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叟无欺”新解(论文文献综述)
苗雨[1](2015)在《在《秘密花园》与中式填色书之间——以《中国美色》和《点染紫禁城》为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秘密花园》所引发的填色书热潮是在后现代文化中回归人本的"艺术疗法"尝试。中式填色书《中国美色》和《点染紫禁城》以边缘艺术姿态呼应融合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和"随类赋彩"的艺术理念,在策划创意上主动与新媒介融合,试图超越网络时代"乌合之众"的趋同性,通过呼唤色彩的传统文化意义和进一步丰富传播途径,赋予填色书以新的内涵与生面。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语境中,填色书所代表的传播形态发挥沟通大众消费与纯粹艺术的作用,为拓展艺术边界、展现中国形象提供新途径。
张彤彤[2](2020)在《维贝克的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技术伦理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当下不断出现的技术伦理问题,工程师,哲学家,伦理学家,政策制定者等等都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维贝克在力图解决这些问题时,不同于以往的伦理学家。他通过对传统人本主义伦理学的解构,进一步建构了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他提出了技术调节理论、技术道德化以及设计中的道德。具体而言,把抽象的道德概念,通过设计赋予到技术物的结构功能之中,从而使得技术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维贝克提出的“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被看作是技术哲学的第三次转向,该思想的提出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现实背景。从理论层面上来说,是对技术哲学经验转向和伦理转向的综合,也是对技术哲学工程学传统和人文主义传统的融合。从现实背景来说,新兴汇聚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科学认知的不断融合,在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依靠传统伦理学难以解决新兴技术不断产生的社会伦理问题。维贝克的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与传统人本主义伦理学主要存在以下三个不同之处:一是路径不同,解决伦理问题的路径不同,一个是前思式,另一个是后思式。二是技术是否具有道德属性。三是技术与人的关系,前者是主体客体交互建构,后者是主体客体二分。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主要包括技术调节理论和技术道德化以及技术道德化的方法。技术哲学的第三次转向实现了技术哲学工程学传统和人文主义传统的融合以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同时在伦理学领域,也出现了新的转向——物转向,突破了以人为中心的传统主流伦理学。在现实中,提供了一种他律的外在道德途径,是对传统道德教化方法的扩充。同时,也打开了技术设计的黑箱,为技术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维贝克的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也有其困境所在,该思想中的技术民主化怎样更好地实现在当下仍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技术的自由属性,也是维贝克遭受其他技术哲学家诘难的主要原因。
陈小曼[3](2020)在《洪江商事习惯法价值简论》文中研究说明湖南洪江千年古商城,有悠久的商业和文化历史,明清时期尤其兴盛,其商事习惯法内容十分丰富,具有清代商事习惯法典范意义。本文根据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对其价值做了初步探讨。洪江商事习惯法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商事习惯法作为中华法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洪江商人创制立规折射出传统商事习惯法的"法治"精神,从而彰显出它的法律价值及其文化意义。
李景春[4](2019)在《李庄家堂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堂”是盛行于鲁中农村地区的一种祭祀空间和文化。春节期间,“请家堂”是鲁中农村社区居民作为对祖先缅怀、对后世教化的重要事件。家堂发挥着聚合宗族成员、传承宗族观念和意识的文化功能。但不同县市,甚至于地域村庄之间,家堂所传递和表达的文化信息丰富多样。这种“地方性知识”的差异性,源于各区域在历史中形成的不同处世态度;而各自生存心态的形成,又源于区域之间“家堂”文化的迥异。因而,研究“家堂”文化对于探索鲁中农村居民的思维方式、行动逻辑、性格塑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山东省泰安市李庄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以李庄在家堂文化熏陶下所取得现实成就展开研究,将李庄家堂文化分为家训、礼教、家风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写李庄家堂中的家训,以“教化”方式潜移默化地塑造者村民的人格和个性。李氏族谱、太学生石碑等作为物化的家训,使得家堂成为一种家族理想,进而聚合宗族成员、传承宗族观念和意识。