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高水河造船厂段路堤渗流地下水温度场研究

江都高水河造船厂段路堤渗流地下水温度场研究

一、利用地下水温度场研究江都高水河船厂段堤防的渗漏(论文文献综述)

倪枫[1](2021)在《堤坝集中渗漏流热耦合模型及室内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水利工程中绝大多数为堤坝工程,这些堤坝工程最大的安全隐患来自于堤坝的渗流。渗流热监测技术近年来常用来监测堤坝的渗流,其原理主要是通过监测堤坝异常温度变化来间接寻找异常的渗漏点,从而达到监测堤坝渗流的目的。本文在已提出新的导热系数模型基础上,采用室内试验与数值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入渗水头、不同渗漏通道、不同入渗水温等条件下堤坝温度场与渗流场的变化规律。并利用试验实测数据验证基于新的导热系数模型的堤坝饱和-非饱和流-热耦合模型的准确性及可行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室内试验实测数据来看,当入渗水温越高时,堤坝集中渗漏发生的速度越快,对堤坝温度场和渗流场产生的影响也越大,入渗水温越低时,堤坝集中渗漏发生的速度和破坏速度就越慢;当入渗水头越高时,堤坝发生集中渗漏的时间越早,且坝体单宽渗流量越多;当坝体存在集中渗漏通道时坝体的渗流量和单宽渗流速率要远远多于无集中渗漏通道的工况。(2)结合室内试验实测数据和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采用Lu(2007)模型、Lu(2014)模型和Ren(2019)模型的数值模拟数据,从多个测点的三个评价指标(RMSE,Re和R2)来看,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采用Ren(2019)模型模拟的堤坝温度数据与实测温度数据比较吻合。(3)从渗流场模拟结果来看,无集中渗漏情况下坝体的流线均匀分布在整个坝体,当存在集中渗漏时,坝体的流线出现了异常,大部分流线集中在了集中渗漏通道附近,其他坝体区域的流线分布稀疏。(4)从实测的测压管水头数据和模拟结果对比结果来看,基于Ren(2019)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预测比较准确。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Ren(2019)模型堤坝流热耦合模型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能够较为精确的刻画堤坝的渗流场动态变化过程。(5)将构建的Ren(2019)模型的堤坝流热耦合模型用于心墙土石坝,结果表明Ren(2019)模型适用于土石坝流-热耦合模型的研究,能够准确地反映土石坝温度场和渗流场的耦合过程。集中渗漏通过渗流场影响温度场分布,不同高度的集中渗漏通道对坝体温度场的影响不同,通过埋设传感器监测坝体内部温度场可以实时的反映土石坝渗流场的情况,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排除隐患。

