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超[1](2021)在《基于亚健康人群需求的居住区康复景观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12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健康中国2020”战略报告》,经过近十年发展,“健康中国”战略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全面推进。风景园林作为人居环境三大学科之一,对于提升居住环境,推动健康发展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分支机构设置及年会主题可以看出人类健康亦已成为学科关注热点。居住区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其户外景观于以往多数从审美、景观要素、生态等视角进行研究与设计,伴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时代,逐渐开始从康养视角,研究老年人群适宜的居住区景观环境。然而亚健康人群作为占比最大、财富的主要创造者、社会的中坚力量常常被忽视,其关爱亦急需提上日程。以商业开发模式下封闭式改善型居住区内部景观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济南绿城玉兰花园作为典型案例地。由于改善型居住区人群亚健康状态尤为明显,同时有着较好的户外景观条件。以此开展研究,能够较全面的了解亚健康人群需求、居住区最新发展状态以及康复景观的居住区适用性。论文的总体结构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确定论文研究的对象——居住区康复景观,并对亚健康、居住区、以及康复景观的概念进行解释,总结康复景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研究方法:案例总结、实地调研、跨学科研究法、层次分析法(AHP)等。指出当前在居住区景观中景观康复作用被忽视、康复景观使用人群中亚健康人群关爱亟需提高的现状。第二部分:结合医学领域相关研究,对亚健康状态的三大类型: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亚健康的表征与诱因、以及自我疗愈方式进行总结。根据亚健康状态适用于户外开展的疗愈方式与景观进行耦合,探讨亚健康人群户外康复活动对于景观的需求。第三部分:对康复景观相关理论进行解读,明确其特点、理论依据以及分类,将其中适用于居住区的景观类型与现有空间进行叠加,归纳出六类居住区康复景观空间:冥想空间、健身空间、社交空间、园艺空间、复健疗养空间、五感空间。从六种康复景观空间出发,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总结各空间景观要素及特点。第四部分:根据第三章所总结的居住区康复空间特点设计调研问卷,进行亚健康人群居住区康复景观需求调研,并根据亚健康人群康复景观需求,建立评价体系。选取玉兰花园三个居住区内部组团绿地进行实地调研,对其景观空间康复功能做出定性评价,并运用评价体系对居民进行康复景观满意度调研,对定性评价进行验证,运用供需理念,总结目前居住区康复景观缺失度。第五部分:从亚健康人群的康复性功能需求对居住区康复空间设计原则、设计要点、成效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为居住区康复景观规划设计和建设实践更好的满足多方需求,体现人文关怀,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王瑶华[2](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文中研究说明西方史学界一直以来对于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极为关注,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身体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近些年来,中国学者亦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主要包括卫生与身体、医学与身体、身体政治、身体规训、女性身体研究等。但目前学界对于近代中国身体检查的研究分析还比较少,而体检问题的确是身体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领域。近代“身体检查”制度是西医生理解剖学身体观与检查机制的结合,旨在促进民众健康,同时协助安排重要的社会事件——入学、入伍、选择职业等。本论文即围绕近代中国的体检问题展开分析,结合医学化理论,对不同人群的体检过程做出详细梳理,并讨论它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丰富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医学史的研究内涵。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多学科研究视角的综合运用,以晚清民国时期的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作为考察对象,从医学化理论的两大层面——制度与知识层面展开讨论,聚焦于学生、职业人员、孕产妇三类人群,阐述西方体检模式和制度在中国发展的过程。论文由此探讨近代中国身体医学化和身体标准化的问题,分析体检被纳入民众日常生活与国家现代化叙事的方式与过程。论文主体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即近代中国体检是如何在医学化的理论视角下被阐述的。接下来三大部分分别论述体检制度与实践中的三类人群,其中学生和职业人员是从医学化的第一个层面,政策制度与组织管理展开讨论,孕产妇则是从医学化的第二个层面,医学知识与疾病认识论展开分析。第五部分为讨论,尝试分析了体检中的身体认知观念,西医体检知识和制度在进入中国后如何与各种要素发生关联与互动,以及体检在国家和民族层面对国民健康身份的构建三大问题。对近代中国体检制度与实践的研究,归根结底,是对一种身体知识与技术在近代中国出现、应用与发生转变的过程的研究。由此,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五个结论:第一,体检与医学化问题密切相关,即身体在经历西方生物学和解剖学概念解释,并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技术手段,逐步被纳入到医疗权力体系中,受到各种检查机制的管理。第二,医学化将体检由医院场域扩展到学校、军队、各种职业团体、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检成为一种标准化的活动和世俗化的制度安排,成为对某些“异常”身体进行构建和监管的技术手段。第三,体检制度在近代中国社会推广并逐渐成为由政府主导的行为,根本原因是身体认知观念的变化与检查身体方式的变化,即由中国传统取象类比,推求而得的观察方式,逐渐被遵循着科学语言的标准化检查方式所取代。第四,医学化两个层面在具体的体检实践中相互交叉,由此产生了背后复杂的互动网络。知识、技术、医护人员、潜在患者群体、各类相关机构等行动者的行为被叠加在一起,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得以显现。第五,体检在近代中国同整个国家和民族健康紧密联结在一起,它是一种国民健康身份认同技术。形形色色不同的身份正是在体检技术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关系要素,以及国家民族现代性诉求的主流话语绘制下共同构建而成的。最后,在学术与现实意义上,期望本论文对于增进中国近代史、医学史、身体史等学术领域的研究能够有所贡献,并希望帮助我们分析当今社会体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历史成因,反思当下身体是否过度医学化的现象。同时,也为当今学术界关于身体、医疗、卫生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可能的分析视角。
