响应有效光波范围研究结果则显示,石墨化碳的形成可增强稻壳碳吸收太阳光后的晶格振动,从而增强光热转换。(4)分别采用KOH化学活化及氟硅烷表面疏水处理等方法调节GC/CRHF光吸收体的孔结构和水润湿性,以期利用纳米孔增大水蒸发面,并通过润湿性调节协调光吸收体光、热管理和水输运能力的平衡关系,研究这些因素对材料光热转换性能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KOH活化技术可使泡沫体基体中形成大量纳米孔结构,实现对光吸收体原有孔结构的调节,形成由微米孔、介孔以及微孔共存的分层级多孔结构;纳米孔的形成虽可丰富水蒸发位点,但也会增大水的吸附量,增加热量-水传递过程负担,不能有效促进光热水蒸发效率提升;氟硅烷表面处理可有效调节光吸收体的界面润湿性,吸收体-水界面润湿过程由缓慢润湿逐渐发展为不润湿的极疏水状态;动态润湿过程与光热水蒸发性能研究表明,合适的水润湿性既能有效管理光能和热量,也可保证水的传输,有助于提升光热水蒸发效率,而极亲水和极疏水状态则会导致光、热损失以及水输运受阻,使水蒸发效率降低。
张雪钰[8](2020)在《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水平越来越高,教育的核心素养理念也在不断地优化以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变成了每个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首要工作。STEM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被提出,瞬时风靡全球,STEM教育被公认为全球最杰出的人才培养方案。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简称。是一种跨学科融合的新型教育形式,旨在通过基于项目或问题的方式进行跨学科整合式学习,培养学生的STEM素养。于此同时我们基础教育也不断改革,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实践性的课程,提倡小学科学的学习要以跨学科的学习方式,鼓励基于STEM理念来展开教学实践。本论文包含了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分别从STEM教育兴起的背景、小学科学课程的目前的要求与实施情况、我国的基础课程目前的设置现状这三个方面去阐述了研究的背景,以及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第二部分包含了本论文的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文献综述这两个方面,对STEM教育、STEM教育的内涵、STEM素养这三个相关概念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并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STEM教育研究以及基于STEM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总结。第三部分是对本论文的理论基础的研究,主要对做中学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验式学习理论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是对小学科学现下的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是本论文重点的部分之一,分别从学校建设和学生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学校的资源建设和教师的师资水平,及学生对科学的学习情况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做出一个全面的分析得出导致此现象的原因。第五部分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是基于STEM教育理念和小学科学学习的特点以及学校的科学教育现状进行基于STEM理念的教学设计,以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为例。并对教学设计进行实施,从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对科学的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进行后侧以检测教学实施效果。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发现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能力有帮助。通过教学实践,分析出影响STEM教育的因素以及对应的解决策略。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旨在为将来我们将STEM理念融入我国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提供一个参考的视角。