林成锋[2](2021)在《弱光栅系统监测土坝渗流和锂电池应变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弱光纤光栅作为光栅传感领域的新类型,具有大容量、长距离、高精度等特点,可以满足大型工程和大型设备的监测需求,是传感领域不可替代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根据弱光栅温度测量技术和应变测量技术分为两方面:渗流监测模型的试验研究和锂电池充放电的应变监测。(1)渗流监测模型的试验研究可分为:圆柱土体渗流试验和土石坝模型渗流试验。圆柱土体渗流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了多孔介质在渗流和非渗流时的传热过程,提出了热光栅渗流监测理论公式,并设计试验模型和试验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加热弱光栅阵列能测量出渗流场中的温度变化;进行不同水温的渗流监测时,其温度变化与渗流流速都满足多项式数量关系;并且温度变化量与过余温度满足渗流监测理论公式,不同渗流水温服从相同规律,根据已知的多孔介质的导热系数、密度、孔隙率等参数带入渗流理论公式计算出渗流流速。土石坝模型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了干燥、饱和、渗流工况下的导热比例系数;定义渗漏强度判别系数μ、η;设计和制作了土石坝模型。试验的结果表明:导热比例系数可以反映多孔介质的孔隙率和渗透性能;通过比较导热系数的大小可以找出渗漏通道;渗漏强度判别系数μ、η都可以反映渗漏情况,可以根据测量判别系数的数值来推算出渗流流速。(2)锂电池充放电应变测量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阐述锂电池充放电时温度和应变改变的机理;通过弱光栅测量原理推导出矩形锂电池温度和应变测量公式;根据应力应变理论分析了锂电池最大主应变的大小和方向,用于检测锂电池的安全健康状态;设计制作了锂电池应变和温度监测方案。测试结果表明:锂电池的温度与应变关系密切,温度升高应变也会随着升高,说明热应力是锂电池应变的主导因素;根据弱光栅测量原理推导的温度和应变公式能很好地用于锂电池监测中,可以分别测量出锂电池温度和应变值;应力应变理论、热传导理论能分析锂电池在整个充放电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孙晓宇[3](2020)在《浮山前水库沉积物-水界面的水热交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量化地表水-地下水交换不仅是探究湖库水量平衡的重要环节,还是探究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的基础。地表水-地下水交换过程伴随着能量的传递,所以含水介质(沉积物)垂向剖面温度分布将能为水量交换提供有效信息。研究水库沉积物与其上覆水之间的水量与热量交换可以为水库的建设、管理等提供理论基础。为了探究水库沉积物-水界面处的水量与热量交换特征,本文以青岛浮山前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9月5日至17日在水库西北侧、北侧与东南侧及2019年10月8日与9日在水库西北角局部区域(4个有效点),对沉积物垂向剖面温度进行了定时间间隔连续监测;在监测数据基础上,采用数值法反演库水-地下水垂向交换速度,探究库水-地下水交换的空间差异性,并探讨沉积物-水界面的热量交换情况。结果表明:(1)沉积物的温度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性。同一试验点,浅层沉积物温度波动幅度大,随着泥深增加波动幅度减小,温度波动的峰谷值出现的时间随着泥深增加依次滞后。水库东南侧试验点温度波动幅度大于西北侧与北侧,北侧试验点沉积物温度整体偏低。局部研究区域(1 m2范围)内,不同试验点沉积物-水界面处温度存在差异,但随着泥深增加,差异变小,至泥深0.24 m处差异不明显。2、4、5号试验点所构成的沉积物垂向剖面中,5号试验点每天升温与降温的起始时刻要早于其它点位。这些分布特征均可由后续反演的各点流速(强度与方向)差异得到解释。(2)模拟时采用分段连续线性函数刻画非正归正弦波动的上、下边界条件;反演水流通量时,同时反演热弥散度(减小因忽略热弥散或者选取热弥散度经验值引起的误差)。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处理有效提高了反演精度;结果还表明,不合适的热弥散度经验值引起的反演流速误差甚至大于忽略热弥散时的误差;同步反演流速与热弥散度,还有助于判断是否需要考虑热弥散对沉积物-水界面热传导通量的影响。(3)水库的库水-地下水交换存在显着空间差异,水库不同区域不仅存在交换强度的差异,还存在交换方向的差别;局部区域也表现出强烈的水流方向与强度差异。西北侧与北侧试验点处为地下水补给库水,垂向交换速率分别为0.002 m/h与0.007 m/h;东南侧试验点为库水补给地下水,垂向交换速率为0.12 m/h。水库西北角局部区域内,3号试验点可能与西侧山坡有密切水力联系,此处为地下水补给库水,垂向交换速率为0.0004 m/h;2、4、5号试验点可能与北侧有密切水力联系,均为库水补给地下水,垂向交换速率分别为0.0003 m/h、0.0005 m/h、0.0009 m/h,不同试验点补给强度的差别可能是由沉积物的渗透性差异引起。(4)相比于运用沉积物-水界面与泥深0.12 m之间的温度梯度计算的界面热传导通量,由数值模拟法计算的热传导通量日波动峰值更大(地下水补给库水的点位热传导通量存在明显日波动),也更能及时反映界面处热传导方向的改变。受气温波动与库水-地下水补给关系的影响,监测期内沉积物-水界面的热传导存在时空差异性;地下水补给库水的点位(西北侧与北侧试验点)整体表现为库水向沉积物传热,而库水补给地下水的点位(东南侧试验点)主要为沉积物向库水传热。

