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Chiari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Budd-Chiari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一、Budd-Chiari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祖茂衡,徐克,卞策,曹建民,程永德,崔进国,党晓卫,董家鸿,高涌,顾建平,顾玉明,郭成浩,韩新巍,李麟荪,李彦豪,李震,刘作勤,牟玮,倪才方,汪忠镐,王茂强,徐浩,徐凯,向华,颜志平,张琳,张庆桥,张小明[1](2021)在《Budd-Chiari综合征中文命名专家建议》文中研究说明Budd-Chiari综合征是指肝静脉和/或肝静脉开口上方之下腔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导致肝脏淤血引起的门脉高压和/或下腔静脉高压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在我国大量病例以肝静脉开口处和肝静脉开口上方之下腔静脉隔膜形成为主要病理变化,与西方国家以肝静脉血栓形成为主病理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同时隔膜形成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清楚。国内对Budd-Chiari 综合征的翻译是基于字母发音被译成6个不同的中文名称,在综合征大全中有11个异名,一个疾病存在多个译名不利于学术交流、病历管理和医疗保险支付,为了统一和规范本病的中文名称,经多学科专家讨论建议使用肝静脉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为Budd-Chiari综合征的中文名称。

陆佳欣[2](2020)在《162例布加综合征患者介入和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分析布加综合征(BCS)患者介入和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62例BCS患者分成介入治疗组(110例)和保守治疗组(52例),介入治疗组治疗方式包括经皮腔内球囊成形术(PTA)、内支架置入术、置管溶栓术等,术后辅以抗凝治疗;保守治疗组则给与保肝、利尿、抗凝、抗感染等内科治疗,分析二组患者治疗前后腹水、脾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下肢肿胀、下肢静脉曲张缓解情况及凝血功能、血浆白蛋白及胆红素水平。结果1.162例BCS患者一般资料分析显示,男女患者之间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以41-60岁发病例数最多;农村发病明显高于城市(P<0.05)。2.介入治疗组治疗后腹水、脾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下肢肿胀、乏力症状缓解率明显较保守治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肝性脑病、下肢静脉曲张、下肢色素沉着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血浆白蛋白及胆红素水平手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保守治疗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CS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及时进行手术干预可显着提高疗效和预后。

路欣[3](2020)在《磁共振无对比剂血管成像对布加综合征IVC形态、血流动力学及其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磁共振无对比剂快速定量相位对比法在诊断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背景:无对比剂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已经成功的应用于选择性的门静脉成像及下腔静脉成像中。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一组以肝流出道阻塞为特征表现的综合征,包括小的肝静脉阻塞、下腔静脉阻塞,右心房回流阻塞均可发生。目的:应用磁共振无对比剂快速定量相位对比法(Phase-Contrast,PC)研究下腔静脉阻塞的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并与磁共振静脉成像(MR Venography,MRV)的定性指标进行比较,探讨PC定量值在诊断下腔静脉BC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35例DSA确诊的下腔静脉阻塞BCS行快速定量相位对比法及MRV检查,获取PC定量值及MRV定性值;另选取35例体检发现的肝脏局灶性病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亦行快速定量相位对比法及MRV检查。结果:PC法的定量参数(搏出量,顺向流量,绝对搏出量,平均流量,博出距离,平均速度,峰值速度)诊断IVC阻塞BCS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67,0.7788,0.7747,0.7665,0.9143,0.9159,及 0.8947。平均速度诊断IVC阻塞BCS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88.57%,85.71%及87.14%。对于IVC阻塞BCS的诊断效能,平均速度(PC法的一种定量指标)与MRV比较,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P=0.0768)。结论:PC法定量值可用于IVC阻塞型BCS的诊断,并可提供IVC阻塞型BCS的血流动力学信息。第二部分磁共振无对比剂真稳态自由进动血管造影对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目的:本研究使用无对比剂MRA技术(呼吸触发的三维真稳态自由进动序列,True Steady-state Free-precession,SSFP 联合时空标记翻转脉冲,The Time-spatial Labeling Inversion Pulse,Time-SLIP)诊断下腔静脉型布加综合征,并与金标准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进行对照研究。材料与方法:经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08例未经过治疗的下腔静脉型布加综合征患者行MRI检查(评分≥2分,静脉临床严重程评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和静脉疾病生活质量评分Aberdeen Varicose Vein Questionnaire,AVVQ),包括3D SSFP序列联合Time-SLIP,并随后行DSA检查,作为金标准。腔静脉型布加综合征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检验使用kappa检验。腔静脉型布加综合征无对比剂MRA与DSA的一致性检验亦使用kappa检验。结果:无对比剂MRA图像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及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分别为55.96±2.32,30.72±1.56。4型腔静脉型布加综合征(膜性阻塞、节段性阻塞、膜性带孔型阻塞,节段性狭窄)无对比剂MRA与DSA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97。结论:无对比剂MRA不需要对比剂,即可行下腔静脉成像,且成功率较高,诊断腔静脉型布加综合征的准确性亦较高。第三部分膜性阻塞型布加综合征患者I VC与RHV成角关系的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研究目的:观察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IVC)膜性阻塞型患者IVC与肝右静脉(RHV)间成角大小、RHV血管走向及形态,并比较RHV与肝硬化患者、正常人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为指导制定介入治疗的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与方法:搜集连续的248例病例,按照顺序分3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IVC膜性阻塞型患者)、C组(HLC患者),A组共94例,B组共68例,C组共86例,分别测量RHV与IVC间夹角值T并按RHV形态分为I、U、N三型,比较组间夹角及T值类型的构成比是否存在差异,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T值比较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相对数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夹角形态比较使用X2检验。结果:平均 T值B 组[(56.1±13.7)]明显高于 A组[(49.3±7.8),P=0.010]及 C 组[(51.5±10.0),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750,P<0.001),A、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中N型的发生率大于A组、C组,U型的发生率小于A组、C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C组间N型及U型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VC膜性阻塞型患者RHV与IVC的夹角与正常人RHV与IVC的夹角相比有形态学差异,并且IVC膜性阻塞型患者RHV与IVC的夹角值大,此差异与是否合并有肝硬化无关。

