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大连满意度最高(论文文献综述)
苏星禹[1](2021)在《线型地下商业街步行体验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下空间作为缓解城市土地压力、承载部分城市功能的重要场所,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和轨道交通带动的背景下得以迅速发展;信息时代,电商的兴起导致实体商业的衰退,尤其是地下商业空间,如何改善地下空间原有环境的封闭性,创造与地上商业街不同的商业步行空间,促进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活力的提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对于使用者而言,步行作为地下商业街的重要组成行为,研究地下商业街步行体验具有鲜明意义。本研究通过构建地下商业街步行体验评价模型,基于步行者的体验感知,对地下商业街进行综合评价,探究步行体验影响因子,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与建议。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地下商业街和步行体验的相关研究综述和总结,基于Brunswik的透镜模型理论构建地下商业街步行体验评价模型,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和步行空间需求理论来确定评价模型中的直接线索、间接线索和目标评价;选取青岛市中防商街和黄岛地一城以及大连市胜利地下购物长廊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获取步行者的个人属性和出行特征等基本信息,以及步行感知等量化数据,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和相关性分析,对地下商业街进行综合评价和对影响步行体验的环境要素进行总结和分析。最后,根据评价模型中的目标评价原则,从连续性、舒适性、多样性、安全性、便捷性和愉悦性六个方面对选取的地下商业街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对步行体验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和讨论,结合研究结论和空间优化原则,提出针对提升步行体验的策略和建议,主要包括完善步行服务设施、提升步行环境质量、优化空间识别体系和塑造城市文化空间。希望通过地下商业街的步行体验的研究,为今后地下商业空间的更新和设计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李艺彤[2](2021)在《提升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街区地块环境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居住满意度与其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且从根本上严重受制于所居住街区地块的空间环境特征。通过对街区地块建成环境的有效干预,提高老年人居住满意度水平,开发积极的街区建设,有助于健康老龄化的发展。街区地块作为老年人主要的生活场所,对其健康生活和邻里交往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街区地块的功能性(土地使用、绿地率等)或为出行提供的安全性及便利性(如基础设施、住区形式等)差异,均会对老年人的居住满意度产生影响。由于满意度水平和建成环境的关系错综复杂,深入理解街区地块空间环境特征与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内在关系,构建完善的满意度有序logit模型,从根本上提出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的街区地块优化策略。本研究以街区地块的空间环境特征与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内在关系为切入点,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总结,建立特征识别-模型构建-定性分析的框架。以大连市主城区为实证案例,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式,统计老年人基本数据。从街区地块功能多样性、移动便利性、活动安全性三重视角出发,辨析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具有显着提高或者降低作用的环境特征要素并通过logit模型逐步探究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该框架不单局限于某一环境要素,为解释具有多重影响环境的要素与居民之间的内在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研究发现,POI点种类、住区形式、建筑高度等是影响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其中,绿化率较高且周边集中日常性设施点的单一型地块更能提高老年人居住满意度。与水平便捷度(地块形态、网点密度)相比,地块内的垂直便捷度(建筑层高)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影响更为显着。同时,机动车通行较少的封闭地块可通过影响老年人的安全感知提升居住满意度。除此之外,主观建成环境作为中介变量,会影响客观建成环境对于居住满意度产生的效应,安静性和景观环境美观性是老年人居住生活中更倾向于关注的要素。老年人的个体经济社会属性(共同居住人数、退休前从事职业、居住市场)对于主观建成环境感知以及满意度的结果起到一定干扰作用。最后,基于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研究结论和大连市典型地块的环境特征,提出指导改善地块环境优化设计建议。由此可见识别城市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影响要素,探讨增进老年居民幸福感的有效途径,可以为健康老龄城市的建设提供有效参考。
刘聪慧[3](2021)在《儿童友好的大连公共文化设施出行环境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联合国提议的“儿童友好城市”和我国许多城市发展儿童友好城市的背景下,人们日益认识到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对儿童成长教育和发展的重要性。构建儿童友好的公共文化设施出行环境,完善儿童教育的城市环境是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交通方式的多元化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造成了超负荷的城市交通,严重拥堵的街道、不完善的交通设施都严重威胁到了儿童进行文化活动时的出行安全。因此本研究旨在寻求适宜儿童出行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出行环境,提出改善公共文化设施出行环境的优化策略。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研究,总结出行到公共文化设施影响儿童出行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大连主城区和旅顺口区为研究范围,以主城区93个,旅顺口区17个公共文化设施和3处案例公共文化设施,以及321个儿童及其陪伴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现状、配置现状,可达性、公共交通出行可达性以及设施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性。可知,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不均衡,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范围过大,且公共文化设施出行可达性和安全性较低,导致儿童出行时耗较长,出行距离过远的现象,进而导致私家车使用频率增加,不利于儿童选择绿色出行方式。进而运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得出个体属性特征因素:儿童年龄、陪伴家长身份、出行时耗;建成环境特征因素:人口密度;可达性因素:公交线路网密度、公交站点数、路网密度;安全性因素:过街设施、道路交叉口数量,均对儿童文化活动出行表现出显着性影响。其次是对案例公共文化设施调研,分析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可达性、321个儿童城市文化活动出行行为特征、出行环境满意度。可见,实证案例的公共交通环境呈现公交站点步行连接性弱、步行安全性低、步行距离远的问题;儿童参观公共文化设施的交通方式以私家车、公交车为主;陪伴家长身份对出行方式具有一定影响;满意度评价结果反映出儿童活动设施不丰富、停车空间不足、以及公共交通站点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最后基于研究发现,针对公共文化设施出行环境中的现存问题,从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公共交通出行环境、步行环境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促进儿童选择绿色出行方式进行文化活动,同时为构建适宜儿童出行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出行环境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赵雨晴[4](2021)在《青年行为需求下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大连市高新园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是城市治理与发展的基本单元,社区生活圈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在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发挥重要的作用,社区生活圈成了整个城市运转的核心单位,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非常态的条件下,日益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也逐渐成为了社区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正是由于本次青年群体的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突出了过去社区建设中青年群体的需求常被忽略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在互联网的大潮之中青年群体热衷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另一方面是社区建设者与管理者对于青年群体的行为特点和需求情况缺乏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导致青年群体的活动空间向虚拟化转变,社区生活的邻里交往衰退严重,缺乏便于青年群体寄托情感与交往互动的空间载体。因此要通过社区生活圈内物质空间的建设,帮助青年群体改变当前困境。在此背景下,本文从青年群体的行为需求出发,展开针对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与提升研究。