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员国家资格注册公告(论文文献综述)
支维清[1](2021)在《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拓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独立的第三方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简称TIC机构),在政府监管、国际贸易和行业自律的约束下,发展迅速。第三方独立机构认证业务由于其自身公正独立的特殊性,在业务拓展时和常规的商业业务拓展有巨大的差异。处于乙方的认证机构虽然收取甲方的认证服务费用,但始终要客观中立的做出审核结论和认证判定,不能受甲方或任何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主观愿望干扰和影响。社会公信力是其开展业务最核心的美誉。口碑认同在业务拓展中,举足轻重,关系着成败。T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第三方测试、检验和认证行业的公司。本文通过外部宏观环境PEST和行业竞争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展现汽车行业认证业务拓展管理的现状。结合T公司目前实际遇到的产品同质化、价格不一致、渠道单一、促销单向的一系列问题,借助于市场调研问卷和管理层访谈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再提出有针对性地优化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强化社会公信力的措施、服务差异化的产品策略、有限弹性的价格策略、齐头并进的渠道策略、精准投放的促销策略以及顾问式的营销策略。具体来说是增强全员的诚信意识、时时更新内部流程满足认证认可规则要求,对外宣告诚信守则并接受公众监督、严格的内部流程规范、统一审核口径、针对大客户的定制化服务、规范报价流程和调价程序、跨区域客户管理、打通现有直销渠道的垂直通道、加强和汽车权威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发和开拓整车厂、以及供应商的信息渠道、线上线下互动的主题多样化、邀请行业大咖和专家参与主题分享、积极赞助汽车行业有影响力的活动等。最后辅助以相应的实施保障措施,包括加强公共关系领域的品牌传播、积极参与汽车领域的品牌传播、建立项目型管理架构、增设汽车行业认证业务市场拓展经理一职、加强营销团队人员建设、调整薪酬结构和加强非货币性激励。通过这些改进措施和实施保障,帮助T公司拥抱环境变革,准确把握市场机遇,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公司的业务拓展水平,提高营销的效率和绩效,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高国钧[2](2016)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文中研究指明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CCC)是政府为保障产品安全、公共安全、保护环境、维护消费者利益,由特定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的市场准入制度。作为市场经济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其内在动力来源于政府、生产者与消费者对于安全、效率与秩序的价值追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众多的认证机构,其认证服务广泛渗透经济、社会、环境、政府管理、教育及人权保障,逐渐成长为重塑世界秩序的引导者。基于中立、客观、专业立场及“平民主义”精神,认证的理念、内容与方式具有普适性与超国家性,具有克服外部性、节约交易成本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替代政府规制市场,事实上承担着干预主体的角色。在国家干预与社会自治之间,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既有中介服务组织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异性。已有的研究探讨大多局限于认证对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与影响。多年来,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颇受垢病,认证标志的“安全性”与“消费导向”价值尚未得到社会认可。保障认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有效性是认证行业的生命线,也是认证主体的基本法律义务。尽管入世以来,国家认监委组织多次专项执法行动,但效果并不佳,认证主体不实认证、认证合谋、市场主体花钱买证等认证“形式主义”尚未予以根治;另一方面,认证程序、认证模式、认证单元划分、认证收费制度规定不尽合理,导致强制性认证产品合格率不高,认证有效性不强,消费安全面临极大隐患。本质上,在产品质量治理方面,当下政府所面临的并非单向式简单干预,而是双层干预,既要直面规制微观市场,维护竞争秩序,又要对认证主体实行干预。政府经济干预权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认证主体,对这种“混合规制”的规制已有的主流经济法理论并未对此予以恰当的重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很重要,但存在问题也多,已构成对我国市场秩序及经济法律制度研究的极大挑战,带来的命题是:什么形式和内容的法律规制能够使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系统最有效率地履行其支持市场系统的应然功能?为此,本文坚持学术研究的问题导向,尝试在“国家—社会中间层—市场”的分析框架下,以风险社会为切入点,以认证权为逻辑起点,以解决认证有效性为主线,以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规范性为研究重心,探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基本范畴,以公共治理理论、社会中间层理论、法律的道德性理论为基础,检视并总结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及运行的规律和特征、存在问题,细致考察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的模式、特征及趋势,在经济法的视野下,做一个一般性和基础性的制度研究,以澄清和巩固认证机构的经济法主体地位,找到认证有效性不足问题发生的内在机理及多年未根治的原因,从宏观上研判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从微观上明晰政府规制认证有效性的策略工具及法律责任实现机制。全文除绪论外,共分六章,各章内容具体分述如下:第一章是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在政府、社会中间层和市场三者间合理地分配权力与权利,明晰干预权力边界和责任范围,形成三方相互监督、互相促进的局面,可改变政府“一股独大”的权力配置结构。认证制度源于西方,只有观照其制度起源和发展史,才能探究和洞悉其内在的功能与价值。风险社会的来临,引发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需求,凸显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首要“安全性”应用价值,阐释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与现实的五个动因及意义。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本质上究竟有何特别的制度机理?故有必要梳理认证概念起源和沿革,从而揭示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关系的特殊性。从权力与权利的分野与耦合角度,揭示了认证权的权源、本质及其基本特征。择取公共治理理论、社会中间层理论、法律的道德性理论,分别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视角、主体间性“多元治理”视角、法律与伦理交融视角,阐明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该当性,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作理论上的铺垫。第二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特点。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具有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的双重特征,引进并借鉴于西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正在从认证大国向认证强国迈进。