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服农药自杀未遂者的随访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爽[1](2021)在《有意性急性农药中毒患者自杀意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有意性急性农药中毒(APP)患者自杀意图水平,基于临床资料分析农药种类、农药危害性、服毒量、混合农药种类与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关系,全面分析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筛选强烈自杀意图患者、“二次”自杀高危人群和临床干预方案构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符合纳排标准的225名有意性APP患者展开调查。研究以居民健康状况访谈问卷、Beck自杀意图量表、生活事件量表、Duck社会支持量表、心理扭力量表、Dickman冲动性量表、特质焦虑量表、流调中心抑郁水平评定量表、Beck绝望量表等作为调查工具。应用SPSS22.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结果1.有意性APP患者基本资料有意性APP患者中男性93人,女性114人,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1.22;年龄在12~81岁之间,其中12-34岁患者居多(51.2%);居住农村患者居多(88.4%);文化程度从文盲到大专/大学,其中初中患者居多(40.1%),文盲占比6.8%;平均受教育年限7.99年;已婚及其他患者居多(72.0%);职业以农民居多(29.0%);无宗教信仰患者居多(90.3%);在APP前有自杀未遂史的占比15.9%,没有自杀未遂史的占比84.1%;在APP前患有未治愈的精神疾病患者占比21.7%,未患有精神疾病患者占比78.3%。2.口服高致死性农药自杀未遂患者临床特征1)在所有有意性APP患者中毒类型中,除草剂类中毒最多(64.6%),其中百草枯中毒占比40.3%;杀虫剂类次之(18.0%),其中有机磷类占比14.5%;杀鼠剂类占比4.0%。2)在有意性APP患者中,极度危险农药中毒近一半,共计97人,占比57.1%;中度危险及其他农药中毒次之,共计57人,占比33.5%;高度危险农药中毒共计16人,占比9.4%。3)患者服毒量介于10ml至600ml之间,中位服毒量70ml。服毒量小于30ml人数居多(34.0%);服毒量在90~120(ml)范围人数次之,占比22.0%;服毒量超过90ml人数占比44.7%;服毒量超过210ml的有意性APP患者占少数(6.7%)。4)200例有意性APP患者中,2种及以上农药中毒18人,占比9.0%;单纯服用一种农药的患者居多,占比91.0%。3.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水平本研究中,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实际得分范围0-28分,平均得分14.23±6.22分;其中客观部分平均得分7.06±3.49分,主观部分平均得分7.17±3.65分。客观部分中“寻求帮助”条目平均得分最高(1.55±0.77分),有72.0%的有意性APP患者在行动之前未与可能帮助自己者联系过或告知自杀企图。客观部分中隔离性得分为1.38±0.76分,有超过一半的有意性APP患者采取自杀行为时附近无人,占比55.1%。主观部分“对待自杀尝试行为的认真程度”条目得分最高(1.50±0.68分),有60.4%的有意性APP患者是认真地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4.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地区、婚姻状况、职业、自杀未遂史、有意性APP前是否患有精神疾病、经济状况、家庭地位、社会支持、近一年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心理扭力、绝望、冲动、焦虑、抑郁对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得分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5-54岁年龄组自杀意图水平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学生自杀意图水平高于农民和个体户的自杀意图水平(P<0.05)。混合服用多种农药的有意性APP患者与单纯服用一种农药的有意性APP患者相比自杀意图得分更高(P<0.05)。有意性APP患者服毒量与自杀意图呈正相关关系(r=0.551,P<0.001)。5.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居住地区、冲动、绝望、抑郁、心理扭力和社会支持对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居住在城市、绝望、抑郁、心理扭力是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危险性因素,已婚、冲动、社会支持是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保护性因素。服毒量、混合农药种类对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服毒量越高患者,其自杀意图得分越高(P<0.001),同时混合服用多种农药的患者与单纯服用一种农药患者相比自杀意图更强烈(P=0.021)。结论1.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平均得分14.23±6.22分,明显高于以往中国农村严重自杀未遂者自杀意图得分。2.未婚、居住在城市、服毒量较大、同时混合多种农药中毒的有意性APP患者,其自杀意图水平较高,临床上应注意对此类患者进行筛查和及时有效的干预。3.患者的抑郁状况、绝望水平、心理扭力水平会影响自杀意图水平,对于抑郁、绝望、心理扭力水平较高的患者,在躯体治疗的同时应该给予适当心理干预治疗,从而促进疾病康复,并尽可能降低其重复自杀的发生率。4.冲动和社会支持水平较高的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水平相对较低,对于此类患者临床干预方法应与其他患者进行区分。
毛世清[2](2020)在《某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特征及直接医疗成本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自杀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巨额经济损失。为了解自杀未遂人群的特征及承受的经济负担,促进社会对自杀的关注,降低自杀率,本研究对湖北省荆州市某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展开调查,研究目的如下:1.了解湖北省荆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的特征。(1)了解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的总体特征。(2)分析通过服用农药、过量口服药和其他类毒物自杀的自杀未遂住院患者基本特征。(3)分析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救治情况。2.初步评估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的直接医疗成本,并探寻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以荆州市某综合医院急诊科在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住院的服毒自杀未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从医院信息系统(HIS)调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直接医疗成本信息。采用EXCEL和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等方法展开分析。结果1.湖北省荆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的特征:(1)总体特征:406例急诊收治住院的服毒自杀未遂患者平均年龄为(50.13±18.25)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1.48,65.27%为农村户口,1.97%有自杀未遂史;16.01%有精神障碍,其中抑郁症占50.82%,精神分裂症占31.15%。(2)服用不同类型毒物的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特征:①212名急诊收治的服农药自杀未遂住院患者平均年龄为(53.45±16.20)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1.03,80.84%为农村户口,有机磷农药是最常使用的农药品种。16名精神障碍患者中,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各6名;②150名急诊收治的过量服药自杀未遂住院患者平均年龄为(43.74±18.82)岁,男女比例为1:2.49,54.67%为城市户口,所选药品以苯二氮草类为主。47名精神障碍患者中,抑郁症2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13名;③44名急诊收治的服用其他类毒物自杀未遂住院患者平均年龄为(56.31±19.63)岁,男女比例为1:1.65,59.09%为农村户口,2名精神障碍患者均患有抑郁症,最常见的毒物为鼠药。