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岛木菠萝病害调查及病原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汪全超[1](2020)在《雷州半岛桉树叶焦枯病病原菌鉴定及不同桉树基因型抗病性研究》文中指出桉树(桃金娘科、桃金娘目)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商品林树种,提供了我国超过30%的木材产量,为保障我国的木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丽赤壳属(Calonectria)真菌的许多物种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可危害一些重要的林木、农作物和园艺类植物。在亚洲和南美洲,由丽赤壳属真菌引起的桉树叶焦枯病是对桉树最具威胁的病害之一。在我国,丽赤壳属真菌广泛分布于桉树人工林和苗圃,给我国桉树产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广东省雷州半岛是我国桉树人工林集约化经营的代表性区域之一,受桉树叶焦枯病影响严重。自1993年在雷州半岛发现桉树叶焦枯病以来,该区域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95年,林业部将桉树叶焦枯病列为检疫对象。目前对雷州半岛地区桉树叶焦枯病病原菌的研究十分有限。2017至2018年,本研究组在雷州半岛地区多个地点、不同桉树基因型的人工林和苗圃进行系统的病害调查和样品采集。本论文针对引起雷州半岛人工林桉树叶焦枯病和苗圃桉树苗茎腐病的丽赤壳属真菌进行遗传多样性、桉树寄主和地理分布范围、致病力测定研究,并测试了华南地区广泛种植桉树基因型对丽赤壳属病原菌的抗病性。本论文第一章阐述了桉树叶焦枯病在我国的发生状况和引起病害的丽赤壳属真菌的形态学特征;对世界范围内丽赤壳属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分类方法以及分布和危害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国内外丽赤壳属真菌的致病力测试方法和抗病桉树基因型选择的研究进展。第二章针对引起广东雷州半岛地区人工林桉树叶焦枯病和苗圃桉树苗茎腐病的丽赤壳属真菌的遗传多样性和致病性进行研究。对雷州半岛进行系统的病害调查和样品采集。调查结果表明,雷州半岛地区的人工林桉树及苗圃桉树苗普遍出现由丽赤壳属真菌引起的叶片焦枯、枝梢枯萎、树木死亡及幼苗腐烂等症状。样品采集于该区域的13个桉树人工林和1个桉树苗圃中的尾细桉、尾巨桉、巨尾桉等杂交种的多个基因型和10个桉树树种。从683棵桉树上分离到773株丽赤壳属菌株。选择其中来自不同地点不同桉树基因型的55株菌进行多基因(calmodulin、histone H3、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alpha和β-tubulin)序列系统发生分析,并结合形态特征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55株菌株属于同一个物种Calonectria pentaseptata。四段基因序列比较分析显示55株菌株分属2个基于多基因序列基因型(multi-locus genotype,MLG),其中54株菌属于同一MLG,表明本研究的菌株基因型多样性很低。生长实验结果表明Ca.pentaseptata是一种高温适生物种。性亲和性试验结果显示Ca.pentaseptata可能是异宗配合或缺乏重组产生可育后代的能力。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Ca.pentaseptata可导致两种华南地区广泛种植的桉树基因型试验苗在接种三天内死亡,Ca.pentaseptata两株菌的致病力存在显着差异,两种桉树基因型对Ca.pentaseptata的抗病性存在显着差异。为选择出抗病原菌Ca.pentaseptata的桉树基因型,本研究第三章把具有显着致病性而致病力存在差异的两株Ca.pentaseptata菌株CSF13317和CSF13636接种至华南地区广泛种植的8种桉树基因型,包括7种尾巨桉基因型CEPT1848、CEPT1849、CEPT1850、CEPT1851、CEPT1852、CEPT1853和CEPT1855,以及1种尾赤桉基因型CEPT1854。通过比较焦枯叶片百分比评估各桉树基因型的抗病性,结果表明2株被测试Ca.pentaseptata菌株在同一桉树基因型的致病力存在显着差异;7种尾巨桉基因型之间的抗病性也存在显着差异,基因型CEPT1851的抗病性最强,基因型CEPT1849、CEPT1850和CEPT1855的抗病性相对弱;测试的尾赤桉基因型CEPT1854的抗病性介于7个尾巨桉基因型之间。方差分析表明,Ca.pentaseptata菌株和桉树基因型之间存在交互效应,这表明测试的桉树基因型对不同Ca.pentaseptata菌株的抗病效应并不一致。本研究结果指示在进行抗病桉树遗传材料选择的过程中,要采用尽量多的病原菌菌株在多种桉树基因型上进行致病性/抗病性测试,这有利于选择出抗病性稳定的桉树遗传材料。
唐中发,秦春秀,缪卫国,林春花,郑服丛,刘文波[2](2021)在《海南菠萝一种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及多基因序列分析》文中认为为明确菠萝叶斑病病原菌可可毛色二孢菌在海南省各市县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差异,从海南省的海口、澄迈、儋州、三亚、保亭等16个市县进行病样采集和病样分离,根据科赫氏法则鉴定,获得42株病原菌。观察形态特征,并基于多基因联合序列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鉴定和ITS与TUB2基因序列联合进化树分析发现,其中来自海口、澄迈、儋州、三亚、保亭等16个市县的16株代表病原菌均鉴定为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其分生孢子平均大小为(22.06~31.07)μm×(11.77~16.48)μm;通过ITS、TUB2、EF-1α、GAPDH、CHS-1和ACT基因拼接序列聚类分析,结果分为3个类群,海南岛的中部(儋州,昌江,白沙,五指山,万宁,琼海等地)聚为一个类群,中北部(屯昌,临高)聚为一个类群,西南部(东方,乐东,三亚等地)聚为一个类群。该结果说明来源于不同产地不同菠萝品种上的可可毛色二孢菌遗传多样性丰富,在海南省16个市县菠萝叶斑病菌中可可毛色二孢菌L. theobromae为优势种。
吴如慧[3](2019)在《灿球赤壳属和假芝属所致海南热区林木根腐及茎腐病的探究》文中认为根腐及茎腐病是海南省热区林木的重要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对灿球赤壳属所致热区林木臭根病和假芝属所致热区林木根腐病及茎腐病的田间调查及症状观察,并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种类鉴定、生物学特性和室内药剂筛选研究。采集到样本的地点为海南省海口市、保亭县、五指山市、儋州市、三亚市、澄迈县、文昌市、临高县、万宁市、琼海市、定安县、东方市共12个市县。研究所得结果如下:1.在海南省各个市县共采集臭根病样本10份,其中从橡胶树上采集6份,木菠萝1份、荔枝1份、小叶榕1份、油茶1份;从海南省各个市县的病树或死树头上采集到灵芝科假芝属样本共19份,其中二孢假芝15份,假芝4份。2.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形态学特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该橡胶树臭根病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引起橡胶树臭根病的病原菌为匐灿球赤壳菌(Sphaerostilbe repens Berk.&Br)。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近圆形,表面黄白色,致密,背面呈深褐色至浅黄色,后期会产生黄褐色菌索和孢梗束;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条件为温度25~34℃、pH 7~9,最适生长条件是温度28℃、pH值为8、甘露醇为碳源、牛肉浸膏为氮源、完全黑暗,且在黄瓜汁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好。