作为一种市场准入制度,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我国市场规制法的重要内容,有必要全景式梳理其基本内容及运行机制,具体包括制度渊源、监管体制、认证程序、认证模式及收费制度。制度渊源除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之外,还包括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指南、国际标准及国家认监委、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认证认可行业协会的规范性文件。从制度渊源的广泛性、复杂性、多层次性凸显了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变动性特征。良好的监管体制、科学的认证程序、优化的认证模式、市场化的收费制度对提高行政效率、认证绩效具有正向效应。上述事实性内容的交代,为概括和总结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提供素材和依据,即政府主导干预的父爱主义、质量规制的混合治理模式、发展路径的国际标准依赖、经济法调整的社会本位观、与生产许可制度两轮驱动。第三章是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应然意义上,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很重要,但现实运行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中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从简单模仿到改革完善,从被动依从到主动融入,在曲折探索中不断前行。在深入剖析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面板数据,总结认证主体社会化、认证证书集中化、认证市场结构寡头垄断等整体失衡基础上,梳理、研判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度创新与完善提供靶向。大抵来说,主要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基于立法机制视角的体系性立法缺陷、基于行政干预视角的政府监管不到位、基于认证绩效视角的认证有效性不高。具体表现为:立法位阶低层次,法律规范严重冲突,立法空白,立法体系不完整;机构设置不合理,运行机制不顺畅,执法力度不够大;机构独立性不强,技术标准不协调,认证程序不规范,虚假认证未根治及认证采信度不高。立法缺陷是根源,有效性不高是制度运行的表征,而监管不力是制度失灵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三个认证典型案例,运用博弈利益主体分析,进一步剖析和归纳造成上述问题的成因及影响。第四章是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的域外考察与启示。作为“互补性”制度移植,认证来源与引进于西方发达国家,对其制度与实践的深入考察可为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经验和范本。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和历史传统、法系差异,世界各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运行和规制并没有统一固定的版式,从而表现为一定的“地方性知识”。在概述世界主要国家放松规制政策和行政规制权的社会转向背景基础上,检视世界主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运行状况,并从宏观上归纳了各国模式,即美国、德国的标准先行、市场推动型模式;俄罗斯、日本、印度立法规范、政府主导型模式;英国、韩国因势利导、协同推进型模式。并总结概括上述典型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启示与借鉴,即效率主义的价值判断、法治基础的权力改革、多元主体的配置结构、风险管理的决策方法。第五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国际认证的发展趋势,需要根据我国的市场环境、产业发展做出针对性的制度创新和完善。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在坚持科学发展、认证主权的总体理念指导下,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为前提,科学界定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定位,统筹规划,宏观布局,理顺政府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规制相结合,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认证有效性为核心目标,在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基础上,坚持强制性产品认证与自愿性认证协同发展原则。针对目前中央力促审批制度改革背景下,同时要克服国家干预过度与干预不足的倾向,坚持国家干预适度性的经济法理念。放开认证行业,不等于政府撒手不管,干预也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范围,要正确处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与生产许可证制度两者的关系和边界,促进合格评定方式的改革创新。剖析了《合格评定法》与《技术监督法》两种立法模式的历史条件和优劣,探讨了《合格评定法》的立法导向、总体框架及立法重点,分析了强制性标准在强制性产品认证中的法律地位,建设性提出修订《标准化法》的总体导向、基本原则和建议。第六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具体建议。法律制度运行好坏取决于其责任的科学设计与实施。预期成本超过预期收益是有效治理的基本要求,认证主体法律责任是认证市场有序发展的保证,是认证法律制度真正发挥其作用的关键所在。然而,认证的公益性与自利性的冲突与矛盾决定了对其规制的复杂程度。在论述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法律效力和范围基础上,以提高认证有效性为目标,探讨了市场导向与强制性产品认证竞争政策的关系,提出科学构建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的指定标准、程序规则、权利救济途径。认证行为的可控性是法律规制的目标,建议从完善强制性认证信息披露机制、提升强制性认证行为规范性两个方面来强化指定认证机构的规制。最后,从法律责任创新与完善角度,推动强制性产品认证法治化建设: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大声誉成本;连带责任的认定与实现。从适用主体、行为模式、责任承担角度对《产品质量法》与《认证认可条例》中的连带责任规定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讨连带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的程序与条件、责任分担规则等,并提出合理化的立法建议。从制度执行的个体维度,提出在保证职业独立性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厂检查员的专家责任制度。
唐源[3](2012)在《国内外土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依然严峻,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特重大安全事故仍常有发生,这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不利影响。为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法律层面对安全生产的管理进行控制是最为根本的做法,然而在新形势下,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暴露了较多不足之处,本文选题便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本文主要采用了历史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在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和比较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土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界定了土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概念,从体系构成、体系特点、体系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对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掌握了我国体系的大致情况。(2)从体系的构成、内容、实施机制、完善机制四个方面对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美国、英国、新加坡的土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掌握了其特点。(3)从体系框架、相关法律条文、立法体制、监管体制等方面对国内外土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初步找出了国外与我国大陆在体系上存在的差异。(4)通过比较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具体建议。
