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田养鸭经验总结及具体技术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严芳,王艳[1](2021)在《基于有机农业植物保护的发展理念与实践关键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有机农业旨在为社会提供食用安全、无污染的安全绿色食品,该发展模式有利于增强国内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老百姓经济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机农业的植物保护是有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田的生态管理、农业防控措施、物理防控措施、生物防控措施、有机植保药剂的投入等健全农业生态系统。概述有机农业及植物保护的相关概念,在理论论述的基础上,探索基于有机农业植物保护的实践,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陶其然[2](2021)在《乡村文化空间的评价体系研究 ——以西双版纳州傣族曼掌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乡村建设正全面展开。传统村落旅游是当下热门的发展模式,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乡村空间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许多地方盲目模仿城市建设模式,简单移植其建设经验,导致乡村社区千篇一律,游客满意度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源自于村寨地域特色文化的丢失和村民文化认同感的减弱。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少数民族村寨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落后等原因,文化传承保护和旅游开发建设困难重重。而乡村文化空间作为乡村文化的载体,其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学者们对乡村文化空间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对其评价体系的研究,可以及时地对乡村文化空间的建设进行反馈,有助于指导进一步的建设和提高游客满意度。本文以西双版纳傣族曼掌村为研究案例,从游客满意度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乡村文化空间相关的评价体系,以指导和评价乡村文化空间的建设,以期为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起到有效推动作用。本文借鉴国内外文化空间与乡村评价的相关理论,遵循少数民族乡村更新中文化空间建设的特点,努力探寻一套乡村文化空间的评价体系。首先,基于文献分析法并结合Citespace可视化研究,对文化空间和乡村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明确该文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其次,从前人的研究中总结和初选出乡村文化空间的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法对初选指标进行修正得到终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德尔菲法确立各指标的权重;再者,对西双版纳傣族曼掌村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发放,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曼掌村游客满意度结果;最后,根据IPA分析法对各指标的定性,从策划研究、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对曼掌村乡村文化空间建设提出可行性方案。本文构建了物质维度、精神维度、社会维度3个一级指标,村外环境、公共空间、建筑空间、民俗活动、民俗文化、社区参与和社会参与7个二级指标,景观布局、景观氛围等23个三级指标,并多方法结合确立指标的权重,该乡村文化空间评价系统为游客满意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对曼掌村的调研分析和规划策略,为乡村文化空间的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
王鑫[3](2021)在《《格物粗谈》与《物类相感志》中的科技史料研究》文中提出《格物粗谈》与《物类相感志》(一卷本,下同)是我国古代广为流传的两本生活百科全书,皆题苏轼撰,两书内容有颇多相似之处。书中内容丰富、博杂,草木鸟兽、农林牧副、生活技巧,琐事杂记诸类齐全,《格物粗谈》还记载了一些传说、谶纬、日常禁忌等内容,是展示古代社会与生活风貌的代表性着述。第一章介绍两书的内容,将《格物粗谈》与《物类相感志》作比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表达本人研究所得出的学术观点。第二章遵循古代物理学史、化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研究两书中化学和物理学方面的代表性史料,具体包括:金属锻造与保护、矾类物质的利用、对不同去污除垢方法的掌握、硬物的软化方法等与化学有关的史料;磁力和浮力的应用、凝固点的降低方法等与物理学有关的史料。若书中所述与科学知识相符合,说明这些条目来自于生活生产实践的可能性较大;而如果书中所述与科学知识不符合,则这些条目或不是来自于实践,或是对实践经验的错误认识。第三章对《格物粗谈》中生物学、农学史料进行了首次详细归纳与整理。对书中描述的动植物生活习性、植物嫁接技术、农业虫害防治等详细介绍,并分析了食物保存方法。由于此类内容在两书中多有重复,对《物类相感志》中此类史料仅做简要介绍。第四章分析两书中的所记载的民俗信仰、误传类条目。两书中的内容并不都是经验性的记载,还存在一些受当时文化环境影响所产生的局限性认识。本章对书中这类条目做归纳分析。第五章基于以上对两书的理解,论述其中所包含的古人的思想观念。基于全文的分类、考察与分析研究,对中国古代的博物学着作的撰写意图,以及知识来源等问题,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学术诠释,有助于学习和了解古代传统文化。
王先琴[4](2021)在《天长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对接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项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农村产业,促进三产深度融合才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而随着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规模经营迫切需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加快农村产业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者和需求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离不开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各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社会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都在探索发展中努力追求一种平衡。本文以安徽省天长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运用调研走访、查询文献、对比分析、归纳总结、问卷调查等方法,实地调查走访了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联合社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等,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供需进行梳理,对供需对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天长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然数量上获得了快速发展,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但服务组织总体上规模小,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乡村产业兴旺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仍然存在供需失衡的许多问题,农业社会化服务总体上投入少、规模小、内部结构不均衡、组织不健全,滞后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公益性社会化服务作用发挥不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部管理待提升和规范;一些因素制约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广泛实施。通过分析对天长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供需对接给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完善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体制和机制。二是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部管理的提升,提高其接纳供给的能力,提高其能动性。三是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四是进一步培育和扶持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五是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提质增效,发展商业性保险作为补充。
