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锡环太湖公路动工兴建(论文文献综述)
付孟泽[1](2019)在《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人地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一切互动关系的总和,乡村聚落空间的形态及其演变反映了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发展,探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动力和原因,梳理演变过程和特征,揭示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对指导乡村的规划实践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定义了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人地关系影响因素和乡村人地关系特征,以及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宏、中、微观上的界定与特征,从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诱发、推动和塑造这三个维度,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尺度研究分析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的研究架构。基于土地的私有、公有属性,分两个阶段对浙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开展研究。第一阶段,沿时间轴从原始、传统农业到近代化,研究了人地关系从初始到不断发展与变迁的过程,梳理了从聚点到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演化路径,对近代以来浙北地区的村镇发展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的概念。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公社化、改革开放及快速城镇化阶段,研究了土改、土地集体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人地关系的变迁特征及其对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快速城镇化阶段的人地关系变化特征,总结了浙北地区初步形成的现代村镇空间形态的特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对当前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基于GIS平台构建了县域中微观空间尺度的研究方法。提出斑块空间聚集度的概念,分村域对村庄建设斑块进行空间聚集度分析;提出基于生产作用特征、人地承载特征和空间利用特征的乡村人地关系识别指数,实现了县域乡村人地关系的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定量分析了全县域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包括中心城区、县域村镇空间形态、8个典型村落空间形态的空间演变及特征分析,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最后对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发展进行了展望。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梳理了浙江在现代化村镇建设中的经验,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按照“指向性”空间体系概念,对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工作形成以下创新点:(1)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从人地关系的视角为村镇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在宏观空间尺度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概念,并以此概念诠释了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的发展和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展望了乡村振兴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3)提出县域层面中微观空间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方法,综合分析了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
须博[2](2019)在《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是依托太湖发展而来,根据明清时期地理的完整性、经济的一体性、文化的共同性、行政区划上的一致性和人们的心理认同,地域特色明显,将其界定为明清时期的“苏南地区”.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设计特征都从侧面反映着苏南人民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受到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影响,许多佛教建筑古建筑或直接被拆毁、或不按原貌修复或直接拆旧建新,因此对明清时期佛教建筑的系统化就显得迫切和需要.根据本文关于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这一研究重点,首先对苏南佛教建筑的历史渊源进行分析,明确明清苏南佛教建筑所依托的社会背景。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实地测绘与数据还原,确定现状分布以及目前的保护状态.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结构学,类型学等相关研究方法和理论对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群落的分布特征、建筑空间布局、建筑样式和技术特征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形成全面系统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通过对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研究,指出苏南佛教建筑群落空间会以同一场域中两个子场域的方式存在,并提出山林与城市、苏州府与常州府、自然与人文的三元互文并存的佛教建筑场域分布特征,并揭示出动静相济的明清苏南佛教场域精神.空间格局上采用了园林布局观体现大观之境,且不断深化的这一特征,呈现出明清空间布局特征由宽大走向紧凑的演化趋势。以及在明清苏南香山匠作系统影响下体现出的实用主义营造特征.以此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档案库.将论文中涉及的宏观、中观、微观的三个层次放入到明清苏南这个大的时空范围内,不仅是通过共时性对建筑的设计特征做分析,还通过历时性的方式理解其演化过程。文章通过深化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社会功能的影响,士绅和僧人们的捐赠让佛教建筑在明清的延续带有书香清淡之风,香山匠人和民众及民间信仰让佛教建筑具有了实用主义的崇拜,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明清苏南地区所描绘的朴质超逸的佛教建筑场域意境。本文是从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入手,以实际建筑遗存和具体测绘数据为依托,自下而上的对明清苏南地区佛教建筑进行剖析。研究了明清苏南佛教建筑通过三元互文并存的关系存在于两种子场域中,深化了园林式的佛教建筑空间格局,并呈现出在官式外形下的具有香山匠帮精神的建筑样式和技术特征。归纳出明清苏南佛教建筑呈现民间化的总体演化过程。为建筑设计形态与苏南意境的复合提供思路,对明清苏南地区佛教建筑传统风貌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雷亚伦[3](2019)在《禅宗美学“心性”对汉传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打造文化主题景区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以佛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区开发成为了一种流行。然而,我国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相关利益部门却普遍把这一特殊文化资源视为创建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和吸引游客观光的重要手段。在“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利益驱动之下,他们一方面打着弘扬中国传统佛教文化和佛法精神的旗号,另一方面却做着“不如法”设计。一些景区为了应对相同性质景区之间的激烈竞争和满足游客追新猎奇的想法,不惜斥巨资去建造巨型露天佛像、过于豪华的室内外装饰、佛俗迥异的景观小品、泥古的佛教建筑等途径去吸引游客和信众。这种“不如法”设计不仅有损原佛教文化遗存的历史价值、佛教教义、国家宗教法规,同时也不符合当代佛教景区建设“人间佛教”、“人间净土”的实际需要。面对这种“不如法”趋势,自1994年国务院颁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陆续制订了一系列条例,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法律越严佛像越高的窘境。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各利益相关者对当前佛教景区设计诉求存在差异,且利益主体各方制衡力有强弱之分。作为一名设计学研究者和佛教景区景观设计实践者,本文以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禅宗美学“心性”思想为核心论点,针对当前佛教景区“不如法”设计的流行,提出在“心性”思想指导下的设计语境能够更好满足当前佛教景区的现实诉求,有效阻止“不如法”设计的盛行,并予以案例和实践证实本文观点。第一章为禅宗美学“心性”史论梳理,从社会文化宏观背景和禅宗美学发展史的理解与认知角度出发,分析在“心性”思想影响下“宗教禅”到“美学禅”的演变过程,挖掘围绕禅宗思想本源“心性”而产生的审美基本特征。第二章为汉传佛教寺院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梳理,解读禅宗美学“心性”对古代佛教寺院彻底汉化的影响。第三章为案例分析,针对佛教景区发展现状、设计问题、原因展开深入探讨,提出受禅宗美学“心性”思想启示的设计语境能够有效满足当前景区各方利益的诉求,提供“如法”设计形式,并结合案例给予证明。第四章为理论实证,以参与和调研的南京栖霞三论宗佛教文化园、陕西法门寺文化景区实证本章提出的论点。最后,本文认为,佛教景区与旅游开发实际不存在本质矛盾,依据“心性”的审美设计原则,是可以实现共赢的。当代佛教景区既是僧人诵经礼佛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社会大众旅游观光、体验佛教文化、学习佛法精神的“人间净土”,而它真正的魅力在于亲身体验佛教对人调心、净化内心、提升生命的内在品质功能。这一点与禅宗“心性”审美思想相当契合。
