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分布及发生频率(论文文献综述)
王喜刚,郭成瑾,张丽荣,胡丽杰,沈瑞清[1](2022)在《宁夏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和生理小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明确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种类以及生理小种的类型、组成和分布,为宁夏有针对性地选育马铃薯抗晚疫病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利用A1、A2交配型标准菌株和含有11个主效抗性基因的鉴别寄主,对2018年-2019年从原州区、泾源县、彭阳县、隆德县、西吉县、盐池县、海原县采集得到的130个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进行交配型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宁夏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的交配型和生理小种存在多样性,采集地交配型有A1、A2、SF(自育型)3类,分别占被测菌株的30%、63.8%、6.2%;生理小种有8种类型,其中生理小种1.2.3.4.5.6.7.8.9.10.11发生频率最高,占被测菌株总数的44.62%,是宁夏马铃薯主栽区的晚疫病菌优势小种,在各测试地均有分布;次优势小种为3.4.10和1.2.3.5.6.7.8.11,发生频率分别为12.31%和10.77%。宁夏不同种植区域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组成复杂,采集地组成差异较大,但西吉县、原州区交配型年度间的变化基本趋于一致。宁夏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组成日趋复杂,生产中要合理布局已有抗病品种,挖掘培育抗病水平高的新品种,综合防控马铃薯晚疫病。
张治斌[2](2020)在《中国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表型和SSR基因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最重要的马铃薯病害之一。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及其演替变化和该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有着直接关联。本文通过对2017-2019年中国马铃薯主产区的晚疫病菌的交配型、潜伏期、产孢子囊数和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多态性标记分析,揭示了我国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的基本特征和动态变化。通过皿内对峙法对478个菌株进行交配型检测,2017年,北方地区(河北省、山东省)以A1交配型为主(A1占94.7%,A2占5.3%),南方地区(湖北省、贵州省、云南省)以A2交配型为主(A2占97.5%,A1占2.5%);2018年,北方地区(黑龙江省、内蒙古、河北省)A1交配型占100%,南方地区(湖北省、云南省)A2交配型占100%;2019年,北方地区(黑龙江省、内蒙古、河北省)A1交配型占100%,南方地区(湖北省、贵州省、云南省)A2交配型占100%,这说明,在中国致病疫霉菌主要以无性繁殖为主。通过侵染马铃薯离体叶片,观察致病菌的潜伏期(病原体侵入宿主到最初出现症状的时间)发现,南方地区(湖北省、贵州省、云南省)致病菌的潜伏期比北方地区(河北省、山东省)致病菌的潜伏期短(北方地区平均为5.5天,南方地区为4.3天)(P<0.001)。使用Image J连续三天计算病斑的生长速率发现,第4天时,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病斑的生长速率(北方:1.00cm2/天,南方:1.85cm2/天)有显着差异(P<0.001),第5天时,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病斑的生长速率(北方:1.55cm2/天,南方:2.45cm2/天)有显着差异(P<0.002),第6天时,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病斑的生长速率(北方:2.04cm2/天,南方:1.71cm2/天)无显着差异(P>0.205)。利用血球计数板统计病斑产孢子囊数(侵染10天后病斑所产的孢子囊数)发现,北方地区(河北省、山东省)病斑产孢子囊数(6.0×105个)与南方地区(湖北省、贵州省、云南省)产孢子囊(6.3×105个)没有显着差异(P>0.942)。选用12对SSR荧光分子标记(Pi02,Pi4B,G11,Pi04,Pi63,Pi70,D13,SSR2,SSR4,SSR6,SSR8和SSR11)对538株菌株进行基因型鉴定,共鉴定出71个不同的基因型。通过与参考菌株基因型对比发现,北方地区(黑龙江省、河北省、内蒙古、山东省)致病疫霉菌主要基因型MLG6(87.9%)与参照基因型miscRU一致,南方地区(湖北省、贵州省、云南省)致病疫霉菌主要基因型MLG63(43.8%)与参照基因型Blue13一致。Microsatellite Genotyping(MLG)多位点基因型研究发现,2017年,南方地区一共有58个晚疫病菌基因型(湖北省12个、贵州省24个、云南省22个),北方地区一共有14个晚疫病菌基因型(河北省2个、山东省12个);2018年,南方地区一共有12个晚疫病菌基因型(湖北省2个、云南省10个),北方地区一共有8个晚疫病菌基因型(河北省2个、黑龙江省2个、内蒙古4个);2019年,南方地区一共有13个晚疫病菌基因型(湖北省2个、贵州省4个、云南省7),北方地区一共有8个晚疫病菌基因型(河北省3个、黑龙江省2个、内蒙古3个)。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Principal Components(DAPC)主成分判断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晚疫病菌分成两个类群(Group)。Group?主要包含北方地区晚疫病菌群体(河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内蒙古),Group??主要包含南方地区晚疫病菌群体(湖北省、贵州省、云南省)。