崔建伟[4](2021)在《COL4A1、ANGPT1启动子区、5’-UTR区甲基化水平与皖北地区布加综合征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COL4A1和ANGPT1近端启动子区和5’-UTR区甲基化水平与皖北地区布加综合征的关系,旨在为布加综合征病因学研究以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10月-2019年4月入院治疗的6例布加综合征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年龄分布、性别比无明显差异的健康体检者6例为对照组,获取静脉血标本,提取DNA,标本处理、引物设计、应用Agena Mass ARRAY?Methylation检测及质谱分析,通过质谱判断分子量的差异,进行甲基化分析。结果1.COL4A1和ANGPT1基因8个引物中共检测到149个Cp G位点;2.甲基化图谱中其中引物COL4A1_20中位点Cp G_6和Cp G_20甲基化程度有差异,统计学分析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物COL4A1_22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位点Cp G_7和Cp G_13上甲基化程度有差异;统计学分析甲基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其他引物位点未见明显甲基化水平差异。3.引物COL4A1_22中实验组Cp G_7和Cp G_13水平甲基化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COL4A1启动子区、5’-UTR区部分片段低甲基化有可能造成基因高表达;提示COL4A1启动子区、5’-UTR区部分片段低甲基化可能是皖北地区BCS的发病因素之一。

王浩然[5](2019)在《分期递增式球囊扩张术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分期递增式球囊扩张术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8年1月本中心收治的经分期递增式球囊扩张术治疗的92例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于同期住院的单纯布加综合症的患者作对比,探究与下腔静脉血栓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统计并计算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PE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相关实验室指标的改善,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结果:1.小球囊预开通的技术成功率为97.87%,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及症状性肺栓塞的发生,小球囊预开通后,患者一月内血栓完全溶解率为92%;2.小球囊预开通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的血小板和高密度脂蛋白较术前升高,ALP及胆红素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1年、3年、5年的累积一期通畅率为87%、77%、58%,累积二期通畅率为96%、89%、86%;4.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与布加综合征患者并发下腔静脉血栓存在明显的相关性;5.患者的1年、3年、5年的累积生存率为95%、89%、87%,确诊治疗时间、再狭窄次数、总胆红素和血小板计数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结论:1.采用分期递增式球囊扩张术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2.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与布加综合征患者并发血栓存在明显的相关性;3.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够改善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患者的生存预后。