何伟[4](2018)在《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追求。中国千姿百态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风景面貌,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区域风景管理和城镇格局营建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文章选取地域独立的杭嘉湖平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以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背景研究为主,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关注该区整体地域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从空间的延续性和集约性的角度出发,以该区传统风景营建过程、营建内容的解析为主体;第三部分从空间的功能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和特征;第四部分总结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传统智慧,并予以展望。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多重角度,展开对“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研究。首先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界定杭嘉湖平原的研究范围,分析其自然环境基础。其次从空间延续性视角茶法,通过地域文化基础、城乡建制历程、水网环境梳理和农业环境生成四部分研究该区风景营建的发展脉络。基于上述研究,分别从先秦至清末的不同阶段分析杭嘉湖平原城乡营建的动态变化,并对农田水利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运河和海塘的开凿、西险大塘的建设为水网开发提供发展契机,四围河网的生成为农业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农田水利的开发最终形成了杭嘉湖平原水网纵横、田野阡陌的风景本底。而后从空间集约性的视角出发,将杭嘉湖平原传统的风景营建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自然景观通过释山、叙水分析区域内自然山水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人文景观首先以该区的运河水网和农业格局为对象,通过对水网分区、特征、工程设施和农田类型、特征、农耕制度,解读最终形成的农田水利格局;其次为该区的三府十一县及城镇网络营构,包括古城的相地选址、形胜布局、城池营构,市镇格局以及簇群地段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根据以上对风景营建过程及内容的解析,从空间功能性的视角出发,挖掘其营建机制。城池的营建源于政治影响、环境制约和建筑技艺;合形辅势的园林格局源于历朝各代多种类型的园林营造;山水相辅的规画方式、平原水网的交通营造和农桑共济的生产因素影响着郊野景观的营建;传统的风水观、诗画、城乡八景等人文意向影响着城镇与山水的整体态势。进而得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主要特征,从空间差异性的视角出发,通过人化风景演替天然风景的过程特征、城池营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和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三个层面分析该区传统风景营建特征。最后通过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分析全球化影响下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文章建构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多维分析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扩展了人居环境风景营建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了杭嘉湖平原风景的演变规律,以及“理水、务农、营城”的人工管控和城镇内外景观营建因素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风景“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营建,对杭嘉湖平原地区历史风景营建的基础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三个方面。具体为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杭嘉湖平原区域—城市;城郊—城内等多重空间维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本研究填补了杭嘉湖平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为开展国土层面地域风景营建的研究奠定基础。
钱洁[5](2018)在《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先后出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发展问题再次得到关注。虽然多个规划对未来长三角区域、上海城市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做了系统阐述,但是对城市间的功能分工的描述较少,特别是不同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间,如何协作与分工涉及不多。这往往导致面对新的发展机会和投资风口,各个城市一哄而上,城市间的竞争远大于分工和协作。城市间的功能分工其实是产业分工的基础,如果不清楚在整个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位置,也难以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优势产业。本文运用全球城市的理论范式,系统研究了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历史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大致研判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功能演化趋势,并研究了上海自身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布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发现:1.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产业、交通体系、贸易体系、市镇发展的历史变迁,梳理出了在不同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交通体系、贸易体系的变迁,区域中心城市将发生变化和迁移,即从原来的农业经济,依托内河航运体系,粮食、棉纺业、丝绸等商品贸易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苏州杭州不断崛起成为双核中心。2.在工业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取代了苏州和杭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开埠之后,藉由工业化发展的先机,上海迅速取代了原来的苏杭核心,结束了长三角区域双核心发展的历史,成为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龙头和核心城市。这使上海始终成为新产业、新企业在中国选址的首选区域,城市功能由此不断集聚,上海成为了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和信息枢纽,直至今天将“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3.在全球城市崛起的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地位不会弱化。全球城市注重城市的流量和连通性,而不仅仅是产业的能级。这就意味着,虽然苏州GDP超越了上海,深圳GDP超越了香港,但是在功能上并不能替代上海和香港。像上海和香港这样的城市,所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机构,为其构筑了广泛、深入而稳定的全球联系,全球城市从原来“中心—外围”模型下,中心城市注重“实物的中心和平台”转向全球城市网络模型下,全球城市注重全球联系和交互的枢纽。基于此,上海有多产业乃至城市功能的转移和疏解,并不会影响上海的城市地位,即便上海的GDP被赶超,上海不会因此而落后。4.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城市间的功能分化。全球城市的崛起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国际一流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是内涵在城市文化基因中的包容、融合。而这些因素远远超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发展,或有条件发展的,这就为新一轮发展下,城市功能的分工和演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这一阶段,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将会大于竞争。5.新的分工,将会促成上海与其他城市间新的服务关系。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过程,意味着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和定位需要重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转变,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将从原来的引领向今后的服务转变。上海原来的城市定位和作用可以形象的形容成对内对外“两个扇面”,即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各个城市与上海形成一对一、射线状联系,而上海又与国外的各个城市形成射线状联系。这两个扇面,就是上海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描述,所有城市都要通过上海融入全球市场,而全球其他企业和城市也要藉由上海,才能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随着全球城市区域和巨型城市区域的演化发展,射线状联系将逐步演变为网络状,很多城市都已经直接链接了国外市场和全球网络。在新的城市网络中,上海的功能和作用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从原来领导型、指挥型、控制型、配套型关系,转化为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服务型关系,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相配套。6.新的分工也将促进上海自身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分布的再均衡。随着功能和产业集聚的是人口。上海城市人口从开埠时的20多万,到1900年超越100万,到1949年超越500万1。进而到现在,上海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全市实有人口接近3000万,不断在逼近上海城市承载力的极限。因此,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疏解逐渐成为上海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与此同时,随着运输和通信成本的降低,产业布局相对离散,城市群更加多中心的趋势也逐渐形成,上海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外转移的动力也更大,而金融、贸易、清算等服务功能向上海集聚的动力也会变大。不仅如此,在上海城市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新市镇之间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强协调,让整个城市的功能更加合理的分布在城市内部空间上。
