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膨化颗粒饵料的生产工艺

牛蛙膨化颗粒饵料的生产工艺

一、牛蛙膨化颗粒饵料生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成艳波[1](2016)在《小麦蛋白在赤点石斑鱼幼鱼膨化饲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对一种新兴优质饲用植物蛋白源在赤点石斑鱼幼鱼膨化饲料中的有效性进行评估。该混合型小麦蛋白(GWT),是谷朊粉、低筋面粉和牛磺酸以77.5%、20.5%和2.0%的比例混合而成。实验配制了8种等氮等能膨化饲料(粗蛋白含量44.1~45.6%,总能21.5~22.0 MJ kg-1),其中对照组饲料(V0)以优质低温干燥鱼粉(LT-FM,20.0%)和大豆浓缩蛋白(SPC,21.4%)为主要蛋白源,3种实验饲料(VF1、VF2和VF3)用GWT分别替代V0饲料中1/3,2/3和100%LT-FM(替代比例以蛋白质计,下同);另3组实验饲料(VS1、VS2和VS3)用GWT分别替代V0饲料中1/3,2/3和100%SPC;另设一组实验饲料VFS,用GWT替代对V0饲料中50%的LT-FM和50%SPC。每种饲料投喂三个平行缸的赤点石斑幼鱼(初始体重9.55±0.03 g,每缸50尾)。56天的饲养实验(室内循环水系统,进水速度8-9 L/min、平均水温27.9℃、盐度25 ppt、溶氧6.0 mg/L以及13 h日光灯光照/天)中无实验鱼死亡。实验结果表明:用GWT从0-100%逐渐替代石斑鱼实用饲料中的LT-FM:(1)前半程(0-28天),不同替代水平处理对实验鱼摄食、生长及饲料系数均无显着性影响(P>0.05);(2)全程(0-56天),实验鱼摄食、增重、蛋白质储积率、肝脏SOD活性呈线性增长(P<0.05),饲料系数呈线性下降(P<0.05),100%LT-FM替代组有最大增重(24.1 g/尾)和最小饲料系数(1.03);各替代水平对石斑鱼鱼体化学组成(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肝体比、肥满度、血清化学组成(TP、TG、TC和GLU)、血清SOD活性和肝脏中MDA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用GWT从0-100%逐渐替代石斑鱼实用饲料中的SPC:(1)前半程(0-28天),不同替代水平处理对实验鱼摄食、生长和饲料系数均无显着性影响(P>0.05);(2)全程(0-56天):实验鱼的摄食、增重和能量储积率呈二次曲线型增长(P<0.05),饲料系数呈现二次曲线下降趋势(P<0.05),2/3SPC替代组有最大增重(23.6 g/尾)和最小饲料系数(1.07);各替代水平对石斑鱼鱼体化学组成(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肝体比、肥满度、血清化学组成(TP、TG、TC和GLU)、和血清SOD活性无显着影响(P>0.05);从0-100%逐渐替代石斑鱼实用饲料中的SPC,石斑鱼肝脏SOD活性显着下降(P<0.05),但肝脏中MDA含量无显着性变化(P>0.05)。用GWT一同替代50%的鱼粉及50%的SPC:前半程(0-28天),石斑鱼摄食量和饲料系数无显着性变化,而增重显着增加(增重13.4±0.5 g/尾);全程(0-56天),石斑鱼摄食量和增重均有显着增加(P<0.05),饲料系数、体化学组成(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蛋白质及能量储积率、肝体比、肥满度、血清化学组成(TP、TG、TC和GLU)、和血清SOD活性无显着性变化(P>0.05);肝脏SOD活性显着提高((P<0.05)和MDA含量显着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谷朊粉是一种可在赤点石斑鱼幼鱼膨化饲料中使用的优质植物性蛋白源。使用混合型小麦蛋白可替代石斑鱼实用饲料中全部的优质低温干燥鱼粉,且不会引起生长、饲料利用、鱼体化学组成、血液化学成分组成和肝脏等的负面变化。使用混合型小麦蛋白可将石斑鱼实用饲料中的大豆浓缩蛋白水平从21.4%降低至7.1%,仍有较好的生长表现、高的饲料利用率,且不会对鱼体化学组成、血液化学成分组成和对脏体造成负面影响。