何妤如[5](2021)在《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渔业经过数年发展,先后解决了“捕鱼难”、“养鱼难”及“吃鱼难”等问题,奠定了渔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相关治理手段也不断完善。渔业领域主要矛盾已从基本温饱和生计问题,转向更高层次的生境、人权、产权和公平等维度。然而,作为上层建筑的渔业伦理研究并尚未得到应有重视。我国现代渔业治理体系中更强调管理和法律等“硬”手段,忽视了伦理道德的“软法”作用。当前政府和民间推行的多项渔业活动已呈现出鲜明的伦理特征,现代多目标治理场景需要引入价值判断加以权衡。如果说关涉伦理的讨论在中国过去的渔业治理中只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那么到了新时代,伦理研究就好比是万事俱备下的那股“东风”。传统渔业管理关注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制度突破。政策和法律固然重要,但不能包治百病,尤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病”。它可以将电鱼、毒鱼、偷渔者绳之以法,却无法强制要求渔民必须善待生态环境、关心鱼类福祉。它可以明示、预防、规范和校正渔业的行为和后果,却无法指导渔业利益相关方的道德行为选择。它可以为失海渔民提供各类政策保障,却无法弥合渔民海洋纽带被切断后的心理创伤。它可以依照科学模型和数据制定总可捕量(TAC)目标,却无法对渔家妇女在职业、情感和生活上的遭遇加以同情和关心。正如决定技术的往往是非技术因素,涉渔法律和政策不应被指望能解决所有问题。倘若文化、伦理不能发挥价值规训作用,那么政策和法律也终将失范。当前,养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公正已为时代大势所趋,现代渔业治理不仅要务实,也要务虚,以便从战略全局高度推进治理措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实际上,人们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会渗透到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可持续、负责任渔业的发展依赖于一个具有明确性的规则指引,在治理中开展价值性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渔业资源的衰退趋势,以及不断涌现的现代性社会问题,让形而上学的价值回溯变得更为必要而迫切: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是什么?伦理判断有哪些原则和标准?何种治理才是伦理意义上具备正当性和合法性的治理?如何破解渔业治理中存在的伦理困境?中国怎样利用已有道德资源和智慧应对渔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基于此种认识,本文从伦理视角出发,反思当前出现渔业生态和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尝试建构渔业伦理的理论体系,详述渔业伦理的由来、定义、主要原则和类别。将抽象的伦理考量运用于对治理问题的具体分析,提出符合渔业价值的治理范式,从渔业治理的“元层次”,谈到相关现代治理理论,再到针对治理实践的分析评估。现代渔业治理在追求各类目标时,容易陷入价值冲突的困境。本文针对治理实践中的普遍问题,提出“应然”层面的解决方案。伦理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我国现代渔业治理。因此,文章结合中国本土的涉渔道德资源和渔业实际状况,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渔业治理路径,以渔业领域的价值尺度和伦理基础为导向,为推动渔业的“天人合一”和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思路。伦理学是哲学中关于道德的价值系统。生态伦理学的兴起从根本上触及了“为什么要对鱼谈伦理?”这一问题。“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论辩突破了传统伦理学的“人伦”语境,让“渔业”和“伦理”的结合有了学理上的支撑。道德共同体得到拓展,将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纳入道德考量范畴。但完全以生态为中心又会减损人类福祉,人与自然应当被视作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整体。“为己利TA”的价值取向既能为己谋福,也能在此基础上考虑利TA(既有属人的“他/她”,又有属自然的“它”)因素,因而是渔业伦理所追求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善。渔业资源是渔业存在的基础,具有不确定性、波动性、竞争性、整体性、多样性等五大特性。从价值构成上看,它在使用、生态和选择等层面具有功效价值,在政治、社会、哲学、宗教、伦理、文化等层面具有非功效的内在价值。对渔业资源价值的充分认识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而鱼类为人类所提供的多元价值是人类养护渔业资源的基础。养护伦理强调的是如何科学人道地利用水生动植物资源。鱼类是否能够成为道德主体、权利主体甚至是诉讼主体成为环境伦理学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鱼的道德地位与福利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渔业的伦理维度涉及“渔业”和“伦理”的互动关系。鱼类依次满足了人类基本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类在享受水生动物开发权利的同时,理应履行与之对等的责任和义务。为了人类自身和生态系统的长期福祉,须建立一套指导渔业行为、受到大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渔业伦理规范。渔业伦理以渔业现象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为研究对象,是指导渔业行为的规范和原则的总和。涉渔法律和伦理可共同为基于价值的渔业治理策略提供依据。渔业伦理学主要任务是通过得到普遍认可并经过实践检验的道德原则,对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开展事前指导和事后评判。在渔业伦理中,渔业正义是最高原则;渔业福祉、渔业自由和渔业公平是三大基本原则;而以《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为代表的伦理性国际文书,以及符合国家/地区具体渔况的纲要构成了具体原则。根据渔业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关系属性和所涉问题的不同特征,可将其分为生态伦理、社会伦理、产业伦理和科技伦理四大类别,这四大类在伦理要求上存在差异、各具特色,但都应服从上述伦理原则。将伦理原则和要求融合进现代渔业战略管理过程,可能会产生“为善者诸事顺”的良心效应,从而实现治理的最终目的——“善治”。为克服多元价值冲突带来的治理障碍,元治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研究治理现象背后的治理逻辑,寻求协同发展科层、市场和网络治理组合的最优解:当参与式治理导致监管过于复杂、进入无休止协商状态时,就启动科层模式;当科层模式无法触及所有渔业问题或获得渔业利益相关方广泛接受时,就开启市场或参与式模式;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承担起作出最终决策的元治理者的角色。可持续渔业治理研究中涌现出诸多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其中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管理和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管理成为研究热点,前者主要聚焦渔业生态系统方法、预防性原则等整体思维,而后者主要涉及管理策略评估,正当性理论,系统治理等理念工具。在构建起理念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新生物技术的实践伦理发展出的伦理分析矩阵,以及Rapfish评估工具,促进了对伦理原则遵守情况的考察,有助于为负责任渔业实践提供“良善之策”。现代渔业治理时常陷入一种伦理意义上的权利困境,众渔业利益相关方不得不在多项行动方针之间艰难行使选择权。遵循特定伦理原则选择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涉及违反其他某项伦理原则。可持续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出现在追求“天时”、“地利”、“人和”三大目标的决策选择过程之中。如何平衡现代人和未来人的资源利益是最首要、最核心的议题;渔业所涉水陆空间差异和相关社会生态问题构成了空间正义研究的一个典型样本;而人际关系中整体、长远利益与个体、短期利益的冲突影响到资源的公平分配,渔家妇女和小型渔业等弱势参与方应当得到更多的道德注意力。导致上述困境的原因既有人与人因抢夺野生资源所导致的公地悲剧或囚徒困境,又有在人与鱼道德地位孰高孰低的辩难中掉入的激进环保主义陷阱,还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执行障碍。上述困境的破解之道不仅具有制度属性,也深刻地蕴含着价值属性。从制定目标,到开展决策,再到执行、监督和评估,伦理视角可渗透至治理的全部流程。治理者和被治理者可从制定伦理目标和开展伦理决策着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增进民生福祉。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丰富道德资源的支持。生态方面,我国渔业治理史就是一部鱼类资源养护史,古今实践中折射出关怀鱼类福利、师法自然等生态感悟。社会方面,我国传统乡土社会文化里蕴含着包括群体意识和互助伦理、涉渔组织的参与式伦理在内的道德及礼俗规范。“三渔”问题是中国渔业发展面临的伦理性挑战,其本质是渔业的过密化,渔民的过溺化,以及渔村的过疏化。为解决渔业渔民渔村的问题,新中国开展了各项改革措施。新中国绿色渔业治理制度体系构建历程大体上可分为萌芽探索、改革攻坚与走向成熟三大阶段。在气候变化、疫情冲击、渔业资源衰退、全球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渔业治理者迎难而上,实现生计型治理→发展型治理→可持续治理的价值飞跃,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伦理的中国特色可持续渔业发展道路,培育出政府元治理者主导下,科层、市场和参与式治理协同开合的多元治理形态,形成了顺应自然、生态优先、以养为主、立体复合、科技导向、体系健全、应兜尽兜的发展模式。随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不断提升,中国渔业发展在收获伟大果实的同时,也为未来可持续、负责任渔业发展积累了大量可贵的实践经验。在今后的渔业治理中,我国各渔业利益相关方应本着福祉、自由和公正的原则,进一步促进渔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江舟[6](2021)在《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业生产从提升粮食和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向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生态循环农业过渡。草地资源在自然与社会生态系统衍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给人类带来生态与经济利益。