首先梳理社区生活圈及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进而从需求层面深入剖析了青年群体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青年群体生活圈层级与设施配置类别,构成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第二以大连市高新园区为例,将研究区域划分成5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根据在此居住生活的青年群体的设施使用特征,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对社区生活圈现状的设施数量、设施环境品质及设施覆盖度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将5个生活圈分成局部完善和品质提升两种类型,总结归纳研究区域内的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现状存在种类匮乏、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最后基于因地制宜配置、功能复合使用、服务模式创新与分时分段共享的优化原则,以及配置体系化、服务均等化与供求匹配化的优化目标,提出满足青年群体行为需求的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策略。本文利用文献整理、访谈法等定性研究与问卷调查、开放数据、Arc GIS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满足青年群体行为需求的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策略。一方面为解决新时代青年群体在社区生活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和支持,为有效应对社会异质化需求,实现公共资源的精准配置;另一方面为促进社区生活圈设施品质、功能完善、水平提升,从而建设宜居的城市具有较为重要的应用价值与意义,为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均衡化提供新思路。
王琳玮[5](2021)在《疫情影响的大连绿色公共建筑运行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能源问题是21世纪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挑战,其中,建筑能耗占比最高,绿色建筑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绿色建筑发展方向正在逐步从减少建筑能耗的初衷扩展到全方面提升人居环境整体性能。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更注重建筑作为保持身心健康、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的载体和场所。持续推动以提升健康性能为目标的“健康建筑”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建筑发展的新趋势、新目标、新导向。公共建筑具有能耗大、功能复杂、室内环境品质差等问题;同时,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其运行情况受疫情影响显着。大型公共建筑应该适应疫情变化的全新的运营模式,对公众健康产生积极意义。大连市是寒冷地区沿海城市,受海洋气候变化影响,滨海城市气候脆弱,寒冷地区节能潜力大。本文选取大连市典型绿色建筑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设计指标、运行性能参数和使用者满意度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双主客观绿色建筑后评估模型,分项评估了包括室内环境品质实测、能耗、水耗记录的客观监测模块,以及包括建筑环境评价和服务性能评价的主观评价模块;对疫情前中后期不同运行状态的绿色建筑运行能耗、室内环境以及满意度的方面进行综合运行后评估;探讨疫情前后不同星级绿色公共建筑运行变化,分析了实际运行与设计差异的原因,提出了大连市绿色建筑性能提升建议。本文填补了我国疫情前后公共建筑运行效果差异性评估研究的空白。研究结果表明,与疫情前相比,疫情后的绿色公共建筑能源消耗显着降低,其中二月份能耗差值最大,同比降低了63.5%,受疫情影响最明显。室内环境品质受使用者活动影响明显,工作人员对建筑室内环境宽容度更高;热环境满意度与实测结果存在差异。室内环境性能优劣不与绿色建筑等级成正比,星级高的绿色建筑不能代表满足健康的要求,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中对健康环境的关注度不足,应加强从使用者出发的绿色建筑运行性能评估研究。对绿色公共建筑来说,提升室内环境品质,提高节能效益,营造舒适、安全、高效、健康的室内空间是“后疫情时代”下实现健康建筑的必然要求。疫情前中后期的公共建筑运行情况对比研究不仅对现阶段公共建筑节能、复产复工有着一定积极意义,而且对后疫情时代建筑节能后评估体系的完善具有参考价值和战略意义。
李芳艳[6](2021)在《城市社区公园的空间布局与品质评价研究 ——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更加注重高品质、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建设;城市规划也从过去的增量规划走向以人为核心的存量规划,提出社区生活圈理念并重新考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城市社区公园作为以政府为供给主体进行投资建设的公益性服务设施,其数量、规模、布局、质量与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反映居民获取公共服务设施的能力,其中空间布局与空间品质是社区公园建设的两项重要内容,关系到优良人居环境的营建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现阶段社区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水平严重滞后,如何系统地建立社区公园评价体系,探讨其空间布局与品质情况,为社区公园的合理分布和高效服务提供技术和理论借鉴,在当前的发展和规划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对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社区公园空间布局与品质的评价研究方向和思路。根据大连市建设与发展现状确定研究区域并介绍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规划建设情况与公园绿地建设情况,构建沙河口区“5分钟-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圈层体系,结合人口与用地规模、行政管理边界、道路交通网络等影响要素划定社区生活圈,基于生活圈分析社区公园的空间布局现状,了解其建设的空间品质情况,以此作为社区公园评价研究的背景与基础。其次,分别构建社区公园空间布局与空间品质的评价体系及模型,探讨沙河口区社区公园的建设和服务水平。在空间布局评价中,从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两个维度确定社区公园布局的公平性情况,通过指标统计、缓冲区、网络分析等方法确定人均社区公园面积等4项指标,评价社区公园空间布局的机会公平;将机会公平结果与居民社会经济水平叠加,采用相关分析、莫兰指数、聚类分析等方法评价社区公园空间布局的结果公平;进而解析社区公园空间布局差异的形成机制。在空间品质评价中,根据空间布局评价结果以及社区公园自身条件对调查对象进行筛选,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的方式,从整体设计、审美价值、游憩设施、游憩环境与服务管理5个维度出发,选取15项评价指标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社区公园空间品质评价体系,对影响其评价结果的多维度因素量化评价与分析,结合空间布局探讨沙河口区社区公园的空间品质。最后,针对空间布局与空间品质的评价,确定社区公园优化提升的目标和原则,从落实控制指标、优化用地结构、提高游憩质量、完善管理模式以及关注需求差异等方面提出优化提升建议,试图为政府解决社区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问题提供依据。
徐浩田[7](2021)在《空气负离子时空分布影响下的城市滨海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回顾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二者间相互发展的历程,健康一直是人们绕不开的话题。现如今,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对城市高质量空气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空气质量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由此提出以空气负离子视角下,通过规划干预来满足公众健康诉求。空气负离子是空气组成要素的一部分,具有医疗保健、净化空气等功能,作为评价城市空气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它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滨海空间其有着丰富的健康资源,含有较高浓度的空气负离子,是促进公众健康的重要空间载体。首先,文章对空气负离子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究滨海空间空气负离子与公众健康之间的关系,依据滨海空间空气负离子的特征与影响空气负离子时空分布的规划要素,为开展以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状况下的滨海空间布局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然后,依据理论基础,考量实际情况下,选取大连黑石礁—星海广场滨海区域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其用地功能单元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布局形式、绿化植物、道路交通等空间布局要素,确定各单元实测样本点,进行空气离子浓度的实地监测,分析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Arc GIS插值分析其分布格局,并依据相关评价标准,得出区域内空气质量水平等级。其次,将空气负离子与温度、湿度、风速等微气候影响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依据相关显着性,确定风速对空气负离子有着可实操性的影响,利用Phonics软件进行风环境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空气负离子空间分布情况、区域空间布局、公众人流聚集区进行叠加对比分析,得出影响空气负离子分布的空间建成要素,为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公众健康提供了针对性的指导方向。最后,结合公众健康需求,归纳出以蓝绿为核组织功能,构建高负离子生活单元,并结合盛行风向,打通“风—负离子”通道,优化建筑空间布局,营造多样的负离子呼吸区等滨海区域空间优化策略,以实现以空气负离子为媒介的滨海空间优化,进而达到健康促进的效果。