李贤玉[4](2018)在《海绵城市双层河道渗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双层河道为一种新型河道,上层明渠构建亲水空间,下层箱涵排洪排涝。本文基于研究双层河道的一般工作特性及设计机理,开展双层河道土石混合体的物理特性和渗透性的室内试验;本文以巴南区龙洲湾B区双层河道为依托,结合室内试验指标,运用FLAC 3D建立双层河道数值模型;分析了双层河道的渗流场特性,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查阅文献和现有的双层河道工程,归纳总结了双层河道特点及适用条件,其回填土亦可作为水体的涵养体,实现以丰补欠和雨洪资源化。(2)基于室内试验指标及查阅相关文献,水土特征曲线选用Fredlund数学模型,渗透系数函数选用VG数学模型,利用SPAW软件分析得出水土特征曲线及渗透系数函数,并进行拟合分析。(3)双层河道的主渗流方向为垂直河道流向的方向。上层明渠未设防渗土工膜的双层河道,渗流量、最大正压值、最大负压值、下层涵洞排水孔排水量均与计算水深呈正相关。模型的浸润面及模型溢出点逐渐抬高,模型的浸润面的形态随着水深发生变化,从上下浸润面演变为左右浸润面。上层明渠未防渗土工膜的双层河道,这些指标与计算水深无明显相关性。(4)下层涵洞增设排水孔后,模型渗流量增大;越靠近排水孔增大,水力坡降值越大,孔隙水压力减小,对孔隙水压力具有消散作用。排水孔使浸润面降低,变化趋势更加的陡峭,模型溢出点降低。(5)上层明渠设防渗土工膜的双层河道,最大水力坡降值、最大负孔隙水压力增大;正孔隙水压力有效的减小;浸润面明显降低,地下水位与下层涵洞侧墙排水孔齐。(6)上层明渠中的水深上升速度增大,其渗流量、最大流速及最大正孔隙水压力先减小,后保持不变;最大负孔隙水压力保持不变;最大力坡降减小。上层明渠中的水深下降速度增大,其渗流量、最大流速及最大正孔隙水压力先增大,后保持不变;最大负孔隙水压力保持不变;对于上层明渠未设防渗的双层河道,最大力坡降减小,对于上层明渠设防渗的双层河道,最大力坡降保持不变。(7)上层明渠水位变幅时,其渗流量、最大正孔隙水压力及最大负孔隙水压力介于其水位变幅区间的静水位计算值,水位变幅的速度越大,其渗流特性越与其初始水位静水位渗流特性相似。

白广明,张守杰,卢建旗,杨甫权[5](2018)在《流场法探测堤坝渗漏数值模拟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深入研究拟流场基本特征和流场法探测原理,完善流场法探测堤坝渗漏入口技术,从建立拟流场数学模型入手,通过对有渗漏典型堤坝工程拟流场进行有限元法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拟流场电位、电场强度及电流密度等主要物理量分布的基本特征。拟流场中电极附近电位、电流密度及电场强度呈尖峰状密集分布,其他区域数据幅值很小,且均匀分布;渗漏通道入口将引起堤坝前局部水域拟流场电流密度和电场强度数值异常突变。模拟结果表明流场法可以探测出渗漏通道入口,探测设备需要具有较小分度值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李静[6](2017)在《基于水力层析法的渗漏通道反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渗漏通道反演研究对探测堤坝渗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值抽水试验,运用水力层析法对含水层渗漏通道进行了反演研究。建立了一个二维垂直饱和渗漏含水层,含水层大小为18 m×18 m,渗漏含水层布设3口斜井。通过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在监测点监测不同时刻的水头响应数据,运用连续线性估计方法(SSLE)对含水层储水系数进行反演,结果表明:通过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刻画渗漏含水层储水系数的详细分布,能够有效识别渗漏通道分布情况;斜井多的情况下,可以揭露更多的含水层信息,获得更多的水头响应数据,最终的识别效果好于斜井少的情况;地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非稳定流水力层析法能够准确探明渗漏通道的位置。