杨露[3](2019)在《贵州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最严重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该病由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了解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表现型的组成、遗传结构组成以及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情况,可为马铃着晚疫病的有效防治提供重要科学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起源、迁移、发生、预测及防治等均有较深入的研究,但目前贵州在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理小种、交配型、线粒体DNA单倍型、SSR分子标记等方面没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本试验从贵州32个县、市收集到74株菌株;在赫章品种抗病性鉴定圃收集到54株菌株;从生理小种、线粒体DNA单倍型、交配型、SSR基因型四个方面来研究其群体结构特征,分析群体遗传多样性。1、利用鉴别寄主法对贵州74株马铃薯晚疫病菌进行生理小种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贵州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存在多样性,被测菌株中共鉴定出18种生理小种,2.4.6.8.9为贵州的优势生理小种。贵州复合型生理小种占主导地位,其中2.4.6.8.9共检测出13株菌株,占的比例最大,为17.57%,出现的地域最广,在都匀、麻江和威宁等9个县均有分布;单基因生理小种出现比例非常小,只出现一种单基因类型生理小种,其组成为2,共检测出3株,频率为4.05%,分布在水城和盘县;频率最小的生理小种是2.3.4.6.10、2.3.4.6.9、2.4.5.6,它们的频率均为1.35%。2、选用两对引物S1、PHYB对贵州74株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交配型存在多样性,被测菌株中共检测出3种交配型,即A1交配型、A2交配型、A1A2交配型,其中A1交配型、A2交配型各36株,占比均为48.65%,A1A2交配型只检测到2株,占比为2.70%。3、选用两对引物(F2、R2,F4、R4)对贵州74株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的线粒体DNA进行鉴定,试验初步结果表明:贵州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线粒体DNA单倍型只存在Ⅰa和Ⅱb型两种单倍型,未发现其它线粒体DNA单倍型、具有多态性。其中、Ⅰa型频率最高,47株,占63.51%,Ⅱb型27株,占36.49%,Ⅰa型是贵州优势线粒体DNA单倍型群体。Ⅰa分别来自都匀、普安、水城、普定、盘县、威宁、息烽、遵义、沿河县、纳雍、织金、金沙、黔西、毕节、赫章、兴义、桐梓、修文、德江、湄潭。Ⅱb型,分别来自荔波、平坝、普定、六枝、遵义、三都、贵阳、德江、惠水、三穗、福泉、榕江、天柱、大方、威宁,同时检测出有Ⅰa型和Ⅱb型的地区有普定、遵义、威宁。4、采用17对SSR引物对贵州74株致病疫霉菌株,CBS购买菌株1株进行多态性条带扩增,按区域分布将其分为10个群体,有16对引物能够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占94.12%;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989,基因流为1.1049;遗传结构结果显示,10个群体的最佳K值均为6,可分为6个亚群,各亚群所占比例不同;遗传距离结果显示,贵州菌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各不相同,大多在0.9004-0.9936之间,少部分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处于0.8841-0.8947;聚类结果显示,遗传系数为0.974时,可划分为5个分支,以上SSR分子标记数据表明贵州菌群体存在遗传多样性。赫章54株菌株共鉴定出10种生理小种类型,生理小种类型较为丰富,存在多样性。从生理小种与寄主的关系来看,生理小种类型与寄主无一定的相关性,即不同的菌株在相同的寄主上,生理小种类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不同的菌株在不同的寄主上生理小种类型也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从赫章54株菌株的交配型与寄主的关系来看,交配型类型全部为A2交配型,无多样性,表明菌株的交配型类型与寄主品种没有相关性。从赫章地区54株菌株的线粒体DNA单倍型类型与寄主的关系来看,单倍型类型全部为Ⅰa单倍型,无多样性,表明菌株的线粒体DNA单倍型类型与寄主品种没有相关性。赫章的54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菌按寄主品种分类将其分为29个群体,从SSR分子标记其预测结构与品种多样性的关系来看,不存在多样性,表明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与寄主品种没有相关性。从贵州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生理小种类型、交配型类型、线粒体DNA单倍型类型、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等总体分析,贵州马铃薯晚疫病菌存在多样性。在马铃薯抗病性鉴定圃中,马铃薯晚疫病菌除了生理小种存在多样性外,线粒体DNA单倍型、交配型和SSR标记不存在多样性。
李璐[4](2019)在《致病疫霉群体结构及诱导剂与杀菌剂对晚疫病防效研究》文中指出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在病害大爆发年份可以造成绝产,其病原菌致病疫霉可异宗配合进行有性生殖,导致晚疫病菌群体结构发生变化。本试验研究了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物学特征及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相关,以期为马铃薯主产区的高产高效种植及推进产业化进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借鉴。2018年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共采集分离了马铃薯晚疫病菌92株,对菌株的交配型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92株菌株中共发现了三种交配型。A1交配型占菌株总数的88.1%,A2和自育型交配型分别占5.4%和6.5%。其中,黑龙江省克山县共鉴定出三种交配型,其中,84.5%(49株)为A1交配型,5.2%(3株)为A2交配型,10.3%(6株)为自育型。黑龙江省依安县100%菌株均为A1型(8株)。内蒙古牙克石共测定出A1、A2两种交配型,分别占89.5%(17株)和10.5%(2株)。内蒙古室韦100%的菌株均为A1型(7株)。以上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克山县与内蒙古牙克石两个马铃薯产区相比其他两个地区的晚疫病菌交配型相对丰富,而其他两个主产区未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有性生殖。不同地区交配型频率存在明显差异。测定92个菌株对甲霜灵抗药性,结果显示,甲霜灵高抗菌株占67.4%,中抗菌株占30.4%,敏感菌株占2.2%,没发现高度敏感菌株。根据采集地点分析晚疫病菌甲霜灵抗药性,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克山县65.5%为高抗菌株,31.1%为中抗菌株;黑龙江省依安县62.5%为高抗菌株,37.5%为中抗菌株;内蒙古牙克石84.2%为高抗菌株,15.8%为中抗菌株;内蒙古室韦42.9%为高抗菌株,57.1%为中抗菌株。由此可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的晚疫病菌对甲霜灵已产生抗性。mtDNA单倍型测定结果显示共发现Ia和IIa两种mtDNA单倍型。其中,IIa单倍型菌株占89.1%(82株),Ia单倍型菌株占10.9%(10株)。