林琳[8](2020)在《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审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工智能、区块链与物联网等技术对各领域的全谱渗透,前现代、现代、解构性后现代与建设性后现代的交汇通融,科学与人文在长期的对垒后趋向有机融合等,都对教育包括本科教育产生着持续而深远的影响。自201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如何在扩大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和水平,这是普及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当下,在中美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技术的打压,人才交流的封锁等都要求中国更加急迫地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真正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的质量监测与保障举措,对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关乎我国本科教学的定位与本科教学改革的价值导向。由此,基于怀特海的价值理论重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对于确立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新使命、新方案、新标准、新策略,具有重要的先导性意义。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有机哲学家小约翰·柯布在人民日报《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中论述到中国的确在走向生态文明,并提出怀特海的思想极富启迪。“怀特海的全集翻译与研究”被列为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选题的研究方向,可见怀特海有机哲学思想的深刻性与洞见性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关注。本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进行的,马克思与怀特海都立足有机、整体与过程,他们都诉诸感性活动主体。怀特海的价值理论在主体性方面颇具特色,其根植于自身融合式的哲学体系,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改进具有启示意义。本研究的内容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和研究综述主要从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概念界定以及创新之处进行阐述。从国内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综述、国内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综述、国外内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综述三大方面梳理相关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以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从怀特海的价值理论出发,阐释怀特海本人的“是其所是”及其价值理论的“在其所在”,即怀特海价值理论产生的背景。其次,怀特海价值理论的本体意义,即价值是事件的内在实在性;价值尺度涉及“强度”、“满足”与“秩序”价值包含一种对“重要性”的判断;价值存在于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之中;价值具有具体性;道德价值:道德在于支配过程;价值的三重图式包括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关系。价值的多重维度包括:善、真、美、冒险及平和;在其评价理论中认为评价是价值世界的内在活动,并具有三重特征。最后阐述怀特海价值理论的价值及局限。第三部分,在对怀特海的价值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文本进行分析,通过Nvivo12软件对国家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进行词频分析、对国家审核评估标准中的要素进行一级编码并标明参考点。对29个地方政府的审核评估标准中与教育部颁发文件不同的8个省份的审核评估标准进行文本分析,阐释其特点。对随机抽样的33所高校的审核评估标准及其自评报告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四个自编问卷《本科教学评估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求《本科教学评估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所调查内容之间的关系。基于怀特海的价值理论对调查问卷的现状及各人口学变量进行差异分析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讨论。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教学评估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上存在极其显着的相关。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对于本科教学评估认知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之间的关系机制产生调节作用。即高需求水平下本科教学评估认知对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的预测作用强于低需求下本科教学评估认知对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的预测作用。针对问卷的不足采用访谈研究法,对25名被访者按照审核评估标准的科学性、人文性与关系性等问题进行访谈,基于Nvivo12对访谈材料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通过对审核评估标准文本的内容研究及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现状的调查研究,在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对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审核评估标准价值选择的取向问题包括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的实用倾向对情感的忽视、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选择技术化倾向对伦理性的忽略;学生、教师主体的缺位;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的混淆、审核评估标准中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关系错位使得审核评估标准制定的价值主体缺位;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内在矛盾:审核评估标准内容本身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矛盾;审核评估标准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对价值的分割,即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割裂审核评估标准的实践与评价,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的分野、体美劳三育维度与德智维度的疏离。第五部分,在怀特海价值理论视域下,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改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选择的整合旨趣。其一,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应重视价值理性;其二,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的选择应有机结合技术性与伦理性。第二,本科教学审核标准价值关系应走向有机追求。首先,融入审核评估标准以多元价值主体,包括学生、学生家长、教师、高校管理者、政府机构人员、社会第三方评估人员等审核评估利益相关者。其次,重梳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价值关系。最后,尊重审核评估标准变革中的逻辑。通过研究学校标准变革的逻辑,有利于确立理性化的标准变革目标与对策,同时这也是确保审核评估标准变革有效性的前提。第三,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矛盾的化解。在审核评估标准的实践与评价中,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矛盾应达到有机的统一。具体包括审核评估标准内容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接纳;审核评估标准内容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接受。第四,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包括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融合;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以及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德智体美劳五育评估维度的交融。
常妮妮[9](2020)在《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地表水体,以营造城市水环境景观,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亲水空间为主要目的。对于大多数城市水体,特别是城市内湖而言,其基本功能是景观功能。但现有关于城市内湖的评价主要针对水体水质状况和水体富营养化情况,对水体景观功效的评价和保障存在不足,而且景观功效很难用简单切实的指标来评价。因此,本文以城市内湖的景观功效为着眼点,在全国26个省(市)选择189座城市内湖,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现场检测和数据处理,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数据解析和模拟计算,研究建立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应用于城市内湖景观功效保障的策略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全国26个省(市)的189座城市内湖的现状调研,研究了主要水环境参数与水体景观功效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对于补水条件差异较大的城市内湖,无论运用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质评价法,还是传统的富营养化状态评价法,都难以得到与调研结果很好吻合的评价结论。鉴于水体的景观功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的视觉性状和公众接受度,运用现场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公众满意度和实测的水体透明度(SD)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SD与城市内湖景观功效具有重要的关联性,因此SD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成为研究建立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理论途径。(2)根据SD与水体景观功效的关联性,以制约SD的因素分析为切入点,开展了影响水体景观功效的水环境参数研究。