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攻击性倾向的成因及矫正(论文文献综述)
徐东,唐苗苗,夏巍[1](2021)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攻击性行为是幼儿身上较为常见的不良行为,其发生与发展机制长期对幼儿教师和家长造成困扰,现为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学界围绕幼儿攻击性行为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在内涵、分类、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等方面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理论研究的深度、跨度不够,应用研究缺乏创新性和借鉴性等问题。梳理相关学术成果,对幼儿攻击性行为提出了突出重点、多元视角、拓宽领域、跨越学科、优化方法和深入追踪的研究展望。
张小琼[2](2021)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建议》文中研究表明
杜莹[3](2021)在《中班幼儿对同伴攻击性行为的归因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指出
陈兰兰[4](2021)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其先天因素,也有家庭、社会、同伴等后天因素。基于此,可创设宽松民主的家庭教育环境,营造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提供温馨和谐的同伴交往环境。为幼儿树立榜样,通过多种方式强化行为,建立自控能力,从而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张天羽,武旭晌,潘雪宁,张向葵[5](2021)在《攻击性行为的早期形态、家庭影响及其教育关怀》文中提出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典型的外化行为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社会顽疾。其早期形态主要体现在年龄与性别、攻击方式、指向对象、攻击诱因的差异性上。家庭生态系统作为幼儿身心发展最初的场所,对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发展影响甚大,主要表现在教养风格、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隔代教养模式上。有效地预防和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必须以家庭为蓝本,充分重视对家庭风险因素的控制和处理,并给予科学的教育关怀对策。
胥婕[6](2020)在《幼儿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中,幼儿较常发生的问题行为为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教师、家长重点关注的幼儿行为。本文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概念、影响因素、指导策略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以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文献支撑。
费媛媛[7](2020)在《3-5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攻击性行为作为一种不良的社会问题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不良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幼儿中较为普遍存在。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这表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达成了普遍的认知,对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和幼儿心理教育以及素质教育来说都有着举重若轻的价值。目前,国内的研究多关注如何降低个体攻击性行为。然而,降低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与其影响因素密切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对个体成长影响的重要因素,会对个体攻击性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父母教育方式指的是父母在日常教育抚养孩子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倾向,其可以分为溺爱型、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和不一致型。基于依恋理论,不同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此外,35岁的幼儿刚步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之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与变化不仅仅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在总结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现状与形成原因,对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和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并且探讨同伴交往能力在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行为中的中介效应。最终提出有效的教育建议来改善幼儿攻击性行为,为减少3-5岁幼儿攻击性行为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本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存在显着差异,4岁幼儿攻击性行为检出率最高,男孩的攻击性行为比女孩多。独生子女的攻击性行为要多于非独生子女。(2)攻击性行为、父母教养方式与同伴交往能力之间存在两两相关的关系。幼儿攻击性行为与溺爱型、放任型和专制型教养方式间存在显着正向相关关系,与民主型教养方式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同伴交往能力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存在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溺爱型、专制型对同伴交往能力存在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民主型、放任型对同伴交往能力不存在显着的预测作用。(3)同伴交往能力在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同伴交往能力在专制型与幼儿攻击行为中存在中介效应,同伴交往能力在溺爱型与幼儿攻击行为中存在中介效应。本研究为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实证依据,也可以为指导预防以及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提供启示。