黑龙江省分离的66个菌株中,IIa单倍型有56株(84.8%),Ia单倍型有10株(15.2%)。内蒙古分离的26株(100%)菌株均为IIa单倍型。结果说明,黑龙江省存在两种晚疫病菌mtDNA单倍型,优势单倍型为IIa单倍型;内蒙古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的mtDNA单倍型较之更单一,只有IIa单倍型。利用两对引物Pi4G和Pi4B,共鉴定出8种SSR基因型,分别为G-02、D-03、D-02、F-06、F-05、F-03、F-02和F-01。其中,在黑龙江省分离的66个菌株中发现8种SSR基因型,F-01基因型有41个,占该省的62.12%,居绝对优势。内蒙古26个菌株,存在2种SSR基因型:F-01(22个占84.62%)和G-02(4个占15.38%)。可见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遗传多样性更复杂化。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SSR基因型与交配型及甲霜灵抗性的关系可知,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测定得到的SSR优势基因型F-01中,存在三种交配型,同时存在对甲霜灵高抗、抗性和敏感的菌株。说明SSR基因型与交配型、对甲霜灵抗性均没有直接相关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晚疫病菌对氟噻唑吡乙酮、烯酰·吡唑酯和氟吡菌胺·霜霉威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2017年于黑龙江省分离的105株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噻唑吡乙酮的敏感性无显着差异,EC50值在0.0001490.000640μg/mL之间,平均EC50值为(0.000359±0.000114)μg/mL,氟噻唑吡乙酮对晚疫病菌的活性较高。其次分别是烯酰·吡唑酯和氟吡菌胺·霜霉威,EC50值分别为0.16180.2177μg/mL和0.16230.7089μg/mL,平均EC50值分别为(0.1908±0.0132)μg/mL和(0.3811±0.1078)μg/mL。3种杀菌剂与甲霜灵均没有产生交互抗性。杀菌剂单剂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显示,连续4次喷施同一杀菌剂,单剂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增威赢绿>银法利>福帅得>阿克白>凯特>金谷>萨谱特。不同杀菌剂组合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显示,在田间每隔7 d分别喷施不同杀菌剂,防效较好的药剂组合有:福帅得、阿克白、增威赢绿和银法利组合,金络、增威赢绿、福帅得和银法利组合,福帅得、银法利、凯特和增威赢绿组合,金络、银法利、凯特和增威赢绿组合,金络、阿克白、福帅得和银法利组合。杀菌剂与BABA混合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显示,在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4次分别喷施金络+BABA、增威赢绿+BABA、福帅得+BABA和银法利+BABA时,末次防效可达70.07%,总产量达2911.08 kg/667 m2,商品薯率和增产率分别达到76.45%和60.72%。室内毒力测定时,抗病诱导剂BABA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孢子囊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没有抑制作用,说明诱抗剂BABA对病原菌无直接毒性,病情指数的下降和产量的增加主要是它诱导马铃薯抗病性引起的。因此,杀菌剂与抗病诱导剂混合处理将成为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治的又一安全且高效的方向。以上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日益复杂,内蒙古地区的群体遗传结构较为单一。化学防治目前仍然是高效防治晚疫病的最有效途径,同时化学杀菌剂与抗病诱导剂BABA混合处理进行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成为未来可期达到更高效且安全的防治策略之一。
安康,李小波,索海翠,刘晓津,方志伟,张小兰,王丽[5](2018)在《我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一大障碍。对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群体结构的研究是防治该病害的关键。从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类型及分布、生理小种组成及其变化趋势、病原菌对甲霜灵的抗性以及分子标记(如mtDNA,RFLP,SSR等)在我国晚疫病群体基因型结构中的应用及研究等方面综述了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群体结构研究进展,旨在了解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群体结构,明确我国马铃薯晚疫病今后的研究方向及重点。
王腾,孙继英,汝甲荣,王立春[6](2018)在《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交配型是马铃薯晚疫病菌重要的群体结构特征之一。中国在内蒙古、云南、河北、四川、重庆、甘肃、黑龙江、福建和宁夏等省份先后发现A2交配型,且在A2交配型出现后几年内发生A2交配型频率急剧下降甚至消失的状况,之后A2交配型的频率则鲜有升高,而自育型与A1A2型菌株则开始出现。最后,对交配型变化的规律与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晚疫病菌交配型研究和晚疫病防治提供参考。
缪云琴,孟然然,唐唯,杨仙,李灿辉[7](2016)在《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检测方法比较》文中指出晚疫病是云南省马铃薯第一大病害,近年在云南省种植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从1998年发现晚疫病菌的2种交配型以来,有性生殖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文章以2010年来自云南省马铃薯主产区的86个晚疫病菌菌株为材料,以对峙培养检测法检测结果为准,比较分析了CAPs标记和A2特异性DNA片段扩增方法的准确性。研究证实了2种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均可以准确检测出晚疫病菌A1和A2交配型,但不能区分A2和A1A2交配型。A2交配型占总菌株的82.56%,在云南省所有马铃薯主产区都存在,已成为云南省晚疫病菌群体中的优势交配类型。
