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译与意译的辩证观(论文文献综述)
焦丹[1](2020)在《中国武术外译的策略与方法》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武术"是英语圈国家主流英文媒体和民众认知度的高频关键词,中国武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贡献有目共睹。然而,从译学理论与翻译实践角度,中国武术外译传播仍显现译介质量良莠不齐、缺乏统一翻译标准规范、策略与方法应用不当等问题与症结。基于此,本文以中国武术外译场域、语料和思想三个基本形态特征为视角,从武术英译"归化+异化的释译求‘合’""直译+意译的全译求‘化’""形意+神意的变译求‘似’"三个维度进行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归纳剖析,探索武术英译"合而不同""整体化境""形神变通"的实践路径和实现效果,通过多元翻译策略与方法将武术文化内涵和庞杂术语外译于目的语受众,旨在为中国武术对外传播和中国文化外译提供参考与借鉴。
邓凯方,邓云华[2](2020)在《论直译和意译的辩证统一》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外翻译理论界,直译与意译问题似乎至今莫衷一是。但细究中外译论史上发现,它们终归应当合理地定位为翻译的基本方法,而不是翻译的原则或标准。而从它们各自的实际运用来看,也不难分清什么是直译,什么是意译;更明确的是,二者各有所指又辩证统一。合格的译者应当根据所译材料、翻译目的、自身水平和偏爱等,科学合理又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直译和意译,实现二者恰到好处的善译。
袁浩翔[3](2020)在《等效翻译视角下《红楼梦》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维译研究》文中提出语言不仅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不同文化群体或不同民族在生产生活的交流中产生了许多极具自身文化特色的语言,而文化负载词就是最能反映这些文化群体或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层面之一。在翻译时,由于文化负载词的独特性,往往容易使其他文化群体或民族不便理解或产生误解,阻碍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因此,如何正确、等效地翻译文化负载词,疏通人们交流的障碍,是一个具有研究意义的议题。《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有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传统文化集大成者之美称。就目前翻译领域的研究来看,《红楼梦》英译本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丰硕,维译本的研究成果还比较稀少;物质文化词汇的翻译研究相对较多,其他文化词汇的翻译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了《红楼梦》中的生态文化负载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维吾尔语译文情况进行研究。本研究以等效翻译理论为视角,归纳分析了译者在翻译《红楼梦》生态文化负载词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观察了原文文化内涵在翻译转换过程中有无发生缺失、增添、变异现象。通过该研究,希望能将文化信息更正确、更全面的生态文化负载词译文传递给维吾尔族的读者们,同时也为汉维翻译的实践活动提供一些可借鉴之处。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文化负载词概述:主要界定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和分类,阐明文化负载词的特点;第三部分为《红楼梦》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选取及分类统计:主要对生态文化负载词的概念界定和《红楼梦》中的生态文化负载词的选取依据作了详细的说明,并将《红楼梦》中的生态文化负载词分为动物类、植物类、气象类、物象类和地名类五类,而后对这五类生态文化负载词再进行分类统计;第四部分为等效翻译视角下《红楼梦》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维译策略及方法分析:主要对《红楼梦》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及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运用等效翻译理论对使用各种翻译方法的译文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为等效翻译视角下《红楼梦》生态文化负载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阐述了翻译中几种严重不等效的情况,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建议;第六部分为结语:主要总结了生态文化负载词译文的整体翻译情况,不同语义类型文化负载词应采用的翻译方法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孙吉娟[4](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葛厚伟[5](2020)在《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是我国古代文明发展历史的见证,记录了虞、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内容,内容无比丰富,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华夏文明丰富多彩的不同侧面。