方卫东[2](2016)在《饲料中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牛蛙Rana(Lithobates)catesbeiana为实验对象,研究豆粕替代饲料中不同比例的鱼粉对牛蛙的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力、肝脏生化指标以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分别以豆粕替代0%、20%、40%、60%、80%和100%的鱼粉配制出6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D1、D2、D3、D4、D5和D6),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只牛蛙,每天饱食投喂2次,实验周期为60 d。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生长性能和体组成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大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牛蛙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累积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饲料系数则呈相反趋势。其中,D6组牛蛙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累积率显着低于其他各实验组(P<0.05),而饲料系数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实验各组间牛蛙摄食率、成活率、肝体指数和脏体指数皆无显着差异(P>0.05)。大豆粕替代鱼粉对实验各组牛蛙后腿指数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大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牛蛙后腿指数呈下降的趋势。实验各组牛蛙后腿肌肉成分无显着差异(P>0.05),而D5和D6组牛蛙全体蛋白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D6组牛蛙全体脂肪显着低于D1组(P<0.05)。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全体和后腿肌肉氨基酸组成皆无显着影响(P>0.05)。2.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肠道消化酶活力及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肠道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力及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大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蛋白酶活力呈下降趋势,淀粉酶活力呈上升趋势,脂肪酶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D5和D6组蛋白酶活力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D6组淀粉酶显着高于D1组(P<0.05),D4和D5组脂肪酶活力显着高于D1、D2和D3组(P<0.05)。随着大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牛蛙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呈下降趋势,过氧化氢酶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D1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着高于D5和D6组(P<0.05),D4组过氧化氢酶活力显着高于D6组(P<0.05)。实验各组牛蛙肝脏丙二醛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3.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豆粕替代鱼粉不高于80%对牛蛙肠道组织结构无显着影响(P>0.05),肠道组织结构正常,肠壁较厚,结构完整性较好,小肠绒毛较密且发达,有较多的杯状细胞。当豆粕100%替代鱼粉时,牛蛙的肠道壁明显变薄,小肠绒毛稀疏且较短,肠道的组织结构不完整。

倪伟锋,胡红浪,朱健祥[3](2012)在《浅述膨化水产饵料》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水产配合饵料的研究和生产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饵料工业研发能力的增强,饵料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加上国外先进饵料加工设备及生产工艺的引进,膨化水产饵料异军突起,以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青睐,大有取代传统颗粒饵