韩瑞阁[4](2011)在《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研究 ——以有机蔬菜种植和加工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有机农业的原则是健康、生态、公平、关爱,有机产品生产的重点包括转换期、缓冲带、平行生产、投入品、生物多样性以及对转基因的禁止。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点是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危害。本研究将有机生产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一体化,探讨了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审核,为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和审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以期为相关的企业提供指导,为我国食品安全与健康贡献力量。本研究采用要素对照和过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简化、统一、协调、最优化”标准化原理为指导,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探讨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方法和途径。在理论层面上,本研究以食品安全和健康为目的,以GB/T 22000和GB/T 19630为基础,探讨了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工作组的组建、文件的策划、文件的编写、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管理评审、内部结合审核、外部结合审核,提出了以GB/T 22000为结构主体,将GB/T 19630的具体要求融入其中的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方法。在实践层面上,本研究以上述理论为指导,以有机蔬菜种植和加工企业为例,在充分掌握企业有机生产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方案及具体问题的解决,在实践中验证了本研究理论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为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直接指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GB/T 22000和GB/T 19630有诸多相同点和差异,GB/T 22000和GB/T 19630在理论基础、编写体例、认证性质、适用范围、标准内容等方面具备共同点和可融合的特性,体现了二者的兼容性和互补性,而且标准条款具备对应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有机生产体系具备了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建立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可行的。(2)应建立食品安全与健康小组,赋予其双重职责和权限。选择咨询机构或认证机构主要考虑其是否同时具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有机产品的咨询能力或认证资质。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应体现食品安全和健康。组织职责分配表应与一体化管理手册的条款相对应。文件的策划除了明确文件的内容、性质和使用者外,还应指定文件的编制者,提供文件的整合方法的建议,文件整合的过程是要素对照法和过程分析法、横向和纵向整合的综合应用。(3)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文件编制应合理融合GB/T 22000和GB/T19630对文件的要求,应分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试运行中应防止偏向一方,应进行高水平的内部结合审核、全面的管理评审和以GB/T 22000为模式的持续改进。(4)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外部审核应按照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的程序,注重审核员的综合能力,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有机产品外部结合审核的工作效率。应将GB/T 22000、GB/T 19630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专项技术要求作为审核依据。应将两个体系中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完成的工作合并进行,合理安排审核时间和审核工作,制定审核计划。
吴益[5](2007)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文中指出根据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本文以当前社会公众关心的安全健康问题为焦点,抓住国民经济发展与安全健康管理之间的突出矛盾,提出严峻的职业健康安全形势,需要在微观经济领域找到其他制度作为政府主导管理的必要补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可以成为现有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的一种必要补充。但是,这一制度还存在缺陷,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以完善。从分析职业健康安全的经济学特征入手,本文揭示职业健康安全具有外部性,并导致生产性职业健康安全权益和生存性职业健康安全权益的冲突,因此产生交易费用问题,需要通过产权交易制度来实现外部性内部化。通过对认证在经济关系、制度功能和制度绩效等方面的深入剖析,指出它能够抑制机会主义行为,能够提供有效信息实现理性预期,并能够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实现外部性内部化。表明它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可以成为政府主导管理的必要补充。通过经济学分析,指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具有一定缺陷,如认证证书产权价格模糊,认证制度本身具有外部性,认证活动存在多重委托一代理关系,认证市场还处于不完全竞争阶段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如职业健康安全产权难以界定,职业健康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具有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性,认证制度还存在激励不足,并受到发展阶段、市场规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及其相互影响。表明它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针对其缺陷,需要综合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社会文化以及道德约束等诸多方面的措施,包括明晰认证机构产权、推进认证机构市场化,健全市场竞争机制、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优化认证安排、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国际互认制度、认真应对贸易壁垒,以及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等。通过不断完善这一制度,使其作为职业健康安全微观领域对政府管理进行补充的必要制度,为提高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发挥更好作用。