(3)救治情况:84.91%的患者病情好转,10.22%未愈,4.87%死亡。病情好转患者平均年龄为(48.96±17.87)岁,死亡患者为(62.90±19.77)岁,两者间差异显着(P<0.01)。38.92%的患者能在服毒2小时内就诊,经转诊入院的患者占比为41.61%。服农药自杀的高峰期为2月和5月,过量服药自杀的高峰期为5月和7月,服用其他类毒物自杀的高峰期为8月。2湖北省荆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406名自杀未遂住院患者共产生455.35万的直接医疗成本损失,人均直接医疗成本(M)5068.50元。年龄、住院天数和血液灌流术是影响直接医疗成本的共同因素,对服农药自杀患者直接医疗成本造成影响的因素还包括呼吸机辅助通气技术及入住ICU,对过量服药自杀患者直接医疗成本造成影响的因素还包括入住ICU。结论1.湖北省荆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的特征:(1)总体特征:在本次收集的406例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中,农村户籍人口多于城市,女性多于男性;中年患者人数最多,其次为老年人;农药为最常见的毒物,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5月是自杀的高峰期。(2)服用不同类型毒物的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特征:①急诊收治的服农药自杀未遂住院患者中,农村户籍人口占多数,有机磷农药是最常见的毒物,老年人数量较多;②过量服药自杀患者中城市户籍人口较多,苯二氮类药品最常见,年轻人所占比例在各组中最高;③服用其他类毒物自杀患者以农村户籍人口为主,鼠药最常见。(3)救治情况:绝大多数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病情好转,4.87%的患者死亡,死亡患者平均年龄偏大,经转诊入院的患者占比较高。2湖北省荆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406名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共导致455.35万直接医疗成本损失。毒物的种类、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和治疗方式是直接医疗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次研究发现,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主要来自农村,其产生的直接医疗成本对当事人家庭造成沉重经济负担,因此社会各界应重视自杀预防,可通过关注自杀高危人群、降低自杀工具的可及性等方式降低自杀发生率,同时综合医院应不断提高自杀患者管理水平,提高救治成功率并减轻患者负担。
潘艳飞[3](2019)在《5-羟色胺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研究背景自杀,会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会严重影响家人和朋友的生活与精神状态,还会给社会造成非常大的负担。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约79.3万人自杀死亡,年平均自杀率为10.5/10万。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是我国全人群的第五大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自杀问题复杂多样,影响因素繁多,主要涉及社会学因素、人格特质、精神心理因素、遗传与生物学因素等。在自杀研究的生物学因素中,许多研究关注于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系统。5-HT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神经递质。有关自杀的实验研究表明,自杀者脑内5-HT功能下降。因此,5-HT系统基因成为重要的预测自杀风险的候选基因之一。近几年对其研究较多,但结论不一。本研究选取了 5-HT系统基因的4个位点,来探究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2A,HTR2A)、色氨酸羟化酶 1(tryptophan hydroxylase 1,TPHI)和色氨酸羟化酶2(tryptophan hydroxylase2,TPH2)基因多态性和中国农村自杀未遂的关联。自杀未遂是自杀死亡的可靠预测指标。有研究表明,有过自杀经历者再次出现自杀行为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0-30倍。约有25%的自杀未遂者有重复自杀行为,10%最终自杀死亡。因此本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进一步探讨HTR2A、TPH1和TPH2基因多态性和中国农村重复自杀的关联。2.研究目的(1)探讨5-HT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的关系以及基因与环境因素对自杀未遂的高阶交互作用。(2)探讨5-HT系统基因多态性与重复自杀行为的关系。3.研究方法3.1 研究对象初访调查的研究对象来自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在山东省莒南、利津、宁阳、蓬莱、滕州和邹城6个县(市)收集2009年10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期间发生自杀未遂行为的农村居民作为病例组,年龄均在15-70岁之间。考虑到对照组与病例组在生活环境上的可比性,按照1:1配对的原则随机选取与自杀未遂者同性别、同年龄(±3岁)、同村或邻村、无自杀未遂史、与自杀未遂者无血缘关系的农村居民作为正常对照组。本研究共收集到409对研究对象,6例病例和10例对照的血样无法获得,最终纳入病例和对照393对。随访调查的研究对象包括初访中的全部调查对象。3.2调查步骤及工具调查分为两个阶段:初访调查和随访调查,均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问卷访谈形式。初访访谈时间约为1.5小时,并由村医或卫生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对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lml。随访访谈时间约为0.5小时。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自杀情况、生活事件量表、精神障碍诊断等。3.3实验方法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连接酶检测反应(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LDR)进行基因多态性的分析。3.4数据处理与分析使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的双录入,建立SPSS数据库,用SPSS 24.0、GMDR0.9、Haploview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对于计数资料,如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人口学变量,用构成比进行描述,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分析影响因素时,首先进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研究自杀未遂影响因素的高阶交互作用。采用基因得分的方法研究4个位点变异对自杀未遂的累加影响。4.主要结果4.1自杀未遂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共测得393对自杀未遂者和正常对照组的信息。自杀未遂者中,男性128例(32.6%),女性265例(67.4%),男女比例为1:2.1,自杀未遂者平均年龄为43.82±13.31岁。主要自杀方式为服农药自杀,328例(83.5%),男女两组自杀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自杀未遂者的自杀意图均值为4.50±2.63分,女性为4.42-±2.59分,男性为4.68±2.71分,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0),在时间上的干预可能性中,男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其它七个条目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杀未遂者中,130例(33.1%)患有至少一种精神疾病,女性79例(29.8%),男性51例(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在具体四类精神障碍中,心境障碍的患病率最高,为22.9%。男女之间物质使用障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I),男性明显高于女性(23.4%vs.1.1%)。心境障碍、精神病性障碍、焦虑障碍在两个人群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自杀未遂环境影响因素本研究筛选的环境影响因素有:受教育水平(P<0.001)、经济状况(P=0.001)、家族自杀史(P=0.016)、负性生活事件(P<0.001)、家中是否有农药储存(P<0.001)、躯体疾病(P=0.005)和精神疾病(P<0.001)。