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言诗看三曹的人生观和艺术眼光

从文言诗看三曹的人生观和艺术眼光

一、从文宴诗看三曹的人生胸襟和艺术视境(论文文献综述)

许庆双[1](2017)在《三国文人论》文中研究表明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动荡的阶段之一,在此期间,传统的儒家经学式微,文士们的自我意识和理性精神不断强化,他们追求思想解放,精神自由,所以固有的文学观念和文学体式逐渐被打破,文学创作活动十分活跃。曹魏、蜀汉、孙吴以三足鼎立之势共同建构了当时三国对峙、互动共存的政治和文化格局,在乱世之中绽放的文人其生存状态和理想人格都是极具文学、史学、美学价值的研究对象,下面简要概述本文关于三国文人各个章节的主要论述内容。第一章:三国时期文人的生存状态。首先将本章研究的时段划分为东汉乱世、三国形成、三国鼎立、三分归晋四个阶段。二是三国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主要表现为修书、观书、讲学。三是三国文人的地理分布,三国的动乱促成了地理格局的变化,形成了三大文人集团:魏国之曹氏文人集团、蜀国之刘备文人集团、吴国之南方文人集团。四是总结了三国时期文人的三种结局:进入世途、漂泊迁移、不得善终。第二章:汉末的社会环境催生了新的文学思潮,曹操稳定了北方,唯才是举,雅好文学的曹氏父子与邺下文人共同参与创作,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曹操较为壮阔、积极;曹丕风格婉约、清丽;曹植前期骨气翩翩,后期宏肆沉痛。邺下文人诗歌中最突出的是“风”和“飞鸟”的意象,前者象征着内心悲凉的感情,后者是作者理想的化身。三曹及邺下文人集团的文学创作表达了士人阶层的政治理想,促进了文学观念的更新与文人主体意识的觉醒。第三章:诸葛亮本身是文人,他在潜藏时淡泊、辅政时忠心、失势后尽责,有着文人应具备的道德操守与人格情怀。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映射到了他的作品之中,其文章叙事视角广、思想内涵深,语言上用词娓娓道来、淡定从容,情感上一唱三叹、委婉动人。他的作品中体现了文人的理想,表现出了独特的气质。第四章:竹林七贤生活的时代,政治上混乱、社会上苦痛,正始名士罹难后,竹林七贤避世不世,成就了精神上的自由。七贤交游的地点主要在山阳旧居和嵇山别墅,郊游的时间范围从嵇康移居山阳至嵇康被诛,交游的性质是在乱世中因意气相投而结成的文人群体。魏晋风流是由于特殊的时代环境,政治斗争的激烈使得老庄哲学成为显学,这种文士风流表现在行为上即为放诞任情、纵酒昏酣、吟啸山林。第五章:东汉末年,士族思想家们将道家思想融入儒家政治理念,比如夏侯玄率先提出调和道家任性自然与儒家纲常名教之间的矛盾;何晏在自己的经学着作中提出了用道家的无为思想去改造传统的儒家观念;王弼大胆改革,正始玄学的理论体系在其手中建构完成。从宏观上看,正始之音还包括偏重文学的竹林七贤,代表人物为阮籍、嵇康,阮籍对现实的超越,嵇康对心灵的超越,促进了这一时期从外向内的精神转向。第六章:三国时期的蜀国文学在发展上相对薄弱,其特点一是文体相对单一;二是文风质朴。东汉末年形成了荆州文人团体,荆州文人作品中饱含流寓文人的感伤情怀。吴国文学的特点,一是文体多样,主要以儒学为宗,四言诗、体物赋也得到发展;二是有地域特色,吴国文学的重要推手是江东之地的世家大族;三是风格质朴,这种相对的保守性更加侧重的是对传统文化的解读。第七章:在充满了变动与纷争的时代中,三国时期的文人群体及其文学创作往往依据地域的不同,而有种种精神风貌与审美取向上的差异。同时,地域文学与政治文化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政治影响着文学,表现为以汝颍人士为代表的地域士大夫群体对儒家经典的叛离;另一方面地域文化尽管被压制,却还是以支流的方式构成对主流的影响。第八章:本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一方面是三国文人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审美精神,主要体现为:第一,“清”的审美意蕴对后世文学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二,“风骨”促成了后代文学中苍凉劲健的格调;第三,“情”性关系着后世文人的抒情方式。另一方面是三国文人本身,不仅作为历史形象,还作为文学形象以不同面貌存在于后世作品中。

付佳奥[2](2015)在《大历诗与文学史上的共性和个性》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历诗的研究已经从点发展成面,有了对大历诗风宏观的认识。对大历诗人的行迹和创作上的考证、诗歌面貌和艺术成就的批评这两大方面都有了十分重要的成果。利用这些前人丰富的研究成果就好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许可以再深入一步。本文旨在回到天宝以后、贞元以前这一段历史时期,通过分析诗人们不同的创作选择、创作动机来看大历诗,着重于不同的大历诗人的特别之处以及他们在面临问题和矛盾的时候所做出的有代表意义的决定,来分析唐诗是如何在温和地新变的。大历诗得到的评价一直不能算高,其水平当然也很难与盛唐、元和这些黄金年代相媲美,但它所处的时间节点我却认为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借鉴意义。在一个“唐朝梦”濒临破碎的时代,大历诗人在矛盾与困惑中前行,披上又脱掉各种各样的外衣,最终给出一个真实的自己。以往将大历与盛唐、元和相比,更注意的是在盛唐和元和的标准下,大历是什么样子。也许换一种眼光,以大历以往的研究为基础,先观察其间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上所作出的选择,再看这些选择如何作用于群体面貌也是进一步研究大历诗歌的一种方法。同样的,还有群体共性对代表诗人诗风形成的另外一个方向的影响。文学史上,共性与个性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对于这个问题,大历诗也可以说提供了极好的研究材料。

