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8xC196MC/MD单片机的EPA和PTS实现串行通讯(论文文献综述)
苏浩[1](2018)在《光伏—储能系统信息传递与优化运行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储能是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为满足电力系统对于大容量储能的需要,将储能单体经串、并联形成多个储能单元,借助换流器并联接入电网,成为当前技术条件下最有效的扩容方式之一。在各种储能技术中,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因兼有功率密度大、能量密度高的双重属性,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目前针对混合储能系统运行策略的研究,多集中于不同类型储能介质的协调配合层面,对于大容量配置下多组储能单元之间运行方式的研究尚不足,对储能系统运行经济性建模优化的关注度仍不够。因此,从储能单元层面研究混合储能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1)设计了一种新型模块化混合储能集成架构,提出“分散自治、集中协调”的层级能量管理策略,应用于维持储能接入点直流电压稳定的场景。首先基于“事件驱动”的触发方式,推导出一种根据电压偏差快速计算微网功率缺额的方法。进而借助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摊”的思想,建立考虑“能者多劳”出力原则的混合储能模块间运行经济性优化模型。最后根据模块内各储能单元“充放电优先级动态调整”机制,完成功率缺额在各储能单元间的合理分配。2)针对按储能介质分组的集成架构,提出一种“集中控制、分层优化”的双层在线能量管理策略,应用于混合储能系统参与电网功率调度的场景。其中,中心分配层利用改进的离散化一阶低通滤波算法,实现调度功率的高、低频分解,分别作为超级电容、电池的功率给定值。考虑到电池功率爬升限制以及电池、超级电容充放电状态匹配问题,增加状态识别和充放电干预环节,对滤波结果进行修正。局部分配层深入分析了电池、超级电容的实际运行特点,分别建立电池组“多方案协调”综合分配模型和超级电容组“荷电状态一致化”模型,完成功率在储能介质内各单元之间的合理分配。3)设计了用于混合储能系统优化运行的数据传输方案,并搭建相应的信息传递软硬件仿真系统。方案整体采用异步发送、接收方式实现能量管理平台(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信息交互。其中能量管理平台基于.NET Framework 4.0环境开发,界面友好,并具有基本的远程操控功能;下位机芯片选用80C196MC单片机,借助汇编语言实现运行数据的上传和功率优化指令的接收。
梁文洁[2](2013)在《基于80C196MC的全位置自动焊接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管道管网纵横交错,不断输送着石油、天然气、水等资源,可谓工业的动脉,而管道焊接是管道铺设的关键。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管道的使用寿命,传统的管道焊接,一般采用焊条电弧焊,通过手工焊接完成,对于大口径管子焊接时,需要的工人多,焊接速度较慢,焊接质量相对低,焊接成本高。因此,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针对压力管道焊接的需要,开发适用于管道的全位置自动焊接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该控制系统选用80C196MC单片机为控制器,通过单片机基本配置单元和扩展电路,采用串行通讯接口,进行焊接电源的控制设计和PWM功率驱动接口设计。以直流伺服电动机为驱动电机,通过单片机控制,实现焊接小车的平稳行走和焊枪的摆动调整。本文对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部分进行设计,并进行计算机仿真和测试。仿真测试结果证明该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参数正确,实现了最初的设计目的。通过单片机实现电机的启停控制和焊接速度控制,并且对电弧电压和电流进行控制,利用数据转换通道和I/O口,将采集到的信号输送给单片机,再由单片机输出信号来控制焊接过程。通过传感器实现焊接状态的反馈,完成焊接程序的控制和焊接状态的显示等功能。上位机和控制箱构成焊接的控制系统,利用串口通讯,上位机将焊接参数和控制程序输送到下位机,完成动作控制和焊接模式转换。设计直流电机速度PID调节程序,通过PWM改变有效电压实现对转速的控制。并且进行了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设计,人机界面保证用户对焊接过程的实时控制。根据焊接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手持遥控盒及时修改焊接参数,控制灵活,操作方便。通过单片机控制显示屏,操作人员可以对焊接过程中的电弧电压、焊接电流和小车速度做到及时掌控。最后,利用计算机对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仿真,通过对比实测PWM波和理论计算,可知结果基本吻合,完全可以实现电机的正常运行及反馈控制,达到了该论文预期的目标。