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陆真子[1](2020)在《论中国工业化模式选择的二元性特征——基于技术与制度互动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工业化模式选择二元性,是指近代以来中国在商品经济不发达和资本土地要素双重稀缺的历史条件下,由于非耦合性的技术与制度互动关系,导致工业化进程中出现在内向型地租积累工业化模式和外向型利润积累工业化模式之间反复转向的经济现象。本文通过考察中国近现代工业化进程,对中国工业化模式选择二元性的存在进行验证。通过对中国工业化模式选择二元性历史演变趋势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工业化模式选择二元性必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而走向消亡,新型工业化道路下必须重构技术与制度的互动关系。
韩美琳[2](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提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曹丽莹[3](2021)在《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要求与新内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新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以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一系列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根据这些发展要求,新型工业化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路径,即坚持"四化同步"发展、提升绿色发展能力、转变发展方式,最终赢得发展主动权。未来,要走好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更要坚持战略引领、理念先导、稳步推进以及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最终实现新型工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力量支撑。
史丹[4](2021)在《新发展阶段走好新型工业化之路》文中研究说明新型工业化是涉及生产要素、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的系统性、整体性变革,是全面促进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立足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找准短板制约,坚持改革创新思维,坚持系统协同推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柳杨,江鸿震,付宇涵,李君[5](2021)在《两化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特征》文中研究表明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特征,指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大历史进程的多层次、全方位交汇与融合。文章在科学把握两化融合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使能与外在驱动的基础上,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出发,分析两化融合对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深化对"两化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特征"这一重大判断的理解与认识。
曹丽莹[6](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新的起点和定位,需要结合时代要求去探究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发展。新时代,党中央为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采取了从工业战略布局到深化改革方向、从绿色转型到营造人文环境等一系列措施,新型工业化道路呈现出制造强国新战略、创新驱动新动能、绿色发展新方式和"四化同步"新主题等发展新特点。在战略引领下,新型工业化实现了工业综合实力提升、创新成果涌现、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发展主题凸显等多方面飞跃式发展,展示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潜力。未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在战略布局、新理念引领以及改革开放等政策指引下,将会实现跨越式新发展。
徐坤,王智[7](2020)在《新时代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背景、内涵与价值》文中研究表明深入把握当前国际和国内工业发展的趋势,辩证分析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精准定位我国当前工业发展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所处的历史方位,是新时代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当前随着世界范围内新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中国工业化拐点与传统工业危机的双重叠加效应,新时代的工业化发展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四化同步"作为行动纲领。新时代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独立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业化道路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韩涛[8](2020)在《中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度的空间统计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及其关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两者都是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动力,而其协调发展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相关理论,在分析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理论的基础上,从其核心理念出发,采用复合指标表法,考虑以人为本、经济水平、就业完善、公共服务质量、生态宜居、结构优化、经济高效、能源消耗、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建立了两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17年中国31省市的数据,首先使用熵值法和TOPSIS评价方法分别对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然后,借鉴物理的耦合概念建立耦合协调模型来计算我国31省市的两化协调度,分析了两化协调度的年际变化,并从东、中和西部的角度研究了两化协调度的动态演进。最后,在两化协调度存在空间集聚的基础上,结合基础教育水平、政府政策、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建立SAR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来研究影响两化协调的因素,并从东、中和西部的角度分别分析两化协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新型工业化比较相似,整体上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的分布情况。我国两化协调度在2013-2017年呈现出一种持续上升的趋势,但是个别省市存在着“短期效应”。在两化协调阶段方面,其中,北京和上海处于非常协调阶段,西藏、甘肃和宁夏由不甚协调阶段上升到基本协调阶段,广东省由基本协调阶段上升到协调阶段。截止2017年,中国31省市都处于基本协调阶段以上。同时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HH型和LL型处于主导地位。其中HH型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以北京为中心的周边省市,大多西部地区和少量中部地区是LL型,大部分中部地区是HL或LH型。在研究两化协调的影响因素后发现,市场化程度对中国两化协调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政策,基础教育水平相比其他三个因素影响较小。分地区而言,影响东部两化协调度的主要因素是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影响中部两化协调度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政策,而影响中部两化协调度的主要因素是基础教育水平。据此建议,第一,切实保证中央政策落实到位,转变发展理念;第二,加强区域联系与外部经济合作,协调发展,避免两级分化;第三,以市场驱动为核心,推动两化建设。第四,提高发展质量,科学规划扬长避短。第五,各区域需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发展政策。
邹金雷[9](2020)在《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现国家工业化继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目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为思想基础,对中国工业化发展进行了理论构想和实践探索。本文将时间集中在20世纪40年代到1952年底,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思想展开研究。本文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工业化思想以及近代中国的工业化思想。中国共产党充分吸收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开展的工业生产的实践经验,立足中国国情,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工业化思想。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从理论上来说,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实践上来说,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工业实践探索,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工业基础,又促进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恢复,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开端,为新时代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对于新时代条件下推动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一,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才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第二,要兼顾计划和市场。