刘立[3](2016)在《技术创新网络惯例的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研发网络化的背景下,由于自身知识、资源等因素的限制,以及企业自身的开放性特征,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具备完全意义上的不依赖于合作来进行的技术创新,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使由不同创新主体合作而形成的技术创新网络已经成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借助技术创新网络所提供的有价值资源和信息,一些企取得了战略、技术、经济的收益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显着成效,但是其不稳定性和高失败率是阻碍技术创新网络取得更大成功的顽症。因此,针对如何提高技术创新网络运行效率的探索,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网络行为的基本构成,网络惯例被认为是维持并协调网络运行的核心要素。学者们己经注到网惯例及其在网络中创造和维持组织间关系、改进治理方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指出网络惯例有助于降低技术创新网络的高失败率,维持网络稳定。网络惯例随着网络组织的形成而形成的,是一种关于网络成员如何进行合作的行为模式和规范共识。但是有关网络惯例演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尚不多见,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框架,远滞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想在全球化的合作竞争中充分利用技术创新网络这种有竞争力的组织模式,就亟需加强有关网络惯例演化方面的研究。本究主要是探索技术创新网络惯例的演化规律。首先,在相关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深度剖析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概念特征及其构成;其次,分别从内部和外部分析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的动力因素。其中,将内部动力因素进一步从组织层和组织间层面区分分析;结合实际调研访谈的内容,利用因子分析法,探索性的对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的动力因素进行研究,并且验证性因子探析和归纳网络惯例演化动力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理论分析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机理和演化阶段,并且构建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数模型,然后进行仿真验证和网络结构分析。本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将惯例的研究从组织层面扩展至网络层面,对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概念特征及其构成进行分析。已有究关注到了网络惯例在合作创新和网络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研究成果不多且较为分散,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鲜见针对技术创新网络这种知识密集、结构松散特征的合作组织的深入研究成果。本研究结合技术创新网络资源依赖、松散耦合的本质,界定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概念内涵,分析和识别网络惯例的属性特征,理论和实证结合分析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动力因素:适应性学习、跟随偏好和网络环境变化。其中,适应性学习是更关注于网络组织成员自身主观能动性以及对环境适应性的学习方式。行为间跟随偏好是指行为间条件概率,即在行为A发生条件下,行为B跟随其后发生的概率。其中,如果行为B跟随行为A的概率越大,“A-B”的行为路径越容易形成。以此类推,如果网络组织间行为具有明显的跟随偏好,那么网络行为集更容易形成稳定的行为序列组合,从而使网络惯例趋于稳定。研究有助于更为清晰、完整的从理论上诠释了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是对惯例研究的重要拓展,为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基于符号互动理论视角,揭示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机理。基于不同研究目的和研究视角,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对网络惯例演化进行解释,但是相关研究结论分散,鲜见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导致对网络惯例演化的内在规律缺乏认识,难以为网络组织的高效运行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基于符号互动理论视角,结合技术创新网络特征,提出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机理和演化阶段。符号互动理论主要思想是参与者站在其他参与者立场预测其行为模式,然后根据预测结果做出最合适的行为模式。网络组织成员理解其他网络组织惯例的含义,预测其他网络组织惯例形式面指导下的具体执行面的行为方式,根据此行为方式做出适合当前情景的行为对策。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阶段主要是:形成稳定阶段、内在变化阶段和选择保留阶段。