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运行可靠,具有可移植性,能实现对焊接小车的行走控制和对焊枪的摆动调节控制,而且在焊接过程中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对焊接参数进行及时修改,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显示屏对焊接状态做到实时掌握,操作灵活、方便,符合焊接的工艺要求,并且能高效率的完成管道全位置焊接,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刘素丽[3](2007)在《基于EPA和PTS的8XC196MC/MD的串行通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唐华,杨新志[4](2007)在《基于80C196MC的执行机构以太网通信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对以太网在执行机构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作了实践性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执行机构以太网控制系统的概况,并根据其通信特点制订出简明、实用的通信协议。然后以80C196MC作为执行机构控制单元,介绍了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实现和上层控制软件的设计。最后,在实际设备上做了通信试验,结果表明此系统完全可行。研究结果表明:以太网可以成功地运用于执行机构的集中管理控制,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控制方式。
张立辉[5](2007)在《模糊控制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当前,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能源的紧张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供水问题更是关系着国计民生,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在供水系统中水泵的电耗往往能占制水成本的60%以上,在我国每年水泵的电能消耗占电能总耗的21%以上,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对水泵运行进行技术改造,可节电20%~50%。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集中,加之生活个性化的发展,使得城市供水系统的负荷变化很大。近年来在恒压供水系统中引入了变频调速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生活用水供水系统中存在的电能、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文描述了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利用了十六位高性能单片机80C196MC与智能功率模块IPM对供水系统的电机进行变频调速控制,并在此供水系统中采用了智能模糊控制方法,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模糊控制形成闭环,由变频调节水泵的转速,从而克服了传统的恒压供水系统可靠性差、压力不稳等缺点,更加有利于系统的节能,为城市供水系统提供了一种更加合理更加经济的实现方法。
李娜,邵利敏,赵秋霞,郭燕霞[6](2006)在《基于16位单片机的逆变电源系统的设计》文中指出介绍了一种以8XC196MC为内核的逆变电源系统。其逆变控制系统实现了全数字操作。逆变部分的SPWM控制脉冲波形完全由8XC196MC单片机生成,使用IR2130实现对功率管的驱动和保护,频率电压可由数码管显示,可用串口与上位机进行通讯.该系统硬件电路简单,器件减少,结构紧凑,性价比高。经试验表明:逆变电源输出波形失真小,动态特性好,可靠性高。
李月朋[7](2006)在《智能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频电源已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感应加热工业中尤为突出。由于中频感应加热技术中电流的集肤效应,加热电流集中在被加热工件的表面,从而使工件的表面得到相应的强化,满足了各种特殊的需要。 晶闸管中频感应电源是一种由大功率晶闸管元件组成的静止式电源,它将工频三相电源经整流、逆变转换成单相中频交流输出,应用于感应加热。由于它具有结构简单、电效率高、使用方便等优点,因而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的中频感应加热电源多采用分立元件控制,有通用性差、起动装置繁琐、功率调节有限、控制系统复杂等缺点。并且在运行中由于采用模拟控制,加热工件的温度不易调节。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80C196MC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的控制方案,采用扫频式零压软启动来解决中频感应加热电源启动困难的问题;解决了实际应用中频率跟踪难的问题;实行故障的自动化处理;实现了较好的人机接口,便于与工控机的通信,适宜于大规模工业环境中全面计算机控制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了中频感应加热的智能化。