王腾[8](2015)在《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研究及块茎抗病性鉴定》文中认为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late blight)是马铃薯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已成为世界粮食作物第一大病害。目前,黑龙江省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缺乏系统性的深入研究,而且病原菌的研究与抗源鉴定缺乏联系性。弄清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的变化,并对马铃薯块茎的晚疫病抗性进行鉴定,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及相关品种块茎对晚疫病抗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目前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研究存在的实际问题,对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表现型与基因型进行研究,在明确其群体结构基础上,对晚疫病抗源的块茎抗性进行鉴定,为黑龙江省马铃薯块茎抗晚疫病育种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方法,对2010-2013年采自黑龙江省的208株晚疫病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73个生理小种类型。其中2010年优势小种为1.3.4.7.8.10.11,2011年优势小种为1.3.4.7.10.11,2012年各小种频率相近,优势小种不明显,2013年优势小种为1.3.4.7.10.11。在2012与2013年分别发现2株与1株能克服全部11个抗性基因的“超级毒力小种”。2.采用对峙培养法,对2010-2013年采自黑龙江的251株晚疫病菌株进行交配型的鉴定,共鉴定出A1交配型174株;A2交配型77株。其中在2011年的菌株中首次发现A2交配型,A2交配型占2011年鉴定菌株的27.27%;2012年A2交配型占鉴定菌株的81.36%;2013年A2交配型占鉴定菌株的34.15%。2011-2013年的A2交配型频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3.采用菌落直径法对2010-2013年采自黑龙江的237株晚疫病菌株进行甲霜灵的敏感性测定。其中2010年敏感菌株占9.38%,抗性菌株占90.62%;2011年敏感菌株占13.64%,抗性菌株占86.36%;2012年敏感菌株占5.56%,抗性菌株占94.44%;2013年未发现敏感菌株。晚疫病菌甲霜灵敏感性在2010-2013年总体表现为敏感菌株逐渐减少抗性菌株不断增多的现象。4.利用9对引物对2010-2013年采自黑龙江的71株马铃薯晚疫病菌进行SSR分析,样品间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从0.2571到0.9714。黑龙江省晚疫病菌株的遗传背景丰富。遗传相似系数范围表现为逐年增大的趋势;菌株间亲缘关系远近与采集年份存在一定相关性,而与采集地点的相关性较小。5.利用6个不同的晚疫病菌株对9个晚疫病抗源材料进行块茎抗性鉴定后发现:9个抗源材料中,克新18号、克新13号与垦薯1号表现中抗;其余6个晚疫病抗源材料对晚疫病均表现感病。
疏燕[9](2015)在《安徽、福建和湖南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全球马铃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因此要加强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为指导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采集自安徽、福建和湖南三个省的90份马铃薯晚疫病菌株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实验通过对峙培养法测定了采集自安徽、福建和湖南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结果显示:分离自安徽的28份晚疫病菌均为A1交配型,没有检测到A2交配型;分离自福建的25份晚疫病菌,存在A1和A2交配型,所占比例分别为64%和36%;分离自湖南的37份菌株存在A1和A1A2交配型,各占比例为45.9%和54.1%。2.利用12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单基因鉴别寄主R0、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理小种。结果显示:从90份马铃薯晚疫病菌中一共鉴定出17种生理小种。生理小种1,3,4,7,9,10出现频率最高,占所有菌株的36.7%。其中,安徽28份菌株中鉴定出6个,1,3,4,7,9,10是优势小种,占所有安徽菌株的68%;福建25份菌株中鉴定出5个,优势小种也是1,3,4,7,9,10,所占比例为56%;湖南37份菌株中鉴定出9个,生理小种1,3,4,7,9和1,2,3,4,6,7,9,1 0,1 1出现较多,所占比例分别为2 7%和2 4%。3.利用6对引物PiG11、PiD13、Pi63、Pi02、PiSSR2和PiSSR6对来自湖南省、福建省和安徽省的90份马铃薯晚疫病菌株基因组DNA进行SSR基因型鉴定。湖南省共鉴定出14个SSR基因型,HN-3是湖南省晚疫病菌的主要谱系,所占频率为27%。福建省共鉴定出13个SSR基因型,其中FJ-1和AF-1是主导基因型,所占频率为16%安徽省共鉴定出10个SSR基因型,AF-2所占频率为32.1%。只有在安徽省和福建省出现过相同的基因型AF-1和AF-2,其他SSR基因型都只在一个省出现过。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用作参照的谱系与安徽、福建和湖南的谱系亲缘关系较远。4.本研究采用菌落直径法测定了采集自安徽、福建和湖南三个省份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精甲霜灵抗药性。参照Daggett抗性标准划分以及利用DPS软件分析结果可知,Daggett抗性标准存在一些问题。本实验各选取了采集自安徽、福建和湖南的2份菌株,做单胞分离建立ZG1、ZG2代,测定其对甲霜灵的抗药性。看亲本后代抗药性性状是否发生变化或是稳定遗传.实验结果发现:观测点的马铃薯晚疫病菌抗性性状基本上是稳定遗传的。对采集自安徽、福建和湖南的部分菌株进行精甲霜灵抗药性测定。结果发现:安徽所测的10份对甲霜灵高抗菌株对精甲霜灵也是高抗的;福建所测的10份菌株中,有3份对甲霜灵高抗的对精甲霜灵是中抗的;湖南所测的9份菌株中,有6份对甲霜灵高抗的对精甲霜灵是中抗的。由此可见,精甲霜灵在安徽、福建和湖南三个观测点也渐渐失去防治效果,都没有出现敏感菌株。