吴一波[6](2017)在《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地域特色调查与研究》文中提出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积淀,是中国传统宅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苏州宅园已然成为是中国园林和江南园林的翘楚,而无锡、湖州宅园价值珍贵却名声未起。因此,全面挖掘并总结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的地域特色,探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对发扬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历史文化、传承地域文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影响因素和地域景观特色进行探究,并提出保护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现场调研结合文史资料,分析得出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有很多遗存。面积最小的为苏州残粒园,面积最大的为无锡梅园。调查发现了在历史发展中宅园呈现多次易主、多次易名的现象,一些特殊宅园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均有所改变,私宅变祠园、私宅变公共园林的现象屡屡发生。(2)生态与自然条件、经济与生产方式、交通与文化传播为影响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中的主要因素,造园者与营造方式为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水域环境、气候、土地为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因水为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繁荣发达的工农商业使得地区园主人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导致了宅园面积、规模、地区间以及地域内的数量差异。网状交通方式令地区之间宅园物资运输便利,造园信息传播面更广。宅园主人从文或是经商,也使得园居生活呈现出风雅与世俗的交织状态。太湖沿岸传统宅园地域特色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相互交融的。(3)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具有“乐山乐水的立意”、“以水为心的布局”、“精致细腻的细节设计”、“丰富多变的景观”以及“风雅与世俗交织的园居生活”五大地域特色。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交织的园林景观,是太湖沿岸地区宅园发生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当代宅园营造越来越多的呈现概念化、符号化的现象,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针对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的遗存现状,深度挖掘地域特色的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其地域特色,并结合实地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和策略,为太湖沿岸地区宅园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燕志华[7](2014)在《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报是中国当代一个巨大的政治文化现象,它在新闻议程设置、热点话题参与、主流价值观塑造、重大事件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新华日报》作为经济社会事业异常发达的江苏省的省委机关报,新闻报道主要是围绕江苏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而展开的,是国内着名的省级党报。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新华日报》为例,对其头版的历史、现状以及各个新闻要素的变迁进行研究,提出党报反映的社会变迁具有“时AI写作意”的特征,同时对党报及其发展状况做出客观评价。论文属于个案研究,通过对《新华日报》头版进行资料统计和分析,在论证党报的“写意”特征之外,也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党报头版的政治性是否掩盖了新闻性?头版会议和领导人报道占据多大的比例?从党报的头版能否研究社会变迁?党报是否关注民生?是否有足够的舆论监督,以及是否有效?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个体人物的报道有什么样的特点?党报的话语风格有什么变迁?等等。论文选择了《新华日报》从1978年起16年、总共1300多个头版为研究范畴,分别以农业、民生、舆论监督、头版头条、话语风格、个体人物报道频率、重大事件报道策略等为重点进行了内容和变迁分析。此外,对科技、文化、交通、环境、社会、教育、外交、卫生等要素也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分析。论文综合运用了社会变迁、社会传播、议程设置、“把关人”、文化堕距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以抽样法、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此前对党报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纯粹的新闻视角、党报议题设置以及舆论引导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本文是以变迁的视角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多项主题要素进行考察,获得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论文的结论认为:党报是以“写意”方式概括性地反映社会变迁。论文还认为,《新华日报》头版在政治性和新闻性的博弈中,后者占据了上风;通过对头版新闻要素的统计,可以看出社会变迁的主要脉络;头版的民生报道渐渐增多,并成为报道的重点;舆论监督不足,但开始强化;个体报道数量增多的背后,是党报“意识形态焦虑”;话语模式从政治话语走向平民话语,等等。此外,论文指出党报影响力下降原因之一在于市场化不足,提出党报必须警惕“传播失灵”的危机。认为党报未来要发展,必须进行转型。
胡吉伟[8](2014)在《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系治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分析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文环境变化中的人为因素。通过对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利治理中的政策导向、治水方略、水利机构的利益纷争、湖田开发与太湖水文环境的恶化、治水方式的转变、南京国民政府的防洪措施等问题的分析,来考察水利机构在治水事务中的行为和目的,以及由此引起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特别是治水机构为获取经济利益将湖滩放垦合法化,导致太湖水文环境恶化,加重了自然灾害的程度。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考察揭示出人类的治水活动与太湖流域水系环境变化间的关系。太湖流域由苕溪、荆溪、运河、吴淞江、黄浦江等水系组成,包括江苏省苏南、浙江嘉兴、湖州等市,历史上这一地区被称为“江南水乡”,税赋甲天下。这一地区优越的水文环境是在人为改造下形成的。筑东坝斩断来水,修塘堤防御海潮,建闸口抵御江水倒灌,这些水利设施为江南地区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然而,人为改建后的水利设施使太湖流域的水利环境充满了脆弱性,一旦失去人为治理,生态环境便很难自我调适。近代以来,太湖流域水利失修,水旱频发,从而导致社会环境动荡。这是本文第一部分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第二部分剖析了由于政府错误的治水策略引起太湖流域水文环境的恶化。政府在治理与破坏之间陷入矛盾的窘境,一方面,表现出积极治理的姿态;另一方面,治水机构以利益获取作为治水的最高准则,改变明清时期的禁垦政策。实施“浚垦兼施”的治水方略,将湖滩放垦合法化,破坏了水文生态的平衡。湖滩开发致使东太湖排洪水道缩减,防洪能力降低,水灾风险增加。1931年水患虽称天灾,但是,水利不修,人谋之不力亦是不容忽视的致灾因素。第三部分论述了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利治理政策上的导向,以及由此引起各水系间水文环境的巨大差异。民国政府继承了明清政府固守东坝的治水策略,将水患遏制在东坝上游地区。高淳县作为潴水区,为维护太湖下游地区的经济稳定作出了牺牲。由于可耕地资源短缺,当地百姓为获取有限的农业资源发生械斗,社会动荡加剧。与乡村水利建设相比,政府更关心城市的排水工程。为实现南京国际都市计划,南京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下水道建设,城市防水能力显着提升。第四部分考察了水利机构在治水事务上的利益冲突,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水利治理方式的转变。北洋政府时期水利机构林立,系统纷岐,缺乏统筹规划,遇事互相推诿,水利治理乏善可陈。1931年长江水灾后,南京国民政府统一水利机构,加强了水利建设,吴淞江、白茆河、城市内河等重要河段的堤坝、河床都得到了修缮,水利状况明显改善。需要指出的是,南京国民政府在1931年水灾之后实施了一系列水利治理措施,促进了太湖流域的水利发展。强制拆圩、废田还湖、堤防协修、联合布控等举措改善了水利失修的局面,提高了防洪抢险的应对能力。与1931年南京城水患相比,1935年南京城区水患的成功预防,进一步证明,人为治理的缺失,人类活动的破坏是太湖流域灾害多发的关键因素。本文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南京国民政府防洪治水上的作为。另外,尽管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文生态遭到破坏,但太湖水系的改变主要是“支流淤塞与微地貌”的变化。若要考察太湖流域水利格局的整体转变,还需要将时限向下延伸至20世纪60年代。“大跃进”时期联圩并圩、废坝建闸、大兴水库、湖滩开发等水利运动对太湖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更加剧烈。为此,本文的结语部分对太湖流域水利格局的转变进行了简要描述,以便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近代太湖流域水文环境的变化。
李松柏[9](2014)在《环太湖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区域旅游合作研究》文中指出首先,从旅游业绩、旅游资源、旅游支撑3个方面选取了28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环太湖4个城市的旅游分项竞争力和旅游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苏州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最强,无锡次之,常州位居第三,湖州居于末位。接着,对环太湖区域旅游合作进行SWOT分析,结果表明,环太湖区域旅游合作具有旅游资源、产业基础、经济实力、区位、交通等多方面的优势,并且可以借助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旺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加速的机遇,采取增长型发展战略。研究认为,环太湖各市应加强合作,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环境保护,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统一营销,强化环太湖旅游品牌形象,共同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
王琦[10](2013)在《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是关于城市历史与当下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作出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理论依据的预测。因此,城市空间营造的研究是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是武汉大学赵冰教授主持的“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镇江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十字交叉口,是一座拥有三千多年的古城,1986年被评定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最后到当代,镇江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在其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起源、影响动力和机制。文化、政治、宗教、经济活动等都对城市空间营造活动产生影响。本文以镇江各发展时期的文化(包括自然环境文化与人文文化)为主要影响因子,也作为本文的切入点与主要脉络,结合其它影响因子,通过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的研究,探讨其空间营造的特征和规律,预测镇江未来城市空间营造的方向。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为文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背景。介绍镇江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和镇江城市空间研究的现状分析。简要介绍镇江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历史沿革,以此为基础展开各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第二部分为古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包括文章第二至第四章。第二章介绍战国前镇江城市的起源和早期聚落变迁,探讨自然环境与湖熟文化(先周吴文化)影响下的镇江空间营造活动。