通过建立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产模式,对人工草地进行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对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及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促进意义。(1)本文首先对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选取安徽省蚌埠市,江苏省盐城市,江苏省扬州市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草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功能分类与选择评估指标(2)通过熵权法分别对燕麦、金花菜、箭筈豌豆、毛苕子进行适应性评价,测定牧草产量与品质,并分析牧草种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3)利用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不同牧草生产模式对牧草品质、牧草产量以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建立适宜在淮河生态经济带推广的牧草生产模式。(4)依据田间试验数据以及文献,利用当量因子法、价格替代法、评估淮河生态经济带内天然草地与人工牧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采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淮河生态经济带内牧草种植与小麦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从而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内草地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淮河生态经济带农业转型为草地农业发展提供种植生产机遇”、“大众对于生态环保意识加强为草地农业发展提供社会认知机遇”、“农业食品安全的要求导致饲料粮需求增加为草地农业发展提供市场机遇”是影响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权重分析分别达到0.2141、0.1279、0.1078。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提供畜牧产品功能(供应草产品)”、“为人类提供食用价值”、“土壤改良”是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权重分别为0.3 102、0.1154、0.0876,以此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指标。(2)依据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评价结果,燕麦品种牧乐斯牧草产量与品质表现最好,干草产量达到1664.35 g·m-2,粗蛋白含量为11.49%、相对饲用价值为137.02,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15%,豆科牧草中,润扬白箭筈豌豆收获干草产量最高为1041.59 g·m-2,淮扬金花菜在参试品种中牧草品质最高,粗蛋白含量达到27.81%,相对饲用价值为176.24。金花菜对提升土壤养分效果最为显着,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平均提升56.25%、49.34%、24.47%、57.19%。(3)建立了“燕麦-金花菜”间作的南方牧草生产模式,可以提高80%的土地利用率,可收获较高的燕麦干草产量与总干草产量2177.42 g·m-2,与燕麦单播相比干草产量增加了 28%。间作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养分,间作模式中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机质含量显着高于燕麦单播,比燕麦单播平均提高了 22.34%、63.88%。(4)在大丰地区盐碱地条件下,“燕麦-箭筈豌豆”间作模式中,干草产量最高达到2116.42 g·m-2,土地当量比最高达到1.70,燕麦粗蛋白含量比单播燕麦提升16.76%。“燕麦-箭筈豌豆”间作、混播与燕麦单播相比,对于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有促进作用,分别提升了 15.42%~34.05%、2.15%~7.33%、28.71%~50.24%。(5)依据当量因子法,2020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为1123.05亿元人民币(Chinese Yuan,CNY),其中“土壤形成与保护”的价值在各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指标中最高,达到302.49亿元CNY,娱乐文化功能的价值最低,仅为6.20亿元CNY。淮河生态经济带内人工牧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中,牧草间作、混播生产模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高于牧草单播模式。“燕麦-金花菜”间作模式在扬州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642544.38 CNY·hm-2,“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模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651198.68 CNY.hm-2。(6)经过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内进行苜蓿生产,种子费与农机费的弹性系数最大,分别为0.574 6、0.5923,即每增加1%的种子费与农机费投入,苜蓿收益分别可以增加0.574 6%、0.592 3%。在淮河生态经济带苜蓿生产总成本为10178.67元·hm2,与小麦生产成本相比增加了10.58%,然而毛利润增加了 175%。苜蓿、燕麦、金花菜生产肥料费用与小麦相比分别下降了 58.05%、24.62%、58.06%。
蔡晓晴[7](2021)在《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 ——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推进,以乡村生产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生产性景观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对乡村生产性景观的规划研究过多强调经济效益和审美价值,而对生态可持续建设等研究较少。本文从生态循环农业视角切入,首先阐述乡村生产性景观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等,在明晰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性景观等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国内外生产性景观发展脉络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分析,指出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优秀案例,进行经验总结。其次,辨析生态循环农业和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总结生产性景观类型,并对其生态、美学、生产与生活应用、文化、农文旅融合等价值进行评价,通过与传统生产性景观规划进行对比分析,探索本课题新的研究思路。总结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原则,提出生态循环农业应用策略及布局模式,从空间布局、景观结构及功能分区三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构建规划体系,通过整合乡村生产性景观资源,建立“点-线-面”的景观结构,依据农、林、牧、副、渔等农业构成要素划分功能分区,并提出具体的营造方法和途径。最后,以上述构建的规划体系为指导,规划秀洲区生产性景观,进一步验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寻求乡村生产性景观与生态循环农业的有机结合,强调生产性景观的“生态性”与“可持续性”,并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生产性景观规划策略及体系,以期为未来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提供新的规划思路和借鉴依据。
许冬阳[8](2020)在《新侗款理念下的侗族村寨联动发展研究 ——以贵州黎平县三佰水口村寨联合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区域间的合作与联动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与空间发展现象。全球性的区域联动从发达国家蔓延至发展中国家,并显现出从城市走向乡村的趋势。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创新区域发展战略及方针,日益重视乡村区域的发展,如2016年颁布的《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指出,除了要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还需要扶持特殊类型地区转型发展,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推动民族地区健康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进一步强化对口支援和帮扶。再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发展出“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乡村记忆工程”“乡村振兴”等系列乡村建设运动。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乡村群”,在新一轮乡村振兴的发展浪潮下,将迎来乡村区域联动规划发展实践新高潮。另外,在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也明确,要抓紧编制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系。基于上述背景,为保护侗族文化,促进小、散、贫侗族村寨地区的发展,推动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及乡村振兴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并取得胜利。本文基于传统侗款文化的现代化价值——“新侗款”研究,根据联动主体、联动要素及内在联动逻辑构建出具有针对性的侗族村寨联动发展体系。首先,对近十年的相关研究文献及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和综述,挖掘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再次,通过分析侗款文化的成因、形式结构、变迁及现代新价值,论证侗款文化中的现代价值对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具有启示作用,提出新侗款理念下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最后,结合黎平县三佰水口地区村寨的现状问题,从治理、产业、网络、资源、文化、生态六大联动角度入手,提出具体的三佰水口地区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的策略,以促进原本孤立分散的乡村发展建设走向开放联动。