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50g/L苯甲·丙环唑、根康和250g/L戊唑醇抑菌效果较强,其半致死浓度EC50均小于1μg/mL。3.通过对海南种植的木麻黄上发生的茎腐病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鉴定和ITS序列分析,确认引起海南木麻黄茎腐病的病原菌为二孢假芝[Amauroderma subresinosum(Murrill)Comer]。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黑暗可以促进菌丝生长,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2℃,最适pH值为6.0,蔗糖和大豆蛋白胨为最佳碳源和氮源。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50g/L苯甲·丙环唑、根康和250g/L戊唑醇抑菌效果较强,其半致死浓度EC50均小于 1 μg/mL。4.对海南台湾相思上一种假芝属真菌所致根腐病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鉴定和SSU序列分析,确认引起海南台湾相思此种根腐病的病原菌为假芝[Amauroderma rugosum(Bl.et Nees)Torrend]。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光照可以促进其菌丝生长,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2℃,最适pH值为5.0,D-果糖和酵母浸膏为最佳碳源和氮源。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根康、250g/L戊唑醇、5%硫磺·三唑酮、150g/L苯甲·丙环唑、30%吡唑醚菌酯和75%十三吗啉抑菌效果较强,其半致死浓度EC5o均小于1μg/mL。5.田间调查发现,引起热区林木茎腐病的假芝属担子果受地理及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在不同地区生长的同一种担子果或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生长的担子果,在形态和颜色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喷过除草剂的担子果则会发生严重畸形。
顾红杰[4](2019)在《海南菠萝蜜真菌病害调查、病原鉴定及3种病原真菌生物学特性与室内药剂筛选》文中认为菠萝蜜(Artocarpusheterophyllus Lam.),英文名Jackfruit,是我国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水果。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海南菠萝蜜生产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速,目前全省种植面积已达9万余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对海南地区开展菠萝蜜真菌病原分布和危害程度的调查,并进行了菠萝蜜炭疽病、菠萝蜜果腐病、菠萝蜜叶斑病的病原分离与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如下:1、菠萝蜜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调查海南菠萝蜜真菌病害中以炭疽病和花果软腐病最为严重,炭疽病在海南各个市县的菠萝蜜种植园中均有发生,主要危害老叶和果实,其发病率范围从20%至78%,不同的果园发病严重程度差别较大,病情指数范围再5-67之间;花果软腐病在各个果园均有发生,其中海口和儋州的菠萝蜜果园发病最严重;瓜笄霉果腐病所有果园均有发生,发病率最高可达40%;果腐病在三亚和保亭地区发病比较严重,其中三亚南田农场发病率高达35%,保亭新星农场雄花发病率在80%以上;叶斑病在保亭和儋州两个地区发病比较严重,爆发期可使菠萝蜜下层叶片全部感病,尤其是在每年的一月份病害爆发比较严重。2、菠萝蜜炭疽病研究以病原菌形态学特征为基础,结合ITS、GAPDH、ACT、CHS-1和TUB2序列的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首次分离并确定海南菠萝蜜炭疽病菌株分别为Colletotrichum siamense、Colletotrichum arxii、Colletotrichum pseudomajus。对分离频率最多的暹罗刺盘孢(C siamense)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该菌在PDA上平均生长速率为1.38cm/d,最适培养基为菠萝蜜叶片煎汁培养基,菌丝致死温度为58℃10 min,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pH值范围为6.0-9.0,可溶性淀粉为最理想碳源,酵母浸粉和牛肉浸膏为最理想氮源,完全黑暗最利于菌丝生长。13种杀菌剂对暹罗刺盘孢(C.siamense)室内抑菌效果由强到弱排序为:20%苯甲·咪鲜胺>50%咪鲜胺锰盐>50%多菌灵>50%多·锰锌>300 g/L苯甲·丙环唑>250 g/L吡唑醚菌酯>10%苯醚甲环唑>50%甲基硫菌灵>325 g/L苯甲·嘧菌酯>25%溴菌腈>560 g/L嘧菌·百菌清>400 g/L嘧霉胺>500 g/L异菌脲。其中20%苯甲·咪鲜胺的 ECs0 值为 0.0460 mg/L。3、菠萝蜜果腐病研究以形态学特征为基础,结合病原菌的ITS序列和EF1-α序列,联合两基因建立系统发育分析,将菠萝蜜果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该菌引起的菠萝蜜果腐病在国内首次发现。对可可毛色二孢菌(L.theobromae)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该菌在PDA上平均生长速率为3.03 cm/12 h,最适培养基为菠萝蜜幼果煎汁培养基和PSA培养基,菌丝致死温度为53℃10 min,最适温度范围为28-35℃,最适范围为5.0-8.0,果糖为的最理想碳源,其次是葡萄糖、蔗糖和半乳糖,酵母浸粉为最理想氮源,完全黑暗最利于菌丝生长。12种杀菌剂对该菌室内抑菌效果由强到弱排序为:500g/L异菌脲>50%多·锰锌>50%多菌灵>300 g/L苯甲·丙环唑>50%甲基硫菌灵>20%苯甲·咪鲜胺>50%咪鲜胺锰盐>250 g/L吡唑醚菌酯>10%苯醚甲环唑>400 g/L嘧霉胺>325 g/L苯甲·嘧菌酯>25%溴菌腈。其中500 g/L异菌脲的EC50值为0.0880 mg/L。4、叶斑病研究结合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与ITS序列建立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将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弯孢霉(Curvularia petersonii),该菌引起的菠萝蜜叶斑病在国内首次发现。对弯孢霉(C.peteraonii)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菌丝在PDA上平均生长速率为1.24 cm/d,最适培养基为菠萝蜜叶片煎汁培养基和燕麦琼脂培养基,菌丝致死温度为58℃10 min,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8-35℃,最适pH值范围为6.0-10.0,麦芽糖和可溶性淀粉为最理想碳源,蛋白胨、牛肉浸膏和酵母浸粉为最理想氮源,硫酸铵、硝酸铵和硝酸钠抑制菌丝生长,完全光照最利于菌丝生长。11种杀菌剂对该菌室内抑菌效果由强到弱排序为:20%苯甲·咪鲜胺>50%咪鲜胺锰盐>300 g/L苯甲·丙环唑>250 g/L吡唑醚菌酯>325 g/L苯甲·嘧菌酯>400 g/L嘧霉胺>10%苯醚甲环唑>500 g/L异菌脲>560 g/L嘧菌·百菌清>25%溴菌腈>50%多·锰锌。其中20%苯甲·咪鲜胺的EC50值为0.3918 mg/L。