王端武[6](2005)在《国家安全生产保障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事故伤亡人数也逐年增加,1991年至2004年,我国事故死亡人数年均增长4.27%。2004年,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近14万,每天因各类事故夺走370多人的生命。每年由于生产事故而受伤的人数达70万人。每年近100万个家庭,由于生产事故受到伤害。我国安全生产问题不仅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我国的国际声誉。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我国安全生产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原因,有管理落后的原因,有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因,也有人员素质低的原因。但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巨大,不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保证国家经济发展安全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尽快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鉴此,本文对国内外安全生产保障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比对研究;对国家安全生产保障相关的理论进行了论述,对安全生产保障的综合构成、环境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国家安全生产保障的协同理论。在安全生产保障协同理论基础上,为了科学合理地对各子系统协调和优化配置,并为国家安全生产管理与控制提供快捷和科学的决策信息,首次提出采用神经网络模型来反映考虑各子系统之间及各子系统与总的保障体系之间的协调关系。在安全生产保障协同理论指导下,对国家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构成、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进行了具体设计,提出资源整合、协同规划、协同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可供国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国家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借鉴和参考。 本论文对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安全生产形势进行了分析预测,认为我国仍处于事故的高发时期,实现国家确定的奋斗目标任务非常艰巨。并依照安全生产协同保障理论,提出了从政府监督管理、法制建设、技术装备保障、信息保障、投入保障、人力
王起全[7](2003)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历史沿革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现状》文中指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OSHMS)与ISO90 0 0和ISO14 0 0 0等标准化管理体系一起被称为是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 ,构成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笔者首先概述了职业安全健康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历史沿革及当今发展概况 ;其次 ,提出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在市场准入机制、认证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三标”一体化等方面应引起关注的一些问题 ;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其将来的发展方向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8](2003)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各煤矿安主监察局及北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落实
赵铁锤[9](2003)在《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认可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文中指出 同志们: 这次座谈会,在党的十六大胜利闭幕后不久召开,就是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经贸委2001年第30号公告,规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机构认可、咨询机构备案及审核员注册工作,监督和规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认证审
冯志斌,苗金明,王起全[10](2003)在《结合《安全生产法》的颁布与实施探析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认可工作》文中指出结合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 ,对新形势下如何科学、规范、系统地做好OSHMS认证认可工作以及建立规范有效的认证认可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提出了OSHMS认证过程中应引起关注的一些问题以及认证市场准入机制、机构认可和监督管理机制。
二、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员国家资格注册公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员国家资格注册公告(论文提纲范文)
(1)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拓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 |
1.2.2 国内研究文献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T公司及汽车行业认证业务简介 |
2.1 T公司概况 |
2.1.1 T公司整体介绍 |
2.1.2 T公司品牌影响力 |
2.1.3 T公司财务表现 |
2.2 T公司认证业务概况 |
2.2.1 T公司认证业务基本情况 |
2.2.2 T公司认证业务品类分布 |
2.2.3 T公司认证业务组织结构 |
2.3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概况 |
2.3.1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简介 |
2.3.2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组织结构 |
2.3.3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市场份额 |
第3章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
3.1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宏观环境分析 |
3.1.1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涉及的政策分析 |
3.1.2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涉及的经济分析 |
3.1.3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涉及的社会分析 |
3.1.4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涉及的技术分析 |
3.1.5 宏观环境分析小结 |
3.2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竞争分析 |
3.2.1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3.2.2 同行的竞争威胁 |
3.2.3 替代品的威胁 |
3.2.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2.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2.6 竞争分析小结 |