孙佐[8](2005)在《基于8XC196单片机的EPA和PTS实现伺服电机控制》文中研究表明在工厂自动化、工业控制和机器人等领域,广泛使用伺服电机控制系统。文章分析了其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的实现,着重阐述了利用80C196KR单片机的EPA组件和PTS功能,实现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位置和速度检测与控制。采用8XC196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的数字伺服系统不仅有体积小、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等优点,而且在性能上大大优于模拟伺服系统,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
陈成全[9](2005)在《基于单片机的全位置自动焊接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管道焊接施工技术中,全位置自动焊接技术以其高效率、高质量的优点成为现代焊接技术发展的方向,进行全位置自动焊接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工程意义和经济意义。 本文研究了一种全新的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机的结构、控制设计方案,并对自动化焊接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对全位置自动焊接控制系统提出详细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该控制系统不但具有快速、准确、可靠、多功能化的特点,而且性价比高。设计对系统所要求的调速、显示功能基本都实现了软、硬件的成功调试,并成功应用于现场。通过本文所做的工作,为单片机在焊接控制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新的参考。 自动焊接控制系统的硬件内核采用80C196MC+PSD813解决方案,串口通讯采用16C550,研究设计了A/D和D/A接口、电机功率驱动接口、开关量输入接口等基本控制电路,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过程,并成功地应用于系统。 论文最后论述了电磁干扰的原理,并针对焊接系统提出了有效的抗干扰措施。
王哲[10](2004)在《8XC196单片机集成开发环境的研制》文中认为单片机在工业上应用相当广泛。单片机集成开发环境(IDE)是开发单片机应用系统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良的工具装备,是搞研发成功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大陆尚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片机集成开发环境。IDE主要由世界几大专门面向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公司提供:德国的Keil、荷兰的Tasking,美国的Franklin,台湾的IAR等等。其中Keil的产品μVision2和Tasking的产品EDE品质尤为出众,知名度颇高。研究它们的设计原理和各自的优缺点,开发自己的IDE,成为摆在国内计算机界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单片机开发系统是开发单片机控制器的关键系统,目前都有专门的开发商发展这种开发系统。这些开发系统大多集中在主流单片机上。在国内往往厂家只生产主流单片机的仿真器,而非主流单片机的仿真器则很难找到,特别是高档单片机几乎是一个空白。国外厂家有种类繁多的开发系统,但价格都比较高;开发系统所覆盖种类虽比较多,但也需要更换价格昂贵的仿真插座。所以选择单片机芯片会受到很大限制。实际中应根据不同的应用选用不同的单片机,这样才能使单片机软硬件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但由于开发系统的限制,迫使用户采用同一种类的单片机,使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应用,所以迫切需要研制用户自己的开发系统。虽然8位单片机是目前用的最广的单片机,但是在一些比较复杂的系统中,它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不得不让位于16位单片机。MCS-96系列16位单片机特别适用于各类测量和控制系统,如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伺服系统(随动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变频调速电机控制系统等。还适用于一般的信号处理系统和高级智能仪器,以及高性能的计算机外部设备控制器和办公自动化设备控制器。这些设备通常要求实时处理、实时控制。 <WP=3>全文共分4章:第一章介绍了MCS-96系列单片机产品概貌第二章简单介绍了单片机开发系统的构成。