4.3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未遂的关系比较自杀未遂者和正常对照组各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发现除TPH1基因rs4537731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外,其他6个位点均无意义,所有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TR2A基因rs6311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在有、无心境障碍的自杀未遂者两组人群中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有无精神疾病以及有无具体的精神病性障碍、物质使用障碍、焦虑障碍的自杀未遂者和不同自杀方式的自杀未遂者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精神疾病的自杀未遂者和正常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条件回归分析仅发现TPH1基因rs4537731位点与自杀未遂有关,加性模型(OR=1.36,95%CI:1.05-1.74)与显性模型(OR=I.38,95%CI:1.03-1.86)均有意义。调整了有意义的环境影响因素后,没有模型证明TPHI基因rs4537731位点与自杀未遂有关。多因子降维分析也未发现TPH1基因rs4537731位点与自杀未遂的关系。基因得分也与自杀未遂不相关。4.4随访研究对基线的393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成功调查到671人,其中自杀未遂者337人,正常对照组334人。在5.77年的平均随访间隔时间中,自杀未遂者中有16人(4.7%)出现重复行为,其中7人重复自杀未遂,9人自杀死亡。经检验,TPH1基因rs1799913位点基因型AA的重复行为发生(2.5%)少于基因型AC(3.0%)和基因型CC(10.0%),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其他位点各基因型重复行为发生情况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研究结论(1)单因素分析仅发现TPHI基因rs4537731位点与自杀未遂相关,多因素分析中这种关联消失,基因得分也与自杀未遂不相关,这些结果均不支持5-HT系统基因与农村自杀未遂的关系。(2)随访中,TPH1基因rs1799913位点各基因型重复行为发生情况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持TPH1基因rs1799913位点与重复自杀行为的关系。
赵尊义,陈明丽,曲瑶瑶,张世兴,刘志坤,宋杰[4](2014)在《410例急性有机磷自杀中毒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口服有机磷自杀中毒者的病因、中毒情况及临床转归的分析,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莱州市急性有机磷自杀中毒(AOPP)高发区的6家县、乡镇中心卫生院为定点医院,观察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结果:410例自杀者以青壮年为主,73.66%因家庭或与他人纠纷,口服毒性较高的有机磷或有机磷混配杀虫剂中毒。中重度中毒占89%。随着中毒程度加深,救治用药和住院天数也成倍增加。结论:口服农药中毒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应该加强社会干预,提高对农药中毒的救治水平,减少因服毒自杀造成的死亡。
陈武朝[5](2014)在《急诊室自杀未遂就诊患者自杀行为相关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自杀未遂是指个体在主观上存在或产生死亡的想法或愿望之后,实施了结束自己生命的行动/行为,并造成自身一定程度的躯体损害,但该行动/行为最终没有导致死亡的结局,自杀意念和躯体损害是自杀未遂发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自杀未遂是自杀死亡最可靠的预测指标,有自杀未遂史者再次自杀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0-40倍。自杀未遂发生率远高于自杀死亡率,WHO的一项自杀行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自杀未遂发生率为0.4%-4.2%。女性自杀未遂者多于男性,15-44岁是自杀未遂行为发生的高峰年龄。虽然中国的自杀死亡率下降趋势明显,但中国的自杀未遂率可能并非如此,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自杀未遂率。中国人口基数大,无论是自杀死亡人数还是自杀未遂人数都位列世界第一,自杀问题仍是中国目前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可见,中国的自杀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开展自杀未遂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对自杀的预防控制和自杀的危机干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长沙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室自杀未遂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的访谈,并严格匹配对照开展问卷调查,拟从社会人口学因素、家庭环境和社会因素、躯体与精神疾病因素、人格特征因素、社会心理应激因素等方面对自杀未遂危险因素进行较全面、深入的分析,为今后开展自杀的预防控制工作及相关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目的(1)探讨长沙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室自杀未遂患者的自杀行为特征;(2)比较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家庭环境和社会因素、躯体与精神疾病因素、人格特征因素和社会心理应激因素的差异,探讨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3)为自杀的预防控制、自杀未遂者的心理干预和治疗以及相关的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分为自杀未遂组(病例组)和对照组。自杀未遂组采用整群抽样的研究方法,即先从长沙市所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随机抽取3家,再对抽取的3家医院急诊室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期间连续就诊的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自杀未遂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对照组按照与病例组同性别、同社区以及年龄(±2岁)相匹配后,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条件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2)研究内容和工具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抑郁水平评定量表、冲动性量表、Beek绝望量表、特质焦虑量表、应对技能量表、自杀意向量表等汉化版的量表调查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家庭环境和社会因素、躯体与精神疾病因素、人格特征因素、社会心理应激因素等方面的内容。综合运用Excel2007、 SPSS18.0和AMO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1)基本情况:132例自杀未遂者平均年龄(31.72±7.54)岁,男女性别比为1:2.1,63.6%已婚且生活在一起,75.0%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76.7%的患者居住在农村;过半的患者夫妻关系差或一般,过半的患者与岳父/公公或岳母/婆婆的关系差或一般,男性自杀未遂患者遇到压力或困难时能够从家人那里获得帮助的比例显着高于女性(P<0.05)。3.0%的自杀未遂患者在遇到压力或困难时能够寻求获得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员的帮助。(2)自杀行为特征:132例自杀未遂患者自杀高峰为5月,在4-6月份有集中趋势(Z=25.237,P<0.05);109例居住地为农村的自杀未遂患者在3-7月份有集中趋势,高峰为5月(Z=25.318,P<0.05),23例居住地为城市的自杀未遂患者无集中趋势(Z=1.708,P>O.05)。132例自杀未遂患者自杀高峰为12:01-20:00(Z=16.703,P<0.05)。50.8%(67/132)的自杀方式为喝农药,28.8%为喝其它毒药或过量服药,9.8%为割腕。78.0%(103/132)的自杀场所为家里。53.8%无任何自杀准备,78.0%的自杀未遂者在行动前没有与人提到自杀企图,86.4%没有后事安排,91.7%没有留下遗言、遗书或有关日记。自杀直接原因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夫妻吵架,占27.0%(31/115);患生理或精神疾病,占13.9%(16/115);生活压力大、活着没意思,占13.0%(15/115)。