蒋高中[4](2008)在《20世纪中国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淡水养殖历史悠久,根据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证明我国早在殷商末年就开始养殖鱼类。至秦汉时期,我国已有淡水养殖专书面世,淡水鱼的养殖已从小型水体的池塘发展到大型水体的湖泊。隋唐时期,我国淡水养殖鱼的种类增加,除养殖鲤鱼外,传统“四大家鱼”——“草、青、鲢、鳙”均在这一时期出现。宋元明清时期,我国淡水养殖技术进一步发展,为我国近现代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904年,愤于“中国渔政久失,士大夫不知海权”的近代资本家张謇,力举商部组织渔业公司,拉开我国近现代海洋捕捞和淡水养殖业发展的帷幕。不过,由于解放前长期的军阀混战、国内战争频繁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严重影响我国近代淡水养殖事业及其养殖技术的发展,致使我国淡水养殖技术在20世纪的上半叶基本上仍主要承袭传统养殖技术而没有大的变化。解放初期,由于广大科技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使得我国淡水养殖技术获得空前发展,首先是“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改变了我国几千年来完全依靠捕捞天然鱼苗发展渔业的被动局面;其次是在鱼苗培育上,正确采取“肥水下塘、适当稀养、施肥和投饵相配合”使我国鱼苗培育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池塘养鱼方面总结出“水、种、饵、混、密、轮、防、管”“八字精养法”;在湖泊、水库、河道养殖以及人工饵料及鱼病防治技术等方面也获得相应进步。文革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我国渔业管理机构及部分科研机构被撤,淡水养殖生产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但城郊渔业仍有一定发展,养殖技术亦在不少方面取得可喜进步,如在人工繁殖与育种方面,当时对河鳗、柏氏鲤、黄尾密鲴、长江鲟、中华鲟等进行卓有成效的人工繁殖研究;同时用兴国红鲤与苏联镜鲤杂交,获得生长良好的“红镜鲤”;用莫桑比克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杂交,获得深受群众欢迎的“福寿鱼”;用兴国红鲤与散鳞镜鲤、荷包红鲤与元江鲤、荷包红鲤与湘江野鲤杂交,分别培育出“丰鲤”、“荷元鲤”、“芙蓉鲤”、“岳鲤”等新品种;用青灰色鲤鱼、红鲤和荷包红鲤为材料,将其囊胚期的细胞核注入到鲫鱼卵去核的细胞质中,结果获得正常生活的鲤、鲫杂交鱼,克服了在远缘鱼类有性杂交所难以逾越的困难。此外,还进行鱼类多倍体育种的探索性实验,获得了能发育的2倍体红鲤和3倍体团头鲂。在池塘养殖技术方面,当时大力推进鱼池小塘改大塘、浅塘改深塘、塌塘改好塘、死水塘改活水塘,极大地提高池鱼产量;在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养殖方面亦逐步从粗放、粗养、粗管向着半精养、精养方向发展。在人工饵料方面,重点进行代用饲料研究;在渔业机械方面,这时期有了一项重要突破,发明增氧机,这对控制池鱼浮头和防止泛池有明显效果,为其后池塘高产稳产养殖提供重要保障。改革开放后,我国渔业经济经历了一场极为深刻、极其广泛的巨大变革。水产品市场全面放开,群众养鱼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我国多年徘徊的淡水渔业生产局面被一举打破,渔业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这一时期我国的鱼苗培育除大力推广了湖汉、库湾、塘堰种植稗草饲养鱼种,网箱、网拦以及草浆培育鱼种等新技术外,还研究了用螺旋鱼腥藻培育白鲢鱼种,用敌百虫控制鱼苗下塘时适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用工厂化方法培育鱼种等,通过不同放养密度、不同放养规格和不同放养时间,采用成鱼养殖生产中使用的增氧、换水等办法,使常规鱼种产量得到很大程度提高。在人工繁殖和育种技术上,主要对大鲵(娃娃鱼)、香鱼、鲥鱼、梭鱼、长吻鮠、花鱼骨、鲻鱼、革胡子鲶、黄鳍鲷、粗糙沼虾、大口黑鲈、淡水白鲳、淡水青虾、淡水龙虾、鳖、麦瑞加拉鲮鱼等进行人工繁殖研究。还利用翘嘴鳜鱼与大眼鳜鱼、鲮鱼(♀)与湘鲮(♂)、东北银鲫(♀)与日本白鲫(♂)进行杂交试验,并通过杂交选育出具双隐性重组的红镜鲤,具有鲜明特征的建鲤和湘鲫。同时利用雌核发育技术建立优良家养鲢鱼品系,选育出生长速度快的尼罗罗非鱼、雌核发育三倍体鲤鱼。同时,还在莫桑比克非鲫中获得一批染色体为YY型的“超雄”鱼;取得高等生物生长激素基因转移至泥鳅的成功试验。在种质鉴定与保种技术方面,补充完善了青鱼、草鱼、鲢、鳙、团头鲂、鲮等鱼种的鉴定参数,建立了适用于鱼类特点且实用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种质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技术;同时还建立了不同水系中华绒鳌蟹的判别技术,初步确定了青鱼、草鱼、鲢、鳙、团头鲂、鲮鱼自然群体和人工繁殖群体间的分子水平平均遗传变异度指标等。在养殖技术方面,无论在池塘还是湖泊、水库、河道等养殖中,均大力推广配合饲料的使用,发展综合养鱼和生态养鱼技术,使各种不同水体养殖产量得到很大提高。与此同时,科技工作者还对大中型湖泊普遍进行了渔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区划研究,积极开展人工放养与移植驯化工作,大力发展围拦养殖系统工程和湖泊规模化养殖技术,发展了冷流水、温流水、河道与水库流水、工厂流水、人工机械化流水和组装式生物系统工程循环流水养鱼等流水高密度养鱼技术等。在人工饵料方面,基本查清主要水产动物所需饵料的营养成分及其营养需要量,同时对青鱼、草鱼、鲢、鳙、鲤等20余种淡水鱼、虾的脂肪酸组成进行系统研究;对银鱼、中华鳖等数种主要淡水名优产品的氨基酸、脂肪酸和无机盐进行分析,制定了鲤、草鱼、尼罗罗非鱼等主要养殖鱼类的营养标准和饲料配方。在鱼病防治技术方面,除对寄生虫鱼病防治进行深入研究外,还对细菌性鱼病、病毒性鱼病以及霉菌病、藻类引起的鱼病等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对控制淡水鱼病和促进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起到重大保障作用。在养殖机械方面,这一时期的增氧机品种已发展到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喷水式、充气式、涡流式等多种型式。渔用颗粒饲料机械得到发展,同时还研制成功自动投饲机、溶氧测定仪、电加温器、活鱼运输装置、水质净化机等机械设备。总结我国20世纪淡水养殖技术的发展与变迁,我们不难看出,淡水养殖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是我国淡水渔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还受到国家政治、发展方针政策以及科学和教育发展的影响。20世纪我国淡水养殖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名优品种繁殖育种研究薄弱问题,病害防治仍存在严重隐患以及养殖环境研究不足等问题。要彻底扫除上述我国淡水渔业发展的障碍,实现21世纪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是必须加快我国淡水渔业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尤其是加强分子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病害防治技术、饲料技术等基础性研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渔业科学技术,加强政府对渔业科技的宏观管理和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渔业科技推广力度,大力发展水产教育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淡水养殖技术与养殖业在更高水平上持久地发展,为我国农业的全面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许红[5](2003)在《挤压膨化技术及其在水产饲料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渊源,张敏,刘金才[6](2001)在《水产膨化饲料》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述了水产膨化饲料的优势、加工原理、膨化对营养素的影响、投喂技术和投喂海水养殖鱼类的试验结果