李冉[9](2020)在《下肢障碍者用电加热户外防寒服设计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下肢障碍者来说,秋冬季节户外出行及活动重点之一是保暖,电加热服装则能够主动加热,为穿着者提供不同的保暖防寒选择,降低受冻伤的风险。为下肢障碍者设计电加热户外防寒服,可提高出行的可能性及便利性。但下肢障碍者行动不便、温度感觉变弱,皮肤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弱,意味着他们更易受烫伤,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进行下肢障碍者用电加热服装设计时,充分考虑发热效果及安全性两方面。基于这一目标,本文首先对发热温度的安全范围进行了讨论,以45℃为过热预警值设计了过热保护装置。并针对性地设计局部发热,分别是脚踝、膝盖、后腰。考虑最大发热温度、功率限制等因素,确定电加热片的制作方案,制作完成后,进行电加热片裸露状态下的升温速率及发热均匀性测试,保证发热效果,避免温度过高疵点的出现,结果表明电加热片升温较快,发热均匀度始终良好。随后根据防寒服的设计原则,合理进行电加热服面辅料的选择及集成,完成电加热服的制作。为进一步保证发热安全性,再次对电加热服进行发热温度测试。此次测试电加热服加热片部位内表面温度,实验结果表明,内侧最大温度为45.3℃左右,该服装并非直接接触人体皮肤,内搭服装可起到缓冲作用,因此仍在可接受的安全范围,同时衣下温度与热感觉评分也表明穿着发热效果随着时间及档位升高有明显改善,各部位的热感觉存在一定差异,但未出现热感觉过强导致的不舒适。完成电加热服装的制作后,为探究低温环境下电加热织物组合的热传递情况,计算预测其内外表面温度分布,用ABAQUS软件建立电加热片与织物组合体的三维模型,并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模型进行计算模拟,得到内外表面及截面的温度场分布,模拟结果显示:仅改变环境温度时,环境温度越低,电加热片所能达到的温度越低;增大功率,电加热片所能达到的温度随之升高,可根据穿着环境合理选择功率;空气层厚度越大,外表面温度越低,热量向外散失越少,适当增加絮料增加空气层厚度也可改善保暖效果;进一步考虑空气层内的复合传热,修正空气的等效导热系数来模拟空气层内的对流等热传递,发现随着空气等效导热系数的增大,热量在模型中传递的面积增大,空气之间的热传递促进了热量在水平面方向的热传递。
李百宜[10](2020)在《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存取机理及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充填开采作为典型的能够与矿区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开采技术,已被广泛应用至煤炭资源开采,在岩层移动、地表沉陷和采场矿压等方面起到了显着的控制效果,对维护地下空间稳定性方面也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充入采空区控制岩层移动的充填材料可经人工调配开发出特定的新功能,为后期煤矿地下空间的多重开发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基于充填空间稳定及充填材料性能可控等有利条件,提出了充填开采协同热能地下储存的煤矿储能式充填模式,即利用采空区边充填边构筑热能储存空间的方法,实现热能地下高效储存与提取。因此,本论文围绕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的研究主题,针对储能式充填空间热传递规律以及热能储存与提取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储能式充填材料研发、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规律以及储能层位选择方法等方面研究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创新成果:(1)构建了煤矿井下采空区充填协同热能地下储存的储能式充填模式,提出了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的系统构成与布局方式,阐释了煤矿储能式充填的技术原理与技术关键,得到了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效果主控因素。(2)开发了具有高承载压缩性能与高效储热功能的储能式充填材料,得到了充填材料配比参数、水及应力环境对充填材料导热性能影响规律,建立了充填材料导热系数预测模型,揭示了石英砂、石墨及钢纤维对储能式充填材料导热性能的强化调控机制。(3)研发了充填材料热能储存与提取模拟实验平台,分析了热能储存与提取过程中水温动态变化与充填材料温度时空响应特征,建立了充填空间热能储存CFD模型,揭示了充填材料导热系数、水流流速以及管路布置等因素影响下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机理。(4)建立了充填空间热能储存多层围岩-充填体-水流瞬态非线性热传递模型,采用Laplace变化求解得到了边界温度周期变化条件下充填空间温度分布的解析解,给出了热能提取量与储能层位围岩构成的定量关系,提出了煤矿储能式充填储能层位选择方法及储能式充填工程设计流程。该论文有图113幅,表17个,参考文献205篇。
二、“热传递”实验材料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传递”实验材料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于空分纯化系统的多级相变储热方法及其传热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变储热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单一传热强化技术 |
1.2.2 组合传热强化技术 |
1.2.3 倾角对熔化的影响 |
1.2.4 多级相变储热技术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1 主要存在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重力促进PCM熔化过程的作用机理 |
2.1 问题分析及可视化实验 |