黄纬君[5](2019)在《菠萝密果锈病病害调查与寄主抗性研究》文中认为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是桑科(Moraceae)木菠萝属(Artocarpus)热带亚热带着名常绿果树,又称木菠萝、蜜冬瓜、树菠萝、大树菠萝等,属于南方特色经济树种之一。菠萝蜜原产于印度南部,后引入中国,目前在菲律宾、印度、孟加拉国等热带、亚热带国家均有不同程度的栽培。菠萝蜜果锈病的爆发,对菠萝蜜产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针对菠萝蜜果锈病进行了病害调查、果锈病分级、发生果锈病后果实品质变化、抗性指标测定、抗性相关基因筛选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万宁、定安、澄迈、琼海等地的菠萝蜜果锈病发病率极显着高于其他地区;除琼海外,其它市县菠萝蜜果果锈病发病率4-6月的均高于9-11月;发病率最高的是2017年五指山,达20.00%,最低的是2018年澄迈,为9.33%;病情指数方面五个监测点2017年均大于2018年。单苞和单果果锈病严重度均划分为5级。2、发生果锈病的果苞外观发生变化,出现“小水泡”症状,细胞壁木质化加重,且在电镜观察中发现类似菌类生物。3、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固酸比,随着病级的升高各指标含量逐渐下降。可滴定酸在果锈病4级果苞中含量最高,随着病级的升高可滴定酸含量逐渐升高。4、PPO、SOD、PAL、CAT三种酶的活性随着病级的提高而增加:POD酶活力随着病级升高显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随着病级提高而下降。上述6种抗性指标在不同病级的菠萝蜜果肉组织中都有显着的差异变化,均可作为菠萝蜜抗性指标。5、筛选出36条菠萝蜜抗性相关基因,对所得基因的整体表达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基因为c47491、c61455、c62227、c59499、c43918、c55790、c55452,对比健康组织,该类基因在患病组织的表达量大幅度上调;第二类基因为 c62318、c37319、c60758、c51974、c69755、c46066、c54487、c55240、c5143、c49835、c60417、c55358,该类基因中等幅度上调;第三类基因为c54973、c50054、c56715、c60523、c94197、c61284、c49831、c28141、c56731、c40642、c55681、c53561、c58973、c62368、c60759、c61818、c30106,该类基因上调幅度较小。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的是c61455,达到12.79倍,该基因功能注释为糖转运蛋白,可能是菠萝蜜果锈病诱导的关键基因;以上菠萝蜜抗性相关基因在3级、4级病果中的相对表达量整体高于其他病级果。
唐中发[6](2019)在《海南菠萝叶部三种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两种生防菌的抑菌效果初探》文中提出菠萝(Ananas comosus(Linn.)Merr.)亦称凤梨,为凤梨科(Bromeliaceae)凤梨属(Ananas)多年生单子叶草本果树植物,具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近年来海南省菠萝叶部病害发生较为严重,为明确病原,并提供防治依据,本研究基于海南省各地区的菠萝叶部病害的病样,采用组织分离法得到疑似病原菌,运用科赫氏法则鉴定并确认,再结合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对病原菌进行了物种鉴定,然后针对其中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种群在多基因水平上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而且使用2种生防菌HAB-2和HN-2的正丁醇粗提物分别对所得菠萝病原菌进行了抑菌初探。试验结果如下:1、对来自海南省琼中、乐东、澄迈、儋州、昌江、三亚、万宁、海口、东方、白沙、琼海、定安、五指山、保亭、屯昌、临高16个市县的菠萝叶部病样进行组织分离,共得到80余个分离株,经科赫氏法则鉴定并确认42株病原菌。根据来源地、菌落形态学特征、致病性等,选取各地代表菌株1-2株,最终得到18株代表病原菌,经过形态和分子特征鉴定,确定为2个属,3个种,即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16株;假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1株;画眉草弯孢(Curvularia eragrostidis)1株。其中假可可毛色二孢(L.pseudotheobromae)为菠萝新病原菌。2、分别使用生防菌HAB-2和HN-2正丁醇粗提物的2种浓度(10 mg/mL、50mg/mL),测试了其对可可毛色二孢(L.theobromae)代表菌株HNLD004、假可可毛色二孢(L.pseudotheobromae)菌株HNTC001和画眉草弯孢(C.eragrostidis)菌株HNLG02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HAB-2粗提物对毛色二孢属(Lasiodiplodia)2株菌的抑制作用较低,而对画眉草弯孢菌(C.eragrostidis)的抑制作用显着,10mg/mL时抑菌宽度为3.96±0.71 mm,50 mg/mL时抑菌宽度达到5.91±0.20 mm;而HN-2粗提物对L.theobromae、L.pseudotheobromae和C.eragrostidis 3株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都相当显着,10 mg/mL时抑菌宽度分别达到2.97±0.48 mm、1.65±0.27 mm和5.01±1.00 mm,50 mg/mL时抑菌宽度分别达到5.63±1.06 mm、4.54±0.66 mm和6.74±0.62 mm。经过对比,2种生防菌粗提物对毛色二孢属(Lasiodiplodia)2株菌的抑制效果差异显着,而对C.eragrostidis的抑制效果差异不显着(10 mg/mL时,P=0.21>0.05,50 mg/mL时,P=0.09>0.05)。可见,HN-2菌株拥有安全、有效防治菠萝叶斑病的较大潜力。3、利用ITS、TUB2、EF-1α、GAPDH、CHS-1和ACT联合序列对来自16个市县的16株菠萝可可毛色二孢病原菌(L.theobromae)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该种群聚类为3个类群,即HNWN02、HNBT04、HNQH02、HNBS01、HNHK01、HNCJ02、HNDZ01、HNCM02和HNWZS03为一类群,主要集中在海南岛的中部地区;HNTC03和HNLG04为一类群,在中部偏北地区;而HNQZ003、HNLD004、HNSY02、HNDF01和HNDA03为一类群,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
汪全超,陈帅飞[7](2019)在《丽赤壳属真菌物种多样性及致病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丽赤壳属真菌的许多物种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可危害一些重要的林木、农作物和园艺类植物。由丽赤壳属病原菌引起的叶焦枯病是我国桉树的重大病害之一。本文概述了丽赤壳属真菌的形态学特征,物种多样性以及分布和危害。并介绍了丽赤壳属真菌的致病性测试方法和抗病桉树基因型选择的研究进展。