黄平华,韩素敏[7](2014)在《矿井底板破碎带温度场模型推导及模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矿井底板破碎带温度场对地下水的响应机制,运用热传导理论,结合数学物理方法,建立了垂向水流作用下岩体温度场模型和地下水、空气等多热源作用下岩体过余温度分布模型,并求出了相应模型的温度、温度梯度及过余温度解析解。结果表明:沿着地下水径流方向,起始段的岩体温度梯度值一般较小,而终止段的温度梯度值则一般较大;当温度梯度与地下水流动方向相反时,岩体温度梯度变化幅度较小;回采工作面接近含导水构造时,距离导水构造越近,同一时刻岩体过余温度增大越迅速,体现在温度曲线的曲率相应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地下水对矿井岩体温度梯度及过余温度影响显着。

樊哲超[8](2010)在《基于示踪法的模糊聚类模型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基于示踪方法对某堤防几个典型段进行了渗漏分析,查明了其地下水的渗漏来源,结果表明江都船厂段T1#孔、联盟庄码头T29#孔中的水样为河水补给,T5#孔附近的黑鱼塘水为当地降雨或近期降雨形成的地下水补给,万寿宫段T7#孔中的地下水为河水和当地降雨的混合。应用模糊聚类方法,选取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值作为指标特征值,并赋与不同的权重,进行模糊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与示踪方法分析的结论一致。

王新建,许宝田,陈建生[9](2008)在《温度场探测堤坝集中渗漏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将堤坝渗漏温度场探测问题研究过程分为4个阶段:①完全定性分析阶段;②原理模型定性分析阶段;③理论模型初步应用阶段;④系统化理论模型阶段。总结了各阶段的主要成果和研究特征,揭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规律。据此,探讨了温度场探测堤坝集中渗漏的研究方向,初步建立了正分析模型,指出了模型分析方法和实现反分析的途径。

白兰兰[10](2007)在《裂隙岩体热流模型研究》文中提出裂隙岩体的渗流状态对工程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阅读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裂隙岩体中相互影响的渗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建立了能真实反映裂隙岩体温度和渗流分布的裂隙岩体热流模型。基于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平板裂隙渗流和圆柱形通道渗漏两种情况下整个裂隙岩体的温度分布特征,讨论了流量、流体与岩体温差等因素对裂隙岩体温度场分布的影响,根据现场温度场分布,推导出裂隙内的渗流量、等效水力隙宽等渗流场参数,如此实现:采集大量现场温度数据→总结温度分布特征→反演现场裂隙水流通量、等效水力隙宽等水文地质参数,从而实现利用温度场探漏的目的。最后,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1)分析了裂隙岩体的温度场、渗流场分布特征以及相互影响。大裂隙或断裂在渗流区域中起主要导水作用,直接影响温度场的分布,而低温水流的加入使整个地区形成以裂隙为最低温度面,形状近似平行于裂隙分布的温度场。 (2)建立了平板裂隙热流模型。针对裂隙岩体中裂隙对渗流的主控作用,借鉴了单裂隙平行板模型,考虑了对流换热,根据动量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平板裂隙热流模型,并分别进行了稳态和瞬态下的一维和二维建模与求解。 (3)建立了圆柱形渗漏通道热流模型。根据裂隙岩体地区现场实测的渗漏通道有许多为圆柱形这一情况,类比平行板热流模型,建立了圆柱形渗漏通道热流模型,借助数学物理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稳态、瞬态热流模型下的一维和二维解析解。 (4)结合工程实践,应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工程中的渗流场分布以及相应的水文地质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并与通过现场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二、利用地下水温度场研究江都高水河船厂段堤防的渗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地下水温度场研究江都高水河船厂段堤防的渗漏(论文提纲范文)