第二部分主要描写李庄家堂中的“礼教”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通过理性化或想象力,对儒家文化进行特定的阐释,以符合特定的情境和需要。第三部分主要描写李庄家堂中的家风,是在世代繁衍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传统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与处世之道的综合体,即独特而稳定的思想观念和情操、作风。调查研究发现,家堂文化在李庄人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即确立了身份认同,也规范了日常行为,进而塑造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系。本文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稳定的根植性,对个体的日常行为具有引导和塑造的作用。
张康夫[5](2019)在《《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包括绣像、文中插画和系列绘画三部分,用视觉语言诠释了大观园的园林意象、别墅意象以及诗意栖息的人物意象。作品跨越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创作语境多样,绘画内涵丰富,审美风格鲜明,这是三代画家对《红楼梦》审美理想的价值认同和视觉体现,更是中国近现代审美文化观念发展和嬗变的见证,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该论文聚焦《红楼梦》大观园主题插画的审美表现,综合运用美术学、图像学、美学和文化学等相关理论,深入论证插画的图像审美表现和视觉艺术特征。文章首先系统分析大观园“天仙宝镜”与“文人园林”的整合造景规律,梳理大观园审美意象的建构逻辑、诗画一体特点以及幻美意境;其次深入研究《红楼梦》插画的审美表现,包括卷首绣像、回目插画、系列插画三部分。其中,绣像部分以程本、双清仙馆本和广百宋斋刊本为主,探寻绣像的序列结构、主题设置、艺术语言特征、图像学意义等,探索卷首插画审美表现由家庭主线回归金钗序列的内在规律,分析大观园之美与金钗之美内在的关联。回目插图以王钊、戴敦邦等四本回目插图为研究内容,透过插图视觉表现提炼大观园审美的整体意象,剖析人格化主题景观与女性化、诗化审美形象的融合规律,理出经典主题、经典形象的审美特征及突破。系列绘画研究以“金陵十二钗”审美形象创造为中心,系统研究《红楼梦》绘画人物仕女化、文人化审美形象生成和发展的支撑,凝练“金陵十二钗”整体审美意象涵育化成的规律。第三部分采用比较视角研究《红楼梦》插画与其他书籍插画异同之处,指出《红楼梦》文本审美理想与观众审美接受的相对固化促成了《红楼梦》插画的品格和诗化倾向,这是其区别于其它文学插画的根本原因。《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既是对文本的视觉凝练和升华,又是画家在文本基础上的二次创造,并以鲜明的艺术形象、诗化审美的风格及独特的审美意境创造了中国文学插画的新高度。其在形、神、意、境等方面的创构经验和化合规律,对插画创作和工笔画创作都具有显着的借鉴价值。
刘艺娃[6](2019)在《共享发展的中国传统哲理依据探论》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阐释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新时期开展工作必须遵循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和归宿,共享发展理念反映了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为了人民,指明了社会主义本质和共产党的宗旨,彰显了科学谋划人民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之良策。共享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方略中的关键一环,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共享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新时代的发展,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悠久的历史根源、科学的理论根源,共享发展理念不可忽略的生命源泉则是来自中国传统哲理的支撑。首先,共享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过程的始终,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应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其次,从文化认同角度分析,本民族文化在发展中生发出文化认同感,进而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产生国家认同感,从而推动我国发展理念的形成。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理念是溯源自中国优秀传统哲理中包含的大量的共享发展传统。再次,中国传统哲理中大量的以仁爱精神为内核、以民本意识为主导、以均平思想为目标、以和合共生为价值导向的思想理论,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基因,深刻把握共享发展理念对中国传统哲理的批判吸收和扬弃创新。从共在的宇宙论根基到共生的天人关系的延伸,从均平意识的倡扬到以“大同”社会为归宿,都展现出在中国由来已久的共享理念及其自身的理论逻辑。新时期共享发展理念是在对中国传统哲理思想的汲取与超越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梳理共享发展理念的中国传统哲理思想来源,有利于增强作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共享发展理念与中国传统哲理思想的内在勾连。于是,这对于我们在中国传统哲理土壤上有效运用共享发展理念指导开展各项工作具备重要现实意义。最后落脚点在中国传统哲理在当今社会不当理解和不良使用之处所产生的局限性,传统理论不管是在传统社会还是现今社会都是建立在一定政治经济基础上的,现阶段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不乏优秀传统理论在践行中与当代社会产生矛盾与冲突,如共生思维与个体界限的冲突;德治与泛道德化批判现象的冲突;仁政民本与法制化建设的矛盾,均平思想主旨向平均主义偏移的矛盾,要进一步破除优秀传统理论在实践过程产生的不良影响和阐释偏差,中国传统哲理讲述了从人的内心演变为天地万物所共通的道理,在当今社会要因时而变、常道常新才能延续人们共同建立的精神价值。