着重介绍了单片机集成开发环境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章系统地叙述了笔者自己的单片机集成开发环境uBuilder的软件实现。微软的Visual Studio 6.0 集成了Visual C++、Visual Basic、Visual FoxPro等编程工具。其中,Visual Basic(VB)具有可视化,使用简单,扩展容易等特点,已成为工程界流行的编程工具。VB上手快,易学易用,特别适合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中小型应用程序。因此,笔者选用了VB作为开发工具。本软件的一个特色是具有源代码自动生成功能。它采用可视化编程的方法,让用户逐个屏幕地选择菜单、配置各种参数,然后模块就可以根据这些选项自动地生成C语言或汇编语言源代码。用户可以直接将这些生成的代码拷贝到自己的应用程序中,这就大大减少了学习微控制器的时间和开发时间。自动生成的代码都带有注释,便于用于理解。同时它是作为函数独立存在的,便于维护和代码重用。第四章提出了一些未来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对集成开发环境的发展方向做出了一些展望。
二、利用8xC196MC/MD单片机的EPA和PTS实现串行通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8xC196MC/MD单片机的EPA和PTS实现串行通讯(论文提纲范文)
(1)光伏—储能系统信息传递与优化运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主要储能技术 |
1.2.1 各种单一储能技术 |
1.2.2 混合储能技术 |
1.2.3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
1.3 储能系统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1.3.1 单一介质储能系统 |
1.3.2 混合储能系统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独立光伏微网中混合储能系统能量管理策略 |
2.1 引言 |
2.2 混合储能系统模块化集成架构 |
2.3 微网功率缺额动态补偿计算 |
2.4 功率分配全局优化模型 |
2.4.1 “能者多劳”功率分配 |
2.4.2 约束条件 |
2.4.3 目标函数 |
2.4.4 模型分析与求解 |
2.5 局部控制方法和分配策略 |
2.6 算例分析 |
2.6.1 模型检验 |
2.6.2 对比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支撑光伏调度的混合储能系统能量管理策略 |
3.1 引言 |
3.2 混合储能系统经典集成架构 |
3.3 储能组间协调运行策略 |
3.3.1 一阶低通滤波功率分配 |
3.3.2 功率分配结果的修正 |
3.4 电池组多方案协调综合分配策略 |
3.4.1 多方案协调综合分配策略 |
3.4.2 电池组经济分配模型 |
3.5 超级电容组SOC一致化分配策略 |
3.5.1 目标函数 |
3.5.2 约束条件 |
3.6 策略分析及算法求解 |
3.7 算例分析 |
3.7.1 中心分配层结果 |
3.7.2 局部分配层结果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储能系统数据通信方案设计 |
4.1 引言 |
4.2 方案总体概述 |
4.3 下位机软、硬件设计 |
4.3.1 80C 196MC单片机及控制电路 |
4.3.2 开发工具与编程语言 |
4.3.3 下位机异步发送/接收程序设计 |
4.4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4.1 光储系统能量管理平台 |
4.4.2 上位机异步接收/发送程序设计 |
4.5 系统调试及实验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2)基于80C196MC的全位置自动焊接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焊接自动化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2 全位置自动焊接系统构成 |
2.1 机械系统 |
2.2 焊接电源 |
2.3 控制系统 |
3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基本配置单元 |
3.1.1 复位电路 |
3.1.2 振荡器电路 |
3.2 系统的扩展 |
3.2.1 程序存储器扩展 |
3.2.2 数据存储器扩展 |
3.2.3 I/O单元扩展 |
3.3 串行通讯设计 |
3.3.1 接口电路 |
3.3.2 总线标准 |
3.3.3 通讯协议 |
3.3.4 系统的通讯过程 |
3.4 焊接电源控制设计 |
3.4.1 启动控制电路 |
3.4.2 电流检测电路 |
3.5 数据转换电路的设计 |
3.5.1 A/D接口电路 |
3.5.2 D/A接口电路 |
3.6 电机控制设计 |
3.6.1 电机的调速系统 |
3.6.2 PWM驱动接口设计 |
3.6.3 光电脉冲测速设计 |
3.7 控制系统的硬件抗干扰设计 |
3.7.1 时钟电路配置 |
3.7.2 复位电路的设计 |
3.7.3 存储器布线设计 |
4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PID控制调节 |
4.1.1 PID算法设计 |
4.1.2 采样周期的选择及PID参数的整定 |