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担负着延续原作生命和传承原作思想的重任。译者风格可以赋予译作鲜明的个性,随着语料库翻译学的兴起,译者风格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语料库的运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得对不同译者个性化、规律性语言的量化考察成为可能。本文首先从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宏观背景切入,简述译者风格相关思想,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爬梳,全面、客观地展示了译者风格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并对近年来《尚书》学研究、《尚书》在西方传播以及《尚书》英译研究进行述评。语料库翻译学为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研究增加了新的范式,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十分必要,将有助于对《尚书》及其英译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尚书》译学研究进行了创新性尝试,创建了《尚书》多译本汉英平行语料库。《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过程比较复杂,选取了《尚书》不同时代、不同译者(理雅各、高本汉、彭马田和杜瑞清)的典型译本为语料,对语料进行输入、整理、划分、标注、对齐、检索设置等操作,尤其是对语料逐字逐句校对,进行文本格式噪音处理,保证了语料的准确性,句级对齐的中英文语料能够自动呈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平行语料库的建成将为更好地开展《尚书》英译研究提供实物平台,增强了《尚书》英译研究结论的效度和信度。基于已建成的《尚书》汉英文平行语料库,本文运用语料库工具软件对比分析了四译本的宏观语言特征,主要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进行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1)词频方面,与英语翻译语料库前十词相比较,理雅各译本(简称理译)和杜瑞清译本(简称杜译)有六词相同,高本汉译本(简称高译)和彭马田译本(简称彭译)有七词相同。在形符数量方面,理译最高,其次分别为高译和杜译,彭译最低,四个译本都比源语文本冗长,有趋向显化之特征。杜译的标准类符/形符比最高,词汇使用最为多样和丰富。理译本的词汇密度最低,显化特征最为明显。理译、高译和彭译的平均词长非常相近,接近于英语翻译语料库的平均词长,而杜译平均词长最长,词汇使用相对较难。四译本主题词均凸显了原文的主题思想。(2)从平均句长看,理译的平均句长最长,而彭译最短,杜译、彭译体现了源语特征,而理译和高译明显趋于易懂,强调信息表达;高译和理译句子长短变化更大,句子长短结构上更加多样化。句段长方面,高译和理译更擅长断句,语言凝练,更易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在问句和感叹句使用上,理译数量远多于其他三位译者,再现原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态度,同时生动展现了人物各自形象。理译本形合度最高,更具规范性和复杂性,杜译本形合度则最低,功能词数量不如其他三位英语母语译者使用得多,倾向于异化翻译策略。(3)语篇可读性方面,四译本的语篇阅读和理解难度均未低于英语普通文本,未表现出简化特征;相比之下,彭译更具可读性、更简单易懂。语篇功能方面,四译本均遵循《尚书》原文所采用的主位结构,尽量再现原文的信息推进模式;相比而言,理译和彭译在与原文保持意义对等的基础上,则更倾向于适当调整句子信息组织结构和措词,并使用了其他衔接手段来加强语篇连贯。理译的连接词总体数量最多,虽然彭译的连词总数最少,但具有类型多样、灵活多变的特色。理译和高译更注重译文的篇章衔接与连贯,运用更多的连接手段显现出原文中隐性的逻辑关系,比较符合英文的谋篇习惯。在显性的篇章连接词传递上,四位译者表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四译本中使用最常用的连接词类型是表增补的连接词,以体现英语语篇衔接力,凸显连贯。基于平行语料库对比分析《尚书》译本非语言微观翻译特征,主要包括对各译本的成语、隐喻、周公人物形象以及文化高频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进行定性研究。研究发现:(1)总体来看,理雅各和高本汉在翻译成语时,秉承忠实源语的翻译思想,更多采用直译法,保证原文意义的准确传播,保持原作形貌,注重原文内容和风格的传递。高译将成语部分译成英语习语,数量最多,而且注重保留原文的修辞形式。彭马田采用意译的比例在四译本中最高,彭译语言逻辑连贯、流利顺畅,多数情况下不完全拘泥于字面,在译文中传达成语的蕴涵意义。杜瑞清的手法和风格界于前两类之间,兼顾中西文化差异,在翻译方法上突出直译为主,适度采用意译、省译等方法,提高了译本的可读性。(2)《尚书》隐喻英译以直译为主,译者有意保留原作隐喻的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尽量忠实地再现原语的独特文化内容,以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四个译本中,高译的风格更加注重直译,力求准确传达原文含义,再现源语独特的文化要素;彭译偏重意译与转换,去除文化间的陌生感,增强译文的可读性。(3)在重塑周公人物形象方面,1)理译和高译把原文中的“曰”全部翻译为隐式报道动词,彭译和杜译的表述更加丰富,更多借助语义明晰的报道动词来显化原文语境中隐含的语义内容。