基于SD的理论分析,判明水中无机悬浊质、有机残渣和藻类这三类光散射物质浓度直接影响水的视觉感官,从而成为水体景观功效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三类物质的成因分析,判明水的视觉感官性状与其悬浊状态、有机污染状态、藻类繁殖状态和水力状态密切相关,而直接影响上述状态的独立水环境参数为:悬浮固体(SS)、溶解氧(DO)、有机物(COD)、氨氮(NH4+-N)、硝氮(NO3--N)、总磷(TP)、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水温(T)。因此,可将这8个参数作为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关联水环境因子。(3)建立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常用综合指标形式的比较分析,选择幂指数的表达模式,建立了以8个关联水环境因子为元素的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WLEI=Πi=18qiwi;通过关联因子的无因次化,并运用城市内湖调研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了各关联因子的对数正态分布规律,得出了相应的累积频率分布函数,进而确定了因子质量qi(i=1~8);通过因子变量的敏感性分析,发现因子的权重系数wi(i=1~8)受补水来源的影响很大,将水体的水源分为天然水和再生水两类,确立了相应的权重系数;基于城市内湖调研数据的计算分析表明,水体的WLEI计算值与实测的水体透明度SD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R2=0.8948,p<0.05),以SD作为公众接受度的参考指标,提出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分级定量评价方法。(4)结合我国缺水城市再生水用于景观水体补水的实际需求,基于天然水和再生水的水质差异性,运用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进行了再生水补水和天然水补水的案例比较,研究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提升的基本策略。结果表明,虽然再生水中有机物、营养盐等溶解物浓度一般高于天然水,但具有SS浓度低的优势,在8个关联水环境因子中,水体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对WLEI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再生水的有机物浓度(CODMn),因此提供充沛的再生水补给和强化再生水处理的有机物去除是水体景观功效保障的主要策略。与此相比,以天然水为水源的情况下,SS浓度对WLEI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HRT和TP,因此通过适当的预处理(例如混凝和过滤)降低补水的SS和TP浓度,同时提供较充沛的补水量是水体景观功效保障的主要策略。
魏娜[10](2020)在《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选址及开行方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国内部分城市率先抓住发展机会开行中欧班列,随着中欧班列发展势头愈加迅猛,其他城市在政府的支持下纷纷开行班列,由此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大幅提升,辐射范围快速扩大。然而在中欧班列呈现超预期增长态势的同时,也暴露出中欧班列存在的诸多问题。中欧班列多数城市难以形成常态化开行,只能依托政府补贴按需开行班列,线路重复问题严重,相邻线路存在恶性的货源竞争,这严重制约了中欧班列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合理进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选址及开行方案优化促使班列良性发展,达到提升班列运输时效,降低班列运行成本的效果。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对集结中心选址及开行方案优化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分析中欧班列发展基本情况,特别是中欧班列运输通道现状、口岸站现状、班列开行情况和开行城市情况,并对中欧班列发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考虑运输费用、运输时间及铁路口岸过货能力三个指标,结合熵权综合分析法构建中欧班列运输通道货源吸引范围确定模型,求解中欧班列西通道、东通道和中通道的货源吸引范围。接着梳理各通道货源吸引范围内的开行节点,利用系统聚类法对各通道的节点进行分类,根据中欧班列箱流OD特性,分析班列形式,设计分类后的节点功能。在此基础上,考虑铁路企业成本和客户满意度,以各通道班列运行成本最小和班列集结发出总时间满意度最高为目标,建立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选址及开行方案优多目标规划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分别对西通道、东通道、中通道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选址及开行方案优化进行算例研究,讨论西通道、东通道在集结中心个数不同时的开行方案编制。结论验证了上述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可以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选址和开行方案优化提供科学的方法依据。
二、上海大连满意度最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大连满意度最高(论文提纲范文)
(1)线型地下商业街步行体验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与轨道交通的共同发展 |
1.1.2 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实体商业的没落 |
1.1.3 公共空间与步行体验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及对象 |
1.3.1 研究范围 |
1.3.2 概念界定 |
1.3.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及论文构成 |
1.5.1 研究框架 |
1.5.2 论文构成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地下商业街相关综述 |
2.1.1 地下商业街发展历程 |
2.1.2 地下商业街的平面组成模式 |
2.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2.1 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 |
2.2.2 环境知觉相关理论 |
2.2.3 步行空间相关理论 |
2.3 地下商业街相关文献研究 |
2.3.1 国外地下商业街相关文献研究 |
2.3.2 国内地下商业街相关文献研究 |
2.3.3 现有研究总结 |
2.4 基于步行空间评价的相关文献研究 |
2.4.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2.4.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
2.4.3 现有研究总结 |
2.5 国外优秀地下商业街设计案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地下商业街步行体验评价模型构建 |
3.1 步行体验评价模型构建 |
3.1.1 步行体验评价模型构建思路 |
3.1.2 评价指标模型的构建策略与依据 |
3.1.3 评价指标模型建构与要素选取 |
3.1.4 评价指标重要性评价及筛选 |
3.2 指标权重计算 |
3.2.1 权重计算方法 |
3.2.2 权重计算及结果输出 |
3.3 总体评价方法 |
3.3.1 评价方法概述 |
3.3.2 评价步骤 |
3.4 本章小结 |
4 地下商业街步行体验评价分析 |
4.1 调研概要 |
4.1.1 调研对象选取 |
4.1.2 调研对象概况 |
4.1.3 调研内容与方法 |
4.2 模糊性综合评价 |
4.2.1 子指标集的模糊综合评价 |
4.2.2 步行体验总评价 |
4.2.3 总结 |
4.3 步行体验空间满意度评价研究 |
4.3.1 受访者基本特征分析 |
4.3.2 步行空间满意度分析 |
4.3.3 基于步行者特征的满意度差异分析 |
4.4 步行体验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相关性分析 |
4.4.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4.3 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5 地下商业街步行空间优化策略 |
5.1 步行空间环境现状问题梳理 |
5.1.1 青岛中防商街 |
5.1.2 黄岛地一城 |
5.1.3 大连胜利地下购物长廊 |
5.2 地下商业街步行空间优化原则 |
5.2.1 人性化原则 |
5.2.2 多样性原则 |
5.2.3 系统化原则 |
5.3 地下商业街步行空间优化策略 |
5.3.1 完善步行服务设施 |
5.3.2 提升步行环境质量 |
5.3.3 优化空间识别体验 |
5.3.4 塑造城市文化空间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主要研究成果 |
6.1.2 创新点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片目录 |
附录 B 表格目录 |
附录 C 地下商业街步行体验调查问卷 |
附录 D 地下商业街步行体验专家问卷 |
附录 E 地下商业街步行体验评价要素研究 |
附录 F 步行体验影响要素重要性评价相关分析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提升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街区地块环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口老龄化亟须关注 |
1.1.2 建成环境主动干预老年人生活 |
1.1.3 街区地块建成环境与老年人居住满意度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街区地块 |
1.3.2 建成环境 |
1.3.3 街区地块的建成环境特征 |
1.3.4 居住满意度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与模型构建 |
2.1 建成环境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综述 |
2.1.1 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理论研究 |
2.1.2 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型 |
2.1.3 居住满意度的研究方法 |
2.2 理论模型构建 |
2.2.1 Campbell模型 |
2.2.2 有序logit模型 |
3 数据采集与特征描述 |
3.1 数据采集与分析 |
3.1.1 数据采集 |
3.1.2 数据分析 |
3.2 特征分析 |
3.2.1 老年人个人属性分析 |
3.2.2 老年人主观感知分析 |
3.2.3 街区地块建成环境特征分析 |
4 影响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建成环境因素识别 |
4.1 功能多样性与满意度 |
4.1.1 使用混合度影响要素效应分析 |
4.1.2 设施全面度影响要素效应分析 |