朱美学[8](2020)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下儿童攻击行为的个案介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校园暴力现象频繁发生,青少年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给社会和他人带来极大危害。研究表明引起成年期反社会人格的主要诱因之一就是童年时期的攻击性,儿童早年时期的认知是通过他们的情绪情感得以体现,攻击性行为就是表现之一。儿童的攻击行为属于反社会行为,它不仅阻碍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危害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因此,对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进行介入和矫正,不仅可以推动其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给其家人、学校以及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本研究以济南市小X同学为案主,运用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了解案主的攻击行为。通过对案主的了解与预估,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分析出案主出现攻击行为的原因,并以真诚、理解、接纳等为服务理念,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案主的攻击行为实行个案介入,协助案主矫正其攻击行为。具体介入过程分为观察分析阶段与工作开展阶段,观察分析主要是对案主进行观察,并与其建立专业关系;工作开展阶段主要分为对案主进行的四次直接治疗,对案主家人、老师进行的七次间接治疗还有两次活动的开展。在介入过程中,笔者运用优势视角理论挖掘案主的潜能,以矫正其攻击行为,还运用依恋理论对案主的心理状况及成长情况进行分析,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协助案主完善家庭及朋辈群体的支持。最终通过评估发现案主的社交环境得到改变,攻击行为基本得到矫正。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对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介入儿童攻击行为的情况进行了归纳,还对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的异同之处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案主的攻击行为不仅与个人因素有关,而且与其家庭还有周围社会环境有关,是综合作用的结果。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注重案主周边社会环境,因此不仅要对案主本身进行介入,还要对案主的家庭及学校老师进行干预。最后笔者从自身方面、介入模式、介入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反思,同时针对此问题从家庭、学校、朋辈关系等四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张锋学[9](2020)在《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增长,犯罪特点出现了新的变化,现行犯罪预防体系面临严峻挑战,未成年人犯罪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从过分强调报复、报应的刑罚功能转变为注重教育、挽救的预防功能;从事后惩治、震慑转变为事前预防、以人为本,需要理论和实践创新。鉴于此,本文试图以人格预防理论,探讨一条有效的途径。从“人格刑法理论”视角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进行探讨,通过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设计我国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旨在探索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新思路,降低犯罪率和社会教育、矫治成本,并为理论和实务部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参考。内容包括: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包括: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成为犯罪低龄化的重要诱因、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犯罪成因为: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我国目前犯罪预防现状为: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要提高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通过净化网络环境和技术创新,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未成年人的人格塑造。家庭环境预防应突出人格预防,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学校德育教育要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要突出健康人格的塑造。社区应优化功能和环境条件,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农村应加强留守儿童犯罪防治,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建立强制监护制度,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的构建新思路是: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犯罪心理,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创造良好环境条件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生物学治疗是未成年人犯罪防治的新路径,人格调查是生物学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应当以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影响较大,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道德思维能力培养是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爱的教育”、“平等教育”和“独立教育”。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有利于及时防治道德偏差,应当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重视体育运动干预的作用,发挥社会团体对不良行为的防治潜能,提升自我预防能力。
苏晴[10](2019)在《基于社会网理论的幼儿园班级同伴交往网络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交劣势对幼儿成长的不良影响被不断证实,幼儿社交劣势地位的改善策略成为研究热点,幼儿同伴交往网络研究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之一,使得学者们以整体性的眼光来思考幼儿的同伴交往问题及社交劣势原因,已有研究虽进一步揭示了幼儿个体交往与群体间相互影响,但缺乏揭示幼儿同伴交往网络对同伴交往影响机制的深入分析。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研究者选用了A园某大班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同伴提名法辅以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进行研究,以整体性的眼光揭示幼儿社交劣势的“真相”。本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初步了解、同伴提名法施测与网络数据分析、观察与访谈补充三个环节对班级幼儿同伴交往网络进行了深入的资料收集。研究发现:相比于个体因素,来自社交网的力量对幼儿社交劣势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这种力量导致班级中除了社交劣势幼儿,还存在部分幼儿具有社交劣势倾向,这是通过单纯的同伴提名数据分析无法发现的;因而对社交劣势幼儿的行为矫正对班级社交状况来说治标不治本,幼儿同伴交往网络的整体改善更能避免交往劣势幼儿的出现;而网络分析指出,个体重要关系和集体斥力是影响幼儿社交劣势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整体网络的改善。继而,研究者对个体重要关系和集体斥力两大影响因素进行本质探讨,发现:个体主要关系的影响实质为双方间的情感支持,集体斥力的影响实质是来自班级同伴的信任,多数班级同伴的不信任就造成了集体斥力。情感支持在具体实践层面表现为爱,爱与信任又延伸为认同、包容,老师和家长在提供认同与包容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据此本研究提出了三条改善策略:观念改变,不以起跑线论终生,这是策略奏效的根本;在此基础上,积极认同,改善依恋关系,即教师与家长应客观评价幼儿、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最后,积极包容,注重班级氛围建设,实践遵循“好朋友”原则、“就事论事”原则、“不一样”原则,营造良好的同伴交往氛围。
二、幼儿攻击性倾向的成因及矫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幼儿攻击性倾向的成因及矫正(论文提纲范文)