顾亚奇[6](2018)在《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疗效分析与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索下腔静脉植入支架对布加氏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探究下腔静脉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下腔静脉型布加氏综合征临床意义以及术后患者机体功能变化。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评价方法,通过Pubmed、知网等数据库检索关键词“Budd-chiari”、“下腔静脉”、“支架植入”等收集国内外关于下腔静脉膜型、完全栓塞型、狭窄型布加氏综合征下腔静脉血管内植入支架治疗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对检索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及术后再狭窄、再闭塞进行Meta分析。第二部分通过观察布加氏综合征患者临床病症,并进行血液学和肝肺功能学检测,分析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等水平变化,比较患者术前术后FEV1(第一秒用气呼气量)、FVC(用力肺活量)、MVV(最大通气量)、PEF(呼气峰值流速)、FEV1.0/FVC数值,由此研究我院布加氏综合征患者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后临床效果。结果:1.META分析:依照纳入标准,最终纳入21篇文献,12篇英文文献,9篇中文文献,共计病例1718例,其中试验组即下腔静脉血管支架治疗下腔静脉布加氏综合征(IVC-BCS)组(IVC-Stent组)(包含PTA后应用ES或再狭窄后应用等)有826例,对照组即单纯下腔静脉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IVC-PTA)治疗下腔静脉型布加氏综合征(IVC-BCS)组共89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临床即刻有效率:IVC-Stent组为97.57%,IVC-PTA组为97.31%,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比较无意义。(2)再栓塞、再狭窄率:去敏感后检验IVC-Stent组低于IVC-PTA组,另外多项研究结果显示PTA治疗B-CS复发后再通可采用植入血管支架的方式。(3)并发症发生几率:介入手术治疗B-CS综合征,术中并发症主要为穿刺道出血、腹部出血、心包填塞、支架脱落等,术后可能继发肝衰竭、肾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临床病例分析:随机收集我院确诊为布加氏综合征病例35例,患者进行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手术,观察发现术后一个月,患者腹水、下肢浮肿、腹壁静脉曲张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而血清中白蛋白含量显着升高,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2.31,2.07,P<0.01);肺功能指标中,FEV1、FVC、MVV、PEF、FEV1.0/FVC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2.69,1.47,1.69,1.97,P=0.041,0.029,0.046,0.043,0.038)。结论:1.META分析:IVC-Stent治疗IVC-BCS综合征再复发率与单纯IVC-PTA治疗组比较偏低,但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IVC-Stent组主要并发症为支架脱落,易造成二次血管堵塞,引起系列后遗症。因目前研究文献数量以及质量问题原因,IVC-Stent治疗下腔静脉型布加氏综合征疗效有待加强研究。2.临床病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血管植入术能有效改善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病症,肺功能及肝功能监测指标显示可明确纠正肝肺功能损害。

李洁[7](2017)在《副肝静脉开通术在肝静脉型和混合型布—加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副肝静脉(accessory hepatic vein,AHV)成形术(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治疗肝静脉型和混合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安全性、有效性,并对患者中远期生存情况和AHV通畅情况进行随访。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0年7月至2016年7月行AHV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的BCS患者60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表现、彩超、CT或M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其中肝静脉型33例,混合型27例。全组患者3支主肝静脉均存在广泛性闭塞或管径纤细,肝静脉开通难度较大,AHV代偿性扩张同时伴有梗阻。当AHV主干与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远心段成角≥90°,则经股静脉途径行血管成形术,当AHV主干与IVC远心段成角<90°,则经颈内静脉途径行血管成形术。当AHV扩张后管径无明显回缩、压力明显下降,周围侧支血管影消失或减少,则表明球囊扩张效果良好,不予行支架植入术;反之,如AHV扩张后管径明显回缩、压力下降无明显,周围侧支血管影无明显消失,则表明球囊扩张效果较差,则进一步行支架植入术。如患者合并有IVC狭窄或闭塞,则先行IVC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之后再设法开通AHV。术后给予依诺肝素钠和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持续口服612个月。术后1个月复查彩超、生化、血常规评估病情,每隔13个月复查彩超,必要时行CT或MR以评估血管通畅情况。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手术前后AHV压力和实验室指标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生存曲线采用寿命表法绘制;血管通畅率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0例BCS患者中,3支主肝静脉节段性闭塞46例,节段性闭塞伴管径细小14例;全组患者均有粗大的AHV显示,并发现AHV与主肝静脉间有丰富、迂曲、粗大的肝内侧支血管交通。选择AHV作为治疗靶血管60支,管径范围6.3 mm15.3mm,平均(11.3±2.6)mm;其中AHV开口处狭窄42支、膜性闭塞18支,肝右后(下)静脉51支、肝尾状叶静脉9支。18例AHV膜性闭塞患者,经颈内静脉穿刺5例、经股静脉穿刺5例、经皮经肝穿刺8例。60例患者共60支AHV行成形术均成功,其中经颈内静脉行成形术36例、经股静脉行成形术24例,成功率为100%;合并有IVC梗阻的27例患者同时开通IVC,成功率亦为100%。51例患者AHV单纯行球囊扩张术,9例加行支架植入术。9例AHV支架植入中,7例行球囊扩张术后血管回缩明显,加行支架植入术,2例患者行球囊扩张术后出现AHV破裂出血,随即加行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后所有患者AHV压力均明显下降,由术前的(44.6±12.0)cmH2O降至术后的(26.5±5.0)cmH2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23,P<0.05)。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或体征(包括腹胀、腹痛、胸腹水、消化道出血、肝脾肿大、下肢肿胀、下肢色素沉着溃疡)较术前均消失或缓解;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血小板计数指标较术前均显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7)0.05),血清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指标虽有所改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29)0.05)。术后随访9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3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或肝功能衰竭分别于术后9个月、34个月、59个月死亡。术后1、3、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8.3%、96.7%、95%;全组患者术后1、3、5年的AHV累积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5%,70.8%,57.3%;其中肝静脉型患者1、3、5年的血管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0.9%、62.7%、56.4%,混合型患者1、3、5年的血管累积通畅率分别为100%、80.8%、60.6%,两组总体累积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结论1.AHV成形术治疗肝静脉型、混合型BCS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成功率高,近期疗效确切,可显着缓解患者门静脉高压和IVC高压的症状和体征。2.AHV成形术后患者中远期生存和血管通畅情况均较好,尚不能认为肝静脉型和混合型BCS的AHV中远期通畅率具有差异。