李杨[3](2014)在《八旗诗歌史》文中指出本文以“八旗诗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三个大的时间分期,对“八旗诗歌”的兴起、发展、繁荣、演化尽可能做出宏观而系统的审视,力图展现出“八旗诗歌”发展的整体风貌以及每一分期内所各具的典型特征。全文共分三编,上编大致对应清前期顺康二朝约一百年的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兴起学习期;中编大致对应清中期雍乾嘉三朝约一百年的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繁荣演变期;下编大致对应清后期道咸同光宣五朝(延伸至民国)的一百余年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异化尾声期。下面,就分别对各编的主要内容略作介绍。上编:清朝前期约百年的时间,八旗诗歌在学习汉族诗歌并沿袭汉族诗坛创作主流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进。八旗诗人们通过与汉族诗坛的密切互动,促成了清前期八旗诗坛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鄂貌图以其先锋军的地位导扬风雅,成为八旗满洲诗歌第一人。而后,纳兰性德与曹寅一北一南,先后与汉族诗坛建立了深刻而紧密的交游圈,在将八旗诗歌带入到主流诗坛并促进八旗诗歌繁荣的同时,客观上也对汉族诗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他们的创作活动及文艺交游,为民族间异质文化的融合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清初的八旗诗歌总体上呈现出鲜明的地域风格、民族气质和极具活力的八旗精神。虽然在艺术手法和创作技巧上,仍旧对汉族诗坛亦步亦趋,但从气质风神方面而言,却对以汉族为主体的主流诗坛裨益颇多。“八旗诗派”的崛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为整个清代诗坛带入了清刚劲举、雄豪健美的北地风神及年轻勇武的创作活力,也为中国诗歌史增添了一抹豪迈瑰丽的色彩。中编:为叙述紧密起见,本处将清前期康熙皇帝的文化政策及诗歌创作与清中期的乾隆皇帝合为一章进行论述。康熙皇帝雅爱文学,重视以“文统”驭“治统”,加之他酷爱诗歌,对“诗教”理论极为服膺,所以主张诗歌应“与世递变”。在这一文化纲领的指引下,象征“熙朝盛世”的唐诗风在康熙诗坛成为主流,而导扬唐诗三昧之说、创建“神韵派”的王士禛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康熙皇帝一手扶植的汉族诗坛盟主。乾隆皇帝即位之后,在“治统”和“道统”上承祖父之余绪,仍以“宽仁”为本,所以乾隆朝前期的诗坛呈现出较为宽松并且异彩纷呈的局面,“格调派”和“性灵派”一朝一野、一北一南,前后并起,主导诗坛主流。但至乾隆朝中后期,统治政策发生了变化,皇权意志对思想领域的干预和控制日趋严酷,反映在诗歌上就是“诗案”迭发,文字狱横行,故略无创作主体精神而专主饾饤考证为能事的“肌理派”及“考据诗”出现并开始风行。但乾隆朝毕竟是诗学昌明、硕果丰盈的时代,虽有帝王意志的钳制,诗人们仍旧在被允许的范围内抒发性情,不辍创作。此期的八旗诗坛内部,也随之产生着变化。帝王意志的极端性和严酷性,首先导致了创作主体的分流,一些高门贵胄如李锴、长海等人纷纷远避朝堂,走向郊园田野,开创娴雅悠容的八旗田园诗派。而另外一部分如英廉、朱孝纯、铁保、百龄等人则坚守祖宗基业,立足庙堂,继续高倡清刚的八旗诗风。此间,八旗蒙古诗人法式善秉承王孟诗派精神,成为北方诗坛举足轻重的人物,甚至与袁枚时有“南袁北法”之目。清中期的八旗诗坛,经过清前期约百年的摸索演练之后,渐具个性。除了在创作实践上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风格取舍之外,在表现领域的拓展上也颇有创获。如边塞诗在清朝的再度繁荣,八旗诗人便功不可没。下编:清后期的时局风云万变、九州震荡,集权统治者及一些以剥削为能事的封建官僚与西方侵略者们,对中国人民造成多重压迫。在满汉民族矛盾和中外国家矛盾的联合作用力下,不仅是整个清代诗坛发生着质的变化,八旗诗坛也随之开始了急剧的转型。他们中如宝廷、延清、成多禄等以血泪之笔如实记载清末政局中的腥风血雨;如斌椿、盛昱、三多等则开始探索富民强邦之路;如唐晏、杨钟羲等则以一己之力,于国祚倾覆之后贯全部之精神于文献的整理和着述,为故国存史。清后期的八旗诗坛,歌功颂德的雅颂之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主义诗歌精神的复活。辛亥革命之后,历史虽进入新的纪元,但被迫步入民国的八旗遗老遗少则多怀故国之思,他们的创作既是八旗诗歌的尾声也是八旗诗歌的遗响。总之,清朝末期充满了“郁愤”之思的八旗诗歌,不仅全面、客观、深刻地展现了清后期八旗这一族群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为激荡了近三百年的八旗诗歌以及八旗制度画上了一个沉痛而又充满反思的句号。

王萍[4](2012)在《曹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安文学一直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而作为建安之杰的曹植更是受到了人们特别的关注。建安时期形成了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风骨,而曹植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现存诗歌有90余首,赋50余篇,文章表书信等散文120余篇)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当之无愧地成为三曹之翘楚。他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开创之功,并且取得了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巨大的成就。他继承了先秦《诗》、《骚》的优秀文学传统,又从两汉辞赋民歌中汲取营养,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兼收并蓄,从内容与形式上两个方面丰富了诗赋,从而为六朝隋唐文学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建国以来,虽然对于曹植的研究有了许多方面的突破性拓展,但是主要的研究成果依然还是体现在文本校注、作家作品研究,资料汇编上,且都以单篇论文为主,而研究曹植专着作则相对较少。作为一个乱世,建安既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与伤痛,同时也卸掉了套在人们头上的精神枷锁,伴随着“人的觉醒”,人们纷纷寻找着自己的思想皈依。作为“群才之英”的曹植,其思想具有开放性、相济性和多元性等特点,他一生既执着于儒家追求“三不朽”,渴望建功立业,积极入世的精神,同时又带有道家文化中全素葆真的人生态度以及尚大求真的审美倾向,其次,还有侠文化中尚义、尚勇的个性特征。曹植的思想与人格特征是其不朽文学成就的基点,也是本文开篇之所在。汉魏汉魏六朝是诗运转关的重要时期,而曹植作为汉魏六朝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对后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游仙诗、女性题材的诗歌与宴游诗是当时出现的三大题材,本文就以曹植的游仙诗与女性题材的诗歌为主,对其诗歌追源溯流,归纳总结艺术特色。曹植现存较为完整的辞赋共50余篇,其中歌功纪行一类赋作一方面说明汉大赋的题材内容在建安延续了它的影响的同时也充满了时代的气息,是为建安赋作者的肺腑之言,而不能简单视为阿谀溢美之辞。娱宾游宴类是作为贵公子的曹植在“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的良好精神状态下创作的赋作,有其积极的一面。感时咏物类作品占曹植赋作的1/2,都含一定的寄托于其中,是曹植在各个时期的不同心理状态和心志的反映。再有曹植的怀思言志的辞赋之作,亦是其敏感多情的内心世界的反映,是读者理解其终其一生的功业思想与坎坷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媒介与桥梁。以《洛神赋》为代表的爱情婚姻题材的辞赋之作是曹植作品中的巅峰之作,其卓越的艺术成就使其成为空前绝后的“千古美文”,古今中外为之驻足观赏,赞叹不已。总之,曹植的辞赋整体成就高,它题材广泛,用辞赋来表现日常生活,感情生动,言辞优美,音韵和谐。曹植的散文是研究其文学创作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其儒道互补之思想,政治理想与不凡的军事见地在其散文中都有体现,尤其还是我们研究其文学思想与艺术理念的重要资料。曹植文学思想已经达到他那个时代最高的水平,虽然他没有曹丕《典论·论文》那样的文学批评专着问世,但文学思想却相当丰富和成体系。因此,对曹植文学思想的深入研究必将使我们更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