8.3%(11/132)有自杀未遂史;精神疾病总现患率为11.4%(15/132),男性的精神疾病现患率(20.9%,9/43)显着高于女性6.7%(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00,P=0.020);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有自杀未遂史的比例高于无精神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58,P<0.001)。(3)相关因素比较:132例自杀未遂者社会支持评定总平均分为29.68±5.97分,对照为38.80±4.17分;对照组在社会支持总分以及社会支持各分量表得分均高于自杀未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自杀未遂者抑郁量表总平均分为28.68±11.49分,对照为10.47±7.68分,自杀未遂组在抑郁总评定分和郁情绪维度、躯体症状与活动迟滞维度、人际交往维度的评定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自杀未遂者自杀前1年最常见的生活事件排前5位的依次为与配偶或同居者有激烈的争吵(发生率为30.3%)、与配偶或同居者打架(16.7%)、与家庭成员激烈争吵(16.7%)、遭遇丢面子受人歧视或被人误会(15.2%)、收入下降(12.1%)。总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率为75.0%,平均每个自杀未遂者发生2.38±2.34件负性生活事件。自杀未遂组在各相关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量的评定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自杀未遂者冲动性人格特质总平均分为11.33±3.14分,对照为9.67±3.65分,自杀未遂组在冲动性评定总分和非功能性冲动总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功能性冲动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5,P=0.115)。132例自杀未遂者积极行动应对总平均分为35.11±10.75分,对照组为46.55±9.05分;自杀未遂者消极回避应对总平均分为36.17±8.80分,对照为35.27±8.29分。自杀未遂者特质焦虑水平平均得分为52.28±5.90分,对照为41.92±5.77分;自杀未遂者绝望水平评分为60.83±9.13分,对照为44.71±7.15分;自杀未遂组特质焦虑水平和绝望水平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访谈时,132例自杀未遂患者57.6%有自杀意念,对照组7.6%有自杀意念。(4)总体配对样本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OR=9.981,95%CI:1.376-72.396)、家庭地位低或一般(OR=2.982,95%CI:1.163-7.645)、高抑郁水平(OR=151.994,95%CI:14.679-1573.774)、高绝望水平(OR=28.888,95%CI:3.721-224.257)、高冲动性评分(OR=4.952,95%CI:2.072-11.838)是自杀未遂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社会支持水平(OR=0.008,95%CI:0.001-0.076)和遇压力或困难能够获得帮助(OR=0.076,95%CI:0.012-0.501)是自杀未遂发生的保护因素;年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配对样本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OR=7.919,95%CI:1.464-42.827)、婚姻状况为不稳定婚姻类型(OR=68.514,95%CI:2.094-2241.272)、高抑郁水平(OR=27.768,95%CI:5.146-149.844)、高绝望水平(OR=3.531,95%CI:1.050-11.872).高冲动性评分(OR=3.379,95%CI:1.228-9.299)是自杀未遂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社会支持水平(OR=0.002,95%CI:0.001-0.079)是自杀未遂发生的保护因素。男性配对样本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OR=23.850,95%CI:2.831-200.891)、高绝望水平(0R=21.315,95%CI:2.473-183.6842)和高冲动性评分(OR=11.926,95%CI:1.463-97.189)是自杀未遂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社会支持水平(OR=0.002,95%CI:0.001-0.062)和遇压力或困难能够获得帮助(OR=0.024,95%CI:0.003-0.022)是自杀未遂发生的保护因素。总体配对样本中,绝望感与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存在负交互作用(P<0.05),抑郁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负交互作用(P<0.05);女性配对样本中,绝望感与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存在负交互作用(P<0.05),抑郁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负交互作用(P<0.05);男性配对样本中,抑郁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负交互作用(P<0.05)。(5)拟合的结构方程模型中显示,绝望感作为中介变量对自杀意图强度起作用,绝望水平对自杀意图强度具有最强的正效应,总体效应为0.692;其次为冲动性人格,总体效应为0.438;焦虑的总体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0.426;社会支持总体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0.322;抑郁的总体效应为0.103,直接效应为0.036,间接效应为0.067。决策树分析发现,自杀未遂的高危特征群为:同时伴有绝望感、焦虑感、抑郁感的人群;同时伴有绝望感、焦虑感及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同时伴有绝望感并发生负性生活事件的人群。结论(1)女性自杀未遂患者约为男性的2倍,喝农药是主要的自杀方式,自杀地点多发生在家中。自杀高峰时间点为12:01-20:00,农村的自杀未遂患者自杀高峰为5月;8.3%有自杀未遂史;精神疾病总现患率为11.4%,其中男性为20.9%,女性为6.7%。(2)文化程度低、高绝望水平和高冲动性评分是自杀未遂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社会支持水平和遇压力或困难能够获得帮助是自杀未遂发生的保护因素;绝望感与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存在负交互作用,抑郁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负交互作用。低文化程度很可能是男女自杀行为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抑郁很可能是女性自杀行为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绝望感作为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焦虑、社会支持等因素与自杀意图强度的中介变量而存在,绝望感与自杀意图强度存在高度关联;自杀未遂者的冲动性人格特征直接对自杀未遂起作用;而抑郁直接对自杀未遂起作用但作用很小。(4)自杀未遂的高危特征群为:同时伴有绝望感、焦虑感、抑郁感的人群;同时伴有绝望感、焦虑感及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同时伴有绝望感并发生负性生活事件的人群。
廉颖[6](2013)在《5-HT2A受体T102C基因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自杀未遂是指采取了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但该行为没有直接导致死亡的结局,每年大概有10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行为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低5-HT功能与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相关,5-HT2A受体T102C基因多态性与酗酒行为、物质依赖等有关,目前国内外关于T102C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未遂之间的关系尚无统一的定论,争论颇多。因此本研究选择5-HT2A受体T102C,进一步探索T102C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未遂之间的关系。自杀未遂者在自杀行为随后的几年再次自杀的危险性较高。曾经的自杀未遂史是自杀行为再次发生的可靠预测指标之一,了解随访期间不同基因型自杀未遂组及正常对照组心理状况的改变,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研究目的(1)探索农村自杀未遂人群的行为特征。