4.2 移动便利性与满意度 |
4.2.1 垂直便捷度影响要素效应分析 |
4.2.2 水平便捷度影响要素效应分析 |
4.3 活动安全性与满意度 |
4.3.1 对外交往度影响要素效应分析 |
4.3.2 内部连接度影响要素效应分析 |
4.4 客观建成环境的关键因素 |
4.5 主观建成环境与满意度 |
5 相关要素的有序Logit回归模型 |
5.1 主观建成环境数据的修整:相关性分析 |
5.2 影响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有序logit回归分析 |
5.3 小结 |
6 提升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街区地块环境特征优化 |
6.1 新建开放式住区地块环境特征优化——以东港片区为例 |
6.1.1 地块环境特征 |
6.1.2 优化设计建议 |
6.2 新建封闭式住区地块环境特征优化——以星海湾片区为例 |
6.2.1 地块环境特征 |
6.2.2 优化设计建议 |
6.3 老旧开放式小区地块环境特征优化——以兴工街道片区为例 |
6.3.1 地块环境特征 |
6.3.2 优化设计建议 |
6.4 老旧封闭式住区地块环境特征优化——以三八广场片区为例 |
6.4.1 地块环境特征 |
6.4.2 优化设计建议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规划策略 |
7.2.1 功能多样性层面 |
7.2.2 移动便利性层面 |
7.2.3 活动安全性层面 |
7.3 创新与不足 |
7.3.1 创新点 |
7.3.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片、表格目录及来源 |
(1)图片目录及来源 |
(2)表格目录及来源 |
附录 B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儿童友好的大连公共文化设施出行环境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时代需求 |
1.1.2 儿童安全出行面临严峻问题 |
1.1.3 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不均衡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3.3 案例选择 |
1.4 研究方法 |
1.4.1 收集方法 |
1.4.2 分析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儿童友好城市研究综述 |
2.1.1 理论发展沿革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1.3 国内研究现状 |
2.1.4 小结 |
2.2 儿童出行友好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小结 |
2.3 公共文化设施规划相关理论研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小结 |
2.4 儿童友好的公共文化设施规划理论研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2.4.3 小结 |
2.5 总结 |
3 大连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特征 |
3.1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分类与分级 |
3.1.1 功能性文化设施 |
3.1.2 公益性文化设施 |
3.1.3 经营性文化设施 |
3.1.4 文化设施的分级 |
3.2 空间分布特征 |
3.2.1 主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2 旅顺口区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3 公共文化设施与住区、小学空间分布关系 |
3.3 公共文化设施配置现状 |
3.3.1 公共文化设施需求情况 |
3.3.2 公共文化设施供给情况 |
3.3.3 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范围 |
3.4 公共文化设施的可达性 |
3.4.1 路网密度 |
3.4.2 公共文化设施外部住区、小学数量评估 |
3.5 公共文化设施公交出行可达性分析 |
3.5.1 公共交通出行环境 |
3.5.2 公交网络规划与住区的空间布局关系 |
3.5.3 公交网络规划与小学的空间布局关系 |
3.6 设施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性 |
3.6.1 路网结构分布特征 |
3.6.2 交叉口分布特征 |
3.7 总结 |
4 儿童出行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多元逻辑回归模型的建立 |
4.1.1 影响因素 |
4.1.2 模型原理 |
4.2 个体属性特征 |
4.2.1 个体属性特征因素设置 |
4.2.2 个体属性特征因素对出行方式的影响分析 |
4.2.3 小结 |
4.3 建成环境特征 |
4.3.1 建成环境特征因素设置 |
4.3.2 建成环境特征因素对出行方式的影响分析 |
4.3.3 小结 |
4.4 可达性 |
4.4.1 可达性因素设置 |
4.4.2 可达性因素对出行方式的影响分析 |
4.4.3 小结 |
4.5 安全性 |
4.5.1 安全性因素设置 |
4.5.2 安全性因素对出行方式的影响分析 |
4.5.3 小结 |
5 儿童城市文化活动出行行为特征及环境特征分析 |
5.1 案例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概述 |
5.1.1 区位与周边用地 |
5.1.2 道路交通环境 |
5.2 案例一—旅顺博物馆 |
5.2.1 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可达性 |
5.2.2 儿童城市文化活动出行调查与行为特征 |
5.2.3 出行环境满意度 |
5.3 案例二—自然博物馆 |
5.3.1 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可达性 |
5.3.2 儿童城市文化活动出行调查与行为特征 |
5.3.3 出行环境满意度 |
5.4 案例三—圣亚海洋世界 |
5.4.1 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可达性 |
5.4.2 儿童城市文化活动出行调查与行为特征 |
5.4.3 出行环境满意度 |
6 儿童友好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出行环境优化策略 |
6.1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 |
6.1.1 扩大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范围,降低儿童出行距离 |
6.1.2 结合城市公共交通布局 |
6.1.3 加强馆校联合 |
6.2 优化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公共交通出行环境 |
6.2.1 公共交通出行可达性 |
6.2.2 公共交通出行安全性 |
6.2.3 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制度体系 |
6.3 优化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步行出行环境 |
6.3.1 步行环境可达性 |
6.3.2 步行环境安全性 |
6.3.3 优化适宜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步行空间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问卷 |
附录 B 大连主城区和旅顺口区110 处公共文化设施(部分列表) |
附录 C 大连主城区和旅顺口区2027 个封闭式住区(部分列表) |
附录 D 大连主城区和旅顺口区243 所小学(部分列表) |
附录 E 个体属性特征参数估算值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青年行为需求下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大连市高新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居住区规划模式向社区生活圈模式转变 |
1.1.2 “美好生活需要”对社区体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
1.1.3 城市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营造浪潮 |
1.1.4 当代生活模式下青年交往需求的日益增长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青年群体 |
2.1.2 生活圈 |
2.1.3 社区生活圈 |
2.1.4 设施布局体系 |
2.1.5 配建设施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心理学理论 |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3 环境行为学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
2.3.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3.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3.3 国内外生活圈相关实践 |
2.3.4 国内外综述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3 青年群体行为与需求特征分析 |
3.1 调查研究设计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调研内容与问卷设计 |
3.1.3 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 |
3.2 青年群体基本特征 |
3.2.1 多元的生活方式 |
3.2.2 小型的家庭结构 |
3.2.3 激烈的社会竞争 |
3.2.4 无限的创新精神 |
3.3 青年群体需求特征 |
3.3.1 多样便捷需求 |
3.3.2 交往共享需求 |
3.3.3 品质创新需求 |
3.3.4 绿色健康需求 |
3.4 青年群体行为特征分析 |
3.4.1 日常活动的出行频率特征分析 |
3.4.2 日常活动的出行时长特征分析 |
3.4.3 日常活动使用设施重要性评价分析 |
3.4.4 日常活动使用设施满意度评价分析 |
3.5 青年群体的社区生活圈层级 |
3.5.1 社区生活圈设施配置分类及空间特性 |
3.5.2 社区生活圈空间结构模式 |
3.6 本章小结 |
4 大连高新园区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评价体系构建 |
4.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4.1.1 数据获取与采集 |
4.1.2 数据去重与分类 |
4.1.3 建立Arc GIS空间数据库 |
4.2 社区生活圈设施评价体系构建 |
4.2.1 公平性与效率性评价原则 |
4.2.2 评价模型及方法构建 |
4.2.3 评价设施选取及空间服务范围 |
4.3 社区生活圈边界划定方法 |
4.3.1 确定居民出行中心 |
4.3.2 确定社区生活圈的合理规模 |
4.3.3 衔接行政管理体系 |
4.4 评价标准及政策解读 |
4.4.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
4.4.2 《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报批稿) |
4.4.3 《大连市城镇体系规划(2018-2035 年)》 |
4.5 本章小结 |
5 大连高新园区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评价与优化 |