缪云琴[10](2014)在《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及其有性生殖特点》文中研究表明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云南省马铃薯主产区中最严重的病害,研究晚疫病菌群体的的遗传多样性和生殖特点,是建立有效的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措施的基础,本研究测定了168个采自云南省马铃薯主产区的晚疫病菌的交配型和线粒体DNA单倍型,同时,还测定了F1代菌株交配型的分离比,并用SSR分子标记对F1代菌株的遗传重组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2012年至2013年间,从云南省马铃薯主产区采样并分离得到248株晚疫病菌株。2.分别用对峙培养和分子标记检测对168个菌株进行了交配型的测定,其中91株为A2交配型,占供试菌株的54%;77株为A1A2交配型,占供试菌株的46%。3.对168株菌株进行了线粒体DNA单倍型的测定,发现168个供试菌株的线粒体DNA单倍型都是Ia型,说明Ia型是云南省优势mtDNA单倍型群体。4.利用SSR分子标记对采自云南同一地块的24个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91处,可将这24个菌株分为4个聚类群体,SG3组包含了14个菌株,占供试菌株的58.3%。5.收集4对杂交组合(①DB1204X DN111、②Jche1204X DN111、③XD1213X80029、④JCHE1207X80029)的卵孢子,培养获得240个F1代菌株,经交配型测定,结果显示:A1交配型为55个,占供试菌株的23%,A2交配型150个,占62.5%,自育型菌株35个,占14.5%,A1交配型和A2交配型的菌株数目比不是1:1。6.利用SSR分子标记对F1代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统计发现有32个F1代菌株(占总菌株的17.11%)出现了不同于两个亲本的新的带型,其余的155个F1代菌株的带型分别与亲本菌株之一相同。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2012-2013年采集的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中没有发现A1交配型和自育型的菌株,且所有菌株的线粒体DNA单倍型均为Ia型。对来自同一田块的24个菌株进行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不高。来自4对亲本的240个F1代菌株的交配型分离比差异较大,分离比不是1:1;对其中的187个F1代菌株进行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有32个F1代菌株发生了遗传重组。
二、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分布及发生频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分布及发生频率(论文提纲范文)
(1)宁夏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和生理小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测定 |
1.3 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
1.3.1 鉴别寄主的准备 |
1.3.2 供试孢子悬浮液的准备 |
1.3.3 人工接种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的测定结果 |
2.2 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2)中国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表型和SSR基因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1 马铃薯晚疫病 |
1.2 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 |
1.3 致病疫霉菌的生物学特征 |
1.4 致病疫霉群体结构变化 |
1.5 致病疫霉菌的表型与基因型多样性研究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材料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样品的采集 |
2.2.1 传统取样法 |
2.2.2 FTA取样法 |
2.3 分离纯化和长期储存 |
2.4 交配型的确定 |
2.5 表型:离体叶片侵袭力测试 |
2.5.1 孢子囊悬浮液的制备 |
2.5.2 接种马铃薯小叶片 |
2.5.3 评估侵袭力 |
2.6 基因型鉴定 |
2.6.1 DNA的提取 |
2.6.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6.3 微卫星基因分型 |
2.6.4 亚克隆和命名系统的鉴定 |
2.6.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三、结果 |
3.1 样品采集 |
3.2 交配型检测 |
3.3 侵袭力 |
3.4 SSR基因型多样性分析 |
3.4.1 致病疫霉菌SSR标记产物检测 |
3.4.2 多位点基因型(MLG) |
3.4.3 多位点基因型(MLG)命名 |
3.5 致病疫霉菌群体结构分析 |
3.6 南方和北方地区遗传变异分析 |
3.6.1 基因型之间的遗传距离 |
3.6.2 区域之间的进化分析 |
四、结论 |
五、讨论 |
5.1 中国马铃薯主产地区晚疫病菌交配型分布情况 |
5.2 中国马铃薯主产地区晚疫病致菌病力差异研究 |
5.3 中国马铃薯主产地区晚疫病菌群体基因型多样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培养基方案 |
附录2 实验试剂 |
附录3 实验仪器 |
附录4 使用软件 |
中英文检索表 |
致谢 |
(3)贵州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章综述 |
1.1 马铃薯晚疫病概述 |
1.2 马铃薯晚疫病菌概述 |
1.2.1 生殖方式 |
1.2.1.1 有性生殖 |
1.2.1.2 无性生殖 |
1.2.2 传播与流行 |
1.3 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 |
1.4 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研究 |
1.5 马铃薯晚疫病菌线粒体DNA研究 |
1.6 马铃薯晚疫病菌SSR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培养基 |
2.1.2 主要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技术路线 |
2.2.2 标本采集 |
2.2.3 病原菌分离 |
2.2.4 菌种保存 |
2.2.5 生理小种测定 |
2.2.5.1 鉴别寄主 |
2.2.5.2 接种方法 |
2.2.5.3 病情调查以及生理小种的确定 |
2.2.6 交配型测定 |
2.2.6.1 对峙培养 |
2.2.6.2 分子标记 |
2.2.6.2.1 DNA的提取 |
2.2.6.2.2 引物的选择和反应体系 |
2.2.6.2.3 酶切及电泳 |
2.2.7 线粒体DNA单倍型测定 |
2.2.7.1 DNA的提取及引物的选择及反应体系 |
2.2.7.2 酶切及其电泳 |
2.2.8 SSR分子标记 |
2.2.8.1 DNA的提取及SSR引物的选择 |
2.2.8.2 PCR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 |
2.2.8.3 毛细管电泳仪电泳及数据分析 |
2.2.8.3.1 毛细管电泳仪电泳 |
2.2.8.3.2 片段长度的读取 |
2.2.8.3.3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菌株分离 |
3.2 贵州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分析 |
3.3 贵州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分析 |
3.3.1 交配型测定方法选择 |
3.3.2 交配型分子标记结果分析 |