3.3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环境总结 |
第4章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拓展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市场调查问卷的相关介绍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案 |
4.1.2 调查问卷的对象 |
4.1.3 调查问卷的发送 |
4.1.4 调查问卷的回收情况 |
4.1.5 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 |
4.2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拓展现状 |
4.2.1 产品策略的现状 |
4.2.2 价格策略的现状 |
4.2.3 渠道策略的现状 |
4.2.4 促销策略的现状 |
4.3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拓展问题 |
4.3.1 产品的同质化问题 |
4.3.2 价格的不一致问题 |
4.3.3 渠道的单一问题 |
4.3.4 促销的单向问题 |
4.4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拓展问题原因分析 |
4.4.1 营销人员的营销意识薄弱 |
4.4.2 产品策略存在问题的原因 |
4.4.3 价格混乱的原因 |
4.4.4 渠道单一的原因 |
4.4.5 促销单向性的原因 |
第5章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拓展策略改进方案 |
5.1 业务拓展策略改进方案目标的确定 |
5.1.1 业务拓展策略改进点管理层访谈 |
5.1.2 业务拓展策略改进目标 |
5.2 认证业务拓展策略中强化社会公信力 |
5.2.1 增强全员的诚信意识 |
5.2.2 时时以最新认证认可规则要求规范内部流程 |
5.2.3 对外主动宣告诚信守则并接受监督 |
5.3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拓展策略改进 |
5.3.1 服务差异化的产品策略 |
5.3.2 有限弹性的价格策略 |
5.3.3 齐头并进的渠道策略 |
5.3.4 精准投放的促销策略 |
5.3.5 顾问式的营销策略 |
第6章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拓展策略实施保障 |
6.1 百年品牌的传播 |
6.1.1 加强公共关系领域的品牌传播 |
6.1.2 积极参与汽车领域的品牌传播 |
6.2 组织结构的调整 |
6.2.1 建立项目型管理架构 |
6.2.2 增设汽车行业认证业务市场拓展经理一职 |
6.2.3 加强营销团队人员建设 |
6.3 激励制度的改善 |
6.3.1 调整薪酬结构 |
6.3.2 加强非货币性激励 |
6.4 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针对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拓展痛点及改进点的管理层访谈提纲 |
致谢 |
(2)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风险社会对认证的制度需求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背景 |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动因与意义 |
第二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法理内涵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概念之界定 |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关系分析 |
三、认证权的本质与特征 |
第三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治理理论 |
二、社会中间层理论 |
三、法律的道德性理论 |
第二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特点 |
第一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及转轨特性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历程 |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转轨特性 |
第二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体系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渊源 |
二、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运行体制 |
第三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主要特征 |
一、政府主导干预的父爱主义 |
二、质量规制的混合治理模式 |
三、发展路径的国际标准依赖 |
四、经济法调整的社会本位观 |
五、与生产许可制度两轮驱动 |
第三章 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整体失衡 |
一、认证主体社会化 |
二、证书分布集中化 |
三、寡头垄断的认证市场结构 |
第二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体系性立法缺陷——基于立法机制视角 |
二、政府监管不到位——基于行政干预视角 |
三、认证有效性不高——基于认证绩效视角 |
第三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影响:案例研究与批判 |
一、案例述介 |
二、认证法律制度移植出现异化 |
三、认证合谋导致监管机制缺失 |
四、政府干预不足与干预过度并存 |
第四章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的域外考察与启示 |
第一节 主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运行概况 |
一、放松规制下的制度替代 |
二、行政规制权的社会转向 |
第二节 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检视 |
一、标准先行、市场推动 |
二、立法规范、政府主导 |
三、因势利导、协同推进 |
第三节 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成功经验 |
一、效率主义的价值判断 |
二、法治基础的权力改革 |
三、多元主体的配置结构 |
四、风险管理的决策方法 |
第五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
一、他治与自治平衡:强制性与自愿性协同发展 |
二、硬法与软法结合:适度干预理念下弹性管理 |
三、认证与审批衔接:促进合格评定的方式创新 |
第二节 路径选择的立法模式 |
一、总体思路:《合格评定法》抑或《技术监督法》? |
二、《合格评定法》的立法导向 |
三、标准改进模式——兼谈《标准化法》的修改 |
第六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具体建议 |
第一节 明确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法律效力和范围 |
第二节 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中市场准入制度 |
一、市场导向与强制性认证竞争政策的关系 |
二、认证机构的指定及救济 |
第三节 强化对指定认证机构行为的规制 |
一、完善强制性认证信息披露机制 |
二、提升强制性认证行为的规范性 |
第四节 建立健全指定认证机构的法律责任制度 |
一、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 |
二、完善认证制度中的连带责任 |
三、完善工厂检查员的专家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国内外土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土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概要 |
2.1.1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及法学概念 |
2.1.2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产生背景 |
2.1.3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特点 |
2.2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主要内容 |
2.2.1 哲理法理 |