段恋[8](2018)在《菠萝蜜果锈病发生的生理基础及抗性相关基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是着名的热带水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菠萝蜜果锈病的发生渐为普遍,其严重影响了菠萝蜜果实的口感和甜度,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在我国,菠萝蜜果锈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并且与菠萝蜜果锈病相关的内容鲜有报道,菠萝蜜果锈病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海南省五个地区的菠萝蜜规模化种植基地进行了发病情况调查,对发病组织进行了切片观察及病原分离与检测,同时测定了与植物抗性生理相关的六种生理指标,对成熟的’琼引1号’菠萝蜜果内感病及健康果苞进行转录组测序,基于对转录组数据的分析来更加深入的探究菠萝蜜果锈病,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发现田间无中心病株,发病株在田间随机分布;5个地区观测点的菠萝蜜果锈病4月份发病均较严重,定安发病率最高,为7.38%,保亭发病率最低,为3.51%;10月份仅零星发生,发病率最高为澄迈,仅为5.60%,琼中发病率最低,为3.20%。生产病果果树并非所有果都发病;采集到的病果基本都是成熟果,仅在定安县的种植基地采集到1个发病幼果。(2)对感病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PDA培养基、LB培养基以及锈菌目的3种专性培养基上均没有获得目的菌株。(3)利用真菌的ITS序列、细菌的16S序列进行PCR扩增反应,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比对,ITS的测序结果表明果锈病果苞与健康果苞序列一致性有99.08%,16S的测序结果表面果锈病果苞与健康果苞的序列一致性有99.52%。(4)选择同样会发生果锈病的苹果导致其发生锈果病的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以及常见的热带水果香蕉上发病严重的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Top Virus,BBTV)和黄瓜花叶病毒香蕉株系(Cucumbermosaic virus,CMV-Xb),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以及柑橘裂皮病类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利用这些(类)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菠萝蜜果锈病果苞总RNA进行分子检测,并未获得目的条带。(5)对供试果苞进行了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6种与植物抗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感病果苞的CAT、POD、SOD以及PAL都要高于健康果苞,健康果苞的PPO、MDA都高于感病果苞,其中SOD、CAT、PAL、MDA可以作为反映菠萝蜜果内果锈病果苞与健康果苞间差异的抗性生理指标。(6)对同果内的感病果苞及健康果苞进行转录组测序并组装,共获得Unigene88,010个,其中45,139个Unigene被注释。差异表达的分析结果与预期一致,共有2,387个Unigene差异表达,其中上调表达有1,013条,下调表达有1,374条,这些差异基因注释到了 115个KEGG途径。通过富集分析发现菠萝蜜果锈病的发生会刺激植物发生免疫防御反应,同时体内酶促保护系统会发挥作用,导致抗氧化酶活性的升高,与本实验抗性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对多条富集到的代谢途径都产生了活跃影响。(7)基于转录组数据对差异基因进行表达分析发现植物-病原互作、过氧化物酶体2条通路与植物抗性反应密切相关。在2条通路中有共有15个基因有较高的表达量,其中表达量最高的三个基因为过氧化物酶体通路中的PEX5(c61906.graphc3)和植物-病原互作通路中的 FLS2(c60753.graphc3)及 RPMI(c61818.graphc0),推测这3个基因在抗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后续研究的靶标基因。同时对这两条通路中的15个基因进行了 qRT-PCR实验,验证了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
罗敦文,何舒,郭利军,崔健,罗志文,缪卫国,范鸿雁,何凡[9](2016)在《海南省菠萝蜜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根腐病是菠萝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但其病原未见相关报道。为确定菠萝蜜根腐病病原,2013-2014年从海南省11个市县采集菠萝蜜病根样品15份,按照常规分离方法,获得62个分离物,对出现频率最高的优势菌采用柯赫氏法鉴定其致病性,应用形态学和PCR方法鉴定分离物种类,采用菌落生长法和玻片法研究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62个分离物,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归属于11个属(种),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引起菠萝蜜根部腐烂病害的优势致病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差异明显,其最佳培养基为菠萝蜜幼果煎汁培养基;温度、p H值、碳氮源对菌丝生长差异显着,菌丝生长最佳温度为28℃,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3℃10 min,孢子最佳萌发温度为25℃,菌丝生长最佳p H值为7,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铵。根腐病是菠萝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但其病原未见相关报道,这是首次关于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导致菠萝蜜根腐病在我国发生和研究的报道,通过此研究以期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罗敦文[10](2015)在《海南省菠萝蜜三种重要病害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室内药剂筛选》文中指出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英文名Jackfruit, jakfruit, Jacquiet等,是我国热带地区重要的常绿经济水果。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海南菠萝蜜生产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速,全省种植面积已达4万余亩。同时,近年菠萝蜜病害也呈现急剧爆发态势,已见报道的病害超过20种。经笔者调查发现,菠萝蜜生产中以花果软腐病(Rhizopus Rot of Jackfruit)、蒂腐病(Stem-end rot of Jackfruit)和根腐病(Root rot of Jackfruit)为重要病害,但国内针对这三种病害还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对此,本研究针对该三种病害展开了病原分离与鉴定、生物学特性和室内毒力测定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病害调查结果显示:花果软腐病在所调查的11市县的各菠萝蜜种植园中均有发生,主要为害花和幼果,在不防治情况下,雄花发病率可达90%以上,造成授粉不良,严重影响菠萝蜜产量形成;蒂腐病在琼中地区发生较为普遍,幼果和成熟果均有感染,其发病率为20%左右;根腐病在所调查种植园中普遍发生,部分种植园发病率达到40%。2、采用柯赫氏法则,获得了菠萝蜜花果软腐病病原分离物1株,利用rDNA-ITS PCR序列分析,获得856bp的序列片段,经NCBI比对,结合形态学鉴定,确定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 (Ehrenb.ex Fr)Vuill.)为菠萝蜜花果软腐病病原菌,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3、利用ITS、GAPDH、ACT、CHS-1和TubG2序列综合分析,获得病原菌序列片段分别为533bp、248bp、255bp、274bp和492bp,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鉴定出菠萝蜜蒂腐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复合类群中的Colletotrichum siamense,为新确定病原菌。