将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同时发挥好政府的调控作用。第三,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坚持国际合作,利用世界市场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第四,要统筹城乡关系,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既要以城市发展为重心,又要重视农村的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申晓蓉[10](202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文中认为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历程。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书写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新篇章,以自身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与世界。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基本视域,深入系统地总结和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经验,采取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的分析方法,力求能够对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进行创新性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济现代化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与被指导的互动关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域研究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符合三个理论原则,即贴合国情、符合社会主义方向、遵循现代化规律,并以此为前提区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经验”与“一般经验”,为全文的整体性研究奠定了学理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来看,中国经济现代化成功的基本经验在于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推进经济现代化,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度以及工业化的可持续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来看,一方面,中国经济现代化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现代化得以完善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内涵式发展、稳定趋势以及国际化水平。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机制来看,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目标与发展的平衡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区域的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保障机制来看,中国经济现代化持续推进的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并以加强自身建设来提高党领导经济现代化的水平。同时,在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国有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为经济现代化也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作用。
二、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2)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要求与新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
二、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要求 |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要求新型工业化平衡和充分发展 |
(二)新发展理念要求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 |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
(四)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求新型工业化抢占发展先机 |
三、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内涵 |
(一)新时代新型工业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工业化 |
(二)新时代新型工业化是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工业化 |
(三)新时代新型工业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工业化 |
(四)新时代新型工业化是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工业化 |
四、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展望 |
(一)坚持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用战略谋划引领新型工业化 |
(二)坚持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新型工业化转型发展 |
(三)坚持适应经济新常态,稳步推进工业结构调整 |
(四)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掌握工业发展的主动权 |
(4)新发展阶段走好新型工业化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认识重要特征 |
把握重要价值 |
找准短板制约 |
系统协同推进 |
(5)两化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两化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历史性选择 |
(一)两化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 |
(二)两化融合是对长期以来中国基本国情的顺应 |
(三)两化融合是构建新时代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效路径 |
三、两化融合代表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前进方向 |
(一)两化融合体现出传统工业化道路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区别 |
1.工业化道路有传统与新型之分 |
2.传统工业化道路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范式存在本质不同 |
3.两化融合是推进产业范式转变的根本动力 |
(二)两化融合稳步构筑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智能生产力 |
1.生产者层面,两化融合推动“人机共产”实现 |
2.生产要素层面,两化融合激发数据要素潜力 |
3.生产工具层面,两化融合解放“体力+脑力”劳动 |
(三)两化融合逐渐催生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进生产关系 |
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层面,两化融合促使所有权与使用权实现分离 |
2.生产者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层面,两化融合促使生产者之间的交流更加灵活高效 |
3.产品分配形式层面,两化融合促使分配去中间化、公平化 |
四、两化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践的最优路径 |
(一)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践的现实路径 |
1.两化融合为制造强国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
2.两化融合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重要引擎 |
3.两化融合是统筹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
(二)两化融合是推动新型工业化道路持续开拓的稳定助力 |
1.两化融合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 |
2.两化融合助推现代治理体系新趋势 |
3.两化融合激发企业竞争新能力 |
(三)两化融合是应对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新形势、新挑战的最佳方案 |
1.两化融合是构建高端供给体系和激发内需潜力的重要驱动 |
2.两化融合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
3.两化融合是加快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有力保障 |
五、启示与展望 |
(6)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举措 |
二、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
三、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成效 |
四、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展望 |
(7)新时代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背景、内涵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生成背景 |
(一)世界范围内新工业革命的方兴未艾 |
(二)中国工业化拐点与传统工业危机的到来 |
二、新时代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内涵 |
(一)五大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工业化发展的战略指引 |
第一,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工业化发展的动力问题。 |
第二,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工业化发展不平衡问题。 |
第三,绿色发展注重解决工业化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
第四,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工业化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
第五,共享发展注重解决工业发展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代工业发展的主线 |
(三)“四化同步”是新时代工业化发展的行动纲领 |
第一,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