(2)比较自杀未遂者与正常对照者中5-HT2A受体T102C不同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3)明确农村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为自杀行为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4)对研究样本进行随访调查,比较一年后不同基因型自杀未遂者及正常对照组心理状况的不同,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在山东省疾病监测点上选取邹城、滕州、利津、莒南、宁阳和蓬莱6个县(市)作为调查点。采用序贯抽样的方法收集发生在2009年10月1日~2011年3月31日期间的自杀未遂者作为病例组,考虑到对照组在生活环境上的可比性,随机选取同性别、同年龄(±3岁)、同地区且无自杀未遂史的居民作为对照组。2.内容与调查工具本研究采用面对面访谈目标人收集资料,并且分2个阶段进行,包括初访调查和随访调查。采用Beck自杀意图量表(Suicide Intent Scale, SIS)、自尊感量表(Self-esteem Scale, SES)、特质焦虑量表(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生活事件量表(Interview for Recent Life Events, IRLE)、生活满意度量表(Life Satisfaction Index A, LSIA).绝望量表(Beck Hopelessness Scales, BHS)、冲动量表(Dickman Impulsivity Inventory, DII)、社会支持量表(Duke Social Support Index, DSSI)、简易应对技能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和DSM-IV轴Ⅰ临床定式检查诊断量表研究版(Structural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IV Axis I Disorder,2001, Research Version)。3.实验方法采取研究对象静脉血1ml,用于DNA提取。采用PCR-LDR法分析5-HT2A受体T102C的基因型。4.统计分析方法数据库整理完毕后,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或t检验;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比较采用X2检验。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分类树分析方法对农村自杀未遂高危人群特征进行探索。主要结果1.自杀未遂者的行为特征根据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的测定,有结果的自杀未遂病例与对照人群各366例,自杀未遂组中男性116例(31.7%),女性250例(68.3%),男女自杀未遂者比例为1:2.2。自杀未遂组平均年龄为43.87±13.23岁。自杀未遂主要发生于春季(27.5%),夏季(32.1%)和秋季(26.1%)。自杀未遂者SIS量表总分平均为(2.83±2.37)分,自杀意图较低,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4,P=0.119)。所有自杀未遂者中,有307(83.9%)例自杀未遂者服用农药自杀,59(16.1%)例选择其他方式自杀,服农药自杀组中已婚者的比例高于其他方式自杀未遂组,患有躯体疾病者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方式的自杀未遂者(P<0.05)。服农药自杀未遂者绝望感、抑郁感、焦虑感、自尊评分明显低于其他方式者(P<0.05),而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评分高于其他方式的自杀未遂者。自杀未遂组有123例(33.6%)被诊断为至少患有一种精神疾病,其中有33例至少患有两种精神疾病。常见的病种包括重症抑郁障碍(56.1%)、酒精滥用(22.8%)、未特定的精神病性障碍(7.3%)。所有精神疾病患者中仅30例(24.4%)曾经求助过精神疾病诊治机构。与无精神障碍组比较,有精神障碍组多经济状况差,经历较多负性生活事件。有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焦虑感、绝望感、抑郁感评分较高,而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自尊感评分低(P<0.001)。2.5-HT2A受体T102C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未遂的关系T102C三种基因型在自杀未遂人群中的分布为:CT型占44.0%,CC型占27.6%,TT型占28.4%;在对照人群中的分布为:CT型占49.4%,CC型占24.6%,TT型占26.0%。两组总的基因型频率间无显着性差别。自杀未遂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49.6%)略高于正常对照组(49.3%),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的亚群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将自杀未遂者按照不同自杀方式、是否患有重性抑郁、是否患有酒精滥用分别分组,并未发现T102C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方式、精神疾病、社会心理状况的关系。3.自杀未遂高危特征群高的教育程度、社会支持是自杀未遂的保护因素,而绝望感、负性生活事件是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经CART分析发现,有3个高危特征群:(1)抑郁+绝望;(2)抑郁+无绝望;(3)无抑郁+有负性生活事件+生活满意度低。4.不同基因型研究对象的随访调查3种不同基因型的自杀未遂者在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焦虑感、抑郁感、绝望感与自尊评分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和初访比较,自杀未遂组的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评分在随访中有显着地提高,而焦虑感、绝望感、抑郁感、自尊评分有明显的降低(P<0.001),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的比例明显降低;在随访期间,自杀未遂者在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方面低于正常对照人群,在焦虑感、抑郁感、绝望感与自尊评分方面高于正常对照人群,并且仍存在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结论(1)山东省农村自杀未遂集中在夏、春季节,在自己家中,多服用农药自杀,自杀意图较低。(2)自杀未遂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着性差异,不支持5-HT2A受体T102C多态性与自杀行为存在关联。并未发现T102C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方式、精神疾病、社会心理状况的关系。(3)高的教育程度、社会支持是自杀未遂的保护因素,而绝望感、负性生活事件是山东省农村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自杀未遂的高危特征群主要为:(1)抑郁+绝望;(2)抑郁+无绝望;(3)无抑郁+有负性生活事件+生活满意度低。(4)随访期间,3种不同基因型的自杀未遂者在心理状况评分间无统计学差异。(5)自杀未遂者在随访期间,虽然生活的状态有了较大的改观,仍和正常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是一个独特的人群,再次发现自杀的风险较大。
王琳琳[7](2013)在《BDNFrs6265基因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行为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自杀未遂是当事人采取了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但是该行为没有直接导致死亡的结果,自杀未遂是自杀死亡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探讨自杀未遂的重要危险因素,预防自杀未遂的发生是最终预防自杀死亡的重要关键措施。目前对于BDNFrs6265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rs6265多态性与精神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而以往的研究中表明精神障碍是自杀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关联性因素,而rs6265多态性是否与自杀行为之间存在关联性需要进行探讨。此次研究是建立在之前有关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的研究的基础之上探讨可能的易感基因BDNFrs6265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行为是否存在关联性并且综合探索中国农村自杀未遂人群的重要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为自杀行为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目的了解农村自杀未遂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BDNFrs6265基因多态性是否是自杀未遂行为相关;分析社会环境因素和心理特征因素对自杀未遂行为的影响;探讨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与自杀未遂行为的关联性;借助于分类树分析筛选农村自杀未遂行为的高危人群,建立农村自杀未遂行为高危人群评分模型,为自杀未遂行为的预防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山东6个县(市)(邹城、蓬莱、滕州、利津、莒南和宁阳)作为调查点。