2)理译和高译对“曰”的翻译并无语境和阶层变化,呈模式化特征,而彭译和杜译明示原文语境内涵,凸显周公话语对象的阶层差别,准确呈现出周公与交际对象之间的“距离”及“尊敬”程度。3)四位译者均倾向于使用直接引语“原原本本”地记录周公话语,保留其各种特征,准确地保留周公原话的风格和表达力。4)四译本对《尚书》的周公人物动作特征翻译,基本上是对原文字面之义的对应;理译更加明示了周公动作的文化信息和概念信息,杜译用显化动词意义的方式淋漓尽致地再现周公忠心耿耿、坚毅英武形象。(4)在文化协调策略框架下,理氏、高氏翻译文化高频词“帝”时,注重功能对等,用译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取代源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杜氏与彭氏则注重文化对等,尽量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内涵。为了实现目的语文化层面的语境顺应,四位译者灵活运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尽可能地采用西方人易理解的语言和文化意象来翻译“德”。三位西方译家对原文中无标记之“德”基本理解为抽象意义的“美德”,大都采用直译,将载有文化特有概念的“德”直接转换成英语“virtue”,而杜氏在贴近原文语义的基础上,相对灵活采用保留原语文化的“变译”,努力再现源语高频词的文化意象,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从翻译文本特征和翻译策略两个维度,对《尚书》四译本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数据统计、例句对比和归纳分析,这些统计结果揭示了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异同。从整体印象来看,理雅各译本直译为主、译笔严谨、显化易懂、形神兼备;高本汉译本忠实原作、措辞通顺、追求字对句应、保持原作形貌;彭马田译本意译明显、传神达意、简洁流畅、灵活圆通;杜瑞清译本词汇丰富、人物生动、文化会通。翻译风格差异主要是与历史文化背景、翻译动机目的、译者身份素养有关,四位译者有着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思想的共同动机,尽管历史文化背景各异,译者身份素养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均以促进中西交流为己任,以忠实于原着为标准,来传达原作的精神实质,再现原作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尚书》的域外译介是中国文化传播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本文借助语料库技术辅助作用,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尚书》多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全面系统研究,译者风格描述更加清晰,论证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开辟了《尚书》翻译研究新路径,并为其他典籍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李智[6](2019)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何历蓉[7](2018)在《论“直译与意译”在英汉翻译中的对立与统一》文中认为在翻译理论界直译与意译一直都被认为是两种最基本的翻译方法或策略,并且国内外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长时间持续不断的辩论。直译强调译文不仅在内容上要忠实于原文,而且在语言形式上要与原文保持一致。意译不强调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语言形式和字面内容的一致性,而是强调"精神实质"上的一致性。两者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却又统一于共同的翻译目的、翻译过程和翻译标准中,在翻译活动中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要注意区分和利用两种翻译方法,翻译出忠实、通顺的译文。
虞舒妍,王胜利,李昱萱[8](2018)在《英美电视剧本话语英汉翻译中直译与意译辩证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在21世纪显得尤为重要。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的准确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要达到优雅的表达,所谓翻译中的"信、达、雅"就是这个意思。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文化、美学和价值观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转换。这就涉及直译与意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直译就是忠实于原文、符合原文的语序和结构;意译就是在符合原文的基础上符合汉语的规范表达,让语句读起来更优美。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习语、惯用语序、文化背景等方面。在翻译工作中,直译与意译都有各自重要的作用,应该相互依存,互为补充。这二者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电视剧话语翻译的最终目标是唤起观众的兴趣,并以此得到观众对剧作的喜爱。观众来自各行各业,年龄、职业、兴趣爱好和教育水平都各不相同,口味也有所不同。电视剧的目标观众基本上是普通人,他们观看的目的主要以娱乐或开阔视野为主。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该考虑观众文化背景的不同,东西方文化的相似与差异以及翻译的可接受性,以便翻译出大众认可、喜爱的电视剧。