(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研究概述 |
(一) 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内涵解析 |
(二)关于幼儿攻击行为的类型探讨 |
(三)关于幼儿攻击行为的理论基础 |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
(一)个体因素 |
1.生理因素 |
2.心理因素 |
(二)家庭因素 |
1.父母个体特征 |
2.亲子关系 |
3.家庭状态 |
(三)社会因素 |
1.幼儿园因素 |
2. 媒体因素 |
3.社区因素 |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策略 |
(一)个体方面 |
1. 信息加工 |
2. 情绪调节 |
3.行为控制 |
(二)家庭方面 |
1.亲子沟通 |
2.家庭氛围 |
3. 教养方式 |
(三)社会方面 |
1.幼儿园干预 |
2. 媒体干预 |
3.社区干预 |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评价 |
(一)理论研究深度和跨度不够 |
1.从内涵界定来看:关注点不全面 |
2. 从类型来看:划分多有重合 |
3. 从理论基础来看:理论基础薄弱 |
(二)应用研究缺乏创新性和借鉴性 |
1.影响因素: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 |
2.干预策略:涉及个体独特性不够 |
五、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展望 |
(一)研究内容:干预策略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视角:多角度综合研究 |
(三)研究主题:均衡研究主题 |
(四)研究方法:寻求新的突破口 |
(五)研究时间:追踪考察幼儿攻击性行为 |
(4)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攻击性行为形成原因 |
(一)先天因素 |
(二)环境因素 |
1. 家庭因素。 |
2. 社会因素。 |
3. 同伴因素。 |
二、攻击性行为矫正策略 |
(一)家园合作,共建幼儿成长环境 |
1. 创设宽松民主的家庭教育环境 |
2. 营造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
3. 提供温馨和谐的同伴交往环境 |
(二)教育引导,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 |
1. 树立榜样,提高认识和思考 |
2. 强化行为,建立自控能力 |
(5)攻击性行为的早期形态、家庭影响及其教育关怀(论文提纲范文)
1 攻击性行为的早期形态 |
1.1 年龄形态 |
1.2 性别形态 |
2 家庭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
2.1 教养风格 |
2.2 夫妻关系 |
2.3 亲子关系 |
2.4 隔代教养 |
3 对攻击性行为的家庭教育对策 |
3.1 建立“管与爱”相融的养育风格 |
3.2 形成和谐友爱的夫妻关系 |
3.3 提升“怡情式”的亲子质量 |
3.4 共建通情达理的隔代互动方式 |
4 结语 |
(6)幼儿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概念研究 |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类型研究 |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矫正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个体生物因素。 |
第二,环境因素。 |
五、幼儿攻击性行为矫正的指导策略研究 |
(一)教师的指导策略研究 |
(二)家长的指导策略研究 |
(三)幼儿园的指导策略研究 |
六、总结与研究展望 |
(7)3-5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幼儿攻击性行为 |
2.1.1 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
2.1.2 攻击性行为的理论基础 |
2.1.3 攻击性行为的测量 |
2.1.4 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
2.2 父母教养方式 |
2.2.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
2.2.2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
2.2.3 父母教养方式的分类 |
2.2.4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
2.3 同伴交往能力 |
2.3.1 同伴交往能力的概念 |
2.3.2 同伴交往能力的意义 |
2.3.3 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 |
2.3.4 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 |
2.4 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 |
2.4.1 .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
2.4.2 攻击性行为与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 |
2.4.3 父母教养方式与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 |
2.4.4 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交往能力三者的关系.. |
3 研究目的与假设 |
3.1 过往研究不足 |
3.2 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假设 |
4 研究方法 |
4.1 被试 |
4.2 研究工具 |
4.2.1 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版) |
4.2.2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
4.2.3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 |
4.3 研究程序 |
5 结果与分析 |
5.1 幼儿攻击性行为、父母教养方式、同伴交往能力的描述性统计 |
5.2 人口学差异检验 |
5.2.1 3-5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人口学差异 |
5.2.2 3-5岁幼儿父母教养方式的人口学差异 |
5.2.3 3-5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人口学差异 |
5.3 攻击性行为、父母教养方式与同伴交往能力的相关分析 |
5.4 同伴交往能力在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行为中的中介作用检验 |
5.4.1 同伴交往能力在溺爱型与攻击性行为中的中介作用检验. |
5.4.2 同伴交往能力在民主型与攻击性行为中的中介作用检验. |
5.4.3 同伴交往能力在放任型与攻击性行为中的中介作用检验. |
5.4.4 同伴交往能力在专制型与攻击性行为中的中介作用检验. |
6 讨论 |
6.1 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
6.2 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
6.3 同伴交往能力的特点 |
6.4 攻击性行为、父母教养方式与同伴交往能力之间的相关性 |
6.5 同伴交往能力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攻击性行为中的中介作用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教育建议 |
7.3 研究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下儿童攻击行为的个案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观察法 |
1.5.3 访谈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攻击行为 |
2.1.2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
2.2 理论依据 |
2.2.1 依恋理论 |
2.2.2 社会支持理论 |
2.2.3 优势视角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关于攻击行为的研究 |