李华[5](2011)在《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研究》文中指出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经历了由发展到繁盛的轨迹,现存有宴饮诗歌1249首,宴饮赋148篇,宴饮文117篇,小说中的宴饮描写在32部中有341则/处;是汉魏六朝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研究宴饮文学可探究不同体式宴饮文学的发展轨迹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宴饮文学的发展脉络,可反观汉魏六朝文学的发展特色,也可窥视汉魏六朝的历史文化风气。宴饮文学的源头要追溯到先秦:最早的宴饮诗出现在《诗经》的雅颂中,以礼乐文化精神为承载,具有贵族化的格调和典雅庄重的诗风;先秦宴饮文则主要以铭、诰、祝为主,以明德颂美为旨归;屈原《招魂》中有宴饮内容的描写,则于礼乐文化之外体现出娱乐性与审美性的张扬;小说则在《穆天子传》中有周穆王与西王母人神之宴的描写。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的发展受到诸多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帝王的提倡和参与是宴饮文学发展的首要动力:门阀士族的兴起则壮大了宴饮文学的创作主体阵营;从汉的大一统到东晋南朝,地域文化的变迁影响了宴饮文学的风格和规模;园林的兴起为宴饮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兴发情志的优美环境;汉以来渐渐形成的由儒家独尊到儒释道多元并存的思想局面,则使宴饮文学的思想内涵随之发生变动;而建安以来文学的自觉则从文学内部推动了宴饮文学的渐趋繁荣。汉魏六朝宴饮文学各文体在各时代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汉代宴饮诗20首,多用楚歌,具有丰富的政治内涵:反映从帝王到士子在政治浮沉中的感慨;汉大赋中的宴饮描写讽喻与夸饰并存,而汉代也出现了梁王菟园赋为代表的宴饮小赋14篇,以及描写宴舞的大赋两篇;汉代宴饮文有铭、箴、祝、文诸体共29篇,铭、箴体现出正统规诫的明德载道特征,祝、文则涉及宴饮习俗的文化内容;汉代或托名汉代小说中的宴饮描写共6本21则/处,《燕丹子》体现出宴饮情节在推动故事塑造人物等方面的叙事功用,托名汉代的《汉武帝故事》等小说则把《穆天子传》中出现的人神宴饮情节推向进一步的细致与奇幻。建安宴饮文学在邺下文人集团的引领下体现出比汉代更高的文学精神价值。建安时,公宴诗之名出现,建安公宴诗有43首,以景物、游戏、女色等内容体现出表现空间的开拓,建安公宴诗重视抒情,反映时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建安公宴诗注重语言之美,体现出文质彬彬的风貌;建安宴饮小赋有26篇,多宴集时同题共作,宴游、咏物为主要题材,讲究情以物迁,反映士人矛盾的情感世界,且兼具文采;建安宴饮相关文21篇,体现以气运文的美学观念,蕴涵着深刻的时间生命意识,文风上则通脱与瀚藻并存。建安小说中的宴饮描写,仅有《列异传》、《笑林》中的只言片语,但也体现出志怪与诙谐的端倪。正始,竹林七贤宴集出现,其饮酒是魏晋名士风度的行为表征,代表了他们不同的生活追求,影响两晋南朝的宴饮生活及士风,竹林名士留存宴饮作品不多,但均是其名士精神的表现。两晋宴饮文学情形更加复杂:两晋宴饮各体文学发展中,宴饮诗创作繁荣,共有313首。西晋宴饮诗有二百余首,迎来了建安后创作的高潮期,其中公宴诗数量是最多的,有154首,是建安公宴诗43首的三倍多。公宴诗体式也渐趋成熟,就格调而言,西晋公宴诗也表现出与建安不同的颂德称美风貌,是《诗经》礼乐精神的回归。东晋公宴诗,出现了以兰亭雅集为代表的着名文人宴集,留存诗作41首,是先秦至两晋文人宴集创作诗歌数量最多的一次,代表了东晋宴饮诗创作的主体风格,表现出与西晋不同的寄怀山水、体悟玄理的精神旨归。且东晋出现了写酒诗最多的诗人陶渊明,作酒诗有62首,其酒诗“淡”和“真”的风格开一代风气。两晋宴饮赋有60篇,数量多于建安宴饮赋,审美取向上政治教化与审美娱情并存,且辞采华美,表现出多元的发展趋势。两晋宴饮文中,最为突出的是宴饮诗序的出现。两晋宴饮诗序独立为文,且书写性情怀抱,丰富了宴饮文学的创作体式。晋代志怪小说有11本小说中有69则宴饮描写,内容描写奇幻,可分为神与宴饮描写、鬼与宴饮描写、怪与宴饮描写、宴饮异事等题材,丰富了小说中宴饮描写的内容。而晋代志人小说有3本小说中有52条宴饮描写,以记述人的宴饮言、行、事来突显人物风貌,为南朝集大成之作《世说新语》宴饮描写奠定了基础。南朝宴饮文学随着偏安时局、江南经济富庶、园林的兴起、统治者的提倡、宴集增多而走向繁盛。南朝达到汉魏六朝宴饮诗创作的高潮,宴饮诗创作有786首,其中公宴诗是最多的,有704首,是魏晋公宴诗238首的近三倍;且艺术上娱乐游戏特色更加鲜明,表现公宴诗创作中:以文为戏,有戏笔、限韵、回文、联句、还模拟前人公宴而作诗。抒情性进一步强化,表现为抒情进一步主观化,寄托在景物描写中,造成情景交融的诗境。题材内容方面,山水、咏物有了进一步的开拓,宴饮宫体诗出现并大量创作。语言形式方面,语言穿凿求新、注重声律对偶、且修辞运用更为普遍,表现出唯美化的形式追求。而鲍照创作的酒诗与前代、同时代相比颇具特色。鲍照寒士的出身使他没有社会身份地位、家学素养的束缚,酒诗的创作更加自由,与当时文士酒诗以公宴诗为主相比,鲍照的酒诗创作更加多元,形成的风格更加多样,形成了颇异于时风的俊逸与险俗风格。南朝宴饮赋有45篇,当时的名家如谢庄、谢眺、沈约、江淹、吴均等都参与了创作,保证了创作的质量。南朝宴饮赋,咏物题材大量出现,注重变幻的画面美的描写,注重抒情,且注重语言修辞及韵致,创作优美精致。南朝宴饮文有35篇,相较于两晋以诗序创作为主,南朝宴饮文体式更加多样,有颂、铭、箴、启、移、序、书、说、论等多种文体,语言更加骈俪化,注重辞采铺排;且创作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可以分为颂德称美文、禁断酒肉文、宴饮娱情文、滑稽俳谐文等四种。南朝小说中的宴饮描写较前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志人小说中宴饮描写有3部127则,其中出现了集前代大成之作《世说新语》,有宴饮描写111则,晋代志人小说中关于魏晋的宴饮描写条则几乎都为其收录。通过这些宴饮描写,作者以审美的角度来由外而内描写人物,从其言谈应对、容止行状到性情怀抱、才德修养,可见魏晋风度之一斑,以及时人品评人物的审美标准,为研究魏晋历史、文学提供宝贵的资料。南朝志怪小说中的宴饮描写数量有7本67则,在艺术表现上,在延续晋代志怪小说的基础上,题材内容有了进一步的创新,鬼怪与宴饮取代神仙宴饮成为主要的题材,其描写通过宴饮突出鬼怪的有情有义,体现出人间化;记载了与晋代不同的宴饮中的异事;且出现了佛教与宴饮的描写,体现出佛教修行与因果报应的思想。北朝宴饮文学表现出与东晋、南朝不同的文风,创作数量相对较少,有诗歌72首,而其中由南入北作家创作有48首,而庾信就创作有44首;宴饮赋有2篇,宴饮文有5篇,小说则多散佚。北朝宴饮文学,文学取向上有向江左学习的痕迹,且此阶段出现了有南入北的作家庾信,是北朝创作宴饮诗最多的作家,其南北相容的诗风丰富了宴饮文学的表现风格。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的文化蕴含非常丰富,对后代文学发展有着典范意义。汉魏六朝宴饮文学与礼乐文化有不可割舍的关系,以礼为旨归,一直存在着颂德称美、明德载道的主题,而礼的衰退也推动了宴饮文学的繁荣,宴饮文学本由宴饮中的宴乐发展而来,汉魏六朝宴饮文学中有不少歌、舞、乐的描写;汉魏六朝宴饮文学中保留了丰富的各代饮食习俗和节日习俗的内容;汉魏六朝宴饮文学还可折射出汉以来各代的文学集团创作的盛况,汉魏六朝的文人集团不仅常是宴饮文学创作涌现的前提与动力,亦影响了宴饮文学的审美取向、体式与题材取向;汉魏六朝宴饮文学体现出渐趋发展的娱乐游戏特征:宴饮文学本有娱乐佐兴之用,咏物、声色、神怪等内容,戏笔、俳谐等写法都体现出这一特征。诗酒风流是名士风流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宴饮文学的精神韵致所在。汉魏六朝文人的诗酒风流表现出四种形态:文人聚饮高歌的诗酒雅集,名士疏狂的醉卧高蹈,诗酒风流的逆流——诗酒之会有时会变成风流尽失的名利场,以及闲适高雅的士大夫情怀。