2.1.1 通用坐标及物理模型 |
2.1.2 方腔实验装置介绍 |
2.1.3 固液演化过程可视化 |
2.2 二维方腔内固液相变的数值建模 |
2.2.1 控制方程 |
2.2.2 模型有效性验证 |
2.3 夹角γ对PCM熔化过程作用分析 |
2.3.1 熔化时间对比 |
2.3.2 自然对流强化效果 |
2.3.3 特定夹角液化率演化 |
2.3.4 固液和温度分布演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组合式传热强化结构特性及多目标优化 |
3.1 组合式相变储热单元数值建模 |
3.1.1 `物理模型及控制方程 |
3.1.2 模型有效性验证 |
3.2 组合式传热强化结构特性对比 |
3.2.1 主要几何参数影响 |
3.2.2 温度及固液分布演化 |
3.2.3 实时熔化速率对比 |
3.2.4 热源与PCM相对几何关系 |
3.3 基于响应面法的多目标计算模型 |
3.3.1 NPCM物性计算 |
3.3.2 多目标函数构建 |
3.3.3 微分进化算法 |
3.4 储热速率和储热密度的作用关系 |
3.4.1 回归模型和参数敏感性 |
3.4.2 权重系数组合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PCM质量的多级相变储热系统热性能分析 |
4.1 稳态热源下的温焓图应用 |
4.1.1 储放热过程的图描述 |
4.1.2 具体应用与改进步骤 |
4.1.3 典型案例的应用分析 |
4.2 非稳态热源下的动态传热模型及DE算法 |
4.2.1 多级相变系统基础定义 |
4.2.2 多级相变系统传热过程 |
4.2.3 五种自定义的典型热源 |
4.2.4 基础热力学评价参数 |
4.2.5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4.3 多级相变系统关键参数计算及性能分析 |
4.3.1 六个目标函数对比 |
4.3.2 五种热源下的PCM温度变化 |
4.3.3 “切换”与放热时间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级相变储热器设计及其在空分纯化系统中的应用 |
5.1 余热源特性分析及相变储热器参数计算 |
5.1.1 数据采集与分析 |
5.1.2 温度函数解析解 |
5.1.3 物性参数计算 |
5.2 可回收余热的空分纯化系统实验台设计 |
5.2.1 双级相变储热器 |
5.2.2 实验台部件参数 |
5.2.3 实验台运行流程 |
5.3 相变储热器和空分纯化系统性能评估 |
5.3.1 储热单元内PCM相变过程 |
5.3.2 储放热性能及余热回收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新型织物保温仪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织物保温性测试仪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织物保温性能表征参数 |
1.3 织物热传递性能测试仪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稳态织物热传递性能测试仪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非稳态织物热传递性能测试仪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传统织物保温性能测试仪的现存问题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2 新型织物保温性能测试仪的研制 |
2.1 研发思路 |
2.2 新型织物保温性能测试仪的硬件结构设计 |
2.2.1 新型保温仪的整体结构 |
2.2.2 新型保温仪加热测试平台结构及器件选择 |
2.3 新型织物保温性能测试仪的软件结构设计 |
2.3.1 新型织物保温仪的下位机结构 |
2.3.2 新型织物保温仪的上位机结构 |
2.4 新型织物保温性能测试仪的运行试验 |
2.4.1 新型织物保温仪分辨率测试 |
2.4.2 新型织物保温仪温度控制重复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新型参照式保温仪下织物保温性能研究 |
3.1 实验设计 |
3.1.1 实验材料与测试设备 |
3.1.2 不同织物保温性能测试仪的对比实验设计 |
3.2 织物保温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 |
3.2.1 新型织物保温仪与 YG606F 平板仪测试结果相关性分析 |
3.2.2 新型织物保温仪与 YG606F 平板仪测试结果稳定性分析 |
3.2.3 新型织物保温仪与 YG606F 平板仪测试效率对比分析 |
3.2.4 气流环境下织物保温性能的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新型织物保温仪下织物冷暖感及快干性能探究 |
4.1 实验设计 |
4.1.1 实验材料与测试设备 |
4.1.2 织物接触冷暖感实验方案 |
4.1.3 织物内水分蒸发实验方案 |
4.2 织物接触冷暖感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织物接触皮肤热传递规律分析 |
4.2.2 织物层数对接触冷暖感的影响 |
4.2.3 含水率对织物接触冷暖感的影响 |
4.2.4 纤维原料对接触冷暖感的影响 |
4.3 织物内水分蒸发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含湿织物的干燥过程热传递规律分析 |
4.3.2 静态环境下含水率对织物干燥速率的影响 |
4.3.3 动态环境下气流对含湿织物干燥速率的影响 |