林建云,林秀清,王初升[7](2001)在《挤压膨化技术在水产饲料生产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 ,挤压膨化技术在我国水产饲料生产上的应用和推广十分迅速 ,也将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本文就挤压膨化原理、挤压膨化过程中水产饲料营养成份的变化、原料对挤压膨化产品的影响诸方面进行探讨和阐述 ,并对我国目前在挤压饲料产业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崔玉洁[8](2001)在《秸秆螺旋挤压成形颗粒饲料的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秸秆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又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的重要饲料资源。目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畜牧业已实现工厂化,饲料(包括精饲料和粗饲料)的加工生产等过程均实现了机械化和规模化。工厂化养畜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年产秸秆约5.7亿t。本文提出将农作物秸秆挤压成颗粒作粗饲料,可使秸秆这一资源实现饲料化和产业化,从而促进畜牧业实现工厂化和规模化。 在秸秆挤压成形颗粒饲料试验中,采用单螺杆式挤压成形设备,对其主要工作部件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其工作原理及成形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秸秆不同含水率、不同粉碎粒度、螺杆不同螺距及螺杆头部与喷孔之间不同间隙对挤压成形加工的影响。并对加工出的颗粒饲料的抗碎性、抗压性及容积密度进行了测定。 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综合考察了秸秆不同含水率、不同粉碎粒度、螺杆头部与喷孔之间不同间隙及其间的交互作用对挤压成形加工性能指标的影响,得出了各自的数学模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应用化学与物理方法相结合,对粉碎后的秸秆进行碱化处理,再对其挤压成形。经分析测试,表明这种先碱化处理后颗粒加工的方法可以明显降低秸秆中粗纤维的含量,且营养成分略有提高。进而有利于动物消化率和采食率的提高。