聂开吉[9](2020)在《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着56个民族。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民族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各民族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生计方式变迁较为缓慢。在我国民族工作中人口30万以下的28个民族被称为“人口较少民族”。仫佬族作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其生计方式变迁对于加快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以仫佬族的生计变迁为研究对象,在尝试作理论阐释的同时,以凯里清江、淑里、新民、下寨、瓮港、麻江复兴村等十余个仫佬族聚居村为田野点,对仫佬族的生计方式变迁进行考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仫佬族作为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在国家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指导下,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建设均取得显着成效。论文从凯里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的视角研究仫佬族的发展,通过对仫佬族生计方式现状的把握和分析,尝试对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作系统的诠释。论文从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出发,梳理相关生计方式变迁研究的文献,采用民族理论、民族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对凯里仫佬族主要聚居村进行田野调查,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参与观察等方法进行田野资料收集。从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民族构成与仫佬族人口分布、农业生产、副业生产、消费方式变迁以及城镇化对凯里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剖析。发现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受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与消费观念的改变、对现代化生产方式的态度、消费能力与消费结构的影响,从侧面佐证了凯里仫佬族对生计方式选择的态度。究其原因,影响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的原因有主、客观两个因素。主观方面表现为仫佬族思想观念的改变、对生存资料的渴求和受自身发展利益需求的影响等,因需要而主动选择适宜的生计方式、主动优化和转换其生计方式。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催化、文化交融与传播的影响、土地确权与土地流转的推动、劳动力解放与人口流动的带动、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与落实以及经济文化生态等的有机协同,是推动凯里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良性发展的外在因素。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同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单一和合作削弱化、空巢村的加剧和发展空心化、资金积累不足与贫富失衡化、受教育水平低和心态焦虑化、区位优势弱化和规划同质化等问题。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探究其对民族获得感、幸福感与认同感的影响。分别从实现经济收入增加和获得感增强、消费结构多元和幸福感增强、文化交融传播和认同感增强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针对凯里市仫佬族在生计方式变迁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制度和政策的顶层设计、经济跨区域发展、民族的内生发展动力三方面进行思考。在政策方面:实现党和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有效衔接;贯彻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的最大利民;发挥政府主导力量,以增强主动变迁能力。在经济发展方面:大力发展地区教育,巩固民族关系,强化民族事务治理,增强民族内生发展动力,提高其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变迁能力。在内生发展方面: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回应政策;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因地制宜施策;坚持文化为本,主动适应变迁方面进行阐释。通过对凯里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的梳理发现,在国家政策、社会发展、市场导向的影响下,仫佬族均能积极主动顺应时代变化适应生计转换,并能及时选择适宜的生计道路。研究最终得出凯里仫佬族生计从“单一”到“多元”、从“生存型”到“发展型”、从“封闭半封闭型”到“开放型”的转变。并从未来的视角审视生计方式的发展变迁。讨论了自在自觉是生计方式变迁的理性选择;方式多元是生计方式变迁的整体趋势;和而不同是生计方式变迁的共生之道。并期望凯里市仫佬族群众在党和国家的扶持和帮助下,随着生计方式变迁的良性发展生活愈加美好,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和全国人民一道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樊丽霞[10](2020)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探究 ——以武定县大永西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农业农村大国,农村人口占据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导致城乡居民的差距较大,乡村发展停滞不前。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而开展创建“美丽乡村”是在农村地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云南省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大省,有众多少数民族村分布在高原山区,发展较为贫困落后。笔者选择云南省武定县发窝乡大永西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美丽乡村发展模式探究。采用文献查阅法、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以及SWOT分析法,对课题开展研究,以美丽乡村内涵、循环农业理论、生态农业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及人居环境理论等理论原则为基础,并针对与研究对象类似的村庄发展进行案例分析,对研究对象大永西村实地调研,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大永西村发展美丽乡村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最终得出将大永西村发展为美丽乡村必须通过发展以废弃物厌氧消化处理为纽带的种养结合模式带动大永西村的三产融合发展,兼顾村容村貌建设。根据实际情况构建适合当地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如下:大永西村发展美丽乡村主要通过三大模式来实现,首先构建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模式,然后带动大永西村三产融合发展,最终实施乡村总体布局,即生态农业模式、三产融合模式、总体布局模式。具体有:辅以沼气工程的生猪养殖基地,壮鸡养殖基地,稻田养鱼基地,彝家玉米酒厂、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体验式旅游服务小区。同时对乡村的村容村貌进行改观建设,优化道路交通,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对废弃房屋拆建等。最终形成具备大永西村特色的“一二三三四五”模式。该模式在构建中合理分配了大永西村的劳动力,从一产向二三产转变。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产生的经济收入(不包括未估算收入)初步预估可达到900多万元,实现整村经济收入翻番。最终模式的构建转变了大永西村的产业结构,由小农经济转变为规模经济,增加大永西村经济收入,提升乡村居住环境,实现大永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该模式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践运用,模式的成功运用可为云南省高原地区少数民族村提供借鉴参考。
二、稻田养鸭经验总结及具体技术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田养鸭经验总结及具体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有机农业植物保护的发展理念与实践关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有机农业 |