第三章研究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城市空间营造,这个时期是镇江有建城史记载的开始,也是奠定镇江城1800多年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的基石,重点介绍三国时期的铁瓮城,以及京杭大运河江南北段的营造,揭示山水文化与孙吴文化影响下的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第四章研究宋代至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宋润州城的扩建以及明清府城缩小的变迁,揭示吴文化与运河文化影响下城市的兴盛与衰落。第三部分介绍近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为文章第五章。介绍1859年至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辛亥革命后镇江府城与新城的变迁,租界区与洋码头的发展等等,揭示西洋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第四部分介绍现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包括文章第六章至第七章。第六章介绍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演变,主要介绍民国作为江苏省府时期镇江城市各项城市规划的提出及其市政工程规划的实施,揭示中华文化早期,政治因素对镇江城市营造活动的促进以及对自然环境与历史遗产的破坏。第七章研究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主要介绍建国后“计划经济”时期,也是中国工业化早期,镇江的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第五部分介绍当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为文章第八章至第十章。第八章介绍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镇江历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揭示改革开放后现代文化下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活动及其特征。第九章为结论部分,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动力机制和营造模式作出总结。总结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主导文化及其其它影响因素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和作用。第十章展望镇江未来三十年城市空间营造的远景。
二、无锡环太湖公路动工兴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锡环太湖公路动工兴建(论文提纲范文)
(1)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时代背景 |
1.1.2 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
1.1.3 人地关系构成了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核心推动力 |
1.1.4 研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二战后欧、亚部分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与启示 |
1.2.2 国际上由聚落地理学缘起的乡村及空间演变研究 |
1.2.3 国内关于乡村空间形态演变及规划建设的研究 |
1.2.4 乡村空间演化推动力的研究——由环境决定论到人地协调论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区域选择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人地关系及其推动下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架构 |
2.1 人地关系的定义以及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 |
2.1.1 人地关系的概念内涵 |
2.1.2 人地关系的决定因素 |
2.1.3 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
2.2 乡村聚落及空间形态的概念与定义 |
2.2.1 由乡村聚落到现代村镇的概念阐释 |
2.2.2 乡村空间及形态的物质性概念意义 |
2.2.3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
2.3 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机理 |
2.3.1 人地关系诱发了乡村聚落的出现 |
2.3.2 人地关系推动了乡村聚落的演化 |
2.3.3 人地关系塑造了乡村聚落的多样 |
2.3.4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
2.4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空间尺度 |
2.4.1 乡村聚落的宏观空间尺度 |
2.4.2 乡村聚落的中微观空间尺度 |
2.5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时间尺度 |
2.5.1 人地关系的阶段划分与时间尺度的关系 |
2.5.2 本研究所取的时间尺度及其考虑 |
2.6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技术框架 |
2.7 本章小节 |
第3章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
3.1 从“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临时聚点到聚落雏形 |
3.1.1 “采集渔猎”下的临时聚点 |
3.1.2 原始农业与聚落空间形态雏形 |
3.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发育发展 |
3.2.1 传统农业社会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3.2.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3.2.3 传统农业人地关系推动下的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
3.3 近代浙北地区的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的演变和发展 |
3.3.1 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3.3.2 近代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3.3.3 近代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人地关系变迁与村镇空间多元发展 |
4.1 建设初期人地关系变迁及乡村空间形态 |
4.1.1 以土地改革为序幕的人地关系演化历史环境 |
4.1.2 建设初期的人地关系特征 |
4.1.3 建设初期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 |
4.2 改革开放后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
4.2.1 从家庭联产承包到乡镇工业的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4.2.2 乡镇工业推动下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4.2.3 改革开放后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
4.3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
4.3.1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演化的背景环境 |
4.3.2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的人地关系特征 |
4.3.3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前人地关系特征下浙北县域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研究 |
5.1 长兴县的典型性、概况及定量实证研究方法 |
5.1.1 长兴县的典型性及概况 |
5.1.2 县域层面中微观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5.2 长兴县当前乡村人地关系特征的分析及发展驱动力评估 |
5.2.1 长兴县乡村生产作用特征 |
5.2.2 长兴县乡村人地承载特征 |
5.2.3 长兴县乡村生产生活组织特征 |
5.2.4 长兴县当前村镇空间发展驱动力类型及评估 |
5.3 长兴县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的发展研究 |
5.3.1 中心城区(县城)的空间演变特征 |
5.3.2 县域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5.3.3 典型乡村空间形态的构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乡村振兴下浙北人地关系与村镇空间形态发展展望 |
6.1 浙江省在村镇现代化建设中的探索和启示 |
6.1.1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及启示 |
6.1.2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6.2 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
6.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
6.2.2 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人地关系特点分析 |
6.2.3 浙北乡村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创新点 |
7.1.1 研究主要工作、相关结论 |
7.1.2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发表 |
致谢 |
(2)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分布现状 |
1.2.2 与佛教建筑相关的研究方法现状 |
1.2.3 苏南及周边地区佛教建筑的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中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的时空界定 |
1.4.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历史渊源 |
2.1 苏南地区的生态环境 |
2.1.1 苏南水体概况 |
2.1.2 苏南的地貌 |
2.2 苏南文化的历史渊源 |
2.2.1 苏南三市古邑起源 |
2.2.2 吴文化的时空渊源 |
2.2.3 苏南政权、经济文化特征 |
2.2.4 明清前苏南佛教文化的历史发展 |
2.2.5 宗教名山的形成 |
2.3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社会背景 |
2.3.1 明清时期苏南行政区划 |
2.3.2 明清时期吴地建筑文化的强盛 |
2.4 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文化特征 |
2.4.1 明清时期佛教是苏南地区最重要的宗教形式之一 |
2.4.2 明清时期苏南地区的建筑帮派与建筑典籍 |
2.5 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基本概况 |
3.1 现存建筑遗产的调研情况 |
3.1.1 调研的范围及内容 |
3.1.2 调研的方法及过程 |
3.1.3 苏南佛教建筑遗产考证 |
3.1.4 相关保护措施及保护名录 |
3.1.5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
3.2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类型及分布 |
3.2.1 明代“禅、讲、教”的分明 |
3.2.2 清代的“诸宗合一 |
3.2.3 明清时期的苏南两府佛教建筑分布情况 |
3.2.4 明清时期的常州府佛教建筑分布情况 |
3.3 解放后苏南佛教建筑遗存概况 |
3.3.1 苏州寺观保护和调研情况 |
3.3.2 无锡寺观保护和调研情况 |
3.3.3 常州寺观保护和调研情况 |
3.3.4 苏南寺塔类建筑、建筑艺术文物遗存 |
3.4 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分布特征 |
4.1 苏南传统佛教建筑群落的场域特征 |