4.1.3 PWM输出程序 |
4.1.4 WFG输出程序 |
4.2 焊接控制主程序 |
4.3 电机测速程序 |
4.4 A/D中断处理程序 |
4.5 软件抗干扰设计 |
4.5.1 开关量I/O抗干扰设计 |
4.5.2 指令冗余技术 |
4.5.3 软件陷阱技术 |
4.5.4 “看门狗”技术 |
5 计算机仿真及结果分析 |
5.1 电机控制电路仿真 |
5.2 复位电路仿真 |
5.3 反馈电路仿真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EPA和PTS的8XC196MC/MD的串行通信(论文提纲范文)
1 EPA和PTS概述[1-2] |
1.1 EPA及其工作原理 |
1.2 PTS及其工作原理 |
2 利用EPA和PTS实现串行通信[2-3] |
2.1 基本思想 |
2.2 应用实例及具体实现 |
2.2.1 建立并定位控制块 |
2.2.2 发送初始化及PTS中断子程序 |
2.2.3 在主程序中调用初始化子程序void main ( void ) { |
结 语 |
(4)基于80C196MC的执行机构以太网通信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执行机构以太网控制系统 |
2 通信协议制订 |
2.1 设备型号查询命令 |
2.2 设备参数设置命令 |
2.3 设备运行命令 |
3 80C196MC串行通信和底层通信实现 |
3.1 80C196MC简介 |
3.2 硬件实现和程序框图 |
4 上层控制软件设计 |
① 对于不同型号的执行机构要有不同的操作界面。 |
② 要注意控制的优先级。 |
③ 命令发送不要太频繁。 |
5 结束语 |
(5)模糊控制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产生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发展 |
1.3 模糊控制技术及其在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变频调速原理 |
2.1 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 |
2.2 交流调速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技术 |
第三章 模糊控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3.1 模糊控制原理 |
3.2 模糊控制器 |
3.3 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四章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1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构成 |
4.2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控制流程 |
4.3 系统框图 |
4.4 恒压供水系统各信号的检测和处理电路 |
4.5 变频逆变电路 |
第五章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软件设计 |
5.1 模糊控制的实现 |
5.2 用80C196MC 的波形发生器实现正弦脉宽调制 |
5.3 控制电路服务程序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6)基于16位单片机的逆变电源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电源系统的基本原理 |
3 系统硬件设计 |
3.1 SPWM波形产生电路 |
3.2 驱动与保护电路 |
3.3 显示与通信接口 |
4 系统软件设计 |
4.1 初始化 |
4.2 频率调节和输出电压调节 |
4.3 对外串行接口程序 |
5 实验分析 |
6 结论 |
(7)智能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感应加热技术 |
2.1 感应加热的原理及特点 |
2.2 感应加热设备 |
2.3 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3 中频电源原理 |
3.1 整流电路原理 |
3.2 逆变电路原理 |
4 主要元器件选择 |
4.1 主电路开关器件的选择及其特性 |
4.2 控制电路芯片的选择 |
5 实验样机的整机设计 |
5.1 硬件设计 |
5.2 软件设计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总结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8)基于8XC196单片机的EPA和PTS实现伺服电机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伺服电机控制器的硬件结构 |
1.1 80C196KR单片机 |
1.2 位置和速度检测 |
1.3 PWM波输出及直流伺服电机驱动 |
1.4 电流限幅电路 |
2 EPA和PTS概念 |
2.1 EPA功能及有关概念 |
2.2 PTS的概念及类型 |
3 软件设计 |
4 结论 |
(9)基于单片机的全位置自动焊接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在国内外产生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全位置自动焊接系统简介 |