刘清平[7](2019)在《市场经济的道德价值何以可能?——斯密悖论新解》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道德哲学有关利己与利他二元对立架构的影响下,斯密自觉地主张经济人只有利己动机、没有利他动机,提出了利己经济人的基本预设,结果落入了把市场经济与道德价值割裂开来的悖论。其实,他自己在某些经典论述中已经自发地承认,市场交易的行为主体内在地兼有利己和利他的动机,并会在两者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做出不同的选择,从而决定了市场经济活动如同其他人际行为一样,具有复杂纠结的道德属性。所以,我们既没有理由断言市场经济活动是无关于道德的,也没有理由一概指认它们都是道德的或是不道德的,而应当依据人们广泛认同。斯密也很强调不可害人的正义底线,围绕经济人如何处理利己与利他冲突的内在机制,展开正面或负面的具体价值评判。
丁珊珊[8](2018)在《中华成语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来源之一,也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力体现。成语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分析中华成语文化体现的文化特质,探究中华成语文化的当代价值。通过研究,探索如何更好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推动成语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全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成果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成语的分类,将成语按照表达层级分成了三大类,一是国家层面的,如政治、军事和经济等;二是社会层面的,中华民族在各种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成语;三是个人交往层面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所相关的理念。第三章为中华成语文化在不同的层面体现的文化特质,分别为国家层面所体现的思想文化,“以人为本”和“以和为贵”的观念;社会层面所体现的思想文化,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和“礼法合一”的思想传统;以及个人层面所体现的思想文化,热爱国家的精神传统、勤政敬业的品格和立身处世的价值追求。第四章为中华成语文化的当代价值,分为四个大点来阐述,一是中华成语文化是当代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由于中华成语中有许多体现爱国主义精神、敬业精神、重视教育等的民族精神,因此中华成语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二是中华成语文化是时代精神的文化表达,中华成语中也有体现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三是中华成语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体现,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来分析;四是中华成语文化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第五章为中华成语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中华成语文化在当代的传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分别为商业广告成语的滥用、网络成语的大量产生和学校成语教学的不足;二是从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四个层面提出当代传承成语文化的途径。
梁林军[9](2018)在《张謇的儒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在经济、政治、教育、军事、外交等领域都有深入、专业的思想以及突出的事功,张謇研究涉及众多学科,但是其思想内核和精神特质却是一以贯之,即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关头,作为传统士大夫的张謇提出实业救国、教育兴邦,认为这是国强民富的根本之道。张謇清醒地看到当时的民族危机不同于王朝更迭,也不同于太平军、捻军叛乱,而是工业社会对传统社会的全面冲击和根本破坏,中华民族真正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关头。这也并非是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武装军队就能解决的,中国必须要革新社会,普及教育和科学知识,建立并全面发展实业,真正在世界的大舞台上进行民族之间的竞争。张謇是开放、包容、革新的儒家,他反对闭关锁国,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新知识,“博取而精择之”;同时他又认为中学为立身始基,提倡中国的旧道德,反对全盘西化或言必称西化。