4.1.1 苏南佛教建筑的场域共性特征 |
4.1.2 同一场域内的两种场域空间 |
4.1.3 两种场域空间的共有关系 |
4.2 苏南滨湖山地场域佛教建筑群落的空间分布关系—叠加式 |
4.2.1 环太湖山区佛教建筑群落的具体分布情况 |
4.2.2 苏南山势向心静态空间特性 |
4.2.3 苏南佛教建筑求心动态空间分布特征 |
4.2.4 聚散有序、层次分明的网络状群落结构 |
4.2.5 沿湖地区佛教建筑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叠加式 |
4.3 内陆平原地区场域的佛教建筑群落空间形态—以苏州府和常州府为例 |
4.3.1 内陆平原场域的地理生长情境 |
4.3.2 苏南两府城市要素特征之同质性 |
4.3.3 明清苏州府佛教建筑分布特征之异质性一 |
4.3.4 明清常州府佛教建筑分布特征之异质性二 |
4.3.5 同质性的苏南内陆区域佛教建筑分布特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 |
5.1 苏南佛教建筑明以前空间格局的形成 |
5.1.1 初期佛教建筑的基本格局 |
5.1.2 南宋时期的寺院格局 |
5.2 明清苏南园林佛教建筑的基本格局 |
5.2.1 廊院式布局观的形成 |
5.2.2 巧借山地境致的园林佛教建筑 |
5.2.3 造补之平原园林寺院 |
5.3 博约折中的空间组合关系 |
5.3.1 塑造序列空间 |
5.3.2 院落围透空间关系灵活多变 |
5.3.3 特殊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
5.3.4 正殿建筑体量与庭院空间比例关系特征 |
5.4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空间布局的特征演化 |
5.4.1 明代佛教建筑空间布局特征 |
5.4.2 清代佛教建筑空间布局特征 |
5.5 小结 |
第六章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样式及技术特征 |
6.1 明清时期的香山匠作系统 |
6.1.1 明清香山帮与香山匠人 |
6.1.2 苏南佛教建筑的香山帮营造及影响 |
6.2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殿庭建筑大木构造及特点 |
6.2.1 明清佛教建筑殿庭建筑的平面特征 |
6.2.2 苏南佛教建筑殿庭建筑的梁架结构特征 |
6.2.3 苏南佛教建筑牌科的主要特点 |
6.3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造型艺术特色 |
6.3.1 寺院殿庭建筑外观形态 |
6.3.2 苏南佛教建筑中砖石建筑的艺术特色 |
6.4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小木装折的朴质特征 |
6.4.1 外檐装折建筑艺术特色 |
6.4.2 内檐装折建筑艺术特色 |
6.5 小结 |
第七章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语境下的时空发展 |
7.1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全面”世俗化 |
7.1.1 与官府的关系 |
7.1.2 与施主的关系 |
7.1.3 书香清淡之风的形成 |
7.2 由“自然”到“自我”的互文共生场域语境 |
7.2.1 三元并存的互文分布关系 |
7.2.2 分布关系中的的趋势特点 |
7.3 “自然山林”到“城市山林”的园林式布局 |
7.3.1 因借与造补的空间格局 |
7.3.2 博约与折中的空间组合 |
7.3.3 由宽大到紧凑的格局演化 |
7.3.4 城市园林语境的强化 |
7.4 “实用功利”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营造方式 |
7.4.1 简化与实用的大木构 |
7.4.2 质朴的小木装折与造型艺术特色 |
7.4.3 贯穿始终的香山匠帮建筑营造精神 |
7.5 “朴实超逸”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语境 |
7.5.1 实用崇拜的儒释道合一 |
7.5.2 合于自然—明清苏南佛教场域格局观 |
7.5.3 境与性会—明清苏南佛教场域意境 |
7.6 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后续研究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附录2: 苏南地区寺观建筑遗存测绘及调查案例 |
附录3: 苏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洪武) |
附录4: 苏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嘉靖) |
附录5: 苏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清乾隆) |
附录6: 常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洪武) |
附录7: 常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成化) |
附录8: 常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清康熙) |
附录9: 常州市现存僧寺调查表 |
附录10: 无锡市现存僧寺调查表 |
附录11: 苏州市现存僧寺调查表 |
(3)禅宗美学“心性”对汉传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相关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思路框架与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七、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禅宗“心性”的美学思想发生与历史演进 |
1.1 禅宗思想的创立与“心性”美学的雏形 |
1.1.1 拈花微笑的美学史价值 |
1.1.2 达摩禅法的美学解读 |
1.1.3 “东山法门”的美学意味 |
1.2 “心性”美学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
1.2.1 南顿北渐之争及美学影响 |
1.2.2 马祖道一对于“心性”美学彻底本土化的构建 |
1.2.3 从宗教禅到美学禅 |
1.3 “心性”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
1.3.1 “即心即佛”审美思想与摆脱羁绊的自由精神 |
1.3.2 “不立文字”审美思想与直觉体验的思维方式 |
1.3.3 “空观”审美思想与物我同一的审美意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心性”对历代汉传佛教寺院设计的影响 |
2.1 两晋—南北朝:“心性”美学思想下的禅寺初创 |
2.1.1 政治经济文化及佛教特征 |
2.1.2 “世间即涅盘”美学思想与寺院选址 |
2.1.3 “清静无为”美学思想与凿窟修禅的盛行 |
2.1.4 历史经验:“心性”影响下的禅寺“佛向自然寻” |
2.2 隋唐:“心性”美学思想下的禅寺兴起 |
2.2.1 政治经济文化及佛教特征 |
2.2.2 隋唐寺院建筑空间的基本格局 |
2.2.3 “空无”美学思想与禅林的兴起 |
2.2.4 历史经验:“心性”启示下的禅寺“农禅双修制” |
2.3 唐中叶以降:“心性”美学思想下的禅寺兴盛与演变 |
2.3.1 政治经济文化及佛教特征 |
2.3.2 百丈禅寺:“不立佛殿,唯树法堂”的向心之象 |
2.3.3 百丈禅寺的变异 |
2.3.4 历史经验:基于“心性”的禅寺“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心性”对当代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 |
3.1 当代佛教景区调研现状 |
3.1.1 汉族地区重点佛教景区的整体情况 |
3.1.2 佛寺类型分析 |
3.1.3 景观空间设计特征 |
3.2 当代佛教景区设计所存在的问题 |
3.2.1 不如法设计的主要特征 |
3.2.2 不如法设计的主要原因 |
3.2.3 案例分析 |
3.3 “心性”在当代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启示 |
3.3.1 “即心即佛”审美思想与完善的游憩活动体系 |
3.3.2 “不立文字”审美思想与环保教化功能 |
3.3.3 “空观”审美思想与超越景观的“禅境” |
3.3.4 案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心性”理论实践及案例分析 |
4.1 “心性”美学思想下的三论宗佛教文化园艺术规划设计 |
4.1.1 三论宗佛教文化园概况 |
4.1.2 三论宗“祖庭”文化景观空间序列的构建 |
4.1.3 塑造象征、比拟性的佛教文化景观符号 |
4.2 传承与“创新”——法门寺文化景区景观空间设计 |
4.2.1 法门寺文化景区概况 |
4.2.2 基于“心性”影响下的古法门寺“圣地” |
4.2.3 缺乏“心性”禅境下的新法门寺“胜地” |
4.3 “心性”在当代佛教景区实践经验的总结 |
4.3.1 明确佛教景区设计理念和目标 |
4.3.2 塑造与当地环境相融合的整体空间格局 |
4.3.3 营造具有“禅境”的景观空间氛围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文中图片来源 |
二、旅游信息需求访谈调查表 |
三、作者参与的实践项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
1.1.2. 快速城镇化对历史地域风景保护的冲击 |
1.1.3. 现代化背景下杭嘉湖平原历史城镇景观的危机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时期 |
1.2.1. 研究对象:杭嘉湖平原 |
1.2.2. 研究时期:清末民初之前(传统范畴)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概念辨析 |
1.4.1. 风景(Landscape)及其相关概念 |
1.4.2. 营建(Formation)及其相关概念 |
1.4.3. 风景营建 |
1.5. 文献综述 |
1.5.1. 区域、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
1.5.2. 不同视角的区域风景营建相关研究 |
1.5.3. 古代杭嘉湖平原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杭嘉湖平原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
2.1. 区位及地域范围 |
2.1.1. 历史地理研究中的“杭嘉湖平原” |
2.1.2. 自然地理学中的“杭嘉湖平原” |
2.1.3. 政治经济区划中的“杭嘉湖平原” |
2.1.4. 本文中杭嘉湖平原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自然环境基础 |
2.2.1. 形势地貌 |
2.2.2. 水文条件 |
2.2.3. 气候条件 |
2.2.4. 土壤条件 |
2.3. 小结 |
3.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过程分析 |
3.1. 地域文化基础 |
3.1.1. 杭嘉湖平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
3.1.2. 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
3.1.3. 吴越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
3.2. 度地:城乡建置历程 |
3.2.1. 先秦 |
3.2.2. 秦汉六朝 |
3.2.3. 隋唐五代 |
3.2.4. 两宋 |
3.2.5. 元明 |
3.2.6. 清 |
3.3. 理水:水网环境的梳理 |
3.3.1. 总体发展 |
3.3.2. 凿河建塘 |
3.3.3. 分化河网稳固堤塘 |
3.4. 务农:农业环境的生成 |
3.4.1. 火耕水耨的远古农业 |
3.4.2. 水网平原中开垦屯田 |
3.4.3. 桑争稻田进程的加剧 |
3.4.4. 垦殖加重带来环境负担 |
3.5. 小结 |
4.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内容解析 |
4.1. 释山 |
4.1.1. 天目山脉 |
4.1.2. 内陆和滨海山体 |
4.2. 叙水 |
4.2.1. 太湖 |
4.2.2. 钱塘江及杭州湾 |
4.2.3. 苕溪水系 |
4.2.4. 长兴水系 |
4.3. 水网农田 |
4.3.1. 秩序井然的纵横水网 |
4.3.2. 因地制宜的良畴沃野 |
4.4. 城池市镇 |
4.4.1. 合形辅势的城池格局 |
4.4.2. 缘水而生的市镇格局 |
4.5. 小结 |
5.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 |
5.1. 圈地营城 |
5.1.1. 自上而下的政治影响 |
5.1.2. 内外贯通的利水居行 |
5.1.3. 就地取材的建筑技艺 |
5.2. 园林成境 |
5.2.1. 皇家园林 |
5.2.2. 私家园林 |
5.2.3. 寺庙园林 |
5.2.4. 书院园林 |
5.3. 规画治野 |
5.3.1. 经营山水 |
5.3.2. 优化交通 |
5.3.3. 择优选种 |
5.4. 人文赋意 |
5.4.1. 山水为序 |
5.4.2. 八景立意 |
5.4.3. 风俗附会 |