4.3.4 单向导湿功能织物蒸发干燥实验的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干式滚齿切削热传递特性仿真分析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干式滚齿切削热仿真分析及实验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干式滚齿切削热对滚刀影响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干式滚齿切削热对滚刀-工件部组影响国内外现状 |
1.5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干式滚齿切削热传递特性及累积理论 |
2.1 滚齿切削加工原理及几何特征分析 |
2.1.1 滚齿加工原理分析 |
2.1.2 滚齿切削几何特征分析 |
2.2 切削热产生过程 |
2.3 切削热传递过程 |
2.3.1 切削热产生与传递 |
2.3.2 切削热传递过程 |
2.3.3 切削热消散过程 |
2.3.4 滚刀-工件部组热边界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干式滚齿切屑载热仿真分析研究 |
3.1 切屑载热的计算 |
3.1.1 滚刀单齿参数化建模 |
3.1.2 切屑三维几何的数值计算 |
3.1.3 切屑载热的数值计算 |
3.2 基于Deform-3D仿真前处理 |
3.3 基于Deform-3D仿真后处理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干式滚齿切削区仿真分析研究 |
4.1 滚刀温度影响因素及温升分析 |
4.1.1 滚刀温度影响因素 |
4.1.2 滚刀温升分析 |
4.1.3 大跨度窜刀方法 |
4.2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滚刀-工件部组仿真模拟 |
4.2.1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4.2.2 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前处理 |
4.2.3 滚刀-工件部组有限元模型的求解 |
4.3 滚刀-工件部组仿真结果分析 |
4.3.1 热稳态仿真分析 |
4.3.2 热变形仿真分析 |
4.3.3 热瞬态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干式滚齿切削热传递实验研究 |
5.1 干式滚齿切屑测温实验 |
5.1.1 切屑形貌分析 |
5.1.2 切屑载热测量方法 |
5.1.3 实验-仿真数据对比分析 |
5.2 干式滚齿滚刀温升实验 |
5.2.1 滚刀测温方法 |
5.2.2 实验-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5.3 滚刀-工件部组温度测定实验 |
5.3.1 滚刀-工件部组测温方法 |
5.3.2 测温点的选择 |
5.3.3 实验-仿真数据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初中热学教学内容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认知发展理论 |
2.1.1 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2 认知发展理论的指导意义 |
2.2 现代教学理论 |
2.2.1 主要内容 |
2.2.2 指导意义 |
2.3 平行教育理论 |
2.3.1 主要内容 |
2.3.2 指导意义 |
第三章 中美物理教材中热学内容对比 |
3.1 苏科版的热学知识点分布和关联 |
3.2 美国科学探索者的热学知识点分布和关联 |
3.3 学生访谈形式来分析中美热学教学的异与同 |
3.3.1 积极影响 |
3.3.2 消极影响 |
3.4 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分析中美热学教学的异与同 |
3.4.1 积极影响 |
3.4.2 消极影响 |
第四章 热学内容教学整合 |
4.1 整合中美教材内容 |
4.1.1 整合苏科版优势 |
4.1.2 迁移美国探索者优势 |
4.2 整合中美热学教学活动 |
4.2.1 整合传统教学活动优势 |
4.2.2 迁移美国教学活动优势 |
4.3 整合中美热学实验内容 |
4.3.1 整合传统热学实验优势 |
4.3.2 迁移美国热学实验优势 |
4.4 整合中美热学作业 |
4.4.1 整合传统热学作业 |
4.4.2 迁移美国热学作业 |
4.5 整合中美热学考查方式 |
4.5.1 整合传统热学考查方式 |
4.5.2 迁移美国热学考查方式 |
4.6 教学整合案例分析 |
4.6.1 熔化和凝固的教学实践 |
4.6.2 熔化和凝固的考查方式 |
4.6.3 熔化和凝固知识点的反馈结果 |
第五章 热学相关教学整合评价 |
5.1 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 |
5.1.1 教师的教学活动 |
5.1.2 学生的教学活动 |
5.2 热学知识考查的评价 |
5.2.1 传统考查方式反馈 |
5.2.2 综合实践能力反馈 |
5.3 学生在热学素养上的评价 |
第六章 总结 |
6.1 创新和不足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中热学重难点调查问卷 |
附录2 学生访谈内容 |
致谢 |
(5)热电偶测量表面温升的误差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零部件温升研究现状 |
1.2.2 界面接触传热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3 热电偶劣化研究现状 |