2.2.2 政治法理 |
2.2.3 经济法理 |
2.2.4 伦理法理 |
2.3 比较法学基本原理 |
2.3.1 比较法概念 |
2.3.2 比较法的研究方法 |
2.3.3 法律文明的多样性 |
2.3.4 法律制度的移植 |
2.3.5 法律发展的趋势 第三章 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现状分析 |
3.1 相关概念 |
3.1.1 法律法规体系的概念 |
3.1.2 土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概念 |
3.2 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
3.2.1 总体框架构成 |
3.2.2 法律层的基本构成 |
3.2.3 法规层的基本构成 |
3.2.4 部门规章层的基本构成 |
3.3 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特点 |
3.3.1 体系庞大、立法分散,各行业安全法律法规自成体系 |
3.3.2 强制性法律规范居多,执行监管以政府为主导 |
3.3.3 突出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的作用 |
3.4 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 |
3.4.1 立法观念中存在的问题 |
3.4.2 立法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
3.4.3 立法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国(境)外土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研究 |
4.1 香港地区 |
4.1.1 体系的基本构架 |
4.1.2 体系的制定及完善机制 |
4.1.3 体系内容 |
4.1.4 体系特点分析 |
4.2 台湾地区 |
4.2.1 体系的基本构架 |
4.2.2 体系的制定及完善机制 |
4.2.3 体系内容 |
4.2.4 体系特点分析 |
4.3 美国 |
4.3.1 体系的基本构架 |
4.3.2 体系的实施机制 |
4.3.3 体系的完善机制 |
4.3.4 体系的内容 |
4.4 英国 |
4.4.1 体系的基本构架 |
4.4.2 体系的实施机制 |
4.4.3 体系的完善机制 |
4.4.4 体系的内容 |
4.5 新加坡 |
4.5.1 体系的基本构架 |
4.5.2 体系的实施机制 |
4.5.3 体系的完善机制 |
4.5.4 体系的内容 第五章 国内外土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比较分析 |
5.1 港台地区与我国大陆的比较分析 |
5.1.1 体系框架比较 |
5.1.2 有关建筑物法律(条例)的比较 |
5.1.3 有关职业安全(安全生产)的法律(条例)的比较 |
5.2 美国与我国大陆的比较分析 |
5.2.1 立法体制的比较 |
5.2.2 监管体制的比较 |
5.2.3 《职业安全及健康法》与《安全生产法》的比较 |
5.3 英国与我国大陆的比较分析 |
5.3.1 制定目的及框架结构比较 |
5.3.2 监督体制及惩处力度比较 |
5.3.3 建筑安全保险制度比较 |
5.3.4 《施工(设计和管理)条例》与《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比较 |
5.4 新加坡与我国大陆的比较分析 |
5.4.1 体系框架比较 |
5.4.2 《建筑控制法》与《建筑法》的比较 第六章 完善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议 |
6.1 当前需要完善修改的法律法规 |
6.2 当前需要制定的法律法规 |
6.2.1 当前需制定的法律 |
6.2.2 当前需制定的法规 |
6.3 促进法规体系健康运行的建议 |
6.3.1 适当提高惩罚力度,增大违法成本 |
6.3.2 加大对指引、指南、操作手册的编制出版 |
6.3.3 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
6.3.4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资质管理 |
6.3.5 进一步提升立法技术水平 |
6.3.6 多种方法的配合使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7.2 本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4)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研究 ——以有机蔬菜种植和加工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 |
1.1.1 生物性危害 |
1.1.2 化学性危害 |
1.1.3 物理性危害 |
1.1.4 转基因技术可能的危害 |
1.2 GB/T 22000概述 |
1.3 GB/T 19630概述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ISO 22000管理体系的研究现状 |
2.1.1 ISO 22000在蔬菜加工中的应用 |
2.1.2 ISO 22000在禽肉生产与加工中的应用 |
2.1.3 ISO 22000在水产加工中的应用 |
2.1.4 ISO 22000在调味品生产中的应用 |
2.1.5 ISO 22000在干燥方便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
2.1.6 ISO 22000在饮料生产中的应用 |
2.1.7 ISO 22000在餐饮业中的应用 |
2.1.8 ISO 22000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
2.2 我国有机生产体系的研究现状 |
2.2.1 我国有机生产体系的建立 |
2.2.2 HACCP在我国有机生产体系中的应用 |
2.3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研究现状 |
2.3.1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 |
2.3.2 食品安全质量体系一体化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1 有利于整个食品链的双重控制 |
3.2 有利于组织节约成本 |
3.3 有利于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 |
3.4 有利于认证机构服务和企业产品的增值 |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可行性 |
1 GB/T 22000和GB/T 19630的比较 |
1.1 GB/T 22000和GB/T 19630的相同点 |
1.2 GB/T 22000和GB/T 19630的差异 |
2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可行性 |
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准备 |
1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工作组的组建 |
1.1 GB/T 22000和GB/T 19630的人力资源及其职责要求 |
1.2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人力资源及其职责 |
2 咨询机构和认证机构的选择 |
2.1 咨询机构 |
2.2 认证机构 |
3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策划 |
3.1 方针和目标的制定 |
3.1.1 GB/T 22000和GB/T 19630的方针和目标要求 |
3.1.2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 |
3.2 组织结构和职责权限的确定 |
3.3 文件的策划 |
3.3.1 GB/T 22000和GB/T 19630的文件要求 |
3.3.2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文件 |
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 |
1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
1.1 食品安全与健康管理手册 |
1.2 前提方案 |
1.3 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 |
1.4 程序文件 |
1.5 作业指导文件 |
1.6 记录 |
2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施 |
2.1 培训 |
2.2 试运行 |
3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检查与持续改进 |
3.1 内部审核 |
3.2 管理评审 |
3.3 持续改进 |
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外部审核 |