研究结论将进一步完善企业合作创新的相关理论,对于提高技术创新网络的合作绩效,指导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合作行为以及调节组织间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打破现有惯例研究偏重于定性分析的现状,对网络惯例的演化机理进行仿真研究。本研究使用Matlab7.0对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的数理模型进行仿真。首先,整体看网络惯例演化稳定结果;其次,从理论上分别探讨适应性学习、跟随偏好和网络环境变化对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网络惯例随着网络规模增加,演化稳定的速度越来越慢;但是网络环境变化越大,技术创新网络惯例变化越大,并且当网络环境变化突破某一值时,技术创新网络惯例的变化程度会突增。然而,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网络环境变化的影响作用在逐渐减弱。行为间跟随偏好有助于网络惯例的稳定,并且跟随偏好对网络惯例的影响作用存在最优值,这个值对提高网络惯例演化稳定的速度是最优。网络组织成员适应性学习有助于提高网络惯例演化稳定速度。研究能够更为全面、系统的揭示网络惯例的形成机理,有助于从惯例视角准确、深入的把握技术创新网络运行的内在规律。(4)结合网络惯例对应的行为网络结构的变化宏观分析网络惯例演化过程。网络惯例随着网络组织的形成而形成,是一种关于网络组织成员如何进行合作的行为模式和规范共识。本研究采用Ucinet 6.0软件对网络惯例的三阶段演化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讨论。三阶段分别是:形成稳定阶段、内在变化阶段和选择保留阶段。研究发现:形成稳定阶段的网络惯例行为网络图均匀密集、且层级化较低,网络中并无趋于某行为模式的趋势,即并无某个行为模式特别具有优势或者领导效应,网络组织成员初步达成共识;内在变化阶段的网络惯例行为网络从均匀密集且层级化较低,逐渐转化为行为网络形成松散且分布不均匀,有层级性但集中性程度较弱的网络结构,逐渐网络中出现领导性创新行为模式,但是得到较小部分组织成员的接受和复制,网络逐渐形成核心圈,网络惯例初步进行复制扩大范围,但是由于交互作用不够,这种复制扩大接受还是不够广泛;选择保留阶段的网络惯例行为网络明显形成中间密集、边缘松散、层级化高的网络结构,网络形成核心圈。领导创新行为模式得到网络组织成员的认可和接受,大范围复制选择保留,并且网络惯例的这种分布是具有核心圈和边缘的,这就可以解释网络惯例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并不缺乏多样化的原因。这种状态网络不仅有利于网络稳定有效运行,同时还有助于技术创新网络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是技术创新网络有效和有序的运行状态。该研究结论为技术创新网络惯例的动态演化提供了深层次解释。总体而言,本论文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惯例和技术创新网络现有的理论研究,在实践上有助于指导企业网络化的合作创新行为,增强对技术创新网络运行内在规律的理解。
李天[4](2007)在《《营养学报》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与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本论文旨在了解《营养学报》的学术水平、现状和特点,找到不足与差距,为进一步提高其学术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文献法、数值统计法、综合归纳法、文献计量法、逻辑推理法、对比分析法,对《营养学报》1996—2005年的载文量、引文量、引文语种、引文类型、基金资助情况、论文作者、h指数、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自引率和1981—2005年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预防医学和卫生学类期刊以及美国营养学会会刊The Journal of Nutrition(2002—2005年)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营养学报》自2004年改为双月刊以来,载文量大幅上升。(2)引文总量为9702条,篇均引文8.89个;英文引文数量是中文引文的1.3倍;科技期刊论文占全部引文的82.7%,图书占15.6%;说明论文作者比较关注国内外研究的新动态,尤其注重吸收国外的先进成果。(3)受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一直保持较高的比例,平均达到76.9%。(4)合作论文占总发表论文的96.9%,篇均合作作者数为4.17人,均高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统计结果。高等院校是发文最多的机构,是我国营养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作者的地域分布很广,遍及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论文第一作者多为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和博士生(后),占第一作者总数的59.7%。31—40岁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是论文主要撰写者,占第一作者总数的47.0%。第一作者、合作者和全体作者的分布规律均符合洛特卡定律(Lotka’s law);运用普赖斯定律(Price law),得到发文在3篇以上的第一作者是核心第一作者,共有58人。(5)自1981年复刊以来,共刊登论文2086篇,被引文章数为1781篇,占总发文量的85.4%;总被引次数是12058次,每篇被引论文平均被引6.77次,2005年的被引半衰期是10.95。(6)《营养学报》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但波动也比较大,这可能与其半衰期较长,论文在发表两年内并未达到被引用的峰值有关。即年指标和自引率较低,说明论文在发表的当年被引用的情况不多,自引的情况也较少。在国内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类期刊中,《营养学报》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位靠前,但与国外同类的权威期刊The Journal of Nutrition相比,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国际影响力都较低,除受语种的影响外,也反映出我国营养学的研究与先进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结论:《营养学报》是我国营养学领域内的重要学术期刊,其发表的论文反映了我国营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和办刊理念,其学术质量也在稳步提高。