(1)堤坝集中渗漏流热耦合模型及室内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渗流热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1.2.2 堤坝流热耦合模型研究进展
        1.2.3 土壤导热系数模型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框图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堤坝流热耦合模型基本理论
    2.1 堤坝温度场对渗流场的影响机理
    2.2 堤坝渗流场对温度场的影响机理
    2.3 堤坝饱和-非饱和流-热耦合模型
        2.3.1 基本假定
        2.3.2 堤坝渗流场数学模型
        2.3.3 堤坝温度场数学模型
        2.3.4 土体导热系数(λ_(eq))经验模型
        2.3.5 求解软件介绍
    2.4 本章小结
3 集中渗漏条件下堤坝流热耦合室内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室内试验装置及方法
        3.2.1 试验设计和布置
        3.2.2 试验参数测定
        3.2.3 试验方法
    3.3 集中渗漏作用下堤坝水热运移规律研究
        3.3.1 入渗水头
        3.3.2 入渗水温
        3.3.3 不同高度渗漏通道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室内试验的堤坝集中渗漏流热耦合模型验证
    4.1 引言
    4.2 边界条件及参数设置
        4.2.1 边界条件
        4.2.2 计算参数
    4.3 模型评价
    4.4 模型验证
        4.4.1 温度场验证
        4.4.2 基于Ren(2019)导热系数模型的渗流场验证
    4.5.低温水入渗条件下堤坝水热运移规律研究
    4.6 本章小结
5 工程实例应用
    5.1 引言
    5.2 工程资料
    5.3 模型边界条件及参数
        5.3.1 模型边界条件
        5.3.2 计算参数
    5.4 模型验证
    5.5 不同集中渗漏条件下土石坝温度场及渗流场的变化特征
        5.5.1 集中渗漏对坝体压力分布的影响
        5.5.2 集中渗漏对坝体温度分布的影响
    5.6 心墙裂缝出口处流速及温度变化规律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弱光栅系统监测土坝渗流和锂电池应变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弱光栅传感系统
        1.2.2 基于弱光纤测温技术的渗流监测研究
        1.2.3 锂电池应变与温度测量研究进展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弱光栅传感技术
    2.1 弱光栅温度与应变传感原理
    2.2 弱光纤光栅的复用技术
        2.2.1 波分复用技术
        2.2.2 时分复用技术
        2.2.3 空分复用技术
        2.2.4 混合复用技术
    2.3 弱光栅标定实验
        2.3.1 实验方案
        2.3.2 实验结果
    2.4 小结
第3章 圆柱土体渗流模型试验
    3.1 热源法的渗漏研究
    3.2 多孔介质传热
        3.2.1 非渗流工况
        3.2.2 渗流工况
    3.3 圆柱土体渗流试验
        3.3.1 试验模型
        3.3.2 试验过程及方案
    3.4 试验结果分析
        3.4.1 温差~渗流流量关系
        3.4.2 △T/θ与渗流流速u关系
    3.5 小结
第4章 土石坝渗流模型试验
    4.1 弱光栅的渗流监测模型
        4.1.1 非渗流和渗流时的比例系数
        4.1.2 渗流时对流换热系数理论推导
    4.2 模型试验
        4.2.1 土石坝模型
        4.2.2 试验步骤
    4.3 试验结果和分析
        4.3.1 干燥与饱和情况下的结果
        4.3.2 渗流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弱光栅用于锂电池温度与应变监测
    5.1 锂电池温度与应变分析
        5.1.1 锂电池工作原理
        5.1.2 锂电池应变分析
        5.1.3 实验方案设计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温度测量分析
        5.2.2 应变测量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浮山前水库沉积物-水界面的水热交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温度示踪法原理
        1.2.2 温度示踪法的应用
        1.2.2.1 定性分析
        1.2.2.2 定量计算
        1.2.3 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的空间差异性
        1.2.4 沉积物-水界面热通量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研究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地理位置及水环境状况
    2.2 试验方法或监测仪器
        2.2.1 沉积物温度的测量
        2.2.2 地下水-地表水水头差的测量
        2.2.3 孔隙度的测量
    2.3 模型建立与求解
    2.4 热传导通量的计算
第三章 沉积物温度分布的时空特征
    3.1 西北、北与东南侧沉积物温度的时空特征
    3.2 局部区域沉积物温度的时空特征
    3.3 小结
第四章 库水-地下水交换的空间差异性
    4.1 库水-地下水垂向交换速度的反演
    4.2 区域间库水-地下水交换的异质性
    4.3 局部区域内库水-地下水交换的异质性
    4.4 小结
第五章 沉积物-水界面热量交换的时空特征
    5.1 直接与间接两种方法获取热传导通量的对比
    5.2 热传导的时空差异性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海绵城市双层河道渗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堤坝工程及地下结构渗流研究现状
        1.2.2 土石混合体渗透特征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双层河道工作特性
    2.1 双层河道概述
    2.2 双层河道适用条件
    2.3 双层河道特点
    2.4 双层河道设计机理
        2.4.1 设计洪水
        2.4.2 方案布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层河道非饱和渗流理论
    3.1 渗流的基本概念
        3.1.1 渗流的定义
        3.1.2 渗流几个基本概念
    3.2 双层河道渗流控制方程
        3.2.1 非饱和渗流运动方程
        3.2.2 非饱和渗流微分方程
    3.3 双层河道渗流数学模型定解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FLAC 3D双层河道渗流数值模拟
    4.1 FLAC 3D基本计算原理
        4.1.1 显示差分法的一般原理
        4.1.2 显式/动态求解方法
        4.1.3 空间导数的有限差分法近似
        4.1.4 本构关系
        4.1.5 时间导数的有限差分法
        4.1.6 阻尼力
    4.2 计算思路
    4.3 计算模型及计算工况
    4.4 计算参数选取
    4.5 渗流计算的几何模型及网格剖分
    4.6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处理
    4.7 计算结果
        4.7.1 静水位渗流计算结果
        4.7.2 变水位渗流计算结果
    4.8 解析公式验证
        4.8.1 计算原理
        4.8.2 计算工况与参数
        4.8.3 计算结果分析
        4.8.4 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及合理性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层河道的非饱和渗流特性分析
    5.1 上层明渠不同水深的双层河道渗流特性分析
    5.2 设排水孔的双层河道渗流特性分析
    5.3 设防渗设施的双层河道的渗流特性分析
    5.4 上层明渠水位变幅的双层河道渗流特性分析
        5.4.1 上层明渠水位上升的双层河道渗流特性分析
        5.4.2 上层明渠水位骤降的双层河道渗流特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5)流场法探测堤坝渗漏数值模拟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流场法简介
2 拟流场的数学模型
3 拟流场中主要物理量分布及其分析
    3.1 拟流场中主要物理量分布及其分析
    3.2 渗漏通道入口前附近水域拟流场主要物理量分布及分析
4 结论