1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认证程序 |
2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审核程序 |
3 外部审核主要问题 |
3.1 审核员 |
3.1.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有机产品的审核员 |
3.1.2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审核员 |
3.2 审核依据 |
3.3 审核计划 |
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结论及其它 |
1 全文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4 研究展望 |
附录1 食品安全与健康管理手册 |
附录2 程序文件清单 |
附录3 作业指导文件清单 |
附录4 记录表格清单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基本术语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
2.1 职业健康安全现状 |
2.1.1 安全事故 |
2.1.2 职业危害 |
2.1.3 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社会影响 |
2.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
2.2.1 国内外发展历史 |
2.2.2 体系标准说明 |
2.2.3 运行模式说明 |
2.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
2.3.1 认证及认证制度 |
2.3.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
2.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作用 |
2.4.1 认证情况 |
2.4.2 认证作用 |
2.4.3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经济学分析 |
3.1 职业健康安全的外部性 |
3.1.1 外部性 |
3.1.2 职业健康安全的外部性 |
3.2 认证的经济关系分析 |
3.2.1 职业健康安全的经济关系 |
3.2.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经济关系 |
3.3 认证的功能分析 |
3.3.1 抑制机会主义行为 |
3.3.2 提供有效信息使预期成为可能 |
3.3.3 降低交易费用 |
3.3.4 外部性内部化 |
3.4 认证的绩效分析 |
3.4.1 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 |
3.4.2 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 |
3.4.3 提高综合效益 |
第4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缺陷 |
4.1 认证缺陷的经济学表现 |
4.1.1 认证证书的产权价值不确定性 |
4.1.2 认证的外部性 |
4.1.3 认证活动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
4.1.4 认证市场还处于不完全竞争阶段 |
4.2 认证缺陷的经济学原因 |
4.2.1 职业健康安全的产权难以界定 |
4.2.2 双重外部性的相互影响 |
4.2.3 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 |
4.2.4 受到发展阶段和市场规范多种制约 |
第5章 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对策 |
5.1 明晰认证机构产权,推进认证机构市场化 |
5.1.1 明晰认证机构产权 |
5.1.2 形成集中统一的国家认可机构 |
5.1.3 统一认证认可管理制度 |
5.1.4 加强认证市场法律秩序建设 |
5.2 健全市场竞争机制,降低交易不确定性 |
5.2.1 建立认证机构的风险责任机制和淘汰机制 |
5.2.2 建立提高认证机构声誉的激励机制 |
5.2.3 完善认证市场的价格竞争机制 |
5.3 优化认证制度安排,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
5.3.1 认证实施机制建设 |
5.3.2 认证制度建设 |
5.3.3 认证的文化建设 |
5.3.4 认证机构和审核员队伍建设 |
5.4 推进国际互认制度,着手应对贸易壁垒 |
5.4.1 加快与国际互认制度的接轨 |
5.4.2 认真应对新贸易壁垒 |
5.4.3 扩展政府对国际互认及与贸易关系的指导职能 |
5.4.4 提高应对国际互认和新贸易壁垒的能力 |
5.5 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发挥社会力量作用 |
5.5.1 明确政府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优势领域 |
5.5.2 明确职业健康安全权益对行动的激励关系 |
5.5.3 转变政府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式 |
第6章 研究结论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1 OHSMS认证可作为政府管理的必要补充 |
6.1.2 OHSMS认证需要完善才能更好发挥作用 |
6.1.3 完善OHSMS认证需要采取综合手段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国家安全生产保障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安全生产保障理论的研究是我国安全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
1.1.2 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全方位综合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
1.2 安全生产保障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安全系统工程 |
1.2.2 安全经济学 |
1.2.3 行为安全理论 |
1.2.4 声誉管理理论 |
1.2.5 博弈论 |
1.2.6 事故致因理论 |
1.2.7 公共行政理论 |
1.2.8 安全协调学原理 |
1.3 国内外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现状 |
1.3.1 国外现状 |
1.3.2 国内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 |
2 安全生产保障协同理论 |
2.1 协同理论的概述 |
2.2 安全生产保障协同理论基本内容 |
2.3 国家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框架设计 |
2.4 小结 |
3 国家安全生产协同保障体系的神经网络模型 |
3.1 人工神经元网络 |
3.2 神经网络的自学习方法 |
3.3 BP神经网络原理 |
3.4 进化人工神经网络 |
3.5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进化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3.6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进化神经网络模型算例 |
3.7 小结 |
4 技术装备保障体系 |
4.1 技术装备保障体系设计 |
4.2 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 |
4.2.1 国家安全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2.2 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设计 |
4.3 装备安全性能认证体系 |
4.3.1 我国装备安全性能认证体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2 装备安全性能认证体系的设计 |
4.4 安全专家支持体系 |
4.5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
4.5.1 国内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开展情况 |
4.5.2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 |
4.6 安全评价体系及方案设计 |
4.7 小结 |
5 信息网络体系 |
5.1 建设安全生产信息网络体系的必要性 |
5.2 信息网络体系方案 |
5.2.1 信息网络体系设计思想 |
5.2.2 安全生产信息网络体系的基本构成 |