面对西方工业化及西方文明的冲击,张謇抓住中华振兴的核心问题——工业化,并且舍身饲虎,投身实业、教育,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无数新路。张謇的探索说明,儒家并不阻碍工业化,也能学习工业化、发展工业化甚至能够更好地促进工业化。张謇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教育,对儒学思想发展有深入研习,是科举制度的佼佼者——状元。张謇认同桐城派“治经读史为诗文之法”,深受桐城派大师的影响,从文风、学脉方面讲应归于桐城派。张謇入募庆军多年,跟随庆军统领吴长庆,参与平叛朝鲜,从军经历增益了张謇的男儿血性和担当意识。张謇认同明清之际顾炎武和黄宗羲的学问、气节和品格,深受他们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对于王夫之,张謇也有研习;对于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及其湘军,张謇更是佩服有加,他认为这是近世儒家思想经世致用的代表和巅峰,后人难以企及。正因为如此,张謇重视学,更看重学以致用,学习就是要服务百姓、改造社会,而不是坐而论道、高谈阔论。张謇认为兴实业,当由士大夫先之。儒学应该治实用的学问,并将实用的学问用于实用的事业。士人必须担负起振兴实业的责任,而不是学而优则仕或者埋头做对社会、民生无益的学问。张謇最终弃仕从商,致力于实业、教育,源于其儒家士人的担当精神,也根植于其宏大的儒商理想,即实业救国、教育兴邦以及地方自治。张謇秉承儒家思想,虽然“术”与“道”有天然的区分和隔离,但是它们也有必然的渗透和相互作用。张謇在具体的商业经营中也常常引用儒家经典进行说明,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无时无刻不影响其商业的具体运行。对于《周易》,张謇用力颇深,在完成周易研究专着的同时,他对易经的学术史也深有体会,认同朱子的《周易本义》的相关阐释。张謇创立的大生集团取名源自于易经,深刻反映了《周易》的仁爱与民本思想。张謇实业救国的核心主张就是“父教育、母实业”,以父母关系比喻,也充分体现了易经的阴阳和合观念。张謇在具体的商业经营中,比较注重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适时调整,这与易经饱含的通经合变思想有本质性的联结。张謇一直倡导的“棉铁主义”也与易经中刚柔相济的思想相通。张謇对于儒家的礼学思想着实重视,在乱世之中,这种倾向有增无减。张謇提倡礼学更多,主要也是因为当时社会混乱,人们价值观缺失,六神无主。在具体的商业运行中,张謇比较注重商业市场中的“礼”,即商业竞争需要有序,不能恶意竞争,最终害人害己。在企业的管理中,张謇提倡“以严为轨”,主张严格管理。张謇崇尚中庸之道,认为圣人之道即中道,且“人皆可以为尧舜”,普通人只要尽人道、尽职守,同样可以入圣人之域。区别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张謇提出“大利不言、生财有道”,实质上对儒家义利思想在工业化背景下有积极的发展和创新。从“取”到“生”,从“小利”到“大利”,本质上是张謇看重儒家应该对社会整体财富有所创造。张謇认为,遇到利益鉴定或分配困惑时,应把握“裁利于义”的原则,即用“义”来裁量、裁定利益,解决何利可取、应取多少的问题。张謇也注重区分“公利”和“私利”的区别,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公利,对社会、民生有所助益。张謇在利益分配上,受西方现代企业思想影响,肯定合理的利益报酬,同时他也始终坚持“以劳取利”,厌恶并不耻不劳而获的商业模式和行为。张謇注重人的诚信和企业的信用,提出“忠信笃敬”的四字原则,具体体现在其信用观和用人观中。张謇认为商业成功的法门不外乎“勤苦简朴”,其中他尤其注重节俭之美德。中国在商业上处于混沌迷茫、一穷二白的阶段,张謇认为中国的商人应该团结起来,形成一定的合力。张謇的儒商商道至今仍有深刻的内涵和魅力,究其根本在于合理地处理官商关系。张謇创造性地提出“绅领商办”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企业组织形式臃肿、效率低下之时,在观念陈旧、政府禁锢森严的历史环境下,开辟了民营企业的商道模式。张謇在具体的企业经营中、行业的选择、利益的分配等重大问题上,有深思熟虑的考虑,因此张謇的商道观念和精神于今天仍有极强的榜样价值。如果按照西方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和标准,张謇无疑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家,主要、关键的企业家精神指标,张謇都符合并有一定超越。张謇身上所具备的爱国、仁爱、奉献、勤俭、自强、务实等儒商精神与工业文明并行而不悖,甚至是非常好的补充和融合,这些精神在今天价值有更高的凸显。如果理性地反思自工业革命以来的资本主义精神和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其弊病具体表现为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和福利主义,张謇的儒商思想和实践表明,儒家宝贵的道德伦理资源可以与工业化有更好的磨合和融通。张謇是中国儒商的典范,是儒家圣人在商界,也是中国企业家的难以逾越的巅峰。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先驱,人们不仅应该关注其可贵的实业实践,也应该细致考量他的思想构建和远见卓识。