3.4 贵州马铃薯晚疫病菌MTDNA单倍型结果分析 |
3.5 贵州马铃薯晚疫病菌SSR分子标记结果分析 |
3.5.1 基因型多样性分析 |
3.5.2 遗传结构分析 |
3.5.3 遗传距离分析 |
3.5.4 遗传聚类分析 |
3.6 不同品种上P. INFESTANS遗传多样性分析 |
3.6.1 寄主品种多样性与生理小种的关系 |
3.6.2 交配型与寄主品种多样性关系分析 |
3.6.3 线粒体DNA单倍型与品种多样性的关系 |
3.6.4 SSR分子标记遗传结构与品种多样性的关系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分离 |
4.2 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 |
4.3 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的研究 |
4.4 马铃薯晚疫病菌MTDNA单倍型的研究 |
4.5 马铃薯晚疫病菌SSR分子标记的研究 |
4.6 本研究的亮点与创新之处 |
4.7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今后打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致病疫霉群体结构及诱导剂与杀菌剂对晚疫病防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马铃薯晚疫病概况 |
1.1.1 致病疫霉形态特征及生物特性 |
1.1.2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 马铃薯晚疫病菌研究现状 |
1.2.1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研究 |
1.2.2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 |
1.2.3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4 化学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研究 |
1.2.5 抗病诱导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及植物品种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供试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分离及纯化 |
2.2.2 交配型测定 |
2.2.3 对甲霜灵的抗药性测定 |
2.2.4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5 线粒体DNA单倍型的分析 |
2.2.6 SSR基因型测定 |
2.2.7 对杀菌剂的室内敏感性测定 |
2.2.8 甲霜灵与其他杀菌剂的交互抗药性测定 |
2.2.9 抗病诱导剂BABA对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测定 |
2.2.10 杀菌剂单剂与药剂组合对晚疫病的田间防效测定 |
2.2.11 杀菌剂与BABA混合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以及产量的测定 |
2.2.12 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分离 |
3.2 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的测定 |
3.3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抗药性的测定 |
3.4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基因型分析 |
3.4.1 马铃薯晚疫病菌基因组DNA提取 |
3.4.2 马铃薯晚疫病菌线粒体DNA单倍型分析 |
3.4.3 马铃薯晚疫病菌SSR基因型分析 |
3.5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杀菌剂室内敏感性测定 |
3.5.1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噻唑吡乙酮的室内敏感性测定 |
3.5.2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吡菌胺·霜霉威的室内敏感性测定 |
3.5.3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烯酰·吡唑酯的室内敏感性测定 |
3.5.4 甲霜灵与3种杀菌剂的交互抗药性测定 |
3.5.5 抗病诱导剂BABA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
3.6 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测定 |
3.6.1 杀菌剂单剂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
3.6.2 不同杀菌剂组合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
3.6.3 杀菌剂与BABA混合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
3.6.4 杀菌剂与BABA混合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产量测定 |
4 讨论 |
4.1 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 |
4.2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 |
4.3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基因型分析 |
4.4 化学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研究 |
4.5 抗病诱导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研究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研究概述 |
2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研究进展 |
3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7)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检测方法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晚疫病菌的采集与分离纯化 |
1.1.1 晚疫病菌的采集 |
1.1.2 晚疫病菌的分离纯化 |
1.2 晚疫病菌交配型检测 |
1.2.1 对峙培养检测方法 |
1.2.2 分子标记检测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峙培养检测 |
2.2 分子标记检测 |
3 讨论 |
(8)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研究及块茎抗病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研究进展 |