5.2.3 安全生产信息工作组织体系 |
5.2.4 安全生产信息网络体系运行机制 |
5.2.5 安全生产信息网络体系的保障机制 |
5.3 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设计 |
5.4 小结 |
6 人力资源保障体系 |
6.1 我国安全生产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6.2 安全生产人力资源保障体系设计 |
6.2.1 安全生产人力资源保障体系设计思想 |
6.2.2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体系 |
6.2.3 安全技术培训体系 |
6.2.4 人员安全资格认证体系 |
6.3 小结 |
7 应急救援体系 |
7.1 应急救援体系的设计原则 |
7.2 应急救援体系的设计 |
7.2.1 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
7.2.2 专业应急救援体系 |
7.2.3 地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
7.3 小结 |
8 政策法规体系 |
8.1 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
8.1.1 我国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现状 |
8.1.2 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8.1.3 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
8.1.4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整体框架 |
8.2 国家安全生产经济政策 |
8.2.1 工伤保险制度 |
8.2.2 高危行业尽快建立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 |
8.3 小结 |
9 政府监督监察体系 |
9.1 安全监管体制现状 |
9.1.1 目前安全监管体制的基本格局 |
9.1.2 当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
9.2 政府安全监督管理体制设计的思路 |
9.3 政府安全监管体系设计 |
9.4 小结 |
10 国家安全生产发展趋势预测及对策研究 |
10.1 国家安全生产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
10.1.1 国内形势 |
10.1.2 国际形势 |
10.1.3 发展趋势 |
10.2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10.2.1 指导思想 |
10.2.2 基本方针 |
10.2.3 目标 |
10.3 国家安全生产发展策略选择研究 |
10.4 小结 |
11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查新项目报告书 |
(7)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历史沿革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产生背景 |
3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历史沿革 |
3.1 国际劳工组织对OSHMS标准的关注 |
3.2 世界上一些国家和组织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活动 |
3.3 国际劳工组织负责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
4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发展状况 |
4.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在我国的发展 |
4.2 我国一些行业部门开展OSHMS试行工作 |
4.3 我国OSHMS标准的发布 |
4.4 我国OSHMS认证机制的建立 |
4.5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工作 |
4.6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工作 |
4.7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市场分析 |
5 结尾语 |
(10)结合《安全生产法》的颁布与实施探析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认可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OSHMS标准、认证机构及认证市场准入机制 |
2.1 OSHMS标准的产生背景及发展状况 |
2.2 推行OSHMS的必要性和意义 |
2.3 OSHMS认证机构及认证市场准入机制 |
3 OSHMS认证过程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
(1) OSHMS认证机构在认证活动中适用认证标准的问题。 |
(2) OSHMS认证机构在认证活动中如何认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在OSHMS中的作用问题。 |
(3) OSHMS认证机构在认证活动中如何保证OSHMS认证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的问题。 |
(4) OSHMS认证机构在认证活动中实施“三标”一体化整合型管理体系审核的问题。 |
(5) OSHMS认证机构在认证活动中与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沟通问题。 |
4 OSHMS认证机构认可和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
5 结 论 |
四、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员国家资格注册公告(论文参考文献)
- [1]T公司汽车行业认证业务拓展策略研究[D]. 支维清.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3)
- [2]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D]. 高国钧.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0)
- [3]国内外土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比较研究[D]. 唐源. 中南大学, 2012(05)
- [4]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研究 ——以有机蔬菜种植和加工企业为例[D]. 韩瑞阁.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 吴益. 湖南大学, 2007(08)
- [6]国家安全生产保障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 王端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5(07)
- [7]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历史沿革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现状[J]. 王起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06)
- [8]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的通知[J].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2003(03)
- [9]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认可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J]. 赵铁锤.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2003(01)
- [10]结合《安全生产法》的颁布与实施探析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认可工作[J]. 冯志斌,苗金明,王起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01)
标签: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论文; 强制性产品认证论文; 职业健康安全论文; 一体化管理体系论文; 安全生产标准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