5.1 大连市高新园区社区生活圈的划定 |
5.1.1 社区邻里服务中心识别 |
5.1.2 社区生活圈边界初步识别 |
5.1.3 社区生活圈的行政边界衔接与划定 |
5.2 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现状特征 |
5.2.1 设施数量特征 |
5.2.2 设施覆盖程度 |
5.2.3 设施服务品质 |
5.3 社区生活圈类型划分及特征评价 |
5.3.1 社区生活圈的类型划分方法 |
5.3.2 局部完善类特征与评价 |
5.3.3 品质提升类特征与评价 |
5.4 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问题及原因分析 |
5.4.1 设施配置不当,种类匮乏 |
5.4.2 布局层级不均,结构失衡 |
5.4.3 供需匹配失衡,效率低下 |
5.5 局部完善类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
5.5.1 填补供给缺口,分期分级建设 |
5.5.2 提升层级划分,完善服务体系 |
5.6 品质提升类社区生活圈布局优化策略 |
5.6.1 均衡供给质量,匹配需求偏好 |
5.6.2 创新多样功能,适应多元需求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青年群体行为需求下的社区生活圈布局优化策略 |
6.1 优化原则 |
6.1.1 因地制宜配置原则 |
6.1.2 功能复合使用原则 |
6.1.3 服务模式创新原则 |
6.1.4 分时分段共享原则 |
6.2 优化目标 |
6.2.1 配置体系化 |
6.2.2 服务均等化 |
6.2.3 供求匹配化 |
6.3 青年群体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
6.3.1 建立青年出行圈层体系 |
6.3.2 提升青年活动承载品质 |
6.3.3 增强青年社区互动交往 |
6.3.4 提高青年户外活动频率 |
6.4 社区生活圈实施引导策略 |
6.4.1 规划层面 |
6.4.2 行动层面 |
6.4.3 主体层面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 |
7.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研问卷 |
附录 B 图片目录 |
附录 C 表格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疫情影响的大连绿色公共建筑运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及来源 |
1.1.2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 |
1.1.3 疫情对绿色建筑发展的影响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4.1 能耗数据收集和室内环境质量监测 |
1.4.2 用户主观评价问卷调研 |
1.4.3 经济效益计算模型 |
1.4.4 双主客观绿色建筑后评估模型 |
1.5 技术路线与论文框架 |
1.5.1 技术路线 |
1.5.2 论文框架 |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发展 |
2.1.1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比 |
2.1.2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更新与发展 |
2.2 疫情与健康建筑室内环境 |
2.2.1 健康建筑发展需求 |
2.2.2 健康建筑标准 |
2.2.3 疫情影响的公共建筑运行状态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绿色建筑技术运行效益研究 |
2.3.2 从使用者角度出发的公共建筑环境品质评价 |
2.3.3 基于运行数据的绿色建筑后评估 |
2.3.4 新冠疫情对建筑的影响 |
3 案例A能源消耗后评估 |
3.1 节能设计关键技术 |
3.2 分项计量模型 |
3.3 年运行能耗分析 |
3.4 受疫情影响的能耗分析 |
3.4.1 典型月能耗分析 |
3.4.2 逐日能耗变化 |
3.4.3 逐时能耗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案例A室内环境质量后评估 |
4.1 实测基本情况 |
4.2 夏季室内环境实测与分析 |
4.2.1 室内热湿环境 |
4.2.2 室内空气品质 |
4.2.3 室内光环境 |
4.3 过渡季室内环境实测与分析 |
4.3.1 室内热湿环境 |
4.3.2 室内空气品质 |
4.3.3 室内光环境 |
4.4 冬季室内环境实测与分析 |
4.4.1 室内热湿环境 |
4.4.2 室内空气品质 |
4.4.3 室内光环境 |
4.5 室内环境质量主观评价 |
4.5.1 室内热环境 |
4.5.2 室内湿度环境 |
4.5.3 室内空气品质 |
4.5.4 室内光环境 |
4.5.5 室内声环境 |
4.5.6 室内环境总体 |
4.6 本章小结 |
5 疫情影响下绿色公共建筑运行性能评估 |
5.1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
5.1.1 案例建筑绿色技术统计 |
5.1.2 大连市绿色技术经济效益 |
5.2 绿色建筑能耗后评估 |
5.2.1 案例A能耗后评估 |
5.2.2 案例B能耗后评估 |
5.3 绿色建筑室内环境后评估 |
5.3.1 室内热湿环境 |
5.3.2 室内空气品质 |
5.3.3 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达标率分析 |
5.4 绿色建筑运行满意度后评估 |
5.4.1 室内环境满意度 |
5.4.2 服务性能满意度 |
5.5 疫情影响的大型公共绿色建筑运行评估 |
5.5.1 案例建筑综合后评估 |
5.5.2 大连市绿色建筑节能潜力探讨 |
5.5.3 大型公共绿色建筑性能提升探讨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绿色建筑标准对比 |
附录B 各国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对比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城市社区公园的空间布局与品质评价研究 ——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
1.1.2 优良人居环境营建的迫切性 |
1.1.3 各类设施合理配置的必要性 |
1.1.4 社区公园规划建设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社区公园 |
1.3.2 空间布局 |
1.3.3 空间品质 |
1.3.4 社区生活圈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公共物品理论 |
2.1.2 公平性理论 |
2.1.3 环境认知理论 |
2.1.4 生活圈理论 |
2.2 社区公园建设实践与研究综述 |
2.2.1 社区公园分类与建设实践 |
2.2.2 国内外社区公园相关研究 |
2.2.3 国内外社区公园空间布局相关研究 |
2.2.4 国内外社区公园空间品质相关研究 |
2.2.5 研究评述 |
3 沙河口区社区生活圈划定及社区公园现状 |
3.1 沙河口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和研究范围 |
3.1.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3.1.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
3.1.4 公园绿地建设情况 |
3.2 沙河口区社区生活圈划定 |
3.2.1 社区生活圈圈层体系构成 |
3.2.2 生活圈划定的影响因素与方法 |
3.2.3 5 分钟社区生活圈划定结果 |
3.2.4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划定结果 |
3.3 沙河口区社区公园现状 |
3.3.1 社区公园空间布局现状 |
3.3.2 社区公园空间品质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沙河口区社区公园空间布局评价 |
4.1 评价体系建立 |
4.1.1 评价思路 |
4.1.2 机会公平评价方法与指标 |
4.1.3 结果公平评价方法与指标 |
4.2 社区公园空间布局的机会公平评价 |
4.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2 机会公平分项指标评价 |
4.2.3 15 分钟生活圈层级社区公园机会公平评价 |
4.2.4 5 分钟生活圈层级社区公园机会公平评价 |
4.3 社区公园空间布局的结果公平评价 |
4.3.1 居民社会经济水平测度 |
4.3.2 结果公平整体评价 |
4.3.3 15 分钟生活圈层级社区公园结果公平评价 |
4.3.4 5 分钟生活圈层级社区公园结果公平评价 |
4.4 社区公园空间布局差异的形成机制解析 |
4.4.1 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作用 |
4.4.2 市场配置机制的自我调节 |
4.4.3 住区建设特征的直接影响 |
4.4.4 社区管理模式的引导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5 沙河口区社区公园空间品质评价 |
5.1 评价对象筛选 |
5.1.1 筛选条件 |
5.1.2 筛选结果 |
5.2 评价模型构建 |
5.2.1 评价方法及流程 |
5.2.2 评价指标选取 |
5.2.3 调查数据获取 |
5.2.4 指标权重确定 |
5.2.5 模糊综合评价 |
5.3 社区公园空间品质多维度评价 |
5.3.1 整体设计维度 |
5.3.2 审美价值维度 |
5.3.3 游憩设施维度 |
5.3.4 游憩环境维度 |
5.3.5 服务管理维度 |
5.3.6 小结 |
5.4 社区公园空间品质评价结果 |
5.4.1 社区公园空间品质总体评价 |
5.4.2 社区公园空间品质单体评价 |
5.4.3 基于空间布局的社区公园空间品质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城市社区公园优化提升策略 |
6.1 优化提升目标 |
6.2 优化提升原则 |
6.2.1 提高社区公园供给的公平性原则 |
6.2.2 优化社区公园布局的高效性原则 |
6.2.3 提升社区公园服务的品质化原则 |
6.2.4 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人性化原则 |
6.3 优化提升策略 |
6.3.1 落实规划控制指标,提升社区公园供给总量 |
6.3.2 优化用地结构布局,确保社区公园步行可达 |
6.3.3 提高公园游憩质量,满足城市居民实际诉求 |
6.3.4 完善服务管理模式,促进社区公园高效建设 |
6.3.5 追求公园配置公平,重视不同群体需求差异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理论研究结论 |
7.1.2 实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片、表格目录及来源 |
附录 B 大连市沙河口区社区公园信息 |
附录 C 社区公园满意度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空气负离子时空分布影响下的城市滨海空间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健康的发展 |
1.1.2 公众对空气质量的诉求 |
1.1.3 滨海空间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空气负离子在医疗保健领域的研究综述 |
1.3.2 空气负离子在环境卫生领域的研究综述 |
1.3.3 空气负离子浓度时间分布特征的研究综述 |
1.3.4 空气负离子浓度空间环境分布特征的研究综述 |
1.3.5 空气负离子与气象因子相互关系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2 滨海空间空气负离子与公众健康的概述 |