随着营养科学的不断发展,学报也必然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编辑部[5](2003)在《《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文中指出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编辑部[6](2003)在《《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文中研究说明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编辑部[7](2002)在《《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编辑部[8](2002)在《《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编辑部[9](2002)在《《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文中研究表明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编辑部[10](2001)在《《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亚健康人群需求的居住区康复景观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健康问题得到空前关注 |
1.1.2 亚健康人群比例攀高 |
1.1.3 居住区景观的趋同化倾向严重,人文关怀缺失 |
1.2 相关概念 |
1.2.1 亚健康 |
1.2.2 居住区 |
1.2.3 康复景观 |
1.2.4 康复景观与园艺疗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可行性分析、研究框架 |
1.5.1 可行性分析 |
1.5.2 研究框架 |
1.6 康复景观研究综述 |
1.6.1 国外进展 |
1.6.2 国内进展 |
1.6.3 研究述评 |
第2章 亚健康的医学研究与自我疗愈方式 |
2.1 现代医学与亚健康状态 |
2.1.1 亚健康状态表现与分类 |
2.1.2 亚健康状态的发生人群现状 |
2.1.3 亚健康状态引发的相关因素 |
2.2 传统中医理论与亚健康状态 |
2.2.1 传统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 |
2.2.2 传统医学干预亚健康状态的理论依据 |
2.2.3 传统医学干预亚健康状态的方法 |
2.3 亚健康人群自我疗愈与景观需求 |
2.3.1 亚健康人群生理疗愈与景观需求 |
2.3.2 亚健康人群心理疗愈与景观需求 |
2.3.3 亚健康人群社会疗愈与景观需求 |
2.3.4 融入自我疗愈与康复功能的景观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康复景观理论与居住区景观康复空间 |
3.1 康复景观的特点 |
3.1.1 自然属性 |
3.1.2 可感知性与可操作性 |
3.1.3 使用者结构的复杂性 |
3.2 康复景观作用理论依据 |
3.2.1 压力缓释理论 |
3.2.2 注意力恢复理论 |
3.2.3 社交活动理论 |
3.2.4 自然因素影响理论 |
3.2.5 传统养生理论 |
3.2.6 其他理论 |
3.3 居住区康复景观分类及依据 |
3.3.1 康复景观建设场所及使用人群 |
3.3.2 基于康复方式的康复景观分类依据 |
3.3.3 居住区康复景观分类与解析 |
3.4 康复景观案例解析 |
3.4.1 冥想空间 |
3.4.2 五感空间 |
3.4.3 园艺空间 |
3.4.4 复健疗养空间 |
3.4.5 健身空间 |
3.4.6 社交空间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亚健康人群康复需求与居住区康复景观的耦合关系 |
4.1 亚健康人群居住区康复景观需求研究 |
4.1.1 研究过程 |
4.1.2 样本特征及行为分析 |
4.1.3 亚健康人群居住区康复景观需求分析 |
4.2 居住区康复景观现状调研 |
4.2.1 案例地选取 |
4.2.2 调研方法与内容 |
4.2.3 居住区康复景观空间实地调研 |
4.2.4 居住区人群户外康复活动分析 |
4.3 评价体系构建与调研分析 |
4.3.1 基于亚健康人群需求的居住区康复景观评价体系构建 |
4.3.2 居住区人群康复景观满意度调研 |
4.3.3 居住区康复景观现状评价与分析 |
4.4 居住区康复景观需求与供给耦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亚健康人群需求下居住区康复景观设计策略 |
5.1 亚健康需求下居住区康复景观设计原则 |
5.1.1 康复功能优先原则 |
5.1.2 服务人群多样原则 |
5.1.3 景观感知提升原则 |
5.1.4 多重空间复合原则 |
5.2 居住区康复景观空间设计 |
5.2.1 冥想空间 |
5.2.2 健身空间 |
5.2.3 社交空间 |
5.2.4 园艺空间 |
5.2.5 五感空间 |
5.2.6 复健疗养空间 |
5.2.7 多重功能组合设计 |
5.3 康复景观成效保障措施 |
5.3.1 创建复合型康复景观设计团队 |
5.3.2 环境整体要素康复性考虑 |
5.3.3 居住区康复性管理与运营 |
5.3.4 使用后评估与提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反思 |
6.1 结论 |
6.2 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附录 |
(2)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 |
2.1 身体医学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
2.1.2 国内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
2.1.3 小结 |
2.2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与身体观念研究综述 |
2.2.1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相关研究 |
2.2.2 近代中国身体史的相关研究 |
2.2.3 近代中国健康观念的相关研究 |
2.2.4 近代中国体检兴起的相关研究 |
2.2.5 小结 |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3.1 概念限定与说明 |
2.3.2 研究内容 |
2.3.3 研究方法 |
2.3.4 选题意义 |
2.3.5 创新性 |
3 身体医学化与近代中国的身体检查 |
3.1 晚清民国时期体检在中国的发展概述 |
3.2 近代中国体检中的身体观基础和技术基础 |
3.2.1 机械论、解剖学身体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
3.2.2 科学度量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
3.2.3 身体影像技术与近代中国体检 |
3.3 小结与研究思路 |
4 晚清民国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