(6)基于水力层析法的渗漏通道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力层析法
    1.1 地下水流动方程
    1.2 连续线性估计方法(SSLE)
    1.3 估计结果评价准则
2 数值抽水试验
    2.1 模型建立
    2.2 参数设置
    2.3 采样时间
    2.4 渗漏通道反演研究
        2.4.1 地质资料齐全的情况
        2.4.2 地质资料缺乏的情况
    2.5 对比分析
3 结论

(7)矿井底板破碎带温度场模型推导及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破碎带温度场模型推导
    1.1 煤层顶、底板导水的岩体温度场模型推导
    1.2 构造导水岩体温度场模型推导
        1.2.1 线热源模型
        1.2.2 面热源模型
        1.2.3 地温热源模型
        1.2.4 多热源模型在导水构造岩体中的应用
2 结果与讨论
    2.1 煤层顶、底板中存在垂向流时,岩体温度场变化规律
    2.2 构造中有垂向流时,岩体温度场变化规律
3 结论与建议

(8)基于示踪法的模糊聚类模型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示踪法原理
    1.1 温度电导率示踪
    1.2 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示踪
    1.3 单孔稀释法测定地下水水平渗透流速
2 模糊聚类模型
    2.1 模糊聚类理论
    2.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向量
3 工程实例
    3.1 工程地质概况
    3.2 示踪法分析
        3.2.1 江都船厂段
        3.2.2 黑鱼塘段
        3.2.3 万寿宫江港作业区段
        3.2.4 联盟庄码头段
    3.3 模糊聚类模型的分析
4 结语