1.2.4 热电信号转换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温升测试原理及评价模型 |
2.1 温升测试原理及方法 |
2.1.1 温升测试目的及原理 |
2.1.2 温升测试规范及方法 |
2.2 温升测试误差来源 |
2.2.1 测试电流偏差 |
2.2.2 热电偶与样品的接触 |
2.2.3 热电偶的传递偏差 |
2.2.4 测量仪器的转换误差 |
2.2.5 环境温度波动的影响 |
2.2.6 方法选择及数值修约 |
2.3 温升测试的不确定度评定 |
2.3.6 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电偶与测温面传热性能分析 |
3.1 热电偶与测温面热传递模型 |
3.2 接触部位热传递有限元分析 |
3.2.1 有限元建模过程 |
3.2.2 几何模型与边界条件 |
3.2.3 仿真模型和材料属性 |
3.2.4 热传递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 |
3.3 热电偶与样品接触的优化 |
3.3.1 接触部位热传递效率模型优化 |
3.3.2 优化模型的仿真分析 |
3.3.3 优化模型的验证试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电偶劣化机理及影响 |
4.1 热电偶测温原理及劣化 |
4.1.1 热电偶感温原理 |
4.1.2 热电偶劣化机理 |
4.2 热电偶劣化性试验 |
4.2.1 实验思路及设计 |
4.2.2 热电偶劣化与高温的相关性 |
4.2.3 热电偶劣化与温度循环的相关性 |
4.2.4 热电偶使用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电信号转换机理及实验验证 |
5.1 仪器的测量原理及误差分析 |
5.1.1 仪器的测量原理 |
5.1.2 仪器的测量误差分析 |
5.2 仪器的测量误差的实验验证 |
5.2.1 验证实验的方案 |
5.2.2 验证实验的结果分析 |
5.3 优化方案及验证样机设计 |
5.3.1 信号连接选通模块 |
5.3.2 模拟信号调理模块 |
5.3.3 模数转换控制模块及功能设计 |
5.4 针对优化方案的验证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温升测试不确定度模型的优化 |
6.1 现有模型的不足 |
6.2 不确定度模型的优化 |
6.3 应用模型开展评定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输电线路覆冰增长机理和防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覆冰增长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2 覆冰导线热传递的研究现状 |
1.2.3 覆冰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章节组织结构 |
第2章 导线周围离子流电场的计算方法 |
2.1 离子流电场的原理 |
2.1.1 电晕放电的理论模型 |
2.1.2 电晕起晕和持续放电过程 |
2.1.3 电晕放电类型 |
2.2 离子流电场计算方法 |
2.2.1 考虑风速的离子流电场的数学模型 |
2.2.2 基于改进的模拟电荷法的电场强度计算 |
2.2.3 基于二阶迎风格式有限体积法的空间电荷密度的计算 |
2.2.4 离子流电场的迭代计算 |
2.3 离子流电场实验 |
2.3.1 实验原理和技术要求 |
2.3.2 实验装置 |
2.3.3 导线的气晕电压和起晕粗糙系数 |
2.3.4 不同参数对离子流电场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离子流电场的覆冰增长机理研究 |
3.1 考虑离子流电场的覆冰增长模型 |
3.2 考虑离子流电场的碰撞率计算方法 |
3.2.1 导线周围空气流场的计算 |
3.2.2 存在水滴的离子流电场计算 |
3.2.3 离子流电场影响的水滴运动轨迹的计算 |
3.2.4 离子流电场影响的覆冰增长机理 |
3.3 覆冰增长实验 |
3.3.1 实验原理和技术要求 |
3.3.2 实验装置 |
3.3.3 存在水滴的离子流电场计算的实验验证 |
3.3.4 考虑离子流电场的覆冰增长模型的实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融冰时间和融冰电流计算方法研究 |
4.1 覆冰导线热传递过程 |
4.1.1 覆冰导线的热平衡 |
4.1.2 导线覆冰过程的临界条件 |
4.1.3 临界防冰电流的计算 |
4.1.4 临界融冰电流的计算 |
4.2 覆冰导线的融冰过程 |
4.2.1 导线与覆冰交界面的升温阶段 |
4.2.2 覆冰的融化阶段 |
4.2.3 覆冰脱落阶段 |
4.2.4 融冰的热传递过程 |
4.3 考虑覆冰增长的融冰时间计算 |
4.3.1 融冰过程中的温度分布计算 |
4.3.2 覆冰导线升温时间计算 |
4.3.3 覆冰导线融冰时间计算 |
4.3.4 融冰时间的计算流程 |
4.4 融冰电流的计算 |
4.4.1 融冰电流的计算方法 |
4.4.2 最小融冰电流 |
4.4.3 最大融冰电流的计算 |
4.5 融冰时间计算的验证实验 |
4.5.1 实验原理和技术要求 |
4.5.2 融冰实验过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覆冰导线融冰方法和覆冰防治策略研究 |
5.1 焦耳热融冰方法 |
5.1.1 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融冰 |
5.1.2 分裂导线融冰方法 |
5.1.3 交流和直流短路融冰方法 |
5.2 输电线路的覆冰防治策略 |
5.2.1 输电线路覆冰防治状态 |
5.2.2 输电线路覆冰防治决策流程 |
5.2.3 覆冰防治策略中的参数计算 |
5.2.4 覆冰导线融冰方法对比 |