张玲玲[10](2017)在《大学生网络诚信问题研究 ——以大连市三所高校为例》文中认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诚信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是网络世界的重要群体,其网络化生活方式早已形成。网络化生活方式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他们的思维、心理、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倾向的形成和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隐匿性的特点,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网络失信问题,这成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肩负着复兴强国的重任,其网络诚信状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才,关系到我国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进步。因此,分析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的表现和原因,探索培养大学生网络诚信的有效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立足于当前大学生网络诚信的现实,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梳理和总结了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建设的对策。文章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诚信和网络诚信的含义入手,结合诚信的相关内容,阐释了大学生网络诚信的含义和特点,概括了大学生网络诚信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学习、网络交往、网络求职、网络消费以及网络娱乐等方面的诚信。并强调了培养大学生网络诚信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梳理了大学生网络诚信的现状和网络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多数大学生保持着网络诚信的良好作风,但有些大学生的网络诚信存在着严重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网络学习、网络交往、网络求职以及参与网络经济活动等方面。第三部分根据调查问卷反馈的结果,重点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大学生网络诚信自觉性差、高校网络诚信教育滞后、家庭诚信教育缺失以及社会诚信环境的不良影响四个方面。第四部分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建设的对策,包括提升大学生的网络诚信自觉性、加强高校网络诚信教育、发挥家庭教育在网络诚信教育中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以及建立健全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二、“童叟无欺”新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童叟无欺”新解(论文提纲范文)
(2)维贝克的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研究的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维贝克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的思想背景 |
1.1 理论背景 |
1.1.1 技术哲学第一次转向的困境 |
1.1.2 技术哲学第二次转向的困境 |
1.1.3 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技术哲学的第三次转向 |
1.2 现实背景 |
1.2.1 新兴技术的发展 |
1.2.2 技术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 |
1.2.3 技术对人类道德行为决策的影响 |
第二章 维贝克对技术伦理学的解构与建构 |
2.1 对人本主义伦理学的解构 |
2.1.1 技术伦理学外在路径——后思式 |
2.1.2 技术道德中立 |
2.1.3 人和技术的关系:主客二分 |
2.2 对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的建构 |
2.2.1 技术伦理学内在路径——前思式 |
2.2.2 技术具有伦理意蕴 |
2.2.3 人和技术的关系:主客交互建构 |
第三章 维贝克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的核心思想 |
3.1 道德物化 |
3.1.1 道德物化的思想来源 |
3.1.2 道德物化的发展 |
3.2 技术调节理论 |
3.2.1 技术道德调节的两个条件 |
3.2.2 技术道德调节的两个维度 |
技术调节词汇表 |
3.3 设计中的道德 |
3.3.1 技术道德化 |
3.3.2 预测调节 |
3.3.3 评估调节 |
第四章 维贝克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的意义及其面临的挑战 |
4.1 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的理论意义 |
4.1.1 把物纳入伦理领域 |
4.1.2 对后思式外在路径的超越 |
4.1.3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
4.2 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的实践意义 |
4.2.1 道德教化的新途径 |
4.2.2 设计理念的新视角 |
4.3 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面临的挑战 |
4.3.1 技术物的意向性和自由 |
4.3.2 技术民主化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洪江商事习惯法价值简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商事习惯法与中华法系 |