2009年10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期间因为自杀未遂行为到当地医院急救的15-70周岁的农村病例及其相应的对照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因素、家庭社会因素、自杀行为情况问卷、Paykel生活事件量表(Interview for Recent Life Events, IRLE)、中文版的家庭亲密度量表(FACES-Ⅱ-CV)、社会支持量表(Duke Social Support Index, DSSI)、生活满意度指数量表(Life Satisfaction Index A, LSIA)、Rosenberg自尊量表中文版(Self-Esteem Scale, SES)、Dickman冲动量表(Dickman Impulsivity Inventory, DⅡ)、简易应对技能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SCSQ)、Spielberger编制的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Beck绝望量表(Beck Hopelessness Scale, BHS) DSM-IV轴I临床定式检查诊断量表研究版(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IV Axis I Disorders,2001, Research Version)实验方法:血样的采集、DNA的抽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方法对BDNF进行基因多态性测定。统计分析方法:运用SPSS16.0等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描述和分析,其中显着性水平以0.05为准。不同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统计学检验应用卡方检验:运用卡方检验、t检验、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等分析自杀未遂行为的影响因素,应用CART分类树探索农村自杀未遂高危人群。研究结果此次研究的364例自杀未遂者中,女性249例(68.4%),男性115(31.6%)例。男性自杀未遂者的平均年龄为46.76±13.28岁,女性自杀未遂者的平均年龄为42.67±12.98岁。选择在自己家中采取自杀行为的有324例(89.0%),口服农药者有306例(84.1%)。自杀行为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人际冲突、生活压力大、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文化水平、职业、家庭经济、家中是否储存农药、社会支持以及人格特质伽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364例自杀未遂者中分析BDNFrs6265基因型的分布,没有发现与基因型分布相关的因素。BDNFrs6265多态性与精神障碍之间没有发现关联性(χ2=5.305,P=0.070)但是在病例组中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携带A等位基因可能与酒精依赖相关联,OR(95%CI)=0.312(0.145,0.674);rs6265基因型与抑郁症没有相关性(P>0.05)分别在男性和女性中进行分析,比较rs6265不同的基因型AA/AG/GG的分伽,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均>0.05);携带有A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分布或携带有G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没有发现rs6265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行为的关联性(P>0.05)。分类树分析得到农村自杀未遂行为的4类高危人群:抑郁+负性生活事件+精神疾病,抑郁+负性生活事件+高度绝望,冲动+绝望感+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负性生活事件。建立农村自杀未遂行为的评分模型:Y=精神疾病×13+绝望×12+抑郁×27+负性生活事件×27-文化水平×14-积极应对能力×10-生活满意度×12-社会支持×13。研究结论BDNFrs6265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与自杀未遂行为没有关联性,可能不是自杀未遂行为的易感基因;CART分类树和危险因素评分模型筛选出的高危人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随访的自杀未遂人群中的精神病患者和仍然具有低自尊、抑郁、绝望、焦虑人格特质者可能仍然存在自杀意向,可能是再次发生自杀行为的高危人群,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胡霞[8](2013)在《COMT基因rs4680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研究背景自杀在国内外都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自杀是一种以个体蓄意或自愿为特征,采取任何手段或方式结束个体自身生命的行为。全球年自杀率(WHO)约为16.7/10万人,在总体死亡原因中排14位,世界上大约每40秒钟就会有一个人自杀。就中国来说,由于总人口多,自杀人数在世界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早在2002年费立鹏等就得出了中国的自杀死亡率为23/10万人。农村与城市自杀率的比值大于3:1,自杀行为中估计有90%发生于农村地区。自杀未遂是指个体采取过伤害自己的手段,但该手段并没有导致死亡。自杀未遂是自杀死亡重要的危险因素,曾经有Meta分析证明采取过自杀未遂行为的人发生自杀死亡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30-40倍。因而,进行自杀未遂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有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决定某个体是否自杀,其中遗传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曾有研究表明自杀行为可能具有遗传素质或与某些基因有关。人类的情绪与几茶酚胺、多巴胺有关,几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是几茶酚胺的主要代谢酶,也是多巴胺的主要降解酶,在此类神经递质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编码几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的基因成为研究自杀未遂的重要基因。人类COMT基因位于22q11.2,并已经获得cDNA的全长克隆。此基因在它4号外显子上存在1个置换点突变(G突变为A,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由缬氨酸突变为甲硫氨酸),导致酶有3-4倍活性变化。之前已有研究证明COMT丛因型中GG基因型为自杀未遂的高危基因型。以上郁是从医院收集的资料,缺乏在人群中的研究,本研究从山东省疾病监测点上选取6个县(市)收集资料,用来探讨COMT丛因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的关系。2研究目的2.1探讨COMT捧因GG基因型是否为农村自杀未遂的高危基因型,COMT基因在自杀未遂组以及对照组中基因型以及基因频率分布,对不同基因型的自杀未遂者进行自杀行为特征以及心理特征分析,并对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进行遗传流行病学分析;2.2用分类树分析,分别对不同丛因型人群自杀未遂高危人群特征进行探究;2.3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基因型、生活满意度、绝望、抑郁与自杀未遂的路径关系。2.4探讨随访过程中不同基因型人群自杀未遂发生情况,以及随访不同基因型自杀未遂组及对照组心理特征转归情况。3研究对象与方法3.1研究对象在山东省疾病监测点上选取发生于2009年10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6个县(市)的自杀未遂病例,同时可以同性别、年龄(±3岁)、同地区为条件,1:1匹配选取正常对照。3.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跟目标人本人签订知情同意书后开始一对一访谈。访谈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人口学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独居、宗教信仰、躯躯体疾病、精神疾病、自杀家族史、负性生活事件、家庭经济状况、一级亲属的情况。