2 有机农业的植物保护 |
2.1 农田生态管理 |
2.2 农业防治措施 |
2.3 物理防控措施 |
2.4 生物防控措施 |
2.5 有机植保药剂使用 |
3 基于有机农业植物保护的实践探索 |
3.1 发展多形式植保防控组织,加快推进统防统治力度 |
3.2 秉承绿色、公共植保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
3.3 健全有害生物预警体系,积极推进无公害化治理 |
3.4 扩大生物制剂应用面,减少高毒残留农药使用 |
3.5 财政划拨专用植保经费,为有机农业植保工作保驾护航 |
(2)乡村文化空间的评价体系研究 ——以西双版纳州傣族曼掌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2 文化空间文献综述 |
2.3 乡村评价文献综述 |
2.4 文献综述总结 |
3 乡村文化空间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 |
3.1 指标建立的原则 |
3.2 一级指标的确立 |
3.3 二级指标的确立 |
3.4 三级指标的确立 |
3.5 指标的初选与评价体系的建立 |
3.6 指标的修正 |
3.7 指标的终选 |
3.8 指标权重确定 |
3.9 评价指标赋值 |
3.10 评价综合指数计算 |
4 曼掌村文化空间评价 |
4.1 曼掌村的现状 |
4.2 曼掌村的文化空间 |
4.3 曼掌村模糊综合评价 |
4.4 评价结果与IPA分析 |
4.5 改善建议 |
5 基于曼掌村文化空间后评价结果的提升规划 |
5.1 曼掌村策划研究 |
5.2 曼掌村规划设计 |
6 结语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乡村文化空间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表 |
附录B 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计算 R 程序 |
附录C 曼掌村文化空间评价调研问卷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格物粗谈》与《物类相感志》中的科技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格物粗谈》《物类相感志》版本及成书年代考 |
1.1 两书内容介绍与比较 |
1.2 《粗谈》与《相感志》一卷本之伪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两书中的化学、物理学史料研究 |
2.1 两书中的化学现象研究 |
2.1.1 关于金属及金属化合物的化学知识 |
2.1.2 对于矾类物质的利用 |
2.1.3 对不同去污、除垢方法的掌握 |
2.1.4 软化硬物 |
2.1.5 其他 |
2.2 两书中的物理学现象研究 |
2.2.1 由磁石吸引铁衍生出的咒术 |
2.2.2 浮水金丹和水中游蝌 |
2.2.3 对记载物理吸附现象条目的分析——“豆腐渣白象牙” |
2.2.4 磨墨不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书中生物学、农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 |
3.1 《粗谈》中关于植物的条目 |
3.1.1 《粗谈》中植物的名称 |
3.1.2 书中关于植物分布、性状、培育和药用价值的记载 |
3.2 《粗谈》中关于动物的条目 |
3.2.1 《粗谈》中动物的名称 |
3.2.2 《粗谈》中关于动物诸多认识 |
3.2.3 “薄荷醉猫”辨析 |
3.3 关于虫害预防和驱虫的条目 |
3.4 关于食物保存方法分析 |
3.4.1 饮食类条目中食物的保存 |
3.4.2 果蔬的保存 |
3.5 《相感志》中的生物、农学史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书中的所记载的民俗信仰、误传类条目分析 |
4.1 《粗谈》中的风水观——以书中居处类条目为例 |
4.2 阴阳五行说影响下产生的几个认识 |
4.3 《粗谈》中所体现的古代神灵观 |
4.4 《粗谈》中的巫术 |
4.5 由古代传说衍生出的认识 |
4.6 两书中误传类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书中古人思想与观念研究 |
5.1 感应论自然观 |
5.2 认知方式——“格物” |
5.2.1 观察 |
5.2.2 实验 |
5.2.3 推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天长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对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的创新 |
1.6.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2.1.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2.1.3 农业社会化服务 |
2.1.4 农业生产托管 |
2.2 基本理论 |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2 规模经营理论 |
2.2.3 农业产业链理论 |
2.2.4 交易成本理论 |
第3章 天长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现状 |
3.1 天长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历程 |
3.1.1 缓慢起步阶段 |
3.1.2 初步发展阶段 |
3.1.3 快速发展阶段 |
3.2 天长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模式 |
3.2.1 龙头企业带动建立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 |
3.2.2 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的托管服务模式 |
3.2.3 家庭农场的能人带动模式 |
3.2.4 电子商务中心的电商服务模式 |
3.3 天长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现状 |
3.3.1 农业社会化服务分主体供给情况 |
3.3.2 农业社会化服务分类别供给情况 |
3.4 天长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现状 |
3.4.1 农业社会化服务分主体需求情况 |
3.4.2 农业社会化服务分项目需求情况 |
3.5 天长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存在失衡 |
3.5.1 供给支柱依旧为政府部门或公益性较强的主体 |
3.5.2 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 |
3.5.3 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与需求对接不畅通 |
第4章 天长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失衡原因 |
4.1 社会化服务供给滞后于需求 |
4.1.1 供给主体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
4.1.2 供给主体服务功能单一,缺乏创新 |
4.2 需求主体种类多元,需求差别较大 |
4.2.1 适龄劳动力大量转向非农行业 |
4.2.2 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差异的因素 |
4.3 经营较为分散,组织化程度低 |
4.3.1 土地分散,地块面积小 |
4.3.2 经营主体之间缺乏合作 |
4.4 全方位的营销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 |
4.4.1 传统销售模式农户获得利润较少 |
4.4.2 农业现代化渴求新的营销模式 |
4.5 农业自然风险大高质量农业保险服务缺乏 |
4.5.1 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
4.5.2 更高质量保险服务得不到满足 |
第5章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对接建议 |
5.1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体制机制 |
5.1.1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体系,提高其组织对接的能力 |
5.1.2 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促进供需对接 |
5.2 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动性,提升其对接和应接能力 |
5.2.1 引进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 |
5.2.2 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体系规范化建设 |
5.2.3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接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
5.3 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 |
5.3.1 加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
5.3.2 发挥园区带动效应,各镇平衡推进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
5.4 进一步培育和扶持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 |
5.4.1 充分利用政策便利,扶持电商发展 |
5.4.2 整合物流快递资源,提升服务效率 |
5.4.3 加大电商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 |
5.5 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提质增效,发展商业性保险作为补充 |
5.5.1 提升承保水平,做到精准承保 |
5.5.2 提升理赔水平,做到快速理赔 |
5.5.3 拓宽服务领域和功能,做到广泛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农业企业访谈题纲 |
附录二: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调查问卷 |
致谢 |
(5)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第二章 渔业伦理的理论建构 |
2.1 渔业伦理的立论基础 |