1.2.1 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进展 |
1.2.2 晚疫病菌交配型的研究进展 |
1.2.3 晚疫病菌甲霜灵敏感性的研究进展 |
1.2.4 晚疫病菌基因型多样性的研究 |
1.3 晚疫病菌抗源鉴定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分析 |
2.1.1 晚疫病菌的分离与纯化 |
2.1.2 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
2.1.3 晚疫病菌交配型的鉴定 |
2.1.4 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的测定 |
2.1.5 晚疫病菌基因型结构的 SSR 分析 |
2.2 马铃薯晚疫病菌抗源的抗性鉴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分析 |
3.1.1 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及毒力基因检测 |
3.1.2 黑龙江晚疫病菌交配型测定结果 |
3.1.3 黑龙江晚疫病菌甲霜灵敏感性测定结果 |
3.1.4 黑龙江马铃薯晚疫病菌基因型的 SSR 分析 |
3.2 黑龙江省晚疫病抗源的块茎抗性评价 |
3.2.1 供试材料的选择 |
3.2.2 晚疫病抗源块茎抗性的室内鉴定 |
第四章 讨论 |
4.1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动态变化 |
4.2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动态变化 |
4.3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甲霜灵敏感性动态变化 |
4.4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基因型结构的 SSR 分析 |
4.5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抗源的块茎抗性鉴定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个人情况 |
教育背景 |
科研经历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9)安徽、福建和湖南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概述 |
2 马铃薯晚疫病菌SSR基因型的研究进展 |
3 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进展 |
4 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的研究进展 |
5 马铃薯晚疫病菌甲霜灵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采集与分离 |
1.1.1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采集 |
1.1.2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分离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
1.3.1 鉴别寄主的种植 |
1.3.2 游动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3.3 接种鉴定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 |
1.4 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的测定 |
1.5 SSR引物 |
1.6 SSR基因型测定 |
1.6.1 SSR-PCR反应体系 |
1.6.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1.6.3 扩增条带的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2.1 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
2.1.1 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类型 |
2.1.2 毒力基因出现的频率及分布 |
2.2 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的测定 |
2.3 SSR基因型分析 |
2.3.1 马铃晚疫病菌SSR等位基因多样性分析 |
2.3.2 马铃薯晚疫病菌SSR基因型分析 |
2.3.3 马铃薯晚疫病菌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 |
3.2 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 |
3.3 马铃薯晚疫病菌SSR基因型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精甲霜灵抗药性的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供试药剂 |
1.4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精甲霜灵的抗药性测定 |
1.5 马铃薯晚疫病菌单胞分离ZG1、ZG2代的建立 |
1.5.1 刺激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 |
1.5.2 游动孢子悬浮液涂板 |
1.5.3 单胞分离 |
2 结果 |
2.1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甲霜灵抗药性测定 |
2.1.1 参照Daggett等的抗性标准划分结果 |
2.1.2 DPS分析各省菌株在不同甲霜灵浓度下的生长速率差异性 |
2.3 马铃薯晚疫病株单胞分离出ZG1、ZG2代的甲霜灵抗药性测定 |
2.3.1 采集自安徽的马铃薯晚疫病株AH-11的ZG1、ZG2代的甲霜灵抗药性测定 |
2.3.2 采集自福建马铃薯晚疫病株FJ-3的ZG1、ZG2代的甲霜灵抗药性测定 |
2.4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精甲霜灵抗药性测定 |
3 讨论 |
3.1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抗药性测定 |
3.2 马铃薯晚疫病菌单胞分离出ZG1、ZG2代的甲霜灵抗药性测定 |
3.3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精甲霜灵抗药性测定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致谢 |
(10)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及其有性生殖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
1.2.1 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的起源 |
1.2.2 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的分类地位 |