马丽梅[6](2010)在《宋词与宴饮》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宴饮活动的角度研究宋词,以宴饮文学的发展历程为经,以宋代的社会文化为纬,研究作为一个动态整体的宴饮活动及其与词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宴饮在词的风格形成中的作用,宴饮对于词的交际、娱乐和抒情功能的影响。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回溯宴饮和宴饮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最早的宴饮文学是《诗经》中的宴饮诗,此后历经汉、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宴饮文学一直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门类。《诗经·小雅》中的宴饮诗以礼俗文化为主要特色,《国风》中的宴饮诗则较为真率,出现了及时行乐思想的萌芽。汉末魏初的邺下游宴将宴聚、游览、赋诗结合起来,开创了文人“游宴”的传统。曹丕和建安七子的游宴诗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交际性,在感情抒发上开创了乐尽哀来的情感生成方式。两晋南北朝的宴饮活动以帝王贵族为中心,其主要产品是游宴序和宫体诗。唐代的宴饮文学种类繁多,达到全面繁荣。安史之乱带来社会的巨大变革和转型,中晚唐以后,宴乐活动呈现出纷繁热闹的世俗化特征,词就是生长于这片土壤中的一丛绮艳富贵的花。西蜀词和南唐词虽然特点不同,但都是新的社会条件下世俗化艳情化宴饮生活的写照。第二章,考察宋人的宴饮活生活。宋人的宴饮生活是在发达的商业经济、新型的官僚士大夫政治、统治者的崇文政策和全面繁荣的封建文化的背景下展开的。皇室的宴饮活动对大臣和百姓的宴乐有着鼓励和示范的作用;市井民众的宴席是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并迅速流行的舞台;士大夫文人是宋代宴饮活动的主体,他们对社会交往的重视、追求享乐的思想和国家提供的丰厚物质生活条件造成了文人士大夫宴乐的频繁。宋代士大夫的宴饮活动继承了前代宴饮与游览、文学相结合,集社交与娱乐功能为一体的传统,并有着新的时代特色,如包含富有文化气息的物质要素、采取了歌妓侍宴侑酒的娱乐形式、以谈诗、论文、赋词等文学活动为基本内容等。第三章,宴饮和词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词是宋人宴饮中的文学活动之一,它产生的基础是宴席上的“主人——歌妓——宾客”角色结构。从主人的“备词”,歌妓?的“索词”到宾主的酬唱,从邀客、备宴到正式宴会和回请,宴饮活动对词的催生、对词人词艺的塑造是全面的。反过来,词对宋人的宴饮生活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从宫廷到民间,词全面渗透于宋人宴饮生活当中,以词送酒、以词伴舞、以词展示才艺构成了宋代宴席注重文采风华的时代风尚。第四章,宴饮生活对词主体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宴饮词中多喜欢采用果肴杯盏、花香烛雾、绣帘罗幕、舞裙歌板等宴席物象,对于词形成以“富”为美和以“艳”为美的审美风格有着重要的意义。词是“场上之文”,是歌妓演唱的底本,这要求词不但要合乐可歌,还要符合演唱者的年龄性别和身份特征。听者不同的身份和心理期待又使文本具有雅、俗两种倾向。宴饮还使词具有明显的交际功能和娱乐功能,在娱乐功能强化的条件下,作者和作品中的叙述者呈现出明显的区分,人们有意识地在词中进行某种角色扮演,词中独特的“代言体”就是这种“反串”和“角色扮演”的结果。词又是抒情文学,宴饮环境下词的抒情有着真实真挚、深婉、强烈的特色。第五章,宴饮词中的情感内涵。惜春乐生的生命意识是宴饮词所表达的主旋律之一。从迎春、赏春到留春、伤春,宋人的宴席歌唱有着一个共同的惜春情结。宴饮词的主旋律之二是抒发爱情与相思。宋词中的爱情意识是逐渐觉醒的,大致可以分为代言式抒情、描写宾客和歌妓之间的微妙情愫、词人置身其中地抒写自身的情路历程三个阶段。宴饮词还是人格修养、心灵境界的真实写照,表达出士大夫积极用世、闲散淡远、高远豪迈等各种各样的心灵境界。政治斗争风云折射在宴席上,使宴饮词中出现对现实的激烈批判,出现怨愤和讥刺之音。羁旅之愁与去国之悲是宋词中最现实最深沉的悲感,在某些经历特殊的词人身上和某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表现得最为典型。

佘正松[7](2005)在《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文中认为边塞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大流派,源远流长,影响深巨,研究成果颇丰,但大多局限于作家作品或唐代时空,缺乏对其产生、成长之发展“史”的研究,故本文力图解决这一问题,乃撰《中国边塞诗史》(先秦至隋唐)。 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约40余万字。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就边塞、边塞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边塞诗的起源和发展,其社会价值、研究状况,以及相关的诸多理论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为综合研究扫清理论障碍。 正文共三编,第一编以原始歌谣、《诗经》及《楚辞》等其他文献中所收录或引述的先秦边塞之作为对象,追溯先秦边塞诗从萌芽到成型的发展脉络,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对后世边塞诗的重大影响,既表其筚路蓝缕之功,又具正本清源之效。第二编以秦汉、魏晋六朝的民间乐府和北朝民歌、大量的文人乐府为主要对象,考察并展示边塞诗在魏晋六朝由“缘事”向“缘情”转变,民间乐府向文人乐府过渡,作者众多,作品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成长过程,以明其承上启下之地位,起衰中立之功效。第三编分初、盛、中晚三章,展示边塞诗在长期自身发展的雄厚基础上,与唐代特定的时代风云相际会,厚积薄发,到达顶峰的盛况,以及由盛转衰的不同变化,以期从“史”的角度勾勒其盛衰起伏之因由,为现实提供有用之借鉴。 总体而言,本文主要有以下特色: 1、以盛唐边塞诗为座标或重点,下及中晚唐,上溯至先秦两汉,以明边塞诗发展之源流,以探其变迁之轨迹,以呈其底蕴之深厚,以拓其研究之视野。长期