2.1.1 逻辑起点 |
2.1.2 资源养护 |
2.1.3 可持续利用 |
2.2 渔业伦理的概念、地位和原则 |
2.2.1 概念溯源及研判 |
2.2.2 学科关联 |
2.2.3 相关原则 |
2.3 基本分类 |
2.3.1 渔业生态伦理 |
2.3.2 渔业社会伦理 |
2.3.3 渔业产业伦理 |
2.3.4 渔业科技伦理 |
第三章 基于伦理的渔业治理范式分析 |
3.1 渔业治理的元层次 |
3.1.1 合法性与正当性 |
3.1.2 渔业元治理 |
3.2 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 |
3.2.1 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治理理论 |
3.2.2 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治理理论 |
3.3 渔业伦理分析和评估 |
3.3.1 伦理分析矩阵 |
3.3.2 伦理评估工具 |
第四章 现代渔业治理的伦理进程 |
4.1 可持续渔业中的维度指向 |
4.1.1 时间维度 |
4.1.2 空间维度 |
4.1.3 人际维度 |
4.2 渔业治理之伦理难题 |
4.2.1 人与人的博弈 |
4.2.2 人与鱼的博弈 |
4.2.3 知与行的脱节 |
4.3 渔业治理之伦理突围 |
4.3.1 制定渔业伦理目标 |
4.3.2 开展渔业伦理决策 |
第五章 中国渔业治理的伦理议题 |
5.1 中国渔业道德基础与现代问题 |
5.1.1 中国传统智慧中的渔业伦理元素 |
5.1.2 中国现代渔业问题的伦理之维 |
5.2 中国现代渔业治理的绿色转型 |
5.2.1 发展阶段与模式进化 |
5.2.2 基于伦理的转型实践 |
5.2.3 未来发展的伦理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缩略语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提出和发展规划 |
1.1.2 草地农业发展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意义 |
1.1.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业发展状况 |
1.2 南方草地农业系统的建立与人工草地利用模式的形成 |
1.2.1 牧草的引种应用和适应性评价 |
1.2.2 淮河流域牧草的引种与品种比较适应性评价 |
1.2.3 国外草地农业的利用模式对淮河经济带草业发展的借鉴作用 |
1.2.4 草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技术应用 |
1.3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
1.4 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1.4.1 当量因子法 |
1.4.2 功能价值法 |
1.4.3 遥感技术 |
1.4.4 草地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的问题 |
1.5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服务价值的研究意义 |
第2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战略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1.1 AHP分析法步骤 |
2.1.2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分析矩阵构建 |
2.1.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分析层次构建 |
2.1.4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分析因素评价 |
2.1.5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层次分析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AHP分析 |
2.2.2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统层重要性分析 |
2.2.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指标层重要性分析 |
2.2.4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总层次排序 |
2.3 讨论 |
2.3.1 利益相关者对于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认知 |
2.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于草地农业发展的影响 |
2.3.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的发展模式 |
2.3.4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业发展领域的扩展 |
2.4 结论 |
第3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的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3.1 牧草生产性能 |
3.1.3.2 牧草品质 |
3.1.3.3 土壤肥力测定 |
3.1.3.4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淮河生态经济带燕麦生产性能的适应性评价 |
3.2.2 淮河生态经济带燕麦牧草品质比较 |
3.2.3 燕麦种植对于淮河生态经济带土壤肥力的影响 |
3.2.4 淮河生态经济带箭筈豌豆、毛苕子、金花菜的生产性能比较 |
3.2.5 淮河生态经济带箭筈豌豆、毛苕子金花菜牧草品质比较 |
3.2.6 淮河生态经济带箭筈豌豆、毛苕子、金花菜对土壤肥力影响 |
3.2.7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
3.3 讨论 |
3.3.1 燕麦在淮河生态经济带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评价 |
3.3.2 豆科牧草在淮河生态经济带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表现 |
3.3.3 豆科牧草对淮河流域土壤肥力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4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牧草生产模式的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4.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淮河生态经济带金花菜与燕麦生产模式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
4.2.2 淮河生态经济带燕麦与箭筈豌豆间作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
4.2.3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牧草生产模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
4.2.4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间作模式对燕麦牧草品质的影响 |
4.2.5 淮河生态经济带间作对金花菜与箭筈豌豆牧草品质的影响 |
4.2.6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间作模式对于土壤肥力的影响 |
4.2.7 “燕麦-金花菜”间作与“燕麦-箭筈豌豆”间作的综合评价 |
4.3 讨论 |
4.3.1 间作对金花菜、箭筈豌豆与燕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2 不同间作比例对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4.3.3 牧草间作对于土壤肥力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5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牧草生产模式对牧草生产性能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5.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燕麦-箭筈豌豆”牧草生产模式对于牧草产量的效应影响 |
5.2.2 箭筈豌豆与燕麦间作与混播对于牧草品质的影响 |
5.2.3 箭筈豌豆与燕麦间作混播对于土壤肥力的影响 |
5.2.4 “燕麦-箭筈豌豆”间作与混播的综合评价 |
5.3 讨论 |
5.3.1 不同因素对牧草混播、间作模式中牧草产量的影响 |
5.3.2 不同牧草种植模式对牧草品质的影响 |
5.3.3 不同牧草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5.4 结论 |
第6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区域 |
6.1.2 数据来源 |
6.1.3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
6.1.4 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估算 |
6.2.2 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间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
6.2.3 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
6.3 讨论 |
6.3.1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趋势 |
6.3.2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意义 |
6.3.3 人工牧草生产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生态与生产意义 |
6.3.4 合理的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产模式 |
6.4 结论 |
第7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经济效益分析与比较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地概况 |
7.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7.1.3 分析模型及方法 |