Expert committee on Vane Cava Obstruction,Specialized Committee of Endovascology,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8](2017)在《布-加综合征亚型分型的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说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于2012-2015年间承担了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临床专项项目《布-加综合征介入诊疗规范化研究》课题(编号:BL2012021),经过3年临床研究,结合20余年2150余例的病例总结,2016年1月14日在徐州市召开了布加综合征介入诊疗规范化研究论证会,来自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腔静脉阻塞专家委员会及国内从事布-加综合征研究的介入放射学、血管外科学、病理学和影像诊断学专家就布-加综合症分型与亚型的划分进行了充分和深入的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达成亚型界定的共识:肝静脉阻塞亚型为肝静脉/副肝静脉膜性阻塞、肝静脉节段性阻塞、肝静脉广泛性阻塞、肝静脉阻塞伴血栓形成;下腔静脉阻塞亚型为下腔静脉膜性带孔阻塞、下腔静脉膜性阻塞、下腔静脉节段性阻塞、下腔静脉阻塞伴血栓形成。混合型亚型为肝静脉和下腔静脉阻塞、肝静脉和下腔静脉阻塞伴血栓形成,共10个亚型。

付坤坤[9](2017)在《布—加综合征患者副肝静脉的代偿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布-加综合征患者首次确诊时副肝静脉的代偿扩张情况,并对其代偿扩张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1.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78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患者首次确诊时副肝静脉的支数及其直径大小。根据彩超结果分为明显代偿扩张组(副肝静脉单支最大直径≥5mm或副肝静脉直径总和≥6mm,n=58)和无明显代偿扩张组(副肝静脉单支最大直径<5mm且副肝静脉直径总和<6mm,n=20),同时将检出的副肝静脉按其直径大小分为A类(直径≥5mm,n=96)和B类(直径<5mm,n=28)。2.查阅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主肝静脉梗阻程度、症状持续时间、PT、Child-Pugh分级、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入肝血流流速、副肝静脉长轴与下腔静脉近心段长轴夹角、血清VEGF水平、血清D-二聚体水平、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检验标准为α=0.05,对比分析明显代偿扩张组和无明显代偿扩张组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78例布-加综合征患者有68例检出副肝静脉,检出率为87.18%(68/78),共检出124支副肝静脉(A类96支,B类28支),平均(1.59±0.87)支,直径为311mm,平均(6.27±1.97)mm。其中明显代偿扩张组58例,共检出114支副肝静脉(A类96支,B类18支),平均(1.97±0.62)支,直径为411mm,平均(6.50±1.87)mm;无明显代偿扩张组20例,共检出10支副肝静脉(均为B类),平均(0.50±0.51)支,直径为34.4mm,平均(3.58±0.58)mm。明显代偿扩张组患者症状持续时间为(0480)个月,平均(105.61±135.65)个月;无明显代偿扩张组患者症状持续时间为(0.25240)个月,平均(53.83±73.42)个月。2.