林大志[8](2003)在《四萧文学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以四萧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萧氏父子作家作品、文学思想,及其对南朝文学走向之影响。梁代萧氏父子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南北朝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当前学界有关这一课题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尚显不足。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引论部分简述四萧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具体方法。 第二章重点论述萧氏父子的生平经历、个性思想及其与文学之关系。身为帝王,四萧的生平基本清楚,但因年代久远,有些问题已然晦暗不明。文中有关萧衍代齐之前仕历考、“蜡鹅事件”之真伪及其与萧统后期之处境、萧梁覆亡与萧纲晚年人格节操之关系等部分内容,即是试图廓清上述问题的一些尝试。思想倾向方面,儒家思想和玄学思想在佛学思想之外,对四萧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齐梁文风之变是第三章的主体内容。与前代相比,齐梁文风的总体特征在创作心态、审美祈向以及风格特色等方面都有新的变化;而就齐梁文学自身而言,则又可划分为面貌不同的三个阶段。其中,宫体诗的界定及其成因探析是这部分重点关照的内容之一。 第四、第五章分别考察四萧的文学思想和诗文创作。当前有关四萧文学思想的研究,较多关注于其间的差异,并由此将梁代文坛划分为复古、折衷、新变三派。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从分析四萧文人集团入手,对萧氏父子文学主张之异同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比较,并以此为基础,对梁代文坛的分期及三派划分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论文第五章对四萧的诗文创作进行了较为细致而全面的总结。主要采用分类研究的方法,对作品的创作特点、艺术风格给予剖析和探讨。其中诗歌部分论述较为详尽,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和梳理,使有关四萧诗的认识向更加细密、充实和全面的方向略为推进。如萧衍诗的“代言体”特色、萧统对咏物诗的好尚、萧纲宫体诗的情感类型、边塞诗和行旅诗的风格特色、萧绎写景诗的审美意境等,均结合作品和相关文献加以集中讨论。四萧辞赋、骈文的研究尚显不足,本章第五节就这方面内容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探索。 论文第六章尝试从理论层面认识和解读梁代主体文学精神的面貌特征。在界定“文学精神”这一范畴的基础上,力图阐释主体文学精神失衡与重构的内在原因及其特征表现。 附录部分包括两项内容,即《四萧年谱》和《建国以后大陆地区四萧研究论文索引》。对涉及四萧的一些琐碎而具体的问题,年谱略加考索。

陈立强[9](2000)在《从文宴诗看三曹的人生胸襟和艺术视境》文中研究指明由于三曹在建安文人中的特殊身份以及主体精神的饱满注入 ,使得他们的文宴诗在获得一种强烈时代感的同时 ,还以各自的社会地位、人生理想、个人遭际、才华气质、艺术建构模式赋予了诗作以个性特征非常鲜明的艺术意蕴和价值取向。

二、从文宴诗看三曹的人生胸襟和艺术视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文宴诗看三曹的人生胸襟和艺术视境(论文提纲范文)

(1)三国文人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当前研究现状
        (一)三国时期历史文献
        (二)三国文学地域性研究
        (三)三国文人及群体研究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三国文学的起始年限
        (二)“文人”的界定
        (三)三国文人划分标准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三国时期文人的生存状态
    一、三国历史的界定
        (一)三国分立时期
        (二)三国形成时期
        (三)三国鼎立时期
        (四)三国对峙走向统一
    二、三国时期文人生活状态表现
        (一)“文人”概念与《文苑传》形成
        (二)三国文人生活状态的主要形态
    三、三国文人的地理分布
        (一)魏国与曹氏集团文人
        (二)蜀国与刘氏集团文人
        (三)吴国与孙氏集团文人
    四、三国时期文人的结局
        (一)进入仕途
        (二)漂泊的生活
        (三)凄惨的命运
第二章 曹氏父子与邺下文人集团
    一、邺下文人集团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动乱的社会环境催生新的文人精神
        (二)北方稳定的社会环境与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策略
        (三)曹氏集团在政治和文学上的号召力
    二、曹氏父子与邺下文人
        (一)曹氏父子的作品风格
        (二)邺下文人诗歌意象
        (三)曹氏父子及邺下文人集团对建安文学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诸葛亮的人格与文人理想
    一、诸葛亮简介
    二、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一)淡泊明志,立德修身
        (二)鞠躬尽瘁,忠心辅政
        (三)任人唯贤,廉洁奉公
        (四)勤政爱民,固本安民
        (五)不可而为,竭尽人谋
    三、诸葛亮文学作品及思想
        (一)《隆中对》之一统思想
        (二)《出师表》之用人之道
        (三)《答法正书》之法治思想
        (四)诸葛亮的文人理想
第四章 竹林七贤与文人风度
    一、竹林七贤考
        (一)知其人——竹林七贤生平简介
        (二)论其世——竹林交游的时代背景及具体情况
    二、七贤风流论
        (一)探其源——竹林七贤的玄学思想
        (二)观其行——竹林七贤的风流之姿
第五章 正始时期文人的精神转向
    一、“正始时期”界说
    二、正始名士的精神追求
        (一)夏侯玄——非惟风流,兼有为政之实
        (二)何晏——比于无所有,故皆有所有
        (三)王弼——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
    三、竹林文士的人格理想
        (一)阮籍——现实超越
        (二)嵇康——心灵超越
第六章 蜀吴亦有文学——南方文人的生活剪影
    一、蜀国文学概述
        (一)蜀国文学的表现
        (二)蜀国文学的特点
        (三)荆州文人群体
    二、吴国文学亦有风采
        (一)江东的开发与东吴的建立
        (二)南方文人与北方文人的融合
        (三)吴国文学的繁荣——以广陵文人群体为例
        (四)吴国文学的特点
第七章 三国文人群体化倾向与地域性分析
    一、三国文人群体化的根源与表现
        (一)三国文人的个体化境遇与群体重塑的内在逻辑
        (二)三国文人群体化的历史表现
    二、三国文人地域与政治文化的双向互动
第八章 三国文人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审美精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清”与后世文学的意境营造
        (二)“风骨”与后世文学的苍凉劲健的格调
        (三)“情”性脉脉的低回长吟
    二、后世文学中的三国文人
        (一)后世小说中的三国文人形象:以《三国志演义》为代表
        (二)后世诗歌中的三国文人
        (三)后世戏剧中的三国文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大历诗与文学史上的共性和个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时代
    第一节 侠少题材的诗歌创作与文人的书剑事业
    第二节 长望哀往古:深沉痛切的今昔之悲
    第三节 大历诗与药之关系
    第四节 音乐与诗的交汇
第二章 诗人
    第一节 大历诗人的共性与个性
    第二节 韦应物早期诗歌与“韦苏州体”的塑成
    第三节 李端:群体与个人
    第四节 戴叔伦诗中之心
    第五节 元结诗中之漫
第三章 诗艺
    第一节 环绕大历诗诗境构造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王昌龄《诗格》“十七势”与韦应物诗
    第三节 两种南北二宗论之间
    第五节 六言诗与五言三韵诗,兼论大历诗人的近体本位思想
    第六节 论《别郑礒》是否“工于发端”
参考文献
致谢