1.2.3 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的生殖方式 |
1.2.3.1 无性生殖 |
1.2.3.2 有性生殖 |
1.3 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的研究 |
1.3.1 晚疫病菌交配型的发现以及起源 |
1.3.2 交配型的本质以及卵孢子产生的机制 |
1.3.3 晚疫病交配型遗传机制 |
1.3.4 晚疫病菌交配型遗传位点的研究意义 |
1.4 马铃薯晚疫病菌线粒体 DNA 单倍型的研究 |
1.5 SSR 分子标记在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章 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
2.1 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分离与鉴定 |
2.1.1 标本采集 |
2.1.2 培养基 |
2.1.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2.1.4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和保存 |
2.1.5 晚疫病菌分离结果统计 |
2.2 2012 年-2013 年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的监测及鉴定 |
2.2.1 对峙培养检测 |
2.2.1.1 实验材料 |
2.2.1.2 实验方法 |
2.2.2 分子标记检测方法 |
2.2.2.1 试验材料 |
2.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 |
2.2.4 讨论 |
2.3 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的 mtDNA 单倍型分析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1.1 试验材料 |
2.3.1.2 试验方法 |
2.3.1.3 马铃薯晚疫病菌 mtDNA 单倍型划分标准 |
2.3.2 实验结果 |
2.3.3 讨论 |
2.4 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 SSR 基因型多样性分析 |
2.4.1 实验材料 |
2.4.1.1 供试菌株 |
2.4.1.2 供试培养基 |
2.4.1.3 供试引物 |
2.4.2 试验方法 |
2.4.2.1 马铃薯晚疫病菌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2.4.2.2 PCR 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 |
2.4.2.3 扩增产物的检测 |
2.4.2.4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及电泳 |
2.4.2.5 银染 |
2.4.2.6 DNA 扩增条带的记录 |
2.4.2.7 SSR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2.4.3 实验结果 |
2.4.3.1 SSR-PCR 扩增结果 |
2.4.3.2 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聚类分析 |
2.4.3.3 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等位基因多样性分析 |
2.4.4 讨论 |
第三章 马铃薯晚疫病菌有性 F1 代遗传多样性研究 |
3.1 有性 F1 代的培养 |
3.1.1 材料和方法 |
3.1.1.1 实验材料 |
3.1.1.2 实验方法 |
3.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2.1 无性孢子囊的生活力测定 |
3.1.2.2 卵孢子生活力测定 |
3.1.2.3 卵孢子的培养 |
3.1.3 讨论 |
3.2 马铃薯晚疫病菌 F1 代菌株的交配型研究 |
3.2.1 对峙培养检测 |
3.2.2 分子标记检测方法 |
3.2.3 实验结果 |
3.2.4 讨论 |
3.3 马铃薯晚疫病菌 F1 代菌株 SSR 基因型多样性分析 |
3.3.1 实验材料 |
3.3.1.1 供试菌株 |
3.3.1.2 供试培养基 |
3.3.1.3 供试引物 |
3.3.2 试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 |
3.3.3.1 SSR-PCR 扩增结果 |
3.3.3.2 聚类分析 |
3.3.3.3 等位基因多样性分析 |
3.3.3.3.1 不同亲本的 F1 代菌株基因多样性分析 |
3.3.3.3.2 不同交配型的 F1 代菌株基因多样性分析 |
3.3.3.3.3 F1 代菌株基因重组分析 |
3.3.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云南省各地区晚疫病菌交配型和线粒体 DNA 单倍型检测 |
附录B:部分 F1 代菌株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分布及发生频率(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和生理小种研究[J]. 王喜刚,郭成瑾,张丽荣,胡丽杰,沈瑞清. 植物保护, 2022
- [2]中国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表型和SSR基因型分析[D]. 张治斌.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贵州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 杨露. 贵州大学, 2019(03)
- [4]致病疫霉群体结构及诱导剂与杀菌剂对晚疫病防效研究[D]. 李璐.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5]我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研究进展[J]. 安康,李小波,索海翠,刘晓津,方志伟,张小兰,王丽. 广东农业科学, 2018(03)
- [6]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研究进展[J]. 王腾,孙继英,汝甲荣,王立春. 中国马铃薯, 2018(01)
- [7]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检测方法比较[J]. 缪云琴,孟然然,唐唯,杨仙,李灿辉. 西南农业学报, 2016(07)
- [8]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研究及块茎抗病性鉴定[D]. 王腾.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5(08)
- [9]安徽、福建和湖南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初步研究[D]. 疏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10]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及其有性生殖特点[D]. 缪云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