(9)温度场探测堤坝集中渗漏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
    1.1 完全定性分析阶段
    1.2 原理模型定性分析阶段
    1.3 模型初步应用阶段
    1.4 系统化理论模型阶段
2 研究展望
    2.1 圆柱状渗漏温度探测综合模型
        2.1.1 热传导方程
        2.1.2 温度边界条件
        2.1.3 非线性评价
        2.1.4 反分析
    2.2 多通道渗漏温度探测模型
    2.3 周期变化边界条件下的温度场探测模型
    2.4 仿真模型及专家系统
3 结 语

(10)裂隙岩体热流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及目前研究动态
        1.2.1 温度示踪渗流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1.2.2 裂隙岩体温度渗流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的工作内容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技术路线
        1.3.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裂隙岩体渗流温度特性
    2.1 裂隙岩体热传导特性
        2.1.1 岩体中的热传导
        2.1.2 岩体中热对流
    2.2 裂隙岩体渗透特性
    2.3 单裂隙渗流温度特性
        2.3.1 渗流、温度控制方程
        2.3.2 粗糙裂隙修正立方定律
        2.3.3 填充裂隙的渗流特性
    2.4 裂隙岩体渗流温度概念模型
        2.4.1 等效连续体模型
        2.4.2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
        2.4.3 混和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平板裂隙热流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渗流作用下的温度场分布
    3.3 单裂隙稳态热流模型的建立
        3.3.1 模型假定
        3.3.2 模型的建立
        3.3.3 模型求解
    3.4 瞬态热流模型的建立
        3.4.1 瞬态一维热流模型
        3.4.2 瞬态二维热流模型的建立
    3.5 计算过程的数据处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圆柱形渗漏通道热流模型分析
    4.1 引言
    4.2 稳态热流模型
        4.2.1 稳态热流模型的建立
        4.2.2 稳态模型的求解
    4.3 瞬态热流模型
        4.3.1 瞬态一维热流模型
        4.3.2 瞬态二维热流模型
    4.4 模型应用
        4.4.1 渗漏量的求解
        4.4.2 通道半径的求解
        4.4.3 利用渗漏通道沿程温度分布计算渗透流速
        4.4.4 利用孔中温度分布计算垂向流速的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实例
    5.1 平板裂隙热流模型应用实例
        5.1.1 碧口水电站
        5.1.2 龙羊峡大坝
    5.2 圆柱形渗漏通道热流模型研究应用实例
    5.3 利用钻孔温度分布求垂向流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利用地下水温度场研究江都高水河船厂段堤防的渗漏(论文参考文献)

  • [1]堤坝集中渗漏流热耦合模型及室内试验研究[D]. 倪枫.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弱光栅系统监测土坝渗流和锂电池应变的试验研究[D]. 林成锋. 三峡大学, 2021
  • [3]浮山前水库沉积物-水界面的水热交换研究[D]. 孙晓宇. 青岛大学, 2020(01)
  • [4]海绵城市双层河道渗流特性研究[D]. 李贤玉.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5]流场法探测堤坝渗漏数值模拟及分析[J]. 白广明,张守杰,卢建旗,杨甫权.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6]基于水力层析法的渗漏通道反演研究[J]. 李静. 人民黄河, 2017(03)
  • [7]矿井底板破碎带温度场模型推导及模拟分析[J]. 黄平华,韩素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03)
  • [8]基于示踪法的模糊聚类模型研究及应用[J]. 樊哲超.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9]温度场探测堤坝集中渗漏研究综述[J]. 王新建,许宝田,陈建生.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8(03)
  • [10]裂隙岩体热流模型研究[D]. 白兰兰. 河海大学, 2007(06)

标签:;  ;  

江都高水河造船厂段路堤渗流地下水温度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