所用的量表包括:(1)自杀意图量表(SIS,Suicide Intent Scale)、(2)生活满意度指数量表(LSIA,Life Satisfaction Index A)、(3)生活事件量:农(IRLE,Interview for Recent Life Events)、(4)自尊量表(SES,Self-Esteem Scale)、(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DSSI,Duke Social Support Index)、(6)冲动量表(DH, Dickman Impulsivity Inventory)、(7)特质焦虑量表(TAI,Trait Anxiety Inventory)(8)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Depression Scale)、(9)绝望量表(BHS, Beck Hopelessness Scale)、(10) DSM-Ⅳ轴I诊断临床定式访谈问卷(SCID)。3.3统计分析方法运用SPSS16.0软件,lisre18.7软件进行统计。通过X2检验,,检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等对COMT基因与自杀未遂关系进行探究。Penrose法估计遗传模式,Falconer回归法估算遗传度。用分类树分析分别探讨不同COMT基因型的两组人群的高危特征。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COMT基因型与自杀未遂关系的路径图。4研究结果4.1量表信度分析和调查员间一致性检验所使用的所有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范围为0.525~0.954,绝大部分大于0.7;调查员间一致性检验采用配对t检验和相关,两名调查员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组内相关系数(ICC)均在0.800以上。4.2自杀未遂危险因素分析,不同基因型自杀未遂行为特征及心理特征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COMT基因型GG与自杀未遂相关(OR值1.962,CI为1.046~3.679),不同基因型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特征及心理特征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大于0.05)。4.3关于遗传的分析自杀未遂组一级亲属自杀行为发生率高于其对照组(22例vs.6例,x2=9.597,P0.002), OR值为3.67;自杀未遂组二级亲属自杀行为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7例vs.4例),但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54,P=0.329);自杀未遂组人群的一级亲属中自杀行为的发生率高于二级亲属(22例vs.7例,x2=15.520,P=0.000), OR为4.73。Penrose法对遗传模式估计得出:s/q两者均与q1/2最接近。用Falconer回归法得到自杀未遂组一级亲属的遗传度为28.8%±4.98%,二级亲属的遗传度为21.2%±14.84%。一级亲属的遗传度大于二级亲属的遗传度。不同特征一级亲属遗传度大小不一。4.4自杀未遂组与对照组的COMT基因型与基因频率分布比较COMT基因在自杀未遂者中的拭闪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X=6.376,P=0.041),基因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X=1.181,P=0.277)。4.5不同基因型人群自杀未遂高危人群特征GG基因型自杀未遂的高危人群组:(1)抑郁+无社会支持;(2)抑郁+有社会支持;(3)无抑郁+有负性生活事件;(4)无抑郁+无负性生活事件+无社会支持。通过观察Gain曲线、Index曲线,分类树的风险度估值位为0.258,符合率为77.9%,灵敏度为93.1%,提示该分类树模型良好。10-fold交叉验证分析后的结果显示,通过训练样本建立的最终模丛的风险度(即错分率)为0.258,用建立的多个模型对随机产生的多个样本进行验证的错分率的平均值为0.263,可见用此方法进行分类效果还可以。AA和AG基因型自杀未遂的高危人群组:(1)抑郁+有精神疾病;(2)抑郁+无精神疾病;(3)无抑郁+有负性生活事件。通过观察Gain曲线、Index曲线,分类树的风险度估计值[为0.287,符合率为74.0%,灵敏度为94.0%,提示该分类树模型良好。10-fold交义验证分析后的结果显示,通过训练样本建立的最终模型的风险度(即错分率)为0.287,用所建立的多个模型对随机产生的多个样本进行验证的错分率的平均仇为0.315,可见用此方法进行分类效果还可以。4.6结构方程模型结果COMT基因不直接对自杀未遂起作用,主要通过抑郁对睚杀未遂起作用,也可通过抑郁、绝望对自杀未遂起作用,COMT基因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呈现相关关系。4.7随访结果不同基因组自杀未遂组的心理特征经过随访都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后的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心理特征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初访的目标人按基因型不同分别观察其结局。结果显示,两组人群有无再次发生自杀行为情况颁布无统计学差异。5结论(1) COMT基因GG基因型为自杀未遂的高危基因型,COMT基因在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一级亲属的遗传度大于二级亲属的遗传度,提示自杀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2)按照基因型分组,分别得到的自杀未遂的高危人群的特征不同;(3) COMT基因不直接对自杀未遂起作用,主要通过抑郁对自杀未遂起作用,也可通过抑郁、绝望对自杀未遂起作用。(4)不同基因型自杀未遂组随访后,其心理特征都有好的转归。
徐东,王绍礼,李献云,杨甫德,张亚利,梁红,张学立,曹孔敬,许永臣[9](2012)在《重复自杀行为者众多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国外调查表明,39%的蓄意自我伤害者会重复自伤自杀行为,3.5%的蓄意口服有害毒物者16年内自杀死亡,而5个中低收入国家联合研究表明,出院后18个月内7.6%自杀未遂者再次出现自杀未遂。国内研究表明,自杀未遂者中有自杀未遂史的占16%,自杀死亡者中有自杀未遂史的占26.2%。部分自杀未遂者会再次出现自杀行为,而国内有关自杀人群重复自杀现象的研究相对较少,单项研究或报告内容限于重复自杀未遂者较少因素的评估或比较,如,重复自杀未遂者生命质量低,慢性生活事件多,更多患有精神
白爱萍,张亚利,李献云[10](2012)在《有、无精神障碍诊断的自杀未遂者的特征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比较有、无精神障碍诊断的自杀未遂者的特征。方法 由精神科主治医生对综合医院急诊室收治的617例自杀未遂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237例有精神障碍和380例无精神障碍诊断的自杀未遂者的特征。结果 有精神障碍诊断的自杀未遂者生命质量相对较低(调整OR:7.40,95%CI:4.5811.97),自杀意图强(调整OR:2.96,,95%CI:1.854.72),有自杀未遂史者更为常见(调整OR:2.71,95%CI:1.405.24),负性生活事件导致的慢性心理压力大(调整OR:2.03,95%CI:1.253.29);而无精神障碍诊断的自杀未遂者则较常采用口服农药的方式(调整OR:0.49,95%CI:0.280.84),自杀当时的急性应激强度高(调整OR:0.61,95%CI:0.380.99)。结论 有、无精神障碍诊断的自杀未遂者的特征存在本质差异,有效预防两类自杀行为的发生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
二、口服农药自杀未遂者的随访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口服农药自杀未遂者的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有意性急性农药中毒患者自杀意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综述 |
2.1 有意性APP流行病学现状 |
2.2 自杀意图研究现状 |
2.3 自杀意图的影响因素 |
2.3.1 一般人口学因素 |
2.3.2 社会学因素 |
2.3.3 心理学因素 |
2.3.4 生物学因素 |
2.4 问题提出 |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调查方法 |
2.2.1 调查程序 |
2.2.2 调查时间与方法 |
2.3 研究内容与工具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工具 |
2.4 质量控制 |
2.4.1 预调查 |
2.4.2 调查中 |
2.4.3 调查后 |
2.5 伦理审查 |
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四章 结果 |
4.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
4.1.1 有意性APP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 |
4.1.2 有意性APP患者临床资料 |
4.1.3 有意性APP患者社会学相关因素分析 |
4.1.4 有意性APP患者的焦虑、抑郁、绝望、心理扭力和冲动现状 |
4.1.5 有意性APP患者生物学相关因素现状 |
4.2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现状 |
4.3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单因素分析 |