7.1.4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与小麦生产的成本和收益比较 |
7.2.2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种植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 |
7.3 讨论 |
7.3.1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的优势 |
7.3.2 影响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成本的因素 |
7.3.3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前景 |
7.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 ——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1.1 美丽中国与美丽乡村发展背景 |
1.1.1.2 农业及休闲农业的发展 |
1.1.2 现实需求 |
1.1.2.1 环境需求 |
1.1.2.2 大众需求 |
1.1.3 生产性景观的应运而生 |
1.1.4 生态循环农业在生产性景观中的可行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文献研究法 |
1.3.2.2 实地调研法 |
1.3.2.3 交叉学科研究法 |
1.3.2.4 归纳分析法 |
1.3.2.5 案例实证研究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4.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5 论文框架 |
2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产性景观 |
2.1.2 生态循环农业 |
2.1.2.1 生态农业 |
2.1.2.2 循环农业 |
2.1.2.3 生态循环农业 |
2.2 相关理论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景观美学理论 |
2.2.3 生态产业链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生产性景观研究概况 |
2.3.1 国外研究概况 |
2.3.1.1 发展脉络 |
2.3.1.2 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概况 |
2.3.2.1 发展脉络 |
2.3.2.2 研究进展 |
2.3.3 文献总结 |
2.3.3.1 现存不足 |
2.3.3.2 发展趋势 |
2.4 案例分析 |
2.4.1 台湾宜兰头城农场 |
2.4.1.1 项目概况 |
2.4.1.2 规划布局 |
2.4.1.3 景观营造特色 |
2.4.1.4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要点 |
2.4.1.5 经验总结 |
2.4.2 北京蟹岛观光园 |
2.4.2.1 项目概况 |
2.4.2.2 规划布局 |
2.4.2.3 景观营造特色 |
2.4.2.4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要点 |
2.4.2.5 借鉴经验 |
2.4.3 盐城市伍佑农业园 |
2.4.3.1 项目概况 |
2.4.3.2 规划布局 |
2.4.3.3 景观营造特色 |
2.4.3.4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要点 |
2.4.3.5 借鉴经验 |
2.4.4 案例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3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分析 |
3.1 生态循环农业和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关系辨析 |
3.1.1 生态循环农业是生产性景观规划的创新思路 |
3.1.2 生产性景观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践载体 |
3.2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乡村生产性景观类型 |
3.2.1 按生态循环农业构成元素分 |
3.2.1.1 循环农田景观 |
3.2.1.2 生态林果景观 |
3.2.1.3 生态养殖景观 |
3.2.1.4 新型设施景观 |
3.2.1.5 农事活动景观 |
3.2.2 按生态循环农业应用功能分 |
3.2.2.1 生态保育型 |
3.2.2.2 休闲观光型 |
3.2.2.3 互动体验型 |
3.2.2.4 科普教育型 |
3.2.3 按生态循环农业开发程度分 |
3.2.3.1 原生型 |
3.2.3.2 再生型 |
3.2.3.3 综合型 |
3.3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评价 |
3.3.1 生态评价 |
3.3.2 美学方面评价 |
3.3.3 生产与生活应用评价 |
3.3.4 文化活化评价 |
3.3.5 农文旅融合评价 |
3.4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与传统生产性景观规划的对比分析 |
3.4.1 从农业资源整合角度分析 |
3.4.2 从景观规模及形式分析 |
3.4.3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 |
3.4.4 从科技应用角度分析 |
3.4.5 从产业融合角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 |
4.1 规划原则 |
4.1.1 生态循环原则 |
4.1.2 多产融合原则 |
4.1.3 因地制宜原则 |
4.1.4 公众参与原则 |
4.1.5 文化活化原则 |
4.2 生态循环农业策略 |
4.2.1 整合生态循环农业资源 |
4.2.2 应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4.2.3 注重生态资源循环利用 |
4.2.4 构建多产融合体系 |
4.3 规划内容与方法 |
4.3.1 空间布局规划 |
4.3.1.1 带状布局 |
4.3.1.2 核状布局 |
4.3.1.3 环状布局 |
4.3.2 景观结构规划 |
4.3.2.1 生产性景观中“点”要素 |
4.3.2.2 生产性景观中“线”要素 |
4.3.2.3 生产性景观中“面”要素 |
4.3.3 功能分区规划 |
4.3.3.1 粮油种植区 |
4.3.3.2 瓜菜种植区 |
4.3.3.3 林果种植区 |
4.3.3.4 花卉种植区 |
4.3.3.5 水产养殖区 |
4.3.3.6 畜牧养殖区 |
4.3.3.7 设施栽培区 |
4.4 本章小结 |
5 嘉兴市秀洲区生产性景观规划 |
5.1 项目概况 |
5.1.1 区位背景 |
5.1.2 场地现状 |
5.1.2.1 自然条件 |
5.1.2.2 生态环境 |
5.1.2.3 道路交通 |
5.1.2.4 旅游基础 |
5.2 生产性景观资源分析 |
5.2.1 物质资源 |
5.2.2 非物质资源 |
5.3 规划原则与目标 |
5.3.1 规划原则 |
5.3.2 规划思路 |
5.3.3 定位与目标 |
5.3.3.1 规划定位 |
5.3.3.2 规划目标 |
5.4 秀洲生产性景观中生态循环农业策略 |
5.4.1 形成“稻、菜-渔-禽-沼-加-游”模式 |
5.4.2 形成“林果-草-禽-沼-加-游”模式 |
5.4.3 加强可再生资源利用 |
5.5 总体规划 |
5.4.1 空间布局 |
5.4.2 景观结构 |
5.4.2.1 一廊 |
5.4.2.2 四线 |
5.4.2.3 五区 |
5.6 分区详细规划 |
5.6.1 湿地水产区——渔业养殖类景观 |
5.6.2 富硒农业区——蔬果作物类、粮食作物类景观 |
5.6.3 生态稻渔区——粮油作物类景观 |
5.6.4 精品水果区——果林类、花作物类景观 |
5.6.5 有机瓜菜区——蔬果作物类景观 |
5.6.6 智慧高产粮油区——设施景观、粮食作物类景观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新侗款理念下的侗族村寨联动发展研究 ——以贵州黎平县三佰水口村寨联合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区域联动背景:从城市走向乡村 |
1.1.2 .乡村规划背景:从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向乡村振兴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案例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案例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解析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区域联动概念解析 |
2.1.2 .侗款概念解析 |
2.1.3 .脱域治理概念解析 |
2.1.4 .新小农主义概念解析 |
2.2 .研究综述 |
2.2.1 .区域联动相关研究进展 |
2.2.2 .区域联动下的乡村规划相关研究进展 |
2.2.3 .侗款相关研究进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侗款到“新侗款”的区域联动理念 |
3.1 .侗款的成因、形式结构及变迁 |
3.1.1 .侗款的成因 |
3.1.2 .侗款的组织形式及结构 |
3.1.3 .侗款的变迁 |
3.2 .新侗款文化对侗族村寨发展的启示 |
3.2.1 .侗款的现代价值 |
3.2.2 .新侗款文化对村寨发展的启示 |
3.3 .新侗款理念下的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总体思路 |
3.3.1 .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的内涵、特征与价值 |
3.3.2 .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的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侗族村寨现状及联动发展战略整合 |
4.1 .三佰水口地区村寨的现状特点及问题 |
4.1.1 .空间:规模细小、分布散乱 |
4.1.2 .行政:边界效应、管理困难 |
4.1.3 .产业:单一缓慢、贫困落后 |
4.1.4 .人文:民族性强、文化独特 |
4.1.5 .生态:环境原生、敏感脆弱 |
4.1.6 .SWOT分析 |
4.2 .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战略整合 |
4.2.1 .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目标 |
4.2.2 .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原则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侗款理念下小、散、贫侗族村寨区域联动策略 |
5.1 .治理联动:脱域治理加快要素流动 |