王亚南,张凌[9](2017)在《西方翻译简史之“明争暗斗”》文中提出以谭载喜的《西方翻译简史<修订版>》为依托,阐述西方翻译史上的"明争暗斗"。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整个西方翻译历史划分的各种观点,第二部分则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辩证观为理论依据,分析西方翻译历史中直译与意译的辩证关系。以此,生成对我国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发展的建设性启发。
董小珊[10](2016)在《周作人直译思想新探》文中研究指明周作人的直译是以翻译的方法为焦点,希图建构具有可操作性的、正当实用的理论方法,但在实际实践中,并不存在直译这样一种最为正当的普遍适用的翻译方法。直译是在与意译的历史语境中,动态变化关系中显现内涵的一个概念。其内涵实可以说是专取达意的翻译宗旨下灵活翻译的方法、策略和态度要求、价值追求。最开始,在周作人这里,直译是一种与意译完全分开对立的方法,不增不减的翻译方法;其次,当直译无法通过直译的方式达到它所承诺的"信"时,直译灵活地将意译纳入自身的概念当中,两者相互转换,直译意译统一为兼顾"信与达"的"正译",但同时,直译与意译也进行了态度和价值的区别:直译是更高的能力要求--兼顾风格的翻译。直译的第三个阶段,与意译从合一又有所分离,两者是翻译过程中有个人偏好性的策略选择。直译偏重于理解阶段,意译偏重于表达阶段,直译偏重于异化、提高的译本。
二、直译与意译的辩证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译与意译的辩证观(论文提纲范文)
(2)论直译和意译的辩证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 |
二直译和意译的实际区分 |
三直译意译的恰当运用 |
结语 |
(3)等效翻译视角下《红楼梦》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维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现状 |
1.3.1 《红楼梦》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现状 |
1.3.2 《红楼梦》维译本研究现状 |
1.3.3 等效翻译理论研究现状 |
1.4 理论基础 |
1.4.1 等效翻译理论 |
1.4.2 翻译策略与方法 |
2 文化负载词概述 |
2.1 文化负载词的定义 |
2.2 文化负载词的分类 |
2.3 文化负载词的特点 |
3 《红楼梦》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选取及分类统计 |
3.1 《红楼梦》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选取 |
3.1.1 生态文化负载词的概念界定 |
3.1.2 《红楼梦》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选取依据 |
3.2 《红楼梦》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分类 |
3.2.1 动物类生态文化负载词 |
3.2.2 植物类生态文化负载词 |
3.2.3 气象类生态文化负载词 |
3.2.4 物象类生态文化负载词 |
3.2.5 地名类生态文化负载词 |
4 等效翻译视角下《红楼梦》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维译策略及方法分析 |
4.1 《红楼梦》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维译策略及方法简析 |
4.2 等效翻译视角下以异化策略处理的生态文化负载词译析 |
4.2.1 直译 |
4.2.2 音译 |
4.2.3 音译+直译 |
4.2.4 小结 |
4.3 等效翻译视角下以归化策略处理的生态文化负载词译析 |
4.3.1 意译 |
4.3.2 仿译 |
4.3.3 套译+仿译 |
4.3.4 小结 |
4.4 等效翻译视角下以异化策略+归化策略处理的生态文化负载词译析 |
4.4.1 音译+套译 |
4.4.2 音译+仿译 |
4.4.3 小结 |
5 等效翻译视角下《红楼梦》生态文化负载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
5.1 由文化缺失造成的不等效 |
5.1.1 理解缺失型文化缺失 |
5.1.2 理解偏误型文化缺失 |
5.2 由文化偏移造成的不等效 |
5.2.1 理解缺失型文化偏移 |
5.2.2 理解偏误型文化偏移 |
5.3 由文化变异造成的不等效 |
结语 |
附录 |
《红楼梦》生态文化负载词界定参照表 |
《红楼梦》生态文化负载词汉维翻译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
1.3.3 研究所翻译 |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
3.3.1 三要素整体观 |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
4.1 中观策略概说 |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
4.5.2 方法论意义 |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
5.2.3 理论发展性 |
5.3 语法学视角 |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
5.4 修辞学视角 |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
5.5 逻辑学视角 |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