2.3.2 关于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 |
2.3.3 关于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介入儿童攻击行为的实务过程 |
3.1 个案背景 |
3.1.1 个案的来源 |
3.1.2 案主概况 |
3.2 案主问题的诊断 |
3.2.1 心理动态诊断 |
3.2.2 缘由诊断 |
3.2.3 分类诊断 |
3.3 案主需求评估 |
3.4 个案介入目标与服务计划 |
3.4.1 服务目标 |
3.4.2 服务计划 |
3.5 服务计划的实施过程 |
3.5.1 观察接触,建立专业关系 |
3.5.2 进行直接治疗,促成案主发生改变 |
3.5.3 采用间接治疗,完善案主社会支持系统 |
3.5.4 巩固介入成效,做好结案准备 |
3.6 个案服务评估 |
3.6.1 过程评估 |
3.6.2 成效评估 |
3.7 结案 |
3.7.1 结案原因 |
3.7.2 结案的处理 |
3.7.3 跟进情况 |
第4章 结论与反思 |
4.1 研究结论 |
4.2 研究反思 |
第5章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实证分析法 |
二、图表综合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文献分析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人格刑法理论 |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界定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人格刑法相关理论 |
一、人格概述 |
二、犯罪人格的一般理论 |
三、人格刑法理论 |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人格刑法理论 |
一、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刑事政策 |
二、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实现刑法的公正性 |
三、刑法人格化有利于评估人身危险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 |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 |
一、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影响较大 |
二、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 |
三、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 |
四、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 |
五、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 |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 |
一、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 |
二、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 |
三、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 |
四、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 |
五、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 |
六、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 |
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 |
第三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现状 |
一、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
二、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 |
三、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 |
四、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 |
五、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 |
六、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 |
七、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借鉴 |
第一节 美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美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与基本理念 |
二、美国的“转向处遇”制度 |
三、美国的“零容忍政策”和“恢复性政策” |
四、美国的“圆桌谈话” |
第二节 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立法概况 |
二、日本的“非行少年程序” |
三、日本的“家庭裁判所” |
四、日本的“少年司法体系”和司法理念变迁 |
第三节 英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英国的“国家亲权主义”制度 |
二、英国的儿童福利保护 |
三、英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
第四节 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模式 |
二、意大利的“‘帮助身边的人’核心计划” |
三、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教育和矫治 |
第五节 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刑事政策 |
二、韩国的“保护处遇制度” |
第六节 德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德国的少年儿童立法概况 |
二、德国的“社会调查制度” |
第七节 国外共性的经验与借鉴 |
一、重视通过立法手段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
二、重视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教育和矫治作用 |
三、重视家庭环境预防和学校环境预防的作用 |
四、重视心理预防和避免标签效应 |
五、坚持“最大化保护未成年人”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 |
第一节 加强网络环境预防 |
一、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 |
二、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人格塑造 |
三、提升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 |
第二节 优化家庭环境预防 |
一、家庭环境预防应当突出人格预防 |
二、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 |
三、围绕人格预防加强亲职教育 |
四、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
第三节 创新学校德育教育 |
一、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 |
二、学校德育教育应当突出健康人格塑造 |
三、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体系 |
四、德育教育的成败应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 |
第四节 提升社区功能和综合防治能力 |
一、优化社区功能与环境条件 |
二、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 |
三、社区防治应结合专门学校的改革进行 |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社区帮教工作 |
第五节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防治 |
一、加强农民工就业政策调整 |
二、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
三、改善农村学校教育环境 |