5.1.1 .构建村寨自组织、政府组织、协力组织三方联动乡建共同体 |
5.1.2 .探索适宜的现代侗款自治制度 |
5.2 .产业联动:小农经济规模化经营 |
5.2.1 .优化侗族本土立体农业产业结构 |
5.2.2 .形成“家庭—自然村—村寨联合体”为结构的联合品牌 |
5.3 .网络联动:区域物流网络构建 |
5.3.1 .完善交通网络格局 |
5.3.2 .构建各类信息网络 |
5.4 .资源联动:各类设施共建共享 |
5.4.1 .合理配置 |
5.4.2 .共享设施 |
5.4.3 .串联路径 |
5.4.4 .协调风貌 |
5.5 .文化联动:款文化生态空间保护活化 |
5.5.1 .坚持整体保护 |
5.5.2 .鼓励原地保护 |
5.5.3 .注重活态保护 |
5.5.4 .激发自我保护 |
5.6 .生态联动:自然资源利用及保护 |
5.6.1 .发展本土绿色经济 |
5.6.2 .建设综合生态工程 |
5.7 .本章小结 |
总结 |
一、主要结论 |
(1)传统侗款文化的重构与新生 |
(2)侗族村寨区域联动发展的趋势与内涵 |
(3)侗族村寨区域联动的机制 |
(4)侗族村寨区域联动的策略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1)研究不足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滚正村村规民约(2014年) |
附录二 :滚正村村规民约(2019年) |
附录三 :七佰南江村规民约(1988年) |
附录四 :本文引用访谈名单及访谈主要内容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因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生计方式变迁 |
(二)社会变迁理论 |
(三)民族关系与民族发展理论 |
(四)经济文化类型 |
三、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一)相关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的过程 |
一、凯里市仫佬族人口分布情况 |
(一)凯里市基本情况介绍 |
(二)凯里市民族构成与仫佬族人口 |
二、凯里市仫佬族生产方式的变迁 |
(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 |
(二)副业生产方式的变迁 |
三、凯里市仫佬族消费方式的变迁 |
(一)经济收入与消费开支 |
(二)市场发展与商业贸易 |
四、城镇化对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的影响 |
(一)生产力发展与消费观念改变 |
(二)现代化生产方式是影响因素 |
(三)消费能力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
第二章 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的原因分析 |
一、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的主观动因 |
(一)凯里仫佬族其思想观念的转变 |
(二)凯里仫佬族对生存资料的渴求 |
(三)凯里仫佬族对发展利益的需求 |
二、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的客观动因 |
(一)生产力发展是内部动力要素 |
(二)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催化 |
(三)文化交融与文化传播的影响 |
(四)土地确权与土地流转的推动 |
(五)劳动力解放与人口流动的带动 |
(六)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与落实 |
(七)经济文化生态等的有机协同 |
第三章 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
一、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
(一)产业结构单一和产品初级化 |
(二)空巢村的加剧和发展空心化 |
(三)资金积累不足与贫富失衡化 |
(四)受教育水平低和心态焦虑化 |
(五)区位优势弱化和规划同质化 |
二、凯里市仫佬族的生计方式变迁对仫佬族的影响 |
(一)经济收入增加和获得感增强 |
(二)消费结构多元和幸福感增强 |
(三)文化交融传播和认同感增强 |
第四章 关于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良性变迁的思考 |
一、如何用好顶层设计:贯彻与创新 |
(一)实现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的有效衔接 |
(二)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的最大利民化 |
(三)发挥政府主导力量增强主动变迁能力 |
二、如何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教育和治理 |
(一)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增强变迁的竞争力 |
(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巩固新型民族关系 |
(三)紧扣民族工作主题,加强民族事务治理 |
三、关键是人的问题:自觉和超越 |
(一)转变思想观念,主动回应政策 |
(二)增强创新能力,因地制宜施策 |
(三)利用资源优势,实现跨越发展 |
(四)坚持文化为本,主动适应变迁 |
结论与展望 |
一、本论文的研究结论 |
二、生计方式的选择与展望 |
(一)自在自觉:生计方式变迁的理性选择 |
(二)方式多元:生计方式变迁的整体趋势 |
(三)和而不同:生计方式变迁的共生之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10)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探究 ——以武定县大永西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及案例分析 |
2.1 理论依据 |
2.1.1 美丽乡村内涵 |
2.1.2 循环农业理论 |
2.1.3 生态农业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产业融合理论 |
2.1.6 人居环境理论 |
2.2 构建原则 |
2.2.1 因地制宜原则 |
2.2.2 环境先行原则 |
2.2.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2.2.4 循序渐进原则 |
2.2.5 农民主体性原则 |
2.3 发展目标 |
2.4 少数民族村案例分析 |
2.5 大永西村基本情况调查设计 |
第3章 大永西村建设美丽乡村条件分析 |
3.1 大永西村的基本情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资源 |
3.1.3 人口土地 |
3.1.4 基层建设 |
3.2 大永西村建设美丽乡村SWOT分析 |
3.2.1 S(strengths)优势 |
3.2.2 W(weaknesses)劣势 |
3.2.3 O(opportunities)机遇 |
3.2.4 T(threats)挑战 |
3.3 小结 |
第4章 大永西村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宏观构建 |
4.1 构建思路 |
4.2 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模式 |
4.2.1 林下养殖武定壮鸡 |
4.2.2 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猪养殖基地 |
4.2.3 稻田养鱼基地 |
4.3 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
4.3.1 彝家玉米酒厂 |
4.3.2 农产品加工配送 |
4.3.3 体验式旅游服务区 |
4.3.4 运营管理 |
4.4 乡村总体布局模式 |
4.4.1 道路交通 |
4.4.2 公共设施 |
4.4.3 房屋与景观 |
4.4.4 厕所革命 |
4.5 效益分析 |
4.5.1 经济效益 |
4.5.2 生态效益 |
4.5.3 社会效益 |
4.6 保障措施 |
4.6.1 明确组织分工 |
4.6.2 科学编制规划 |
4.6.3 资金投入保障 |
4.6.4 加强宣传教育 |
4.6.5 安全防灾预防 |
4.7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村干部及村民小组组长访谈提纲 |
附录B:关于武定县大永西村美丽乡村建设环境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荣誉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稻田养鸭经验总结及具体技术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有机农业植物保护的发展理念与实践关键分析[J]. 严芳,王艳.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11)
- [2]乡村文化空间的评价体系研究 ——以西双版纳州傣族曼掌村为例[D]. 陶其然.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格物粗谈》与《物类相感志》中的科技史料研究[D]. 王鑫. 山西大学, 2021(12)
- [4]天长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对接研究[D]. 王先琴. 扬州大学, 2021(08)
- [5]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D]. 何妤如.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6]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D]. 江舟. 扬州大学, 2021
- [7]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 ——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D]. 蔡晓晴.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8]新侗款理念下的侗族村寨联动发展研究 ——以贵州黎平县三佰水口村寨联合体为例[D]. 许冬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9]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研究[D]. 聂开吉.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10]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探究 ——以武定县大永西村为例[D]. 樊丽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