二、商人的创制精神 |
三、商事习惯法的现代价值 |
(一)历史借鉴价值 |
(二)法律文化意义 |
(4)李庄家堂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文献简评 |
三、基本概念 |
四、研究内容 |
五、理论工具 |
六、研究方法 |
七、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山东李庄 |
一、李庄的家堂 |
二、作为“花园村”的李庄 |
三、作为“博士村”的李庄 |
(一)村庄概况 |
(二)博士村 |
第二章 家堂中的家训 |
一、李氏族谱 |
(一)始祖 |
(二)亲属结构 |
(三)族谱叙事 |
二、太学生石碑 |
三、祖檐下 |
(一)家法 |
(二)家规 |
第三章 家堂中的礼教 |
一、家礼 |
(一)孝悌的实质 |
(二)勤学的行动 |
二、族礼 |
(一)敬宗 |
(二)尊祖 |
三、社礼 |
(一)和睦邻里 |
(二)作为组织的“会” |
第四章 家堂中的家风 |
一、“在地”风习 |
(一)各安其位:我是谁 |
(二)克己复礼 |
二、“离地”风习 |
(一)各安其职 |
(二)道统:公平正义观 |
三、永不消散的风习 |
(一)李庄的习惯与风俗 |
(二)李庄风习的正当性 |
结语 传统文化的根植性 |
一、家堂文化确立李庄人的身份认同 |
二、家堂文化规范李庄人的日常行为 |
三、家堂文化塑造李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 关键概念分析 |
1.7 创新价值 |
第2章 《红楼梦》大观园的审美意象 |
2.1 大观园的“花园意象” |
2.1.1 整体“花园意象” |
2.1.2 时空链接逻辑 |
2.1.3 “悲”与“幻灭” |
2.2 诗意小筑的审美特征 |
2.2.1 人景合一的庭院设计 |
2.2.2 形神鲜活的意象塑造 |
2.3 青春乐园审美意象 |
2.3.1 青春乐园的逻辑支撑 |
2.3.2 纯真柔美的青春意象 |
2.4 双峰对峙审美典型 |
2.4.1 纤弱灵秀的诗化之美 |
2.4.2 稳重含蓄的比德之美 |
2.4.3 “兼美”与“完美” |
小结 |
第3章 《红楼梦》卷首插图的审美特征 |
3.1 概述 |
3.2 程本系统《红楼梦》绣像 |
3.2.1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结构 |
3.2.2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图像学特征 |
3.2.3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文化价值 |
3.2.4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审美价值 |
3.2.5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审美局限 |
3.2.6 程本《红楼梦》绣像系统及影响 |
3.3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 |
3.3.1 概述 |
3.3.2 以“情”为主题的小像序列 |
3.3.3 “双清仙馆系”绣像的审美特征 |
3.3.4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的审美评价 |
3.3.5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的影响 |
3.4 石印《红楼梦》卷首插画 |
3.4.1 《增评补图石头记》卷首插画 |
3.4.2《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卷首插画 |
小结 |
第4章 《红楼梦》插图的审美特征 |
4.1 概述 |
4.2 回目插图中的审美意象 |
4.2.1 王钊插图中的大观园园林意象 |
4.2.2 《增评补图石头记》插画中的林黛玉意象 |
4.2.3 戴敦邦插图中的情感渲染 |
4.2.4 戴敦邦插图的审美价值 |
4.3 《红楼梦》系列插图的审美特征 |
4.3.1 综述 |
4.3.2 程十发《红楼梦》插画 |
4.3.3 戴敦邦《红楼梦》系列插画 |
4.3.4 刘旦宅《红楼梦》插图 |
小结 |
第5章 《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系列工笔画的审美特征 |
5.1 概论 |
5.2 改、费《红楼梦》系列工笔画 |
5.2.1 改琦《红楼梦》系列插画 |
5.2.2 费丹旭《红楼梦》系列插画 |
5.2.3 “改费模式” |
5.3 王墀《红楼梦》插画 |
5.3.1 白描仕女画 |
5.3.2 工笔淡彩绘画 |
5.4 清朝宫廷画家《红楼梦》系列绘画 |
5.4.1 焦秉贞 |
5.4.2 冷枚 |
5.5 清朝《红楼梦》仕女画的审美评价 |
5.6 现当代《红楼梦》系列工笔仕女画 |
5.6.1 京派 |
5.6.2 海派 |
小结 |
第6章 比较视野下《红楼梦》绘画 |
6.1 概述 |
6.2《红楼梦》绘画创作主题比较 |
6.2.1 叙事主题比较 |
6.2.2 闺阁主题比较 |
6.2.3 才情主题比较 |
6.3 《红楼梦》插画与其它插画的比较 |
6.3.1 与《西厢记》插画比较 |
6.3.2 与《金瓶梅》插图比较 |
6.4《红楼梦》绘画与雍正书房“十二美人”的比较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共享发展的中国传统哲理依据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路径和研究思路 |
一 研究路径 |
二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点 |
第二章 共享发展与中国传统哲理发展的契合 |
第一节 民族文化发展与国家发展理念的确立 |
一 民族观点的累积与国家发展传统 |
二 民族文化认同与国家发展理念的确立 |
第二节 共享发展理念与中国传统哲理 |
一五 大发展理念整体中的共享发展理念 |