(3)八旗诗歌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若干技术性说明
绪论
    第一节 八旗制度概说
    第二节 八旗诗歌的研究历史
        — 1979年以前对八旗诗歌的研究
        二 1980年至今对八旗诗歌的研究
    第三节 八旗诗歌史的选题价值及研究思路
上编 基业新创的慷慨之歌
    第一章 鄂貌图与八旗诗歌的先声
        第一节 “满洲文学第一”的鄂貌图及其诗歌
        一 鄂貌图诗歌的内容
        二 鄂貌图诗歌的风格及其在八旗诗歌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从戎儒士”顾八代
        一 顾八代前期的军旅诗
        二 顾八代后期的闲适诗
        第三节 范承谟的烈士之诗
    第二章 “满洲奇葩”纳兰性德
        第一节 纳兰性德的诗学理论
        一 不拘门派,追求自我的个性论
        二 突破限制,敢于质疑的创作论
        三 诗乃心声,性情中事的风格论
        第二节 纳兰性德诗歌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纳兰性德诗歌的艺术特色
        附论 清初“八旗诗派”之崛起
        一 清初总集收录八旗诗人及作品情况概述
        二“八旗诗派”形成初期的一些特点
    第三章 千岩竞秀的顺康八旗诗坛
        第一节 “醉吟俱不辍,世许作狂猜”的曹寅
        一 曹寅诗歌的风格
        二 曹寅诗歌的内容
        三 曹寅的其他文学创作
        第二节 “抽思更有葛庄新”的刘廷玑及其 《葛庄诗钞》
        第三节 “平生低首味和堂”的高其倬及其 《味和堂集》
        附论 八旗世家文学
        一 铁岭佟氏家族
        二 汉军朱氏家族
        三 满洲完颜氏家族
        四 索绰罗氏家族
        五 汉军于氏家族
    第四章 以岳端为代表的清前期宗室诗人
        第一节 “一代宗潢之秀”岳端
        第二节 “宗室三诗人”
        一 博尔都
        二 塞尔赫
        三 文昭
        第三节 清前期的皇子诗人
        一 高塞
        二 允礼
        三 允禧
        四 弘昼
中编 盛世王朝的雍容之态
    第五章 帝王诗与“高宗体”
        第一节 康熙皇帝与清初诗坛
        一 康熙皇帝的文治思想
        二 康熙皇帝的诗歌创作
        三 “博学鸿儒科”前后的“宋调”与“唐音”
        第二节 乾隆皇帝诗歌的主要内容
        一 乾隆皇帝写军事战争的诗歌
        二 乾隆皇帝写民情疾苦的诗歌
        三 乾隆皇帝写巡幸游赏的诗歌
        第三节 “高宗体”的渊源及影响
        一 “高宗体”的渊源
        二 “高宗体”的影响
    第六章 雍乾之际的八旗诗坛
        第一节 “辽东三老”
        一 李锴
        二 陈景元
        三 戴亨
        第二节 长海与八旗田园诗
        一 长海的山水田园诗
        二 八旗山水田园诗人永宁
        三 雍乾之际的其他八旗田园诗人
        第三节 英廉的“宰相诗”
        一 英廉诗歌的主要内容
        二 英廉诗歌的风格特点
    第七章 乾嘉时期的八旗诗坛
        第一节 “由来吏隐一身兼”的鲍诊
        一 鲍诊的诗学观念
        二 鲍诊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蒙古诗杰”梦麟
        第三节 “辽海诗豪”朱孝纯
        第四节 和瑛、松筠与八旗边塞诗
        一 和瑛等人写西域风情的诗歌
        二 松筠等人写西藏民俗的诗歌
    第八章 “北方三才子”
        第一节 法式善与“八旗诗话”
        一 法式善的诗学主张与诗歌创作
        二 《梧门诗话》与《八旗诗话》
        第二节 铁保与《熙朝雅颂集》
        一 铁保的诗学思想及其诗歌的“辽东气象”
        二 铁保与八旗诗歌总集的编纂
        第三节 汉军诗人百龄
        一 困守冷局时的诗人之诗
        二 历任封疆时的写怀之诗
    第九章 乾嘉时期的宗室诗坛
        第一节 永忠和敦诚
        一 永忠
        二 敦诚
        第二节 昭梿与《啸亭杂录》
        一 昭梿的崇实诗学观
        二 昭梿的“实录”诗
        三 昭梿的《啸亭杂录》
        第三节 多情王孙奕绘
        一 奕绘的写情之诗
        二 奕绘的写实之诗
下编 山河板荡的苍凉之气
    第十章 西林春与八旗女性诗歌
        第一节 汉军女诗人蔡琬与高景芳
        一 蔡琬
        二 高景芳
        第二节 蒙古女诗人那逊兰保与百保友兰
        一 那逊兰保的诗歌内容
        二 那逊兰保的诗歌风格
        三 百保友兰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 满洲女诗人西林春
        一 西林春景物诗的清俊之美
        二 西林春咏怀诗的感伤之美
        三 西林春与“秋红吟社”
    第十一章 宗室诗人之冠冕宝廷
        第一节 宝廷的穷愁悲慨之诗
        第二节 宝廷的写实感事之诗
        第三节 宝廷与“探骊吟社”
        一 “探骊吟社”的成员组成
        二 “探骊吟社”主要成员的诗歌创作
    第十二章 晚清八旗诗坛的变徵之音
        第一节 斌椿及其诗歌中的欧洲世界
        一 斌椿出访的时代背景
        二 斌椿诗歌中的欧陆风情
        三 斌椿诗歌的意义
        第二节 八旗现实主义诗人延清
        一 延清的《庚子都门纪事诗》
        二 延清的《奉使车臣汗纪行诗》
        第三节 清末诗人盛昱与唐晏
        一 盛昱
        二 唐晏
    第十三章 八旗诗歌的余响
        第一节 杨钟羲及其遗民文学创作
        一 杨钟羲的《圣遗诗集》
        二 杨钟羲的《雪桥诗话》
        第二节 “辽海诗杰”成多禄的末世绝唱
        第三节 驻防八旗诗人三多与“柳营”文献
        一 三多的诗歌创作
        二 《柳营诗传》与《柳营谣》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曹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曹植研究述评
    二、本文的研究重点及方法
第一章 曹植儒道互补之思想
    第一节 原始儒学精神对曹植思想的影响
        一、“三不朽”精神的建立
        二、君子通大道,无愿为世儒
    第二节 老庄思想对曹植的影响
        一、道家思想对曹植性格之影响
        二、曹植对道家思想态度的转变
    第三节 儒道互补思想影响下的诗人人格
第二章 曹植诗歌的美学特色
    第一节 体被文质的五言诗
    第二节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壮美
        一、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严正、弘毅之美
        二、庄骚影响之下的恣肆、幽邈之壮美
        三、典雅、和谐的中和美
    第三节 情兼雅怨的阴柔美
    第四节 曹植对五言诗的贡献
第三章 曹植五言诗的女性题材写作
    第一节 曹植前期女性题材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曹植后期女性题材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 曹植女性题材作品中女性视角之转换
    第四节 曹植“男子作闺音”作品兴起的原因
    第五节 曹植“男子作闺音”作品中的“怨情”
第四章 曹植的游仙诗
    第一节 神仙道教思想对曹植的影响
    第二节 曹植的游仙诗
    第三节 忧生与乐生——曹植的游仙诗表现出的生死观
    第四节 对自由的无限向往
    第五节 坎壈咏怀的兴寄传统
    第六节 曹操、曹植的游仙诗比较
第五章 地域文化视角下曹植“雅好慷慨”之审美倾向
    第一节 燕赵文化的地理特征
    第二节 北方特有的物候特点
    第三节 战乱与灾疫
    第四节 中国文学悲怨传统之影响
    第五节 “实录”精神对曹植“雅好慷慨”审美倾向之影响
第六章 曹植辞赋散文研究
    第一节 曹植的辞赋
        一、感时赋
        二、咏物赋
        三、爱情婚姻赋
        四、曹植辞赋的抒情性
    第二节 曹植的文
        一、文约义雅的颂、赞、铭
        二、辞清而义显的章、表、令
        三、内容深刻,形式多彩的序与书
        四、通达圆融的论说文
第七章 曹植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文学价值论
        一、高度肯定诗赋作品的社会功能
        二、对两汉儒家诗教、名教思想的排斥
        三、对民间文学的认识与重视
    第二节 文体论
    第三节 文学创作论
        一、雅好慷慨、触类而作
        二、神思论
    第四节 文学审美论
    第五节 文学批评论
        一、重视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二、肯定创作的个性化与心灵化
        三、坚持正确的批评态度
        四、严于律己
    第六节 文与质的关系
        一、曹植对“质”的要求
        二、曹植对“文”的要求
        三、对声律的重视
    第七节 重视词采与炼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的研究范畴及创作概况
    二、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的研究现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汉魏六朝宴饮文学创作的前奏及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节 先秦宴饮文学
        一、君子以饮食宴乐——《诗经》中的宴饮诗
        二、娱乐性、审美性的张扬——《招魂》中的宴饮描写
        三、明德颂美——先秦宴饮文
        四、天子之宴与人神之宴:《穆天子传》中的宴饮描写
    第二节 汉魏六朝宴饮文学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帝王的提倡与参与
        二、门阀士族的兴起
        三、地域文化因素