5.3 覆冰防治策略的应用 |
5.3.1 基于气象数据的覆冰期判定 |
5.3.2 防冰和融冰功耗对比 |
5.4 66kV线路现场融冰试验 |
5.4.1 试验原理和技术要求 |
5.4.2 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融冰时间试验 |
5.4.3 覆冰防治策略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碳化稻壳泡沫基多孔光吸收体的设计及其太阳光—水蒸发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太阳光光能的吸收与转换 |
1.2 光热转换技术的原理及研究现状 |
1.2.1 太阳能集热器技术 |
1.2.2 光热治疗技术 |
1.2.3 太阳光-水蒸气蒸发系统(Solar Steam Generation)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三维多孔碳化稻壳泡沫的制备及其光热转换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过程 |
2.2.3 测试与表征 |
2.2.4 太阳光射线在碳化稻壳泡沫传播途径及吸收性能的理论模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碳化稻壳泡沫的制备工艺及其结构 |
2.3.2 光吸收性能及动态润湿性分析 |
2.3.3 太阳光-水蒸气蒸发性能 |
2.3.4 太阳光射线在泡沫体系中传播途径及吸收性能理论模拟 |
2.3.5 不同波段光对CRF光热转换性能的影响 |
2.3.6 CRF体系太阳光-水蒸气转换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纳米粒子复合碳化稻壳泡沫的制备及其光热转换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过程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u-NPs结构与光吸收特性分析 |
3.3.2 CRF/Au-NPs结构表征 |
3.3.3 CRF/Au-NPs光吸收性能及动态润湿性分析 |
3.3.4 CRF/Au-NPs太阳光-水蒸气蒸发性能 |
3.3.5 光波段范围对CRF/Au-NPs体系光热转换性能的影响 |
3.3.6 CRF/Au-NPs体系太阳光-水蒸气转换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墨化碳修饰碳化稻壳泡沫光热转换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过程 |
4.2.3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RF-Ni稻壳泡沫结构表征 |
4.3.2 N_2气氛下GC/CRHF光吸收体的结构及光热转换性能 |
4.3.3 富碳源气氛下GC/CRHF光吸收体的结构演变及光热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碳化稻壳泡沫基光吸收体孔结构、润湿性调节及光热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过程 |
5.2.3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GC/CRHF的孔结构调节及光热性能 |
5.3.2 GC/CRHF的水润湿性调节及光热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STEM教育的教育理念兴起 |
1.1.2 小学科学课程背景 |
1.1.3 我国的基础课程设置现状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创新点——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界定 |
2.1 概念界定 |
2.1.1 STEM教育 |
2.1.2 STEM教育内涵 |
2.1.3 STEM素养 |
2.2 STEM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做中学理论 |
3.2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
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4 体验式学习理论 |
第4章 小学科学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现状调查 |
4.1.1 访谈提纲 |
4.1.2 访谈过程 |
4.2 结果分析 |
4.2.1 科学教学开展现状 |
4.2.2 存在问题 |
4.3 问卷调查——小学生科学兴趣及科学探究能力 |
4.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4.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5章 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 |
5.1 教学活动前期分析 |
5.2 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
5.2.1 教学设计(一) |
5.2.2 教学设计(二) |
5.2.3 教学设计(三) |
5.2.4 教学设计(四) |
5.3 基于STEM理念的实践教学成效分析 |
5.3.1 学生科学兴趣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3.2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4 教学实践反思 |