4、利用rDNA-TTS PCR序列分析,获得549bp的病原菌序列片段,经NCBI比对,结合形态学观察,确定引起菠萝蜜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为新确定病原菌。5、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菠萝蜜花果软腐病病原菌(R. stolonifer (Ehrenb.ex Fr) Vuill)在菠萝蜜果煎汁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合温度为28℃;菌丝生长最适合pH值为6-7;最适氮源为蛋白胨;菌丝致死温度为58℃处理10min。菠萝蜜蒂腐病菌(C. siamense)在PDA和查彼培养基中生长最好;菌丝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病原菌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9℃处理10min;菌丝生长最适宜pH值为7;以葡萄糖、阿拉伯糖、麦芽糖和果糖为适宜菌丝生长的碳源;以蛋白胨、酵母浸粉和牛肉浸膏为氮源的培养较适合菌丝生长。菠萝蜜根腐病病原菌(F. solani)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时,其菌丝生长情况明显不同,菠萝蜜幼果煎汁培养基是最佳培养基;温度、pH值、碳氮源对菌丝生长差异显着;菌丝生长最佳温度为28℃;菌丝生长最佳pH值为7;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3℃处理10min;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铵。6、供试的杀菌剂中,针对对菠萝蜜花果软腐病病原菌,10%的苯醚甲环唑WP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其EC50为8.9815μg/mL;针对菠萝蜜蒂腐病病原菌,50%咪鲜胺锰盐WP抑制作用较强,EC50分别为0.0602μg/mL;针对菠萝蜜根腐病病原菌,40%百菌清GP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024μg/mL;。
二、海南岛木菠萝病害调查及病原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岛木菠萝病害调查及病原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雷州半岛桉树叶焦枯病病原菌鉴定及不同桉树基因型抗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雷州半岛地区桉树叶焦枯病病原菌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病害症状 |
2.2.2 样品采集与病原菌分离 |
2.2.3 DNA提取、扩增与测序 |
2.2.4 系统发生分析 |
2.2.5 性亲和实验 |
2.2.6 病原菌形态学研究 |
2.2.7 致病力测试 |
2.3 结果 |
2.3.1 分离菌株 |
2.3.2 系统发生分析 |
2.3.3 性亲和性 |
2.3.4 形态学 |
2.3.5 致病力测试 |
2.4 小结与讨论 |
3 8 种桉树基因型对桉树叶焦枯病病原菌Calonectria pentaseptata的抗病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病原菌菌株 |
3.2.2 供试桉树材料 |
3.2.3 培养基的配制 |
3.2.4 病原菌分生孢子悬浮液的配制 |
3.2.5 致病力测试 |
3.2.6 病原菌接种后再分离 |
3.2.7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感病症状 |
3.3.2 病原菌接种后再分离 |
3.3.3 两次试验差异分析 |
3.3.4 菌株在桉树基因型上致病力差异分析 |
3.3.5 桉树基因型抗病性差异分析 |
3.4 小结与讨论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2)海南菠萝一种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及多基因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
1.1 病原菌的分离及回接试验 |
1.2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
1.3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1.4 病原菌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2 讨论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2 病原菌形态观察及回接试验 |
3.3 病原菌分子鉴定 |
3.4 病原菌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作者贡献 |
(3)灿球赤壳属和假芝属所致海南热区林木根腐及茎腐病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灿球赤壳属和假芝属 |
1.1.1 灿球赤壳属的概况 |
1.1.2 假芝属 |
1.2 海南省热区林木概述 |
1.2.1 海南省热区林木概述 |
1.2.2 橡胶树概述 |
1.2.3 相思树概况 |
1.2.4 木麻黄概况 |
1.3 灿球赤壳属和假芝属所致热区林木病害概述 |
1.3.1 灿球赤壳属所致橡胶树臭根病及其研究进展 |
1.3.2 假芝属所致相思树病害及其研究进展 |
1.3.3 假芝属所致木麻黄病害及其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病样 |
2.1.2 接种植株 |
2.1.3 供试培养基 |
2.1.4 主要试剂 |
2.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田间调查 |
2.2.2 菌株分离与菌种保存 |
2.2.3 接种体的制备 |
2.2.4 致病性测定 |
2.2.5 子实体诱导 |
2.2.6 形态学鉴定 |
2.2.7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2.2.8 生物学特性测定 |
2.2.9 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
2.2.10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样本的采集 |
3.2 5种热带林木臭根病症状 |
3.2.1 橡胶树臭根病 |
3.2.2 木菠萝臭根病 |
3.2.3 荔枝臭根病 |
3.2.4 小叶榕臭根病 |
3.2.5 油茶臭根病 |
3.3 橡胶树臭根病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3.3.1 橡胶树臭根病症状和田间发病特点 |
3.3.2 橡胶树臭根病菌的致病性测定 |
3.3.3 橡胶树臭根病菌形态 |
3.3.4 橡胶树臭根病菌的分子鉴定 |
3.3.5 橡胶树臭根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3.3.6 橡胶树臭根病菌的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
3.4 环境对假芝属所致热区林木发病情况及担子果的影响 |
3.4.1 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对热区林木发病情况的影响 |
3.4.2 不同地区担子果形态差异分析 |
3.5 木麻黄茎腐病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3.5.1 田间病害症状描述 |
3.5.2 致病性测定 |
3.5.3 病原菌的形态观察 |
3.5.4 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比对和发育树构建 |
3.5.5 生物学特性 |
3.5.6 木麻黄茎腐病菌的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
3.6 台湾相思假芝根腐病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3.6.1 台湾相思假芝根腐病的田间症状 |