第二,把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起来,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齐头并进。 |
第三,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实现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 |
三、新时代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时代价值 |
(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 |
(二)对我国当前工业化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三)为世界工业化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 |
(8)中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度的空间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两化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型城镇化 |
2.1.2 新型工业化 |
2.2 相关理论 |
2.2.1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
2.2.2 钱-赛“标准结构理论” |
2.2.3 韦伯聚集经济理论 |
2.2.4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2.2.5 协调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3.1 两化发展水平指标的构建 |
3.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3.1.2 指标选取的结果 |
3.2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3.3 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
3.4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化协调度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31省市两化发展水平的测度 |
4.1.1 样本数据的来源 |
4.1.2 新型城镇化水平的计算 |
4.1.3 新型工业化水平的计算 |
4.2 中国31省市两化协调度的测度及空间差异 |
4.2.1 两化协调度的计算 |
4.2.2 协调度的年际变化分析 |
4.2.3 两化协调度的空间集聚 |
4.2.4 东、中和西部地区两化协调度动态演进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化协调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中国31省市的两化协调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
5.2 基于SAR模型的东、中和西部地区两化协调影响因素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代码清单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
2.1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来源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化思想 |
2.1.2 列宁的工业化思想 |
2.1.3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思想 |
2.2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实践基础 |
2.2.1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业生产 |
2.2.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业生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
3.1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1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工业化互为依托 |
3.1.2 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以推动工业化建设 |
3.1.3 利用国内外市场发展工业化 |
3.1.4 工农业要协调发展 |
3.2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基本特点 |
3.2.1 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
3.2.2 坚持工业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
3.2.3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下的对外开放 |
3.2.4 兼顾各方利益需求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意义和当代启示 |
4.1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意义 |
4.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 |
4.1.2 恢复和发展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民经济 |
4.1.3 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开端 |
4.2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
4.2.1 坚持党的领导 |
4.2.2 必须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
4.2.3 必须充分利用世界市场 |
4.2.4 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关系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思想指引 |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理论基础 |
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的理论原则 |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的研究对象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根本主题:工业化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着中国工业化的探索 |
二、新型工业化体现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与现实条件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要实现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 |
一、加强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 |
二、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互动 |
三、推动工业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动力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 |
一、改革开放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局面 |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
三、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对外开放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推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机制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指向:以人民为中心 |
一、阶段性目标: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 |
二、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应处理好目标与发展的关系 |
一、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三、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保障机制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
一、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支柱力量 |
二、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加强自身建设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以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为支撑 |
一、发挥国有经济在经济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 |
二、国家宏观调控为经济现代化保驾护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中国工业化模式选择的二元性特征——基于技术与制度互动的视角[J]. 王俊,陆真子. 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2020(00)
- [2]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3]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要求与新内涵[J]. 曹丽莹.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03)
- [4]新发展阶段走好新型工业化之路[J]. 史丹. 智慧中国, 2021(04)
- [5]两化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特征[J]. 柳杨,江鸿震,付宇涵,李君. 改革与战略, 2021(04)
- [6]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发展[J]. 曹丽莹.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02)
- [7]新时代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背景、内涵与价值[J]. 徐坤,王智.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6)
- [8]中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度的空间统计分析[D]. 韩涛.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9]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研究[D]. 邹金雷.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D]. 申晓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