明显代偿扩张组中以混合型为主(94.8%,55/58),无下腔静脉梗阻型,无明显代偿扩张组中也以混合型(75.0%,15/20)为主,有下腔静脉梗阻型(20.0%,4/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代偿扩张组主肝静脉梗阻程度以Ⅳ度(3支主肝静脉均梗阻)为主(89.7%,52/58),无明显代偿扩张组以Ⅲ度(任意1支主肝静脉通畅)为主(50.0%,1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378,P<0.05);明显代偿扩张组血清VEGF水平显着低于无明显代偿扩张组(t=-7.437,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χ2=0.027)、年龄(t=0.960)、Child-Pugh分级(Z=-0.564)、PT(t=-0.020)、血清D-二聚体水平(t=0.166)、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t=-1.562)、门静脉主干内径(t=1.586)、门静脉入肝血流流速(t=0.154)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A类副肝静脉长轴与下腔静脉近心段长轴夹角以钝角为主(60.4%,58/96);B类以锐角(46.4%,13/28)和近似直角(35.7%,10/28)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827,P<0.05)。当样本为全部患者(78例)时,副肝静脉直径总和与主肝静脉梗阻程度呈正相关(r=0.657,P<0.05),与血清VEGF水平呈负相关(r=-0.725,P<0.05);主肝静脉梗阻程度与血清VEGF水平呈负相关(r=-0.445,P<0.05)。当样本为剔除Ⅰ、Ⅱ度主肝静脉梗阻的剩余患者(74例)时,副肝静脉直径总和与主肝静脉梗阻程度呈正相关(r=0.592,P<0.05),与血清VEGF水平呈负相关(r=-0.832,P<0.05);主肝静脉梗阻程度和血清VEGF水平呈负相关(r=-0.539,P<0.05)。当样本为剔除Ⅰ、Ⅱ度以及下腔静脉管腔通畅的Ⅲ、Ⅳ度主肝静脉梗阻的剩余患者(68例)时,副肝静脉直径总和与主肝静脉梗阻程度呈正相关(r=0.614,P<0.05),与血清VEGF水平呈负相关(r=-0.834,P<0.05);主肝静脉梗阻程度与血清VEGF水平呈负相关(r=-0.563,P<0.05)。结论布-加综合征患者的副肝静脉多代偿性扩张,此变化与疾病类型(特别是主肝静脉梗阻程度)、血清VEGF水平有关,主肝静脉梗阻程度越高,副肝静脉的代偿扩张越明显;副肝静脉长轴与下腔静脉长轴夹角大小可能与其扩张程度有关。

蒋京军,张小明,李伟,张国艳,张学民,李清乐,焦洋,贺致宾,何长顺,张韬[10](2016)在《降低副肝静脉压力在Budd-Chiari综合征治疗中的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降低副肝静脉(AHV)压力在Budd-Chiari综合征(BCS)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27例BCS患者资料,其中男11例,女16例,平均年龄(46±8)岁;AHV开口病变者9例,下腔静脉(IVC)病变者12例,AHV与IVC混合病变者6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行AHV造影并测压以及腔内治疗。9例AHV病变患者行AHV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AHV压力从(25±4)cm H2O(1 cm H2O=0.098 k Pa)降至(17±3)cm H2O;12例单纯IVC病变患者中10例行IVC球囊扩张成形术,2例行开放手术,术后AHV压力从(27±6)cm H2O降至(15±4)cm H2O,肝段IVC压力从(27±5)cm H2O降至(14±3)cm H2O;6例混合病变患者术后AHV压力从(28±6)cm H2O降至(14±4)cm H2O,IVC压力从(26±5)cm H2O降至(13±4)cm H2O。所有患者术后3 d腹部症状均有明显缓解,IVC存在病变者,双下肢沉胀感明显减轻,治疗有效率100%;未出现出血和肺栓塞并发症;23例患者随访454个月,术后6个月时多普勒超声提示原有病变通畅率100%,后期2例出现IVC再闭塞,再次行球囊扩张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降低AHV内压力有助于缓解BCS患者症状,应重视AHV的存在和病变的治疗。