姜正安[9](2000)在《牛蛙膨化颗粒饵料生产技术》文中研究说明

姜正安[10](2000)在《牛蛙膨化颗粒饵料生产技术》文中指出

二、牛蛙膨化颗粒饵料生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牛蛙膨化颗粒饵料生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蛋白在赤点石斑鱼幼鱼膨化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蛋白源在海水肉食性鱼类饲料中的应用研究及现状
        1.1.1 鱼粉替代研究的必要性
        1.1.2 植物性饲用蛋白源在鱼粉替代中的优势
        1.1.3 植物性替代蛋白源的缺点
        1.1.4 大豆浓缩蛋白及其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1.1.5 谷朊粉及其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1.1.6 谷朊粉、大豆浓缩蛋白以及鱼粉之比较
    1.2 石斑鱼的养殖及其人工配合饲料开发现状
    1.3 本研究的目的
第二章 实验用膨化饲料的加工
    2.1 饲料原料与配方
    2.2 膨化饲料的加工
    2.3 实验饲料
        2.3.1 饲料的物理性状
        2.3.2 饲料的化学组成
第三章 混合型小麦蛋白在赤点石斑鱼幼鱼膨化饲料中应用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饲料
        3.1.2 实验用鱼
        3.1.3 养殖系统与饲养鱼的管理
        3.1.4 样品采集与分析
        3.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3.2 实验结果
        3.2.1 混合型小麦蛋白替代鱼粉组
        3.2.2 混合型小麦蛋白替代大豆浓缩蛋白组
        3.2.3 混合型小麦蛋白替代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替代组
    3.3 讨论
        3.3.1 小麦蛋白替代对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3.3.2 小麦蛋白替代对鱼体化学组分和形体指标的影响
        3.3.3 小麦蛋白对血清生化成分的影响
        3.3.4 小麦蛋白对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3.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2)饲料中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引言
    1.1 鱼粉的营养价值
    1.2 鱼资源面临衰退及鱼粉浪费问题
    1.3 大豆粕的营养特性及存在的问题
        1.3.1 大豆粕的营养价值
        1.3.2 水产动物对大豆粕和鱼粉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1.3.3 大豆粕原料的抗营养因子
        1.3.4 大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消除方法
    1.4 水产动物饲料中大豆粕替代鱼粉的研究概况
    1.5 牛蛙营养需求和饲料的研究概况
        1.5.1 牛蛙养殖概况
        1.5.2 牛蛙饲料研究概况
        1.5.3 牛蛙营养需求研究概况
    1.6 研究目与内容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仪器及其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
    2.3 方法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饲料中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饲料中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3.3 饲料中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形体指标的影响
    3.4 饲料中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后腿指数的影响
    3.5 饲料中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全体组织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3.6 饲料中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全体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7 饲料中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后腿肌肉组织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3.8 饲料中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后腿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9 饲料中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3.10 饲料中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11 饲料中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肠道超微结构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4.1 饲料中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生长性能的影响
        4.1.1 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摄食率的影响
        4.1.2 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生长性能及存活率的影响
        4.1.3 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4.1.4 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形体指数的影响
        4.2.1 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肝脏指数和内脏指数的影响
        4.2.2 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肥满度的影响
        4.2.3 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后腿指数的影响
    4.3 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全体及后腿肌肉组织营养成分的影响
        4.3.1 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全体组织营养成分的影响
        4.3.2 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后腿肌肉组织营养成分的影响
    4.4 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全体及后腿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4.5 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4.5.1 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肠道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4.5.2 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肠道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4.5.3 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肠道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4.6 饲料中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4.7 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浅述膨化水产饵料(论文提纲范文)

1 膨化的概念
2 膨化水产饵料生产的简单工艺流程及膨化设备
3 水产饵料沉浮性与密度的关系
4 膨化水产饵料的优缺点
    4.1 膨化水产饵料的优点
        4.1.1 提高饵料消化利用率
        4.1.2 节约饵料, 减少水质污染
        4.1.3 破坏饵料原料中的部分有害物质, 提高廉价原料的使用量
        4.1.4 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
        4.1.5 节约能源, 减少废水排放
    4.2 膨化水产饵料的缺点
        4.2.1 加工过程容易造成部分营养成份损失
        4.2.2 限制了部分原料的使用量
        4.2.3 膨化设备投资大, 生产成本高
5 膨化水产饵料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6 存在问题及建议

(4)20世纪中国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及难点
    四、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淡水养殖技术的奠基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渔业的诞生
    第二节 传统水产养殖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第三节 近代我国的水产科学试验及水产教育
    第四节 20世纪上半叶我国淡水养殖业生产概况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至文革前中国淡水养殖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至文革前我国淡水养殖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
    第三节 鱼苗培育及育种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池塘“八字精养法”的提出
    第五节 湖泊、水库养殖技术的初步发展
    第六节 河道养殖与捕捞技术的提高
    第七节 人工饵料技术的初步发展
    第八节 鱼病防治技术的初步发展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革时期中国淡水养殖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文革时期我国淡水渔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人工繁殖及育种技术的进步
    第三节 池塘养殖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第四节 湖泊、河道养殖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网箱养鱼技术的开发
    第六节 人工颗粒饵料技术的进步
    第七节 增氧机及其它渔业机械的发明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淡水养殖技术的发展(一)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淡水养殖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鱼苗培育与人工繁殖育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节 池塘养殖技术与生态养鱼技术的进步
    第四节 湖泊和水库养殖技术进一步提高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淡水养殖技术的发展(二)
    第一节 流水高密度养鱼技术迅速发展
    第二节 人工饵料技术全面发展
    第三节 鱼病防治技术取得丰硕成果
    第四节 淡水养殖机械进一步发展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20世纪中国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动因分析
    第一节 优越的自然环境为淡水养殖技术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二节 悠久的养殖历史是淡水养殖技术发展的基础
    第三节 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必要前提
    第四节 正确的方针政策是淡水养殖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五节 科技与教育的发展是淡水养殖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
第七章 淡水养殖技术对淡水养殖业发展的作用及存在主要问题探讨
    第一节 淡水养殖技术的进步促进我国淡水养殖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存在主要问题探讨
    第三节 对进一步发展我国淡水养殖技术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挤压膨化技术在水产饲料生产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挤压膨化原理
2 挤压膨化过程中饲料营养成份的变化
    2.1 淀粉在挤压膨化过程中的变化
    2.2 蛋白质在挤压膨化过程中的变化
    2.3 脂类物质在挤压膨化过程中的变化
    2.4 挤压膨化过程对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影响
    2.5 挤压膨化过程对饲料中有害成份的影响
3 影响挤压膨化过程的原料因素及原料的选择
    3.1 原料的水份含量
    3.2 原料的粒度大小
    3.3 原料中淀粉、纤维素
    3.4 蛋白饲料原料
    3.5 油脂
    3.6 矿物质、维生素
4 结束语