二五 大发展理念皆有传统理论的根基 |
三 作为核心理念的共享贯穿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始终 |
第三章 中国传统哲理对共享发展的理论支撑 |
第一节 共生:共享发展的传统理论前提 |
一 传统共生思想的本质内涵 |
二 传统共生思想的历史作用 |
三 传统共生思想的现代转型 |
四 传统共生思想是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前提 |
第二节 仁爱:共享发展的传统人性论根基 |
一 传统仁爱思想的本质内涵 |
二 传统仁爱思想的历史作用 |
三 传统仁爱思想的现代转型 |
四 共享发展理念的本心之仁 |
第三节 民本:共享发展的传统理论核心 |
一 传统民本思想的本质含义 |
二 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作用 |
三 传统民本思想的现代转型 |
四 共享发展理念对民本思想的汲取与超越 |
第四节 均平:共享发展的传统思想目标 |
一 传统均平思想的基本内涵 |
二 传统均平思想的历史作用 |
三 传统均平思想的现代转型 |
四 均平思想与共享发展理念之同正义 |
第四章 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践行中传统思想局限性的辩证思考 |
第一节 激发辩证思考的价值——共生思维的局限性思考 |
一 共生和合与主体界限 |
二 对待感的淡漠与泯灭 |
三 在天人分合的辨证思考中谋划共享 |
第二节 超越泛道德主义——仁爱思想的局限性思考 |
一 “泛爱众”与价值判断的弱化 |
二 泛道德主义的滋生与底线思维 |
三 在公德意识的强化中践行共享 |
第三节 强化权利意识——民本思想的局限性思考 |
一 从君臣对待到人人平等的主体间关系 |
二 民主与民本的融通 |
三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中追求共享 |
第四节 平均主义的破除——均平思想的局限性思考 |
一 均平思想主旨的偏移 |
二 均平与平均主义 |
三 在效率与公平协调中实现共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市场经济的道德价值何以可能?——斯密悖论新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斯密悖论的实质 |
三、经济人的利他动机 |
四、市场经济活动的正面道德属性 |
五、市场经济活动的负面道德属性 |
(8)中华成语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成语文化的研究现状 |
1.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状况 |
1.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成语文化的相关性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历史分析法 |
1.3.2 文献分析法 |
2 中华成语的分类 |
2.1 国家层面相关的成语 |
2.2 社会方面相关的成语 |
2.3 个人层面相关的成语 |
3 中华成语文化体现的文化特质 |
3.1 国家层面的体现 |
3.1.1 “以人为本”的观念 |
3.1.2 “以和为贵”的观念 |
3.2 社会层面的体现 |
3.2.1 公正、公道、平等的价值观念 |
3.2.2 “礼法合一”的思想传统 |
3.3 个人层面的体现 |
3.3.1 热爱国家的精神传统 |
3.3.2 勤政敬业的品格 |
3.3.3 立身处世和价值追求 |
4 中华成语文化的当代价值 |
4.1 中华成语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
4.1.1 崇尚爱国主义的精神 |
4.1.2 崇尚勤劳勇敢的敬业精神 |
4.1.3 崇尚教育、重视人才培养的精神 |
4.1.4 公民价值观的引导 |
4.2 中华成语文化是时代精神的文化表达 |
4.2.1 与时俱进的观念 |
4.2.2 改革创新的精神 |
4.3 中华成语文化凝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
4.3.1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4.3.2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4.3.3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4.4 中华成语文化是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
5 中华成语文化的当代传承 |
5.1 中华成语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中呈现的问题 |
5.1.1 商业广告成语的滥用 |
5.1.2 网络成语大量产生 |
5.1.3 学校成语教学仍有待完善的空间 |
5.2 中华成语文化传承的途径 |
5.2.1 国家层面的途径 |
5.2.2 社会层面的途径 |
5.2.3 学校层面的途径 |
5.2.4 个人层面的途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张謇的儒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当儒学遭遇工业化 |
二、旧道德与新知识:张謇的回应 |
三、言商仍向儒:儒商张謇 |
第二节 张謇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一、张謇研究的回顾 |
二、张謇的儒商思想研究简析 |
第三节 本文的旨趣与结构 |
一、主题和框架 |
二、资料及其说明 |
三、研究工具和方法 |
第一章 张謇的士人精神与儒商理想 |
第一节 思想渊源 |
一、师承 |
二、随军 |
三、科考 |
四、经世致用 |
第二节 士人担当 |
一、儒家信徒 |
二、学以致用 |
三、兴实业,当由士大夫先之 |
第三节 张謇的儒商理想 |