2.1 全位置自动焊接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1 机械系统 |
2.1.2 焊接电源 |
2.1.3 自动焊接控制系统 |
2.2 全位置自动焊接系统的用途及特点 |
2.3 全位置自动焊接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 |
第3章 控制电机选择及调速系统方案设计 |
3.1 控制电机的选型 |
3.2 调速系统方案的选定 |
3.2.1 伺服系统 |
3.2.2 转速的检测 |
3.2.3 直流调速系统 |
3.3 数字PID控制器 |
3.3.1 模拟PID调节器 |
3.3.2 数字PID调节器 |
第4章 系统硬件构成与接口设计 |
4.1 硬件系统设计原则 |
4.2 硬件电路的总体设计 |
4.3 微控制器单元 |
4.3.1 事件处理器阵列EPA |
4.3.2 波形发生器WFG |
4.3.3 外设事务服务器PTS |
4.4 系统的扩展 |
4.4.1 程序存储器扩展 |
4.4.2 数据存储器扩展 |
4.4.3 输入输出单元扩展 |
4.5 基本配置单元 |
4.5.1 复位电路 |
4.5.2 振荡器电路 |
4.6 串行通讯设计 |
4.6.1 接口电路 |
4.6.2 总线标准 |
4.6.3 通讯协议 |
4.6.4 工作原理 |
4.7 焊接电源控制接口设计 |
4.7.1 启动控制电路 |
4.7.2 电流检测电路 |
4.7.3 A/D接口电路 |
4.7.4 D/A接口电路 |
4.8 电机控制接口设计 |
4.8.1 PWM功率驱动接口设计 |
4.8.2 光电脉冲测速设计 |
第5章 系统抗干扰设计 |
5.1 干扰的产生机理 |
5.2 硬件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
5.2.1 电源干扰及抗干扰设计 |
5.2.2 通道干扰及抗干扰设计 |
5.2.3 空间干扰及抗干扰设计 |
5.2.4 印刷电路板的抗干扰设计 |
5.3 软件的抗干扰设计 |
5.3.1 开关量输入/输出的软件抗干扰设计 |
5.3.2 指令冗余 |
5.3.3 软件陷阱 |
5.3.4 程序运行监视系统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8XC196单片机集成开发环境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前 言 |
第1章 8XC196单片机简介 |
1.1 从51到 |
1.2 MCS-96系列单片机产品概貌 |
1.3 关于本论文的一些说明 |
第2章 开发系统总体结构 |
2.1 开发系统软件实现方案 |
2.1.1 单片机程序的建立 |
2.1.2 单片机程序的调试 |
2.2 开发系统硬件实现方案 |
2.2.1 单片机仿真器的硬件系统 |
2.2.2 仿真器与上位机的通讯 |
第3章 集成开发环境uBuilder软件实现 |
3.1 软件总体框架及其文件管理模块 |
3.1.1 工作区功能的实现 |
3.1.2 文件编辑功能的实现 |
3.2 建立过程模块 |
3.3 代码调试模块 |
3.4 源代码自动生成模块 |
3.5 系统设置模块 |
3.5.1 编辑环境设置 |
3.5.2 目标配置 |
3.6 帮助模块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结束语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利用8xC196MC/MD单片机的EPA和PTS实现串行通讯(论文参考文献)
- [1]光伏—储能系统信息传递与优化运行方法研究[D]. 苏浩.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2]基于80C196MC的全位置自动焊接控制系统的研究[D]. 梁文洁.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8)
- [3]基于EPA和PTS的8XC196MC/MD的串行通信[J]. 刘素丽.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07(07)
- [4]基于80C196MC的执行机构以太网通信设计[J]. 唐华,杨新志. 自动化仪表, 2007(06)
- [5]模糊控制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张立辉. 吉林大学, 2007(03)
- [6]基于16位单片机的逆变电源系统的设计[J]. 李娜,邵利敏,赵秋霞,郭燕霞. 微计算机信息, 2006(32)
- [7]智能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制[D]. 李月朋. 山东科技大学, 2006(02)
- [8]基于8XC196单片机的EPA和PTS实现伺服电机控制[J]. 孙佐.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5(05)
- [9]基于单片机的全位置自动焊接控制系统的研究[D]. 陈成全. 西南交通大学, 2005(06)
- [10]8XC196单片机集成开发环境的研制[D]. 王哲. 新疆大学, 2004(04)
标签:单片机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论文; 变频调速电机论文; 单片机复位电路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