5.4.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分析 |
5.4.2 教学活动设计存在不足与改进办法 |
5.4.3 影响STEM教学的因素 |
5.4.4 对策总结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9)下肢障碍者用电加热户外防寒服设计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电加热服装加热系统的设计 |
2.1 安全发热温度范围讨论 |
2.2 控制系统工作流程设计与模拟 |
2.3 局部电加热设计 |
2.4 电加热片的制作与发热性能测试 |
2.5 命令界面的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3 下肢障碍者用电加热户外防寒服设计与制作 |
3.1 服装制作准备 |
3.2 服装设计特点 |
3.3 电加热系统与服装的集成 |
3.4 电加热服装发热安全性测试 |
3.5 穿着效果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4 低温环境中电加热服织物组合体热传递模拟 |
4.1 传热学原理及织物中的热传递 |
4.2 ABAQUS热分析 |
4.3 输出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不足 |
5.1 结论 |
5.2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环境温度下节点距离与温度数据 |
附录2 不同档位功率时节点距离与温度数据 |
附录3 不同空气层厚度时节点距离与温度数据 |
附录4 不同空气等效导热系数节点距离与温度数据 |
致谢 |
(10)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存取机理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 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方法 |
2.1 煤矿储能式充填技术原理 |
2.2 煤矿储能式充填系统构成 |
2.3 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存取效果主控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储能式充填材料导热性能测试及强化调控 |
3.1 充填材料物质构成及热物性能 |
3.2 储能式充填材料导热性能及预测 |
3.3 水及应力环境下充填材料导热性能 |
3.4 储能式充填材料导热性能强化调控 |
3.5 本章小结 |
4 储能式充填材料与热交换系统的对流换热规律 |
4.1 热能储存与提取测试平台研发 |
4.2 热能储存与提取测试方法 |
4.3 充填材料与管内流体换热特征 |
4.4 不同因素对充填材料与管内流体换热影响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规律 |
5.1 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数值模型 |
5.2 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特征 |
5.3 储能技术参数对充填空间储能效果影响规律 |
5.4 储能层位影响充填空间储能规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充填空间多层围岩传热模型及储能层位选择方法 |
6.1 储能式充填空间多层围岩传热模型及求解分析 |
6.2 储能层位选择算例 |
6.3 煤矿储能式充填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热传递”实验材料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于空分纯化系统的多级相变储热方法及其传热强化研究[D]. 张春伟. 浙江大学, 2021
- [2]新型织物保温仪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D]. 姜芸婧.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1)
- [3]干式滚齿切削热传递特性仿真分析及实验研究[D]. 王新宇.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4]初中热学教学内容整合研究[D]. 姜烨.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热电偶测量表面温升的误差和优化研究[D]. 杜冠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输电线路覆冰增长机理和防治策略研究[D]. 李振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碳化稻壳泡沫基多孔光吸收体的设计及其太阳光—水蒸发性能[D]. 方伟. 武汉科技大学, 2020
- [8]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D]. 张雪钰. 南宁师范大学, 2020(02)
- [9]下肢障碍者用电加热户外防寒服设计与评价[D]. 李冉. 东华大学, 2020(01)
- [10]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存取机理及方法研究[D]. 李百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