2.1 滨海空间空气负离子的特征 |
2.1.1 滨海区域负离子浓度高 |
2.1.2 具有良好的健康效益 |
2.2 影响滨海空气负离子时空分布的规划要素 |
2.2.1 微气候 |
2.2.2 空间要素 |
2.3 空气负离子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
2.3.1 相关评价标准 |
2.3.2 生理健康的影响 |
2.3.3 心理健康的影响 |
2.3.4 社会交往的影响 |
3 大连滨海区域空气负离子实测研究 |
3.1 研究范围 |
3.1.1 研究区域 |
3.1.2 区域微气候特征 |
3.1.3 区域空间布局 |
3.2 研究区域空气负离子实测 |
3.2.1 测度过程 |
3.2.2 测度结果 |
3.3 研究区域气象因子实测与软件模拟 |
3.3.1 测度过程 |
3.3.2 测度结果 |
3.4 公众的行为活动特征分析 |
3.4.1 公众的基本属性分析 |
3.4.2 公众的活动规律分析 |
3.4.3 公众的需求满意度分析 |
4 研究区域空气负离子分析与评价 |
4.1 空气负离子时空分布分析 |
4.1.1 空气负离子浓度时间变化分析 |
4.1.2 空气负离子浓度空间分布分析 |
4.2 空气负离子质量评价等级分布分析 |
4.3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
4.3.1 空气负离子与温度、湿度、风速相关性分析 |
4.3.2 空气负离子与风速偏相关性分析 |
4.4 空气负离子时空格局与风环境叠加对比分析 |
5 城市滨海空间规划策略 |
5.1 蓝绿为核组织功能,构建高负离子生活单元 |
5.1.1 优化滨水空间布局 |
5.1.2 优化绿色空间布局 |
5.2 结合盛行风向,打通“风—负离子”通道 |
5.2.1 狭义形式通风道:建构“实”通风廊道 |
5.2.2 广义形式通风道:建构“虚”通风廊道 |
5.3 优化建筑空间布局,营造多样的负离子呼吸区 |
5.3.1 优化建筑平面布局 |
5.3.2 优化建筑朝向设计 |
5.3.3 优化建筑垂直向布局设计 |
5.3.4 优化与海洋气流的距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创新点与不足 |
6.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片、表格目录及来源 |
附录 B 城市滨海空间公众行为活动及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 C 测量研究数据 |
致谢 |
(8)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呼唤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变革 |
(二)本科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对审核评估标准进行价值取向分析 |
(三)怀特海价值理论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改进的启示意义 |
(四)个人对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的兴趣与关注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本科教学 |
(二)审核评估标准 |
(三)价值 |
(四)评价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综述 |
(一)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研究文献统计概览 |
(二)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研究进展 |
(三)国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进展 |
(四)国内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反思 |
二、国内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综述 |
(一)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文献统计概览 |
(二)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进展 |
(三)国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进展 |
(四)国内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反思 |
三、国内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
(一)我国怀特海价值理论的文献数量统计概览 |
(二)我国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进展 |
(三)国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的文献数量统计概览 |
(四)国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进展 |
(五)国内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反思 |
第二章 怀特海的价值理论 |
一、怀特海价值理论形成的“在其所在” |
(一)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主义诗篇激发了怀特海的灵感 |
(二)自然科学与历史文化科学割裂的历史背景 |
(三)怀特海对新康德主义价值理论批判的诠释 |
二、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 |
(一)作为主体性的价值 |
(二)价值的三重图式:自我、他者及整体的关系 |
(三)价值的多种维度:善、真、美、冒险及平和 |
(四)评价理论:价值世界的内在活动 |
三、怀特海价值理论的价值及局限 |
(一)怀特海价值理论的价值 |
(二)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局限 |
第三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历史与文本分析 |
一、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标准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本科教学评估标准的研究和准备(1985-1990年) |
(二)开展本科教学评估标准试点和探索(1990-2001年) |
(三)开展水平评估标准的阶段(2002-2008年) |
(四)依次开展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审核评估标准(2009年-至今) |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的文本分析 |
(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特点 |
(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的词频及编码分析 |
(三)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审核要点的价值关系分析 |
第四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现状 |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的意义 |
二、调查的对象、程序与方法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的程序与方法 |
三、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一)《本科教学评估认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三)《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四)《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一)本科教学评估认知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二)审核评估标准认知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三)审核评估标准需求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四)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五)调查内容的关系机制分析 |
五、调查结果讨论 |
(一)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部分讨论 |
(二)相关分析讨论 |
(三)结构方程模型讨论 |
第五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
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选择的取向问题 |
(一)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的实用倾向对情感的忽视 |
(二)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选择技术化倾向对伦理性的忽略 |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制定的价值主体缺位 |
(一)学生与教师主体的缺位 |
(二)审核评估标准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的混淆 |
(三)审核评估标准中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关系错位 |
三、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价值矛盾 |
(一)审核评估标准内容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矛盾 |
(二)审核评估标准内容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 |
四、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与价值的分割 |
(一)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割裂审核评估标准的实践与评价 |
(二)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的分野 |
(三)体美劳三育维度与德智维度的疏离 |
第六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改进 |
一、正确定位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选择 |
(一)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应重视价值理性 |
(二)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的选择应结合技术性与伦理性 |
二、确定本科教学审核标准的价值追求 |
(一)融入审核评估标准以多元价值主体 |
(二)重梳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价值关系 |
(三)尊重审核评估标准变革中的逻辑 |
三、处理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价值冲突 |