一、实业救国 |
二、教育兴邦 |
三、村落主义与地方自治 |
第二章 实业与儒家思想 |
第一节 张謇与易学思想 |
一、张謇与《周易》 |
二、大生集团与“生生之谓易” |
三、商业经营与通经合变 |
第二节 礼学思想与企业经营 |
一、张謇与礼学思想 |
二、商业礼让与利导整齐 |
第三节 中庸思想及其实业应用 |
一、圣人之道即中道 |
二、人尽人道 |
第三章 张謇的儒商伦理思想 |
第一节 “大利不言”的义利观 |
一、裁利于义 |
二、公不自利 |
三、以劳取利 |
第二节 “忠信笃敬”的诚信观 |
一、忠信笃敬的信用观 |
二、笃实安分的用人观 |
第三节 “勤苦俭朴”与成功法门 |
一、勤苦俭朴 |
二、俭德 |
三、聚力合群 |
第四章 张謇的儒商商道与儒商精神 |
第一节 商道与官商关系 |
一、绅领商办 |
二、官商关系 |
三、张謇的商道 |
第二节 企业家精神与儒商精神 |
一、张謇与企业家精神 |
二、张謇的儒商精神 |
第三节 儒商精神与资本主义精神 |
一、经济人与道德情操论 |
二、资本主义精神 |
三、张謇对西方价值观的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大学生网络诚信问题研究 ——以大连市三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调查问卷法 |
3.分析与综合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大学生网络诚信概述及培养大学生网络诚信的意义 |
(一)诚信及网络诚信的含义 |
1.诚信的含义 |
2.网络诚信的含义 |
(二)大学生网络诚信的内容及特点 |
1.大学生网络诚信的含义 |
2.大学生网络诚信的内容 |
3.大学生网络诚信的特点 |
(三)培养大学生网络诚信的意义 |
1.有利于大学生成人成才 |
2.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
3.有利于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 |
二、大学生网络诚信现状调查及诚信缺失的表现 |
(一)大学生网络诚信良好的表现 |
1.对网络诚信有高度认同 |
2.对网络行为有自己的是非观 |
(二)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的表现 |
1.学术造假与考试作弊 |
2.网络交往言行失范 |
3.电子简历造假现象屡见不鲜 |
4.参与网络经济活动信誉低 |
5.网络犯罪现象日益凸显 |
三、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的原因 |
(一)大学生网络诚信自觉性差 |
1.大学生网络诚信自律意识淡薄 |
2.大学生对有关网络法律认知不够 |
3.大学生心理不成熟 |
(二)高校网络诚信教育滞后 |
1.高校不够重视网络诚信教育 |
2.高校网络诚信教育内容和方法单一 |
3.高校德育制度建设相对落后 |
(三)家庭诚信教育方面的偏差 |
1.家长对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缺失 |
2.家长的不诚信言行带来的负面影响 |
3.独生子女容易滋生一系列不良心理 |
(四)社会诚信环境的不良影响 |
1.缺乏及时正确的舆论引导 |
2.社会失信现象普遍存在 |
3.网络监控技术的不完善 |
4.网络诚信法规制度的不健全 |
四、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建设的对策 |
(一)提升大学生网络诚信的自觉性 |
1.提高网络行为的自律意识 |
2.提高自身遵守网络规则的法律意识 |
(二)加强高校网络诚信教育 |
1.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网络诚信教育资源 |
2.积极拓展多种多样的网络诚信教育活动 |
3.完善高校德育制度 |
(三)发挥家庭教育在网络诚信教育中的作用 |
1.家长要从小抓好孩子的品质教育 |
2.家长要努力做好诚信的表率 |
3.家长要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 |
1.提高大众传播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
2.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秩序 |
3.增强网络管理控制技术能力 |
4.完善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童叟无欺”新解(论文参考文献)
- [1]在《秘密花园》与中式填色书之间——以《中国美色》和《点染紫禁城》为案例[J]. 苗雨. 文化与诗学, 2015(02)
- [2]维贝克的非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思想研究[D]. 张彤彤. 山西大学, 2020(01)
- [3]洪江商事习惯法价值简论[J]. 陈小曼.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20(03)
- [4]李庄家堂文化研究[D]. 李景春.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D]. 张康夫. 天津大学, 2019(06)
- [6]共享发展的中国传统哲理依据探论[D]. 刘艺娃. 郑州大学, 2019(07)
- [7]市场经济的道德价值何以可能?——斯密悖论新解[J]. 刘清平.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9(02)
- [8]中华成语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研究[D]. 丁珊珊. 西华大学, 2018(01)
- [9]张謇的儒商思想研究[D]. 梁林军. 武汉大学, 2018(06)
- [10]大学生网络诚信问题研究 ——以大连市三所高校为例[D]. 张玲玲.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