四、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强制监护制度 |
五、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 |
六、整合社会资源与加强综合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之构建 |
第一节 人格预防的重点在于心理预防 |
一、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形成犯罪心理 |
二、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 |
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
四、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 |
五、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条件 |
第二节 犯罪人格的生物预防 |
一、犯罪人格的生物因素分析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生物性原理 |
三、生物学治疗创新预防新思路 |
四、人格调查应作为生物学治疗的前提 |
五、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 |
第三节 实践以道德思维为导向的人格预防 |
一、道德思维概述 |
二、神经学视域下的道德思维干预 |
三、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的影响 |
四、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 |
五、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应作为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 |
六、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三种教育 |
第四节 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 |
一、犯罪思想道德监测的内涵和原则 |
二、监测犯罪思想道德的指标体系 |
三、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的具体实践 |
第五节 加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防治 |
一、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概述 |
二、未成年人不良行为防治的理论基础 |
三、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基于社会网理论的幼儿园班级同伴交往网络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问题提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社会网理论”概念界定 |
二、“同伴交往网络”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关于“幼儿同伴交往影响因素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一、幼儿个体对群体交往的影响 |
二、关于幼儿群体对个体交往影响的研究 |
三、关于教师行为对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 |
第三节 关于“幼儿同伴交往网络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一、针对研究成果的述评 |
二、针对研究方法的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过程及方法 |
第一节 阶段一:参与式观察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二、观察内容 |
第二节 阶段二:同伴提名法的研究 |
一、同伴提名法的概念 |
二、同伴提名法的适切性分析 |
三、基于社会网理论的同伴提名法修订 |
第三节 阶段三:观察与访谈研究 |
一、针对班级幼儿的观察与访谈 |
二、针对幼儿园老师的观察与访谈 |
第四章 幼儿班级同伴交往网数据整理及分析 |
第一节 幼儿班级同伴交往网中的幼儿个体状况分析 |
一、同伴交往网络中个体的社交类型 |
二、同伴交往网络中个体个体的结构位置 |
第二节 幼儿班级同伴交往网中的关系状况分析 |
一、同伴交往网络中的朋友关系 |
二、同伴交往网络中的排斥关系 |
第三节 幼儿班级同伴交往网中的小团体状况分析 |
一、同伴交往网络中由强连带形成的小团体 |
二、同伴交往网络中相互影响的两个受欢迎小团体 |
第四节 幼儿班级同伴交往网中的群体状况分析 |
一、同伴交往网络的集体社会网结构 |
二、同伴交往网络中的集体场力作用 |
第五节 数据结果整合分析 |
一、数据分析的重要结论 |
二、深入研究方向的探索 |
第五章 影响因素之一:个体重要关系 |
第一节 现象之一:朋友概念认识与交友行为差异 |
一、安全型幼儿的特点与表现 |
二、抗拒型幼儿的特点与表现 |
三、回避型幼儿的特点与表现 |
第二节 现象之二:人以群分的社交态势 |
一、班级同伴交往网络中的“结构洞”效应 |
二、社交上的习得性无助现象 |
第三节 个体重要关系之实质影响:情感支持 |
一、关系之实质:情感联系 |
二、情感联系对社交劣势的影响:情感支持 |
第六章 影响因素之二:集体斥力 |
第一节 现象之一:对规则破坏者的“惩罚” |
一、感受激烈与习以为常 |
二、惩罚规则破坏者的原因 |
三、“惩罚”与排斥场力 |
第二节 现象之二:班级的“舆论压力” |
一、来自核心圈的“舆论压力” |
二、小团体中的分崩离析 |
第三节 斥力影响之实质:信任 |
一、老师与社交劣势幼儿间的信任缺乏 |
二、幼儿同伴间的信任缺乏 |
第七章 同伴交往网络的改善策略 |
第一节 观念改变:不以起跑线论终生 |
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
二、观念改变实为本 |
第二节 积极认同:改善依恋关系 |
一、客观评价建立自我认同感 |
二、发现闪光点,激发幼儿自信心 |
第三节 积极包容:注重班级氛围建设 |
一、“好朋友”原则 |
二、“就事论事”原则 |
三、“不一样”原则 |
后记 |
附录 |
附录1 观察记录表范例 |
附录2 针对幼儿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针对老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4 同伴提名结果详表 |
附录5 消极提名原因详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图表索引 |
案例索引 |
个人简历 |
四、幼儿攻击性倾向的成因及矫正(论文参考文献)
- [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综述[J]. 徐东,唐苗苗,夏巍.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1(06)
- [2]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建议[D]. 张小琼.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3]中班幼儿对同伴攻击性行为的归因及应对策略研究[D]. 杜莹.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J]. 陈兰兰.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03)
- [5]攻击性行为的早期形态、家庭影响及其教育关怀[J]. 张天羽,武旭晌,潘雪宁,张向葵.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02)
- [6]幼儿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J]. 胥婕. 教育观察, 2020(32)
- [7]3-5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D]. 费媛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下儿童攻击行为的个案介入研究[D]. 朱美学.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9]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D]. 张锋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10]基于社会网理论的幼儿园班级同伴交往网络个案研究[D]. 苏晴.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