3.6.2 致病性测定及担子果诱导 |
3.6.3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
3.6.4 病原菌的rDNA-SSU序列比对 |
3.6.5 生物学特性 |
3.6.6 台湾相思假芝根腐病菌的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
4 讨论 |
4.1 橡胶树臭根病 |
4.2 木麻黄茎腐病 |
4.3 台湾相思根腐病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海南菠萝蜜真菌病害调查、病原鉴定及3种病原真菌生物学特性与室内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菠萝蜜概述 |
1.2 海南菠萝蜜产业发展现状 |
1.3 菠萝蜜病害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炭疽病研究进展 |
1.5 可可毛色二孢研究进展 |
1.6 弯孢霉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植物样本材料 |
2.1.2 供试菌株 |
2.1.3 室内毒力测定供试药剂 |
2.1.4 供试培养基 |
2.1.5 供试药品及试剂 |
2.1.6 主要实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菠萝蜜病害调查和病害样本采集 |
2.2.2 病害分级标准及其计算标准 |
2.2.3 真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2.2.4 病原真菌致病性测定 |
2.2.5 病原真菌形态学鉴定 |
2.2.6 病原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7 病原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8 室内毒力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海南菠萝蜜真菌性病害调查结果 |
3.2 菠萝蜜瓜笄霉果腐病 |
3.2.1 田间发病情况 |
3.2.2 菠萝蜜瓜笄霉果腐病病原菌 |
3.3 菠萝蜜花果软腐病 |
3.3.1 田间发病情况 |
3.3.2 菠萝蜜花果软腐病病原菌 |
3.4 菠萝蜜炭疽病 |
3.4.1 田间发病情况 |
3.4.2 菠萝蜜炭疸病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3.4.3 菠萝蜜炭疽病病病原菌形态特征 |
3.4.4 菠萝蜜炭疽病多基因系统学分析 |
3.4.5 菠萝蜜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3.4.6 不同杀菌剂对菠萝蜜炭疽病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3.5 菠萝蜜果腐病 |
3.5.1 田间发病情况 |
3.5.2 菠萝蜜果腐病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3.5.3 菠萝蜜果腐病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3.5.4 菠萝蜜果腐病病原菌分子鉴定 |
3.5.5 菠萝蜜果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3.5.6 不同杀菌剂对菠萝蜜果腐病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3.6 菠萝蜜叶斑病 |
3.6.1 田间发病情况 |
3.6.2 菠萝蜜叶斑病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3.6.3 菠萝蜜叶斑病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3.6.4 菠萝蜜叶斑病病原菌分子鉴定 |
3.6.5 菠萝蜜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3.6.6 不同杀菌剂对菠萝蜜叶斑病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菠萝蜜病害病原分离培养和鉴定结论与讨论 |
4.1.1 菠萝蜜瓜笄霉果腐病病原分离培养和鉴定 |
4.1.2 菠萝蜜花果软腐病病原分离培养和鉴定 |
4.1.3 菠萝蜜炭疽病病原分离培养和鉴定 |
4.1.4 菠萝蜜果腐病分离培养和鉴定 |
4.1.5 菠萝蜜叶斑病分离培养和鉴定 |
4.2 菠萝蜜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论与讨论 |
4.2.1 菠萝蜜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4.2.2 菠萝蜜果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4.2.3 菠萝蜜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4.3 杀菌剂对菠萝蜜病原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论与讨论 |
4.3.1 菠萝蜜炭疽病室内毒力测定 |
4.3.2 菠萝蜜果腐病室内毒力测定 |
4.3.3 菠萝蜜叶斑病室内毒力测定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项目资助和作者简介 |
附录二 药剂筛选相关图片 |
致谢 |
(5)菠萝密果锈病病害调查与寄主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菠萝蜜概述 |
1.1.1 起源与生产概况 |
1.1.2 菠萝蜜的营养价值 |
1.1.3 菠萝蜜各领域应用 |
1.1.4 菠萝蜜品种简介 |
1.2 病害研究进展 |
1.2.1 菠萝蜜病害研究 |
1.2.2 菠萝蜜锈病的研究进展 |
1.3 果实品质与病害关系 |
1.4 果实病害相关抗性指标相关研究进展 |
1.4.1 超氧化物歧化酶 |
1.4.2 过氧化物酶 |
1.4.3 苯丙氨酸解氨酶 |
1.4.4 过氧化氢酶 |
1.4.5 多酚氧化酶 |
1.4.6 丙二醛 |
1.5 植物抗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样品 |
2.1.2 试剂及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病害普查 |
2.2.2 病害固定监测点监测 |
2.2.3 病害显微观察 |
2.2.4 分级标准 |
2.2.5 理化指标测定 |
2.2.6 抗性指标测定 |
2.2.7 抗性相关基因的筛选与表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调查结果 |
3.1.1 菠萝蜜果锈病发生情况调查结果 |
3.1.2 固定监测点监测 |
3.2 显微观察 |
3.2.1 体视镜观察 |
3.2.2 冷冻切片观察 |
3.2.3 透射电镜观察 |
3.3 果锈病分级 |
3.3.1 单苞果锈病分级 |
3.3.2 果实果锈病分级 |
3.3.3 各地区病情指数比较分析 |
3.4 理化指标分析 |
3.4.1 可溶性固形物 |
3.4.2 可滴定酸测定结果 |
3.4.3 固酸比 |
3.4.4 可溶性糖测定结果 |
3.4.5 维生素C测定结果 |
3.5 抗性指标测定 |
3.5.1 SOD活力测定结果 |
3.5.2 MDA含量测定结果 |
3.5.3 CAT活力测定结果 |
3.5.4 POD活力测定结果 |
3.5.5 PPO活力测定结果 |
3.5.6 PAL活力测定结果 |
3.6 抗性相关基因表达 |
3.6.1 候选抗性相关基因筛选 |
3.6.2 RNA提取 |
3.6.3 qPCR扩增引物的特异性验证 |
3.6.4 抗性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病害调查 |
4.2 显微观察 |
4.3 常规理化指标 |
4.4 抗性指标测定 |
4.5 抗性相关基因筛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海南菠萝叶部三种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两种生防菌的抑菌效果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菠萝的地位及特性 |