二、Budd-Chiari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udd-Chiari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162例布加综合征患者介入和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布加综合征的临床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磁共振无对比剂血管成像对布加综合征IVC形态、血流动力学及其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磁共振无对比剂快速定量相位对比法在诊断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图例及说明
第二部分 磁共振无对比剂真稳态自由进动血管造影对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图例及说明
第三部分 膜性阻塞型布加综合征患者IVC与RHV成角关系的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图例及说明
综述 布加综合征的CT、MRI影像诊断解析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COL4A1、ANGPT1启动子区、5’-UTR区甲基化水平与皖北地区布加综合征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英语术语(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 B 个人简历
附录 C 综述 布加综合征病因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分期递增式球囊扩张术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图
致谢
附录A: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B:个人简历
附录C:发表文章与获奖
附录D: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6)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疗效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下腔静脉支架植入对布加氏综合征合治疗临床价值的meta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指标
        1.3 数据提取
        1.4 质量评估
        1.5 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汇集的资料描述
        2.2 纳入研究质量分析
        2.3 MATE分析结果
        2.3.1 IVC-Stent术后临床有效数据分析
        2.3.2 IVC-Stent术后再栓塞数据分析
        2.3.3 IVC-Stent术中术后引起出血相关、继发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数据分析
        2.3.4 IVC-Stent术中术后引起肺栓塞、支架脱落并(或)诱导肝肾衰竭等其他并发症数据分析
    3、讨论
第二部分 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布加氏综合征术后临床疗效与肝肺功能变化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材料
        1.2.1 医疗机器器械
        1.2.2 介入诊疗设备
        1.3 研究方法
        1.3.1 手术方法
        2.3.2 手术后抗凝
        1.4 临床观察
        1.4.1 临床症状变化
        1.4.2 肝肺功能指标变化
        1.5 判断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2.2 观察组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改变
        2.3 观察组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改变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7)副肝静脉开通术在肝静脉型和混合型布—加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8)布-加综合征亚型分型的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肝静脉阻塞
    1.1 肝静脉/副肝静脉膜性阻塞
    1.2 肝静脉节段性阻塞
    1.3 肝静脉广泛性阻塞
    1.4 肝静脉阻塞伴血栓形成
2 下腔静脉阻塞型
    2.1 下腔静脉膜性带孔阻塞
    2.2 下腔静脉膜性阻塞
    2.3 下腔静脉节段性阻塞
    2.4 下腔静脉阻塞伴血栓形成
3 混合型
    3.1 肝静脉和下腔静脉阻塞
    3.2 肝静脉和下腔静脉阻塞伴血栓形成

(9)布—加综合征患者副肝静脉的代偿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副肝静脉在布-加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降低副肝静脉压力在Budd-Chiari综合征治疗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AHV病变组
        1.2.2 AHV通畅组
        1.2.3 混合组
    1.3 围手术期处理
    1.4 随访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2.2 随访
3 讨论
    3.1 定义和解剖
    3.2 AHV功能和意义
    3.3 AHV病变治疗方法
        3.3.1 穿刺入路选择
        3.3.2 治疗效果
        3.3.3 是否植入支架

四、Budd-Chiari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Budd-Chiari综合征中文命名专家建议[J]. 祖茂衡,徐克,卞策,曹建民,程永德,崔进国,党晓卫,董家鸿,高涌,顾建平,顾玉明,郭成浩,韩新巍,李麟荪,李彦豪,李震,刘作勤,牟玮,倪才方,汪忠镐,王茂强,徐浩,徐凯,向华,颜志平,张琳,张庆桥,张小明.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1(10)
  • [2]162例布加综合征患者介入和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D]. 陆佳欣. 郑州大学, 2020(02)
  • [3]磁共振无对比剂血管成像对布加综合征IVC形态、血流动力学及其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D]. 路欣.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4]COL4A1、ANGPT1启动子区、5’-UTR区甲基化水平与皖北地区布加综合征相关性研究[D]. 崔建伟.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5]分期递增式球囊扩张术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D]. 王浩然.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6]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疗效分析与研究[D]. 顾亚奇. 安徽医科大学, 2018(12)
  • [7]副肝静脉开通术在肝静脉型和混合型布—加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D]. 李洁.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5)
  • [8]布-加综合征亚型分型的专家共识[J]. Expert committee on Vane Cava Obstruction,Specialized Committee of Endovascology,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07)
  • [9]布—加综合征患者副肝静脉的代偿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D]. 付坤坤. 郑州大学, 2017(02)
  • [10]降低副肝静脉压力在Budd-Chiari综合征治疗中的意义[J]. 蒋京军,张小明,李伟,张国艳,张学民,李清乐,焦洋,贺致宾,何长顺,张韬.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6(12)

标签:;  ;  ;  

Budd-Chiari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