(一)审核评估标准内容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接纳 |
(二)审核评估标准内容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接受 |
四、实现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的价值融合 |
(一)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融合 |
(二)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 |
(三)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五育评估维度的交融 |
结论 |
一、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研究的总结 |
二、对未来审核评估标准改进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本科教学评估认知问卷 |
附录2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问卷 |
附录3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问卷 |
附录4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问卷 |
附录5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访谈协议 |
附录6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访谈提纲 |
附录7 国家及各省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列表 |
附录8 抽样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列表 |
附录9 访谈情况记录表 |
附录10 文本及调查图表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水环境概述 |
1.1.2 城市水体的特点及基本功能 |
1.1.3 城市水体污染问题 |
1.2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 |
1.2.1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1.2.2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
1.2.3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1.3 城市水体的补水问题 |
1.3.1 城市水体的类型及补水需求 |
1.3.2 城市水体的补给水源类型 |
1.3.3 再生水用于城市水体补水 |
1.4 城市水体的景观功效保障 |
1.4.1 水体景观的定义和一般要求 |
1.4.2 水体景观功效的评价问题 |
1.4.3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的必要性 |
1.5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2.1 城市内湖调研与分析 |
2.1.1 全国代表性城市内湖选择 |
2.1.2 水体调研方法 |
2.1.3 水体采样与水质分析 |
2.2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方法 |
2.2.1 综合指标形式的选择 |
2.2.2 关联水环境因子的确定 |
2.2.3 水环境状态模拟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1 水质评价 |
2.3.2 敏感性分析 |
2.3.3 统计分析 |
3 全国代表性城市内湖调研分析 |
3.1 调研结果的总体分析 |
3.1.1 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质状况 |
3.1.2 基于富营养化状态的水质状况 |
3.1.3 水质状况的地区差异性 |
3.2 补给条件对城市内湖水质的影响 |
3.2.1 调研水体的补水类型及分布状况 |
3.2.2 补给水源类型对水体水质的影响 |
3.2.3 补水频度对水体水质的影响 |
3.3 公众满意度调研结果分析 |
3.3.1 公众满意度的总体状况 |
3.3.2 公众满意度与地表水水质类别的关联性 |
3.3.3 公众满意度与水体透明度的关联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表征指标分析 |
4.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景观水体适用性 |
4.1.1 地表水体功能与相应水质要求 |
4.1.2 城市内湖水质达标的限制因素 |
4.2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水体景观功效的基本要求 |
4.2.2 影响水体感官性状的主要因素 |
4.2.3 对水体透明度的再认识 |
4.3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表征的新思路 |
4.3.1 水体透明度计算的基本理论 |
4.3.2 水体透明度的关联水环境参数 |
4.3.3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综合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建立 |
5.1 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形式选择 |
5.1.1 常用综合指标形式的比较 |
5.1.2 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形式的确立 |
5.2 因子质量的确定 |
5.2.1 因子的无因次化 |
5.2.2 因子质量的计算 |
5.3 因子权重的确定 |
5.3.1 因子变量的敏感性分析 |
5.3.2 权重的确定 |
5.4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提出 |
5.4.1 综合指标表达式 |
5.4.2 综合指标计算方法 |
5.4.3 基于综合指标计算值的城市内湖景观功效评价与分级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综合评价指标计算的城市内湖景观功效提升策略研究 |
6.1 典型案例 |
6.1.1 天然水补给型水体 |
6.1.2 再生水补给型水体 |
6.2 基于WLEI的景观功效评价 |
6.2.1 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 |
6.2.2 基于WLEI的景观功效综合评价 |
6.2.3 基于WLEI景观功效评价的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 |
6.2.4 景观功效主要影响因子识别 |
6.3 景观功效提升策略 |
6.3.1 景观功效提升的决策框架 |
6.3.2 景观功效提升的技术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研城市内湖基本信息表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选址及开行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欧班列发展研究 |
1.2.2 运输通道研究 |
1.2.3 节点分类研究 |
1.2.4 集结中心选址研究 |
1.2.5 开行方案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中欧班列发展现状 |
2.1 运输通道现状 |
2.2 口岸站现状 |
2.3 班列开行现状 |
2.3.1 历年班列开行情况 |
2.3.2 通道班列通行情况 |
2.3.3 班列开行城市情况 |
2.4 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欧班列运输通道货源吸引范围确定 |
3.1 货源吸引范围确定理论基础 |
3.2 货源吸引范围确定模型 |
3.2.1 问题描述 |
3.2.2 符号定义 |
3.2.3 模型构建 |
3.3 货源吸引范围确定结果 |
3.3.1 基础数据收集 |
3.3.2 单个城市通道选择计算示例 |
3.3.3 各通道货源吸引范围确定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欧班列节点等级划分及功能设计 |
4.1 节点等级划分 |
4.1.1 问题描述 |
4.1.2 聚类指标选取 |
4.1.3 聚类模型构建 |
4.1.4 聚类结果分析 |
4.2 节点功能设计 |
4.2.1 箱流OD特性分析 |
4.2.2 节点开行班列形式 |
4.2.3 各级节点功能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集结中心选址与开行方案优化模型 |
5.1 问题描述 |
5.2 符号定义 |
5.3 模型构建 |
5.3.1 模型假设 |
5.3.2 目标函数 |
5.3.3 约束条件 |
5.3.4 多目标模型处理 |
5.4 算法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算例分析 |
6.1 基础数据收集 |
6.1.1 构建中欧班列箱流OD矩阵 |
6.1.2 部分参数取值 |
6.2 开行方案优化 |
6.2.1 西通道开行方案 |
6.2.2 东通道开行方案 |
6.2.3 中通道开行方案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国内297个城市通道选择结果 |
附录 B 中欧班列各通道节点聚类指标数据 |
附录 C 中欧班列各通道去程箱流OD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上海大连满意度最高(论文参考文献)
- [1]线型地下商业街步行体验评价与优化研究[D]. 苏星禹.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提升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街区地块环境优化研究[D]. 李艺彤.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儿童友好的大连公共文化设施出行环境优化策略研究[D]. 刘聪慧.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4]青年行为需求下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大连市高新园区为例[D]. 赵雨晴.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疫情影响的大连绿色公共建筑运行性能研究[D]. 王琳玮.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城市社区公园的空间布局与品质评价研究 ——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D]. 李芳艳.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空气负离子时空分布影响下的城市滨海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徐浩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审思[D]. 林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9]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D]. 常妮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选址及开行方案优化研究[D]. 魏娜.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