        四、园林的兴盛
        五、儒道释多元的思想局面
        六、文学的自觉
第二章 汉代宴饮文学
    第一节 汉代宴饮文学的创作环境与概况
        一、大一统政治局面与经济的繁盛
        二、帝王好文学与文人集团的形成
        三、礼的规范限制与各文体宴饮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历史浮沉中的悲歌——汉代宴饮诗
        一、政治浮沉中的英雄情怀
        二、权力争斗与宴饮悲歌
        三、士人政治命运的感喟
        四、人生苦短,纵酒寻乐
    第三节 汉大赋中的宴饮描写与宴饮赋的出现
        一、汉大赋中的宴饮描写片段
        二、宴饮赋
    第四节 汉代宴饮铭、箴、祝、文
        一、汉代宴饮铭文
        二、汉代宴饮箴、祝文
    第五节 汉代或托名汉代小说中的宴饮描写
        一、侠士的塑造:《燕丹子》中的宴饮描写
        二、求仙主题:汉武帝故事相关小说及《神异经》等小说中的宴饮描写
第三章 建安、正始宴饮文学
    第一节 邺下文人集团与建安宴饮文学
    第二节 建安公宴诗
        一、公宴诗溯源及创作缘由
        二、建安公宴诗的表现空间:景物、游戏、女色
        三、"非功利,主缘情":建安公宴诗丰富的情感世界
        四、文质彬彬:建安公宴诗的语言之美
    第三节 建安宴饮小赋
        一、同题共作的创作形式
        二、宴游与咏物的题材内容
        三、情以物迁:建安宴饮赋矛盾的情感世界
        四、兼具情采:建安宴饮赋的审美追求
    第四节 建安宴饮文
        一、以气运文的美学观念
        二、时间生命意识
        三、通脱与翰藻的文风
    第五节 《列异传》、《笑林》中的宴饮描写
    第六节 正始宴饮文学:竹林七贤与宴饮文学
        一、竹林七贤与酒:醉中不同的人生追求
        二、竹林七贤饮酒诗文:寄慨·玄远·放达
第四章 两晋宴饮文学
    第一节 两晋宴饮文学创作环境及发展概况
    第二节 西晋四言颂美公宴诗
        一、西晋时风与公宴诗的兴盛
        二、西晋公宴诗繁富宏大的艺术倾向
    第三节 兰亭雅集与东晋公宴诗创作
        一、兰亭雅集与东晋士人心态
        二、兰亭诗会的玄言山水主题
    第四节 陶渊明酒诗:淡与真
        一、隐士的诗酒情怀
        二、陶渊明酒诗的"真"与"淡"
    第五节 两晋宴饮诗序
        一、宴饮诗序作为独立文体出现
        二、抒写性情怀抱
    第六节 两晋宴饮赋
        一、政治教化与审美娱情
        二、辞采华美
    第七节 两晋小说中的宴饮描写
        一、《搜神记》、《神仙传》等志怪小说中的宴饮描写
        二、《西京杂记》、《裴启语林》等志人小说中的宴饮描写
第五章 南朝宴饮文学(上)
    第一节 南朝宴饮文学繁盛的创作背景
        一、偏安时局与儒学衰微
        二、江南经济的富庶
        三、江南山水与园林的兴盛
        四、统治阶层与宴集文会的繁盛
    第二节 南朝公宴诗(一):游戏与抒情性
        一、南朝公宴诗创作盛况
        二、娱乐游戏为文:戏笔、限韵、联句、回文、拟作等
        三、抒情性的强化:个人化抒情与情境交融
    第三节 南朝公宴诗(二):题材与形式的拓新
        一、题材的拓新:山水·咏物·宫体
        二、形式求变:声律·用典·争奇
    第四节 鲍照酒诗:俊逸与险俗
        一、寒士的诗酒情怀
        二、鲍照酒诗之"俊逸"与"险俗"
第六章 南朝宴饮文学(下)
    第一节 南朝宴饮赋研究
        一、咏物题材的大量出现
        二、变幻流动的画面美
        三、吟咏性情
        四、唯美诗化的倾向
    第二节 南朝宴饮文研究
        一、称德颂美文
        二、禁断酒肉文
        三、宴饮俳谐文
        四、宴饮娱情文
    第三节 《世说新语》:宴饮与魏晋士风
        一、宴饮与言语应对
        二、宴饮与容止行状
        三、宴饮与性情怀抱
        四、宴饮与品行才德
    第四节 《幽明录》、《异苑》等志怪小说中的宴饮描写
        一、鬼怪与宴饮:人间化的趋势
        二、佛教与宴饮:酒肉禁忌与因果轮回
        三、宴饮中的奇食、异事与习俗、游戏
第七章 北朝宴饮文学
    第一节 北朝时风与宴饮文学
        一、北朝时风与宴饮文学创作
        二、北朝宴饮文学
    第二节 庾信酒诗:南风北渐
        一、庾信由南入北的经历与酒诗创作
        二、庾信酒诗南风北渐的艺术特色
第八章 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的文化蕴涵
    第一节 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的文化元素:礼乐·习俗·集会·游戏
        一、礼乐与宴饮文学
        二、习俗与宴饮文学
        三、文学集团与宴饮文学
        四、宴饮文学的娱乐游戏特色
    第二节 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的精神韵致——诗酒风流
        一、诗酒雅集
        二、醉酒高蹈
        三、诗酒风流的逆流
        四、闲适高雅的诗酒情怀
    第三节 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的体式流变
        一、宴饮诗的发展流变
        二、宴饮赋的发展流变
        三、宴饮文的发展流变
        四、小说中宴饮描写的发展流变
先秦及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宋词与宴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宋前宴饮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先秦到盛唐的宴饮活动与宴饮文学
    第二节 中晚唐五代的宴饮活动与宴饮文学
        (一) 社会转型和市民文化的兴起
        (二) 中晚唐五代的宴饮活动和宴饮文学
第二章 宋人的宴饮生活
    第一节 宋代宴饮活动发生的社会背景
        (一) 官僚士大夫政治与士大夫的文化性格
        (二) 城市、市民文化与社会的娱乐风尚
    第二节 皇室贵族的宴饮生活
    第三节 市井细民的宴饮生活
    第四节 文人士大夫的宴饮生活
第三章 宴饮和词的互动
    第一节 宋人宴饮中的文学活动
    第二节 宴饮生活对词的催生
        (一) 从宴会角色角度来看宴饮活动对词的催生
        (二) 从宴会程序角度来看宴饮活动对词的催生
    第三节 词对宴饮的影响
第四章 宴饮生活对词“主体风格”的塑造和影响
    第一节 “酒水气”——宴饮影响词中的物象选择
    第二节 “场上之文”——宴饮对词文本的特殊要求
    第三节 交际、娱乐和抒情——宴饮对词的功能的影响
        (一) 宴饮背景下词的交际功能
        (二) 宴饮环境下词的娱乐功能
第五章 宴饮词的情感内涵
    第一节 莫教欢会轻分散——宴饮词中惜春乐生的生命意识
    第二节 人生自是有情痴——宴饮词中逐渐觉醒的爱情意识
    第三节 指出向上一路——人生境界的审美观照
    第四节 忠愤气填膺——磊落不平的慷慨之音
    第五节 犹将孤影侣斜阳——漂泊之愁与去国之悲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边塞、边塞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二、边塞诗的起源和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三、边塞诗研究的社会价值
    四、边塞诗研究发展简述
第一编 远古弓马之声—边塞诗的萌芽与成型
    第一章 初民之歌:萌芽中的边塞诗
    第二章 先秦雄音:成型中的边塞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先秦边塞诗的内容(上)
        第三节 先秦边塞诗的内容(下)
        第四节 《诗经》以外的边塞诗
        第五节 先秦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第六节 先秦边塞诗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编 写实与拟代交错的抒情空间—边塞诗的转型与成长
    第一章 真实的征战生活记录:秦汉边塞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秦汉边塞诗的内容
        第三节 蔡琰和她的边塞诗
        第四节 汉代边塞诗的特色和影响
    第二章 实录与拟代的交织:魏晋南北朝边塞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曹操、曹丕与曹植
        第三节 其他魏晋边塞诗作者
        第四节 宋、齐、梁主要边塞诗作家
        第五节 陈代边塞诗人
        第六节 北朝边塞诗人
    第三章 魏晋六朝宫廷与民间曲辞中的边塞诗
        第一节 魏鼓吹曲辞
        第二节 吴鼓吹曲辞
        第三节 北朝民歌中的边塞诗
第三编 大漠绝域中投射出的盛世华章—边塞诗的成熟与鼎盛
    第一章 盛世壮歌的前奏—隋代边塞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杨广 虞世基
        第三节 杨素 卢思道 薛道衡
    第二章 走向江山和塞漠的青春之歌—初唐边塞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李世民、虞世南等人的唐初边塞创作
        第三节 “初唐四杰”之边塞诗创作
        第四节 “海内文宗”陈子昂及其他诗人的边塞诗
    第三章 巨星璀璨,光耀千古的盛唐边塞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维、王昌龄的边塞诗
        第三节 高适的边塞诗
        第四节 岑参的边塞诗
        第五节 崔颢、李颀的边塞诗
        第六节 常建、王翰、王之涣的边塞诗
        第七节 李白、杜甫的边塞诗
    第四章 洪钟大吕的余响—中晚唐边塞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长卿、戎昱的边塞诗
        第三节 卢纶、戴叔伦的边塞诗
        第四节 李益、耿湋、张仲素的边塞诗
        第五节 王建、张籍的边塞诗
        第六节 马戴、于濆、许棠等晚唐诗人的边塞诗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主要成果
声明
后记