1.2 菠萝的价值 |
1.2.1 菠萝的食用价值 |
1.2.2 菠萝的药用价值 |
1.2.3 菠萝的其他价值 |
1.3 菠萝真菌叶斑病种类 |
1.4 毛色二孢属分类研究概况 |
1.4.1 毛色二孢属分类地位及特征 |
1.4.2 毛色二孢属的分种依据 |
1.4.3 可可毛色二孢的特征 |
1.4.4 可可毛色二孢引起的相关病害 |
1.5 弯孢属的分类研究概况 |
1.5.1 弯孢属的分类地位及特征 |
1.5.2 弯孢属的分种依据 |
1.6 病原真菌的防治 |
1.6.1 化学防治 |
1.6.2 农业防治 |
1.6.3 生物防治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和主要仪器设备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供试菌株 |
2.1.3 供试药品与试剂 |
2.1.4 培养基 |
2.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病害样本采集 |
2.2.2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2.2.3 病原菌的回接与再分离 |
2.2.4 病原菌的形态鉴定 |
2.2.5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2.2.6 菠萝可可毛色二孢菌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7 菠萝叶斑病的生物防治初探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毛色二孢属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3.1.1 毛色二孢属病原菌的分离 |
3.1.2 毛色二孢属的回接与再分离 |
3.1.3 毛色二孢属形态鉴定 |
3.1.4 毛色二孢属的分子鉴定 |
3.2 菠萝可可毛色二孢菌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1 目的基因的扩增 |
3.2.2 多基因进化树的构建 |
3.3 画眉草弯孢菌的分离和鉴定 |
3.3.1 画眉草弯孢菌的分离 |
3.3.2 画眉草弯孢菌的回接与再分离 |
3.3.3 画眉草弯孢菌的形态鉴定 |
3.3.4 画眉草弯孢菌的分子鉴定 |
3.4 菠萝叶斑病生物防治初探 |
3.4.1 多菌灵浓度的选择 |
3.4.2 生防菌活性物质对可可毛色二孢菌的抑制作用 |
3.4.3 生防菌活性物质对假可可毛色二孢菌的抑制作用 |
3.4.4 生防菌活性物质对画眉草弯孢菌的抑制作用 |
4 讨论 |
4.1 菠萝病原菌毛色二孢属的鉴定 |
4.2 菠萝可可毛色二孢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3 菠萝病原菌画眉草弯孢的鉴定 |
4.4 生防菌活性物质对菠萝病原菌的防治初探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丽赤壳属真菌物种多样性及致病性(论文提纲范文)
1 丽赤壳属真菌的形态学特征 |
2 丽赤壳属真菌的物种多样性 |
3 丽赤壳属真菌的分布及危害 |
4 丽赤壳属真菌在林木上的致病性测试方法 |
5 抗病桉树基因型选择 |
6 讨论 |
(8)菠萝蜜果锈病发生的生理基础及抗性相关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菠萝蜜概述 |
1.1.1 菠萝蜜生物学特性及分布 |
1.1.2 菠萝蜜的价值 |
1.2 菠萝蜜产业现状 |
1.3 菠萝蜜病害研究进展 |
1.4 植物抗性相关生理研究进展 |
1.5 转录组测序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1.5.1 转录组测序技术 |
1.5.2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样品 |
2.1.2 供试培养基及实验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菠萝蜜果锈病发生情况调查 |
2.2.2菠萝蜜果镑病样品处理 |
2.2.3 果苞冷冻切片观察 |
2.2.4 病原菌分离与检测 |
2.2.5 抗性生理指标测定 |
2.2.6 转录组测序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菠萝蜜果锈病发生情况调查结果 |
3.2 果锈病症状 |
3.3 果苞的冷冻切片 |
3.4 病原菌分离与检测结果 |
3.4.1 病原菌分离 |
3.4.2 分子检测结果 |
3.5 抗性生理指标测定 |
3.5.1 CAT活性的变化 |
3.5.2 POD活性的变化 |
3.5.3 PPO活性的变化 |
3.5.4 PAL活性的变化 |
3.5.5 SOD活性的变化 |
3.5.6 MDA含量的变化 |
3.6 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
3.6.1 测序样品RNA质量检测分析 |
3.6.2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3.6.3 转录组数据功能注释 |
3.6.4 基因的结构预测 |
3.6.5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3.7 抗病基因的筛选 |
3.7.1 植物-病原互作通路 |
3.7.2 过氧化物酶体通路 |
3.8 RT-PCR验证 |
4 讨论 |
4.1 海南省5个地区菠萝蜜果锈病发生情况 |
4.2 病原菌分离与检测 |
4.3 菠萝蜜果锈病发生的生理基础 |
4.4 抗性相关基因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海南省菠萝蜜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
1.1 病害症状描述 |
1.2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结果 |
1.3 优势菌在PDA培养基上特征 |
1.4 腐皮镰刀菌是引起菠萝蜜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 |
1.5 分子生物学鉴定 |
1.6 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1.7 不同温度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1.8 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测定 |
1.9 不同p H值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1.1 0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1.1 1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影响 |
2 讨论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1.1 病害样本采集 |
3.1.2 接种材料 |
3.1.3 培养基和仪器的选择 |
3.2 研究方法 |
3.2.1 病原菌分离 |
3.2.2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3.2.3 优势菌的柯赫氏法则验证 |
3.2.4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2.5 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3.2.6 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2.7 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测定 |
3.2.8 不同PH值对菌落生长影响 |
3.2.9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1 0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影响 |
作者贡献 |