4.1 清末学生体检制度观念的萌发与初步实践(1902-1911) |
4.2 北洋政府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1912-1927) |
4.2.1 各自为政时局下的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 |
4.2.2 存在的问题与统一标准的呼声 |
4.3 南京国民政府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与全面实施(1928-1937) |
4.3.1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 |
4.3.2 健康检查逐渐纳入学校行政体系 |
4.4 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学生健康检查统计 |
4.5 全面抗战时期学生健康检查(1937-1945) |
4.5.1 战时学校健康(卫生)教育与健康检查 |
4.5.2 战时学生营养问题与健康检查 |
4.6 民国时期学生体检——以清华大学为例 |
4.6.1 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时期的学生体检(1911.4-1928.7) |
4.6.2 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28.8-1937.7) |
4.6.3 抗战时期中的清华学生体检(1937.8-1946.7) |
4.6.4 复员后的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46.8-1948.12) |
4.7 小结 |
5 民国时期职业人员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
5.1 民国初年至1933年职业人员体检 |
5.1.1 1931年之前职业人员体检的初步发展 |
5.1.2 应考公务人员体格检验制度的正式建立(1931-1933) |
5.2 1933年以后职业人员体检概况 |
5.2.1 行政公务人员 |
5.2.2 铁路服务人员 |
5.2.3 其他从业人员 |
5.3 特殊职业体检——以军人为例 |
5.3.1 陆军体检 |
5.3.2 空军飞行员体检 |
5.4 小结 |
6 民国时期孕产医学化与产检 |
6.1 孕产医学化:“异常”身体的建构 |
6.2 民国时期妇婴卫生行政与产检事业概况 |
6.3 产检:对“异常”身体的检测 |
6.3.1 时间上的监测 |
6.3.2 检查人员与场所的转变 |
6.3.3 检查项目与内容 |
6.4 基于产检的医学统计与研究 |
6.5 小结 |
7 讨论 |
7.1 体检与近代中国身体认知观念的转变 |
7.1.1 中西医“身体检查”观之比较 |
7.1.2 “健康检查”与“健康”认知观念 |
7.2 体检之“网”: 认知观念与制度安排的互动 |
7.2.1 实践中的技术: 北平公共卫生示范区中的体检 |
7.2.2 北平示范卫生区中体检知识和技术网络的生成 |
7.2.3 体检网络相关行动者行为链条分析 |
7.3 近代中国的体检与健康身份认同 |
7.3.1 从健康的身体到健康的国家 |
7.3.2 健康检查与身体隐喻 |
7.3.3 健康检查与身体、健康和身份的构建 |
7.4 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技术创新网络惯例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网络惯例的相关研究 |
2.1.1 网络惯例内涵特征的相关研究 |
2.1.2 网络惯例作用及维度划分的相关研究 |
2.2 网络惯例演化动力因素的相关研究 |
2.2.1 内部动力因素研究方面 |
2.2.2 外部动力因素研究方面 |
2.3 网络惯例演化过程及模型的相关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3 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概念特征及其构成 |
3.1 技术创新网络特征分析 |
3.2 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概念特征 |
3.2.1 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概念界定 |
3.2.2 技术创新网络惯例特征分析 |
3.3 技术创新网络惯例的构成分析 |
3.3.1 网络惯例的形式面和执行面 |
3.3.2 形式面和执行面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动力因素研究 |
4.1 网络惯例演化的动力因素理论分析 |
4.1.1 网络惯例演化的内部动力因素 |
4.1.2 网络惯例演化的外部动力因素 |
4.2 动力因素调研与问卷设计 |
4.2.1 动力因素的访谈调研 |
4.2.2 动力因素的问卷设计与发放 |
4.2.3 数据分析方法 |
4.3 动力因素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1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2 因子命名 |
4.4 动力因素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1 拟合指数选取 |
4.4.2 模型检验 |
4.4.3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模型理论分析与构建 |
5.1 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理论分析 |
5.1.1 符号互动理论关于网络惯例形成演化的解释 |
5.1.2 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概念模型 |
5.1.3 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阶段分析 |
5.2 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的数理模型构建 |
5.2.1 演化动因及模型假设 |
5.2.2 建模原理 |
5.2.3 数理模型构建 |
5.3 本章小结 |
6 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仿真研究 |
6.1 技术创新网络惯例的形成稳定 |
6.2 技术创新网络惯例的变化研究 |
6.2.1 适应性学习对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的影响研究 |
6.2.2 跟随偏好对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的影响研究 |
6.2.3 网络环境变化对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的影响研究 |
6.3 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演化的网络结构分析 |
6.3.1 网络惯例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分析 |