(8)四萧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四萧生平思想考述及其与文学之关系
    第一节 从永明到天监--萧衍的时代
    第二节 从普通到中大通--以萧统为主的时代
    第三节 中大通之后--萧纲萧绎的时代
第三章 齐梁文学的递变
    第一节 萧梁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齐梁文风之变(上)
    第三节 齐梁文风之变(下)--兼析宫体诗歌思潮之成因
第四章 四萧文学思想平议
    第一节 四萧文人集团述论
    第二节 四萧文学思想异同论(上)
    第三节 四萧文学思想异同论(下)
    第四节 梁代文坛的分期与三派问题辨疑
第五章 四萧诗文创作述论
    第一节 萧衍诗分类研究
    第二节 萧统诗分类研究
    第三节 萧纲诗分类研究
    第四节 萧绎诗分类研究
    第五节 四萧辞赋、骈文论略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梁代主体文学精神的失衡与重构
    第二节 结语
附录:
    一 四萧年谱
    二 建国以后大陆地区四萧研究论文索引
引书要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从文宴诗看三曹的人生胸襟和艺术视境(论文提纲范文)

文宴的潜质:文化层面对官能享受的覆盖
悲绪的消解模式:共同命意下的人生态度
直面人生和心灵世界:三曹文宴诗的艺术视境

四、从文宴诗看三曹的人生胸襟和艺术视境(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国文人论[D]. 许庆双.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2]大历诗与文学史上的共性和个性[D]. 付佳奥. 南京大学, 2015(05)
  • [3]八旗诗歌史[D]. 李杨. 浙江大学, 2014(12)
  • [4]曹植研究[D]. 王萍.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5]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研究[D]. 李华. 山东大学, 2011(12)
  • [6]宋词与宴饮[D]. 马丽梅. 苏州大学, 2010(10)
  • [7]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D]. 佘正松. 四川大学, 2005(06)
  • [8]四萧文学研究[D]. 林大志. 河北大学, 2003(02)
  • [9]从文宴诗看三曹的人生胸襟和艺术视境[J]. 陈立强. 济宁师专学报, 2000(01)

标签:;  ;  ;  ;  ;  

从文言诗看三曹的人生观和艺术眼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