(10)海南省菠萝蜜三种重要病害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室内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菠萝蜜概述 |
1.1.1 菠萝蜜生物学特性 |
1.1.2 菠萝蜜的起源和分布 |
1.1.3 菠萝蜜品种的分类 |
1.2 菠萝蜜的价值 |
1.2.1 菠萝蜜的营养价值 |
1.2.2 菠萝蜜的药用价值 |
1.2.3 菠萝蜜加工价值 |
1.3 菠萝蜜产业发展现状 |
1.3.1 国外菠萝蜜产销概况 |
1.3.2 我国菠萝蜜产销概况 |
1.4 我国菠萝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1 热带地区分布广泛,品质差异明显 |
1.4.2 育种研究不足,缺乏标准化种苗繁育基地 |
1.4.3 保鲜加工技术薄弱,缺少优质品牌产品 |
1.4.4 栽培管理水平不高,产出率较低 |
1.5 菠萝蜜病害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植物真菌病害鉴定方法 |
1.6.1 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的应用 |
1.6.2 分子生物学在真菌鉴定中的应用 |
1.7 本研究的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植物样本材料 |
2.1.2 供试菌株 |
2.1.3 供试培养基 |
2.1.4 供试试剂及试剂盒等材料 |
2.1.5 主要溶液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菠萝蜜病害调查和病害样本采集 |
2.2.2 病原真菌的分离纯化 |
2.2.3 病原真菌致病性测定 |
2.2.4 病原真菌形态学鉴定 |
2.2.5 菠萝蜜真菌病害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2.2.6 病原真菌生物学特性 |
2.2.7 药剂毒理学室内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菠萝蜜3种真菌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
3.2 菠萝蜜花果软腐病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菠萝蜜花果软腐病病害症状 |
3.2.2 花果软腐病病原菌分离、培养和形态学鉴定 |
3.2.3 花果软腐病优势菌对菠萝蜜的致病性测定 |
3.2.4 匍枝根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
3.3 菠萝蜜蒂腐病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菠萝蜜蒂腐病症状描述 |
3.3.2 菠萝蜜蒂腐病病原菌分离和培养 |
3.3.3 菠萝蜜蒂腐病病原分离物致病性测定 |
3.3.4 菠萝蜜蒂腐病病原菌形态特征 |
3.3.5 菠萝蜜蒂腐病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
3.3.6 菠萝蜜蒂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3.4 菠萝蜜根腐病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菠萝蜜根腐病病害症状描述 |
3.4.2 菠萝蜜根腐病病原菌形态学鉴定结果 |
3.4.3 菠萝蜜根腐病优势菌在PDA培养基上特征 |
3.4.4 根腐病优势菌对菠萝蜜的致病性测定 |
3.4.5 菠萝蜜根腐病分子生物学鉴定 |
3.4.6 菠萝蜜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3.5 菠萝蜜病害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 |
3.5.1 杀菌剂对匍枝根霉(R. stolonifer)室内毒力测定 |
3.5.2 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C. siamense类群的室内毒力测定 |
3.5.3 杀菌剂对腐皮镰刀菌(F. solani)室内毒力测定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菠萝蜜病害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讨论 |
4.1.1 菠萝蜜花果软腐病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讨论 |
4.1.2 菠萝蜜蒂腐病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讨论 |
4.1.3 菠萝蜜根腐病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讨论 |
4.2 菠萝蜜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讨论 |
4.2.1 菠萝蜜花果软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讨论 |
4.2.2 菠萝蜜蒂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讨论 |
4.2.3 菠萝蜜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讨论 |
4.3 杀菌剂对菠萝蜜病原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讨论 |
4.3.1 菠萝蜜花果软腐病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讨论 |
4.3.2 菠萝蜜蒂腐病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讨论 |
4.3.3 菠萝蜜根腐病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讨论 |
5 研究不足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
5.1 本研究不足 |
5.2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海南岛木菠萝病害调查及病原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雷州半岛桉树叶焦枯病病原菌鉴定及不同桉树基因型抗病性研究[D]. 汪全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2]海南菠萝一种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及多基因序列分析[J]. 唐中发,秦春秀,缪卫国,林春花,郑服丛,刘文波.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1(03)
- [3]灿球赤壳属和假芝属所致海南热区林木根腐及茎腐病的探究[D]. 吴如慧. 海南大学, 2019
- [4]海南菠萝蜜真菌病害调查、病原鉴定及3种病原真菌生物学特性与室内药剂筛选[D]. 顾红杰. 海南大学, 2019(06)
- [5]菠萝密果锈病病害调查与寄主抗性研究[D]. 黄纬君. 海南大学, 2019(06)
- [6]海南菠萝叶部三种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两种生防菌的抑菌效果初探[D]. 唐中发. 海南大学, 2019(08)
- [7]丽赤壳属真菌物种多样性及致病性[J]. 汪全超,陈帅飞. 桉树科技, 2019(01)
- [8]菠萝蜜果锈病发生的生理基础及抗性相关基因分析[D]. 段恋. 海南大学, 2018(12)
- [9]海南省菠萝蜜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J]. 罗敦文,何舒,郭利军,崔健,罗志文,缪卫国,范鸿雁,何凡. 分子植物育种, 2016(08)
- [10]海南省菠萝蜜三种重要病害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室内药剂筛选[D]. 罗敦文. 海南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