6.3.2 网络惯例内在变化阶段的网络结构分析 |
6.3.3 网络惯例选择保留阶段的网络结构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 |
(4)《营养学报》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 选题依据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对象和目的 |
2.2 方法 |
3 在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中常用的文献计量学 |
3.1 文献计量学的起源和概念 |
3.2 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3.3 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程序 |
3.4 用于期刊定量分析和评价的规律与定律 |
3.5 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 |
第2章 1996—2005年《营养学报》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 |
1 载文的定量分析 |
2 引文的定量分析 |
2.1 引文量分析 |
2.2 平均引文率 |
2.3 引文语种分析 |
2.4 引文类型分析 |
3 基金论文的定量分析 |
3.1 基金论文的数量统计分析 |
3.2 基金论文获基金资助数量的统计分析 |
3.3 基金论文资助机构统计分析 |
4 作者的定量分析 |
4.1 作者合作度和合作率 |
4.2 作者合作类型统计 |
4.3 作者机构分布统计 |
4.4 作者机构间合作统计 |
4.5 作者地区分布统计 |
4.6 第一作者年龄结构和职称学位情况统计 |
4.7 运用洛特卡定律分析着者 |
5 h指数 |
第3章 1981—2005年《营养学报》载文被引分析 |
1 载文被引篇数频次分布 |
2 被引年代分布 |
3 被引次数前10位论文统计 |
第4章 《营养学报》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分析 |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计量学在科技期刊评价中的应用(综述) |
附:发表的论文 |
(5)《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论文提纲范文)
1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
2 本刊对来稿有以下要求 |
3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72号《预防医学文献信息》编辑部, 邮政编码250014, 电话 (0531) 2607342, 2941186, 传真 (0531) 2607342。 |
(6)《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论文提纲范文)
1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
2 本刊对来稿有以下要求 |
(8)《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论文提纲范文)
1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
2 本刊对来稿有以下要求 |
3 |
(9)《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论文提纲范文)
1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
2 本刊对来稿有以下要求 |
3 |
四、《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亚健康人群需求的居住区康复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 张金超.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2]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D]. 王瑶华.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3]技术创新网络惯例的演化研究[D]. 刘立.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8)
- [4]《营养学报》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与评价[D]. 李天.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7(04)
- [5]《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J].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编辑部.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3(02)
- [6]《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J].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编辑部.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3(01)
- [7]《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J].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编辑部.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2(06)
- [8]《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J].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编辑部.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2(05)
- [9]《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J].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编辑部.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2(02)
- [10]《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征稿简约[J].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编辑部.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