(8)秸秆螺旋挤压成形颗粒饲料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挤压成形技术的研究状况
    1.2 秸秆挤压成形机的类型及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3 农作物秸秆挤压成颗粒饲料的意义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秸秆螺旋挤压成形机的结构设计
    2.1 供试豆秸基本物理机械特性的测定
        2.1.1 含水率的测定
        2.1.2 容积密度的测定
        2.1.3 摩擦特性的测定
    2.2 挤压成形机的结构设计
第三章 秸秆螺旋挤压成形机工作原理及成形机理分析
    3.1 秸秆螺旋挤压成形机的工作原理
    3.2 秸秆螺旋挤压成形机理分析
第四章 主要技术参数对挤压成形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4.1 试验设备及测量仪器
        4.1.1 试验设备
        4.1.2 测量仪器及工作参数的确定
    4.2 螺杆挤压成形机性能试验
        4.2.1 不同秸秆含水率的影响
        4.2.2 不同秸秆粒度的影响
        4.2.3 螺杆不同螺距的影响
        4.2.4 螺杆头部与喷孔之间间隙的影响
第五章 成形颗粒饲料的特性测定
    5.1 测定方法
        5.1.1 抗碎性的测定
        5.1.2 抗压性的测定
        5.1.3 容积密度的测定
    5.2 测定结果及分析
        5.2.1 不同秸秆含水率加工的颗粒饲料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5.2.2 不同秸秆粒度加工的颗粒饲料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5.2.3 螺杆不同螺距加工的颗粒饲料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5.2.4 不同出口间隙加工的颗粒饲料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挤压成形机的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及试验结果分析
    6.1 挤压成形机的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
        6.1.1 因素和水平的选择
        6.1.2 因素水平编码表
        6.1.3 二次回归的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6.2 试验结果分析
第七章 提高秸秆营养价值的研究
    7.1 秸秆的构成及营养特性
    7.2 提高秸秆营养价值的研究进展
        7.2.1 物理处理法
        7.2.2 化学处理法
        7.2.3 生物学处理法
    7.3 营养强化的秸秆颗粒饲料的试验加工
        7.3.1 营养强化的秸秆颗粒饲料的提出
        7.3.2 营养强化的颗粒饲料的生产工艺
        7.3.3 测试结果分析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牛蛙膨化颗粒饵料生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蛋白在赤点石斑鱼幼鱼膨化饲料中的应用研究[D]. 成艳波. 浙江海洋大学, 2016(01)
  • [2]饲料中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D]. 方卫东. 集美大学, 2016(04)
  • [3]浅述膨化水产饵料[J]. 倪伟锋,胡红浪,朱健祥. 河北渔业, 2012(04)
  • [4]20世纪中国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变迁研究[D]. 蒋高中.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5]挤压膨化技术及其在水产饲料的应用[J]. 许红. 饲料工业, 2003(11)
  • [6]水产膨化饲料[J]. 王渊源,张敏,刘金才. 台湾海峡, 2001(S1)
  • [7]挤压膨化技术在水产饲料生产上的应用[J]. 林建云,林秀清,王初升. 台湾海峡, 2001(S1)
  • [8]秸秆螺旋挤压成形颗粒饲料的试验研究[D]. 崔玉洁. 沈阳农业大学, 2001(01)
  • [9]牛蛙膨化颗粒饵料生产技术[J]. 姜正安. 饲料研究, 2000(07)
  • [10]牛蛙膨化颗粒饵料生产技术[J]. 姜正安. 饲料工业, 2000(01)

标签:;  ;  ;  ;  ;  

牛蛙膨化颗粒饵料的生产工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