5.5. 小结 |
6.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特征 |
6.1. 区域风景营建的演化特征 |
6.1.1. 水 |
6.1.2. 田 |
6.1.3. 城 |
6.2. 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 |
6.2.1. “山—水—田—城—镇”融合的全局风景营建 |
6.2.2. “焦点—天际—诗画”三位一体邑郊景观营建 |
6.2.3. “边界—轴线—骨架—群域”集约化的城内景观营建 |
6.3. 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 |
6.3.1. 景观结构与影响力的相似性 |
6.3.2. 景观分布与特色的差异性 |
6.4. 当代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 |
6.4.1. 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的全局改造 |
6.4.2. 城内外空间逐渐模糊的景观格局 |
6.4.3. 风景名胜旅游区的景观保护进程 |
6.5. 总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默化:优越深厚的自然与文化基础 |
7.1.2. 牵引:人与天调的水利农田营建 |
7.1.3. 主导:因形就势体国经野的城镇营建 |
7.1.4. 渗透:逐级开发自然相适的历史经验 |
7.1.5. 现代语境中传承历史的发展策略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附录一: 杭嘉湖平原各府境内主要山体统计 |
附录二: 截止2017年杭嘉湖平原主要河湖水系统计 |
附录三: 杭嘉湖平原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以企业选址和产业布局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研究 |
二、工业化发展下的城市研究 |
三、商业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四、贸易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五、小结 |
第二节 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都市圈的空间范围 |
二、都市圈的特征 |
三、都市圈的早期理论 |
四、都市圈理论的提出和成熟 |
五、都市圈理论的其他视角 |
六、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都市圈走向巨型城市区域 |
七、小结 |
第三节 以世界城市研究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早期的世界城市理论 |
二、逐步形成的世界城市理论 |
三、不断发展的世界城市理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历程——苏州和杭州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粮食为主要贸易品,推动形成一批商业性大城市 |
一、中心城市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初步发育,城市间差距相对较小,还没有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决定了城市发展规模有限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贸易发展促进商业城市崛起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开始发育,为未来长三角城市分工埋下伏笔 |
五、小结 |
第二节 丝绸和棉布为主要贸易品,推动苏州、杭州崛起 |
一、中心城市发展:苏州、杭州崛起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棉纺织业和丝绸业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水运体系和海外贸易的重要影响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载体 |
五、小结 |
第三节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产业结构变迁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 |
二、交通和地理因素在推动长三角城市功能变迁与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
三、长三角区域范围随着城市群的增加而扩大 |
四、“中心-外围”模型的解释 |
第四章 工业化发展推动上海崛起成为长三角新中心——上海替代苏州和杭州的发展之路 |
第一节 1840 年之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演化 |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更替 |
二、主导产业:推动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制造业集群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铁路和公路兴起,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
四、城市网络体系:随交通体系的演变,城市网络也发生了变迁 |
五、小结 |
第二节 1949 年以后长三角城市的功能演化分析 |
一、计划经济下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二、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长三角的联动与上海中心城市的崛起主要基于经济产业联系的基础 |
二、在工业化大趋势下,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叠加和强化 |
三、信息化推动上海新一轮功能演化 |
第五章 长三角一体化下新一轮城市功能演化的实证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功能演化 |
第一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
一、全球城市区域的基本概念 |
二、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一:网络联系 |
三、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二:动态变化 |
四、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三:功能多中心 |
五、全球城市区域特征四:以行业专业化为前提的交互联通 |
第二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 |
一、巨型城市区域的基本特征 |
二、上海全球城市空间向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演化的基本条件 |
三、上海全球城市发展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的关系 |
第三节 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现状 |
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内城市功能分化的实证分析 |
三、影响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未来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全球城市的演化与发展分析 |
一、南京与杭州崛起成为全球城市的情景分析 |
二、长三角区域的二级城市在全球城市过程中的功能演化 |
三、基本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长三角一体化与全球城市崛起——上海城市功能集中、疏解与优化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产业集聚与常住人口增长 |
一、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态势分析 |
二、上海常住人口增长与产业集聚分析 |
三、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放缓与区域均衡发展分析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功能优化与人口规模控制的实证分析 |
一、文献回顾 |
二、理论与模型概述 |
三、实证研究 |
四、上海人口增长、就业结构与全球城市功能优化分析 |
第三节 全球城市崛起下上海城市功能的优化与疏解 |
一、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内涵 |
二、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经验和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历程 |
三、上海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的基本路径 |
第四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与疏解的理论分析与结论 |
一、上海城市功能疏解有内在动力,并非单纯行政行为 |
二、郊区新城和新市镇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
三、长三角区域是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 |
第七章 上海城市功能的市域空间配置——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功能的演化研究 |
第一节 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一、改革开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主要阶段 |
二、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现状 |
三、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过程郊区新城和新市镇的发展趋势 |
一、新城和新市镇要加快实现功能集聚 |
二、新城和新市镇与主城区之间要形成网络化的功能交互 |
三、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仍待进一步强化 |
四、新城和新市镇要立足于逐渐融入长三角功能联动 |
第三节 优化上海郊区新城功能的主要路径 |
一、加快上海中心城区的更新改造,形成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合理分工 |
二、加快郊区新城的功能培育 |
第四节 加快上海新市镇培育的路径分析 |
一、上海新市镇发展面临的任务和约束条件 |
二、全球城市崛起背景下,上海新市镇发展的基本战略 |
三、上海加强新市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地域特色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与意义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 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相关研究 |
1.3.2 全国范围内传统宅园地域特色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的调研 |
2.1 苏州传统宅园调研情况 |
2.1.1 平江区传统宅园 |
2.1.2 沧浪区传统宅园 |
2.1.3 金阊区传统宅园 |
2.1.4 吴江市传统宅园 |
2.1.5 调研分析 |
2.2 无锡传统宅园调研情况 |
2.2.1 无锡传统宅园 |
2.2.2 调研分析 |
2.3 湖州传统宅园调研情况 |
2.3.1 湖州传统宅园 |
2.3.2 调研分析 |
3 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地域特色影响因素分析 |
3.1 生态与自然条件 |
3.2 经济与生产方式 |
3.3 交通与文化传播 |
3.4 造园者与营造方式 |
3.4.1 园主人造园背景 |
3.4.2 工匠造园特点 |
3.5 小结 |
4 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地域特色分析 |
4.1 乐山乐水的立意 |
4.1.1 因借自然山水 |
4.1.2 人工筑山理水 |
4.1.3 巧妙置石点水 |
4.2 以水为心的布局 |
4.2.1 水面占比和形态 |
4.2.2 亲水的建筑营造 |
4.2.3 滨水植物配置 |
4.3 细腻精致的细节 |
4.3.1 精致的建筑细部 |
4.3.2 巧置的掇山叠石 |
4.4 丰富多变的景观 |
4.4.1 布局多变 |
4.4.2 轴线明晰 |
4.4.3 丰富的观景方式 |
4.5 风雅与世俗交织的园居生活 |
4.5.1 风雅生活 |