6.1 创办过程 |
6.1.1 创刊背景 |
6.1.2 创刊特色 |
6.1.3 创刊艰辛 |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
6.2.2 做专家型主编 |
6.2.3 与读者的互动 |
6.3 引领前沿 |
6.3.1 国际译学视野 |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
7.1.1 衷怀辞书 |
7.1.2 编纂历程 |
7.2 译学辞典批评 |
7.2.1 编纂译学观 |
7.2.2 编者主体性 |
7.2.3 读者意识 |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
7.3.1 一体三环论 |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
致谢 |
(5)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译者风格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尚书》研究概述 |
第三节 《尚书》翻译传播及英译研究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尚书》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创建 |
第一节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范式 |
第二节 《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步骤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语言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尚书》英译本词汇特征分析 |
第二节 《尚书》英译本句法特征分析 |
第三节 《尚书》英译本语篇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尚书》中的成语及其翻译 |
第二节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
第三节 周公人物形象对比 |
第四节 《尚书》文化高频词英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尚书》译者风格及成因探究 |
第一节 《尚书》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 |
第二节 译者风格的成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尚书》原型结构成语出处及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
附录二: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
附录三: 周公动词描写及其译文平行语料检索统计 |
附录四: 《尚书》汉字高频词统计(前100个) |
附录五: 《尚书》文化高频词“帝”与“德”的意义分布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学翻译的界定 |
2.2 审美选择的界定 |
2.3 文学翻译研究现状 |
2.4 20世纪中国译学界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1 “雅”的内涵:审美选择 |
2.4.2 “字神”“句神”:林语堂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3 保持“异国情调”:鲁迅“异化”审美选择观 |
2.4.4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傅雷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5 整体效果:焦菊隐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6 优化:许渊冲的审美选择观 |
2.5 小结 |
第3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影响要素论 |
3.1 外部要素 |
3.1.1 文化语境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
3.1.2 读者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
3.2 内部因素 |
3.2.1 译者翻译观念的影响 |
3.2.2 译者的审美倾向 |
3.3 小结 |
第4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论 |
4.1 言与意 |
4.1.1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
4.1.2 现代译学中的言意并重观 |
4.2 形与神 |
4.2.1 茅盾的“形神观” |
4.2.2 陈西滢与曾虚白的“形神”论 |
4.2.3 江枫“以形致神”的译诗观 |
4.2.4 互联互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
4.3 异与同 |
4.3.1 文化层面上的“异”与“同” |
4.3.2 翻译领域中的“异”与“同” |
4.4 小结 |
第5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论 |
5.1 传统翻译审美原则 |
5.1.1 忠实与通顺原则 |
5.1.2 以“自然”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
5.2 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
5.2.1 内容与形式统一 |
5.2.2 整体与部分统一 |