4.3.1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在人口学资料的差异比较 |
4.3.2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在临床资料的差异比较 |
4.3.3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在社会学相关因素中的差异比较 |
4.3.4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与心理学相关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3.5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在生物学相关因素中的差异比较 |
4.4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多因素分析 |
4.4.1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相关临床资料的多因素分析 |
4.4.2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现状 |
5.2 有意性APP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对自杀意图的影响 |
5.3 有意性APP患者临床特征及其与自杀意图的关系 |
5.4 有意性APP患者社会学相关因素及影响分析 |
5.5 有意性APP患者心理学相关因素及影响分析 |
5.6 有意性APP患者生物学相关因素及影响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与建议 |
第七章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7.1 创新性 |
7.2 局限性 |
附录、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某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特征及直接医疗成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服毒自杀研究概况 |
1.3 自杀患者直接医疗成本研究概况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6 理论依据 |
1.7 相关定义 |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及入组标准 |
2.2 资料的收集 |
2.3 技术路线 |
2.4 统计分析 |
2.5 伦理问题 |
2.6 质量控制 |
3 研究结果 |
3.1 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特征 |
3.2 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直接医疗成本分析 |
4 讨论 |
4.1 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特征 |
4.2 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直接医疗成本分析 |
4.3 建议 |
5 结论 |
5.1 研究小结 |
5.2 研究特色与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5-羟色胺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与建议 |
优势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410例急性有机磷自杀中毒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患者一般信息 |
2.2 中毒信息分析 |
2.2.1 中毒原因分析 |
2.2.2 中毒农药种类分析 |
2.2.3 农药暴露与发病情况分析 |
2.3 临床转归分析 |
2.3.1 临床治疗情况分析 |
2.3.2 并发症发生情况 |
2.3.3 临床转归 |
3 讨论 |
(5)急诊室自杀未遂就诊患者自杀行为相关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说明 |
1 前言 |
1.1 自杀死亡的流行现状 |
1.2 自杀未遂的概念界定 |
1.3 自杀未遂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
1.4 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与研究工具 |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4 研究涉及的伦理学问题和处理 |
2.5 质量控制 |
2.6 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资料的质量评价 |
3.2 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的基本情况 |
3.3 自杀未遂组的自杀行为特征 |
3.4 自杀未遂组的精神疾病发生情况 |
3.5 自杀未遂组的精神疾病与自杀未遂史的关系 |
3.6 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的社会心理应激 |
3.7 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的人格特征 |
3.8 访谈时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的自杀意念 |
3.9 自杀未遂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
3.10 自杀行为相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
3.11 自杀未遂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 |
3.12 自杀未遂高危人群的决策树分析 |
4 讨论 |
4.1 研究方法学的评价 |
4.2 自杀未遂者的基本情况 |
4.3 自杀未遂者的自杀行为特征 |
4.4 自杀未遂的社会人口学因素 |
4.5 自杀未遂的躯体疾病因素 |
4.6 自杀未遂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 |
4.7 自杀未遂的社会心理应激因素 |
4.8 自杀未遂的人格特征相关因素 |
4.9 相关因素影响自杀的途径及程度 |
4.10 自杀未遂的预防及危机干预的若干建议 |
4.11 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 |
4.12 本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5-HT2A受体T102C基因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BDNFrs6265基因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行为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8)COMT基因rs4680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研究特色与不足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口服农药自杀未遂者的随访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意性急性农药中毒患者自杀意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马爽. 山东大学, 2021(12)
- [2]某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特征及直接医疗成本分析[D]. 毛世清. 长江大学, 2020(04)
- [3]5-羟色胺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的关联性研究[D]. 潘艳飞. 山东大学, 2019(09)
- [4]410例急性有机磷自杀中毒病例分析[J]. 赵尊义,陈明丽,曲瑶瑶,张世兴,刘志坤,宋杰.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4(06)
- [5]急诊室自杀未遂就诊患者自杀行为相关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D]. 陈武朝. 中南大学, 2014(03)
- [6]5-HT2A受体T102C基因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的关系研究[D]. 廉颖. 山东大学, 2013(11)
- [7]BDNFrs6265基因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行为的关联性研究[D]. 王琳琳. 山东大学, 2013(11)
- [8]COMT基因rs4680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关系的研究[D]. 胡霞. 山东大学, 2013(11)
- [9]重复自杀行为者众多影响因素分析[A]. 徐东,王绍礼,李献云,杨甫德,张亚利,梁红,张学立,曹孔敬,许永臣. 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 2012
- [10]有、无精神障碍诊断的自杀未遂者的特征比较[J]. 白爱萍,张亚利,李献云.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