4.5.2 世俗生活 |
4.6 小结 |
5 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的保护与思考 |
5.1 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的保护 |
5.1.1 面临的问题 |
5.1.2 保护的建议 |
5.2 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的思考 |
5.2.1 传统宅园地域精神在今天依然存在 |
5.2.2 发展地域精神是塑造传统宅园地域特色的关键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一 :《留园记》 |
附录二 :《适园记》 |
附录三 :《宜园记》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纸媒与社会变迁 |
一、社会变迁的“记录器” |
1、西方报纸与社会现实 |
2、新闻史学视角下的中国报纸 |
3、报纸叙事与社会转型 |
二、中国特色的党报事业 |
1、党报产生及社会属性 |
2、党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3、“党报效应” |
4、读者群的社会分层 |
三、时代“写意”:党报头版反映社会变迁的主要方式 |
1、党报反映变迁的逻辑 |
2、党报新闻:时代“写意” |
3、头版的“历史人格化” |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 |
一、媒体与社会变迁理论 |
1、社会变迁理论 |
2、传播制度与议程设置理论 |
3、政治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
二、国内党报研究成果梳理 |
1、研究的热点 |
2、党报头版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
3、党报研究典例:人民日报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1、抽样法 |
2、文献法 |
第三章 新华日报历史变迁与社会特质 |
一、研究对象的提出 |
1、新华日报的历史和发展 |
2、新华日报的特质 |
3、历史地位及现实成就 |
二、头版及议程设置 |
1、舆论引导的主阵地 |
2、“头版难题” |
3、议程设置与现实挑战 |
三、头版的导向与社会 |
1、意识形态导向 |
2、改版与变化 |
3、版面与社会的折射 |
第四章 头版新闻要素分类与分析 |
一、党报头版头条 |
1、地位及重要性 |
2、头条与政治领导人报道 |
3、头条新闻的内容与分类 |
二、头版历年的新闻要素统计分析 |
1、1978—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 |
2、1989—1993年:从“六四”到“南巡” |
3、2000—2003年:进入WTO时代 |
三、头版会议新闻的统计及变迁 |
1、头版央地会议的“新闻拼图” |
2、头版会议新闻的变与不变 |
3、党报会议新闻的“传播失灵” |
第五章 新华日报头版与农业 |
一、农业:党报头版报道中的“重中之重” |
1、农业在头版中的位置 |
2、关于农业和土地关系的新探讨 |
二、从农村到城市 |
1、“农民话语”与“城市社会话语” |
2、城市社会的来临 |
3、“农民的终结”及中国本土化争议 |
第六章 新华日报头版“个体”人物 |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
1、西方社会学视野下的个人与社会 |
2、近代以来国民性改造之下的个体与集体 |
3、“个人”的现代性蕴含 |
二、头版个体出现的频率 |
1、“公”与“私”的宣传 |
2、个体新闻出现的频率和变化 |
3、“典型人物”的政绩化倾向 |
第七章 新华日报头版的“新闻维稳观" |
一、头版新闻报道的内在特征 |
1、头版政治性与新闻性的隐性冲突 |
2、头版领导人的形象诉求 |
3、重大新闻的隐晦传播特征 |
二、“新闻维稳观”的操作模式 |
1、“六四事件”的新闻策略 |
2、“基辛格角”的形成与传承 |
三、“新闻维稳观”的未来发展 |
1、“喉舌论”的极端化发展 |
2、“维稳观”的三阶段 |
3、新闻维稳的关键在于正确“发声” |
第八章 新华日报舆论监督 |
一、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个传统 |
1、舆论监督的历史形成 |
2、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
3、舆论监督的方式与成效 |
二、舆论监督的流变 |
1、从强力到困境 |
2、“打死老虎”现象 |
3、“内参”的现状与未来 |
三、前景与路径选择 |
1、舆论监督与宣传部门的“和谐” |
2、党委政府“撑腰”与舆论监督的困境 |
3、评论成为党报舆论监督的新武器 |
第九章 新华日报头版新闻话语形式 |
一、话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
1、“话语”辨析 |
2、话语模式 |
3、话语折射 |
二、党报话语的表达模式与风格 |
1、《人民日报》国家话语的表达策略 |
2、《中国青年报》的新闻叙述模式 |
三、新华日报的新闻话语的变迁 |
1、头版通讯标题的话语模式 |
2、头版通讯内容的话语模式 |
3、权威话语主体:从官员到专家 |
第十章 思考与前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系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区域和时段 |
三、基本概念阐释 |
四、学术史回顾、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五、资料来源 |
第一章 太湖流域水系环境变迁 |
第一节 太湖流域水系环境考察 |
一、太湖流域的自然环境 |
二、水利环境的人为改建 |
第二节 :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素描 |
一、圩田劳作的生产场景 |
二、文人笔下的太湖印象 |
第三节 太湖流域水利事业的荒废 |
一、水利失修与旱涝频发 |
二、水旱灾害与社会动荡 |
第二章 太湖流域水文环境的恶化 |
第一节 围垦与湖泊环境的破坏 |
一、湖田的过度开发 |
二、湖泊环境的破坏 |
第二节 湖田生态与利益获取 |
一、人为建构的湖田生态 |
二、水利机构的利益获取 |
第三节 从过度放垦到适度调整 |
一、放垦与禁垦之辩 |
二、护圩与拆圩之争 |
三、南京国民政府强制拆圩 |
第四节 天灾与人祸:太湖流域水灾原因考察 |
第三章 太湖流域水利治理事务中的政策导向 |
第一节 东坝上游水利治理的缺失 |
一、被遗弃的上游 |
二、生存困境中的暴力冲突 |
三、上游生态环境的衰落 |
第二节 东坝下游水利治理的积极筹划 |
一、水利机构的设立与重组 |
二、治水策略的形成与论争 |
三、泄水干河的治理与支河的忽视 |
第三节 城市水利的侧重与乡村水利的缓慢发展 |
一、城市饮水危机与改良 |
三、乡村水利的缓慢发展 |
第四章 太湖流域水利治理方式的转变 |
第一节 区域分治中的利益行为 |
一、畛域之见 |
二、迎神祈雨 |
第二节 水利治理困境中的多方博奕 |
一、吴淞江治理中的合作与对立 |
二、白茆河水利治理的挫折 |
三、赤山湖治理的争论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统一治理 |
一、白茆闸水利工程 |
二、吴淞江截弯取直 |
三、工赈浚河 |
第五章 太湖流域现代化水利治理机制的建立 |
第一节 水利管理制度化 |
一、水利机构的统一 |
二、水利治理的现代化转变 |
第二节 防汛预警机制的建立 |
一、废田还湖 |
二、堤防协修 |
三、联合布控 |
第三节 太湖流域水利治理的顿挫 |
一、水利环境的再度恶化 |
二、战后水利修复计划 |
结语 |
一、太湖流域水文环境的破坏与治理 |
二、太湖流域水利新格局的形成 |
征引文献 |
致谢 |
(9)环太湖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太湖城市旅游竞争力分析 |
1. 1 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 |
1. 2 旅游业绩竞争力 |
1. 3 旅游资源竞争力 |
1. 4 旅游支撑竞争力 |
1. 5 旅游综合竞争力 |
2 环太湖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与条件分析 |
2. 1 区域旅游合作基础与优势 |
2. 2 区域旅游合作的不足 |
2. 3 机遇与挑战 |
3 促进环太湖地区旅游合作的对策 |
3. 1 加强政府引导,建立稳定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
3. 2 加强环境保护,构建生态旅游圈 |
3. 3 强化环太湖旅游整体品牌形象 |
3. 4 加强环太湖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 |
3. 5 共同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 |
(10)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城市形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
1.2.2 国内城市形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
1.3 城市空间营造体系 |
1.3.1 城市空间营造的思想来源 |
1.3.2 “空间营造”的三层面:境界、礼仪和技艺 |
1.3.3 城市空间博弈的三方面:自然、社会和个人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空间 |
1.4.2 城市空间 |
1.4.3 城市空间形态 |
1.4.4 城市形态的影响因子 |
1.5 研究对象、范围、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范围 |
1.5.3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背景 |
1.7.1 自然环境 |
1.7.2 人文背景 |
第二章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2.1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族群演变与空间营造历史 |
2.1.1 旧石器时期——放牛山与莲花洞文化遗址 |
2.1.2 新石器时期——以北阴阳营文化为主的凤凰山、王家山、城头山和磨盘墩遗址 |
2.1.3 夏商时期——宁镇地区江南先民创造地方土着青铜文化:湖熟文化 |
2.1.4 西周时期——北方移民周人建立的“宜国”与丹阳葛城 |
2.1.5 春秋战国时期:“吴头楚尾”朱方城 |
2.2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2.2.1 旧石器时期——古人洞穴居住据点 |
2.2.2 新石器时期——父系氏族社会 |
2.2.3 青铜器时代——父系家庭公社下的多核心聚落 |
2.2.4 夏商时期——早期吴国的建立与湖熟文化的消亡 |
2.2.5 春秋时期——吴文化“中心”的东南迁移,镇江地区逐渐成为吴文化的边界地带 |
2.3 吴文化主导的空间营造机制 |
2.3.1 自然层面:利用山水自然环境进行选址 |
2.3.2 社会层面:周人的营国制度与功能分区 |
2.3.3 个人层面:吴人尚武风气蔚然成风与吴国王陵墓葬 |
第三章 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3.1 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空间营造历史 |
3.1.1 秦汉时期丹徒故城的营造历史 |
3.1.2 东汉时期:孙吴铁瓮城的建造 |
3.1.3 三国时期:孙吴破冈渎的修建 |
3.1.4 东晋京口城的营造与润浦、京口水道的修建 |
3.1.5 南朝时期京口城的扩大和改造 |
3.1.6 隋朝时期:隋炀帝江南运河北段漕河的浚拓 |
3.1.7 唐代润州三重城的营造、伊娄河和京口埭的修造 |
3.2 战国至五代十国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3.2.1 战国至西汉时期:秦文化与丹徒水道、驰道的修建 |
3.2.2 东汉至三国时期:吴文化下的铁瓮城的营造特征分析 |
3.2.3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吴文化在中原文化的冲击下的完美蜕变与京口城的营造特征 |
3.2.4 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运河的开凿促进经济重心的南移与运河文化下润州驿站的发展 |
3.3 战国至五代十国时期镇江空间尺度研究 |
3.3.1 体:“圆城”、“罗城”和“三重城”的不规则城市形态 |
3.3.2 面:规整对称的里坊制到里坊制的消亡与夜市、草市的兴起 |
3.3.3 线:城外古道和城内“井”字巷道 |
3.3.4 点:城门、河流交汇处、桥边作为城市商业中心 |
3.4 孙吴文化、中原文化融入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3.4.1 自然层面:吴文化主导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
3.4.2 社会层面:军事政治城堡与重城等级制度 |
3.4.3 个人层面:道、佛思想与礼制墓葬 |