5.2.3 文本内语境与文本外语境相统一 |
5.3 小结 |
第6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方法论 |
6.1 翻译策略述 |
6.1.1 翻译策略描述 |
6.1.2 翻译策略特征 |
6.1.3 翻译策略分类 |
6.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策略 |
6.2.1 词汇层的翻译策略 |
6.2.2 句法层的翻译策略 |
6.2.3 语篇层的翻译策略 |
6.2.4 语体层的翻译策略 |
6.3 小结 |
第7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实例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
7.1 译作审美选择环境 |
7.1.1 王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
7.1.2 张、孙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
7.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 |
7.2.1 原作的艺术品质 |
7.2.2 译作的艺术品质 |
7.3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
7.3.1 得体原则(Appropriacy) |
7.3.2 精确原则(Accuracy) |
7.3.3 经济原则(Economy) |
7.3.4 形象原则(Imagery) |
7.4 翻译审美选择方法—《傲慢与偏见》译例分析 |
7.4.1 精“译”求精,自然得体—词层的审美选择 |
7.4.2 以“变”求“信”,以“变”求美—句层的审美选择 |
7.4.3 整体观照,局部参照—语篇层的审美选择 |
7.4.4 用语得体,神形毕肖—语体层的审美选择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8.2 本研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启示 |
8.3 本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
8.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鸣谢 |
(7)论“直译与意译”在英汉翻译中的对立与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直译与意译”的对立 |
(一) 直译的内涵 |
(二) 意译的内涵 |
二、“直译与意译”的统一 |
(一) 翻译目的的统一 |
(二) 翻译过程的统一 |
(三) 翻译标准的统一 |
三、“直译与意译”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
(一) 直译策略 |
(二) 意译策略 |
(三) 直译与意译的统一策略 |
结语 |
(8)英美电视剧本话语英汉翻译中直译与意译辩证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影响直译与意译的原因 |
(一) 英汉翻译直译与意译中的文化背景因素 |
(二) 英汉翻译直译与意译惯用语序和惯用语的因素 |
(三) 作者本身的创作习惯和译者认知 |
三、英汉翻译直译与意译相互结合, 密不可分 |
四、英汉翻译直译与意译的原则 |
(一) 不修改原文所要表达的内容 |
(二) 语序和用词要符合汉语的表达 |
(三) 译文要注重词语的使用 |
五、结语 |
(9)西方翻译简史之“明争暗斗”(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西方翻译简史之面面观 |
三、西方翻译史之矛盾辩证观 |
1、古代翻译 |
2、中世纪翻译 |
3、文艺复兴时期翻译 |
4、近代翻译 |
5、现、当代翻译 |
四、启示 |
1、对翻译理论的启示 |
2、对翻译实践的启示 |
(10)周作人直译思想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取达意 |
(一)直译:无删减、无妄评,弗失文情 |
(二)直译:表达源语意义,风格也不忽略 |
(三)直译:专取达意,表达作品个性价值 |
二、异化 |
三、小结 |
四、直译与意译的辩证观(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武术外译的策略与方法[J]. 焦丹. 中国翻译, 2020(06)
- [2]论直译和意译的辩证统一[J]. 邓凯方,邓云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4)
- [3]等效翻译视角下《红楼梦》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维译研究[D]. 袁浩翔.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4]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5]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D]. 葛厚伟. 扬州大学, 2020(01)
- [6]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D]. 李智. 西南大学, 2019(05)
- [7]论“直译与意译”在英汉翻译中的对立与统一[J]. 何历蓉.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04)
- [8]英美电视剧本话语英汉翻译中直译与意译辩证关系的研究[J]. 虞舒妍,王胜利,李昱萱. 新闻研究导刊, 2018(10)
- [9]西方翻译简史之“明争暗斗”[J]. 王亚南,张凌. 昭通学院学报, 2017(02)
- [10]周作人直译思想新探[J]. 董小珊. 北方文学, 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