第四章 宋至晚清时期(1859年前)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4.1 宋代到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4.1.1 宋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4.1.2 元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4.1.3 明清时期镇江空间的营造历史 |
4.2 宋代到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4.2.1 宋代吴文化延续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
4.2.2 元代时期:蒙回文化影响下的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4.2.3 明清时期:满族文化下清初京口旗营与明清江南民居 |
4.3 宋代到晚清时期(1859年前)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4.3.1 体:城池缩小,呈不规则形态 |
4.3.2 面:多元文化并存的带状混杂与功能分区的明确 |
4.3.3 线:驿站与递铺、古桥、古街巷 |
4.3.4 点:政治、宗教中心与家祠文化中心 |
4.4 中原文化、蒙回文化、满清文化以及徽州文化融入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4.4.1 自然层面:吴文化延续下水系、桥梁建设,防洪设施与城墙维护 |
4.4.2 社会层面:运河文化下城市由军事城市转化为商贸城市,汉族与多族群并存的民族群聚 |
4.4.3 个人层面:儒道思想与天井园林 |
第五章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5.1.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5.1.1 1859~1889年:太平天国时期镇江新城的营造与开埠时期租界区的建立 |
5.1.2 1889~1919年:镇江近代铁路的诞生与新西门的建造 |
5.2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5.2.1 1859~1889年:西方文化影响下的镇江近代城市发展 |
5.2.2 1889~1919年:铁路文化的兴起与大运河的衰落造成镇江城市的衰落 |
5.3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5.3.1 体:以府城为中心、沿长江向西呈“一”字型带状发展城市形态 |
5.3.2 面:城内商业中心的西移与近代商埠码头区的兴起 |
5.3.3 线:近代镇江方格网道路、铁路的新建与传统里弄街巷的延续 |
5.3.4 点:新行政、新宗教、新医疗机构、新工商业建筑与新交通建筑的形成 |
5.4 西洋文化冲击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5.4.1 自然层面:运河的淤塞与长江航运的畸形繁荣 |
5.4.2 社会层面:近代公共事业的发展与西式宗教 |
5.4.3 个人层面:传统住宅、西式建筑与中西合璧建筑 |
第六章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6.1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6.1.1 1919~1927年:民国初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6.1.2 1927~1937年:江苏省府时期,镇江空间营造历史 |
6.1.3 1937~1949年:抗日沦陷期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6.2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6.2.1 孙中山建设新镇江的规划和设想 |
6.2.2 省会建设计划的制定 |
6.2.3 城市市容整治计划 |
6.2.4 以镇江为中心的江苏铁路建设规划 |
6.2.5 城市绿化与园林建设 |
6.2.6 省政府迁镇后镇江工商业区的发展 |
6.2.7 1927~1937年省会期间,城市建设对“山水城市”格局与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
6.2.8 近代战争与镇江城市的衰落 |
6.3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6.3.1 体:城门的增设与城墙进一步破碎化,“一”字形态城市的形成 |
6.3.2 面: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 |
6.3.3 线:城市马路的增建与扩建,水系与港区的瘀滞 |
6.3.4 点:政治中心作为城市中心 |
6.4 中华文化时期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6.4.1 自然层面:交通方式的转型与城市形态,城市园林建设 |
6.4.2 社会层面:体制政策与战争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与阻力 |
6.4.3 个人层面: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兴起与制约 |
第七章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7.1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7.1.1 1949~1966年:大跃进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7.1.2 1966~1979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7.2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7.2.1 大跃进时期镇江城市相关规划制定 |
7.2.2 文化大革命晚期至1979年间镇江城市相关规划的制定 |
7.3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7.3.1 体:带状城市发展格局的深化 |
7.3.2 面:城市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扩展 |
7.3.3 线:城市主干道与城市桥梁的修建 |
7.3.4 点:现代工商业建筑的增建 |
7.4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空间营造动力机制 |
7.4.1 自然层面:城市道路桥梁与工业用地的增建 |
7.4.2 社会层面:统一规划与统筹建设 |
7.4.3 个人层面:单位自建住宅与福利分房 |
第八章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8.1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8.1.1 1979~198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8.1.2 1989~199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8.1.3 199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8.2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8.2.1 1985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1985~2000)》 |
8.2.2 1994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0)》 |
8.2.3 2005年《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
8.3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要素分析 |
8.3.1 体:“T”型“一城两翼”城市格局 |
8.3.2 面:城市园林绿地的填充与商业中心与副中心的形成 |
8.3.3 线:城市路网的完善与特色商业街的形成 |
8.3.4 点:城市绿地广场、商业大厦和历史遗迹作为城市中心 |
8.4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指导下的城市空降营造机制 |
8.4.1 自然层面:港口治理与“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 |
8.4.2 社会层面:城市规划结合市场配置 |
8.4.3 个人层面:现代风貌与城市记忆 |
第九章 总结: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机制研究 |
9.1 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 |
9.2 镇江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
9.2.1 空间体:“一水横陈,三山环绕”的带状城市格局 |
9.2.2 空间面:多文化拼贴的城市肌理 |
9.2.3 空间线:“十字”水系、“丁”字古街巷与方格交通网 |
9.2.4 空间点:多元文化遗留的城市标志物 |
9.3 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现状间题 |
9.3.1 城市自然山水遭到破坏 |
9.3.2 近代工业布局的不合理 |
9.3.3 文物古迹的保护严重 |
9.3.4 现代化进程导致城市个性特色不明显 |
9.3.5 以港兴市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多元化的矛盾 |
第十章 2009~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未来发展预测 |
10.1 2009~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活动 |
10.1.1 山水花园城市的建设 |
10.1.2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
10.1.3 建设以自然风景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高品质旅游城市 |
10.1.4 依托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加快经济转型 |
10.1.5 依托上海经济辐射加快结构调整 |
10.2 2009年~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预测 |
10.2.1 体:“一体两翼”的“T”字形城市形态的深化 |
10.2.2 面:城市肌理的梳理、港口区的建设及生态绿化带的填充 |
10.2.3 线:公共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
10.2.4 点:现代文娱广场、公民建筑、社区居住模式以及历史文化遗存将为空间节点 |
10.3 以吴文化与先进文化为基奠,走入公民社会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10.3.1 自然层面:山水环境的整治 |
10.3.2 社会层面:交通网络与区域发展 |
10.3.3 个人层面:社区居住、多元文化休闲与公民权益的提升 |
10.4 深入研究工作的议题 |
10.4.1 纵向研究工作的思路 |
10.4.2 横向研究工作的思路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无锡环太湖公路动工兴建(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D]. 付孟泽. 天津大学, 2019
- [2]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D]. 须博. 江南大学, 2019(07)
- [3]禅宗美学“心性”对汉传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D]. 雷亚伦. 上海大学, 2019(02)
- [4]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D]. 何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D]. 钱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8)
- [6]太湖沿岸地区传统宅园地域特色调查与研究[D]. 吴一波.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1)
- [7]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D]. 燕志华. 南京大学, 2014(03)
- [8]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系治理研究[D]. 胡吉伟. 南京大学, 2014(12)
- [9]环太湖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 李松柏. 经济地理, 2014(02)
- [10]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D]. 王琦. 武汉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